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7244C -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7244C
CN100397244C CNB2005100738740A CN200510073874A CN100397244C CN 100397244 C CN100397244 C CN 100397244C CN B2005100738740 A CNB2005100738740 A CN B2005100738740A CN 200510073874 A CN200510073874 A CN 200510073874A CN 100397244 C CN100397244 C CN 1003972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umber
alkyl
expression
group
photo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38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2564A (zh
Inventor
鸟山幸一
福岛功太郎
内海久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72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724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2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 G03G5/06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being three- or four-member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5Carbocycl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2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 G03G5/06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being six-membered
    • G03G5/063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being six-membered containing two hetero ato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同时具有优良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低下,其电耐久性好。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层(10)中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式中,R1及R2分别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芳烷基。R3及R4分别表示作为取代基可以具有烷氧羰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n表示1或2的整数。在n为1时,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硫代基、烷基硫酰基、苯硫基、苯氧基或用-NR5R6表示的取代氨基;n为2时,X表示-O-、-S-或亚烷基。其中,R5及R6表示作为各个取代基可以具有烷氧基的烷基、烯丙基或相互键合的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N-烷基亚氨基的亚烷基。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用作复印机、打印机等的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装置中,图像形成是通过带电装置使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的表面同样地带电,对该表面曝光形成对应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影,用称为调色剂的微粒使该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可视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纸等被转印材料上,使其定影,在被转印材料上形成图像。
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含有光电导材料的感光层在导电性基片上层叠形成的。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光电导材料,从前一直用铯(Se)、硫化镉(CdS)、氧化锌(ZnO2)等无机光电导材料。但是,由于这些无机光电导材料存在有毒等问题,近年来,使用无公害、成膜性优良、而且材料选择范围广的有机光电导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称为有机感光体)的开发颇为盛行。
有机感光体,用的是使电荷发生功能和电荷运输功能用分别的物质各自分担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大致分为单层型感光体和层叠型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设有在被称为粘结剂树脂的具有黏结性的树脂中,具备担当电荷发生功能的电荷发生物质和担当电荷运输功能的电荷运输物质共同分散后的感光层;层叠型感光体设有将电荷发生物质分散后的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运输物质分散后的电荷运输层层叠形成的感光层。
层叠型感光体因为具有感光层的设计容易,能够比较容易地制作灵敏性及稳定性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等优点,占据了有机感光体的主流。另外,单层型感光体因为感光层由单一的层形成,与层叠型感光体相比,生产性高,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另外能够在带电时不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臭氧的正带电工艺中使用,因此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在图像形成工艺中,要求电子照相感光体应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等。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前述的图像形成工艺要反复好几次,因此还要求感光体,在反复使用时其前述的电特性稳定、电持久性优良等。
但是,以前的感光体的缺点在于,其电持久性不够,由于反复使用发生带电电位下降、残留电位上升、灵敏度降低等疲劳损耗现象,引起画质的下降,不能长时间使用等。
感光体疲劳损耗的主要原因,可以例举几个。其中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图像形成工艺中使感光体带电时,由用作带电装置的电晕放电式带电器(以下称为电晕放电带电器)放出的臭氧、氮氧化物、氯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对感光层造成明显的损伤。认为这些氧化性气体通过与电荷运输物质发生伴随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生成反应,或者吸附在电荷发生物质上,引起感光体的带电电位下降、残留电位上升、灵敏度降低、表面电阻力下降导致的分辨能力降低等现象,其结果使画质明显下降,感光体的寿命缩短。
用于解决氧化性气体造成的感光体疲劳损耗问题的方法,有提案提出将电晕放电带电器放出的氧化性气体有效地排出,取代成对感光层惰性的气体,抑制氧化性气体对感光体的影响。但是,问题在于,为了排出氧化性气体,必须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设置新的排气系统等,工艺整体及系统复杂化。
另外,为了抑制由氧化性气体产生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正在尝试在感光层添加特定的化合物。例如,有提案提出在感光层中添加受阻酚化合物(如参阅特开昭62-105151号公报)、N,N’-二苯基-对苯二胺等的芳香族胺化合物(如参阅特开昭63-216055号公报)等的抗氧剂、受阻胺化合物(如参阅特开昭63-18355号公报)、苯并三唑化合物等光稳定剂。在此所述的受阻酚化合物,是指在苯酚性羟基的邻位,含有如分支状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的体积大的取代基的苯酚化合物。另外,所述的受阻胺化合物,是指将氨基的氢原子用如分支状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体积大的取代基取代后的胺化合物。
另外,其它的现有技术中,有方案提出在感光层中添加含有三烷基胺化合物(如参阅特开昭63-4238号公报)、2-(N,N-二苄胺基)乙醇等的特定结构的三级胺化合物(如参阅特开平3-172852号公报)等。
在前述的特开昭62-105151号公报、特开昭63-216055号公报、特开昭63-18355号公报、特开昭63-4238号公报及特开平3-172852号公报等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便使用特开昭62-105151号公报、特开昭63-216055号公报、特开昭63-18355号公报、特开昭63-4238号公报及特开平3-172852号公报等公开的化合物,也不能充分地抑制由臭氧及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造成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反复使用后出现带电电位下降及残留电位上升等。另外,当在感光层中添加特开昭62-105151号公报、特开昭63-216055号公报、特开昭63-18355号公报、特开昭63-4238号公报及特开平3-172852号公报等公开的化合物时,也存在产生灵敏性降低、应答性下降造成的残留电位上升等电特性的下降,实际使用时从使用初期开始就得不到足够的灵敏性及应答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同时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优良,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下降,电耐久性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含有导电性基片和设置在前述的导电性基片上,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及电荷运输物质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有用下列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化2
Figure C20051007387400081
(式中,R1及R2表示可以分别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或芳烷基。R3及R4表示作为各个取代基可以具有烷氧羰基的烷基、或可以含有取代基的芳烷基。n表示1或2的整数。X在n为1时,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硫代基、烷基硫酰基、苯硫基、苯氧基或能用-NR5R6(R5及R6表示作为各个取代基可以具有烷氧基的烷基、烯丙基或在相互键合的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N-烷基亚氨基的亚烷基)表示的取代氨基;n为2时,表示-O-、-S-或亚烷基。)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的通式(1)中,R3及R4是作为各个取代基可以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7~9的苯基烷基,
n为1时,X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代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酰基、苯基硫基、苯氧基、或能用-NR5aR6a(R5a及R6a各自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作为取代基含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烯丙基或在相互结合的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N-烷基亚氨基的碳原子数为4~5的亚烷基)表示的取代氨基,
n为2时,X是-O-、-S-或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的通式(1)中,R1及R2分别是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R3及R4是各个取代基可以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7~9的苯烷基;n为1;X是氢原子或在-NR5R6中R5及R6相互结合的碳原子间含有氧原子的碳原子数为4~5的亚烷基。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感光层包括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和含有电荷运输物质的电荷运输层,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运输层的至少一层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感光层以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为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胺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前述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相对带电后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和使利用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的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的感光层中,含有用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感光层也包括由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及电荷运输物质的单一的层形成的单层型光电导层构成的感光层、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和含有电荷运输物质的电荷运输层层叠形成的层叠型光电导层构成的感光层、及设有这些单层型光电导层或层叠型光电导层和后述的中间层和/或表面保护层的感光层的任一种。
通过使感光层中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能够得到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不下降,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之所以通过使感光层中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赋予感光体优良的耐氧化性气体性能,推测是由于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补足臭氧、氮氧化物、氯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阻碍伴随氧化性气体和电荷运输物质的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生成反应、向氧化性气体的电荷发生物质的吸附的缘故。因此,认为使用本发明的感光体,可以抑制疲劳损耗,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发生带电电位下降、残留电位上升、灵敏度降低、由于表面电阻下降造成分辨率降低等现象。
因而,通过如前所述使感光层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同时具有优良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会下降的电耐久性能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也优选前述特定的胺化合物。前述特定的胺化合物对抑制感光体的疲劳损耗特别有效。
另外,根据本发明,优选在构成感光层的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运输层的至少一层中,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如上所述,通过使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运输层的至少一方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伴随氧化性气体和电荷运输物质的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的生成反应和/或向氧化性气体的电荷发生物质的吸附,所以可以提高感光体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而且,通过感光层中设有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运输层,使电荷发生功能及电荷运输功能由各自的层分担,可以独立选择构成各层的材料,因此可以选择电荷发生功能及电荷运输功能各自最合适的材料,能够提高感光体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因而能得到具有特别优良的电特性、而且即使反复使用时其电特性的稳定性也增加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优选在感光层中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含有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这样能得到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以及耐氧化性气体性能特别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当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小于1重量份时,不能充分地得到对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的耐性,反复使用时,可能会引起带电电位的下降及灵敏度的降低等。另外,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超过20重量份时,可能会引起灵敏度及应答性降低,反复使用时,残留电位上升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的是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优良,同时耐氧化性气体性能优良,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会下降的电耐久性优良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这样可以实现长时间使用也能形成稳定的高品质的图像的高可信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的第1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的第2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的第3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的第4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设有包含中间层、层叠型光电导层及表面保护层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设有包含中间层、单层型光电导层及表面保护层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配置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的第1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电子照相感光体1包括: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片状的导电性基片11、作为在导电性基片11上层叠的层的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12、作为在电荷发生层12上再层叠的层的含有电荷运输物质的电荷运输层13。所述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构成感光层10即层叠型光电导层14。也就是说,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
导电性基片11具有感光体1的电极的作用,同时还有其他各层12、13的支持构件的功能。导电性基片11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片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柱状、圆筒状或循环带状等。
构成导电性基片11的导电性材料,可以用铝、铜、锌、钛等金属单质、铝合金、不锈钢等合金。但并不限定于这些金属材料,也可以使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或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硬质纸或玻璃等的表面,层叠金属箔的材料;蒸镀金属材料后的材料;或蒸镀或涂敷导电性高分子、氧化锡、氧化铟等的导电性化合物的层后的材料等。这些导电性材料依规定的形状加工使用。
在不影响画质的范围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成膜处理、用药品或热水等进行表面处理、着色处理、或表面粗化等漫反射处理。以激光为曝光光源的电子照相工艺中,由于激光的波长一致,因而,有时在感光体表面被反射的激光和感光体内部被反射的激光发生干涉,由该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在图像上表现为图像缺陷。通过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进行如前所述的处理,就可以防止由波长一致的激光产生干涉造成的图像缺陷。
在导电性基片11上设置的感光层10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至少任一层含有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化3)
Figure C20051007387400131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可以含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含有取代基的环烷基、可以含有取代基的杂环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本发明中所述的杂环烷基,是指碳原子间含有杂原子的环链烷烃中除去1个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形成的1价基团。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新戊基等支链烷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基。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可以含有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环烷基例如有: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4或5的环烷基。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可以具有环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杂环烷基,例如有: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咪唑啉基、吗啉基等,作为杂原子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硒原子或碲原子等,优选含有氧原子、氮原子或硫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6,最好碳原子数为4或5的杂环烷基等。用符号R1及R2表示可以含有杂环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芳烷基例如有:苄基、苯乙基等苯烷基,1-萘甲基、2-(1-萘基)乙基等萘烷基等,其中,优选苯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7~9的苯烷基。用符号R1及R2表示的可以含有苯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有: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  符号R3及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表示作为取代基可以含有烷氧羰基的烷基、或可以含有取代基的芳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3及R4表示的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新戊基等支链烷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R3及R4表示的烷基具有取代基的烷氧羰基例如有: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正己氧羰基等直链烷氧羰基,异丙氧羰基、4,4-二甲基丁氧羰基等支链烷氧羰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用符号R3及R4表示的作为取代基含有烷氧羰基的烷基例如有:甲氧羰基甲基、乙氧羰基甲基、2-甲氧羰基乙基等烷氧羰基烷基,其中,取代基优选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为1~8、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R3及R4表示的烷基,也可以含有烷氧羰基以外的其它取代基。可以具有符号R3及R4表示的烷基的烷氧羰基以外的其它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R3及R4表示的芳烷基例如有:苄基、苯乙基等苯烷基,1-萘甲基、2-(1-萘)乙基等萘烷基等,其中,优选苯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7~9的苯烷基。可以含有用符号R3及R4表示的芳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有: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n表示1或2的整数。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X在n为1时,表示能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OH)、烷基、烷氧基、烷基硫代基、烷基硫酰基、苯硫基(-SC6H5)、苯氧基(-OC6H5)或用-NR5R6(R5及R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自表示取代基可以含有烷氧基的烷基、烯丙基或在相互结合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N-烷基亚氨基的亚烷基)表示的取代氨基;在n为2时,表示-O-、-S-或亚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卤素原子例如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其中优选氟原子、氯原子。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新戊基等支链烷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烷氧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己氧基等直链烷氧基,异丙氧基、异己氧基等支链烷氧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烷基硫代基例如有:甲基硫代基(-SCH3)、乙基硫代基、正丙基硫代基、正丁基硫代基、正己基硫代基等直链烷基硫代基,异丙基硫代基、叔丁基硫代基、新戊基硫代基等支链烷基硫代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代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烷基硫酰基例如有:甲基硫酰基(-SO2CH3)、乙基硫酰基、正丙基硫酰基、正丁基硫酰基、正己基硫酰基等直链烷基硫酰基,异丙基硫酰基、叔丁基硫酰基、新戊基硫酰基等支链烷基硫酰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酰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烷基、烷氧基、烷基硫代基及烷基硫酰基也可以含有各自的取代基。用符号X表示的烷基、烷氧基、烷基硫代基及烷基硫酰基可以含有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苯硫基及苯氧基,也可以含有各自的取代基。用符号X表示的苯硫基及苯氧基可以含有的取代基例如有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符号X在表示用-NR5R6表示的取代氨基时,在-NR5R6中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新戊基等支链烷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在-NR5R6中,含有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己氧基等直链烷氧基,异丙氧基、异己氧基等支链烷氧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用R5及R6表示的作为取代基含有烷氧基的烷基例如有:甲氧甲基、乙氧甲基、2-甲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等烷氧基烷基,其中作为取代基,优选含有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
在-NR5R6中,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烷基,也可以含有烷氧基以外的其它取代基。作为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烷基除烷氧基以外的其它取代基例如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
在-NR5R6中,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烯丙基也可以含有取代基。用符号R5及R6表示的烯丙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例如有: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NR5R6中,符号R5及R6互相键合表示的亚烷基例如有:亚戊基、亚己基、七亚甲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或5的亚烷基。符号R5及R6互相键合表示的亚烷基也可以有取代基。符号R5及R6互相结合表示的亚烷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在-NR5R6中,符号R5及R6互相键合表示的亚烷基在碳原子间有的N-烷基亚胺基例如有:N-甲基亚胺基、N-乙基亚胺基、N-(正丙基)亚胺基、N-(正丁基)亚胺基、N-(正己基)亚胺基等直链N-烷基亚胺基、N-异丙基亚胺基、N-(叔丁基)亚胺基、N-新戊基亚胺基等支链状的N-烷基亚胺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N-烷基亚胺基。
在-NR5R6中,符号R5及R6互相键合表示的碳原子间含有氧原子、亚胺基或N-烷基亚胺基的亚烷基例如有:氧代二亚乙基(-CH2-CH2-O-CH2-CH2-)、硫代二亚乙基(-CH2-CH2-S-CH2-CH2-)等,其中,碳原子间含有氧原子、亚胺基或N-烷基亚胺基优选氧原子、亚胺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N-烷基亚胺基的碳原子数为4~8,优选碳原子数为4或5的亚烷基。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取代胺基(-NR5R6)例如有: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异丙基胺基等对称的二烷基胺基,乙基甲基胺基、异丙基乙基胺基等不对称的二烷基胺基等二烷基胺基,吡咯烷基,哌啶基等。
在前述的通式(1)中,用符号X表示的亚烷基例如有:亚甲基(-CH2-)、亚乙基、三亚甲基、七亚甲基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用符号X表示的亚烷基也可以含有取代基。用符号X表示的亚烷基可以含有的取代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使感光层10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能赋予感光体1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推测这是因为以下原因: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补足臭氧、氮氧化物、氯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妨碍伴随电荷运输层13含有的电荷运输物质和氧化性气体的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生成反应、和/或氧化性气体向电荷发生层12含有的电荷发生物质的吸附。认为由此,利用感光体1可以抑制疲劳损耗,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发生带电电位下降、残留电位上升、灵敏度降低、由于表面电阻力下降分辨能力降低等现象。
另外,即使感光层10添加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感光体1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也不会下降。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降低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能够赋予感光体1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
因而,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使感光层10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使得到的感光体1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优良,同时其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优良,使其具有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会下降的优良的电耐久性。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中,从抑制感光体1的疲劳损耗的观点考虑,特别优良的化合物例如有:在通式(1)中,R3及R4是各自取代基可以含有碳原子数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7~9的苯烷基,
n为1时,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代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酰基、苯硫基、苯氧基、或用-NR5aR6a(R5a及R6a各自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作为取代基含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2~4的烷基、烯丙基、或在相互结合的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N-烷基亚氨基的碳原子数为4~5的亚烷基)表示的置换亚氨基,
n为2时,X表示-O-、-S-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亚烷基。
其中,特别优选在通式(1)中,
R1及R2是碳原子数分别为1~4的烷基,R3及R4是各自取代基可以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7~9的苯烷基,
n为1,X是氢原子或-NR5R6中R5及R6相互结合在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的碳原子数4~5的亚烷基的胺化合物。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是公知的,如在特公昭62-9124号公报及特公平1-34242号公报有公开。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如将用下述通式(1a)
(化4)
Figure C20051007387400201
(式中,R3、R4、X及n在通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酮化合物卤化,将得到的用下述通式(1b)
(化5)
Figure C20051007387400211
(式中,X’表示卤原子,R3、R4、X及n和通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环氧化,使得到的下述通式(1c)
(化6)
(式中,R5表示烷基,R3、R4、X及n与通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环氧化物中间体和用下述通式(1d)
HNR1R2…[1d]
(式中,R1及R2与通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胺化合物反应,由此可以制造。
用通式(1a)表示的酮化合物的卤化反应,可以按如下进行。将用通式(1a)表示的酮化合物溶解于四氯甲烷等惰性溶剂中,保持该溶液40~80℃,同时加入化学计量的氯(Cl2)、溴(Br2)等卤素。在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通入氮气,除去副产物氯化氢(HCl)、溴化氢(HBr)等卤化氢后,馏去溶剂。这样就能得到用前述通式(1b)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
用通式(1b)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的环氧化反应,可以按如下进行。将用通式(1b)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溶解于甲醇等溶剂中,将该溶液在回流温度下,滴入到甲醇等溶剂中溶解了化学计量的金属醇盐的溶液中。金属醇盐适合使用甲醇钠等碳原子数为1~4的醇的钠、钾等碱金属盐。反应结束后,馏去溶剂,根据需要提纯,可以得到用通式(1c)表示的环氧化物中间体。再者,在通式(1c)中,用符号R5表示的烷基,对应于金属醇盐的烷基。
用通式(1c)表示的环氧化物中间体和用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的反应,可以按如下进行。将通式(1c)表示的环氧化物中间体,在无溶剂下或有少量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存在的条件下,用化学计量的用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交联,在100~200℃使其反应约10~20个小时。另外,这个反应是在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为二甲胺、二乙胺等,在前述通式(1d)中,R1及R2是碳原子数为1~4的低沸点胺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加压条件下如在高压釜中进行。用苯等稀释反应混合物,用稀盐酸等稀酸萃取,用氢氧化钠等碱将得到的水性酸溶液调节成碱性,用醚等萃取、水洗后蒸馏除去溶剂,依所需进行精制。这样就可以得到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另外,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前述通式(1b)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与用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反应制得。这时,用通式(1b)表示的卤化酮化合物依需要用甲苯等溶剂稀释,与用2摩尔当量的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混合,在100~200℃下使其反应10~20个小时。另外,这个反应也可以在通式(1d)表示的胺化合物,是如二甲胺、二乙胺等,在前述通式(1d)中,R1及R2是碳原子数为1~4的低沸点的胺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加压条件下例如在高压釜中进行。对于反应混合物,前述环氧化物中间体与通式(1d)反应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同样进行后处理,依所需进行精制,这样就可以得到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有如下表1~表4所示的例示化合物No.1~No.22,但是,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并不限定这些。
表1
表2
Figure C20051007387400241
表3
Figure C20051007387400251
表4
Figure C20051007387400261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例如可以单独使用选自如前述表1~表4所示的实例化合物组中的一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包含在电荷发生层12及电荷运输层13任一层中,也可以包含在电荷发生层12及电荷运输层13两层中。特别优选在电荷运输层13中添加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用量,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在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特别是在电荷运输层13中添加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时,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在电荷运输层13中,优选以相对于电荷运输层13含有的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这样就可以得到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以及耐氧化性气体性特别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在感光层10,特别是电荷运输层13中以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其小于1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时,不能充分地得到对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的耐性,反复使用时,可能会引起带电电位的下降及灵敏度的降低。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在感光层10,特别是电荷运输层13中以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其超过2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时,可能会引起灵敏度及应答性降低,反复使用时,残留电位会上升等现象。
感光层10,如前所述,由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12及含有电荷运输物质的电荷运输层13层叠而成的层叠型光电导层14构成。这样,通过电荷发生功能及电荷运输功能有各自的层分担,可以独立选择构成各层12、13的材料,所以可以选择电荷发生功能及电荷运输功能各自最合适的材料。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感光体1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以及反复使用时的电特性的稳定即优良的电耐久性。
构成感光层10的电荷发生层12,通过含有吸收光产生电荷的电荷发生物质,根据需要再含有前述的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作为电荷发生物质优选的物质包括:单偶氮系颜料、双偶氮系颜料及三偶氮系颜料等偶氮系颜料,靛蓝及硫靛蓝等靛蓝系颜料,紫苏烯亚胺及紫苏烯酸酐等紫苏烯系颜料,蒽醌及芘醌等多环醌系颜料,氧钛酞菁等金属酞菁及非金属酞菁等酞菁系颜料,方酸菁色素,吡喃鎓盐及硫代吡喃鎓盐、三苯甲烷类色素等有机光电导材料,以及硒及非晶体硅等无机光电导材料等。
这些电荷发生物质中优选使用氧钛酞菁。氧钛酞菁因为具有优良的电荷发生能力及电荷注入能力,因此通过吸收光可以发生大量的电荷,同时,可以不使发生的电荷积蓄在内部,有效地注入电荷运输层13含有的电荷运输物质。因此,通过使用氧钛酞菁作为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的灵敏度,且分辨率好的感光体1。氧钛酞菁可以是酞菁基中含有的苯环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或氟原子等卤原子、硝基、氰基或磺酸基等取代基取代后的物质,另外,也可以是中心金属上配位有配体的物质。
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电荷发生物质也可以和增感染料如甲基紫、龙胆紫、夜光蓝、维多利亚蓝等代表的三苯基甲烷系染料,赤藓红、若丹明B、若丹明3R、吖啶橙以及普拉佩新(flapeosine)等代表的吖啶染料、亚甲基蓝以及亚甲基绿等代表的偶氮噻嗪染料、卡普里蓝、梅尔图拉蓝等代表的磺胺异恶唑染料、花青染料、苯乙烯基染料、吡喃鎓盐染料或硫代吡喃鎓盐染料等配合使用。
为了提高黏结性,可以在电荷发生层12中含有粘结剂树脂。电荷发生层12中使用的粘结剂树脂例如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密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等树脂,以及含有构成这些树脂的重复单元中2个以上的共聚物树脂等。共聚物树脂的具体例有:例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树脂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等绝缘性树脂等。粘结剂树脂不限于此,可以使用该领域一般使用的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形成的电荷发生层12中,电荷发生物质的重量W1和粘结剂树脂的重量W2的比W1/W2优选100分之10(10/100)以上、100分之99(99/100)以下。前述比W1/W2小于10/100时,感光体1的灵敏度可能低下。当W1/W2超过99/100时,电荷发生层12的膜强度可能降低。另外,电荷发生物质的分散性低下,粗大粒子增大、应去除部分以外的表面电荷由于曝光而减少,可能出现图像缺陷、特别是空白上附着调色剂,形成微小的黑点的称作黑点的图像灰雾变得明显。
电荷发生层12的形成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前述的电荷发生物质真空蒸镀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前述的电荷发生物质及根据需要添加前述的粘结剂树脂,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使其分散和/或溶解,配制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将得到的涂敷液涂敷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的方法等。在电荷发生层12添加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情况下,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前述的电荷发生物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和根据需要添加前述的粘结剂树脂,使其分散和/或溶解,配制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将该涂敷液涂敷在导电性基片11上,由此可以形成电荷发生层12。
在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中使用的溶剂例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化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四氢呋喃、二恶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  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等。这些溶剂中,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方面考虑,适合使用非卤系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混合2种以上做成混合溶剂使用。
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在分散在溶剂中之前预先利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分散处理使用的粉碎机可以使用球磨机、混砂机、立式球磨机、振动磨机以及超声波分散机等。
在溶剂中分散电荷发生物质时使用的分散机例如有:涂料摇动机、球磨机及混砂机等。这时的分散条件选择适当的条件以使构成使用的容器及分散机的部件的磨耗等产生的杂质不混入。
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方法例如有:喷射法、棒涂法、辊涂法、刮板法、环形法及浸渍涂敷法等。这些涂敷方法中,特别是浸渍涂敷法,该方法是在装满涂敷液的涂敷槽中浸渍基体后,用一定速度或逐渐变化的速度捞起,由此在基体的表面形成层。由于此方法比较简单,生产性及成本方面合适,故适合采用。为了使涂敷液的分散性稳定,浸渍涂敷法中使用的装置上可以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代表的涂敷液分散装置。另外,涂敷方法不限于此,可以考虑涂敷液的物性及生产性等选择适当的最合适的方法。
电荷发生层12的厚度优选0.05μm以上5μm以下,更优选0.1μm以上1μm以下,电荷发生层12的厚度小于0.05μm时,可能光吸收的效率低下,感光体1的灵敏度低下。当电荷发生层12的厚度超过5μm时,电荷发生层12内部的电荷移动在消去感光层10表面的电荷的过程中律速阶段,感光体1的灵敏度可能低下。
设在电荷发生层12上的电荷运输层13,可以接纳由电荷发生层12含有的电荷发生物质发生的电荷,通过含有具有将其输送能力的电荷运输物质、和粘接电荷运输物质的粘结剂树脂而形成。在电荷运输层13中根据需要含有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电荷运输物质如果是可以运输由电荷发生物质产生的电荷,没有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化合物,例如有:咔唑衍生物、恶唑衍生物、  恶二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咪唑酮衍生物、四氢咪唑衍生物双四氢咪唑衍生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腙化合物、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吲哚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恶唑酮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吖啶衍生物、吩嗪衍生物、氨基芪衍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三芳基甲烷衍生物、对苯二胺衍生物、芪衍生物、联苯胺衍生物等。另外,由这些化合物产生的基团存在于主链或侧链的聚合物例如还有:聚(N-乙烯基咔唑)、聚(1-乙烯基芘)以及聚(9-乙烯基蒽)等。电荷运输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对于构成电荷运输层13的粘结剂树脂选择使用与电荷运输物质相容性好的物质。用于电荷运输层13的粘结剂树脂例如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的乙烯基聚合物树脂及含有构成这些的重复单元中的两个以上的乙烯基共聚物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多芳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醚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及酚醛树脂等。另外,例如还有将这些树脂进行部分交联后的热固性树脂。这些树脂中,因为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化树脂或聚苯醚,体积电阻率为1013Ω·cm以上,电绝缘性好,另外,被膜性及电位特性等也好,故适合使用。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电荷运输层13中,电荷运输物质的重量A和粘结剂树脂的重量B的比A/B优选30分之一(10/30)以上、12分之十(10/12)以下。前述比A/B大幅度低于10/30,粘结剂树脂的比率变得过高时,感光体1的灵敏度会低下。在利用浸渍涂敷法形成电荷运输层13形成的情况下,当前述比A/B小于10/30时,涂敷液的粘度增大而涂敷速度降低,生产性会显著恶化。另外,当为了抑制涂敷液粘度的增大加大涂敷液中的溶剂量时,可能会产生刷毛现象,在形成的电荷运输层13上出现自混浊。另外,当前述比A/B大于10/12,粘结剂树脂的比率过低时,可能会感光层10的耐刷性低下反复使用的膜减量增加,感光体1的带电性低下。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优选特性的范围内,在电荷运输层13中也可以添加增塑剂、均化剂、或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子等各种添加剂。通过添加增塑剂或均化剂,可以使电荷运输层13的成膜性、可挠性以和/或表面平滑性提高。通过添加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子,可以增强电荷运输层13的机械强度,另外使电特性提高。增塑剂例如有:苯二甲酸酯等二元酸酯、脂肪酸酯、磷酸酯、氯化石蜡以及环氧型增塑剂等。均化剂例如有硅系均化剂等。
电荷运输层13例如和通过涂敷形成前述的电荷发生层12的情况相同,可以使前述的电荷运输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以及前述的添加剂溶解和/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配制电荷运输层用涂敷液,将得到的涂敷液涂敷在电荷发生层12的表面,由此而形成。
在电荷运输层用涂敷液中使用的溶剂例如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一氯代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及二氯乙烷等卤化烃类、四氢呋喃。二恶烷以及二甲氧基甲基醚等醚类、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等。这些溶剂中,考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适合使用非卤系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在前述溶剂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再添加使用醇类、乙腈或甲基乙基酮等溶剂。
电荷运输层涂敷液的涂敷方法例如有、喷雾法、棒涂法、辊涂法、刮板法、环式法以及浸渍涂敷法等。这些涂敷方法中,特别是浸渍涂敷法因为如前所述在各个方面优良,故也适合在形成电荷运输层13的情况下使用。
电荷运输层13的厚度优选5μm以上50μm以下,更优选10μm以上40μm以下。当电荷运输层13的厚度小于5μm时,感光体表面的带电保持性能可能会低下。当电荷运输层13的厚度超过50μm时,感光体的灵敏度可能低下。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优选特性的范围内,在层叠型光电导层14中也可以添加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电子接纳物质和色素等增感剂。通过添加增感剂,感光体1的灵敏度提高,而且反复使用产生的残留电位的上升及疲劳等进一步得到抑制,电耐久性提高。这些增感剂可以含在构成层叠型光导电层14的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任一种中,也可以含在电荷发生层12及电荷运输层13两层中。
接纳电子物质可以使用例如:琥珀酸酐、马来酸酐、苯二甲酸酐、4-氯萘二甲酸酐等酸酐,四氰基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腈等氰化合物,4-硝基苯甲醛等醛类、蒽醌、1-硝基蒽醌等蒽醌类、2,4,7-三硝基芴酮、2,4,5,7-四硝基芴酮化合物等吸电子性材料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吸电子材料高分子化后的物质等。
色素可以使用氧杂蒽系色素、噻嗪色素、三苯基甲烷色素、喹啉系颜料或铜酞菁等有机光电导性化合物。这些有机光电导性化合物具有光学增感剂的功能。
感光层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在导电性基片11上按照该顺序层叠形成的层叠型光电导层14构成。感光层10不限于以上的构成,例如可以用电荷运输层13和电荷发生层12在导电性基片11上按照该顺序层叠形成的层叠型光电导层14构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2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2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类似,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说明。
对电子照相感光体2应关注的是,在导电性基片11和层叠型光电导层14之间设置着中间层15。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层16通过含有层叠于导电性基片11上的中间层15、层叠于中间层15上的层叠型光电导层14而构成。
例如,在导电性基片11和层叠型光电导层14之间不设置中间层15的情况下,有时电荷由导电性基片11注入层叠型光电导层14,感光体2的带电性低下,被曝光的部分以外的表面电荷减少,图像中出现灰雾等缺陷。特别是在使用反转显影工序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通过曝光表面电荷减少的部分,调色剂附着,形成调色剂图像,因此,当因为曝光以外的因素减少表面电荷时,可能会发生在空白处附着调色剂形成微小的黑点的称作黑点的图像灰雾,画质出现显著劣化。如上所述,在导电性基片11和层叠型光电导层14中间没有中间层15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导电性基片1或层叠型光电导层14的缺陷,引起微小区域的带电性低下,产生黑点等图像灰雾,形成显著的图像缺陷。
本实施方式的感光体2中因为如前所述在导电性基片11和层叠型光电导层14之间设有中间层15,所以可以防止来自导电性基片11的电荷向层叠型光电导层14注入。因此,可以防水感光体2的带电性低下,抑制在被显影的部分以外的表面电荷的减少,可以防止图像中出现灰雾等缺陷。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设置中间层15,可以被覆导电性基片11表面的缺陷,得到均匀的表面,故可以提高层叠型光电导层14的成膜性。另外,因为中间层15具有使导电性基片11和层叠型光导电层14粘接的粘结剂的功能,故可以抑制层叠型光电导层14从导电性基片11的剥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层16还含有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16的中间层15、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任一层中,也可以含在中间层15、电荷发生层12及电荷运输层13的所有层中。
特别是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至少一层,优选在电荷运输层13,优选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如上所述,通过使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至少一层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伴随氧化性气体和电荷运输物质的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的生成反应和/或向氧化性气体的电荷发生物质的吸附。因此,与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不含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中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感光体2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提高。
感光层16中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在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
中间层15使用由各种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层或耐酸铝层等。构成用作中间层15的树脂层的树脂材料例如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密胺树脂、硅树脂、聚乙烯基丁缩醛树脂及聚酰胺树脂等树脂、以及含有构成这些树脂的重复单元中的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树脂等。另外,例如还有:酪朊、明胶、聚乙烯醇及以及乙基纤维素等。这些树脂中优选使用聚酰胺树脂,特别适合使用醇可溶性尼龙树脂。优选的醇可溶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使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尼龙、12-尼龙等共聚后的所谓的共聚尼龙,以及象N-烷氧基甲基改性尼龙及N-烷氧基乙基改性尼龙一样,使尼龙进行化学改性后的树脂等。
优选使中间层15中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等粒子。通过使中间层15中含有这些粒子,可以调整中间层15的体积电阻值,更确实地防止电荷从导电性基片11向层叠型光电导层14注入,同时,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维持感光体2的电特性,使环境稳定性提高。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有:氧化钛、氧化铝、氢氧化铝及氧化锡等粒子。
中间层15可以在例如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前述树脂、根据需要添加的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及金属氧化物粒子等各种添加剂,使其溶解和/或分散,配制中间层用涂敷液,通过将该涂敷液涂敷在导电性基片11的表面,形成中间层,
在中间层用涂敷液的溶剂中,使用水或各种有机溶剂、或这些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水、甲醇、乙醇或丁醇等单独的溶剂;或水和醇类,两种以上的醇类,丙酮或二氧杂戊环等和醇类,二氯乙烷、氯仿或三氯乙烷等氯系溶剂和醇类等的混合溶剂,从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考虑,特别适合使用非卤系有机溶剂。
将前述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等粒子分散在溶剂中的方法可以使用球磨机、混砂机、立式球磨机、振动磨机、超声波分散机或涂料振荡器等的公知的分散方法。
中间层用涂敷液中,树脂和金属氧化物的总量C和中间层用涂敷液中使用的溶剂的重量D的比C/D优选1/9~40/60,更优选2/98~30/70。另外,树脂的重量E和金属氧化物的重量F的比E/F优选90/10~1/99,更优选70/30~5/95。
中间层用涂敷液的涂敷方法可以使用:喷射法、棒涂法、辊涂法、刮板法、环形法及浸渍涂敷法等。这些涂敷方法中,特别是浸渍涂敷法,如前所述,因为比较简单且生产性及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也适合在形成中间层15时使用。
中间层15的层厚优选0.01μm以上20μm以下,更优选0.05m以上10μm以下。中间层15的层厚比0.01μm薄时,可能实际上没有中间层15的功能,不能包敷导电性基片11的缺陷得到形成均匀的表面性,不能防止来自导电性基片11的电荷向层叠型光电导层14注入,有时也出现感光体2的带电性的低下。中间层15的层厚比20μm厚,在利用浸渍涂敷法形成中间层15的情况下,中间层15的形成困难,同时不能在中间层15上形成均匀的层叠型光电导层14,感光体2的灵敏度可能低下,故不优选。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3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3与图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2类似,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说明。
对电子照相感光体3应关注的是,在中间层15上,设置着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运输物质两者的单一的层构成的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也就是,感光体3是单层型感光体。中间层15和单层型光电导层140构成感光层17。
本实施方式的单层型感光体3适合做成臭氧发生少的正带电型图像形成装置用的感光体,应涂敷在中间层15上的层因为只是单层型光电导层140的一层,故制造成本及合格率比第2实施方式的层叠型感光体2要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层17也含有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17的中间层15和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中的任一层,另外,也可以含在中间层15和单层型光电导层140的两层中,特别优选在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中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如上所述,通过使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含在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中,可以有效地抑制伴随氧化性气体和电荷运送物质的电子移动的离子对的生成反应和向氧化性气体的电荷发生物质的吸附。因此,与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不含在单层型导电层140中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感光体3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的耐氧化性气体的性能。
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在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特别是在添加在单层型光电导层140的情况下,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与第1实施方式中添加在电荷运输层13的情况相同,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以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含在单层型光导电层140中。
单层型光导电层140,可以利用粘结剂树脂,将前述的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运输物质、以及根据需要的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粘接而形成。粘结剂树脂可以使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电荷运输层13的粘结剂树脂例举出的物质等。单层型光导电层140中的电荷运输物质的重量A’和粘结剂树脂的重量B’的比A’/B’和第1实施方式的电荷运输层13中的电荷运输物质的重量A和粘结剂树脂的重量B的比A/B相同,优选10/12~10/30。
在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中,和第1实施方式的电荷运输层13相同,也可以添加增塑剂、均化剂、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子、电子接纳物质、色素等的增感剂等各种添加剂。
单层型光电导层140可以利用第1实施方式的感光体1设置的电荷运输层13相同的方法形成。例如,通过在前述的电荷运输层用涂敷液中使用的溶剂等的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前述电荷发生物质、电荷运输物质和粘结剂树脂、以及根据需要的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和各种添加剂,使其溶解和/或分散,配制光电导层用涂敷液,利用浸渍涂敷法等将该涂敷液涂敷在中间层15的表面,由此可以形成单层型光电导层140。
单层型光导电层140的层厚优选5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10μm以上50μm以下。当单层光电导层140的层厚小于5μm时,感光体表面的带电保持性能会低下。当单层光电导层140的层厚超过100μm时,可能会生产性低下。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4的构成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4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类似,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说明。
对电子照相感光体4应关注,在层叠型光电导层14的上层,且在感光层18的最外层设置表面保护层21,感光层18通过含有层叠型光电导层14和表面保护层21而构成。由此可以使感光层18的耐磨耗性提高。
在感光层18中,和第1实施方式的感光层10相同,含有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由此,实现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性及应答性等电特性,同时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等的耐氧化性气体性能也好,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也不低下,电耐久性好的感光体4。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层叠型光电导层14的表面设有表面保护层21,故可以进一步抑制臭氧及氮氧化物等的氧化性气体带来的疲劳损耗,使电耐久性提高。
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18的电荷发生层12、电荷运输层13和表面保护层21中的任一层,另外,也可以含在电荷发生层12、电荷运输层13和表面保护层21所有层。特别优选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至少一层、优选电荷运输层13中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感光层18中的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在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
表面保护层21使用由树脂等构成的层。在表面保护层21中使用的树脂(以下也称作粘结剂树脂)适合使用:聚苯乙烯树脂、聚甲醛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化树脂、聚砜树脂、聚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其中考虑磨耗特性及电特性,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化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为了提高耐磨耗性,优选在表面保护层21中添加填料。填料可以使用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的任一种。有机填料例如有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粉末、硅树脂粉末、无定型碳粉末等。无机填料例如有铜、锡、铝、铟等金属粉末,二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铟、氧化锑、氧化二锡、掺杂有锑的氧化锡、掺杂有锡的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钛酸钾等钛酸的碱金属盐等无机材料。其中,从耐磨耗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无机填料。因为无机填料具有适当的硬度,故通过使用无机填料,可以得到特别优良的耐磨耗性。即使在无机填料中,也优选金属氧化物,更优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
添加在表面保护层21中的填料为了提高分散性、改质表面性质等,可以用无机物和/或有机物进行表面处理。用有机物表面处理过的填料,例如有:作为疏水性处理,用硅耦合剂处理过的物质,用氟系硅耦合剂处理过的物质、用高级脂肪酸处理过的物质等。用无机物进行表面处理过的填料例如有: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氧化硅等表面处理过的物质等。
从表面保护层21的光透过性及耐磨耗性的观点考虑,添加在表面保护层21中的填料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0.01μm以上、0.5μm以下。当填料的平均一次粒径小于0.01μm时,表面保护层21不能得到充分的磨耗性,感光体4的寿命会变短。当填料的平均一次粒径超过0.5μm时,在曝光时照射的光在表面保护层21容易形成散射,分辨率会低下。
表面保护层21中的填料的含量,优选构成表面保护层21的总固体成分的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更优选10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当表面保护层21中的填料的含量超过50重量%时,耐磨耗性良好,但是残留电位会上升。另外,也可能表面保护层21的光透过性低下,曝光时照射的光不能充分地到达电荷发生层12,灵敏度低下。当表面保护层21中的填料的含量小于50重量%时,也可能会表面保护层21的耐磨耗性不够,感光体4的寿命变短。
为了使应答性提高,可以在表面保护层21中添加用于电荷运输层13的前述电荷运输物质。
表面保护层21,例如可以在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前述的粘结剂树脂、及根据需要的前述填料、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电荷运输物质等,使其分散和/或溶解,从而配制涂敷液,将该涂敷液涂敷在层叠型光电导层14的表面,由此而形成。
表面保护层21的层厚优选0.1μm以上10μm以下,更优选1μm以上8μm以下。感光体因为经长时间反复使用,所以必须具有优良的机械耐久性、耐磨耗性。但是,在感光体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上使用时,由电晕放电器等产生的臭氧及氮氧化物等附着在感光体表面,在被转印材料的图像形成面方向会发生图像漂动,也就是图像漂移。为了防止该图像漂移,感光体18构成以某特定速度以上的速度进行磨耗。因此,在考虑了长期的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表面保护层21的层厚优选0.1μm以上。当表面保护层21的层厚小于0.1μm时,可能会表面保护层21短时间消失,感光体4的寿命变短。当表面保护层21的层厚大于10μm时,可能会出现反复使用的残留电位上升及微细点再现性低下等分辨率降低等。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4的构成,如果是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含在感光层中,也可以是其它的构成。
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感光体5所述,在导电性基片11上,设置感光层19,该感光层19用包括与前述图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中间层15和层叠型光电导层14、与前述图4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表面保护层21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感光层19中也含有前述的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19的中间层15、电荷发生层12、电荷运输层13及表面保护层21的任一层中,另外,也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19的中间层15、电荷发生层12、电荷运输层13及表面保护层21的所有层中。特别优选在电荷发生层12和电荷运输层13的至少一层、优选电荷运输层13中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感光体6所述,在导电性基片11上,设置包括前述图3所示的中间层15和单层型光电导层140、和与前述图4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表面保护层21而构成的感光层20。在这种情况下,也在感光层20中含有前述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可以含在构成感光层20的中间层15、单层型光电导层140和表面保护层21任一层中,另外,也可以含在中间层15、单层型光电导层140和表面保护层21的所有层中。特别优选在单层型光电导层140中添加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即使在以上的感光层19或感光层20中,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使用量,也优选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在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
下面,对设有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以下所述内容。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的配置侧面示意图。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搭载例如具有与前述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感光体相同的层构成的圆筒状的感光体7,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参照图7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及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被未图示的装置主体自由转动地支撑的前述的感光体7、使感光体7旋转驱动到旋转轴线44周围箭头41方向的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设有电动机,通过未图示的齿轮使电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至构成感光体7的芯体的基片上,由此使感光体7以特定的线速度旋转驱动。
在感光体7的周围,带电器32、曝光装置30、显影器33、转印器34、清洁器36,按照从箭头41所示的感光体7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的顺序进行设置。清洁器36和未图示的除电灯一起设置。
带电器32是使感光体7的表面43带特定电位电的带电装置。带电器32是例如电晕放电带电器等非接触式的带电装置。
曝光装置30例如具有半导体激光等作为光源,用根据图像信息从光源输出的激光光束等的光31,使带电的感光体7的表面43曝光,由此使其在感光体7的表面43上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器33是一种利用显影剂使形成于感光体7的表面43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可视像的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其包括:显影滚筒33a,与感光体7相对设置,向感光体7的表面43供给调色剂;盒33b,使显影滚筒33a可以转动地支撑与感光体7的旋转轴线44平行的旋转轴线周围,同时,在其内部空间容纳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
转印器34是一种将形成于感光体7的表面43的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体7的表面43转印至转印材料的记录纸51上的转印装置。转印器34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转印装置,该装置例如,设有电晕放电带电器等带电装置,通过给记录纸51调色剂和相反极性的电荷,使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51上。
清洁器36是一种清扫转印有调色剂图像后的感光体7的表面的清扫装置,其设有:清洁刮板36a,该刮板按压在感光体表面43上,将利用转印器34进行转印动作后,残留在感光体7表面43的调色剂从前述表面43剥离;回收用盒36b,容纳利用清洁刮板36a剥离后的调色剂。
另外,在通过感光体7和转印器34之间以后记录纸51搬送的方向上,设置转印有固定调色剂图像的固定装置的固定器35。固定器35包括:加热辊35a,具有未图示的加热装置;加压辊35b,与加热辊35a相对设置,按压在加热辊35a上形成接触部。
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形成图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未图示的控制部发出的指示,感光体7利用驱动装置向箭头41方向旋转驱动,利用设于比曝光装置30的光31的成象点还要在感光体7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带电器32,使其表面43均匀地带有正或负的特定电位。
然后,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从曝光装置30对带电的感光体7的表面43照射光31。来自光源的光31根据图像信息,在主扫描方向的感光体7的长度方向反复扫描。使感光体7旋转驱动,根据图像信息用来自光源的光31反复扫描,可以对感光体7的表面43进行对应图像信息的曝光。通过该曝光,光31照射过的部分的表面电荷减少,光31照射过的部分的表面电位和光31没有照射的部分的表面电位之间出现差异,在感光体7的表面43上形成静电潜影。另外,与对感光体7的曝光同步,记录纸51利用未图示的搬送装置,从箭头42方向供给至转印器34和感光体7之间的转印位置。
然后,从设于比光源的光31的成象点还要在感光体7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显影器33的显影辊33a,向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7的表面43供给调色剂。由此,静电潜影显影,在感光体7的表面43上形成可视像调色剂图像。当记录纸51供给至感光体7和转印器34之间时,利用转印器34,调色剂和相反极性的电荷施加在记录纸51上,由此形成于感光体7的表面43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51上。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51利用搬送装置搬送至固定器35,在通过固定器35的加热辊35a和加压辊35b的接触部时,进行加热和加压。由此,记录纸51上的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纸51上,形成牢固的图像。这样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51,利用搬送装置使纸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排出。
一方面,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51上后,再将旋转到箭头41方向的感光体7利用清洁器36设置的清洁刮板36a擦过其表面43,清扫。这样除去调色剂的感光体7的表面43,利用除电灯发出的光除去电荷。由此感光体7的表面43的静电潜影消失。之后,再旋转驱动感光体7,再次反复从感光体7的带电开始的一系列动作。如上所述处理,形成连续的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的感光体7,如前所述在感光层中含有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在具有优良的带电性、灵敏度及应答性等电特性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耐氧化性气体性能,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不降低,具有优良的电耐久性。因此,实现能够长期稳定地形成高品质图像可靠性高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如果是可以使用本发明涉及的感光体的装置,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构成。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带电器32是非接触式的带电装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带电辊等的接触式的带电装置。另外,转印器34是不使用按压力进行转印的非接触式的转印装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利用按压力进行转印的接触式的转印装置。接触式的转印装置可以使用如下装置等:例如,设有转印辊,自与记录纸51的感光体7的表面43的接触面相反侧的表面对感光体7按压转印辊,在使感光体7和记录纸51压接的状态下,对转印辊施加电压,由此,使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51上。
实施例
下面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述的内容。
首先,在各种条件下在外径40mm、纵向长度340mm的铝制圆筒状导电性基片上形成感光层,对实施例和比较例制作的感光体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将氧化钛(商品名:TTO55A、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7重量份及共聚物尼龙树脂(商品名:CM8000、东丽株式会社制)13重量份,添加在甲醇159重量份和1,3-二氧杂戊环106重量份的混合溶剂中,用涂料振荡器分散处理8小时,配制中间层用涂敷液。将该涂敷液装满涂敷槽中,将导电性基片浸渍在前述涂敷槽后捞起,自然干燥,在导电性基片上形成层厚1μm的中间层。
然后,将作为电荷发生物质,相对Cu-Kα特性X线(波长:0.154nm(1.54
Figure C20051007387400471
))的X线衍射谱中,至少布喇格角2θ(误差:2θ±0.2°)27.2°显示明确的衍射峰的结晶型的氧钛酞菁结晶2重量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Esrex BM-2、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重量份、甲基乙基酮97重量份混合,用涂料振荡器分散,调制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用与先形成的中间层相同的浸渍涂敷法将该涂敷液涂敷在中间层上,自然干燥,形成层厚0.4μm的电荷发生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布喇格角2θ是入射X线和衍射X线形成的角度,表示所谓的衍射角。
然后,将作为电荷发生物质下述结构式(2)表示的电荷运输物质1A5重量份、作为粘结剂树脂的聚酯树脂(商品名:Vylon290、东洋纺株式会社制)2.4重量份及聚碳酸酯树脂(商品名:G40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5.6重量份、前述表2所示的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0.25重量份混合,将四氢呋喃47重量份作为溶剂配制电荷运输层用涂敷液。用和中间层相同的浸渍涂敷法将该涂敷液涂敷在先形成的电荷发生层上,在温度120℃下干燥1小时,形成层厚22μm的电荷运输层。按以上处理制造实施例1的感光体。
(化7)
Figure C20051007387400481
实施例2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表1所示的例示化合物No.2,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2的感光体。
实施例3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表1所示的例示化合物No.7,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3的感光体。
实施例4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作为电荷运输物质的前述结构式(2)表示的电荷运输物质1A,使用下述结构式(3)表示的电荷运输物质1B,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4的感光体。
化8
Figure C20051007387400482
实施例5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将例示化合物No.14的配合量改变为0.05重量份,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5的感光体。
实施例6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将例示化合物No.14的配合量改变为1.0重量份,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6的感光体。
实施例7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将例示化合物No.14的配合量改变为0.025重量份,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7的感光体。
实施例8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将例示化合物No.14的配合量改变为1.15重量份,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8的感光体。
实施例9
在形成电荷发生层时,在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中添加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0.1重量份,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不使用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9的感光体。
实施例10
在形成电荷发生层时,在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中添加例示化合物No.2的胺化合物0.1重量份,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不使用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10的感光体。
比较例1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除不使用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1的感光体。
比较例2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电荷运输物质的前述结构式(2)表示的电荷运输物质1A,使用前述结构式(3)表示的电荷运输物质1B,不使用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2的感光体。
比较例3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4)表示的三烷基胺化合物(以下,也称作添加化合物2A),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3的感光体。
N(n-C10H21)3    ...(4)
比较例4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5)表示的芳香族胺化合物(以下,也称作添加化合物2B),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4的感光体。
(化9)
Figure C20051007387400501
比较例5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6)表示的受阻胺化合物(商品名:TINUVIN622、分子量3100~4000、日本汽巴嘉基株式会社制),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5的感光体。以下也将下述结构式(6)表示的受阻胺化合物称作添加化合物2C。需要说明的是,TINUVIN622是在下述构造式(6)中m=11~14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10)
Figure C20051007387400511
(式中,m表示11~14的整数。)
比较例6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7)表示的三级胺化合物(以下称作添加化合物2D),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6的感光体。
(化11)
Figure C20051007387400512
比较例7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8)表示的受阻酚化合物(以下称作添加化合物2E),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7的感光体。
(化12)
Figure C20051007387400513
比较例8
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取代例示化合物No.14,使用下述结构式(9)表示的苯并三唑化合物(以下称作添加化合物2F),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8的感光体。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结构式(9)中t-Bu表示叔丁基。
(化13)
Figure C20051007387400521
比较例9
在形成电荷发生层时,在电荷发生层用涂敷液中添加比较例5使用的前述的结构式(6)表示的受阻胺化合物(添加化合物2C)0.1重量份,在形成电荷运输层时,不使用例示化合物No.14的胺化合物,除此之外,其它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9的感光体。
将如上所述制成的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9的各感光体,作为感光体的带电装置分别按照在设有电晕放电带电器的市售的数字复印机(商品名AR-C280、夏普株式会社制)上,如上所述平均初期的电特性及电耐久性。另外,前述数字复印机AR-C280是带负电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使感光体表面带负电,通过反转显影处理形成图像。
首先,从数字复印机(商品名AR-C280、夏普株式会社制)取出显影器,取而代之在显影部位设置表面电位计(商品名:model344、特里克公司制),以便可以测定图像形成过程中的感光体的表面电位。使用该复印机,在温度25℃、相对湿度20%的环境下,设测定不利用激光曝光的情况下的感光体的表面电位为带电电位V0(V),测定利用激光曝光的情况下的感光体的表面电位为曝光电位VL(V)。将以上测定结果设定为初期的电特性平均指标。初期的电特性评价为带电电位V0的绝对值越大,带电性越好;曝光电位VL的绝对值越小,应答性越好。
然后,从前述复印机取出表面电位计,再搭载显影器。使用该复印机,将特定的图案的测试图像形成于记录用纸2万张。从完成2万张的图像形成结束后的时间开始,将复印机放置24小时后,再取出显影器,在显影部位设置前述的表面电位计,与初期同样,对放置24小时的情况下配置在电晕放电带电器的直下方的部分(以下称作带电器直下方部分)和放置24小时的情况下配置在电晕放电带电器的直下方以外的部分(以下称作带电器直下方以外部分),分别测定带电电位V0(V)及曝光电位VL(V)。
设带电器直下方部分的带电电位V0为V0(1),带电器直下方以外部分的带电电位V0为V0(2),将V0(1)和V0(2)的差的绝对值作为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V)(=|V0(2)-V0(1)|)从测定结果中求出。另外,设带电器直下方部分的曝光电位VL为VL(1),带电器直下方以外部分的曝光电位VL为VL(2),将VL(1)和VL(2)的差的绝对值作为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V)(=|VL(2)-VL(1)|)求出。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越小,另外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越小,评价为电耐久性越好。
将以上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5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表5中,电荷运输物质简称为CTM(charge Transporting Material)。
表5
Figure C20051007387400541
比较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2,可知,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的实施例1~10的感光体,与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不添加在感光层中的比较例1、2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和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小,放置24小时时的电晕带电器直下方部分的ΔV0和ΔVL的低下程度小。由此可知,通过将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中,从电晕放电带电器放出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中保护感光体,可以抑制感光体的疲劳损耗。另外,从实施例1~8和实施例9、10的比较可知,即使将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电荷运输层和电荷发生层的任一层,也发挥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带来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抑制效果。
相反,比较例1、2的感光体与实施例1~10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和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大,通过放置24小时,电晕带电器直下方部分的ΔV0和ΔVL的显著低下。推测这是电晕放电带电器放出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对感光层有明显损伤的原因。
另外,通过比较实施例1~4和比较例3~6,并且比较实施例9、10和比较例9,可知,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的实施例1~4、9和10的感光体,与公知的添加化合物2A、2B、2C或2D添加在感光层中的比较例3~6、9的感光体相比,初期的曝光电位VL的绝对值小,应答性好。相反,比较例3~6、9的感光体与实施例1~4、9、10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和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为相同程度,但是,初期开始曝光电位VL的绝对值大,应答性差,在形成2万张图像后,可见,曝光电位VL的绝对值大幅度上升。由此可知,添加化合物2A、2B、2C及2D在抑制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带来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时产生效果,但是,通过将这些添加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中,应答性出现低下。
另外,通过比较实施例1~4和比较例7、8,可知,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的实施例1~4的感光体,与添加化合物2E或2F添加在感光层的比较例7、8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和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小,电耐久性好。相反,比较例7、8的感光体和实施例1~4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和曝光电位变化量ΔVL大,通过放置24小时,电晕放电带电器直下方部分的ΔV0和ΔVL的显著低下。由此判断,添加化合物2E或2F对臭氧、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产生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没有抑制效果。
另外,通过比较实施例1、5、6和实施例7、8,可知,实施例1、5和6的感光体中,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以1~2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在电荷运输层中,其与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小于1重量份,使前述范围设定在小值以外的实施例7的感光体相比,带电电位变化量ΔV0小,可以有效地抑制氮氧化物等的氧化性气体带来的感光体的疲劳损耗。另外,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超过20重量份,使前述范围设定在大值以外的实施例8的感光体相比,形成2万张图像后的曝光电位VL的绝对值小,应答性好。由此可知,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添加在感光层时的添加量,相对感光层中含有的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优选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
如上所述,通过使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含在感光层中,可以得到具有优良带电性、灵敏度及应答性等电特性,优良的耐臭氧性、耐氮氧化物性等耐氧化性气体性能,即使反复使用,前述良好的电特性不低下的优良的电耐久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的特征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因此,前述的实施方式不过是例举,本发明的范围表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不受说明书全文的任何限制。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形及变更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含有导电性基片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片上,含有电荷发生物质及电荷运输物质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有用下列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化1
Figure C2005100738740002C1
式中,R1及R2表示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7的环烷基,分别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杂环烷基,该杂环烷基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咪唑啉基、吗啉基,或分别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该芳烷基为苄基、苯乙基、1-萘甲基、2-(1-萘基)乙基;
R3及R4表示可以具有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羰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或可以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该芳烷基为苄基、苯乙基、1-萘甲基、2-(1-萘基)乙基;
n表示1或2的整数;在n为1时,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硫代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硫酰基、可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苯硫基、苯氧基或用-NR5R6表示的取代氨基,其中,R5及R6分别表示可以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或者R5及R6相互结合表示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N-烷基亚氨基、且可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4~7的亚烷基;n为2时,X表示-O-、-S-或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其中,所述卤素原子为氟、氯、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式(1)中,R3及R4分别表示作为取代基可以具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或苯基烷基,该苯基烷基为苄基、苯乙基;
n为1时,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代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硫酰基、苯基硫基、苯氧基、或用-NR5aR6a表示的取代氨基,其中,R5a及R6a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的烷基、作为取代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烷基,或R5a及R6a相互结合表示碳原子间可以含有氧原子、亚氨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N-烷基亚氨基的碳原子数为4~5的亚烷基,
n为2时,X表示-O-、-S-或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
其中,所述卤素原子为氟、氯、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通式(1)中,R1及R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R3及R4分别表示作为取代基可以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烷氧羰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碳原子数1~5的支链烷基,或苯烷基,该苯烷基为苄基、苯乙基;n为1;X是氢原子或在-NR5R6中R5及R6相互结合为碳原子间含有氧原子的碳原子数为4~5的亚烷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包括含有电荷发生物质的电荷发生层和含有电荷运输物质的电荷运输层,电荷发生层及电荷运输层的至少一层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感光层相对于电荷运输物质100重量份,以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含有用通式(1)表示的胺化合物。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相对带电后的前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和使利用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的显影装置。
CNB2005100738740A 2004-05-25 2005-05-25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2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4918 2004-05-25
JP2004154918A JP3968089B2 (ja) 2004-05-25 2004-05-25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2564A CN1702564A (zh) 2005-11-30
CN100397244C true CN100397244C (zh) 2008-06-25

Family

ID=3542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87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244C (zh) 2004-05-25 2005-05-25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87862B2 (zh)
JP (1) JP3968089B2 (zh)
CN (1) CN10039724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3597A1 (ja) * 2002-12-06 2004-06-24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317853B2 (ja) 2006-01-12 2009-08-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77625B2 (ja) 2009-09-10 2014-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614650B2 (ja) * 2011-01-21 2014-10-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614651B2 (ja) * 2011-01-21 2014-10-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71439B2 (ja) * 2011-11-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タロシアニン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640593B2 (ja) * 2015-02-25 2020-02-05 学校法人神奈川大学 含フッ素組成物、パターン形成用基板、光分解性カップリング剤、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CN106888557A (zh) * 2017-03-24 2017-06-23 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纳米涂层的电子线路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187A (en) * 1978-07-13 1980-02-19 Ciba Geigy Ag Photoohardening composition
US4308400A (en) * 1977-12-22 1981-12-29 Ciba-Geigy A.G. Sensitizers for photopolymerization
JPH08184980A (ja) * 1994-12-28 1996-07-16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3396B2 (ja) 1985-10-31 1994-12-14 三菱化成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34238A (ja) 1986-06-24 1988-01-0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US4952470A (en) 1986-07-10 1990-08-28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S6318355A (ja) 1986-07-10 1988-01-26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715581B2 (ja) 1987-03-05 1995-02-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864583B2 (ja) 1989-12-01 1999-03-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102759A (en) 1989-12-01 1992-04-07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CN1713079A (zh) * 2004-06-23 2005-12-2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明感光体及具有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8400A (en) * 1977-12-22 1981-12-29 Ciba-Geigy A.G. Sensitizers for photopolymerization
US4315807A (en) * 1977-12-22 1982-02-16 Ciba-Geigy Corporation Sensitizers for photopolymerization
US4318791A (en) * 1977-12-22 1982-03-09 Ciba-Geigy Corporation Use of aromatic-aliphatic ketones as photo sensitizers
JPS5523187A (en) * 1978-07-13 1980-02-19 Ciba Geigy Ag Photoohardening composition
US4284485A (en) * 1978-07-13 1981-08-18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s
JPH08184980A (ja) * 1994-12-28 1996-07-16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68089B2 (ja) 2007-08-29
CN1702564A (zh) 2005-11-30
JP2005338271A (ja) 2005-12-08
US20050266327A1 (en) 2005-12-01
US7387862B2 (en) 2008-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7244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4518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4758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413420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3600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31489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13480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900295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816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354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212835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49843C (zh)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60841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CN102033440B (zh)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包含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75600B2 (ja) ヒドラゾン化合物および該ヒドラゾン化合物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88165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227061B2 (ja) アミン化合物、該アミン化合物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4857A (ja) トリアミン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6514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49566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2641A (ja) 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アミン化合物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586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5259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5157291A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1663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