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870B - 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 Google Patents
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74870B TWI574870B TW104138774A TW104138774A TWI574870B TW I574870 B TWI574870 B TW I574870B TW 104138774 A TW104138774 A TW 104138774A TW 104138774 A TW104138774 A TW 104138774A TW I574870 B TWI574870 B TW I57487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pening
- bottom side
- cover
- intak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從車體外罩的開口將外氣吸入引擎的吸氣裝置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習知的吸氣構造(例如:請參考專利文獻1),為了冷卻引擎,係在車體的下部整流罩與中間整流罩形成開口,從該開口將車輛行駛風導入車體內部。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81159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技術,當利用開口來進行引擎的吸氣的情況下,從開口導入的空氣,有時候係含
有雨水,對於吸氣而言並不好。因此,如果在吸氣路徑中設置了用以防止雨水滲入的構造的話,則難以確保吸氣量。
本發明之目的,係要提供:既可抑制雨水的滲入,又可吸入更多外氣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所提供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係具備:駕駛人乘坐的主座墊(17)、設在前述主座墊(17)的前方用來對引擎(26)供給燃料的燃料油槽(29)、用來對前述引擎(26)供給外氣的空氣濾清器盒(37)、連接在前述空氣濾清器盒(37)的吸氣風道(38、178)、用來從外側方包覆被配置在前述主座墊(17)及前述燃料油槽(29)的至少其中一方的下方的前述空氣濾清器盒(37)之側面車體外罩(33、54、55、174)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特徵為:
在前述側面車體外罩(33、54、55、174)設有:被配置在較之前述吸氣風道(38、178)更後方的第1開口(54b、174b),由前述第1開口(54b、174b)朝向前述吸氣風道(38、178)供給外氣。
在上述結構中,前述第1開口(54b、174b)亦可被設在:前述側面車體外罩(54、174)的背面。
又,上述結構亦可製作成:在較之前述側面車體外罩
(54、174)更後方處的前述主座墊(17)的後方,設置左右一對的外罩構件(34),在前述左右一對的外罩構件(34)之中,只在其中的一方,設置:用來朝向前述吸氣風道(38、178)供給外氣的第2開口(77b)。
又,在上述結構中,前述吸氣風道(38、178)亦可製作成:用來吸入外氣的吸入口(38a、178a)係指向車體外側的斜下方。
又,在上述結構中,前述第1開口(174b)亦可係藉由:朝向與沿著前述側面車體外罩(174)流動的車輛行駛風略呈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細縫(174c)所形成的。
又,在上述結構中,亦可以在前述吸氣風道(38、178)的下方,配置:在緊急制動時用以防止車輪鎖死的ABS模組(123)、以及用來包覆前述ABS模組(123)的ABS模組外罩(124),在前述側面車體外罩(54、174)與前述ABS模組外罩(124)之車體左右的其中一方,形成第3開口(131),而由前述第3開口(131)朝向前述吸氣風道(38、178)供給外氣。
又,在上述結構中,亦可將前述吸氣風道(38、178)設置成:前述吸入口(38a、178a)係指向車體右斜下方,前述第2開口(77b)係設在車體的右側。
本發明係在側面車體外罩設有:配置在較之
吸氣風道更後方的第1開口,由第1開口朝向吸氣風道供給外氣,所以第1開口係被配置在較之吸氣風道更後方,因此能夠抑制來自車輛前方的雨水、泥水的滲入。而且不必設置用以防止雨水等的滲入之構造,能夠由吸氣風道吸入更多的外氣。
此外,第1開口係設置在側面車體外罩的背面,因此附著在側面車體外罩上的雨水,當車輛行駛中朝向車體後方流動時,係能夠抑制該雨水滲入第1開口。
此外,在較之側面車體外罩更後方處之位於主座墊的後端部左右的後方,設有左右一對的外罩構件,在左右一對的外罩構件之中,只有在其中的一方,設置朝向吸氣風道供給外氣的第2開口,因此能夠增加朝向吸氣風道供給的外氣。
此外,吸氣風道之用以吸入外氣的吸入口,係指向車體外側斜下方,因此能夠防止雨水滲入吸氣風道內。
此外,第1開口係由:朝向與沿著側面車體外罩流動的車輛行駛風略呈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細縫所形成的,因此對於在行駛中與車輛行駛風一起在側面車體外罩的表面朝向車體後方流動的雨水而言,第1開口的構造並非其細縫的長軸方向與雨水平行的構造,因此能夠抑制雨水從第1開口滲入。
此外,在吸氣風道的下方,配置有:在進行緊急制動時用以防止車輪鎖死的ABS模組、以及用來包覆ABS模組的ABS模組外罩,而第3開口則是形成在:
側面車體外罩與ABS模組外罩之車體的左右的其中一方,由第3開口朝向吸氣風道供給外氣,所以在將由第3開口送入車體內的外氣朝上方的吸氣風道供給時,可很容易將含在外氣內的雨水予以分離。
此外,吸氣風道的吸入口係指向:車體右斜下方,第2開口則是設在車體的右側,所以可從第2開口朝向吸氣風道很順暢地供給外氣,能夠增加吸入空氣量。
10‧‧‧兩輪式機車(跨騎型車輛)
13‧‧‧前輪(車輪)
16‧‧‧後輪(車輪)
17‧‧‧主座墊
26‧‧‧引擎
29‧‧‧燃料油槽
33‧‧‧側面車體外罩
34‧‧‧後部側面車體外罩(外罩構件)
37‧‧‧空氣濾清器盒
38、178‧‧‧吸氣風道
38a、178a‧‧‧吸入口
54、174‧‧‧底部側面車體外罩(側面車體外罩)
54a、174a‧‧‧後端面
54b、174b‧‧‧底部側面開口(第1開口)
54c、174c‧‧‧細縫
55‧‧‧上部側面車體外罩(側面車體外罩)
77b‧‧‧柵板開口(第2開口)
123‧‧‧ABS模組
124‧‧‧ABS模組外罩
131‧‧‧低位開口(第3開口)
第1圖係具有本發明的吸氣構造之兩輪式機車的右側面圖。
第2圖係顯示兩輪式機車的平面圖。
第3圖係沿著第2圖的III-III剖面線之後面剖面圖。
第4圖係沿著第1圖的IV-IV剖面線之平面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底部側面開口及其周圍的立體圖;第5圖(A)係顯示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整體之立體圖;第5圖(B)係第5圖(A)之重要部位擴大圖。
第6圖係顯示構成後部側面車體外罩的一部分之柵板構件及其周圍之立體圖。
第7圖係沿著第1圖的VII-VII剖面線之平面剖面圖。
第8圖係沿著第2圖的VIII-VIII剖面線之後面剖面
圖。
第9圖係顯示左側的柵板構件及其周圍之說明圖;第9圖(A)係側面圖;第9圖(B)係由斜前方觀看之立體圖。
第10圖係顯示設在車體外罩的複數個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第10圖(A)係第4圖之重要部位擴大圖,係顯示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底部側面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第10圖(B)係第7圖之重要部位擴大圖,係顯示設在柵板構件的柵板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
第11圖係顯示在第8圖所示的剖面中的柵板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
第12圖係第4圖之重要部位擴大圖,係顯示由底部側面車體外罩與ABS模組外罩所形成的低位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
第13圖係顯示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底部側面開口及其周圍之立體圖;第13圖(A)係顯示對應於第5圖(B)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底部側面開口及其周圍之立體圖;第13圖(B)係第13圖(A)之重要部位擴大圖。
第14圖係顯示其他實施方式的吸氣風道及其周圍之剖面圖。
以下,將佐以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方
式。此外,在說明當中,針對於前後左右以及上下方向的記載,如果沒有特別予以記載的話,就是指對於車體而言的前後左右以及上下方向。又,各圖中所示的符號FR係表示車體前方,符號UP係表示車體上方,符號LH係表示車體左方。
第1圖係具備本發明的吸氣構造之兩輪式機車10的右側面圖。
兩輪式機車10係在車體骨架(未圖示)的前端部,經由前叉12來支承著前輪13,在車體骨架的下部(詳細地說,係左右一對的樞轉骨架11)經由搖臂14來支承著後輪16,而且是在車體骨架的上部支承著駕駛人用的主座墊17之跨騎型車輛。
前叉12的上部係安裝著車把21,前叉12的下部則是藉由車軸22來支承著前輪13。搖臂14,其前端部係可擺動地被支承於設在左右的樞轉骨架11上的樞轉軸23,而其後端部則是藉由車軸24來支承著後輪16。
在車體骨架的中央部係支承著引擎26,來自與引擎26呈一體設置的變速機27的動力係經由鏈條28而傳遞到後輪16。在引擎26上方的車體骨架係支承著燃料油槽29。在燃料油槽29的後部,係設有油槽墊65。樞轉骨架11係支承著引擎26的後部。
引擎26係具備:收容著可旋轉的曲軸之曲軸箱26a;由曲軸箱26a的前部上部往前朝斜上方豎立的汽缸部26b。在汽缸部26b的後部係連接著吸氣裝置36。吸氣
裝置36係具備:空氣濾清器盒37;以及連接在空氣濾清器盒37的後部之吸氣風道38。而在汽缸部26b的前部則是連接著排氣裝置39。
兩輪式機車10係包覆著車體外罩31。車體外罩31係具有:前整流罩32、左右一對的側面車體外罩33、左右一對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
前整流罩32係具備:上位整流罩41、左右一對的中間整流罩42、左右一對的低位整流罩43、左右一對的上位內側整流罩44。
上位整流罩41係形成:前整流罩32的前表面,且位於車體寬度方向中央以及下部的中央上位整流罩45、位於車體寬度方向外側的左右一對的側面上位整流罩46,在左右的側面上位整流罩46安裝著前擋風片47。在側面上位整流罩46的下方配置著頭燈51。
中間整流罩42,係形成前整流罩32的左右側面,係從車體外側來包覆著車體前部,直到較之前輪13的車軸22更低的位置為止的部分。低位整流罩43係從連接在中間整流罩42的下端部之前端部起一直延伸到引擎26的下部的外側為止。上位內側整流罩44係安裝在左右的中間整流罩42的上緣部。
側面車體外罩33係由:略呈V字形狀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以及逆三角形狀的上部側面車體外罩55所構成,係從外側來包覆著車體骨架。
上部側面車體外罩55係配置在:被底部側面車體外
罩54、主座墊17、燃料油槽29所圍繞的部分。
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係包覆著:駕駛人用的主座墊17的後部的側緣部的下方、以及配置在主座墊17的後方之乘客用的後座墊57的側緣部的下方。
空氣濾清器盒37以及吸氣風道38係配置在側面車體外罩33之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特別是吸氣風道38係配置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部之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
圖中的元件符號61係由上方來包覆前輪13的前擋泥板;62係安裝在側面上位整流罩46的左右一對的後視鏡;63係安裝在中間整流罩42的前上部的左右一對的前方向燈;64係左右一對的駕駛人用腳踏板;66係左右一對的乘客用腳踏板;67係由上方來包覆後輪16的後擋泥板;68係供乘客握持的後扶手;69係安裝在左側的樞轉骨架11的下端部之側腳架;74、75係構成排氣裝置39之排氣管以及消音器。
第2圖係兩輪式機車10所示的平面圖。
空氣濾清器盒37係被配置在燃料油槽29以及主座墊17的下方,吸氣風道38係被設在空氣濾清器盒37的後部。吸氣風道38在車體前後方向上,係位於與左右的駕駛人用腳踏板64、64相同的位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係在較之吸氣風道38更後方的車體外罩31上,設有:複數個開口,其係用來吸入外氣到車體外罩31內,且將外氣供給到吸氣風道38。
在位於主座墊17的後端部旁邊之左右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34上,係分別設有:柵板構件77L、77R,並且是在右側的柵板構件77R上,設有:上述的開口之一(容後詳述之柵板開口77b)。柵板構件77L、77R係分別構成左右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34各自的其中一部分。
在車體外罩31內,係形成有:雖然不是完全的密閉狀態,但卻是由複數個壁面所圍繞而成的半密閉空間;以及用以將外氣從各個開口有效地引導至吸氣風道38這一側的構造。在半密閉空間內,當引擎26運轉時,吸氣風道38將會因為吸氣而產生負壓。利用這個負壓可以讓外氣很容易被導入吸氣風道38。
第3圖係沿著第2圖的III-III剖面線之後面剖面圖。
空氣濾清器盒37的後部係連接著管狀的吸氣風道38。
吸氣風道38係具有:用以吸入空氣之吸入口38a、以及為了從吸入口38a將空氣送入空氣濾清器盒37內,而被開設在吸入口38a內之位在空氣濾清器盒37這一側的送入口38b。此外,元件符號38c係吸入口38a的開口。
朝向吸入口38a的長軸方向延伸,並且通過吸入口38a的寬度中心之吸入口中心線120,係從送入口38b端朝向開口38c端延伸且朝向車體的右斜下方傾斜。
吸入口中心線120相對於水平線121係呈θ角度的傾斜。以這種方式讓吸入口38a保持傾斜的理由,是基於:當使用被設在構成車體骨架的左側樞轉骨架11(請參考第1圖)的下端部的側腳架69(請參考第1圖)來將車輛停車或駐車的時候,即使車體係往左側傾斜的情況下,還是將吸入口中心線120朝向車體的右斜下方傾斜,因而能夠防止雨水從開口38c跑到吸入口38a內的考量。
在空氣濾清器盒37以及吸氣風道38(以下,係將空氣濾清器盒37以及吸氣風道38稱為「吸氣零件48」)的上方,係配置了用來構成主座墊17的下面之底板17a,在吸氣零件48的下方,則是配置了:ABS模組123、以及用來包覆ABS模組123的下方及左右側方之ABS模組外罩124。ABS模組係由:電動馬達、被電動馬達所驅動的泵浦、連接於泵浦的複數個液壓配管、設在液壓配管的途中之電磁閥等所構成的。當操作了剎車拉桿或剎車踏板以利用前輪剎車器、後輪剎車器來進行前輪13以及後輪16的緊急制動(緊急剎車)時,係利用未與ABS模組設成一體的控制裝置,來控制電動馬達的作動和電磁閥的開閉等,而能夠防止前輪13、後輪16的鎖死。
因為吸氣零件48的左右側方係被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所包覆,因此,吸氣零件48係被配置在由:底板17a、ABS模組外罩124、左右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54所圍繞的空間125內。
空間125內係有:用以支承主座墊17以及後
座墊57(請參考第1圖)之左右一對的座位軌條127、127;以及分別支承左右的座位軌條127、127之左右一對的副骨架128、128通過其中。座位軌條127、127以及副骨架128、128係構成車體骨架的後部。
在右側副骨架128的近旁之位於右側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下緣部54e與ABS模組外罩124的右壁124a之間,係設有:低位開口131。低位開口131係位於吸氣風道38的右側斜下方,因此可以很容易將空氣從低位開口131吸入吸氣風道38。
此處,元件符號133係橫跨在車體骨架與搖臂(請參考第1圖)的後避震組件;134係引擎26的曲軸箱26a(請參考第1圖)之曲軸箱外罩;135係設在曲軸箱外罩134上的機油注入口用蓋;136係從外側來包覆車體骨架的下部之左右一對的下骨架外罩。
在右側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下緣部54e與右側的下骨架外罩136之間,設有:間隙165。因此,外氣係通過間隙165與低位開口131而朝向吸氣風道38。
第4圖係沿著第1圖的IV-IV剖面線之平面剖面圖。
空氣濾清器盒37係由:空氣濾清器盒本體141、用來封塞住空氣濾清器盒本體141的開口之空氣濾清器盒外罩142、可拆卸地安裝在空氣濾清器盒本體141之空氣濾心143所構成的。
吸氣風道38係連接在空氣濾清器盒本體141的後
部。
從吸氣風道38的吸入口38a吸入後的空氣,係先流入空氣濾清器盒37內之其中一個隔間也就是髒空氣隔間,並且藉由通過空氣濾心143而被過濾淨化。然後,空氣係進入空氣濾清器盒37內的另一個隔間也就是乾淨空氣隔間,再從乾淨空氣隔間通過吸氣裝置36(請參考第1圖)的各零件而被供給到引擎26。
在吸氣風道38的後方,係配置有:電池144、以及用來收容電池144且將電池144圍繞在後擋泥板67的前上部之一體成形的電池收容部67a。電池收容部67a係由:圍繞在電池144的四方之前壁67c、後壁67d、左壁67e、右壁67f以及底壁67g所構成的。前壁67c的高度係較之其他的後壁67d、左壁67e、右壁67f更低。
本發明係藉由:(1)朝前後方向配置的空氣濾清器盒37、電池144以及電池收容部67a;(2)朝左右方向配置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54來形成空間146,而吸氣風道38係位於空間146內。
在左右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之各自的後端面54a上,並且是位於電池收容部67a的左右外側處,係分別設有:底部側面開口54b、54b。
利用左右一對的底部側面開口54b,將外氣取入空間146內,並且從吸氣風道38吸入。雖然是將底部側面開口54b設在左右兩側,但是,亦可只設在右側。
第5圖係顯示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底部側面開口54b及其周圍之立體圖。第5圖(A)係顯示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整體之立體圖、第5圖(B)係第5圖(A)的重要部位擴大圖。
如第5圖(A)所示,底部側面開口54b係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端面54a並且是在鄰靠於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正下方。後端面54a係由:從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之指向車體外側的外表面54d的後緣朝向車體寬度方向內側彎折的平坦面所形成的。
在底部側面開口54b的後方,係配置著一個與其鄰近的補強用骨架151,該補強用骨架151係橫跨於座位軌條127(請參考第3圖)與副骨架128,並且與後端面54a略保持平行。此外,在底部側面開口54b以及補強用骨架151的旁邊的副骨架128上,安裝著後腳踏板托架152,乘客用腳踏板66係安裝在後腳踏板托架152上。
下骨架外罩136鄰接於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下方。又,元件符號153係為了包覆樞轉軸23(請參考第1圖)的側方,而被安裝於下骨架外罩136的外蓋構件。
如第5圖(B)所示,底部側面開口54b係藉由將複數個橫長的橢圓形細縫54c並排而形成的。在圖中,雖然是將複數個細縫54c例如:交錯地進行配置,但是亦可做並排配置或其他方式的配置。此外,元件符號54f,係為了避免與副骨架128發生碰撞而被形成於底部
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端面54a上的缺口部。
如上所述,係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緣,設置了大致朝向車體寬度方向且具有寬度的平面狀後端面54a,並且在後端面54a上設置了底部側面開口54b,如此一來,可使得原本附著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外表面54d上,且因為車輛行駛風而朝向後方流動的雨水不容易從底部側面開口54b侵入到內側,並且係將底部側面開口54b設置在從車體外側不容易看到之不顯眼的位置。
此外,藉由將補強用骨架151(請參考第1圖)設在靠近底部側面開口54b的後方而且是沿著後端面54a,而可確保底部側面開口54b與補強用骨架151在前後方向上的間隙,不會阻礙到從底部側面開口54b吸入外氣的作用。此外,既可防止小石頭等顆粒從後方跑進底部側面開口54b,又可以將底部側面開口54b隱蔽起來而提昇外觀性。
第6圖係顯示構成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一部分之柵板構件77R及其周圍之立體圖。
柵板構件77R係靠近主座墊17的後端部而被設在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前上部,柵板構件77R的後端位置在前後方向上,係與後座墊57的前端部的位置略呈一致。
在柵板構件77R上,係沿著上下方向排列地形成有複數個橫長的細縫77a。複數個細縫77a係構成柵板開口77b,外氣是從柵板開口77b被供給到車體外罩31內的吸
氣風道38(請參考第4圖)。
因為柵板構件77R係位於跨騎在主座墊17上的騎士的後方,即使是在雨天時的車輛行駛中,雨水也不易從柵板構件77R的柵板開口77b進入到內部。
第7圖係沿著第1圖的VII-VII剖面線的平面剖面圖。
係在前後方向上與左右的乘客用腳踏板66、以及用來支承乘客用腳踏板66的後腳踏板托架152的腳踏板支持部152a,構成重疊的位置處,配置了左右的柵板構件77L、77R。
在左側的柵板構件77L上,並未形成有細縫,只在右側的柵板構件77R上設有:由複數個細縫77a所構成的柵板開口77b。因此,很容易將外氣供給到朝右側開口的吸氣風道38(請參考第4圖)。外氣係從柵板開口77b進入到位在柵板構件77R之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且是由主座墊17的底板17a與後擋泥板67所形成的空間155。此外,元件符號157係橫跨在左右的座位軌條127、127之間的橫管;158係構成搖臂14之左右的搖臂構件。
第8圖係沿著第2圖的VIII-VIII剖面線之後面剖面圖。
右側的柵板構件77R,係具有:複數個翼板部77c;形成在各翼板部77c之間的細縫77a;由相鄰的翼板部77c所形成的凹部77d。
翼板部77c係用來將從細縫77a引入後的空氣氣流引
導到預定的方向的部分。細縫77a係形成在各翼板部77c的下方,從上方被翼板部77c所覆蓋,因此從上方係看不到細縫77a。凹部77d係在相鄰的翼板部77c之間之未形成有細縫77a的部分,可藉由在凹部77d上設置細縫77a或不設置細縫77a的做法,來改變細縫數目,而能夠改變引入的空氣量。
外氣係通過柵板構件77R的柵板開口77b而流進入車體外罩31內之由:底板17a、後擋泥板67、左右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34所圍繞的空間155,而被供給到吸氣風道38(請參考第4圖)。
左側的柵板構件77L,係具有:翼板部77c;形成在各翼板部77c之間的凹部77d。柵板構件77L,從外側乍看之下,看起來好像是與右側的柵板構件77R構成左右對稱,而且看起來好像是也有形成細縫77a,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左右的結構不同所造成的不一致感。
在柵板構件77L的下方,係配置有:安裝在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側部之圓筒鎖頭161。圓筒鎖頭161係使開閉後座墊57(請參考第2圖)用的座墊上鎖裝置(未圖示)進行作動的零件,圓筒鎖頭61與座墊上鎖裝置之間係利用纜線相連繫。
在左右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後部,係設有用來收納小型物品的收納部,在這個收納部的上部開口,係覆蓋著:可開閉地安裝在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上的後座墊57(請參考第6圖)。
座墊上鎖裝置係安裝在車體骨架,藉由將設在座墊上鎖裝置上的卡合部與設在後座墊57上的被卡合部進行卡合,可將後座墊57在關閉狀態下進行鎖定。將鑰匙插入圓筒鎖頭161轉動的話,即可讓卡合部脫離被卡合部解除後座墊57的鎖定狀態,而可將後座墊57打開。
第9圖係顯示左側的柵板構件77L及其周圍之說明圖。第9圖(A)係側面圖、第9圖(B)係從斜前方觀看時的立體圖。
如第9圖(A)、第9圖(B)所示,在柵板構件77L的旁邊之位於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之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係配置有:位於柵板構件77L的下方之圓筒鎖頭161;位於柵板構件77L的後斜上方的警報裝置163。
警報裝置163所具有的功能為:當有人未使用可插入到圓筒鎖頭161內的正常鑰匙,想要強迫性地將後座墊57予以打開,或者後座墊57已經被打開的情況下;或者有人以螺絲起子之類的棒狀物從外罩類的間隙插入到內部,拉動了連繫於圓筒鎖頭161與座墊上鎖裝置之間的纜線的情況下,都會發出警報聲音。
以下,將說明上述的複數個開口的作用。
第10圖係顯示設在車體外罩31上的複數個開口的作用之作用圖。第10圖(A)係第4圖之重要部位擴大圖,並且是顯示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上的底部側面開口54b的作用之作用圖;第10圖(B)係第7圖之重要部位擴大圖,並且是顯示設在柵板構件77R上的柵板開口77b
的作用之作用圖。
如第10圖(A)所示,外氣係如箭頭A所示般地從車體後方或者從車體前方轉繞進來,通過底部側面開口54b而流進入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車體寬度方向上內側空間,亦即,在前後係由空氣濾清器盒37與後擋泥板67的電池收容部67a所包夾,在車體寬度方向上係由左右一對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54所包夾而形成的空間146。然後,係如箭頭B所示般地,進入朝右斜下方開口的吸氣風道38而被吸入吸氣風道38內。
藉由形成了半密閉空間也就是空間146,當引擎26(請參考第1圖)運轉而使得空間146內的空氣被吸入到吸氣風道38時,空間146內將會產生負壓。藉此,空氣雖然會從空間146外流進入空間146內,但是,因為基於要使其將空氣吸入吸氣風道38之目的,而預先將底部側面開口54b形成為比較大的開口,如此一來,即使底部側面開口54b係配置在較之吸氣風道38更後方,亦可產生如上述箭頭A、B所示的這種空氣的氣流,而且能夠確保所需的吸入空氣量。此外,吸氣風道38的開口38c並不是朝向車體後方,而是朝向車體右斜下方,因此可以防止由上方降下的雨水的滲入,並且可以將空氣氣流在於從右側的底部側面開口54b起迄開口38c為止的這個區段,予以引導形成趨近於直線的空氣氣流,可以讓空氣更順暢地被吸入到吸氣風道38內。此外,因為底部側面開口54b係被形成於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後端面54a
上,可很容易抑制來自吸氣風道38的雨水的滲入。
如第10圖(B)所示,柵板構件77R的各翼板部77c,其內端部係朝向車體前方彎折,因此柵板開口77b係指向:車體前方。從而,外氣係如箭頭E、G所示般地,先從車體外側朝向柵板開口77b之後,又朝前方改變方向,如箭頭F、H所示般地,經過被主座墊17的底板17a與後擋泥板67從上下包夾的空間155而往前流動。然後,被從吸氣風道38吸入。空間155也是半密閉空間,利用因為吸氣風道38吸入空氣而產生的負壓,來使得空間155內的空氣也被集中吸引到吸氣風道38而被吸入。因此,係可達成:不會讓因為車輛行駛風的作用而朝向後方流動的雨水很容易往前方滲入的構造。
第11圖係顯示在第8圖所示的剖面中的柵板開口77b的作用之作用圖。
外氣係如箭頭L、M所示般地,從車體上方或車體外側,通過相鄰的翼板部77c之間的細縫77a而流入位於柵板構件77以及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的內側的空間155內。在半密閉空間亦即空間155內,將會因為吸氣零件48進行吸氣而產生負壓,所以外氣將會流到位於較之柵板開口77b更前方的吸氣風道38側而被吸入。
此外,細縫77a的上方係被翼板部77c所覆蓋,因此可以防止雨滴從細縫77a直接滲入車體外罩31的內部。
第12圖係第4圖的重要部位擴大圖,係顯示由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與ABS模組外罩124所形成的低
位開口131的作用之作用圖。
外氣係從車體右側外方如箭頭P所示般地,(1)首先是通過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下緣部54e與下骨架外罩136之間的間隙165,(2)其次,再通過下緣部54e與ABS模組外罩124的右壁124a之間的低位開口131。然後,外氣流再進入由在上下分開的主座墊17的底板17a與ABS模組外罩124,以及在車體寬度方向上分開的左右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以及ABS模組外罩124的左右側板所形成的空間125內。然後,外氣係如箭頭Q所示般地,進行上昇,並且如箭頭R所示般地,從空間125被吸入到吸氣風道38內。
如上所述,從設在車體右側的低位開口131進入到空間125內的上昇空氣,係很容易被朝右斜下方開口的吸氣風道38所吸入。例如:即使從低位開口131進入空間125內的外氣中有雨水混入,在外氣上昇時,雨水將會被分離開,而難以抵達吸氣風道38。此外,吸氣風道38係朝右下方傾斜,因此,從吸氣風道38上方落下的雨水也難以進入吸氣風道38內。
第13圖係顯示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上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底部側面開口174b及其周圍之立體圖。第13圖(A)係顯示與第5圖(B)對應之其他實施方式的底部側面開口174b及其周圍之立體圖;第13圖(B)係第13圖(A)的重要部位擴大圖。與第5圖所示的實施方式相同的元件都標示相同的元件符號,並省略其
詳細說明。
如第13圖(A)所示,構成側面車體外罩33的一部分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係在左右設置一對。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的後端面174a設置了底部側面開口174b。利用左右的底部側面開口174b,先讓外氣被取入車體外罩31的內部的空間146(請參考第4圖)內,再從吸氣風道38(請參考第4圖)被吸入。
如第13圖(B)所示,底部側面開口174b係由複數個縱長橢圓形的細縫174c所構成的。
因為將細縫174c做成縱長的橢圓形,因此係如箭頭S所示般地,從車體前方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的外表面上,略呈水平地流過來而抵達底部側面開口174b的雨水,係如箭頭T所示般地,雖然是會想要朝向細縫174c的短軸方向移動,但是雨水將會進入到最初的細縫174c的整個短軸內,然而,因為表面張力的關係,雨水不容易從細縫174c進入到內部,很容易又因為車輛行駛風而讓雨水被排出到後方。從而,可以防止雨水進入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的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進而防止雨水被吸入到吸氣風道38(請參考第3圖)。
第14圖係顯示其他實施方式的吸氣風道178及其周圍之剖面圖。
在空氣濾清器盒37的後部,係連接著吸氣風道178,並且將吸氣風道178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被空氣濾清器盒37與電池144以及電池收容部67a所包夾的
空間146內。
吸氣風道178係具備:可將空氣吸入空氣濾清器盒37內的管狀的吸入口178a,吸入口178a的開口178c,由平面圖觀看時,係指向:後斜右方。開口178c的前端部與後端部在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尺寸差值為δ。
又,由第3圖所示的背面圖觀察時,沿著吸入口178a的長軸方向延伸,並且又通過吸入口178a的寬度中心之吸入口中心線,係與吸氣風道38(請參考第3圖)的吸入口中心線120(請參考第3圖)同樣地,在吸氣風道178中,係從設在與空氣濾清器盒37的連接部上的空氣送入口側朝向開口178c側,朝向車體右斜下方呈傾斜延伸。
外氣係如箭頭U所示般地,從車體後方或從車體前方轉繞進來,通過底部側面開口54b而流進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的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內側的空間146,並且如箭頭V所示般地,由平面圖觀察時,係進入朝向後斜右方開口的吸氣風道178,然後才被吸入到吸氣風道38內。
因為吸氣風道178的開口178c係指向:後斜右方,因此可從在較之吸氣風道178更位於車體後方且是位於車體右側的底部側面開口54b,將外氣的氣流朝向吸氣風道178,形成更為直線狀,而可以很有效率地將外氣導入到吸氣風道178,因而可從吸氣風道178吸入更多的外氣。
如上述的第1圖、第4圖、第5圖(A)、
(B)以及第13圖(A)、(B)所示般地,在具備:供駕駛人乘坐的主座墊17;設在主座墊17的前方之對引擎26供給燃料的燃料油槽29;對引擎26供給外氣的空氣濾清器盒37;連接於空氣濾清器盒37的吸氣風道38;從外側來包覆被配置在主座墊17以及燃料油槽29的至少其中一方的下方的空氣濾清器盒37之側面車體外罩33;被當作側面車體外罩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上部側面車體外罩55、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之被視為跨騎型車輛的兩輪式機車10的吸氣構造中,係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設有:被配置在較之吸氣風道38更後方之被當作第1開口的底部側面開口54b、174b,並且從底部側面開口54b、174b來朝向吸氣風道38供給外氣。
根據這種結構,底部側面開口54b、174b係被配置在:較之吸氣風道38更後方,因此,能夠抑制來自車輛前方的雨水、泥水的滲入。又,不必另外設置用來防止雨水等的滲入的構造,因此,可使吸氣風道38吸入更多量的外氣。
此外,如第3圖、第4圖以及第13圖(A)、(B)所示般地,底部側面開口54b、174b係設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174的背面,也就是,設在後端面54a、174a上,因此,亦可抑制:附著在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174上的雨水,在車輛行駛中,朝向車體後方流動時,滲入到底部側面開口54b、174b內。
此外,如第2圖、第6圖以及第7圖所示般地,在較之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更後方而且是在主座墊17的後端部的左右後方處,設有:一對作為外罩構件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在左右一對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34之中,只在其中一方,設有:作為將外氣朝向吸氣風道38供給的第2開口之柵板開口77b,因此,可以增加朝向吸氣風道38供給的外氣。
此外,如第3圖所示,吸氣風道38之用以吸入外氣的吸入口38a係指向:車體外側斜下方,因此可以防止雨水滲入吸氣風道38內。
又,如第5圖以及第13圖(A)、(B)所示般地,底部側面開口174b係由:朝向與沿著側面車體外罩33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流動的車輛行駛風略呈正交的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細縫174c所形成的,因此係形成為:細縫174c的長軸方向不容易與車輛行駛中沿著底部側面車體外罩174的表面和車輛行駛風一起朝向車體後方流動的雨水保持平行的構造,因此,能夠抑制雨水從底部側面開口174b滲入。
又,如第1圖以及第3圖所示般地,在吸氣風道38的下方,係配置有:在緊急制動時,可用來防止作為車輪的前輪13、後輪16鎖死的ABS模組123;和用來包覆ABS模組123之ABS模組外罩124,並且係在側面車體外罩33與ABS模組外罩124之在車體的左右其中一方,形成有作為第3開口的低位開口131,從低位開口
131朝向吸氣風道38供給外氣,因此,在將從低位開口131引入到車體內的外氣供給到上方的吸氣風道38時,可以很容易讓含在外氣內的雨水分離開。
此外,如第3圖、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地,吸氣風道38的吸入口38a係指向:車體右斜下方,柵板開口77b係設在車體右側,所以可從柵板開口77b將外氣朝向吸氣風道38很順暢地供給,能夠增加來自吸氣風道38的吸入空氣量。
此外,如第1圖以及第3圖所示般地,在用來支承引擎26的後部之左右一對的樞轉骨架11之中,係在左側的樞轉骨架11的下端部設置了側腳架69,當將側腳架69放下而使車輛往左側的傾斜狀態下駐車時,吸氣風道38的吸入口38a係指向:車體右斜下方,因此即使利用側腳架69來將車輛予以駐車時,也是可以防止雨水滲入到吸氣風道38內。
上述的實施方式,只是顯示出本發明的一種態樣而已,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係可做隨意的變形以及應用。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第5圖以及第13圖(A)、(B)中所示的細縫54c、174c係做成橢圓,但並不限於此,也可以是長孔,或者近似於橢圓或長孔的形狀。
又,如第4圖所示,雖然是在左右的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之各個後端面54a上,設置了底部側面開口54b,
但並不限於此,亦可將上部側面車體外罩55往後方延伸,而將開口設在這個上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後端面。此外,亦可將閉口設在:將底部側面車體外罩54與上部側面車體外罩55一體形成的外罩構件的後端面。再者,側面車體外罩33雖然是做成上下雙分割,但並不限於此,亦可做成上下三分割,或者做成前後雙分割、前後三分割。
本發明並不限於適用在兩輪式機車10的情況,亦可適用於兩輪式機車10以外的跨騎型車輛。
26‧‧‧引擎
37‧‧‧空氣濾清器盒
38‧‧‧吸氣風道
38a‧‧‧吸入口
38c‧‧‧吸入口之開口
54‧‧‧底部側面車體外罩(側面車體外罩)
54a‧‧‧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後端面
54b‧‧‧底部側面開口(第1開口)
54c‧‧‧細縫
64‧‧‧駕駛人用腳踏板
67‧‧‧後擋泥板
67a‧‧‧電池收容部
67c‧‧‧前壁
67d‧‧‧後壁
67e‧‧‧左壁
67f‧‧‧右壁
67g‧‧‧底壁
128‧‧‧副骨架
141‧‧‧空氣濾清器盒本體
142‧‧‧空氣濾清器盒外罩
143‧‧‧空氣濾心
144‧‧‧電池
146‧‧‧空間
151‧‧‧補強用骨架
Claims (6)
- 一種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係具有:供駕駛人乘坐的主座墊、設在前述主座墊的前方,用以對引擎供給燃料的燃料油槽、用以對前述引擎供給外氣的空氣濾清器盒、連接於前述空氣濾清器盒的吸氣風道、從外側來包覆被配置在前述主座墊以及前述燃料油槽的至少其中一方的下方的前述空氣濾清器盒之包含底部側面車體外罩以及上部側面車體外罩的側面車體外罩之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特徵為:在前述側面車體外罩上,係設有:被配置在較之前述吸氣風道更後方的底部側面開口,而從前述底部側面開口朝向前述吸氣風道供給外氣,在前述底部側面車體外罩更後方之位於前述主座墊的後方,係設有:左右一對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在前述左右一對的後部側面車體外罩之中,只在其中一側,設有:將外氣朝向前述吸氣風道供給的柵板開口。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中,前述底部側面開口係設在:前述底部側面車體外罩的背面。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中,前述吸氣風道之用來吸入外氣的吸入口係指向:車體外側斜下方。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中,前述底部側面開口係由:朝向與沿著前述底部側面 車體外罩流動的車輛行駛風略呈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細縫所形成的。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中,係在前述吸氣風道的下方,配置有:在緊急制動時等,用以防止車輪鎖死的ABS模組、以及用以包覆前述ABS模組之ABS模組外罩,並且在前述底部側面車體外罩與前述ABS模組外罩之位於車體左右的其中一方,形成低位開口,從前述低位開口朝向前述吸氣風道供給外氣。
- 如請求項3所述的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其中,前述吸氣風道之前述吸入口係指向:車體右斜下方,而前述柵板開口則是設在車體的右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15410A JP6117831B2 (ja) | 2015-01-29 | 2015-01-29 |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8908A TW201628908A (zh) | 2016-08-16 |
TWI574870B true TWI574870B (zh) | 2017-03-21 |
Family
ID=5641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38774A TWI574870B (zh) | 2015-01-29 | 2015-11-23 | 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17831B2 (zh) |
CN (1) | CN105836006B (zh) |
BR (1) | BR102016001642B1 (zh) |
DE (1) | DE102015121515B4 (zh) |
IT (1) | ITUB20160118A1 (zh) |
TW (1) | TWI5748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09327B6 (ja) * | 2017-03-27 | 2020-07-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US10723334B2 (en) | 2017-03-28 | 2020-07-28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Anti-lock brake system for all-terrain vehicle |
JP6630335B2 (ja) * | 2017-11-21 | 2020-01-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11655555A (zh) | 2017-11-22 | 2020-09-11 |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 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可切换防抱死制动系统 |
JP6997662B2 (ja) * | 2018-03-28 | 2022-01-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吸気部構造 |
WO2019213417A1 (en) | 2018-05-02 | 2019-11-07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Operating modes using a braking system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
US11618422B2 (en) | 2018-11-14 | 2023-04-04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Operating modes using a braking system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39443A1 (en) * | 2012-03-15 | 2013-09-18 | Honda Motor Co., Ltd. | Intak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US8936123B2 (en) * | 2008-08-08 | 2015-01-20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8716B2 (ja) * | 1982-09-11 | 1985-07-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等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2528288B2 (ja) * | 1986-08-21 | 1996-08-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ナ装置 |
US6105701A (en) * | 1999-07-28 | 2000-08-22 | Buell Motorcycle Company | Motorcycle with cooling air channels |
JP3970543B2 (ja) * | 2001-04-04 | 2007-09-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吸入口構造 |
US6695088B2 (en) * | 2001-06-28 | 2004-02-24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
JP4118541B2 (ja) * | 2001-09-11 | 2008-07-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4184923B2 (ja) * | 2003-11-06 | 2008-11-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JP2007062643A (ja) * | 2005-09-01 | 2007-03-15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冷却構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
JP5032257B2 (ja) * | 2007-09-28 | 2012-09-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空気導入口構造 |
JP2009161014A (ja) * | 2007-12-28 | 2009-07-23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5202075B2 (ja) * | 2008-03-31 | 2013-06-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JP5628741B2 (ja) * | 2011-05-18 | 2014-11-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
2015
- 2015-01-29 JP JP2015015410A patent/JP61178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1-23 TW TW104138774A patent/TWI57487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12-10 DE DE102015121515.2A patent/DE102015121515B4/de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5 IT ITUB2016A000118A patent/ITUB20160118A1/it unknown
- 2016-01-26 BR BR102016001642-8A patent/BR102016001642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1-27 CN CN201610056693.5A patent/CN1058360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36123B2 (en) * | 2008-08-08 | 2015-01-20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
EP2639443A1 (en) * | 2012-03-15 | 2013-09-18 | Honda Motor Co., Ltd. | Intak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36006A (zh) | 2016-08-10 |
DE102015121515B4 (de) | 2017-05-24 |
BR102016001642A2 (pt) | 2016-10-11 |
DE102015121515A1 (de) | 2016-08-04 |
JP6117831B2 (ja) | 2017-04-19 |
JP2016137872A (ja) | 2016-08-04 |
BR102016001642B1 (pt) | 2022-08-16 |
ITUB20160118A1 (it) | 2017-07-25 |
TW201628908A (zh) | 2016-08-16 |
CN105836006B (zh) | 2018-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4870B (zh) | 跨騎型車輛之吸氣構造 | |
JP4649358B2 (ja) | シート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 |
JP4828987B2 (ja) | シート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US10272965B2 (en) | Saddled-vehicle cowl structure | |
US7712562B2 (en) | Intake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588968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 |
JP591271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 |
CN107531301A (zh) | 用于摩托车的侧盖结构 | |
CN102996296B (zh) | 摩托车 | |
TWI653174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JP541442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EP2824023B1 (en) | Motorcycle | |
JP546116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
US9581073B2 (en) |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 |
TWI671224B (zh) | 跨坐型車輛之外殼構造 | |
JP4126957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系構造 | |
JP2009006909A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JP577894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浄化装置 | |
JPH11171075A (ja) | 自動二輪車 | |
TWI542782B (zh) | locomotive | |
JP2011148453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H0443185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用吸気装置 | |
JP2012236603A (ja) | 鞍乗型車両の変速機冷却ダクト | |
JP2003192285A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冷却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