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4911B - Semicondu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4911B
TW544911B TW091108721A TW91108721A TW544911B TW 544911 B TW544911 B TW 544911B TW 091108721 A TW091108721 A TW 091108721A TW 91108721 A TW91108721 A TW 91108721A TW 544911 B TW544911 B TW 5449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forementioned
gate
insulating fil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ichi Watanabe
Takashi Ohsawa
Kazumasa Sunouchi
Yoichi Takegawa
Takeshi Kajiyam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299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537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012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986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4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49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81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isolation region manufacturing related aspects, e.g. to avoid interaction of isolation region with adjacent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3Poly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reg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544911 A7 厂 —__ B7 五、發明説明( ) 1 相關申請索之交叉參考資料 本申請案係根據先前曰本專利於2001年7月2日所提出的 2001-201280,以及 2001 年 4 月 26 日所提出之 2〇〇1-1299〇8 , 並旱有優先權益,其申請案之所有内容均併入作為參考資 料。 [發明之背景] [發明之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半導體裝置,特別是有關於MOS電晶體 的閘極構造之技術,例如動態(dynamic)型記憶體積體電路 等所使用之技術。 [關聯技術之說明] 近年來,在MOS電晶體當中,以抑制短通道功效、減低 消費電力、及提升驅動力專作為目的,而提案有雙閘極 (double gate)型 MOS 電晶體、環繞閘極(surround gate)型 MOS電晶體等若干個構造。 圖44係表示揭示於IEDM 97 427-430之雙閘極構造2M〇s 電晶體的習知例。 圖中,211係基板中之汲極區域,212係基板中之源極區 域,213和2 14係分別設於基板中之上下的水平方向之上部 閘極和底部閘極’ 215係被夾住於上部閘極和底部閘極之基 板中的通道區域,216係對前述沒極區域、源極區域、通道 區域絕緣各閘極之閘極絕緣膜。 該MOS電晶體當中,上部閘極2 13和底部閘極214係分別 设於基板中之上下的水平方向,且於該上部閘極213和底部
裝 訂 % -4 - 544911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2 ) ' 閘極214之間夾有通道區域215,且MOS電晶體係形成雙閘 極構造。 該雙閘極構造係於MOS電晶體的上部閘極213的正下方, 形成以底部閘極214作為反向閘極而存在之狀態。因此,通 道區域215之空乏化、短通道功效之減低、運轉性能之提升 等係可期待。 然而,該情形時,在形成反向閘極214和其表面的閘極絕 緣膜216之後,必須形成成為電晶體的元件區域之單結晶層 ,但是,其加工係較困難,且難以提升元件之信賴性。 圖45係表示雙閘極構造之m〇S電晶體之另外的習知例。 圖中,221係基板中的汲極區域,222係基板中的源極區 域’ 223和224係在基板中分別設於垂直方向之上層閘極和 下層閘極,225係夾在前述各閘極中間之基板中的通道區域 ’並形成有對前述汲極區域、源極區域、通道區域絕緣各 閘極之閘極絕緣膜(未圖示)。 該MOS電晶體當中,上層閘極223和下層閘極224係分別 設於基板中的左右之垂直方向,通道區域225係夾在該上層 閘極223和下層閘極224之間,且MOS電晶體係形成雙閘極 構造。 但是,該雙閘極構造係必須實施段差上之閘極加工、縱 型的雜質導入等處理,加工係較為困難。 如上述之上述任意的習知例之雙閘極構造,亦有其加工 上之困難性。因此,較容易之加工法中可實現,且能期待 和雙閘極構造的MOS電晶體相同之功效之m〇S電晶體的構 -5- 本紙珉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 造係正要求迫切。 於是,此外,習知技術中,以1個電晶體作成記憶體單元 之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係有如下之各 種提案。 ① JOHN E. LEISS et al,“dRAM Design Using the Taper-isolated Dynamic Cell”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SC-17, NO.2, APRIL 1982, pp337-344) ② 特開平3-171768號公報 ③ Marnix R.Tack et al,“The Multistable Charge-Controlled Memory Effect in SOI MOS Transistors at Low Temperature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37, MAY, 1990, ppl373-1382) ④ Hsing-jen Wann et al,“A Capacitorless DRAM Cell on SOI Substrate”(IEDM 93, pp635-638) ① 之記憶體單元係使用填埋通道構造之MOS電晶體而構成 。利用形成於元件分離絕緣膜的錐形部之寄生電晶體,而 進行表面反相層之充放電,並對應於該充放電而記憶兩值 資料。 ② 之記憶體單元係使用阱分離之MOS電晶體,並使依據 MOS電晶體的拼電位所決定之臨界值作成兩值資料。 ③ 之記憶體單元係依據SOI基板上之MOS電晶體而構成。 利用自SOI基板之側面施加大的負電壓所產生之界面部的電 洞蓄積,並對應於該電洞之進出而記憶兩值資料。 ④ 之記憶體單元係依據SOI基板上之MOS電晶體而構成。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44911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4 ) M0S電晶體係構造上雖為一個,但是,重疊於汲極擴散層 之表面而形成有反導電型層,且作成實質性的使寫入用 PMOS電晶體和讀取電晶體組合成一體之構造。以 NMOS電晶體之基板區域作為浮動的節點,並依據該電位而 記憶兩值資料。 但是,①係因為構造較複雜,且利用寄生電晶體,故對特 十生之控制性亦具有困難點。②係構造單純,但是,必須同 時連接電晶體之汲極和源極於訊號線而進行電位控制。此 外,因為係阱分離之狀態,故單元尺寸變大,而且無法進 行各個位元之重寫。③係必須進行來自s〇I基板側之電位控 制’因此無法進行各位元之重寫,且控制性具有困難點。 ④係必須作成特殊電晶體構造,此外,記憶體單元係必須 作成字元線、寫入位元線、讀取位元線、清除線,故訊號 線數係變多。 [發明之概要] 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之第1特徵係具備: MOS電晶體的汲極•源極區域,其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 的表層部;及 閘極絕緣膜,其係形成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前述汲極· 源極區域間之通道區域的表面上;及 閘極電極’其係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膜上;及 複數個溝型元件分離區域,其係在形成於前述半導體基 板的表層部之複數個溝内壁形成有絕緣膜而構成;以及 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其係填埋於前述複數個溝型 本纸張尺度適财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297公复) 544911 A7
544911 A7 '--*------—__ ^ 五、發明説明(6 ) ' - 月ij述半導體基板的既定深度位置。 此外,本發明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 在於: 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依據元件分離絕緣膜所區劃之元件 形成區域;及 離子植入雜貝於刚述半導體基板,並形成連接於前述元 件形成區域的底部之源極區域;及 在前述元件形成區域以既定距離形成至少2個溝槽;及 在被夾於前述二個溝槽之元件區域的側面形成閘極絕緣 膜;以及 填埋第1和第2閘極電極於前述及溝槽,且於前述元件區 域之表面形成汲極區域。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 表示有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M〇S電晶體的平面佈 線之一例圖。 (圖2) 沿著圖1中的II-II線之通道長方向之截面圖。 (圖3) 沿著圖1中的III-III線之通道寬方向之截面圖。 (圖4) 表示抽出填埋於圖3中的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之 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之多結晶矽,並作成接點之構造的 一例之截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檫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7 (圖5) 表示有關於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MOS電晶體的通道寬 方向之截面圖。 (圖6) 表示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的通道長方向之截 面圖。 (圖7) 表示沿著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 之一例的戴面圖。 (圖8) 表示抽出填埋於圖7中的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之多結晶 石夕並作成接點之構造的一例之截面圖。 (圖9) 表示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μ 0 S電晶體之通道寬 方向之截面圖。 (圖 10) 表示有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之截 面圖。 (圖 11) 表示抽出填埋於圖10中的元件分離區域之溝内部的多結 晶矽並作成接點的溝造的一例之截面圖。 (圖 12) 表示有關於第3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m〇S電晶體的通道寬 方向之截面圖。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____B7 _ 五、發明説明(8 ) (圖 13) 表示有關於第4實施形態之ΤΙ-Cell的陣列之平面佈線之一 例圖。 (圖 14) 沿著圖13中的XIVA-XIVA線之ΤΙ-Cell的通道長方向(bit線 平行方向)之截面圖。 (圖 15) 沿著圖13中的XVB-XVB線之ΤΙ-Cell的通道寬方向(Gate平 行方向)之截面圖。 (圖 16) 表示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ΤΙ-Cell的陣列之平面佈線之 *一例圖。 (圖 17) 沿著圖16中之XVII-XVII線之ΤΙ-Cell的通道長方向(bit線 平行方向)之截面圖。 (圖 18) 沿著第5實施形態之ΤΙ-Cell的通道長方向之截面圖。 (圖 19) 沿著第5實施形態之τΐ-Cell的通道寬方向之截面圖。 (圖 20) 表示抽出填埋於圖19中的元件分離區域之溝内部的多結 晶矽並作成接點之構造之一例圖。 (圖 21) 沿著第5實施形態之τΐ-Cell的通道寬方向之戴面圖。 -11 -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圖 22) 表示抽出填埋於圖2 1中的元件分離區域之溝内部的多結 晶矽並作成接點之構造之一例圖。 (圖 23) 第6實施形態之ΤΙ-Cell的通道長方向之截面圖。 (圖 24) 使用SOI基板而說明本發明之DRAM單元的原理構造之截 面圖。 (圖 25) 用以說明相同的DRAM單元之動作原理之特性圖。 (圖 26) 未使用SOI基板而說明本發明之DRAM單元的原理構造之 平面圖。 (圖 27A) 圖 26之XXVIIA-XXVIIA截面圖。 (圖 27B) 圖 26之XXVIIB-XXVIIB截面圖。 (圖 27C) 圖 26之XXVIIC-XXVIIC截面圖。 (圖 28) 表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DRAM單元的構成平面圖。 (圖 29A) 圖 28之XXVIIIA-XXVIIIA截面圖。 (圖 29B)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圖 28之 XXVIIIB-XXVIIIB截面圖。 (圖 29C) 圖 28之XXVIIIC-XXVIIIC截面圖。 (圖 30) 表示依據木發明之實施形態之DRAM單元陣列的構成平面 圖。 (圖 31A) 圖30之XXXIA-XXXIA截面圖。 (圖 31B) 圖30之XXXIB-XXXIB截面圖。 (圖 31C) 圖30之XXXIC-XXXIC截面圖。 (圖 32) 表示依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之DRAM單元陣列的構成 平面圖。 (圖 33A) 圖 32之XXXIIIA-XXXIIIA截面圖。 (圖 33B) 圖 32之 XXXIIIB-XXXIIB截面圖。 (圖 33C) 圖32 之 XXXIIIC-XXXIIIC截面圖。 (圖 34A) 表示圖32之XXXIIIA-XXXIIIA載面之元件分離溝形成步 鱗圖。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Μ ) (圖 34Β)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Β-ΧΧΧΙΙΒ截面之元件分離溝形成步驟 圖。 (圖 35Α)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截面之元件分離絕緣膜填 埋步驟圖。 (圖 35Β)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Β-ΧΧΧΙΙΒ截面之元件分離絕緣膜填埋 步驟圖。 (圖 36Α)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截面之源極擴散層形成步 驟圖。 (圖 36Β)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Β-ΧΧΧΙΙΒ截面之源極擴散層形成步驟 圖。 (圖 37Α)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截面之閘極填埋用溝槽形 成步驟圖。 (圖 37Β)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Β-ΧΧΧΙΙΒ截面之閘極填埋用溝槽形成 步驟圖。 (圖 38Α)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截面之閘極填埋步驟圖。 (圖 38Β)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表示圖3·2之XXXIIIB-XXXIIB截面之閘極填埋步驟圖。 (圖 39Α)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戴面之字元線和反向字元 線之圖案成型步驟圖。 (圖 39Β) 表示圖32之XXXIIIB-XXXIIB截面之字元線和反向字元線 之圖案成型步驟圖。 (圖 40A) 表示圖32之ΧΧΧΙΙΙΑ-ΧΧΧΙΙΙΑ戴面之字元線和反向字元 線的側壁絕緣膜形成以汲極擴散層形成步驟圖。 (圖 40Β) 表示圖32之XXXIIIB-XXXIIB截面之字元線和反向字元線 的側壁絕緣膜形成以汲極擴散層形成步驟圖。 (圖 41) 其他實施形態之圖31A的相對應之截面圖。 (圖 42) 其他實施形態之圖33A的相對應之截面圖。 (圖 43) 依據其他實施形態之圖33A的相對應之截面圖。 (圖 44) 表示雙閘極元件構造之習知例之截面圖。 (圖 45) 表示雙閘極元件構造之其他的習知例之截面圖。 (圖 46A)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表示習知之丁I Cell之基板區域平面内之電位分佈圖。 (圖 46B) 表示圖46A所示之習知的TI Cell之基板區域平面内之電位 分佈圖。 (圖 46C) 表示圖46 A所示之TI Cell的基板區域深度方向之電位分佈 圖。 (圖 46D) 表示圖46A所示之TI Cell的基板區域深度方向之雜質濃度 分佈圖。 (圖 47A) 表示以習知之1電晶體· 1電容器所構成之記憶體單元而 構成有陣列之動態型記憶體(l-T DRAM)之電流路徑之電路 圖。 (圖 47B) 表示以圖46A所示之ΤΙ-Cell而構成有陣列之動態型記憶體 (I-TDRAM)之電流路徑之電路圖。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參閱圖式而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有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平 面佈線。 圖2係表示沿著圖1的MOS電晶體之圖1中的II-II線,亦即 沿著通道長方向之戴面構造之一例。圖3係表示沿著圖1之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檫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14 ) MOS電晶體的圖1中之πΐ-ΙΙΙ線,亦即沿著通道寬方向之截 面構造之一例。 圖1乃至圖3當中’ 1〇係半導體基板,η和12係在半導體 基板的表層内選擇性所形成之MOS電晶體的汲極區域和源 極區域,13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〇的表面上之閘極絕緣膜 ’ 14係刚述及極區域/源極區域間之通道區域,1 $係介由前 述閘極絕緣膜13而形成於前述通道區域14之閘極電極,16 係以能覆蓋前述閘極電極15之狀態所形成之例如由氮化石夕 膜所構成之閘極保護膜,17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〇上之層 間絕緣膜’ 1 8係接觸於汲極區域π之汲極配線,1 8a係沒極 接觸部,19係接觸於源極區域12之源極配線,19a係源極接 觸部。 繼之,20係依據沿著M0S電晶體的通道區域14之通道長 度所形成之所謂的S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之元件分離 區域’且没於自通道寬方向之兩側夾住電晶體之通道 區域14的位置。元件分離區域2〇係於淺溝的表面形成有薄 的絕緣膜2 1 ’在形成有薄的絕緣膜2丨於表面之該淺溝内填 埋有導電體(例如多結晶矽)22。導電體22係介由例如接觸塊 (未圖示)而自上部配線(未圖示)供應既定電位。又,22a係 導電體22和上部配線之接觸部。對半導體基板1〇之偏壓電 位’係可施加,或亦可不施加。 上述第1貫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相較於習知之MO S電晶體 ,其基本構造(亦即,由汲極•源極區域、通道區域、閘極 絕緣膜、閘極電極所構成之構造)係相同。但是,元件分離 •17- i紙張瓦度撕@ @家標準(CNS) M規格( χ挪公董)— 544911 A7 -— B7 五、發明説明(15 ) 區域20之構造則相異。亦即,該實施形態中,元件分離區 域20係導電體22被包圍於薄的絕緣膜21並填埋於溝内而構 成。而且,MOS電晶體之動作時,係以後述之態樣而供應 既定電位於該導電體22。習知例則填埋有絕緣膜(氧化膜)於 溝内之全域。此點係和習知例不同。 圖4係表示半導體裝置之戴面,係表示圖1乃至圖3所示之 MOS電晶體為規則性地排列於複數通道寬方向之電晶體陣 列區域和周邊區域。圖4係概略性地表示用以供應電位於圖 1乃至圖3中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導電體22、且用以對導電 體22取得接觸的構成。 該構成當中,係藉由形成於基板1〇上之電極抽出用之上 部配線(例如多結晶矽)41而使元件分離絕緣膜區域2〇之導體 電22能導通至周邊區域,進而藉由導電插頭43而取得導電 體22和反向閘極電極42之接觸。 亦即’圖4當中,覆蓋各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導電體22之氧 4匕膜21 ’係於前述導電體22之上面的部份形成開口狀態。 而且’導電體22係在開口部當中,和形成於基板丨〇上之電 極抽出用之上部配線41作連接。上部配線41係延伸至電晶 體陣列區域的周邊區域而形成,並且在周邊區域上介由導 電接頭43而連接於反向閘極電極42。據此,而取得導電體 22和上方反向閘極電極42之接觸。又,18係電晶體陣列區 域之MOS電晶體的汲極電極,44係閘極配線,45係在電晶 體陣列區域之周邊區域中連接於閘極配線之閘極電極。46 係形成於電晶體陣列區域之周邊區域的STI型元件分離區域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爱) 544911 A7
’其溝内係填埋有絕緣膜。 又’前述閘極配線44係由高濃度摻雜雜質之多結晶矽所 構成:導電體22和上部配線41亦以不作成空乏化之狀態下 ’而高濃度地摻雜雜質。 士上述第1實施开》態之M〇s電晶體當中,係在通道寬方 向中以自兩侧失住活性區域14之形態所設之元件分離區域 2〇的溝内,填埋有導電體22,該導電體”係具有作為m〇s 電=體的反向閘極電極之功能。亦即,第i實施形態之M〇s 電晶體,係具有和作為次世代的高性能M〇s電晶體之雙閘 極構造相同之閘極構造。 根據該第1實施形態之構造,藉由較為容易之加工法,則 可貫現MOS電晶體的通道區域之空乏化、以及M〇s電晶體 的基板區域之浮動通道區域化,且亦能達成M〇s電晶體的 特性之提升。 <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第1實施形態,係設於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的兩側之 元件分離區域20之任意一個均介由氧化膜2丨而填埋有反極 性閘極電極用之導電體22,但是,並未限定於此,亦可變 更如圖5所示之構造。 圖5係表示有關於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m〇s電晶體的 通道寬方向之截面構造,和圖3中相同之部份係賦予相同的 符號。 亦即,在Μ Ο 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中以自兩側爽住活性 區域之狀態下所設之兩個元件分離區域20之中的一方之元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A7
件分離區域(元件分離區域之溝)内, 有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 '、由乳化膜21而填埋 ,,,^ ^ 體2亦即’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 地,在溝的内壁形成有氧化膜21, J樣 $、、接由枯加士 c丄 立在A成有该氧化膜21 之溝内填埋有反向閘極電極用之導電體22。但是 之元件分離區域2 〇當中,盆、、盖向立 曰去“…“ 部係僅填埋有氧化膜21, 且未仅有導電體22。此點係和第丨實施形態不同。 所&謂使刪電晶體的通道區域空乏化之處,係如&實施 形悲,分別於設在通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中 填埋有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其構造係優显,但是 ’ j電路設計上或加卫上,亦有如該變形例,僅於設在通 道寬方向的兩侧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一方填埋有反向閘極 電極用之導電體22為理想之情形。 又,上述第1貫施形態以及其變形例之M〇s電晶體當中, 難以產生空乏層之消耗層(depletion layer)寬γ ,係以;列數 學式 Υ =〔 2 ε (Vg+Vbi/qND)〕1/2 表示。因此,MOS電晶體之通道寬W,其在僅於設在通 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份離區域2〇之一方填埋有反向閘極 電極用之導電體22的情形時,係小於上述之γ,而在分別於 設在通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填埋有反向閘極 電極用的導電體22之情形時,則必須小於2Y。 此外,形成於元件分離區域20之溝内壁的氧化膜2 1的深 度’係必須車父MOS電晶體的及極區域11 ·源極區域12之深 度更深,此外,填埋於元件分離區域20的溝内部之反向閘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 297公釐)
裝 訂 t 544911
極電極用之導電體22的深度,係必須較m〇S電晶體之通道 區域14的深度更深,或和元件分離區域之深度大致同等。 此外,為了提升MOS電晶體的特性,其閘極絕緣膜13的 厚度係形成極薄較為理想,但是,由於挖掘元件分離區域 2 0的溝時所產生之姓刻損害,以致溝的壁面係形成有多數 凹凸之處,故具有MOS電晶體的耐壓係下降之傾向。自防 止耐壓下降之觀點而言,可使形成於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溝 内壁之氧化膜21相較於前述閘極絕緣膜13更厚地形成,且 亦可使用SiN膜等之其他材料以取代前述氧化膜2丨而作為元 件分離區域2 0的溝内壁之絕緣膜。 <第2實施形態> 圖ό係表示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M〇s電晶體的通道長方 向之戴面構造的一例。圖7係表示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 MOS電晶體之通道寬方向之截面構造的一例。 第2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相較於第!實施形態之M〇s電 晶體’其基本構造係未改變,但是,使用s〇I(SiHc〇n 〇η Insulator)基板60而作為半導體基板之點則不相同,因為在 其他方面係相同,故圖2和圖3之相對應的部份,係賦予和 圖2及圖3中相同的符號。 SOI基板60,係在形成於固定用半導體基板61上之絕緣膜 (Box氧化膜)62上形成有矽層63,且於石夕層63之表層部選擇 1*生的形成有M〇S電晶體的沒極區域11和源極區域12。而且 ,設於自通道寬方向的兩側夾住M0S電晶體的通道區域14 的位置之元件分離區域20,係其溝為形成於達於前述Β〇χ氧 -21 -
544911 A7 B7
化膜62内之深度。 圖8係表示半導體裝置之截面,且表示圖6和圖7所示之 MOS電晶體為規則性的排列於複數通道寬方向之電晶體陣 列區域和周逢區域。圖8係概略性的表示用以供應電位至圖 6和圖7中之元件分離區域20之導電體22、且用以對導電體 22取得接觸之構成。 該構成當中,係藉由形成於基板60上之電極抽出用的上 部配線(例如多結晶矽)41而使元件分離絕緣膜區域2〇的導電 體22能導通至周邊區域,進而藉由導電接頭43而取得導電 體22和反向間極電極42之接觸。 亦即,圖8當中,覆蓋各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導電體以的氧 4匕膜21,係於前述導電體22的上面之部份當中形成開口狀 態。而且,導電體22係於開口部當中,和形成於基板6〇上 之電極抽出用的上部配線41作連接。上部配線41係延伸至 電晶體陣列區域之周邊區域而形成,且在周邊區域上介由 導電接頭43而連接於反向閘極電極42。據此,而取得導電 體22和上方反向閘極電極42之接觸。又,18係電晶體陣列 區域之MOS電晶體的汲極電極,44係閘極配線,45係在電 晶體陣列區域之周邊區域中連接於上述閘極配線44之閘極 電極46係形成於電晶體陣列區域的周邊區域之sti型元件 分離區域’且其溝内係填埋有絕緣膜。 又,刖述閘極配線44係由高濃度摻雜雜質之多结晶矽所 構成。導電體22和上部配線41亦以不作成空乏化之狀態下 ,而高濃度地摻雜雜質。 -22- t紙張尺度適种關家標準(CN^^_格(21GX297公⑻---- 544911
如上述,和第1實施形態之!^〇5電晶體相同,該第2實施 形態之MOS電晶體當中,亦在通道寬方向中以自兩側失住 活性區域14的形態所設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溝内填埋有導 電體22 ,且該導電體22係具有作為M〇s電晶體的反向閘極 電極之功能。 甚至該實施例因為係使用S0I基板6〇,故其性能方面,係 能達成高速化、低消費電力化、基板偏壓功效擴充、鎮定 擴充專之功政,此外,在處理程序方面,係可達成因啡區 域的不需要而致使步驟簡略化、晶片面積之縮小化等之功 效。而且,因為能使MOS電晶體的基板區域完全地作成浮 動的通道區域化,故可達成短通道功效之減低、及性能的 泰c升寺’且具有和雙閘極構造的MOS電晶體相同之特性提 升。 <第2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圖9係表示有關於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m〇s電晶體的 通道寬方向之截面構造,和圖7中相同之部份係賦予相同的 符號。 亦即,在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當中,自兩側夾住活 性區域之形態而設之2個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中之一方的元件 分離區域的溝内,係介由氧化膜21而填埋有反向電極用之 導電體22。亦即,和第2實施形態同樣地,在兩個元件分離 區域20之中的一方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係於其溝内壁 形成有氧化膜21,且在形成有該氧化膜21的溝内填埋有反 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但是,在他方之元件分離區域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2 〇田中,其溝内部係僅填埋有氧化膜2 i,且未設有導電體 2 2。此點係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 所谓使MOS電晶體的通道區域空乏化之點,係如第2實施 幵乂悲’分別於設在通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 , 填埋有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 ,其構造雖優異,但是 ,在電路設計上或加工上,亦有如該變形例,僅於設在通 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一方填埋有反向閘極 電極用之導電體22較為理想之情形。 <第3實施形態> 圖10係表示有關於第3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 向之戴面構造的一例。圖丨丨係表示抽出填埋於圖1〇中之元 件分離區域20的溝内部之導電體22並取得接觸點之構造的 一例之截面圖,和圖8中相同之部份係賦予相同之符號。 第3實施形態之MOS電晶體相較於第2實施形態之M0S電 晶體,其(1)如圖11所示,於固定用半導體基板61的表層部 形成有啡區域64之點,(2)如圖1〇、η所示,反向閘極電極 用的導電體22係接觸於基板60之阱區域64之點係相異,而 其他之點則相同。 亦即,圖11當中,覆蓋各元件分離區域20之導電體22的 氧化膜21,係於前述導電體22的下面形成開口狀態。而且 ’導電體22係於該開口部當中,和基板6〇之阱區域64作連 接。 而且,介由導電接頭43和周邊區域之上述元件分離區域 20内之導電體22,而形成自反向閘極電極42至拼區域64為 •2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11 A7 ---_____ Β7 五、發明説明)— ^ t包路且據此介由阱區域64而共同地供應反向閘極 兒t於電日日體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各元件分離區域20内 之V電體22。亦即,周邊區域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氧化膜 21的上部係形成開口狀態,i導電接頭43係介由該開口而 連接於5亥元件分離區域2〇内之導電體22。另一方面,反向 閘極電極42係連接於導電接頭43,據此,而反向閘極電極 係"由導電接頭43和周邊區域之上述元件分離區域2〇内 V電體22而電氣性的連接於阱區域64。據此,則能由阱 區域64而自反向閘極電極42供應共同的反向閘極電位至電 曰曰體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各元件分離區域2〇内之導電體 22。 該實施例之構造係不須特別考量配線之安排、以及電阻 的增加等因素,故在僅提供相同的反向閘極電位至電晶體 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任意一項的元件分離絕緣膜區域2〇 之溝内部的導電體22即可之情形時極為有用。 <第3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第3實施形態,係於設在M〇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的兩側 之元件分離區域20的溝内部,中介氧化膜2丨而填埋有反向 閘極電極用之導電體22,但是,亦可變更成如圖12所示之 構成,在設於MOS電晶體的通道寬方向的兩側之元件分離 區域20之中的一方之元件分離區域之溝内部,中介氧化膜 21而填埋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 ,並填埋氧化膜21於 他方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全體亦可。 <第4實施形態>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態型記憶體當中,為了縮小由習知之i電晶體· i電容 為所構成之記憶體單元的圖案尺寸,而提案有例如揭示於 IEEE Trans.Electrcm Devices· ED-29, No.4, April 1982之由 MOS電晶體1個分之圖案尺寸所構成之TI Ceu。該τι匸州係 具有例如圖46A、圖46B、圖46C、圖46D所示之截面構造 基板區域平面内的電位分佈、基板區域深度方向的電位分 佈、以及雜質濃度分佈。亦即,具有縱方向PNp_電晶體之 構造,且藉由將電洞固定於閘極電極下之p型雜質區域且使 MOS電晶體臨界值產生變化,而形成可進行〇N,〇ff資料 的讀取之狀態。 圖47A係表示以習知的1電晶體·丨電容器所構成之記憶體 單元而構成陣列之動態型$己憶體(u dram)的電流路徑之 電路圖,圖47B係表示以圖46A所示之τΐ-Cell而構成陣列之 動態型記憶體(TI DRAM)的電流路徑之電路圖。 TI DRAM當中,WL係共同連接於同一列的TKeU的各閘 極之字元線,GL係共同連接於同一列的τΐ-Cell的各汲極之 閘極方向線,BL係共同連接於同一行的τΐ-Cell的各源極之 位元線。 ΤΙ-Cell係在閘極電極251、例如多晶矽閘極(p〇LY Gate) 電極下的p型雜質區域和n型雜質區域係連接於元件分離區 域(例如Si〇2)252之部份,具有產生有雜質側面不整合部份 ,且有誤動作之可能性。例如假設成所謂的PNP電晶體的η 型雜質區域的濃度係變薄,且形成短路(Short)之情形。 因此,使用本發明於ΤΙ-Cell之第4實施形態,係於作為TI- -26-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44911 A7 B7 五 、發明説明(24
域之溝内部,形成 晶體係於未導通時
Cell的元件分離區域而形成之元件分離區 反向閘極電極並施加電位。據此,PNp電 能持續正常動作,且有利於元件的運轉。 此外,Tl-Cell係將電洞固定於閘極電極251下之p型雜質 區域,但在元件分離區域的橫向存在有電荷固定用的電容 量之情形時,亦能有效地固定該電荷。 圖13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丁^印為排列於行列之陣列的 平面佈線之一例,緊鄰於bit線方向之叮丨卬係藉由元件分 離區域3 0而分離。 圖14係表示沿著圖13中的χΐν_χΐν線之TI_Cel丨之通道長方 向的戴面構造之一例。 圖15係表示沿著圖13中的χν-χν線之TI-Cen的通道寬方 向的戴面構造之一例。 圖13乃至圖15當中,1〇係半導體基板,丨丨和12係於半導 體基板的表層部選擇性而形成之TI-Cell的汲極區域和源極 區域,13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的表面之閘極絕緣膜。 14係刖述及極區域/源極區域間之通道區域,1 $係介由前 述閘極絕緣膜13而形成於前述通道區域14上之由例如多結 晶矽膜所構成之閘極電極(字元線的部份),16係以能覆蓋前 述閘極電極1 5的狀態下所形成之例如由氮化矽膜所構成之 保護膜,17係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〇上之層間絕緣膜。 GL係接觸於前述汲極區域之閘極方向線,BL係接觸於前 述源極區域之位元線,CB係位元線之接觸部。 20係設於包圍住排列於bit線方向之複數個ΤΙ-Cell的位置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之由STI所構成的元件分離區域,且其溝内部係填埋有導電 體(例如多結晶矽)22,該導電體22係連接於反向閘極線,並 供應有既定電位。 <第4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圖16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iTI-CeU為規則性所排 列的陣列之平面佈線之一例。 该平面佈線’係在緊鄰於線方向之丁1-(:611中共有汲極 區域11以及其所接觸之閘極方向線01^,且緊鄰於bit線平行 方向之ΤΙ-Cell係藉由上述共有沒極區域n而分離,據此而 能縮小bit線方向之尺寸。 圖17係表示沿著圖16中2χνπ-χνπ線之通道長方向之截 面構造之一例。此處係例如在ρ型半導體基板丨〇的表層部, 選擇性的形成有由η型雜質擴散層所構成之汲極區域u和源 極區域12,第4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丁^(^丨丨的通道長方向之 截面構造的圖14中相同之部份,係賦予相同之符號。 圖13乃至圖15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以及圖16和圖17所示之 其耋形例當中,填埋於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溝内部之反向閘 極電極用的導電體22,係和例如第丨實施形態同樣地,被抽 出且自上方取得接觸點(參閱圖4),並供應電位。 <第5實施形態> SOI基板係可能形成高性能、低消費電力之狀態,且邏輯 (LogijLSI具有潛力。第5實施形態係參閱圖13,且混載使 用和則述之第4實施形態相同的之動態型記憶體單元 的陣列和其周邊電路部於s〇i基板上者,且可實現於周邊電
裝 訂 f -28- 544911 A7
路。卩配置有同性能、低消費電力的M〇s電晶體之動態型記 憶體LSI。 圖18係表示有關於第5實施形態之T][_Cell的通道長方向之 截面構造之一例。圖19係表示有關於第5實施形態之Ti_CeU 的通道寬方向之截面積構造之一例。圖2〇係表示抽出填埋 於圖19中的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之導電體,且作成接點 之構造之一例的截面圖。
裝 圖18和圖19所示之該實施形態之M〇s電晶體,相較於圖 14和圖15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的m〇S電晶體,其基本構造係 未改變,但是,使用SOI(Silicon 〇n Insulat〇r)基板6〇而作為 半V體基板之點則相異,而其他係相同,和圖丨4及圖丨5相 對應之部分’係賦予和圖14及圖15中相同之符號。 又’圖20當中,對形成於TI_Cell陣列區域之元件分離區 域20的溝内部之導電體22所連接之電極抽出用的上部配線 41,在ΤΙ-Cell陣列區域之周邊區域中,反向閘極電極42係 介由導電接頭43而自上方作成接觸之狀態而形成。 f <第5實施形態之變形例〉 圖21係表示有關於第5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之τΐ-Cell的通道 寬方向之截面構造之一例。圖22係表示抽出填埋於圖21中 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之導電體22且作成接點的構造之 一例的截面圖。相同部份係賦予相同之符號。 圖21和圖22之該實施形態的MOS電晶體,相較於圖19和 圖20之第5實施形態的MOS電晶體,其(1)如圖22所示,於固 定用半導體基板61的表層部形成有阱區域64之點,(2)如圖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21、圖22所不,反向閘極電極 _ 1 用的導電體22係接觸於基板 60之㈣域64之點係相異,而其他之點則相同。 亦即,圖22當中,覆蓋各元件分離區域20之導電體22的 軋化膜21 ’係於前述導電體22的下面當中形成開口之狀態 。而且電體22係在該開口部當中,和基板⑼之啡區域 6 4作連接。 而且’介由導電接頭43和周邊區域之上述元件分離區域 20内的導電體22,而形成自反向閘極電㈣至㈣域料為 止之通電路,且據此介由井字區域64而共同地供應反向開 極電位至電晶體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各元件分離區域 内之導電體22。亦即,周邊區域之元件分離區域2〇的氧化 膜21的上部係形成開口狀態,且導電接頭43係介由該開口 而連接於該元件分離區域20内之導電體22。另一方面,反 向閘極電極42係連接於導電接頭43 ,據此,而反向閘極電 極42係介由導電接頭43和周邊區域之上述元件分離區域2〇 内之導電體22,而電氣性的連接於阱區域64。據此,而能 自反向閘極電極42,介由阱區域64而供應共通的反向閘極 電位至電晶體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各元件分離區域2〇之 内的導電體22。 該實施例之構造係不須特別考量配線之安排、以及電阻 的增加等因素,故在僅提供相同的反向閘極電位於電晶體 陣列區域和周邊區域之任意一項的元件分離絕緣膜區域2〇 之溝内部的導電體22即可之情形時極為有用。 <第6實施形態>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五 •發明説明(28 ) 第6實施形態係參閱圖16,且和前述之第4實施形態的變 形例同樣地具有規則性的排列有TI_Cell之陣列,並使用S〇l 基板而作為半導體基板。 圖23係表示有關於第5實施形態之TKell的通道長方向的 截面構造之一例。 圖23所示之該實施形態iM〇s電晶體,相較於圖17所示 之第4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M〇s電晶體,其基本構造係未改 變,但是,使用SOI(Silicon on Insulator)基板60而作為半導 體基板之點則相異,其他之點係相同,故和圖丨7之相對應 部份,係賦予和圖17中相同的符號。 <第7實施形態> 说明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前,且先參閱圖24而電氣性 的說明有關於浮動半導體裝置之圖24的半導體裝置,其係 藉由soi基板構造的N通道%03電晶體而構成之DRAM單元 。該記憶體單元當中係於矽基板61上形成有絕緣膜(Β〇χ氧 化膜)62,並使用於該絕緣膜62上形成有ρ型矽層63之3〇1基 板。於該基板之矽層63上,介由閘極氧化膜13而形成有閘 極電極15,η型源極、汲極區域12、u係以自我整合方式而 形成於閘極電極1 5。 源極、汲極區域12、11,係形成於達於絕緣膜62之深度 為止。因此,由p型矽層63所構成之通道區域14,係以氧化 膜而自鄰接區域實施其通道寬方向(垂直於圖式之方向)的分 離,而通道寬方向之側面係藉由該氧化膜而予以絕緣分離 ,其底面係藉由絕緣膜62而予以絕緣分離,通道長方向係 -31 - A7 B7
544911 五、發明説明(29 藉由pn接合而予以分離,並電氣性的形成浮動狀態。 以複數、矩陣狀排列該記憶體單元之情形時,閘極15係 連接於字元線WL,源極12係連接於固定電位線(接地電位 線)’没極11係連接於位元線BL。 該DRAM單元之動作當中,係自鄰接區域而予以分離,亦 即利用電氣性的浮動的通道區域14之電位控制。亦即,使 DRAM單元的MOS電晶體在5極管區域中產生動作,據此, 而由没極區域11流通大量電流至通道區域14,並在沒極接 合近傍產生衝撞離子化。據此,而能設定通道區域丨4於固 定多數載體之電洞的第1電位狀態,該狀態係作成例如資料 “1”狀態。另一方面,將汲極區域U*p型矽層63之間之卯 接合作成順方向偏壓,並以使P型矽層63作成更低電位之狀 態而作成資料“0”狀態。源極區域12係固定於固定電位例如 4妾地電位。 資料“0”、“1”係作成通道區域的電位差,因此,作成M〇s 電晶體的臨界值電壓差而予以記憶。亦即,依據電洞蓄積 而通道區域之電位係高的資料“i,,狀態之臨界值電壓vthl, 係相較於資料‘‘〇,,狀態之臨界值電壓vth0更低。為了於通道 區域保持蓄積多數載體之電洞的“i,,資料狀態,其字元線係 必須施加負的偏壓電壓。該資料保持狀態,係限定未進行 相反資料的寫入動作(消除),且即使進行讀取動作亦不改變 。亦即,該資料保持狀態係保持資料為形成“0,,時,係未寫 入“1”資料,而另一方保持資料為形成‘‘丨,,時,則限於未寫 入資料,且未改變。亦即,和利用電容器的電荷蓄積之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爱)
裝 訂
線 544911 A7 _— ___ B7 五、發明說明(3〇 ) 1電晶體/1電容器的dram不同,並可進行非破壞讀取。 資料讀取之方式係有幾種考量。字元線電位VWL和通道 區域電位VB的關係,係資料‘‘〇,,、“丨,,之關係且如圖25所示 。因此例如’資料讀取的第1方法,係分別供應資料“〇,,, “1”之臨界值電壓Vth〇 , Vthl的中間電位至字元線,“〇,,資 料之記憶體單元係未流通電流,,,資料之記憶體單元係利 用流通電流。具體而言係例如,將位元線BL預充電於既定 電位VBL,其後驅動字元線WL。據此,‘‘〇,,資料的情形時, 位兀線預充電電位VBL係未產生變化,“丨,,資料的情形時, 預充電電位VBL係下降。 第2讀取方式,係利用其自提昇字元線WL後而供應電流 至位元線BL,且因應於“〇,,,“丨,,之導通度而位元線電位之 上升速度相異之方式。具體而言係例如,將位元線BL預充 電於0V,且提昇字元線脱並供應位元線電流。此時,利用 虛擬單元而檢測位元線之.電位上升的差,據此而能進行資 料之判別。 本發明當中,為了選擇性的寫入“0,,資料,亦即依據複數 個記憶體單元陣列之中所選擇之字元線WL和位元線肌的電 位,僅由所選擇的記憶單元之通道區域釋放電洞,其字元 線WL和通道區域之間的電容量結合的安定性即形成本質性 的課題。於貝料“1”之通道區域蓄積有電洞之狀態係使字元 ,充分偏壓於負方向,且記憶體單元的閘極•基板間電容 量係必須保持實質性的形成閘極氧化膜電容量之狀態(亦即 ,於通道區域的表面不形成有空乏層之狀態)。
裝 訂
線 *•33-
544911 A7
圖24係表示利用SOI構造,且由具有浮動通道區域之M〇s 電晶體所構成之記憶體單元,但是,未使用s〇I基板,且由 具有浮動通道區域之MOS電晶體所構成之記憶體單元的構 成係表示於圖26和圖27A-圖27C。圖26係平面圖,圖27A, 圖27B和圖27C係分別為圖26之XXVIIA-XXVIIA線, XXVIIB-XXVIIB線、和XXVIIC-XXVIIC線截面圖。 亦即,該實施例其記憶體單元係依據縱型M0S電晶體所 構成。於p型矽基板120上,藉由淺溝分離方式而於元件分 離區域填埋有元件分離絕緣膜121,且據此而區劃有元件形 成區域。於該元件形成區域之一端部份,形成有較元件分 離絕緣膜121更深之溝槽123,此外,在露出於元件區域ι22 之元件區域的溝槽123的側面,形成有閘極絕緣膜丨24。溝 槽123係填埋有閘極電極125❶元件區域122的表面係形成有 η型的汲極區域127。此外,於p型矽基板12〇之既定深度位 置,形成有η型源極區域128,並連接於元件區域122之另一 面° 如此’具有藉由源極區域12 8和元件分離絕緣膜12 1而自 鄰接區域分離並形成浮動的元件區域122之縱型M0S電晶體 ,係形成記憶體單元。排列複數個矩陣狀之該記憶體單元 並構成記憶體單元陣列之情形時,源極區域128係形成於複 數之M0S電晶體而作為共同層。而且,排列於第1方向(交 叉於位元線BL131之方向)之M0S電晶體之閘極電極125 ,係 共同連接於形成字元線WL之金屬配線12 6。排列於和第1方 向交叉之第2方向的M0S電晶體之汲極區域127,係連接於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32 ) 配設在層間絕緣膜130上之位元線(BL)131。 至此為止所說明之基本DRAM單元在其動作原理上,如何 加大資料“0”,“1”的臨界值電壓差至何種程度係成為重要 點。如上述,藉由閘極電極125和元件區域122之電容量結 合而控制通道區域電位,即可決定資料之寫入特性和保持 特性,但是,因為對通道區域其臨界值電壓係大致以其平 方根值為具有效益,故實現“0”,“1”資料間之較大臨界值 電壓差,則並非容易之事。而且,上述之寫入動作,其“〇” 寫入之記憶體單元係進行3極管動作,且形成有通道和閘極 電極125之通道區域係並非電容量結合,且無法提升通道區 域電位。 因此,該實施例當中,對圖26和圖27A〜圖27C所說明之基 本DRAM單元構造,除了通道形成所利用之主閘極電極(第1 閘極電極)之外,在MOS電晶體的通道區域進行電容量結合 ,並設置控制通道區域電位用之補助閘極電極(第2閘極電 極)。第2閘極電極係例如,進行和第1閘極電極之同步處理 並驅動。據此而能確實地寫入,而且能使“0”,“1”資料之 臨界值電壓差變大。及或以第2閘極電極作為較例如源極電 位更低之固定電位,且使第2閘極電極側保持多數載體蓄積 狀態,據此而能增大“〇”,“1”資料之臨界值電壓差。 圖28係依據該實施形態之DRAM單元之縱型MOS電晶體之 平面圖,圖29A,圖29B和圖29C係分別為圖28之XXIXA-XXIXA線,XXIXB-XXIXB線和 XXIXC-XXIXC線截面圖。 於P型矽基板120,藉由淺溝分離方式而於元件分離區域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填埋有元件分離絕緣膜121,據此而區劃有如圖28中之一點 虛線所不之元件形成區域。該元件形成區域之長邊方向的 兩端部,至較元件分離絕緣膜121的底部更深為止而形成有 溝槽123a,123b,且藉由此類之溝槽123a、1231)所失住之 區域122係通道區域。而且,露出於溝槽123a、12补之元件 區域122的相對向之側面,係分別形成有閘極絕緣膜124。 此外’溝槽l23a、123b係填埋有閘極電極125a、12讣。 於溝槽形成和閘極電極125&、125b填埋之步驟前,藉由 離子植入之處理,而在元件區域122的底部形成有n型源極 區域128。此外,元件區域122的表面係於填埋閘極電極 125a、125b之後,進行離子植入並形成η型汲極區域127。 如此,則藉由填埋有兩個閘極電械125a、125b之縱型“仍 電晶體而構成記憶體單元。 閘極電極125a、125b係分別連接於字元線WL和反向字元 線BWL所形成之金屬配線126a、126b。此類之字元線界匕和 反向字元線BWL的上部及側面,係藉由矽氮化膜丨29而予以 覆蓋。又,實際之製造步驟係如後所說明,以閘極電極 125a、125b所構成之多結晶矽膜填埋溝槽123a、123b之後 ’進行多結晶石夕膜之平坦化處理,更於連續性的積層金屬 配線層和石夕氮化膜之後,藉由使此類之積層膜形成圖案, 而形成有字元線WL和反向字元線B WL。 在如此所形成之Μ 0 S電晶體上形成有層間絕緣膜1 3 〇,且 於其上配設有位元線BL13 1。位元線13 1係連接於M〇s電晶 體之汲極區域127。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34 ) 將圖28和圖29A〜圖29C所說明之MOS電晶體予以矩陣狀作 成複數排列的記憶體單元陣列之構成,係如圖30和圖3 1A〜 圖3 1C所示。圖30係平面圖,圖31A、圖31B和圖3 1C係分別 為圖 30 之 XXXIA-XXXIA 線,XXXIB-XXXIB 線和 XXXIC-XXXIC線截面圖。 位元線3 1係介由填埋於層間絕緣膜130所開啟的位元線接 觸孔之多結晶矽所構成之接觸導栓41,而連接於η型之汲極 區域127。 該記憶體單元陣列,係於元件形成區域之位元線方向的 兩端部形成有溝槽123a、123b,且此處填埋有閘極電極 125a、125b而構成一個MOS電晶體。此情形時,如圖30所 示,若以最小加工尺寸F而形成位元線BL、字元線WL、反 向字元線BWL之線/空間,則單位DRAM單元係如圖30之虛 線所示,形成8F2之面積。 該記憶體單元陣列構成之情形時,關於沿著位元線方向 而排列之複數個記憶體單元,分別設有成對之字元線WL和 反向字元線BWL。因此,進行字元線WL的驅動之同步處理 並驅動反向字元線BWL,而能控制各MOS電晶體的通道區 域的電位。亦即,以字元線WL作為負電位並保持“ 1 ’’資料 時,亦供應負電位至和該字元線WL成對之反向字元線BWL ,據此而能良好地保持“1”資料之保持狀態。提升字元線 WL的電位並進行資料寫入之情形時,係藉由亦提升反向字 元線BWL,且依據電容量結合而能提升通道區域電位,並 能正確地寫入資料。“0”資料寫入之情形時,係即使於字元 -3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裝 訂
線 544911
線WL側形成有通道,亦能藉由反向字元線BWL而提高通道 區域電位,故能確實地寫入“〇,,資料。根據以上,則能記憶 界值電壓差較大之“ “ 1 ”資料。 此外,非選擇的字元線WL係供應負電位而進行資料保持 ,但是,此時和該字元線WL成對之反向字元線BWL亦作成 負電位,據此而控制通道區域電位成較低之狀態,故於沿 著相同位元線之其他的記憶體單元進行“ 〇,,資料寫入之情形 時,亦能確實地防止在保持“丨,,資料之非選擇單元中的資料 破壞之現象。 該實施形態係於元件分離絕緣膜121所區劃之一個元件形 成區域形成一個MOS電晶體,但是,亦可於元件分離絕緣 膜121所區劃之一個元件形成區域内,共同具有連接於反向 子元線BWL的閘極電極而形成兩個M〇s電晶體。此情形時 之ό己憶體單元陣列之構成,係表示於圖32和圖圖 32係平面圖,圖33A係其χχχιΙΙΑ-χχχιΠΑ戴面圖,圖33B 降其ΧΧΧΙΙΙΑ-ΧΧΧΙΠΑ截面圖,且圖33c係相同而為其 ΧΧΧΙΙΙΑ-ΧΧΧΙΠΑ截面圖。 孩貫施形態之情形時,於藉由元件分離絕緣膜丨2丨所區劃 之兀件形成區域之長邊方向(位元線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溝 槽123a、123a ’且於中央部形成有構槽1231)。藉由此類3個 溝槽123a、123b、123a所夾住之兩個區域,係形成二個電 晶體的元件區域122。中央部之溝槽123b係填埋有兩個M〇s 電晶體所共有之共有閘極電極12讣,而兩端部之溝槽123a 係分別填埋有兩個MOS電晶體之閘極電極125a。而且,共 •38- 本紙張尺度適种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董了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有閘極電極125b係連接於兩個MOS電晶體之共同反向字元 線BWL,且閘極電極125a係分別連接於獨立的字元線WL。 其他係和圖30及圖31A〜圖31C之構成相同,和圖30及圖 3 1A〜圖3 1C的構成相對應之部份,係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 略其詳細說明。 圖32和圖33 A〜圖33C所示之該實施形態的情形時,於兩條 字元線WL之間配置有共有之反向字元線BWL,故進行和選 擇反向字元線BWL之同步處理並驅動時,則造成沿著非選 擇字元線之記憶體單元之資料破壞之原因。為了避免此現 象,該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反向字元線BWL係例如設定於 負的固定電位而作動。據此,而能使MOS電晶體的通道區 域之反向字元線BWL側保持未形成反相層之多數載體蓄積 狀態(積層狀態),且據此而能進行依據字元線WL之通道區 域的電位控制。 此外,該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如圖32所示,若以最小加 工尺寸而形成位元線BL、字元線BL、字元線WL、以及反 向字元線BWL之線/空間時,單位DRAM係如圖32之虛線所 示,形成6F2之面積。 繼之,參閱圖34A、圖34B〜圖40A、圖40B而說明圖32和 圖33A〜圖33C之記憶體單元陣列的製造步驟。圖34A、圖 3 4B〜圖40A、圖40B係分別表示製造步驟中之圖32的 XXXIIIA-XXXIIIA截面、以及XXXIIIB-XXXIIIB截面。 如圖34A和圖34B所示,積層緩衝氧化膜151和矽氮化膜 1 52於p型矽基板120,且藉由微影步驟和RIE步驟而使其圖 -3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拳 裝 訂
線 544911 37 五、發明説明( 案成型,並形成覆蓋元件形成區域之遮罩。 一 使用5亥遮罩並 精由RIE法而蝕刻矽基板120,且以能F查丨丨—从 M此區劃兀件形成區域之 狀態而形成元件分離溝53。 繼之,如圖35A及圖35B所示,填埋矽氧化膜等之元件八 離絕㈣m於元件分離溝153。繼之,進行高加速能^ 離子植入處理,且如圖36A和圖36B所示,通過元件分離絕 緣膜121之下方,而形成連接於單元陣列區域全體之n型= 極區域128。此外,源極區域128的上部之通道區域所形成 之區域,因應於需要而進行控制臨界值用之離子植入處理。 繼之,如圖37Α和圖37Β所示,依據矽氮化膜154而形成遮 罩,且藉由RIE法而蝕刻矽基板12〇,並於一個元件形成區 域之兩端部和中央部形成溝槽123a、123b。溝槽i2h、 123b之深度,係作成達於至少源極區域128之深度。圖37八 之情形時,溝槽123a、123b係相較於元件分離絕緣膜121的 底面更深’而且作成止於源極區域128内之深度。據此而於 一個之元件形成區域内,形成有二個元件區域122。元件區 域122之子元線WL方向,係如圖3 7B所示,連接於元件分離 絕緣膜121 ’且位元線Bl方向的側面係如圖37A所示,露出 於溝槽 123a、123b。 繼之,除去矽氮化膜154,且如圖38A和圖38B所示,在露 出於溝槽123a、123b之元件區域122的側面形成閘極絕緣膜 1 24。而且’填埋由閘極電極所構成之多結晶矽膜1 25於溝 槽123a、123b,而且予以平坦化,更積層wSi等之金屬配線 層126,且積層矽氮化膜129a於其上。而且,使此类員之矽氮 -4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11
化膜129a、金屬配線層126以及多結晶矽膜125形成圖案, 且如圖39八和圖393所示,形成填埋於各溝槽123&、12315之 多結晶石夕閘極電極125a、125b、共同連接於此而作為字元 線WL和反向字元線BWL之金屬配線126a、126b。 繼之’如圖40A和圖40B所示,積層矽氮化膜129b ,且藉 由RIE法而對此進行蝕刻處理,並殘留於字元線WL和反向 子元線BWL之侧壁。繼之,進行離子植入之處理,且於各 元件區域122的表面形成η型沒極區域127。 此後,雖未表示製造步驟圖,但是,進行如圖33A — 33C所 示之積層層間絕緣膜13〇、位元線接觸孔之形成、多結晶石夕 導权141之填埋、以及位元線13 1之形成。如此,而製造如 圖32和圖33Α以及圖33C所示之構成的半導體裝置。 以上係參閱圖34A、圖34B〜圖40A、圖40B,而說明有關 於以鄰接單元而共有反向字元線BWL之方式的單元陣列(圖 32和圖33A乃至圖33 C)之製造步驟,但是,如圖3〇和圖 3 1A〜圖3 1C所示之各單元設有反向字元線BWL之方式的情 形時,亦能使用相同之製造步驟。 圖30和圖31A〜圖3 1C所示之構成、以及圖32、圖33A和圖 3 3C所示之構成,係閘極電極填埋之溝槽123a、123b和據此 而夾住之元件區域122之寬度作成相同。此係因在更進一步 的細微化的情形時,或無法充分確保元件區域122的寬度之 可能性。此外,位元線接點係以矽氮化膜129而覆蓋字元線 V/L和反向字元線BWL的周圍,據此而自動調節且形成於字 元線WL和反向字元線BWL上,但是,在字元線WL和反向 -4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線 544911 A7 ----- B7 五、發明( 39 )~ ~ -*- 字元線BWL的微影步驟中,當确置吝4 丁人 ^ τ 田巡皁產生不合之情形時,則 位元線接點位置會偏移,且亦 且仆仏成位兀線13 1和閘極電極 125a、125b之短路事故的原因。 針對此問題,則溝槽123&、123b之寬度相較於元件區域 122的寬度更窄時,係有效。例如,對圖3ia的戴面構造, 表示使溝槽123a、123b的位元線BL方向之寬幅〜〗變窄之情 形時的截面構造,則形成如圖41所示。圖41的構造係充分 確保元件區域122的寬幅W2較溝槽123a、mb的寬幅评1更 大。而且,能防止因錯合而產生的位元線31和閘極電極 125a、125b之短路事故。 相同的構造,係於共有鄰接反向字元線BWL之單元之情 形時亦有效。使該構造對應於圖33A的截面,且表示於圖^ 。充分確保元件區域122的寬幅W2較構槽123a、123b的寬 幅W1更大。 此外,圖30和圖31A〜圖3 1C所示之構成、以及圖32、圖 33A和圖33C所示之構成當中,字元線WL側的閘極絕緣膜 124和反向字元線BWL側之閘極絕緣膜124,係作成相同膜 厚’但是,可各別形成兩者之閘極絕緣膜,並分別作成最 適當之膜厚。例如圖43,係表示對圖33a,使反向字元線 BWL側的閘極絕緣膜124b相較於字元線WL側的閘極絕緣膜 1 24a更厚而形成之例子。反向字元線Bwl側的閘極絕緣膜 1 24b之厚度,係使相對於通道區域之電容量結合的大小步 成最佳化之狀態而予以選擇。 本發明係不自限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例如本實施形態係 -4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董) 一 ' ------- 544911 A7 B7 五、發明説明(40 ) 使用η通道MOS電晶體,但亦可使用p通道MOS電晶體而構 成相同的DRAM。 此外,本實施形態係藉由離子植入而形成源極區域’但 是,使用例如η型擴散層上形成有p型晶膜外延(epitaxial)成 長層之晶膜外延基板,則不須要源極區域之離子植入步驟。 如上述,在本發明之範圍内,考量各種之實施例。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Claims (1)

  1. 544911 AS B8 C8 ------------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l·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半導體基板;及 MOS電晶體的;^極•源極區域,其係形成於前述半導 體基板的表層部;及 閘極絕緣膜,其係形成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前述没極 •源極區域間之通道區域的表面上;及 閘極電極,其係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膜上;及 複數個溝型元件分離區域,其係在形成於前述半導體 基板的表層部之複數個溝内壁形成有絕緣膜,且自通道 寬幅的兩側夾住前述汲極•源極區域間的通道區域;以及 反向問極電極用的導電體,其係填埋於前述複數個溝 型7G件分離區域之中之至少一方的溝型元件分離區域之 刚述溝内部’且藉由施加既定電壓而使前述MOS電晶體 的前述通道區域下區域空乏化或進行電壓控制。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更具備連接於前述導電體的上部之上部配線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前述上部配線係延伸至前述MOS電晶體的周邊區域上 為止。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前述MOS電晶體,係動態地記憶設定前述通道區域於 第1電位的第1資料和設定於第2電位的第2資料,前述第 1資料係在前述通道區域和前述汲極區域接合近傍藉由 產生衝撞離子化而寫入,前述第2資料係在藉由前述第i -4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544911 A8 B8 C8 —--------- D8 Γ、申請專利範^ S 閘極電極之間的電容量結合而供應既定電位之前述通道 區域和前述汲極區域之間,藉由供應順方向偏壓而寫入。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形成於前述溝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壁之絕緣膜,係 較前述閘極絕緣膜更厚。 、 6·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SOI基板,其係在形成於固定基板上的絕緣膜上形成 有矽層;& MOS電晶體的汲極•源極區域,其係在形成於前述 SOI基板的表層部; 閘極絕緣膜,形成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前述汲極•源 極區域間的通道區域的表面上;及 閘極電極,其係形成於前述閘極絕緣膜上;及 複數個溝型元件分離區域,其係在形成於前述半導體 基板的表層部之複數個溝内壁形成有絕緣膜;及 反向閘極電極用之導電體,其係填埋於前述複數個溝 型元件分離區域之中之至少部份的溝型元件分離區域之 刖述溝内部,且藉由施加既定電壓而使前述S電晶體 的前述通道區域下區域空乏化;以及 醉區域’其係形成於前述SOI基板之固定基板的表層 部,且連接於前述導電體的下面,且 形成於前述溝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壁之前述絕緣膜 ,係覆蓋於前述導電體的上面為止所形成之前述阱區域 -4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11 六 園 範 利 專 請 中 8 8 8 8 A B c D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ό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更具備連接於前述導電體的上部之上部配線。 8·如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則述上部配線係延伸至MOS電晶體的周邊區域上為止。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ό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則述MOS電晶體,係動態地記憶設定前述通道區域於 第1電位的第1資料和設定於第2電位之第2資料,前述第 1貝料係在前述通道區域和前述汲極區域接合近傍藉由 產生衝撞離子化而寫入,前述第2資料係在藉由前述第j 閘極電極之間的電容量結合而供應既定電位之前述通道 區域和前述汲極區域之間,藉由供應順方向偏壓而寫入。 10· —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圯憶體單元陣列,其係由形成於半導體基板上之記憶 體單元用之複數個MOS電晶體之排列所構成;及 周邊電路區域,其係形成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上;及 複數個溝型元件分離區域,其係分別於前述記憶體單 凡陣列和周邊電位區域當中,在形成於前述半導基板的 表層部之溝内壁形成有絕緣膜;以及 反向閘極電極用的導電體,其係填埋於前述記憶體單 元陣列和周邊電路區域之複數個前述溝型元件分離區域 之中之至少部份的溝型元件分離區域的溝内部,且藉由 施加既定電壓而使前述撾03電晶體之通道區域下區域空 乏化或進行電壓控制。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4911 A8 B8 C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4911 A8 B8 C8 ' __________D8_ ~、申請專利範圍 '~~' —— 17·如I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前述M〇S電晶體,係動態地記憶設定前述通道區域於 ~電位之以資料和設^於第2電位之第2資料,前述第 卜貝料係在前述通道區域和前述沒極區域的接合近師 由產生衝撞離子化而寫入,前述第2資料係在藉由前^ 、第1閉極電極之間的電容量結合而供應既定電位之前述 通道區域和前述沒極區域之間,藉由供應順方向偏壓而 寫入。 18· —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半導體基板;及 第1導電型元件區域,其係由該半導體基板所區劃之 通道區域所構成;及 第1和第2閘極電極,其係填埋於夾住該元件區域而形 成之第1和第2溝槽,且相對向於前述元件區域的側面·, 及 , 第1和第2閘極絕緣膜,其係設於前述元件區域和第玉 及第2閘極電極之間;及 第2導電型沒極區域,其係形成於前述元件區域的表 面;以及 第2導電型源極區域之縱型m〇s電晶體,其係備有填 埋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既定深度位置。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月’J述MO S電晶體係藉由元件分離絕緣膜而區劃並以矩 陣狀排列有複數個,前述源極區域係在矩陣排列之前述 -48 · 本紙强: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544911 六 申請專利範園 複數個的前述MOS電晶體為共有區域,排列於第!方向 之複數個MOS電晶體之汲極區域係連接於位元線,排列 於和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之複數個M〇s電晶體,其分 別為第1閘極電極係連接於字元線,第2問極電極係連接 於反向字元線。 2 0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8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前述第1和第2溝槽係形成於元件形成區域的位元線方 向的兩端部,且在該第丨和第2溝槽内填埋有前述第丨和 第2閘極電極。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前述反向字元線係和字元線進行同步處理並予以驅動 ’且控制前述通道區域之電位。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立中 前述齡S電晶體之前述通道區域係電氣性的浮動狀態。 23.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立甲 前述MOS電晶體係動態地記憶設定前述通道區域於第 1電位之第1資料和設定於第2電位之第2資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半導趙記憶體裝置,其中 前述第1資料係在前述通道區域和前述没極區域的接 二近傍藉由產生衝撞離子化而寫入,前述第2資料係在 错由前述第W極電極之間的電容量結合而供應既定電 =之前述通道區域和前述没極區域之間,藉由 偏壓而寫入。 25. 如巾請專利範圍第啊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中 -49- 於離絕緣膜所區劃之各元件形成區域, 央部形成有=且端:形成有第1和第2溝槽,並於中 線方向,兩端心:’離則述元件形成區域於該位元 1和第2間極電極,二!1和第2溝槽分別填埋有前述第 電極,該第=雷:部之第3溝槽係填埋有第3間極 區域的共同r電:極係形成為前述所分離之元件形成 26. 如申:專利範圍第25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其令 反向字為… 元件形成區域的:同反::位:線方向中前述所分離之 供應有俘… 复,該第3閘極電極處係 …八相對向的側面於多數載體蓄積狀態之 電位。 〜 27. 一種半導體記憶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備: 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由元件分離絕緣膜所區劃之元 形成區域, _離子植人雜質於前述半導體基板,並形成連接於前述 元件形成區域的底部之源極區域, 於前述元件形成區域,以既定距離形成至少兩個溝槽, 在夾住於前述兩個溝槽之元件區域的側面形成閘極絕 緣膜, 、 填埋第1和第2閘極電極於前述各溝槽, 在前述元件區域的表面形成汲極區域。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半導體記憶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50- 28. 544911 A8 B8
    ,其中 =元件形成區域形成位於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之 個溝槽’並於此類之溝槽填埋有前述第ι和第2閘極電 極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JI夕主Μ 乐項之+钕體記憶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甘—士
    裝 立於前述元件形成㈣,形成有位於其長邊方向的兩端 :和中央部之三個溝槽,並分離前述元件形成區域,在 為的埋有3間極電極,且該第3開極電極係成 為則述τϋ件形成區域的共同閘極。 訂
    -5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〇χ 297公爱)
TW091108721A 2001-04-26 2002-04-26 Semiconductor device TW54491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29908A JP4053738B2 (ja) 2001-04-26 2001-04-26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JP2001201280A JP3798659B2 (ja) 2001-07-02 2001-07-02 メモリ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4911B true TW544911B (en) 2003-08-01

Family

ID=2661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8721A TW544911B (en) 2001-04-26 2002-04-26 Semiconduct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32723B2 (zh)
EP (1) EP1253634A3 (zh)
KR (1) KR100525331B1 (zh)
CN (1) CN1230905C (zh)
TW (1) TW5449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767B (zh) * 2020-03-12 2021-04-2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5967C1 (de) * 2001-05-29 2002-07-1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RAM-Zellanordnung mit vertikalen MOS-Transistor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TWI230392B (en) 2001-06-18 2005-04-01 Innovative Silicon Sa Semiconductor device
EP1357603A3 (en) 2002-04-18 2004-01-14 Innovative Silicon SA Semiconductor device
EP1355316B1 (en) 2002-04-18 2007-02-21 Innovative Silicon SA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refreshing method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
JP4427259B2 (ja) * 2003-02-28 2010-03-0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14436B1 (en) * 2003-03-20 2004-03-30 Motorola, Inc. Write operation for capacitorless RAM
US20040228168A1 (en) * 2003-05-13 2004-11-18 Richard Ferrant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7085153B2 (en) 2003-05-13 2006-08-01 Innovative Silicon S.A.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array, architecture and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6912150B2 (en) 2003-05-13 2005-06-28 Lionel Portman Reference current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programming, adjusting and/or operating same
US7335934B2 (en) 2003-07-22 2008-02-26 Innovative Silicon S.A.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7184298B2 (en) 2003-09-24 2007-02-27 Innovative Silicon S.A. Low power programming technique for a floating body memory transistor, memory cell, and memory array
JP4559728B2 (ja) * 2003-12-26 2010-10-1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547945B2 (en) 2004-09-01 2009-06-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Transistor devices, transistor structures and semiconductor constructions
US7476939B2 (en) 2004-11-04 2009-01-13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Memory cell having an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transistor and programming technique therefor
US7251164B2 (en) 2004-11-10 2007-07-31 Innovative Silicon S.A. Circuitry for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WO2006065698A2 (en) 2004-12-13 2006-06-22 William Kenneth Waller Sense amplifier circuitry and architecture to write data into and/or read data from memory cells
US7301803B2 (en) 2004-12-22 2007-11-27 Innovative Silicon S.A. Bipolar reading technique for a memory cell having an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transistor
US7384849B2 (en) 2005-03-25 2008-06-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recessed access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semiconductor constructions
US7429509B2 (en) * 2005-05-31 2008-09-30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282401B2 (en) 2005-07-08 2007-10-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lf-aligned recessed access device (RAD) transistor gate
US7867851B2 (en) 2005-08-30 2011-01-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n substrates
US7606066B2 (en) 2005-09-07 2009-10-20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Memory cell and memory cell array having an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transisto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US7355916B2 (en) 2005-09-19 2008-04-08 Innovative Silicon S.A. Method and circuitry to generate a reference current for reading a memory cell, and device implementing same
US7683430B2 (en) 2005-12-19 2010-03-23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memory cell and arr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same
US7417288B2 (en) * 2005-12-19 2008-08-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bstrate solution for back gate controlled SRAM with coexisting logic devices
JP200719425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700441B2 (en) 2006-02-02 2010-04-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methods of form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gates, methods of forming integrated circuitry comprising a transistor gate array and circuitry peripheral to the gate array, and methods of forming integrated circuitry comprising a transistor gate array including first gates and second grounded isolation gates
US7492632B2 (en) 2006-04-07 2009-02-17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Memory array having a programmable word length,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7606098B2 (en) 2006-04-18 2009-10-20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Semiconductor memory array architecture with grouped memory cell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WO2007128738A1 (en) 2006-05-02 2007-11-15 Innovative Silicon Sa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and array using punch-through to program and read same
US8069377B2 (en) 2006-06-26 2011-11-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array including ECC and column redundanc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7542340B2 (en) 2006-07-11 2009-06-02 Innovative Silicon Isi Sa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memory array having a segmented bit line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d/or operating same
US7602001B2 (en) 2006-07-17 2009-10-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 integrated circuitry comprising an array of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s, and method of forming lines of capacitorless one transistor DRAM cells
US7772632B2 (en) 2006-08-21 2010-08-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array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memory arrays
US7589995B2 (en) * 2006-09-07 2009-09-15 Micron Technology, Inc. One-transistor memory cell with bias gate
US7410856B2 (en) * 2006-09-14 2008-08-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vertical transistors
US8217435B2 (en) 2006-12-22 2012-07-10 Intel Corporation Floating body memory cell having gates favoring different conductivity type regions
KR101277402B1 (ko) 2007-01-26 2013-06-20 마이크론 테크놀로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게이트형 바디 영역으로부터 격리되는 소스/드레인 영역을 포함하는 플로팅-바디 dram 트랜지스터
US8518774B2 (en) 2007-03-29 2013-08-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zero-capacitor random access memory circuits
US8064274B2 (en) 2007-05-30 2011-11-22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ry for memory cell arr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d/or controlling same
US8085594B2 (en) 2007-06-01 2011-12-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ading technique for memory cell with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transistor
US7923373B2 (en) 2007-06-04 2011-04-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Pitch multiplication using self-assembling materials
JP2009065024A (ja) * 2007-09-07 2009-03-26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039169A1 (en) 2007-09-17 2009-03-26 Innovative Silicon S.A. Refreshing data of memory cells with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transistors
CN101431099B (zh) * 2007-11-06 2011-07-2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
US8536628B2 (en) 2007-11-29 2013-09-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cell array including barri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349662B2 (en) 2007-12-11 2013-01-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cell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773933B2 (en) 2012-03-16 2014-07-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accessing memory cells
US8014195B2 (en) 2008-02-06 2011-09-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Single transistor memory cell
US8189376B2 (en) 2008-02-08 2012-05-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cells including gate material having high work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420460B2 (en) 2008-03-26 2013-04-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tructure and design structure for customizing history effects of SOI circuits
US8410554B2 (en) * 2008-03-26 2013-04-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tructure and design structure for customizing history effects of SOI circuits
US7957206B2 (en) 2008-04-04 2011-06-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ad circuitry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mory cells and/or a memory cell arr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7893499B2 (en) * 2008-04-04 2011-02-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OS transistor with gate trench adjacent to drain extension field insulation
JP5717943B2 (ja) * 2008-07-03 2015-05-13 ピーエスフォー ルクスコ エスエイアールエルPS4 Luxco S.a.r.l.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47543B2 (en) 2008-09-25 2011-05-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cessed gate silicon-on-insulator floating body device with self-aligned lateral isolation
US7933140B2 (en) 2008-10-02 2011-04-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a voltage swing
US7924630B2 (en) 2008-10-15 2011-04-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simultaneously driving a plurality of source lines
US8223574B2 (en) 2008-11-05 2012-07-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block refresh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213226B2 (en) 2008-12-05 2012-07-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Vertical transistor memory cell and array
US8319294B2 (en) 2009-02-18 2012-11-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source line plane
US8710566B2 (en) 2009-03-04 2014-04-29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forming a contact to a buried diffusion layer in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KR20120006516A (ko) 2009-03-31 2012-01-18 마이크론 테크놀로지, 인크. 반도체 메모리 디바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기술들
US8139418B2 (en) 2009-04-27 2012-03-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a direct injec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508994B2 (en) 2009-04-30 2013-08-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floating gate and electrically floating body
US8498157B2 (en) 2009-05-22 2013-07-30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direct injec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537610B2 (en) 2009-07-10 2013-09-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9076543B2 (en) 2009-07-27 2015-07-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direct injectio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199595B2 (en) 2009-09-04 2012-06-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sens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174881B2 (en) 2009-11-24 2012-05-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disturbance i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8310893B2 (en) 2009-12-16 2012-11-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impact of array disturbs in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416636B2 (en) 2010-02-12 2013-04-09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411513B2 (en) 2010-03-04 2013-04-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hierarchical bit lines
US8576631B2 (en) 2010-03-04 2013-11-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sens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8369177B2 (en) 2010-03-05 2013-02-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ading from and/or writing to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KR20130007609A (ko) 2010-03-15 2013-01-18 마이크론 테크놀로지, 인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를 제공하기 위한 기술들
US8411524B2 (en) 2010-05-06 2013-04-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fresh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12069706A (ja) * 2010-09-22 2012-04-05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2479821B (zh) * 2010-11-30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8531878B2 (en) 2011-05-17 2013-09-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9559216B2 (en) 2011-06-06 2017-01-3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biasing same
US9093495B2 (en) * 2012-01-03 2015-07-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to reduce FET threshold voltage shift due to oxygen diffusion
US9281198B2 (en) 2013-05-23 2016-03-08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embedded crystalline back-gate bias planes
KR102152272B1 (ko) * 2013-11-29 2020-09-04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536999B2 (en) 2014-09-08 2017-01-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buried port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9935126B2 (en) 2014-09-08 2018-04-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of forming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with buried cavities and dielectric support structures
US11315918B2 (en) * 2020-05-04 2022-04-26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semiconductor layout structure
TWI749953B (zh) * 2020-05-04 2021-12-11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半導體佈局結構
CN113054004B (zh) * 2021-03-11 2022-08-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集成电路高低压隔离的反向电场耦合隔离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8856B2 (ja) * 1984-02-14 1996-10-02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780175B2 (ja) * 1988-07-12 1998-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4881105A (en) * 1988-06-13 1989-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rench-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JPH03101167A (ja) * 1989-09-13 1991-04-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171768A (ja) 1989-11-30 1991-07-25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825004B2 (ja) * 1991-02-08 1998-11-1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側壁電荷結合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08172A (en) * 1992-03-02 1993-05-04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raised vertical transistor
JP2748072B2 (ja) * 1992-07-03 1998-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83377B2 (ja) * 1993-10-28 2003-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トレンチ構造の縦型のノーマリーオン型のパワーmosfet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71768B2 (ja) 1995-04-13 2001-06-04 株式会社クボタ Hst付きミッションの制動装置
US5689127A (en) * 1996-03-05 1997-11-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ertical double-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US5610083A (en) * 1996-05-20 1997-03-11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Pte Ltd Method of making back gate contact for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y
US5998822A (en) * 1996-11-28 1999-12-07 Nippon Steel Semiconductor Corp.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5909618A (en) * 1997-07-08 1999-06-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memory cell with vertical transistor and buried word and body lines
JPH11195712A (ja) * 1997-11-05 1999-07-21 Denso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282216B1 (ko) * 1998-01-15 2001-02-15 윤종용 소이 디램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6133610A (en) * 1998-01-20 2000-10-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licon-on-insulator chip having an isolation barrier for reliability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e
JP3699823B2 (ja) * 1998-05-19 200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2000022140A (ja) * 1998-06-26 2000-01-21 Nissan Motor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19610B1 (ko) * 1999-03-18 2002-01-09 김영환 반도체 소자의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321737B1 (ko) 1999-03-29 2002-01-26 박종섭 내부에 도전체를 포함하는 소자분리막 및 그 형성 방법
US6506638B1 (en) * 2000-10-12 2003-01-1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Vertical double gate transistor structure
US6396108B1 (en) * 2000-11-13 2002-05-2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elf-aligned double gate silicon-on-insulator (SOI)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767B (zh) * 2020-03-12 2021-04-2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83941A (ko) 2002-11-04
EP1253634A2 (en) 2002-10-30
KR100525331B1 (ko) 2005-11-02
EP1253634A3 (en) 2005-08-31
US20020160581A1 (en) 2002-10-31
CN1388586A (zh) 2003-01-01
CN1230905C (zh) 2005-12-07
US6632723B2 (en) 2003-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4911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0702014B1 (ko) 수직 채널 트랜지스터 구조를 갖는 단일 트랜지스터 플로팅바디 디램 소자들 및 그 제조방법들
US7705386B2 (en) Providing isolation for wordline passing over deep trench capacitor
TWI267979B (en) SOI trench capacitor DRAM cell incorporating a low-leakage floating body array transistor
JP4053738B2 (ja)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US7589995B2 (en) One-transistor memory cell with bias gate
KR101163711B1 (ko) 함몰된 바디에 두개의 게이트를 갖는 1t 디램 소자와 그 동작방법 및 제조방법
TWI427776B (zh) 關於具有一浮動主體之記憶體單元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JP4488565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296768B2 (ja) チャネルが埋込み誘電体層を通り抜けているメモリセル
TW200843111A (en) Floating body memory cell having gates favoring different conductivity type regions
US20090108351A1 (en) Finfet memory device with dual separate gate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7911000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20020137271A1 (en) Flash memory with ultra thin vertical body transistors
JP2008177273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0824095A (en) Single transis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source and drain insulating regio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689409B1 (ko) Jfet 디바이스 구조를 갖는 저전력 메모리 디바이스
US7132751B2 (en) Memory cell using silicon carbide
KR20100051355A (ko) 커패시터 없는 디램 소자
KR100501063B1 (ko) 비휘발성 반도체 메모리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KR20170055031A (ko) 터널링 전계효과 트랜지스터를 이용한 1t 디램 셀 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메모리 어레이
JP3798659B2 (ja) メモリ集積回路
US2005013384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588298B2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2343885A (ja)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