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8670B - 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8670B
TWI648670B TW106143777A TW106143777A TWI648670B TW I648670 B TWI648670 B TW I648670B TW 106143777 A TW106143777 A TW 106143777A TW 106143777 A TW106143777 A TW 106143777A TW I648670 B TWI648670 B TW I6486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metal
area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3577A (zh
Inventor
黃曠兆
李得秀
李在均
李楊植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3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6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尺寸或形狀或者位於不同位置的情況下,在該等觸控電極之間也不形成電容差異,可以獲得高觸控靈敏度。該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第一區域且包含第一網狀電極金屬。該觸控顯示裝置包括第一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一區域中,該第一虛擬金屬與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
為了響應資訊化社會的發展,用於影像顯示的各種顯示裝置的需求不斷增加。近期,一系列的顯示裝置被廣泛使用,例如,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s,PDP)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顯示裝置。
在這些顯示裝置中,觸控顯示裝置提供觸控式(touch-based)使用者介面以允許使用者直覺且便利地直接輸入資料或指令至裝置,而非使用傳統資料輸入系統,例如,按鈕、按鍵、或滑鼠等。
為了提供該等觸控式使用者介面,觸控顯示裝置必須能夠感測使用者執行的觸控並且準確地檢測觸控座標。
在這方面,在各種觸控感測方法中,電容式觸控感測通常用於感測觸控,並且根據設置在觸控螢幕面板上的複數個觸控電極之間的電容改變,來確定觸控座標。
在習知的觸控顯示裝置中,由於觸控電極的形狀、位置等,觸控電極可能具有不同的尺寸。這可能因此導致在觸控電極之間形成的電容的不期望的差異,從而降低觸控靈敏度。
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不論觸控電極的位置如何,都可以透過防止或去除在所有位置中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進一步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可以執行精確的基於電容的觸控感測,不論觸控螢幕面板的形狀如何。
還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尺寸的情況下,也能夠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又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的形狀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更提供一種觸控顯示裝置以及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透過減少位於圓角區域中的觸控電極和位於其他區域中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可以在所有區域中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態樣,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可以包括:一觸控螢幕面板,包含複數個觸控電極;以及一觸控電路,將觸控驅動訊號傳送到該觸控螢幕面板。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是一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
在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至少一個部分的每個區域中,可以存在與電極金屬電性斷開的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
電極金屬和虛擬金屬可以位於相同層上,並且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包含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的角落觸控電極以及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非角落區域中的非角落觸控電極。
角落觸控電極可以小於非角落觸控電極。
在非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可以存在與電極金屬電性斷開的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
相反地,在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可以不存在與電極金屬電性斷開的虛擬金屬。
或者,在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與電極金屬電性斷開的虛擬金屬可以以低於存在於非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的比例存在。
在此,在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表示為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的總區域B相對於角落觸控電極的總區域A的比例B/A。
在角落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透過調整在角落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數量或區域來控制。
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中,一個或多個角落區域可以具有一弧形輪廓形狀。
每個角落觸控電極的外圍部分可以具有一弧形形狀。
將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至少一部分電性連接到觸控電路的複數條觸控線可以設置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中。
電性連接到角落觸控電極的觸控線的形狀可以不同於電性連接到非角落觸控電極的觸控線的形狀。
每個角落觸控電極的外圍部分可以是弧形的。電性連接到角落觸控電極的每條觸控線可以具有弧形部分。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是互電容觸控感測器。
替代地,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可以是自電容觸控感測器。
單個觸控電極的區域的大小對應於複數個子像素的區域的大小。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個觸控電極的網狀電極金屬可以具有複數個開口區域。該複數個開口區域中的每一個可以對應於一個或多個子像素的發光部分。
與每個觸控電極對應之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可以位於與一黑色矩陣重疊的位置。也就是說,該黑色矩陣位於與電極金屬重疊的位置。
在與每個觸控電極相對應之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中,該複數個開口區域可以對應於複數個彩色濾光片。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態樣,一觸控螢幕面板可以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以及連接到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複數條觸控線。
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是一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
一個或多個與電極金屬電性斷開的虛擬金屬可以存在於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至少部分的每個區域中。
在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不同於在其他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
在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可以不存在虛擬金屬。
當至少一個觸控電極小於其他觸控電極時,在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低於在其他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
當至少一個觸控電極位於角落區域時,在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低於在其他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
當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外圍部分為弧形時,在至少一個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低於在其他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
根據至少一個實施例,該觸控顯示裝置和該觸控螢幕面板可以透過防止或去除位於所有位置中在觸控電極之間形成的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而不論觸控電極的位置如何。
另外,根據本發明,該觸控顯示裝置和該觸控螢幕面板可以執行精確的基於電容的觸控感測,而不論觸控螢幕面板的形狀如何。
此外,根據至少一個實施例,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尺寸的情況下,該觸控顯示裝置和該觸控螢幕面板也可以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另外,根據至少一個實施例,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的形狀的情況下,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該觸控顯示裝置和該觸控螢幕面板可以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此外,根據至少一個實施例,透過減少在位於圓角區域中的觸控電極與在位於其他區域中的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該觸控顯示裝置和該觸控螢幕面板可以在所有區域中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以及第一虛擬金屬。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第一區域,並包含第 一網狀電極金屬。第一虛擬金屬與第一網狀電極金屬位於同一層,且位於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第一區域中,第一虛擬金屬與第一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第二區域,並包含第二網狀電極金屬,觸控顯示裝置可以為以下兩者之一:(a)進一步包括一第二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中,該第二虛擬金屬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該第二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的第二比例低於該第一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一區域的第一比例;(b)在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中,不包含任何位於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是在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的角落電極,以及第一觸控電極是在觸控螢幕面板的非角落區域中的非角落電極。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角落電極具有一弧形的邊緣。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電極為在觸控螢幕面板的邊緣區域的邊緣電極,以及第一觸控電極為在觸控螢幕面板的內部區域中的內部電極。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第一區域與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第二區域的大小不同。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由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第二區域小於由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第一區域。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第三區域,並包括第三網狀電極金屬,第三區域小於第二區域,該觸控顯示裝置為以下兩者擇一:(a)進一步包括一第三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中,該第三虛擬金屬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該第三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的第三比例低於該第二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的第二比例;(b)在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中,不包含任何位於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具有複數個開口區域,該複數個開口區域中的每一個對應於一個或多個子像素的發光部分。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一黑色矩陣與第一網狀電極金屬重疊,並且其中複數個開口區域對應於複數個彩色濾光片。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在該觸控顯示裝置的俯視視角中圍繞第一虛擬金屬。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陰極層;以及在陰極層上的一封裝層,其中複數個觸控電極位於封裝層上。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觸控電極位於觸控電極區域中,封裝層和陰極層中的至少一個大於觸控電極區域。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觸控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觸控電極。電性連接到第一觸控電極的第一觸控線的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到複數個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線的角落形狀。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線具有圓角形狀的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條觸控線電性連接到複數個觸控電極。電性連接到第一觸控電極的第一觸控線的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到複數個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線的角落形狀。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線具有圓角形狀的部分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複數個觸控電極包含分隔第一距離的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和分隔第二距離的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第二距離大於第一距離。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佔據比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更大的區域。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非角落區域中,以及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電性連接到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觸控電極的第一觸控線的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到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線的角落形狀。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線具有圓角形狀的部分。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陰極層;以及在陰極層上的一封裝層。複數個觸控電極在封裝層上。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該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複數個觸控電極包含由圖案化為網狀的第一電極金屬製成的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和由圖案化為網狀的第二電極金屬製成的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第一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大於第二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佔據比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更大的區域。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非角落區域中,以及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電性連接到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觸控電極的第一觸控線的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到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觸控電極的第二觸控線的角落形狀。
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觸控線具有圓角形狀的部分。
100‧‧‧觸控顯示裝置
110‧‧‧驅動顯示面板
120‧‧‧顯示驅動器電路
130‧‧‧觸控電路
1910‧‧‧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
1911‧‧‧第一觸控線
1920‧‧‧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
1921‧‧‧第二觸控線
BM‧‧‧黑色矩陣
BP‧‧‧橋接圖案
CE‧‧‧角落觸控電極
CF‧‧‧彩色濾光片
Cm1、Cm2、Cm3、Cm4、Cm5‧‧‧電容
Cathode‧‧‧陰極層
COVER‧‧‧顯示器蓋
Cst‧‧‧儲存電容
DL‧‧‧資料線
DM‧‧‧虛擬金屬
DMA‧‧‧虛擬金屬區域
DRL‧‧‧驅動電極線
DRL #i‧‧‧第i驅動電極線
DRL #(i+1)‧‧‧第(i+1)驅動電極線
DRT‧‧‧驅動電晶體
DVL‧‧‧驅動電壓線
EE‧‧‧邊緣觸控電極
EM‧‧‧電極金屬
ENCAP‧‧‧封裝層
EVDD‧‧‧驅動電壓
EVSS‧‧‧基極電壓
IE‧‧‧內部觸控電極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N3‧‧‧第三節點
OA‧‧‧開口區域
OA1‧‧‧第一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尺寸
OA2‧‧‧第二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尺寸
OC‧‧‧覆蓋層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Rc、Ri‧‧‧比例
RVL‧‧‧參考電壓線
SCAN‧‧‧掃描訊號
SENL‧‧‧感測電極線
SENL #j‧‧‧第j感測電極線
SENSE‧‧‧感測訊號
T‧‧‧厚度
T1‧‧‧第一電晶體
T2‧‧‧第二電晶體
TE‧‧‧觸控電極
TE-1‧‧‧第一觸控電極
TE-2‧‧‧第二觸控電極
TEA‧‧‧觸控電極區域
TEa、TEb、TEc、TEd‧‧‧觸控電極
TL‧‧‧觸控線
TL-1‧‧‧驅動觸控線
TL-2‧‧‧感測觸控線
TP‧‧‧觸控墊部
TP-1‧‧‧驅動觸控墊部
TP-2‧‧‧感測觸控墊部
TSP‧‧‧觸控螢幕面板
Vdata‧‧‧資料電壓
Vref‧‧‧參考電壓
本說明書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勢將可藉由以下之詳細說明與所附圖式而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圖1係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的系統結構的示意圖;圖2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的例示性觸控螢幕面板;圖3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網狀觸控電極的平面圖;圖4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一部分;圖5A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網狀觸控電極的平面圖,其中,虛擬金屬存在於網狀觸控電極的區域中;圖5B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網狀觸控電極,其中,未顯示存在於網狀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圖6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三個區域;圖7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三個區域中的觸控電極;圖8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圖9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的截面圖; 圖10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被調整;圖11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的截面圖,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被調整;圖12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的觸控電極的尺寸增加的情況;圖13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例示性觸控螢幕面板;圖14係顯示圖13所示之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於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被調整的情況;圖15和圖16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中之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圖17和圖18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的截面圖;以及圖19係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觸控電極。
以下將詳細參考本發明的實施例,其示例顯示在附圖中。貫穿本文件,應參考附圖,其中將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發明的以下描述中,在可以使本發明的主題變得不清楚的情況下,將省略對包含於此的已知功能和組件的詳細描述。
可理解的是,儘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樣的術語僅僅用於區分一個元件和另一個元件。這些元件的內容、順序、序列或數量不受這些個款的限制。應該理解的是,當元件被稱為「連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僅可以「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而且還可以「間接連接」或透過一「介入元件」耦接到另一個元件。以類似的邏輯,可理解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時,不僅可以直接地形成在另一元件之上方或下方,而且還可以間接地形成在或透過一介入元件形成在另一元件之上方或下方。
圖1係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的系統結構的示意圖。
參照圖1,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可以提供:影像顯示功能,以顯示影像;以及觸控感測功能,以感測使用者所執行的觸控。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包括在其上設置有資料線和閘極線的顯示面板110、驅動顯示面板110的顯示驅動器電路120等,以顯示影像。
就功能性而言,顯示驅動器電路120包含驅動資料線的資料驅動器電路、驅動閘極線的閘極驅動器電路、控制資料驅動器電路和閘極驅動器電路的控制器等。
顯示驅動器電路120可以被實現為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包括其上設置有多個觸控電極TE的觸控螢幕面板TSP、驅動觸控螢幕面板TSP並執行感測處理的觸控電路130等,以執行觸控感測操作。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被集成到顯示面板110中,以使觸控螢幕面板TSP和顯示面板TSP一起形成為一集成觸控螢幕顯示面板。
觸控電路130將觸控驅動訊號傳輸至觸控螢幕面板TSP以驅動觸控螢幕面板TSP,隨後從觸控螢幕面板TSP接收觸控感測訊號,並且基於觸控感測訊號檢測觸控及/或觸控座標。
觸控電路130可以包含傳輸觸控驅動訊號和接收觸控感測訊號的觸控驅動器電路、計算觸控及/或觸控位置(觸控座標)的觸控控制器等。
觸控電路130可以被實現為一個或多個組件(例如,IC),或者可以被獨立地配置到顯示驅動器電路120。
另外,觸控電路13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顯示驅動器電路120或顯示驅動器電路120的內部電路集成在一起。例如,觸控電路130的觸控驅動器電路可以與顯示驅動器電路120的資料驅動器電路一起實現為IC。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可以基於形成在觸控電極TE中的電容來感測觸控。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可以使用基於電容(capacitance-based)的觸控感測方法(即,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或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來感測觸控。
在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的情況下,複數個觸控電極TE可以被劃分成:驅動電極(也稱為傳輸電極或驅動線),施加有觸控驅動訊號;以及感測電極(也稱為接收電極或感測線),在該感測電極中,觸控感測訊號被感測,其中,感測電極與驅動電極一起形成電容。
在下文中,在複數個觸控電極中,對應於驅動電極的觸控電極將被稱為「第一觸控電極TE-1」,而在複數觸控電極中,對應於感測電極的觸控電極將被稱為「第二觸控電極TE-2」。
如上所述,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根據指示物(例如,手指、手寫筆或類似物)的存在,基於在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之間的電容(互電容)的改變來檢測觸控及/或觸控座標。
在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的情況下,每個觸控電極TE不僅用作驅動電極,而且用作感測電極。具體而言,觸控驅動訊號施加到每個觸控電極TE,並且通過施加有觸控驅動訊號的觸控電極TE接收觸控感測訊號。因此,在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中,於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之間並沒有區別。
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基於指示物(例如,手指、手寫筆或類似物)與觸控電極TE之間的電容變化來檢測觸控及/或觸控座標。
如上所述,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可以使用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或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來感測觸控。
儘管為了便於描述,在下文中,將說明與使用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的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有關之用於改進觸控靈敏度的結構,但是這種改進觸控靈敏度的結構等係同樣適用於使用基於自電容的觸控感測的觸控顯示裝置和觸控螢幕面板。
另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的顯示面板110可以從各種類型的面板中選擇,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面板和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1 Display,LCD)面板。在下文中,為了便於描述,將採用OLED面板以作為範例。
圖2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100的觸控螢幕面板TSP。
參考圖2,觸控螢幕面板TSP具有設置在其上的複數個觸控電極TE。將觸控電極TE和觸控電路130電性連接的觸控線TL設置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上。
另外,觸控螢幕面板TSP具有觸控墊部TP,該等觸控墊部TP與觸控電路130接觸以電性連接觸控線TL和觸控電路130。
觸控電極TE和觸控線TL可以設置在同一層或不同層上。
觸控墊部TP可以是觸控線TL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與觸控線TL接觸的金屬。
以下,將配置有觸控電極TE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區域稱為觸控電極區域TEA。
觸控電極區域TEA本身可以被稱為觸控螢幕面板TSP。雖然在圖2中未顯示,但是圖17和圖18的陰極層或者封裝層可以大於觸控電極區域TEA並且在所有側上延伸超過觸控電極區域TEA。
當觸控顯示裝置100使用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時,設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兩個或多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可以被電性連接以形成單個驅動電極線DRL。設置在同一列(或同一行)中的兩個或多個第二觸控電極TE-2可以被電性連接以形成單條感測電極線SENL。
形成單條驅動電極線DRL的兩個或多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對應於驅動電極。形成單條感測電極線SENL的兩個或多個第二觸控電極TE-2對應於感測電極。
一條或多條觸控線TL連接到每條驅動電極線DRL,而一條或多條觸控線TL連接到每條感測電極線SENL。
連接到每條驅動電極線DRL的一條或多條觸控線TL被稱為驅動觸控線TL-1。連接到每條感測電極線SENL的一條或多條觸控線TL被稱為感測觸控線TL-2。
單個觸控墊部TP連接到每條觸控線。連接到每條驅動觸控線TL-1的觸控墊部TP被稱為驅動觸控墊部TP-1。連接到每條感測觸控線TL-2的觸控墊部TP被稱為感測觸控墊部TP-2。
換句話說,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兩個或多個觸控電極係電性連接。
因此,觸控電極TE的數量可以由驅動電極線DRL和感測電極線SENL組成。
每條驅動電極線DRL由排列在同一列或行中且電性連接的兩個或多個觸控電極TE組成。
形成單條驅動電極線DRL的兩個或多個觸控電極TE可以被集成或者可以透過諸如橋接的連接圖案連接。
每條感測電極線SENL由兩個或多個觸控電極TE構成,兩個或多個觸控電極TE被配置在相同的列或行中並且被電性連接。
形成單條感測電極線SENL的兩個或多個第二觸控電極TE-2可以被集成或者可以透過諸如橋接圖案(Bridge Pattern,BP)的連接圖案連接。
形成單條驅動電極線DRL的兩個或多個第一觸控電極TE-1作為施加有觸控驅動訊號的驅動電極,而形成單條感測電極線SENL的兩個或多個第二觸控電極TE-2作為感測其中之觸控感測訊號的感測電極。
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部分電性連接到觸控線TL,而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其餘部分不電性連接到觸控線TL。
例如,對應於形成單條驅動電極線DRL的驅動電極的第一觸控電極TE-1中的一個(例如,一個或兩個最外側的第一觸控電極)連接到對應的驅動觸控線TL-1,而剩餘的第一觸控電極TE-1不連接到驅動觸控線TL-1。
另外,對應於形成單條感測電極線SENL的感測電極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中的一個(例如,一個或兩個最外側的第二觸控電極)連接到對應的感測觸控線TL-2,而剩餘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不連接到感測觸控線TL-2。
由於上述結構,觸控螢幕面板TSP能夠執行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
參照圖2,每一個觸控電極TE可以具有例如鑽石形狀。
可選地,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矩形形狀(包括正方形形狀),並且各種其他形狀是可能的。
考慮到觸控顯示裝置100的顯示性能和觸控性能,觸控電極TE可以被設計為具有各種形狀。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配置在顯示面板110的外部(即,外部觸控螢幕面板),或者可以配置在顯示面板110的內部(即,內部觸控螢幕面板)。
當觸控螢幕面板TSP是外部觸控螢幕面板時,觸控螢幕面板TSP和顯示面板110可以在彼此黏合之前於不同的面板製程中製造。
當觸控螢幕面板TSP是內部觸控螢幕面板時,觸控螢幕面板TSP和顯示面板110可以在單個面板製程中一起製造。
當觸控螢幕面板TSP是內部觸控螢幕面板時,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被視為是多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組件。這裡,其上放置有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板可以是專用基板、或者可以是存在於顯示面板110上的層(例如,封裝層)。
圖3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網狀觸控電極的平面圖。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TSP中,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每一個可以是網狀觸控電極。
也就是說,每個觸控電極TE可以是其中形成有開口的網狀電極金屬EM。
觸控電極TE中的開口被稱為開口區域OA。
這裡所使用的電極金屬EM可以被理解為具有與觸控電極TE相同的含義。
如上所述,每個觸控電極TE的輪廓形狀可以大致為菱形、矩形(包括正方形)等。觸控電極TE佔據由觸控電極TE的形狀所定義的一特定整體區域。另外,與每個觸控電極TE中的開口相對應的開口區域OA可以具有菱形形狀、矩形形狀(包括正方形形狀)等。
每個觸控電極TE的粗略輪廓形狀可以與對應於觸控電極TE中的開口的開口區域OA的形狀相同或不同。
每個觸控電極TE是具有複數個開口區域OA的網狀電極金屬EM。觸控電極TE被圖案化,使得一個或多個子像素的發光部分位於複數個開口區域OA中的每一個中。因此,可以有效地提供觸控感測結構和顯示面板100,並且可以提高內部配置有觸控螢幕面板TSP的顯示面板110的發光效率。
當顯示面板110是LCD面板時,子像素的發光部分可以包含像素電極、彩色濾光片等。當顯示面板110是OLED面板時,子像素的發光部分可以包含像素電極、彩色濾光片等。當顯示面板110是OLED面板時,子像素的發光部分可以包含OLED的陽極、有機發光層等,並且在一些情況下,可以包含彩色濾光片等。
如上所述,根據發光位置設置與觸控電極TE對應的電極金屬EM的開口區域OA,提高了顯示面板110的發光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顯示面板110的發光效率,每個子像素的電路部分(即,設置有電晶體或類似物的部分)可以位於與電極金屬EM重疊的位置,而不是與任何開口區域OA重疊。
子像素可以由紅色(R)、綠色(G)和藍色(B)子像素組成。
在一些情況下,子像素可以由紅色(R)、白色(W)、綠色(G)和藍色(B)子像素組成。
圖4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TSP的一部分。
圖4顯示了七個觸控電極TE,其中每一個被實施為如圖3所示之具有開口區域OA的網狀電極金屬EM。
七個觸控電極TE包含對應於驅動電極的四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和對應於感測電極的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
在四個第一觸控電極TE-1中,配置在第i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形成第i驅動電極線DRL #i。
在一個範例中,配置在第i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可以由位於不同的層上的橋接圖案BP電性連接。
在另一範例中,配置在第i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可以彼此一體地形成,使得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被電性連接。
在四個第一觸控電極TE-1中,配置在第(i+1)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形成第(i+1)驅動電極線DRL#(i+1)。
在一個範例中,配置在第(i+1)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可以由位於不同的層上的橋接圖案BP電性連接。
在另一範例中,配置在第(i+1)行之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可以彼此一體地形成,使得兩個第一觸控電極TE-1被電性連接。
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被配置在第j列,以形成第j感測電極線SENL #j。
在一個範例中,配置在第j列之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可以彼此一體地形成,使得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被電性連接。
在另一範例中,配置在第j列之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可以由位於不同的層上的橋接圖案BP電性連接。
參照圖4,包含四個第一觸控電極TE-1和三個第二觸控電極TE-2的所有觸控電極TE可以透過製造具有大區域的電極金屬EM然後以預定圖案切割電極金屬EM來形成,以使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電性分離。
圖5A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網狀觸控電極的平面圖,其中虛擬金屬存在於網狀觸控電極的區域中,而圖5B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中的網狀觸控電極,其中未顯示存在於網狀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
參照圖5A,設置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上的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每一個被實施為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EM。
也就是說,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EM可以被稱為觸控電極TE。
由於單個觸控電極TE是圖案化的網狀電極金屬EM,因此在單個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存在複數個開口。這裡,存在於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的複數個開口被稱為開口區域OA。
設置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上之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至少一部分在其至少一部分區域中具有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虛擬金屬DM與電極金屬EM電性斷開。虛擬金屬DM是位於與電極金屬EM相同的金屬層中。在觸控螢幕面板的平面圖中,虛擬金屬DM在所有側邊皆由電極金屬EM圍繞。
這裡,電極金屬EM可以是施加有觸控驅動訊號的觸控電極TE的一部分或者其中感測到觸控感測訊號的部分。相反地,雖然虛擬金屬DM存在於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但是沒有觸控驅動訊號被施加到其上並且在虛擬金屬中沒有感測到觸控感測訊號。虛擬金屬可以是電性浮動的,並且也被稱為浮動圖案。
儘管電極金屬EM可以電性連接到觸控電路130,但是虛擬金屬DM並不電性連接到觸控電路130。
如上所述,在所有觸控電極TE的每個區域中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虛擬金屬DM與相應的電極金屬EM斷開。
或者,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可以位於觸控電極TE之與對應的電極金屬EM斷開的部分的每個區域中。也就是說,虛擬金屬DM可能不存在於觸控電極TE的部分的每個區域中。例如,虛擬金屬DM可能不存在於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之角落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作為另一範例,虛擬金屬DM可以不存在於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或內部區域中之邊緣或內部觸控電極的每個區域中。
關於虛擬金屬DM的功能,當僅存在網狀電極金屬EM但在單個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不存在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時,會出現視覺性問題,其中電極金屬EM的輪廓在視覺上可以在螢幕上辨別出來。
相反地,當在單個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存在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時,可以防止在螢幕上視覺性地辨別電極金屬EM的輪廓的視覺性問題。
另外,透過調整在每個觸控電極TE中虛擬金屬DM的存在或不存在或虛擬金屬的數量(即,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控制每個觸控電極TE的電容的大小,以提高觸控靈敏度。
參考圖5A,在製造單個觸控電極TE的電極金屬EM之後,透過以預定圖案切割電極金屬EM,可以製造與電極金屬EM斷開的虛擬金屬DM。
圖5B顯示了透過從圖5A所示之觸控電極TE去除虛擬金屬而產生的用作實際電極的電極金屬EM。「用作實際電極的電極金屬EM」代表:在電極金屬EM中,觸控驅動訊號被施加到電極金屬EM上或觸控感測訊號被電極金屬EM感測。
參考圖5B,電極金屬EM的外圍部分被精細地圖案化,同時由於去除虛擬金屬DM的空間,電極金屬EM的內部被鬆散地圖案化。
在下文中,當顯示觸控電極TE時,實際上用作電極的網狀電極金屬EM可以僅透過省略觸控電極TE的虛擬金屬EM來顯示。
圖6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三個區域。
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TSP中,設置有觸控電極TE的觸控電極區域TEA包含角落區域、邊緣區域和內部區域。
如圖6所示,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中,觸控電極區域TEA可以是由四個角落區域和四個邊緣區域組成的四邊形區域。在一些情況下,觸控電極區域TEA可以是由三個角落區域和三個邊緣區域組成的三角形區域。觸控電極區域可以概括為具有N個角落區域和N個邊緣區域(其中N是等於或大於3的自然數)的多邊形區域。
在一些情況下,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中,觸控電極區域TEA可以是弧形的。在這種情況下,邊緣區域可以被視為角落區域。
在下文中,為了便於描述,作為範例,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將被描述為具有四個角落區域和四個邊緣區域的四邊形區域。
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外圍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輪廓或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外圍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的角落區域的輪廓,可能是直角的。
可選地,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外圍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輪廓或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外圍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的角落區域的輪廓,可能是弧形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果形狀具有彎曲形狀,則形狀可以是弧形的。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提供適用於具有圓角的觸控顯示裝置100的觸控螢幕面板TSP。
圖7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三個區域中(即,角落區域、邊緣區域和內部區域)的觸控電極TE。
參考圖7,複數個觸控電極TE分別被實施為網狀電極金屬EM。
複數個觸控電極TE包含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中的角落觸控電極CE和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非角落區域(即,內部區域和邊緣區域)中的非角落觸控電極。
角落觸控電極CE的尺寸可以小於非角落觸控電極的尺寸。
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非角落電極包含作為非角落觸控電極的邊緣觸控電極EE和內部觸控電極IE,邊緣觸控電極EE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邊緣區域中,並且內部觸控電極IE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之在邊緣區域和角落區域的內部的內部區域中。
內部觸控電極IE具有菱形或矩形的形狀。
儘管邊緣觸控電極EE具有菱形或矩形形狀,但是邊緣觸控電極EE的形狀可以對應於內部觸控電極IE的形狀的一半。
角落觸控電極CE可以小於內部觸控電極IE的形狀的一半。
邊緣觸控電極EE的尺寸大於角落觸控電極CE的尺寸。
邊緣觸控電極EE的尺寸等於或小於內部觸控電極IE的尺寸。
不論角落區域是否為弧形,在角落觸控電極CE、邊緣觸控電極EE和內部觸控電極IE之間的大小關係仍然可以適用。
當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外圍的角落區域的外部(即,外圍部分)如圖7所示具有弧形形狀時,角落觸控電極CE的周邊部分是弧形的,並且至少部分電性連接到角落觸控電極CE的觸控線(例如,觸控線TL-2)為弧形。
另外,如圖7所示,當將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全部或部分電性連接到觸控電路TC的複數條觸控線TL-1和TL-2被配置在具有圓角區域的觸控螢幕面板TSP上時,與角落觸控電極CE電性連接的觸控線(例如,觸控線TL-2)的角落形狀可以與電性連接到非角落觸控電極的觸控線(例如,觸控線TL-1)的角落形狀不同。具體地,電性連接到角落觸控電極CE的觸控線TL-2可以具有圓角。相比之下,其他觸控線TL-1具有90度的非圓角。
因此,當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的角落區域的外圍部分為弧形時,角落觸控電極CE和觸控線TL可以被設計為具有合適的結構,由此幫助觸控螢幕面板TSP根據需要而設計。
圖8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而圖9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截面圖。
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分別被實施為網狀電極金屬EM。
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的每個區域具有其中存在有虛擬金屬DM的虛擬金屬區域DMA。
如圖8所示,對應於位於角落區域中的角落觸控電極的四個觸控電極TE-1和TE-2當中的兩個最外側觸控電極TE-1和TE-2具有比其餘觸控電極更小的尺寸。
因此,在內部區域中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形成的電容可以與在角落區域中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形成的電容具有顯著的差異。
也就是說,在角落區域中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形成的電容可以低於在內部區域中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形成的電容。
如圖8和圖9所示,在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邊界處或附近,沒有存在或存在有更少的虛擬金屬區域DMA,從而減少了開口區域OA的數量。另外,在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邊界處或附近,電極金屬EM被精細地圖案化。
此特徵可能導致電容Cm1、電容Cm2和電容Cm3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該電容Cm1係形成在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該電容Cm2係形成於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不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以及該電容Cm3係形成於不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
如上所述,無論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的外圍部分為弧形或者為非弧形(例如,直角),都可能發生電容差異。
然而,如上所述,當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觸控電極區域TEA的外圍部分為弧形時,可能發生更大的電容差異。
與角落區域相關的這種電容差異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基於電容變化的觸控靈敏度位準。
相應地,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觸控螢幕面板結構,其可以透過減少或去除與角落區域相關的電容的差異來改善觸控靈敏度。
如上所述,在製造電極金屬EM之後,透過以期望的圖案切割電極金屬EM的一部分來形成由電極金屬EM圍繞的虛擬金屬DM。
由於如上所述形成的虛擬金屬DM,電極金屬EM和虛擬金屬DM可以位於同一層上,如圖9所示。
因此,在視覺性問題可被克服的位置上,虛擬金屬可以與電極金屬EM一起更容易地形成。
當觸控螢幕面板TSP設置在實現為OLED顯示面板的顯示面板110內時,觸控螢幕面板TSP位於封裝層ENCAP與顯示器蓋COVER之間。
例如複數個觸控電極TE和複數條觸控線TL的觸控感測器金屬位於封裝層ENCAP與顯示器蓋COVER之間。
顯示器蓋COVER是顯示面板110的外蓋。顯示器蓋COVER可以實現為玻璃面板蓋。
封裝層ENCAP是保護其下之材料(圖中未示)不受濕氣或氧氣的影響的層,封裝層ENCAP為諸如有機材料或類似物。
作為一個或多個OLED之陰極的陰極層Cathode位於封裝層ENCAP下方,使得封裝層ENCAP位於陰極上。封裝層ENCAP的厚度可以是5μm或更大。
在下文中,將描述如上所述之與角落區域有關的電容的差異以及用於防止所產生的觸控靈敏度劣化的觸控螢幕面板結構。
圖10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被調整,而圖11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截面圖,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被調整。
參考圖10和圖11,複數個觸控電極TE分別被實施為網狀電極金屬EM。
參考圖10,對應於位於角落區域中的角落觸控電極的四個觸控電極TE-1和TE-2中的兩個最外側的觸控電極TE-1和TE-2具有較小的尺寸,因此,比位於非角落區域(即,邊緣區域和內部區域)中之其他類型的觸控電極(邊緣觸控電極EE和內部觸控電極IE)佔據更小的區域。
在每個非角落觸控電極(例如,每個內部觸控電極IE)的區域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虛擬金屬DM,與相應的電極金屬EM電性斷開。也就是說,非角落觸控電極可以具有圖5A所示的結構。
然而,在對應於圖10所示之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的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網狀圖案化的電極金屬EM可以單獨 存在且(a)沒有虛擬金屬DM設置在其中,或者(b)在該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低於在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或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的比例。
這裡,在每個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是指在單個觸控電極TE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總區域B相對於單個觸控電極TE的總區域A的比例B/A。
虛擬金屬比例可以根據例如在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數量或者在觸控電極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總區域而變化。
在觸控電極T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虛擬金屬比例可以反比於在觸控電極TE的每個區域中施加了觸控驅動訊號的部分(即,實際上用作為電極的部分)的有效電極比例。
更具體地,在對應於如圖10所示之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的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可以不存在與電極金屬EM電性斷開並且與電極金屬EM在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DM。
或者,虛擬金屬DM可以以低於在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或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之虛擬金屬DM的比例的比例存在於對應於如圖10所示之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的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
如上所述,可以增加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被施加觸控驅動訊號的部分(即,實際上用作為電極的部分)的有效電極比例。
這裡,有效電極比例是指除了開口區域、虛擬金屬區域等以外實際上用作電極的部分的總區域D相對於觸控電極TE的總區域C的比例D/C。
如上所述,當虛擬金屬DM相對於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比例減小(即,有效電極比例增加)時,儘管每個角落觸控電極CE的尺寸小於每個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的尺寸,每個角落觸控電極CE的有效電極區域與每個非角落電極的有效電極區域相等或相似。因此,角落區域與非角落區域之間的電容差異可以減小或去除。
有效電極區域是指實際上用作電極的部分的區域。
圖10和圖11係顯示在對應於第一觸控電極TE-1和第二觸控電極TE-2的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中不存在任何虛擬金屬DM的情況的平面圖和截面圖。
在圖9的情況下,由於存在虛擬金屬區域DMA,電容減小。相反地,在圖11的情況下,由於沒有虛擬金屬DM所造成之電極金屬EM增加,所以與圖9的情況相比,產生了額外的電容Cm4和Cm5。
由於額外的電容補償,在電容Cm1、電容Cm2、Cm4和電容Cm3、Cm5之間的差異可以去除或顯著的減小,該電容Cm1係形成在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該等電容Cm2、Cm4係形成在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不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以及該等電容Cm3、Cm5係形成在不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一觸控電極TE-1與位於邊界處或邊界附近的第二觸控電極TE-2之間的電容。
根據調整虛擬金屬比例的結構,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雖然較小,但每個角落觸控電極CE的有效電極區域與每個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的有效電極區域相同或相似。這可以因此減少或去除在角落區域與非角落區域之間的電容差異,從而提高觸控靈敏度。
如上所述,複數個觸控電極TE包含作為非角落觸控電極的邊緣觸控電極EE和內部觸控電極IE,邊緣觸控電極EE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邊緣區域中,並且內部觸控電極IE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之邊緣區域和角落區域的內部的內部區域中。
在這種情況下,邊緣觸控電極EE的尺寸大於角落觸控電極CE的尺寸。
邊緣觸控電極EE的尺寸小於或等於內部觸控電極IE的尺寸。
在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可以不存在與電極金屬EM電性斷開並且與電極金屬EM在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DM。
或者,虛擬金屬DM可以以高於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的比例存在於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
而且,虛擬金屬DM可以以低於在內部觸控電極I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的比例存在於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
換句話說,每個內部觸控電極IE可以佔據一定的區域並且由網狀金屬EM製成。虛擬金屬DM可以與網狀金屬EM處於同一層,並位於由內部觸控電極IE佔據的區域中。類似地,在邊緣觸控電極EE佔據的區域中可以存在虛擬金屬DM,但其虛擬金屬的比例低於內部觸控電極IE。或者在邊緣觸控電極EE佔據的區域中,可以不存在虛擬金屬DM。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中也可以具有虛擬金屬DM,但其虛擬金屬的比例低於內部觸控電極IE和邊緣觸控電極EE。或者在角落觸控電極CE佔據的區域中完全不存在虛擬金屬DM。
圖12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位於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中的觸控電極TE的尺寸增加的情況。
如上所述,透過調整在對應於角落觸控電極CE的觸控電極TE-1和TE-2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區域的比例,可以減少或去除與角落區域相關的電容差異。
或者,如圖12所示,透過增加對應於角落觸控電極CE的觸控電極TE-1和TE-2的尺寸,可以減少或去除與角落區域有關的電容差異。
儘管在圖8的觸控電極結構中的觸控電極TE-1、TE-2於圖12中被顯示為擴展,在圖10的觸控電極結構中的觸控電極TE-1、TE-2也可以被擴展。
觸控電極TE-1、TE-2的擴展部分可以存在於顯示影像的主動區域的外部。也就是說,所有的觸控電極TE都存在於主動區域中,但是觸控電極的擴展部分可以存在於主動區域之外。
以上,已經描述了用於減小或去除用於基於互電容觸控感測的觸控螢幕面板TSP中之與角落區域相關的電容差異(即,互電容差異)的結構和方法。
然而,如上所述之用於調整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的方法和結構以及用於增加角落觸控電極CE的尺寸的方法和結構以減少或去除與角落區域相關的電容差異可以同樣地應用於用於基於自電容觸控感測的觸控螢幕面板TSP。將參照圖13和圖14進行簡要描述。
圖13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另一例示性觸控螢幕面板TSP,而圖14係顯示圖13所示之觸控螢幕面板TSP的角落區域的平面圖,於其中在角落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被調整的情況。
參照圖13,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是用於基於自電容觸控感測的觸控螢幕面板TSP。
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觸控電極TE彼此電性分離。
另外,複數個觸控電極TE分別電性連接到觸控線TL。
如圖14所示,當觸控電極區域TEA的角落區域為弧形時,對應於位於角落區域中的觸控電極TE的角落觸控電極CE可以小於對應於位於非角落區域(例如,內部區域、邊緣區域)而不是角落區域中的觸控電極TE的非角落電極(例如,內部觸控電極IE、邊緣觸控電極EE)。
此特徵可能導致在角落觸控電極CE與使用者的手指之間形成的電容(自電容)及在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或邊緣觸控電極EE)與使用者的手指之間形成的電容(自電容)之間的差異。
因此,角落觸控電極CE可以被設計為使得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中不存在虛擬金屬DM,或者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減小。
接著,在角落觸控電極C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Rc小於在非角落觸控電極(內部觸控電極IE或邊緣觸控電極EE)的每個區域中的虛擬金屬DM的比例Ri。
虛擬金屬的比例調整可以增加觸控驅動訊號被施加到的角落觸控電極CE的部分(即,實際上作為電極的部分)的有效電極區域。
因此,每個角落觸控電極CE的有效電極區域可以與每個非角落觸控電極的有效電極區域相同或相等。
因此可以減小或去除在角落觸控電極CE與使用者手指之間形成的電容(自電容)及在非角落觸控電極與使用者手指之間形成的電容(自電容)的差異。
如上所述,在用於基於自電容觸控感測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結構中,可以減少或去除與角落區域有關的電容差異,從而提高基於自電容的觸控靈敏度。
圖15和圖16係顯示在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中之子像素結構的電路圖。
參考圖15,當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100是OLED顯示裝置時,每個子像素基本上包含:OLED;驅動電晶體DRT,用於驅動OLED;第一電晶體T1,將資料電壓傳輸到對應於驅動電晶體DRT的閘極節點的第一節點N1;以及儲存電容Cst,用於在單個圖框的時間段內保持對應於影像訊號電壓的資料電壓或對應於影像訊號電壓的電壓。
OLED包括第一電極(例如,陰極或陽極)、有機層、第二電極(例如,陽極或陰極)等。
基極電壓EVSS被施加至OLED的第二電極。
驅動電晶體DRT藉由將驅動電流供應至OLED而驅動OLED。
驅動電晶體DRT具有第一節點N1、第二節點N2、以及第三節點N3。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為對應於閘極節點的節點,其可以電性連接至第一電晶體T1的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為源極節點或汲極節點,其可以電性連接到OLED的第一電極。
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三節點N3是被施加驅動電壓EVDD的節點。第三節點N3是汲極節點或源極節點,其可以電性連接到驅動電壓線DVL,該驅動電壓EVDD藉由該驅動電壓線DVL而被施加。
第一電晶體T1電性連接於資料線DL與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之間。第一電晶體T1可以由通過閘極線施加至閘極節點的掃描訊號SCAN控制。
第一電晶體T1由掃描訊號SCAN開啟,以將通過資料線DL供應的資料電壓Vdata傳遞至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
儲存電容C1電性連接於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
儲存電容Cst為一外部電容,刻意地設計為設置在驅動電晶體DRT的外部,而非作為寄生電容(即,Cgs或Cgd),例如,存在於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的內部電容。
如圖16所示,每個子像素進一步包含第二電晶體T2,以控制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的電壓或者子像素的感測特性值(例如,驅動電晶體DRT的閾值電壓或遷移率、OLED的閾值電壓等)。
第二電晶體T2電性連接於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與施加有參考電壓Vref的參考電壓線RVL之間。第二電晶體T2由施加至其閘極節點的感測訊號SENSE(例如,一種掃描訊號)控制。
第二電晶體T2由感測訊號SENSE開啟,以將通過參考電壓線RVL供應的參考電壓Vref傳遞至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
另外,第二電晶體T2可以用作到驅動電晶體DRT的第二節點N2的電壓感測路徑之一。
掃描訊號SCAN和感測訊號SENSE可以是分離的閘極訊號。在此情形中,掃描訊號SCAN和感測訊號SENSE可以通過不同的閘極線分別施加至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節點和第二電晶體T2的閘極節點。
在一些情況下,掃描訊號SCAN和感測訊號SENSE可以是相同的閘極訊號。在這種情況下,掃描訊號SCAN和感測訊號SENSE可以通過相同的閘極線共同施加到第一電晶體T1的閘極節點和第二電晶體T2的閘極節點。
驅動電晶體DRT、第一電晶體T1和第二電晶體T2可以是n型電晶體或p型電晶體。
圖17和圖18係顯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100的截面圖。
參考圖17和圖18,當觸控螢幕面板TSP設置在實現為OLED顯示面板的顯示面板110內時,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位於封裝層ENCAP與顯示器蓋之間。
換句話說,諸如複數個觸控電極TE和複數個觸控線TL的觸控感測器金屬可以位於封裝層ENCAP上。
如上所述,由於觸控電極TE形成在封裝層ENCAP上,因此可以在不影響顯示性能或形成用於顯示的層的情況下形成觸控電極TE。
在基於互電容的觸控感測的情況下,提供橋接圖案BP以連接驅動電極及/或連接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中的感測電極。橋接圖案BP可以位於與觸控電極TE的層不同的層上,且具有絕緣層位於該兩層之間。
參考圖17和圖18,為了便於描述,未顯示橋接圖案BP和在觸控電極TE與橋接圖案BP之間的絕緣層。
參考圖17和圖18,作為一個或多個OLED的陰極的陰極層Cathode存在於封裝層ENCAP下方。封裝層ENCAP因此在陰極層Cathode上。觸控電極TE直接位於封裝層ENCAP上或者間接位於封裝層ENCAP上。
封裝層ENCAP的厚度T可以是例如5μm或更大。
當如上所述將封裝層ENCAP的厚度T設計為5μm或更大時,可以減小形成在陰極層與觸控電極TE之間的寄生電容。這可以防止寄生電容降低觸控靈敏度。
當觸控電極TE被實現為具有開口區域OA的網狀電極金屬EM時,每個開口區域OA的位置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於一個或多個子像素或者一個或多個發光部分的位置。
因此,如圖17和圖18所示,複數個開口區域OA對應於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
另外,觸控電極TE的電極金屬EM對應於黑色矩陣BM。
如上所述,當OLED顯示面板使用白色LED時,所需的彩色濾光片CF設置在與開口區域OA對應的位置上,從而為觸控顯示裝置100提供了優異的發光性能。
在彩色濾光片CR與觸控電極TE之間的垂直位置關係如下。
如圖17所示,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和黑色矩陣BM位於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上方。
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和黑色矩陣BM位於複數個觸控電極TE上的覆蓋層OC上方。
如圖18所示,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和黑色矩陣BM位於複數個觸控電極TE的下方。
複數個觸控電極TE位於在複數個彩色濾光片CF和黑色矩陣BM上方的覆蓋層OC上。
如上所述,考慮到諸如發光性能和觸控性能的顯示性能,可以提供在彩色濾光片CF與觸控電極TE之間具有最佳的位置關係的觸控顯示裝置100。
為了提高觸控顯示裝置100的製作的簡易性,並減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尺寸,現有技術中採用了在顯示面板110內設置包含觸控電極TE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方法。
然而,這種將觸控螢幕面板TSP設置於OLED顯示面板110內的方式卻面臨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例如,在OLED顯示面板110的製造中,有機物質降低了用於在面板內形成典型地由金屬形成的觸控電極TE的高溫處理的自由度。
由於OLED顯示面板的結構和處理特性的限制,難以在OLED顯示面板110內部設置用作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電極TE。因此,在現有技術中,觸控感測結構透過將觸控螢幕面板TSP附接到OLED顯示面板110而不是將觸控螢幕面板TSP配置在OLED顯示面板110內來實現。
相反地,如圖17和圖18所示,具有設置在封裝層ENCAP上的觸控電極TE的結構使得可以提供具有設置在其中的觸控螢幕面板TSP的OLED顯示面板110,OLED顯示面板110具有優越的顯示和觸控感測功能。
圖19係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觸控電極(TEa、TEb、TEc、TEd)。
參考圖19,包括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觸控顯示裝置中的複數個觸控電極TE包含: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以及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
在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中,可以不存在虛擬金屬或者虛擬金屬的比例可以相對較小。
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是圖案化為網狀的第一電極金屬。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是圖案化為網狀的第二電極金屬。
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佔據比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更大的區域。
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可以不具有虛擬金屬。或者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可以具有比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小的虛擬金屬比例。
因此,第一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尺寸(OA1)大於第二電極金屬的開口區域尺寸(OA2)。換句話說,第一電極金屬的網孔尺寸(開口區域尺寸)大於第二電極金屬的網孔尺寸(開口區域尺寸)。
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在觸控螢幕面板的非角落區域中,而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在觸控螢幕面板的角落區域中。
電性連接到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a、TEb)(1910)的觸控電極(TEb)的第一觸控線(1911)的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到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TEc、TEd)(1920)的觸控電極(TEd)的第二觸控線(1921)的角落形狀。
第二觸控線(1921)具有圓角形狀的部分。
根據如上所述的例示性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藉由防止或去除位於所有位置(不論觸控電極的位置)中在觸控電極之間形成的電容中之不需要的差異,以獲得高的觸控靈敏度。
另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執行精確的基於電容的觸控感測,而不管觸控螢幕面板的形狀如何。
此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的尺寸的情況下,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也可以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另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即使在觸控電極具有不同的形狀的情況下,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也可以透過防止在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來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此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透過減少位於圓角區域中的觸控電極與位於其他區域中的觸控電極之間不需要的電容差異,觸控顯示裝置100和觸控螢幕面板TSP可以在所有區域中獲得高觸控靈敏度。
已經呈現了前面的描述和附圖以解釋本發明的某些原理。本發明所涉及的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透過組合、分割、替換或改變元件進行許多修改 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本文公開的上述方面應被解釋為僅僅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原理和範圍。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的範圍將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制,並且其所有均等物均將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7年6月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7-0068354號的優先權權益,該專利申請在此全部引用作為參考。

Claims (19)

  1.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其中,該等觸控電極中的一第一觸控電極佔據一第一區域且包含一第一網狀電極金屬;以及一第一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一區域中,該第一虛擬金屬與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其中,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具有複數個開口區域,該複數個開口區域的每一個對應於一個或多個子像素的發光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等觸控電極中的一第二觸控電極佔據一第二區域並且包含一第二網狀電極金屬,且該觸控顯示裝置為以下兩者擇一:(a)進一步包括一第二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中,該第二虛擬金屬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該第二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的一第二比例低於該第一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一區域的一第一比例;或者(b)在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中,不包含任何位於與該第二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觸控電極為在一觸控螢幕面板的一角落區域中的一角落電極,以及該第一觸控電極為在該觸控螢幕面板的一非角落區域中的一非角落電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角落電極具有一弧形邊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觸控電極為位於一觸控螢幕面板的一邊緣區域的一邊緣電極,以及該第一觸控電極為在該觸控螢幕面板的一內部區域中的一內部電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一區域與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具有不同的尺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小於由該第一觸控電極佔據該第一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的一第三觸控電極佔據一第三區域且包含一第三網狀電極金屬,該第三區域小於該第二區域,且該觸控顯示裝置為以下兩者擇一:(a)進一步包括一第三虛擬金屬,位於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且位於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中,該第三虛擬金屬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電性斷開,該第三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的一第三比例低於該第二虛擬金屬相對於由該第二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二區域的一第二比例;或者(b)在由該第三觸控電極佔據的該第三區域中,不包括任何位於與該第三網狀電極金屬同一層中的虛擬金屬。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一黑色矩陣與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重疊,以及該複數個開口區域對應於複數個彩色濾光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狀電極金屬在該觸控顯示裝置的一俯視視角中圍繞該第一虛擬金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陰極層;以及一封裝層,位於該陰極層上,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位於該封裝層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位於一觸控電極區域中,以及該封裝層及該陰極層中的至少一個大於該觸控電極區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複數條觸控線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其中,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觸控電極的一第一觸控線的一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至該複數個觸控電極中的一第二觸控電極的一第二觸控線的一角落形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觸控線具有一圓角形狀的部分。
  15.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觸控電極,包含:一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由圖案化為一網狀的一第一電極金屬製成;以及一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由圖案化為一網狀的一第二電極金屬製成,其中,該第一電極金屬的一開口區域尺寸大於該第二電極金屬的一開口區域尺寸,其中,該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比該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佔據一更大的區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一觸控螢幕面板的一非角落區域中,以及該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位於該觸控螢幕面板的一角落區域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一觸控電極的一第一觸控線的一角落形狀不同於電性連接至該第二對緊鄰的觸控電極的一觸控電極的一第二觸控線的一角落形狀。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觸控線具有一圓角形狀的部分。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陰極層;以及一封裝層,位於該陰極層上,其中,該等觸控電極位於該封裝層上。
TW106143777A 2017-06-01 2017-12-13 觸控顯示裝置 TWI648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68354A KR102491224B1 (ko) 2017-06-01 2017-06-01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10-2017-0068354 2017-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3577A TW201903577A (zh) 2019-01-16
TWI648670B true TWI648670B (zh) 2019-01-21

Family

ID=60782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777A TWI648670B (zh) 2017-06-01 2017-12-13 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324575B2 (zh)
EP (2) EP4006704A1 (zh)
JP (1) JP6745257B2 (zh)
KR (2) KR102491224B1 (zh)
CN (2) CN108984046B (zh)
TW (1) TWI648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1224B1 (ko) * 2017-06-01 2023-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CN107390963B (zh) * 2017-08-17 2019-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11682B1 (ko) * 2017-11-16 2022-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패널
WO2019105050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63364B (zh) * 2018-04-28 2024-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07494B1 (ko) * 2018-07-06 2023-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20042495A (ja) * 2018-09-10 2020-03-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10860154B2 (en) 2018-12-14 2020-12-0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669572B (zh) * 2018-12-14 2020-10-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725771B (zh) * 2018-12-28 2022-05-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00082355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KR20200092535A (ko) * 2019-01-24 2020-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00135634A (ko) 2019-05-23 2020-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210012086A (ko) * 2019-07-23 2021-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37299A (ko) 2019-09-27 2021-04-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330049B2 (ja) * 2019-10-03 2023-08-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210048042A (ko) * 2019-10-23 2021-05-0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JP7448564B2 (ja) * 2019-10-23 2024-03-12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KR20210048323A (ko) * 2019-10-23 2021-05-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4053680A4 (en) * 2019-10-29 2022-11-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449182B2 (en) 2019-11-11 2022-09-20 Apple Inc. Active area routing for touch electrodes
CN112783365A (zh) 2019-11-11 2021-05-11 苹果公司 触摸电极的有效区域布线
EP4068059B1 (en) * 2019-11-28 2024-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70454A (ko)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11556216B2 (en) 2020-02-03 2023-01-17 Apple Inc. Touch electrodes with bar and stripe pattern
KR20210127281A (ko) * 2020-04-13 2021-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638812B (zh) * 2020-05-29 2022-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210151300A (ko) 2020-06-04 2021-1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708461B (zh) * 2020-06-19 2024-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1796719A (zh) * 2020-07-13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11596805B (zh) * 2020-07-27 2020-10-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5605830A (zh) * 2020-09-28 2023-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触控结构及显示设备
CN112130698B (zh) * 2020-09-30 2022-09-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73207B (zh) * 2020-11-06 2022-08-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12328117B (zh) * 2020-11-17 2023-12-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5315683B (zh) * 2021-03-04 2024-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093952B (zh) * 2021-04-30 2023-11-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30046341A (ko) 2021-09-29 2023-04-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4327163B (zh) * 2021-12-30 2024-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7895A (zh) * 2013-02-27 2014-10-01 Miraenanotech Co Ltd 採用虛擬圖案的靜電電容式觸控螢幕之觸控板結構
CN204302941U (zh) * 2014-12-03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604735A (zh) * 2014-07-17 2016-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結構
TW201705155A (zh) * 2015-07-24 2017-02-01 Fujifilm Corp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3288B2 (ja) * 2009-05-08 2013-07-31 グンゼ株式会社 面状体及びタッチスイッチ
KR101329638B1 (ko) 2008-07-31 2013-11-14 군제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평면체 및 터치 스위치
FR2954130B1 (fr) * 2009-12-18 2012-02-24 Oreal Composition cosmetique comprenant un compose supramoleculaire capable d'etablir des liaisons hydrogene, et un ingredient additionnel particulier
JP5390018B2 (ja) 2010-05-13 2014-01-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の入力装置
KR101274649B1 (ko) * 2010-05-27 2013-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435292B (zh) * 2010-06-17 2014-04-21 Au Optronics Corp 感測式顯示裝置
CN102479011B (zh) 2010-11-29 2015-07-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3384870B (zh) * 2011-02-18 2016-06-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控面板
JP5792534B2 (ja) 2011-07-13 2015-10-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検出装置
KR20130020313A (ko) * 2011-08-19 2013-02-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GB2499388B (en) 2012-02-13 2014-02-12 Touchnetix Ltd Touch sensor for non-uniform panels
JP2015121829A (ja) 2012-04-18 2015-07-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
CN104395869B (zh) * 2012-04-19 2018-05-04 电子触控产品解决方案 具有非对称桥接图案的投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US9229553B2 (en) * 2012-11-30 2016-01-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sh patterns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US9164607B2 (en) * 2012-11-30 2015-10-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mplementary touch panel electrodes
TWI521288B (zh) * 2013-03-07 2016-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觸控單元陣列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DE102013104640A1 (de) * 2013-05-06 2014-11-06 Polyic Gmbh & Co. Kg Schichtelektrode für Berührungsbildschirm
JP5960353B2 (ja) 2013-05-08 2016-08-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20150062449A1 (en) 2013-08-29 2015-03-05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TWM470315U (zh) * 2013-09-05 2014-01-1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JP2015106240A (ja) * 2013-11-29 2015-06-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0691235B2 (en) * 2013-12-13 2020-06-23 Apple Inc. On-cell touch architecture
US10209813B2 (en) * 2013-12-13 2019-02-19 Apple Inc. Integrated touch and display architectures for self-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KR102124906B1 (ko) * 2013-12-26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915077B (zh) * 2014-03-13 2017-11-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显示装置
CN106462304B (zh) * 2014-05-12 2019-05-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触摸窗
WO2015182473A1 (ja) 2014-05-28 2015-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6191993B2 (ja) 2014-06-12 2017-09-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5813831B1 (ja) * 2014-07-02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60004824A1 (en) * 2014-07-07 2016-01-07 Mckesson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Prioritization Of Subunits In A Geospatial Arrangement
CN104795551B (zh) 2014-07-17 2017-07-1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层状含铜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9927939B2 (en) * 2014-08-13 2018-03-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575178B (zh) * 2014-08-29 2019-09-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膜的制造方法、触摸传感器膜及触摸屏
TWI545489B (zh) * 2014-09-16 2016-08-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US9958973B2 (en) 2014-10-24 2018-05-01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integra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0345962B2 (en) 2015-01-23 2019-07-09 Apple Inc. Touch panel with non-uniform touch node layout
KR101750428B1 (ko) 2015-09-24 2017-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20180006519A (ko) * 2016-07-07 2018-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89340B1 (ko) * 2016-08-31 2020-03-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8036896A (ja) * 2016-08-31 2018-03-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KR101926527B1 (ko) * 2016-09-30 2018-1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92916B1 (ko) * 2016-09-30 2019-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45420B1 (ko) * 2016-11-25 2023-06-1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Oled 일체형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oled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491224B1 (ko) * 2017-06-01 2023-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KR102325818B1 (ko) * 2017-06-01 2021-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8228004B (zh) * 2018-03-23 2022-10-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102658438B1 (ko) * 2019-03-21 2024-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15751A (ko) * 2019-03-25 2020-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57440A (ko) * 2019-11-12 2021-05-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7895A (zh) * 2013-02-27 2014-10-01 Miraenanotech Co Ltd 採用虛擬圖案的靜電電容式觸控螢幕之觸控板結構
TW201604735A (zh) * 2014-07-17 2016-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結構
CN204302941U (zh) * 2014-12-03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705155A (zh) * 2015-07-24 2017-02-01 Fujifilm Corp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6342B2 (en) 2021-06-15
US20190258343A1 (en) 2019-08-22
CN113918052A (zh) 2022-01-11
EP4006704A1 (en) 2022-06-01
EP3410278B1 (en) 2022-02-09
US20220374103A1 (en) 2022-11-24
KR102491224B1 (ko) 2023-01-20
US20210263618A1 (en) 2021-08-26
JP6745257B2 (ja) 2020-08-26
CN108984046A (zh) 2018-12-11
KR20180131799A (ko) 2018-12-11
US20230384902A1 (en) 2023-11-30
US10324575B2 (en) 2019-06-18
CN108984046B (zh) 2021-11-05
US11442588B2 (en) 2022-09-13
KR20230014819A (ko) 2023-01-30
TW201903577A (zh) 2019-01-16
US11762523B2 (en) 2023-09-19
US20180348906A1 (en) 2018-12-06
JP2018206346A (ja) 2018-12-27
EP3410278A1 (en)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670B (zh) 觸控顯示裝置
KR102500568B1 (ko)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표시패널
KR102600374B1 (ko)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CN109696998B (zh) 触摸显示设备和面板
US11009979B2 (en) Touchscreen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6695385B2 (ja) タッチ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9799923B (zh) 触摸显示设备和面板
KR20180058284A (ko) 표시패널 및 터치표시장치
US11437443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80131815A (ko)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WO2016106849A1 (zh) 一种触控式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60103509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GB2565404A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EP4206878A1 (en) Transparent touch screen device
CN116414247A (zh)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