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8461B -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8461B
CN111708461B CN202010568114.1A CN202010568114A CN111708461B CN 111708461 B CN111708461 B CN 111708461B CN 202010568114 A CN202010568114 A CN 202010568114A CN 111708461 B CN111708461 B CN 111708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touch
electrode
layer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81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8461A (zh
Inventor
龚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81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8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8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84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956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490A1/zh
Priority to US17/775,731 priority patent/US1200163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8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8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触控模组,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第一金属网格层、绝缘层、第二金属网格层以及保护层;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第二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并于第一电极中设置虚设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触控单元连接;第一金属网格层具有第三区域,第三区域与第二区域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触控单元过孔连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一触控单元。所述触控模组有效提升对应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和圆角位置的触控高灵敏性。

Description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显示设备中,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会为了设置扩音器、摄像头等装置,在显示屏上开孔,同时为了使手机圆润拿握更加舒服,将显示屏的边角设置为圆弧状。
然而,正是由于开孔和圆弧的设置,使开孔位置和圆弧位置的触控单元不完整,出现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不全、电极面积减小的情况,导致开孔位置和圆弧位置的触控单元电容信号量较低,导致开孔位置和圆弧位置触控精度不佳,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以上述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使其能够解决显示屏开孔和圆弧位置触控精度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模组,其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第一金属网格层、绝缘层、第二金属网格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并于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虚设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触控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感应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驱动电极过孔连接;
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感应电极过孔连接。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部和所述第三区域中部对应的为镂空,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开孔。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
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
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为圆角形,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圆角处。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或,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承载层的材质为SiNx/SiOx;
或,所述承载层为透明玻璃层。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过孔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前述的触控模组,其中所述保护层为有机材质膜层。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其包括:触控模组;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第一金属网格层、绝缘层、第二金属网格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并于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虚设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触控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触控显示屏,
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
所述触控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第一金属网格层、绝缘层、第二金属网格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并于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虚设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触控单元。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触控模组,其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和第二金属网格层,第二金属网格层的第一区域设置的多个触控单元可以对应于显示屏的表面,用于实现显示屏的主体表面的触控功能,第二区域可以位于显示屏的圆角处,和/或者第二区域中设置与显示屏开孔相对的镂空即第二区域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相对,这样将第二区域设置为第一电极,将与第二区域相对应的并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的第三区域设置为第二电极,则可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触控单元能够具有较大的电容信号量,可以提升第二区域对应的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和圆角位置触控的灵敏性。
并且如上所述,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于第二区域无需设置额外的信号连接线,即无需额外的设置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触控单元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可以在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做到无边框设计,且由于无需设置信号连接线,则避免了由于开孔位置的裁切导致面板裂纹,最终导致的局部触控通道断开类触控不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第二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模组的第二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与图4对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另种触控模组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模组的第二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图6对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再种触控模组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模组的第二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与图8对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又种触控模组的第一金属网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9中各标号为:
1-承载层、2-第一金属网格层、21-第三区域、211-第二电极、3-绝缘层、4-第二金属网格层、41-第一区域、411-触控单元、42-第二区域、421-第一电极、4211-虚设电极、5-保护层、6-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1、第一金属网格层2、绝缘层3、第二金属网格层4以及保护层5。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4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所述第一区域41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411,所述第二区域42形成第一电极421,并于所述第一电极421中设置虚设电极4211,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2具有第三区域21,所述第三区域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21形成第二电极211,所述第二电极21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电极211形成一触控单元411。
具体地,承载层1可以是能够直接成型在显示屏表面的缓冲层,例如可以是SiNx/SiOx材质的膜层,此时的触控模组可以通过蒸镀、曝光、蚀刻等常规工艺手段直接成型在显示屏的出光侧,与显示屏一起形成一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或者,承载层1可以是透明玻璃层,此时触控模组可以单独的成型,即以透明玻璃层为基板,采用现有的层膜工艺依次成型第一金属网格层2、绝缘层3、第二金属网格层4以及保护层5,成型后的触控模组可以与显示屏通过全贴合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以形成触控显示屏。
金属网格(Metal Mesh)可以替代传统氧化铟锡(ITO)导电层,使用金属网格做电极可以使得电阻更低、导电层或者电极层更薄。所以使用第一金属网格层2形成触控单元411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电和触控效果。
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第一区域41中的多个触控单元411可以是呈矩阵排列的,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多个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桥连接导通,同样多个触控单元411中的驱动电极之间也可以通过连接桥连接导通,连接桥的结构以及设置位置均为技术人员所掌握。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第二区域42优选的与第二金属网格层4中的第三区域21对应且形状尺寸均相同,以保证二者可以对应的成为相对面积较大的触控单元411。第二区域42和第三区域21的形状可以根据对应于显示屏的位置而定,例如当第二区域42和第三区域21对应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则二者为环状形状,当二者对应于显示屏的圆角位置,则二者为圆弧状。
第二区域42形成的第一电极421占满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整个第二区域42,同样第三区域21形成的第二电极211占满第二金属网格层4的整个第三区域21,以保证第一电极421和第二电极211形成的触控单元411具有较大的电容信号量。第一电极421连接的触控单元411与第二电极211过孔6连接的触控单元411,可以处于第二区域42相邻的两侧,也可以是非相邻的两侧。设置在第一电极421中的虚设电极4211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椭圆形,虚设电极421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设计和使用需要进行设置。
绝缘层3为能够将第一金属网格层2和第二金属网格层4绝缘隔离的膜层,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保护层5为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绝缘以及强化的膜层,同样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有机材质膜层,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触控模组,其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2和第二金属网格层4,第二金属网格层4的第一区域41设置的多个触控单元411可以对应于显示屏的表面,用于实现显示屏的主体表面的触控功能,第二区域42可以位于显示屏的圆角处,和/或者第二区域42中设置与显示屏开孔相对的镂空即第二区域42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相对,这样将第二区域42设置为第一电极421,将与第二区域42相对应的并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第三区域21设置为第二电极211,则可以保证第一电极421和第二电极211形成的触控单元411能够具有较大的电容信号量,可以提升第二区域42对应的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和圆角位置触控的灵敏性。
并且如上所述,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于第二区域42无需设置额外的信号连接线,即无需额外的设置第二区域42与第一区域41的触控单元411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可以在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做到无边框设计,且由于无需设置信号连接线,则避免了由于开孔位置的裁切导致面板裂纹,最终导致的局部触控通道断开类触控不良。
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11与所述触控单元411中的驱动电极过孔6连接,即第一电极421作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211作为驱动电极,二者形成触控单元411;
或,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触控单元411中的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11与所述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过孔6连接,即第一电极421作为驱动电机,第二电极211作为感应电极,二者形成触控单元411。
具体地,所述过孔6成型的方式为技术人员所掌握,过孔6的位置优选的一端与第一金属网格层2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网格层4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过孔6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可以是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例如可以是矩阵排列。
如图2-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二区域42中部和所述第三区域21中部对应的为镂空,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开孔。
具体地,第二区域42和第三区域21中部设置贯通的镂空,镂空的形状与显示屏的开孔对应,例如可以是长圆形、圆形等。此时可以理解的,第二区域42为中空的环形,第三区域21与第二区域42相同。
进一步地,当第二区域42和第三区域21设置镂空对应显示屏的开孔时,由于第二区域42与第三区域21对应,且形状、大小相同,所以以第二区域42为主进行面积大小以及相对显示屏位置的描述。其中,在没有第二区域42的情况下,触控单元411需要占满整个第一金属网格层2,同时考虑到触控单元411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一电极421与触控单元411之间的连接,第二区域42可以通过占用触控单元411的数量进行大小的描述。
即第二区域42可以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区域42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此时:
所述第二区域42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此种情况适用于显示屏开孔相对较小的情况;所述第一电极421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11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此时第二区域42所具有的金属网格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将第二区域42设置成一个完整的第一电极421可以有效的增加第一电极421的面积,同样,第三区域21所具有的金属网格面积也相对较小,通过将第三区域21设置成一个完整的第二电极211也可以有效的增加第二电极211的面积,这样能够提高第一电极421和第二电极211形成的触控单元411的电容信号量,提高触控高灵敏性。
另一种是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区域42占用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
具体地,当第二区域42占用两个或者多个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时,第二区域42具有的金属网格的面积相对较大,且考虑到显示屏上开孔的状态,以及考虑到触控单元411通常需要矩阵排列,所以第二区域42可以是占用一排中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或者一列中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
例如当第二区域42占用一列中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时,可以将第二区域42形成的第一电极421设置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而所述第二电极211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其中,第一电极421连接的可以是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第二电极211连接的可以是触控单元411中的驱动电极,反之亦可。
或者,当第二区域42占用一排中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时,可以将第二区域42形成的第一电极421的数量设置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将所述第二电极2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其中,第一电极421连接的可以是触控单元411中的感应电极,第二电极211连接的可以是触控单元411中的驱动电极,反之亦可。
如图6-图9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二区域42还可以为圆角形,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圆角处。
具体地,第二区域42对应显示屏的圆角处,则第二区域42的大小可以参考上述第二区域42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的描述,即第二区域42可以相对较小,仅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或者可以相对较大占用两个或者多个触控单元411的区域。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当第二区域42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时,所述第一电极421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11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当第二区域42占用两个或者多个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时,所述第二区域42占用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411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421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11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具体的原理分析可以参考上述第二区域42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的描述。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如图1-图9所示,所述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1、第一金属网格层2、绝缘层3、第二金属网格层4以及保护层5。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4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所述第一区域41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411,所述第二区域42形成第一电极421,并于所述第一电极421中设置虚设电极4211,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2具有第三区域21,所述第三区域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21形成第二电极211,所述第二电极21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电极211形成一触控单元411。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触控模组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模组,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触控模组,其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2和第二金属网格层4,第二金属网格层4的第一区域41设置的多个触控单元411可以对应于显示屏的表面,用于实现显示屏的主体表面的触控功能,第二区域42可以位于显示屏的圆角处,和/或者第二区域42中设置与显示屏开孔相对的镂空即第二区域42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相对,这样将第二区域42设置为第一电极421,将与第二区域42相对应的并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第三区域21设置为第二电极211,则可以保证第一电极421和第二电极211形成的触控单元411能够具有较大的电容信号量,可以提升第二区域42对应的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和圆角位置触控的灵敏性。
并且如上所述,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于第二区域42无需设置额外的信号连接线,即无需额外的设置第二区域42与第一区域41的触控单元411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可以在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做到无边框设计,且由于无需设置信号连接线,则避免了由于开孔位置的裁切导致面板裂纹,最终导致的局部触控通道断开类触控不良。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
如图1-图9所示,所述触控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1、第一金属网格层2、绝缘层3、第二金属网格层4以及保护层5。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4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所述第一区域41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411,所述第二区域42形成第一电极421,并于所述第一电极421中设置虚设电极4211,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2具有第三区域21,所述第三区域2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21形成第二电极211,所述第二电极211与所述第二区域42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411过孔6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21与所述第二电极211形成一触控单元41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的触控模组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模组,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触控模组,其设置有第一金属网格层2和第二金属网格层4,第二金属网格层4的第一区域41设置的多个触控单元411可以对应于显示屏的表面,用于实现显示屏的主体表面的触控功能,第二区域42可以位于显示屏的圆角处,和/或者第二区域42中设置与显示屏开孔相对的镂空即第二区域42与显示屏的开孔位置相对,这样将第二区域42设置为第一电极421,将与第二区域42相对应的并位于第一金属网格层2的第三区域21设置为第二电极211,则可以保证第一电极421和第二电极211形成的触控单元411能够具有较大的电容信号量,可以提升第二区域42对应的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和圆角位置触控的灵敏性。
并且如上所述,对应显示屏的开孔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于第二区域42无需设置额外的信号连接线,即无需额外的设置第二区域42与第一区域41的触控单元411连接的信号连接线,可以在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做到无边框设计,且由于无需设置信号连接线,则避免了由于开孔位置的裁切导致面板裂纹,最终导致的局部触控通道断开类触控不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承载层、第一金属网格层、绝缘层、第二金属网格层以及保护层;
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多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二区域形成第一电极,并于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虚设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触控单元;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感应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驱动电极过孔连接;
或,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感应电极过孔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部和所述第三区域中部对应的为镂空,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开孔;
或,所述第二区域为圆角形,用于对应显示屏的圆角处;
当所述第二区域中部和所述第三区域中部对应的为镂空时:
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对应的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当所述第二区域为圆角形时:
所述第二区域占用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与所述第二区域另一侧的一个所述触控单元过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层的材质为SiNx/SiOx;
或,所述承载层为透明玻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孔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金属线交错的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为有机材质膜层。
5.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触控模组。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触控显示屏。
CN202010568114.1A 2020-06-19 2020-06-19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08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8114.1A CN111708461B (zh) 2020-06-19 2020-06-19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00956 WO2021254490A1 (zh) 2020-06-19 2021-06-18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17/775,731 US12001637B2 (en) 2020-06-19 2021-06-18 Touch module,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8114.1A CN111708461B (zh) 2020-06-19 2020-06-19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8461A CN111708461A (zh) 2020-09-25
CN111708461B true CN111708461B (zh) 2024-03-29

Family

ID=7254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8114.1A Active CN111708461B (zh) 2020-06-19 2020-06-19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8461B (zh)
WO (1) WO20212544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808A1 (en) * 2020-09-27 2022-03-3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86388B (zh) * 2020-10-29 2022-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触控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WO2023029004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10160A (zh) * 2022-01-28 2022-05-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932A (zh) * 2017-08-01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0898404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09360494A (zh) * 2018-10-15 2019-02-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02152A (zh) * 2019-08-29 2019-11-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74160A (zh) * 2019-11-19 2020-03-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和触控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5800A (ja) * 2014-05-12 2015-12-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携帯型電子装置
KR102256461B1 (ko) * 2014-10-10 2021-05-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046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07422932A (zh) * 2017-08-01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60494A (zh) * 2018-10-15 2019-02-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02152A (zh) * 2019-08-29 2019-11-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74160A (zh) * 2019-11-19 2020-03-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和触控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8461A (zh) 2020-09-25
WO2021254490A9 (zh) 2022-03-17
US20230094766A1 (en) 2023-03-30
WO2021254490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8461B (zh)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JP3154829U (ja) タッチ機能を備えたips方式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US20230393688A1 (en) Touch panel
CN205750747U (zh) 触摸输入装置
KR101479376B1 (ko) 용량성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3101516B1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314254B (zh) 触摸面板
CN1093882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81327B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120043883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4615316A (zh) 触控面板装置
CN205068332U (zh) 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CN105117069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436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2436324A (zh) 触控面板
KR20140059429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20157075A1 (en)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578940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6209685U (zh)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202400296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6400518U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6843591A (zh) 一种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1867776U (zh)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WO2024032593A1 (zh) 显示装置和触控结构
CN11319014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