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5155A -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5155A
TW201705155A TW105118693A TW105118693A TW201705155A TW 201705155 A TW201705155 A TW 201705155A TW 105118693 A TW105118693 A TW 105118693A TW 105118693 A TW105118693 A TW 105118693A TW 201705155 A TW201705155 A TW 2017051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conductive film
mesh pattern
metal thin
polyg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8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isuke Hara
Hiroshige Nakamura
Kensuke Katagiri
Masaya Nakayam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51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4Rou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既能夠減少由與顯示裝置的畫素圖案的干涉引起之莫爾紋的產生,又能夠提高檢測感度及響應性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A)無間隙地配置一個邊的長度(L0)的多個正三角形(T);(B、C、D)連接藉由隨機數的使用在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各個正三角形(T)的頂點(A)彼此而創建之新的頂點(B)而形成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E)求出各個三角形(32)的外心(E);(F、G、H、I)藉由連接位於從外心(E)到三角形(32)的外切圓半徑的1/2以內的距離之任意點(F)彼此從而形成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J)結合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32)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多邊形(35),並藉由三角形(32)及多邊形(35)形成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該發明係有關一種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尤其有關一種分別藉由金屬細線構成多個多邊形狀的單元之網格圖案的設計方法。 並且,該發明還有關一種具有網格圖案之觸控面板用透明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近年來,以行動資訊設備為首之各種電子設備中,正在推進與液晶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組合使用,並藉由接觸畫面而進行對電子設備的輸入操作的觸控面板,但基於低成本化及低阻化,開發出使用由金屬網格而成之檢測電極之觸控面板。 金屬網格由具有網格狀的圖案之金屬細線形成,例如在透明基板的兩個面上分別配置有由金屬網格而成之檢測電極。
但是,若金屬網格具有週期性的圖案,則與觸控面板組合使用之顯示裝置的週期性的畫素圖案與金屬細線發生干涉,而容易發生所謂的莫爾紋。 因此,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使用無規則的多邊形金屬網格之觸控面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69261號公報
然而,若將無規則的多邊形金屬網格用作静電容量式觸控面板的電極,則存在在觸控面板的電極重疊之區域(電極交叉部)發生構成電極之金屬細線彼此重疊排列之部位,在觸控面板的電極交叉部發生局部具有較高的寄生電容值之部位,作為觸控面板的檢測感度下降,響應性下降之問題。
該発明係為解決該種以往的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為提供既能夠減少由與顯示裝置的畫素圖案的干涉引起之莫爾紋的產生,又能夠提高檢測感度及響應性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 並且,該発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具有該種網格圖案之觸控面板用透明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該發明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係,在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之第1導電層和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之第2導電層於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active area)內重疊配置,並且第1網格圖案及第2網格圖案中的至少一個為無規則的圖案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該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具備:第1製程,在有效顯示區域內無間隙地配置任意形狀的多個多邊形;第2製程,求出各個多邊形的外心;第3製程,對各個多邊形配置位於從外心到多邊形的外切圓半徑的1/2以內的距離之任意一點;第4製程,相對於多個多邊形的各個邊,藉由將對應於共有邊之兩個多邊形的兩個任意點彼此相連而形成多個第2單元;及第5製程,利用多個多邊形形成多個第1單元,在第1製程中配置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多邊形和/或在第3製程中無規則地配置任意點。 另外,在第1製程中配置三角形以外的多邊形時,使用正多邊形為較佳。此時,由多個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不成為無規則的圖案,但藉由在第3製程中配置任意點,從而由多個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成為無規則的圖案。
在第1製程中配置之多個多邊形由多個三角形構成為較佳,此外,多個三角形具有無規則的形狀為較佳。因為只要係三角形,無論具有何種形狀,均具有外切圓及外心。但是,即便係四邊形,彼此對置之內角之和為180度之四邊形亦具有外切圓及外心,因此亦能夠以彼此對置之內角之和成為180度之條件下配置無規則的多個四邊形。 在第1製程中配置之多個多邊形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3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5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為較佳。該種多個多邊形能夠藉由在以25~250μm的範圍預先設定之移動容許值的範圍內移動一個邊的長度為300~900μm的正多邊形的各頂點來形成。此時,相對於各頂點之移動容許值被設定為小於正多邊形的一個邊的長度的值為較佳。 該發明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進一步包括確定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之製程,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被設定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時,在第1製程中配置之多個多邊形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5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10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為較佳。該種多個多邊形能夠分別藉由在移動容許值50~250μm的範圍內移動一個邊的長度為500~900μm的正多邊形的各頂點來形成。此時,相對於各頂點之移動容許值被設定為小於正多邊形的一個邊的長度的值為較佳。 在第3製程中對各個三角形配置之任意點與三角形的外心一致為較佳。
在第5製程中形成之多個第1單元能夠設為直接使用在第1製程中配置之多個三角形者。或者,在第5製程中形成之多個第1單元中至少一個第1單元可以係結合在第1製程中配置之多個三角形中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以上的頂點之多邊形者。 該發明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進一步包括確定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之製程,在第5製程中,以相對於所確定之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有效顯示區域內的第1網格圖案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的開口率之差成為1.0%以下的方式形成多個第1單元為較佳。
該発明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係將第1導電層和第2導電層重疊配置在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內之方法,前述第1導電層和第2導電層分別具有藉由上述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設計之第1網格圖案和第2網格圖案,並且分別由第1金屬細線和第2金屬細線構成。
該発明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係,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之第1導電層和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之第2導電層重疊配置在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內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多個第2單元具有無規則的形狀,從與有效顯示區域垂直的方向觀察時,多個第2單元各自在內部至多包含一個第1單元的頂點,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以有效顯示區域內的平均值計以75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
較佳為多個第1單元由在有效顯示區域內無間隙地配置之多個多邊形構成。多個多邊形能夠由多個三角形形成。此外,多個多邊形具有無規則的形狀為較佳。 多個第1單元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3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5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為較佳。
有效顯示區域內的第1網格圖案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的開口率之差為1.0%以下為較佳。 較佳為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多個第1單元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5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10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為較佳。 該発明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能夠構成為,第1導電層至少包含彼此隔開間隔排列之複數個第1電極和在複數個第1電極之間分別配置並且與複數個第1電極絕緣之複數個第1虛擬電極,第2導電層至少包含與複數個第1電極交叉,並且彼此隔開間隔排列之複數個第2電極和在複數個第2電極之間分別配置並且與複數個第2電極絕緣之複數個第2虛擬電極,複數個第1電極與複數個第2電極在彼此絕緣之狀態配置。
依該発明,具有由藉由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而成之第1導電層和由藉由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而成之第2導電層、且第1網格圖案與第2網格圖案中的至少一個為無規則圖案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連接位於從多個多邊形的外心到多邊形的外切圓半徑的1/2以內的距離之任意點彼此而形成多個第2單元,並且利用多個多邊形來形成多個第1單元,因此既能夠減少由與顯示裝置的畫素圖案的干涉引起之莫爾紋的產生,又能夠提高觸控面板的檢測感度及響應性。
以下,依據附圖對該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1 圖1中示出使用該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之觸控面板2的構成。觸控面板2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顯示裝置配置於圖1的顯示裝置側而使用。圖1所示之視認側表示觸控面板的操作者視覺辨認顯示裝置的畫像之側。該觸控面板2具有呈平板形狀之透明的絕緣性的蓋板3,且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藉由透明的黏合劑4接合於與視認側相反一側的蓋板3的表面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中,撓性的透明絕緣基板5的兩個面上分別形成有導電構件6A(第1導電層8)及6B(第2導電層9)。 並且,如圖1所示,以平坦化或保護導電構件6A及6B之目的,可以以覆蓋導電構件6A及6B之方式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兩個面上配置透明的保護層7A及7B。
如圖2所示,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中劃分有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S1,並且在有效顯示區域S1的外側劃分有周邊區域S2。 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形成於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視認側)之第1導電層8與形成於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顯示裝置側)之第2導電層9彼此重疊配置。 藉由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的第1導電層8,形成分別沿第1方向D1延伸且在與第1方向D1正交之第2方向D2上並排配置之複數個第1電極11,藉由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的第2導電層9,形成分別沿第2方向D2延伸且在第1方向D1上並排配置之複數個第2電極21。 該等複數個第1電極11及複數個第2電極21係構成觸控面板2的檢測電極者。
另一方面,在周邊區域S2的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形成與複數個第1電極11連接之複數個第1周邊配線12,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邊緣部排列形成複數個第1外部連接端子13,並且,在各自的第1電極11的兩端形成有第1連接器部14。第1連接器部14上連接有對應之第1周邊配線12的一端部,第1周邊配線12的另一端部與對應之第1外部連接端子13連接。 同樣地,在周邊區域S2的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形成與複數個第2電極21連接之複數個第2周邊配線22,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邊緣部排列形成複數個第2外部連接端子23,並且,在各自的第2電極21的兩端形成有第2連接器部24。第2連接器部24上連接有對應之第2周邊配線22的一端部,第2周邊配線22的另一端部與對應之第2外部連接端子23連接。
如圖3所示,配置於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之第1電極11具有沿著藉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C1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M1配置之第1金屬細線15,配置於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之第2電極21具有沿著藉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C2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M2配置之第2金屬細線25。 第1網格圖案M1和第2網格圖案M2中的至少一個具有無規則的圖案。所謂無規則的圖案表示,形成網格圖案之單元的形狀和與該單元相鄰之至少一個相鄰單元的形狀不同,較佳為相鄰之單元彼此的形狀為各不相同的形狀。較佳為如下構成:如圖3所示,係第1網格圖案M1和第2網格圖案M2均為無規則的圖案,且多個第1單元C1及多個第2單元C2均具有相鄰之單元彼此的形狀各部相同的形狀的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如圖3所示,從與有效顯示區域S1垂直的方向觀察時,多個第2單元C2各自在內部至多包含一個第1單元C1的頂點。較佳為多個第2單元C2各自在內部包含一個第1單元C1的頂點之形狀。
此外,從與有效顯示區域S1垂直的方向觀察時,第1單元C1及第2單元C2各自具有多個邊,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單元C2的邊在多處交叉,但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的邊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以平均值計以75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亦即,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單元C2的邊以不會彼此靠近而沿同一方向並行的形狀交叉。 第1單元C1利用無間隙地配置於有效顯示區域S1內之具有無規則的形狀之多個三角形而形成,包含直接使用三角形而用第1單元C1者、結合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以上的頂點之多邊形之第1單元C1。圖3中示出藉由結合三角形和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頂點之四邊形構成之第1單元C1。
配置於透明絕緣基板5的兩個面上之第1電極11及第2電極21具有該種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因此將使用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之觸控面板2與液晶顯示裝置等組合使用時,能夠減少與液晶顯示裝置的畫素圖案干涉而引起之莫爾紋的產生,並且能夠降低觸控面板的電極交叉部的寄生電容,此外、由於能夠抑制局部具有較高的寄生電容值之部位的發生,因此可實現檢測感度的提高及觸控面板的響應性的提高。 另外,使用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構成觸控面板2時,無論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中的哪一個網格圖案配置於視認側,都可獲得相同的效果。
作為構成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之蓋板3的材質,能夠使用強化玻璃、藍寶石、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厚度為0.1~1.5mm為較佳。在蓋板3上可以形成對處周邊區域S2進行遮光之裝飾層。 作為透明絕緣基板5的材質,能夠使用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碳酸酯(PC)等,厚度為20~200μm為較佳。 作為透明的黏合劑4能夠使用光學透明黏著片(Optical Clear Adhesive)或光學透明黏著樹脂(Optical Clear Resin),較佳膜厚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作為光學透明黏著片,例如能夠使用3M公司製造的8146系列。 作為透明的保護層7A及7B,能夠使用明膠、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等有機膜及二氧化矽等無機膜,膜厚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為較佳。
在此,對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的設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4的(A)所示,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無間隙地配置一個邊的長度L0的多個正三角形T。 接著,設定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如圖4的(B)所示,假定出以各個正三角形T的頂點A為中心之半徑R的圓31,藉由使用隨機數在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各個正三角形T的頂點A,從而如圖4的(C)所示創建新的頂點B。之後,如圖4的(D)所示,藉由連接新的頂點B彼此,從而形成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此時,正三角形T各自的頂點A在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而成為新的頂點B,因此藉由新的頂點B形成之三角形32具有相對於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在±2R的範圍內的各種頂點間距離L1。亦即,成為L0-2R≤L1≤L0+2R。在此,所謂頂點間距離係形成多邊形之彼此連結之頂點之間的邊的距離。不包括沒有用邊連結之頂點之間的距離。
另外,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係成為確定多個三角形32的無規則性之要素者。並且,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被設定為小於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的值為較佳。 此外,如圖4的(E)所示,相對於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分別求出外切圓33的中心亦即外心E。
接著,如圖4的(F)所示,假定出以三角形32的外心E作為中心之圓34。在此,圓34的半徑設為三角形32的外切圓33的半徑的1/2以內的值。如圖4的(G)所示,相對於各個外心E假定出圓34,藉由使用隨機數在三角形32的外切圓33的半徑的1/2的範圍內移動各個外心E,從而如圖4的(H)所示創建任意點F。 之後,如圖4的(I)所示,將藉由連接該等任意點F彼此而獲得之多邊形設為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 由此,藉由形成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從而能夠設為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的邊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以平均值計以75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之形狀,且能夠降低電極交叉部的寄生電容。
此外,如圖4的(J)所示,形成結合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32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以上的頂點之多邊形35,且將三角形32及多邊形35設為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圖4的(J)中,多邊形35為具有四個頂點之四邊形。另外、圖4的(J)中,考慮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線寬,設為有效顯示區域S1內的第1網格圖案M1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M2的開口率之差成為1.0%以下為較佳。若開口率之差為1.0%以下,則第1電極11與第2電極21的薄片電阻得到均勻化,且能夠提高觸控面板的感度的均勻性。 由此,能夠設計出圖3所示之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的邊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以平均值計以75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之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 另外、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線寬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這從減少莫爾紋的觀點考慮為較佳。
另外,求出三角形32的外心E時,如圖5的(A)所示,在如一個頂角為鈍角之的三角形32A中,外心EA位於三角形32A的外部,但即使在該情況下,亦能夠同樣設計出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 例如,假設三角形32A的外心EA位於相鄰之三角形32B內,則如圖5的(B)所示,假設以三角形32A的外心EA作為中心且具有三角形32A的外切圓33A的半徑的1/2的半徑之圓34A,並且,假定出以相鄰至三角形32B的外心EB作為中心且具有三角形32B的外切圓33B的半徑的1/2的半徑之圓34B。 之後,如圖5(C)所示,藉由使用隨機數,在刨除圓34A與圓34B的重複部分W之圓34A內創建任意點FA,並且在刨除重複部分W之圓34B內創建任意點FB,如圖5的(D)所示,藉由連接該等任意點FA及FB和與其他三角形32有關聯地創建之任意點F彼此,能夠形成成為第2網格圖案M2的第2單元C2之多邊形。
另外,如圖4的(D)所示,利用藉由在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正三角形T的各頂點A而創建之新的頂點B來形成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因此對所設計之第1網格圖案M1的多個第1單元C1的頂點間距離L1的平均值La進行運算,則具有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L1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至多成為各頂點A的移動容許值R的2倍之形狀。另外,運算平均值La時的頂點間距離L1的樣品數越多越較佳,例如能夠設為有效顯示區域S1內之100個頂點間距離L1的平均值La。 具體而言,用於形成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之三角形32在移動容許值R為25~250μm的範圍內移動一個邊的長度L0為300~900μm的正多邊形T的各頂點為較佳。此時,可設計出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為3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為5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之第1網格圖案M1的多個第1單元C1。 藉由將所設計之第1網格圖案M1的多個第1單元C1的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設為上述範圍內的值,當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時,能夠顯著減少莫爾紋的產生。 此外,當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被設定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時,用於形成第1網格圖案M1的第1單元C1之三角形32藉由在移動容許值R為100~500μm的範圍內移動一個邊的長度L0為500~900μm的正多邊形T的各頂點來形成者為較佳。此時,可設計出第1網格圖案M1的多個第1單元C1,其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為5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為100~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被設定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且藉由將所設計之第1網格圖案M1的多個第1單元C1的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及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設為上述範圍內的值,即便與解析度不同的各種顯示裝置組合而使用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亦能夠減少莫爾紋的產生,還能夠有效地抑制噪聲的產生。 在此,所謂噪聲係當組合顯示裝置與具有網格圖案之導電薄膜時,受到網格圖案形狀的不均勻性及金屬細線的粗密的影響,而於顯示裝置的顯示上發生之濃淡不均,從品質方面考慮不產生噪聲為較佳。
另外,如圖6所示,配置於有效顯示區域S1內的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之第1導電層8具有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1電極11之間之複數個第1虛擬電極11A。該等第1虛擬電極11A與複數個第1電極11絕緣,與第1電極11同樣地具有藉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C1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M1。 並且,雖未進行圖示,但配置於有效顯示區域S1內之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之第2導電層9可以具有分別配置於複數個第2電極21之間之複數個第2虛擬電極。該等第2虛擬電極與複數個第2電極21絕緣,且與第2電極21同樣地具有藉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C2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M2。
由於存在該種第1虛擬電極11A及第2虛擬電極,即便在複數個第1電極11之間及複數個第2電極21之間,沿著第1網格圖案M1配置之第1金屬細線15與沿著第2網格圖案M2配置之第2金屬細線25亦隔著透明絕緣基板5彼此重疊,藉此在將觸控面板2與液晶顯示裝置等組合使用的情況下,可減少整個有效顯示區域S1的莫爾紋的產生,並且抑制電極圖案的外觀。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藉由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形成包含第1電極11、第1周邊配線12、第1外部連接端子13及第1連接器部14之導電構件6A,並且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形成包含第2電極21、第2周邊配線22、第2外部連接端子23及第2連接器部24之導電構件6B來製造。此時,設為第1電極11由沿著第1網格圖案M1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15之第1導電層8構成,第2電極21由沿著第2網格圖案M2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25之第2導電層9構成,第1導電層8與第2導電層9以隔著透明絕緣基板5而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彼此重疊之方式配置者。 形成該等導電構件6A及6B的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如日本特開2012-185813號公報的<0067>~<0083>、日本特開2014-209332號公報的<0115>~<0126>或日本特開2015-5495號公報的<0216>~<0238>中所記載般,藉由對具有含感光性鹵化銀鹽之乳劑層之感光材料進行曝光,並實施顯影處理,從而能夠形成導電構件6A及6B。
並且,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及背面分別形成金屬箔,並在各金屬箔將抗蝕劑印刷成圖案狀,或者對塗佈於整個面之抗蝕劑進行曝光並進行顯影,藉此進行圖案化,以對開口部的金屬進行蝕刻,藉此能夠形成該等導電構件。進而,除此以外還能夠利用將包含構成導電構件之材料的微粒子之糊料印刷到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及背面並對糊料進行金屬電鍍之方法、運用利用包含構成導電構件之材料的微粒子之油墨之噴墨法之方法、藉由利用包含構成導電構件之材料的微粒子之油墨來實施絲網印刷而形成之方法、在透明絕緣基板31上形成槽並在該槽上塗佈導電油墨之方法、及微接觸印刷圖案化法等。
實施形態2 圖7中示出實施形態2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使用之第1網格圖案M1A和第2網格圖案M2A。實施形態2中示出從與有效顯示區域S1垂直的方向觀察時,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的邊的交叉角度大致為90度之例子。在該情況下,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的邊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以平均值計以80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
並且,與實施形態1的第1網格圖案M1及第2網格圖案M2同樣地,第1網格圖案M1A與第2網格圖案M2A中的至少一個具有無規則的圖案。所謂無規則的圖案表示形成網格圖案之單元的形狀和與該單元相鄰之至少一個相鄰單元的形狀不同,較佳為相鄰之單元彼此的形狀為各不相同的形狀。較佳為,如圖7所示,第1網格圖案M1A和第2網格圖案M2A均為無規則的圖案,多個第1單元C1及多個第2單元C2均為具有相鄰之單元彼此的形狀為各不相同的形狀的無規則的多邊形狀之構成。 並且,如圖7所示,從與有效顯示區域S1垂直的方向觀察時,多個第2單元C2各自在內部至多包含一個第1單元C1的頂點。較佳為多個第2單元C2各自在內部包含一個第1單元C1的頂點之形狀。
從與有效顯示區域S1垂直的方向觀察時,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單元C2的邊彼此大致正交,因此將觸控面板2與液晶顯示裝置等組合使用時,能夠減少由與液晶顯示裝置的畫素圖案的干涉引起之莫爾紋的產生,並且能夠降低觸控面板的電極交叉部的寄生電容,此外能夠抑制局部具有較高的寄生電容值之部位的產生,因此能夠提高檢測感度,並提高觸控面板的響應性。
在此,對第1網格圖案M1A及第2網格圖案M2A的設計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8的(A)所示,在有效顯示區域S1內無間隙地配置一個邊的長度L0的多個正三角形T。 接著,設定正三角形T的各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如圖8的(B)所示,假定出以各個正三角形T的頂點A為中心之半徑為R的圓31,並藉由使用隨機數而在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各個正三角形T的頂點A,從而如圖8的(C)所示創建新的頂點B。此外,如圖8的(D)所示,藉由連接新的頂點B彼此,從而形成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此時,正三角形T各自的頂點A在移動容許值R的範圍內移動而成為新的頂點B,因此藉由新的頂點B形成之三角形32具有相對於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在±2R範圍內的各種頂點間距離L1。亦即,L0-2R≤L1≤L0+2R。 另外,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係確定多個三角形32的無規則性之要素者。並且,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被設定為小於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的值為較佳。
此外,如圖8的(E)所示,針對無規則的形狀的多個三角形32,分別求出外切圓33的中心亦即外心E,並將藉由連接該等外心E彼此而獲得之多邊形設為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亦即,藉由描繪相對於各個三角形32的各邊之垂直平分線而形成第2單元C2。 在此,示出實施形態1的外心E與任意點F一致之情況。藉由使外心E與任意點F一致,能夠將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的邊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的邊的交叉角度設為90度,能夠更良好地降低電極的交叉部的寄生電容。
此外,如圖8的(F)所示,形成結合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32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以上的頂點之多邊形35,並將三角形32及多邊形35設為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圖8的(F)中,多邊形35為具有四個頂點之四邊形。另外,圖8的(F)中,考慮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線寬,使得有效顯示區域S1內的第1網格圖案M1A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開口率之差成為1.0%以下為較佳。若開口率的差為1.0%以下,則第1電極11與第2電極21的薄片電阻得到均勻化,且能夠提高觸控面板的感度的均勻性。 另外,當即便不形成多邊形35,有效顯示區域S1內的第1網格圖案M1A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開口率之差亦為1.0%以下時,可以將多個三角形32直接作為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 藉此,能夠設計圖7所示之第1網格圖案M1A及第2網格圖案M2A。 另外,從減少莫爾紋的観點考慮,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線寬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為較佳。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1及2中,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表面上配置包含第1電極11、第1周邊配線12、第1外部連接端子13及第1連接器部14之導電構件6A,並且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背面上配置包含第2電極21、第2周邊配線22、第2外部連接端子23及第2連接器部24之導電構件6B,但並不限定於此。 例如,能夠設定為在透明絕緣基板5的一面側,導電構件6A與導電構件6B隔著層間絕緣膜配置之構成。 此外,能夠設定為2片式基板的構成。亦即,能夠在第1透明絕緣基板的表面上配置導電構件6A,在第2透明絕緣基板的表面上配置導電構件6B,並重疊該等第1透明絕緣基板及第2透明絕緣基板彼此來使用。 此外,亦可以設定為不使用透明絕緣基板5,而在圖1所示之蓋板3的表面上使導電構件6A與導電構件6B隔著層間絕緣膜配置之構成。
藉由將實施形態1及2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與顯示裝置進行組合,能夠構成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顯示裝置的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定,可舉出液晶顯示裝置(LCD)、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等。
另外,如上所述,本発明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在第1金屬細線及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時,第1網格圖案M1或M1A的第1單元C1只要具有滿足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500~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L1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La的差分的最大值Dmax=100~500μm之形狀,則即便應用於解析度不同的兩種以上的顯示裝置中,各顯示裝置不僅能夠抑制莫爾紋的產生,還能夠抑制噪聲的產生。亦即,以往技術中,需要配合顯示裝置的解析度而進行網格圖案的設計,但本発明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即便將通用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分別應用到解析度不同的兩種以上的顯示裝置中,亦可抑制各顯示裝置中莫爾紋及噪聲的產生,因此無需對每個顯示裝置進行網格圖案的設計。所謂通用化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表示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平均線寬以及第1網格圖案M1或M1A及第2網格圖案M2或M2A相同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
以下依據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所示之材料、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順序等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則能夠進行適當變更,且本發明的範圍係並不解釋為應該由以下實施例限定性地解釋。
實施例1 將第1金屬細線15及第2金屬細線25的線寬設為2μm,將無間隙地配置於有效顯示區域S1內之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900μm、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藉由實施形態2中記載之設計方法設計第1網格圖案M1A及第2網格圖案M2A。亦即,依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形成具有無規則性之多個三角形,並連接該等三角形的外心彼此,藉此形成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並且,利用多個三角形形成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另外,形成第1單元C1時,以第1網格圖案M1A的開口率與第2網格圖案M2A的開口率之差成為1.0%以下之方式結合多個三角形的一部分,並形成由多個四邊形和多個三角形構成之第1單元C1。 而且,在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S1內重疊配置沿著第1網格圖案M1A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15之第1導電層8和沿著第2網格圖案M2A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25之第2導電層9,藉此製作如圖2所示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另外,如圖6所示在電極與電極之間設置虛擬電極。 並且,網格圖案的設計中,形成以5mm×5mm為單位之單位網格圖案,在反覆排列單位網格圖案之單位網格圖案的邊界部,以上下左右的網格線相連之方式繪製網格線,從而在整個有效顯示區域內形成網格圖案。作為單位網格圖案的尺寸設為觸控面板的電極的間距的整數倍為較佳。
在此,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藉由對以下具有含感光性鹵化銀鹽之乳劑層之感光材料進行曝光,並實施顯影處理來製作。 (鹵素化銀乳劑的製備) 用20分鐘的時間將分別相當於下述溶液2及溶液3的90%之量加入到保持38℃、pH4.5之下述溶液1中,同時進行攪拌,從而形成0.16μm的核粒子。接著利用8分鐘的時間加入下述溶液4及溶液5,除此之外,進一步利用2分鐘的時間加入下述溶液2及溶液3的剩餘10%的量,直至成長至0.21μm。此外,再加入0.15g碘化鉀,熟化5分鐘之後結束粒子形成。
溶液1: 水                              750ml 明膠                               9g 氯化鈉                             3g 1,3-二甲基咪唑啉-2-硫銅             20mg 硫代苯磺酸鈉鹽                    10mg 檸檬酸                            0.7g 溶液2: 水                               300ml 硝酸銀                            150g 溶液3: 水                               300ml 氯化鈉                              38g 溴化鉀                              32g 六氯銥(III)酸鉀(0.005%KCl 20%水溶液)8ml 六氯銠酸銨(0.001%NaCl 20%水溶液)    10ml 溶液4: 水                                 100ml 硝酸銀                               50g 溶液5: 水                                 100ml 氯化鈉                               13g 溴化鉀                               11g 黃血鹽                               5mg
之後,按照常規方法,藉由絮凝法進行水洗。具體而言,將溫度降至35℃,並利用硫酸來降低pH直至鹵素化銀沉澱(pH在3.6±0.2的範圍)。接著,去除大約3升上清液(第一水洗)。之後再加入3升的蒸餾水之後,加入硫酸直至鹵素化銀沉澱。再次去除3升上清液(第二水洗)。再度重複1次與第二水洗相同的操作(第三水洗)而結束水洗/脫鹽製程。將經過水洗/脫鹽之後的乳劑調整為pH6.4、pAg7.5,加入明膠3.9g、硫代苯磺酸鈉鹽10mg、苯硫代硫酸鈉鰭酸3mg、硫代硫酸鈉15mg和氯金酸10mg,實施化學敏化使得在55℃下獲得最佳的感度,作為穩定劑加入1,3,3a,7-四氮雜茚100mg,作為防腐劑加入PROXEL(商品名稱、ICI Co.,Ltd.製造)100mg。最終獲得之乳劑包含0.08莫耳%的碘化銀,且係將氯溴化銀的比率設為氯化銀70莫耳%、溴化銀30莫耳%之平均粒徑為0.22μm且變動係數為9%的碘氯溴化銀立方體粒子乳劑。
(感光性層形成用組成物的製備) 在上述乳劑中添加1,3,3a,7-四氮雜茚1.2×10-4 莫耳/莫耳Ag、對苯二酚1.2×10-2 莫耳/莫耳Ag、檸檬酸3.0×10-4 莫耳/莫耳Ag、2,4-二氯-6-羥基-1,3,5-三嗪鈉鹽0.90g/莫耳Ag,並利用檸檬酸將塗佈液pH調整為5.6,從而獲得感光性層形成用組成物。
(感光性層形成製程) 在PET基板(厚度100μm)上施加電暈放電處理之後,在PET基板的兩個面上設置厚度為0.1μm的明膠層以作為底塗層,此外在底塗層上設置包含以大約為1.0的光學濃度利用顯影液的鹼性脫色之染料之防光暈層。在上述防光暈層上塗佈上述感光性層形成用組成物,進而設置厚度為0.15μm的明膠層,以獲得在兩個面上形成有感光性層之樹脂基板。另外,將在兩個面上形成有感光性層之樹脂基板作為薄膜A。所形成之感光性層,銀量為6.0g/m2 ,明膠量為1.0g/m2
(曝光顯影製程) 在上述薄膜A的兩個面上經由與導電構件的圖案對應之光罩,並利用將高壓水銀燈為光源之平行光來進行曝光。進行曝光之後,藉由下述顯影液進行顯影,進而利用定影液(商品名稱:CN16X用N3X-R、Fujifilm Corporation製造)來進行顯影處理。此外,利用純水沖洗並將其乾燥,藉此獲得在兩個面上形成有由Ag線構成之導電構件和明膠層之樹脂基板。明膠層形成於Ag線之間。將所獲之薄膜作為薄膜B。
(顯影液的組成) 1升(L)顯影液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對苯二酚                          0.037mol/L N-甲基氨基苯酚                    0.016mol/L 偏硼酸鈉                          0.140mol/L 氫氧化鈉                          0.360mol/L 溴化鈉                            0.031mol/L 焦亞硫酸鉀                        0.187mol/L
(加熱製程) 在120℃的過熱蒸汽槽中將上述薄膜B靜置130秒,從而進行加熱處理。將經過加熱處理之後的薄膜作為薄膜C。該薄膜C為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1。
實施例2~5 以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維持在900μm的狀態,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100μm、150μm、200μm及25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2~5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6~10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7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100μm、150μm、200μm及25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6~10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11~15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6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100μm、150μm、200μm及25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11~15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16~19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5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100μm、150μm及20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16~19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20~22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4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100μm及15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20~22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實施例23及24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3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50μm及10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實施例23及24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比較例1~6 將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設為900μm、700μm、600μm、500μm、400μm及300μm,並且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0μ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分別製作比較例1~6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比較例7 依據日本特開2011-216377號公報的記載,利用沃羅諾伊圖分別創建第1網格圖案的第1單元及第2網格圖案的第2單元,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製作比較例7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比較例8 依據日本特開2011-216377號公報的記載,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分別創建第1網格圖案的第1單元及第2網格圖案的第2單元,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製作比較例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進行了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觸控面板的響應性的評價、莫爾紋產生的評價及噪聲產生的評價。
觸控面板的響應性的評價方法 關於響應性,如下進行了評價。 創建依次貼合厚度0.55mm的玻璃板、厚度0.1mm的OCA、厚度0.1mm的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厚度0.1mm的OCA、厚度0.05mm的PET薄膜之觸控面板模組,為了驅動該觸控面板模組而連接Atmel公司製造的IC。驅動該觸控面板模組,對於在玻璃表面上滑動前端直徑為2mm的觸控筆時的反應進行如下5階段評價。
在響應性的評價中,將即便在高速滑動觸控筆時亦完全不受壓力而進行反應之級別作為評價結果A,將即便在高速滑動觸控筆時實際使用方面亦不成問題而進行反應之級別作為評價結果B,將只有在低速滑動觸控筆時實際使用方面不成問題而進行反應之級別作為評價結果C、將觸控筆所指示之位置與反應之位置存在偏差之級別作為評價結果D,將存在無法識別觸控筆所指向之位置之部位之級別作為評價結果E。
莫爾紋產生的評價方法 將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分別配置在解析度不同的液晶顯示裝置上,並進行莫爾紋產生的評價。 作為在評價中使用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ASUS(ASUSTeK Computer Inc.)製的13.3英吋(338mm)尺寸、解析度118dpi的顯示器1、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orporated)製的10.1英吋(257mm)尺寸、解析度149dpi的顯示器2、東芝公司製的13.3英吋(338mm)尺寸、解析度221dpi的顯示器3、索尼公司製的4.3英吋(109mm)尺寸、解析度342dpi的顯示器4這四種液晶顯示裝置。 莫爾紋產生的評價中的評價結果A表示未確認到莫爾紋的產生之優異的級別,評價結果B表示稍微確認到莫爾紋的產生但作為觸控面板不產生問題之級別、評價結果C表示莫爾紋產生直至用作觸控面板時產生問題之程度,評價結果D表示莫爾紋的產生劇烈且無法用作觸控面板之級別。
噪聲產生的評價方法 將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分別配置到解析度不同的液晶顯示裝置上,並進行噪聲產生的評價。另外,進行噪聲產生評價時,將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顏色用白色和綠色這兩種圖案來進行。 在評價中使用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與“莫爾紋產生的評價”相同者。 噪聲產生的評價中的評價結果A表示白色及綠色時均未確認到噪聲的產生之非常優異的級別,評價結果B表示白色時未確認到噪聲的產生,但綠色時感覺稍微有點噪聲的產生,但作為觸控面板而使用時不成問題的優異的級別,評價結果C表示白色及綠色時均確認到噪聲的產生,但作為觸控面板使用時不成問題的級別,評價結果D表示白色及綠色時噪聲的產生均劇烈且作為觸控面板使用時成為問題之級別。
並且,在有效顯示區域內的100處交叉部分測量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的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的交叉角度,並運算它們的平均值。 在以下表1中示出實施例1~24及比較例1~8的評價結果及交叉角度的平均值。
【表1】<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正三角形的一個邊的長度LO(μm) </td><td> 移動容許值R(μm) </td><td> 交叉角度的平均值 </td><td> 響應性 </td><td> 顯示器1 </td><td> 顯示器2 </td><td> 顯示器3 </td><td> 顯示器4 </td></tr><tr><td> 莫爾紋 </td><td> 噪聲 </td><td> 莫爾紋 </td><td> 噪聲 </td><td> 莫爾紋 </td><td> 噪聲 </td><td> 莫爾紋 </td><td> 噪聲 </td></tr><tr><td> 實施例1 </td><td> 900 </td><td> 50 </td><td> 88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2 </td><td> 900 </td><td> 100 </td><td> 87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3 </td><td> 900 </td><td> 15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4 </td><td> 900 </td><td> 200 </td><td> 84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5 </td><td> 900 </td><td> 250 </td><td> 82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6 </td><td> 700 </td><td> 50 </td><td> 88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7 </td><td> 700 </td><td> 10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8 </td><td> 700 </td><td> 150 </td><td> 84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9 </td><td> 700 </td><td> 200 </td><td> 82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0 </td><td> 700 </td><td> 250 </td><td> 81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1 </td><td> 600 </td><td> 50 </td><td> 87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2 </td><td> 600 </td><td> 10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3 </td><td> 600 </td><td> 15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4 </td><td> 600 </td><td> 200 </td><td> 81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5 </td><td> 600 </td><td> 250 </td><td> 80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6 </td><td> 500 </td><td> 50 </td><td> 87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7 </td><td> 500 </td><td> 10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8 </td><td> 500 </td><td> 150 </td><td> 82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19 </td><td> 500 </td><td> 200 </td><td> 80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r><tr><td> 實施例20 </td><td> 400 </td><td> 50 </td><td> 87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r><tr><td> 實施例21 </td><td> 400 </td><td> 100 </td><td> 82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r><tr><td> 實施例22 </td><td> 400 </td><td> 150 </td><td> 80度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r><tr><td> 實施例23 </td><td> 300 </td><td> 50 </td><td> 85度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r><tr><td> 實施例24 </td><td> 300 </td><td> 100 </td><td> 82度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1 </td><td> 9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B </td><td> C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2 </td><td> 7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B </td><td> C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3 </td><td> 6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d> B </td><td> C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4 </td><td> 5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D </td><td> A </td><td> D </td><td> A </td><td> D </td><td> B </td><td> C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5 </td><td> 4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D </td><td> A </td><td> D </td><td> A </td><td> C </td><td> B </td><td> C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6 </td><td> 300 </td><td> 0 </td><td> 90度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D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D </td><td> B </td></tr><tr><td> 比較例7 </td><td> 900 </td><td> 50 </td><td> 60度 </td><td> D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r><tr><td> 比較例8 </td><td> 900 </td><td> 50 </td><td> 50度 </td><td> D </td><td> A </td><td> A </td><td> A </td><td> B </td><td> A </td><td> C </td><td> A </td><td> C </td></tr></TBODY></TABLE>
實施例1~24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觸控面板模組的響應性的評價結果均為A,與顯示器1~4組合時,莫爾紋產生的評價結果為A。確認到獲得了莫爾紋的產生得到減少,此外觸控面板的響應性得到提高之優異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利用沃羅諾伊圖分別創建第1網格圖案的第1單元及第2網格圖案的第2單元之比較例7中,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的交叉角度的平均值為60度,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分別創建第1網格圖案的第1單元及第2網格圖案的第2單元之比較例8中,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的交叉角度的平均值為50度。如此具有交叉角度的平均值較小的值,由此認為比較例7及8中,由於在電極的交叉部產生顯示寄生容量局部較高的值之部位,且導致整體的寄生電容增加,所以響應性的評價結果為D。 另一方面,實施例1~24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由於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的交叉角度的平均值顯示出80度~88度和接近直角的較高的值,且在電極的交叉部不存在顯示寄生容量局部較高的值之部位,因此能夠降低整體的寄生電容,響應性的評價結果成為A。
比較例1~6中均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設為0μm,因此藉由連接正三角形的外心而形成第2網格圖案M2A的第2單元C2,並利用正三角形形成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因此第1單元C1僅由正三角形構成,第2單元C2僅由正六邊形構成,第1網格圖案M1A及第2網格圖案M2A均為重複相同的形狀的單元之所謂固定圖案。第1網格圖案M1A及第2網格圖案M2A均為固定圖案,且具有週期性,因此導致產生莫爾紋,而莫爾紋產生的評價結果成為C或D。 另外,比較例1~6中,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為0μm,因此形成第1單元C1之三角形的外心被直接用作第2單元C2的頂點,第1單元的邊與第2單元的邊的交叉角度均成為90度,因此響應性的評價結果成為A。
此外,獲知與比較例7及8相比,實施例1~24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即便與解析度不同的各種液晶顯示裝置一起使用,不僅可抑制莫爾紋的產生,還可抑制噪聲的產生。 尤其,如實施例1~19所示,只要形成第1網格圖案M1A的第1單元C1時無間隙地配置之正三角形T的一個邊的長度L0為500~900μm,則藉由在50~250μm的範圍內適當地選擇頂點的移動容許值R,即便與解析度不同的各種液晶顯示裝置中一起使用,亦能夠製造出改進成確認不到莫爾紋及噪聲之優異的級別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1‧‧‧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2‧‧‧觸控面板
3‧‧‧蓋板
4‧‧‧黏合劑
5‧‧‧透明絕緣基板
6A、6B‧‧‧導電構件
7A、7B‧‧‧保護層
8‧‧‧第1導電層
9‧‧‧第2導電層
11‧‧‧第1電極
11A‧‧‧第1虛擬電極
12‧‧‧第1周邊配線
13‧‧‧第1外部連接端子
14‧‧‧第1連接器部
15‧‧‧第1金屬細線
21‧‧‧第2電極
22‧‧‧第2周邊配線
23‧‧‧第2外部連接端子
24‧‧‧第2連接器部
25‧‧‧第2金屬細線
31、34、34A、34B‧‧‧圓
32、32A、32B‧‧‧三角形
33、33A、33B‧‧‧外切圓
35‧‧‧多邊形
S1‧‧‧有效顯示區域
S2‧‧‧周邊區域
D1‧‧‧第1方向
D2‧‧‧第2方向
C1‧‧‧第1單元
M1、M1A‧‧‧第1網格圖案
C2‧‧‧第2單元
M2、M2A‧‧‧第2網格圖案
T‧‧‧正三角形
A、B‧‧‧頂點
L0‧‧‧正三角形的一個邊的長度
L1‧‧‧頂點間距離
La‧‧‧頂點間距離的平均
R‧‧‧頂點的移動容許值
E、EA、EB‧‧‧外心
F、FA、FB‧‧‧任意點
W‧‧‧重複部分
圖1係表示使用該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之觸控面板之局部剖面圖。 圖2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之平面圖。 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第1網格圖案和第2網格圖案之局部平面圖。 圖4的(A)至(J)係按製程順序表示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之圖。 圖5的(A)至(D)係按製程順序表示外心位於三角形的外側時的實施形態1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之圖。 圖6係表示第1電極和第1虛擬電極之圖。 圖7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第1網格圖案和第2網格圖案之局部平面圖。 圖8的(A)至(F)係按製程順序表示實施形態2的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之圖。
31、34‧‧‧圓
32‧‧‧三角形
33‧‧‧外切圓
35‧‧‧多邊形
A、B‧‧‧頂點
C2‧‧‧第2單元
E‧‧‧外心
F‧‧‧任意點
L0‧‧‧正三角形的一個邊的長度
L1‧‧‧頂點間距離
M1‧‧‧第1網格圖案
M2‧‧‧第2網格圖案
R‧‧‧頂點的移動容許值
T‧‧‧正三角形

Claims (20)

  1. 一種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前述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中,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之第1導電層和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之第2導電層係於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內重疊配置,並且前述第1網格圖案及前述第2網格圖案中的至少一個為無規則的圖案,該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的特徵為,具備: 第1製程,在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內無間隙地配置任意形狀的多個多邊形; 第2製程,求出各個前述多邊形的外心; 第3製程,對各個前述多邊形配置位於從前述外心到前述多邊形的外切圓半徑的1/2以內的距離之一個任意點; 第4製程,相對於前述多個多邊形的各個邊,藉由將對應於共有前述邊之兩個前述多邊形的兩個前述任意點彼此相連而形成前述多個第2單元;及 第5製程,利用前述多個多邊形形成前述多個第1單元,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無規則的形狀的前述多個多邊形和/或在前述第3製程中無規則地配置前述任意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多邊形由多個三角形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三角形具有無規則的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多邊形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300μm~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50μm~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 還包括確定前述第1金屬細線及前述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之製程, 前述第1金屬細線及前述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被設定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多邊形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500μm~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100μm~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多邊形係分別藉由在移動容許值25μm~250μm的範圍內移動一個邊的長度為300μm~900μm的正多邊形的各頂點而形成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3製程中對各個前述三角形配置之前述任意點與前述三角形的外心一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5製程中形成之前述多個第1單元係直接使用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三角形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5製程中形成之前述多個第1單元中至少一個第1單元係結合在前述第1製程中配置之前述多個三角形中相鄰之複數個三角形的至少一部分而具有四個以上的頂點之多邊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 還包括確定前述第1金屬細線及前述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之製程, 在前述第5製程中,以相對於所確定之前述第1金屬細線及前述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內之前述第1網格圖案的開口率與前述第2網格圖案的開口率之差成為1.0%以下的方式形成前述多個第1單元。
  11. 一種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 將第1導電層和第2導電層重疊配置在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內,前述第1導電層和前述第2導電層分別具有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設計之前述第1網格圖案和前述第2網格圖案,並且分別由前述第1金屬細線和前述第2金屬細線構成。
  12. 一種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1單元構成之第1網格圖案配置有第1金屬細線之第1導電層和沿著由多個多邊形狀的第2單元構成之第2網格圖案配置有第2金屬細線之第2導電層重疊配置在透明的有效顯示區域內,該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特徵為, 前述多個第2單元具有無規則的形狀, 從與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垂直的方向觀察時,前述多個第2單元各自在內部至多包含一個前述第1單元的頂點, 前述第1單元的邊與前述第2單元的邊以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內之平均值計以75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角度交叉。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多個第1單元由在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內無間隙地配置之多個多邊形構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多個多邊形由多個三角形構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多個多邊形具有無規則的形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多個第1單元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300μm~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50μm~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有效顯示區域內之前述第1網格圖案的開口率與前述第2網格圖案的開口率之差為1.0%以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第1金屬細線及前述第2金屬細線的線寬為1μm以上且3μm以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多個第1單元分別具有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為500μm~900μm、任意的頂點間距離與頂點間距離的平均值的差分的最大值為100μm~500μm之無規則的多邊形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其中 前述第1導電層至少包含彼此隔開間隔排列之複數個第1電極和在前述複數個第1電極之間分別配置並且與前述複數個第1電極絕緣之複數個第1虛擬電極, 前述第2導電層至少包含與前述複數個第1電極交叉,並且彼此隔開間隔排列之複數個第2電極和在前述複數個第2電極之間分別配置並且與前述複數個第2電極絕緣之複數個第2虛擬電極, 前述複數個第1電極與前述複數個第2電極以彼此絕緣之狀態配置。
TW105118693A 2015-07-24 2016-06-15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TW2017051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7088 2015-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155A true TW201705155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8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8693A TW201705155A (zh) 2015-07-24 2016-06-15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8203B2 (zh)
JP (1) JP6486471B2 (zh)
KR (1) KR102031572B1 (zh)
CN (1) CN107710122B (zh)
TW (1) TW201705155A (zh)
WO (1) WO20170180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70B (zh) * 2017-06-01 2019-01-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1046B2 (ja) * 2014-11-26 2018-12-19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光透過性導電材料
WO2019021835A1 (ja) * 2017-07-27 2019-01-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7463296B (zh) * 2017-09-21 2024-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520121B (zh) * 2018-03-27 2021-09-17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格图案生成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65511A (zh) * 2018-05-18 2018-10-16 中原工学院 一种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
KR101952770B1 (ko) * 2018-08-02 2019-02-2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WO2020169188A1 (en) * 2019-02-20 2020-08-27 Scrona Ag Optically transparent conductor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 tracks and touch sens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2445362B (zh) * 2019-09-05 2022-08-05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随机网格图案的生成方法及其应用
KR20210155603A (ko) * 2020-06-16 2021-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2044574A1 (ja) * 2020-08-27 2022-03-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3625896A (zh) * 2021-07-07 2021-11-09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的制作方法、导电层及触控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4243B2 (ja) * 2011-07-11 2015-06-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069261A (ja) 2011-09-08 2013-04-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102723126B (zh) * 2012-05-09 2015-10-2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随机网格的图形化透明导电薄膜
CN102722279A (zh) * 2012-05-09 2012-10-10 崔铮 金属网格导电层及其具备该导电层的触摸面板
CN102903423B (zh) * 2012-10-25 2015-05-1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结构、透明导电膜及制作方法
TWI623776B (zh) * 2012-12-17 2018-05-1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光學基板的方法
US20140333555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954526B2 (en) * 2013-09-09 2018-04-24 Atmel Corporation Generic randomized mesh design
JP6010012B2 (ja) 2013-12-03 2016-10-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6338138B2 (ja) * 2013-12-03 2018-06-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材、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材の製造方法
TW201545028A (zh) * 2014-05-23 2015-1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70B (zh) * 2017-06-01 2019-01-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US10324575B2 (en) 2017-06-01 2019-06-18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screen panel
US11036342B2 (en) 2017-06-01 2021-06-1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screen panel
US11442588B2 (en) 2017-06-01 2022-09-13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screen panel
US11762523B2 (en) 2017-06-01 2023-09-19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screen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18051A1 (ja) 2018-02-22
WO2017018051A1 (ja) 2017-02-02
CN107710122B (zh) 2020-09-11
US20180107304A1 (en) 2018-04-19
JP6486471B2 (ja) 2019-03-20
US10528203B2 (en) 2020-01-07
KR102031572B1 (ko) 2019-10-14
CN107710122A (zh) 2018-02-16
KR20170141804A (ko)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05155A (zh) 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網格圖案設計方法、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面板用導電薄膜
KR102160020B1 (ko) 터치 패널용 도전 필름,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부착 표시 장치
CN110998496B (zh) 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及触摸面板
JP691046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導電部材
US11284514B2 (en) Conductive member for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JP6888077B2 (ja) 導電性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1073956B2 (en) Conductive member,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6173697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導電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TWI708170B (zh) 透明導電膜、透明導電膜的製造方法及觸控感測器
WO2015029734A1 (ja)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201911004A (zh) 觸控面板用導電性薄膜、導電性構件及觸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