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4294B -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 Google Patents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4294B
TWI704294B TW108118298A TW108118298A TWI704294B TW I704294 B TWI704294 B TW I704294B TW 108118298 A TW108118298 A TW 108118298A TW 108118298 A TW108118298 A TW 108118298A TW I704294 B TWI704294 B TW I7042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ember
hinge
cam portion
piston ro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113A (zh
Inventor
波多野興作
近藤哲生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2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鉸鏈包含:一安裝構件,安裝於裝置本體側;一支撐構件,安裝於開闔體側;及一鉸鏈軸,相對於安裝構件以可轉動方式樞轉支撐支撐構件。支撐構件具有一按壓凸輪部,安裝構件具有一殼體部。殼體部容置有:一第一滑動構件,具有與按壓凸輪部接觸的第一受壓凸輪部;一第一彈性構件,將第一滑動構件推向支撐構件側;及一流體阻尼裝置,具有從阻尼器本體內往支撐構件側一體性延伸之活塞桿。於第一受壓凸輪部,形成一往第一滑動構件的滑動方向延伸的導孔,於此導孔中,第二滑動構件藉由第二彈性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被推動並且安裝於活塞桿。

Description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較佳用於以可開闔方式將原稿壓合板等之開闔體連結到包含影印機、複合機、掃描器、傳真機、印刷機等之事務機器、或者包含家具等之各種機器等之裝置本體之鉸鏈。
影印機等之事務機器,於裝置本體之上面部設置一用於讀取原稿之接觸玻璃,而原稿壓合板(開闔體)透過鉸鏈安裝成可相對此接觸玻璃往上下方向開闔。
先前,作為此種鉸鏈,日本專利特開2015-183840號公開專利公報所記載者為習知。此日本專利特開2015-183840號公開專利公報所述之鉸鏈,係一種以可開闔方式將原稿壓合板連結到裝置本體之鉸鏈,其構造包含:一安裝構件,安裝於裝置本體側;一支撐構件,安裝於原稿壓合板側並具有一面向安裝構件側的按壓凸輪部;一鉸鏈軸,相對於安裝構件以可轉動方式樞轉支撐支撐構件;一第一滑動構件,具有抵靠於按壓凸輪部之第一受壓凸輪部並且設置成可往按壓凸輪部移動;一彈性構件,設置於安裝構件與第一滑動構件之間;一流體阻尼裝置,設置於安裝構件與第一滑動構件之間,且可以緩衝支撐構件往原稿壓合板之蓋闔方向的急速之轉動動作;及一第二滑動構件,連結於此流體阻尼裝置的活塞桿並以可滑動方式容置於設置於第一滑動構件的導孔,當支撐構件往蓋闔方向轉動時,比活塞桿更快抵靠到按壓凸輪部。
上述之日本專利特開2015-183840號公開專利公報所述之鉸鏈, 當支撐構件往原稿壓合板的蓋闔方向轉動時,由於第二滑動構件比習知技術的活塞桿更快抵靠到支撐構件的按壓凸輪部,所以具有能夠更順暢地緩衝往支撐構件的蓋闔方向上的轉動動作的效果,但是當按壓凸輪部碰撞到第二滑動構件時,必然產生急速的制動作用,因此在安裝於支撐構件的原稿壓合板的蓋闔操作時,在操作感上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係進一步改善上述之習知技術的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蓋闔原稿壓合板等的開闔體時,即使此開闔體朝裝置本體劇烈落下,流體阻尼裝置也不會急速動作,且可充分發揮流體阻尼裝置的順暢緩衝效果的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各種機器。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鉸鏈,以可開闔方式將開闔體連結到裝置本體,其構造包含:一安裝構件,具有朝縱向安裝到此裝置本體的後部上端的殼體部;一支撐構件,安裝在此開闔體側,同時透過鉸鏈軸以可轉動方式安裝於此安裝構件的兩側板部;一第一滑動構件,於此安裝構件內設置成可往上下方向滑動,於上面具有第一受壓凸輪部;一按壓凸輪部,設置於此支撐構件的下面側與此第一滑動構件的此第一受壓凸輪部接觸;一第一彈性構件,由設置於此第一滑動構件及此安裝構件的底部側之間,用於讓此第一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推動之線圈彈簧所構成;一流體阻尼裝置,設置於此第一彈性構件內用於緩和此第一滑動構件的下降動作; 一第二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安裝於此流體阻尼裝置之活塞桿的前端側,同時透過設置於此第一滑動構件的導孔將其前端側與此按壓凸輪部壓接;及一第二彈性構件,彈性設置用於讓此第二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推動。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安裝構件由合成樹脂製成,於此內部設置一金屬製之補強框架,以容置此第一滑動構件及此第一彈性構件且與鉸鏈軸連結。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第二滑動構件貫穿設置於此第一滑動構件的此導孔,並且水平剖面呈橢圓形或多邊形,於上面側具有一第二受壓凸輪部,從下部側朝上部側且往軸心部軸向,具有一容置此第二彈性構件的第二彈簧容置孔,且於其入口處具有一卡固於此活塞桿之卡固部。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第二滑動構件之此第二受壓凸輪部抵靠於此支撐構件之按壓凸輪部之時間,係選擇在開始蓋闔此原稿壓合板之後,此流體阻尼器開始作用之前。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第二滑動構件係將此活塞桿容置在設置於此軸心部軸向的第二彈簧容置孔,且一邊捲繞此活塞桿,一邊於與此活塞桿之間彈性設置一第二彈性構件。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第二滑動構件卡固於此第一滑動構件,以使其不會從此第一滑動構件從上方脫出。
其次,本發明之特徵為此第一彈性構件係設置複數個於此安裝構件內,此流體阻尼裝置係設置於其中之至少一個。
且,本發明係一種事務機器,其係使用上述之任一項所述之鉸鏈,此鉸鏈以可開闔方式將開闔體連結到裝置本體。
根據本發明,於蓋闔開闔體時,藉由一直與支撐構件的按壓凸輪部接觸且往上滑動的第二滑動構件,在率先導入流體阻尼裝置時,會比僅使用習 知的流體阻尼裝置效果更好,亦即在完全蓋闔操作時進行緩衝動作,可以對開闔體進行順暢的蓋闔操作。
於本發明中,由於藉由補強框架強化安裝構件,即使將合成樹脂模製品用於安裝構件,在開闔體的開闔操作時,可以防止安裝構件被第一彈性構件破壞。
於本發明中,可以防止第二滑動構件在滑動時轉動,並且還可以防止第二滑動構件從活塞桿脫落。
於本發明中,藉由此第二滑動構件之第二受壓凸輪部抵靠於此支撐構件之按壓凸輪部之時間,係選擇在開始蓋闔此原稿壓合板之後,此流體阻尼器開始作用之前,就可以解決設置空間上的問題。
於本發明中,第二滑動構件係藉由第二彈性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推動。
於本發明中,第二滑動構件卡固於第一滑動構件,以使其不會從第一滑動構件從上方脫出。
於本發明中,當第一彈性構件有複數個的情況,若在其中一個設置流體阻尼裝置,可以防止開闔體的急速落下,且也可降低鉸鏈的成本。
本發明之各種機器,即使開闔體朝裝置本體劇烈落下,可充分發揮流體阻尼裝置的順暢緩衝效果。
1:影印機
2:裝置本體
2a:安裝孔
3:原稿壓合板
4:接觸玻璃
5:自動原稿饋送器
10L、10R:鉸鏈
20:安裝構件
21:殼體部
22:前板部
23:後板部
23a:上端緣部
24:底板部
25L:左側板部
25R:右側板部
26:凸緣部
26a:安裝孔
27:兩側板部
28:第一軸承孔
30:支撐構件
31:本體部
31a:前面
31b:上面
31c:下面
32L、32R:臂部
32La、32Ra:下面
33:按壓凸輪部
34:連結孔
35:安裝溝
36:安裝孔
37:螺釘插孔
38:凸起部
39:凸出部
40:鉸鏈軸
41:軸部
41a:一端部
41b:另一端部
42:頭部
50:補強框架
51:底板部
51a:上面
52L、52R:側板部
53a、53b:邊緣板部
54:連結部
56:通孔
57:第二軸承孔
60:第一滑動構件
60a、60b:凸部
61:第一受壓凸輪部
62:導孔
63L、63R:彈簧殼體部
63a:頂面
70:第一彈性構件
70a:上端
70b:下端
80:流體阻尼裝置
81:阻尼器本體
82:活塞桿
82a:第一彈簧容置孔
82b:凸部
82c:第一凹槽部
82d:圓形溝槽
82e:突起部
82f:第二凹槽部
83:凸緣部
90:第一導電板
91:上板部
92:前板部
93:下板部
94:右板部
95:通孔
96:通孔
97:通孔
100:第二導電板
101:上半部
101a:水平部
101b:垂直部
102:下半部
103:階梯部
104:通孔
110:第二滑動構件
111:第二受壓凸輪部
113:第二彈簧容置孔
113a:凸部
113b:凹部
113c:卡固部
115:內頂部
120:第二彈性構件
圖1為表示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的包含鉸鏈的各種機器的例子的影印機的立體圖。
圖2之(A)為表示相對於裝置本體的開闔體的一種之原稿壓合板之蓋闔狀態之說明圖;(B)為表示原稿壓合板相對於裝置本體之打開狀態之說明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的鉸鏈的外觀立體圖。
圖4為表示鉸鏈之立體分解圖。
圖5為表示圖3所示之鉸鏈之A-A線之剖面圖。
圖6為表示圖3所示之鉸鏈之B-B線之剖面圖。
圖7之(A)為表示支撐構件之平面圖;(B)為表示(A)所示之支撐構件的側面圖;(C)為表示(A)所示之支撐構件之底面圖。
圖8之(A)為表示安裝構件之立體圖;(B)為表示從另一角度觀看(A)所示之安裝構件的立體圖。
圖9之(A)為表示補強框架之立體圖;(B)為表示從另一角度觀看(A)所示之補強框架的立體圖。
圖10之(A)為表示鉸鏈軸之立體圖;(B)為表示從另一角度觀看(A)所示之鉸鏈軸的立體圖。
圖11之(A)為表示第一滑動構件之立體圖;(B)為表示第一滑動構件之C-C剖面圖;(C)為表示第一滑動構件之底面圖。
圖12之(A)為表示流體阻尼裝置之平面圖;(B)為表示以活塞桿之剖面所示之流體阻尼裝置之平面圖;(C)為表示流體阻尼裝置之正面圖;(D)為表示流體阻尼裝置之立體圖。
圖13之(A)為表示第二滑動構件之立體圖;(B)為表示從另一角度觀看(A)所示之第二滑動構件之立體圖;(C)為表示從第二滑動構件之側面觀看之剖面圖;(D)為表示從第二滑動構件之正面觀看之剖面圖;(E)為表示第二滑動構件之底面圖;(F)為表示(D)之第二滑動構件之D-D剖面圖。
圖14之(A)為表示第一導電板之立體圖;(B)為表示從另一角度觀看(A)所示之第一導電板的立體圖。
圖15為表示第二導電板之立體圖。
圖16之(A)為表示當支撐構件之角度為0度時之阻尼器容置側之剖面圖;(B)為表示此時之阻尼器非容置側的剖面圖。
圖17之(A)為表示當支撐構件之角度為18度時之阻尼器容置側之剖面圖;(B)為表示此時之阻尼器非容置側的剖面圖。
圖18之(A)為表示當支撐構件之角度為60度時之阻尼器容置側的剖面圖;(B)為表示此時之阻尼器非容置側之剖面圖。
圖19之(A)為表示當支撐構件之角度為85度時之阻尼器容置側的剖面圖;(B)為表示此時之阻尼器非容置側的剖面圖。
以下,茲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於本實施型態,雖然係以將本發明之鉸鏈適用於以可開闔方式將作為原稿壓合板例子之開闔體連結於作為各種機器例子之影印機的裝置本體的情況舉例說明,但是本發明之鉸鏈當然也可以應用於以可開闔方式將具有與本發明相同目的之蓋體或開闔體安裝於除了影印機以外的上述各種機器的裝置本體。因此,當用於除了原稿壓合板以外的蓋體或開闔體時,此應被視為蓋體或開闔體。
如圖1所示,作為各種機器例子之影印機1,其係包含:一裝置本體2;作為開闔體例子的原稿壓合板3;及左右一對之鉸鏈10L、10R等,原稿壓合板3係藉由鉸鏈10L、10R且以可開闔方式連結於裝置本體2。於裝置本體2的上面部設置一接觸玻璃4。於原稿壓合板3配備一自動原稿饋送器5。由於自動原稿饋送器5設置於原稿壓合板3的左側部分,因此對左側鉸鏈10L施加的負荷大於右側鉸鏈10R。故,左側鉸鏈10L使用比右側鉸鏈10R更大型之鉸鏈。實施例之右側鉸鏈10R不具有後述之流體阻尼裝置80,且使用單一的彈性構件或扭轉彈簧,因此,以下僅說明左側鉸鏈10L的構造。當然,可以將本實施例的流體阻尼裝置80用於右側鉸鏈10R。
如圖2(A)、(B)所示,鉸鏈10L係包含:一安裝構件20,往縱向安裝於裝置本體2之後部上端;一支撐構件30,安裝於原稿壓合板3側;及一鉸鏈軸40,相對於安裝構件20以可轉動方式樞轉支撐支撐構件30。
如圖3、4所示,鉸鏈10L係使用複數個構件組裝。於安裝構件20之殼體部21,設置一正面視時呈略U字形的補強框架50,在補強框架50上,設置一流體阻尼裝置80及一第一彈性構件70,支撐構件30藉由鉸鏈軸40樞轉支撐,此鉸鏈軸40係貫通分別設置於安裝構件20的兩側板部27、27及補強框架50的兩個連結部54、54的第一軸承孔28及第二軸承孔57。
如圖5所示,於安裝構件20內的阻尼器容置側之補強框架50之阻尼器容置側部分,容置有一第一滑動構件60、一第一彈性構件70及一流體阻尼裝置80。如圖6所示,於安裝構件20內的阻尼器非容置側之補強框架50之阻尼器非容置側部分,容置有一第一滑動構件60及一第一彈性構件70。
如圖7(A)、(B)、(C)所示,支撐構件30係例如像聚甲醛樹脂一樣具有機械強度的樹脂模製品,也可將金屬板沖壓加工製成。實施例之安裝構件20也同樣地係例如像聚甲醛樹脂一樣具有機械強度的樹脂模製品。雖於支撐構件30的表面省略部分圖示,其上形成有複數個用於節省樹脂材料並補強構造之凸肋構造或凹槽。
支撐構件30,具有一本體部31;及從本體部31往左右突出之臂部32L、32R。如圖5所示,於本體部31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形成一面向安裝構件20側的按壓凸輪部33。
如圖4所示,在支撐構件30的本體部31的後端附近,形成一連結孔34。連結孔34係左右貫通本體部31。且,於本體部31形成安裝溝35及複數個(於此實施例為4個)安裝孔36,用於安裝圖14所示之第一導電板90。如圖7(A)、(C)所示,安裝槽35係形成為從本體部31的前面31a的右側部分經過下面31c而延續到右 側臂部32R的下面32Ra的左端附近。
於左側臂部32L的左端附近及右側臂部32R的右端附近,形成有4個螺釘插孔37,其係插入用於將支撐構件30固定到原稿壓合板3的螺釘(未圖示)。螺釘插孔37,設置於兩個臂部32L、32R的前後二處。在設置於左側臂部32L的前後螺釘插孔37之中,前側之螺釘插孔37在安裝槽35的部分開口。且,於兩個臂部32L、32R的下面32La、32Ra,於螺釘插孔37之間,設置一對用於定位的圓筒狀凸起部38。又,此支撐構件30可不使用樹脂模製品,可將像不鏽鋼一樣的金屬板沖壓加工製成。於這種情況下也可以實施本發明。
如圖4及圖7所示,於支撐構件30的本體部31的上端後緣部,設置有一比按壓凸輪部33更往後方突出之凸出部39。如圖19所示,當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裝置本體2轉動到最大打開角度(85度)時,凸出部39抵靠於安裝構件20的後板部23的上端緣部23a,並且限制原稿壓合板3的打開角度。
如圖4所示,安裝構件20具有朝支撐構件30側開口的殼體部21。如圖8(A)、(B)所示,安裝構件20係由硬質樹脂所形成的樹脂模製品。於安裝構件20的表面,也形成複數個用於節省樹脂材料並補強構造之凸肋構造或凹槽。如圖8(A)、(B)所示,安裝構件20,具有一前板部22、一後板部23、一底板部24、及左側板部25L與右側板部25R,且此等圍繞而形成殼體部21。於安裝構件20之上部外圍,設置一凸緣部26。如圖2(A)、(B)所示,安裝構件20係將比凸緣部26更下側部分嵌合到裝置本體2的安裝孔2a,以安裝於裝置本體2。在形成於凸緣部26的右側板部25R的部分之前端附近,讓用於安裝圖15所示的第二導電板100的安裝孔26a形成為上下貫通。又,安裝構件20可不使用樹脂模製品,可將像不鏽鋼一樣的金屬板沖壓加工製成,或可使用鍛造品。於此等的任一情況下也可以實施本發明。
如圖8(A)、(B)所示,於安裝構件20的左側板部25L及右側板部25R 的後部,形成左右一對往上方突出的兩側板部27、27。在兩側板部27、27的上端附近,分別形成第一軸承孔28、28。兩個第一軸承孔28、28係同軸貫通兩側板部27、27。在安裝構件20的內側,嵌入如圖9(A)、(B)所示的補強框架50。補強框架50係例如將不鏽鋼板彎曲加工所形成的金屬構件。
如圖9(A)、(B)所示,補強框架50係例如由像不鏽鋼一樣的金屬製成,並且用於補強合成樹脂製的安裝構件20。此為防止安裝構件20被具有高彈性的一對第一彈性構件70、70的壓縮伸展而破壞。又,即使安裝構件20係使用合成樹脂的模製品,在壁厚增厚到具有充分強度的情況下,可以省略補強框架50。此補強框架50,在正面視時呈略U字形,形成有一底板部51;左右側板部52L、52R,從底板部51的左右兩端往上方彎曲並豎起;邊緣板部53a、53a與53b、53b,分別從兩個側板部52L、52R的前後邊緣往左右方向朝內延伸;及左右一對的連結部54、54,從兩個側板部52L、52R的後部往上方突出。於底板部51,形成用於安裝流體阻尼裝置80的通孔56。於兩個連結部54的上端附近,分別形成第二軸承孔57。兩個第二軸承孔57係同軸貫通兩個連結部54。
如圖4、圖5及圖6所示,補強框架50係被嵌合到安裝構件20的內面且設置於殼體部21內。安裝構件20的第一軸承孔28、28與補強框架50的第二軸承孔57、57彼此為同軸連通。
如圖10(A)、(B)所示,鉸鏈軸40係例如由像不鏽鋼一樣的金屬製成且具有圓柱狀之軸部41及形成於軸部41的一端部(右端部)41a的頭部42。鉸鏈軸40係例如由不鏽鋼等所形成的金屬構件。軸部41的另一端部(左端部)41b為中空,如圖4所示,在將軸部41插通安裝構件20及支撐構件30的第一軸承孔28、28及連結孔34之後,再鉚固另一端41b。
如圖4、圖5及圖6所示,第一滑動構件60係合成樹脂製,且在由補強框架50圍繞周圍的狀態下,容置於安裝構件20的殼體部21內。第一滑動構件 60由補強框架50引導並在殼體部21內上下滑動。如圖11(A)所示,於第一滑動構件60的上面部設置一抵靠於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的第一受壓凸輪部61。且,於第一滑動構件60的前面側與後面側設置一凸部60a、60b,且藉由讓凸部60a、60b分別嵌入到補強框架50的邊緣板部53a、53a內以及53b、53b內被引導,而控制補強框架50在上下方向上滑動時的姿勢。
於第一受壓凸輪部61的一部分,如圖11(A)、(B)、(C)所示,形成一導孔62,此導孔62呈平面矩形狀且往第一滑動構件60的滑動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在第一滑動構件60的內部,如圖11(B)、(C)所示,形成左右一對往下方開口的圓筒狀之彈簧殼體部63L、63R。導孔62係從左側之彈簧殼體部63L貫通第一受壓凸輪部61,且在第一受壓凸輪部61的表面為開口。
如圖4、圖5、圖6及圖11所示,第一彈性構件70、70分別容置於兩個彈簧殼體部63L、63R。第一彈性構件70、70係鋼製彈簧。於實施例中,於左右彈簧殼體部63L、63R的其中一方(於此實施例為左側)的彈簧殼體部63L,一起容置其中一個第一彈性構件70及流體阻尼裝置80,第一彈性構件70係圍繞流體阻尼裝置80且配置於彈簧殼體部63L。另一個第一彈性構件70係容置於另一個彈簧殼體部63R,且不容置流體阻尼裝置80。當然,也可於兩個彈簧殼體部63L、63R內容置第一彈性構件70、70及流體阻尼裝置80、80。
如圖5、圖6所示,兩個第一彈性構件70、70的上端70a、70a,分別與第一滑動構件60的彈簧殼體部63L、63R的頂面63a壓接。如圖5所示,被設置於左側彈簧殼體部63L內的第一彈性構件70的下端70b,係與阻尼器本體81的凸緣部83壓接。如圖6所示,被設置於右側彈簧殼體部63R內的第一彈性構件70的下端70b,係與補強框架50之底板部51之上面51a壓接。第一滑動構件60係藉由兩個第一彈性構件70、70可往上下方向移動且彈性地支撐。第一滑動構件60,係藉由隨著支撐構件30相對於安裝構件20的轉動,第一滑動構件60的第一受壓凸 輪部61與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之間的抵接狀態改變,被兩個第一彈性構件70往上方推動並且在上下方向上滑動。於此實施型態中,係構成為在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裝置本體2的角度在0度到85度的範圍內,隨著支撐構件30相對於安裝構件20的轉動,按壓凸輪部33與第一受壓凸輪部61之間的抵接狀態改變。於此之「角度」,意指由裝置本體2的接觸玻璃4的上面與原稿壓合板3的下面所形成的角度。
茲參考圖4及圖7,如圖14所示,第一導電板90,具有:一上板部91,設置成覆蓋支撐構件30的本體部31的上面31b;一前板部92,從上板部91的前緣右端部往下方彎曲並延伸;一下板部93,從前板部92的下端往後方彎曲並向右側延伸;及一右板部94,從上板部91的右緣後端部往下方彎曲並延伸。上板部91及下板部93係與安裝在支撐構件30的原稿壓合板3側的導體構件電氣性連接的部分。於上板部91設置有複數個(於此實施例中為4個)通孔95,此通孔95與本體部31的安裝孔36連通,且每個通孔95的邊緣部固定到每個安裝孔36。前板部92與下板部93係嵌合於本體部31的安裝槽35。於下板部93的右端附近,設置一與右側臂部32R的前側螺釘插孔37連通的通孔96,下板部93藉由插穿螺釘插孔37與通孔96的螺釘(未圖示),而螺鎖於原稿壓合板3,而使下板部93固定於右側臂部32R。於右板部94設置一與第一軸承孔28連通的通孔97,藉由通孔97的內緣接觸到鉸鏈軸40的軸部41的外圍面,讓第一導電板90及鉸鏈軸40互相電氣性導通。
如圖2、圖4及圖8所示,第二導電板100係安裝於安裝構件20的右側板部25R。如圖15所示,第二導電板100,具有:一上半部101,設置在比安裝構件20的凸緣部26更上側;一下半部102,設置在凸緣部26的下側;及一階梯部103,連接上半部101與下半部102。下半部102係與裝置本體2的導體構件接觸且電氣性連接的部分。上半部101,具有:一水平部101a,沿著凸緣部26往前後延伸;及一垂直部101b,從水平部101a的後端部往上方延伸。於垂直部101b的上端, 設置一嵌合鉸鏈軸40的頭部42之通孔104,藉由垂直部101b的上端部接觸到鉸鏈軸40的頭部42,讓第二導電板100及鉸鏈軸40互相電氣性導通。
如上述構成的鉸鏈10L,係透過第一導電板90、鉸鏈軸40及第二導電板100使裝置本體2及原稿壓合板3導通,可以在裝置本體2及原稿壓合板3之間確保電氣性之接地連接。
茲參考圖5,如圖12(C)所示,由於流體阻尼裝置80為習知技術,因此省略內部構造的細節,其係具有:一阻尼器本體81,固定設置於安裝構件20的殼體部21內的補強框架50內;及一活塞桿82,從阻尼器本體81內往支撐構件30側,亦即往上方一體性延伸。在阻尼器本體81的下端附近,形成一凸緣部83。流體阻尼裝置80係將阻尼器本體81的下端部嵌合到補強框架50的通孔56,並且在將凸緣部83卡固到補強框架50的底板部51的上面51a的狀態下,將流體阻尼裝置80固定到加強框架50。又,雖於本實施例中此流體阻尼裝置80係設置於由兩組螺旋彈簧組成的第一彈性構件70、70之其中一方,但也可以設置於另一方。
尤其如圖12(D)所示,於活塞桿82的外圍之上部側,以等間隔設置四個第一凹槽部82c、82c......,於此第一凹槽部82c、82c...的下部,設置四個第二凹槽部82f、82f.......,此等第二凹槽部82f、82f.......係透過圓形溝槽82d與第一凹槽部82c、82c......之設置角度偏移90度。進一步地,於此活塞桿82,從其前端側朝軸心部軸向,將第一彈簧容置孔82a設置為預定深度。
尤其如圖5所示,第二滑動構件110係以可往上下方向滑動方式安裝於活塞桿82。此第二滑動構件110,尤其如圖13(A)和13(B)所示,呈現與第一滑動構件60的導孔62的形狀匹配的矩形狀,其可以在固定位置上滑動而不在導孔62的內部轉動。此第二滑動構件110係於上面具有第二受壓凸輪部111,並且如圖13(C)、(D)、(E)與(F)所示,於內側的軸心部軸向上設置一平面視呈圓形狀的第二彈簧容置孔113,於此第二彈簧容置孔113的入口部分,設置 一卡固部113c,其由以等間隔配置之四個凸部113a、113a...及凹部113b、113b所組成。且,尤其如圖5所示,於活塞桿82及第二滑動構件110之間,容置於第二彈簧容置孔113且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推動第二滑動構件110之第二彈性構件120,係捲繞且彈性設置於活塞桿82。
當將此第二滑動構件110安裝到活塞桿82時,首先,將圖13(E)所示的第二滑動構件110的第二彈簧容置孔113的入口抵接到活塞桿82的上端部,當將卡固部113c的凸起部113a、113a...抵接向下按壓到如圖12(D)所示的設置於活塞桿82的上端部的第一凹槽部82c、82c......時,第二滑動構件110的下端部被插入到活塞桿82的上端部,在通過設置於活塞桿82的圓形溝槽82d之後,碰撞到突起部82e、82e...而停止。在此狀態下,往左或右之任一方向轉動第二滑動構件110,使凸起部113a、113a...與第二凹槽部82f、82f...匹配。從此狀態向下按壓第二滑動構件110時,由於凸起部113a、113a...被第二凹槽部82f、82f...引導並往下方滑動,所以第二滑動構件110被安裝到活塞桿82。在此狀態下,即使第二滑動構件110受到因第二彈性構件120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之推力而往上方移動,此第二滑動構件110不會碰撞到有高低差地設置於活塞桿82的上端部的凸部82b、82b.....而停止,也不會立即往上方突出。
當構成為如上述構造時,尤其如圖16至19所示,由於當支撐構件30隨著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操作而轉動時,第二滑動構件110一直與按壓凸輪部33壓接,在原稿壓合板3進行蓋闔操作時,流體阻尼裝置80不會從預定的蓋闔角度急速動作,可以讓原稿壓合板3進行更順暢的蓋闔動作。
接著,將說明在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動作時鉸鏈10L的作用效果。鉸鏈10L係以可開闔方式將原稿壓合板3連接到裝置本體2。原稿壓合板3相對於裝置本體2的開闔角度的範圍,此實施例係從完全蓋闔狀態(全蓋闔狀態)的角度,亦即0度到最大打開角度,亦即85度。又,此完全打開角度不限於本實施例的打 開角度。
如圖16所示,當原稿壓合板3蓋闔的角度為0度時,係藉由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來抵抗第一彈性構件70及第二彈性構件120的總彈力,壓於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往下方按壓第一滑動構件60與第二滑動構件110以處於最大限度壓縮第一彈性構件70、70以及第二彈性構件120之狀態。在此蓋闔狀態下,由於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超過第一彈性構件70、70與第二彈性構件120的總彈力,所以原稿壓合板3保持穩定的蓋闔狀態。
從此蓋闔狀態扶著原稿壓合板3的前面側並掀開,原稿壓合板3可藉由第一彈性構件70、70與第二彈性構件120的總彈力,輕輕地掀開而不會感覺到其原本的重量。如圖18(A)及(B)所示,當原稿壓合板3達到60度的打開角度時,由於原稿壓合板3的重量與第一彈性構件70、70和第二彈性構件120的總彈力係平衡,所以即使從原稿壓合板3鬆手,原稿壓合板3也不會自然落下而蓋闔。
從此中間角度進一步掀開原稿壓合板3時,第二滑動構件110的第二受壓凸輪部111係保持與按壓凸輪部33之間的接觸狀態。此按壓凸輪部33與第二滑動構件110的第二受壓凸輪部111之間的接觸狀態,係持續到圖1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3的完全打開位置。也就是說,此接觸狀態如圖19所示,持續到原稿壓合板3的最大打開角度85度。在原稿壓合板3的最大打開角度中,藉由降低其轉動扭矩及作用於第二滑動構件110的第二彈性構件120的彈性,讓原稿壓合板3保持在打開狀態。
當從完全打開狀態蓋闔原稿壓合板3時,藉由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首先,由於第二滑動構件110抵抗第二彈性構件120的彈力且被往下按壓,所以原稿壓合板3受到的反彈較弱。雖隨著原稿壓合板3被蓋闔,而使第二彈性構件120的彈性阻力逐漸增大,但進一步地由於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壓接到第一彈性構件70、70作用於的第一滑動構件60,藉由其緩衝作用,原稿壓合 板3不會急速地蓋闔。如此一來,當原稿壓合板3的蓋闔角度達到18度,如圖17(A)所示,由於活塞桿82的上端部接觸到設置在第二滑動構件110之第二彈簧容置孔113的內頂部115,且流體阻尼裝置80開始作用,所以即使轉動扭矩增大,原稿壓合板3也會因其本身的重量而不會急速地蓋闔。此外,雖隨著原稿壓合板3蓋闔,支撐構件30會轉動,但是第一滑動構件60與第二滑動構件110會被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按壓,且抵抗第一彈性構件70、70與第二彈性構件120的彈性而往下方滑動,所以不必擔心原稿壓合板3急速地蓋闔。
如圖17(A)所示,由於設置於第二滑動構件110之第二彈簧容置孔113的內頂部115從原稿壓合板3的蓋闔角度18度抵靠在流體阻尼裝置80的活塞桿82的前端部,所以流體阻尼裝置80開始作用,即使原稿壓合板3蓋闔操作時的慣力,或者在蓋闔操時用力往下按壓原稿壓合板3,原稿壓合板3也不會急速地蓋闔。
此處原來係將第二滑動構件110的第二受壓凸輪部111設為,從原稿壓合板3的開闔角度為30度左右,與支撐構件30的按壓凸輪部33接觸,將流體阻尼裝置80開始作用的開闔角度設為18度,係可適當選擇的實施例。以這種方式構成時,具有縱向短的鉸鏈、或彈性構件的最大壓縮高度較短的情況下,也可對應之優點。
也就是說,於本發明中,尤其在原稿壓合板3的蓋闔操作時,不會如習知技術般,流體阻尼器裝置80從其既定的蓋闔角度就開始作用,且由於讓第二彈性構件120起作用之第二滑動構件110,在原稿壓合板3的蓋闔操作時就預先進行緩衝作用,所以流體阻尼裝置80的緩衝作用會順暢進行。
又,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而且涵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範圍內的各種變更實施例。例如,於上述實施型態中,雖然舉出將本發明之鉸鏈適用於連結影印機之裝置本體及原稿壓合板之鉸鏈的例子說明,當然,本發明不僅 適用於影印機,也可適用於複合機、掃描器,傳真機等之其他各種機器的鉸鏈。
且,於上述實施型態中,雖然舉出將本發明之鉸鏈適用於原稿壓合板之中間保持角度為60度的機器之鉸鏈的例子說明,當然,本發明也可適用於中間保持角度為60度以外的機器。
且,於上述實施型態中,雖然顯示用兩個不同大小的鉸鏈連結裝置本體及原稿壓合板之例子,但當然也可用兩個相同大小的鉸鍊或三個以上的鉸鏈連結裝置本體及原稿壓合板。
本發明,由於構成如上述之構造,所以較佳用於作為即使使用流體阻尼裝置也使如原稿壓合板等的開闔體於蓋闔操作時的動作順暢之鉸鏈,及使用此鉸鏈之各種機器。
10L:鉸鏈
20:安裝構件
24:底板部
25L:左側板部
25R:右側板部
26:凸緣部
26a:安裝孔
27:兩側板部
30:支撐構件
31:本體部
31a:前面
31b:上面
32L、32R:臂部
36:安裝孔
40:鉸鏈軸
90:第一導電板
92:前板部
94:右板部
100:第二導電板

Claims (8)

  1. 一種鉸鏈,係以可開闔方式將開闔體連結到裝置本體,其構造包含:一安裝構件,具有朝縱向安裝到該裝置本體的後部上端的殼體部;一支撐構件,安裝在該開闔體側,同時透過鉸鏈軸以可轉動方式安裝於該安裝構件的兩側板部;一第一滑動構件,於該安裝構件內設置成可往上下方向滑動,於上面具有第一受壓凸輪部;一按壓凸輪部,設置於該支撐構件的下面側與該第一滑動構件的該第一受壓凸輪部接觸;一第一彈性構件,由設置於該第一滑動構件及該安裝構件的底部側之間,用於讓該第一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推動之線圈彈簧所構成;一流體阻尼裝置,設置於該第一彈性構件內用於緩和該第一滑動構件的下降動作;一第二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安裝於該流體阻尼裝置之活塞桿的前端側,同時透過設置於該第一滑動構件的導孔將其前端側與該按壓凸輪部壓接;及一第二彈性構件,彈性設置用於讓該第二滑動構件以可滑動方式往上方推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安裝構件由合成樹脂製成,於該內部設置一金屬製之補強框架,以容置該第一滑動構件及該第一彈性構件且與鉸鏈軸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第二滑動構件貫穿設置於該第一滑動構件的該導孔,並且水平剖面呈橢圓形或多邊形,於上面側具有 一第二受壓凸輪部,從下部側朝上部側且往軸心部軸向,具有一容置該第二彈性構件的第二彈簧容置孔,且於其入口處具有一卡固於該活塞桿之卡固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第二滑動構件之該第二受壓凸輪部抵靠於該支撐構件之按壓凸輪部之時間,係選擇在開始蓋闔該原稿壓合板之後,該流體阻尼器開始作用之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第二滑動構件係將該活塞桿容置在設置於該軸心部軸向的第二彈簧容置孔,且一邊捲繞該活塞桿,一邊於與該活塞桿之間彈性設置一第二彈性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第二滑動構件卡固於該第一滑動構件,以使其不會從該第一滑動構件從上方脫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鉸鏈,其中該第一彈性構件係設置複數個於該安裝構件內,該流體阻尼裝置係設置於其中之至少一個。
  8. 一種事務機器,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之任一項所述之鉸鏈,該鉸鏈係以可開闔方式將開闔體連結到該裝置本體。
TW108118298A 2018-06-26 2019-05-27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TWI704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1005A JP7134470B2 (ja) 2018-06-26 2018-06-26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2018-121005 2018-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113A TW202001113A (zh) 2020-01-01
TWI704294B true TWI704294B (zh) 2020-09-11

Family

ID=6900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298A TWI704294B (zh) 2018-06-26 2019-05-27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34470B2 (zh)
CN (1) CN110645260B (zh)
TW (1) TWI704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5341B2 (ja) * 2020-05-15 2024-05-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各種機器
JP2023019067A (ja) * 2021-07-28 2023-02-09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CN116696928B (zh) * 2022-12-29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532A (ja) * 2004-11-05 2006-05-25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CN102687070A (zh) * 2009-11-27 2012-09-19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TW201533337A (zh) * 2014-02-24 2015-09-01 Nifco Korea Inc 辦公設備的用於開閉蓋的鉸鏈裝置
JP2015183840A (ja) * 2014-03-26 2015-10-22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TW201634825A (zh) * 2015-03-31 2016-10-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蓋體用開闔裝置及具備此開闔裝置的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2137B2 (ja) * 1993-10-25 1998-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押圧装置の開閉機構
KR20040028115A (ko) * 2002-09-28 2004-04-03 김흥기 댐퍼힌지
US7963648B2 (en) 2007-12-13 2011-06-21 Simotec Inc. Original cover closer
CN101458470B (zh) * 2007-12-13 2012-08-22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原稿压紧板的开闭装置
JP5807943B2 (ja) 2010-04-22 2015-11-10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2015001619A (ja) 2013-06-14 2015-01-05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582289B2 (ja) 2015-04-24 2019-10-02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798163B2 (ja) * 2016-07-05 2020-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調整方法
JP6975439B2 (ja) * 2017-01-10 2021-12-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CN206918043U (zh) * 2017-04-19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终端
JP7045685B2 (ja) 2017-11-20 2022-04-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7114051B2 (ja) 2018-03-22 2022-08-08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3532A (ja) * 2004-11-05 2006-05-25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CN102687070A (zh) * 2009-11-27 2012-09-19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TW201533337A (zh) * 2014-02-24 2015-09-01 Nifco Korea Inc 辦公設備的用於開閉蓋的鉸鏈裝置
JP2015183840A (ja) * 2014-03-26 2015-10-22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TW201634825A (zh) * 2015-03-31 2016-10-01 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蓋體用開闔裝置及具備此開闔裝置的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5260B (zh) 2021-01-05
TW202001113A (zh) 2020-01-01
CN110645260A (zh) 2020-01-03
JP2020003561A (ja) 2020-01-09
JP7134470B2 (ja) 202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4294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US10033891B2 (en) Hinge apparatus for cover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93688B2 (ja) 開閉体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開閉体開閉装置を備えた各種被開閉体
US10260267B2 (en) Furniture hinge comprising a damper
US20180155974A1 (en) Furniture hinge comprising a damper and a spring
CN117156057A (zh)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CN109424631B (zh) 原稿压接板开闭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事务机器
TWI682094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各種機器
JP2020003561A5 (zh)
JP2006037588A (ja) 開閉装置および開閉装置の取付け方法
JP7485343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22026959A (ja)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2590407Y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16180862A (ja) 開閉支持装置
KR20090003139U (ko) 복사기, 인쇄기, 팩스 및 스캐너의 도어 전용 개폐 힌지
TWI796847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JPH11125056A (ja) ヒンジ装置
JP6910071B2 (ja) ゲーム機用上部蝶番
KR102390644B1 (ko) 손가락 끼임 방지 도어
TW202321560A (zh) 插入式鉸鏈及使用此插入式鉸鏈的事務機器
KR200447946Y1 (ko) 커버 개폐용 힌지 장치
JP2002085253A (ja) 炊飯器
JP5658060B2 (ja) ダンパー
KR200161622Y1 (ko) 사무기기의 상커버 개폐용 힌지(the hinge mechanism which is applied for document cover in oa machines)
JPH08232557A (ja) シャッター保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