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6311B -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6311B
TWI686311B TW107143402A TW107143402A TWI686311B TW I686311 B TWI686311 B TW I686311B TW 107143402 A TW107143402 A TW 107143402A TW 107143402 A TW107143402 A TW 107143402A TW I686311 B TWI686311 B TW I6863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guide member
paper
guide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953A (zh
Inventor
近藤勝行
宮川正好
岡本克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6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631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6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dropping the articles
    • B65H29/3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dropping the articles from supports slid from under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38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ovable piling or advancing arms, frames, plates, or like members with which the articles are maintained in face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2Stationary guides or smoo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0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 B65H31/3018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from opposite part-support elements, e.g.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9Other means designated for special purpose
    • B65H2404/693Retractable guiding means, i.e. between guiding and non guid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8Form of handled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82Piled package
    • B65H2701/1829Bound, bundled or stapled stacks 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媒體排出裝置具備:排出輥對,其將媒體排出;排出托盤,其配置於排出輥對之鉛直方向上之下方,且具有供載置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載置面;及引導構件,其設置為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該進入位置係自媒體之與排出方向交叉之寬度方向之兩側進入寬度方向之內側者,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者。引導構件之排出方向之上游側端部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於鉛直方向上,配置於排出輥對之排出位置與排出托盤之載置面之位置之間的位置。

Description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用紙等媒體排出堆載於排出托盤等之載置部上之媒體排出裝置。
先前以來,具有搬送用紙等媒體之搬送部、及對媒體進行印刷之記錄頭之印刷裝置廣為人知(例如專利文獻1等)。於設置在印刷裝置之殼體之排出口之下方設置有排出托盤,將自排出輥排出之印刷後之媒體堆載於排出托盤之載置面上。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印刷裝置(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係將例如包括單張紙之媒體向排出托盤等之堆疊器上依序排出,被排出之媒體係堆載於堆疊器之載置面上。該印刷裝置係於將印刷後之媒體排出之排出口,為了應對排紙托盤上之捲曲,而配置自上方側抵接於媒體之抵接構件,藉此可將媒體以整列狀態堆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9618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自排出口排出之過程中,存在如下情形,後排出之後續媒體之前端抵接於先排出並堆載於排出托盤之載置面之先行媒體,因此,於後續媒體朝排出方向之下游側移動之過程中,後續媒體之前端部分捲入至下方,產生堆載於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時彎折之向下彎折。然而,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印刷裝置中,關於此種向下彎折並無對策。又,並不限於排出單張之媒體之情形,對於後處理裝置(加工機)亦相同。即,當後處理裝置將媒體束排出時,有如下情形:於排出之過程中,後排出之後續媒體束之前端抵接於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之載置面之先行媒體束,產生後續媒體束中之例如最下位之1張或複數張媒體朝下方彎折之向下彎折。再者,此種課題並不限於印刷裝置或後處理裝置,於排出並堆載用紙等媒體之媒體排出裝置中共通。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被排出之媒體之摺疊之媒體排出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以下,對用以解決上述課題之方法及其作用效果進行記載。 解決上述課題之媒體排出裝置係接收自處理裝置之排出部排出之媒體者,且具備:載置部,其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較上述排出部之高度位置更靠下方,且具有供載置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載置面;及引導構件,其設置為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該進入位置係自上述媒體之與排出方向交叉之寬度方向的兩側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者,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上述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者;且上述引導構件之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端部係於將該引導構件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情形時,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上述排出部之排出位置的高度位置與上述載置部之上述載置面的高度位置之間之高度位置。
根據該構成,媒體係於自排出部排出之過程中,藉由自寬度方向之兩側之退避位置進入寬度方向之內側之進入位置的引導構件而暫時一面支持一面排出。當引導構件退避至退避位置時,將媒體載置於載置面上之先行媒體上表面。因此,可減少被排出之媒體之摺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引導構件係以上述排出方向之下游側之一端側為旋動軸,且上述上游側端部即另一端側可於上述進入位置與上述退避位置之間進退。
根據該構成,引導構件係以一端側為旋動軸且另一端側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之旋動式,故而可使用例如長條狀之構件作為引導構件。由此,可使裝置於寬度方向上小型化。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係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情形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配置於較配置於上述退避位置之情形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更下方。
根據該構成,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係以使另一端側變低之方式傾斜,故而媒體被引導構件引導為下游端(前端)高於上游端(後端)之姿勢。因此,於引導構件退避至退避位置,將媒體載置於先行媒體上表面時,媒體不易朝排出方向之下游側位置偏移。由此,可將媒體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部之載置面。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自上述退避位置移動至上述進入位置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係維持位於上述退避位置時之高度位置,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且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內側,且於進入之終點位置下降。
根據該構成,容易避免引導構件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進入位置時與先行媒體誤接觸。由此,可減少引導構件與先行媒體誤接觸,損及先行媒體之整列性或者劃傷先行媒體之頻度。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自上述進入位置移動至上述退避位置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維持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之高度位置,退避至上述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且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且於退避之終點位置上升。
根據該構成,於引導構件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之過程中,可抑制使暫時支持之媒體浮起。由此,可將媒體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面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載置面與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上述引導構件以使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低於下游側之狀態傾斜,上述引導構件於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傾斜大於上述載置面。
根據該構成,容易使媒體靠近排出方向之上游側而載置於先行媒體上表面。由此,可將媒體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面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引導構件之摩擦係數設定為上述載置部之上述載置面之摩擦係數以下。
根據該構成,於被排出之過程中,媒體容易與載置部之載置面同樣或更進一步地於引導構件之上表面滑動。因此,媒體於在引導構件之上表面不刮擦地滑動。由此,容易避免因刮擦等引起之媒體之位置偏移。就該方面而言,可將媒體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部之載置面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引導構件於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的下游側端部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前的期間進入至上述進入位置,且於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後退避至上述退避位置。
根據該構成,引導構件係於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部之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前之期間進入至進入位置,故而可避免於朝進入位置進入之過程中引導構件與被排出之媒體接觸。因此,可抑制因移動中之引導構件與媒體之接觸引起之媒體的位置偏移。又,引導構件係於將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自排出部排出之後,退避至退避位置。因此,引導構件至少於受到自排出部排出媒體之力之期間支持媒體,且於不再受到自排出部排出媒體之力之後自進入位置退避。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因一面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部之媒體之上表面抵接一面被朝向排出方向之下游側推出而產生之摺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引導構件於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前,進入至上述進入位置。 根據該構成,可避免向進入位置進入之過程之引導構件與自排出部排出之媒體接觸。因此,可抑制因移動中之引導構件與媒體之接觸而引起之媒體之位置偏移。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開始自上述進入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退避時,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
根據該構成,於媒體之上游側端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部之媒體(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接觸受到接觸阻力之狀態下,引導構件開始自進入位置退避。因此,於引導構件退避時不易產生被引導至該上表面之媒體之位置偏移。由此,可將媒體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部之載置面。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配置在上述退避位置之情形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排出方向上之一端側與另一端側之任一者均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於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
例如,若於使引導構件退避時,其一部分位於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內側,則媒體刮擦引導構件之一部分而落入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時容易產生位置偏移。根據該構成,引導構件之排出方向上之一端側與另一端側之任一者均退避至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故而於引導構件之支持脫離後,媒體落入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時不易產生位置偏移。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上述引導構件之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之部分之上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側位於較無該引導構件之狀態下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成為排出方向之下游側的前端最初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位置更靠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
根據該構成,可不使被排出之媒體之前端與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部之媒體(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接觸,而利用引導構件支持該媒體。由此,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於媒體之前端抵接於先行媒體之上表面且媒體被朝下游側推出時容易產生之摺疊。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具有保持上述引導構件進行旋動之保持部,且於上述引導構件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上述保持部亦與上述引導構件一同地引導上述媒體。
根據該構成,因保持部與處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一同地引導媒體之構成,故而可使保持部接近媒體之排出路徑且配置於靠內側。由此,相比設置有包含引導構件及保持部之裝置,可使媒體排出裝置於寬度方向上小型化。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上述保持部係於上述引導構件移動至上述進入位置時,移動至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且於上述引導構件移動至上述退避位置時,移動至上述排出方向之下游側。
根據該構成,可於引導構件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退避之過程中,使引導構件之另一端於排出方向上位置變化之量相對變小。由此,可使於引導構件自進入位置退避之過程中對媒體賦予之與排出方向反向之力相對變小。
於上述媒體排出裝置中,較佳為,於上述引導構件之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的部分,存在能以上述引導構件之延伸方向為旋轉軸旋轉之部分。 根據該構成,藉由利用引導構件之可旋轉之部分之至少一部分支持媒體,可減少引導構件與媒體之摩擦。例如可抑制因引導構件於退避之過程中與媒體刮擦導致損及媒體之整列性。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再者,於以下之各圖中,設為可識別各構件等之程度之大小,故而與實際不同地示出各構件等之尺寸。
首先,對印刷裝置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印刷裝置10具備圖像形成裝置100、中間搬送裝置200及後處理裝置300。又,於各裝置100、200、300,具備控制各裝置100、200、300中之各機構之驅動之控制部11、12、13。各控制部11~13構成為可相互通信。例如,控制部11整合控制印刷裝置10之整體,控制部12、13係根據來自控制部11之指示,進行各裝置200、300之控制。
圖像形成裝置100係對於作為媒體之一例之用紙M形成圖像之裝置。後處理裝置300係例如進行利用訂書釘(針)將形成有圖像之複數張用紙M裝訂之訂書機處理等後處理的裝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處理裝置300相當於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而且,中間搬送裝置200係利用圖像形成裝置100將形成有圖像之用紙M搬送至後處理裝置300之裝置。中間搬送裝置200係配置於圖像形成裝置100與後處理裝置300之間。再者,控制部亦可為於構成印刷裝置10之各裝置100、200、300中之2個或3個裝置間共有。
於本實施形態之印刷裝置10中,圖像形成裝置100之作為上游側搬送路徑之第3排出路徑153連接於中間搬送裝置200之中間搬送路徑218,中間搬送路徑218連接於後處理裝置300之下游側搬送路徑319。而且,藉由上游側搬送路徑(第3排出路徑153)、中間搬送路徑218及下游側搬送路徑319,構成自成為用紙M之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之圖像形成裝置100經由中間搬送裝置200連續至後處理裝置300為止之搬送路徑(圖1中之二點鏈線)。
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00係藉由使作為液體之一例之油墨附著於用紙M而記錄文字或圖形、照片等之圖像之噴墨印表機,且具有大致長方體狀之殼體101。於殼體101之上部,安裝有用以進行圖像形成裝置100之各種操作之操作部102。
於圖像形成裝置100,在鉛直方向Z上,自圖像形成裝置100之中央部遍及下部設置有用紙匣103。於本實施形態中,用紙匣103係於鉛直方向Z上排列地配置有4個。於各用紙匣103,以積層狀態收容有藉由圖像形成裝置100進行記錄之用紙M。又,於各用紙匣103,形成有可供使用者握持之握持部103a。而且,用紙匣103構成為可對於殼體101裝卸。再者,收容於各用紙匣103之用紙M既可為分別不同之種類者,亦可相同之種類者。
於鉛直方向Z上之最上段之用紙匣103之上方,設置有矩形狀之前板外殼104。前板外殼104係設置為能以與用紙匣103相鄰之長邊為基端旋動,且構成為於與基端為相反側之前端側遠離圖像形成裝置100之開位置、及構成殼體101之一部分之閉位置之2個位置間旋動自如。
又,於殼體101之中間搬送裝置200側之一部分,以可視需要而安裝之方式設置有自殼體101延伸至中間搬送裝置200側之排紙托盤109。於排紙托盤109,載置有經由排出口108(參照圖2)排出之用紙M。
此處,參照圖2,對圖像形成裝置100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於圖像形成裝置100所具有之殼體101內,設置有記錄部110及搬送部130,該記錄部110係對用紙M自鉛直方向Z之上側進行記錄,該搬送部130係將用紙M沿著搬送路徑120搬送。搬送路徑120係形成為於將沿著前後方向Y之方向設為用紙M之寬度方向時,將與該寬度方向交叉之方向設為搬送方向搬送用紙M。
記錄部110具備可遍及用紙M之寬度方向之大致全域同時噴出油墨之行列式頭型之記錄頭111。記錄部110係藉由使自記錄頭111噴出之油墨附著於用紙M中與記錄頭111對向之記錄面(被印刷圖像之面),而於用紙M形成圖像。
搬送部130具有:複數個搬送輥對131,其等沿著搬送路徑120配置,且利用搬送驅動馬達(未圖示)驅動;及帶式搬送部132,其設置於記錄部110之正下方。即,對由帶式搬送部132搬送之用紙M,自記錄頭111噴出油墨進行記錄。
帶式搬送部132具有:驅動輥133,其配置於較記錄頭111更靠搬送方向上游側;從動輥134,其配置於較記錄頭111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及環狀傳送帶135,其形成為架設於該等各輥133、134之環狀。藉由驅動輥133驅動旋轉,傳送帶135進行環繞旋轉,藉由該環繞旋轉之傳送帶135而將用紙M向下游側搬送。即,傳送帶135之外周面係作為支持進行記錄之用紙M之支持面發揮功能。
搬送路徑120具有:供給路徑140,其用於朝向記錄部110搬送用紙M;排出路徑150,其用於搬送由記錄部110進行記錄且記錄結束之用紙M;及分支路徑160,其係藉由分支機構147而分支。
供給路徑140具有第1供給路徑141、第2供給路徑142及第3供給路徑143。於第1供給路徑141中,將自插入口141b插入之用紙M朝向記錄部110搬送,該插入口141b係藉由將配備於殼體101之右側面之外殼141a打開而露出。即,自插入口141b插入之用紙M係藉由第1驅動輥對144之旋轉驅動而朝向記錄部110直線地搬送。
於第2供給路徑142中,在鉛直方向Z上,將分別收容於配備在殼體101之下部之用紙匣103之用紙M朝記錄部110搬送。即,以積層狀態收容於用紙匣103之用紙M係於由取紙輥142a將最上位之用紙M送出,且由分離輥對145逐片分離之後,藉由第2驅動輥對146之旋轉驅動而於鉛直方向Z上一面搬送一面翻轉,朝向記錄部110搬送。
當於第3供給路徑143中,對用紙M進行於兩面上記錄圖像之兩面印刷時,將單面已由記錄部110記錄過之用紙M再次向記錄部110搬送。即,於較記錄部110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設置有自排出路徑150分支之分支路徑160。即,於進行兩面印刷時,將用紙M藉由設置於排出路徑150之中途之分支機構147之動作向分支路徑160搬送。又,於分支路徑160,可進行正轉與翻轉之兩種旋轉之分支路徑輥對161設置於較分支機構147更靠下游側。
於兩面印刷時,一面已被印刷之用紙M由分支機構147暫時向該分支路徑160引導,由正轉之分支路徑輥對161於分支路徑160內搬送至下游側。其後,向分支路徑160搬送之用紙M由翻轉之分支路徑輥對161於分支路徑160內自下游側朝上游側反向搬送。即,使分支路徑160中搬送之用紙M之搬送方向翻轉。
將自分支路徑160反向搬送之用紙M向第3供給路徑143搬送,由複數個搬送輥對131朝向記錄部110搬送。藉由在第3供給路徑143中進行搬送,用紙M之未經印刷之另一面以與記錄部110對向之方式翻轉,藉由第3驅動輥對148之旋轉驅動而朝向記錄部110搬送。即,第3供給路徑143係作為使用紙M翻轉而供給之翻轉搬送路徑發揮功能。
各供給路徑141、142、143中之第2供給路徑142及第3供給路徑143係將用紙M一面彎曲一面朝記錄部110搬送。另一方面,第1供給路徑141與第2供給路徑142及第3供給路徑143相比,用紙M未被較大彎曲地朝向記錄部110搬送。
各供給路徑141、142、143中搬送之用紙M係於被搬送至配設於較記錄部110更靠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之整列輥對149之後,其前端與已停止旋轉之整列輥對149碰觸。繼而,用紙M係藉由此種朝整列輥對149碰觸之狀態而將相對於搬送方向之傾斜修正(去除偏斜)。繼而,傾斜經修正之用紙M係藉由其後之整列輥對149之旋轉驅動而成為整列狀態朝記錄部110搬送。
由記錄部110對單面或兩面進行記錄且記錄已完成之用紙M係藉由搬送輥對131而沿著構成搬送路徑120之下游部之排出路徑150搬送。排出路徑150係於成為較與分支路徑160分支之位置更靠下游之位置,分支為第1排出路徑151、第2排出路徑152及第3排出路徑153。即,已完成記錄之用紙M係於構成排出路徑150之上游部之共通排出路徑154(上游排出路徑)搬送之後,藉由設置於成為共通排出路徑154之下游端之分支位置190的引導機構180(切換引導部)而朝構成排出路徑150之下游部之各排出路徑151、152、153中之任一路徑引導。引導機構180係設置於自共通排出路徑154之下游端分支為各排出路徑151、152、153之分支位置190。
第1排出路徑(上方排出路徑)151係如下之彎曲翻轉路徑,該彎曲翻轉路徑係以朝向殼體101之上方之方式彎曲並延伸,於已由記錄部110進行記錄之用紙M被搬送至在成為第1排出路徑151之末端之部位在殼體101之一部分形成開口之排出口155為止之期間,使該用紙M之表背翻轉。
第1排出路徑151係以由記錄部110進行了記錄之用紙M之記錄面為內側而使其彎曲,並且使用紙M自該用紙M之記錄面朝向上側之狀態翻轉為朝向下側之狀態。第1排出路徑151上搬送之用紙M係通過沿著第1排出路徑151設置於複數個部位之複數個搬送輥對131中之位於末端之排出輥對131A,自排出口155排出。而且,自排出口155排出之用紙M係朝鉛直方向Z下側下落,如圖2中二點鏈線所示,於積層於載置面156a上之狀態下排出至載置台156。再者,藉由配置於排出路徑150之複數個部位之搬送輥對131,而將用紙M以單面印刷時之記錄面於鉛直方向Z上朝下之姿勢自排出口155排出至載置台156。又,兩面印刷時之用紙M係以先一面上進行記錄之後翻轉,隨後於另一面進行記錄之記錄面於鉛直方向Z朝下之姿勢排出至載置台156。
載置台156具有隨著朝向左右方向X上之右方向而朝鉛直方向Z上側上升之前端升起之傾斜形狀,於該載置台156以積層狀態載置有用紙M。此時,載置於載置台156之各用紙M係沿著載置台156之傾斜朝左方向移動,接近設置在殼體101之排出口155之下側且具有大致鉛直之面之限制壁157而載置。
第2排出路徑152係於較第1排出路徑151更靠鉛直方向Z下側分支,自記錄部110朝向中間搬送裝置200直線地(水平地)延伸。因此,沿第2排出路徑152搬送之用紙M係於其姿勢與通過記錄部110時同樣地保持為固定之狀態下直線地搬送,自排出口108朝向排紙托盤109排出。即,第2排出路徑152係作為不使用紙M之姿勢翻轉地朝向排紙托盤109搬送用紙M之非翻轉排出路徑發揮功能。
第3排出路徑153係以於較第2排出路徑152更靠鉛直方向Z下側分支,且朝向殼體101之下方之方式,於鉛直方向Z上朝向斜下側延伸。而且,第3排出路徑153之下游端係與位於中間搬送裝置200所具有之中間搬送路徑218之上游端之導入路徑211連接。由此,沿第3排出路徑153搬送之用紙M朝中間搬送裝置200排出。再者,於第3排出路徑153,設置有可檢測用紙M之有無之搬送檢測部199。搬送檢測部199例如為光透過型或光反射型之光斷續器,且具備發出光之發光部及接收自發光部發出之光之受光部。作為發光部之發光元件,例如應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電二極體)發光元件或雷射發光元件等。又,受光部包含光電晶體或光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等。可藉由發光部及受光部而檢測用紙M之有無(受光部之受光之ON(接通)/OFF(斷開))。
搬送檢測部199係連接於控制部11,且基於特定之程式而被驅動控制。控制部11係驅動搬送檢測部199,將受光部之光之受光量與預定閾值加以比較,檢測用紙M之有無。而且,與搬送輥對131之驅動同步地,反覆檢測出用紙M之有與無之情形被判斷為正常搬送用紙M之狀態。另一方面,於在特定之時點或者特定之時間內,受光部之受光量中無變化之狀態持續之情形時,判斷為處於異常狀態(卡紙)。例如於因產生用紙M之搬送不良而導致未自記錄頭111側正常搬送用紙M之情形時,判斷為異常狀態(卡紙)。
排出路徑150之一部分及分支路徑160之一部分係安裝於設置在殼體101之引出單元170。再者,引出單元170構成為可對於殼體101裝卸。
此處,可適用於印刷裝置10之用紙M較佳為具有吸濕性及可撓性,例如可列舉電子照相影印用紙等普通紙、具備包含二氧化矽、氧化鋁、聚乙烯醇(PVA)及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等之水溶性油墨吸收層之噴墨用紙等。又,作為水溶性油墨之滲透速度相對較小類型之吸收性被記錄媒體,可列舉普通膠版印刷中使用之銅版紙、塗料紙及拋光紙等。又,作為用紙M,例如可列舉道林紙、PPC(Plain Paper Popier,普通紙影印機)影印紙及非塗佈印刷紙等。
其次,參照圖1,對中間搬送裝置200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中間搬送裝置200具備可搬送用紙M之中間搬送部252。中間搬送部252具備將所搬送之用紙M翻轉之至少1個翻轉部(於本實施形態中為2個第1翻轉部241及第2翻轉部242)。第1翻轉部241及第2翻轉部242於搬送路徑中位於較記錄部110更靠搬送方向之下游側,將形成(印刷)有圖像之用紙M翻轉。又,中間搬送裝置200具備供搬送用紙M之中間搬送路徑218。因此,中間搬送裝置200具備於圖像形成裝置100中一面搬送形成有圖像之用紙M一面使其乾燥之乾燥功能、及使自圖像形成裝置100搬送之用紙M翻轉之翻轉功能。
中間搬送裝置200之中間搬送路徑218係連接於圖像形成裝置100之第3排出路徑153。又,中間搬送路徑218具有:導入路徑243,其係上游端與第3排出路徑153連接;及第1分支路徑244及第2分支路徑245,其等係於導入路徑243之下游端即分支點A分支。即,於分支點A,分別連接有導入路徑243之下游端、第1分支路徑244之上游端及第2分支路徑245之上游端。而且,第1分支路徑244與第2分支路徑245之搬送方向上之路徑長係設為相互大致相同之長度。
進而,中間搬送路徑218具有:第1合流路徑246,其連接於第1分支路徑244之下游端即第1連接點B;及第2合流路徑247,其連接於第2分支路徑245之下游端即第2連接點C。第1合流路徑246與第2合流路徑247之搬送方向上之路徑長係設為相互大致相同之長度。
又,於第1連接點B,連接有第1翻轉部241所具有之第1翻轉路徑248。又,於第2連接點C,連接有第2翻轉部242所具有之第2翻轉路徑249。即,於第1連接點B,連接有第1分支路徑244之下游端、第1合流路徑246之上游端及第1翻轉路徑248之一端。又,於第2連接點C,連接有第2分支路徑245之下游端、第2合流路徑247之上游端及第2翻轉路徑249之一端。再者,第1翻轉路徑248及第2翻轉路徑249之路徑長係構成為成為可於搬送方向上利用圖像形成裝置100實施圖像形成(印刷)之用紙M之長度以上。
進而,中間搬送路徑218設置有第1合流路徑246及第2合流路徑247合流之合流點D,且具有連接於該合流點D之導出路徑250。即,於合流點D,連接有第1合流路徑246之下游端、第2合流路徑247之下游端及導出路徑250之上游端。該導出路徑250係朝向後處理裝置300於第1翻轉路徑248與第2翻轉路徑249之間向下延伸之後,以繞過第1翻轉路徑248之方式繞開向上延伸。再者,導出路徑250包含配置於上游側之第1導出路徑250a及配置於該第1導出路徑250a之下游側之第2導出路徑250b。而且,第2導出路徑250b之下游端係連接於後處理裝置300之下游側搬送路徑319。
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翻轉前路徑218a包含導入路徑243、第1分支路徑244及第2分支路徑245,翻轉後路徑218b包含第1合流路徑246、第2合流路徑247及導出路徑250。而且,翻轉前路徑218a於搬送方向上位於較第1翻轉部241或者第2翻轉部242更靠搬送方向之上游側。進而,翻轉後路徑218b於搬送方向上位於較第1翻轉部241或者第2翻轉部242更靠搬送方向之下游側。即,中間搬送路徑218具有:翻轉前路徑218a,其位於較第1翻轉部241及第2翻轉部242更靠搬送方向之上游側;及翻轉後路徑218b,其位於搬送方向之下游側。
又,圖1所示之中間搬送裝置200具有可按照中間搬送路徑218搬送用紙M之中間搬送部(未圖示)。中間搬送部具備可沿著中間搬送路徑218搬送用紙M之複數個搬送輥對。第1翻轉部241及第2翻轉部242構成為可使所搬送之用紙M翻轉。
於導入路徑243、第1分支路徑244及第2分支路徑245上,設置有以第1驅動馬達為共通之動力源而搬送用紙M之複數個搬送輥對(均未圖示)。又,於第1合流路徑246與第2合流路徑247及第1導出路徑250a上,設置有以第2驅動馬達為共通之動力源搬送用紙M之複數個搬送輥對(均未圖示)。又,於第2導出路徑250b上,設置有能以第3驅動馬達為動力源搬送用紙M之複數個搬送輥對(均未圖示)。而且,於中間搬送部之各輥對將用紙M自表背兩側夾住支持之狀態下,將輥對中之一個輥旋轉驅動,藉此沿著搬送路徑搬送用紙M。
又,於導入路徑243,設置有檢測用紙M之導入檢測部258。導入檢測部258例如為光斷續器,具體之構成與搬送檢測部199相同。而且,於較導入檢測部258更靠搬送方向下游側之分支點A,設置有引導翼片259。引導翼片259係由螺線管等驅動,切換將沿導入路徑243搬送之用紙M朝第1分支路徑244及第2分支路徑245中之哪一路徑引導。
進而,於第1分支路徑244之下游端,設置有第1限制翼片261,該第1限制翼片261係容許自第1分支路徑244向第1翻轉路徑248之用紙M之移動,另一方面,限制自第1翻轉路徑248向第1分支路徑244之用紙M之移動。進而,於第2分支路徑245之下游端,設置有第2限制翼片262,該第2限制翼片262係容許自第2分支路徑245向第2翻轉路徑249之用紙M之移動,另一方面,限制自第2翻轉路徑249向第2分支路徑245之用紙M之移動。該等第1限制翼片261及第2限制翼片262係以藉由彈推構件(未圖示)之彈推力將第1分支路徑244或者第2分支路徑245之下游端堵住之方式被彈推。
又,於第1分支路徑244、第2分支路徑245、第1合流路徑246、第1合流路徑247、第1導出路徑250a及第2導出路徑250b,分別配置有檢測用紙M之檢測部。例如,於第2導出路徑250b,配置有檢測部285,該檢測部285係於較自中間搬送裝置200排出用紙M之排出位置更靠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之位置,檢測用紙M。該等檢測部及檢測部285例如為光斷續器,且具體之構成與搬送檢測部199相同。再者,各搬送通路之各檢測部之數量可由各搬送路徑之形態等而任意地設定。
於第1翻轉部241,配置有檢測送入至第1翻轉路徑248之用紙M之檢測部、及設置於第1翻轉路徑248上之第1翻轉輥對(未圖示)。第1翻轉輥對係基於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時發送之信號,由第1翻轉馬達(未圖示)正轉驅動或反轉驅動。
又,於第2翻轉部242,配置有檢測送入至第2翻轉路徑249之用紙M之檢測部、及設置於第2翻轉路徑249上之第2翻轉輥對(未圖示)。第2翻轉輥對係基於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時發送之信號,由第2翻轉馬達(未圖示)正轉驅動或反轉驅動。再者,檢測部例如為光斷續器,具體之構成與搬送檢測部199相同。
其次,對後處理裝置300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後處理裝置300具備大致箱形狀之框體320。框體320具備後處理供紙口322及後處理排紙口323。後處理供紙口322及後處理排紙口323分別形成有開口,後處理供紙口322係對應於中間搬送裝置200之中間搬送路徑218之下游端而配置,將中間搬送路徑218與下游側搬送路徑319連接。而且,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係自後處理供紙口322遍及後處理排紙口323配置,自中間搬送裝置200搬送之用紙M係自後處理供紙口322供給,於對用紙M實施後處理等之後,自後處理排紙口323排出。
於框體320之內部,配置有堆疊器328及後處理部325等。堆疊器328暫時載置用紙M,且具有載置面328a及壁面328b,該載置面328a具有可載置用紙M之大致平坦面,該壁面328b相對於載置面328a之端部形成於大致直角方向。
後處理部325係利用合適之機構對載置於堆疊器328之狀態之用紙M進行在用紙M穿通穿孔之穿孔處理、或將每特定張數之用紙M裝訂之訂書處理、及令用紙M之寬度方向之位置在每一張或每一束於其寬度方向上錯開進行調整之移位處理等後處理。再者,後處理部325亦可具備進行用紙M之摺疊處理之用紙摺疊部、或可實現將用紙M裁斷之裁斷處理、將用紙M摺疊之折帖處理、將用紙M製書之製書處理或自動分頁處理等之機構。
又,於框體320之內部,沿著下游側搬送路徑319配置有下游側搬送部326。下游側搬送部326具有藉由驅動輥(未圖示)而驅動之搬送輥對327。而且,於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中之後處理排紙口323之附近配置有作為排出部之一例之排出輥對329。搬送輥對327係於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中配置在較堆疊器328及後處理部325更靠上游側,將自後處理供紙口322供紙之用紙M搬送至堆疊器328。又,於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中之後處理供紙口322附近,配置有作為檢測用紙M之第1檢測部之一例之搬入檢測部351。搬入檢測部351例如為光斷續器,具體之構成與搬送檢測部199相同。
又,於框體320之內部,設置有引導沿著下游側搬送路徑319搬送之用紙M之引導部330。引導部330具有突部形狀。而且,於引導部330,具備具有大致平坦面之引導面330a,引導面330a係與下游側搬送路徑319(堆疊器328)對向地配置。本實施形態之引導面330a之與用紙M之搬送方向大致正交之尺寸寬度具有與搬送方向大致正交之用紙M之尺寸寬度大致同等之尺寸。藉此,可容易地搬送用紙M。引導部330係配置於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中之搬送輥對327之下游側且排出輥對329之上游側。因此,自搬送輥對327搬送之用紙M係經由引導部330搬送至堆疊器328。
本實施形態之堆疊器328係於下游側搬送路徑319中配置於較搬送輥對327更靠下游側,暫時載置由後處理部325進行處理之用紙M。而且,以載置於堆疊器328之複數張用紙M之至少一端邊側對齊之方式,將堆疊器328之載置面328a沿斜方向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堆疊器328之一端配置於後處理排紙口323側,堆疊器328之另一端(壁面328b)配置於後處理部325側。後處理排紙口323配置於較後處理部325更靠上方,堆疊器328朝向成為下方之後處理部325斜向地配置。藉此,載置於堆疊器328之用紙M之一端邊與堆疊器328之壁面328b接觸,藉此,用紙M之一端邊對齊。
如圖1所示,後處理裝置300之排出輥對329構成為配置於堆疊器328之一端側,將載置於堆疊器328之用紙M逐張排出或以包含特定張數之每一束排出。排出輥對329具備第1排出輥329a及第2排出輥329b。第1排出輥329a與第2排出輥329b係排列於鉛直方向Z,第1排出輥329a係配置於成為較第2排出輥329b更靠上方之位置。而且,第1排出輥329a與第2排出輥329b構成為可分離及壓接。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排出輥329a構成為可藉由驅動馬達而相對於第2排出輥329b移動。
而且,於將自搬送輥對327搬送之用紙M載置於堆疊器328時,使排出輥對329分離。此時,第1排出輥329a係配置於第1排出輥329a與第2排出輥329b之間隔成為最大之第1位置。再者,所謂間隔係利用第1排出輥329a及第2排出輥329b夾住用紙M之方向上之間隔,且係第1排出輥329a之最外周面與第2排出輥329b之最外周面之最短尺寸。而且,於該狀態下用紙M之一部分通過第1排出輥329a與第2排出輥329b之間之後,利用第1排出輥329a及第2排出輥329b將用紙M以夾住之方式壓接(夾持),使排出輥對329向朝堆疊器328側拉回之方向旋轉。藉此,將用紙M載置於堆疊器328。此時,第1排出輥329a朝較第1位置更靠下方且利用第1排出輥329a及第2排出輥329b壓接用紙M之夾持位置移動。而且,於在堆疊器328載置有特定張數之用紙M之前,反覆第1排出輥329a及第2排出輥329b之分離及壓接狀態下之拉回動作。
於框體320之外側,在較後處理排紙口323更靠下方設置有作為載置部之一例之排出托盤331。排出托盤331係供堆載自後處理排紙口323排出之用紙M。排出托盤331係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鉛直方向Z上之下方,且具有供堆載(載置)被排出之用紙M之載置面331a。排出托盤331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端位於較上游端更靠鉛直方向Z之上方,且於框體320之外側朝向斜上方突出。
於將由後處理部325實施了後處理之用紙束M1排出至排出托盤331側之情形時,使壓接有特定張數之用紙束M1之排出輥對329向朝堆疊器328側之相反側搬送用紙M之方向旋轉。藉此,可將用紙束M1向排出托盤331側排出。於本實施形態中,排出輥對329(第1排出輥329a、第2排出輥329b)相當於排出輥之一例。
又,於排出輥對329之下游側之後處理排紙口323附近,配置有作為檢測自後處理排紙口323排出之用紙M或用紙束M1之第2檢測部之一例的排出檢測部352。排出檢測部352例如為光斷續器,具體之構成與搬送檢測部199相同。排出檢測部352之檢測信號被送至控制部13。
如圖3所示,後處理裝置300具備:框體320,其係於鉛直方向Z上較長之四方形箱狀;及排出托盤331,其供堆載自後處理排紙口323排出之用紙束M1。排出托盤331設置為可沿著框體320之供後處理排紙口323形成開口之側面於鉛直方向Z上升降。
如圖3所示,後處理裝置300具備防摺疊裝置20,該防摺疊裝置20係對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用紙束M1於下落至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或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面331a之用紙M(先行用紙)之上表面之前予以引導,而防止用紙束M1之向下彎折。此處,所謂向下彎折係如下現象:自後處理排紙口323排出之後續用紙M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下游端(前端)抵接於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用紙M(先行用紙)之上表面,下側之一張或複數張朝下方彎折。
防摺疊裝置20係配置於較處於最上升位置時之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更靠上方,且於寬度方向Y上夾隔後處理排紙口323之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的兩側具備一對引導單元30。一對引導單元30係支持於在框體320之上端部自寬度方向Y之兩側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延伸出之一對支持臂340。如圖3所示,一對引導單元30具有一對引導構件31,該一對引導構件31位於較排出輥對329更靠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且可引導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用紙束M1。
如圖3所示,於自排出輥對329之用紙束M1之排出位置(夾持位置)與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間,設置有作為框體320之一部分且具有大致鉛直之面之限制壁320a。向排出托盤331排出之用紙束M1係藉由其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後端)抵接於限制壁320a而整列。
如圖4所示,排出托盤331構成為可藉由升降機構332而移動(即升降)至鉛直方向Z之上方及下方。升降機構332具備:環形之正時傳送帶(timing belt)334,其捲繞於在鉛直方向Z上分開特定距離之一對傳送帶輪333;及升降馬達335(參照圖19),其成為升降機構332之動力源。升降馬達335之輸出軸係經由齒輪機構(未圖示)而可傳遞動力地連結於一驅動用之傳送帶輪333。排出托盤331構成為由形成於框體320之後處理排紙口323側之一側面之導軌336引導可進行升降。排出托盤331之基端部係經由正時傳送帶334及連結構件337而連結。由此,排出托盤331係藉由升降馬達335正轉驅動或反轉驅動而上升或下降。
又,於後處理排紙口323之附近,設置有檢測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用紙M(先行用紙)之上表面位置之紙面檢測部353。紙面檢測部353之檢測信號被送至控制部13(參照圖1),且被用於排出托盤331之升降控制。控制部13係以處於進入位置時之一對引導構件3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上游端即另一端31b(前端,參照圖5)位於較載置面331a及載置於載置面331a之用紙M之上表面更靠上方的方式,對排出托盤331進行升降控制。具體而言,控制部13係基於紙面檢測部353所檢測出之上表面位置而控制升降機構332,以堆載於載置面331a之用紙M之上表面在較排出輥對329之夾持位置更靠鉛直方向Z之下方位於特定距離之範圍內之方式使排出托盤331升降。例如每當堆載於載置面331a之用紙M之堆載高度變高,紙面檢測部353所檢測出之用紙M之上表面高度超過閾值時,控制部13便驅動升降馬達335,於堆載在載置面331a之用紙M與動作中之引導構件31不干涉之位置對排出托盤331進行位置控制。又,控制部13係基於來自搬入檢測部351之檢測信號及來自排出檢測部352之檢測信號,而控制防摺疊裝置20所具有之一對引導構件31之動作。
其次,參照圖5~圖17,對防摺疊裝置20之詳細構成進行說明。如圖5、圖6所示,防摺疊裝置20具有左右一對引導單元30。一對引導單元30各具有1個桿狀之引導構件31。防摺疊裝置20係藉由將一對引導單元30同步驅動,而使一對引導構件31同步作動。引導單元30具有:板狀之引導框架35,其於排出方向X1上較長地延伸;作為動力源之電動馬達33,其組裝於引導框架35;引導可動體32,其具有引導構件31;及驅動機構34,其藉由電動馬達33之動力而使引導可動體32驅動。
如圖5、圖6所示,驅動機構34於本例中為齒條與小齒輪機構。驅動機構34具有:小齒輪36,其嵌合於電動馬達33之輸出軸;及齒條構件37,其與小齒輪36嚙合。於齒條構件37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能以旋動軸41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有引導可動體32,該引導可動體32具有作為保持引導構件31之保持部之一例之保持構件38。引導可動體32所具有之旋動軸41、第1引導軸42及第2引導軸43係沿著第1引導槽35a、第2引導槽35b及第3引導槽35c分別被引導,該等第1引導槽35a、第2引導槽35b及第3引導槽35c係以於排出方向X1上較長地延伸之方式形成於引導框架35。
如圖5、圖6所示,於防摺疊裝置20中,於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時,一端31a側及另一端31b側中之任一者均於與排出方向X1交叉之寬度方向Y上配置於用紙M之排出區域EA(排出路徑)之外側。防摺疊裝置20係藉由電動馬達33之動力,經由驅動機構34而驅動一對引導可動體32。一對引導構件31係以可於進入位置(參照圖6)與退避位置(參照圖5)之間進退之方式設置,該進入位置係自用紙M之與排出方向X1交叉之寬度方向Y之兩側進入寬度方向Y之內側(中央側)之位置,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寬度方向Y之端部位置側之位置。
如圖5所示,當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退避位置之狀態下,電動馬達33被正轉驅動時,與小齒輪36嚙合之齒條構件37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圖5之上側)移動。當齒條構件37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時,包含保持引導構件31之保持構件38之引導可動體32以引導構件31之一端31a(參照圖11、圖12)側為旋動軸41旋動。一對引導構件31係以使各自之另一端31b(前端)朝用紙M之排出區域EA之內側相互接近之方式旋動,配置於圖6所示之進入位置。
如此,防摺疊裝置20係使一對引導構件31於圖5所示之退避位置與圖6所示之進入位置之間旋動。如圖5所示,一對引導構件31係於未排出用紙束M1時,配置於相對於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退避至寬度方向Y之兩側的圖5所示之退避位置。另一方面,一對引導構件31係於排出用紙束M1時,配置於使另一端31b相對於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朝寬度方向Y之內側移動,且另一端31b朝相互接近之方向旋動之圖6所示之進入位置。再者,於進入位置,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與退避位置相比朝鉛直方向Z之下側移位。
如圖6所示,保持引導構件31並旋動之保持構件38係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之狀態下,與引導構件31一同地引導圖6中二點鏈線所示之最大寬度之用紙M。又,包含保持引導構件31並旋動之保持構件38之引導可動體32係於引導構件31移動至進入位置時,自圖5所示之退避位置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圖6中上側)移動並配置於圖6所示之進入位置。又,包含保持構件38之引導可動體32係於引導構件31移動至退避位置時,自圖6所示之進入位置移動至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並配置於圖5所示之退避位置。
如圖7~圖10所示,電動馬達33係相對於引導框架35組裝於下側,固定於電動馬達33之輸出軸之小齒輪36係朝引導框架35之上側突出。齒條構件37具有於排出方向X1上較長之長條之板狀,且可朝與排出方向X1平行之方向移動地組裝於引導框架35之上側。齒條構件37具有於與小齒輪36對向之側部與小齒輪36之齒部36a嚙合之齒部37a(均參照圖8)。
如圖7~圖9所示,具有引導構件31之引導可動體32係配置於引導框架35之下側。引導可動體32具有自其上表面相互平行地朝上方突出之旋動軸41、第1引導軸42及第2引導軸43。如圖7所示,於引導框架35形成有在與排出方向X1平行之方向上延伸之引導槽35a。旋動軸41係插穿至引導槽35a並且可旋動地連結於齒條構件37。
又,如圖7所示,於引導框架35,形成有第2引導槽35b及第3引導槽35c,其等具有朝相對於排出方向X1以特定之角度交叉之方向斜向地延伸之槽路徑。第1引導軸42係插穿至第2引導槽35b。第2引導軸43係插穿至第3引導槽35c。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係大致平行地延伸,各自之槽路徑係隨著自排出方向X1之下游端側朝向上游端側而靠近用紙M之排出區域EA(參照圖5)側(圖7中上側)。
當電動馬達33被正轉驅動時,齒條構件37自圖5、圖7、圖8所示之使引導可動體32退避之位置移動至圖6所示之進入之位置。於該過程中,旋動軸41沿著引導槽35a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第1引導軸42與第2引導軸43分別沿著第2引導槽35b及第3引導槽35c朝相對於排出方向X1斜向地交叉之方向移動。因此,引導可動體32一面自圖5、圖7、圖8所示之退避位置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一面旋動至圖6、圖9所示之進入位置。
如圖8所示,引導可動體32具備:保持構件38,其保持引導構件31;基座構件45,其以支軸46為中心可傾動地支持保持構件38;及鎖定構件47,其可相對於基座構件45以旋動軸41為中心於特定角度之範圍內相對旋動。保持構件38構成為可相對於基座構件45以支軸46為中心傾動。保持構件38可藉由以支軸46為中心傾動,而配置成高位姿勢及低位姿勢,該高位姿勢係如圖8所示般,引導構件31與引導框架35平行地延伸且將其另一端31b(前端)配置於高位,該低位姿勢係如圖9所示般,引導構件31相對於引導框架35朝下方以特定之角度傾動且使其另一端31b(前端)下降。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圖9),與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圖8)相比,配置於鉛直方向Z上之下方。亦即,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配置於低位位置。
又,如圖8所示,於引導單元,設置有檢測引導可動體32之位置之位置感測器39。於圖8所示之例中,位置感測器39係例如藉由檢測齒條構件37之位置,而檢測引導可動體32之位置。位置感測器39係組裝於引導框架35之上表面,檢測設置於齒條構件37之退避位置檢測用之第1被檢測部、及進入位置檢測用之第2被檢測部(均省略圖示)。當於引導可動體32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之過程中,由位置感測器39偵測到到達進入位置時,電動馬達33之正轉驅動停止。又,當於引導可動體32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之過程中,由位置感測器39偵測到到達退避位置時,電動馬達33之反轉驅動停止。
如圖10、圖13所示,於引導可動體32中,保持構件38係由彈推彈簧52朝鉛直方向Z之下方彈推。因此,保持構件38係因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而被朝以支軸46為中心自圖8所示之高位姿勢向圖9所示之低位姿勢傾動之方向彈推。
如圖8、圖10所示,於引導框架35之下表面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固定有圖8所示之由側視下大致L字狀之平板構成之重設構件48。於引導可動體32處於退避位置之狀態下,保持構件38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基端部)插入至重設構件48並被夾持,藉此,保持構件38被保持為引導構件31將另一端31b(前端)抬起之圖8所示之高位姿勢。
又,如圖8所示,引導可動體32具備鎖定機構50,該鎖定機構50係即便於自退避位置朝向進入位置移動之中途遠離重設構件48,亦會於結束到達進入位置為止之移動之稍許近前之位置之前,將保持構件38保持為高位姿勢。鎖定機構50係即便於引導可動體32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之中途,保持構件38之基端部自重設構件48脫離,亦會對抗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而阻止保持構件38自高位姿勢向低位姿勢傾動。鎖定機構50具有:鎖定銷51,其自保持構件38之側面突出;及限制部47d,其與鎖定銷51抵接。如圖8、圖13所示,鎖定銷51與限制部47d抵接之期間,保持構件38被保持為高位姿勢,如圖9、圖14所示,當鎖定銷51與限制部47d之抵接脫離時,藉由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保持構件38自高位姿勢向低位姿勢傾動。
又,如圖8、圖9所示,重設構件48之前端部係以自引導框架35分離之方式展開,可藉由該展開之部分而引導保持構件38之基端部之向重設構件48之插入。於引導可動體32自圖9所示之進入位置返回至圖8所示之退避位置之過程中,將保持構件38之基端部插入至重設構件48與引導框架35之間,藉此,保持構件38被重設構件48引導自低位姿勢恢復為高位姿勢。再者,關於鎖定機構50之詳細情況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其次,參照圖11~圖14,對引導可動體32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1、圖12所示,引導可動體32構成為組裝有保持構件38、由保持構件38保持之桿狀之引導構件31、包含經彎曲加工之金屬板之基座構件45、及包含經彎曲加工之金屬板之鎖定構件47等零件。保持構件38能以插穿至基座構件45之一端部之支軸46為中心相對於基座構件45傾動。又,如圖12所示,鎖定構件47係以覆蓋基座構件45之上表面及一側面之一部分之方式組裝。鎖定構件47可相對於基座構件45以旋動軸41為中心進行特定範圍內之相對旋動。於在鎖定構件47之上表面形成開口之引導孔47a,插穿有自基座構件45之上表面垂直地突出之第1引導軸42。因此,鎖定構件47能以旋動軸41為中心,於第1引導軸42可在引導孔47a內移動之範圍內相對於基座構件45相對旋動。又,鎖定構件47之朝一側之旋動係因與在保持構件38之上表面突出之凸部38b碰撞而受到限制。又,於鎖定構件47之上表面之較第1引導軸42更遠離旋動軸41之端部,第2引導軸43垂直地突出。
限制保持構件38以支軸46為中心朝下方傾動之鎖定機構50包含如下構件等:鎖定銷51,其於保持構件之側部突出;鎖定構件47,其可相對於基座構件45以旋動軸41為中心於特定角度之範圍內旋動;及限制部47d,其可與鎖定銷51抵接。保持構件38之鎖定銷51係自於基座構件45覆蓋保持構件38之側部之側板部45c形成開口之引導孔45d、與於鎖定構件47覆蓋保持構件38之側部之側板部47b形成開口之窗部47c露出,且抵接於在窗部47c之下側突出之限制部47d,藉此,以保持構件38無法朝下方傾動之方式鎖定。
又,如圖12~圖14所示,彈推彈簧52係於其兩端部卡定於突部47e及突部48e之狀態下張設,該突部47e係形成於鎖定構件47之側板部47b之下端部,該突部38e係形成於保持構件38之背面之特定部位。保持引導構件31之保持構件38係由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朝以支軸46為中心自高位姿勢向低位姿勢傾動之方向即下方彈推。又,保持構件38係由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朝以旋動軸41為中心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旋動之方向(退避方向)彈推。再者,使用不同之彈簧進行使保持構件38向寬度方向Y之外側旋動之彈推、及使保持構件38向下方傾動之彈推。
又,如圖8、圖11所示,於保持構件38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之端部,形成有包含斜面之引導面38a。引導面38a係與引導構件31一同地支持最大寬度之用紙M等寬度較寬之用紙M之側端部。於設為僅利用引導構件31支持最大寬度之用紙M之構成之情形時,必須將保持構件38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在最大寬度之用紙M之排出區域之外側。於此情形時,必須使引導單元30之寬度方向之間隔變長,從而造成防摺疊裝置20之大型化。因此,藉由將保持構件38之一部分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在最大寬度之用紙M之排出區域內,且利用由保持構件38之斜面所構成之引導面38a引導最大寬度之用紙M之寬度方向Y之兩側端部,而使一對引導單元30之寬度方向Y之間隔相對變窄,從而防止防摺疊裝置20之大型化。又,設置於基座構件45之上表面之凸部45a係藉由與引導框架35之下表面滑動而抑制引導可動體32之晃動。
如圖11、圖12所示,旋動軸41具有軸41a。旋動軸41係插穿至形成於鎖定構件47之軸孔47f,且經由軸41a而可旋動地連結於齒條構件37。支軸46插穿至基座構件45之軸孔45b及保持構件38之軸孔38c,其兩端部係藉由一對止動輪53而防止脫開。
又,如圖12、圖13所示,於基座構件45之側板部45c,在與保持構件38之鎖定銷51對應之位置形成有長孔狀之引導孔45d。鎖定銷51係插穿至引導孔45d及窗部47c且抵接於限制部47d。又,如圖12所示,於保持構件38之上表面側緣部,形成有保持引導構件31之凹部38d。引導構件31係藉由將其一端31a側之基端部嵌入至凹部38d,自其上側將外殼54卡止,而保持於保持構件38。
圖18係表示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之狀態。如圖18所示,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於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即夾持位置NP與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先行用紙Ms(先行媒體)之上表面(先行用紙上表面)之位置之間的位置。又,於無先行用紙Ms之狀態、即排出托盤331處於最上升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於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與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位置之間的位置。再者,如圖4所示,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於處於退避位置時在鉛直方向Z上位於較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更靠上方。
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圖18所示之後續用紙Mk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一對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滑動並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防摺疊裝置20係利用一對引導構件31,將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續用紙Mk於抵接於排出托盤331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之前予以支持。而且,於後續用紙Mk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後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自後續用紙Mk之下側抽出一對引導構件31,使其下落至先行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藉此抑制向下彎折。
引導構件31係由相對於用紙M之表面摩擦係數較低且具有耐摩擦性之材料(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樹脂材料)構成之具有可撓性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31之相對於用紙M之摩擦係數被設定為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相對於用紙M之摩擦係數以下。
又,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位於較無引導構件31之狀態下被排出之用紙束M1之成為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的前端最初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的位置更靠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再者,假定印刷中所使用之用紙M中之於排出時容易因自重而向下方彎曲之相對而言厚度較薄之用紙類型(例如「普通紙」),並設定引導構件31之上述位置條件。於本實施形態中,處於進入位置時之一對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前端)位於較限制壁320a在排出方向X1上稍微靠下游側。
又,如圖18所示,引導構件31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傾斜較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大。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θ1、即載置面331a之傾斜角度係設定為如下角度:可供排出至載置面331a上之用紙M因自重而於載置面331a上滑動,且用紙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後端)與限制壁320a碰撞而定位。處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接收用紙M之面(上表面)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θ2係設定為大於載置面331a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θ1。因此,角度θ2大於與載置於載置面331a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所成之角度。藉由如此形成角度θ2,引導構件31所接收到之後續用紙Mk可實現因自重而沿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滑動,後續用紙Mk之後端與限制壁320a碰撞而將後續用紙Mk於排出方向X1上定位。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31之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之延伸方向指向載置面331a與限制壁320a交叉之位置。再者,處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θ2只要為載置面331a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θ1以上即可。
其次,參照圖15~圖17,對引導可動體32之動作進行說明。如圖15~圖17所示,插穿有旋動軸41之第1引導槽35a係與排出方向X1平行地以直線狀延伸。分別插穿有遠離旋動軸41之2個引導軸42、43之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係於相對於排出方向X1以特定之角度交叉之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具有於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之部分折曲並與排出方向X1平行地延伸之末端槽部35d、35e。第1引導槽35a與第2引導槽35b各自之槽寬稍微大於旋動軸41與第1引導軸42之軸徑。又,第3引導槽35c之與排出方向X1交叉並斜向地延伸之部分之槽寬與第2引導軸43之軸徑相比充分長(例如2~3倍),且於其槽寬之兩側具有引導邊35f及引導邊35g。
如圖15所示,於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退避位置之狀態下,引導可動體32係配置於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於該退避位置,旋動軸41位於第1引導槽35a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第1引導軸42與第2引導軸43分別位於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之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再者,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退避位置時,位置感測器39偵測齒條構件37之第1被檢測部。
當電動馬達33被正轉驅動時,引導可動體32係自圖15所示之退避位置朝圖17所示之進入位置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於該移動過程中,如圖16所示,旋動軸41沿著第1引導槽35a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並且第1引導軸42與第2引導軸43分別沿著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沿著以特定角度與排出方向X1交叉之斜向之方向朝上游側移動。由此,於該移動過程中,引導可動體32於寬度方向Y上朝向排出區域EA(參照圖5)之內側旋動。於該移動過程中,如圖13所示般維持鎖定機構50之鎖定,故而保持構件38維持高位姿勢。因此,引導構件31係於其另一端31b維持於高位位置之狀態下移動至進入之結束位置為止。再者,於該移動過程中,第2引導軸43係沿著第3引導槽35c之內側之引導邊35f移動。
如圖17所示,與第1引導軸42到達末端槽部35d之時點相比,第2引導軸43到達末端槽部35e之時點稍許延遲,於該延遲之過程中,第1引導軸42與第2引導軸43之距離擴寬。藉此,鎖定構件47相對於基座構件45以旋動軸41為中心朝寬度方向Y之外側相對旋動。藉由該相對旋動,如圖14所示,鎖定構件47之側板部47b相對於基座構件45之側板部45c分離,鎖定銷51自限制部47d脫離。當如此解除鎖定機構50之鎖定時,保持構件38係藉由彈推彈簧之彈推力而以支軸46為中心朝下側傾動,使姿勢自高位姿勢變化為低位姿勢。因此,引導構件31係於進入之結束位置下降,其另一端31b係配置於低位位置。當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於進入之結束位置結束下降時,位置感測器39(參照圖8)偵測齒條構件37之第2被檢測部,並偵測引導構件31之朝進入位置之移動結束。藉此,電動馬達33之正轉驅動停止。
另一方面,當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之圖17所示之狀態下,電動馬達33被反轉驅動時,引導可動體32自進入位置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端部移動。此時,旋動軸41沿著第1引導槽35a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第1引導軸42及第2引導軸43分別沿著第2引導槽35b與第3引導槽35c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因此,引導可動體32係於寬度方向Y上朝向排出區域EA之外側旋動。於該移動過程中,由於保持構件38因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而處於低位姿勢,故而自其側面突出之鎖定銷51與鎖定構件47之側板部47b之下部碰撞,而維持於鎖定被解除之狀態。因此,保持構件38係維持於低位姿勢。再者,於該移動過程中,第2引導軸43係沿著第3引導槽35c之外側之引導邊35g移動。
而且,於引導可動體32即將到達排出方向X1之下游端位置之前,保持構件38之基端部被引導至重設構件48並插入,於該插入過程中,保持構件38以支軸46為中心朝上側傾動,使姿勢自圖14所示之低位姿勢變化為圖13所示之高位姿勢。其結果,於引導構件31之退避之結束位置,另一端31b自低位位置朝高位位置上升。藉由該保持構件38之朝上側之傾動,如圖13所示,自保持構件38之側面突出之鎖定銷51插入至於鎖定構件47之側板部47b形成開口之窗部47c,且抵接於限制部47d,藉此予以鎖定。
其次,參照圖19,對後處理裝置300之與防摺疊裝置20之控制有關之構成部分的電性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9所示,作為輸入系統,於控制部13電性連接有搬入檢測部351、排出檢測部352、紙面檢測部353及位置感測器39。又,作為輸出系統,於控制部13經由馬達驅動電路61而電性連接有電動馬達33,並且經由馬達驅動電路62而電性連接有升降馬達335。控制部13具備電腦13C。於電腦13C之記憶部13M,記憶有圖20中流程圖所示之防摺疊控制用之程式。電腦13C係藉由執行記憶部13M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驅動控制防摺疊裝置20。
控制部13係當搬入檢測部351偵測已搬入之用紙M時,使電動馬達33正轉驅動而使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旋動。因此,於用紙束M1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前,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旋動。又,控制部13係當排出檢測部352偵測用紙束M1時,自該偵測時間點開始計數,當該計數達到設定值時,使電動馬達33反轉驅動而使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旋動。因此,於用紙束M1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且其後端部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狀態下,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旋動。
再者,只要可於將用紙束M1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前使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則亦可將其他檢測部(感測器)之偵測信號設為進入動作開始之觸發。又,只要可於將用紙束M1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使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則亦可將其他檢測部之檢測信號設為退避動作開始之觸發。於此情形時,於進入動作開始之觸發與退避動作開始之觸發中,所使用之感測器可不同,亦可相同。
其次,對印刷裝置10及防向下彎折裝置20之作用進行說明。當印刷裝置10之電源接通時,控制部13係執行圖20中流程圖所示之防摺疊控制。詳細而言,利用圖像形成裝置100開始印刷。用紙M被搬送並於其搬送路徑之中途之印刷位置由記錄頭實施印刷,該印刷後之用紙M係由排出輥沿著排出路徑搬送,通過與中間搬送裝置200相連之排出口,自圖像形成裝置100朝中間搬送裝置200排出。此時,用紙M係於將印刷面設為上表面之狀態下排出。於中間搬送裝置200中,用紙M表背翻轉,該經翻轉之用紙M朝後處理裝置300排出。朝後處理裝置300將用紙M以將印刷面設為下表面之狀態搬入。搬入至後處理裝置300之用紙M係由搬入檢測部351進行偵測。於後處理裝置300中經後處理之用紙束M1係自排出輥對329排出。於自排出輥對329排出時,用紙束M1之前端由排出檢測部352進行檢測。
以下,參照圖20所示之流程圖及圖21~圖26等對控制部13之電腦13C所進行之防摺疊控制進行說明。又,於圖21~圖26中,將先排出並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用紙束M1設為先行用紙Ms(先行媒體之一例),將繼先行用紙Ms之後,後排出之用紙束M1設為後續用紙Mk(後續媒體之一例)。再者,於控制部11為整合控制印刷裝置10之構成之情形時,控制部11之電腦亦可進行以下之防摺疊控制。
首先,於步驟S11中,電腦13C判斷是否接收到存在用紙之信號。若接收到存在用紙之信號,則進入至步驟S12,若未接收到存在用紙之信號,則於接收到存在用紙之信號之前待機。此處,所謂存在用紙之信號係成為開始防摺疊裝置20之動作之觸發之信號,且為第1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之信號。於本例中,存在用紙之信號係搬入檢測部351(第1檢測部)檢測用紙M並輸出之檢測信號。
於步驟S12中,電腦13C使一對引導構件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詳細而言,電腦13C係使電動馬達33正轉驅動,使一對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當電動馬達33被正轉驅動時,齒條構件37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伴隨該移動,旋動軸41、第1引導軸42及第2引導軸43沿著引導槽35a、35b、35c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藉此,引導可動體32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且另一端31b以旋動軸41為中心向朝向排出區域EA之內側之方向旋動。
藉由該一對引導可動體32之旋動,一對引導構件31係以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之一端31a側為旋動軸4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旋動。此時,如圖21、圖22所示,於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進入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維持位於退避位置時之高度位置並進入用紙M之排出區域EA(排出路徑)之內側。此時,由於一對電動馬達33同步被驅動,故而一對引導構件31係以使另一端31b於寬度方向Y上朝向排出區域EA之中央側相互接近之方式自退避位置旋動至進入方向之結束位置為止。
繼而,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如圖22中箭頭所示般於進入之終點位置下降,如圖23所示,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詳細而言,於另一端31b之進入之終點位置,鎖定機構50之鎖定被解除,保持構件38因彈推彈簧52之彈推力而朝下方傾動,因此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下降。由此,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與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相比,配置於鉛直方向Z上之下方。又,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在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與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用紙束M1(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之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進而,於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傾斜較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大(圖18)。但,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亦可為與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相同之傾斜。於如此將用紙束M1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前,預先將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圖6、圖18、圖23)。
又,於該進入過程中,齒條構件37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藉此,一對引導構件31之一端31a側之旋動軸41與齒條構件37一同地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移動且以旋動軸41為中心旋動,故而一對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以大致沿著限制壁320a之方式於寬度方向Y上移動。其結果,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位於較無引導構件31之狀態下被排出之用紙M之成為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之前端最初與載置面331a或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位置更靠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如此,引導構件31係於用紙束M1之前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前進入至進入位置(圖23)。
繼而,如圖24所示,於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後,後續用紙Mk自排出輥對329排出。被排出之後續用紙Mk係支持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一對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且於其上表面滑動並朝排出方向X1朝向斜上方移動。此時,一對引導構件31之相對於用紙M之摩擦係數與載置面331a之相對於用紙M之摩擦係數相同或較其小,故而被排出之後續用紙Mk係沿著一對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平穩地移動。如此,後續用紙Mk係於排出過程中由一對引導構件31支持於較先行用紙Ms更靠上方位置,因而不與載置面331a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繼而,當後續用紙Mk之上游端(後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時,後續用紙Mk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部(後端部)與載置面331a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又,於後續用紙Mk之後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後續用紙Mk因一對引導構件31之傾斜而利用自重沿著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朝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滑落。其結果,後續用紙Mk之後端碰撞到限制壁320a,後續用紙Mk係以其後端為基準,於排出方向X1上定位。又,一對引導構件31係以於寬度方向Y上相對於後續用紙Mk之寬度中心對稱之例如「八字」狀配置,故而後續用紙Mk係於寬度中心之兩側自一對引導構件31受到大致均等之滑動阻力。就該方面而言,雖然後續用紙Mk自引導構件31受到之滑動阻力相對較小,但寬度方向Y之位置偏移得到抑制。
於圖20中,在下一步驟S13中,電腦13C判斷是否接收到排出完成信號。若接收到排出完成信號,則進入至步驟S14,若未接收到排出完成信號,則待機至接收到排出完成信號為止。此處,所謂排出完成信號係成為使令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之退避動作開始之觸發的信號,且係第2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後端)之信號。於本例中,排出完成信號係排出檢測部352(第2檢測部)檢測用紙M之後端並輸出之檢測信號。
於步驟S14中,電腦13C使一對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返回至退避位置。詳細而言,電腦13C係使電動馬達33反轉驅動,使一對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電腦13C係於排出檢測部352偵測用紙束M1後開始計數,當該計數值達到設定值時,使電動馬達33反轉驅動。因此,如圖25所示,於後續用紙Mk之後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一對引導構件31退避至退避位置(圖25、圖26)。
引導構件31開始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退避時,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續用紙Mk之排出方向X1上的上游側端部(後端部)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由此,於用紙束M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上游側端部在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部位受到接觸阻力之狀態下,一對引導構件31將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之一端31a側作為旋動軸4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於該一對引導構件31退避時,齒條構件37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伴隨該移動,旋動軸41、第1引導軸42及第2引導軸43沿著引導槽35a、35b、35c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其結果,引導可動體32一面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一面以旋動軸41為中心於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朝向排出區域EA之寬度方向外側之方向上旋動。又,如圖25所示,引導可動體32係於維持低位姿勢之狀態下自進入位置旋動至退避位置。亦即,於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維持位於進入位置時之高度位置並朝排出區域EA之寬度方向外側退避。其結果,可於不使後續用紙Mk浮起之情況下,將一對引導構件31自後續用紙Mk之下側朝排出區域EA之寬度方向外側抽出。因此,例如避免了如下情況,即,浮起之後續用紙Mk因下落時之空氣阻力而下落至在寬度方向Y上未特定之位置,導致堆載於載置面331a之用紙束M1之整列性受損。
當一對引導構件31旋動至退避之結束位置為止而結束旋動時,保持構件38之基端部插入至重設構件48,保持構件38自低位姿勢朝高位姿勢傾動。其結果,如圖26所示,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於退避之終點位置如圖26中箭頭所示般上升。藉此,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於原先之退避位置(參照圖21、圖5及圖8)。
而且,引導構件31係於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時,一端31a側與另一端31b側之任一者均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在用紙M之排出路徑之外側。於引導構件31在退避之終點位置使其另一端31b上升時,一端31a側與另一端31b側之任一者均於寬度方向Y上位於排出區域EA之外側。因此,於退避之結束位置上升之引導構件31不與後續用紙Mk干涉,故而不會損及載置面331a上之用紙束M1之整列性。其結果,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上之用紙束M1之整列性變好。
又,於一對引導構件31在維持進入位置之高度之狀態下朝退避位置移動之後。後續用紙Mk下落至排出托盤331上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且排出方向X1之上游端(後端)與限制壁320a碰撞,藉此,後續用紙Mk之後端對齊。
又,於排出最大寬度之用紙M之用紙束M1時,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時之保持構件38亦利用其引導面38a與引導構件31一同地引導後續用紙Mk。因此,可實現將防摺疊裝置20之寬度方向Y之全長抑制得相對較短之小型化。例如,若欲藉由一對引導構件31引導最大寬度之用紙束M1之寬度方向Y之兩端部,則於將一對引導單元30配置在夾著排出區域EA之兩側之情形時,必須將兩者之寬度方向Y之間隔確保得相對較寬。針對該情況,最大寬度之用紙束M1係由保持構件38之引導面38a引導,故而可使一對引導單元30之寬度方向Y之間隔相對變窄而於防摺疊裝置20之寬度方向Y上實現小型化。
又,於圖20之步驟S15中,電腦13C判斷堆載用紙之上表面高度是否合適。亦即,電腦13C係判斷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高度是否處於合適之位置,該合適之位置係位於較配置在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更靠下方,且以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不過度遠離引導構件之程度於距離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特定距離之範圍內位於下方。若堆載用紙之上表面高度不合適,則進入至步驟S16,若堆載用紙之上表面高度合適,則進入至步驟S17。
於步驟S16中,電腦13C使排出托盤移動。詳細而言,電腦13C驅動升降馬達335,使排出托盤於鉛直方向Z上移動特定量,於自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至堆載用紙之上表面為止之距離成為特定距離之範圍內之例如下限位置之前,使排出托盤移動至鉛直方向Z之特定高度。通常,於印刷中,排出托盤331上之堆載高度係隨著用紙束M1不斷進入而逐漸變高,當其堆載高度變得不合適時,電腦13C使升降馬達335正轉驅動,使排出托盤331下降至合適之高度位置為止。又,例如,於在印刷中使用者將用紙束M1之一部分或全部自排出托盤331卸除之情形時,為了使堆載用紙之上表面高度成為合適之高度,使升降馬達335反轉驅動,使排出托盤331上升至判斷堆載用紙之上表面高度合適之高度位置為止。
繼而,於步驟S17中,電腦13C判斷印刷是否結束。亦即,電腦13C係藉由判斷搬入檢測部351是否正檢測後續之用紙M,而判斷印刷是否結束。若印刷未結束,亦即,若存在尚未完成排出之用紙M,則返回至步驟S11,反覆步驟S11~S17之處理,直至於步驟S17中判斷為印刷結束為止。
如此,若搬入檢測部351(第1檢測部)所偵測到之後續之用紙M之排出未結束,則控制部13將電動馬達33正轉驅動,使一對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旋動。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於進入之終點位置下降。由此,於將一對引導構件31配置在進入位置之狀態下,等待下一張後續用紙Mk自排出輥對排出。以下,同樣地,反覆圖21~圖26所示之動作,於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過程中利用一對引導構件31支持後續用紙Mk,避免後續用紙Mk於其排出過程中滑動至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其結果,於將用紙束M1載置於先行之用紙束M1之上表面之過程中,後續之用紙束M1之向下彎折得到抑制。
根據以上所詳細敍述之第1實施形態,可獲得以下所示之效果。 (1)作為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之後處理裝置300具備:排出輥對329,其排出用紙束M1;及排出托盤331,其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鉛直方向Z上之下方,且具有供載置被排出之用紙束M1之載置面331a。後處理裝置300具備引導構件31,該引導構件31設置為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該進入位置係自用紙束M1之與排出方向X1交叉之寬度方向Y之兩側進入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位置,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寬度方向Y之端部位置側之位置。引導構件31之進入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部分即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端部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在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與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位置之間之位置。由此,於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過程中,用紙束M1係一面由自寬度方向Y之兩側之退避位置進入寬度方向Y之內側之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暫時支持一面排出。其後,用紙束M1係藉由引導構件31退避至退避位置,而載置於載置面331a或之前已載置於載置面331a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因此,可減少所排出之用紙束M1之摺疊。
(2)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能以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之一端側為旋動軸41,於進入寬度方向Y之中央側之進入位置與退避至寬度方向Y之端部位置側之退避位置之間進退。引導構件31係另一端31b側能以一端31a側為旋動軸41,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之旋動式,故而可使用例如長條狀之構件作為引導構件31。由此,可使防摺疊裝置20於寬度方向Y上小型化,進而可使後處理裝置300於寬度方向上小型化。
(3)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與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相比,配置於鉛直方向Z上之下方。由此,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係採用使另一端側變低之傾斜之姿勢,故而用紙束M1由引導構件31引導為下游端(前端)較上游端(後端)高之姿勢。又,因引導構件之傾斜,排出後之媒體之勢頭被抑制。因此,於引導構件31退避至退避位置,用紙束M1載置於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時,不易產生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之位置偏移。由此,可將用紙束M1整齊地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
(4)於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進入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維持位於退避位置時之高度位置並進入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之內,且於進入之終點位置下降。由此,容易避免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進入位置時與先行用紙Ms誤接觸。尤其是,於本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係於處於退避位置時,位於在鉛直方向Z上較排出輥對329之排出位置更靠上方,故而容易進一步避免於引導構件31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時,與先行用紙Ms接觸。其結果,可減少引導構件31與先行用紙Ms誤接觸,且損及先行用紙Ms之整列性,或者使先行用紙Ms破損之頻度。
(5)於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係維持位於進入位置時之高度位置並退避至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之外側,且於退避之終點位置上升。由此,可抑制於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之過程中,使目前為止所支持之用紙束M1浮起。由此,可將用紙束M1整齊地堆載於載置面331a上。
(6)載置面331a與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係以使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較下游側低之狀態傾斜。引導構件31係於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傾斜較載置面331a大。由此,容易使用紙束M1偏靠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而載置於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其結果,可將用紙束M1整齊地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上。
(7)引導構件31之摩擦係數被設定為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之摩擦係數以下。由此,於排出之過程中,用紙束M1於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與載置面331a同樣地或更進一步地易於滑動。因此,排出之用紙束M1於引導構件31之上表面不刮擦地滑動。由此,容易避免因卡住等所引起之用紙束M1之位置偏移。就該方面而言,可將用紙束M1整齊地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上。
(8)引導構件31係於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用紙束M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下游側端部(前端)與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前之期間進入至進入位置。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因用紙束M1之前端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抵接且被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推出而產生之摺疊。又,引導構件31係於用紙束M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上游側端部(後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後退避至退避位置。因此,引導構件31至少於受到自排出輥對329排出用紙束M1之力之期間,於進入位置支持用紙束M1,於不再受到自排出輥對329排出用紙束M1之力之後,自進入位置退避。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因用紙束M1之前端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抵接且用紙束M1被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推出而產生之摺疊。
(9)尤其是,於本實施形態中,引導構件31係於用紙束M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下游側端部(前端)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前進入至進入位置。由此,可抑制進入至進入位置之中途之引導構件31與排出之用紙束M1接觸。因此,亦可抑制因移動中之引導構件31與排出之用紙束M1接觸所引起之用紙束M1之位置偏移。
(10)於引導構件31開始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退避時,自排出輥對329排出之用紙束M1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上游側端部(後端)係與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用紙束M1、亦即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因此,於用紙束M1之上游側端部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並受到接觸阻力之狀態下,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開始退避。其結果,於引導構件31退避時不易產生支持於其上表面之用紙束M1之位置偏移。由此,可將用紙束M1整齊地堆載於排出托盤331之載置面331a。
(11)引導構件31係於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時,一端31a側、另一端31b側之任一者均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於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之外側。例如,若於使引導構件31退避至退避位置時,其一部分位於排出區域EA之內側,則用紙束M1刮擦引導構件31之一部分而落入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時容易產生位置偏移。針對該情況,引導構件31之一端31a側、另一端31b側之任一者均退避至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之外側,故而於引導構件31之支持脫離,用紙束M1落入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時,不易產生位置偏移。
(12)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位於較無引導構件31之狀態下被排出之用紙束M1之成為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的前端與先排出並載置於排出托盤331之用紙束M1(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最初接觸的位置更靠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由此,可於使排出之用紙束M1之前端不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情況下,藉由引導構件31支持用紙束M1。由此,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於用紙束M1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時容易產生之摺疊。
(13)於引導構件31處於進入位置時,對於最大寬度等寬幅之用紙束M1,保持構件38之引導面38a與引導構件31一同地進行引導。由此,保持引導構件31並旋動之保持構件38為與引導構件31一同地引導用紙束M1之構成,故而可將保持構件38配置於與用紙束M1之排出區域EA接近之靠內側。由此,相應於設置有包含引導構件31及保持構件38之防摺疊裝置20,可使後處理裝置300於寬度方向Y上小型化。
(14)保持引導構件31並旋動之保持構件38係於引導構件31移動至進入位置時,移動至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於引導構件31移動至退避位置時,移動至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亦即,藉由保持構件38之旋動與保持構件38之平行於排出方向X1之直線運動之組合,引導構件31進入及退避。於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描畫朝向下游側之圓弧時,保持構件38朝上游側移動,於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描畫朝上游側移位之圓弧時,保持構件38朝下游側移動。由此,可使於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動之過程中,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於排出方向X1上位置變化之量相對變小。由此,可將於引導構件31自進入位置退避之過程中對用紙束M1賦予之與排出方向X1反向之力抑制得相對較小。又,於為旋動式之情形時,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描畫圓弧軌跡,故而於將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時,不易將另一端31b配置於排出方向X1之靠上游之位置。針對該情況,於本實施形態中,因保持構件38之旋動運動與平行於排出方向X1之直線運動之組合,故而可於將引導構件31配置於進入位置時將另一端31b配置於靠上游之位置。由此,即便為於排出時前端側容易朝下方彎曲之較薄之用紙類型,亦可於不使用紙束M1之前端與先行用紙Ms之上表面接觸之情況下藉由引導構件31更確實地予以引導,故而可抑制向下彎折。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圖27,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之媒體排出裝置。於該第2實施形態中,將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防摺疊裝置20應用於圖像形成裝置。防摺疊裝置20係將印刷後之單張之用紙M於排出至作為載置部之一例之載置台156之過程中進行引導而防止用紙M之向下彎折。再者,圖27所示之圖像形成裝置400係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圖像形成裝置100相同之構成,僅於配備有防摺疊裝置20之方面不同。
如圖27所示,於作為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之圖像形成裝置400,於相對於供排出印刷後之用紙M之載置台156而言鉛直方向Z之上方位置,配設有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防摺疊裝置20。防摺疊裝置20所具有之一對引導構件31係於圖27所示之退避位置(亦參照圖5)與進入位置(參照圖6)之間移動。防摺疊裝置20係將自設置於排出口155之作為排出部之一例之排出輥對131A(參照圖2)排出之用紙M,於下落至載置台156之載置面156a或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台156之用紙M(先行用紙)之上表面之前,藉由預先自退避位置配置至進入位置之一對引導構件31予以引導。
又,構成防摺疊裝置20之引導構件31、排出輥對131A及載置面156a之間之位置條件係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引導構件31、排出輥對329及載置面331a之間之位置條件相同。例如,引導構件31之排出方向X1之上游側端部即另一端31b係於引導構件31配置在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在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131A之排出位置(夾持位置)與先排出並載置於載置台156之用紙M之上表面即先行用紙上表面之位置之間的位置。又,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引導構件31之摩擦係數為載置面156a之摩擦係數以下,配置於進入位置時之引導構件31之角度θ2較載置面156a之角度θ1大。
又,圖像形成裝置400中之與防摺疊控制相關之電性構成係使圖19中之控制部13代替控制部11,且使搬入檢測部351與排出檢測部352代替於圖像形成裝置400中在搬送路徑上檢測用紙M之第1檢測部及第2檢測部。又,亦可將載置台156替換為可於鉛直方向Z上升降之排出托盤。於此情形時,控制部11基於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紙面檢測部之檢測信號而驅動控制升降馬達(未圖示),進行排出托盤之升降控制。控制部11之電腦(圖示省略)係執行圖20所示之防摺疊控制常式。控制部11之電腦係以第1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之檢測信號為觸發,使電動馬達33正轉驅動,且基於第2檢測部檢測出用紙M之檢測信號,於印刷後之用紙M之後端自排出輥對131A排出之後,使電動馬達33反轉驅動。
一對引導構件31係於用紙M之前端自排出輥對131A排出之前配置於進入位置,於自排出輥對131A排出用紙M之後端之後,開始自進入位置向退避位置之退避。根據本實施形態,於圖像形成裝置400中,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效果(1)~(14)相同之效果。由此,可抑制圖像形成裝置400所印刷之單張用紙M被排出時之向下彎折。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亦可變更為如下所述之形態。 ・如圖28所示,亦可於引導構件31設置輥70。於圖28所示之例中,設置有複數個輥,但輥70亦可為1個。如此,既可於引導構件配置旋動構件,引導構件本身亦可旋動。例如,亦可將圓柱狀之引導構件31設置為可相對於保持構件38進行軸旋轉。如此,設為如下構成,該構成係於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側存在能夠以引導構件31之延伸方向為旋轉軸進行旋轉之部分。根據該構成,藉由利用引導構件31之可旋轉部分(例如輥70)之至少一部分,支持用紙束M1或用紙M等媒體,便可減少引導構件31與媒體之摩擦。例如可抑制於引導構件31退避之過程中因引導構件31與媒體之摩擦所致之刮擦造成媒體之整列性受損。由此,可提高排出托盤331及載置部156之媒體之整列性。再者,亦可將複數個球體以自外周面露出一部分之狀態且可旋轉地嵌入至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側之部分,使引導構件31與媒體之摩擦阻力變小。
・裝配於後處理裝置300之防摺疊裝置20亦可基於來自於圖像形成裝置100內偵測已印刷過之用紙M之感測器(檢測部)之檢測信號,被驅動控制。例如,控制部11係基於來自圖像形成裝置100內之感測器之用紙檢測之檢測信號,向後處理裝置300之控制部13發送進入指示信號及退避指示信號。控制部13係基於所接收之進入指示信號,使電動馬達33正轉驅動,且基於所接收之退避指示信號,使電動馬達33反轉驅動。再者,決定防摺疊裝置20之驅動開始時點或驅動結束時點之信號之發送來源可使用圖像形成裝置100內之其他檢測部(感測器)、中間搬送裝置200之檢測部(例如檢測部285)(感測器)、及後處理裝置300之其他檢測部(感測器)中之至少1者。又,決定驅動開始時點之第1檢測部與決定驅動結束時點之第2檢測部既可為不同之感測器,亦可為相同之感測器。
・亦可為保持引導構件進行旋動之保持部於引導構件處於進入位置時不引導媒體之構成。亦即,亦可設為僅利用引導構件引導媒體之構成。
・於引導構件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時,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任一者通常均無需配置於最大寬度之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任一者均配置於與此時之媒體寬度相對應之排出路徑之外側即可2。例如,亦可為於引導構件配置在退避位置之情形時,配置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任一者之位置相應於媒體之寬度而變化。
・亦可為於引導構件開始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之移動時,媒體之排出方向X1上之上游側端部不與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接觸而分離。即便該構成,亦一定程度損及媒體之整列性,但可減少媒體之向下彎折。
・引導構件亦可於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自排出輥排出之前結束向進入位置之進入,且於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自排出輥排出之前開始自退避位置之退避。又,引導構件只要可引導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則亦可於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自排出輥排出之後完成向進入位置之進入。例如,於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自排出輥排出,且該下游側前端部與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前之期間,結束引導構件向進入位置之進入。
・引導構件31之摩擦係數亦可設定為較載置面331a、156a之摩擦係數更大之值。引導構件與媒體之接觸面積只要充分小於媒體與載置面之接觸面積,則可使媒體與引導構件31之滑動阻力小於媒體與載置面之滑動阻力。
・引導構件31於配置在進入位置時,傾斜既可與載置面相同,亦可傾斜小於載置面。但,較佳為將引導構件設為與載置面相同之傾斜或大於載置面之傾斜。
・引導構件31亦可構成為於退避位置,另一端31b朝低位位置下降,且維持著該低位位置自退避位置向進入位置移動,且於低位位置之狀態下,自進入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於退避之終點位置朝高位位置上升。總而言之,構成為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於進入位置在鉛直方向Z上配置於排出輥對與載置面之間之位置,且於退避過程中維持於低位位置即可。又,亦可為於退避過程中在不與先行媒體干涉之範圍內緩慢地下降,將後續媒體下落至先行媒體之上表面時之落差抑制為較小。
・引導構件31之退避位置與進入位置之間之移動並不限定於旋動。例如亦可為引導構件藉由與寬度方向平行地滑動移動而於退避位置與進入位置之間移動之滑動方式。於此情形時,引導構件既可為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採用以「八」字狀傾斜之姿勢之構成,亦可為採用與排出方向X1平行之姿勢之構成。
・亦可使配置於進入位置之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間之寬度方向Y上之距離(間隔)相應於媒體之寬度產生變化。控制部13係例如以媒體之寬度越寬,則使引導構件31之另一端31b間之間隔越寬之方式進行控制。於此情形時,例如設置引導構件之旋動用馬達及上下移動用馬達,控制部進行對該等2個馬達中之旋動用馬達,使驅動量相應於媒體之寬度而變化之控制即可。
・經由將引導軸沿著引導槽引導之凸輪機構進行引導構件31之旋動運動,但關於引導構件31之上下運動,亦可代替鎖定機構而經由凸輪機構進行。
・並不限定於設置一對(2個)引導構件,引導構件既可為1個,亦可為3個以上之複數個 ・雖將引導構件之下游端側設為旋動軸,但亦可將上游端側設為旋動軸。
・於紙面檢測部353之檢測結果為載置部中未載置媒體之情形時,亦可不實施防摺疊控制。 ・不限於使一對引導構件自配置於寬度方向之端部側位置之退避位置向排出路徑之內側之進入位置進入構成。例如引導構件亦可配置於沒入至載置部之退避位置,自載置面之下方上升,配置於進入位置。又,引導構件亦可配置於載置台之上方之退避位置,且自退避位置下降,配置於進入位置。進而,亦可構成為將引導構件配置於框體320內之退避位置,自排出輥側朝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移動而配置於進入位置。又,亦可構成為引導構件自相對於排出托盤朝向排出方向X1之下游側位於斜上方之退避位置向上游側移動而配置於進入位置。再者,於該等情形時,較佳為,引導構件構成為於配置在進入位置時,以於夾著媒體之寬度中心線之兩側成為線對稱之方式配置,可於夾著該寬度中心線之兩側均等地引導媒體。於此情形時,可包含1個構件,但較佳為包含個別地被驅動之一對構件。
・亦可將作為引導單元30之動力源之電動馬達33設為步進馬達,藉由步進數檢測引導構件31之位置。又,電動馬達33亦可設為DC(Direct Current)馬達(直流馬達)。於設為DC馬達之情形時,亦可設置可輸出與齒條構件37之移動距離成正比之數量之脈衝信號的例如編碼器,對編碼器之輸出脈衝之邊沿進行計數,檢測引導構件31之位置。
・構築於控制部內之各功能部不限於藉由執行程式之電腦利用軟體而實現,亦可藉由例如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閘陣列)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等電子電路利用硬體而實現,或藉由軟體與硬體之協作而實現。
・媒體不限於用紙,亦可為樹脂製之膜或片材、樹脂與金屬之複合體膜(層壓膜)、梭織物、不織布、金屬箔、金屬片及陶瓷片等。又,圖像形成裝置不限於線性印刷方式之圖像形成裝置(線性印表機),亦可為串列印刷方式之圖像形成裝置(串列印表機)。進而,圖像形成裝置不限於噴墨式印表機,亦可為點陣式印表機或熱轉印式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等電子照相式印表機。又,圖像形成裝置亦可為具備掃描部之複合機。 [相關引用] 於2017年12月7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7-235470號之全部揭示係藉由引用而包含於本文。
10‧‧‧印刷裝置11‧‧‧控制部12‧‧‧控制部13‧‧‧控制部13C‧‧‧電腦13M‧‧‧記憶部20‧‧‧防摺疊裝置30‧‧‧引導單元31‧‧‧引導構件31a‧‧‧一端31b‧‧‧另一端(前端)32‧‧‧引導可動體33‧‧‧電動馬達34‧‧‧驅動機構35‧‧‧引導框架35a‧‧‧第1引導槽35b‧‧‧第2引導槽35c‧‧‧第3引導槽35d‧‧‧末端槽部35e‧‧‧末端槽部35f‧‧‧引導邊35g‧‧‧引導邊36‧‧‧小齒輪36a‧‧‧齒部37‧‧‧齒條構件37a‧‧‧齒部38‧‧‧作為保持部之一例之保持構件38a‧‧‧引導面38b‧‧‧凸部38c‧‧‧軸孔38d‧‧‧凹部38e‧‧‧突部39‧‧‧位置感測器41‧‧‧旋動軸41a‧‧‧軸42‧‧‧第1引導軸43‧‧‧第2引導軸45‧‧‧基座構件45a‧‧‧凸部45b‧‧‧軸孔45c‧‧‧側板部45d‧‧‧引導孔46‧‧‧支軸47‧‧‧鎖定構件47a‧‧‧引導孔47b‧‧‧側板部47c‧‧‧窗部47d‧‧‧限制部47e‧‧‧突部47f‧‧‧軸孔48‧‧‧重設構件50‧‧‧鎖定機構51‧‧‧鎖定銷52‧‧‧彈推彈簧53‧‧‧止動輪54‧‧‧外殼61‧‧‧馬達驅動電路62‧‧‧馬達驅動電路70‧‧‧輥108‧‧‧排出口109‧‧‧排紙托盤100‧‧‧圖像形成裝置101‧‧‧殼體102‧‧‧操作部103‧‧‧用紙匣103a‧‧‧握持部104‧‧‧前板外殼108‧‧‧排出口109‧‧‧排紙托盤110‧‧‧記錄部111‧‧‧記錄頭120‧‧‧搬送路徑130‧‧‧搬送部131‧‧‧搬送輥對131A‧‧‧作為排出部之一例之排出輥對132‧‧‧帶式搬送部133‧‧‧驅動輥134‧‧‧從動輥135‧‧‧傳送帶140‧‧‧供給路徑141a‧‧‧外殼141b‧‧‧插入口141‧‧‧第1供給路徑142‧‧‧第2供給路徑142a‧‧‧取紙輥143‧‧‧第3供給路徑144‧‧‧第1驅動輥對145‧‧‧分離輥對146‧‧‧第2驅動輥對147‧‧‧分支機構148‧‧‧第3驅動輥對149‧‧‧整列輥對151‧‧‧第1排出路徑152‧‧‧第2排出路徑153‧‧‧第3排出路徑154‧‧‧共通排出路徑(上游排出路徑)155‧‧‧排出口156‧‧‧作為載置部之一例之載置台156a‧‧‧載置面157‧‧‧限制壁160‧‧‧分支路徑161‧‧‧分支路徑輥對180‧‧‧引導機構(切換引導部)190‧‧‧分支位置199‧‧‧搬送檢測部200‧‧‧中間搬送裝置218‧‧‧中間搬送路徑218a‧‧‧翻轉前路徑218b‧‧‧翻轉後路徑211‧‧‧導入路徑241‧‧‧第1翻轉部242‧‧‧第2翻轉部243‧‧‧導入路徑244‧‧‧第1分支路徑245‧‧‧第2分支路徑246‧‧‧第1合流路徑247‧‧‧第2合流路徑248‧‧‧第1翻轉路徑249‧‧‧第2翻轉路徑250‧‧‧導出路徑250a‧‧‧第1導出路徑250b‧‧‧第2導出路徑252‧‧‧中間搬送部258‧‧‧導入檢測部259‧‧‧引導翼片261‧‧‧第1限制翼片262‧‧‧第2限制翼片285‧‧‧檢測部300‧‧‧作為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之後處理裝置319‧‧‧下游側搬送路徑320‧‧‧框體320a‧‧‧限制壁322‧‧‧後處理供紙口323‧‧‧後處理排紙口325‧‧‧後處理部326‧‧‧下游側搬送部327‧‧‧搬送輥對328‧‧‧堆疊器328a‧‧‧載置面328b‧‧‧壁面329‧‧‧作為排出部之一例之排出輥對329a‧‧‧第1排出輥329b‧‧‧第2排出輥330‧‧‧引導部330a‧‧‧引導面331‧‧‧作為載置部之一例之排出托盤331a‧‧‧載置面332‧‧‧升降機構333‧‧‧傳送帶輪334‧‧‧正時傳送帶335‧‧‧升降馬達336‧‧‧導軌337‧‧‧連結構件340‧‧‧支持臂351‧‧‧搬入檢測部(第1檢測部)352‧‧‧排出檢測部(第2檢測部)353‧‧‧紙面檢測部(媒體面檢測部)400‧‧‧作為媒體排出裝置之一例之圖像形成裝置A‧‧‧分支點B‧‧‧第1連接點C‧‧‧第2連接點D‧‧‧合流點EA‧‧‧排出區域(排出路徑)M‧‧‧作為媒體之一例之用紙(媒體)M1‧‧‧作為媒體之一例之用紙束(媒體束)Mk‧‧‧作為後續媒體之一例之後續用紙Ms‧‧‧作為先行媒體之一例之先行用紙NP‧‧‧作為排出位置之夾持位置S11‧‧‧步驟S12‧‧‧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15‧‧‧步驟S16‧‧‧步驟S17‧‧‧步驟X‧‧‧搬送方向X1‧‧‧排出方向Y‧‧‧寬度方向(前後方向)Z‧‧‧鉛直方向θ1‧‧‧載置面之角度θ2‧‧‧引導構件之角度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印刷裝置之構成之概略模式圖。 圖2係表示圖像形成裝置之構成之構成剖視圖。 圖3係表示後處理裝置之立體圖。 圖4係表示後處理裝置之側剖視圖。 圖5係表示一對引導構件處於退避位置時之防摺疊裝置之俯視圖。 圖6係表示一對引導構件處於進入位置時之防摺疊裝置之俯視圖。 圖7係表示引導單元之俯視圖。 圖8係表示引導單元之局部斷裂之側視圖。 圖9係表示引導構件處於進入位置時之引導單元之側視圖。 圖10係表示引導單元之仰視圖。 圖11係自上表面側觀察引導可動體所得之立體圖。 圖12係表示引導可動體之分解立體圖。 圖13係自底面側觀察引導可動體所得之局部立體圖。 圖14係自底面側觀察處於鎖定解除狀態之引導可動體所得之局部立體圖。 圖15係表示引導可動體處於退避位置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16係表示引導可動體朝向進入位置移動之過程之俯視圖。 圖17係表示引導可動體處於進入位置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18係表示引導構件處於進入位置時之防摺疊裝置與排出托盤之側視圖。 圖19係表示後處理裝置中之與防摺疊控制相關之部分之電性構成的方塊圖。 圖20係表示防摺疊控制常式之流程圖。 圖21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2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3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4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5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6係說明防摺疊裝置之動作之立體圖。 圖2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具備防摺疊裝置之圖像形成裝置之前視圖。 圖28係表示變更例之引導單元之立體圖。
20‧‧‧防摺疊裝置
30‧‧‧引導單元
31‧‧‧引導構件
31b‧‧‧另一端(前端)
32‧‧‧引導可動體
33‧‧‧電動馬達
35‧‧‧引導框架
38‧‧‧作為保持部之一例之保持構件
48‧‧‧重設構件
320a‧‧‧限制壁
323‧‧‧後處理排紙口
329‧‧‧作為排出部之一例之排出輥對
329a‧‧‧第1排出輥
329b‧‧‧第2排出輥
331‧‧‧作為載置部之一例之排出托盤
331a‧‧‧載置面
333‧‧‧傳送帶輪
337‧‧‧連結構件
340‧‧‧支持臂
352‧‧‧排出檢測部(第2檢測部)
353‧‧‧紙面檢測部(媒體面檢測部)
M1‧‧‧作為媒體之一例之用紙束(媒體束)
Mk‧‧‧作為後續媒體之一例之後續用紙
Ms‧‧‧作為先行媒體之一例之先行用紙
NP‧‧‧作為排出位置之夾持位置
θ1‧‧‧載置面之角度
θ2‧‧‧引導構件之角度

Claims (14)

  1. 一種媒體排出裝置,其係接收自處理裝置之排出部排出之媒體者,其特徵在於具備:載置部,其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較上述排出部之高度位置更靠下方,且具有供載置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載置面;及引導構件,其設置為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該進入位置係自上述媒體之與排出方向交叉之寬度方向的兩側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者,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上述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者;上述引導構件之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端部係於將該引導構件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情形時,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上述排出部之排出位置的高度位置與鉛直方向上之上述載置部之上述載置面的高度位置之間之高度位置;上述引導構件係以上述排出方向之下游側之一端側為旋動軸,作為上述上游側端部之另一端側可於上述進入位置與上述退避位置之間進退;上述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在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係配置於較位於上述退避位置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更靠下方。
  2.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自上述退避位置移動至上述進入位置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維持著位於上述退避位置時之高度位置,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且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內側,且於進入之終點位置下降。
  3.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自上述進入位置移動至上述退避位置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維持著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之高度位置,退避至上述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且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且於退避之終點位置上升。
  4.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上述載置面與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上述引導構件係以使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低於下游側之狀態傾斜,且上述引導構件於配置於上述進入位置之情形時,傾斜大於上述載置面。
  5.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引導構件之摩擦係數係設定為上述載置部之上述載置面之摩擦係數以下。
  6.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引導構件係於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的下游側端部於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前的期間進入至上述進入位置,且於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後退避至上述退避位置。
  7. 如請求項6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引導構件係於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前進入至上述進入位置。
  8.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開始自上述進入位 置向上述退避位置退避時,自上述排出部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排出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
  9.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配置於上述退避位置之情形時,該引導構件之上述排出方向上之一端側與另一端側之任一者均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於上述媒體之排出路徑之外側。
  10.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處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上述引導構件之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之部分中之上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側係位於較無該引導構件之狀態下,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成為排出方向之下游側的前端最初與先排出並載置於上述載置部之上述媒體之上表面接觸之位置更靠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
  11.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具有保持上述引導構件進行旋動之保持部,且於上述引導構件處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上述保持部亦與上述引導構件一同地引導上述媒體。
  12. 如請求項1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上述保持部係於上述引導構件移動至上述進入位置時,移動至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且於上述引導構件移動至上述退避位置時,移動至上述排出方向之下游側。
  13. 如請求項1之媒體排出裝置,其中於上述引導構件之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之部分,存在能夠以上述引導構件之延伸方向為旋轉軸進行旋轉 之部分。
  14. 一種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其係接收自處理裝置之排出部排出之媒體之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媒體排出裝置具備:載置部,其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較上述排出部之高度位置更靠下方,且具有載置被排出之上述媒體之載置面;及引導構件,其設置為可於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退,該進入位置係自上述媒體之與排出方向交叉之寬度方向的兩側進入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者,該退避位置係退避至上述寬度方向之端部位置側者;上述引導構件係以上述排出方向之下游側之一端側為旋動軸,作為上述上游側端部之另一端側可於上述進入位置與上述退避位置之間進退;上述引導構件之上述另一端側在位於上述進入位置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係配置於較位於上述退避位置時之鉛直方向上之高度位置更靠下方;且該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驟:於將上述媒體之搬送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排出之前,使上述引導構件配置於進入位置,且使該引導構件之上述排出方向之上游側端部配置於鉛直方向上之上述排出部之排出位置的高度位置與鉛直方向上之上述載置部之上述載置面的高度位置之間之高度位置;一面利用上述引導構件支持被排出之媒體之搬送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一面接收被排出之上述媒體;及於上述媒體之搬送方向上之下游側端部被上述引導構件支持之狀態 下,將上述媒體之搬送方向上之上游側端部排出之後,使上述引導構件退避至上述退避位置,使上述媒體配置於上述載置部。
TW107143402A 2017-12-07 2018-12-04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TWI686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5470A JP7031267B2 (ja) 2017-12-07 2017-12-07 媒体排出装置
JP2017-235470 2017-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953A TW201924953A (zh) 2019-07-01
TWI686311B true TWI686311B (zh) 2020-03-01

Family

ID=6466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402A TWI686311B (zh) 2017-12-07 2018-12-04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7897B2 (zh)
EP (1) EP3495296B1 (zh)
JP (2) JP7031267B2 (zh)
CN (1) CN109911680B (zh)
TW (1) TWI686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1264B2 (ja) * 2018-09-28 2022-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7358743B2 (ja) * 2019-02-20 2023-10-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JP7419743B2 (ja) * 2019-10-17 2024-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2022128020A (ja) * 2021-02-22 2022-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TWI784825B (zh) * 2021-12-02 2022-1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文件整理功能的列印裝置及應用於其上之文件整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6028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 apparatus
CN102372183A (zh) * 2010-08-23 2012-03-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4633A (en) * 1988-06-24 1989-07-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ctive paper drop mechanism for a printer
JP3145146B2 (ja) * 1991-09-05 2001-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267382B2 (ja) * 1993-05-17 2002-03-18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薄葉体積載受容装置
JP3085909B2 (ja) * 1996-09-02 2000-09-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装置
DE19844231C1 (de) * 1998-09-26 1999-10-28 Bdt Buero Datentech Gmbh Vorrichtung zum Ablegen von Blättern eines Aufzeichnungsträgers
JP2001001591A (ja) * 1999-06-17 2001-01-09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4344078B2 (ja) 2000-09-27 2009-10-14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
US6659454B1 (en) * 2001-08-10 2003-12-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er exit tray and computer printer having an exit tray
JP2004142868A (ja) * 2002-10-23 2004-05-20 Canon Inc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262085B2 (en) * 2003-04-30 2012-09-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curler and stabilizer for light-weight papers
US7300045B2 (en) 2004-09-28 2007-11-2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Waiting tray for sheet processing tray
JP4906330B2 (ja) * 2005-02-04 2012-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27713A (ja) * 2005-05-23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シート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集積方法
JP4511458B2 (ja) * 2005-12-29 2010-07-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440227B2 (ja) 2006-03-20 2010-03-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排紙載置装置及び排紙載置方法
US7997577B2 (en) 2008-03-13 2011-08-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ivoting sheet discharging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y
JP2010265116A (ja) * 2009-05-14 2010-11-25 Toshiba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用紙後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226113B2 (ja) * 2011-07-14 2013-07-03 株式会社東芝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用紙後処理方法
JP5812749B2 (ja) * 2011-07-29 2015-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668B2 (ja) * 2012-07-23 2016-03-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4282B2 (ja) * 2013-02-04 2017-02-01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252725B2 (ja) 2013-03-29 2017-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9440816B2 (en) * 2013-11-07 2016-09-1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unique stack registration using rotating shelf structures for set compiling in image form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6028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 apparatus
CN102372183A (zh) * 2010-08-23 2012-03-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5296A1 (en) 2019-06-12
US20190177107A1 (en) 2019-06-13
EP3495296B1 (en) 2022-09-07
TW201924953A (zh) 2019-07-01
JP2022060510A (ja) 2022-04-14
CN109911680B (zh) 2021-01-15
JP7031267B2 (ja) 2022-03-08
CN109911680A (zh) 2019-06-21
US10737897B2 (en) 2020-08-11
JP7334812B2 (ja) 2023-08-29
JP2019099365A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6311B (zh) 媒體排出裝置及媒體排出裝置之控制方法
JP5505019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後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577577B2 (zh)
JP6705199B2 (ja) 印刷装置
US11518640B2 (en) Medium discharge device,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US1147943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CN110539559B (zh) 记录装置
JP554092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746938B2 (ja) 印刷装置
CN113460775B (zh) 后处理装置
CN114955676A (zh) 片材排出设备、片材处理设备和成像系统
TW201932399A (zh) 媒體排出裝置、記錄裝置
JP2017197333A (ja) 印刷装置
US8371579B2 (en) Sheet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240279018A1 (en) Medium stacking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medium stacking device
JP5648652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0091628B (zh) 介质排出装置、记录装置
JP2008120547A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10203654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572522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154734A (ja) 用紙積載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787142B2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6211441A (ja) 循環式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S6327254B2 (zh)
JP2013018613A (ja) 用紙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