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93807B - The thermoplastic cellulos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fiber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The thermoplastic cellulos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fiber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93807B
TW593807B TW091113919A TW91113919A TW593807B TW 593807 B TW593807 B TW 593807B TW 091113919 A TW091113919 A TW 091113919A TW 91113919 A TW91113919 A TW 91113919A TW 593807 B TW593807 B TW 5938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ellulose
spinning
weight
derivativ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13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shi Takahashi
Yuuhei Maeda
Yoshitaka Aranishi
Hiroyuki Yamada
Misa Ozaki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931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1332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703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8252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496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4680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93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938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2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ellulose derivatives
    • D01F2/2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ellulose derivatives from organic cellulose esters or ethers, e.g. cellulose 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B3/16Preparation of mixed organic cellulose esters, e.g. cellulose aceto-formate or cellulose aceto-propi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16Plasticis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593807 五、發明說明(2) 劑之纖維素組成物,及其製成的纖維。惟例如特開昭62-2502 1 5號所載,低分子量可塑劑佔組成物中50〜90重量 %,由於含量非常高,紡絲溫度中的加熱減量極大,可塑 劑揮發激烈,曳絲性低。如此,對乙酸纖維素添加外部可 塑劑加以可塑化時,爲使組成物具有充分可塑性,必須添 加大量外部可塑劑,成爲問題。而且,此等方法目的在於 獲得具有選擇性之中空絲,纖維具有外徑200〜3 00 μπι的 非常粗纖度,迄今尙未有衣料用複絲充分良好的熱流動性 ,曳絲性之技術。 另外,利用纖維素衍生物作爲壓出成形或射出成形用熱 塑性塑膠材料,雖已知有將乙酸纖維素藉混配大量酞酸二 甲酯或甘油三乙酯等低分子量可塑劑,而加以可塑化,即 所謂乙酸酯塑膠組成物,惟此組成物含可塑劑30〜50重 量%,熔化特性不佳,且添加之可塑劑有發生滲出的問題 ,無法用於熔紡。 另外,藉添加ε-己內酯衍生物等爲可塑劑,在外部可塑 化之乙酸纖維素組成物,及由此熔紡所得纖維,見於特開 平 9-78339、9-291414、1 0-3 1 7228、1 1 -506 1 75 號公報等 。可是此等公報所載組成物事關對乙酸纖維素爲外部可塑 劑加以可塑化之技術,必須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外部可塑 劑,而在熔紡有外部可塑劑顯著發散的問題。含有大量外 部可塑劑時,於熱定型或染色加工等加熱步驟中,或最終 製品在使用之際,此等外部可塑劑有滲出之虞。 另方面,不加外部可塑劑,對纖維素衍生物進行直接接 593807 五、發明說明(3) 枝反應,加以內部可塑化之方法,已知對乙酸纖維素主鏈 ,將ε-己內酯爲主體加以開環接枝聚合之聚合物及其製法 (特開昭 58-225101、59-86621、和特開平 7-179662、1卜 25 5 80 1號公報等)。此等聚合物無外部可塑劑滲出之虞, 但因側鏈主要由桑己內酯組成,在6 0 °C左右低溫時,會 發生側鏈流動,製成纖維不能滿足最低必要之耐熱性。 再者,要接枝單體使用乳酸二聚體之丙交酯之纖維素衍 生物製法,已見於特開平6-2 87279號公報。此等丙交酯 接枝之乙酸纖維素無滑溜感,側鏈聚乳酸接枝量太多時, 有耐熱性惡化,增高脆性的問題。在特開平6-287279號 公報之說明書中列舉之接枝聚合物例,使用相對於乙酸纖 維素900〜4900重量%之L-丙交酯,所得聚合物組成物在 2 0 0 °C的熔體黏度明顯降低。此時,組成物在熔紡之際如 紡嘴背壓太低時,會有製絲不良的問題。 特開平1 1 -240942號公報揭示把丙交酯接枝化之乙酸纖 維素或纖維素醚與可塑劑之混合組成物。然而,此組成物 含有低分子量可塑劑,在製品使用時,可塑劑有滲出的問 題。 關於纖維的熔紡法,特開平9-783 39、9-291414號公報 、1 0-3 1 7228、1 1 -5 06 1 75號公報揭示因添加ε -己內酯衍 生物等可塑化的乙酸纖維素之熔紡技術。然而,由於此法 係使用高速空氣之製法,空氣壓力變化時容易引起拉速變 化,所得纖維的纖度差異大,以致考慮到要利用於衣料用 纖維時’不算是令人滿意的製絲方法。再者,此等方法係
593807 五、發明說明(4) 「以高速空氣延伸、開纖、就此捲取、或開纖後在捕集用 支持體面上澱積、捕集基材之方法」,是在紡絲後進行解 纖,故在紡絲步驟中未進行集束。因此,紡絲速度高時或 單絲纖度細時,對纖維所施紡絲張力容易增高,即容易發 生斷絲或單絲流動等步驟上的故障。又,從一旦捲取後的 紗筒向延伸機、織機、編機等高次加工用裝置給絲之際, 有舒解性不充分的問題。另外,由於採用高速空氣的拉取 方式,空氣壓力變化時容易改變拉速,所得纖維的纖度參 差大,不適用於衣料用纖維。 因此,向來尙未知有可塑劑不會蒸散,而能高效率熔紡 之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結果尙無方法可提供由熔紡所得 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纖維,具有良好機械特性、均勻性之 局品質。 發明槪述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及其製成的纖維, 係以具有c2-c5重複單位的脂族聚酯側鏈之纖維素酯爲主 成份,在200 °c的加熱減量率在5重量%以下,200°c的 lOOOsec-1 之熔體黏度爲 50 〜300Pa,sec,200°C 的 l〇〇m/ min拉速之熔體張力爲0.1〜40mN之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 組成物,及其製成的纖維,此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具有優異的耐熱性、熱流動性、曳絲性、可以熔紡。 再者,由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造纖維之 方法,其特徵爲,將200°C的lOOOsecT1時熔體黏度爲50 〜300Pa.sec,200°C時的lOOm/min拉速之熔體張力爲0.1
593807 五、發明說明(5) 〜40mN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熔體溫度180 〜24 0°C紡出,於紡嘴下距離〇.5〜5公尺施加油劑或水加 以集束,以紡絲張力成爲0.1〜3mN/dtex之條件在導絲輥 上拉取後,捲取於紗筒,故可提供纖度均勻性和舒解性優 良之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之製法。 再者,本發明另外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之 纖維,係由含有纖維素混合酯85〜98重量%,和分子量 3 50〜20,000的可塑劑1〜30重量%之熱塑性纖維素混合 酯組成物熔紡所製成,纖維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和均勻性。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 製法一例之步驟槪略圖; 第2圖爲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 製法另一例之步驟槪略圖。 符號說明 1 紡絲頭組件 2 紡嘴 3a 給油輥 3b 給油導件 4 煙囪 5 第一導絲輥 6 第二導絲輥 7 捲絲機 8 筒管
593807 五、發明說明(6) 9 分絲輥 10 鬆緊調節管 11 驅動輥 發_明較佳县體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第一係提供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以具有 c2-c5重複單位的脂族聚酯側鏈的纖維素酯爲主成份’在 200°C的加熱減量率在5重量%以下,200°c時lOOOsecT1 的熔體黏度爲50〜3 00Pa*sec,200°C時l〇〇m/min拉速之 熔體張力爲0.1〜40mN,因此可熔紡。 在本發明中具有C2-C5重複單位之脂族聚酯,以下式1 化合物爲佳: 〇 II —O-R.-C— ···式 1 CH丨 c —Η HIC — Η H — H — 丨Η — Η
HIC IH CH—
C
丨CH 上述化合物中R!直鏈狀碳數多到如使用ε -己內酯的情 形時,側鏈部份的玻璃化溫度會降低,則所得纖維的高溫 特性不良。 本發明中的脂族聚酯側鏈,就側鏈耐熱性和單體取得容 易性觀點,以D-乳酸和/或L-乳酸爲重複單位較好。 更好是脂族聚酯側鏈是以D-乳酸和L-乳酸爲必要的重 複單位,D -乳酸和L -乳酸之莫耳比爲1 :9〜9 :1。側鏈聚 合物中的D-乳酸和L-乳酸任·一之構成比在98莫耳%以上 五、發明說明(7) 範圍時,側鏈顯示強結晶性,可利用DSC測量觀察其熔 點。此時,所得聚合物脆性高,成形物之機械特性有時會 發生問題。欲使側鏈成爲非晶性,則D-乳酸和L-乳酸任 一的構成比宜降低。D-乳酸和L-乳酸之莫耳比以2:8〜 8 :2更好。此時,聚合物以柔軟性爲佳,成形物之機械特 性亦良好。又,此聚合物之特徵爲,無論以乳酸爲主的重 複單位是否具有側鏈,均可溶於有害性低的常用溶劑丙酮。 另外,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中,D-乳酸和/或L-乳酸爲 主的重複單位之分子量1 000〜200,000乳酸均聚物,佔組 成物總量的2〜40重量%爲佳。 在本發明中,纖維素酯指以乙酸纖維素爲代表的纖維素 的羥基一部份或全部利用酯鏈封鎖者。 纖維素酯的取代度就每葡萄糖單位而言,以0.5〜2.9 爲佳。欲得良好的生物分解性,纖維酯的取代度宜較低, 例如0.5〜2.2爲佳,而欲得良好流動性,則宜有較高取代 度,以例如2.2〜2.9爲佳,纖維素酯的取代度,可視目的 適宜決定。纖維素衍生物的平均聚合度,爲了獲得熱安定 性和機械特性優良之組成物纖維,以50以上爲佳,1 00 以上更好,150以上最好。 於纖維素酯導入脂族聚酯側鏈,可用環狀二酯類、環狀 單酯類、氧代羧酸等爲單體,進行接枝聚合反應。接枝反 應可在能溶解所用纖維素酯和單體之有機溶劑中反應,亦 可使用附設剪斷力的加熱攪拌之分批式捏拌器進行反應。 另外亦可使用單軸或雙軸擠壓機進行反應。無論任何情況, 593807 五、發明說明(8) 重要的是提供反應的原料要高度乾燥,除去水份,使用分 批式捏拌器時,宜利用惰性氣體把內部排淨。使用擠壓器 裝置時,內部也是用氮等乾燥之惰性氣體加以排淨,宜利 用減壓裝置使內部呈減壓狀態。 接枝反應所用單體具體例,可用丙交酯或乙交酯等環狀 二酯類,丙內酯、戊內酯等環狀單酯類,乳酸、乙醇酸、 羥丙酸等氧代羧酸等。例如欲得具有D-乳酸和/或L-乳酸 爲構成成份的接枝側鏈之乙酸纖維素,採用方法有例如以 D-丙交酯和/或L-丙交酯爲單體,進行對乙酸纖維素之接 枝開環聚合;同樣以D,L-丙交酯爲單體,進行接枝開環 聚合;同樣以D-丙交酯和/或L-丙交酯及D,L-丙交酯爲單 體,進行接枝開環聚合;惟其他已知方法亦屬可行。 另外,使用環狀酯進行開環接枝反應時,宜使用已知之 開環聚合觸媒。所用觸媒有錫、鋅、鈦、鉍、鉻、鍺、銻 、鈉、鉀、鋁等金屬及其衍生物,衍生物以金屬有機化合 物、碳酸鹽、氧化物、鹵化物爲佳。具體例有辛酸錫、氯 化錫、氯化鋅、氯化鈦、烷氧化鈦、氧化鍺、氧化鉻、三 氧化銻、烷基鋁等。 脂族聚酯側鏈的接枝率(相對於接枝化前的纖維素酯之 重量增加率),以20〜3 00%爲佳。20%以上爲佳,因爲賦 予熱塑性的效果大,熔紡容易,所得纖維的物性、品級均 優。300%以下爲佳,因爲側鏈影響目的纖維素衍生物較 佳特性,例如吸濕性、吸水性、丙酮溶解性等容易呈現。 脂族聚酯側鏈之接枝率以40〜200%更好,以50〜150%最 -10· 593807 五、發明說明(9) 好。 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雖以 具有脂族聚酯的纖維素酯爲主成份,但在無損本發明趣旨 的範圍內,可含有其他添加劑。 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 200 °C的加熱減量率在5重量%以下。於此,加熱減量率 是在氮氣氛圍下,以1 〇°C /分鐘的升溫速度,從室溫升溫 到3 00°C時,在200°C時的重量減少率。不含大量低分子 可塑劑,加熱減量率在5重量%以下時,熔紡之際不會發 生煙,致使製絲性不良,所得纖維的機械特性亦佳。從良 好的耐熱性觀點言,200°C時的加熱減量率以3重量%以 下更好。 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 2 00°C 時的 lOOOsec·1 熔體黏度爲 50 〜300Pa*sec,200°C 時 lOOOsecT1的熔體黏度超過50P^SeC時,紡出後充分進行 凝固,即使集束,在纖維彼此間也不會膠著。此時,由於 紡嘴背壓充分,可使分配性良好,確保纖度均勻性良好之 優點。另方面,熔體黏度在300Pa·sec以下時,紡出絲條 的曳絲性良好,可得充分定向而且機械特性優良的纖維。 又即使管線壓力異常上升,也不會故障。就流動性良好觀 點言,以200°C時lOOOsec·1的熔體黏度70〜250Pa.sec爲 佳,而以80〜200Pa*sec更好。 再者,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在200°C時lOOm/min拉速的熔體張力爲〇.1〜40mN。
-11- 五、發明說明(1〇) 於此,熔體張力係使用毛細管流量計(東洋精機公司製品 奇比羅拉(音譯),在溫度200°c,拉速l〇〇m/min,使用模 具尺寸Imm + xIOmmI、輸出量0.55cm3/min條件下測量値 。此熔體張力雖在0.1 mN以上,但熔紡時因對纖維所施應 力,形成纖維的內部構造,使纖維之機械特性良好。而在 40mN以下時,對纖維所施應力不會超過纖維強度,不發 生斷絲或單絲流,可安定紡絲,所得纖維品質良好。熔體 張力値愈低,組成物愈具有良好曳絲性。因此,以〇 · 1〜 20mN更好。 又,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在200°C的加熱減量率不超過5重量%的範圍內,可含有 纖維素酯所用已知可塑劑。含有大量低分子量可塑劑時, 2〇〇°C的加熱減量率會超過5重量%,由於可塑劑的蒸發 ,會發生熔紡時發煙的問題,又因可塑劑向纖維表面滲出 ,而發生黏滑感。因此,所用可塑劑分子量以3 50〜 2 0,000爲佳,而以500〜1 0,000更好。尤其是使用分子量 未達1 000的較低分子量可塑劑時,相對於具有脂族聚酯 側鏈的加熱減量率1 〇〇重量份,以不超過20重量份爲佳 ,而以不超過1 0重量份更好。就抑制可塑劑蒸發的觀點 言,將不同的聚合物混配作可塑劑,或使用具有與可塑劑 反應性官能基,均可適當採用。 尤其是以D-乳酸和/或L-乳酸爲主要重複單位而分子量 在1,000〜2 00,000之聚乳酸均聚物,與具有脂族聚酯側鏈 的纖維素酯相容性良好,故爲有效添加劑。此等添加劑分 -12- 593807 五、發明說明(11 ) 子量充分高時,有提高所得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纖維強度 的效果。以高強度化爲目的時,以D-乳酸和/或L-乳酸爲 主要重複單位的聚乳酸均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至少在 1,〇〇〇以上,1〇,〇〇〇以上更好,而以50,000以上最好。 以D-乳酸和/或L-乳酸爲主要重複單位之聚乳酸均聚物 ,聚乳酸係另行合成再添加,亦可在脂族聚酯對纖維素酯 進行接枝反應的同時合成。此等聚乳酸均聚物之添加量, 相對於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總量佔2〜40重量%爲 佳。由於纖維素衍生物與脂族聚酯均聚物的相容性良好, 脂族聚酯均聚物以2〜20重量%爲佳,而以2〜10重量% 更好。 本發明第一發明中,具體使用可塑劑例,以可塑劑較低 分子量言,有例如苯二甲酸二甲酯、苯二甲酸二乙酯、苯 二甲酸二己酯、苯二甲酸二辛酯、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二乙 酯、乙基鄰苯二甲醯乙基乙醇酸酯、丁基鄰苯二甲醯丁基 乙醇酸酯等苯二甲酸酯、苯四甲酸四辛酯、偏苯三甲酸三 辛酯等芳族多元羧酸酯類,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酯 、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壬二酸二乙酯、壬二酸 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等脂族多元羧酸酯,三乙酸甘油酯 、四乙酸二甘油酯等多元醇之低級脂酸酯類,磷酸三乙酯 、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三甲苯酯等磷酸 酯類等。 具有較高分子量之可塑劑,有聚己二酸伸乙酯、聚己二 酸伸丁酯、聚丁二酸伸乙酯、聚丁二酸伸丁酯等二醇與二 -13- 五、發明說明(12) 元酸形成之脂族聚酯類,聚乳酸、聚乙二醇等氧化羧酸形 成之脂族聚酯類,聚己內酯、聚丙內酯、聚戊內酯等內酯 形成之脂族聚酯類,聚乙烯基四氫吡咯酮等乙烯基聚合物 類等。 具有反應性官能基之可塑劑,以芳族環氧化合物爲例, 有苯基縮水甘油醚等單官能環氧化合物,或具有至少一個 芳族環之多元酚或環氧烷加成物之聚縮水甘油醚,例如雙 酚A、四溴雙酚A、雙酚B、雙酚S等雙酚化合物,或雙 酚化合物之環氧烷(例如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 等)加成物,與表氯烷反應製成之縮水甘油醚類,酚醛型 環氧樹脂類(例如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型環氧樹 月旨、溴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等),參酚甲烷三縮水甘油醚等 。脂環式環氧化合物有4-乙烯基環己烯單環氧化物、原冰 片烯單環氧化物、荸烯單環氧化物、3,4-環氧基環己基甲 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雙_(3,4_環氧基環己基甲基) 己二酸酯、2-(3,4-環氧基環己基-5,5-螺-3,4-環氧基)環己 酮間二噚烷、雙_(2,3_環氧基環戊基)醚、2-(3,4-環氧基環 己基-5,5-螺-3,4-環氧基)環己酮間二噚烷、2,2-雙-[4-(2,3-環氧基丙氧基)環己基]六氟丙烷等。 脂族環氧化合物有例如環氧化油脂化合物之環氧化大豆 油、環氧化亞麻仁油等、環氧化脂肪酸酯等環氧化硬脂酸 丁酯等,此外M-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 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單縮水甘油醚、 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單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 -14- 593807 五、發明說明(13 ) 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 醚、新戊二醇單縮水甘油醚、丙三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三 醇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 丙烷單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二丙三 醇三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四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 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等。可塑劑可單獨或倂用。 又,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可用作消光劑、除臭劑、難燃劑、絲摩擦降低劑、抗氧化 劑、著色顏料等,必要時可含無機微粒或有機化合物。 上述本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可利用熔 紡而纖維化,所得纖維顯示良好之機械特性。 本發明第一發明中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的 纖維強度以0.5〜40cN/dtex爲佳。強度在0.5cN/dtex以上 時,織製或編製等高次加工步驟之通過性良好,且最終製 品無強力不足情形。爲提高強度,藉改善拉伸或延伸等操 作。進行勉強提高分子定向處理時,會使殘留伸長率過低 。就良好強度特性觀點言’強度在〇·7〜3.8cN/dtex爲佳 ,而以1 .0〜3.5cN/dtex最好。 另外,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製成的纖維伸長率’以2〜50%爲佳。伸長率超出2%時’ 織製或編製等高次加工步驟中,不會頻頻斷絲。而伸長率 在50%以下的纖維,不會因低應力而變形,也不致在織製 時因拉緯等產生最終製品染色瑕疵。良好之伸長率以5〜 45%爲佳,而以10〜40%最好。 -15- 五、發明說明(彳4) 本發明的第一發明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 纖維之單絲纖度,以0.5〜lOOdtex爲佳。單絲纖度在 〇 . 5 edtex以上時,可利用直接熔紡法製得製絲性良好之纖 維。而單絲纖度在1 OOdtex以下時,纖維構造物之屈曲剛 性不會太大,可適用於要求柔軟性的衣料用布帛。纖度以 〇·7〜50dtex爲佳,而以1.0〜25dtex最好。 本發明的第一發明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 纖維,採用複絲爲宜,此時細絲纖度對纖維軸向一定,纖 維的U%以0.1〜2.5%爲佳。U%低於2.5%時,纖維的物性 參差小,布帛不易發生染色不勻。就纖維的均勻性觀點言 ,U%以0.1〜2.0%爲佳,而以0.1〜1.5%最好。 又’本發明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 纖維斷面形狀無特別限制,可呈實質上正圓狀圓形斷面, 亦可呈多葉形、扁平形、橢圓形、W字形、S字形、X字 形、Η字形、C字形、田字形、井格形、中空等不規則形 斷面。亦可爲芯皮複合、偏心芯皮複合、並列型複合、不 同纖度混纖等複合纖維。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的纖維,可製衣 料用細絲、衣料用短纖、產業用細絲、產業用短纖,亦可 良好採用爲不織布用纖維。 茲就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 法加以說明。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法中 ’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20(TC的1 OOOsecT1熔體 -16- 593807 五、發明說明(15 ) 黏度爲50〜3 00Pa*sec,在200°C的lOOOsec·1熔體黏度在 50Pa*sec以上時,可得充分紡嘴背壓,分配性良好,可確 保複細絲間的纖度均勻性。而熔體黏度未達50Pa·sec之 低黏度組成物,紡出後未能充分進行凝固,集束時,纖維 彼此間會膠著。而熔體黏度在300Pa· sec以下時,聚合物 的熱流動性良好,可避免管線壓力異常上升之麻煩。從良 好流動性和分配性觀點言,200°C,lOOOdecT1時熔體黏度 以70〜250Pa,sec爲佳,而以80〜200Pa*sec更好。 此外,本發明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 之製法所用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200°C,1〇〇 m/min拉速的熔體張力爲0.1〜40mN。於此,熔體張力係 指使用毛細管流速計(東洋精製公司製奇比羅拉(音譯)), 於溫度20(TC、拉速100m/min,所用模具尺寸ΙηιπιφχΙΟ mmL、輸出量9.55cm3/mhi條件之測量値。此熔體張力在 0.1 mN以上時,對熔紡纖維施加應力,形成纖維的內部構 造而在40mN以上時,對纖維所施應力不會超過纖維強度 ,可安定紡絲而不斷絲或發生單絲流動。熔體張力値愈低 ,愈具有良好曳絲性。因此,以〇 · 1〜2 0 mN更好。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法所 用纖維素衍生物,其纖維素的羥基係利用取代基封鎖。適 當例爲纖維素酯,具體而言,有乙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 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苯二甲酸纖維素等具有與羧 酸之酯鍵者,亦可爲乳酸、乙醇酸、羥基丁酸等具有與氧 化羧酸或其聚合物之酯鍵者,又可爲己內酯、丙內酯、戊
-17- 五、發明說明(16 ) 內酯、特戊內酯等由環狀酯或與其聚合物之酯所構成者, 由其混合酯形成亦可。 纖維素衍生物之取代度,以每葡萄糖單位在0.5〜2.9 爲佳,爲得良好的生物分解性,纖維素衍生物之取代度以 較低爲佳,例如0.5〜2.2,爲得良好之流動性,以較高取 代度爲佳,例如2.2〜2.9,可視目的適當決定。 此等纖維素衍生物,可含有纖維素衍生物所用之已知可 塑劑。然而,含有大量可塑劑時,會產生可塑劑蒸發,造 成熔紡時發煙的問題。因此,尤其是使用分子量在不到 1 000的較低分子量可塑劑時,其添加量以在20重量%以 下爲佳。 所用可塑劑具體例,在可塑劑當中較低分子量者,有例 如苯二甲酸二甲酯、苯二甲酸二乙酯、苯二甲酸二己酯、 苯二甲酸二辛酯、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乙基苯二甲醯 基乙基乙醇酸酯、丁基苯二甲醯基丁基乙醇酸酯等酯類、 苯均四酸四辛酯、偏苯三甲酸三辛酯等芳族多元羧酸酯類 ,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 二辛酯、壬二酸二乙酯、壬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等 脂族多元羧酸酯類,丙三醇三乙酸酯、二丙三醇四乙酸酯 等多元醇之低級脂肪酸酯類,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 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三甲苯酯等磷酸酯類等。 分子量較高之可塑劑,有聚己二酸伸乙酯、聚己二酸伸 丁酯、聚丁二酸伸乙酯、聚丁二酸伸丁酯等二醇與二元酸 構成之脂肪族聚酯類,聚乳酸、聚乙醇酸等氧化羧酸構成 -18- 593807 五、發明說明(17) 之脂族聚酯類,聚己內酯、聚丙內酯、聚戊內酯等內酯形 成之脂族聚酯類,聚乙烯基四氫吡咯酮等乙烯基聚合物類 等。 具有反應性官能基之可塑劑,以芳族環氧化合物爲例, 有苯基縮水甘油醚等單官能環氧化合物,或具有至少一個 芳族環之多元酚或環氧烷加成物之聚縮水甘油醚,例如雙 酚A、四溴雙酚A、雙酚B、雙酚S等雙酚化合物,或雙 酚化合物之環氧烷(例如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 等)加成物,與表氯烷反應製成之縮水甘油醚類,酚醛型 環氧樹脂類(例如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型環氧樹 月旨、溴酚•酚醛型環氧樹脂等),參酚甲烷三縮水甘油醚等 。脂環式環氧化合物有4-乙烯基環己烯單環氧化物、原冰 片烯單環氧化物、擧烯單環氧化物、3,4-環氧基環己基甲 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雙-(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 己二酸酯、2-(3,4-環氧基環己基-5,5-螺-3,4-環氧基)環己 酮間二噚烷、雙-(2,3-環氧基環戊基)醚、2-(3,4-環氧基環 己基-5,5-螺-3,4-環氧基)環己酮間二噚烷、2,2·雙-[4-(2,3-環氧基丙氧基)環己基]六氟丙烷等。 脂族環氧化合物有例如環氧化油脂化合物之環氧化大豆 油、環氧化亞麻仁油等、環氧化脂肪酸酯等環氧化硬脂酸 丁酯等,此外1,4_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 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單縮水甘油醚、 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單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 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
-19- 五、發明說明(18) 醚、新戊二醇單縮水甘油醚、丙三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三 醇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 丙烷單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二丙三 醇三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四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 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等。可塑劑可單獨或倂用。 又,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 法中所用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可用作消光劑、除 臭劑、難燃劑、絲摩擦降低劑、抗氧化劑、著色顏料等, 必要時可含無機微粒或有機化合物。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法 中所用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適用例,以具有脂族聚 酯側鏈作爲D-乳酸和/或L-乳酸爲主的重複單位之纖維素 酯爲主要成份,或含纖維素混合酯85〜98重量%,和分 子量350〜20,000可塑劑1〜30重量%者。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法中 ,關於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之熔紡,可參照附圖說明如下 。熔體溫度係從180〜240°C範圍內選出適當溫度。熔體 溫度在180°C以上時,組成物熔體黏度低,曳絲性有改善 的傾向。在240°C以下時,纖維素酯主鏈之熱解程度小, 最終纖維強度有提高傾向。爲確保良好流動性且賦予熱解 ,熔體溫度以190〜23 0°C爲佳,而以200〜220°C更好。 熔體溫度指紡絲頭組件(1)之溫度。 又,爲紡出所用紡嘴(2)可用已知裝置,孔數爲所需細 絲數或其自然數倍。孔數太多有時無法均勻冷卻,故孔數 -20- 五、發明說明(19) 以1,〇〇〇個以下爲佳。紡嘴孔徑可視聚合物熔體黏度和紡 絲拉伸而適當選擇,惟以0 · 0 5〜0.5 0 m m爲宜,在0. 〇 5 m m 以上時可抑制紡絲頭組件內的壓力異常高現象,〇.50mm 以下時,可降低紡絲拉伸,又不會降低紡絲速度。紡嘴孔 徑以0.10〜0.40mm爲佳,又以〇·2〇〜0.30mm更好。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法中 ,於紡出絲條在紡嘴下方距離0.5〜5公尺處,使用賦予 油劑或水之裝置(3),爲集束所必須。賦予油劑或水,使 迄今於各單絲受到空氣阻力之纖維,可從此不受到空氣阻 力而行進。纖維素酯系聚合物與聚酯與聚醯胺不同,由於 有增加熔體張力和缺乏曳絲性之傾向,對單絲所施空氣阻 力局時,紡絲張力會很高,最後發生單絲流動或斷絲。因 此,複細絲的集束是很重要的步驟。爲使絲條集束而賦予 油劑或水之方法,可用與油環輥(3 a)接觸之方法,或與油 劑導件(3b)接觸之方法。 關於集束位置,必須在熔態紡出的絲條凝固之後,故在 紡嘴下方距離0.5公尺以上之處。紡嘴與集束處之間,爲 達成適度的絲條冷卻,宜設有冷卻或加熱空氣之送風煙囪 (4)。且即使離開集束位置,也要在紡嘴5公尺以下之處 。離開再遠時,紡絲張力會過高,斷絲頻頻。故收集位置 以紡嘴下方距離0.8〜3公尺爲佳,而以1〜2公尺更好。 另外,本發明製法中的紡絲速度,可由按一定速度轉動 的導絲輥(5)決定。導絲輥轉速變動率以±0.5 %以下爲佳, ±0.1 %以下更好。以空氣抽吸方式或閃紡方式變動紡速時, -21 - 五、發明說明(2〇) 在纖維長度方向得不到纖度的均勻性。導絲輥的轉速宜使 紡絲張力在0.1〜3.0mN/dtex範圍內。紡絲張力在O.lmN/ dtex以下時,不能充分形成纖維構造。在3.0mN/dtex以 上時,頻頻發生單絲流動或斷絲,致製絲性不良。就良好 的製絲性觀點言,紡絲張力以0.2〜2.0mN/dtex爲佳。爲 達成此紡絲張力,紡速視所用聚合物和紡絲拉伸而變化, 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決定,以200〜2000m/mhi爲宜。 紡絲拉伸愈高,生產性愈佳,惟曳絲性不足時,有時會 頻頻斷絲。紡絲拉伸30以上時,生產性良好,但50以上 更好,1 00以上尤佳。拉伸在3 00以下時,紡絲張力不會 太高,製絲性良好,惟以250以下更好,200以下尤佳。 於此,紡絲拉伸値界定爲出紡嘴孔的纖維線速度(cm/sec) 除以拉速(cm/ sec)之値。 以導絲輥拉取之纖維,隨即在輥(6)間延伸,或不經延 伸即拉取。延伸時可採用納爾遜(Nelson)方式,使用導絲 輥和轉軸錯開轉動之分絲輥(9)。 離開最終輥的絲條,在捲絲機(7)捲到筒管(8)上,惟此 時捲取張力以0」〜2.0mN/dtex爲佳。捲取張力在O.lmN/ dtex以上時,絲捲在最終輥沒有困難,捲繞形狀一定,不 會崩解。而在2.0mN/dtex以下時,在捲繞中不會斷絲。 捲取張力以0.2〜1.5mN/dtex爲佳,而以0.4〜1.0mN/dtex 更好。捲取張力明顯提高時,有時會使管捲繞太緊,甚至斷 絲。在筒管捲取張力可用鬆緊調節管(1 〇)等張力調節機構 加以調節,亦可採用調節驅動輥(Π )的速度以檢知張力的 方式。 -22- 593807 五、發明說明(22 ) 之觀點,以乙酸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苯二 甲酸纖維素爲佳。 以乙酸丙酸纖維素而言,乙醯基以外尙含有丙醯基,故 較之乙酸纖維素,生物分解能劣,優點爲熱流動性良,纖 維化之際,可減少可塑劑添加量。乙酸纖維素僅以外部可 塑劑加以可塑化時,必須添加50重量%左右的低分子量 可塑劑,在此情況下不會發生可塑劑蒸發或製絲性不良的 問題。乙酸丙酸纖維素的可塑劑必要量達1〜3 0重量% ’ 熔紡時可塑劑蒸發少,製絲性良好。 導入比丙醯基更長鏈之官能基時,改善熱流動性,疏水 性顯著提高,且生物分解能更爲降低。又因製造成本提高 ,酯基反應之反應性降低,難以獲得具有所需取代度的纖 維素脂肪酸混合酯,故纖維素混合酯以乙酸丙酸纖維素最 好。 纖維素混合酯之製法,已知將二種脂肪酐的混酸將纖維 素酯化,先製成纖維素三酯,利用水解達預定取代度。本 發明中的纖維素混合酯可由此製法製得,亦可由其他已知 方法製得。 纖維素合酯的總取代度,以每葡萄糖單位0.5〜0.9爲 佳。欲得良好的生物分解性,纖維素混合酯之取代度以較 低取代度,例如0.5〜2.2爲佳,欲得良好流動性,則以較 高取代度,例如2.2〜2.9爲佳,可視目的而適宜決定。關 於二種以上酯基之取代度,並無特別限制,可用具有任意 取代度的纖維素混合酯。纖維素混合酯的平均聚合度以 -24- 593807 五、發明說明(23 ) 50以上爲佳,100以上更好,150以上最好。聚合度未達 5 〇時,機械特性不良,得不到所需纖維特性。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中之可塑劑,含量以 1〜3 0重量%爲佳。在1重量%以上時,熱塑性良好,熔 紡時的曳絲性亦良好,也不會有可塑劑從纖維表面滲到纖 維表面(滲出)’尺寸安定性不良,而布帛時,不會有有黏 濕感,或布帛本身失去彈性、韌性等現象。可塑劑含量以 1〜1 5重量%更好,而以1〜1 2重量%最好。 可塑劑的分子量爲3 50〜20,000。分子量不足3 50時添 加量減少,熔紡時會蒸發,而20,000以上時,很難得可 塑劑的效果。可塑劑分子量以500〜1 0,000更好,而以 700〜5,000最好。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200°C,lOOOsecT1 的熔體黏度爲50〜3 00Pa*sec。200°C,lOOOsec-1時熔體 黏度在50Pa*sec以上時,紡出後充分進行凝固,即使集 束,纖維彼此間也不會膠著。此時充分獲得紡嘴背壓,分 配性優良,具有保證纖度均勻性的優點,另方面,熔體黏 度在3 00Pa”ec以下時,紡出絲條之曳絲性良好,可得充 分定向而機械特性優良之纖維。而且未發生管線壓力異常 上升引起的故障。就良好的流動性觀點言,20(TC,1000 secT1時的熔體黏度以70〜25 0Pa*sec爲佳,而以80〜200 P a · s e c 最好。 本發明另一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可用 之可塑劑,有苯二甲酸二己酯、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乙 -25- 593807 五、 發明說明 ( 24) 基 苯 二 甲 醯 基 乙 基 乙 醇 酸 酯 丁 基 苯二甲 醯基 丁 基 乙 醇 酸 酯 等 苯 二 甲 酸 長 鏈 酯 類 苯 均 四 酸 四辛酯 、偏 苯 甲 酸 辛 酯 等 芳 族 多 元 酸 酯 類 己 酸 二 辛酯、 癸二 酸 二 丁 酯 癸 ••一 酸 一 辛 酯 、 壬 --* 酸 ~* 辛 酯 等 脂 族多元 酸長 鏈 酯 類 5 丙 —: 醇 二 月 桂 酯 > 丙 二 醇 三 硬 脂 酸 酯 、丙三 醇三 掠 櫚 酸 酯 等 多 元 醇 之 長 鏈 酯 類 丙 三 醇 二 乙 醯 單月桂 酸酯 、 丙 三 醇 二 乙 醯 單 棕 櫚 酸 酯 丙 二 醇 二 乙 醯 單 硬脂酸 酯、 丙 JZ1 醇 二 乙 醯 單 油 酸 酯 等 多 元 醇 之 長 鏈 混 合 酯 類,二 丙三 醇 四 乙 酸 酯 等 多 元 醇 聚 合 物 之脂肪 酸 酯 類 磷 酸三乙 酯、 磷 酸 二 丁 酯 磷 酸 二 丁 氧 基 乙 酯 、 磷 酸 二 甲 苯 酯等磷 酸酯 類 等 〇 更 高 分 子 量 的 可 塑 劑 有 聚 己 二 酸 伸乙酯 、聚 己 二 酸 伸 丁 酯 聚 丁 二 酸 伸 乙 酯 聚 丁 二 酸 伸 丁酯等 二醇 與 二 元 酸 製 成 的 脂 族 聚 酯 類 聚 乳 酸 \ 聚 乙 醇 酸等氧 化羧 酸 製 成 的 脂 族 聚 酯 類 聚 己 內 酯 Λ 聚 丙 內 酯 \ 聚戊內 酯等 內 酯 製 成 的 脂 族 聚 酯 類 聚 乙 烯 基 四 氫 吡 咯 酮 等乙烯 基聚 合 物 類 9 聚 乙 二 醇 等 聚 醚 類 等 〇 可 塑 劑 較 佳 例 有 重 量 平均分 子 量 1,000- - 20,000 之聚 3 酸 重 量 平均分 子 量 350 〜20, 000 之聚乙. 二醇 ,分· 子: 量 3 5 0 - 、1 ,000 之 丙 三 醇 衍 生 物 〇 上 述 可塑劑 可單 獨 或 倂 用 〇 本 發 明 另 ---- 熱 塑 性 纖 維 素 衍 生 物 組成物 所製 成 的 纖 維 強 度 以 0. ,5, 、40cN/dtex 爲 佳 〇 強 度 在 0.5cN/dtex 以 上 時 J 織 製 編 製 等 高 次加 步 驟 之 通 過 性良好, 且最 終 製 品 Μ j » 強 力 不 足 情 形 〇 爲 提 高 強 度 藉 改 善 拉伸或延伸 等 操 作 0 進 行 勉 強 提 局 分子定 向 處 理時 會 使 殘留伸 長率 過 低 〇 就 良 好 強 度 特性 觀 點 言 , 強 度 在 0. 7- 、3.8cN/dtex 爲佳, 而以 - 26 )-
593807 五、發明說明(25) 1.0 〜3.5cN/dtex 最好。 另外,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的纖維伸 長率,以2〜50%爲佳。伸長率超出2%時,織製或編製等 高次加工步驟中,不會頻頻斷絲。而伸長率在50%以下的 纖維,不會因低應力而變形,也不致在織製時因拉緯等產 生最終製品染色瑕疵。良好之伸長率以5〜45 %爲佳,而 以10〜40%最好。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單絲纖 度,以0 · 5〜1 0 0 d t e X爲佳。單絲纖度在〇 . 5 d t e X以上時, 可利用直接熔紡法製得製絲性良好之纖維。而單絲纖度在 1 OOdtex以下時,纖維構造物之屈曲剛性不會太大,可適 用於要求柔軟性的衣料用布帛。纖度以0.7· 5 Odt ex爲佳, 而以1.0〜25dtex最好。 又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纖維 斷面形狀無特別限制,可呈實質上正圓狀圓形斷面,亦可 呈多葉形、扁平形、橢圓形、W字形、S字形、X字形、 Η字形、C字形、田字形、井格形、中空等不規則形斷面 。亦可爲芯皮複合、偏心芯皮複合、並列型複合、不同纖 度混纖等複合纖維。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的纖維,可製衣 料用細絲、衣料用短纖、產業用細絲、產業用短纖,亦可 良好採用爲不織布用纖維。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的纖維,採用複 絲爲宜’此時細絲纖度對纖維軸向一定,纖維的U%以
-27- 593807 五、發明說明(26 ) 0·1〜2.5%爲佳。U%低於2.5%時’纖維的物性參差小,布 帛不易發生染色不勻。就纖維的均勻性觀點言,U%以0.1 〜2.0%爲佳,而以〇.;[〜1.5%最好。 另外,作爲消光劑、除臭劑、難燃劑、絲摩擦降低劑、 抗氧化劑、著色顏料、抗靜電劑、抗菌劑等,可視需要含 無機微粒或有機化合物。
茲以實施例詳述本發明如下。而實施例中各特性値係按 下述方法求得。 1 ·加熱減量率 使用莫克科學公司製TG-DTA 2000S,在氮氣氛圍內以 10°C/min升溫速度,從室溫上升到300°C,試料加熱當中 ’於200°C的試料10毫克之重量變化,即爲加熱減量率 〇 2. 熔體黏度
在60°C真空乾燥24小時的絕乾狀態,取測量用試料20 克,使用東洋精機公司製奇比羅拉(音譯),於測定溫度 2 0 0 °C,使用模具尺寸1 m m φ X 1 0 m m L的條件,測量熔體 黏度,得顯示熔體黏度對剪斷速度依賴性關係之關係式, 由此式算出剪斷速度在lOOOsec·1時的熔體黏度,是爲組 成物的熔體黏度(Pa*sec)。 3. 熔體張力 在60°C真空乾燥24小時的絕乾狀態,取測量用試料2〇 克,使用東洋精機公司製品奇比羅拉(音譯),以測定溫度 2 00°C、輥速lOOm/min、輸出量9.55cm3/min,使用模具 -28- 593807 五、發明說明(27 ) 尺寸lmm(()xlOmmL條件,測量對輥所施張力,所得張力 即謂熔體張力(mN)。 4. 強度和伸長率 使用奧林塔克(音譯)公司製添希羅(音譯)UCT-100型, 以試料長20cm、抗拉速度20mm/min的條件進行抗拉試 驗,顯示最大負荷點之應力,即爲纖維強度(cN/dtex)。斷 裂時的伸長率爲纖維之伸長率(%)。 5. U% 在其魯巴蓋斯塔(音譯)公司製品烏斯塔(音譯)測試計4-CX,以給絲速度25m/min進行10分鐘測量,所得値爲 0%。 6. 製絲性 以紡速lOOOm/min進行熔紡,每公斤未見斷絲者爲©, 斷絲1〜3次者爲〇,斷絲4次以上者爲△,無法製絲者 爲X 〇 7. 觸感 使用所得纖維,製成27號的圓編,利用官能檢查評估 觸感。有乾爽感者爲〇,缺乏乾爽稍有黏濕感者爲△,有 明顯黏濕感者爲X。 8. 熔點 精秤試料約1〇毫克,使用DSC(Parking Elner公司製 DSC-7),以15°C /min條件升溫,所得熱曲線上吸熱峯之 高峯溫度,即爲熔點。但高峯寬度比50°C廣,吸熱量在 5 J/g以下的微弱峯部之高峯溫度,不能認爲是熔點。
-29- 五、發明說明(28 ) 1施例1〜2 取利用60°C X20小時真空乾燥成爲絕乾狀態的二乙酸 纖維素(醋化度5 5%,平均聚合度1 60) 1 00重量份,和利 用6(TC x24小時真空乾燥成爲絕乾狀態之L-丙交酯(表瑞 克(音譯)公司製)4 0 0重量份,加入附設有D i m r 〇 t h冷卻管 和熱電偶,在N2氛圍下之四口燒瓶,把此燒瓶浸在油浴 中,在140°C攪拌60分鐘,把系統溶解。然後,添加辛 酸錫0·2重量份爲開環聚合觸媒,反應30分鐘。反應終 了後,從油浴取出燒瓶,經冷卻,添加氯仿,使系統完全 溶解。反應物之氯仿溶液,於過量很多的甲醇中再沉澱, 得碎片狀沉澱物。把此沉澱物濾集,乾燥後,測定重量, 所得聚合物爲Ρ 1。 相對於所充塡二乙酸纖維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枝率) ’爲98%。測量聚合物Ρ1在200°C之加熱減量率爲1.3% ’耐熱十分優良。而熔體黏度顯示120Pa.SeC之良好流動 性,熔體張力爲12mN。 聚合物Ρ 1在60°C經乾燥24小時成爲絕乾狀態後,使 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20°C,紡絲頭組件部溫度 220 C熔化,以輸出量6.6g/min條件,利用具有〇.23ηιηιφ-〇· 3 OmmL紡嘴孔24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未見有發煙, 輸出狀態亦安定。紡出絲條藉25 °C的煙囪風冷卻,賦予 油劑集束後,實施例1以5〇〇m/min,實施例2以l〇〇〇m/ m i η速度旋轉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輕同樣速 度旋轉的第二導絲輥,以捲取張力成爲〇.lcN/dtex的速度 -30- 593807 五、發明說明(29 ) 轉動,捲在捲絲機上。熔紡時的製絲性良好,未見斷絲。 所得纖維’單絲纖度爲3〜6dtex。纖維強度0.8〜1 .1 cN /dtex,伸長率12〜15%,通過高次加工,具有必要的強度 和伸長率。所得纖維以筒編機(九善產業公司製筒編機 MRI型,27號),試製編材,編成性良好,可得具有柔軟 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所得纖維的U%如表1所示,纖度均勻性優良。 實施例3 除辛酸錫的加料比,改爲0 · 5重量份對二乙酸纖維素 1 〇〇重量份外,和實施例1同樣製成聚合物。此聚合物爲 P2 ° 聚合物P2相容於加料二乙酸纖維素重量的重量增加率 (接枝率)爲3 1 0 %。又,測得聚合物P 2的加熱減量率爲 3 · 2 %,耐熱充分優異。而熔體黏度爲7 5 P a · s e c,顯示良好 的流動性,熔體張力爲5mN。 除使用聚合物P2,採用紡嘴孔爲4孔的紡嘴,輸出量 爲4.4g/min以外,和實施例1同樣以紡速500m/min進行 熔紡。紡出絲未見發煙,輸出安定,熔紡時的製絲性良好 ,未見斷絲。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22dtex。由於接枝率高,強度爲 〇.6cN/dtex,伸長率爲43%,利用筒編機試製編材,可以 編成,而得柔軟且具有乾爽觸感之編材。 所得纖維的U%如表1所示,纖度均勻性優良。
-31 · 593807 五、發明說明(3 o ) 實施例4 除辛酸錫加料比改爲0.1 5重量份對二乙酸纖維素1 00 重量份外,和實施例1同樣製成聚合物。接枝率爲5 8 %。 濾集所得沉澱物經乾燥後,相對於接枝化乙酸纖維素1〇〇 重量份,添加別行製成並乾燥過的重量平均分子量12.5 萬之聚L-乳酸,以雙軸擠壓機進行混練、製粒。所得聚 合物爲P 3。 聚合物P3的加熱減量率2.2%,耐熱性良好,而熔體黏 度爲150Pa*sec,熔體張力爲20mN。 輸出量7.9g/min,絲速爲1 500m/min外,和實施例1同 樣進行熔紡,紡出絲未見發煙,輸出安定。由於紡絲速度 高,稍有單絲流動,總體製絲性良好。 所得纖維之單絲纖度爲2.2dtex。強度1.9CN/dtex良好 ,惟伸長率爲8%。利用筒編機試製編材,稍發生拉扭, 可編成,得柔軟且具有乾爽觸感之編材。 所得纖維之U%如表1所示,纖度均勻性優良。 -32- 593807 五、發明說明(31 )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主鏈化合物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側鏈單體單位 D-乳酸:L- D-乳酸:L- D-乳酸丄- D-乳酸:L- 乳酸=0:100 乳酸=0:100 乳酸=0:100 乳酸=0:1 00 側鏈接枝率(%) 98 98 310 58 添加劑 - - - 聚乳酸 (20重量份) 加熱減量率(%) 1.3 1.3 3.2 2.2 熔體黏度(Pa*sec) 120 120 75 150 熔體張力(mN) 12 12 5 20 強度(cN/dtex) 0.8 1.1 0.6 1.9 伸長率(%) 15 12 43 8 單絲纖度(dtex) 6 3 22 2.2 U%(%) 0.8 1.2 0.7 1.5 製絲性 ◎ ◎ ◎ 〇 觸感 〇 〇 〇 〇 -33- 593807 五、發明說明(32 ) 實施例5 取乙酸纖維素(取代度2.5,平均聚合度1 60) 1 00重量份 ’和D,L-丙交酯(表瑞克(音譯)公司製品)400重量份,分 別乾燥後’充塡於附設Dimroth冷卻管,在氮氣氛圍下之 四口燒瓶,此燒瓶浸在油浴中,在1 4 0 °C攪拌6 0分鐘, 把系統溶解。然後,加辛酸錫0.2重量份爲開環聚合觸媒 ,反應3 0分鐘。反應結束後,從油浴取出燒瓶,冷卻, 加丙酮,將系統完全溶解。此時,未見不溶解固體,已知 反應物溶於丙酮。反應物之丙酮溶液,在大量過剩的甲醇 中再沉澱,得餅狀的柔軟沉澱物。濾集此沉澱物,乾燥後 ,測定重量。所得聚合物爲P4。 構成聚合物P4的D_乳酸和L-乳酸莫耳比爲50:50, DSC曲線上看不出熔點。相對於所加料乙酸纖維素重量的 重量增加率(.接枝率)爲400%。而測量聚合物P4在200°C 的加熱減量率,得1 .5%,耐熱性充分優良。又,熔體黏 度爲83 ,顯示良好流動性。熔體張力値低到5mN。 聚合物P4在60°C乾燥24小時到絕乾狀態後,使用單 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2(TC,紡絲頭組件部溫度 220t熔化,以輸出量7.2g/min的條件,利用具有 0.23mm())-0.30mmL紡嘴孔24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未見 發煙,輸出狀態安定。紡出絲條利用25 °C煙囪風冷卻, 賦予油劑集束後,以l〇〇〇m/mhi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 經由同樣速度轉動的第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〇. 1 cN/ dtex的速度轉動,捲取於捲絲機。熔紡時的製絲性良好。
-34- 593807 五、發明說明(33 )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3dtex。纖維強度爲i.5cN/dtex ,伸長率爲22.1 %,具有通過高次加工所必要的強度和良 好伸長率。所得纖維以筒編機(九善產業公司製筒編機 MEI型,27號),試製編材,編成性良好。觸感受到側鏈 影響,稍微感到濕黏。 實施例6 除相對於乙酸纖維素100重量份,加料D,L-丙交酯12〇 重量份,L-丙交酯1 80重量份外,和實施例1同樣製成聚 合物。此聚合物爲P5。聚合物P5可溶於丙酮。 構成聚合物P5側鏈的D-乳酸和L-乳酸的莫耳比爲 20:80,DSC曲線上看不到熔點。相對於加料二乙酸纖維 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枝率)爲3 0 0 %。測量聚合物p 5的 加熱減量率爲1.5%,耐熱性充分優良。熔體黏度爲 120Pa*sec,顯示良好流動性。熔體張力値至1 〇ηιΝ。 除使用聚合物P 5,輸出量爲4 · 8 g/m i η以外,和實施例 5同樣以紡速1 000m/min進行熔紡。紡出絲未見發煙,輸 出安定,熔紡時的製絲性良好。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2.0dtex,強度1.2cN/dtex,伸 長率爲23.2%,顯示良好機械特性。而利用筒編機試製編 材,得具有柔軟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t施例7 除相對於乙酸纖維素1 00重量份,加料D-丙交酯3 0重 量份,L ·丙交酯7 0重量份外’和實施例1同樣製成聚合 物。此聚合物爲P6。聚合物P6可溶於丙酮。
-35 - 五、發明說明(34) 構成聚合物P6側鏈的D-乳酸和L-乳酸的莫耳比爲 3 0:70,DSC曲線上看不到熔點。相對於加料二乙酸纖維 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枝率)爲。測量聚合物P6的 加熱減量率爲3.3%,耐熱性充分優良。熔體黏度爲 25 5Pa*sec,顯示良好流動性。熔體張力値至7mN。 除使用聚合物P6,輸出量爲1 9.2g/min以外,和實施例 5同樣以紡速1 〇〇〇m/min進行熔紡。紡出絲未見發煙,輸 出安定,熔紡時有稍微單絲流動,惟在可製絲範圍內。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8.0dtex,強度〇.8cN/dtex,伸 長率爲12.3%,利用筒編機試製編材,得具有柔軟且乾爽 觸感之編材。 實施例8 除使用取代度1 · 9而聚合度1 8 0之乙酸纖維素而相對於 乙酸纖維素100重量份,加料D-丙交酯120重量份,L-丙交酯280重量份外,和實施例1同樣製成聚合物。此聚 合物爲P7。聚合物P7可溶於丙酮。 構成聚合物P7側鏈的D-乳酸和L-乳酸的莫耳比爲 3 0 : 7 0,D S C曲線上看不到熔點。相對於加料二乙酸纖維 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枝率)爲400%。測量聚合物p7的 加熱減量率爲1.9%,耐熱性充分優良。熔體黏度爲98Pa.sec ’顯Tpc良好流動性。而溶體張力値至9 m N。 使用聚合物P7,和實施例5同樣以紡速…⑽㈤化化進 行熔紡。紡出絲未見發煙’輸出安定,熔紡時稍有單絲流 動,惟在可製絲範圍內。 -36- 593807 五、發明說明(35 )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3.0dtex,強度0.8cN/dtex,伸 長率爲1 5.3%,利用筒編機試製編材,觸感因稍微受到側 鏈影響,而感到濕黏。 -37- 593807 五、發明說明(36 ) 表2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乙酸纖維素取代度 2.5 2.5 2.5 1.9 D-乳酸:L-乳酸 50:50 20:80 30:70 30:70 側鏈接枝率(%) 400 300 100 400 添加劑 - - - - 加熱減量率(%) 1.5 1.5 3.3 1.9 熔體黏度(Pa*sec) 83 120 255 98 熔體張力(mN) 5 10 7 9 強度(cN/dtex) 1.5 1.2 0.8 0.8 伸長率(%) 22.1 23.2 12.3 15.3 單絲纖度(dtex) 3.0 2.0 8.0 3.0 U%(%) 0.7 0.5 1.2 1.9 製絲性 ◎ ◎ ◎ 〇 觸感 Δ 〇 〇 Δ -38- 五、發明說明(37) 比較例1 分子量400的聚乙二醇和取代度2.5的二乙酸纖維素在 丙酮中溶解成重量比爲1 :9,利用鑄造法製成片材。所得 聚合物爲P8。 聚合物P8在200°C時熔體黏度爲320Pa*sec,熔體張力 爲 1 2 0 mN 〇 使用此聚合物P8,和實施例5同樣嘗試熔紡,由於熔 體黏度和熔體張力二者均高,故成絲性不良,無法進行安 定製絲,不能製成纖維。 比較例2 除反應加料比改爲二乙酸纖維素1 00重量份,丙交酯 50重量份,辛酸錫0.5重量份外,和實施例5同樣製成聚 合物。所得聚合物爲P9。 聚合物P9相對於二乙酸纖維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枝 率)爲2 8%。聚合物P9的加熱減量率爲1.9%。熔體黏度 値非常高,達5 80Pa*sec。熔體黏度無法測量,因得不到 腸線。 使用此聚合物P9,和實施例5同樣嘗試熔紡,因熔體 黏度太高,曳絲性不良,無法進行安定製絲,不能製成纖 維。 比較例3 除反應單體不用丙交酯,改用和光純藥公司製ε -己內 酯,反應加料比改用二乙酸纖維素1 00重量份,ε -己內 酯8 0重量份,使用丙酮爲溶劑溶解所得聚合物外,和實 -39- 593807 五、發明說明(38 ) 施例5同樣製成聚合物。此聚合物爲p丨〇。 聚合物P 1 〇相對於二乙酸纖維素重量之重量增加率(接 枝率)爲50%。聚合物P10的加熱減量率爲3.8%。熔體黏 度55Pa*sec ’熔體張力爲3mN。以紡速1 〇〇〇m/min進行熔 紡,每公斤約發生斷絲4次,製絲性不良。 使用此聚合物P10,和實施例5同樣進行熔紡。所得纖 維強度低至〇.2cN/dtex,伸長率80%,太高。因此,利用 筒編機試製編材,會因摩擦加熱而軟化,編成性不良。所 得編材濕黏感亦強,不適合衣料用。 比較例4 除反應加料比改用二乙酸纖維素1 00重量份,丙交酯 1 00 0重量份,辛酸錫0.5重量份外,和實施例5同樣製成 聚合物。所得聚合物爲P 1 1。 聚合物P 1 1相對於二乙酸纖維素重量的重量增加率(接 枝率)爲920%。聚合物P11的加熱減量率爲5.2%。因側 鏈增加,熔體黏度3 1 Pa·sec,非常低,熔體張力7mN。使 用此聚合物,評估紡速lOOOm/min之製絲性,每公斤發生 斷絲6次,製絲性不良。 使用聚合物P11,和實施例11同樣以紡速500m/miri進 行熔紡。紡出絲呈現熱分解側鏈引起之發煙。紡絲頭組件 壓力低,單絲間分配性不良,因粗纖維和細纖維相混,頻 頻斷絲。 所得纖維的單絲纖度爲6.0dtex,纖維強度爲0.3cN/dtex ,伸長率爲1.8%,因接枝側鏈多,纖維脆性高。利用筒
-40- 593807 五、發明說明(39 ) 編機試製編材,頻頻斷絲,不可能編成。 所得纖維的u%,因單絲纖度多參差不齊而非常高到 7%。 •41 - 593807 五、發明說明(40) 表3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主鏈化合物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二乙酸纖維素 側鏈單體單位 - 乳酸 ε -己內酯 L-乳酸 側鏈接枝率(°/。) 0 28 50 920 添加劑 PEG400 - - - (10重量份) 加熱減量率(%) 8 1.9 3.8 5.2 熔體黏度(Pa*sec) 320 580 55 3 1 熔體張力(mN) 120 - 3 7 強度(cN/dtex) - - 0.2 0.3 伸長率(%) - - 80 1.8 單絲纖度(dtex) - - 5 2.2 U%(%) - - 2.5 7 製絲性 X X Δ Δ 觸感 - - X - -42- 593807 五、發明說明(41 ) 實施例9 使用200°C時熔體黏度爲12 0Pa*sec,熔體張力12mN, 含己二酸二辛酯1 2重量%爲可塑劑之乙酸丙酸纖維素(伊 士曼公司製品提那多比羅那多(音譯)),爲熱塑性纖維素酯 ,於擠壓型紡絲機,在熔體溫度2 1 0 °C,紡絲溫度2 1 0 °C 熔化,計量到輸出量爲8g/min,利用具有0.20ιηπαφ-0.30 mmL紡嘴孔24孔之紡嘴紡出。 紡出絲條利用25 t煙囪風冷卻,使用設在紡嘴下方距 離2公尺位置的給油導件賦予油劑集束,以1 000m/min轉 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拉伸1 5 5。 絲條再經1 〇〇〇m/min轉動的第二導絲輥,以捲取張力 〇.5mN/dtex條件捲取於乾風機驅動之捲絲機。 紡絲張力値充分低至〇.2nN/dtex,紡絲之際未見斷絲、 製絲性良好。所得纖維之U%爲0.8,纖度均勻性非常優 良。 奮施例1 〇 除紡絲溫度20(TC,輸出量7.2g/min,紡嘴孔徑0.3mm ,紡絲速度600m/min外,和實施例9同樣進行紡絲。拉 伸233。紡絲張力充分低呈〇.5mN/dtex,紡絲之際未見斷 絲,製絲性良好。所得纖維的U%爲1.2,纖度均勻性優 良。 窗施例11 取重量平均分子量800的L-乳酸寡聚物30重量%,和 取代度2.5的二乙酸纖維素70重量%,利用雙軸擠壓機預
-43- 593807 五、發明說明(42) 混,碎片化。此聚合物組成物在200°C之熔體黏度爲 150Pa*sec,熔體張力爲25mN。 使用此組成物,於擠壓機型紡絲機,在熔體溫度220t ,紡絲溫度220°C熔化,計量使輸出量爲26.7g/min,利 用具有0.18mm(|)-0.30mmL的紡嘴孔24孔之紡嘴紡出。 紡出絲條利用25 t煙囪風冷卻,使用設在紡嘴下方距 離1公尺位置的給油導件,賦予油劑集束,以2000m/min 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拉伸50.3。 絲條再經2000m/min轉動的第二導絲輥,於乾風器驅動 之捲絲機,以捲絲張力〇.15mN/dtex條件加以捲繞。 紡絲張力値充分低至1.2nN/dtex,紡絲時呈現稍微發煙 、無斷絲、製絲性良好。所得纖維的U%爲1.1,纖度均勻 性優良。 -44- 593807 五、發明說明(43 ) 表4 實施例9 實施例1 〇 實施例Π 聚合物 CAP+己二酸二辛酯 CAP+己二酸二辛酯 CDA+聚乳酸 熔體黏度(Pa*sec) 120 120 150 熔體張力(πιΝ) 12 12 25 紡絲溫度(°C ) 2 10 200 220 紡嘴徑〇 m) 0.20 0.30 0.18 紡嘴孔數 36 36 24 拉伸 1 55 233 50.3 紡絲速度(m/min) 1000 600 2000 集束位置(m ) 2 2 1 紡絲張力(mN/dtex) 0.2 0.5 1.2 捲絲張力(mN/dtex) 0.15 0.15 0.1 5 製絲性 ◎ ◎ ◎ U ( % ) (%) 0.8 1.2 1.1 單絲纖度(dtex) 2.2 3.3 5.6 CAP:乙酸丙酸纖維素 CDA··乙酸纖維素 -45- 五、發明說明(44) 比較例5 取分子量1 000的聚乙二醇(PEG 1 000)和取代度2.5的 二乙酸纖維素溶於丙酮中,使重量比成爲1 :9,利用鑄造 法製成片材。此組成物在200°C的熔體黏度爲320Pa*sec ,熔體張力爲120mN。 使用此組成物,除紡絲溫度改爲240t外,和實施例9 同樣嘗試熔紡,由熔體黏度和熔體張力二者均高,曳絲性 不良,無法進行安定製絲。 比較例6 取分子量400的聚乙二醇(PEG 400)和取代度2.5的二 乙酸纖維素溶於丙酮中,使重量比成爲5:5,利用鑄造法 製成片材。此組成物在200°C的熔體黏度爲20Pa·sec,熔 體張力爲lmN。 此組成物的曳絲性劣,單絲纖度不能減小,而且紡絲速 度不能提高,以紡速50m/min拉取,和實施例1同樣進行 紡絲。此時使用孔數4個的紡嘴,輸出量2.2g/min。拉伸 4.2〇 紡絲張力値太低至〇.〇5nN/dtex,絲條不安定。每公斤 斷絲1 2次。又因熔體黏度太低,絲條分配性不良,纖維 的U%爲3.8,係纖度參差太大之纖維。 比較例7 取重量平均分子量3,000之L-乳酸寡聚物30重量%, 和取代度2.5的二乙酸纖維素70重量%,利用雙軸擠壓機 預混,碎片化。此聚合物組成物,在200°C的熔體黏度爲 -46- 593807 五、發明說明(45 ) 210Pa*sec,熔體張力爲42mN。 使用此組成物,以擠壓型紡絲機在熔體溫度23 (TC,紡 絲溫度23 0°C熔化,計量使輸出量爲3.2g/min,利用具有 0.2 5 m m φ - 0.5 0 m m L的紡嘴孔1 8孔之紡嘴紡出。 紡出之絲條利用25 °C煙囪風冷卻後,不經集束,以使 800m/min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拉伸162。 紡絲張力値高到4mN/dtex,每公斤發生斷絲5次。從 所得筒管無法舒解出纖維,無法測量U%。 比較例8 除第一導絲輥改爲空氣抽吸槍外,和比較例7同樣進行 結絲。結絲張力爲1.0 m N / d t e X。 由於不用導絲輥,拉速不均勻,所得纖維的U%爲2.8 ,纖度參差太大。每公斤斷絲3次。 -47- 593807 五、發明說明(46 ) 表5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比較例8 聚合物 CDA+PEG1000 CDA+PEG400 CDA + CD Α + (90:10) (50:50) 聚乳酸 聚乳酸 熔體黏度(Pa*sec) 320 20 2 10 210 熔體張力(mN) 120 1 42 42 紡絲溫度(°C ) 240 2 10 230 230 紡嘴徑(mm) 0.20 0.23 0.25 0.25 紡嘴孔數 36 4 18 18 拉伸 - 4.2 243 243 紡絲速度(m/min) - 50 800 8 00(空氣) 集束位置(m) - 2 Μ 3 紡絲張力(mN/dtex) - 0.05 4 1 捲絲張力(mN/dtex) - 0.1 0.15 0.15 製絲性 X Δ Δ 〇 U(%) (%) - 3.8 不能測定 2.8 單絲纖度(dtex) - 111 2.2 2.2 備註 無曳絲性, 只能低速紡絲 不能舒解 纖度參差 無法紡絲 ,纖度參差 CDA:乙酸纖維素 -48- 593807 五、發明說明(47 ) 實施例1 2 測量含有在1 00°C真空乾燥1 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7,平均聚合度240),和可塑劑 (己二酸二辛酯,分子量371)12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 ,爲120.1 Par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率爲 2.0%,耐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12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 3 0 °C,紡 絲頭組件部溫度2 3 0 °C,輸出量5.9 g / m i η的條件下,利用 具有0.23mm(|)-0.30mmL紡嘴孔6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 條利用25t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45 0m/min 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 第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O.l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 絲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1.0cN/dtex,伸長率38%,單 絲纖度21.9dtex,U%爲0.7%。使用此纖維,所用筒編機 試製編材,可順利編成,得具有柔軟性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實施例13 測量含有在1 〇〇°C真空乾燥1 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3.0,平均聚合度240),和可塑劑 (己二酸二辛酯,分子量371)9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 爲173.6Pa*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率爲1.1% ,耐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15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40°C,紡 絲頭組件部溫度240°C,輸出量6.2g/min的條件下,利用 具有0.2 3 m m φ - 0.3 0 m m L紡嘴孔1 2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
-49- 593807 五、發明說明(48 ) 條利用25°C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1 000m/min 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 第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0.1 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 絲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1 .2cN/dtex,伸長率20°/。,單 絲纖度5.2dtex,U%爲0.9%。使用此纖維,所用筒編機試 製編材’可順利編成,得具有柔軟性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實施例1 4 於設有機械性攬拌機、溫度計、冷卻捕集器的5 00毫升 四口燒瓶,加料L-乳酸(和光純藥製品,含約10%的H20) 250毫升,在160°C /10 108OPa攪拌1小時中餾出水份後, 在160°C /1 3 30Pa攪拌10小時,進行聚縮合。所得聚乳酸 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2000。 測量含有在1 00°C真空乾燥1 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5,平均聚合度140),和可塑劑 (聚乳酸,分子量2000)9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爲 1 80Pa·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率爲1.3%,耐 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18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40°C,紡 絲組件部溫度24(TC,輸出量6.1g/min的條件下,利用具 有0.23mm(|)-0.30mmL紡嘴孔24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條 利用25°C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750m/min轉 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第 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〇· 1 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絲 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〇.8cN/dtex,伸長率25%,單絲
-50- 593807 五、發明說明(49 ) 纖度3.4dtex,U%爲0.6%。使用此纖維,所用筒編機試製 編材,可順利編成,得具有柔軟性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實施例15 測量含有在1 〇〇°C真空乾燥1 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3,平均聚合度180),和可塑劑 (丙三醇二乙醯單月桂酸,分子量3 5 8) 1 1重量%之組成物 熔體黏度,爲152Pa*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 率爲1.2%,耐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17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45 °C,紡 絲組件部溫度245°C,輸出量4.5g/min的條件下,利用具 有0.23mm(h〇.30mmL紡嘴孔36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條 利用25°C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500m/min轉 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第 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0.1 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絲 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〇.8cN/dtex,伸長率3 5%,單絲 纖度2.5dtex,U%爲0.7%。使用此纖維,所用筒編機試製. 編材,可順利編成,得具有柔軟性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實施例16 測量含有在l〇〇°C真空乾燥1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9,平均聚合度3 00),和可塑劑 (聚己二醇,分子量4000)1 0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爲 18 5.8Pa*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率爲2.0%, 耐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1 8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40 °C ’紡
-51 - 593807 五、發明說明(5〇) 絲組件部溫度240°C,輸出量2 1.6g/min的條件下,利用 具有0.23mm(|)-0.3 0mmL紡嘴孔18孔的紡嘴紡出。紡出絲 條利用25°C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I 200m/mir 轉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 第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M 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 絲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1.3cN/dtex,伸長率25%,單 絲纖度lO.Odtex,U%爲1.2%。使用此纖維,所用筒編機 試製編材’可順利編成,得具有柔軟性且乾爽觸感之編材。 -52- 593807 五、發明說明(51 ) 表6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主鏈化合物 CAP CAP CAP CAP CAP 側鏈取代度 2.7 2.0 2.5 2.3 2.9 平均聚合度 240 240 140 180 300 可塑劑添加量(Wt%) 12 9 9 11 10 加熱減量率(Wt%) 2.0 1.1 1.3 1.2 2 熔體黏度(Pa*sec) 120.1 173.6 180.0 152.0 185.8 熔體張力(mN) 12 15 18 17 18 強度(cN/dtex) 1.0 1.2 0.8 0.8 1 .3 伸長率(%) 38 20 25 35 25 單絲纖度(dtex) 21.9 5.2 3.4 2.5 10.0 U%(%) 0.7 0.9 0.6 0.7 1.2 製絲性 ◎ ◎ ◎ ◎ ◎ 觸感 〇 〇 〇 〇 〇 CAP:乙酸丙酸纖維素 -53- 五、發明說明(52) 比較例9 測量含有在1 〇〇°C真空乾燥1 2小時至絕乾狀態的乙酸 纖維素(酯取代度2.4,平均聚合度180),和可塑劑(甘油 三乙酸酯,分子量218).10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爲 1 05 0Pa*sec,熱流動性不良,不可能利用熔紡加以纖維化。 比較例1 0 測量含有在1 〇〇t真空乾燥1 2小時至絕乾狀態而不含 可塑劑的乙酸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7,平均聚合度240) 組成物之熔體黏度,爲800Pa*SeC,熱流動性極劣,不可能 利用熔紡加以纖維化。 比較例1 1 測量含有在1 〇〇°C真空乾燥1 2小時成絕乾狀態的乙酸 丙酸纖維素(酯取代度2.7,平均聚合度240),和可塑劑 (己二酸二辛酯,分子量3 7 1 )3 5重量%之組成物熔體黏度 ,爲35.5Pa*sec,顯示良好熱流動性,加熱減量率爲9.5% ,耐熱性良好,熔體張力爲7mN。 此組成物使用單軸型熔紡機,在熔化部溫度23 0 °C,紡 絲組件部溫度23CTC,輸出量7.2g/mhi的條件下,利用具 有0 · 2 3 m m φ - 0.3 0 m m L紡嘴孔6孔的紡嘴紡出。妨出絲條 利用25°C煙囪風冷卻。賦予油劑集束後,以500m/min轉 動的第一導絲輥拉取,經與第一導絲輥同樣速度轉動的第 二導絲輥,以使捲絲張力爲0.1 cN/dtex的速度轉動之捲絲 機捲取。所得纖維強度爲0.4 cN/dt eX,伸長率5 5 %,單絲 纖度12.0dtex,U%爲3.5%。爲纖度參差大的纖維。所得 纖維帶黃。於筒編機進行製作編材,具有非常濕黏感。 -54- 593807 五、發明說明(53 ) 表7
比較例9 比較例10 比較例1 1 主鏈化合物 乙酸纖維素 CAP CAP 側鏈取代度 2.4 2.7 2.7 平均聚合度 180 240 240 可塑劑添加量(Wt%) 10 0 35 加熱減量率(Wt%) - - 9.5 熔體黏度(Pa«sec) - 800 35.5 熔體張力(mN) - - 7 強度(cN/dtex) - - 0.4 伸長率(%) - - 55 單絲纖度(dtex) - - 12 U°/〇(°/〇) - - 3.5 製絲性 X X Δ 觸感 - - X CAP:乙酸丙酸纖維素 -55- 593807 五、發明說明(54 ) 產_業上利用僭値 本發明具有脂族聚酯接枝側鏈之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 成物可以熔紡,利用熔紡提供纖維製品。 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之纖維,係纖維 素由習知熔紡所得,具有通過高次加工步驟必要的機械特 性’和乾爽而柔軟觸感,可廣爲利用作衣料用纖維,商業 用纖維。又因來自生物質料,於生物分解性活性領域,例 如農業用資材、林業用資材、水產資材、土木資材、衛生 資材、日用品、不織布等均可適用。 又,本發明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所製成纖維之製 法,不會有斷絲或單絲流動等步驟困擾,可製成纖度均勻 性、舒解性優良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纖維。 -56-

Claims (1)

  1. 593807
    M請委爵明示,本案修正後是S變更原實贺Af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1113919號「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及由此而成 之纖維」專利案 (93年2月26日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纖維之方法,其 特徵爲令200°C,lOOOsec·1時的熔體黏度爲50〜 300Pa*sec,200°C,100m/min拉取時的熔體張力爲0.1 〜40mN的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在熔體溫度180 〜240°C紡出,於紡嘴下方距離0.5〜5公尺處賦予油劑 或水,加以集束,使紡絲張力爲0.1〜3 .OmN/dt ex的條 件,以導絲輥拉取後,捲繞於筒管者,其中該熱塑性纖 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包含至少一種選自於乙酸丙酸纖維素 、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戊酸纖維素、丙酸丁酸纖維素 、乙酸月桂酸纖維素、乙酸硬脂酸纖維素、乙酸油酸纖 維素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製成纖維之方法,其中紡絲拉伸爲30〜300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製成纖維之方法,其中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含纖 維素混合酯85〜98重量%和分子量350〜20,000可塑劑 1〜30重量%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 製成纖維之方法,其中纖維形狀爲複細絲者。 -1 - 593807 卜ή修-) _ 耜…‘,: 六、申請專利範圍 5 . —種由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之纖維,係由包 含纖維素混合酯85〜98重量%,和分子量350〜20, 000 的可塑劑1〜30重量%之熱塑性纖維素混合酯組成物, 經熔紡製得者,其中該纖維素混合酯包含至少一種選自 於乙酸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戊酸纖維素 、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月桂酸纖維素、乙酸硬脂酸纖 維素、乙酸油酸纖維素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纖維素混合酯係選自乙酸丙酸纖維素、乙 酸丁酸纖維素、乙酸苯二甲酸纖維素群中至少一種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可塑劑係重量平均分子量1,〇〇〇〜20,000 之聚乳酸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可塑劑係重量平均分子量3 50〜20,000之 聚乙二醇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可塑劑係分子量3 50〜1,000之甘油衍生 物者。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可塑劑含量爲組成物全量之1〜1 5重量% ,組成物在200°C的加熱減量率在5重量%以下者。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2- 593807 修正 _4m it.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纖維,其中纖維強度爲〇 . 5〜4 . OcN/d t ex,伸長率爲 2〜50%者。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纖維形態爲複細絲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熱塑性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物製成 之纖維,其中細絲纖度沿纖維軸方向一定,纖維之U%爲 0 . 1 〜2 · 5%者。 一 3-
TW091113919A 2001-06-26 2002-06-25 The thermoplastic cellulos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fiber thereof TW5938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93179A JP2003013324A (ja) 2001-06-26 2001-06-26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系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01270381A JP2003082525A (ja) 2001-09-06 2001-09-06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誘導体系繊維
JP2002049627A JP2003246802A (ja) 2002-02-26 2002-02-26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93807B true TW593807B (en) 2004-06-21

Family

ID=2734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13919A TW593807B (en) 2001-06-26 2002-06-25 The thermoplastic cellulos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fiber thereof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84631B2 (zh)
EP (1) EP1335045B1 (zh)
KR (1) KR100928887B1 (zh)
CN (1) CN100381622C (zh)
ES (1) ES2620407T3 (zh)
TW (1) TW593807B (zh)
WO (1) WO20030009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38445C (en) * 2002-12-26 2006-11-28 Hyosung Corporation Lyocell multi-filament for tire cor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0497769C (zh) * 2004-03-26 2009-06-10 东丽株式会社 衣料用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JP4661321B2 (ja) * 2004-04-27 2011-03-30 東レ株式会社 織物裏地
KR20070010837A (ko) * 2005-07-20 2007-01-24 이영관 생분해성 수지 조성물
WO2007086317A1 (ja) * 2006-01-27 2007-08-0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環状エステル変性グルカ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BR112012019770A2 (pt) * 2010-02-11 2019-09-24 Fpinnovations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 nanocompósito de celulose nanocristalina e um ácido polilático, nancompósito de celulose nanocristalina e ácido polilático, e, composição.
TWI393807B (zh) 2010-03-26 2013-04-2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高伸長率纖維素母粒之製備方法與應用
US20110319530A1 (en) 2010-06-29 2011-12-29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es for making cellulose estate/elastomer compositions
US9273195B2 (en) 2010-06-29 2016-03-0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Tires comprising cellulose ester/elastomer compositions
US9289012B2 (en) 2011-07-29 2016-03-22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for degradable polyester filter tow
US8973588B2 (en) 2011-07-29 2015-03-10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for degradable polyester filter tow
US10064429B2 (en) 2011-09-23 2018-09-04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Mixed fiber product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cigarette filter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US9708475B2 (en) 2011-12-07 2017-07-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ellulose esters in highly-filled elastomeric systems
US9179709B2 (en) 2012-07-25 2015-11-10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Mixed fiber sliver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cigarette filter elements
US9119419B2 (en) 2012-10-10 2015-09-01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Filter material for a filter element of a smoking article, and associated system and method
US10308740B2 (en) 2014-02-07 2019-06-04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s
US9611341B2 (en) 2014-02-07 2017-04-04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s
US10696765B2 (en) 2014-02-07 2020-06-3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 and propylene polymer
US11267916B2 (en) 2014-02-07 2022-03-0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 and polyolefins
US10647795B2 (en) 2014-02-07 2020-05-1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 and polyolefins
US10723824B2 (en) 2014-02-07 2020-07-2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Adhesives comprising amorphous propylene-ethylene copolymers
US10077343B2 (en) 2016-01-21 2018-09-1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to produce elastomer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ellulose ester additives
WO2017131035A1 (ja) * 2016-01-26 2017-08-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ナノファイバーおよび不織布
CN105803556B (zh) * 2016-03-31 2018-06-26 东华大学 一种可熔融纺丝的二醋酸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0524500B2 (en) 2016-06-10 2020-01-07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Staple fiber blend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cigarette filter elements
US10375984B2 (en) 2016-07-18 2019-08-13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Nonwoven composite smokeless tobacco product
EP3275619A1 (en) * 2016-07-29 2018-01-31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online measurement of melt strength of polymeric multilayer and monolayer structures
CN107793711B (zh) * 2016-09-06 2020-09-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热塑性纤维素与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共混物注塑制品及制备方法
KR101788632B1 (ko) 2016-10-05 2017-10-20 도레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셀룰로오스 유도체 조성물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섬유
CN108531152B (zh) * 2017-03-01 2020-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可降解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533A (zh) * 2019-04-12 2019-07-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04204A (en) * 1962-11-09 1965-09-15 Teijin Ltd A cellulose ester-polyolefin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US3797499A (en) * 1970-05-13 1974-03-19 Ethicon Inc Polylactide fabric graphs for surgical implantation
US3637447A (en) * 1970-06-10 1972-01-25 American Filtrona Corp Method of making filter means by crimping and overwrapping a tubular element
AU519458B2 (en) 1977-07-05 1981-12-03 Cordis Dow Corporation Cellulose acetate hollow fibres
US4276173A (en) 1977-07-05 1981-06-30 Cordis Dow Corp. Cellulose acetate hollow fib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S5584412A (en) * 1978-12-20 1980-06-25 Nippon Zeon Co Ltd Production of hollow fiber
JPS58225101A (ja) 1982-06-22 1983-12-27 Daicel Chem Ind Ltd セルロ−スエステル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986621A (ja) 1982-11-10 1984-05-18 Daicel Chem Ind Ltd 新規なグラフト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S60155710A (ja) * 1984-01-23 1985-08-15 Daicel Chem Ind Ltd 糸条形成法
CN1033517C (zh) * 1988-08-08 1996-12-11 巴特尔纪念研究院 可生物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E3842822A1 (de) * 1988-12-20 1990-07-05 Akzo Gmbh Biocompatible dialysemembran aus einem gemischten polysaccharidester
CA2135798A1 (en) * 1992-05-27 1993-12-09 Charles M. Buchanan Environmentally non-persistant cellulose ester fibers
TW256845B (zh) * 1992-11-13 1995-09-11 Taisyal Kagaku Kogyo Kk
JP3349536B2 (ja) * 1993-01-12 2002-11-25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誘導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287279A (ja) 1993-03-31 1994-10-11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ラクタイド系グラフト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DE4325352C1 (de) 1993-07-28 1994-09-01 Rhodia Ag Rhone Poulenc Plastifiziertes Celluloseacetat,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ilamenten
DE4428211A1 (de) * 1994-08-09 1996-02-15 Buck Chem Tech Werke Hochmolekulare, thermoplastisch verarbeitbare, biologisch abbaubare chemische Substanz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5817728A (en) * 1995-03-16 1998-10-06 Mitsui Chemicals, Inc. Preparation of degradable copolymers
JPH0978339A (ja) 1995-09-18 1997-03-25 Oji Paper Co Ltd 生分解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83505A (en) * 1996-01-04 1998-07-21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Corporation Compostable and biodegradable compositions of a blend of natural cellulosic and thermoplastic biodegradable fibers
JP3265184B2 (ja) * 1996-03-05 2002-03-11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のフィルム又はシ−ト及びこれらフィルム又はシ−トの加工品
JPH09291414A (ja) 1996-04-22 1997-11-11 Oji Paper Co Ltd 生分解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17228A (ja) * 1997-05-13 1998-12-02 Oji Paper Co Ltd 生分解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系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767069B1 (fr) 1997-08-08 1999-09-17 Ard Sa Composition emulsionnante a base de polyglycosides et d'alcool gras
JPH1171402A (ja) * 1997-08-28 1999-03-16 Oji Paper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グラフト化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20265B2 (ja) 1998-02-26 2005-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乳酸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231569B2 (ja) 1998-03-12 2009-03-04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グラフト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58950A (ko) 2003-07-07
US20040030043A1 (en) 2004-02-12
EP1335045A4 (en) 2005-03-23
ES2620407T3 (es) 2017-06-28
CN100381622C (zh) 2008-04-16
EP1335045A1 (en) 2003-08-13
CN1462324A (zh) 2003-12-17
WO2003000966A1 (fr) 2003-01-03
KR100928887B1 (ko) 2009-11-30
US6984631B2 (en) 2006-01-10
EP1335045B1 (en)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93807B (en) The thermoplastic cellulos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and the fiber thereof
WO2000078839A1 (fr) Resine d'acide polyactique, articles textiles obtenus a l'aide de cette resine, et procedes de production de ces articles textiles
JP2004332166A (ja) ポリ乳酸繊維
JP2013542292A (ja) スリットフィルムテープ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ポリマー混合物の使用
CA2058607A1 (en) Flame resistant, low pilling polyester fiber
JP5254708B2 (ja) 異形異繊度混繊糸
JP2009299201A (ja) 速乾性に優れた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3238669A (ja)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2004027378A (ja) セルロース脂肪酸混合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07807B2 (ja) セルロース脂肪酸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4189770A (ja) 生分解性樹脂組成物
Akhir et al. Characterisation and production of poly (lactic acid)/poly (ethylene glycol) microfiber via melt drawn spinning process
JP2003082160A (ja) 熱可塑化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4100162B2 (ja) 芯鞘複合繊維
JP2009299207A (ja) 多層構造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JPH09291414A (ja) 生分解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20495B2 (ja) 細繊度のセルロース脂肪酸混合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製造方法
JP2003246802A (ja)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4687719B2 (ja) 安全ネット
JP2000226757A (ja) 安全ネット
JP2008179926A (ja) セルロース脂肪酸混合エステル極細繊維前駆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69199A (ja) 熱可塑性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組成物からなる繊維
JP2006183212A (ja) 生分解性複合繊維
KR20160081632A (ko) 염색품질이 향상된 셀룰로오스 혼섬사,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원단
JP2005105424A (ja) 撥水吸湿複合繊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