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6057A -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6057A
CN117156057A CN202311209626.9A CN202311209626A CN117156057A CN 117156057 A CN117156057 A CN 117156057A CN 202311209626 A CN202311209626 A CN 202311209626A CN 117156057 A CN117156057 A CN 117156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side plates
cam slider
document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96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哲生
小川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6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6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3/0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 E05F3/2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in hin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1Brak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52Type of friction
    • E05Y2201/254Fluid or viscous fri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38Cams; Ra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1Digital copier; digital 'photocop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3Facsimile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简单构造控制伴随原稿压合板开合操作的旋转扭矩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包含:安装构件,安装于装置本体侧;支撑构件,使得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安装构件两个侧板,并安装原稿压合板;受压构件,设置于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间;凸轮滑块,使凸轮部抵靠于受压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构件内部;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凸轮滑块及支撑构件的自由端之间,使凸轮滑块压接于受压构件,使支撑构件向原稿压合板打开方向旋转施力;以及制动装置,设置于支撑构件及凸轮滑块间;制动装置以多个摩擦脊部构成,摩擦脊部在支撑构件内壁面朝向凸轮滑块设置;对于各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凸轮滑块侧逐渐增高的平缓向上倾斜部。

Description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本申请是于2018年1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的中国专利申请201810013281.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使用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较佳适用于以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等安装于譬如多功能机器或印刷机等的办公机器的装置主体。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用于多功能机器或印刷机等的办公机器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80993号公开专利公报所示,具有下列构件: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该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支撑构件,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使得该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安装构件的该两个侧板;升降构件,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该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受压构件,安装于该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凸轮滑块,使得凸轮部抵靠于该受压构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部;弹簧承接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部的自由端侧;致动构件,抵靠于该弹簧承接构件,且安装于该升降构件的该两个侧板之间;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该升降构件向与该支撑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且使得该支撑构件向该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以及制动装置,由1条的摩擦脊部所构成,该1条摩擦脊部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壁部的中间部与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
然而,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构成制动装置的摩擦脊部纤细且在支撑构件内壁部的中间部仅设置1条摩擦脊部,要获得必要的摩擦扭矩,必须提高该摩擦脊部的高度。如此一来,在该凸轮滑块及支撑构件之间,有必要设置适当的空间,且在不使制动装置操作区域中,会产生所谓松动,存在着妨碍到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顺利操作的问题。
另外,公知技术上,为了获得摩擦扭矩,在铰链轴及支撑构件之间插通该铰链轴且设置使得摩擦片或弹簧垫圈相互重叠,且由于设置以填空方式构成铰链轴的端部的摩擦产生装置,所以零件数目较多且阻碍到降低成本。
再者,在使用公知的弹性装置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时,在原稿压合板的整个开合角度中,找不到控制支撑构件的旋转操作而达到提高原稿压合板的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来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发明的,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使用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独创性设计一种制动装置,且在支撑构件及凸轮滑块之间为平滑且可以进行良好的滑动操作,而且可以获得所需的摩擦力矩的简单构造。
其次,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使用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从原稿压合板的闭合状态至完全打开状态,及从完全打开状态至闭合状态下的全打开角度,控制原稿压合板的开合操作且操作性良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具有: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该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该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安装构件的该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该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受压构件,设置于该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凸轮滑块,其于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及该两个侧板之间由该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该受压构件抵靠,该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的内壁部;弹簧承接构件,抵靠于致動構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部;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该凸轮滑块压接于该受压构件,且使得该支撑构件向该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以及制动装置,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及该凸轮滑块之间;其中,该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该一对摩擦脊部位于该支撑构件的背板的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该凸轮滑块而设置,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系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摩擦脊部;对于各该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该凸轮滑块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该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该摩擦脊部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凸轮滑块的平坦部,对于以该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该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再者,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2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具有: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该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
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该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安装构件的该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受压构件,设置于该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凸轮滑块,其于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及该两个侧板之间由该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该受压构件抵靠,该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的内壁部;以及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支撑构件的自由端侧之间,使得该凸轮滑块压接于该受压构件,且使得该支撑构件向该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动装置,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之间操作;摩擦止动装置,从结束该制动装置操作的该原稿压合板的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至最大打开角度之间操作;其中,该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该一对摩擦脊部位于该支撑构件的背板的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该凸轮滑块而设置,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系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摩擦脊部;对于各该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该凸轮滑块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该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该摩擦脊部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凸轮滑块的平坦部,对于以该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该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该摩擦止动装置以制动片及突起部构成,该制动片设在该安装构件的两侧板的各上部,该突起部设在该制动片上从该原稿压合板的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起所抵靠的该凸轮滑块的两侧部。
另外,为了特别达成本发明的第1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具有: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该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该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安装构件的该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该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受压构件,设置于该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凸轮滑块,其于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及该两个侧板之间由该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该受压构件抵靠,该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的内壁部;弹簧承接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部的自由端侧;致动构件,抵靠于该弹簧承接构件,且安装于该升降构件的该两个侧板之间;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该升降构件向与该支撑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且使得该支撑构件向该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制动装置,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及该凸轮滑块之间;以及阻尼器装置,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其中,该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该一对摩擦脊部位于该支撑构件的背板的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该凸轮滑块而设置,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系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摩擦脊部;对于各该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该凸轮滑块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该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该摩擦脊部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凸轮滑块的平坦部,对于以该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该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另外,为了特别达成本发明的第2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具有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该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该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安装构件的该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该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该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受压构件,设置于该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凸轮滑块,其于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及该两个侧板之间由该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该受压构件抵靠,该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该支撑构件的该背板的内壁部;弹簧承接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构件内部的自由端侧;致动构件,抵靠于该弹簧承接构件,且安装于该升降构件的该两个侧板之间;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该升降构件向与该支撑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且使得该支撑构件向该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阻尼器装置,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制动装置,在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第一中间打开角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之间操作;以及摩擦止动装置,从结束该制动装置操作時该原稿压合板的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至最大打开角度之间操作。其中,该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该一对摩擦脊部位于该支撑构件的背板的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该凸轮滑块而设置,该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系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摩擦脊部;对于各该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该凸轮滑块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该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该摩擦脊部从该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该凸轮滑块的平坦部,对于以该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该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该摩擦止动装置以制动片及突起部构成,该制动片设在该安装构件的两侧板的各上部,该突起部设在该制动片上从该原稿压合板的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起所抵靠的该凸轮滑块的两侧部。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该铰链轴被分为两个部分。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该升降轴被分为两个部分。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为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该一对摩擦脊部在该支撑构件的背板的内壁面保持既定间隔且设置一对。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为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该支撑构件具有固定片(retaining piece),该固定片从该侧板向内侧所设置的地方至少覆盖该凸轮滑块的下面侧,该凸轮滑块在与该两侧的该固定片连接的一侧具有脊部。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受压构件的外围设置圆柱体或旋转构件。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得该受压构件形成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的销状物。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受压构件安装于该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的弯曲构件。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凸轮滑块与该摩擦脊部压接时产生变形,且可缓和接收该摩擦脊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制动装置设置使得该原稿压合板于第一中间打开角度为20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为60度的范围内,在该支撑构件及该凸轮滑块之间产生作用。
再者,如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该制动装置设置于该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内侧。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阻尼器装置设置于该凸轮滑块及该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且从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
再者,如果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凸轮滑块及该安装构件之间进一步设置该支撑构件的摩擦止动装置,该摩擦止动装置在原稿压合板的既定开合角度中操作。
再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摩擦凸状部的前端为半圆形或尖头形状。
再者,如果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为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使得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用于办公机器的装置本体及原稿压合板之间。
本发明的构造,如以上所述,为了要控制原稿压合板的开合操作,在使用弹性装置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以简单的构造来控制既大型又重的原稿压合板的开合操作,以防止打开时的快速跳起,且在中间开合角度中,可以在自由停止(free stop)状态下保持停止,再者,可以获得从既定的闭合角度不使原稿压合板突然闭合的作用效果。
另外,通过本发明,在原稿压合板的整个开合范围中,控制支撑构件的旋转扭矩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将此安装于以假想线所示的多功能机器的装置本体上,相同地,在以假想线所示的原稿压合板为闭合状态下的侧面图。
图3为表示省略以假想线所示的装置本体及原稿压合板所看到图2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平面图。
图4为表示从撞到背面的右侧所看到图2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图面。
图5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支撑构件,其中(a)图为从下方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平面图;(c)图为在(a)图中的摩擦脊部的B-B线的剖面图;(d)图为(b)图的C-C线的剖面图。
图7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凸轮滑块,其中(a)图为从上面侧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从下侧看到的立体图;(c)图为前视图。
图8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弹簧承接构件,其中(a)图为从后方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a)图的D-D线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以A-A线分割所看到图3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A-A线剖面图。
图10为表示以20度打开图9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1为表示以60度打开图9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2为表示在图9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原稿在如同书本似厚厚的原稿情况下的操作说明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4为表示在图13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将此安装在以假想线所示的多功能机器的装置本体上,相同地,在使得以假想线所示的原稿压合板为闭合状态下的侧面图。
图15为表示省略以假想线所示的装置本体及原稿压合板所看到图14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平面图。
图16为表示省略以假想线所示的装置本体及原稿压合板所看到图14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背面图。
图17为表示在图13至图16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在图13至图16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支撑构件,其中(a)图为从斜下方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该平面图;(c)图为在(a)图的E-E线的剖面图;(d)图为(b)图的F-F线的剖面图。
图19为表示在图13至图16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凸轮滑块,其中(a)图为从上面侧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该前视图。
图20为表示在图13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的弹簧承接构件,其中(a)图系为从下方侧看到的立体图;(b)图为(a)图的G-G线的剖面图。
图21为表示图14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22为用来说明以70度打开图2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原稿压合板状态中的摩擦止动装置的操作说明图。
图23为用来说明以90度打开图21所示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原稿压合板状态中的摩擦止动装置的操作说明图。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现在参考附图并且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使用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另外,在以下说明中,虽然以用在办公机器当中的多功能机器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例子来说明,但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也可以用于多功能机器以外的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或扫描仪等的办公机器。
【实施例1】
图1至图12是具体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图面。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以下列构件构成:安装构件1,安装到多功能机器M1的装置本体m1(现在参考图2及第9至图12)侧;支撑构件2,使得该两个侧板2b,2b通过铰链轴3且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该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升降构件6,安装原稿压合板m2(兹参考图2及第9至图13),该安装原稿压合板m2以使得该两个侧板6b,6b通过升降轴4向与该支撑构件2不同方向旋转的方式轴接于该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的自由端侧;受压构件8,设置于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之间的销状物;凸轮滑块10,使得凸轮部10f抵靠于该受压构件8,且被夹持于向比该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较内侧突设成直角的固定片(retainingpiece)2c,2c,且在该支撑构件2的中设置为可滑动;致动构件9,设置于升降构件6的两个侧板6b,6b之间的销状;弹簧承接构件11,抵靠于该致动构件9且容置于支撑构件2的内部;以及双线圈弹簧式的弹性装置12,通过弹性设置于凸轮滑块10及弹簧承接构件11之间,通过致动构件9使得该升降构件6向与支撑构件2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同时使得支撑构件2及升降构件6向原稿压合板m2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的大小线圈弹簧12a,12b重叠所设置。再者,在小直径线圈弹簧12b中,例如可以容置由流体阻尼器所组成的阻尼器装置13,插入于凸轮滑块10及弹簧承接构件11之间,如后述所言,从原稿压合板m2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能够防止使得该原稿压合板突然掉落。
更详言之,安装构件1,尤其如图1与图5及图9至图12所示,其以下列构件所构成:安装板1a,安装于该装置本体m1上;两个侧板1b,1b,从该安装板1a的两侧部,各设置于相对该安装板1a为正交的上方(也含大致正交的方向);以及大致为矩形状的后板1c,从安装板1a的后端部设置于相对该安装板1a为正交的上方(也含大致正交的方向),且使得该两侧部的一部分卡合于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
支撑构件2,尤其如图6所示,以下列构件所构成:背板2a;两个侧板2b,2b,从该背板2a的两端部向下垂;以及细薄的固定片2c,2c,从该两个侧板2b,2b的下端侧一起向内侧弯曲,两个侧板2b,2b,如上述所言,通过插入于该圆形安装孔2d及变形安装孔2e的铰链轴3,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到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在两个侧板2b,2b的自由端侧,通过插入到连结孔2f,2f的该升降轴4且以可旋转方式轴接升降构件6,并且设置嵌入致动构件9的两端侧的导槽部2g,2g。
另外,以设置于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的附图标记2i,2i所示物为通孔,在组合时,通过未图标的插销(pin)而使得凸轮滑块10停止,用于以铰链轴3将安装构件1及支撑构件2的各两个侧板1b,1b与2b,2b的彼此之间连接时。另外,附图标记2j,2j(仅显示其中一个)为凸肋。
铰链轴3为金属制呈销状的圆形杆,且在其中一个端部侧具有变形轴部(未图示),插入到安装于安装构件1的轴承构件安装孔1f,1f的轴承构件1g,1g,设置于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的圆形安装孔2d及变形安装孔2e,通过铆接该两端部,对安装构件1以可旋转方式安装支撑构件2。尤其如图4所示,在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外侧及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之间,通过铰链轴3而使得环状的间隔物a,a插入。在公知技术的该点,在铰链轴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凸缘部,且在设置该凸缘部侧的安装构件的侧板及安装构件的侧板之间,使得插入该铰链轴的摩擦垫圈或弹簧垫圈来插入,通过铆接铰链轴的另一端部侧而产生摩擦力矩,但如果通过本发明,如后述所言,由于另外设置可以产生摩擦转矩的制动装置B1,所以可以省略铰链轴的凸缘部或摩擦垫圈或弹簧垫圈,进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该铰链轴3,即使在后述的实施例2~3(更不用说实施例1)中,也可以构成将此分成2部分且将安装构件及支撑构件的各两个侧板的彼此之间连接。本发明的铰链轴也包含2分割。
升降构件6,具有:背板6a;以及两个侧板6b,6b,从该背板6a的两端部,分别向相对该背板6a为正交的下方(也含大致正交的方向)下垂。该升降构件6向设置于该两个侧板6b,6b的安装孔6d,6d(仅显示其中一个),经过通过插通设置于支撑构件2的自由端侧的连结孔2f,2f的升降轴4,在支撑构件2的外侧以可旋转方式向与该支撑构件2的反方向来连接。再者,在以升降构件6的两个侧板6b,6b的升降轴4所连接的侧边,使轴心共享且设置安装孔6e,6e(仅显示其中一个)在该安装孔6e,6e(仅显示其中一个)安装呈销状的金属制的致动构件9。
另外,也可以从设置于升降构件6的前端侧的顶板(未图示)整体或分开设置该致动构件9。另外,如后述的实施例3的图24所示,本发明也可以实施于省略升降构件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权利要求1为假设在这种情况下。
在升降构件6的背板6a安装该原稿压合板m2,并且在该背板6a的该后端部侧设置高度调整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由螺纹接合于该背板6a的调整螺丝7a及螺纹接合于该调整螺丝7a的螺帽7b所构成。该高度调整装置7用来微调相对原稿压合板m2的原稿载置台m3(接触玻璃)的高度,且能够使得原稿压合板m2均匀地压接于原稿载置台m3的上面。在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刻划出当时所用的刻度2h。
虽然在该升降轴4及致动构件9未图示,但在该两端部设置小直径部。在插入升降轴4的支撑构件2及设置于升降构件6的各连结孔2f,2f及安装孔6d,6d(仅显示其中一个)当中,虽然支撑构件2侧匹配于升降轴4的大直径部的外径的圆形状,但升降构件6的安装孔6d,6d使得中心具有2个大小的圆形孔相互重叠的不倒翁形状,且使得小直径部分与升降构件6的小直径部卡合之后再铆接。设置于插入致动构件9的升降构件6的安装孔6e,6e也使得中心具有2个大小的圆形孔相互重叠的不倒翁形状,且使得小直径部分与致动构件9的小直径部卡合之后再铆接。无论哪种情况,省略E环等且作成容易安装升降轴4及致动构件9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另外,安装升降轴4的安装孔6d,6d及安装致动构件9的安装孔6e,6e,小直径部分为反方向,安装升降轴4的安装孔6d,6d的小直径部分略微朝下。这是因为通过作用于致动构件9的弹性装置12的弹力而使得按压力施力于设置小直径部分所引起。
另外,该升降轴4可以为将此分割为2个部分而构成使得支撑构件2及升降构件6的各两个侧板2b,2b与6b,6b彼此连接,升降轴4也包含如此的实施例。后述的实施例2也相同的。
在支撑构件2内,挟持于固定片2c,2c而使得凸轮滑块10沿着轴向容置为可滑动,且容置弹簧承接构件11。凸轮滑块10及弹簧承接构件11均形成为有底圆柱形状。在凸轮滑块10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弹簧承接构件11侧设置弹簧承接孔部10a,而且在受压构件8侧设置凸轮部10f,其中该凸轮部10f由覆盖该受压构件8的外部露出侧的盖体部10b;跟随于该盖体部10b所设置的向上倾斜部10c;以及跟随于该向上倾斜部10c所设置的向下倾斜部10d所形成。在弹簧承接构件11的凸轮滑块10侧设置弹簧承接孔部11a。凸轮滑块10及弹簧承接构件11收纳于支撑构件2内,以便使得相互的弹簧承接孔部10a,11a相互对向,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侧与受压构件8抵靠,弹簧承接构件11的抵靠部11b的侧与致动构件抵靠。
另外,致动构件9,在实施例上,虽然为金属制的销状物,但除了该实施例之外,也可以在升降构件6设置顶板(未图示)且将顶板向内侧弯曲,或在顶板形成致动构件。另外,致动构件9能以可旋转或固定方式安装于升降构件6的两个侧板6b,6b之间。再者,在致动构件9的外围,可以使得以树脂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圆柱体以旋转或固定方式加以安装。本发明的致动构件包含这些实施例。这也与实施例2相同。
其次,制动装置B1以一对摩擦脊部5,5所构成,该摩擦脊部在支撑构件2的背板2a的内壁面的后部侧保持既定间隔且设置为大致平行,在原稿压合板m2的既定开合角度范围中通过与凸轮滑块10的平坦背部压接对以铰链轴3为支点而旋转的支撑构件2来执行制动作用。各摩擦脊部5,5的形状,尤其如第6(c)图所示,在该起始端5a,5a及起始端5b,5b设置各向中央部逐渐增高的倾斜部5c,5c.5d,5d,中央部形成为平坦部5e,5e。各摩擦脊部5,5的高度在平坦部的部分约0.35mm左右。各起始端5a,5a及起始端5b,5b的形状与凸轮滑块10的后端部侧的边缘部平行,也就是说,与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为正交状态。该起始端5a,5a及起始端5b,5b的形状也可以为半圆形或尖头形状。其他的实施例,虽不排除将摩擦脊部5设为1条且扩宽该宽度,或再增加数目,但本实施例的例子为最优选的。
在这种实施例的情况下,尤其凸轮滑块10可以形成比支撑构件2的背板2a的内壁侧与固定片2c,2c之间的尺寸及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内侧的尺寸小约0.1mm左右。这是考虑到制动装置B1的摩擦脊部5,5的厚度。
再者,制动装置B1的摩擦脊部5,5也可以设置于支撑构件2的两个侧板2b,2b侧。再者,凸轮滑块10由于为合成树脂制,所以通过使得该凸轮滑块10变形也可以构成创造整个或部分的摩擦扭矩。
另外,受压构件8在本实施例为金属制的销状物,在小值径部构成其中一个端部侧,也对应到设置于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的大小的安装孔1d,1e而形成为大小。虽然受压构件8的大直径部分插入到大直径的安装孔1d,而受压构件8的小直径部分插入到小直径的安装孔1e,且通过铆接该各端部而加以固定,但也可以使用E环加以限制防止脱落。另外,也能够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两个侧板1b,1b。再者,即使受压构件8非销状,也能够使得构成呈剖面为凸状的板金制或是合成树脂制的弯曲构件固定到安装构件1的两个侧板1b,1b内侧。再者,在该受压构件8,可任意以嵌入固定或者可旋转方式安装以合成树脂制,或其他材料所构成的圆柱体。受压构件8包含这些的变形实施例,这也与实施例2相同。
其次,说明上述实施例1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的动作。如图2及图9所示,在以假想线所示的原稿压合板m2为闭合的状态下,主要通过该原稿压合板m2的重量抵挡弹性装置12的弹力而使得原稿压合板m2闭合,保持稳定的闭合状态。另外,此处,如图所示,当受压构件8使得原稿压合板m2为闭合时,也可以通过抵靠到向下倾斜部10d使得原稿压合板m2向闭合方向旋转施力。无论哪种情况,在原稿压合板m2为闭合状态中,受压构件8使得该轴向的侧部与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抵靠,支撑被压缩的状态下的弹性装置12的按压力。
其次,从图2及图9所示的状态来看,如果打开原稿压合板m2,由于可以使得相对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的受压构件8的抵靠位置,从该凸轮部10f的向上倾斜部10c的较高方向向较低方向维持压接状态下而同时移动,所以通过弹性装置12的弹力,可以使得原稿压合板m2在减轻原稿压合板m2的原来的重量状态下而被打开。当手从已打开的原稿压合板m2离开时,受压构件8的抵靠位置会利用受到通过弹性装置12而向其中一个方向施力滑动的凸轮滑块10的向上倾斜部10c的较高方向移动的摩擦阻力,而使得原稿压合板m2经过通过支撑构件2在铰链轴3周围所产生的旋转力矩;弹性装置12的弹力;以及抵靠于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的受压构件8所产生的旋转扭矩而平衡。实施例上,以原稿压合板m2为大于等于20度的打开角度,使得该原稿压合板m2稳定地保持停止。
当原稿压合板m2从图2所示的闭合状态打开到20度时,由于会使得滑动的凸轮滑块10的上部后端部开始抵靠到制动装置B1的摩擦脊部5,5的倾斜部5c,5c,所以产生制动作用。此时,因为在摩擦脊部5,5的凸轮滑块10侧形成向平坦部5e,5e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倾斜部5c,5c,所以对于凸轮滑块10的摩擦脊部5,5的接触,不会猛然动作地冲撞且能够平稳地进行,进而可以达到改进操作性。该制动作用,当原稿压合板m2从第一中间打开角度的20度达到第二中间打开角度的60度,甚至超过60度时,虽未图示,但凸轮滑块10会从受压构件8离开,在实施例上,使得凸轮滑块10的止动部10e侧抵靠于铰链轴3且形成为阻止滑动的构造。
当闭合已打开的原稿压合板m2时,受压构件8会抵挡弹性装置12的弹力且受到向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的较高方向滑动时的抵挡,通过用手压住原稿压合板m2的按压力;原稿压合板m2的重量及惯性力来闭合该原稿压合板m2,如果既定的闭合角度譬如为10度,则原稿压合板m2的闭合方向的力矩将逐渐地增强,即使松开手也会自动闭合,但是本发明,使得阻尼器装置13动作且进行缓冲作用,所以无须担心原稿压合板m2迅速闭合且发出巨大的声音或是夹手事件发生。
在受压构件8及凸轮滑块10的凸轮部10f的滑动面涂抹润滑用的油脂。在该滑动面,其中在凸轮滑块10的向上倾斜部10c侧,设置多个油池10g(Grease pool)。油池10g的形状及设置位置及数目并无限制。
当原稿厚度在如书本厚的原稿m7情况下,该厚的原稿m7,如图12所示,放在接触玻璃m 3(原稿载置台)上且下压原稿压合板m2时,相同地如图12假想线所示,通过安装于以升降轴4为支点而旋转的升降构件6的两个侧板6b,6b的致动构件9而推动弹簧承接构件11,抵挡弹性装置12的弹力且在凸轮滑块10侧滑动,并且使得原稿压合板m2与升降构件6一起以升降轴4为轴心旋转,水平地覆盖厚的原稿m7的上面。因此,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不管原稿的厚度如何,都可以使得原稿稳定地压在装置本体m1的上面,尤其是厚的原稿m7情况下,尽可能地防止使得外部光线从接触玻璃m3侵入到装置本体内的曝光系统。
【实施例2】
图13至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该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2,虽然比第1实施例子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为大型,但实质上看到的为相同构造。因此,主要以下列构件构成:安装构件20,支撑构件21,铰链轴22,升降轴23,受压构件24,升降构件25,致动构件27,凸轮滑块28及弹簧承接构件29,宽度比第1实施例的宽度较宽。这主要是因为该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2比第1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1通过开合具有重量的原稿压合板m5所致。
安装构件20,尤其如图17及图21至图23所示,其以下列构件所构成:安装板20a,安装于多功能机器M2的装置本体m4上;两个侧板20b,20b,从该安装板20a的两侧部,分别朝向相对该安装板20a为正交的上方(也含大致正交的方向)而设置;以及大致为矩形状的后板20c,从安装板20a的后端部朝相对该安装板20a为正交的上方,且使得该两侧部卡合于两个侧板20b,20b。
支撑构件21,尤其如图8所示,以下列构件所构成:背板21a;两个侧板21b,21b,从该背板21a的两端部向下垂;以及固定片2c,2c,从该两个侧板21b,21b的下端侧一起向内侧弯曲且在中央部封闭,在两个侧板21b,21b的其中一个端部侧设置圆形安装孔21d及变形安装孔21e,在另一端部侧,设置升降轴23的安装孔21g,21g(仅显示一方)。再者,在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设置导槽部21f,21f,该导槽部21f,21f位于安装孔21g,21g(仅显示一方)的下方且嵌入致动构件27的两侧端。再者,设置于圆形安装孔21d及变形安装孔21e附近的插入孔21h,21h在以铰链轴22将支撑构件21连接于安装构件20时用来插入插销且固定凸轮滑块28,附图标记21i,21i为凸部。
铰链轴22是金属制呈销状的圆形杆,且在其中一个端部侧设置变形轴部(未图示),使其插入到安装于安装构件20的轴承构件安装孔20g,20g的轴承构件20h,20h,且插入于设置于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的圆形安装孔21d及变形安装孔21e之后,利用铆接两端部而固定于支撑构件21,相对安装构件20以可旋转方式与支撑构件21一起安装。在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20b,20b外侧及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之间,插入铰链轴22而使得环状的间隔物b,b插入。在公知技术的该点,在铰链轴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凸缘部,且在设置该凸缘部侧的安装构件的侧板及安装构件的侧板之间,使得插入该铰链轴的摩擦垫圈或弹簧垫圈来插入,通过铆接铰链轴的另一端部侧而产生摩擦力矩,但如果通过本发明,如后述所言,由于另外设置可以产生摩擦转矩的制动装置B2,所以可以省略铰链轴22的摩擦垫圈或弹簧垫圈,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该第2实施例的铰链轴22,在第1实施例上已说明可以为以2分割来构成。在铰链轴22之中,虽然该第2实施例的铰链轴22或第3实施例的铰链轴38也相同,但也包含2分割。
升降构件25具有:背板25a;以及两个侧板25b,25b,从该背板25a的两端部分别向相对该背板25a为正交的下方(也含大致正交的方向)下垂。该升降构件25向设置于该两个侧板25b,25b的安装孔25d,25d,经过通过插通设置于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的自由端侧的连结孔21g,21g的升降轴23,在支撑构件21的外侧能够以可旋转方式与该支撑构件21连接。再者,在以升降构件25的两个侧板25b,25b的升降轴23所连接的侧边共享轴心且设置安装孔25e,25e,在该安装孔25e,25e安装呈销状的金属制的致动构件27。
另外,也可以从设置于升降构件25的前端侧的顶板整体或分开设置该致动构件27。另外,如后述的实施例3的图24所示,本发明也可以实施于省略升降构件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权利要求1表示这种情况下。
另外,该第2实施例虽然未在升降构件25的背板25a设置实施例1所示的高度调整装置7,但该高度调整装置7可以任意设置。
虽然在升降轴23及致动构件27未图示,但在该两端部设置小直径部,在插入升降轴23的支撑构件21的连结孔21g,21g及设置于升降构件25的变形孔25d,25d,25e,25e(仅各显示其中一个)当中,支撑构件21侧虽然是匹配于升降轴23的大直径部的外径的圆形状,但升降构件25的变形孔25d,25d(仅显示其中一个)及变形孔25e,25e由使得中心具有2个大小的圆形孔所形成的不倒翁形状,且使得小直径部分与升降构件23的小直径部卡合之后再铆接。另外,安装升降轴23的变形孔25d,25d及安装致动构件27的变形孔25e,25e使得小直径部分为反方向,安装升降轴23的变形孔25d,25d的小直径部分略微朝下。这是因为通过作用于致动构件27的弹性装置30的弹力而使得压力施力于设置小直径部分的侧所引起。连结致动构件27的变形孔25e,25e,左右形状不同,使得致动构件27的小直径部分插入卡合到作为变形孔的部分之后,就构成铆接两端部的构造。无论哪种情况,省略E环等且作成容易安装升降轴及致连结构件进而达到降低成本。
在支撑构件21内,挟持于固定片21c,21c而使得凸轮滑块28沿着轴向容置为可滑动,且容置固定弹簧承接构件29。
该第2实施例的凸轮滑块28,在弹簧承接构件29侧设置弹簧承接孔部28a,28a,在另一端部侧设置凸轮部28f,该凸轮部28f由盖体部28b;跟随于该盖体部28b所设置的向上倾斜部28c;以及跟随于该向上倾斜部所设置的向下倾斜部28d所形成,且跟随于向下倾斜部28d设置止动凹部28e。并且,在与固定片21c,21c连接的侧,在该两侧部,设置横跨前后方向且为一对的长条状的山脊部28g,28g,中央部份形成为凹部28j。再者,在凸轮滑块28上面部设置中央搁板状部28i。通过如此的构造,使得凸轮滑块28减少与固定片21c,21c及背板21a内侧连接的面接,且设计为使得在支撑构件21内部滑动的凸轮滑块28的摩擦阻力可缓和。另外,凸轮滑块28的高度及宽度,如同第1实施例,使得支撑构件21的内部尺寸构成为小于约0.1mm~0.2mm左右。
弹簧承接构件29形成为剖面大致为矩形的有底圆柱形状,在凸轮滑块28侧设置弹簧承接孔部29a,29a。凸轮滑块28及弹簧承接构件29收纳于支撑构件21内,以便使得互相的弹簧承接孔部28a,28a及29a,29a相互对向,凸轮滑块28的凸轮部28f侧与受压构件24抵靠,弹簧承接构件29的抵靠部11b的侧与致动构件27抵靠。
该第2实施例的弹性装置30,相比于第1实施例,使得相同直径的线圈弹簧30a,30b由两部组成而使用,在其中1个的线圈弹簧30a中,容置阻尼器装置13且设置于凸轮滑块28及弹簧承接构件29之间。
另外,致动构件27,在实施例上,虽然为金属制的销状物,但除了该实施例之外,也可以在升降构件25设置顶板且将该顶板向内侧弯曲,或在顶板安装由其他构件所形成的致动构件。另外,致动构件27,能以可旋转或固定方式安装于升降构件25的两个侧板25b,25b之间。
其次,制动装置B2以一对的摩擦脊部32,32所构成,该摩擦脊部32,32在支撑构件21的背板21a的内壁面的该铰链轴22侧保持既定间隔而设置为大致平行,在原稿压合板m5的既定开合角度范围中,通过与凸轮滑块28的背部压接,对以铰链轴22为支点而旋转的支撑构件21来执行制动作用。各摩擦脊部32,32的形状在该起始端32a,32a及终端部32b,32b设置各向中央部逐渐增高的倾斜部32c,32c及32d,32d,中央部形成为平坦部32e,32e。各摩擦脊部32,32的高度在平坦部的部分约0.35mm左右。各起始端32a,32a及终端部32b,32b的形状与凸轮滑块28的后端部侧的边缘部平行,也就是说,与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为正交状态。该起始端32a,32a及终端部32b,32b的形状也可以为半圆形或尖头形状。其他的实施例,虽然不排除将摩擦脊部32,32设为1条且扩宽该宽度,或再增加数目,但本实施例的例子为最优选的。
在这种实施例的情况下,尤其凸轮滑块28,可以形成比支撑构件21的背板21a的内壁侧与固定片21c,21c之间的尺寸及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内侧的尺寸小约0.1mm左右。这是考虑制动装置B2的摩擦脊部32,32的厚度。
再者,制动装置B2的摩擦脊部32,32,也可设置于支撑构件21的两个侧板21b,21b侧。再者,凸轮滑块28由于为合成树脂制,所以通过使得凸轮滑块28变形,也可以构成创造整个或部分的摩擦扭矩。
另外,受压构件24,实施例2为金属制的销状物(未图示),其中一个端部侧为小直径部,虽然插入到设置于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20b,20b的大小的安装孔20e,20f之后,再通过铆接该两端部而固定到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20b,20b,但也可以使用E环加以限制防止脱落。另外,也能够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两个侧板20b,20b。再者,即使受压构件24非销状,也能够使得构成呈剖面为凸状的板金制或是合成树脂制的弯曲构件固定到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20b,20b内侧。再者,在该受压构件24,可任意以嵌入固定或者可旋转方式安装以合成树脂制或其他材料所构成的圆柱体。
另外,在该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2,设置支撑构件21的摩擦止动装置33。该摩擦止动装置33,尤其如图17所示,以设置于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20b,20b的各上部的制动片20d,20d;以及在该制动片20d,20d,通过原稿压合板m5的开合角度,设置于抵靠的凸轮滑块28的两侧部处的突起部28h,28h(如图19所示)所构成。
其次,说明上述实施例2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2的动作。如图21所示,在以假想线所示的原稿压合板m5为闭合的状态下,主要通过该原稿压合板m5的重量抵挡弹性装置30的弹力而使得原稿压合板m5闭合,保持稳定的闭合状态。另外,此处,如图所示,当受压构件24使得原稿压合板m5闭合时,也可以通过抵靠到凸轮滑块28的向下倾斜部28d,使得原稿压合板m5向闭合方向旋转施力。无论哪种情况,在原稿压合板m5为闭合状态中,受压构件24使得该轴向的侧部与凸轮滑块28的凸轮部28f抵靠,支撑最被压缩的状态下的弹性装置30的弹力。
其次,从图21所示的状态来看,如果打开原稿压合板m5,具体的图示,由于与第1实施例的图10相同所以可以省略,由于可以使得相对凸轮滑块28的凸轮部28f的受压构件24的抵靠位置,从该凸轮部28f的向下倾斜部28d向向上倾斜部28c的较高方向来移动,再从此处向较低方向维持压接状态下而同时移动,所以通过弹性装置30的弹力,使得原稿压合板m5在减轻了原稿压合板m5原来的重量状态下而被打开。当手从已打开的原稿压合板m5离开时,受压构件24的抵靠位置会利用受到通过弹性装置30而向其中一方向施力滑动的凸轮滑块28的向上倾斜部28c的较高方向来移动的摩擦阻力,而使得原稿压合板m5通过通过支撑构件21在铰链轴22周围所产生的旋转力矩;弹性装置30的弹力;以及抵靠于凸轮滑块28的向上倾斜部28c的受压构件24所产生的旋转扭矩而平衡。即使放开手也不会自然地闭合。实施例上,以原稿压合板m2为大于等于20度的打开角度,使得该原稿压合板m5稳定地保持停止。
当原稿压合板m5从图21所示的闭合状态打开到20度时,如果打开到20度,由于会使得滑动的凸轮滑块28的后部落在制动装置B2的摩擦脊部32,32且为压接的状态而产生制动作用。此时,因为在摩擦脊部32,32的凸轮滑块28侧形成平缓的向上倾斜部32c,32c,所以对于凸轮滑块28的摩擦脊部32,32的接触,不会猛然动作地冲撞且能够平稳地进行,进而可以达到改进操作性。该制动作用,当原稿压合板m5的第二中间打开角度持续达到60度,甚至超过60度时,如图21所示,凸轮滑块28会从受压构件24离开,且能够使得摩擦止动装置33动作。该摩擦止动装置33通过使得凸轮滑块28的突起部28h,28h开始抵靠于设置在安装构件20的两个侧板的制动片20d,20d而动作,且使得原稿压合板m5的最大打开角度持续动作到90度,如果原稿压合板m5快速跳起,可以防止从最大打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急速掉下。
其次,如图23所示,使得原稿压合板m5打开到90度时,虽然会受到摩擦止动装置33的摩擦阻力,但如果抵挡该摩擦阻力而闭合原稿压合板m5,从中间闭合角度60度边使得受压构件24抵靠于弹性装置30作用的凸轮滑块28的向上倾斜部28c的下侧。因此,如果再闭合原稿压合板m5,虽然会使得受压构件24从向上倾斜部28c的下方抵挡弹性装置30的弹力而受到向凸轮滑块28的向上倾斜部28c的较高方向滑动时的抵挡,但通过用手压住原稿压合板m5的按压力操作即可以闭合。闭合原稿压合板m5,如果既定的闭合角度譬如为20度,则原稿压合板m5的闭合方向的力矩将逐渐地增强,即使松开手也会自动闭合,但是本发明,使得阻尼器装置31动作且进行缓冲作用,所以无须担心原稿压合板m5迅速闭合且发出巨大的声音或是夹手事件发生。
此时,如果在受压构件24及凸轮滑块28的凸轮部28f的滑动面设置油池,可以更进一歩提高润滑脂的保持能力。该油池28k,28k……,在本实施例上,设置于凸轮滑块28的凸轮部28f的向上倾斜部28c及向下倾斜部28d。并无限定该油池28k,28k的形状及位置。
另外,有关原稿在如同书本似的厚厚的原稿情况下的操作,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如此一来,在第2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m5中,通过阻尼器装置31;制动装置B2;以及摩擦止动装置33而在原稿压合板m5的整个开合角度中,通过控制支撑构件21的转动,使得原稿压合板m5的开合操作能够平稳进行。如此的构造也使用在第1实施例及后述的第3实施例。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另一个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图。该第3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由于省略升降构件,所以本发明以可实施于如此构造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权利要求1以如此构造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作为请求项。
如果通过图面,安装构件35安装于多功能机器M3的装置本体m8上,且在支撑构件37上安装原稿压合板m9。支撑构件37具有该背板37a及两个侧板37b,37b,且从背板37b侧使得顶板37c下垂,构成以该顶板37c支撑弹簧承接构件36。另外,在该第3实施例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弹簧承接构件36而构成直接以顶板37c支撑弹性装置41的端部。其他,以附图标记m10所示为原稿载置台(接触玻璃),以附图标记38所示为铰链轴,以附图标记39所示为受压构件,以附图标记40所示为凸轮滑块。
该第3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A3的制动装置B3的构造,由于与第1实施例或第2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详细图示及该说明。另外,设置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的阻尼器装置13,31或第3实施例的摩擦止动装置33为可任意变更设计的事项。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至第3实施例中,安装构件,支撑构件,升降构件的任一者或全部均可以作为合成树脂成型品。
本发明的构造,如以上所述,优选用于以简单的构造控制原稿压合板的开合操作,且具有可以进行平稳的开合操作的弹性装置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或者使用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

Claims (18)

1.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所述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
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所述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受压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
凸轮滑块,其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及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由所述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所述受压构件抵靠,所述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内壁部;
弹簧承接构件,抵靠于致动构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
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凸轮滑块压接于所述受压构件,且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向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以及
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及所述凸轮滑块之间;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所述一对摩擦脊部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所述凸轮滑块而设置,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摩擦脊部;对于各所述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所述凸轮滑块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所述摩擦脊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凸轮滑块的所述平坦部,对于以所述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2.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所述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
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所述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受压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
凸轮滑块,其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及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由所述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所述受压构件抵靠,所述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内壁部;;以及
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支撑构件的自由端侧之间,使得所述凸轮滑块压接于所述受压构件,且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向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
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动装置,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之间操作;;以及
摩擦止动装置,从结束所述制动装置操作的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至最大打开角度之间操作;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所述一对摩擦脊部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所述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所述凸轮滑块而设置,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摩擦脊部;对于各所述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所述凸轮滑块侧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所述摩擦脊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凸轮滑块的所述平坦部,对于以所述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所述摩擦止动装置以制动片及突起部构成,所述制动片设在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侧板的各上部,所述突起部设在所述制动片上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起所抵靠的所述凸轮滑块的两侧部。
3.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所述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
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的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所述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受压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
凸轮滑块,其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及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由所述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所述受压构件抵靠,所述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内壁部,;
弹簧承接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的自由端侧;
致动构件,抵靠于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且安装于所述升降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之间;
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升降构件向与所述支撑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且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向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
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及所述凸轮滑块之间;以及
阻尼器装置,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
其中,
所述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所述一对摩擦脊部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所述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所述凸轮滑块而设置,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摩擦脊部;对于各所述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所述凸轮滑块侧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所述摩擦脊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凸轮滑块的所述平坦部,对于以所述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4.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具有安装于装置本体侧的安装板及从所述安装板两侧竖立的两个侧板;
支撑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的两侧垂下的两个侧板及从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固定片,使得所述两个侧板通过铰链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升降构件,至少具有背板及从所述背板垂下的两个侧板,通过升降轴且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的自由端,并且安装原稿压合板;
受压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侧的两个侧板之间;
凸轮滑块,其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及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由所述固定片固定而可滑动地收纳,设在其一端的凸轮部与所述受压构件抵靠,所述凸轮滑块并具有平坦背部以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内壁部;
弹簧承接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的自由端侧;
致动构件,抵靠于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且安装于所述升降构件的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以及
弹性装置,通过弹性设置于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升降构件向与所述支撑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向旋转施力,且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向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打开方向旋转施力;
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阻尼器装置,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操作;
制动装置,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之间操作;以及
摩擦止动装置,从结束所述制动装置操作時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至最大打开角度之間操作;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以一对摩擦脊部及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构成,所述一对摩擦脊部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背板的所述铰链轴侧并在内壁面朝向所述凸轮滑块而设置,所述凸轮滑块的平坦背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摩擦脊部;对于各所述摩擦脊部,至少设置从所述凸轮滑块侧逐渐增高的平缓的向上倾斜部及接着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平坦部,通过所述摩擦脊部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既定的第一中间打开角度压接所述凸轮滑块的所述平坦部,对于以所述铰链轴为支点旋转的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制动作用;
所述摩擦止动装置以制动片及突起部构成,所述制动片设在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两侧板的各上部,所述突起部设在所述制动片上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所述第二中间打开角度起所抵靠的所述凸轮滑块的两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铰链轴被分为两个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轴被分为两个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一对摩擦脊部在所述支撑构件的背板的内壁面保持既定间隔且成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从所述侧板向内侧所设置的地方至少覆盖所述凸轮滑块,所述凸轮滑块在与所述两侧的所述固定片连接的一侧具有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在所述受压构件的外围设置圆柱体或旋转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使得所述受压构件形成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的销状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受压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之间的弯曲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凸轮滑块在与所述摩擦脊部压接时产生变形,且可缓和接收所述摩擦脊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使得所述原稿压合板于第一中间打开角度为20度至第二中间打开角度为60度的范围内,在所述支撑构件及所述凸轮滑块之间产生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侧板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在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弹簧承接构件之间,设置从所述原稿压合板的既定闭合角度产生操作的阻尼器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摩擦止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凸轮滑块及所述安装构件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中所述摩擦凸状部的前端为半圆形或尖头形状。
18.一种办公机器,其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用于装置本体及原稿压合板之间。
CN202311209626.9A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Pending CN1171560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2171 2017-01-10
JP2017002171A JP6975439B2 (ja) 2017-01-10 2017-01-10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CN201810013281.2A CN108287457A (zh)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3281.2A Division CN108287457A (zh)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6057A true CN117156057A (zh) 2023-12-01

Family

ID=6278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3281.2A Pending CN108287457A (zh)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CN202311209626.9A Pending CN117156057A (zh)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3281.2A Pending CN108287457A (zh) 2017-01-10 2018-01-08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4285B2 (zh)
JP (1) JP6975439B2 (zh)
CN (2) CN108287457A (zh)
TW (1) TWI6554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8449B2 (ja) * 2017-03-23 2021-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US10221603B2 (en) * 2017-04-13 2019-03-05 Weber Knapp Company Counterbalan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DE102017114776A1 (de) * 2017-07-03 2019-01-03 Hettich-Oni Gmbh & Co. Kg Dämpferanordnung und Klappenbeschlag
JP6999155B2 (ja) * 2017-08-29 2022-01-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7134470B2 (ja) * 2018-06-26 2022-09-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7264420B2 (ja) * 2018-10-05 2023-04-25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7223400B2 (ja) * 2018-12-28 2023-02-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US11021834B2 (en) * 2019-07-12 2021-06-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having a hinge assembly
CN110313844A (zh) * 2019-08-21 2019-10-11 无锡市惠昌烧烤炉科技有限公司 烧烤炉阻尼铰链
CN116194651A (zh) * 2020-07-28 2023-05-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器
JP2022070476A (ja) * 2020-10-27 2022-05-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5162A (en) * 1990-04-18 1992-05-19 Eaton Corporation Actuation responsive brake pedal pad assembly
JP3923636B2 (ja) * 1997-12-25 2007-06-06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728385B2 (ja) * 1998-12-11 2005-12-21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00296769A (ja) * 1999-03-17 2000-10-24 Aerofun ケーブル上を行き来す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搬送体もしくは類似する乗り物を備えた搬送装置
JP2000314992A (ja) * 1999-04-30 2000-11-14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3899213B2 (ja) * 1999-11-30 2007-03-28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727502B2 (ja) * 1999-12-01 2005-12-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4116992B2 (ja) * 2004-11-11 2008-07-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254524B2 (ja) * 2004-11-17 2013-08-0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4676769B2 (ja) * 2005-01-18 2011-04-27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DE102007006164A1 (de) * 2007-02-07 2008-08-14 Siemens Ag Reibungsbremse mit einer zwischen zwei Bremselementen vorgesehenen Kontaktfläche
JP5382757B2 (ja) * 2007-08-0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自動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160959B2 (ja) * 2007-08-21 2013-03-13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CN101398646B (zh) * 2007-09-26 2011-08-31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JP5645210B2 (ja) * 2009-06-08 2014-12-24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5522518B2 (ja) * 2009-12-28 2014-06-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12237918A (ja) * 2011-05-13 2012-12-06 Tok Bearing Co Ltd ヒンジ機構
JP5966164B2 (ja) * 2011-11-07 2016-08-10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5995043B2 (ja) * 2011-12-27 2016-09-2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保持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6210480B2 (ja) * 2013-01-18 2017-10-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KR20160003483A (ko) * 2014-07-01 2016-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너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5494B (zh) 2019-04-01
JP6975439B2 (ja) 2021-12-01
US10754285B2 (en) 2020-08-25
CN108287457A (zh) 2018-07-17
TW201826006A (zh) 2018-07-16
US20180196385A1 (en) 2018-07-12
JP2018112632A (ja) 2018-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56057A (zh)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US7581290B2 (en) Hinge structure
JP5966164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7045690B2 (ja) 蓋体開閉装置並びに各種機器
JP6601902B2 (ja) 蓋体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蓋体開閉装置を備えた各種機器
TWI704294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JP7015053B2 (ja) 蓋体開閉装置並びに各種機器
CN114488730A (zh)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办公机器
JP2013164502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oa機器
KR101369111B1 (ko) 틸트힌지 및 이 틸트힌지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KR100709298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JP5640303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17181598A (ja)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13050551A5 (zh)
JP3231804U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KR100781349B1 (ko) 슬라이드 앤 스윙 타입 휴대폰의 스윙 제어장치
WO2019054501A1 (ja) カムヒンジ装置
KR102026534B1 (ko) 다단 회동형 힌지장치
JP5889522B2 (ja) 電子機器の開閉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TW202321560A (zh) 插入式鉸鏈及使用此插入式鉸鏈的事務機器
KR970003825Y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KR200349129Y1 (ko) 도어용 힌지장치
KR200447946Y1 (ko) 커버 개폐용 힌지 장치
JP3946877B2 (ja) 自動閉鎖ヒンジ
TW202414064A (zh) 開闔支撐裝置及事務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