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4615B - Combine - Google Patents

Comb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4615B
TWI454615B TW100135461A TW100135461A TWI454615B TW I454615 B TWI454615 B TW I454615B TW 100135461 A TW100135461 A TW 100135461A TW 100135461 A TW100135461 A TW 100135461A TW I454615 B TWI454615 B TW I4546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pf unit
engine
exhaust
frame
dpf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5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5427A (zh
Inventor
Yasushi Fujita
Takahiko Uemura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gricult Ma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45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784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45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90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10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053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gricult Mach filed Critical Iseki Agricult Mach
Publication of TW20130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5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4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46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1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F01N13/1838Construction facilitating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between parts of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e.g. between housing and tubes, between tubes and baff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comprising a flexible connection only, e.g. for damping vib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heavy duty applications, e.g. trucks, buses, tractors, locomot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bines (AREA)

Description

聯合收割機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備柴油微粒捕捉篩檢程式的聯合收割機。
以往,提出有如下結構:將對排出氣體中含有的未燃燃料、粒狀化物質進行淨化的排氣裝置配置在形成於脫粒裝置與穀粒箱之間的空間(參考專利文獻1、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8454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09813號公報
專利文獻1、2記載的聯合收割機利用鋼管連接發動機的排氣歧管和對未燃燃料、粒狀化物質進行淨化的淨化裝置,因此存在著因發動機的振動而使淨化裝置提前損傷的問題。此外,由於將淨化裝置配置在脫粒裝置的側壁與穀粒箱的側壁之間,因此需要使穀粒箱的左右方向的寬度變窄,存在著穀粒箱的儲存容量減少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的課題在於消除上述問題點,次要的課題在於提出一種聯合收割機,能夠容易地進行淨化裝置的維護、檢查作業。
解決了上述課題的本發明如下所述。
即,本發明第一方面為一種聯合收割機,其在機體的下部具備行駛裝置3,並在機體的上部具備脫粒裝置5和驅動該脫粒裝置5的發動機9,其特徵在於:在處於上述脫粒裝置5的橫向側的機體左右方向中央側的部位配置有DPF單元40,該DPF單元40對發動機9的排出氣體進行淨化,將發動機9經由彈性部件9B支承在機座11側,DPF單元40固定在機座41側,通過具有撓性的連接管52、72連接發動機9的排氣歧管30B和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
本發明第二方面形成為,在第一方面記載的聯合收割機中,上述脫粒裝置5設在機體的左右一側,在機體的左右另一側設有穀粒箱6,發動機9設在該穀粒箱6的前側,在上述穀粒箱6的下部設有朝著機體外側向下傾斜的傾斜壁21D,使配置於上述脫粒裝置5與穀粒箱6之間的DPF單元40進入上述傾斜壁21D的下側的空間。
本發明第三方面形成為,在第二方面記載的聯合收割機中,使上述DPF單元40靠近傾斜壁21D的上部的下表面進行配置。
本發明第四方面形成為,在第三方面記載的聯合收割機中,在上述傾斜壁21D的上部形成向上的凹部22,並使上述DPF單元40的上部與該凹部22相面對。
本發明第五方面形成為,在第一~第四方面記載的聯合收割機中,該聯合收割機具備第一揚穀裝置14,該第一揚穀裝置14從上述脫粒裝置5將脫粒後的穀粒供給至穀粒箱6,將上述DPF單元40配置成在機體側視圖中處於發動機9與第一揚穀裝置14之間。
本發明第六方面形成為,在第一~第四方面記載的聯合收割機中,上述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與排氣側連接管54、74連接,在該排氣口40F的外周與排氣側連接管54、74的內周之間形成有間隙。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通過將發動機9經由彈性部件9B支承在機座41,從而防止了發動機9的振動傳遞至機座41,由於DPF單元40直接固定於機座41側,因此能夠防止對排出氣體所含的粒子狀物質的捕捉效率降低。此外,即使經由彈性部件9B支承於機座41的發動機9和固定在機座41側的DPF單元40在作業中或發動機9啟動時處於不同的振動狀態,也能夠通過連接管52、72的撓曲吸收該振動差,能夠提高從排氣歧管30B到DPF單元40的排氣管路的耐久性。
此外,由於該連接管52、72能夠容易地變形,因此能夠容易地連接發動機9的排氣歧管30B和DPF單元40。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記載的效果的基礎上,通過將在發動機9的運轉中達到高溫的DPF單元40配置在脫粒裝置5與穀粒箱6之間,能夠防止植立在田地中的穀物杆與DPF單元40的接觸,由於DPF單元40進入到上述傾斜壁21D的下側的空間,因此能夠通過DPF單元40的散熱促進儲存在穀粒箱6中的穀粒的乾燥,能夠防止谷粒在穀粒箱內部堵塞。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記載的效果的基礎上,由於將DPF單元40靠近在穀粒箱6的下部形成的傾斜壁21D的上部的下表面側進行配置,因此能夠抑制因設置DPF單元40引起的穀粒箱6的容積的減小,使穀粒的儲存量增大,能夠提高聯合收割機的作業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記載的效果的基礎上,由於使DPF單元40的上部與形成于穀粒箱6的傾斜壁21D的凹部22相面對,因此能夠通過DPF單元40的散熱促進儲存在穀粒箱6中的穀粒的乾燥。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在第一~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記載的效果的基礎上,由於將DPF單元40配置成在機體側視圖中處於發動機9與第一揚穀裝置14之間,因此能夠將DPF單元40維持在高溫狀態並高效地進行排出氣體的淨化。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一~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記載的效果的基礎上,由於連接有內徑比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的外徑大的排氣側連接管54、74,因此能夠借助噴射效果有效地冷卻排氣側連接管54、74,能夠防止田地中的穀物杆等著火。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另外,為了易於理解,方便起見示出方向進行說明,但並不因此而限定結構。
如圖1~圖3所示,聯合收割機1具備:行駛裝置3,其由在田地中行駛的左右一對履帶構成;收割裝置4,其位於機體的前端位置,用於從田地收割穀物杆;脫粒裝置5,其位於收割裝置4的後方,用於對穀物杆進行脫粒、篩選;以及穀粒箱6,其並排設置在脫粒裝置5的右側,用於儲存脫粒、篩選得到的穀粒,在穀粒箱6的前側,在與收割裝置5的背面相面對的部位設有供操作者搭乘的操縱部7。
此外,在穀粒箱6的後側設有將儲存的穀粒排出到機外的排出螺旋推運器8,在操縱部7的下方後側的發動機室E中搭載有柴油發動機(發動機)9。
(脫粒裝置)
由收割裝置4收割的穀物杆被上揚輸送至脫粒裝置5,並由脫粒裝置5脫粒、篩選。脫粒裝置5在上部具備進行穀物杆的脫粒的滾筒室,在下部具備進行穀物杆的篩選的篩選室。如圖4、圖12等所示,在滾筒室中,具有多個滾筒弓齒的脫粒滾筒10被軸支承於沿前後方向延伸的脫粒滾筒軸10A,在篩選室中,自前側起依次設置有:扇車11,其向擺動篩選裝置吹送空氣;一次滑槽12,其回收從擺動篩選裝置漏下的穀粒;以及二次滑槽13,其回收從擺動篩選裝置漏下的附著有枝梗等的穀粒(二次物)。
通過一次滑槽12回收的穀粒由設置於脫粒裝置5的右側的第一揚穀裝置14揚送至穀粒箱6。第一揚谷裝置14由利用圓筒鋼材構成的第一揚穀筒14A和揚送穀粒的第一揚穀螺旋14B構成,第一揚穀筒14A的基部與形成於脫粒裝置5的右側下部的排出口連通,第一揚穀筒14A的上部與穀粒箱6的投放口連通。此外,第一揚穀筒14A在由脫粒裝置5和穀粒箱6所夾的空間S中從基部朝向上部向前上方傾斜地設置。
通過二次滑槽13回收的附著有枝梗等的穀粒由設置於脫粒裝置5的右側的第二揚穀裝置15揚送至二次處理室16。第二揚谷裝置15由利用圓筒鋼材構成的第二揚穀筒15A和揚送二次物的第二揚穀螺旋15B構成,位於第一揚穀筒14A的基部的後方的第二揚穀筒15A的基部與形成於脫粒裝置5的右側下部的排出口連通,第二揚穀筒15A的上部與二次處理室16的投放口連通。此外,第二揚穀筒15A在由脫粒裝置5和穀粒箱6所夾的空間S中從基部朝向上部向前上方傾斜地設置。
在處理和還原二次物的二次處理室16的內部樞軸架設有在外周面具備斷續的螺旋葉片的二次處理滾筒16A。被供給到二次處理室16的二次物由旋轉的二次處理滾筒16A一邊向前方輸送一邊分離穀粒和枝梗,並從二次處理物還原口落下到擺動篩選裝置,與來自滾筒室的被處理物匯合而被再次篩選。
如圖11、圖12所示,發動機9的輸出軸17的旋轉通過傳送帶17A和傳送帶18A傳送至滾筒室的脫粒滾筒10,上述傳送帶17A捲繞在設置於發動機9的左側的輸出軸17和中間軸18的帶輪18C上,上述傳送帶18A捲繞在中間軸18和脫粒滾筒傳動軸10B上。此外,發動機9的輸出軸16的旋轉通過傳送帶17A和傳送帶18B傳送至二次處理室16的二次處理滾筒16A,上述傳送帶17A捲繞在發動機9的輸出軸17和中間軸18上,上述傳送帶18B捲繞在中間軸18和二次處理滾筒傳動軸16B上。
(穀粒箱)
由第一揚穀裝置14揚送的穀粒被儲存在穀粒箱6。如圖8、圖11等所示,穀粒箱6由箱部20和漏斗部21構成,上述箱部20形成有投放口,上述漏斗部21內設有將穀粒移送至排出螺旋推運器8的排出螺旋。
為了使穀粒箱6內的檢查、維護作業容易,箱部20形成為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將右側壁20A和左側壁20B(側壁)接合起來的接合結構。右側壁20A通過衝壓加工與前壁、後壁、右壁、頂壁一體地形成,在右側壁20A的周邊部的內側設有用於固定經由左側壁20B插入的螺栓等的螺母等固定安裝部。此外,在左側壁20B的周邊部設有供螺栓貫穿插入的安裝孔。
漏斗部21由前壁21A、後壁21B、右壁21C和左壁(傾斜壁)21D構成,並且該漏斗部21形成為上側敞開的大致三棱柱形狀。在漏斗部21的下部,將儲存在穀粒箱6中的穀粒輸送至排出螺旋推運器8的排出螺旋以偏向漏斗部21的右側的方式設置。此外,為了將儲存在穀粒箱6中的谷粒高效地排出,左壁21D設有從左壁21D的上端部朝著下端部從左側向右側傾斜的休止角度。
為了配置後述的柴油微粒捕捉篩檢程式(DPF單元)40的右側上端部,可以在漏斗部21的左壁21D的上部形成從漏斗部21的前端部到前後方向的中間部的凹部22。此時,為了將儲存在穀粒箱6中的谷粒高效地排出,優選在凹部22的底面板(底面部)22A設置與左壁21D同樣地從底面板22A的上端部朝著下端部從左側向右側傾斜的休止角度,更為優選的是,凹部22A配置在從漏斗部21的前端部到穀粒箱6的投放口的下方位置之間。
(發動機)
配置于操縱部7的下方的發動機9經由作為本發明的彈性部件的發動機架安裝於機座41。如圖6、圖7等所示,在發動機9的上表面9A從後側起依次並排設置有增壓器30和排氣再迴圈裝置(EGR)31,上述增壓器30包括在發動機9中使空氣增壓的進氣渦輪30A和將來自發動機9的排出氣體排出的排氣渦輪(排氣歧管)30B,上述排氣再迴圈裝置(EGR)31使排出氣體的一部分混入發動機9。
此外,如圖10等所示,為了使穀粒箱6敞開並容易進行發動機9的維護、檢查,在發動機9的後表面9B,在後表面9B的上部中央部配置增壓器30,在後表面9B的右側,從右側中央部朝著右側下部依次並排設置發電機32、使油迴圈的齒輪泵33和驅動排出螺旋推運器8的螺旋推運器傳動部34,在後表面9B的左側中央部配置有啟動發動機9的啟動器35。
(DPF單元)
如圖4~圖12所示,為了除去從發動機9排出的排出氣體中含有的雜質,在來自發動機9的排氣歧管30B的連接管50連接有DPF單元40。在DPF單元40的內部設有上游側(進氣口側)的氧化催化劑(DOC)40A和下游側(排氣口側)的微粒篩檢程式(DPF)40B,排出氣體中含有的未燃燃料通過DOC 40A氧化,排出氣體中含有的粒狀化物質通過DPF 40B除去。
如圖4、圖5等所示,DPF單元40由框架42支承,該框架42由鋼材構成並設於機座41。框架42由前側框架43、後側框架44、上部連接框架45、下部連接框架46、罩47、以及從下側支承DPF單元40的支承部件48構成。
此外,在機座41設有:俯仰氣缸57,其固定於後側連接板56,該後側連接板56的基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於機座41,該後側連接板56的末端部軸支承於行駛裝置3;以及左右一對橫搖氣缸59,其固定於前側連接板58,該前側連接板58的基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於機座41,該前側連接板58的末端部軸支承於行駛裝置3。另外,俯仰氣缸57具有使行駛裝置3沿上下方向移動並使聯合收割機1的前後方向的姿勢傾斜的功能,橫搖氣缸59具有使行駛裝置3沿左右方向移動並使聯合收割機1的左右方向的姿勢傾斜的功能。
如圖9所示,前側框架43由前側左柱43A和前側右柱43B形成,上述前側左柱43A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上述前側右柱43B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然後朝向左側上方延伸,接著朝向左側延伸,並且上述前側右柱43B的頂部固定在前側左柱43A的頂部。
同樣地,後側框架44由後側左柱44A和後側右柱44B形成,上述後側左柱44A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上述後側右柱44B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然後朝向左側上方延伸,接著朝向左側延伸,並且上述後側右柱44B的頂部固定在後側左柱44A的頂部。
上部連接框架45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側左柱43A的頂部和後側左柱44A的頂部,下部連接框架46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側右柱43B的基部的上方和後側右柱44B的基部的上方。
罩47架設於前側右柱43A和後側右柱44A,並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以裝卸自如的方式設置。
支承部件48的上部48A固定於上部連接框架45,下部48C固定於下部連接框架46。支承部件48的上部48A向右側下方延伸,然後為了可靠地支承DPF單元40的外周面,支承部件48的中間部48B以與DPF單元40的外周形狀相對的方式朝向下方形成為圓弧狀,並且沿逆時針方向延伸大約180度,進而,支承部件48的下部朝著右側延伸。
此外,如圖5、圖9等所示,為了防止由後述的冷卻風扇28吸入的空氣使DPF單元40冷卻,在前側框架43的前側設有由鋼材構成的遮風板49。另外,為了高效地進行上述的通過DOC 40A對排出氣體含有的未燃燃料的氧化、通過DPF 40B對排出氣體含有的粒狀化物質的除去,期望保持DPF單元40的內部溫度在300度以上。
(排氣管路結構)
發動機9的排氣渦輪30B的排氣口和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通過由鋼管構成的第一連接管51、柔性管(連接管)52和由鋼管構成的第二連接管53連接,上述柔性管(連接管)52由不銹鋼管構成並具有撓性以降低發動機9的振動的傳播。
第一連接管51如圖4、圖5等所示地在側視圖中從排氣渦輪30B的排氣口朝向後側延伸,如圖6、圖7等所示地在俯視圖中從排氣渦輪30B的排氣口朝向左側延伸,然後朝向後側彎曲大致90度,接著朝向後側延伸並與柔性管52的進氣口連接。
柔性管52如圖4、圖5等所示地在側視圖中從柔性管52的進氣口朝向後側延伸,如圖6、圖7等所示地在俯視圖中從柔性管52的進氣口朝向後側延伸並與第二連接管53的進氣口連接。
第二連接管53如圖4、圖5等所示地在側視圖中從柔性管52的排氣口向後側延伸,然後朝向下側彎曲大致90度,接著朝向下側延伸並與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連接。
在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連接有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54,該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54由鋼管構成,其將通過DPF單元40除去了排出氣體中的未燃燃料、粒狀化物質後的排出氣體排出到外部。
為了防止高溫的排出氣體的排出引起第三連接管54的溫度上升,第三連接管54的內徑形成為比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的外徑大。因此,通過利用從DPF單元40的排氣口流入第三連接管54的排氣將外部氣體從第三連接管54的DPF單元40側端部與排氣口的間隙引入,從而第三連接管54內的排氣溫度降低。此外,第三連接管54如圖4、圖5等所示地在側視圖中從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朝向下側延伸,然後朝向後側彎曲大致90度,接著在機座41之間朝向後側延伸。
如上所述,發動機9經由作為本發明的彈性部件的發動機架9B安裝於機座41,DPF單元40直接安裝於機座。即,發動機9的支承結構為:將設於發動機9的下部的發動機側支承部件9A經由具有彈性的發動機架9B支承于機體側支承部件41A。
並且,在啟動時和產生脫粒裝置5等的負載時,發動機9以機座41為基準大幅振動,此時,存在著因發動機9與DPF單元40的固有振動頻率不同而導致配管和DPF單元40破損的危險。發動機9和DPF單元40經由有撓性的柔性管52連接,因此,即使發動機9與DPF單元40的振動狀態不同,也能夠通過連接管52的撓曲吸收該振動的差,能夠防止第一連接管51和第二連接管53的破損以及DPF單元40的破損,並且能夠防止因DPF單元40振動引起的DPF 40B的粒子狀物質的捕捉效率降低。
(DPF單元的配置位置)
如圖4、圖5等所示,被支承在框架42的DPF單元40在前後方向上配置於發動機9的後表面9B與第一揚穀裝置14的第一揚穀筒14A之間,並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比設在發動機9的右側(外側)的冷卻風扇28的中心低且比俯仰氣缸57高的位置。此外,DPF單元40的下端部配置在比扇車11的風扇11A的中心高的位置。
如圖6、圖7等所示,DPF單元40在前後方向上配置在發動機9的後表面9B與第一揚穀裝置14的第一揚穀筒14A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促進儲存在穀粒箱6的穀粒的乾燥,DPF單元40的前端部配置在與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前壁21A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DPF單元4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脫粒裝置3與穀粒箱6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防止向脫粒裝置3的脫粒滾筒10傳遞旋轉的傳送帶17A、18A和向脫粒裝置3的二次處理滾筒16A傳遞旋轉的傳送帶17A、18B的由高溫引起的耐久性的劣化,DPF單元40配置為比帶輪18C、傳送帶17A、18A、18B靠右側後方,並且為了促進儲存于穀粒箱6的穀粒的乾燥,DPF單元40的右側上部與在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形成的凹部22相面對。
如圖8、圖9等所示,DPF單元4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脫粒裝置3與穀粒箱6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促進儲存在穀粒箱6的穀粒的乾燥,DPF單元40的中心配置為比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的上端部偏向右側。
此外,DPF單元4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脫粒裝置3的二次處理滾筒16A與俯仰氣缸57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防止田地的穀物杆著火,DPF單元40與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的上端部相鄰配置,並且DPF單元40的右側上部與在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形成的凹部22相面對。
如圖11、圖12等所示,DPF單元4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為比發動機9的左面9C偏向右側。
[第二實施例]
下面,參照圖13~圖17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另外,對於同一部件標以同一標號並省略說明。
發動機9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經由具有彈性的發動機架安裝於機座41。
具體來說,設於發動機9的下部的發動機側支承部件9A經由具有彈性的發動機架9B支承于機體側支承部件41A。
DPF單元40由框架102支承,該框架102由鋼材構成並設於機座41。框架102由前側框架103、後側框架104、上部連接框架105、下部連接框架106、罩107、以及支承DPF單元40的下側支承部件108、上側支承部件109構成。
此外,在機座41設有:俯仰氣缸57,其固定於後側連接板56,該後側連接板56的基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於機座41,該後側連接板56的末端部軸支承於行駛裝置3;以及左右一對橫搖氣缸59,其固定於前側連接板58,該前側連接板58的基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於機座41,該前側連接板58的末端部軸支承於行駛裝置3。另外,俯仰氣缸57具有以行駛裝置3為基準使機座41的前後方向的姿勢變化的功能,橫搖氣缸59具有以行駛裝置3為基準使機座41的左右方向的姿勢變化的功能。
上述框架102用於覆蓋DPF單元40的周圍並將DPF單元40支承於機座41,DPF單元40的上側和左右兩側被罩覆蓋,前側被前側框架103覆蓋,後側被後側框架104覆蓋。
(後側框架和前側框架)
後側框架104具有覆蓋DPF單元40的後側的罩部104A、以及從罩部104A的下端部向機座41側延伸的左右的腳部104B、104C,該右腳部104B和左腳部104C的下端部固定於機座41側。
右腳部104B被直接固定在機座41的比上述俯仰氣缸57靠右側的部位,左腳部104C被固定在機座41所具備的安裝部件41B。該安裝部件41B兼用作支承第三連接管54的中間部的部件,根據該結構,能夠使結構簡化,能夠削減部件數量。
此外,俯仰氣缸57的末端部(後端部)側從右腳部104B和左腳部104C之間向後方延伸,並與俯仰臂相連接,該俯仰臂與行駛裝置3側的履帶框架相連。由此,雖然將後側框架104設於俯仰氣缸57的上部,但後側框架104不會成為俯仰氣缸57的動作的障礙,能夠順暢地動作。
前側框架103具有覆蓋DPF單元40的前側的罩部103A和從罩部103A的下端部偏右的部位向機座41側延伸的一個腳部103B,該腳部103B固定在機座41,設於罩部104A的上部靠左方的安裝部固定在上部連接框架105。前側框架103是在罩部103A的左側下部未設置腳部的結構,因此能夠防止與發動機9的傳動帶等傳動機構的干涉。
另外,前側框架103也可以與後側框架104同樣地形成為具有兩個腳部的結構。
(上部連接框架和下部連接框架)
前側框架103和後側框架104之間由前後方向的上部連接框架105和下部連接框架106連接。上部連接框架105的前端部的固定部105A在發動機9的後部固定於從機座41立起的發動機後部框架109。
(罩)
並且,上述罩107安裝於前側框架103和後側框架104、以及上部連接框架105和下部連接框架106。具體來說,罩107由左側罩107L和右側罩107R構成,一方的左側罩107L具有:上傾斜面,該上傾斜面的上端部固定於上部連接框架105,並且該上傾斜面形成為脫粒裝置5側從該上端部起降低的傾斜姿勢;自上傾斜面的下端部起大致垂直地朝向下方的側面部;以及下傾斜面,該下傾斜面的穀粒箱6側較低地傾斜,該下傾斜面形成為從側面部的下端直到後視圖中與後側框架104交叉的位置為止。
另一方的右側罩107R具有:上面部,其上端部固定於上部連接框架105,該上面部從上部連接框架105朝向穀粒箱6側大致水平地延伸;上傾斜面,其形成為穀粒箱6側從上面部的右側端部起降低的傾斜姿勢;以及側面部,其從上傾斜面的下端部起大致垂直地朝向下方,該側面部的下端部固定在下部連接框架106。
並且,左側罩107L和右側罩107R的前端部和後端部分別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與前側框架103和後側框架104接合,以防止產生間隙。
然而,罩107形成為覆蓋DPF單元40的上側和左右兩側、且下側(左側罩107L和右側罩107R的下端部之間的部位,下側開口部Hb)敞開的形狀。
並且,DPF單元40的前側和後側如上所述地被前側框架103和後側框架104的罩部103A、104A覆蓋,但是後側框架104的罩部104A僅設於比上部連接框架105的左端部靠右側的位置,罩部104A與左側罩107L之間是敞開的(後側開口部Hr)。因此,由於後述的感測器單元110的後方是敞開的,從而能夠防止由感測器單元110的熱引起的故障。
(上側支承部件和下側支承部件)
下側支承部件108和上側支承部件109用於將DPF單元40固定到上部連接框架105和下部連接框架106。
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上部108A固定於上部連接框架105,下部108C固定於下部連接框架106。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上部108A向右側下方延伸,然後為了可靠地支承DPF單元40的外周面,形成有按照DPF單元40外周的形狀的圓弧狀的圓弧部108B,進而,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下部108C朝向右側延伸。
並且,上側支承部件109的上部109A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固定在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上部108A,下部109C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固定在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下部108C。在上部109A和下部109C之間形成有按照DPF單元40的外周的圓弧部109B。
通過這些下側支承部件108和上側支承部件109固定DPF單元40。另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在下側支承部件108的上部108A和下部108C與上部連接框架105和下部連接框架106之間設有防振用的彈性部件(橡膠片),從而降低了行駛時的振動從機座41傳播至DPF單元40。
(感測器單元)
在DPF單元40的脫粒裝置5側的側部安裝有用於測定DPF單元40內部的溫度和壓力的感測器單元110。該感測器單元110與控制發動機9的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與壓力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等連接,上述壓力感測器測量比DPF 40B的篩檢程式靠排氣流方向上游側和下游側的壓力,上述溫度感測器測量DOC 40A和DPF 40B的各部分的排氣溫度。
感測器單元110通過凸緣部的緊固螺栓經托架110A固定於DPF單元40,上述凸緣部的緊固螺栓用於將DPF單元40的前後分割開的筒體接合起來。
(排氣管路結構)
從發動機9到DPF單元40的排氣管路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通過由鋼管構成的第一連接管51、由不銹鋼管構成並具有撓性的柔性管(連接管)52、以及由鋼管構成的第二連接管53連接。
在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連接有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54,該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54由鋼管構成,其將通過DPF單元40除去了排出氣體中的未燃燃料、粒狀化物質後的排出氣體排出到外部。
為了防止高溫的排出氣體的排出引起第三連接管54的溫度上升,第三連接管54的內徑形成為比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的外徑大。因此,通過利用從DPF單元40的排氣口流入第三連接管54的排氣將外部氣體從第三連接管54的DPF單元40側端部與排氣口的間隙引入,從而第三連接管54內的排氣溫度降低。此外,第三連接管54如圖4、圖5等所示地在側視圖中從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朝向下側延伸,然後朝向後側彎曲大致90度,接著在機座41之間朝向後側延伸。
如上所述,發動機9經由具有彈性的發動機架9B安裝於機座41,DPF單元40直接安裝於機座。並且,在啟動時和產生脫粒裝置5等的負載時,發動機9以機座41為基準大幅振動,此時,存在著因發動機9與DPF單元40的固有振動頻率不同而導致配管和DPF單元40破損的危險。發動機9和DPF單元40經由有撓性的柔性管52連接,因此,即使發動機9與DPF單元40的振動狀態不同,也能夠通過連接管52的撓曲吸收該振動的差,能夠防止第一連接管51和第二連接管53的破損以及DPF單元40的破損,並且能夠防止因DPF單元40振動引起的DPF 40B的粒子狀物質的捕捉效率降低。
(DPF單元的配置位置)
與第一實施例同樣,DPF單元40在前後方向上配置在發動機9的後表面9B與第一揚穀裝置14的第一揚穀筒14A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促進儲存在穀粒箱6的穀粒的乾燥,DPF單元40的前端部配置在與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前壁21A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DPF單元4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脫粒裝置3的二次處理滾筒16A與俯仰氣缸57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防止田地的穀物杆著火,DPF單元40與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的上端部相鄰配置,並且DPF單元40的右側上部與在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形成的凹部22相面對。即,DPF單元40的一部分或全部進入穀粒箱6的左壁21D的下側。
DPF單元40的前後方向的長度的中央位置與行駛裝置3的前後方向的接地長度L的接地中心C大致一致,能夠降低在存在凹凸的田地上行駛時伴隨聯合收割機1的機體的前後方向的姿勢變化產生的上下的振動的影響,能夠防止對粒狀化物質的捕捉效率降低和由振動引起的破損。
另外,本發明有關的聯合收割機1形成為通過單一的俯仰氣缸57改變前後的傾斜姿勢的結構,但是在前後具備兩個俯仰氣缸來改變前後的傾斜姿勢的方式中,優選DPF單元40的前後方向的長度的中央位置配置在位於兩個俯仰氣缸的前後間隔的中央的位置。
(第三實施例)
接下來,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另外,對於同一部件標以同一標號並省略說明。
如圖18所示,為了除去從發動機9排出的排出氣體中含有的雜質,在發動機9的連接管70連接有DPF單元40。
第三實施例的DPF單元40由框架62支承,該框架62由鋼材構成並設於機座41。框架62由前側框架63、後側框架64、上部連接框架65、下部連接框架66、罩67、以及從下側支承DPF單元40的支承部件68構成。
與第一實施例的前側框架43同樣地,前側框架63由前側左柱和前側右柱形成,上述前側左柱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上述前側右柱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然後朝向左側上方延伸,接著朝向左側延伸,並且上述前側右柱的頂部固定在前側左柱的頂部。
與第一實施例的後側框架44同樣地,後側框架64由後側左柱和後側右柱形成,上述後側左柱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上述後側右柱的基部固定於機座41並朝向上方延伸,然後朝向左側上方延伸,接著朝向左側延伸,並且上述後側右柱的頂部固定在後側左柱的頂部。
上部連接框架65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側框架63的前側左柱的頂部和後側框架64的後側左柱的頂部,下部連接框架66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在前側框架63的前側右柱的基部的上方和下部連接框架66的後側右柱的基部的上方。另外,與第一實施例的上部連接框架45和下部連接框架46相比,上部連接框架65和下部連接框架66在前後方向的長度形成得較短。
罩67通過螺栓等緊固部件裝卸自如地架設於前側框架63的前側右柱和後側框架64的後側右柱。
支承部件68的上部固定於上部連接框架65,支承部件68的下部固定於下部連接框架66,支承部件68的中間部與DPF單元40的比分割面40C靠前側的外周形狀相對地朝向下方形成為圓弧狀。
為了簡易地進行DPF單元40的DPF 40B的更換作業,DPF單元40的比分割面40C靠後側的尾部40D配置為比框架62的下部連接框架66靠後側。如圖19所示,在DPF 40B的更換作業時,通過將尾部40D從DPF單元40卸下,能夠容易地更換DPF 40B。
發動機9的排氣渦輪30B的排氣口和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通過由鋼管構成的第一連接管71、柔性管(連接管)72和由鋼管構成的第二連接管73連接,上述柔性管(連接管)72由不銹鋼管構成以降低發動機9的振動的傳播。
如圖18、圖19所示,第一連接管71在側視圖中從排氣渦輪30B的排氣口朝著後側向上側延伸,然後朝向下側彎曲大致45度,接著朝向下側延伸並與柔性管72的進氣口連接。
柔性管72在側視圖中從柔性管72的進氣口朝向下側延伸並與第二連接管73的進氣口連接。
第二連接管73在側視圖中從柔性管72的排氣口朝向下側延伸並與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連接。
在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連接有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74,該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74由鋼管構成,其將通過DPF單元40除去了排出氣體中的未燃燃料、粒狀化物質後的排出氣體排出到外部。
為了防止高溫的排出氣體的排出引起第三連接管74的溫度上升,第三連接管74的內徑形成為比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的外徑大。此外,第三連接管74在側視圖中從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朝向下側延伸,然後朝向後側彎曲大致120度,接著在機座41之間朝向後側延伸。
如圖18、圖19所示,被支承在框架62的DPF單元40與第一實施例的DPF單元40同樣地在前後方向上配置於發動機9的後表面9B與第一揚穀裝置14的第一揚穀筒14A之間,並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比設在發動機9的右側(外側)的冷卻風扇28的中心低且比俯仰氣缸57高的位置。
此外,雖然省略了圖示,但DPF單元4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脫粒裝置3與穀粒箱6之間,更為詳細地來說,為了防止向脫粒裝置3的脫粒滾筒10傳遞旋轉的傳送帶17A、18A和向脫粒裝置3的二次處理滾筒16A傳遞旋轉的傳送帶17A、18B的由高溫引起的耐久性的劣化,DPF單元40配置為比傳送帶17A、18A、18B靠右側後方,並且為了促進儲存于穀粒箱6的穀粒的乾燥,DPF單元40的右側上部與在穀粒箱6的漏斗部21的左壁21D形成的凹部22相面對。
1...聯合收割機
3...行駛裝置
4...收割裝置
5...脫粒裝置
6...穀粒箱
7...操縱部
8...排出螺旋推運器
9...發動機
9B...彈性部件(發動機架)
14...第一揚穀裝置
14A...第一揚穀筒
14B...第一揚穀螺旋
16...二次處理室
20...箱部
20A...右側壁
20B...左側壁(側壁)
21...漏斗部
21A...前壁
21B...後壁
21C...右壁
21D...左壁(傾斜壁)
22...凹部
22A...底面板(底面部)
30...增壓器
30A...進氣渦輪
30B...排氣渦輪(排氣歧管)
31...EGR
40...DPF單元
40E...進氣口
40F...排氣口
41...機座
49...遮風板
50...連接管
51...第一連接管
52...柔性管(連接管)
53...第二連接管
54...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
57...俯仰氣缸
59...橫搖氣缸
70...連接管
71...第一連接管
72...柔性管(連接管)
73...第二連接管
74...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
E...發動機室
S...空間
圖1是聯合收割機的右側視圖。
圖2是聯合收割機的左側視圖。
圖3是聯合收割機的俯視圖。
圖4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右側視圖。
圖5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側視圖。
圖6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7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視圖。
圖8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後視圖。
圖9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後視圖。
圖10是第一實施例的發動機的放大後視圖。
圖11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視圖。
圖12是第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視圖。
圖13是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右側視圖。
圖14是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側視圖。
圖15是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後視圖。
圖16是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側視圖。
圖17是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18是第三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右側視圖。
圖19是第三實施例的將尾部卸下後的主要部分的右側視圖。
9...發動機
11...機座
11A...風扇
12...一次滑槽
13...二次滑槽
14...第一揚穀裝置
14A...第一揚穀筒
14B...第一揚穀螺旋
15...第二揚穀裝置
15A...第二揚穀筒
15B...第二揚穀螺旋
28...冷卻風扇
30B...排氣渦輪(排氣歧管)
40...DPF單元
50...連接管
51...第一連接管
52...柔性管(連接管)
53...第二連接管
54...第三連接管(排氣側連接管)
57...俯仰氣缸
59...橫搖氣缸

Claims (5)

  1. 一種聯合收割機,其在機體的下部具備行駛裝置(3),並在機體的上部具備脫粒裝置(5)和驅動該脫粒裝置(5)的發動機(9),其特徵在於:在處於上述脫粒裝置(5)的橫向側的機體左右方向中央側的部位配置有DPF單元(40),該DPF單元(40)對發動機(9)的排出氣體進行淨化,將發動機(9)經由彈性部件(9B)支承在機座(11)側,DPF單元(40)固定在機座(41)側,通過具有撓性的連接管(52、72)連接發動機(9)的排氣歧管(30B)和DPF單元(40)的進氣口(40E);上述脫粒裝置(5)設在機體的左右一側,在機體的左右另一側設有穀粒箱(6),發動機(9)設在該穀粒箱(6)的前側,在上述穀粒箱(6)的下部設有朝著機體外側向下傾斜的傾斜壁(21D),使配置於上述脫粒裝置(5)與穀粒箱(6)之間的DPF單元(40)進入上述傾斜壁(21D)的下側的空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中,使上述DPF單元(40)靠近傾斜壁(21D)的上部的下表面進行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中,在上述傾斜壁(21D)的上部形成向上的凹部(22),並使上述DPF單元(40)的上部與該凹部(22)相面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中,該聯合收割機具備第一揚穀裝置(14),該第一揚穀裝置(14)從上述脫粒裝置(5)將脫粒後的穀粒供給至穀粒箱(6),將上述DPF單元(40)配置成在機體側視圖中處於發動機(9)與第一揚穀裝置(14)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中,上述DPF單元(40)的排氣口(40F)與排氣側連接管(54、74)連接,在該排氣口(40F)的外周與排氣側連接管(54、74)的內周之間形成有間隙。
TW100135461A 2011-07-27 2011-09-30 Combine TWI454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4533A JP5578444B2 (ja) 2011-07-27 2011-07-27 コンバイン
JP2011164534A JP5489007B2 (ja) 2011-07-27 2011-07-27 コンバイン
JP2011211033A JP5505389B2 (ja) 2011-09-27 2011-09-27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5427A TW201305427A (zh) 2013-02-01
TWI454615B true TWI454615B (zh) 2014-10-01

Family

ID=4677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5461A TWI454615B (zh) 2011-07-27 2011-09-30 Combin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06071B1 (zh)
CN (2) CN202425328U (zh)
TW (1) TWI4546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3549B (zh) * 2017-06-29 2018-12-11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收割機
TWI660664B (zh) * 2016-07-27 2019-06-01 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收割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4615B (zh) * 2011-07-27 2014-10-01 Iseki Agricult Mach Combine
JP6343119B2 (ja) * 2013-03-15 2018-06-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KR101945604B1 (ko) * 2013-12-27 2019-02-07 얀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CN104153409B (zh) * 2014-09-03 2016-08-24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土机
KR102481560B1 (ko) * 2015-03-04 2022-12-26 얀마 파워 테크놀로지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KR20180023809A (ko) * 2016-08-26 2018-03-07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JP2019076033A (ja) * 2017-10-25 2019-05-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7219B (en) * 1997-04-16 1999-08-21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oling and selecting apparatus for a combine
TW368390B (en) * 1997-04-28 1999-09-01 Yanmar Agricult Equip Grain rod carrying apparatus for a combine
CN2380009Y (zh) * 1999-04-01 2000-05-31 陈东升 两用谷物收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5173B2 (ja) * 2001-09-28 2012-02-0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07244308A (ja) * 2006-03-16 2007-09-27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4921893B2 (ja) * 2006-08-28 2012-04-2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5235564B2 (ja) * 2008-08-27 2013-07-1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5085491B2 (ja) * 2008-09-29 2012-11-2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11132924A (ja) * 2009-12-25 2011-07-07 Iseki & Co Ltd 作業車両
TWI454615B (zh) * 2011-07-27 2014-10-01 Iseki Agricult Mach Comb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7219B (en) * 1997-04-16 1999-08-21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oling and selecting apparatus for a combine
TW368390B (en) * 1997-04-28 1999-09-01 Yanmar Agricult Equip Grain rod carrying apparatus for a combine
CN2380009Y (zh) * 1999-04-01 2000-05-31 陈东升 两用谷物收获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664B (zh) * 2016-07-27 2019-06-01 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收割機
TWI643549B (zh) * 2017-06-29 2018-12-11 日商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收割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3749B (zh) 2015-08-12
TW201305427A (zh) 2013-02-01
CN102893749A (zh) 2013-01-30
CN202425328U (zh) 2012-09-12
KR20130014009A (ko) 2013-02-06
KR101306071B1 (ko) 2013-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615B (zh) Combine
KR102329366B1 (ko) 작업 차량의 엔진 장치
KR102095662B1 (ko) 콤바인
JP648963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504866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822253A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6029895A (ja) コンバイン
JP536061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0051239A (ja) コンバイン
JP6378049B2 (ja)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94522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208242A (ja) コンバイン
JP550538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54209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35335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119680A (ja) コンバイン
TWI797219B (zh) 聯合收割機
JP655531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40990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94521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94946B2 (ja) コンバイン
TWI554197B (zh) Combine harvesters
JP2019112060A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2188B2 (ja) コンバイ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