CN100582957C -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2957C CN100582957C CN200610143275A CN200610143275A CN100582957C CN 100582957 C CN100582957 C CN 100582957C CN 200610143275 A CN200610143275 A CN 200610143275A CN 200610143275 A CN200610143275 A CN 200610143275A CN 100582957 C CN100582957 C CN 10058295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ar velocity
- recording medium
- paper
- photographic fixing
- transfer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在运送厚纸时,通过将定影的线速度与转印的线速度的线速度比(Vt/Vc)变换为比运送普通纸时的线速度比(Vt/Vc)小,由此,在进行连续打印时,能够避免从第二张转印纸开始,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在运送普通纸时,通过将定位的线速度变换为比转印的线速度快,能够抑制图像缩小。另外,在运送厚纸时,通过将定位的线速度Vr变换为比转印的线速度Vc慢,能够抑制在转印纸后端产生冲击振动。这样,即使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厚度不同,也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产生冲击振动和图像缩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辊与中间转印体相接构成转印夹持部,在转印夹持部将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一对定位辊送出、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纸上,将该转印纸运送到由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相接构成的定影夹持部,在定影夹持部通过加热与加压,使得转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之后,将被定影的转印纸排出到排纸部。在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夹持部和定影夹持部都对转印纸进行运送。在转印夹持部,通过驱动中间转印体回转,将转印纸送出,在定影夹持部,通过驱动定影部件或加压部件的任意一方回转,将转印纸送出。
在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能够通纸的最大尺寸的转印纸上形成图像时,一对定位辊,转印夹持部,以及定影夹持部全都夹持转印纸进行运送。可以列举例如特开2002-287444(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明,即使上述沿转印纸运送方向长的转印纸,也能够进行稳定的运送。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定位辊的线速度Vr,转印的线速度Vc,以及定影的线速度Vt的关系设定为Vr<Vc<Vt,由此,转印纸上被施加反张力,避免产生弯曲,能够进行稳定的运送。另外,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根据转印纸的尺寸,以及转印纸的易滑动度,维持上述定位辊的线速度Vr,转印的线速度Vc,以及定影的线速度Vt的关系,对定位辊的线速度和定影的线速度进行变换。由此,能够根据转印纸的尺寸和易滑动度,向转印纸施加最适合的反张力,能够良好地抑制倍率误差以及转印纸的斜行。
但是,即使根据转印纸的尺寸及易滑动度对定位的线速度和定影的线速度进行变换,由于转印纸的厚度因素,图像沿主扫描方向会产生黑色条状,即产生称为冲击振动(shock jitter)的异常图像。
上述冲击振动是设定定影的线速度比转印的线速度快很多的状态下,从连续打印的第二张转印纸开始产生。其原因在于,转印纸的前端一边由配置在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导向部件引导,一边以弯曲状态进入定影夹持部,若定影的线速度比转印的线速度快,则由定影部送出转印纸的量比由转印夹持部送出转印纸的量多,若定影的线速度比转印的线速度快很多,则转印纸后端通过转印夹持部之前,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的弯曲被吸收,导致两者间的转印纸被拉紧,从而导致在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以定影的线速度进行运送,这样,中间转印体也与转印纸一起以定影的线速度回转,若转印纸后端离开转印夹持部,则通过中间转印体的驱动部再次驱动中间转印体回转,但是,由于该驱动部的间隙,其驱动力不能立即传递到中间转印带上,导致中间转印带暂时停止回转,此时,若在将调色剂像从像载置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中途,则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图像产生冲击振动,因此,从第二张开始,转印纸的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更具体地说,在运送厚纸场合,与普通纸相比,厚纸的前端以大致不弯曲状态进入定影夹持部,这样,普通纸与厚纸都以相等的线速度进行运送场合,与普通纸相比,厚纸在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运送的部分被拉紧的间隔时间短,因此,若以运送普通纸的基准设定转印与定影的线速度比,则运送厚纸时,从第二张转印纸的图像上开始产生冲击振动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使得转印的线速度始终比定位的线速度快,但是,若以这样的设定运送普通纸,则有图像缩小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若转印的线速度比定位的线速度快,则在一对定位辊与转印夹持部之间运送的转印纸被拉紧,在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不以转印的线速度运送,而是以定位的线速度运送,这样,在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的移动比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慢,导致转印到转印纸上的图像缩小。为了防止图像缩小,若设定转印的线速度比定位的线速度慢,则运送厚纸时,形成在转印纸上的图像的后端部分产生原因不明的冲击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使用厚度不同的记录介质,也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或图像缩小问题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实行,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置体,载置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所述像载置体的调色剂像;
转印手段,将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位辊,以所定的时间将记录介质送出到所述转印手段上;
定影手段,使得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其中,从所述定位辊经过所述转印手段,到达所述定影手段为止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的长度,比能够通纸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沿运送方向的长度短,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速度比,以及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变换。
(2)在(1)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设定为比定位辊的线速度快。
(3)在(2)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除以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值设定为0.98以下。
(4)在(3)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除以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值,是根据所述定影手段在最大膨胀时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计算。
(5)在(2)-(4)任何一项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手段与定位辊通过相同的驱动源被驱动。
(6)在(5)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的驱动速度能够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变换。
(7)在(6)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始终为一定。
(8)在(1)(7)任意一项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以及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
(9)在(8)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在单位面积重量为90(g/m2)以下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设定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比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快,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快。
(10)在(8)或(9)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在单位面积重量为90(g/m2)以上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设定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比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慢,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稍慢。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1)-(10)任意一项的图像形成方法。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1)-(11),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变换定位辊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转印手段的线速度的线速度比。在厚度厚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若设定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定位辊的线速度快,则能够抑制在转印纸上形成的图像的后端部分产生冲击振动。另外,在薄纸上形成图像时,若设定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定位辊的线速度慢,则能够得到以下效果:能够抑制定位辊与转印手段之间的转印纸被拉紧,避免记录介质在通过转印手段时,以定位辊的线速度运送,从而抑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缩小。
另外,本发明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变换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转印手段的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在厚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与在薄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相比,若设定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慢,则能够抑制以下问题的产生:由于运送厚的记录介质时,与运送薄的记录介质相比,即使其大致不弯曲的状态前端进入定影手段,在其后端离开转印手段之前,转印手段与定影手段之间的记录介质仍会被拉紧,导致正在通过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以定影手段的线速度运送,当记录介质后端离开转印手段时,由于中间转印体的驱动部与中间转印体之间的间隙,导致瞬间不能对中间转印体传递驱动力,由于中间转印体停止运送,在朝中间转印体转印的调色剂像上产生冲击振动,在连续进行图像形成时,从第二张的转印纸开始产生冲击振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Y处理组件,以及其周围的放大构成图;
图3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驱动传递装置局部概略构成图;
图5表示驱动装置的感光体驱动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6表示驱动装置的显影驱动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7表示厚纸的定位辊和加压辊的线速度比,与转印纸后端的冲击振动的关系;
图8表示厚纸的中间转印带和加压辊的线速度比,与从第二张转印纸开始产生冲击振动的关系;
图9表示普通纸的中间转印带和加压辊的线速度比,与从第二张转印纸开始产生冲击振动的关系;
图10表示弯曲刚度与转印纸单位面积重量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打印机的基本机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图2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Y用处理组件,及其周围的放大构成图。在图1中,打印机包括四个处理组件6Y、6M、6C、6K。所述四个处理组件6Y、6M、6C、6K用于生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调色剂像,分别使用Y,M,C,K颜色的调色剂作为图像形成物质,其结构相同,当到达寿命时进行更换。例如以用于生成Y调色剂像的处理组件6Y为例,如图2所示,所述处理组件6Y包括作为像载置体的鼓状感光体1Y,鼓清洁装置2Y,消电装置(没有图示),充电装置4Y,显影器5Y等。作为图像形成组件的处理组件6Y,能够在打印机主体上进行装卸,同时交换消耗的部件。
由驱动手段(没有图示)驱动感光体1Y沿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回转,所述充电装置4Y使得感光体1Y表面均一带电。使用激光L对均一带电的感光体1的表面进行曝光扫瞄,形成Y用静电潜像。通过使用含有Y调色剂与磁性载体的Y显影剂的显影器5,使得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成为Y调色剂像。接着,将所述Y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在后描述)上。所述鼓清洁装置2Y将经过中间转印工序后的感光体1Y表面的残留调色剂除去。所述消电装置将经过清洁工序后,感光体1Y表面的残留电荷消除。通过该消电工序,使得感光体1Y的表面初始化,以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其他颜色的处理组件6M、6C、6K中,也是如上所述,在感光体1M、1C、1K上形成调色像,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
如图2所示,所述显影器5Y具有从其壳体50Y的开口部露出局部,沿图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回转的显影辊51Y,还有相互平行配设的二个运送螺旋55Ya、55Yb,刮板52Y,以及调色剂浓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为“T传感器”)56Y等。
壳体50Y的内部收纳包含磁性载体与Y调色剂的Y显影剂(没有图示)。所述Y显影剂通过二个运送螺旋55Ya,55Yb一边被搅拌运送,一边摩擦带电,之后,由所述显影辊51Y的表面进行载置,通过刮板52Y限制层厚之后,运送到与Y用感光体1Y对向的显影区域。在该区域,使得Y显影剂附着到感光体1Y的静电潜像上。通过该附着工序,在感光体1Y上形成Y调色剂像。在显影器5Y中,通过显影被消费的Y显影剂随着显影辊51Y的回转回到壳体内部。
在二个运送螺旋55Y之间设置间隔壁。通过该间隔壁,将壳体50Y内部分成收纳显影辊51Y和运送螺旋55Ya等的第一供给部53Y,与收纳运送螺旋55Yb的第二供给部54Y。由控制部57驱动控制运送螺旋55Ya、55Yb回转,将第一供给部53Y内的Y显影剂一边从图中前侧朝里侧运送,一边供给到显影辊51Y。通过运送螺旋55Ya运送到第一供给部53Y端部附近的Y显影剂从设置在所述间隔壁上的开口部(没有图示)通过,并进入第二供给部54Y内。在第二供给部54Y内,通过驱动运送螺旋55Yb回转,将从第一供给部53Y运送到的Y显影剂沿与运送螺旋55Ya相反的方向运送,通过运送螺旋55Yb运送到第二供给部54Y端部附近的Y显影剂从设置在所述间隔壁上的另一个开口部(没有图示)通过,返回第一供给部53Y中。
作为导磁率传感器的T传感器56Y设置在第二供给部54Y的底壁,根据从其上通过的Y显影剂的导磁率输出电压值。由于含有调色剂与磁性载体的双组份显影剂的导磁率与调色剂的浓度相关,因此,T传感器56Y输出与Y调色剂的浓度相对应的电压值。所述输出电压的值输入到控制部(没有图示)。该控制部包括RAM,其中存储作为从T传感器56Y输出电压的Y用目标值Vtref,所述RAM还存储作为从搭载于其他显影器的T传感器(没有图示)输出的输出电压目标值的M用Vtref,C用Vtref,K用Vtref的数据。Y用Vtref使用于对后述的Y用调色剂运送装置的驱动控制。更具体地说,所述控制部57对Y用调色剂运送装置(没有图示)进行驱动控制,将Y调色剂补给到第二供给部54Y中,以使得从T传感器56Y输出的电压值与Y用Vtref接近。通过该补给工序,将显影器5Y中的显影剂中的Y调色剂浓度维持在所定范围内。对于处理组件6M、6C、6K的显影器,对M,C,K用调色剂运送装置实施与显影器6Y相同的控制,进行调色剂补给。
如图1所示,在处理组件6Y、6M、6C、6K的下方配设光写入组件7。作为潜像形成手段,光写入组件7将根据图像信息发射激光L照射在处理组件6Y、6M、6C、6K的各感光体上,进行曝光。通过该曝光,在感光体1Y、1M、1C、1K上分别形成Y静电潜像,M静电潜像,C静电潜像,K静电潜像。另外,光写入组件7通过马达驱动多面镜回转,将发自光源的激光L一边扫描,一边通过若干光学透镜及反光镜照射到感光体鼓上。
在光写入组件7的下侧配设纸收纳手段,所述纸收纳手段具有纸收纳盒26以及与其安装在一起的供纸辊27,所述纸收纳盒26重叠收纳作为片状记录介质的转印纸P多张,使得供纸辊27分别与最上面的转印纸P相接。若通过驱动手段(没有图示)驱动供纸辊27沿图中箭头C所示的逆时钟方向回转,则将最上面的转印纸P沿供纸通道70送出。
在该供纸通道70的末端附近配设一对定位辊28。驱动所述一对定位辊28的二个辊回转,以便夹入转印纸P,在夹入转印纸P后立即暂时停止回转,然后,在适合的时间将转印纸P朝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
在处理组件6Y、6M、6C、6K的上方配设转印组件15,其包括作为环形移动体的中间转印带8,沿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所述转印组件15作为转印手段,除包括中间转印带8以外,还包括二次转印偏压辊19,清洁装置10等。还设有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二次转印背撑辊12,清洁背撑辊13,张力辊14等。中间转印带8由该七个辊架设,通过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辊回转,使得中间转印带8移动。在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与感光体1Y、1M、1C、1K之间夹持所述中间转印带8,分别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向中间转印带8的背面(带的内周面)施加与调色剂逆极性(例如正极)的转印偏压。除了一次转印偏压辊9Y、9M、9C、9K,其他的辊全都电气接地。中间转印带8进行移动,并依次通过Y、M、C、K用一次转印夹持部,使得感光体1Y、1M、1C、1K上的Y、M、C、K调色剂像叠合,实行一次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8上形成四色叠合调色剂像(以下简记为“四色调色剂像”)。
所述二次转印背撑辊12与二次转印辊19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8,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四色调色剂像,作为可视像,在该二次转印夹持部转印到转印纸P上。然后,与转印纸P的白色相配合,形成彩色调色剂像。转印纸P从二次转印夹持部通过之后,中间转印带8上附着没有转印到转印纸P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清洁装置10将所述残留的调色剂清除。转印纸P在二次转印夹持部被同时转印四色调色剂像之后,经由运送通道71,运送到定影装置20。
定影装置20包括内部设有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定影部件,以及通过所定压力与该定影部件相接并进行回转的加压部件,由所述定影部件与加压部件形成定影夹持部。所述定影夹持部将运送到定影装置20内部的转印纸P夹住,使得该转印纸P上载置未定影调色剂像的一面与定影部件紧密相接,通过加热、加压,使得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软化,将彩色图像定影在转印纸P上。
在定影装置20内定影彩色图像的转印纸P排出到定影装置20外,之后,运送到排纸通道72与逆转前运送通道73的分叉点。在该分叉点配置能够移动的第一切换爪75,以对转印纸P的运送通道进行切换。更具体地说,若使得第一切换爪75的前端朝靠近逆转前运送通道73方向移动,则转印纸P朝排纸通道72方向运送,若使得第一切换爪75的前端朝离开逆转前运送通道73的方向移动,则转印纸P朝逆转前运送通道73的方向运送。
通过第一切换爪75选择朝排纸通道72运送场合,转印纸P在经过一对排纸辊29之后,朝打印机外部排出,到达配设在打印机框体上面的码放部50a上。与此相反,通过第一切换爪75选择朝逆转前运送通道73运送场合,转印纸P经过逆转前运送通道73,进入一对逆转辊21的夹持部。所述一对逆转辊21先是将夹入的转印纸P朝码放部50a运送,在转印纸P后端即将进入所述夹持部之前,使得辊逆转,从而使得转印纸P开始朝反方向运送,其后端进入逆转运送通道74中。
逆转运送通道74沿垂直方向从上侧朝下侧弯曲且延伸,通道内设有一对第一逆转运送辊22,一对第二逆转运送辊23,以及一对第三逆转运送辊24。转印纸P依次通过这些辊的夹持部,其前端与后端逆转,沿上下方向进行运送。转印纸P在返回供纸通道70之后,再次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此时,一边使得转印纸P上没有载置图像的一面与中间转印带8紧密相接,一边进入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经由转印后运送通道71,定影装置20,排纸通道72,以及一对排纸辊29,到达装置主体外部的码放部50a上。通过上述逆转运送,在转印纸P的双面形成彩色图像。
在所述转印组件15与位于其上方的码放部50a之间配设瓶支承部31。所述瓶支承部31搭载作为调色剂收纳部,收纳Y、M、C、K调色剂的调色剂瓶32Y、32M、32C、32K。调色剂瓶32Y、32M、32C、32K相互以沿水平方向倾斜的角度排列设置,按照Y、M、C、K的顺序,配置位置增高,其中的各色调色剂分别通过各调色剂运送装置,适宜地补给到处理组件6Y、6M、6C、6K的显影器中。这些调色剂瓶32Y、32M、32C、32K与处理组件6Y、6M、6C、6K独立设置,能够在打印机主体上装卸。
该打印机与电话线路(没有图示)连接,能够作为传真机使用。另外,在该打印机上设置扫瞄器,能够作为复印机使用。
图3表示定影装置20的概略构成图。定影装置20包括定影带51,所述定影带51作为定影部件,架设在定影辊57与加热辊58上,沿图中箭头F方向回转。加热辊58内部设置加热器59,张力辊53与定影带51的表面接触,并通过弹簧54等赋能手段对定影带51施加张力。另外,定影装置20还包括用于检测定影带表面温度的热敏电阻64。通过加热辊58对所述定影带51加热,使其达到使得转印纸P上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软化或熔融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定影部件形成为热容量非常小的带状,因此,能够迅速升温,达到使得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软化或熔融的温度,并能够缩短起动时间。
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52与定影辊57相接,形成定影夹持部,定影带51介于两者之间。由供纸驱动部将供纸用驱动马达(在后记述)的驱动力传递到加压辊52,使其沿图中箭头E所示方向回转,定影带51随着加压辊52从动回转。
在定影夹持部的出口设置分离爪65,以便使得通过定影夹持部的转印纸前端与定影带51分离。
图4表示本打印机的驱动传递装置的一部分。如图所示,驱动传递装置具有向感光体1传递驱动力的感光体驱动部200,向显影辊51传递驱动力的显影驱动部300,向中间转印带8传递驱动力的中间转印驱动部400。另外,驱动传递装置还具有驱动供纸辊27,定位辊28,以及加压辊52的供纸驱动部100。
参照图5对感光体驱动部200进行说明。图5表示感光体驱动部200的概略构成。在图5中,感光体1Y、1M、1C、1K分别通过轴承(没有图示)支承,能够以设置在其回转中心的回转轴201Y、201M、201C、201K为中心进行回转。在回转轴201Y、201M、201C、201K的一端,分别固定直径比感光体1Y、1M、1C、1K大很多的感光体齿轮202Y、202M、202C、202K。通过使得固定在感光体马达90K的马达轴上的主动齿轮95与感光体齿轮202K相啮合,将感光体马达90K的驱动力传递到感光体1K,驱动其回转。另一方面,在感光体齿轮202M与202C之间,配置与两者啮合的彩色主动齿轮96。所述彩色主动齿轮96固定在彩色感光体马达90YMC的马达轴上,将彩色感光体马达90YMC的驱动力传递到感光体齿轮202M、202C,由此,分别驱动感光体1M、1C回转。另外,在感光体齿轮202Y与202M之间,配设与两者啮合的惰轮97。由此,彩色感光体马达90YMC的驱动力依次通过彩色主动齿轮96,感光体齿轮202M,惰轮97,以及感光体齿轮202Y,传递到感光体1Y。
下面对显影驱动部300进行说明。图6表示显影驱动部300的概略构成图。在图6中,显影辊51Y、51M、51C、51K回转轴的一端部分别固定显影齿轮305Y、305M、305C、305K。显影齿轮305Y与输出齿轮304Y啮合、显影齿轮305M与输出齿轮304M啮合、显影齿轮305C与输出齿轮304C啮合、显影齿轮305K与输出齿轮304K啮合,并且,输出齿轮304Y与第一惰轮303Y啮合、输出齿轮304M与第一惰轮303M啮合、输出齿轮304C与第一惰轮303C啮合、输出齿轮304K与第一惰轮303K啮合。
第一惰轮303K与第二惰轮312啮合,第二惰轮312与第三惰轮311啮合。在固定第三惰轮311的回转轴上设置电磁离合器310。将配线310a与该电磁离合器310连接,通过电源装置(没有图示)供电。另外,使得减速齿轮301K与电磁离合器310啮合,并使得固定在感光体马达90K的马达轴的主动齿轮95与该减速齿轮301K啮合。感光体马达90K的驱动力依次通过减速齿轮301K、电磁离合器310、第三惰轮311、第二惰轮312、第一惰轮303K、输出齿轮304K、以及显影齿轮305K,传递到显影辊51K,因此,仅驱动感光体1K回转。当要使得显影辊51K停止时,断开电磁离合器310,不将感光体马达90K的驱动力传递到固定第三惰轮311的回转轴上。
设置第一滑轮302,使得第一惰轮303C与第一惰轮303M啮合,设置第二滑轮307,使其与第一惰轮303Y啮合。在第一滑轮302与第二滑轮307上架设同步带306。另外,使得彩色用减速齿轮301YMC与第一滑轮302啮合。使得固定在彩色用显影马达91YMC的马达轴上的彩色显影用主动轮98与所述彩色用减速齿轮301YMC啮合。
彩色用显影马达91YMC的驱动力通过彩色用减速齿轮301YMC传递到第一滑轮302。传递到第一滑轮302上的彩色用显影马达91YMC的驱动力依次通过第一惰轮303C,输出齿轮304M,显影齿轮305C传递到显影辊51C。另外,所述驱动力还依次通过第一惰轮303M,输出齿轮304M,以及显影齿轮305M传递到显影辊51M。而且,所述驱动力还依次通过同步带306,第二滑轮307,第一惰轮303Y,输出齿轮304Y,以及显影齿轮305Y传递到显影辊51Y。
由于黑白印刷比彩色印刷的需求量大,因此,使用与其他感光体驱动源不同的驱动源,由感光体马达90K驱动感光体1K以及显影辊51K回转。在进行需求量大的黑白打印时,仅驱动感光体1K以及显影辊51K回转,能够降低其他感光体1Y,1M,1C以及马达的消耗,达到节省能源目的。在进行黑白打印时,如上所述仅驱动感光体1K,而且,此时,在图1所示的转印组件15中,中间转印带8仅与四个感光体1Y、1M、1C、1K中的感光体1K接触。
下面对中间转印带驱动部40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驱动中间转印带8回转的转印用驱动马达401的马达轴401b,与固定在二次转印背撑辊12的回转轴12a的转印用同步滑轮403上卷绕转印用同步带402。设置与转印用同步带402的表面接触,并对其施加张力的张力滑轮404。使用步进马达作为转印用驱动马达401。该转印用驱动马达401的驱动力通过转印同步带402,转印用同步滑轮403传递到二次转印背撑辊12。由此,二次转印背撑辊12作为驱动辊,起到驱动中间转印带8回转的作用。另外,在二次转印背撑辊12上安装用于检测回转速度的编码器(没有图示),以便始终对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进行监控。通过该编码器对由于温度,湿度,以及中间转印带负载的变动等引起的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变化进行检测,并将接测结果反馈到转印用驱动马达401,对转印用驱动马达401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将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始终保持为一定的值。
下面参照图4对供纸驱动部100进行说明。在作为驱动供纸辊27、定位辊28、以及定影装置的加压辊52回转的驱动源的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驱动轴上,固定手动用离合器101c以及运送用主动齿轮101b。手动用离合器101与手动用齿轮102啮合。手动用齿轮102与手动用惰轮103啮合,手动用惰轮103与手动用输出齿轮104啮合,手动用输出齿轮104与固定在手动用供纸辊的回转轴(没有图示)的手动用齿轮105啮合。对载置在手动用供纸盒25上的转印纸打印图像场合,接通手动用离合器101c,将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驱动力传递到手动用齿轮103。所述驱动力通过手动用输出齿轮104,手动用齿轮105传递到手动用供纸辊25a。相反,不进行打印场合,则断开手动用离合器101c,不将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驱动力传递到手动用供纸辊25a。
运送用主动齿轮101c与供纸用减速齿轮106啮合。供纸用减速齿轮106与供纸用惰轮108啮合。在固定该供纸用惰轮108的回转轴上设置电磁式供纸用离合器107。将配线107a与供纸用离合器107连接,以对供纸用离合器107供电。该供纸用离合器107与固定供纸辊27的回转轴27a上的供纸齿轮121啮合。由此,对载置在供纸盒26上的转印纸打印图像场合,通过配线107a供电,接通供纸用离合器107。这样,供纸用马达101的驱动力依次通过供纸用减速齿轮106,供纸用离合器107,以及供纸齿轮121传递到供纸辊27。由此,驱动供纸辊27回转,将供纸盒26中的转印纸运送到定位辊28。
供纸用减速齿轮106与电磁式定影用离合器110啮合。定影用离合器110与定位用惰轮111啮合。该定位用惰轮111与定位用离合器113啮合,所述定位用离合器113设置在一对定位辊28的一方,驱动辊的回转轴28a上。当驱动定位辊28回转时,从定位用配线113a供电,接通定位用离合器113,供纸用马达101的驱动力通过供纸用减速齿轮106,定影用离合器110,定位用惰轮111,以及定位用离合器113传递到定位辊28。
在定影用离合器110的回转轴上固定定影用第一惰轮109,在定影用第一惰轮109上固定定影用第二惰轮114。该第二惰轮114与定影用第一滑轮115啮合。在该定影用第一滑轮115与配置在其上侧的定影用第二滑轮117上卷绕定影用同步带116。定影用第二滑轮117与定影输出齿轮118啮合,定影用输出齿轮118与固定在作为定影带51的驱动辊的加压辊52的回转轴52a的定影齿轮119啮合。
当驱动定影带51回转时,由连接在定影用离合器110的配线110a供电,并使得定影用离合器110动作。这样,相对于固定定影用第一惰轮109的回转轴空转的定影用离合器110的齿轮与所述回转轴一起回转,通过减速齿轮106将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驱动力传递到定影用第一惰轮109。传递到定影用第一惰轮109的驱动力依次通过定影用第一滑轮115,同步带116,定影用第二滑轮117,定影用输出齿轮118,以及定影齿轮119传递到加压辊52,从而驱动加压辊52回转,并使得定影带51一起回转。
另外,定影齿轮119与固定在排纸辊77的回转轴的排纸齿轮120啮合,将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纸辊29。
从装置小型化的角度看,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中,从一对定位辊经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到达定影夹持部为止的运送通道的长度设定为比能够通过该打印机的最大尺寸的转印纸沿运送方向的长度短。但是,在具有上述长度的运送通道的打印机中,若定影装置20的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大很多,则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在进行连续打印时,从第二张转印纸开始,图像沿主扫瞄方向会产生黑色条纹状,即产生称为冲击振动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转印纸前端一边被配置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导向部件引导,一边以弯曲状态进入定影夹持部。若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很多,则定影夹持部的转印纸运送速度比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运送速度快。因此,在定影夹持部运送转印纸的量比在二次转印夹持部运送转印纸的量多,在转印纸后端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的弯曲被吸收。导致转印纸后端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部分被拉紧,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以定影部的线速度进行运送。这样,中间转印带8受转印用驱动马达401的驱动力影响,而是与转印纸相同,以定影部的线速度Vt回转。若转印纸后端离开二次转印夹持部,则中间转印带8再次通过转印驱动马达401的驱动力回转,但是,由于转印驱动部与中间转印带之间具有间隙,不能立即将驱动力传递到中间转印带8,导致中间转印带瞬间停止回转。在所述停止回转的时间里,若感光体1Y,1M,1C,1K中任意一个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的中途,则在该调色剂像上产生冲击振动。
另外,在使用厚度厚的纸场合,若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快,则在转印纸后端附近产生冲击振动的异常图像。其原因在于,若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快,则在一对定位辊28送出转印纸的量比在定影夹持部送出转印纸的量多,因此,一对定位辊到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过于弯曲。此时,由于从一对定位辊28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的距离比从二次转印夹持部到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距离长,因此,转印纸更容易形成大的弯曲。若转印纸后端离开一对定位辊28,则由于失去从后面推转印纸的力,使得大大弯曲的转印纸通过其刚度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此时,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到定影夹持部之间大大弯曲的转印纸产生大的回复力,在定影夹持部,由于加压辊52以强的压力与定影带51相接,因此,转印纸不会受其回复力的影响在定影夹持部滑动。但是,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由于二次转印辊对中间转印带8施加的压力比加压辊52小,且与中间转印带8的摩擦系数小,因此,通过所述回复力,使得转印纸在二次转印夹持部沿与转印纸运送方向相反方向滑动,导致纸后端附近产生冲击振动现象。在使用刚度弱的薄纸等场合,即使转印纸大大弯曲,由于回复力弱,不易产生上述问题。另外,即使设定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慢很多,由于从二次转印夹持部到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大大弯曲,因此,受转印纸的回复力的影响,也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冲击振动的问题。而且,使用厚纸场合,即使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如上所述,纸后端附近仍会产生冲击振动现象。由此得出,运送厚纸场合,优选将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以及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的关系设定为以下式子:
更具体地说,通过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Vc以及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慢,能够抑制转印纸在一对定位辊28与转印夹持部之间以及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产生弯曲,从而抑制在转印纸后端部分产生的冲击振动。而且,通过设定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的弯曲不会增大,能够抑制转印纸后端部分产生冲击振动。另外,通过使得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与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的速度大致相等,在转印纸后端离开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能够抑制转印纸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拉紧,并抑制二次转印夹持部以定影部的线速度运送转印纸,从而抑制第二张以后的转印纸的图像产生冲击振动。
图7表示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和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的线速度比(Vr/Vt)与转印纸后端的冲击振动关系的图。使用对转印纸后端的冲击振动灵敏度最高的180k纸,以及三台装置(装置A,B,C)进行调查。分五个等级对图像进行评价,将通过目视观察没有发现冲击振动设定为5级,将通过目视观察几乎不能发现冲击振动设定为4级,将通过目视观察勉强发现冲击振动设定为3级,将通过目视观察较容易地发现冲击振动设定为2级,将通过目视观察任何人都能立即发现冲击振动设定为1级。将3.5级以上作为合格线。另外,该调查是在定影装置20充分加热的状态下,加压辊52的热膨胀达到最大时进行。这是因为与装置起动时等加压辊52没有产生热膨胀时相比,加压辊52的热膨胀为最大时,其线速度增快0.5%。
如图所示,定位辊与加压辊的线速比(Vr/Vt)为0.98以下时,图像为3.5级以上,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若定位辊与加压辊的线速度比(Vr/Vt)为0.965以下,则图像为4级以上,能够达到通过目视几乎不能发现冲击振动的等级。
图8表示在使用厚纸时,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和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的线速度比(Vr/Vt)与第二张以后的转印纸后端的冲击振动关系的图。转印纸A的单位面积重量为90.2(g/m2)以上-104.7(g/m2)以下,转印纸B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4.7(g/m2)以上-209.4(g/m2)以下。
如图8所示,若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为0.965以下,则纸A的图像为3.5级以下,第二张以后的转印纸上出现明显的冲击振动。若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大于0.972,则纸A,纸B的图像等级都成为3级,成为不合格的图像。因此,优选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为0.965-0.972之间。
即使将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设定为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慢一点,也能够抑制由于一对定位辊与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弯曲引起的冲击振动。为此,可根据驱动系统的最大公差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慢,在本实施例中,若将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设定为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慢0.4%左右,则即使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偏慢,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偏快,也能够使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慢。即,将线速度比(Vr/Vc)设定为0.996以下。若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比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慢很多,则可能导致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不以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运送,而是以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运送。从而可能导致图像缩小,以及当转印纸后端离开一对定位辊时,由于中间转印驱动部的间隙引起的冲击振动。为此,优选将中间转印带8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r/Vc)控制在0.996左右。
这样,优选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t/Vr)至少为0.968以下,以使得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成为0.972以下,中间转印带8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r/Vc)成为0.996以下。
在使用刚度强的厚纸场合,考虑从一对定位辊到转印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的弯曲度,对定位辊28,中间转印带8,以及加压辊52的线速度进行设定,但是,对于刚度弱的转印纸,优选其他设定,使得定位辊28的线速度,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以及加压辊52的线速度的关系与厚纸的关系不同,下面说明其理由。
若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慢,则转印纸在一对定位辊与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拉紧,可能导致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不以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运送,而是以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进行运送,从而导致转印到转印纸上的图像缩小。使用刚度弱的转印纸场合,优选将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设定为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
即使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一点,也能够抑制图像的缩小。为此,可根据驱动系统的最大公差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在本实施例中,若设定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相对于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0.4%左右,则即使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偏快,定位辊28的线速度偏慢,也能够使得定位辊的28的线速度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即,将线速度比(Vc/Vr)设定在1.004以上。另外,若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设定为比定位辊28的线速度快很多,则转印纸在一对定位辊与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大大弯曲,即使刚度弱的转印纸,也可能由于其回复力,导致后端产生冲击振动的危险。因此,优选将中间转印带8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c/Vr)控制在1.004左右。
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中,定影装置20的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是通过作为共驱动源的供纸用驱动马达101被驱动回转。因此,运送厚纸或普通纸等场合,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的关系不能根据纸的厚度进行变换。于是,对齿轮和齿距进行调整,使得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快,以避免在运送厚纸时产生问题。在运送厚纸时,对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回转数进行控制,以得到如上述式1的关系。另外,在运送刚度弱的转印纸场合,将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回转数控制为比运送厚纸场合的回转数多,以使得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
如上所述,定位辊28与加压辊52使用相同驱动源场合,由于加压辊52的线速度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不能根据纸的厚度进行变换,因此,使用普通纸(刚度弱的转印纸)场合,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与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以及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的关系成为以下式子:
Vc<Vr<Vt (2)
运送厚纸场合,若设定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t/Vr)为0.968以下,则能够满足式子1的关系,得到没有发生冲击振动的良好图像。但是,运送普通纸场合,若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值过小,则可能导致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很多。与运送厚纸时相比,运送普通纸场合,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快,但是,若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比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快很多,则如上所述,第二张以后的转印纸的图像上会产生冲击振动。
图9表示使用普通纸时,中间转印带8的线速度Vc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的比和图像冲击振动关系的图。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90.2(g/m2)的转印纸C进行调查。如图所示,若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为0.949以下,则图像为3.5级以下,第二张转印纸以后发生的冲击振动达到醒目程度,不能得到良好的图像。
因此,至少需要将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t/Vr)设定为0.953以上,以使得中间转印带8与加压辊52的线速度比(Vc/Vt)成为0.949以上,中间转印带8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Vr/Vc)成为1.004以上。
因此,在装置中,若定位辊28与加压辊52使用相同驱动源,加压辊52的线速度Vt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Vr的关系不能根据纸的厚度进行变化,则优选设定加压辊52与定位辊28的线速度比在0.953-0.968的范围。
图10表示弯曲刚度与转印纸的单位面积重量关系的图。弯曲刚度是相对于弯曲的阻力的值,弯曲刚度值越高,转印纸弯曲时回复笔直的力也越大。从图上可以看出,从纸的单位面积重量超过100(g/m2)开始,弯曲刚度增加很多,转印纸的刚度急剧增强。因此,以90.2(g/m2)为阈值,将该阈值以上的纸作为厚纸,对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回转数进行控制,以得到式子1所示的关系。另一方面,将该阈值以下的纸作为普通纸,对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回转数进行控制,以得到式子2所示的关系。
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还具有能够根据转印纸的厚度变换定影条件,转印条件,以及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线速度的纸种模式。根据单位面积重量将转印纸分为以下五种:
60.2(g/m2)以下 薄纸
60.2(g/m2)以上-90.2(g/m2)以下 普通纸1
90.2(g/m2)以上-104.7(g/m2)以下 普通纸2
104.7(g/m2)以上-157(g/m2)以下 厚纸1
157(g/m2)以上-209.4(g/m2)以下 厚纸2
表1是根据以上五种转印纸决定定影条件,转印条件,以及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
表1
定影(℃) | 转印A | 线速度(m/s) | |
厚纸2 | 160 | T1 | V1 |
厚纸1 | 160 | T2 | V1 |
普通纸2 | 165 | T3 | V1 |
普通纸1 | 160 | T4 | V2 |
薄纸 | 150 | T5 | V3 |
设定转印条件的关系为T1>T2>T3>T4>T5,随着转印纸厚度的增加,增大转印电流值。设定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关系为V1<V2<V3。使用普通纸2时,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V2比使用厚纸时的线速度V1快0.3%左右,使用薄纸时,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V3比使用厚纸时的线速度V1快0.4%左右。
从表1可以看出,以90.2(g/m2)为阈值,该阈值以上的转印纸成为式子1所示的关系,线速度为V1。对于该阈值以下的转印纸,提高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以成为式子2所示的关系。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将转印纸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
90.2(g/m2)以下 薄纸
90.2(g/m2)以上-104.7(g/m2)以下 普通纸
104.7(g/m2)以上-209.4(g/m2)以下 厚纸
这里,运送所述普通纸,厚纸时,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设定为V1,运送所述薄纸时,供纸用驱动马达101的线速度设定为V2。
纸种模式能够通过打印机的操作面板,个人计算机的打印驱动装置进行选择。用户对转印纸的厚度进行判断,通过打印机的操作面板,个人计算机的打印驱动装置选择厚纸2,厚纸1,普通纸2,普通纸1,薄纸中的一种。打印机根据选择的纸种,变换转印条件,定影条件,供纸用驱动马达的线速度,将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
另外,也可将纸厚度检测手段设置在沿定位辊的纸运送方向上游侧,根据检测结果,变换转印条件,定影条件,供纸用驱动马达的线速度。可设置透射型光学传感器作为纸厚度检测手段,对运送到的转印纸的透射光量进行检测。在打印机的存储手段中,预先存储各纸厚度与光量的关系表,根据该表与检测结果,判断运送到的转印纸的厚度。根据判断结果,变换转印条件,定影条件,供纸用驱动马达的线速度。
按照本发明,根据转印纸(记录介质)的厚度,对作为定影手段的转印装置的运送线速度(加压辊的线速度Vt)与作为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部的运送线速度(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Vc)的线速度比(Vt/Vc)进行变换。在运送厚纸时,若使得所述线速度比小于运送普通纸时的线速度比,则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当转印纸进入定影夹持部时,即使从转印夹持部到定影夹持部之间的弯曲小,也能够避免在转印纸后端离开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前,所述弯曲被吸收,转印夹持部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拉紧。因此,能够抑制中间转印带以定影部的线速度进行运送,并抑制当转印纸后端离开二次转印夹持部时,由于转印驱动部与中间转印带的间隙引起中间转印带的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在进行连续打印时,能够抑制从第二张转印纸开始,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
另外,根据转印纸的厚度,变换定位辊的线速度Vr与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Vc的线速度比。在运送普通纸时,若设定定位辊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快,则定位辊与二次转印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不会拉紧,因此,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转印纸不会以定位部的线速度进行运送,能够抑制图像缩小。在运送厚纸时,若设定定位辊辊的线速度Vr比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Vc慢,则形成在转印纸上的图像不会产生冲击振动。
按照本发明,设定定影装置的加压辊的线速度Vt比定位辊的线速度Vr快,因此,能够抑制一对定位辊与定影夹持部之间的转印纸产生大的弯曲,并抑制转印纸的回复原来笔直状态的力增大。即使转印纸后端离开一对定位辊,失去从后面推压转印纸的力,由于转印纸的回复原来笔直状态的力减弱,也能够抑制形成在转印纸后端部分的图像上产生冲击振动。
通过将定位辊与加压辊的线速度比(Vr/Vt)设定为0.98以下,如图7所示,能够得到3.5级以上,冲击振动大致看不出的良好图像。
将加压辊的热膨胀成为最大时的线速度与定位辊的线速度比(Vr/Vt)设定为0.98以下。
通过使用作为相同驱动源的供纸用驱动马达驱动加压辊与定位辊,与使用不同驱动源驱动加压辊与定位辊的装置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实现降低成本,节省设置空间,减轻装置重量的目的。
根据转印纸的厚度变更供纸驱动马达的驱动速度,能够使得定位辊与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比(Vr/Vc),以及中间转印带与加压辊的线速度比(Vc/Vt)根据转印纸的厚度进行变更。
通过使得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成为一定,以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为基准,对供纸用驱动马达的驱动速度进行控制,使得定位辊与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比(Vr/Vc),以及中间转印带与加压辊的线速度比(Vc/Vt)成为所定的关系。
根据转印纸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定位辊与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比(Vr/Vc)值,以及中间转印带与加压辊的线速度比(Vc/Vt)值。如图10所示,随着单位面积重量的增加,弯曲刚度值增大,转印纸的刚度增强,使得转印纸弯曲时的回复挺直状态的力增大。将单位面积重量大的转印纸作为厚纸,设定定位辊的线速度Vr,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Vc,以及加压辊的线速度Vt成为式子1所示的关系。对于单位面积重量小的转印纸,由于其弯曲时回复原来笔直状态的力弱,将其作为普通纸,设定其定位辊的线速度Vr,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Vc,以及加压辊的线速度Vt成为式子2所示的关系。由此,能够抑制图像的缩小,以及冲击振动,得到良好的图像。
在单位面积重量超过90(g/m2)的转印纸上形成图像时,通过使得定位辊的线速度Vr,中间转印带的线速度Vc,以及加压辊的线速度成为式子1所示的关系,能够抑制转印纸后端的图像产生冲击振动。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实行,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载置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所述像载置体的调色剂像;
转印手段,将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位辊,以所定的时间将记录介质送出到所述转印手段上;
定影手段,使得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其中,从所述定位辊经过所述转印手段,到达定影手段为止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的长度,比能够通纸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沿其运送方向的长度短,所述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速度比,以及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能够根据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变换,其中设定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定位辊的线速度快,设定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除以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值为0.98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除以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值,是根据所述定影手段在最大膨胀时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手段与定位辊通过相同的驱动源被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的驱动速度能够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始终为一定。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以及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与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的线速度比。
7.根据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单位面积重量为90g/m2以下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设定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比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快,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快。
8.根据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单位面积重量为90g/m2以上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设定所述定位辊的线速度比所述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慢,所述定影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比转印手段的记录介质运送线速度稍快。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30266A JP2007139882A (ja) | 2005-11-15 | 2005-11-15 |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30266/05 | 2005-11-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13281A CN101013281A (zh) | 2007-08-08 |
CN100582957C true CN100582957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804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43275A Active CN100582957C (zh) | 2005-11-15 | 2006-11-01 |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74153B2 (zh) |
JP (1) | JP2007139882A (zh) |
CN (1) | CN10058295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03986A (ja) * | 1981-12-16 | 1983-06-21 | Nippon Kokan Kk <Nkk> | 高靭性高耐食性クラツド鋼板の製造方法 |
JP4798786B2 (ja) * | 2006-11-10 | 2011-10-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129323A (ja) * | 2006-11-21 | 2008-06-05 | Ricoh Co Ltd |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99444B2 (ja) * | 2006-12-20 | 2012-08-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80774B2 (ja) * | 2006-12-28 | 2014-01-08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表面実装型側面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657196B2 (en) * | 2007-02-02 | 2010-02-02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Compac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moveable optical sensor |
JP5163931B2 (ja) * | 2007-03-08 | 2013-03-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925188B2 (en) | 2007-03-15 | 2011-04-12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Development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ment device |
US8428499B2 (en) | 2007-05-22 | 2013-04-23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a heating member to heat a fixing member |
JP2009069397A (ja) | 2007-09-12 | 2009-04-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500337B2 (ja) * | 2007-09-27 | 2010-07-1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28431B2 (ja) * | 2007-10-04 | 2013-07-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90103148A1 (en) * | 2007-10-23 | 2009-04-2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9145417A (ja) * | 2007-12-11 | 2009-07-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52732B2 (ja) * | 2008-03-31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65154A (ja) | 2008-04-22 | 2009-11-12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処理を機能させ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10009022A (ja) * | 2008-05-27 | 2010-0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制御方法 |
JP5081752B2 (ja) * | 2008-07-15 | 2012-11-28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5195121B2 (ja) * | 2008-07-28 | 2013-05-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58704B2 (ja) * | 2008-07-30 | 2014-04-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中間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2次転写方法 |
JP5549254B2 (ja) * | 2009-07-16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81746B2 (ja) | 2010-01-26 | 2014-01-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18921B2 (ja) * | 2010-03-25 | 2012-09-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22298A (ja) * | 2010-06-18 | 2012-02-0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924583B2 (ja) * | 2011-10-19 | 2016-05-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ラッ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07528B2 (ja) * | 2011-12-05 | 2015-11-1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37629B2 (ja) | 2011-12-26 | 2015-06-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28783B2 (ja) | 2012-01-11 | 2016-06-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61524B2 (ja) | 2012-01-13 | 2015-08-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37520B2 (ja) | 2012-01-13 | 2015-06-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2598B2 (ja) | 2012-01-30 | 2016-1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3679B2 (ja) | 2012-02-09 | 2017-03-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0152B2 (ja) | 2012-03-22 | 2016-07-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4199B2 (ja) * | 2013-01-28 | 2016-07-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6119386B2 (ja) * | 2013-04-08 | 2017-04-2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レジストローラ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15152760A (ja) * | 2014-02-14 | 2015-08-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54968B2 (ja) | 2014-03-05 | 2019-01-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撮像光学系およびステレオカメラ装置および車載カメラ装置 |
JP6604720B2 (ja) * | 2014-12-09 | 2019-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009651A (ja) | 2015-06-17 | 2017-01-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78785B2 (ja) | 2015-07-24 | 2019-09-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撮像光学系、カメラ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JP6624840B2 (ja) * | 2015-08-06 | 2019-1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9393A (en) * | 1989-08-02 | 1992-10-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bearing member traveling at different speeds |
JP3434056B2 (ja) | 1994-12-26 | 2003-08-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722026A (en) * | 1995-08-31 | 1998-02-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essing rotator and heating-fix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4157611B2 (ja) | 1997-06-30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23659B2 (ja) * | 1999-02-16 | 2009-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65106B2 (ja) * | 2001-02-09 | 2009-05-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434344B1 (en) * | 2001-02-28 | 2002-08-13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ransfer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toner image and having a bias voltage controller |
JP4160734B2 (ja) | 2001-03-23 | 2008-10-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86081B2 (ja) | 2001-09-13 | 2011-05-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077881A (ja) * | 2002-08-20 | 2004-03-11 | Oki Data Corp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7010838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79187A (ja) * | 2005-09-15 | 2007-03-2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5
- 2005-11-15 JP JP2005330266A patent/JP200713988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11-01 CN CN200610143275A patent/CN100582957C/zh active Active
- 2006-11-15 US US11/560,173 patent/US7574153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139882A (ja) | 2007-06-07 |
US20070110464A1 (en) | 2007-05-17 |
CN101013281A (zh) | 2007-08-08 |
US7574153B2 (en) | 2009-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2957C (zh) |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872143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0478808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75943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225915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forming high quality superimposed image | |
US645313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693479B2 (en) |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uplex image forming method | |
US20070172263A1 (en) | Transfer device | |
US890912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5015807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09505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ating mode | |
US760306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70014610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Multimode Duplexer | |
JP611189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458482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 |
CN10133462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8509666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6778798B2 (en) | Rotating 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
US7136614B2 (en) | Duplex printer | |
CN101206445B (zh) | 成像设备 | |
JP201508771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4770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6571078B2 (e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004693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402952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