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2037B - Purified green tea extract - Google Patents

Purified green tea extrac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2037B
TWI402037B TW097119186A TW97119186A TWI402037B TW I402037 B TWI402037 B TW I402037B TW 097119186 A TW097119186 A TW 097119186A TW 97119186 A TW97119186 A TW 97119186A TW I402037 B TWI402037 B TW I4020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green tea
tea extract
polymer catechins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9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4339A (en
Inventor
Tomoko Konishi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04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4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2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20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23F3/205Using flocculating or adsorb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3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by extraction with sol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7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by chemical treatment, by adsorption or by absorp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Description

純化綠茶萃取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綠茶萃取物之純化物及調配有該純化綠茶萃取物之飲食品。
作為兒茶素(catechin)之效果,報告有α-澱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等(例如,專利文獻1)。為了表現出此種生理效果,必須簡便地攝取大量的兒茶素,因此業者期望開發出將兒茶素高濃度調配於飲食品中之技術。
作為其方法之一,係採用利用綠茶萃取物的濃縮物等茶萃取物,將兒茶素添加於飲料等飲食品中之方法。然而,已知有根據高濃度調配有兒茶素之飲食品之種類的不同,例如於將兒茶素添加入紅茶萃取液或碳酸飲料中之情形等時,源自咖啡因及綠茶之苦澀味的殘留會較大程度地損害飲料的商品價值。
作為自茶萃取物中除去咖啡因等夾雜物之方法,已知有吸附法(專利文獻2~4),萃取法(專利文獻5~6)等。另一方面,作為最近之見解,揭示有藉由減少綠茶萃取物中原本存在的類黃酮(flavonoid)或黃酮醇配糖體(flavonol aglycone)而改善風味之技術。例如有以下方法:製成如下之綠茶萃取物而改善苦味的強度或可口感之方法,該綠茶萃取物含有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50質量%以上,且相對於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沒食 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之總和,將類黃酮類控制在0.0025以下(專利文獻7);或者,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控制在50質量%以上,並且將黃酮醇配糖體相對於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比設為未滿0.002,藉此減少令人不快的苦味或澀味之方法(專利文獻8)。然而,該等方法雖然可改善苦味,但無法改善攝取後之餘味。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3-133928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153910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8-109178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2-335911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平1-289447號公報[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昭59-219384號公報[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06-129757號公報[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特開2007-1893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純化綠茶萃取物,其特徵在於:含有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或其異構物、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或其異構物,且(1)(A)楊梅黃酮(myricetin)、(B)檞皮素(quercetin)及(C)山奈酚(kaempferol)的含有質量之和與(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之比為((A)+(B)+(C))/((D)+(E))=0.0000001~0.010,(2)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 ((D)+(E))為0.01~29質量%,(3)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0.01~49質量%。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調配有上述純化綠茶萃取物之飲食品。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善苦味及餘味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及含有該純化綠茶萃取物之飲食品。
本發明者基於綠茶萃取物之苦味改善及攝取後之餘味改善具有重要性的見解,對於高濃度地含有兒茶素之茶萃取物之持續攝取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為了改善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苦味及餘味,必須減少黃酮醇類並且減少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本發明者進行了更詳細的研究,結果發現此種純化綠茶萃取物中亦可同時抑制著色。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苦味及餘味得以改善並且得以抑制著色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因此,藉由將該純化綠茶萃取物調配於飲食品中,而可開展出廣泛用途。
本發明中之所謂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係指將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等之非表體兒茶素,與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等之表體兒茶素加以合併之總稱。
本發明中之所謂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沒食子酸酯體,係指 將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加以合併之總稱。本發明之純化綠茶萃取物,較好的是含有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或其異構物、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或其異構物者。
又,所謂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係指以該等4種之總質量相對於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8種之總質量的百分率所表示之數值。又,所謂本發明之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之異構物係指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所謂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之異構物係指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本發明中之所謂黃酮醇(flavonol)類,係指楊梅黃酮、檞皮素及山奈酚;所謂黃酮醇類的含有質量之和,係指該等3種黃酮醇類之總質量。該等黃酮醇類之含有質量,可藉由HPLC(高效液相層析法)之分離分析來個別地對各成分進行定量。
本發明中之所謂總多酚類,係指藉由酒石酸鐵法,使用沒食子酸乙酯作為標準溶液,以沒食子酸的換算量而求出其含有質量者。又,本發明中之咖啡因之含有質量,可藉由HPLC之分離分析來進行定量。
本發明中之黃酮醇類((A)楊梅黃酮、(B)檞皮素及(C)山奈酚)的含有質量之和與(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之比為((A)+(B)+(C))/((D)+(E))=0.0000001~0.010,較好的是 0.00001~0.009,更好的是0.0001~0.0085,尤其好的是0.0001~0.007。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0.01~49質量%,較好的是0.1~44質量%,更好的是1~39質量%,尤其好的是5~29質量%。
又,本發明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D)+(E))為0.01~29質量%,較好的是0.01~27質量%,更好的是0.1~25質量%,尤其好的是1~23質量%。
藉由使本發明之純化綠茶萃取物中之黃酮醇類、沒食子酸酯體以及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其異構物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可改善純化綠茶萃取物攝取時之苦味及餘味並且抑制著色。
進而,為了將((A)+(B)+(C))/((D)+(E))設為上述範圍,必須減少飲食品中黃酮醇類的絕對量,或者使飲食品中所含之黃酮醇類在與兒茶素之沒食子酸酯體的關係中相對地減少。例如,除將各成分加入飲食品中以使上述關係成立之方法以外,尚可舉出以下方法:單獨於醇類中或者於含有醇類的環境中對綠茶萃取物實施如後述的吸附劑處理之方法;或將綠茶萃取物分散或溶解於水或有機溶劑與水的混合液中,然後如後述般以活性炭以及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進行接觸處理之方法;或者該等方法之組合等。
本發明中之(F)咖啡因/(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含有質量比,較好的是0.0001~0.25,進而較好的是0.001~0.15,更 好的是0.001~0.1,尤其好的是0.001~0.08。若(F)咖啡因/(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含有質量比為上述範圍,則在攝取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時咖啡因不會變得過多,於苦味、餘味方面亦為較好。
本發明中之(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H)總多酚類之含有質量比,較好的是0.80~1.2,進而較好的是0.85~1.15,更好的是0.9~1.1。若(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H)總多酚類之含有質量比為上述範圍,則可減少存在於純化綠茶萃取物中之除了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以外的其他成分之存在比,因而較好。
本發明之純化綠茶萃取物,自簡便地攝取大量的兒茶素之目的考慮,較好的是其固形分中含有25~95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該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含量較好的是40~95質量%,更好的是50~90質量%,尤其好的是55~80質量%。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綠茶萃取物,可舉出由綠茶葉獲得之萃取液。作為所使用之茶葉,更具體地舉出:將由Camellia(山茶)屬例如C. sinensis、C. assamica及藪北種或者其等的雜種等中獲得之茶葉進行製茶而成之茶葉。經製茶之茶葉中,有煎茶、番茶、玉露、碾茶、釜炒茶等之綠茶類。又,亦可使用實施有超臨界狀態二氧化碳接觸處理之茶葉。
關於萃取茶之方法,係採用攪拌萃取、管柱法、滴液萃取等先前的方法。又,亦可向萃取時的水中預先添加抗壞 血酸鈉等有機酸或有機酸鹽類。又,亦可併用以下方法:一面進行煮沸脫氣或通入氮氣等惰性氣體以除去溶存氧,一面於所謂非氧化環境中進行萃取。以如此方式獲得之萃取液,可直接用於本發明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製備,亦可加以乾燥、濃縮再用於本發明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製備。作為茶萃取物之形態,可舉出:液體、漿體、半固體、固體之狀態。
對於本發明所使用之綠茶萃取物,可將綠茶萃取物的濃縮物溶解或稀釋於水或有機溶劑中使用,來代替使用自茶葉萃取的萃取液,亦可將源自茶葉的萃取液與綠茶萃取物的濃縮物併用。
此處,所謂綠茶萃取物的濃縮物,係指將利用熱水或水溶性有機溶劑自綠茶葉萃取的萃取物加以濃縮者,例如,係指藉由日本專利特開昭59-21938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4-2058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26090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306279號公報等所記載之方法而製備者。具體而言,作為綠茶萃取物,亦可使用市售之東京FOODTECHNO公司製「Polyphenon」,伊藤園公司製「Teafuran」、太陽化學公司製「Sunphenon」等粗兒茶素製劑作為固體綠茶萃取物。
於本發明中,就改善苦味及餘味、抑制著色之觀點而言,成為純化綠茶萃取物的原料之綠茶萃取物,較好的是使用如下述者:其中((A)+(B)+(C))/((D)+(E))之質量比為0.0035~0.01(較好的是0.004~0.0095,更好的是 0.0045~0.009),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為20~50質量%(較好的是25~45質量%,更好的是30~40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5~53質量%(較好的是10~52質量%,更好的是15~49質量%),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含有質量比為0.01~0.25(較好的是0.01~0.22,更好的是0.01~0.20)。
於本發明中,使綠茶萃取物直接地、或者在分散或溶解於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中的狀態下,與活性炭以及酸性白土及/或活性白土(以下亦稱為「酸性白土等」)接觸,藉此可將綠茶萃取物純化。
使綠茶萃取物與活性炭及酸性白土等接觸之順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1)使綠茶萃取物分散或溶解於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中,然後與活性炭及酸性白土等接觸之方法;(2)使活性炭及酸性白土等分散於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中,然後與綠茶萃取物接觸處理之方法;(3)使綠茶萃取物於酸性白土等的存在下與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接觸,繼而與活性炭接觸之方法;其中較好的是(1)及(3)之方法。亦可於(1)~(3)之方法中的各步驟間加入過濾步驟,在過濾分離後進入下一步驟。
在進行接觸處理時,為了高效率地萃取出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獲得純化綠茶萃取物,較好的是將pH值調整為4~6之範圍而進行接觸處理。為了調整pH值,可在有機酸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質量比率(有機酸/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為0.01~0.20之範圍內添加檸檬酸、乳酸、酒石酸、琥珀酸、 蘋果酸等有機酸。
可利用批次式、使用管柱之連續處理等任意方法來進行接觸處理;例如,綠茶萃取物與活性炭之接觸方法,可採用使用活性炭管柱之連續處理等方法。一般而言,可採用以下方法:添加粉末狀的活性炭等再加以攪拌以選擇性地吸附咖啡因,然後藉由過濾操作除去咖啡因而獲得濾液之方法;或者,使用填充有顆粒狀的活性炭等之管柱,藉由連續處理選擇性地吸附咖啡因之方法等。
作為綠茶萃取物純化所使用之有機溶劑,較好的是水溶性有機溶劑,例如可舉出:甲醇、乙醇等之醇類,丙酮等之酮類,乙酸乙酯等之酯類,特別是若考慮到使用於飲食品,則較好的是乙醇。作為水,可舉出:離子交換水、自來水、天然水等,特別是就味道方面而言,較好的是離子交換水。
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質量比,較好的是60/40~97/3,更好的是60/40~75/25,尤其好的是85/15~95/5,此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萃取效率、綠茶萃取物之純化效率等方面而言為較好。
綠茶萃取物與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之比例為相對於100質量份之混合液添加10~40質量份、更好的是10~30質量份、尤其好的是15~30質量份之綠茶萃取液(以乾燥質量換算)而進行處理,此可高效率地處理綠茶萃取物,因而較好。
接觸處理中,較好的是設置10~180分鐘左右之熟化時 間。該等處理可於10~60℃下進行,尤其好的是於10~50℃下進行,更好的是於10~40℃下進行。
作為接觸處理中所使用之活性炭,若係通常以工業級而使用者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ZN-50(北越碳公司製),Kuraraycoal GLC、Kuraraycoal PK-D、Kuraraycoal PW-D(KURARAY CHEMICAL公司製),白鷲AW50、白鷲A、白鷲M、白鷲C(武田藥品工業公司製)等市售品。
活性炭之孔隙體積較好的是0.01~0.8 mL/g,尤其好的是0.1~0.8 mL/g。又,活性炭之比表面積較好的是800~1600 m2 /g、尤其好是900~1500 m2 /g之範圍。再者,該等物性值係基於氮吸附法而獲得之值。
相對於100質量份之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添加0.5~8質量份、尤其好的是0.5~3質量份之活性炭,此就咖啡因除去效率、過濾步驟中之濾餅阻力較小之方面而言為較好。
接觸處理中所使用之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均係含有作為普通化學成分之SiO2 、Al2 O3 、Fe2 O3 、CaO、MgO等者,較好的是SiO2 /Al2 O3 比為3~12,尤其好的是4~9者。又,較好的是具有以下組成者:含有2~5質量%之Fe2 O3 、0~1.5質量%之CaO、及1~7質量%之MgO。
活性白土,係以硫酸等無機酸將天然產出的酸性白土(蒙脫土系黏土)加以處理者,係具備具有較大比表面積及吸附能力的多孔質構造之化合物。藉由對酸性白土進一步進行酸處理,而使比表面積變化,使脫色能力改善及使物性變化為已知。
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之比表面積,視酸處理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較好的是50~350 m2 /g,pH值(5質量%懸浮液)較好的是2.5~8,尤其好的是3.6~7。例如,作為酸性白土,可使用MIZUKA-ACE # 600(水澤化學公司製)等市售品。
又,活性炭與酸性白土等之比例,以質量比計,相對於1份之活性炭,酸性白土等較好的是1~10份,較好的是活性炭: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1:1~1:6。
相對於100質量份之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較好的是添加2.5~25質量份、尤其好的是2.5~15質量份之酸性白土等。若酸性白土等之添加量過少,則有咖啡因除去效率下降之傾向,又,若酸性白土等之添加量過多,則有過濾步驟中之濾餅阻力增大之傾向。
自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中分離活性炭等時之溫度,較好的是-15~78℃,更好的是-5~40℃。若在此溫度範圍外,則分離性差,又有時可見溶液之性狀產生變化。
分離方法可應用公知之技術,例如,除所謂過濾器分離或離心分離等方法以外,亦可藉由通過裝有活性炭等粒狀物質之管柱而進行分離等。
又,於本發明中,在將綠茶萃取物進行純化時可使用合成吸附劑。合成吸附劑通常為不溶性之三維交聯結構聚合物,且實質上不具備如離子交換基之官能基。較好的是,可使用離子交換能未滿1 meq/g者。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合成吸附劑,可使用:其母體為苯乙烯系,例如 Amberlite XAD4、Amberlite XAD16HP、Amberlite XAD1180、Amberlite XAD2000(供應源:美國ROHM & HASS公司),Diaion HP20、Diaion HP21(三菱化學公司製),Sepabeads SP850、Sepabeads SP825、Sepabeads SP700、Sepabeads SP70(三菱化學公司製),VPOC1062(Bayer公司製);其母體為對溴原子進行核取代而增強吸附力之修飾苯乙烯系,例如Sepabeads SP205、Sepabeads SP206、Sepabeads SP207(三菱化學公司製);其母體為甲基丙烯酸系,例如Diaion HP1MG,Diaion HP2MG(三菱化學公司製);其母體為酚系,例如Amberlite XAD761(ROHM & HASS公司製);丙烯酸系,例如Amberlite XAD7HP(ROHM&HASS公司製):其母體為聚乙烯系,例如TOYOPEARL、HW-40C(TOSOH公司製);其母體為葡聚糖系,例如SEPHADEX、LH-20(PHARMACIA公司製)等。
作為合成吸附劑,較好的是其母體為苯乙烯系、甲基丙烯酸系、丙烯酸系、聚乙烯系,特別是就兒茶素與咖啡因之分離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苯乙烯系。
作為本發明中使綠茶萃取物吸附於合成吸附劑之方法,可採用:向綠茶萃取物中添加合成吸附劑再加以攪拌而進行吸附,然後藉由過濾操作回收合成吸附劑之批次方法;或者,使用填充有合成吸附劑之管柱,藉由連續處理進行吸附處理之管柱方法,但就生產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使用管柱之連續處理方法。合成吸附劑之使用量,相對於綠 茶萃取物,較好的是10體積%,更好的是15體積%,尤其好的是20體積%,此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吸附效率等方面而言為較好。
對於填充有合成吸附劑之管柱,較好的是預先以SV(空間速度)=0.5~10[h-1 ],相對於合成吸附劑之通液倍數為2~10[v/v]的通液條件使用95 vol%乙醇水溶液加以清洗,而將合成吸附劑之原料單體或其他雜質等除去。而且,之後以SV=0.5~10[h-1 ],相對於合成吸附劑之通液倍數為1~60[v/v]之通液條件加以清洗,以除去乙醇而將合成吸附劑之含液置換為水系,藉由此方法可提高對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吸附能力。
作為使綠茶萃取物於管柱中進行通液時之條件,於使綠茶萃取物吸附於合成吸附劑之情形時,綠茶萃取物中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濃度,較好的是0.1~22質量%,進而較好的是0.1~15質量%,更好的是0.5~10質量%,尤其好的是0.5~3質量%,此就吸附於樹脂之吸附效率方面而言為較好。
作為使綠茶萃取物於填充有合成吸附劑的管柱中進行通液之條件,較好的是,以通液速度SV(空間速度)=0.5~10[h-1 ],相對於合成吸附劑之通液倍數為0.5~20[v/v]之條件進行通液。若通液速度為10[h-1 ]以下或通液量為20[v/v]以下,則可充分吸附非聚合體兒茶素類。
於吸附綠茶萃取物後,較好的是用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清洗合成吸附劑。作為合成吸附劑清洗中所使用之水溶 液,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回收率方面而言,較好的是pH值為7以下之水,亦可使用與水溶性有機溶劑之混合系。作為水溶性有機溶劑,可舉出丙酮、甲醇、乙醇等,就使用於飲食品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乙醇。所含有之有機溶劑之濃度為0~20質量%,較好的是0~10質量%,進而較好的是0~5質量%,此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回收率方面而言為較好。
於該清洗步驟中,較好的是,以通液速度SV(空間速度)=0.5~10[h-1 ],相對於合成吸附劑之通液倍數為1~10[v/v]之條件,將附著於合成吸附劑上的雜質除去。進而,以通液速度SV=0.5~5[h-1 ],通液倍數為1~5[v/v]之條件進行清洗,此就夾雜物之除去效果及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回收率方面而言為較好。
繼而,以有機溶劑水溶液或鹼性水溶液使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溶出。
作為有機溶劑水溶液,係使用水溶性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系;作為水溶性有機溶劑,可舉出:丙酮、甲醇、乙醇等。其中,就使用於飲食品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乙醇。水溶性有機溶劑之濃度為20~70質量%,較好的是30~60質量%,進而較好的是30~50質量%,此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回收率方面而言為較好。
作為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溶出中所使用之鹼性水溶液,可較好地使用鹼金屬鹽及鹼土類之鹼性水溶液,較好的是鈉系之鹼性水溶液,例如,可較好地使用氫氧化鈉水溶 液、碳酸鈉水溶液等。又,鹼性水溶液之pH值較好的是7~14之範圍。就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回收率方面而言,pH值較好的是9~14.0,尤其好的是10~13.5。作為pH值為7~14之鈉系水溶液,可舉出:4%以下之氫氧化鈉水溶液、1N-碳酸鈉水溶液等。可將水溶性有機溶劑混合於鹼性水溶液中。作為有機溶劑之濃度,就咖啡因與兒茶素之分離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0~90質量%之範圍,進而較好的是0~50質量%,更好的是0~20質量%。
於溶出步驟中,可使用pH值互為不同的2種以上之鹼性水溶液作為溶出所使用之鹼性水溶液,使該等鹼性水溶液以pH值由低向高之順序與合成吸附劑接觸。可於各pH值區域將不同的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或其他成分脫附。
較好的是,以通液速度SV(空間速度)=2~10[h-1 ],相對於合成吸附劑之通液倍數為1~30[v/v]之條件,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溶出。進而,以通液速度SV=3~7[h-1 ],通液倍數為3~15[v/v]之條件進行溶出,此就生產性及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回收率方面而言為較好。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合成吸附劑,於純化處理後可藉由使用特定之方法而加以再利用。具體而言,將如乙醇之有機溶劑進行通液,使吸附於合成吸附劑上的咖啡因等不需要成分脫附。或者,使如氫氧化鈉之鹼水溶液進行通液、清洗,可使合成吸附劑上所殘留的所有水溶性成分脫附。亦可進一步組合使用水蒸氣之清洗。
以鹼性水溶液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溶出之溶出液呈鹼 性,但就非聚合兒茶素類的穩定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理想的是將溶出液之pH值調整為7以下,進而較好的是將pH值調整為1~6,更好的是調整為1~5,尤其好的是調整為2~4。具體而言,可利用以下方法:使用酸進行中和、使用電透析除去鹼金屬離子,或者使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鹼金屬離子。作為離子交換樹脂,尤其好的是使用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就處理的簡便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pH值調整。作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具體而言,可使用:Amberlite 200CT、Amberlite IR120B、Amberlite IR124、Amberlite IR118(供應源:美國ROHM & HASS公司),Diaion SK1B、Diaion SK1BH、Diaion SK102、Diaion PK208、Diaion PK212(三菱化學公司製)等。
對於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溶出液,將其濃縮再進行固液分離且將析出物除去,此可改善呈味及提高製品的穩定性,因而較好。濃縮可藉由減壓蒸餾、薄膜蒸餾、膜濃縮等來實施。作為濃縮倍率,就呈味及析出物的分離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2~500倍,更好的是2~250倍,尤其好的是2~125倍。濃縮後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濃度,就呈味及析出物的分離性方面而言,較好的是0.1~70質量%,更好的是0.2~50質量%,尤其好的是0.5~25質量%。作為固液分離之具體操作,可舉出:過濾及/或離心分離處理等。將綠茶萃取物水溶液進行固液分離而獲得之水溶性部分即綠茶萃取物水溶液之濁度為0.1~100 NTU,進而較好的是 0.5~70 NTU,更好的是1~50 NTU,此就飲料的呈味及穩定性方面而言為較好。
固液分離之方法,可應用食品工業中可使用之方法。例如,作為以膜過濾進行固液分離之情形時之膜過濾條件,溫度較好的是5~70℃、更好的是10~40℃。膜孔徑,就達到特定的濁度方面而言,較好的是0.1~10 μm,更好的是0.1~5 μm,尤其好的是0.1~2 μm,此就過濾所需時間及渾濁成分的分離性方面而言為較好。膜孔徑之測定方法,可舉出:汞滲法、起泡點試驗、細菌過濾法等普通的測定方法,較好的是使用起泡點試驗中所求得之值。膜過濾中所使用膜之材質,可使用高分子膜、陶瓷膜、不鏽鋼膜等。
又,離心分離機,較好的是分離板型、圓筒型、傾析器型等普通的設備。作為離心分離條件,較理想的是以下條件:溫度較好的是5~70℃,更好的是10~40℃,轉速及時間係以達到特定濁度之方式加以調整。例如,於分離板型之情形時,轉速較好的是3000~10000 rpm,更好的是5000~10000 rpm,尤其好的是6000~10000 rpm,時間較好的是0.2~30分鐘,更好的是0.2~20分鐘,尤其好的是0.2~15分鐘。
又,就飲料的色調穩定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溶出液進行脫色。作為具體的脫色操作,係將純化綠茶萃取物直接地、或者分散或溶解於水或有機溶劑水溶液中,再與選自活性炭、活性白土及酸性白土中的至少一種接觸,藉此可進行脫色。再者,接觸處理方法, 可採用與上述相同之方法。
於欲進一步減低苦味之情形時,可利用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來處理綠茶萃取物。就呈味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在吸附於合成吸附劑前進行酶處理。其中較好的是鞣酸酯酶。例如可舉出:培養麴菌(Aspergillus)屬、青黴菌(Penicillium)屬、根黴菌(Rhizopus)屬的鞣酸酯酶生產菌而獲得之鞣酸酯酶。其中,較好的是源自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者。
具體而言,作為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市售品中可使用:果膠酶PL Amano(天野ENZYME公司製)、半纖維素酶Amano 90(天野ENZYME公司製)、鞣酸酯酶KTFH(KIKKOMAN公司製)等。本發明中所進行之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處理亦即酶反應,適宜以丹寧醯基水解酶EC3.1.1.20等來進行。作為市售品,可舉出:商品名「Tannase」龜甲萬(KIKKOMAN,股)製及鞣酸酯酶「三共」三共(股)製等。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較好的是具有500~100,000 U/g之酶活性,若酶活性為500 U/g以下,則為了在工業上限定的時間內進行處理,則需大量的酶,若酶活性為100,000 U/g以上,則酶反應速度過快,因此難以控制反應系統。此處,1 Unit表示於30℃水中使單寧酸所含的酯鍵1微莫耳水解之酶量。此處,所謂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係指具有分解單寧之活性,若具有該活性則可使用任意之酶。
以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進行處理時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濃度,較好的是0.1~22質量%,更好的是0.1~15質量%,特別好的是0.5~10質量%,尤其好的是0.5~3質量%。
以相對於綠茶萃取物中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具有鞣酸酯酶活性之酶較好是以成為1~300 Unit/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更好的是3~200 Unit/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尤其好的是5~150 Unit/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方式添加。
酶處理之溫度,較好的是獲得最佳酶活性之0~70℃,更好的是0~60℃,尤其好的是5~50℃。
為了終止酶反應,而使酶失去活性。酶失活之溫度較好的是70~100℃,又,其保持時間較好的是10秒~20分鐘。若失活溫度過低,則難以在短時間內使酶充分失去活性,因此反應仍進行,無法在所需的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沒食子酸酯體比率之範圍內停止酶反應。又,若達到失活溫度後保持時間過短,則難以充分地使酶失去活性,因此酶反應仍進行。又,若保持時間過長,則有時會引起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非差向異構化,因而並不佳。
作為酶反應之失活方法,可藉由以批次式或如板式熱交換機之連續式進行加熱而停止酶反應。又,在鞣酸酯酶處理之失活結束後,可藉由離心分離等操作來淨化茶萃取物。
以如此方式獲得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其於調整該純化綠茶萃取物使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成為0.2質量%而以分光光度計測定480 nm處的吸光度(OD480)時之值為0.06以 下、較好的是0.05以下、更好的是0.04以下。
因此,本發明之純化綠茶萃取物不僅苦味及餘味得以改善,而且著色亦被抑制,因此可開展更廣泛的用途,例如,可將本發明之純化綠茶萃取物直接調配於食品或飲料中使用。於此情形時,亦可藉由減壓濃縮、薄膜濃縮等方法除去溶劑。又,於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製品形態期望為粉體之情形時,可藉由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等方法加以粉體化。本發明中所獲得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可減低其苦味及餘味,因此不僅可調配於飲料中,而且亦可作為原料而調配於各種食品中。其中,尤其好的是製成容器裝飲料。
若將使用本發明純化綠茶萃取物之食品或容器裝飲料中的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調整為0.05~0.5質量%、較好的是0.06~0.5質量%、更好的是0.08~0.5質量%、更好的是0.092~0.4質量%、更好的是0.11~0.3質量%、尤其好的是0.12~0.3質量%,則就獲得風味濃厚、無雜味且風味良好之食品或容器裝飲料方面而言為較好。
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若調配入苦澀味抑制劑則易於飲用,因而較好。作為所使用之苦澀味抑制劑,較好的是環糊精。作為環糊精,可使用α-環糊精、β-環糊精、γ-環糊精及支鏈α-環糊精、支鏈β-環糊精、支鏈γ-環糊精。於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中,亦可單獨調配或併用調配入:抗氧化劑、香料、各種酯類、有機酸類、有機酸鹽類、無機酸類、無機酸鹽類、無機鹽類、色素類、乳化劑、保存料、調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膠質、油、維生素、胺基酸、 果汁萃取物類、蔬菜萃取物類、花蜜萃取物類、pH調節劑、品質穩定劑等添加劑。
本發明容器裝飲料之pH值,於25℃下為2~7,較好的是2~6.5,此就呈味及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穩定性方面而言為較好。
於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中,為了確保用以獲得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的生理效果之每天的必需攝取量,亦較好的是,每1瓶本發明容器裝飲料(350~500 mL)中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調配量為300 mg以上,較好的是450 mg以上,更好的是500 mg以上。
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所使用之容器,可作為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成分之成形容器(所謂PET瓶)、金屬罐、與金屬箔或與塑膠膜複合而成之紙容器、瓶等通常形態而提供。
又,上述容器裝飲料,例如,在填充入如金屬罐之容器後,於可進行加熱殺菌之情形時,係以食品衛生法所規定之殺菌條件而製造。對於如PET瓶、紙容器此種無法進行高溫蒸汽高壓殺菌者,可採用以下等方法:預先以與上述相同的殺菌條件,例如以板式熱交換器等進行高溫短時間殺菌,然後冷卻至一定溫度,再填充於容器中。又,亦可於無菌下,於經填充的容器中調配並填充入其他成分。
[實施例] (1)非聚合體兒茶素類及咖啡因之測定
以過濾器(0.45 μm)過濾試料溶液,使用島津製作所製高 效液相層析儀(型號SCL-10AVP),安裝上導入有十八烷基之液相層析儀用填充式管柱L-管柱TM ODS(4.6 mm×250 mm:財團法人化學物質評價研究機構製),於管柱溫度35℃下藉由梯度法進行測定。移動相A液為含有0.1 mol/L乙酸的蒸餾水溶液,B液為含有0.1 mol/L乙酸的乙腈溶液,以流速為1 mL/min、試料注入量為10 μL、UV檢測器波長為280 nm之條件進行測定。再者,梯度條件如下。
(2)楊梅黃酮、檞皮素及山奈酚(黃酮醇類)之測定
以過濾器(0.45 μm)過濾試料溶液,使用WATERS製高效液相層析儀(型號Waters2695),管柱係安裝上Shimpach VP ODS(150×4.6 mm I.D.),於管柱溫度40℃下藉由梯度法進行測定。移動相A液為含有0.05%磷酸的蒸餾水溶液,B液為甲醇溶液,以流速為1 mL/L、試料注入量為10 μL、UV檢測器波長為368 nm之條件進行測定。再者,梯度條件如下。
(3)總多酚類之測定
總多酚類之測定,係藉由酒石酸鐵法,使用沒食子酸乙酯作為標準溶液,而作為沒食子酸之換算量而求出(參考文獻:「綠茶多酚」飲食品用功能性素材有效利用技術系列No.10)。以5 mL酒石酸鐵標準溶液使5 mL試料顯色,以磷酸緩衝液定溶至25 mL,於540 nm處測定吸光度,由使用沒食子酸乙酯之校正曲線求出總多酚類含量。酒石酸鐵標準溶液之製備:以蒸餾水將100 mg硫酸亞鐵七水合物及500 mg酒石酸鈉鉀(羅謝耳鹽)製成100 mL溶液。磷酸緩衝液之製備:將1/15M磷酸氫二鈉溶液與1/15M磷酸二氫鈉溶液混合,將pH值調整為7.5。
(4)固體含量之測定
稱量約1 g試料,於105℃下乾燥3小時以上,再進行稱量。繼而,藉由下式來計算。
固體含量=乾燥後之重量/乾燥前之重量×100
(5)OD480之測定
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調整為0.2質量%之試料溶液,以日立製U2810形分光光度計測定480 nm處之吸光度。
(6)使用硫酸奎寧法(等價濃度試驗法)對苦味及餘味之評價
將硫酸奎寧二水合物調整為與表中記載之苦味強度相對應之濃度。試飲用評價樣品後,判斷苦味強度與標準苦味溶液中的哪一個樣品係相等。由5名評價官能檢查員來進行苦味強度及餘味之確認。(參考文獻:新版官能検查手冊日科技連官能檢查委員會p448~449,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5,1696,347-351)
製造例1:「綠茶萃取物1」
於3 kg之綠茶葉(肯亞產,大葉種)中添加45 kg之88℃熱水,攪拌60分鐘再進行批式萃取。繼而,以100網目金屬 網進行粗過濾後,為了除去萃取液中的微粉而進行離心分離操作,獲得36.8 kg「綠茶萃取液」(pH 5.3)(綠茶萃取液中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0.88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51.6質量%,咖啡因=0.17質量%)。將一部分的綠茶萃取液進行冷凍乾燥,獲得「綠茶萃取物1」。「綠茶萃取物1」中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32.8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51.6質量%,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193。
製造例2:「綠茶萃取物2」
於3 kg之綠茶葉(肯亞產,大葉種)中添加45 kg之88℃熱水,攪拌60分鐘再進行批式萃取。繼而,以100網目金屬網進行粗過濾後,為了除去萃取液中的微粉而進行離心分離操作,獲得36.8 kg「綠茶萃取液」(pH 5.3)(綠茶萃取液中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0.88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51.6質量%,咖啡因=0.17質量%)。將該綠茶萃取液保持於溫度15℃,添加鞣酸酯酶(KIKKOMAN公司製鞣酸酯酶KTFH,500 U/g)以使其濃度相對於綠茶萃取液達到430 ppm,保持55分鐘,將溶液加熱至90℃,保持2分鐘使酶失活,而終止反應(pH 5.2)。接著,於70℃、6.7 kpa之條件下,以減壓濃縮進行濃縮處理直至Brix濃度達20%,進而進行噴霧乾燥,而獲得1.0 kg粉末狀之經鞣酸酯酶處理之「綠茶萃取物2」。所獲得之「綠茶萃取物2」中,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30.5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31.6質量%,咖啡 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183。
實施例1
於25℃、250 rpm之攪拌條件下,使100 g之酸性白土(MIZUKA-ACE # 600,水澤化學公司製)分散於800 g之92質量%乙醇水溶液中,攪拌約10分鐘後,投入120 g「綠茶萃取物1」與80 g「綠茶萃取物2」之混合物,於室溫下繼續攪拌約3小時(pH 4.1)。其後,以2號濾紙過濾掉生成的沈澱及酸性白土。向所獲得之濾液中添加417 g離子交換水,於15℃、100 rpm攪拌條件下攪拌約5分鐘。對該混合溶液,使用小型冷卻離心分離機(日立工機公司製),於操作溫度15℃下分離出析出的渾濁成分(6000 rpm,5分鐘)。使分離後之溶液與30 g活性炭(Kuraraycoal GLC,KURARAY CHEMICAL公司製)接觸,繼而利用0.2 μm薄膜過濾器進行過濾。然後進行冷凍乾燥,而獲得「純化綠茶萃取物1」。
「純化綠茶萃取物1」中含有59.5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44.1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061,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928,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GCg)=21.8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128。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6.0,餘味為6.5。
實施例2
將85 g「綠茶萃取物2」於8415 g離子交換水中於25℃下攪拌30分鐘而使其溶解(鞣酸酯酶處理液)。於不鏽鋼管柱1(內徑110 mm×高230 mm,容積2185 mL)中填充2048 mL合成吸附劑SP-70(三菱化學(股)製)。其次,將該鞣酸酯酶處理液(相對於合成吸附劑為4倍容積)以SV=1(h-1 )在管柱1中進行通液,將透過液廢棄。接著,以SV=1(h-1 )用2048 mL(相對於合成吸附劑為1倍容積)水進行清洗。水洗後,將4096 mL(相對於合成吸附劑為2倍容積)之50質量%乙醇水溶液以SV=1(h-1 )進行通液,獲得4014 g「樹脂處理品1」(pH 4.58)。該萃取物中含有1.89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36.2質量%。又,咖啡因為0.281質量%。茶萃取物之固形分中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為60.1質量%。
繼而,於不鏽鋼管柱2(內徑22 mm×高145 mm,容積55.1 mL)中填充8.5 g粒狀活性炭太閤SGP(二村化學(股)製)。將1000 g「樹脂處理品1」以SV=1(h-1 )在管柱2中進行通液(活性炭之量相對於經鞣酸酯酶處理之綠茶萃取物為0.4)。進而進行冷凍乾燥而獲得「樹脂處理品2」,將其作為「純化綠茶萃取物2」。
該「純化綠茶萃取物2」中含有77.6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26.1質量%。又,咖啡因為0.02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003,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1.072,EGCg+GCg=18.1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 =0.00017。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5.0,餘味為5.3。
實施例3
於25℃、250 rpm之攪拌條件下,使100 g之綠茶萃取物(Polyphenon HG,三井農林公司製)分散於100 g之70質量%乙醇水溶液中,投入25 g活性炭Kuraraycoal GLC(KURARAY CHEMICAL公司製)及30 g酸性白土MIZUKA-ACE # 600(水澤化學公司製),然後繼續攪拌約10分鐘。其次,用30分鐘滴加800 g之95質量%乙醇水溶液,然後於室溫下持續攪拌30分鐘。其後,再次以2號濾紙進行過濾,繼而利用0.2 μm薄膜過濾器進行再過濾。最後將200 g離子交換水添加至濾液中,於40℃下、以0.0272 kg/cm2 蒸餾除去乙醇,進行噴霧乾燥後,將所獲得之粉末溶解於離子交換水中成為50質量%,以5℃、30分鐘、3000 rpm之條件實施離心分離處理。取以如此方式獲得之上清液,進而進行冷凍乾燥而獲得「純化綠茶萃取物3」。
「純化綠茶萃取物3」中含有44.6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46.2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070,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944,EGCg+GCg=16.4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311。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為6.5,餘味為7.0。
比較例1
將120 g「綠茶萃取物1」與80 g「綠茶萃取物2」加以混 合。該混合物中含有32.3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43.6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181,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806,EGCg+GCg=11.1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1057。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6.2,餘味為7.3。
比較例2
「綠茶萃取物1」中,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濃度=32.8質量%,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51.6質量%,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193,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809,EGCg+GCg=13.1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786。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7.0,餘味為8.0。
比較例3
三井農林公司製Polyphenon HG中,含有31.9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54.6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189,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820,EGCg+GCg=13.4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340。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5.5,餘味為8.5。
比較例4
三井農林公司製Polyphenon 70S中,含有81.8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 比率為62.3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002,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935,EGCg+GCg=39.9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040。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8.2,餘味為8.7。
比較例5
將6 g水加溫至50℃,添加3 g綠茶萃取物(商品名「PF-TP80」,PHARMAFOODS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及0.075 g活性白土(商品名「Galleon Earth」,水澤化學工業製),攪拌混合30分鐘,進而,添加0.067 g矽藻土(商品名「Radiolite」,昭和化學工業製),過濾除去矽藻土、活性白土、不溶物。其次,添加0.45 g活性炭(商品名「Carborafin」,日本ENVIRO CHEMICALS製),於50℃下攪拌混合30分鐘。然後,添加0.132 g粉末纖維素(商品名「KC Flock」,日本製紙化學品製),進行抽氣過濾而除去活性炭及粉末纖維素。以蒸發器將所獲得之水溶液加以濃縮,獲得1.31 g「純化綠茶萃取物4」。
「純化綠茶萃取物4」中含有76.2質量%之非聚合體兒茶素類,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74.6質量%。又,咖啡因/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比=0.085,非聚合體兒茶素類/總多酚類比=0.881,EGCg+GCg=46.1質量%,黃酮醇類/(EGCg+GCg)=0.00016。
進行風味之評價,結果苦味為8.6,餘味為9.0。
實施例4
使用實施例1及2之純化綠茶萃取物製備表3所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基於食品衛生法進行殺菌處理及熱裝填充,製成容器裝飲料。
由表2之各實施例與各比較例的比較可判明,藉由將純化綠茶萃取物中之黃酮醇類與(EGCg+GCg)之質量比設為0.010以下、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EGCg+GCg)率設為0.01~29質量%、且將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設為0.01~49質量%,而獲得具有可滿足苦味及餘味兩方面的風味並且抑制著色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可判明,特別是如實施例2般,藉由使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下降至26質量%,可顯著改善苦味及餘味。

Claims (6)

  1. 一種純化綠茶萃取物,其係使綠茶萃取物吸附於合成吸附劑後,以有機溶劑水溶液或鹼性水溶液使非聚合體兒茶素類溶出而獲得者,其係(1)(A)楊梅黃酮、(B)檞皮素及(C)山奈酚的含有質量之和與(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之比為((A)+(B)+(C))/((D)+(E))=0.0000001~0.010,(2)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D)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E)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有質量之和((D)+(E))為0.01~29質量%,(3)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比率為0.01~49質量%。
  2. 如請求項1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其(F)咖啡因與(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之含有質量比(F)/(G)為0.0001~0.25。
  3. 如請求項1之純化綠茶萃取物,其(G)非聚合體兒茶素類與(H)總多酚類之含有質量比((G)/(H))為0.8~1.2。
  4. 一種食品,其係調配有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純化綠茶萃取物者。
  5. 一種飲料,其係調配有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純化綠茶萃取物者。
  6. 如請求項5之飲料,其係容器裝飲料。
TW097119186A 2007-05-24 2008-05-23 Purified green tea extract TWI402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7646 2007-05-24
JP2008054565A JP5517412B2 (ja) 2007-05-24 2008-03-05 精製緑茶抽出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4339A TW200904339A (en) 2009-02-01
TWI402037B true TWI402037B (zh) 2013-07-21

Family

ID=4007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9186A TWI402037B (zh) 2007-05-24 2008-05-23 Purified green tea extrac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87656B2 (zh)
EP (1) EP2147604B1 (zh)
JP (1) JP5517412B2 (zh)
KR (1) KR101505696B1 (zh)
CN (1) CN101686701B (zh)
TW (1) TWI402037B (zh)
WO (1) WO20081464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7097B1 (en) * 2002-10-28 2013-10-23 Kao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moving caffeine from caffeine-containing catechin compound composition
JP2010136703A (ja) * 2008-12-15 2010-06-24 Kao Corp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の非ガレート体の製造方法
WO2010109814A1 (ja) 2009-03-23 2010-09-30 花王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
JP5393225B2 (ja) * 2009-04-07 2014-01-22 花王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含有飲料
JP5427499B2 (ja) * 2009-07-10 2014-02-26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717385B2 (ja) * 2010-09-07 2015-05-13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767453B2 (ja) * 2010-09-21 2015-08-19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67452B2 (ja) * 2010-09-21 2015-08-19 花王株式会社 フロストシリアル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58129B (zh) * 2010-12-15 2015-02-18 奥加诺株式会社 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的提纯方法以及提纯装置
KR20130039593A (ko) * 2011-10-12 2013-04-22 주식회사 비케이바이오 카페인이 제거된 카테킨 농축물의 제조방법
US9029518B2 (en) 2012-06-27 2015-05-12 King Saud University Method of extracting kaempferol-based antioxidants from Solenostemma arghel
WO2015094224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Nestec S.A. 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clarity and refreshing attributes and reducing the bitterness and astringency of green tea
GB201405488D0 (en) 2014-03-26 2014-05-07 Infre S A Decaffein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JP6936019B2 (ja) * 2017-02-23 2021-09-15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メチル化カテキン含有茶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JP6777572B2 (ja) * 2017-03-23 2020-10-28 花王株式会社 茶飲料
CN107252112A (zh) * 2017-06-08 2017-10-17 杭州茗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egcg的片剂
KR20190048502A (ko) * 2017-10-31 2019-05-09 (주)아모레퍼시픽 성분 함량이 변화된 차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순환기 질환 개선용 조성물
KR102394664B1 (ko) * 2017-11-14 2022-05-06 (주)아모레퍼시픽 녹차 추출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녹차 추출물
MX2021002838A (es) * 2018-09-24 2021-05-27 Tastes Natural Llc Proceso para aislar modificadores de sabor.
JPWO2020203655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9757A (ja) * 2004-11-04 2006-05-25 Pharma Foods International Co Ltd 苦味やえぐ味を低減した緑茶抽出物、及び該抽出物を含有する飲食品
JP2007001893A (ja) * 2005-06-22 2007-01-11 Ito En Ltd カテキ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9384A (ja) 1983-05-30 1984-12-10 Mitsui Norin Kk 天然抗酸化剤の製造方法
JP2740185B2 (ja) 1988-05-16 1998-04-15 愛媛県青果農業協同組合連合会 ウーロン茶の抽出方法
US4946701A (en) * 1989-08-04 1990-08-07 Procter & Gamble Beverages
JP3018013B2 (ja) 1989-10-19 2000-03-13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α―アミラーゼ活性阻害剤
JPH0420589A (ja) 1990-05-16 1992-01-24 Mitsui Norin Kk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H05153910A (ja) 1991-10-01 1993-06-22 Jacobs Suchard Ag 液体、特に生コーヒー水抽出物を脱カフェイン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3115691B2 (ja) 1992-03-17 2000-12-11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含量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法
JPH05306279A (ja) 1992-04-07 1993-11-19 Shokuhin Sangyo High Separeeshiyon Syst Gijutsu Kenkyu Kumiai 茶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H06343389A (ja) * 1993-06-08 1994-12-20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容器詰緑茶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81733B2 (ja) 1994-10-11 2002-05-13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法
JP3133928B2 (ja) 1995-09-13 2001-02-13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329799B2 (ja) * 2000-11-17 2002-09-30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JP3592681B2 (ja) * 2001-05-16 2004-11-2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JP2002335911A (ja) 2001-05-21 2002-11-26 Japan Organo Co Ltd ポリフェノール類の濃縮・精製方法
JP3706370B2 (ja) * 2003-04-25 2005-10-12 花王株式会社 タンナーゼ処理した緑茶抽出物
JP3597856B2 (ja) * 2003-10-31 2004-12-0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JP4327707B2 (ja) * 2004-12-07 2009-09-09 花王株式会社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702824B2 (ja) * 2004-07-22 2011-06-15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4974B2 (ja) * 2005-05-20 2011-06-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US8962058B2 (en) * 2005-11-23 2015-02-24 The Coca-Cola Company High-potency sweetener composition with antioxidant and compositions sweetened therewith
EP1989943B1 (en) * 2006-03-02 2011-06-01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tea extract
JP4673247B2 (ja) * 2006-04-20 2011-04-20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風味の改善された茶抽出処理物の製造方法
JP4977523B2 (ja) * 2006-05-09 2012-07-1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9757A (ja) * 2004-11-04 2006-05-25 Pharma Foods International Co Ltd 苦味やえぐ味を低減した緑茶抽出物、及び該抽出物を含有する飲食品
JP2007001893A (ja) * 2005-06-22 2007-01-11 Ito En Ltd カテキ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47604A4 (en) 2011-04-13
CN101686701A (zh) 2010-03-31
EP2147604A1 (en) 2010-01-27
WO2008146479A1 (ja) 2008-12-04
KR101505696B1 (ko) 2015-03-24
JP2009000098A (ja) 2009-01-08
TW200904339A (en) 2009-02-01
CN101686701B (zh) 2012-07-04
EP2147604B1 (en) 2014-04-23
US8187656B2 (en) 2012-05-29
JP5517412B2 (ja) 2014-06-11
US20100136205A1 (en) 2010-06-03
KR20100017132A (ko) 201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2037B (zh) Purified green tea extract
TWI409035B (zh) 茶萃取物
KR101049391B1 (ko) 카페인함유 카테킨류 조성물의 탈카페인 방법
TWI454222B (zh) 純化綠茶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JP4977523B2 (ja) 容器詰茶飲料
TWI413500B (zh) Containers
TWI388286B (zh) 純化茶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JP4800779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2008295370A (ja) 容器詰飲料
JP424423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225728A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4242908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4927137B2 (ja) 茶抽出物
JP4242877B2 (ja)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TWI498086B (zh) Polyphenol composition
JP4694921B2 (ja) 容器詰烏龍茶飲料
JP4751205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102748B2 (ja) 容器詰紅茶飲料
JP4242891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393225B2 (ja) 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含有飲料
JP5480940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830267B2 (ja) 容器詰飲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