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1749B - Resin composition for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batteries - Google Patents

Resin composition for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batteri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1749B
TW541749B TW090129530A TW90129530A TW541749B TW 541749 B TW541749 B TW 541749B TW 090129530 A TW090129530 A TW 090129530A TW 90129530 A TW90129530 A TW 90129530A TW 541749 B TW541749 B TW 541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9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Mori
Minoru Yokoshim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ay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ayaku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Kayaku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1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17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 H01B1/1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1/122Ion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54Electrolytes
    • H01G11/56Solid electrolytes, e.g. gels; Additive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22Electrolytes; Absorbents
    • H01G9/025Solid electrolytes
    • H01G9/028Organic semiconducting electrolytes, e.g. TCNQ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82Organic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541749 A7 B7 五、 發明説明(1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高分子固體 電解 質用 樹脂組合物 Λ 南 分 子固體電解質及聚合物電池, 上述 南分 子 固體電 解質 用 樹 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含有^ 曼化丨 r生樹 脂 (a) 0.5 ;〜5.0 重 量 °/〇、可塑劑(B )及電解質(C )。 背 景技術 以往,構成電池、電容器、感 測器 等之 電 化學裝 置 的 電 解 質,就離子傳導性而言,可使 用落液或 糊 狀者, 但 唯 : 恐 液體洩漏致損傷機器,必須有 含浸 電解液 之分離 膜 y 裝 一 置 之超小型化、薄型化尚有限制 。夕火 而, 使 用固體 電 解 質 之 製品並無如此之問題,很容易 進行 薄型 化 。進而 , 固 體 電 解質係具優異之耐熱性,於電 池等 製品 之 製作步 驟 亦 有 利 〇 尤其,使用一以高分子作為主 成分 之固 體 電解質者 y 係 與 無機物比-較,電池之柔軟性會增加 ,可 加 工成各 種 形 狀 之 優點。然而,至今被研究者係 南分 子固 體 電解質 之 離 子 傳 導度佳,故仍有取出電流很小 之問 題。 例 如,提 出 一 種 方 法,其係於環氧氯丙烷系橡膠 與低 分子 量 之聚乙 二 醇 衍 生 物的混合物含有特定的驗金屬 鹽而 應用 於 1¾分子 固 體 電 解 質的方法(特開平2-23 5957號) 或以 聚乙 二 醇二丙 烯 酸 酯 的 聚合反應進行交聯的方法(特開 昭 62-285954 號) 等 y 但 ,無形成薄膜之強度,必須有 支撐 體之 問 題,於 薄膜 強 度 、離子傳導度、與電極之密接性等的 平, 衡宜進 一 步 改 良 〇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進而,近年,常使用電氣雙層電容器,其係於記憶體加 強電源以活性碳、碳黑等之比表面積很大的碳材料作為分 極性電極,於其間配置離子傳導性溶液。例如,在特開昭 63-244570號公報中,係揭示一種使用具有高電傳導性之 Rb2Cu3I3Cl7作為無機系固體電解質的電容器。又,於「功 能材料」1989年2月號3 3頁中記載一使用碳系分極性電極 與有機電解液之電容器。然而,在使用現在之電解質溶液 之電氣雙層電容器中,當長時間使用或施加高電壓等異常 時,因易發生液體漏出電容器外部等,故於長期使用或信 賴性有問題。另外,習知之無機系離子傳導性物質仍有分 解電壓低、輸出電壓低之問題。 在電池及電容器中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層係只擔任離子 移動,愈薄則可使電池及電容器全體之體積愈薄,並可提 高電池、電容器之能量密度。又,若減少高分子固體電解 質層,可降-低電池及電容器之電阻,並增加取出電流、充 電電流,提昇電池之能量密度。又,很難引起離子、尤其 鹼金屬離子之腐蝕,可改善再生壽命。因此,宜為儘可能 膜強度良好,可薄膜化之高離子傳導度的高分子固體電解 質。進一步,若考慮在-10°C以下等之低溫環境下使用, 必須在足夠低溫下之離子傳導度。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 合物,其係當形成數十//m左右之薄膜時,亦具有不須支 撐體之強度,在室溫、低溫下之離子傳導度高,且加工性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1749
優。 本發月人為解決上述課題,經專心研究結果,發現使用 一含有具0.5〜59重量%特定構造之硬化性樹脂⑷的組合 物、與、含有可塑劑(B)及電解質(C)之組合物,可達成 目的進一步,發現將一使此組合物硬化所得到的高分子 固體電解質用於電池,可改善在上述室溫或低溫下之離子 傳導度、膜強度、加工性等之問題,終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關於: (1) 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在 組合物中含有0.5重量%〜5.〇重量%的硬化性樹脂(A)、可 塑劑(B)及電解質(c); (2) 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在 組合物中,含有〇·5重量%〜3 〇重量%之硬化性樹脂(A)、 可塑性(B)及電解質(C); (3) 上逑<ι)或(2) 1己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中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單體(A」),該硬化性 單體(A-1)於1分子中具有反應性官能基4個以上,反應性 官能基當量為1 5 0以下; ^ (4) 上逑(1)或(2)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中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單體(Α·υ,而該硬化 性單體(Α-1)於1分子中具有反應性官能基4個以上,反應 性官能基當量為1 0 0以下; " ())上述(3)或(4)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中硬化性單體(Α4)之反應性官能基為(甲基)丙烯 541749 A7 ____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4 ) 酸基; (6) 上述(3)〜(5)之任一者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用樹脂組合物,其中硬化性單體(A])乃相對於多價 莫耳而使1〜5莫弄己内酯反應而到的(甲基)丙諦酸酯; (7) 上述(3)〜(6)之任一者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用樹脂組合物,其中硬化性單體(A- ;1 )為選自季戊四醇之 己内醋變性四(甲基)丙烯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之己内醋 變性四(甲基)丙烯酸酯、雙季戊四醇之己内酯變性五(甲 基)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之己内酯變性六(甲基)丙烯酸 酯中之一種或二種; (8) 上述〇)或(2)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中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聚合體(A_2),該硬化 性聚合體(A-2 )乃於主鏈具有醚鍵,於側鏈具有乙缔性不 飽和雙鍵,其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當量為3 〇 〇以下; (9) 上堞,(8)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 其中硬化性聚合體(A-2)乃使於!分子中具有羥個以上 之化合物(Α·2-1)的羥基、與、i分子中具有乙烯性不飽和 雙鍵1個及環氡基i個之化合物(A_2_2)的環氧基反應而得 到的聚合體; (10) 上述(1)或(2) 5己載之咼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中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聚合體(A-3 ),而該硬 卜生來合體(A-3 )乃於侧鏈具有碳數6以下之脂肪族键盘 乙歸性不飽和雙鍵,其乙稀性不飽和雙鍵當量肪為t50:; 下;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5 (11) 上遂(1)〜(1〇)中任一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 脂組合物,其中進一步含有光聚合開始劑(D); 树 (12) 上述(11)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 物,其中波長350〜450 nm中之光聚合開始劑 : 耳吸光係數為5 0以上; 大莫 (13) 上述(1)〜(10)中任一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 脂組合物,其中進一步含有熱聚合開始劑(e); 、 (14) 上述(13)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八 物,其中熱聚合開始劑0)之1〇小時半衰期溫度為1〇它= 上; (15) 上述(1)〜(14)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俨 組合物,其中電解質(C)乃至少—種選自鹼金屬鹽、 按鹽、4級鱗鹽或過渡金屬鹽; (16) —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係由上述中記 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物所構成;。 (17) 上述(16)中記載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其中為薄片 狀; >(18) -種高分子電池,係具有上述(16)或(17)中記載之 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本發明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 於·含,_具有〇5〜5〇重量%之特定構造的硬化性樹脂 (A )可塑劑(B )及電解質(C );硬化性樹脂(a )尤其宜為 硬化性單體(A-1 )及硬化性聚合體(A-2 )及(A-3 y。 __ —_-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6 )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 可使用具有公知反應性官能基之硬化性樹脂(A),反應性 官倉色基可舉例:(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環氧基、羥 基、羧基、異氰酸醋基等,尤其以(甲基)丙烯酸基為佳f 此硬化性樹脂(A)之使用量宜為樹脂組合物全體之〇· $重 量%〜5.0重量%,尤以〇 5〜3 〇重量%為佳。若為$ 〇重量% 以上,薄膜強度優,但在室溫或低溫下之離子傳導度會變 小,又,若為0.5重量%以下,無法得到充分的薄膜強 度。 在本發明中,使用硬化性單體(^)作為硬化性樹脂 時,為能夠在樹脂濃度5.〇重量%以下亦可得到充分的薄 膜強度,硬化性單體(A-D宜於!分子中具有反應性官能 基4個以上,反應性官能基當量為15〇以下,可舉例如: 雙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婦酸酯、環氧乙烷變性季戊四 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婦變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 缔酸酯等。進一步硬化性單體(Α_υ若反應性官能基當量 為100以下更佳,例如可舉例:季戊四醇丙烯酸酯、雙季 戊四醇五丙烯酸基、雙季戊四醇六丙烯酸基等。 進:步,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硬化性單體(H)宜相對於 多醇1莫耳使i〜5莫耳之己内酯反應而得到之(甲基)丙 烯酸醋。多元醇宜為4官能以上之多元醇,例如季戊四 醇、雙三羥甲基丙烷、雙季戊四醇等。多元醇與己内酯之 反應物如特公平^“丨乃號(特許1571324號)記載,相^於 多元醇1莫耳使己内酯1〜5莫耳反應而得到。具體上,可 -9- 541749 A7 B7 舉合,:季戊四醇之己内酯變性四(甲基)丙缔酸類、雙三裡 甲基丙烷己内酯變性四(甲基)丙烯酸酯類、雙季戊四醇己 内酯變性五或六(甲基)丙烯酸酯類。使用來作為原料之己 内酉旨可舉例^、卜或卜己内酯等,其中,以^己内酯為 佳。 又,硬化性樹脂(A)亦宜使用聚合體(A_2),其係於主 鏈上具有酸鍵、側键具有乙缔性不飽和雙鍵,其乙缔性不 飽和雙鍵當量為3 0 0以下。硬化性聚合體(A_2)之分子量 宜為500〜1,〇〇〇,〇〇〇,進一步更宜為1〇〇〇〜5〇〇 〇〇〇。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硬化性聚合體(A-2)係宜在1分子中 具有羥基1個之化合物(A_2_l )與1分子中具有乙烯性不飽 和雙鍵1個及環氧基1個之化合物(A-2_2)以羥基與環氧基 反應而得到之聚合體。 本發明所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羥基1個以上之化合物(A_ 2-1)可舉例酽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甲氧基乙 二醇、甲氧基聚乙二醇、甲氧基聚丙二醇等之一官能基醇 類、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 聚丙二醇、異戊二醇、己二醇、雙酚A、乙氧基雙酚 A等之一官能醇類、三經基甲基丙垸、乙氧基化三經曱基 丙坑、丙氧基化三乙二醇、甘油、乙氧基化甘油、丙氧基 化甘油、季戊四醇、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丙氧基代季戊四 醇、二季戊四醇、乙氧基化二季戊四醇、丙氧基化二季戊 四醇等之多官能基醇類、g分醛清漆、甲氧基甲紛清漆等之 酚類。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董)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 —-- 本發明所使用之!分子中具有乙缔性不飽和雙鍵1個盥 環氧基1個之化合物(A_2_2),可舉例如:縮水甘油基(甲 基)丙烯酸酯、(曱基)丙烯醯基甲基環己缔氧化物、乙烯 基環己烯氧化物等。 相對於1分子中具有羥基1個以上之化合物(m)丄莫 耳,立使1分子中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雙鍵i個與環氧基1個 之化合物(A-2-2) 1莫耳〜100,000莫耳反應,尤宜為1〇莫 耳〜50,0〇〇莫耳。藉化合物(A_2_l)與化合物(A_2_2)之比 率,可控制硬化性聚合體(A-2)的分子量。 反應時,可使用觸媒。觸媒可舉例:甲胺、乙胺、丙 胺、六氫吡畊等之胺類、吡啶類、咪唑類等之有機鹽基 類、蟻酸、醋酸、丙酸等之有機酸類、硫酸、鹽酸等之無 機酸類、甲氧基鈉等之鹼金屬的烷氧類、K〇H、1^〇11類 之驗類、BF3、ZnCl2、A1C13、SuCU等之路易酸類或其錯 合物類、二-乙基鋁、二乙基鋅等之有機金屬化合物類。此 等之觸媒相對於反應物宜使用〇 〇1%〜1〇%,尤以 0.1 %〜5 %為佳。 反應溫度係存於所使用之觸媒活性,但以_5〇t〜2⑼。c 為佳’尤以-30 °c〜loot:為佳。反應時間宜為3 〇分〜4 8小 時,尤以1小時〜2 4小時為佳。又,反應時可添加氫醌、 甲基氫醌、甲氧基酚、吩噻嗪等之聚合抑制劑。 反應時可使用溶劑。溶劑只要不具有活性氫即可,並無 特另,J限制,可舉例··丙酮、甲乙酮、甲基異丁基酮等之酮 類、苯、甲笨、一甲苯等之芳香族類、其他、醚、脂肪族 -11 - 本紙張疋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9 烴、酯類等。 又’硬化性樹脂(A)亦宜使用硬化性聚合體(a_3 ),其 係側鏈具有碳數6個以下之脂肪族鏈與乙烯性不飽和雙 键,其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當量為8 5 〇以下。硬化性聚合體 (A- 3 )係得到一具有碳數為6以下之脂肪族鏈與乙烯性不 飽和雙鍵之化合物與前述(A-2-2 )的共聚合體後,使1分子 中各具有1個不飽和雙鍵與羧基之化合物反應而得到。硬 化性聚合體(A-3 )之分子量宜為約1 000〜1 000,00(),更宜 為 2,000〜500,000 〇 具有碳數為6以下之脂肪族鏈與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化 合物與上述(A-2-2)的共聚合體,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酸 甲酉旨、(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 晞I兴丙醋、(甲基)丙婦酸丁 g旨、(甲基)丙婦酸異丁酯、 (T羞)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等之碳數為6 以下之爿曰命族鍵與乙晞性不飽和雙鍵之化合物與前述(A· 2-2 )共聚合而得到。此等化合物亦可使1種或二種以上共 聚合,亦可使2 -羥乙基丙烯酸酯、2 _羥丙基(甲基)丙烯 酸酷、(甲基)丙烯酸、苯乙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 酯、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α、甲基苯乙烯等之乙烯性 不飽和單體一種或二種以上共聚合。前述(Α_2_2 )的使用 量係相對於使用於共聚合體(Α_3 )製造之不飽和單體全 量’宜為〇.1〜90重量%,尤宜為1〜50重量〇/〇。 it匕等永合體可依公知之聚合方法例如溶液聚合或乳化聚 合等而得到。若說明有關使用溶液聚合時,使乙烯性不飽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和單體混合物在適當的有機 氣流下宜以心崎加&攪 ^力以合開㈣而在氮 劑可舉例:乙醇、丙醇:丙:去而聚合。前述有機溶 矿,^ 内醉矢丙蟀、丁醇、異丁醇、2-丁 醇、己醇、乙二醇等之醇類、 ψ ^ , - Ψ ^ ^ ’甲乙酮、環己酮等之酮類、 一甲表寺之芳香族煙類、落纖劑、丁基溶纖劑等之 溶縮劑類、卡必醇、丁基卡必 滅J寺心 ^ 畔寺<卡必醇類、丙二醇甲 基酸等之丙二醇掠甚酿yg、一 咚诜基醚類、一丙二醇甲基醚等之聚丙二醇 烷基醚類、醋酸乙酉旨、醋酸丁酉旨、溶纖劑乙酸酉旨、丙二醇 :甲基乙酸酯等之醋酸酉旨類、乳酸乙酉旨、乳酸丁酯等之乳 酸酯類、二烷基二醇醚類、碳酸乙缔基酯、碳酸丙烯酯等 I碳酸酯類。此等之有機溶劑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聚合開始劑可使用如過氧化苯甲醯等之過氧化物、雙氮 雙異丁腈等之偶氮化合物,反應溫度為4〇〜15〇<t,反應時 間宜為1〜50小時。 :、二後使分子中具有各1個不飽和雙鍵與瘦基之化合 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等)反應。相對於上述共聚合物之 環氧基1當量,宜使於1分子中具有各i個不飽和雙键與羧 基之化合物〇·8〜1·1當量反應。為促進反應,反應觸媒宜 於反應液中添加三苯基膦、三苯基勝、三乙基胺、三乙醇 胺、氯化四甲基銨、氯化苯曱基三乙基銨等之鹽基性化合 物〇· 1〜1%。為防止反應中之聚合,宜於反應液中添加 0.05〜0.5%之聚合抑制劑(例如,甲氧基、酚、甲基氫臟、 氫S昆、吩違嗓等)。反應溫度一般為90〜150°C,反應時間 宜為5〜40小時。 _-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U ) 在本發明中使用可塑劑(B )。若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添 加分子之化合物作為可塑劑(B ),硬化而得到之高分子 固f豐電解質之離子傳導度會進一步提高,故佳。可塑劑 (B)之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1〇〇重量份宜為^⑻〜以今⑼ 重里6 ’尤宜為2,800〜19,900重量份。此添加量愈多,高 分子固體電解質之離子傳導度愈高,但若太多,高分子固 體電解質之機械強度會下降。 可使用之可塑劑(B)係與(A)成分之相容性佳,介電率 大,沸點為70。(:以上,電化學安定範圍廣的化合物為適 —— 罝。如此之可塑劑(B )可舉例··三乙二醇甲基醚、四乙二 醇二甲基醚等之寡聚醚類、碳酸乙烯酯、碳酸丙婦酷、碳 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撐酯、(甲基)丙烯醯基 碳酸S旨等之碳酸酯類、苄腈、甲苯基腈等之芳香族腈類、 二甲基甲醯胺、二甲亞颯、N -甲基吡咯烷酮、環丁碼、 璘酸酿類等-。其中,宜為寡聚酯類及碳酸酯類,尤以碳酸 酯類為佳。 人 在本發明中,係使用電解質(C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的 電解質(C)比率宜為0.1〜5 〇重量%的範圍,尤以Uo重 量%為佳。若電解質(C)過多,離子之移動會嚴重地受 阻,反之,若太少,離子之絕對量會不足而離子傳導度烧 少 〇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電解質(C)並非特別限定;只要使 用一含有可成為電荷載體之離子的電解質即可, 、 Ί三,宜為 硬4匕所得到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中的解離常數很大,推薦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4級銨鹽、4級 LiCl〇4、Lil、 NaC104、Nal、 光聚合開始劑 尤其宜使用波 驗金屬鹽、(CH3)4NBF0等之4級銨鹽、(CH3)4PBF6等之4級 銹鹽、AgCl〇4等之過渡金屬鹽、或、鹽酸、過氯酸、硼氟 氫酸等之質子酸,例如,宜為鹼金屬鹽 燐鹽或過渡金屬鹽。 驗金屬鹽可舉例:LiCF3S03、LiPF6
LiBF4、LiSCN、LiAsF6、NaCF3S〇3、
NaBF4、NaAsF6、KCF3S03、KPF6、KI 等。 在本發明中,可使用光聚合開始劑(D) (D )可使用公知之全部光聚合開始劑,但 長350〜450 nm之間的最大莫耳吸光係數為5〇以上者。藉 由使用此光聚合開始劑(D) ’本發明之樹脂組合物成為紫 外線硬化型的掏·脂組合物。使用光聚合開始劑⑼時,其 使用量相對於(A)成分1〇〇重量份;宜為〇 5〜7〇重量份: 尤以1〜3 0重量份為佳。 光聚合㈣”刺⑼可舉例如:2_苯甲基·2_二 苯基)丁酮」(汽巴特用化學㈣^ ;)、二—乙基硫二苯並吨喃酮、2-異丙基硫二苯並,比 =化=勒二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_、雙醯基 騰乳化物寺。特別佳者係如雙驢基騰氧化 物。雙酷基膦氧化物可舉例如雙⑽-三甲基笨甲二 苯基膦氧化物、雙6-二甲菡;a # 甲醯基) 戊基膊氧化物等。,”酶基)-2,4,4-三甲基 此等之光聚合開始劑(D)亦可與其他之 …基-2-環己基笨基酮、2_超基_2_甲基笨丙二。 本紙張尺度適财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 -15- 541749 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3 ) 基乙酸酸酯、2,2-二乙氧基苯乙酮等併用。 在本發明中,可使用熱聚合開始劑⑻。熱聚合開始劑 (E)可使用公知之全部熱聚合開始劑,但,尤其宜使用ι〇 小時半衰期溫度為UTC以上者。藉由使用此熱聚合開始劑 (E ),本發明 < 樹脂組合物成為熱硬化型之樹脂組合物。 使用熱合開始劑(E)時,其使用量相對於(A)成分1〇〇重 量份,宜為0.5〜70重量份,尤以o.uo重量份為佳。 熱聚合開始劑(E)之具體例可舉例:過氧化甲基乙基 酮、過氧化甲基異丁基酮、過氧化甲基環己酮、及過氧化 環己_等之過氧化酮、氫過氧化2,4,4_三甲基戊基、氫過 氧彳匕二異丙基苯 '氫過氧化枯烯及氫過氧化第三丁基等之 氫過氧化物、過氧化異丁基、過氧化2,4_二環苯甲醯、 過氧化鄰-氣苯甲醯、過氧化雙_3,5,5_三甲基己醯基、過 氧4匕月桂醯基、過氧化苯甲醯及過氧化對氯苯甲醯等之過 氧彳匕二醯朞―、過氧化二枯婦、2,5-二甲基_2,5-二-(第二丁 基過氧)己烷、1,3-雙(第三丁基過氧異丙基)苯、過氧化二 第二丁基、2,5-二甲基_2,5_二_ (第三丁基過氧)己烯_3及 二-(第二丁基過氧)三吖畊等之過氧化二垸基、丨,卜二第三 丁基過氧-3,3,5-三甲基環己烷、1,1_二第三丁基過氧環己 k、2,2-二(第三丁基過氧)丁燒、4,4-二第三丁基過氧戊 酸-正丁酯及2,2-雙(4,4-二第三丁基過氧環己基)丙烷等之 過氧嗣縮醇、2,4,4-三甲基戊基過新癸酸酯、α -枯埽基過 氧新癸酸酯、第三丁基過氧十九烷酸酯及第三丁基過氧三 甲基乙酸酯等之燒基過氧酯、2,2,4-三甲基戊基過氧_2 •乙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基己酸醋、第三戊基過氧乙基己酸酯、第三丁基過氧_ 2-乙基己酸酯、第三丁基過氧-異丁酸酯、二-第三丁基過 氧-六氫自太酸g旨、第三丁基過氧-3,3,5-三甲基己酸酯、第 三丁基過氧乙酸酯、第三丁基過氧苯甲酸酯及二-第三丁 基過氧三甲基己二酸酯等之烷基過氧酯、二小甲氧基過 氧二碳酸酯、二_2_乙基己基過氧二碳酸酯、雙(4-第三丁 基環己基)過氧二碳酸酯、二異丙基過氧二碳酸酯、第三 丁基過氧異丙基碳酸酯、1,6-雙(第三丁基過氧羰氧)己烷 及二乙二醇-雙(第三丁基過氧碳酸酯)等之過氧碳酸酯等 的有機過氧化物、1,Γ-偶氮雙(環己燒甲腈)、2,2,_偶氮 雙(2 -甲基-丁腈)、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 2 -甲 基-N-[l,l-雙(氫甲基)-2-¾乙基]丙酸-醯胺}、2,2,-雙氮雙 [2 -甲基-N-(2-羥乙基)丙酸-醯胺]、2,2,_偶氮雙(2_甲基· 丙酸龜胺)二水合物、偶氮雙-第三辛烷及八氰丙基偶 偶甲醯胺等-之偶氮化合物’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二 種以上使用。 在本發明中,亦可併用前述硬化性樹脂(A )以外之反應 性單體(F )、反應性寡聚物(g )等。此等反應性單體(F )及 反應性寡聚物(G)的使用量相對於(A)成分丨〇 〇重量份, 宜分別使用0〜100重量份。 i應性單體(F )可舉例如: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聚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基二醇羥基戊酸酯二(甲 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 基丙烷聚氧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反應性單體(G)可舉例如··聚醋聚(甲基)丙缔酸酯、胺 基酸(甲基)丙烯酸醋、環氧基(甲基)丙缔酸醋等。 gg永(甲基)呙烯酸酯可舉例:由多元醇與多鹽基酸或 其#水物所構成之聚酯多元醇與(甲基)丙烯酸之反應物。 多二貢醇可舉例乙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三#甲基丙 =Ί鹽基酸可舉例:琥轴酸、己二酸、献酸、四氮酉太 酸、六氫酜酸、苯三幾酸等。 —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多元醇與有機異 氰敏醋與含單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的反應物。多元醇可 舉合如·聚乙一醇、聚丙二醇、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 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四亞甲基二醇等,有機異氰酸 酯可舉例如:甲苯二異氰酸酯、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六 亞曱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加氫二苯基 甲:^ 一異氰酸酯等。又,含有單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 舉例如· 2 -起乙基(甲基)丙稀·酸酯、2 _超丙基(甲基)丙 烯敏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 丙歸τ酸醋等。 環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可舉例如:脂肪族聚縮水甘油基 酸輿(甲基)丙烯酸之反應物。脂肪族聚縮水甘油基醚可舉 例:甘油二縮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醚、 聚两二醇二縮水甘油基醚等。 本發明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係混合前述硬 化担樹脂(A)、可塑劑(B )、電解質(c )、光聚合開始劑 (D )及/或熱聚合開始劑(E ),視情況,可添加前述反應性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Μ規格(21〇x 297公釐) 541749 A7 '~—丨· ____B7 五、發明説明(16 ) 早體(F)、反應性寡聚物(G)、進行其他之聚合物⑻及/ 或溶劑⑴,再均-混合而得者。使用溶劑⑴時,只要為 :阻礙聚合’可為任一溶劑’例如可使用四氫呋喃、甲苯 等。 具有如上述之各種組合的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 物其特徵在於:W組合物中〇5〜5〇重量%含有硬化性樹 脂(Α)。 在本發明^,視情況而可使用之前述聚合物(Η)可舉 」二^ 一醇、聚丙烯腈、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酯 取永苯乙烯永磷肌酸(PolyPhospagen)類、聚矽氧烷或 來碎等。此等聚合物(H)之使用量相對於成分ι〇〇 重量份宜使用〇〜100重量份。 本發明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係由上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用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物所構成。此硬化物係對上述高分子 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照射紫外線等之電磁波(能量束) (例如紫外線時1〜100,_mJW)而聚合,或,以20〜2峨 加熱而聚合得到。尤其,將上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 組2物成形為薄片(膜)狀等的形狀後,照射電子束或紫外 線等之電磁波或加熱而聚合,以形成薄片狀聚合物,在加 二面之自由度寬廣,應用上有很大的優點。製造薄片狀之 二刀子固體電解質時,一般,藉輥塗器、浸塗器、簾塗器 等之各種1布器等於支撐體上塗布上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用树知組口物’然後,照射紫外線等之電磁波或加熱而使 該樹脂組合物硬化即可。支撐體可舉例如鋁蒸鍍PET膜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等。為更確實地使表面硬化,然後,使其他之支撐體於樹 脂系且合物的硬化被膜表面積層,亦可進一步照射紫外線之 電每t波或加熱。其他之支撐體可舉例如聚丙烯膜等。所得 到之硬化物一般係除去支撐體而使用。 本^發明之聚合物電池例如以負極與正極挾持上述高分子 固體電解質之構造。此聚合物電池宜為薄片狀,因此,高 分子固體電解質、負極、正極之任一者宜使用薄片狀者。 J=L述負極可使用例如負極活物質加工成薄片狀者,但, 當力口工之際,可使用作為鋁、銅、鎳等之箔等集電體或負 極活物質之黏結劑的黏結樹脂。負極活物質係使用一種以 鹼金屬離子作為載體之低氧化還原電位的物質及此等混合 物,可得到高電壓、高容量之電池,故佳,可舉例如:鹼 金y®、41/叙合金或鐘/錯合金或經/錄合金等之驗金屬合 金及碳材料。碳材料當吸附L i離子時,成為低氧化還原 電位,而且安定、安全,故尤佳,可吸附放出L i離子之 碳材料可舉例: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氣相法石墨、石油 焦、焦碳、歷青焦系碳、多並苯(polyacene)、C60、C7〇 等之富勒烯(fullerene )類等。 上述正極可使用例如將正極活物質加工成薄片狀者, 但,當此加工時,可使用作為鋁、銅、鎳等之箔等集電體 或正極活物質的黏結劑的黏結樹脂。正極活物質若使用如 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導電性高分子或碳材料之高氧 化還原電位的物質或此等之混合物,可得到高電壓、高容 量之電池,故佳。尤其,若使用氧化姑、氧化錳、氧化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釩、氧化鎳、氧化鉑等之金屬氧化物、硫化鉬、硫化鈦、 硫彳匕釩等之金屬硫化物,因充填密度高,體積容量密度變 高,故佳,另夕卜,氧化錳、氧化鎳、氧化鉛等就高容量、 高電壓而言乃佳。又,較佳係以例如LiCo〇2或LiMn〇2等之 形態將L 1元素插入(複合)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硫化物的狀 態使用此等正極活物質。插入如此之L i元素的方法,或 如言己載於美國專利第4,357,215號,混合Li2C〇3等之鹽與金 屬氧化物,再加熱處理之方法,而可調整正極。 又^,就柔軟、易形成薄膜而言,宜使用導電性高分子作 為極活物質。導電性高分子可舉例如:聚苯胺、聚乙块 及其衍生物、聚57比洛及其衍生物、聚4嗯及其衍生物、聚 叶匕咳:及其衍生物、聚異硫茚及其衍生物、聚吱喃及其衍生 物、聚石西吩及其衍生物、聚對苯撐亞乙錦τ基、聚0塞嗯亞乙 烯基、聚呋喃亞乙块基、聚莕亞乙烯基、聚啦吩亞乙烯 基、聚吡仓亞乙烯基等之聚芳基亞乙烯基及其衍生物等。 其中,尤以可溶於有機溶劑之苯胺衍生物的聚合體。 at匕等電池或電極中,使用來作為電極活物質之導電性高 分子,係依化學或電化學之方法或其他的公知方法來製 造。 實%例 以下有關本發明列出代表例,進一步具體地說明。又, 此等係僅用以說明之例示,本發明不限於此等限制。 合成例1 (硬化性聚合體(A-2 )之合成例) 於設有攪拌装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饋入作為反應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溶齊*]之乙二醇二甲基醚100克、作為(^24 )之三乙二醇 15克、甲氧基酉分ο」克、BF3乙醚0.1克,加溫至50 °C。然 後一面攪拌一面歷經2小時滴下作為(Add )之縮水甘油基 甲基丙烯酸酯8 5.2克,反應1 〇小時,得到甲基丙烯酸當 量1 67、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2 〇〇〇 (Gpc法)之 硬彳匕性聚合體溶液。 金._成例2 (硬也性聚合體(A_2 )之合成例、 於設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饋入作為反應 么齊之乙二醇二甲基酸1〇〇克、作為(八_2_ 〇之三乙二醇5 克、甲氧基酉分0·1克、BF3乙醚0.1克,加溫至5〇°C。然後 一面擾拌一面歷經2小時滴下作為(A-2-2 )之縮水甘油基甲 基丙烯酸酯95 · 0克,反應1 〇小時,得到甲基丙烯酸當量 1 4 9、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6,〇〇〇 ( op c法)之聚 合营皇溶液。 金—成1,1 3 (硬彳匕性聚合體(A-2 1之合成例、 设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饋入作為反應 ;谷濟之乙一醇二甲基醚1〇〇克、作為(A-2_ 1)之三經甲基 丙火克6.7克、甲氧基酚〇 1克、BF3乙醚(^克,加溫至5(^C 。,然後,一面攪拌一面歷經2小時滴下作為(α·2-2 )之縮水 甘 >由基甲基丙烯酸酯93.3克,反應1 0小時,得到甲基丙 烯酸當量15 1、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4〇〇〇 (g PC 法)之聚合體溶液。 金.成-例_4 (硬化性琴合體f a-2、之合成例丄 於設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饋入作為反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溶齊之乙二醇二甲基醚100克、作為(A-2-1 )之三羥甲基 丙:Jt克3.4克、甲氧基酚0.1克、BF3乙醚0.1克,加溫至50°C 。然後,一面擾拌一面歷經2小時滴下作為(A-2-2 )之縮水 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96.3克’反應1 〇小時,得到甲基丙 缔酸當量146、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8,000 (GP C 法)之聚合體溶液。 合迖.例5 (硬化性聚仝體(A-3 )之合例) 方令設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加入異丁基甲 基丙烯酸酯1 0 5克、縮水甘油基甲基丙晞酸酯4 5克、碳酸 丙歸酯1 5 0克、過氧化苯甲醯基4.5克,氮氣流下在75它 反應5小時,得到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2〇,〇〇〇 (G P C法)之聚合體溶液。於此聚合體溶液3 0 0克中加入丙 烯酸22.0克、甲基氫醌0.16克、三笨基膦〇.9克、碳酸丙 烯酉g 22·0克。混合溶解,在95°C反應3 2小時,得到丙婦酸 當量5 6 3、稻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23,000 (GP C法) 之聚合體溶液。 合成例6 (硬化性聚合體(A-3 )之合成如η 於設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加入異丁基丙 烯酸酯6 5克、甲基丙烯酸酯4 0克、縮水甘油基甲基丙烯 酸酉旨4 5克、碳酸丙烯酯1 5 0克、過氧化苯甲醯基4 5克, 氮氣流下在75°C反應5小時,得到固形分50%、重量平均 分子量20,000 (GPC法)之聚合體溶液。於此聚合體溶液 30 0克中加入丙晞酸22.0克、甲基氫g昆〇16克、三笨基膦 0.9克、碳酸丙稀酯22.0克。混合物溶解,在95。〇反應3 2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 3# ’得到丙烯酸當量5 6 3、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 量23,0〇〇 (GPc法)之聚合體溶液。 (硬化性聚合體(A-3 )之合成例) 於設有攪拌裝置及冷卻管之圓底燒瓶中,加入乙基丙烯 酸酉§ 1 2 0克、繪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3 〇克、碳酸丙烯酯 1 5 〇克、過氧化苯甲醯基4.5克,氮氣流下在75°C反應5小 時,得到固形分50%、重量平均分子量20,000 (GPC法)之 聚合體溶液。於此聚合體溶液3 00克中加入丙烯酸15.0 克、甲基氫醌0.16克、三苯基膦0.9克、碳酸丙烯酯15.0 克。混合溶解,在95。(:反應3 2小時,得到丙婦酸當量7 9 2 、固形分5〇%、重量平均分子量23,000 (GPC法)之聚合體 溶液。 Μ作為硬化性單體(A-1)之二季戊四醇己内酯變性(卜己 内酉旨2莫耳變性)六丙烯酸酯(6官能 '丙烯酸當量=1 3 4 ; 力个ly卜、DPCA-20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〇·3克、作為 可塑劑(B)之碳酸乙烯酯4.85克及二碳酸乙酯4.85克、作 為電解質(C)之LiPF6 1.0克、作為熱聚合開始劑(E)之過 氧4匕苯甲醯基(熱聚合開始劑)〇 · 〇 3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 得至*1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鋁蒸鍍PET膜(30 #m) 之4呂羯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〇以瓜後,積層聚丙烯膜(30 /im) ,以80t:加熱5小時,從上下層之膜剥離,得到高分子固 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 〇 β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 在2 5T:、-20°C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3 〇 ms/cm (25。〇、 -24 - 本紙張尺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董) 541749 A7 ___ B7 _ 五、發明説明(22 ) 0.3 ms/cm (-20〇C) 0 實方例2 將作為(A-1)之雙三超甲基丙垸四丙烯酸酯(4官能、丙 埽酸當量=1 1 6 ;力十今7卜' T-1420 (日本化藥株式會社製)) 0.4克、作為(B)之碳酸乙婦醋4.8克及二碳酸乙醋4.8克、 作為(C)之LiBF4 1.0克、作為光聚合開始劑(D)之雙 (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 劑)0.05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 合液在氬氣下鋁蒸鍍PET膜(30 #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 塗布30 /zm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 分子固體電解質。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 丙稀膜(30 /zm),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 ,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 約3 0 /z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TC下之 離子傳導度-後,為 4.2ms/cm(25°C)、0.4ms/cm〇2(TC)。 實施例3 將作為(A-1)之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6官能、丙烯酸 當量=91)與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5官能,丙烯酸當量 =1 Ο 5)之混合物(力肀予7 F DPHA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 0.2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9克及二碳酸乙酯4.9克、 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甲基苯甲 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0.05克在氬氣 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鋁蒸 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zm後,以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烯膜(30 //m), 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剝 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0 /zm厚之透明 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 °C、-20 °C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 3.8 ms/cm (25〇C)、0.4 ms/cm (-20〇C)。 實;^例4 將作為硬化性聚合體(A-2 )之合成例1所得到的硬化性聚 合體溶液1.0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5克及二碳酸乙 酯4.5克、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 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0.05 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 氣下鋁蒸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zm 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 解質。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烯膜(30 /zm) ,迫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 剝_,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0 /zm厚之透 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0°C下之離子傳導度後, 為 3 ·0 ms/cm (25〇C)、0.3 ms/cm (-20〇C) 0 實M例5 另寄作為(Α-2)之合成例2所得到的聚合體溶液1.0克、作 為(Β)之碳酸乙烯酯4.5克及二碳酸乙酯4.5克、作為(C) 之LiPF6 1.0克、作為(Ε)之過氧化苯甲醯基(熱聚合開始劑) 0. Ο 3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在盡L氣下鋁蒸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 3 0 /z m後,積層聚丙烯膜(3 0 // m),以8 〇它加熱5小時, 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 30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_20°C下之離 子傳導度後,為 2.5 ms/cm (25°C)、0.3 ms/cm (-20。〇。 實;^例6 將作為(A-2)之合成例3所得到的聚合體溶液1 〇克、作 為(B)之碳酸乙缔酯4.5克及二碳酸乙酯4.5克、作為(C ) 之LiPF6 1.0克、作為(E)之過氧化苯曱醯基(熱聚合開始劑) 〇·〇 3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 在氬氣下鋁蒸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 30 //m後,積層聚丙烯膜(30 /zm),以80 °C加熱5小時, 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 3 0 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0°C下之離 子傳導度锋為 3·0 ms/cm (25°C)、0.3 ms/cm (-20。〇)。 實施例7 將作為(A-2 )之合成例4所得到的聚合體溶液〇· 8克、作 為(B)之碳酸乙烯酯4.6克及二碳酸乙酯4.6克、作為(C) 之LiPF6 1.0克、作為(E)之過氧化苯甲醯基(熱聚合開始劑) 0.0 3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 在歲氣下鋁蒸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 30 後,積層聚丙烯膜(30 //m),以80°C加熱5小時, 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 30 /i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0°C下之離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 子傳導度後,為 3.0 ms/cm (25°C)、0.3 ms/cm (-20°C)。 實方备例8 網1作為(A-1 )之雙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4官能、丙 烯酸當量= 116 ;力肀今7卜、T-1420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 0.4克、作為(B )之碳酸乙烯酯4.7克及二碳酸乙酯4.8克、 作為(C)之UBF4 1.0克、作為光聚合開始劑(D)之雙(2,4,6-三曱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 〇·〇5克,作為反應性單體(F)之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缔酸酉旨 〇. 1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 在蠢^氣下鋁蒸鍵PET膜(30 //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 3〇 Am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 固體電解質。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缔 膜(30 //m),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 上一F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 30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_20°C下之離 子傳導度後,為 3.8 ms/cm (25。〇、0.4 ms/cm 〇20。〇。 實方fe例9 另寻作為(A-1)之雙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4官能、丙 烯酸當量=1 1 6 ;力肀今7 F T-1420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 0.4克、作為(B )之碳酸乙烯酯4.7克及二碳酸乙醋4.7克、 作為(C)之LiBF4 1.0克、作為光聚合開始劑(D)之雙(2 4 6 二〒基笨甲酿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 ) 0.0 5克,作為反應性寡聚物(G )之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 酸一丙缔醋〇·2克在歲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 • 28 -
541749
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鋁蒸鍍pET膜(3〇以瓜)之鋁箔上 使用塗布器塗布30 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〇〇 ,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 質上積層聚丙晞膜(30 ,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 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 作為一具有約30 /z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它 、-2(TC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3 6 ms/cm (25t:)、〇 3聊/咖 (-20〇C)。 實施例1 0 將作為(A_l)之雙三藉甲基丙燒四丙烯酸酯(4官能、丙 烯酸當量=1 1 6 ;力十予7 F T-1420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 0.4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7克及二碳酸乙酯4.8克、 作為(c)之L1BF4 1.〇克、作為光聚合開始劑(D)之雙(2,4,6· 三曱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 0.05克,作為其他聚合物(H)之聚丙烯腈o.i克在氬氣中充 分 >昆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铭蒸鍍 PE T膜(30 #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〇 後,以高 I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然 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稀·膜(3〇 ),進 一步,以鬲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剥 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0 //m厚之透明 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TC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 3.9 ms/cm (25〇C)、〇·4 ms/em (-20〇C) 0 -2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 297公爱) 541749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27 ) 免例1 1 網1作為硬化性聚合體(A-2)之合成例1所得到的硬化性聚 合體溶液1.0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3.9克及二碳酸乙 酉曰4·0克、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 甲I笨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〇〇5 克’作為反應性單體(F )之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〇.丨克 乍為溶劑(I)之四氫咬喃1 · 〇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 電角孕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鋁蒸鍍ρ Ε τ膜(30 /zm) 之名呂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 m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 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然後,從此高分 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諦膜(30 /zm),進一步,以高壓 水雀艮燈照射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高分子 固Μ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0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 膜名25。(:、_2〇。(: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3.〇 ms/cm (25t:) 、Ο .3 ms/cm: (-20〇C) 〇 實方包例1 2 將作為硬化性聚合體(A-3)之合成例5所得到的硬化性聚 合體溶液1.0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5克及二碳酸乙 酯4.5克、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 甲苯甲醯基)_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〇〇5 克名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氯 氣T錯蒸鍍PET膜(30 /Z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〇 “瓜 後’以南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 解赁。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稀膜 -30-
541749 A7 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8 ) (30 //m) ’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〇〇 mJ/cm2,從上 下層之膜剥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〇 #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TC下之離子傳 導度後,為 3.0 ms/cm (25。〇、0.3 ms/cm (-20。〇。 實方备例1 3 將作為硬化性聚合體(A-3)之合成例6所得到的硬化性聚 合體溶液0.8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6克及二碳酸乙 醋4·6克、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 甲基笨甲酿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〇〇5 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 氣铭蒸鍵P E T膜(3 0 " in)之4呂、治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m 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 解贺。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烯膜 (30 /zm),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上 下層之膜剥,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〇 A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C、-20°C下之離子傳 導度後,為 3.2 ms/cm (25°C)、0.3 ms/cm (-20°C)。 實例1 4 將作為硬化性聚合體(A-3)之合成例5所得到的硬化性聚 合體溶液0.6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7克及二碳酸乙 酯4.7克、作為(c)之LiPF6 1·〇克、作為(D)之雙(2,4,6-三 甲羞笨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〇 〇5 克在氬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 氣-F鋁蒸鍍PET膜(30 //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m -31 - 本紙張足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29 後’以高壓水銀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 解質。然後.,從此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烯膜 (30 /zm),進一步,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〇〇 mJ/cm2,從上 下層之膜剥離,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〇 V m厚之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3、-20。(3下之離子傳 導度後,為 3.2 ms/cm (25。〇 ' 0.3 ms/cm (_20。〇。 比車交例1 不用硬化性樹脂(A-1 )而將二季戊四醇己内酯變性(ε _己 内酉旨12莫耳變性)六丙烯酸醋(6官能、丙稀酸當量=325 ;力十今7 K DPCA-120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1 〇克、作 為(Β)之碳酸乙烯酯4.5克及二碳酸乙酯45克、作為(c) 之liPF6 1.0克、作為(D)之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_苯 基鱗氧化物(光自由基聚合開始劑)〇·〇5克在氬氣中充分混 合,得到電解質落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鋁蒸鐘p E 丁膜 (30 /zm)之趣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〇後,以高壓水銀 燈照射200 mJ/cm2,以形成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然後,從 此南分子固體電解質上積層聚丙缔膜(3〇 #m),進一步, 以高壓水銀燈照射300 mJ/cm2,從上下層之膜剝離,得到 南为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〇以瓜厚之透明獨立膜。 測定此膜在25。(:、-2〇t:下之離子傳導度後,為2.5 ms/cm (25。〇、0.2 ms/cm (-20〇C)。 比棄交例2 不用硬化性樹脂(A)而將環氧乙烷變性三羥甲基丙垸三 丙稀酸酯(3官能、丙烯酸當量=142 ;力肀今7卜,THE-33〇 -32-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7 B7 五、發明説明(30 ) (曰本化藥株式會社製))0.6克、作為(B)之碳酸乙烯酯4·7 克及二碳酸乙酯4.7克、作為(〇之LiPF6 1.0克、作為(E) 之過氧化苯甲醯基(熱聚合開始劑)0.03克在氬氣中充分混 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下铭蒸鍍P E T膜 (30 //m)之鋁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0 /zm後,以80。(:加熱 5 'J、時,得到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作為一具有約30 //m厚之 透明獨立膜。測定此膜在25 °C、-20 °C下之離子傳導度 後,為 3.0 ms/cm (25°C)、0.2 ms/cm 〇20。〇。 比幸凌例3 不用硬化性樹脂(A)而將環氧乙烷變性三羥甲基丙烷三 丙歸酸酯(3官能、丙烯酸當量=142) 0.3克、作為(B)之 碳酸乙烯酯4.85克及二碳酸乙酯4· 85克、作為(C)之LiPF6 1.0克、作為(E)之過氧化苯甲醯基(熱聚合開始劑)〇〇3克 在藏氣中充分混合’得到電解質溶液。將此混合液在氬氣 下居呂蒸鍍P E T膜(30 /zm)之銘箔上使用塗布器塗布3〇 後’以80 C加熱5小時’不能硬化,無法得到高分予固體 電解質作為獨立膜。 從上述結果可知,當使用硬化性單體時,如比較例1即 使為六官能’官能基當量大至3 2 5時,或,如比較例2、3 即官能基當量很小’小至官能基數為3時,樹脂濃度3 % 係不能硬化,因此,為使之硬化必須為很大之樹脂濃度, 在4氏溫之離子傳導性亦降低。另外,使一利用本發明之硬 化担單體(A-1 )之樹脂組成物硬化所得到之高分子固體電 解贺’係具有可從支撐體剝離之強度,薄膜強度良好,^ -33- 本紙張尺_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T B7 五、發明説明(31 ) 離子傳導性、尤其在低溫之離子傳導性優。又,使用硬化 性單體(A-2,A-3 )時,即使官能基當量比較大,所得到 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係具有可從支撐剝離之強度,薄膜 強f良妤,高離子傳導性、尤其在低溫之離子傳導性優。 此Y系起因於固體電解質中之樹脂濃度,低。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包含:具有 0.5重量%〜5.0重量%之特定構造的硬化性樹脂(A)、可塑 劑(B)及電解質(C ),其薄膜加工性優,可得到膜強度良 好之薄膜。使此樹脂組合物硬化所得到之高分子固體電解 質,係具有膜強度良好且高離子傳導性之特徵。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41749 A8 B8 C8 D8 年月 第09012953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2年3月)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組合物中含有硬化性樹脂(A)、可塑劑(8)及電解質 (C),其_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單體(A-1),該硬 化性單體(A-1 )乃於1分子中具有反應性官能基4個以 上,反應性官能基當量為i 5 〇以下。 2. 3. 4. 5.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 合物’其中硬化性樹脂(A)為硬化性單體(Α_ι),該硬 化性單體(A-1 )乃於丨分子中具有反應性官能基4個以 上’反應性官能基當量為1 0 0以下。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 脂組合物’其中硬化性單體(A-1 )之反應性官能基為 (甲基)丙缔酸基。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 脂組合物,其中硬化性單體(A-1 )乃相對於多價醇丨莫 耳使1 - 5莫耳之己内酯反應而得的(甲基)丙烯酸酯。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 脂組合物,其中硬化性單體(A-1 )選自季戊四醇之己内 醋變性四(甲基)丙烯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之己内酯變 性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之己内酯變性五(甲 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醚之己内酯變性六(甲基)丙缔 酸酯中之一種或二種以上。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 脂組合物,其係含有0 · 5重量%〜5 · 0重量%之硬化性單 體(A-1 ) 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1749 A8 B8 申請專利範圍 • 一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組合物中含有硬化性樹脂(A )、可塑劑(B )及電解質 (C ) ’其中硬化性樹脂(A )為硬化性聚合體(A-2 ),該 硬化性聚合體(A-2)乃於主鏈中具有醚鍵,於側韓具有 乙缔性不飽和雙鍵,其乙烯性不飽和雙鍵當量為3 0 0以 下。 δ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 合物’其中硬化性聚合體(Α-2)乃使於1分子中具有羥 基個以上之化合物(α-2- 1 )的基、與、1分子中具 有乙晞性不飽和雙鍵一個及環氧基一個之化合物(A-2-2 ) 的環氧基反應而得到之聚合體。 9·根據申凊專利範圍第8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 合物,其係含有〇.5重量%〜5 〇重量%之硬化性聚合體 (A-2)。 ° 1〇· 一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組合物中含有硬化性樹脂(Α)、可塑劑(Β)及電解質 (C),其中硬化性樹脂(Α)為硬化性聚合體(α·3),該 硬化性聚合體(A·3 )乃於側鏈具有碳數為6以下之脂肪 族鏈與乙烯性不飽和雙鍵,其乙埽性不飽和雙鍵二田 為8 5 0以下。 ’田Τ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 組合物’其係含有〇.5重量%〜5.0重量%之硬化性聚: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7或10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 -2-
    541749 A B c D 穴、申請專利範圍 树脂組合物,其進一步含有光聚合開始劑(d )。 13.根據中請專㈣圍第12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㈣ 組合物,其中在波長350〜45〇 nm中之光聚合開始劑⑺) 的最大莫耳吸光係數為5 〇以上。 β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卜7或1〇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 樹脂組合物,其進一步含有熱聚合開始劑(e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 組合物,其中熱聚合開始劑(£)之1〇小時半衰期溫度為 10°C以上。 1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0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 樹脂組合物,其中電解質(c)乃至少一種選自鹼金屬 鹽、四級銨鹽、四級鱗鹽、或過渡金屬鹽。 17· 一種高分子固體電解質,其特徵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 1、7或10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用樹脂組合物的硬化物 所構成。 1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高分子固體電解質,其為 薄片狀。 ' 19· 一種聚合物電池,其係薄片狀之正極與薄片狀之負極 之間挾持薄片狀之固體電解質者,其特徵係該薄片狀 之固fa電解勃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高分子固體電 解質。 本紙,張瓦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董)
TW090129530A 2000-11-30 2001-11-29 Resin composition for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batteries TW54174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64083 2000-11-30
JP2001039298 2001-02-16
JP2001243125 2001-08-10
JP2001255437 2001-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1749B true TW541749B (en) 2003-07-11

Family

ID=2748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9530A TW541749B (en) 2000-11-30 2001-11-29 Resin composition for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batterie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33706B2 (zh)
EP (1) EP1347462B1 (zh)
KR (1) KR100760276B1 (zh)
CN (1) CN1261948C (zh)
CA (1) CA2429835A1 (zh)
DE (1) DE60117874T2 (zh)
TW (1) TW541749B (zh)
WO (1) WO20020450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0939B1 (ko) * 2002-02-16 2004-07-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고분자 전해질 및 이를 채용한 리튬 전지
JP2004071560A (ja) * 2002-08-07 2004-03-04 Samsung Sdi Co Ltd リチウム−硫黄電池用高分子電解質及び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硫黄電池
WO2006079250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Hua Qiao University A super water absorbent resin-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a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the use thereof
KR100759377B1 (ko) 2005-04-21 2007-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
EP1845143A1 (en) 2006-04-14 2007-10-17 Cytec Surface Specialties, S.A. Aqueous radiation cura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s
GB0623108D0 (en) * 2006-11-20 2006-12-27 Sericol Ltd A printable composition
KR101201166B1 (ko) 2009-02-09 2012-11-13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체 전해질 재료 함유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KR101640937B1 (ko) 2009-11-13 2016-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718370B1 (ko) * 2010-09-29 2017-03-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고체 폴리머 전해질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변색 소자
KR101716799B1 (ko) * 2010-09-29 2017-03-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겔 폴리머 전해질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변색 소자
KR101256067B1 (ko) * 2011-03-24 2013-04-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MX355156B (es) * 2011-11-17 2018-04-06 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It Metodo para la elaboracion de un separador polimerico con electrolito, y el separador polimerico con electrolito resultante.
KR101987008B1 (ko) 2012-06-15 2019-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고체 고분자 전해질,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전지
US9123970B2 (en) 2012-07-03 2015-09-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Lithium battery binder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981930A (zh) * 2013-02-14 2015-10-14 加州理工学院 交联聚合物电解质
CN107430946B (zh) * 2015-03-31 2020-05-08 株式会社大阪曹达 电化学电容器
CN105789695B (zh) * 2016-05-17 2018-08-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在电池负极保护中的应用
CN106898811B (zh) * 2017-05-08 2019-07-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双重导离子网络的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9221B (zh) * 2017-06-16 2023-10-31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 用于电池组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US20190103627A1 (en) * 2017-10-04 2019-04-04 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Inc. Solid electrolyte compositions
KR102420296B1 (ko) * 2017-11-28 2022-07-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해질 조성물, 고분자 전해질 및 전기화학 발광 소자
WO2019189414A1 (ja) * 2018-03-27 2019-10-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デバイス
CN109270761B (zh) * 2018-09-14 2021-09-03 上海洞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热熔胶型全固态柔性电致变色器件
FR3098349B1 (fr) * 2019-07-04 2022-12-0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Electrolyte polymérique solide
CN110739488B (zh) * 2019-09-06 2023-03-28 江汉大学 一种超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KR102665811B1 (ko) * 2020-10-13 2024-05-13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고체 고분자 전해질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고체 고분자 전해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0351A (ja) 1990-01-11 1991-09-13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イオン伝導性フレキシブル固体状電解質
GB9027804D0 (en) * 1990-12-21 1991-02-13 Ici Plc Solid electrolytes
JP3221694B2 (ja) 1991-07-23 2001-10-22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組成物および電気化学素子
JPH05315007A (ja) 1992-05-01 1993-11-26 Ube Ind Ltd 固体電解質電池
JPH0772624A (ja) 1993-09-02 1995-03-17 Goou Kagaku Kogyo Kk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被膜、レジストインク、レジスト、ソルダーレジスト及び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WO1996028764A1 (fr) * 1993-09-02 1996-09-19 Goo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Composition de resine photosensible et couche mince de revetement, encre resist, resist de soudure et plaquette a circuits imprimes realises avec cette composition
US5622791A (en) * 1995-08-25 1997-04-22 Valence Technology, Inc.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JP3104127B2 (ja) 1997-05-23 2000-10-30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
US6399254B1 (en) * 1997-05-23 2002-06-04 Dai-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Solid electrolyte
JP4005192B2 (ja) 1997-12-09 2007-11-07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固体電池
JP2000080138A (ja) 1998-09-03 2000-03-21 Nippon Kayaku Co Ltd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47462A1 (en) 2003-09-24
KR20030063402A (ko) 2003-07-28
US7033706B2 (en) 2006-04-25
CA2429835A1 (en) 2002-06-06
CN1261948C (zh) 2006-06-28
DE60117874D1 (de) 2006-05-04
EP1347462A4 (en) 2005-03-23
CN1478284A (zh) 2004-02-25
DE60117874T2 (de) 2006-08-10
KR100760276B1 (ko) 2007-09-19
EP1347462B1 (en) 2006-03-08
US20040076886A1 (en) 2004-04-22
WO2002045099A1 (fr) 200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1749B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polymer solid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batteries
JP3328262B2 (ja)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用架橋剤、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架橋型固体高分子電解質およびリチウムポリマー二次電池
CN104078707B (zh) 一种锂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JP3669944B2 (ja) 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系固体高分子電解質組成物
CN105359306B (zh) 光化辐射和电子束辐射可固化的水基电极粘合剂和包含其的电极
JP2005350673A (ja) ポリシロキサ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固体高分子電解質組成物
JP2003277506A (ja) 新規架橋剤とそれを含有する架橋型固体高分子電解質
JP2005005046A (ja) シロキサン高分子電解質膜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JP2002216845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二次電池
JP2005044681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電極、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3914088B2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3877581B2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KR100278539B1 (ko) 자외선 경화형 고분자 겔 전해질
JPH107759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モノマー化合物及び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その用途
JP2007131784A (ja) 接着剤、電極作製用結着剤、及び固体電解質用組成物
JP2001307776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の製造法
JP2001123040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2003317540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3942413B2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2003068137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4442999B2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2003068138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JP7235415B2 (ja)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該全固体電池に用いる樹脂層形成用材料
KR102670018B1 (ko) 전고체 전지 및 당해 전고체 전지에 이용하는 광경화형 조성물
JP2001172494A (ja) 高分子固体電解質用樹脂組成物、高分子固体電解質及びポリマー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