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0671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0671A
TW202010671A TW107145853A TW107145853A TW202010671A TW 202010671 A TW202010671 A TW 202010671A TW 107145853 A TW107145853 A TW 107145853A TW 107145853 A TW107145853 A TW 107145853A TW 202010671 A TW202010671 A TW 2020106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opening
vehicle
storage bag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5366B (zh
Inventor
内澤昭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3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2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 B62J9/21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above or alongside the front wheel, e.g. on the handle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6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reservo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in the fa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於跨坐型車輛之收納袋中,更易取放塑料瓶等細長物品,並且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收納袋無蓋,其設置於護腿板之上表面部且具有用以取放物品而向上方打開之開口。電源供給部於收納袋內配置於較開口更前方。電源供給部可裝卸充電裝置,軸線通過收納袋之開口。收納袋之開口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座部之座面之前端部更上方,於車輛後視下與電源供給部重疊,於車輛俯視下未與電源供給部重疊。收納袋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於車輛後視下之收納袋之開口之面積較於車輛俯視下之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面積更大。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先前有如下之跨坐型車輛,其於前外殼之後部且與駕駛員對向之位置具備具有開閉蓋之收納袋。於收納袋之內部配置有用以對攜帶型資訊終端等充電之電源供給部(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WO2014/15737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最近,針對設置於前外殼之收納袋如下需求提高,即,將塑料瓶或智慧型手機等細長物品容易取放地收納。 又,人們期望容易向電源供給部接入,且從電源供給部拉出之配線之操作性較佳。
然而,於如專利文獻1般收納袋具有開閉蓋之情形時,需要開閉蓋及開閉蓋之開閉機構之空間,成為減少收納袋之收納容量之原因之一。又,細長物品因與開閉蓋干涉而難以收納於收納袋。
進而,因先前之開閉蓋設置於與駕駛員對向之位置,故開啟及關閉開閉蓋時駕駛員之腿部易與開閉蓋干涉。尤其從收納袋取放物品時,駕駛員之腿部易與物品干涉,使用便利性較差。
而且,於收納袋具有開閉蓋之情形時,難以從電源供給部向外部拉出配線。尤其因電源供給部設置於收納袋之深處壁,故若收納袋收納有物品,則更難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於跨坐型車輛之收納袋中,容易取放塑料瓶等細長物品,並且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具備頭管、前外殼、轉向軸、把手部、護腿板、供駕駛員乘坐之座部、收納袋、及電源供給部。轉向軸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把手部包含固定於轉向軸之把手桿、及覆蓋把手桿之把手蓋。前外殼覆蓋頭管之前方。護腿板於前外殼之後方且於上下方向延伸設置。護腿板包含從前外殼之後端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之上表面部、及從上表面部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之後表面部。座部配置於較護腿板更後方。收納袋無蓋,且於車寬方向隔著頭管設置於一側。收納袋包含設置於護腿板之上表面部且用以取放物品而向上方打開之開口。電源供給部配置於收納袋內較開口更前方。電源供給部可裝卸充電裝置,且軸線通過收納袋之開口。收納袋之開口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下與把手蓋重疊。收納袋之開口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座部之座面之前端部更上方,於車輛後視下與電源供給部重疊,於車輛俯視下未與電源供給部重疊。收納袋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於車輛後視下之收納袋之開口之面積較於車輛俯視下之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面積更大。
首先,本案發明者曾嘗試藉由將開閉蓋從先前技術之收納部卸除而擴大收納部之容量。又,曾嘗試藉由卸除開閉蓋而容易地從配件插口拉出配線。
然而,即使卸除開閉蓋,亦因收納部之開口設置於與駕駛員對向之位置而於取放物品時易與駕駛員之腿部干涉,物品之取出性依然較差。又,因收納部於車輛前後方向延伸,故有由於卸除開閉蓋導致因行駛中之加減速而使物品易從收納部掉出之虞。
因此,本案發明者於進一步研究收納部之構造時,著眼於車輛之外裝外殼之形狀。作為外裝外殼之一部分之護腿板於車輛側視下配置於前外殼之後方,且具有向車輛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之上表面、及從上表面之後端向車輛前方且向下方延伸之後表面。
本案發明者著眼於取放物品時難以與駕駛員之腿部干涉之護腿板之上表面,設置收納部之開口。又,收納部以可收納塑料瓶等細長物品之方式設為沿著護腿板之後表面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之於上下方向較長之形狀。因此,從收納部取放物品時難以發生駕駛員之腿部與物品之干涉,且,藉由護腿板之後表面,即使於車輛加減速時亦易將物品保持於收納箱內。
此處,因收納部之開口形成於護腿板之上表面,故有雨天時雨水易於進入收納部,沾濕配置於收納部之電源供給部之虞。因此,本案發明者進而對電源供給部之防水對策進行研究。
首先,對於從天而降之雨水,發明者考慮到利用把手蓋。因此,於車輛俯視下收納部之開口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把手蓋重疊之位置。
即,利用把手蓋遮擋從天而降之雨水,藉此使雨水難以到達收納部之開口。
又,發明者著眼於附著於外裝外殼之雨水,尤其附著於護腿板之上表面之雨水沿著向車輛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之上表面之斜度流動。因此,將電源供給部配置於收納部中較收納部之開口更靠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且與護腿板之上表面重疊之位置。又,電源供給部以於車輛後視下與電源供給部重疊,且於車輛俯視下未與電源供給部重疊之方式配置。
即,護腿板之上表面如屋簷般配置於電源供給部之上方。其結果為,附著於外裝外殼之雨水沿著外裝外殼流動,故雨水難以被引導至電源供給部。又,可減少雨水直接落入電源供給部。又,因於車輛後視下電源供給部配置於開口內,故配線自開口之拉出性良好。
即,本發明中,收納袋之開口向上方打開,且未於收納袋設置蓋,故易於取放塑料瓶等細長物品。又,收納袋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故易於收納細長物品。又,電源供給部之軸線通過開口,並且收納袋之開口於車輛後視下設置於與電源供給部重疊之位置,故更易向配置於收納袋內之電源供給部接入,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又,因收納袋之開口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下與把手蓋重疊,故雨水難以到達開口。又,因收納袋之開口於車輛俯視下設置於未與電源供給部重疊之位置,故可抑制雨水直接落入電源供給部。
(2)較佳為收納袋具有:第1收納部,其包含第1底部;及第2收納部,其包含配置於較第1底部更上方之第2底部;電源供給部配置於第2收納部之第2底部。此情形時,更易向電源供給部接入,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3)較佳為第2收納部之第2底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此情形時,更易向電源供給部接入,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又,即使於雨水浸入第2收納部之情形時,雨水亦難以蓄積於第2收納部。
(4)較佳為第1收納部之第1底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此情形時,可以穩定之狀態將物品收納於第1收納部。
(5)較佳為收納袋之第1收納部更包含連接部,該連接部連接第1收納部之第1底部之前端部與第2收納部之第2底部之後端部;第2收納部之第2底部之後端部位於較第1收納部之第1底部之前端部更後方。此情形時,可藉由第2底部之後端部抑制收納於第1收納部之物品之移動。
(6)較佳為第1收納部之第1底部包含排水孔。此情形時,於雨水浸入第1收納部時,可將浸入之雨水向外部排出。
(7)較佳為收納袋之第1收納部之第1底部位於較座部之座面之前端部更下方。此情形時,更易收納細長物品。
(8)較佳為收納袋之開口於車寬方向之最大尺寸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最大尺寸更大。此情形時,於車輛方向較長之物品更易取放。
(9)較佳為護腿板之後表面部形成收納袋之收納空間之至少一部分。此情形時,可提高跨坐型車輛之設計性。
(10)較佳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更具備內板,該內板固定於前外殼或護腿板,於其與護腿板之間劃定收納袋之收納空間。此情形時,可以簡單之結構實現收納袋之收納空間,並且可提高跨坐型車輛之設計性。
(11)較佳為開口之周緣部中之護腿板之上表面部於車輛俯視下與收納袋之收納空間之一部分重疊。此情形時,上表面部之一部分成為遮簷,可限制雨水直接落入收納空間內之範圍。又,可抑制收納於收納空間之物品從收納空間掉落。
(12)較佳為收納袋係可收納飲料用容器,收納於收納袋之飲料用容器之軸線於把手部位於沿著車寬方向之位置時,未與把手部之把手蓋交叉。此情形時,更易取放飲料用容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於跨坐型車輛之收納袋更易取放塑料瓶等細長物品,並且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之說明中,「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方向之用語以從駕駛跨坐型車輛100時之駕駛員觀察之方向為基準進行說明。
圖1係跨坐型車輛100之側視圖。圖2係從後方觀察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立體圖。圖3係從後方觀察跨坐型車輛100之前部之圖。跨坐型車輛100係速克達型之車輛。
跨坐型車輛100具備車體框架2、轉向裝置3、車體外殼4、前輪5、後輪6、驅動單元7、及供駕駛員乘坐之座部8。
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11、下框架12、底部框架13、及後框架14。
頭管11於車寬方向配置於跨坐型車輛100之中心。下框架12從頭管11向下方延伸。底部框架13從下框架12之下部向後方延伸。後框架14從底部框架13之後部向後方且向上方延伸。
轉向裝置3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11。轉向裝置3包含轉向軸15、把手部16、及懸架17。轉向軸15於上下方向延伸,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11。把手部16固定於轉向軸15之上部。把手部16包含把手桿16a、把手蓋16b、及握把部16c。把手桿16a於左右方向延伸,且固定於轉向軸15之上部。把手蓋16b覆蓋把手桿16a。握把部16c設置於把手桿16a之兩端。懸架17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下部。懸架17支持前輪5且可使之旋轉。
車體外殼4包含前外殼18、背面外殼19、左護腿板20L、右護腿板20R、底部外殼21、及後外殼22。
前外殼18覆蓋頭管11之前方。背面外殼19覆蓋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後方。左護腿板20L配置於背面外殼19之左側方。左護腿板20L配置於前外殼18之後方,且連接於前外殼18。再者,所謂「連接」並不限定於直接性之連接,亦包含間接性之連接。又,所謂「連接」並不限定於個別構件相互固定,亦包含一體構件中複數個部分連續之情況。
左護腿板20L包含上表面部23、及後表面部24。上表面部23從前外殼18之後端部18a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上表面部23包含第1上表面部23a、及第2上表面部23b。第1上表面部23a從前外殼18之後端部18a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第2上表面部23b從第1上表面部23a之後部較第1上表面部23a之斜度更大地傾斜並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
後表面部24包含第1後表面部24a、及第2後表面部24b。第1後表面部24a從第2上表面部23b之後端部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第2後表面部24b從第1後表面部24a之下端部朝向底部外殼21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
右護腿板20R配置於背面外殼19之右側方。右護腿板20R配置於前外殼18之後方且連接於前外殼18。於右護腿板20R設置有開閉式之收納箱28。右護腿板20R包含上表面部25、及後表面部26。上表面部25從前外殼18之後端部18a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後表面部26包含:第1後表面部26a,其從上表面部25之後端部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及未圖示之第2後表面部,其從第1後表面部26a之下端部朝向底部外殼21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
底部外殼21覆蓋底部框架13之周圍。底部外殼21包含用以放置駕駛員之腳部之腳踏板21a。腳踏板21a設置於底部框架13之上部。本實施形態中,腳踏板21a係具有平坦之形狀之平坦腳踏板。但腳踏板21a亦可具有車寬方向之中央部向上方突起之形狀。後外殼22覆蓋後框架14之左右兩側。
驅動單元7包含例如引擎等原動機。驅動單元7配置於座部8之下方。
座部8配置於較左右之護腿板20L、20R更後方且後框架14之上方。座部8於前後方向延伸,且支持於後框架14。座部8包含駕駛員所乘坐之第1座面8a、及同乘者所乘坐之第2座面8b。第2座面8b配置於第1座面8a之後方且較第1座面8a更上方。
圖4係從上方觀察跨坐型車輛100之前部之圖。再者,圖4中省略圖示把手部16。圖5係圖3中之V-V線剖視圖。如圖3至圖5所示,跨坐型車輛100更具備收納袋30、內板31、及電源供給部32。收納袋30於車寬方向隔著頭管11設置於一側。本實施形態中,收納袋30於車寬方向隔著頭管11設置於左側。收納袋30於車寬方向、車輛前後方向、及車輛上下方向延伸。收納袋30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L2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L1更長。收納袋30中,收納物品之收納空間30a之至少一部分係藉由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形成。本實施形態中,收納空間30a之後方被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覆蓋。再者,所謂收納空間30a係藉由上表面部23、第1後表面部24a及內板31形成之空間。
圖6係收納袋30周邊之後視圖。圖7係收納袋30周邊之俯視圖。圖8係收納袋周邊之立體圖。如圖2至圖8所示,收納袋30包含用以取放物品而向上方打開之開口33。開口33設置於左護腿板20L之上表面部23。本實施形態中,開口33係跨及第1上表面部23a及第2上表面部23b而形成。但開口33亦可僅形成於第2上表面部23b。開口33配置於較座部8之第1座面8a更上方。開口33於車寬方向及車輛前後方向延伸。
如圖7所示,開口33於車寬方向之最大尺寸L3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最大尺寸L4更大。又,開口33之最左端與開口33之最右端之間之尺寸L5較開口33之最上端與開口33之最下端之間之尺寸L6更大。開口33以後部位於較前部更下方之方式傾斜。即,開口33向上方且向後方打開。
如圖6所示,開口33於車輛後視下係大致四邊形狀,周緣部及角部被倒角。開口33包含前緣部33a、後緣部33b、左緣部33c、及右緣部33d。前緣部33a及後緣部33b於左右方向延伸,且以右側位於較左側更下方之方式傾斜。後緣部33b配置於較前緣部33a更後方,且較前緣部33a更大地傾斜。左緣部33c及右緣部33d於前後方向延伸,且以後側位於較前側更下方之方式傾斜。右緣部33d較左緣部33c向下方更長地延伸。
如圖6及圖7所示,於車輛後視下之收納袋30之開口33之面積(參照圖6)較於車輛俯視下之收納袋30之開口33之面積(參照圖7)更大。再者,所謂開口33之面積係意味著除去開口33之前緣部33a、後緣部33b、左緣部33c、及右緣部33d以外之部分之面積。
再者,收納袋30不具有用以開啟及關閉開口33之蓋構件。因此,開口33始終打開。因此,收納袋30亦可收納一部分從開口33突出之物品。
如圖6所示,開口33於車輛後視下與電源供給部32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本實施形態中,開口33於車輛俯視下與電源供給部32之一部分重疊。即,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車輛俯視下可從開口33視認之位置。再者,開口33亦可於車輛後視下與電源供給部32之全體重疊。
如圖5及圖7所示,開口33於車輛俯視下未與電源供給部32重疊。開口33之前緣部33a位於較電源供給部32更後方。即,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車輛俯視下無法從開口33視認之位置。
如圖5所示,開口33之周緣部中之左護腿板20L之上表面部23於車輛俯視下,與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之一部分重疊。即,開口33之前緣部33a、後緣部33b、左緣部33c、及右緣部33d與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之一部分重疊。藉此,上表面部23之一部分成為遮簷,可於收納空間30a限制雨水直接落入之範圍。又,可抑制收納於收納袋30之物品之掉落。
圖9係從上方觀察跨坐型車輛100之前部之圖。如圖1及圖9所示,把手部16位於較收納袋30更上方。本實施形態中,把手部16位於開口33之上方。把手部16於車輛俯視下與開口33重疊。詳細地說,把手部16之把手蓋16b於車輛俯視下與開口33之至少一部分重疊。藉此,利用把手部16可抑制雨水直接從開口33落入收納空間30a內。
圖10係圖1中之收納袋30周邊及座部8周邊之放大圖。再者,圖10中省略圖示頭管11及把手16。又,圖10中表示有駕駛員乘坐於座部8之第1座面8a時之駕駛員之腿部之位置。如圖10所示,開口33位於較座部8之第1座面8a之前端部8c更上方。
如圖5所示,較佳為收納袋30包含第1收納部35、及第2收納部36。第1收納部35於車寬方向、車輛前後方向、及車輛上下方向延伸。第1收納部35係可收納例如飲料用容器51及攜帶型資訊終端52等。飲料用容器51係例如筒狀之塑料瓶。攜帶型資訊終端52係例如薄型之智慧型手機。
第1收納部35包含第1底部35a、及第1連接部35b。第1底部35a係第1收納部35之底面。第1底部35a於車寬方向及車輛前後方向延伸。第1底部35a以後端部35d位於較前端部35c更下方之方式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因此,如圖5所示,收納於第1收納部35之物品以向接近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方向傾斜之狀態收納。例如圖5中,飲料用容器51以支持於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狀態收納於第1收納部35。
如圖7所示,第1底部35a於車輛俯視下未與開口33重疊。即,第1底部35a位於較開口33更前方。如圖5所示,第1底部35a於車輛俯視下與第1上表面部23a重疊。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5d位於較開口33更前方。又,如圖10所示,第1底部35a位於較座部8之第1座面8a之前端部8c更下方。
第1底部35a包含排水孔35e。排水孔35e設置於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5d。本實施形態中,排水孔35e藉由設置於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5d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間之間隙構成。
第1連接部35b連接第1收納部35之第1底部35a之前端部35c與第2收納部36之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下述)。第1連接部35b從第1收納部35之第1底部35a之前端部35c向上方且向後方延伸。
第2收納部36於車寬方向、車輛前後方向、及車輛上下方向延伸。第2收納部36與第1收納部35相連。第2收納部36包含第2底部36a、及第2連接部36b。第2底部36a配置於較第1底部35a更上方。第2底部36a係第2收納部36之底面。第2底部36a以後端部36d位於較前端部36c更下方之方式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又,如圖10所示,第2底部36a位於較座部8之第1座面8a之前端部8c更上方。
如圖5及圖7所示,第2底部36a於車輛俯視下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上表面部23a及第1底部35a重疊。詳細地說,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及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位於較第1底部35a之前端部35c更後方。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位於較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5d更前方。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於車輛俯視下與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5d重疊。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抑制收納於第1收納部35之物品之前後方向之移動。再者,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亦可位於較第1底部35a之後端部36d更前方或更後方。又,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亦可配置於較第1底部35a之前端部35c更前方。
如圖5及圖6所示,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於車輛後視下與開口33重疊。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於車輛後視下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重疊。
第2連接部36b連接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與左護腿板20L之上表面部23。第2連接部36b從第2底部36a之前端部36c向後方且向上方延伸。第2連接部36b配置於較開口33更前方,且於車輛後視下與開口33重疊。第2連接部36b於車輛俯視下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上表面部23a及第2底部36a重疊。第2連接部36b向較第2底部36a之後端部36d更後方延伸。
圖11係於卸除左護腿板20L之後表面部24之狀態從後方觀察內板31周邊之圖。內板31係後方打開之箱型之構件。內板31配置於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前方。內板31於其與左護腿板20L之間劃定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本實施形態中,內板31於其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間劃定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因此,本實施形態中,第1底部35a、第1連接部35b、第2底部36a、及第2連接部36b藉由內板31構成。
如圖11所示,內板31包含左側壁31a、及右側壁31b。左側壁31a及右側壁31b以於左右方向相互對向之方式配置。左側壁31a及右側壁31b從第1底部35a向上方且向後方延伸,後部連接於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
內板31固定於前外殼18或左護腿板20L。本實施形態中,內板31藉由未圖示之複數個固定構件固定於左護腿板20L。再者,內板31亦可固定於前外殼18及左護腿板20L之兩者。
如圖5及圖11所示,第1收納部35設置於左側壁31a與右側壁31b之間、第1連接部35b與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間、且第1底部35a與開口33之間。另一方面,第2收納部36設置於左側壁31a與右側壁31b之間、且第2底部36a與第2連接部36b與開口33之間。
電源供給部32係作為配件插口之電源插口。如圖5及圖6所示,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收納袋30內。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較開口33更前方。詳細地說,電源供給部32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開口33之前緣部33a更前方。電源供給部32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後視下與開口33之後緣部33b重疊。電源供給部32於車輛後視下配置於相對於開口33而較開口33之右緣部33d更靠近左緣部33c之位置。電源供給部32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下與第1上表面部23a及第2連接部36b重疊。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第2收納部36之第2底部36a。電源供給部32之上部從第2收納部36之第2底部36a突起。將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較第1底部35a更上方之第2底部36a,藉此更易接入電源供給部32。
電源供給部32包含可裝卸攜帶型資訊終端等之充電裝置之安裝孔32a。安裝孔32a向上方且向後方開口。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安裝孔32a之中心。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收納袋30之開口33。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較開口33之後緣部33b更靠近開口33之前緣部33a之位置。例如從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至開口33之前緣部33a之距離,較從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至開口33之後緣部33b之距離更小。又,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較開口33之右緣部33d更靠近開口33之左緣部33c之位置。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之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度較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相對於水平方向之傾斜角度更小。藉由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開口33,更易向電源供給部32接入,可容易地將充電裝置安裝於安裝孔32a,故可容易地將攜帶型資訊終端52連接於充電裝置。
此處,如上所述,收納於第1收納部35之物品以向接近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之方向傾斜之狀態收納。因此,如圖5所示,於將飲料用容器51收納於第1收納部35之情形時,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未與飲料用容器51之軸線Ax2於收納空間30a內交叉。飲料用容器51之軸線Ax2從飲料用容器51之底部51a向設置於飲料用容器51之上部之開口51b延伸。開口51b係例如用以向飲料用容器51填充飲料之開口。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與飲料用容器51之軸線Ax2於收納空間30a外交叉。因此,根據收納於第1收納部35之飲料用容器51之大小及形狀,無需將飲料用容器51從收納袋30取出即可接入於電源供給部32。又,從收納袋30取出飲料用容器51時,安裝於電源供給部32或電源供給部32之安裝孔32a之充電裝置與飲料用容器51難以干涉。再者,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並非必須與飲料用容器51之軸線Ax2於收納空間30a外交叉。
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於把手部16之把手桿16a位於沿著車寬方向之位置時未與把手部16之把手蓋16b交叉。又,飲料用容器51之軸線Ax2於把手部16之把手桿16a位於沿著車寬方向之位置時未與把手部16之把手蓋16b交叉。因此,易於接入電源供給部32、及於收納袋30取放飲料容器。再者,圖示有圖1至圖3及圖9中之把手部16位於沿著車寬方向之位置時。
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未與第1收納部35之中心線Ax3於收納空間30a內交叉。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與第1收納部35之中心線Ax3於收納空間30a外交叉。第1收納部35之中心線Ax3於本實施形態中,通過第1收納部35之第1底部35a之中心,且相對於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大致平行地延伸。再者,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與第1收納部35之中心線Ax3於收納空間30a外交叉。但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並非必須與第1收納部35之中心線Ax3於收納空間30a外交叉。
如圖5所示,於安裝孔32a可裝卸地安裝有堵住安裝孔32a之蓋構件38。即,安裝孔32a藉由蓋構件38開啟及關閉。再者,圖5表示將蓋構件38從安裝孔32a卸除之狀態。藉由連結電源供給部32與蓋構件38之連結部39防止蓋構件38從跨坐型車輛100掉落。
上述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00中,因收納袋30之開口33向上方打開,且未於收納袋30設置蓋,故易於取放飲料用容器51等細長物品。進而,因收納袋30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故更易於在收納袋30收納飲料用容器51等細長物品。又,如圖10所示,因收納袋30之開口33位於較座部8之第1座面8a之前端部8c更上方,故於從收納袋30取放物品時,可抑制駕駛員之腿部與物品之干涉。
進而,藉由利用左護腿板20L之第1後表面部24a覆蓋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之後方,與例如於護腿板之後部配置收納袋之情形相比,從收納袋30取放物品時駕駛員之腿部與物品難以干涉。又,可提高跨坐型車輛之設計性。
又,因電源供給部32之軸線Ax1通過開口33,並且收納袋30之開口33於車輛後視下位於與電源供給部32重疊之位置,故即便於將電源供給部32配置於收納袋30內之情形時,亦易於接入於電源供給部32。進而,因收納袋30之開口33於車輛俯視下設置於未與電源供給部32重疊之位置,故可抑制雨水直接落入電源供給部32。
以上,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以速克達型之跨坐型車輛為一例進行說明,但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輕型機踏車等其他車輛。又,車體框架2、車體外殼4等之構成及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又,收納袋30之形狀等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電源供給部32亦可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埠等其他形式之連接器。
上述實施形態中,藉由內板31劃定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之一部分,但亦可藉由其他構件劃定收納袋30之收納空間30a。
收納袋30亦可於車寬方向隔著頭管11設置於右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於跨坐型車輛之收納袋更易取放塑料瓶等細長物品,並且可容易地從電源供給部拉出配線。
2:車體框架 3:轉向裝置 4:車體外殼 5:前輪 6:後輪 7:驅動單元 8:座部 8a:第1座面 8b:第2座面 8c:第1座面之前端部 11:頭管 12:下框架 13:底部框架 14:後框架 15:轉向軸 16:把手部 16a:把手桿 16b:把手蓋 16c:握把部 17:懸架 18:前外殼 18a:前外殼之後端部 19:背面外殼 20L:左護腿板 20R:右護腿板 21:底部外殼 21a:腳踏板 22:後外殼 23:上表面部 23a:第1上表面部 23b:第2上表面部 24:後表面部 24a:第1後表面部 24b:第2後表面部 25:上表面部 26:後表面部 26a:第1後表面部 28:收納箱 30:收納袋 30a:收納空間 31:內板 31a:左側壁 31b:右側壁 32:電源供給部 32a:安裝孔 33:開口 33a:前緣部 33b:後緣部 33c:左緣部 33d:右緣部 35:第1收納部 35a:第1底部 35b:第1連接部 35c:第1底部之前端部 35d:第1底部之後端部 35e:排水孔 36:第2收納部 36a:第2底部 36b:第2連接部 36c:第2底部之前端部 36d:第2底部之後端部 38:蓋構件 39:連結部 51:飲料用容器 51a:飲料用容器之底部 51b:飲料用容器之上部之開口 52:攜帶型資訊終端 100:跨坐型車輛 Ax1:電源供給部之軸線 Ax2:飲料用容器之軸線 Ax3:第1收納部之中心線 L1:收納袋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 L2:收納袋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 L3:開口於車寬方向之最大尺寸 L4:開口於車輛前後方向之最大尺寸 L5:開口之最左端與開口之最右端之間之尺寸 L6:開口之最上端與開口之最下端之間之尺寸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係從後方觀察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立體圖。 圖3係從後方觀察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圖。 圖4係從上方觀察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圖。 圖5係圖3中之V-V線剖視圖。 圖6係收納袋周邊之後視圖。 圖7係收納袋周邊之俯視圖。 圖8係收納袋周邊之立體圖。 圖9係從上方觀察跨坐型車輛之前部之圖。 圖10係圖1中之收納袋周邊及座部周邊之放大圖。 圖11係從後方觀察內板周邊之圖。
11:頭管
15:轉向軸
16:把手部
16a:把手桿
16b:把手蓋
16c:握把部
19:背面外殼
20L:左護腿板
20R:右護腿板
23:上表面部
23a:第1上表面部
23b:第2上表面部
24:後表面部
24a:第1後表面部
25:上表面部
26:後表面部
26a:第1後表面部
28:開閉式之收納箱
30:收納袋
32:電源供給部
33:開口

Claims (12)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頭管; 前外殼,其覆蓋上述頭管之前方; 轉向軸,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頭管; 把手部,其包含固定於上述轉向軸之把手桿、及覆蓋上述把手桿之把手蓋; 護腿板,其於上述前外殼之後方且於上下方向延伸設置,且包含從上述前外殼之後端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延伸之上表面部、及從上述上表面部向前方且向下方延伸之後表面部; 座部,其配置於較上述護腿板更後方,供駕駛員乘坐; 無蓋之收納袋,其包含設置於上述護腿板之上述上表面部且用以取放物品而向上方打開之開口,且於車寬方向隔著上述頭管設置於一側;及 電源供給部,其於上述收納袋內配置於較上述開口更前方,可裝卸充電裝置,且軸線通過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且 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俯視下與上述把手蓋重疊; 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上述座部之座面之前端部更上方,於車輛後視下與上述電源供給部重疊,於車輛俯視下未與上述電源供給部重疊; 上述收納袋於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 於車輛後視下之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面積較於車輛俯視下之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面積更大。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袋包含: 第1收納部,其具有第1底部;及 第2收納部,其具有配置於較上述第1底部更上方之第2底部; 上述電源供給部配置於上述第2收納部之上述第2底部。
  3.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2收納部之上述第2底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
  4. 如請求項2或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收納部之上述第1底部向後方且向下方傾斜。
  5. 如請求項2或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袋之上述第1收納部更包含連接部,該連接部連接上述第1收納部之上述第1底部之前端部與上述第2收納部之上述第2底部之後端部; 上述第2收納部之上述第2底部之後端部位於較上述第1收納部之上述第1底部之前端部更後方。
  6. 如請求項2或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收納部之上述第1底部包含排水孔。
  7. 如請求項2或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袋之上述第1收納部之上述第1底部位於較上述座部之座面之前端部更下方。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於車寬方向之最大尺寸較於車輛前後方向之最大尺寸更大。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護腿板之上述後表面部形成上述收納袋之收納空間之至少一部分。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更具備內板,該內板固定於上述前外殼或上述護腿板,且於其與上述護腿板之間劃定上述收納袋之收納空間。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開口之周緣部中之上述護腿板之上述上表面部,於車輛俯視下與上述收納袋之收納空間之一部分重疊。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收納袋可收納飲料用容器; 收納於上述收納袋之上述飲料用容器之軸線於上述把手部位於沿著車寬方向之位置時,未與上述把手部之上述把手蓋交叉。
TW107145853A 2018-08-31 2018-12-19 跨坐型車輛 TWI725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3069A JP2020032945A (ja) 2018-08-31 2018-08-31 鞍乗型車両
JP2018-163069 2018-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671A true TW202010671A (zh) 2020-03-16
TWI725366B TWI725366B (zh) 2021-04-21

Family

ID=6460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853A TWI725366B (zh) 2018-08-31 2018-12-19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617050B1 (zh)
JP (1) JP2020032945A (zh)
KR (1) KR102066895B1 (zh)
CN (1) CN110871865B (zh)
CO (1) CO2018013816A1 (zh)
PH (1) PH12018050550A1 (zh)
TW (1) TWI7253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816B (zh) * 2020-10-16 2022-12-1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8338B2 (ja) * 2020-05-25 2023-12-14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乗物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自動二輪車及び支持部材
JP7366971B2 (ja) * 2021-09-17 202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866A (ja) * 1992-01-13 1999-09-14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タ型自動二輪車
JP3633114B2 (ja) * 1996-07-02 2005-03-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収納装置
TWI385099B (zh) * 2008-12-26 2013-02-11 Kwang Yang Motor Co A front box with a charging function
JP2011105290A (ja) * 2009-10-19 2011-06-0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BR112014015371A2 (pt) * 2011-12-22 2017-06-13 Yamaha Motor Co Ltd veículo elétrico do tipo de montar
JP5897366B2 (ja) * 2012-03-22 2016-03-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JP5838139B2 (ja) * 2012-09-24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4903184B (zh) * 2013-03-29 2017-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的电源供给结构
ES2687595T3 (es) * 2013-05-31 2018-10-26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ctura de almacenamiento de artículos para vehículos automáticos de dos ruedas
JP5736015B2 (ja) * 2013-08-30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JP6072745B2 (ja) * 2014-09-25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6488268B2 (ja) * 2016-09-30 2019-03-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EP3517418B1 (en) * 2018-01-25 2021-03-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d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816B (zh) * 2020-10-16 2022-12-1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32945A (ja) 2020-03-05
EP3617050A1 (en) 2020-03-04
BR102018076399A2 (pt) 2020-03-10
TWI725366B (zh) 2021-04-21
PH12018050550A1 (en) 2020-03-09
CO2018013816A1 (es) 2019-12-20
CN110871865A (zh) 2020-03-10
CN110871865B (zh) 2021-05-07
KR102066895B1 (ko) 2020-02-11
EP3617050B1 (en)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0533B2 (ja) 電動車両の後部構造
JP4364341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物品収納装置
TWI725366B (zh) 跨坐型車輛
JP5690147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629245B2 (ja) ステップフロアを有する車両
JP594849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構造
US9902456B2 (en) Storage par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type vehicle
TWI71253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0179690A (ja) 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構造
CN110949575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12166763A (ja) 電動車両
JP549966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箱
JP621554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アクセサリーソケット配置構造
JP5863630B2 (ja) 車載電装部品の配置構造
JP439636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ボックス構造
JP2007091022A (ja) 鞍乗型車両
JP7355856B2 (ja) 制御装置の配置構造
US9724989B2 (en) Vehicle
JP4788829B2 (ja) 物品収納室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2013208949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6072553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2024077341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JP3801589B2 (ja) 自転車等の二輪車用の荷かご
JP2024063943A (ja) 鞍乗型車両
BR102018076399B1 (pt) Veículo de montar em se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