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0266B - A viscous fluid with a viscous fluid - Google Patents

A viscous fluid with a viscous flu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0266B
TWI430266B TW096131051A TW96131051A TWI430266B TW I430266 B TWI430266 B TW I430266B TW 096131051 A TW096131051 A TW 096131051A TW 96131051 A TW96131051 A TW 96131051A TW I430266 B TWI430266 B TW I4302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scous fluid
sealed
retarder
sealing memb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1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3885A (en
Inventor
Miyakosawa Rie
Ohki Junji
Original Assignee
Polyma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ma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ma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23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3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0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02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03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moving linearly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y throttling effect being immaterial, i.e. damping by viscous shear effect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a fluid or pasty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10Enclosure elements, e.g. for protection
    • F16F2230/105Flexible, e.g. bellows or blad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用於包含車載用及民生用之音響設備、影像設備、資訊設備及各種精密設備等的光碟裝置及光磁性碟體裝置等的碟體裝置震動衰減技術,且特別有關於一種將由馬達、光學讀取頭及碟體台等所構成之機械底板等被支撐體的震動加以衰減的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碟體裝置,係使光學讀取頭等接近藉由馬達而高速旋轉的碟體,將資訊紀錄到碟體或播放之精密裝置。因此,對於自設備外側傳播來之外部震動或由偏心碟體旋轉所致之內部震動的抵抗很微弱,必須防止由這些震動所致之誤動作。在此,於安裝有碟體台等之機械底板與作為支撐體的框體之間中設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將機械底板之震動加以衰減的物件係成為通例。
這種一先前例所致的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係例如於日本特開2000-220681號公報及日本特開2001-57068號公報中,如第18圖所示,密閉容器2之可撓部3,係被固定於設在機械底板4之硬質安裝軸5上,同時,密閉容器2之蓋體6係藉由安裝螺絲N被固定於框體7,而被安裝在機械底板4與框體7之間。另外,在機械底板4上,安裝有一端安裝於框體7上之垂下彈簧8的另一端,在框體7內部以浮動狀態被支撐。碟體裝置9,係藉由並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及垂下彈簧8,使機械底板4在框體7內部以浮動狀態被支撐。
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之構成,如第19圖所示,係在密封容器2內部封填矽油等黏性流體10。密閉容器2,係使以硬質熱可塑性樹脂製成之圓筒狀周壁部11一端側,以由熱可塑性彈性體製成之可撓部3來密封,使具有法蘭之另一端側以由與周壁部11同材質之熱可塑性樹脂製成的蓋部6來密封。在可撓部3形成有具有底部之圓筒狀攪拌筒部12,在前述攪拌筒部12設有收容凹部13。周壁部11與可撓部3係以由雙色成形所致之熱熔著來固著,周壁部11與蓋部6係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
這樣的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的震動衰減效果,係當震動施加在碟體裝置9時,與插入收容凹部13之安裝軸5一體的攪拌筒部12係在上下左右方向(3維)連動,藉由攪拌封入密閉容器2內部之黏性流體10而產生之黏性阻力來發揮。
在這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中,將熱可塑性材料使用於密閉容器2,所以,能以短時間來成形可撓部3、周壁部11及蓋部6,可撓部3與周壁部11、及周壁部11與蓋部6之固著也能以成形時之熱熔著及超音波熔著來實施,所以,有生產效率很高之優點。但是,會有熱可塑性彈性體的材質選擇自由度很低之問題。例如,在獲得面積很小的可撓部3與周壁部11之強固固著時,能使用之熱可塑性彈性體及熱可塑性樹脂的材質會受限。又,關於可撓部3之熱可塑性彈性體,要選擇具有震動衰減功能、震動耐久性、耐氣體透過性及溫度依存性等性質之材料係很困難。
為了避免上述課題,有使構成密閉容器2之可撓部3、周壁部11及蓋部6以相同材質之熱可塑性彈性體來形成之方法。如此一來,就無須構件間之熔著,且無須考慮可熔著構件間之組合,所以,能擴大材質之選擇。因此,具有藉由對應要求性能而選擇熱硬化性彈性體,能實施震動衰減功能、震動耐久性、耐氣體透過性及溫度依存性等皆很優良的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優點。但是,在構件間之固著使用接著劑,所以,會很花費生產時間,成本也會變高。而且,使黏性流體10填充到密閉容器2時,當黏性流體10附著在構件間之固著面時,周壁部11與蓋部6會產生接著不良而成為黏性流體10洩漏之原因。
本發明係以上述先前技術為背景而研發出者。亦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擴大密閉容器材質選擇的自由度,能以很高的生產效率來製造,能避免黏性流體洩漏的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而且,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成以下構成。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其具有由容器本體及閉塞前述容器本體開口端的蓋體所構成之密閉容器、及封填到前述密閉容器之黏性流體,使密閉容器固定在支撐體及被支撐體,使被支撐體之震動以黏性流體之黏性阻力來衰減,在容器本體開口端設置往外側突出之顎部,同時在容器本體外周,係具備具有相對卡止在前述顎部上之卡止面部、及相對蓋體固著之固著面部,且藉由固著面部與蓋體之固著,卡止面部在與蓋體之間,係於壓縮狀態下夾持前述顎部,而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之密封構件。
在本發明中,使設於容器本體開口端之顎部以密封構件及蓋體來壓縮夾持而使容器本體固定在蓋體上。因此,即使實施由先前技術之熔著所致之固著,也能以蓋體來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能無須考慮容器本體與蓋體之材質的可熔著組合。因此,能提高這些材質選擇的自由度,能實現對應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要求性能的密閉容器。
又,無論使用或不使用接著劑,皆能以蓋體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例如,當以熱硬化性彈性體來成形容器本體時,也可以不以接著劑來使容器本體與蓋體固著,所以,能縮短生產時間而降低成本。而且,在先前技術中,當使用接著劑來以蓋體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時,當黏性流體附著在接著面時,因為接著不良而會有黏性流體洩漏之虞。但是,在本發明中,藉由密封構件與蓋體之固著來閉塞容器本體開口端,所以不會產生上述問題。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在蓋體設置往容器本體開口端側中之內周面側邊突出之凸壁部。因此,在容器本體開口端側能以凸壁部抑制往內側之變形,能確實壓縮夾持設於開口端之顎部。例如,當使凸壁部之突出尺寸比密封構件之厚度還要大,使容器本體中之開口端側外周面固定在形成於支撐體或被支撐體上之安裝孔時,會成為在凸壁部與安裝孔之間夾持容器本體開口端側,藉此,能防止由容器本體變形所致之脫離安裝孔。
本發明關於具有凸壁部之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使凸壁部設成接觸到容器本體開口端側之內周面。亦即,容器本體開口端,係其外周面藉由壓縮夾持容器本體顎部之密封構件來壓抑,其內周面以凸壁部來壓抑。因此,能使容器本體開口端確實固定在蓋體,即使容器本體變形,也能使開口端及顎部密著在蓋體上。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難以洩漏。而且,接觸到容器本體內周面之凸壁部,係可以在與密封構件之間壓縮或不壓縮容器本體開口端側。但是,當凸壁部在與密封構件之間壓縮容器本體開口端側時,能更加提高密閉容器之液密性。
本發明關於具有凸壁部之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使凸壁部形成環狀,在前述凸壁部設置排氣用間隙部。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之製造中,使黏性流體注入開口端向上之容器本體後,使蓋體蓋住開口端而密封。當使具有凸壁部之蓋體蓋住開口端時,當以環狀凸壁部包圍之空間內空氣也一齊被密封時,會有震動衰減效果降低之虞。但是,在本發明中,因為在凸壁部設有排氣用間隙部,所以,能一邊使以環狀凸壁部包圍之空間內空氣自前述間隙部逃出,一邊使蓋體蓋住開口端。因此,當使具有凸壁部之蓋體蓋住開口端而密封時,不太會封入空氣。
本發明關於具有凸壁部之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使蓋體內面做成中央往容器本體內部突出之斜面。因此,能使以環狀凸壁部包圍之空間變小,能使以凸壁部包圍之空氣量減少。而且,當使蓋體蓋住開口端時,係自蓋體內面中央往外緣慢慢阻塞,所以,能一邊使以環狀凸壁部包圍之空間內空氣自前述間隙部逃出,一邊使蓋體蓋住開口端。因此,當使具有凸壁部之蓋體蓋住開口端而密封時,不太會封入空氣。又,關於在凸壁部設有排氣用間隙部之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能使蓋體內面形成往間隙部傾斜之斜面。如此一來,當使蓋體蓋住開口端時,能使空氣沿著斜面被誘導到間隙部,所以,不太會封入空氣。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在密封構件上設置往容器本體開口端側中之外周面側邊突出之外壁部。因此,容器本體承受震動或衝擊而往其軸交叉方向擺動,藉此,即使容器本體開口端側往外變形,也能藉由密封構件外壁部來阻止容器本體開口端側中之變形。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在夾持顎部之密封構件卡止面部或蓋體中之至少一者處設置更壓縮顎部之按壓突起。如此一來,藉由在密封構件或蓋體上設置按壓顎部之按壓突起,能強力壓縮顎部局部,能提高顎部與蓋體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不太會洩漏。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在夾持顎部之密封構件卡止面部或蓋體中之至少任一者處設置突起或卡合凹槽,在顎部設置與顎部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或突起。因此,藉由突起與卡合凹槽之卡合,能正確地實施顎部相對於密封構件或蓋體之定位。又,藉由使相對於顎部之密封構件卡止面部及蓋體的卡合面以凹凸做成蛇行,能增大卡合面積,而能使液體難以洩漏。而且,在此情形下,當使卡合凹槽深度比突起高度還要小時,能以突起來強力壓縮顎部,能更加提高液密性。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在顎部設置貫穿壁厚之穿孔,在密封構件或蓋體中之至少一者上,設置貫穿前述穿孔而固著密封構件及蓋體之固著突起。因此,藉由使固著突起貫穿穿孔,能使顎部相對於密封構件或蓋體之定位能正確執行。其中,當在密封構件及蓋體皆設置固著突起,使這些固著突起固著在顎部穿孔內時,能使容器本體、密封構件及蓋體藉由物理性嵌合而強固地組裝。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使密封構件及蓋體以能超音波熔著之硬質樹脂材料來形成,在蓋體上設置藉由超音波熔著來與密封構件固著面部相固著之固著面部。亦即,當藉由超音波熔著來熔著密封構件固著面部與蓋體固著面部時,能使密封構件與蓋體強固地固著。又,超音波熔著能在短時間實施固著處理,所以,能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關於前述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係當容器本體具有被固定在支撐體或被支撐體一邊之安裝部、由浮動支撐前述安裝部之橡膠狀彈性體所製成之可撓部、及被固定在形成於支撐體或被支撐體另一邊之穿孔上之周壁部,周壁部係藉由可撓部而變厚,在前述周壁部外周面處,設置自可撓部側往開口側朝外邊擴大之環狀斜面。因此,當相對於環狀密封構件,使容器本體貫入安裝部側時,藉由設於周壁部外周面之斜面,能很容易穿入容器本體。而且,當使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組入碟體裝置時,當相對於形成在支撐體或被支撐體上之穿孔,自容器本體安裝部側插入密閉容器時,藉由設於周壁部外周面之斜面,能很容易組裝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又,使周壁部藉由可撓部來變厚,所以,周壁部係藉由可撓部而難以形狀變形,能相對於形成在支撐體或被支撐體上之穿孔確實地固定。而且,當在周壁部外周面上,設置與形成在支撐體或被支撐體上之穿孔孔緣卡合之環狀安裝凹槽部時,能確實地定位固定。
當使用本發明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時,即使不實施由如先前技術之熔著所致之固著,也能以蓋體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就無須針對容器本體及蓋體之可熔著組合來考慮。因此,能擴大這些材質選擇之自由度,能實現對應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要求性能的密閉容器。
又,即使不使用接著劑,也能以蓋體來密封容器本體開口端,所以,能縮短生產時間而降低成本。而且,能避免由接著不良所致之黏性流體洩漏。
本發明之內容並不侷限於以上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優點、特徵及用途,藉由參照附加圖面之下述說明,可以更加明瞭。又,在不脫逸本發明精神之範圍內的適當變更,當然皆屬於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
以下,參照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實例。而且,關於在各實施形態中共通之構成係賦予相同編號,其說明則予以省略。
第1實施形態〔第1圖~第3圖〕 第1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係表示於第1圖~第3圖。第1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係使黏性流體10封入密閉容器15之構造。前述密閉容器15係由容器本體16、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所構成。
容器本體16係橡膠狀彈性體,更具體說來係丁基橡膠,成中空且一端成開口之碗狀。自前述開口端16a側形成有周壁部19、可撓部20及中央安裝部21。其中,在周壁部19下端橫跨全周設有往外邊突出之顎部22,又,在上端設有具有自上端側往下端側朝外邊擴大之環狀斜面的突起19a。在顎部22與突起19a之間,與框體7穿孔7a卡合之環狀安裝凹槽部19b係橫跨全周形成。而且,形成比周壁部19還要薄之可撓部20,以閉塞周壁部19上端側。前述可撓部20係形成剖面成蛇腹形之筒狀,在中央設有中央安裝部21。中央安裝部21係形成有底之圓筒狀,往容器本體16內部突出。而且,在中央安裝部21收容凹部21a插入有自機械底板4突出之安裝軸5。這種中央安裝部21係與插入收容凹部21a之安裝軸5一體連動,而也能發揮攪拌黏性流體10之攪拌部的功能。而且,震動藉由攪拌黏性流體10產生之黏性阻力會衰減。
密封構件17係熱可塑性硬質樹脂,更具體說來係聚丙烯樹脂且成環狀,與前述容器本體16係不同零件。在前述密封構件17下端內緣,設有與顎部22卡合之凹狀卡合面部17a。除了前述卡合面部17a之密封構件17下端係構成固著在蓋體18之固著面部17b。而且如第3圖所示,沿著密封構件1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17a深度,係比以蓋體18密封容器本體16前之顎部22壁厚還要淺。因此,當以蓋體18密封容器本體16時,顎部22係在壓縮狀態下被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夾持。
蓋體18係熱可塑性硬質樹脂,更具體說來係聚丙烯樹脂且成圓板狀。前述蓋體18之中,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18a,兩個固著面部17b,18a係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而閉塞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
接著,說明具有本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之碟體裝置23。碟體裝置23,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具有機械底板4、內藏有機械底板4之框體7、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及垂下彈簧8。在機械底板4與框體7之間安裝有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及垂下彈簧8。
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係藉由密閉容器15中之周壁部19安裝凹槽部19b與設在框體7之穿孔7a孔緣之卡合而被固定。另外,在密閉容器15中之中央安裝部21收容凹部21a插入固定有自機械底板4突出之安裝軸5。
在此,說明構成本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之各零件的材質。而且,以下說明在下述各實施形態也為共通。
容器本體16之「橡膠狀彈性體」係具有衰減效果之材質,在本實施形態採用之丁基橡膠等合成橡膠之外,最好使用天然橡膠或熱可塑性彈性體。例如,合成橡膠在丁基橡膠之外,可使用丁二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丁腈橡膠、尿烷橡膠、矽膠、氟橡膠或壓克力橡膠等,而熱可塑性彈性體可使用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尿烷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或氯乙烯系熱可塑性彈性體等。
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之「硬質樹脂」,係因為機械性強度、耐熱性、耐久性、尺寸精度及可靠性等之要求性能、輕量化及加工性,在本實施形態中採用之聚丙烯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之外,也可使用熱硬性樹脂。例如,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在採用聚丙烯樹脂之外,也可採用聚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聚酰胺樹脂、聚甲醛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聚苯醚樹脂、PPE(Polyphenyleneether)樹脂、PPS(polyphenylene sulfide)樹脂、聚尿烷樹脂、液晶高分子等熱可塑性樹脂,或者使用這些樹脂之複合材料。熱硬化樹脂可使用環氧樹脂或尿烷樹脂等。又,當使用具有衝擊吸收性之硬質樹脂時,能提高由該構件所致之緩衝作用。
黏性流體10之材質,最好使用液體或添加有不與液體反應及溶解之固體者。例如,可使用矽系油、石蠟系油、酯系油、液狀橡膠等液體,或者添加有不與液體反應及溶解之固體粒子者。其中,因為溫度依存性、耐熱性及可靠性等之要求性能,液體最好使用矽系油,具體說來,可使用二甲基矽油、甲基矽油、甲基氫矽油及氟變性矽油等,而不與這些矽系油反應及溶解之固體粒子可使用矽械脂粉末、聚甲基倍半氧矽烷(Polymethylsilsesquioxane)粉末、濕式二氧化矽、乾式二氧化矽、有孔玻璃珠、玻璃氣球等,或這些的表面處理品等,也可單獨使用或組合複數種類來使用。
接著,說明以上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之製造方法。首先,成形由丁基橡膠製成之容器本體16。而且,使容器本體16穿入密封構件17之孔內,以使另外射出成形之聚丙烯樹脂製密封構件17卡止面部17a與容器本體16顎部22卡合。接著,將黏性流體10注入容器本體16內部。最後,使蓋體18蓋住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一邊壓縮夾持顎部22,一邊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與蓋體18固著面部18a,而能獲得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
最後,說明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之作用及效果。
當使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時,使顎部22壓縮夾持在密封構件17與蓋體18之間而使蓋體18固定在容器本體16,所以,即使不以先前技術之熔著來固著容器本體16與密封構件17,也能以蓋體18來密封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能擴大材質選擇之自由度,以使容器本體16之材質使用丁基橡膠,使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之材質使用聚丙烯樹脂。因此,能實現對應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要求之密閉容器15高衰減性或耐久性及空氣很難侵入密閉容器15內部之耐氣體透過性的容器本體16。
又,即使以丁基橡膠來成形容器本體16,也能不使用接著劑地固著在蓋體18,所以,能縮短生產時間而降低成本。而且,藉由固著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能以蓋體18閉塞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所以,能避免先前技術之接著不良所致之黏性流體10洩漏。
在周壁部19設有具備自上端側往下端側朝外邊擴大之環狀斜面的突起19a,所以,當相對於環狀密封構件17自中央安裝部21側貫入容器本體16時,能很容易貫入容器本體16。而且,當使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組入碟體裝置23時,相對於形成在框體7上之穿孔7a,能很容易自容器本體16中央安裝部21側插入密閉容器15,能很容易組裝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
又,使周壁部19壁厚比可撓部20還要厚,在周壁部19外周面設置與形成在框體7上之穿孔7a孔緣相卡合之環狀安裝凹槽部19b,所以,能使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相對於框體7確實地定位固定。
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及蓋體18固著面部18a係藉由超音波熔著來固著。因此,能提高兩者之固著強度。又,超音波熔著能以短時間來實施固著處理,所以,能提高生產效率。
第2實施形態〔第4圖,第5圖〕 第2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係表示於第4圖及第5圖。第2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與第1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不同之處係在於蓋體25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蓋體25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25a(第5(A)圖)。前述凸壁部25a之高度係與密封構件17之厚度相同。亦即,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係其外周面以壓縮夾持周壁部19顎部22之密封構件17來壓抑,內周面係以凸壁部25a來壓抑。而且,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25b。
第2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係藉由與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中,關於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能以凸壁部25a來抑制往內側之變形。因此,很難使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往內邊變形,能確實壓縮夾持以使顎部22不往拔出方向移動。
又,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外周面係以壓縮夾持容器本體16顎部22之密封構件17來壓抑,內周面係以凸壁部25a來壓抑,所以,能確實使容器本體16開口端16a相對蓋體25固定,即使容器本體16變形,也能使開口端16a及顎部22相對蓋體25密著。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很難洩漏。
第2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在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中,雖然例示蓋體25凸壁部25a為無端環狀,但是,變形例之蓋體26凸壁部26a,如第5(B)圖所示,係由環狀配置之4個分割片來構成,而能設置排氣用間隙部26b。如此一來,能以成環狀配置的凸壁部26a包圍之空間內的空氣會自凸壁部26a間之間隙部26b逃出,同時使蓋體26蓋住開口端16a。因此,即使蓋體26具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之環狀凸壁部26a,在使蓋體26蓋住開口端16a而密封時,空氣也不太會被封入。
第3實施形態〔第6圖〕 使第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7以第6圖來表示。第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7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蓋體28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蓋體28處,與第2實施形態之蓋體25相同地,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28a。而且,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28b。但是,前述蓋體28內面28c,係成中央往容器本體16內部突出之斜面。
第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7,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7中,使蓋體28內面28c成中央往容器本體16內部突出之斜面,所以,當使蓋體28蓋住開口端16a時,會成為自蓋體28內面28c中央往外緣慢慢塞住,能使以無端環狀凸壁部28a包圍之空間內的空氣逃出,同時使蓋體28蓋住開口端16a。因此,使具有凸壁部28a之蓋體28蓋住開口端16a而密封時,空氣不太會被封入。而且,當蓋體28如第2實施形態變形例相同地形成間隙部28d時(參照第5(B)圖),能使空氣更容易逃出。
第4實施形態〔第7圖〕 使第4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9以第7圖來表示。第4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9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蓋體30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蓋體30處,與第2實施形態變形例之蓋體26相同地,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且由配置成有端環狀的4個分割片所構成之凸壁部30a,而且設有排氣用間隙部30b(參照第5(B)圖)。前述凸壁部30a之高度係比密封構件17之厚度還要大。而且,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30c。
第4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9,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9中,以成環狀配置的凸壁部30a包圍之空間內的空氣會自凸壁部30a間之間隙部30b逃出,同時能使蓋體30蓋住開口端16a。因此,即使蓋體30具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之環狀凸壁部30a,在使蓋體30蓋住開口端16a而密封時,空氣也不太會被封入。
又,凸壁部30a之高度係比密封構件17厚度還要大,當使設於容器本體16中之周壁部19外周面的環狀安裝凹槽部19b固定在框體7穿孔7a時,成為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被夾持在凸壁部30a與穿孔7a之間。能因此能防止承受震動之容器本體16安裝凹槽部19b打開變形而自穿孔7a脫離。
第5實施形態〔第8圖及第9圖〕 使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以第8圖及第9圖來表示。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密封構件32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密封構件32下端內緣處,與第2實施形態密封構件17相同地,設有與顎部22卡合之環狀卡止面部32a,除了前述卡止面部32a之密封構件32下端係構成固著在蓋體25上之固著面部32b。但是,前述卡止面部32a係與密封構件17卡止面部17a不同,係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有朝向蓋體25之環狀按壓突起32c。
第5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中,在密封構件32設置按壓突起32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第5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在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中,如第9(A)圖所示,雖然例示以密封構件32按壓突起32c按壓顎部22平坦面,但是,如第9(B)圖所示,在變形例中,也可於顎部22設置與按壓突起3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如此一來,藉由使按壓突起32c與卡合凹槽22a卡合,能正確實施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32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使卡合凹槽22a深度略微比按壓突起32c高度還要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液密性。
第6實施形態〔第10圖及第11圖〕 使第6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3以第10圖及第11圖來表示。第6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3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蓋體34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蓋體34處,與第2實施形態之蓋體25相同地,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34a。而且,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34b。但是,前述蓋體34處,與蓋體25不同地,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有朝向密封構件17之環狀按壓突起34c,按壓著顎部22平坦面。
第6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3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3中,在蓋體34設有按壓突起34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34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第6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在第6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3中,如第11(A)圖所示,雖然例示以蓋體34按壓突起34c按壓顎部22平坦面,但是,如第11(B)圖所示,在與顎部22中之按壓突起34c相向面處,也可設置與按壓突起34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如此一來,藉由使按壓突起34c與卡合凹槽22a卡合,能正確實施蓋體34相對於顎部22之定位。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34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能增大卡合面積。因此,提高顎部22與蓋體34之液密性,而能使黏性流體難以洩漏。而且,當使卡合凹槽22a深度比按壓突起34c高度略小時,能以按壓突起34c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34之液密性。
第7實施形態〔第12圖及第13(A)圖〕 使第7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8以第12圖及第13圖來表示。第7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8與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不同之處在於蓋體34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5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蓋體34係第6實施形態中使用之蓋體34,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34a。而且,與密封構件32固著面部32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34b。而且,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有朝向密封構件32之環狀按壓突起34c,按壓著顎部22平坦面。
第7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8係藉由與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8中,係在密封構件32設置按壓突起32c,而且在蓋體34設置按壓突起34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34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第7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在第7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8中,如第13(A)圖所示,雖然例示在密封構件32按壓突起32c及蓋體34以按壓突起34c按壓顎部22平坦面,但是,如第13(B)圖所示,在變形例中,在顎部22可設置與按壓突起3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及與按壓突起34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如此一來,藉由使按壓突起32c及按壓突起34c與卡合凹槽22a分別卡合,能使密封構件32及蓋體34相對於顎部22實施正確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22a深度比按壓突起32c高度略淺,能強力壓縮顎部22,而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液密性。而且,藉由顎部22與蓋體34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能增大卡合面積。因此,提高顎部22與蓋體34之液密性,而能使黏性流體難以洩漏。
第8實施形態〔第14圖及第15圖〕 使第8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以第14圖及第15圖來表示。第8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60及密封構件61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容器本體60,係與第2實施形態容器本體16相同地係由丁基橡膠製成,成中空且一端成開口之碗狀,自前述開口端60a側形成有周壁部19、可撓部20及中央安裝部21。但是,在容器本體60處,與容器本體16不同地,在與顎部22中之密封構件61卡止面部61a相向面,形成有朝向前述卡止面部61a之環狀突起22c。
在密封構件61下端內緣,與第2實施形態密封構件17同樣地,設有與顎部22卡合之環狀卡止面部61a,除了前述卡止面部61a之密封構件61下端係構成固著在蓋體25之固著面部61b。但是,前述卡止面部61a,係與密封構件17的卡止面部17a不同地,設有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61c。
第8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中,於密封構件61設置卡合凹槽61c,在顎部22設有突起22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藉由使突起22c與卡合凹槽61c卡合,能正確實施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61之定位。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使卡合凹槽61c深度略微比按壓突起22c高度還要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液密性。
第9實施形態〔第16圖及第17圖〕 使第9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2以第16圖及第17圖來表示。第9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2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60及蓋體63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容器本體60,係與第2實施形態容器本體16相同地係由丁基橡膠製成,成中空且一端成開口之碗狀,自前述開口端60a側形成有周壁部19、可撓部20及中央安裝部21。但是,在容器本體60處,與容器本體16不同地,在與顎部22中之蓋體63相向面,形成有朝向前述蓋體63之環狀突起22c。
在蓋體63處,與第2實施形態之蓋體25相同地,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60內部且與容器本體60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63a。而且,與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63b。但是,前述蓋體63係與蓋體25不同地,設有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63c。
第9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2,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2中,在蓋體63設置卡合凹槽63c,在顎部22設有突起22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不太會洩漏。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63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能增大卡合面積。因此,提高顎部22與蓋體63之液密性,而能使黏性流體難以洩漏。
藉由突起22c與卡合凹槽63c之卡合,能正確實施顎部22相對於蓋體63之定位。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使卡合凹槽63c深度略微比突起22c高度還要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液密性。
第10實施形態〔第18圖及第19圖〕 使第10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4以第18圖及第19圖來表示。第10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4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60、密封構件61及蓋體63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容器本體60,係與第2實施形態容器本體16相同地係由丁基橡膠製成,成中空且一端成開口之碗狀,自前述開口端60a側形成有周壁部19、可撓部20及中央安裝部21。但是,在容器本體60處,與容器本體16不同地,在與顎部22中之密封構件61卡止面部61a相向面,形成有朝向前述卡止面部61a之環狀突起22c,在與蓋體63之相向面形成有朝向前述蓋體63之環狀突起22c。
密封構件61,如上所述,係設有與顎部22卡合之環狀卡止面部61a,除了前述卡止面部61a之密封構件61下端係構成固著在蓋體63之固著面部61b。而且,設有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61c。
蓋體63,如上所述,係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60內部且與容器本體60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無端環狀凸壁部63a,與密封構件61固著面部61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63b。而且,設有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63c。
第10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4,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4中,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之作用及效果之外,還能發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62之作用及效果。亦即,在顎部密封構件61相向面及蓋體63相向面之兩表面設有突起22c,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63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不太會洩漏。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63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做成蛇行,而能增大卡合面積,因此能提高顎部22和蓋體63之液密性,而能使液體難以洩漏。
藉由之使突起22c與卡合凹槽61c,63c卡合,能使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61及蓋體63之定位正確實施。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使卡合凹槽61c,63c深度比突起22c高度略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63之液密性。
第11實施形態〔第20圖〕 使第1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以第20圖來表示。第1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36、密封構件37及蓋體38之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容器本體36,係與第2實施形態容器本體16相同地係由丁基橡膠製成,成中空且一端成開口之碗狀,自前述開口端36a側形成有周壁部19、可撓部20及中央安裝部21。但是,在容器本體36處,與容器本體16不同地,在顎部22壁厚方向形成有穿孔22b。
密封構件37,係與第2實施形態密封構件17相同地,在密封構件37下端內緣設有與顎部22卡合之凹狀卡止面部37a。除了前述卡止面部37a之密封構件17下端係構成固著在蓋體38之固著面部37b。沿著密封構件3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37a深度,係比以蓋體38密封容器本體36前之顎部22壁厚略小,當以蓋體38密封容器本體36時,顎部22係被密封構件37與蓋體38壓縮夾持。但是,密封構件37係與密封構件17不同地,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有朝向蓋體38之複數個柱狀固著突起37c,且插入顎部22之穿孔22b。前述固著突起37c之高度係沿著密封構件3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37a深度之一半左右。
蓋體38係與第2實施形態蓋體25相同地,形成有穿入容器本體16內部且與容器本體16周壁部19內周面接觸之環狀凸壁部38a。而且,與密封構件37固著面部37b相向之部分係構成固著面部38b。但是,蓋體38與蓋體25不同地,在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有朝向密封構件37之複數個柱狀固著突起38c,且插入顎部22之穿孔22b。前述固著突起38c之高度係沿著密封構件3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37a深度之一半左右。而且,蓋體38固著面部38b係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在密封構件37固著面部37b,而閉塞容器本體36之開口端36a。同時,蓋體38固著突起38c與密封構件37固著突起37c尖端也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這兩個由超音波熔著所致之固著,係係能在一次超音波熔著同時形成。
第11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中,係在顎部22穿孔22b具有固著密封構件37與蓋體38之固著突起37c,38c,所以,能正確地實施密封構件37或蓋體38相對於顎部22之定位。而且,在顎部22穿孔22b內固著有這些固著突起37c,38c,所以,能使容器本體36、密封構件37及蓋體38以物理性嵌合來強固地組裝。
第11實施形態變形例〔第21圖〕 在第1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中,雖然例示在固著密封構件37與蓋體38設置固著突起37c,38c,但是,在變形例中,能在上述兩者中之任一者上設置固著突起。亦即,如第21(A)圖所示,可以相對於密封構件37設置與沿著密封構件3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37a深度具有相同高度之固著突起37c,同時如第21(B)圖所示,也可以相對於蓋體38設置與沿著密封構件17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17a深度具有相同高度之固著突起38c。如此一來,容器本體36就無須相對於無設置固著突起37c,38c之一邊定位,同時,與第11實施形態相同地,能使容器本體36、密封構件37及蓋體38以物理性嵌合來強固地組裝。
第12實施形態〔第22圖〕 使第1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以第22圖來表示。第1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係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之變形實施形態,其與第2實施形態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40周壁部41、蓋體42及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之安裝構造。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2實施形態及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本實施形態之周壁部41下端處,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地,顎部22係橫跨全周形成。另外,在本實施形態周壁部41上端並未形成突起19a,又,也未形成安裝凹槽部19b。
在蓋體42處,與第2實施形態蓋體25相同地,形成有凸壁部42a。而且,凸壁部42a係形成有複數圓弧形分割片(第5(B)圖),也形成有排氣用間隙部42b。凸壁部42a,係比第2實施形態凸壁部25a或第4實施形態凸壁部30a還要突出,形成自蓋體42內面超過密封構件17厚度而到達周壁部41上端(與可撓部20之邊界部分)之高度。凸壁部42a外表面係僅與周壁部41內表面相互接觸,並未以接著劑等來固定。與蓋體42中之密封構件17固著面部17b相向之部分係固著面部42c,藉由固著面部17b,42c以超音波熔著,蓋體42係與密封構件17一體固著,而密閉容器15被密封。而且,在蓋體42形成有成舌片形狀突出到外邊之安裝片42d,在此形成有穿入安裝螺絲N之穿孔42e。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之安裝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係使設於機械底板4且由硬質樹脂或金屬製成之安裝軸5插入中央安裝部21收容凹部21,藉此,密閉容器15之容器本體40係被固定於機械底板4上。又,當使安裝螺絲N穿入蓋體42穿孔42e而鎖入框體7螺孔時,安裝螺絲N頭部係與蓋體42卡合,藉此,密閉容器15蓋體42係被固定在框體7。藉此,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係被安裝在機械底板4與框體7之間。
第1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係藉由與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9凸壁部42a之高度係與周壁部41之高度概略相同。因此,例如即使震動或衝擊作用在第22圖左右方向上,能在周壁部41高度方向上使往朝向周壁部41筒軸方向之變形橫跨整體被抑制,能在壓縮狀態下更確實地夾持設於容器本體40開口端側之顎部22。
第13實施形態〔第23圖〕 使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以第23圖來表示。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係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之變形實施形態,其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處在於容器本體40、密封構件44及蓋體45之構造、及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之安裝構造。其中,容器本體40與安裝構造係與上述第12實施形態相同。剩下構成及其作用與效果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密封構件44下端內緣處,形成有與顎部22卡合之凹狀卡止面部44a,除了卡止面部44a之密封構件44下端面係成為與蓋體45固著之固著面部44b。沿著卡止面部44a中之密封構件44壁厚方向(密封構件44之筒軸方向)之深度,係比以蓋體45密封容器本體40前之顎部22壁厚還要稍淺。而且,在密封構件44形成有往容器本體40周壁部41外周面側邊突出之外壁部44c。外壁部44c之高度係與周壁部41高度相同。外壁部44c係形成無端環狀,其內周面係橫跨全周與周壁部41外周面接觸。外壁部44c內周面係僅與周壁部41外周面相互接觸,並未使用接著劑等來固定。
與蓋體45中之密封構件44固著面部44b相向之部分係成為固著面部45a。又,在蓋體45處,形成有用於以安裝螺絲N來固定與上述第12實施形態相同之封填有黏性流體的阻滯器43的安裝片45b,在其上形成有穿孔45c。
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係藉由與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具有相同構成而發揮同樣的作用及效果,同時,藉由本實施形態固有之構造還能發揮以下之作用及效果。
在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中,於密封構件44具有往容器本體40周壁部41中之外周面側邊突出之外壁部44c,所以,即使例如在承受震動或衝擊後,容器本體40周壁部41在橫跨其高度方向上往外大幅傾倒變形,也能以外壁部44c來阻止。因此,能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相同的震動衰減特性。
第13實施形態第1變形例〔第24圖〕 在第1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6中,如第24圖所示,於容器本體47中之周壁部48上端部,設有往外突出且相對於外壁面49a上端面卡止的厚壁環狀突起48a。環狀凹槽部48b,係在前述突起48a與顎部22之間橫跨全周形成,密封構件49外壁部49a係與其卡合。
當使用第1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6時,能達成以下固有之作用及效果。在上述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中,藉由例如很大的震動或衝擊,機械底板4或框體7係相對往第23圖之左右方向移動,當可撓部20及周壁部41上端側係越過外壁部44c而往外膨出變形時,在硬質樹脂製外壁部44c上端角部係於彎曲狀態下往外膨出當其過度重複時,在其彎曲部分會有破斷之虞。相對於此,在第1變形例中,在厚壁之突起48a與薄壁之可撓部20之邊界部分,能使可撓部20往外膨出變形,所以,不會產生上述問題,而能提高容器本體47之耐久性。
第13實施形態第2變形例〔第25圖〕 在第2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0中,如第25圖所示,於容器本體51周壁部52上端部,設有往外突出且與外壁部49a上端面與外周面相卡合的厚壁環狀突起52a。在突起52a形成有卡止部52b,前述卡止部52b係與外壁部49a外周面密著而卡止。而且,環狀凹槽部52c係在突起52a與顎部22之間橫跨全周形成,密封構件49之外壁部49a係卡合於此,藉由前述卡止部52b而無法脫離地被保持。
當使用第2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0時,能使橡膠狀彈性體製的容器本體51相對於硬質樹脂製的密封構件49密著而固定。因此,周壁部52在容器本體51開口端側處很難變形,所以,能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相同的震動衰減特性。
第13實施形態第3變形例〔第26圖〕 第3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3,如第26圖所示,係於容器本體54周壁部55上端部處,形成呈使第2變形例突起52a卡止部52b更往外膨出之形狀的突起55a的物件。
前述突起55a之卡止部55b,與上述第2變形例相同地,係卡止在周著於環狀凹槽部55c上之密封構件49外壁部49a外周面,具有使橡膠狀彈性體製的容器本體54相對固定在硬質樹脂製的密封構件49上的功能。此外,在第3變形例之卡止部55b,也兼具有相對卡止在框體7穿孔7a孔緣而阻止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3脫離的功能。
而且,本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3之蓋體18,雖然使用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物件,但是,如上述第13實施形態所示,也可以使用具有安裝片45b之蓋體45。如此一來,具有能選擇以1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3來安裝到框體7穿孔7a之安裝形態(第26圖),或者,螺固到框體7之安裝形態(第23圖)之優點。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變形例 在第1~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39,43,46,50,53,58,59,62,64中,雖然例示有使安裝軸5插入設於中央安裝部21之收容凹部21a,使中央安裝部21固定在機械底板4之實例,但是,在第1變形例中,可以設置自中央安裝部21外表面突出之安裝突起,使前述安裝突起插入設於機械底板4之安裝孔而使中央安裝部21固定在機械底板4。如此一來,能無須設置攪拌部,而能使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薄型化。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2變形例 在第1~第11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58,59,62,64中,雖然例示有使設於周壁部19之安裝凹槽19b與框體7穿孔7a卡合,使周壁部19固定在框體7之實例,但是,在第2變形例中,可以使安裝孔設於密封構件17,32,37,61或蓋體18,25,28,30,34,38,63中之至少一者,使安裝螺絲螺合到前述安裝孔及設於框體7之安裝孔,而使蓋體蓋體18,25,28,30,34,38,63故固定在框體7。這樣也能發揮與各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3變形例 在第1~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39,43,46,50,53,58,59,62,64中,雖然例示有使中央安裝部21固定在機械底板4,使周壁部19固定在框體7之實例,但是,在第3變形例中,可以使框體7安裝軸5插入設於中央安裝部21之收容凹部21a,而使中央安裝部21固定在框體7,使設於周壁部19之安裝凹槽部19b與機械底板4穿孔卡合,在使安裝螺絲N穿入蓋體42穿孔42e後,鎖固到機械底板4螺孔,而使周壁部19固定在機械底板4上。這樣也能發揮與各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4變形例 在第1~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39,43,46,50,53,58,59,62,64中,雖然例示有使密封構件17,32,37,44,49,61固著面部17b,32b,37b,44b,61b與蓋體18,25,28,30,34,38,42,45,63固著面部18a,25b,28b,30c,34b,38b,42c,45a,63b藉由超音波熔著來固著之實例,但是,在第4變形例中,可以使密封構件17,32,37,44,49,61與蓋體18,25,28,30,34,38,42,45,63之固著面部17b,32b,37b,44b,61b,18a,25b,28b,30c,34b,38b,42c,45a,63b以接著劑來固著。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5變形例 在第2~第11實施形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27,29,31,33,35,58,59,62,64中,雖然例示有使蓋體25,28,30,34,38,63凸壁部25a,28a,30a,34a,38a,63a形成環狀之實例,但是,在第5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6中,如第27圖所示,可以使蓋體57之凸壁部57a形成圓柱狀。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6變形例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有密封構件17,44,49之實例,但是,在第6變形例中,可以如密封構件32般地相對於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a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置朝向蓋體18,42,45之環狀按壓突起17c,44d,49d(參照第9(A)圖)。如此一來,於密封構件17,44,49設有按壓突起17c,44d,49d,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7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在上述第6變形例中,以密封構件17,44,49按壓突起17c,44d,49d按壓顎部22平坦面之實例,但是,在第7變形例中,可以在顎部22設置與按壓突起17c,44d,49d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參照第9(B)圖)。如此一來,藉由使按壓突起17c,44d,49d與卡合凹槽22a卡合,能正確地實施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17,44,49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22a深度比按壓突起17c,44d,49d高度略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密封壓力。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8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蓋體18,42,45之實例,但是,在第8變形例中,可以如蓋體34般地相對於蓋體18,42,45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置朝向密封構件17,44,49之環狀按壓突起18b,45d(參照第11(A)圖)。如此一來,於蓋體18,42,45設有按壓突起18b,45d,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9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在上述第8變形例中,以蓋體18,42,45按壓突起18b,45d按壓顎部22平坦面之實例,但是,在第9變形例中,可以在顎部22設置與按壓突起18b,45d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參照第11(B)圖)。如此一來,藉由按壓突起18b,45d與卡合凹槽22a之卡合,能正確地實施蓋體18,42,45相對於顎部22之定位。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增大卡合面積。因此,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5之液密性,而難以洩漏。而且,當使卡合凹槽22a之深度比按壓突起18b,45d高度略小時,能以按壓突起18b,45d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0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之實例,但是,在第10變形例中,可以如密封構件32般地相對於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a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置朝向蓋體18,42,45之環狀按壓突起17c,44d,49d,如蓋體34般地相對於蓋體18,42,45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設置朝向密封構件17,44,49之環狀按壓突起18b,45d(參照第13(A)圖)。如此一來,能自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之兩側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能使黏性流體10難以洩漏。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1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在上述第10變形例中,密封構件17,44,49按壓突起17c,44d,49d及蓋體18,42,45按壓突起18b,45d將顎部22平坦面加以按壓之實例,但是,在第11變形例中,可以在顎部22設置與各按壓突起17c,44d,49d,18b,45d分別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參照第13(B)圖)。如此一來,藉由各按壓突起17c,44d,49d,18b,45d與卡合凹槽22a之卡合,能正確地實施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相對於顎部22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22a深度比按壓突起17c,44d,49d,18b,45d高度略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而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而且,藉由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凹凸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增大卡合面積。因此,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很難洩漏。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2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密封構件17,44,49之實例,但是,在第12變形例中,可以在與容器本體16,40,47,51,54顎部22中之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b相向面上,形成朝向前述卡止面部17a,44a,49b之環狀突起22c,在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b設置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17d,44e,49e(參照第15圖)。如此一來,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不太會洩漏。又,藉由突起22c與卡合凹槽17d,44e,49e之卡合,能正確地實施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17,44,49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17d,44e,49e深度比突起22c高度還要稍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3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蓋體18,42,45之實例,但是,在第13變形例中,可以在與容器本體16,40,47,51,54顎部22中之蓋體18,42,45相向面上,形成朝向蓋體18,42,45之環狀突起22c,在蓋體18,42,45設置與顎部22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18c,45e(參照第17圖)。如此一來,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2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不太會洩漏。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增大卡合面積。因此,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而很難洩漏。而且,藉由突起22c與卡合凹槽18c,45e之卡合,正確地實施顎部22相對於蓋體18,42,45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18c,45e深度比突起22c高度還要稍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4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之實例,但是,在第14變形例中,可以在與容器本體16,40,47,51,54顎部22中之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b相向面上、及與蓋體18,42,45相向面上,形成環狀突起22c,在密封構件17,44,49卡止面部17a,44a,49b及蓋體18,42,45上設置與突起22c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17d,44e,49e,18c,45e(參照第19圖)。如此一來,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密封壓力。因此,能提高密閉容器15之液密性,而黏性流體10不太會洩漏。又,藉由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卡合,能使卡合面蛇行,而增大卡合面積。因此,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而很難洩漏。而且,藉由突起22c與卡合凹槽17d,44e,49e,18c,45e之卡合,正確地實施顎部22相對於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之定位。而且,在本變形例中,係使卡合凹槽17d,44e,49e,18c,45e深度比突起22c高度還要稍淺,所以,能強力壓縮顎部22局部,能提高顎部22與蓋體18,42,45之液密性。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5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具備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之實例,但是,在第15變形例中,可以在容器本體16,40,47,51,54顎部22上形貫穿壁厚方向之穿孔22b,在密封構件17,44,49上設置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且朝向蓋體18,42,45之柱狀固著突起17e,44f,49f,在蓋體18,42,45設置沿著顎部22壓縮方向且朝向密封構件17,44,49之柱狀固著突起18d,45f,這些固著突起17e,44f,49f,18d,45f係被插入顎部22穿孔22b。而且,這些固著突起17e,44f,49f,18d,45f之高度係比沿著密封構件17,44,49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17a,44a,49b深度的一半,使密封構件17,44,49固著突起17e,44f,49f與蓋體18,45固著突起18d,45f之尖端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參照第20圖)。如此一來,能正確地實施密封構件17,44,49或蓋體18,42,45相對於顎部22之定位。而且,在顎部22穿孔22b內,固著有這些固著突起17e,44f,49f,18d,45f,所以,能使容器本體16,40,47,51,54、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以物理性嵌合來強固地組裝。
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16變形例 在第1、第12及第13實施形態(包含變形例)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39,43,46,50,53中,雖然例示有在上述第15變形例中,於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兩者設置固著突起17e,44f,49f,18d,45f之實例,但是,在第16變形例中,可以在兩者中之任一者上,設置與沿著密封構件17,44,49壁厚方向之卡止面部17a,44a,49b深度具有相同高度尺寸之固著突起17e,44f,49f或固著突起18d,45f(參照第21圖)。如此一來,就無須容器本體16,40,47,51,54相對於無設置固著突起17e,44f,49f,18d,45f之另一者的定位,同時與第15變形例相同地,能使容器本體16,40,47,51,54、密封構件17,44,49及蓋體18,42,45以物理性嵌合來強固地組裝。
2...密閉容器
1...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可撓部
4...機械底板
5...安裝軸
6...蓋部
7...框體
8...垂下彈簧
9...碟體裝置
10...黏性流體
11...周壁部
12...攪拌筒部
13...收容凹部
14...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15...密閉容器
16...容器本體
17...密封構件
18...蓋體
19...周壁部
20...可撓部
21...中央安裝部
22...顎部
23...碟體裝置
24...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25...蓋體
26...蓋體
28...蓋體
27...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0...蓋體
29...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2...密封構件
31...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4...蓋體
33...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6...容器本體
35...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37...密封構件
38...蓋體
40...容器本體
39...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41...周壁部
42...蓋體
44...密封構件
43...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45...蓋體
46...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47...容器本體
48...周壁部
51...容器本體
50...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52...周壁部
53...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54...容器本體
55...周壁部
60...容器本體
58...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61...密封構件
59...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63...蓋體
62...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7a...穿孔
64...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16a...開口端
17a...卡止面部
17b...固著面部
17c,18b,44d,45d,49d...按壓突起
18a...固著面部
17d,44e,49e,18c,45e...卡合凹槽
19a...突起
17e,44f,49f,18d,45f...固著突起
19b...安裝凹槽部
21a...收容凹部
22a...卡止凹槽
22b...穿孔
22c...突起
25a...凸壁部
26a...凸壁部
26b...間隙部
28a...凸壁部
28b...固著面部
28c...內面
30a...凸壁部
30b...間隙部
32a...卡止面部
32b...固著面部
32c...按壓突起
34a...凸壁部
34b...固著面部
34c...按壓突起
36a...開口端
36a...開口端
37a...卡止面部
37a...卡止面部
37b...固著面部
37c...固著突起
38b...固著面部
38c...固著突起
42a...凸壁部
42b...間隙部
44a...卡止面部
44b...固著面部
44c...外壁部
48a...突起
49a...外壁部
52a...突起
52b...卡止部
52c...凹槽部
55a...突起
55b...卡止部
60a...開口端
61a...卡止面部
61b...固著面部
61c...卡合凹槽
63a...凸壁部
63b...固著面部
63c...卡合凹槽
第1圖係安裝有第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之碟體裝置的說明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剖面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密閉容器剖面圖。
第4圖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5圖係蓋體之俯視圖;第5(A)圖係使用於第4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蓋體俯視圖;第5(B)圖係其變形例之俯視圖。
第6圖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7圖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8圖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9圖係密封構件與容器本體的說明圖;第9(A)圖係第8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密封構件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第9(B)圖係其變形例之放大說明圖。
第10圖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11圖係蓋體與容器本體的說明圖;第11(A)圖係第10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蓋體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第11(B)圖係其變形例之放大說明圖。
第12圖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13圖係密封構件、蓋體與容器本體的說明圖;第13(A)圖係第12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密封構件、蓋體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第13(B)圖係其變形例之放大說明圖。
第14圖係表示第8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15圖係第14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密封構件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
第16圖係表示第9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17圖係第16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蓋體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
第18圖係表示第10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19圖係第18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密封構件、蓋體與容器本體的放大說明圖。
第20圖係表示第11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1圖係密封構件、蓋體與容器本體的說明圖;第21(A)圖係第20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變形例放大說明圖;第20(B)圖係第20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另一變形例放大說明圖。
第22圖係表示第12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3圖係表示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4圖係表示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第1變形例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5圖係表示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第2變形例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6圖係表示第13實施形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第3變形例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7圖係各實施形態共通之第5變形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相當於第2圖之剖面圖。
第28圖係安裝有一先前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碟體裝置說明圖。
第29圖係第28圖所示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的剖面圖。
4...機械底板
5...安裝軸
7...框體
7a...穿孔
10...黏性流體
15...密閉容器
16...容器本體
16a...開口端
17...密封構件
17a...卡止面部
17b...固著面部
18...蓋體
18a...固著面部
19...周壁部
19a...突起
19b...安裝凹槽部
20...可撓部
21...中央安裝部
21a...收容凹部
22...顎部
14...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

Claims (11)

  1. 一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39,43,46,50,53,56,58,59,62,64),具有由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及閉塞前述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的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所構成之密閉容器(15)、及封填到前述密閉容器(15)之黏性流體(10),使密閉容器(15)固定在支撐體(7)及被支撐體(4),使被支撐體(4)之震動以黏性流體(10)之黏性阻力來衰減,其特徵在於:在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設置往外側突出之顎部(22),同時在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外周,係具備具有相對卡止在前述顎部(22)上之卡止面部(17a,32a,37a,44a,49a,61a)、及相對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固著之固著面部(17b,32b,37b,44b,49c,61b),且藉由固著面部(17b,32b,37b,44b,49c,61b)與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之固著,卡止面部(17a,32a,37a,44a,49b,61a)在與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之間,係於壓縮狀態下夾持前述顎部(22),而密封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之密封構件(17,32,37,44,49,61), 在顎部(22)設置貫穿壁厚之穿孔(22b),在密封構件(17)或蓋體(18)中之至少一者上,設置貫穿前述穿孔(22b)而固著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之固著突起(17e,18d)。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其中,使密封構件(17)及蓋體(18)以能超音波熔著的硬質樹脂材料來形成,在蓋體(18)上設置密封構件(17)之固著面部(17b)及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的固著面部(18a)。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27,29,31,33,35,39,56,58,59,62,64),其中,在蓋體(25,26,28,30,34,38,42,57,63)上,設置往容器本體(16,36,40,60)開口端(16a,36a,40a,60a)側中之內周面側邊突出之凸壁部(25a,26a,28a,30a,34a,38a,42a,57a,63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43,46,50,53),其中,在密封構件(44,49)上,設置往容器本體(40,47,51,54)開口端(40a,47a,51a,54a)側中之外周面側邊突出之外壁部(44c,49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27,29,31,33,35,39,56,58,59,62,64),其中,設置凸壁部(25a,26a,28a,30a,34a,38a,42a,57a,63a)使其接觸容器本體(16,36,40,60)開口端(16a,36a,40a,60a)側之內周面。
  6. 一種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14,24,27,29,31,33,35,39,43,46,50,53,56,58,59,62,64),具有由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及閉塞前述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的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所構成之密閉容器(15)、及封填到前述密閉容器(15)之黏性流體(10),使密閉容器(15)固定在支撐體(7)及被支撐體(4),使被支撐體(4)之震動以黏性流體(10)之黏性阻力來衰減,其特徵在於:在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設置往外側突出之顎部(22),同時在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外周,係具備具有相對卡止在前述顎部(22)上之卡止面部(17a,32a,37a,44a,49a,61a)、及相對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固著之固著面部(17b,32b,37b,44b,49c,61b),且藉由固著面部(17b,32b,37b,44b,49c,61b)與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之固著,卡止面部(17a,32a,37a,44a,49b,61a)在與蓋體(18,25,26,28,30,34,38,42,45,57,63)之間,係於壓縮狀態下夾持前述顎部(22),而密封容器本體(16,36,40,47,51,54,60)開口端(16a,36a,40a,47a,51a,54a,60a)之密封構件(17,32,37,44,49,61),在蓋體(25,26,28,30,34,38,42,57,63)上,設置往容 器本體(16,36,40,60)開口端(16a,36a,40a,60a)側中之內周面側邊突出之凸壁部(25a,26a,28a,30a,34a,38a,42a,57a,63a),其中,使凸壁部(26a,28a,30a,42a)形成環狀,在前述凸壁部(26a,28a,30a,42a)設置排氣用間隙部(26b,28d,30b,42b)。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33,58),其中,設置更壓縮顎部(22)到夾持顎部(22)之密封構件(32)的卡止面體(32a)或蓋體(34)中之至少一者上的按壓突起(32c,34c)。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1,33,58),其中,在夾持顎部(22)之密封構件(32)的卡止面體(32a)或蓋體(34)之至少一者上設置突起(32c,34c),在顎部(22)上設置與顎部(22)凹凸卡合之卡合凹槽(22a)。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59,62,64),其中,在夾持顎部(22)之密封構件(61)的卡止面體(61a)或蓋體(63)之至少一者上設置卡合凹槽(61c,63c),在顎部(22)上設置與顎部(22)凹凸卡合之突起(22c)。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35),其中,在顎部(22)設置貫穿壁厚之穿孔(22b),在密封構件(37)或蓋體(38)中之至少一者上,設置貫穿前述穿孔(22b)而固著密封構件(37)及蓋體(38)之固著 突起(37c,38c)。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封填有黏性流體之阻滯器(24,27,29,31,33,35,39,56,58,59,62,64),其中,使密封構件(32,37,61)及蓋體(25,26,28,30,34,38,42,57,63)以能超音波熔著的硬質樹脂材料來形成,在蓋體(25,26,28,30,34,38,42,57,63)上,設置密封構件(32,37,61)之固著面部(32b,37b,61b)及以超音波熔著來固著的固著面部(25b,26c,28b,30c,34b,38b,42c,57b,63b)。
TW096131051A 2006-09-14 2007-08-22 A viscous fluid with a viscous fluid TWI4302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9248 2006-09-14
JP2007201820A JP4981576B2 (ja) 2006-09-14 2007-08-02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3885A TW200823885A (en) 2008-06-01
TWI430266B true TWI430266B (zh) 2014-03-11

Family

ID=3865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1051A TWI430266B (zh) 2006-09-14 2007-08-22 A viscous fluid with a viscous flui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900964B1 (zh)
JP (1) JP4981576B2 (zh)
KR (1) KR101377022B1 (zh)
CN (1) CN101145382B (zh)
TW (1) TWI430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8519B2 (ja) * 2008-03-13 2013-01-16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6063138B2 (ja) * 2012-03-27 2017-01-18 ポリマ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
JP6005404B2 (ja) * 2012-05-30 2016-10-12 ポリマ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および防振性組成物
CN107775367A (zh) * 2016-08-26 2018-03-09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浮箱式管具维修支撑架
CN107419947B (zh) * 2017-09-15 2023-05-23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阻尼器
CN111237576A (zh) * 2020-01-17 2020-06-05 朱奎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捣输送中的减震支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23246A1 (fr) * 1982-03-11 1983-09-16 Dunlop Sa Dispositifs a fluide sous pression, tels que verins, ressorts et/ou amortisseurs de chocs et/ou de vibrations
JPH0384243A (ja) * 1989-08-23 1991-04-09 Tokai Rubber Ind Ltd 液体封入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JPH0788868B2 (ja) * 1990-10-16 1995-09-27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H07122983B2 (ja) * 1990-10-22 1995-12-25 大成プラス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の防振装置
JPH06119770A (ja) * 1992-08-18 1994-04-28 Sony Corp 防振機構
JPH08184345A (ja) * 1994-12-28 1996-07-16 Tokai Rubber Ind Ltd 液体封入ダンパー
JPH10318330A (ja) * 1997-05-22 1998-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防振装置
JPH1110660A (ja) * 1997-06-27 1999-01-19 Nifco Inc 防振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JPH1163083A (ja) * 1997-08-11 1999-03-05 Sony Corp ダンパー、防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JP4339428B2 (ja) * 1998-08-24 2009-10-07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減衰可変型粘性流体封入式ダンパー
JP2000220681A (ja) 1999-02-03 2000-08-08 Polymatech Co Ltd バネ定数可変型粘性流体封入式ダンパー
JP2001057068A (ja) 1999-08-19 2001-02-27 Tokai Rubber Ind Ltd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FR2804188B1 (fr) * 2000-01-26 2002-05-03 Dld Internat Amortisseur a haut pouvoir dissipatif
JP2004308892A (ja) * 2003-03-26 2004-11-04 Tokai Rubber Ind Ltd 液体封入ダンパー
JP4172407B2 (ja) * 2004-03-19 2008-10-2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ダンパ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00964A1 (en) 2008-03-19
CN101145382B (zh) 2012-07-04
CN101145382A (zh) 2008-03-19
KR20080024994A (ko) 2008-03-19
JP4981576B2 (ja) 2012-07-25
KR101377022B1 (ko) 2014-03-24
JP2008095951A (ja) 2008-04-24
TW200823885A (en) 2008-06-01
EP1900964B1 (en)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0266B (zh) A viscous fluid with a viscous fluid
US7934709B2 (en) Viscous fluid-sealed damper
KR100966802B1 (ko) 댐퍼 및 메카니컬 섀시의 방진구조
TWI404056B (zh) Viscous fluid sealed damper
JP2000339081A (ja) 操作および表示器
CN1925055B (zh) 粘性流体封入阻尼器以及盘片装置
KR101124710B1 (ko) 부항컵용 밸브, 바디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부항컵
CN112303231A (zh) 密封部件和防水结构
JP4733430B2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及び振動減衰装置
JP4740721B2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2013204610A (ja) ダンパー
JP5118519B2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KR100926709B1 (ko) 밀폐용기
JP2019015358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7162713A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2009257442A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H03223539A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2004251431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925869B2 (ja) ダンパーおよびダンパーの固定構造
JP4723775B2 (ja) ダンパー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2007139009A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2505461Y2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
JP2604241Y2 (ja) 粘性液体ダンパー
JP2011256907A (ja) 粘性流体封入ダンパー
JP2014084917A (ja) フィルム一体型防水パッキ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