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1577C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1577C
CN100501577C CNB2005101271533A CN200510127153A CN100501577C CN 100501577 C CN100501577 C CN 100501577C CN B2005101271533 A CNB2005101271533 A CN B2005101271533A CN 200510127153 A CN200510127153 A CN 200510127153A CN 100501577 C CN100501577 C CN 1005015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tag
image
photoreceptor
fox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71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4100A (zh
Inventor
竹川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4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4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15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15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6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支持体;布置在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和保存有包括预先测定的所述感光层的特性参数在内的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子照相法的成像中所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照相法能够进行高速度和高品质的印刷,因而将其用于诸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LED(发光二极管)打印机等成像装置。将具有形成于导电性支持体上的光导电材料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此类成像装置是公知的。
为了在此类成像装置中反复而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必须将包括成像时的充电电流、曝光量和显影偏压等在内的成像条件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成像条件可以根据安装于成像装置中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来进行设定。
即使以同样的方式制造,不同批次的感光体也会有不同的品质,并且由于感光体品质的波动,所形成的图像也具有不同的品质。例如,即使当设定适合于感光体的成像条件时,当将该感光体换成另一批次的感光体时所述条件有可能不再适用,因此可能会出现不能一直稳定地形成高品质图像的问题。
另一方面,例如,当加工线上所使用的感光体的设计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时,以及当将其中所使用的感光体换成新设计的感光体时,由于所换上的感光体的感光度和充电条件与先前所使用的感光体的感光度和充电条件不同,因而用于先前所使用的感光体的成像条件不能直接应用于所换上的感光体,所以会出现不能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的问题。
当加工线上所使用的感光体的感光度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施加于该感光体的曝光量进行控制。当该感光体的充电电势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施加于该感光体的带电量(充电电流量)进行控制。此外,当背景电势,即感光体曝光之后的电势发生变化时,必须控制显影条件。将成像装置上的成像条件控制在最适宜的范围能够使其形成品质最佳的图像。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的问题,对成像系统进行极为复杂且昂贵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改造包括,例如,在成像装置中安装用于测量感光体的表面电势的单元或安装用于测量其调色剂浓度的单元。
对于电子照相法成像,圆筒状(鼓型)感光体是众所周知的,但该感光鼓的加工精度并不总是令人满意,并且还会出现相对于其旋转固定轴的偏心。在多个感光鼓单元以串联方式布置的彩色成像装置中,每个鼓形成不同色彩的图像,并将所得到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形成彩色图像,在该成像装置中,在将单独的彩色图像结合时相对于感光鼓单元的旋转固定轴的偏心会造成色彩不均匀。
为尽可能地减少色彩的不均匀,迄今已经对配准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包括将各个感光鼓单元的偏心方向移动至其图像平面上的同一位置。该传统技术的实例已披露于JP-A-10-339976,JP-A-11-030893和JP-A-2003-337459(美国专利6789795)中。
然而,该配准技术需要在布置感光鼓时以手动方式来使偏心方向达到一致。因而,例如,当将一种感光体换成另一种感光体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只要不再进行手动配准,就会出现诸如色彩不均匀等图像缺陷。另外,另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重复的成像会造成各感光鼓的相位移动并因此不能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已经得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支持体;布置于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保存有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集成电路)标签,所述检查信息包括预先测定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参数,其中,该检查信息还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基准位置,并且所述特性参数包括偏心方向。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显示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A~2C显示了感光鼓的一个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A和3B显示了感光鼓的一个实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显示了用以检查电特性的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的电特性检查装置的I部分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图;
图6显示了偏心方向检查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7显示了激光传感器和感光鼓之间的配置关系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图;
图8是说明偏心方向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显示了成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显示了从IC标签读取检查信息并控制成像条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显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成像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和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处理盒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选择性地参考其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下列描述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相同的或相应的部分,并省去对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电子照相感光体
图1显示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电子照相感光体100包括圆筒形电子照相感光鼓1,安装于电子照相感光鼓1的各个端部的开口处的法兰2和3。将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9附着在法兰2上。构成电子照相感光体100的部件如下所述。
首先描述感光鼓1。感光体1包括圆筒形导电性支持体和布置于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图2A显示了感光鼓1的一个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A的感光鼓250是功能分离型感光体(或层叠型感光体),其中感光层16包括依次层叠于导电性支持体13上的电荷产生层11和电荷输送层12。
对于导电性支持体13,可以使用铝、铜、铁、不锈钢、锌或镍等的金属鼓或者成型的塑料鼓。当将金属管基材用于导电性支持体13时,其表面可以是未作处理的,或者可以是经过镜面抛光、蚀刻、阳极氧化、粗磨、无心磨削、喷砂或湿珩磨等处理的。对于导电性支持体13,也可以使用通过将导电性微粒诸如炭黑颗粒、金属粉末或金属氧化物颗粒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随后通过使用离心成型机或挤出成型机使所得的分散体成型而制造的管状导电性塑料基材。
电荷产生层11可以这样形成:通过在导电性支持体13上真空沉积电荷产生材料而形成,或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分散于粘合剂树脂和有机溶剂中以制备涂布分散液,随后将该涂布分散液施用于导电性支持体13上而形成。
对于电荷产生材料,可以使用:无机感光体,诸如无定形硒、结晶硒、硒-碲合金、硒-砷合金、其它硒化物和硒合金、无定形硅、硫化镉和用染料敏化的物质;各种有机颜料和染料,诸如各种酞菁颜料,如无金属酞菁、钛氧基酞菁、铜酞菁、锡酞菁、镓酞菁以及萘酞菁颜料、斯夸琳(squarylium)颜料、蒽嵌蒽醌颜料、苝颜料、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蒽醌颜料、芘颜料、吡喃盐、噻喃盐。这些有机颜料通常具有数种不同的晶型。具体地说,酞菁颜料已知具有诸如α型和β型等不同晶型。这里可以使用这些晶型中的任何一种,只要该颜料可以产生该用途所必需的感光度和其它特性即可。
在本发明中,由于下面将要提及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因而对于电荷产生材料来说它们是特别优选的。具体地说,可有利地用于电荷产生材料的是:羟基镓酞菁,其一种典型的晶型在以Cukα射线辐射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至少在布拉格(Bragg)角(2θ±0.2°)为7.6°、10.0°、25.2°和28.0°处具有衍射峰;氯镓酞菁,其一种典型的晶型在以Cukα射线辐射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至少在布拉格角(2θ±0.2°)为7.3°、16.5°、25.4°、28.1°处具有衍射峰;和钛氧基酞菁,其一种典型的晶型在以Cukα射线辐射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至少在布拉格角(2θ±0.2°)为9.5°、24.2°和27.3°处具有衍射峰。取决于它们的晶型和用于对它们进行分析的方法,这些材料可能会产生略微偏移于上述峰值数据的衍射峰,但可以判定具有基本相同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材料具有相同的晶型。
下面将描述用于电荷产生层11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所述粘合剂树脂包括:例如,诸如双酚A型树脂或双酚Z型树脂等的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共聚物;聚芳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
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电荷产生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0/1~1/10。对有机溶剂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其中可以溶解或分散上述粘合剂树脂即可。例如,它包括甲醇、乙醇、正丁醇、苄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二甲苯、氯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电荷产生材料、粘合剂树脂和有机溶剂的分散可以通过使用砂磨机、胶体磨、超微磨碎机、珠磨机、喷磨机、双锥型磨机(co-ball mill)、辊磨机、超声波分散机、Gaulin匀化器、微流化机、ultimizer、milder来实现。
为将涂布分散液施用于所述支持体,根据感光体的形状和用途,可以采用浸涂法、环涂法、喷涂法、涂边涂布法、刮涂法、辊涂法、刮刀涂布法或幕涂法中的任何一种。优选地,将已涂布的支持体在室温下指触干燥,然后在加热下干燥。加热干燥优选在30℃~200℃的温度下进行5分钟~2小时。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通常为0.01μm~5.0μm优选0.05μm~2.0μm。
电荷输送层12可以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分散于粘合剂树脂和有机溶剂中制备涂布分散液随后将该涂布分散液涂布至电荷产生层11而形成。
下面将描述用于电荷输送层12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它们是:空穴输送材料,例如2,5-双(对二乙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等噁二唑衍生物;例如1,3,5-三苯基吡唑啉和1-[吡啶基-(2)]-3-(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等吡唑啉衍生物;例如三苯基胺、三(对甲基)苯胺、N,N-双(3,4-二甲基苯基)-联苯基-4-胺、二苄基苯胺和9,9-二甲基-N,N-二(对甲苯基)芴酮-2-胺等芳香族叔胺化合物;例如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等芳香族叔二胺化合物;例如3-(4-二甲氨基苯基)-5,6-双(4-甲氧基苯基)-1,2,4-三嗪等1,2,4-三嗪衍生物;例如4-二乙氨基苯甲醛-1,1-二苯基腙、4-二苯基氨基苯甲醛-1,1-二苯基腙和[对(二乙氨基)苯基](1-萘基)苯基腙、1-芘二苯基腙、9-乙基-3-[(2-甲基-1-二氢吲哚基亚氨基)甲基]咔唑、4-(2-甲基-1-二氢吲哚基亚氨基甲基)三苯基胺、9-甲基-3-咔唑-二苯基腙、1,1-二(4,4-甲氧基苯基)丙烯醛-二苯基腙、β,β-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二苯基腙等腙衍生物;例如2-苯基-4-苯乙烯基喹唑啉等喹唑啉衍生物;例如6-羟基-2,3-双(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等苯并呋喃衍生物;例如对(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苯基苯胺等α-茋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例如N-乙基咔唑等咔唑衍生物;聚-N-乙烯基咔唑及其衍生物;电子输送材料,例如氯醌、溴醌和蒽醌等醌类化合物;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化合物;例如2,4,7-三硝基芴酮或2,4,5,7-四硝基-9-芴酮等芴酮化合物;例如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5-双(4-萘基)-1,3,4-噁二唑和2,5-双(4-二乙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等噁二唑化合物;呫吨酮化合物;噻吩化合物;和例如3,3,5,5-四叔丁基二苯酚合苯醌等二苯酚合苯醌化合物;以及在其主链或侧链上具有上述化合物基团的聚合物。这里可以单独使用这些电荷输送材料,或者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电荷输送材料。
关于层叠型感光体,感光体的带电极性随着其中的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极性而变化。当其中使用空穴输送材料时,则感光体用作带负电的感光体;但当其中使用电子输送物质时,感光体用作带正电的感光体。当其中混合使用这两种物质时,感光体既可为负电极性,也可为正电极性。
电荷输送层12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任何一种,但优选是与电荷输送材料相容并具有适当强度的粘合剂树脂。这种类型的粘合剂树脂包括:例如,包含双酚A、双酚Z、双酚C或双酚TP的各种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共聚物;聚芳酯树脂及其共聚物;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树脂、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树脂、聚乙烯基丁缩醛树脂、聚苯醚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这里也可以使用包含上述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各种改性物。特别地,这里优选使用具有下列通式(1)的重复单元的那些物质。
Figure C200510127153D00111
在通式(1)中,A代表-CR1R2-、亚烷基、-O-、-S-或-SO-或-SO2-;R1、R2、R3、R4、R5、R6、R7、R8、R9和R10(下文简称为“R1~R10)各自独立代表氢原子、卤原子、烷基或环烃基。R1和R2可以彼此键合以形成环烃基。用于A的亚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包括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和四亚甲基。
用于R1~R10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并优选是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具有3~12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然而,所述基团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所述基团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新戊基、1-甲基丁基、异己基、2-乙基己基、2-甲基己基、2-降冰片基。
用于R1~R10的环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并优选为具有3~10个碳原子的环烃基,然而所述基团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所述基团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
这里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具有包含这些成分中的多个成分的组合的共聚物结构。
相似地,这里也可以使用聚芳酯树脂的各种改性物。此处优选使用的是具有下述通式(2)的重复单元的那些物质,其中A和R1~R10具有与通式(1)中的A和R1~R10相同的含义。这里所使用的聚芳酯树脂可以具有包含这些成分中的多个成分的组合的共聚物结构。
Figure C200510127153D00121
根据包括感光层的厚度和所使用的溶剂等成膜条件,可以适当地选择用作粘合剂树脂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该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300000,更优选为20000~200000。
电荷输送层12可以通过将涂布液涂布于电荷产生层11、再将其干燥而形成,所述涂布液是通过在适宜的溶剂中分散电荷输送材料和粘合剂树脂而制得。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12的溶剂包括:例如,芳香烃,诸如苯、甲苯、氯苯;酮,诸如丙酮、2-丁酮;卤化的脂肪烃,诸如甲基氯、氯仿、氯乙烯;环醚或直链醚,诸如四氢呋喃、二噁烷、乙二醇、乙醚;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为改善涂布膜的表面光滑度,可以将微量的均化剂、硅油加至涂布分散液中。电荷输送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0/1~1/5。
电荷输送材料、粘合剂树脂和有机溶剂的分散可以通过使用砂磨机、胶体磨、超微磨碎机、珠磨机、喷磨机、双锥型磨机、辊磨机、超声波分散机、Gaulin匀化器、微流化机、ultimizer、milder来实现。
为将涂布分散液施用于底层,根据感光体的形状和用途,可以采用浸涂法、环涂法、喷涂法、涂边涂布法、刮涂法、辊涂法、刮刀涂布法或幕涂法中的任何一种。优选地,将涂布层在室温下指触干燥,然后在加热下干燥。加热干燥优选在30℃~200℃的温度下进行5分钟~2小时。
电荷输送层的膜厚通常为5μm~50μm,优选10μm~40μm,更优选10μm~30μm。
当电荷输送层12是感光鼓1的最外层时,可以将诸如聚四氟乙烯等润滑剂固体颗粒添加至电荷输送层12中以改善该层的表面润滑性。作为含氟的树脂颗粒,优选适当地从以下物质中选取一种或多种物质:四氟乙烯树脂、三氟氯乙烯树脂、六氟丙烯树脂、氟乙烯树脂、偏二氟乙烯树脂、二氟二氯乙烯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更优选四氟乙烯树脂和偏二氟乙烯树脂。
基于电荷输送层12的总量,含氟树脂颗粒在电荷输送层12中的含量适宜地为0.1重量%~40重量%,但优选1重量%~30重量%。如果该含量小于0.1重量%,则分散于该层中的含氟树脂颗粒的改善效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但如果大于40重量%,则穿过该层的透光性会降低并且在重复使用中该层的残留电势会增加。
优选地,含氟树脂颗粒的平均初级粒径为0.05μm~1μm,更优选0.1μm~0.5μm。如果该平均初级粒径小于0.05μm,则颗粒在分散时会过多聚集。另一方面,如果该平均初级粒径大于1μm,则会造成图像缺陷。
除了含氟树脂颗粒之外,还可以将无机颗粒添加至电荷输送层12中。
基于电荷输送层12的总量,无机颗粒在电荷输送层12中的含量适宜地为0.1重量%~30重量%,但优选1重量%~20重量%。如果该含量小于0.1重量%,则分散于该层中的无机颗粒的改善效果可能不能令人满意;但若大于30重量%,则在重复使用中该层的残留电势会增加。
对于该无机颗粒,例如,可以使用选自以下物质之一的无机颗粒:氧化铝、硅石(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硫化锌、氧化镁、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钠、硫酸镍、锑、二氧化锰、氧化铬、氧化锡、氧化锆、硫酸钡、硫酸铝、碳化硅、碳化钛、碳化硼、碳化钨、碳化锆,而且,如有必要,可以选用它们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颗粒。优选的是硅石。此处使用的硅石颗粒优选通过化学火焰CVD(化学汽相淀积)形成。具体地说,用于形成硅石颗粒的一个优选方法包括在氧-氢混合气体或烃-氧混合气体的高温火焰中使氯硅烷气体发生气相反应。
还优选在所述无机颗粒的表面上进行疏水化处理。对于疏水化试剂,可以使用例如硅氧烷化合物、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聚合物脂肪酸及它们的金属盐。硅氧烷化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羟基聚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硅烷偶联剂包括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六甲基二硅氮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邻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无机颗粒的平均初级粒径优选为0.005μm~2.0μm,更优选为0.01μm~1.0μm。如果无机颗粒的平均初级粒径小于0.005μm,则感光体的表面可能不具有令人满意的机械强度,颗粒会在分散时过多聚集。另一方面,如果该尺寸大于2μm,则感光体的表面粗糙度会增加,结果,所使用的清洁刮刀会受到磨损并损坏,并且清洁特性变差,因此,所形成的图像会变得模糊。
为了在电荷输送层12中分散含氟树脂颗粒和无机颗粒,可以使用诸如球磨机、振动球磨机、超微磨碎机、砂磨机、水平式砂磨机等伴有介质的分散机;和诸如搅拌机、超声波分散机、辊磨机、高压匀化器等无介质分散机。高压匀化器可以为碰撞型,其中在高压下对分散液进行液-液碰撞或液-壁碰撞,或者为贯通型,其中使分散液在高压下通过细通道。
为了制备含该氟树脂颗粒或无机颗粒的涂布分散液以形成电荷输送层12,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含氟树脂颗粒或无机颗粒分散在由粘合剂树脂和电荷输送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所制备的溶液中。
为了改善涂布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和防止在成膜时发生聚集,可以将少量的分散助剂有效地添加至涂布分散液中,分散助剂包括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聚合物、硅酮聚合物和硅油。其中,优选含氟聚合物作为分散助剂,更优选含氟的梳形接枝聚合物作为分散助剂。含氟的梳形接枝聚合物优选通过将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苯乙烯化合物的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发生接枝聚合而制备。
为了防止感光体因产生于成像装置中的臭氧或氧化性气体或因光或热而劣化,可以将诸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或热稳定剂等添加剂添加至包括电荷产生层11和电荷输送层12的感光层16中。
抗氧化剂包括例如受阻酚、受阻胺、对苯二胺、芳基烷烃、氢醌、螺苯并二氢吡喃、螺二氢茚酮(spiroindanone)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有机硫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
抗氧化剂化合物的实例可以例举以下物质。酚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苯乙烯化苯酚、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烷基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丙烯酸-2-叔丁基-6-(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受阻胺化合物包括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4-[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8-苄基-7,7,9,9-四甲基-3-辛基-1,3,8-三氮杂螺[4,5]十一烷-2,4-二酮、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二甲基琥珀酸酯-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亚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3,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2-(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N,N-双(3-氨基丙基)乙二胺-2,4-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6-氯-1,3,5-三嗪缩合物。有机硫抗氧化剂包括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基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基酯、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基酯、四(β-月桂基-硫代丙酸)季戊四醇酯、3,3-硫代二丙酸双十三烷基酯和2-巯基苯并咪唑。有机磷抗氧化剂包括三壬基苯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
图2B显示了感光鼓1的另一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B所示的感光体260的构造与图2A所示的感光体250的构造相同,不同之处是感光体260在导电性支持体13和感光层16之间具有下引层14。
下引层14具有在对感光层16充电时防止电荷从导电性支持体13注入到感光层16的功能。下引层14还具有粘合层的功能,用于将感光层16一体地粘合并固定在导电性支持体13上。此外,下引层14具有防止导电性支持体13发生光反射的功能。
构成下引层14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树脂化合物,例如,诸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缩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酪蛋白、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含有锆、钛、铝、锰或硅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混合物或缩聚物使用。其中,考虑到它们的性质,优选含锆和硅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因为它们的残留电势很低,它们的电势随环境的变化很小,并且在重复使用中它们的电势变化也很小。
在下引层14中,可以将具有适当电阻值的金属氧化物分散在树脂中,从而适当地控制涂布膜的电阻值,防止残留电势在膜上积聚并维持预定膜厚,而且可以改善感光体的防漏电性,特别是可以改善在其接触充电时的防漏电性。将其称为分散型下引层。在该情况中,可以将电阻控制剂分散在该层中,与上述构造的膜厚相比,所述层的膜厚可以有所增加。当在此使用时这种类型的层可以具有更大的厚度。
分散型下引层的一个实例可以用下述方法形成:将导电性物质(例如,诸如铝、铜、镍或银等金属粉末;诸如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锡或氧化锌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或碳纤维、炭黑或石墨粉末)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并将所得到的分散体涂布在支持体13上。
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优选是平均初级粒径至多为0.5μm的颗粒。下引层14必须具有适宜的电阻以便具有防漏电性,为此,金属氧化物颗粒优选具有约102欧姆·厘米~1011欧姆·厘米的粉末电阻。特别是,这里优选使用粉末电阻在上述范围内的氧化锡、氧化钛或氧化锌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如果该金属氧化物颗粒的粉末电阻小于所述范围的下限值,则该层的防漏电性可能会不足;但是如果大于该范围的上限值,则该层的残留电势会增加。
此处可以结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用偶联剂对该金属氧化物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从而控制其粉末电阻。可以使用的偶联剂包括: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甲氧基硅烷、N,N-双(β-羟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但偶联剂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结合使用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偶联剂。
对于用于分散型下引层的粘合剂树脂,可使用的是:公知的聚合物树脂化合物,包括诸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等缩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酪蛋白、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和诸如具有电荷输送基团的电荷输送树脂和聚苯胺等导电性树脂。其中,优选不溶于用于上层的涂布溶剂的树脂;特别优选酚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和环氧树脂。
在用于形成分散型下引层的涂布液中,金属氧化物颗粒与粘合剂树脂的比率可以适当地限定在能够获得理想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的范围内。
图2C显示了感光鼓1的另一实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C中所示的感光体270的构造与图2A所示的感光体250的构造相同,不同之处是感光体270在感光层16(在感光层16上离导电性支持体13较远的一侧)上具有保护层(表面保护层)15。
设置保护层15的目的是改善感光鼓270的耐磨损性,延长感光体的寿命,改善与显影剂的匹配能力,并防止感光鼓270带电时电荷输送层12发生化学劣化。
保护层15的实例是绝缘性树脂层;由电荷输送性聚合物形成的电荷输送性保护层;和其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的电阻控制用颗粒的电阻控制型表面保护层。
在其中分散有电阻控制用颗粒的电阻控制型表面保护层中,炭黑、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用于电阻控制用颗粒。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锑涂覆的氧化锡、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铈、氧化钇、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钼、氧化钨、硫酸钡和氧化锑的固溶体;上述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通过将上述金属氧化物添加至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或硫酸钡的单一颗粒中而制备的混合物;和通过用上述金属氧化物涂覆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或硫酸钡的单一颗粒而制备的涂覆颗粒。
电阻控制型表面保护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将上述电阻控制用颗粒分散在以下的聚合物树脂化合物中,随后使所得分散体成膜,所述聚合物树脂化合物为诸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缩醛树脂;或聚乙烯醇树脂、酪蛋白、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
对添加至保护层15中的电阻控制用颗粒的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使得层15具有理想的膜电阻。具体地说,基于保护层15的总体积,电阻控制用颗粒的体积通常控制为10体积%~60体积%,但优选20体积%~50体积%。
为防止任何导电性杂质渗入感光体中,用硬度高于预定水平的树脂形成表面保护层15是有效的。
例如,当含有粒径至多为100nm的金属氧化物时,表面保护层15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并且即使当它很厚时,由于其透射率几乎不会降低,因此其感光度也几乎不会下降。因而,由于该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并且可以很厚,所以可以进一步延长该感光体的寿命。
除了上述提及的物质,对于用于保护层15的粘合剂树脂,还可以使用其它已知的树脂,诸如环氧树脂、聚酮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酮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如有必要,此处可以将这些树脂交联使用。
优选地,保护层15的厚度为0.1μm~20μm,更优选1μm~10μm。保护层15可以通过刮涂法、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环涂法、涂边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等任何常用涂布法形成。
对于用于形成保护层15的涂布液所使用的溶剂,可以使用诸如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甲苯、乙醇等任何常用的有机溶剂,它们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优选该溶剂尽可能少地溶解将要施用涂布液的感光层16。
在保护层15中可以使用通过改性聚合物成分以使其具有电荷输送功能而制备的高分子电荷输送剂,或使用通过将低分子量电荷输送剂以分子分散的形式分散于强韧的涂布剂诸如硅酮硬涂布剂中而制备的电荷输送性树脂成分。含有该高分子电荷输送性成分的表面保护层的一个实例是包括其中引入有电荷输送材料官能团的硅酮聚合物的表面保护层。
上面已对感光鼓1的优选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感光鼓1不局限于图2A~2C。例如,它也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感光鼓280,其包括位于导电性支持体13和感光层16之间的下引层14并且在感光层16上具有保护层15。
在感光鼓1的上述实例中,感光层16具有双层结构,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感光层16还可以具有单层结构,例如,就像图3B中所示的感光鼓290那样。在该情况中,感光层16含有上述的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尽管图3B中未示出,但可以将下引层14布置在导电性支持体13和感光层16之间,可以将保护层15形成在感光层16上,或同时布置下引层14和保护层15。
下面将对嵌合在感光鼓1的端部开口处的法兰2和3进行描述。
法兰2和3通常可以用模具形成以具有所需形状。如图1所示,法兰2包括将嵌合在感光鼓1的端部开口处的圆筒形嵌合部6;与嵌合部6合为一体的圆筒形露出部4;和与嵌合部6合为一体的锤部7。在法兰2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嵌合部6、露出部4和锤部7的用于插轴的贯通孔8。除了对与嵌合部6合为一体的圆筒形露出部进行修改以使其外侧周边具有齿轮而成为齿轮部5之外,法兰3的构造与法兰2的构造相同。如有必要,法兰3可以具有定位导件。
将IC标签9附着在法兰2的露出部4上,其附着面为与感光鼓1相反的一面。在该情况中,必须对IC标签9在露出部4上的安装位置进行控制,以便在将法兰2嵌合至感光鼓1内时以及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100形成图像时不会造成问题。因而,优选在露出部4的表面上安装IC标签9的位置预先设置安装空间,由此使IC标签能够可靠地安装于露出部4的预定位置。IC标签9可以直接附着在露出部4的表面上,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进行贴附。作为选择,可以使用包含IC标签9的粘合片,可以将粘合片附着在露出部4的表面上从而将IC标签9附着在露出部4上。
在图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0中,IC标签9安装在法兰2上与感光鼓1相反的一面,但IC标签9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所描绘的情况。例如,IC标签9可以安装在感光鼓1的内表面,或者说,导电性支持体13的表面(与形成有感光层16的一面相反的一面)。当IC标签9安装于法兰上时,它可以安装在法兰2和3中的任何一个上,或可以在法兰的内部形成可布置IC标签9的凹进区域,并将IC标签9安装于此。此外,当法兰以注射成型的模式形成时,则在注射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将IC标签9封入法兰中。
在IC标签9上,写入关于预先测量的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0有关的预定特性参数的检查信息,优选写入关于感光体100的外周表面上的基准位置和关于在预定位置处的预定特性参数的检查信息。即,IC标签9保存着包括预先测定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0的特性参数在内的检查信息。预先测量与感光体100有关的预定特性参数,具体包括,例如,所述感光层16的膜厚、带电特性、I-V(电流-电压)特性、暗衰减特性、感光度、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和偏心方向。然而,并不局限于此,特性参数可以包括任何其它项目。此外,不限于上述的基准位置和特性参数,所述检查信息可以包括除上述项目以外的与任何其它项目有关的任何其它信息。
检查信息可以由能够在原样的感光鼓1的条件下或在具有安装于两端部的开口处的法兰2和3的感光鼓1的条件下测定各种检查信息数据的检查装置所测定。例如,用于评估与感光鼓1的电特性有关的特性参数的项目包括感光鼓1的带电特性、I-V特性、暗衰减特性和感光度,这些特性参数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其中安装有感光鼓1以便测量该鼓1的电特性的通用测量装置等检查装置进行测定。将用检查装置测量的数据登录在检查装置的计算机内作为检查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记录在IC标签9上。在将检查信息写在IC标签9上之后,可以将IC标签9安装于感光鼓1上;或在进行测量前预先将IC标签9安装于感光鼓1上,然后将测得的检查信息写在感光鼓1上的IC标签9上。
图4显示了用于检查电特性的装置的一个实例。图5是图4所示的电特性检查装置的I部分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将感光鼓1布置在检查装置300的外壳27内,将充电器22、曝光单元23和电势测量探针24通过安装器具26设置在感光鼓1的周围。在该情况中,感光鼓1的一端固定在支承臂29上。接着,通过旋转手柄33使装有支承臂30的滑床32在图4中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感光鼓1的另一端由支承臂30固定。将充电器22、曝光单元23和电势测量探针24安装在感光鼓1的一侧端部的相应的支持棒25上,各支持棒25均固定在安装器具26上。
在测量感光鼓1的电特性时,通过发动机21使感光鼓1沿图5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此外,安装器具26可以在图4中的水平方向沿滑轨28移动。因而,在检查装置300中,可以测量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的电特性。
感光鼓1的电特性可以如下进行测量:首先,通过充电器22使感光鼓1带电,测定该步骤中的充电条件(充电电势、电流值)和暗衰减。用来自曝光单元23的具有可变光量的光对感光鼓1进行曝光,从而可测定鼓1的感光度和光衰减特性。相似地,鼓1的I-V特性可以通过使用电特性检查装置300进行测定,以此可确定用于充电的电流值和充电电势之间的关系。
感光层的厚度可以通过使用涡电流测量装置或光学干涉型膜厚计加以测定,或通过鼓的剥离面中的步幅差(step difference)来测定。感光层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通过使用探针型表面粗糙度计或激光显微镜来测定。
感光体的光反射率可以通过测量感光体上反射的光量随后将其与施加于该感光体的光量进行比较而测定。感光体的耐磨损性可以如下确定:反复使用其中安装有感光体的电子照相处理器,测量感光体的膜厚变化。这表明了涂布膜的磨损量,由此确定感光体的耐磨损性。感光体的硬度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努普(Knoop)硬度计或维氏(Vickers)硬度计或刮刻硬度计来测定。
将由此测得的检查信息登录在与检查装置300电连接的控制装置(如计算机)中。当已将IC标签9安装于感光鼓1上时,将检查信息从控制装置传送并记录在IC标签上。当IC标签9尚未安装在感光鼓1上时,将检查信息传送至将要安装于感光鼓1上的IC标签9上,之后将IC标签9安装于相应的感光鼓1上。将检查信息以整体的形式登录在品质管理系统中,并作为该感光体的固有信息记录在安装于各感光鼓1的IC标签9上。
可以测定每个感光鼓1的检查信息,或该检查信息可以是通过对每个批次或每个产品型式进行测量而设定的标准数据。当设定各批次或各产品型式的标准数据时,例如,可从每个批次或每个产品型式中采集多个鼓样品加以测定,并对由此测量的值取平均值以给出待设定的标准值。
对用于测量感光鼓1的偏心方向的方法将参考图6~图8进行描述。图6显示了偏心方向检查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图。如图6所示,感光鼓1具有安装子其端部开口处的法兰2和具有齿轮部的法兰3,插入轴41以贯通法兰2和3的中心。轴41的一端固定在支承部44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鼓旋转驱动部件45上。因而,将感光鼓1固定在定盘(surface table)46上。在图6中的感光鼓1中,定位导件42安装在法兰3上,它用来规定感光鼓1的基准位置。在法兰3的内部从布置定位导件42的位置起形成嵌入部43,将IC标签9安装于嵌入部43的内部。IC标签9是例如尺寸至多为1mm的小型IC芯片,因此,嵌入部43可以是极小的凹槽,并且它可以嵌入法兰3的内部而不会突出。
在定盘46上,布置移动导件47和能够在图6中的水平方向沿移动导件47移动的激光传感器48。图7显示了激光传感器48和感光鼓1之间的配置关系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激光传感器48具有激光发射部件49和激光接收部件50,感光鼓1布置在这两者之间。
当通过使用具有如图所示构造的检查装置310测定感光鼓1的偏心方向时,感光鼓1在鼓旋转驱动部件45经法兰3的齿轮部的作用下沿图7中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平行光L从激光发射部件49发出,平行光L中未被感光鼓1遮住的部分到达激光接收部件50并被其接收。根据激光接收部件50所探测到的平行光L中未被感光鼓1遮住的部分的位置,可以获得感光鼓1的中心与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因而,当感光鼓1旋转并且当激光传感器48沿移动导件47在图6中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时进行该操作,从而可以确定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的偏心方向。法兰3上安装有定位导件43。因而,例如,根据作为基准位置的位置导件43的位置,感光鼓1的偏心方向可以由所述基准位置确定。即使该装置中未布置定位导件42,也可以根据例如LC标签的安装位置和感光鼓与法兰啮合的位置来设定基准位置,并且可以相对于该基准位置来确定感光鼓的偏心方向。
图8是说明检查装置31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8所示,计算机51与激光发射部件49和激光接收部件50电连接以用于控制这些部件。在测量过程中,将扫描曝光控制信号S1从计算机51传送至激光发射部件49,将读取信号S2从激光接收部件50传送至计算机51。在计算机51中对由此传送至计算机51的所测定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其作为有关偏心方向的信息由发送器52传送至IC标签9,并记录在IC标签9上。
通过上述的检查装置300和310,测定了与感光鼓1有关的检查信息并记录在IC标签9上。除了上述信息,感光鼓1的任何其它信息数据,例如,类型、批次、生产日期、机器代码、产品号及其使用历史都可以写入IC标签9。当将由此具有写入所述检查信息的IC标签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0安装在配有能够读取写在IC标签9上的检查信息并能够基于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的成像装置上时,如下所述,即使感光体100在感光度、充电特性和偏心方向等方面的品质有所波动或即使感光体100的性能因其设计变化而变化,该成像装置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成像装置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9所示的成像装置600是串联型中间转印式的成像装置。图9所示的成像装置600可以用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等。成像装置600包括四个成像单元120a、120b、120c和120d。沿中间转印介质108的一部分互相平行地布置这四个成像单元120a~120d。
成像单元120a~120d分别配有鼓形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可以沿预定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是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体地,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分别配有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130a~130d,其中积累有各感光体的检查信息。对IC标签130a~130d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在其旋转方向上按顺序分别配有接触充电型充电单元103a~103d、显影单元102a~102d、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和清洁单元106a~106d。对于显影单元102a~102d,可以供给储存于调色剂处理盒(未图示)中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不仅可以形成黑白图像,而且还可以形成彩色图像。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隔着中间转印介质108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保持接触。
在图9中,显影单元102a~102d按Y、M、C和K的调色剂颜色顺序布置。调色剂颜色的配置可以根据所采用系统的成像方法以任何所需的方式设定,例如以M、Y、C和K的顺序设定。
在成像装置600的预定位置,布置曝光单元107(ROS:Raster OutputScanner)。曝光单元107具有用于对原始图像进行色彩分离并进行曝光以形成图像的光学系统,并具有包含激光扫描器的激光扫描和曝光系统,所述激光扫描器可以输出根据图像信息的时间系列电子数字像素信号调制的激光光束。由曝光单元107输出的激光束分支成激光束105a~105d,并分别发射至成像单元120a~120d的已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表面。因而,当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旋转时,它们依次经历充电、曝光、显影、初级转印和清洁等各个步骤,从而将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以互相重叠的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108。
中间转印介质108是无接头的环形带,在预定张力下由驱动辊114、支承辊113和张紧辊115支撑,由于这些辊旋转的缘故,它能够以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而不会松弛。中间转印介质108上位于驱动辊114和支承辊113中间位置的部分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保持接触。
配置二级转印单元109,以使其经由介于其间的支承辊与中间转印介质108接触。在支承辊113和二级转印单元109之间通过的中间转印介质108在用例如布置在驱动辊114附近的清洁刮刀(未图示)对其表面进行清洁后,可以被引导至下一次的成像过程。
将托盘111布置在成像装置600内部的预定位置处。复印用纸放在托盘111内,用作转印介质112。托盘111中的转印介质112通过传送单元(未图示)的操作进行传送,以使其在二级转印单元109和支承辊113之间穿过。进一步传送转印介质112,以便使其在彼此保持接触的两个定影辊110之间穿过,然后从成像设备600中排出。
在成像装置600内部的预定位置处,布置能够分别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IC标签130a~130d读取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检查信息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未图示)。在成像装置600启动时,或在其检查的过程中或在感光体替换的过程中,控制单元运行以读取各感光体的检查信息。
对充电单元103a~103d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任何本身已知的充电器,例如,包括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充电辊、充电刷、充电膜、充电橡胶刀或充电管的接触型充电器;在感光体附近使用充电辊的非接触式辊充电器;或利用电晕放电的scorotron充电器或电晕充电器。其中,接触型充电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充电补偿能力而得到更多的使用。
接触型充电方式是通过对与感光体表面保持接触的导电性部件施加电压而用于对感光体表面进行充电。关于该导电性部件的形状,可以是刷状、叶片状、针电极状或辊状中的任何一种,但优选辊状部件。通常,辊状部件包括从其外侧起依次布置的电阻层、承载该电阻层的弹性层和芯材。如有必要,可以在电阻层的外侧设置保护层。
当辊状部件与感光体保持接触时,即使它不具有任何特定的驱动单元,它也能够以与感光体的圆周速度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从而作为充电单元而发挥作用。然而,可以将某些驱动单元安装在辊状部件上以便使该部件以与感光体的圆周速度不同的圆周速度旋转,由此可以通过该辊状部件而使该感光体带电。
芯材的材质是导电性的,通常是铁、铜、黄铜、不锈钢、铝或镍。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中分散有导电性颗粒的成型树脂颗粒。弹性层的材质是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通常是其中分散有导电性颗粒或半导电性颗粒的橡胶材料。对于橡胶材料,可以使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丁二烯、天然橡胶、聚异丁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硅酮橡胶、聚氨酯橡胶、表氯醇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SBS)、热塑性弹性体、降冰片烯橡胶、氟硅酮橡胶和环氧乙烷橡胶。对于导电性颗粒或半导电性颗粒,可以使用:炭黑;金属,例如锌、铝、铜、铁、镍、铬和钛;和金属氧化物,例如ZnO-Al2O3、SnO2-Sb2O3、In2O3-SnO2、ZnO-TiO2、MgO-Al2O3、FeO-TiO2、TiO2、SnO2、Sb2O3、In2O3、ZnO和MgO。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将它们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于电阻层和保护层的材质,可以将导电性颗粒或半导电性颗粒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以控制所得分散体的电阻。该层的电阻率可以为103Ωcm~1014Ωcm,优选105Ωcm~1012Ωcm,更优选107Ωcm~1012Ωcm。该层的厚度可以为0.01μm~1000μm,优选0.1μm~500μm,更优选0.5μm~100μm。粘合剂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酰胺树脂、甲氧基乙基化尼龙、乙氧基甲基化尼龙、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乙烯基树脂、聚芳酯树脂、聚噻吩树脂、例如PFA(全氟烷基树脂)、FEP(氟化乙烯丙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烯烃树脂和苯乙烯-丁二烯树脂。对于导电性颗粒或半导电性颗粒,可以使用与弹性层所使用的那些相同的炭黑、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如有必要,可以将抗氧化剂,如受阻酚或受阻胺;填料,如粘土和高岭土;和润滑剂,如硅油添加至各层中。
可以用诸如刮刀涂布法、麦尔棒(Mayer bar)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涂边涂布法、气刀刮涂法和/或幕帘涂布法等涂布法来形成这些层。
为了使用导电性部件对感光体进行充电,可以对该导电性部件施加电压,其优选方法包括对其施加直流电压或以叠加的方式对其施加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关于其范围,根据感光体的充电电势,直流电压优选为正或负50伏~2000伏,更优选100伏~1500伏。当交流电压叠加在直流电压上时,峰间电压优选为400伏~1800伏,更优选800伏~1600伏,再优选1200伏~1600伏。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赫兹~20000赫兹,优选100赫兹~5000赫兹。
对曝光单元107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使用能够以任何所需的方式用来自半导体激光、LED(发光二极管)光或液晶光闸光等的光源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表面进行成影像的曝光的光学仪器。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波长应当在感光体的光谱感光度范围内。目前,振动波长在780nm附近的近红外(IR)线主要用作曝光用半导体激光,但振动波长在600nm附近的激光以及振动波长在400nm~500nm附近的蓝色激光也是可用的。对于彩色图像的形成,能够进行多光束发射的面发射型激光光源是有效的。
显影单元102a~102d具有对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功能。显影步骤用于对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例如,所述显影可以通过任何常见的接触模式或非接触模式以磁性或非磁性的单组分或双组分显影剂来实现。因而,对显影单元102a~102d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它们具有上述功能即可,并可根据它们的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例如,它们可以是具有通过使用刷或辊将单组分或双组分显影剂施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功能的已知显影单元。
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具有以反转显影的方式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的功能。初级转印步骤是用于以反转显影的方式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初级转印步骤优选通过使用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来完成。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被称为“初级转印”。所述步骤是选择性执行的,按情况需要,可以省去该步骤,可以将该图像直接从感光体转印至转印介质例如纸上。
对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它们具有上述功能即可,对其而言,可使用任何本身已知的转印充电器,包括例如使用带、辊、膜或橡胶叶片的接触式转印充电器;使用电晕放电的scorotron转印充电器或电晕转印充电器。其中,优选使用接触型转印充电器,因为它具有优秀的转印充电补偿能力。在本发明中,除了转印充电器外还可以使用剥离充电器。在初级转印操作中,通常将直流电用作从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施加至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的转印电流,但也可以将交流电叠加在其上使用。由于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的条件随待充电的图像区域宽度、所用的转印充电器的形状和开口宽度以及各单元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而变化,因而所要设定的用于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的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所设定的初级转印电流可以为+100μA~+400μA,所设定的初级转印电压可以为+500V~+2000V。
关于中间转印介质108的结构,它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多层结构可以包括形成于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橡胶、弹性体或树脂的弹性层和至少一个涂覆层。对中间转印介质108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而是可以根据其目的适当地选择,对此,例如辊和带是优选的。其中,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在彩色成像时良好的重合性、在重复使用中良好的耐久性和在其它子系统的配置中自由度较大等优点,特别优选无接头的环形带。无接头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介质108可以由离心成型法、喷涂法或浸渍成膜法制造。另外,可以将导电性膜片接缝成带状。
中间转印介质108的材质可以是任何已知的导电热塑性树脂,包括例如包含有导电剂的聚酰亚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C)、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对苯二酸亚烷基二酯(PAT)、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以及例如ETFE/PC、ETFE/PAT和PC/PAT的共混料。其中,优选使用分散有导电剂的聚酰亚胺树脂,因为该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
作为导电剂,可以使用炭黑、金属粉末、诸如氧化锡、氧化铟、黑钛酸盐等金属氧化物和例如聚苯胺等导电性聚合物。其中,优选使用其中分散有碳颗粒的聚酰亚胺树脂。
其中分散有导电剂的聚酰亚胺树脂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在聚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酸)的溶液中分散5重量%~20重量%的作为导电剂的炭黑,将所得的分散液浇注至金属鼓上并对其进行干燥,然后在高温下拉伸从鼓上剥离的膜以形成聚酰亚胺膜,并将其切割成尺寸合适的无接头环形带。通常,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法进行成膜:将其中分散有导电剂的聚酰胺酸溶液的成膜用原液注入圆筒形模具,在100℃~200℃的温度下加热该圆筒形模具,并以500rpm~2000rpm的转速旋转该模具,根据离心成型法使其形成膜,然后当该膜呈半固化态时从模具上取下所得的膜,将其装在铁芯上,在不低于300℃的高温下对其加热以进行聚亚酰胺化反应(聚酰胺酸的闭环反应),以使该膜基本上固化。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另一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该成膜用原液浇注至金属片材上,以在其上形成厚度均匀的层,采用与上述方式同样的方式在100℃~200℃的温度下加热该层以除去大部分溶剂,并逐步将其加热到不低于300℃的高温以形成预期的聚酰亚胺膜。中间转印介质可具有表面层。
中间转印介质108的表面体积电阻率值例如是优选108Ωcm~1016Ωcm。如果该表面体积电阻率小于108Ωcm,则形成的图像会模糊或变浊;但如果大于1016Ωcm,则图像会飞散或必须除去中间转印介质片材的电荷。不论怎样,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合适。当中间转印介质呈带状时,其厚度通常优选为50μm~500μm,更优选60μm~150μm,并且可以根据其材料的硬度适当地确定。
二级转印单元109具有将中间转印介质108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性全部转印至转印材料例如纸上的功能,或,当没有使用中间转印介质108时,所述单元具有将鼓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至所述转印材料上的功能。通过使用二级转印单元109,可以有利地实施二级转印步骤。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上可被称为“二级转印”。
只要具有上述功能,对二级转印单元109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使用如上面提及的用于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的接触型转印充电器、scorotron转印充电器和电晕转印充电器。其中,优选使用像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中那样的接触型转印充电器。对于在二级转印操作中从二级转印单元109施加至中间转印介质108的转印电流,此处通常使用直流电,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交流电叠加在其上。
由于用于二级转印单元109的条件随待充电的图像区域宽度、所用的转印充电器的形状和开口宽度以及单元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而变,因而所设定的用于二级转印单元109的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所设定的二级转印电流可以为+100μA~+400μA,所设定的二级转印电压可以为+2000V~+5000V。
成像装置600还包括用于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进行光致放电的光致放电单元,用于对转印材料上的经二级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
光致放电单元包括例如钨灯和LED,用于光致放电的光质例如可以是来自钨灯的白光和来自LED的红光。所设定的用于光致放电的光强可以是用来表示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半值曝光感光度的光量的几倍至30倍。
对定影单元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使用任何本身已知的定影单元,例如,包括热辊定影单元和烘箱定影单元。
下面将描述通过使用上述的成像装置600进行成像的方法。
在成像装置600中,当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被旋转和驱动时,充电单元103a~103d因为与它们连接所以也被驱动。因而,以预定极性的预定电势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充电步骤)。接着,曝光单元107发射的激光105a~105d对表面已被均匀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进行成影像的曝光,由此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步骤)。
以调色剂使静电潜像在显影单元(用于反转显影的单色显影单元)102a~102d中显影,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步骤)。在该步骤中,调色剂可以是双组分调色剂或单组分调色剂中的任何一种。
当调色剂图像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和中间转印介质108之间的界面(辊隙)通过时,在由从初级转印单元104a~104d施加到中间转印介质108上的初级转印偏压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使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中间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108的外周表面上(中间(初级)转印步骤)。从感光体101a~101d施加至中间转印介质108的初级转印偏压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并且它是由偏压电源施加的。该偏压例如为+2KV~+5KV。
在该方式中,将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从成像单元120a~120d重叠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108上,从而产生彩色调色剂图像。然后由于二级转印单元109的接触充电作用,使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介质108转印至转印介质112上(二级转印步骤);再通过定影辊110将其定影在转印介质112上以在其上产生彩色图像。
用清洁单元106a~106d清洁并除去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上残留的调色剂。于是,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用于下一个复印循环。
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600中,基于分别从安装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中的IC标签130a~130d读取的检查信息,由上述的控制单元来控制上述成像所使用的成像条件。
具体地说,当检查信息包括有关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偏心方向的信息时,可以如此实现配准: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偏心方向可以在同一成像位置在10°的错位角内达成一致。具体地说,基于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的信息,通过信息控制来计算各感光体应该偏移的角度,从而在同一成像位置使感光体的偏心最大方向取得一致,并且在对成像装置600加温的同时,使相应的感光体例如四个中的某几个进行旋转。这样设计各感光体,以使得能够通过自由地控制各自的离合器的离合状态,从而能够独立地对它们的鼓进行旋转和驱动。因而,根据这种方法:打开需要改变相位的感光体的离合器以便旋转该感光鼓,从而使其相位与其它鼓的相位达成一致;或根据另一方法:关闭需要改变相位的感光体的离合器以便仅停止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而使另外三个鼓仍保持旋转,并在使它们正确配准的位置使所有的鼓停止运转,由此使所有感光体的离合器的离合状态取得一致,从而可以实现所期望的对各感光体的配准。实现所述配准将使得能够稳定地形成充分地降低了色彩的不均匀性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从更充分地降低色彩不均匀的发生率的角度出发,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的错位角理想地为至多10°,优选接近0°。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自动地实现配准,例如,当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中至少一个电子照相感光体换成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由于新的感光体配有IC标签,即使以未特别关注新感光体的偏心方向的常用方式进行替换,也能够通过控制单元自动地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的关系得到优化。
鼓状感光体的偏心距通常为约10μm~100μm。因而,在成像位置的扫描方向上的变化量Δx由Δx=Δr/tanθ表示,其中θ表示感光体和照射在该感光体上的激光之间的角度,Δr表示感光体在其深度方向上的变化。因而,所述的变化在感光体的端部最大,并且由感光体的偏心所致的图像不均匀性也是在感光体的端部最显著。通过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取得一致,各色之间的图像位置的波动可以降至最小。通常,感光体的基体的偏心量可以通过对该基体进行车床加工(lathing)而减小。
当检查信息包括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I-V特性有关的信息时,则根据有关I-V特性的信息来控制从充电单元103a~103d施加至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电压。
当检查信息包括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感光度有关的信息时,则根据感光度的信息来控制曝光单元107的输出功率并由此控制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进行曝光的光量。例如,当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感光度低时,可以控制曝光单元107的输出功率以便增加用于曝光的光量。
当检查信息包括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的除了上述项目之外的任何其它内容有关的信息时,则可以根据所述检查信息来控制包括充电条件、曝光条件和显影条件等成像条件。图10是表示从IC标签读取检查信息并控制成像条件这一过程的流程图。
为了控制包括由充电单元103a~103d施加的电压和曝光单元107的输出功率在内的成像条件,可以将例如受控的成像条件预先输入控制单元中并且可以根据所述控制条件来控制成像条件。
如上所述,在成像中的成像条件可以根据从非接触式IC标签读取的检查信息来控制,因此,即使感光体的包括感光度、带电特性和偏心方向等的品质发生波动或即使感光体的性能由于其设计变化而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成像装置600也可以具有写入与除了电子照相感光体101a~101d之外的任何其它结构部件有关的某些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例如与在显影单元102a~102d中使用的显影剂有关的检查信息、与中间转印介质108有关的检查信息和与清洁单元106a~106d有关的检查信息。
与显影剂有关的检查信息包括它的粒径、粒度分布、摩擦特性、球状系数及其电荷分布。与中间转印介质有关的检查信息包括它的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硬度。与清洁单元有关的检查信息包括它的弹性、层厚度及硬度。毫无疑问,IC标签也可以包含除上述项目之外的任何其它检查信息。
写有与显影剂有关的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可以安装在例如交换显影剂盒的表面或内部。写有与中间转印介质有关的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可以安装在例如中间转印介质盒或中间转进介质的内部。写有与清洁单元有关的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可以安装在例如相应的清洁刮刀的金属部分或其表面部分。毫无疑问,非接触式IC标签还可安装于除上述部位以外的任何其它部位,只要其不阻碍成像即可。
通过上述控制单元来读取写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的检查信息数据,并且由此根据相应的检查信息数据来控制成像条件。例如,读取感光体的带电特性,由此可控制充电器对感光体施加电压的条件。读取感光体的感光度条件,基于该结果可以控制感光体的曝光条件,以便获得具有更稳定品质的图像。
图11显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构造图。图11所示的成像装置610中不具有中间转印介质,它包括四个沿着纸传送带206互相平行地布置的鼓型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就像图9所示的成像装置一样。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例如为如下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可形成黄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201b可形成品红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201c可形成青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201d可形成黑色图像。具体地说,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分别具有安装在其中的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230a~230d,各感光体的检查信息数据积累在IC标签中。对IC标签230a~230d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按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沿预定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沿其旋转方向,布置有充电单元202a~202d、曝光单元203a~203d、显影单元204a~204d、转印单元211a~211d、清洁单元205a~205d。
在成像装置610内的预定位置,布置有用于从相应的IC标签230a~230d读取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的检查信息并根据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未图示)。在成像装置610启动时,或在其检查过程中,或在替换感光体时,驱动该控制单元以读取各感光体的检查信息。
这里所使用的曝光单元203a~203d、显影单元204a~204d、转印单元211a~211d和清洁单元205a~205d可以是任何常用装置。在成像装置610中,将scorotron充电装置用于充电单元202a~202d。可以将分别装入不同调色剂盒(未图示)内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供给至显影单元204a~204d。转印单元211a~211d经由纸传送带分别与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保持接触。
在图11中,显影单元204a~204d按照Y、M、C和K的调色剂颜色顺序依次布置。然而,这些单元也可以根据所采用系统的成像方法按任何所需的顺序适当地布置,例如以M、Y、C和K的顺序布置。
因而,像图9的成像装置610所采用的成像过程那样,在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的旋转步骤中依次实施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清洁步骤来完成成像过程。如图10中的流程图中所示,在该过程中基于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的检查信息来控制用于成像的成像条件。
纸传送带206在预定张力下由辊207、208、209和210支撑,并且由这些辊的旋转,它可以按与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的圆周速度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而不会松弛。
在成像装置610内的预定位置设置托盘213,将用作转印介质212的纸放入托盘213中。引导转印介质212以使其依次在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和转印单元211a~211d之间行进并穿过其中两个辊彼此接触并旋转的定影单元215,然后从成像装置610中排出。因而,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上的调色剂图像依次地转印至转印介质212上,从而在其上形成图像(黑白图像或彩色图像),然后使图像在其上定影。
在具有如上构造的成像装置610中,从安装在电子照相感光体201a~201d上的IC标签230a~230d读取检查信息,并且在成像过程中,根据所述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因而,在这里,即使感光体在感光度、带电特性和偏心方向等方面的品质发生波动或即使感光体的性能因其设计变化而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图12显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再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基本构造的截面示意图。图12所示的成像装置620是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串联式成像装置。在该装置的外壳400内,沿其中的中间转印带409互相平行地布置有四个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用于形成黄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401b用于形成品红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401c用于形成青色图像,电子照相感光体401d用于形成黑色图像)。
这四个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是上述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分别具有安装于其中的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430a~430d。在这些IC标签中,积累了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检查信息。对IC标签430a~430d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620的外壳400内,布置有从IC标签430a~430d读取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的检查信息并基于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420。在成像装置620启动时,或在其检查过程中,或在替换感光体时,控制单元420运行以读取各感光体的检查信息。
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可沿预定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沿该旋转方向,布置有充电辊402a~402d、显影单元404a~404d、初级转印辊410a~410d和清洁刮刀415a~415d。将分别装入调色剂盒405a~405d中的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单独地供给至显影单元404a~404d中,并且使初级转印辊410a~410d经由介于其间的中间转印带409分别与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保持接触。
在外壳400内的预定位置,布置有激光光源(曝光单元)403,可以将激光光源403发射的激光照射至带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的表面。于是,在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的旋转步骤中依次实施充电、曝光、显影、初级转印和清洁步骤来完成成像过程,将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09,并依次重叠在其上。如图10的流程图中所示,基于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的检查信息来控制用于在成像装置620中成像的成像条件。
中间转印带409在预定张力下由驱动辊406、支承辊408和张紧辊407支撑,并且,由于这些辊的旋转,中间转印带409可以旋转而不会松弛。布置二级转印辊413使其隔着夹在中间的中间转印带409与支承辊408接触。对于已经在支承辊408和二级转印辊413之间穿过的中间转印带409,用例如设置在驱动辊406附近的清洁刮刀416清洁其表面,然后在下一个成像过程中重复使用。
在外壳400内的预定位置,布置有托盘(转印介质托盘)411,通过传送辊412使托盘411内的转印介质500例如纸在中间转印带409和二级转印辊413之间以及彼此保持接触的两个定影辊414之间依次传送。
在上述描述中,将中间转印带409用作中间转印介质。然而,中间转印介质可以是像中间转印带409一样的带状,或者是鼓状。当该介质是带时,它的基体与上述的成像装置600的章节中所述的中间转印介质的基体相同。当中间转印介质具有鼓状构造时,它的基体优选是由铝、不锈钢(SUS)或铜等形成的圆筒形基体。该圆筒形基体可任选覆盖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可以形成表面层。
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转印介质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它是用于将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其上的介质即可。例如,当图像直接从电子照相感光体转印至转印介质例如纸上时,则纸是所述转印介质。当使用中间转印介质时,则中间转印介质是所述转印介质。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成像装置620中,从安装在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401d上的IC标签430a~430d中读取检查信息,而且,在成像过程中,根据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因而,在这里,即使感光体在感光度、带电特性和偏心方向等方面的品质发生波动或即使感光体的性能由于其设计变化而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处理盒
图13是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本构造的截面示意图。处理盒700包括与充电单元708、显影单元711、清洁单元713、用于曝光的开口狭缝718和放电器714结合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07,其中这些单元由安装轨道716一体化。将处理盒700可装卸地安装在包括转印单元712、定影单元和其它构成部件(未图示)的成像装置本体上,并且与所述本体一起构成了成像装置。
设计处理盒700以便将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730安装于其外壳725的内表面,并且将预先测定的与电子照相感光体707有关的检查信息写在IC标签730上。对IC标签730安装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其不妨碍成像即可。例如,它可以安装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07上。写在IC标签上的检查信息数据包括在以上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章节中所提及的那些信息,并且用于测定这些信息的方法可以与那些上面已提及的方法相同。
处理盒700包括上面写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体707有关的检查信息的IC标签730。因而,当将其安装在包括能从IC标签730读取检查信息并能根据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的成像装置上时,即使感光体在感光度、带电特性和偏心方向等方面的品质发生波动或即使感光体的性能由于其设计变化而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得到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处理盒730可适用于任何成像装置,例如,适用于如图9、11和12中所示的装置。
如参考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描述,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导电性支持体和布置于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该感光体配有非接触式IC标签且其中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上写入有关于预先测定的与该感光体有关的预定特性参数的检查信息。
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被称为RFID(射频识别标签),目前,它是尺寸约为0.4mm见方的小型IC芯片,其中信息可以存储在IC中。非接触式IC标签通常不需要电池,它可以接收由阅读器/记录器产生的无线电波并可以通过其电磁感应机制产生电流,从而可以被驱动。因而,它可以被小型化,并且可以贴附到商品上。
目前,在所述的非接触式IC标签上可以记录64字节至几百字节的数据,并且关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预定特性参数的检查信息可以全部写入该IC标签。由于非接触式IC标签即使不与IC标签阅读器/记录器直接接触也能够进行数据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可以通过例如将其插入感光体内或法兰中而进行使用。目前,用于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的频率为13.56MHz、2.45GHz或135KHz,并且已知有针对各频率类型而构成的非接触式IC标签。非接触式IC标签通过使用电磁波来实现数据的无线电通信,因此它们能够在任何位置写入/读取数据,即使无法从外部看见,只要将它们设定在电磁波可以到达的部位即可。关于用于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读取/记录数据的可通信范围,电磁感应方式的非接触式IC标签的范围在约1m内,微波方式的非接触式IC标签的范围在5m内。
因而,当在成像装置内设置IC标签阅读器/记录器时,可以将非接触式IC标签布置于该成像装置内的任何位置并且所述装置能通过它进行非接触形式的数据读取/记录,因此,可以根据基于写在标签上的检查信息得到的信息来控制该装置的成像条件。
具体地说,在配有能够读取写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的检查信息并能够基于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的成像装置上安装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因而,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如感光度、带电特性及偏心方向等发生波动时,或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由于其设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也能从非接触式IC标签读取感光体的检查信息,从而可以容易并且自动地设定适合于该感光体的成像条件。结果,该装置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具有导电性支持体和布置在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选自以下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元:用于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单元、使用调色剂将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用于除去残留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单元;所述处理盒配有非接触式IC标签,其中在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上写有关于预先测量的与所述感光体有关的预定特性参数的检查信息。
将该类处理盒安装在配有能够读取写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的检查信息并能够基于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的成像装置中。因而,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如感光度、带电特性及偏心方向等发生波动时,或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由于其设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也能从非接触式IC标签读取感光体的检查信息,从而可以容易并且自动地设定适合于该感光体的成像条件。结果,该装置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在处理盒中,对非接触式IC标签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安装在处理盒内的感光体上,或安装在处理盒的外壳处。
在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处理盒中,优选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写入与感光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基准位置有关的检查信息和与在预定位置的预定特性参数有关的检查信息。
由于非接触式IC标签具有与基准位置和在预定位置的特定参数有关的信息,因此对于该感光体的任何预定位置,均可以设定最适合的成像条件。当在一个成像装置中安装多个电子照相感光体时并且当特性参数包括与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有关的信息数据时,可容易并自动地实施用于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取得一致的配准。因而,能够稳定地形成色彩均匀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所述特性参数包括选自感光层的膜厚、感光层的带电特性、电流-电压特性(I-V特性)、暗衰减特性、感光度、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偏心方向、硬度和耐磨损性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单元、用于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用于以调色剂使形成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用于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用于读取写在非接触式IC标签上的检查信息并基于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
由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因此可以从非接触式IC标签读取与感光体的特性参数有关的检查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因而,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如感光度、带电特性及偏心方向等发生波动时,或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参数由于其设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也能够根据感光体固有的特性参数来控制该装置的成像条件,因此该装置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优选地,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多个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各电子照相感光体均包括以圆筒状形成的导电性支持体和布置在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所述检查信息包括与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有关的信息,所述控制单元可根据该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以便使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处在至多10°的错位角内达成一致。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处在至多10°的错位角以内达成一致,换言之,这一条件的意思是,对任意两个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这样的定位:使其中一个感光体的偏心方向与另一个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所形成的角度至多为10°。
例如,当本发明的该类成像装置应用于例如串联式彩色成像装置时,可以容易并且自动地实施用于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取得一致的配准,因此能够令人满意地减少例如色彩不均匀性等图像缺陷的发生率,并且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另外,即使在重复的成像中,也可通过控制单元来周期性地确认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以便实现周期性地配准,从而可以容易并且自动地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取得一致,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令人满意地减少例如色彩不均匀性等图像缺陷的发生率。另外,由于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已有效地取得一致,因此优选各感光体可以独立旋转和驱动。
所述成像条件具体包括充电单元的充电水平、曝光单元的曝光水平、显影单元施加的显影偏压和当该装置具有多个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用于使各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取得一致的配准。基于从非接触式IC标签读取的感光体固有的检查信息来控制包括上述任何一种条件的成像条件,从而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构成成像装置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处理盒,即使当感光体的品质如感光度、带电特性及偏心方向等发生变化时,或即使当感光体的特性由于其设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时,所述成像装置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图像,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成像装置。
尽管已通过参考各实施方式而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和修改显然应视为落入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要旨、范围和意图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
导电性支持体;
感光层,该感光层布置在所述导电性支持体上;和
非接触式IC标签,该IC标签保存有检查信息,该检查信息包括预先测定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参数,
其中,该检查信息还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基准位置,并且所述特性参数包括偏心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检查信息包括:
在预定位置预先测定的所述特性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特性参数还包括选自由以下特性参数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参数:所述感光层的膜厚、带电特性、电流-电压特性、暗衰减特性、感光度、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硬度和耐磨损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还包含:
感光鼓,该感光鼓具有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和所述感光层;和
法兰,该法兰布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并具有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
5.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含:
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支持体和布置在该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
选自由以下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单元:
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单元;
用调色剂使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
除去残留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的清洁单元;和
保存有包括预先测定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参数在内的检查信息的非接触式IC标签,
其中,该检查信息还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基准位置,并且所述特性参数包括偏心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检查信息包括:
在预定位置预先测定的所述特性参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特性参数还包括选自由以下特性参数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参数:所述感光层的膜厚、带电特性、电流-电压特性、暗衰减特性、感光度、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硬度和耐磨损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
感光鼓,该感光鼓具有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和所述感光层;和
法兰,该法兰布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并具有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
9.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含:
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
导电性支持体;
感光层,该感光层布置在所述导电性支持体上;和
非接触式IC标签,该IC标签保存有检查信息,该检查信息包
括预先测定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参数;
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单元;
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
用调色剂使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
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
读取保存在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上的所述检查信息并基于所述检查信息来控制成像条件的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成像装置具有多个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
其中,设置在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内的所述导电性支持体以圆筒状形成,
其中,保存在各非接触式IC标签中的所述检查信息包括作为所述特性参数的各自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和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检查信息来控制所述成像条件,以便使所有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偏心方向在同一成像位置的至多10°的错位角以内取得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
感光鼓,该感光鼓具有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和所述感光层;和
法兰,该法兰布置在所述感光鼓的端部,并具有所述非接触式IC标签。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特性参数还包括选自由以下特性参数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参数:所述感光层的膜厚、带电特性、电流-电压特性、暗衰减特性、感光度、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硬度和耐磨损性。
CNB2005101271533A 2004-12-24 2005-11-17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5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74046A JP4779357B2 (ja) 2004-12-24 2004-12-24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74046 2004-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4100A CN1794100A (zh) 2006-06-28
CN100501577C true CN100501577C (zh) 2009-06-17

Family

ID=3661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71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1577C (zh) 2004-12-24 2005-11-17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98107B2 (zh)
JP (1) JP4779357B2 (zh)
KR (1) KR100753576B1 (zh)
CN (1) CN10050157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8311B2 (ja) * 2005-04-05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56431A (ja) * 2005-11-11 2007-06-21 Olympus Corp 顕微鏡システム
US7680435B2 (en) * 2006-01-26 2010-03-16 Ricoh Company, Ltd. Flange, flan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flange
JP200805864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2008216812A (ja) * 2007-03-06 2008-09-18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61296B2 (ja) * 2007-08-02 201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0102025A1 (en) 2009-03-04 2010-09-10 Xerox Corporation Structured organic films
JP5640671B2 (ja) * 2010-11-10 2014-12-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7411B2 (ja) * 2011-06-30 2015-11-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45870B2 (ja) * 2012-04-18 2014-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45107A1 (en) * 2012-08-10 2014-02-13 Xerox Corporation Structured organic film photoreceptor layers containing fluorinated secondary components
US8906462B2 (en) 2013-03-14 2014-12-09 Xerox Corporation Melt formul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structured organic films
JP6102656B2 (ja) 2013-09-25 2017-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64658A (ja) * 2015-02-27 2016-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7062399A (ja) * 2015-09-25 2017-03-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89599B (zh) * 2015-12-13 2019-01-22 重庆信德电子有限公司 全角度照射式led灯丝
JP6708425B2 (ja) * 2016-02-09 2020-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94665B2 (ja) * 2016-06-02 2020-1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07499B (zh) * 2017-11-20 2021-04-09 贵州云侠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耗材及制备硒鼓的方法
CN107885050B (zh) * 2017-11-20 2020-09-29 贵州云侠科技有限公司 电荷传输材料及制备光导器件的方法
JP2020013078A (ja) * 2018-07-20 2020-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126097B2 (en) * 2019-06-25 2021-09-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WO2021006880A1 (en) * 2019-07-09 2021-01-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hotoconductor having optical ta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686A (en) 1993-12-17 1997-05-2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to provide optimum optical contrast for registration mark detection
US5600408A (en) * 1994-09-09 1997-02-04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mage exposing devices
JP3285785B2 (ja) 1996-12-20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寿命検知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10339976A (ja) 1997-06-05 1998-12-22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893A (ja) 1997-07-11 1999-02-02 Minolta Co Ltd タンデム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30448A (ja) * 1999-05-20 2000-11-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像担持体
JP2003195690A (ja) 2001-12-27 2003-07-09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JP3607263B2 (ja) 2002-03-11 2005-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こに使用する感光体ユニット
JP4147832B2 (ja) 2002-06-17 2008-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部品
US6789795B2 (en) * 2002-12-19 2004-09-14 Ncr Corporation Variable pressure document infeed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use in a self-service terminal
JP4266125B2 (ja) * 2003-04-25 2009-05-2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5314B2 (ja) * 2003-12-22 2011-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作像プロセス機器の情報の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73437A (ko) 2006-06-28
CN1794100A (zh) 2006-06-28
JP4779357B2 (ja) 2011-09-28
US7498107B2 (en) 2009-03-03
KR100753576B1 (ko) 2007-08-30
US20060140648A1 (en) 2006-06-29
JP2006178353A (ja)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1577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CN101339377B (zh) 成像设备
CN100587616C (zh) 充电辊、电子照相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82752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2501440C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0474156C (zh) 充电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2351287A (ja) 作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3018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CN100397244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75668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816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6435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309179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969974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39474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579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8165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9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77796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84717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69932A (ja) アリールアミン化合物、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界発光素子
KR100527808B1 (ko) 전자사진 감광체, 공정 카트리지 및 전자사진 장치
CN103415814A (zh) 电荷传输物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0144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182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