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0190A -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0190A
TW202010190A TW108125053A TW108125053A TW202010190A TW 202010190 A TW202010190 A TW 202010190A TW 108125053 A TW108125053 A TW 108125053A TW 108125053 A TW108125053 A TW 108125053A TW 202010190 A TW202010190 A TW 2020101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lane
metal
aforementioned
metal pl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6607B (zh
Inventor
芦部健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0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6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660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其包括操作者可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的構造。 [解決技術手段] 連接器總成10係包括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第一連接器500包括第一金屬構件700,第二連接器100包括第二絕緣體200以及第二金屬構件300。 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構件700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一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第二絕緣體200的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至少部分地相對。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第二金屬平面310的距離係,較在第一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的距離短。

Description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參考第33圖以及第34圖,專利文獻1公開了包括第一連接器950以及第二連接器910的連接器總成。第一連接器950係可以沿Z方向相對於第二連接器910嵌合以及拆卸。第一連接器950係包括第一絕緣體952以及第一金屬構件956。第一金屬構件956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952。第二連接器910係包括第二絕緣體912以及第二金屬構件916。第二金屬構件916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912。 第一連接器950以及第二連接器910係各自搭載於基板(未圖示)而使用。即,第一連接器950以及第二連接器910係為基板對基板的連接器總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5-20755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總成中,第一連接器950與第二連接器910互相嵌合的情況下,操作者無法確認第一連接器950以及第二連接器910是否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其具有操作者可以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的構造。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一連接器總成,係為包括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的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可沿第一方向而相對於前述第二連接器嵌合以及拆卸,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第一絕緣體以及第一金屬構件,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被保持於前述第一絕緣體,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具有第一金屬平面,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第二絕緣體以及第二金屬構件,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具有至少一個絕緣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被保持於前述第二絕緣體,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具有第二金屬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與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鄰接配置, 在前述第一連接器與前述第二連接器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中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短於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的距離。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二連接器總成,在第一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有兩個,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前述絕緣平面之間,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具有較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尺寸更大的尺寸,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及兩個前述絕緣平面中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係,較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一方的前述絕緣平面的距離、以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另一方的前述絕緣平面的距離的任一距離短。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三連接器總成,在第二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以及前述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較前述第二金屬平面更小的尺寸。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四連接器總成,在第二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更具有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以及前述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之間, 沿著前述第一方向觀察前述第二連接器的情況下,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由前述絕緣平面以及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圍繞,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上的尺寸,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更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兩個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係,較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一方的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的距離、以及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另一方的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的距離的任一距離短。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五連接器總成,在從第一連接器總成至第四連接器總成之任一個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與前述第二連接器嵌合時,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抵接前述第二金屬平面。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六連接器總成,在第五連接器總成中, 在前述嵌合時,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部分地插入前述第二連接器, 在前述插入時,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超過相對於前述第二連接器的最大插入力的位置而插入後,相對於前述第二金屬平面而在前述第一金屬平面抵接, 前述嵌合係,在前述抵接時完成。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七連接器總成,在第六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端子, 前述第一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一端子,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端子,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二端子, 在前述嵌合時,藉由前述第一端子與前述第二端子的接觸狀態改變,前述插入力改變。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八連接器總成,在第六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端子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一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一端子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端子以及至少一個第二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二端子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第二附加構件, 在前述嵌合時,藉由前述第一附加構件與前述第二附加構件的接觸狀態改變,前述插入力改變。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九連接器總成,在第八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具有前述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具有前述第二附加構件。
又,本發明係提供連接器總成作為第十連接器總成,在從第一連接器總成至第九連接器總成之任一個連接器總成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固定於第一電路基板,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固定於與前述第一電路基板不同的第二電路基板。
又,本發明係作為第一連接器,提供在從第一連接器總成至第十連接器總成之任一個連接器總成中可使用的連接器。
又,本發明係作為第二連接器,提供在從第一連接器總成至第十連接器總成之任一個連接器總成中可使用的連接器。 [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總成中,在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係,在第一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以及至少一個絕緣平面至少部分地相對,又,在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係,較在第一方向從第一金屬平面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的距離短。由此,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總成中,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互相嵌合時,第一金屬平面以及第二金屬平面的面彼此確實地互相抵接的方式而構成。因此,當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互相嵌合的情況下,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嵌合完成時,第一金屬平面以及第二金屬平面抵接而產生相對大的金屬聲的緣故,操作者可以藉由用耳朵識別金屬聲,而可以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已到達正確的嵌合位置。又,這種效果在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總成中特別有幫助。
(第一實施例) 如第1圖所示般,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10係包括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
參考第1圖以及第4圖,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係可以沿著第一方向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嵌合以及拆卸。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係為上下方向。在圖中,上下方向表示為Z方向。特別是,上方向為+Z方向,下方向為-Z方向。
如第11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係被固定於第一電路基板850。
如第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係包括第一絕緣體600、兩個第一金屬構件700以及複數個第一端子800。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端子800係有至少一個即可。又,第一連接器500係包括第一絕緣體600以及第一金屬構件700即可。即,第一連接器500係不包括第一端子800也可以。
參考第9圖,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體600係由樹脂製成,並且具有上表面部610、第一周壁部620以及島狀部收容部640。
如第9圖、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上表面部610係具有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並限定第一絕緣體600的上端。
如第9圖所示般,沿上下方向觀察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第一周壁部620係具有矩形形狀的外周。第一周壁部620係具有兩個第一長壁部622以及兩個第一短壁部626。
如第9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長壁部622係在第二方向上互相相對。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方向為Y方向。第一長壁部622的上端係連接到上表面部610。第一長壁部622係具有與第一金屬構件700鄰接的鄰接部623。
如第9圖以及第1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短壁部626係在第三方向上互相相對。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方向為X方向。第一短壁部626的上端係連接到上表面部610。第一短壁部626的第二方向的兩端係分別與第一長壁部622連接。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短壁部626的下端係位於與第一長壁部622的下端相同的位置。第一短壁部626係具有與第一金屬構件700鄰接的鄰接部627。
如第9圖、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島狀部收容部640係,在上下方向上,下端開口的凹部。即,島狀部收容部640係凹向上方。上表面部610係限定島狀部收容部640的上端。島狀部收容部640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被包圍於第一周壁部620。在本實施例中,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為XY平面。
如第8圖至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更具體地說,第一金屬構件700係各自被保持在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三方向的兩端。
參考第8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係由金屬製成,並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第一附加構件770以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
如第9圖、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第一金屬平面710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的下端。第一金屬平面710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短壁部626的下端。
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係位於與第一絕緣體600的鄰接部623中的與第一金屬平面710相接的部分624的下端相同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係位於與第一絕緣體600的鄰接部627中的與第一金屬平面710相接的部分628的下端相同的位置。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與第一絕緣體600的鄰接部623中的與第一金屬平面710相接的部分624的下端不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同樣地,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與第一絕緣體600的鄰接部627中與第一金屬平面710相接的部分628的下端不相同的位置也可以。
如第11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附加構件770係具有連接部720以及側表面部730。
如第6圖所示般,與本實施例的連接部720的第三方向垂直的剖面係為R形狀。即,連接部720的外表面係為R表面。連接部720係連接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側表面部730。如第11圖所示般,連接部720係具有端部722。端部722係為連接部720的上端。
如從第6圖以及第8圖可以理解的,本實施例的側表面部730具有與第二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側表面部730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的第二方向外端。
參考第10圖以及第11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係,當第一連接器500固定到第一電路基板850時,被焊接到第一電路基板850上的電路圖案(未圖示)。如第9圖所示般,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係從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延伸到第二方向外側。如第10圖所示般,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的外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的上表面部610的外端更外側。即,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的上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的上表面部610的上端更上方。
如第8圖至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更具體地說,第一端子800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即,第一絕緣體600係保持複數個第一端子800。
參考第12圖,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係由導電構件製成,並具有第一外側接觸部810、第一內側接觸部820、第一被固定部830、段差部840以及曲部844。
如第8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外側接觸部810係露出在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的第二方向的外表面上。
如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內側接觸部820露出在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的第二方向的內表面上。即,第一內側接觸部820係在第一絕緣體600的島狀部收容部640內露出。第一內側接觸部820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第一外側接觸部810的內側。
參考第12圖,本實施例的第一被固定部830係,當第一連接器500固定到第一電路基板850時,被焊接到第一電路基板850上的電路圖案(未圖示)。第一被固定部830係從第一絕緣體600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延伸到第二方向外側。在上下方向上,第一被固定部830的外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的上表面部610的外端更外側。即,在上下方向上,第一被固定部830的上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的上表面部610的上端更上方。
如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段差部840係從第一外側接觸部810延伸到第二方向外側。段差部840的第二方向內端係連接到第一外側接觸部810。段差部840的第二方向外端係為第一端子800的第二方向最外端。
如第1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曲部844係在上下方向上從段差部840延伸到下方。曲部844係從段差部840的第二方向外端延伸到下方。即,曲部844的上端係為段差部840的第二方向外端。
如第15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係固定到與第一電路基板850不同的第二電路基板450。
如第13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係包括第二絕緣體200、兩個第二金屬構件300以及複數個第二端子400。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端子400係有至少一個也可以。又,第二連接器100係包括第二絕緣體200以及第二金屬構件300也可以。即,第二連接器100係不包括第二端子400也可以。
參考第14圖,本實施例的第二絕緣體200係由樹脂製成,並具有底表面部205、第二周壁部230、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以及島狀部240。
如第15圖、第17圖以及第1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底表面部205係具有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並限定第二絕緣體200的下端。
如第14圖以及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底表面部205係具有兩個絕緣平面210、兩個邊界部分212、兩個絕緣平面220以及兩個邊界部分222。即,本實施例的第二絕緣體200係具有兩個絕緣平面210、220。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絕緣體200係具有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即可。
如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絕緣平面210、220係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如第14圖所示般,絕緣平面210、220係位於底表面部205的第三方向兩端附近。絕緣平面210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絕緣平面220的+Y側。
如第14圖以及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12係位於絕緣平面210的第二方向內端。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22位於絕緣平面220的第二方向內端。
如第14圖所示般,沿上下方向觀察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第二周壁部230具有矩形形狀的外周。絕緣平面210、220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被包圍於第二周壁部230。第二周壁部230係具有兩個第二長壁部232以及兩個第二短壁部236。
如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長壁部232係限定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方向外端。第二長壁部232的下端係連接到底表面部205。
如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短壁部236係限定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三方向外端。第二短壁部236的下端連接到底表面部205。如第14圖所示般,第二短壁部236的第二方向兩端係分別與第二長壁部232連接。
如第13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係為上端開口的凹部。即,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係,在上下方向上,凹向下方。如第14圖所示般,絕緣平面210、220係位於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內。底表面部205係限定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的下端。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被包圍於第二周壁部230。
如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島狀部240係從底表面部205向上方突出。如第14圖所示般,島狀部240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被包圍於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即,島狀部240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經由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而被包圍於第二周壁部230。島狀部240係在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絕緣平面210之間。島狀部240在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絕緣平面220之間。
參考第13圖,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構件300係由金屬製成,並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
如第14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構件300係具有主被保持部320、接續部330、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輔助的被保持部340。
如第14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主被保持部320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二周壁部230。本實施例的主被保持部320係具有長壁側被保持部322以及短壁側被保持部326。
如第13圖以及第14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長壁側被保持部322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長壁部232。長壁側被保持部322係具有彈性變形部360以及第二附加構件370。即,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構件300係具有第二附加構件370。
如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彈性變形部360係延伸於第三方向外側,並且第三方向外端為自由端。彈性變形部360係可在第二方向上彈性變形。
如第13圖以及第14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附加構件370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第二附加構件370係從彈性變形部360突出於第二方向內側。如上所述,由於彈性變形部360在第二方向可彈性變形,因此第二附加構件370係可在第二方向移動。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未嵌合的狀態下,第二附加構件370係位於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內。第二附加構件370係具有接觸表面372。接觸表面372係與第一方向(及上下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兩方向交叉的表面。接觸表面372係從彈性變形部360向下方以及第二方向內側延伸。接觸表面372係具有內端374。內端374係為接觸表面372的第二方向上的最內端。
如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短壁側被保持部326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短壁部236。
如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接續部330係從主被保持部320的短壁側被保持部326的第三方向內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於下方。接續部330係將主被保持部32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互相連接。即,接續部330係將主被保持部320的短壁側被保持部326的第三方向內端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的第三方向外端接續。
如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係為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第二方向上,與兩個絕緣平面210、220鄰接配置。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 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與至少一個的絕緣平面210、220鄰接配置即可。
如第1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絕緣平面210、220之間。更具體地說,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邊界部分212、222之間。如第6圖所示般,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位於絕緣平面210、220中的任何一個上方。
如第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較第一金屬平面710的尺寸更小的尺寸。即,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較第二金屬平面310的尺寸更大的尺寸。
如第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較第一金屬平面710更大的尺寸。即,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與第一方向 (即上下方向) 以及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較第二金屬平面310更小的尺寸。
如第14圖以及第1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輔助的被保持部340係從第二金屬平面310的第三方向內端延伸於第三方向內側。輔助的被保持部340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即,輔助的被保持部340的第三方向內端及其附近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
如第1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端子400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本實施例的第二端子400係由導電構件製成,並且具有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第二內側接觸部420以及第二被固定部430。
如第1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係從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長壁部232突出於第二方向內側。第二外側接觸部410係露出於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內。第二外側接觸部410係具有內端412。內端412係位於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第二方向上最內端。
如第1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內側接觸部420係從第二絕緣體200的島部分240突出於第二方向外側。第二內側接觸部420係露出於第二絕緣體200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內。第二內側接觸部420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側。
參考第18圖,本實施例的第二被固定部430係,當第二連接器100固定到第二電路基板450時,被焊接到第二電路基板450上的電路圖案(未圖示)。第二被固定部430係從第二外側接觸部410延伸於第二方向外側。在上下方向上,第二被固定部430的外端係位於較第二絕緣體200的底表面部205的外端更外側。即,在上下方向上,第二被固定部430的下端係位於較第二絕緣體200的底表面部205的下端更下方。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中的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操作。
首先,參考第4圖、第10圖以及第15圖,以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絕緣體600的島狀部收容部64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的方式,定位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此時,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的第一金屬平面71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在上述定位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互相靠近的方式移動,並且將第一連接器500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此時,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周壁部620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並且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絕緣體600的島狀部收容部640。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時,參考第7圖、第12圖以及第18圖,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的第一內側接觸部820係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內側接觸部420在上下方向上接觸,並且在第一連接器500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時給予插入力。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時,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的曲部844係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接觸同時往下方移動,曲部844的上端係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在第二方向上接觸。在此接觸的時間點,第一連接器500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係為最大。
在上述接觸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時,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的段差部840係越過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而往下方移動。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的第一外側接觸部810係在第二方向上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接觸。在此,在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的段差部840越過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的時間點之後,第一連接器500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係減少。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藉由第一端子800與第二端子400之間的接觸狀態改變,第一連接器500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改變。
在上述的越過之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時,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完成,而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為嵌合狀態。即,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抵接於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在此,當第一金屬平面710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時,產生較大的金屬聲的緣故,操作者係藉由以耳朵識別此金屬聲,而可以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第一連接器50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在此插入時,第一連接器50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超過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為最大的位置而插入後,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而抵接在第一金屬平面710。又,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係在第一金屬平面710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的時間點完成。
在固定到第一電路基板850的第一連接器500以及固定到第二電路基板450的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情況下,操作者係無法以目視確認第一連接器500往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狀態。然而,在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中,如上所述,將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完成,藉由第一金屬平面710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產生的金屬聲,操作者係可以以耳朵識別。即,藉由金屬聲可以確認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完成的上述效果係,將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作為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總成而使用的情況下特別有幫助。
如第2圖以及第6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 220至少部分地相對。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至少部分地相對即可。
又,如第2圖以及第6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與兩個絕緣平面210、220的邊界部分212、222。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與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的邊界部分212、222即可。
此外,如第6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第二金屬平面310的距離D1係,較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一方的絕緣平面210的距離D2、以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另一方的絕緣平面220的距離D3的任一距離短。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第二金屬平面310的距離D1係,較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至少一個的絕緣平面210、220的距離短即可。
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互相不相接也可以,又互相相接也可以。即,在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彼此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分開也可以,又位置不分開也可以。又,如第6圖所示般,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連接器500與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係在上下方向上互相相接。
參考第3圖、第7圖、第8圖以及第14圖,在第一連接器500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彼此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的第一附加構件770的側表面部73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附加構件370的接觸表面372的內端374在第二方向上互相接觸,並且第一連接器500的第一端子8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互相接觸。
(第二實施例) 參考第1圖、第19圖以及第20圖,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未圖示)係包括與上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參考第1圖)相同的構成。因此,在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的構成元件中,相對於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構成元件標註相同的參考符號。又,在以下對於本實施例中的方位以及方向係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表現。
參考第1圖、第19圖以及第20圖,根據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此,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相同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參考第1圖以及第19圖,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A係可以沿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嵌合以及拆卸。
如第20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A係被固定於第一電路基板850。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A係包括第一絕緣體600A、兩個第一金屬構件700A以及複數個第一端子800。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相同的結構,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端子800係有至少一個即可。又,第一連接器500A係包括第一絕緣體600A以及第一金屬構件700A即可。即,第一連接器500A係不包括第一端子800也可以。
參考第19圖以及第20圖,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體600A係由樹脂製成,並且具有上表面部610、第一周壁部620A以及島狀部收容部640。在此,關於第一周壁部620A以外的構成元件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絕緣體600相同的構造。因此,關於第一周壁部620A以外的構成元件係省略詳細說明。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沿上下方向觀察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第一周壁部620A具有矩形形狀的外周。第一周壁部620A係具有兩個第一長壁部622A以及兩個第一短壁部626A。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長壁部622A係在第二方向上互相相對。第一長壁部622A的上端係連接到上表面部610。第一長壁部622A係具有與第一金屬構件700A鄰接的鄰接部623。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短壁部626A係在第三方向上互相面對。第一短壁部626A的上端係連接到上表面部610。第一短壁部626A的第二方向兩端係分別與第一長壁部622A連接。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短壁部626A的下端係位於與第一長壁部622A的下端相同的位置。第一短壁部626A係具有與第一金屬構件700A鄰接的鄰接部627。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A。更具體地說,第一金屬構件700A係各別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A的第三方向兩端。
參考第19圖以及第20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係由金屬製成,並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第一附加構件770A以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在此,關於第一附加構件770A以外的構成元件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相同的結構。因此,關於第一附加構件770A以外的構成元件,省略詳細說明。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附加構件770A係具有連接部720A以及側表面部730A。
參考第19圖以及第20圖,與本實施例的連接部720A的第三方向垂直的剖面係為R形狀。即,連接部720A的外表面係為R表面。連接部720A係與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側表面部730A連接。連接部720A係具有端部722A。端部722A係為連接部720A的上端。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側表面部730A係朝向第二方向外側。
如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側表面部730A係具有凹部732。凹部732係凹向第二方向內側。凹部732的下端係為連接部720A的端部722A。凹部732係具有朝向第二方向外側的內表面734。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中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操作。
首先,參考第13圖、第19圖以及第20圖,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絕緣體600A的島狀部收容部64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的方式,定位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此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的第一金屬平面71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在上述定位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互相靠近的方式移動,並且將第一連接器500A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此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絕緣體600A的第一周壁部620A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並且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絕緣體200的島狀部240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絕緣體600A的島狀部收容部640。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連接部720A係與第二連接器100的接觸表面372在上下方向上接觸,並且在第一連接器500A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時給予插入力。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施加到連接器總成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連接部720A係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附加構件370往第二方向外側移動同時往下方移動,第一連接器500A的端部722A係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內端374(參考第15圖)在第二方向上接觸。在此接觸的時間點,第一連接器500A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係為最大。
在上述接觸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端部722A係越過第二連接器100的內端374而往下方移動,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附加構件370係容納於第一連接器500A的凹部732。此時,第二連接器100的內端374係在第二方向上與第一連接器500A的內表面734接觸。在此,在第一連接器500A的端部722A越過第二連接器100的內端374的時間點之後,第一連接器500A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係減少。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藉由第一附加構件770A與第二附加構件370的接觸狀態改變,第一連接器500A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改變。
在上述的容納之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時,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完成,而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為嵌合狀態。即,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的第一金屬平面710係,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抵接於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金屬平面310。在此,當第一金屬平面710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時,產生較大的金屬聲的緣故,操作者係藉由以耳朵識別此金屬聲,而可以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嵌合時,第一連接器500A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在此插入時,第一連接器500A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超過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的插入力為最大的位置而插入後,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而抵接在第一金屬平面710。又,第一連接器500A與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係在第一金屬平面710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抵接的時間點完成。
與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相同,可以藉由金屬聲確認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的嵌合完成的上述效果係,將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作為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總成而使用的情況下特別有幫助。
參考第2圖以及第19圖,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220至少部分地相對。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以及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至少部分地相對即可。
又,參考第2圖以及第19圖,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與兩個絕緣平面210、220的邊界部分212、222。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金屬平面710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與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的邊界部分212、222即可。
此外,參考第6圖,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第二金屬平面310的距離係,較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一方的絕緣平面210的距離、以及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 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另一方的絕緣平面220的距離的任一距離更短。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 (即上下方向) 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第二金屬平面310的距離係,較在第一方向 (即上下方向) 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220的距離更短即可。
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互相不相接也可以,又互相相接也可以。即,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分開也可以,又位置不分開也可以。又,參考第6圖,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在上下方向上互相相接。
如第3圖、第7圖、第14圖、第19圖以及第20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A以及第二連接器100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金屬構件700A的第一附加構件770A的側表面部730A的凹部732的內表面734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金屬構件300的第二附加構件370的接觸表面372的內端374在第二方向上互相接觸,並且第一連接器500A的第一端子800與第二連接器100的第二端子400互相接觸。
(第三實施例) 如第21圖所示般,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B係包括與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參見第1圖)相同的構成。因此,在第21圖至第32圖所示般的構成元件中,相對於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構成元件標註相同的參考符號。又,在以下對於本實施例中的方位以及方向係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表現。
如第21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B係包括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
參考第21圖以及第24圖,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B係可以沿著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嵌合以及拆卸。
如第2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B係被固定於第一電路基板850。
如第2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B係包括第一絕緣體600B、第一金屬構件700B、複數個第一端子800以及兩個第一附加金屬構件750。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800相同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端子800係有至少一個即可。又,第一連接器500B係不包括第一端子800或第一附加金屬構件750也可以。
參考第26圖,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體600B係由樹脂製成,並且具有上表面部610B、第一周壁部620以及島狀部收容部640B。在此,關於上表面部610B以外的構成元件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構造。因此,關於上表面部610B以外的構成元件係省略詳細說明。
如第2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上表面部610B係具有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大致平板形狀,並限定第一絕緣體600B的上端。上表面部610B係具有與第一金屬構件700B鄰接的鄰接部612。
如第26圖以及第2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被保持於第一絕緣體600B。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B的上表面部610B的下表面上。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B的島狀部收容部640B內。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被包圍於第一絕緣體600B的第一周壁部620。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由金屬製成並且具有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第一金屬構件700B係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B。
如第26圖以及第27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為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B的上表面部610B的下端。
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位於與第一絕緣體600B的鄰接部612中的與第一金屬平面710B相接的部分613的下端相同的位置。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不位於與第一絕緣體600B的鄰接部612中的與第一金屬平面710B相接的部分613的下端相同的位置也可以。
如第2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附加金屬構件750係具有第一附加構件770B以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B。
如第25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一附加構件770B係包括連接部720B以及側表面部730B。
參考第25圖以及第26圖,與本實施例的連接部720B的第三方向垂直的剖面為R形狀。即,連接部720B的外表面係為R表面。連接部720B係與側表面部730B連接。連接部720B係具有端部722B。端部722B係為連接部720B的上端。
如第25圖以及第26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側表面部730B係具有與第二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側表面部730B係位於第一絕緣體600B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的第二方向外端。
參考第27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B係,當第一連接器500B固定到第一電路基板850時,被焊接到第一電路基板850上的電路圖案(未圖示)。如第26圖所示般,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B係從第一絕緣體600B的第一周壁部620的第一長壁部622延伸於第二方向外側。如第27圖所示般,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B的外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B的上表面部610B的外端更外側。即,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740B的上端係位於較第一絕緣體600B的上表面部610B的上端更上方。
如第30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B係固定到與第一電路基板850不同的第二電路基板450。
如第28圖所示般,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0B係包括第二絕緣體200B、第二金屬構件300B、兩個第二附加金屬構件350以及複數個第二端子400。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二端子400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400相同的構造,因此省略詳細說明。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端子400係至少有一個即可。又,第二連接器100B係包括第二絕緣體200B以及第二金屬構件300B即可。即,第二連接器100B係不包括第二端子400以及第二附加金屬構件350也可以。
參考第29圖,本實施例的第二絕緣體200B係由樹脂製成,並具有底表面部205、第二周壁部230、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以及島狀部240B。在此,關於島狀部240B以外的構成元件係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絕緣體200相同的構造。因此,關於島狀部240B以外的構成元件係省略詳細說明。
如第3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島狀部240B係從底表面部205往上方突出。如第29圖所示般,島狀部240B係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被包圍於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即,島狀部240B在與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內,經由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被包圍於第二周壁部230。
如第30圖以及第3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島狀部240B係具有兩個絕緣平面210B、220B、邊界部分212B、222B、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以及邊界部分252、262。即,第二絕緣體200B係具有兩個絕緣平面210B、220B、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絕緣體200B係具有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B、220B即可。
如第30圖以及第3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絕緣平面210B、220B以及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分別係為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
如第3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12B係位於絕緣平面210B的第二方向內端。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22B係位於絕緣平面220B的第二方向內端。
如第3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52係位於附加的絕緣平面250的第三方向內端。本實施例的邊界部分262係位於附加的絕緣平面260的第三方向內端。
參考第30圖,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構件300B係由金屬製成並且具有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板形狀。第二金屬構件300B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B。第二金屬構件300B係具有第二金屬平面310B。
如第3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為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二方向上與兩個絕緣平面210B、220B鄰接配置。即,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絕緣平面210B、220B之間。更具體地說,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邊界部分212B、222B之間。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位於較絕緣平面210B、220B的任一個的更上方。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與至少一個的絕緣平面210B、220B鄰接配置即可。
如第3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 以及第二方向都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之間。更具體地說,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邊界部分252、262之間。如第24圖所示般,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位於較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的任一個更上方。
如第29圖所示般,沿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觀察第二連接器100B的情況下,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由絕緣平面210B、220B以及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圍繞。更具體地說,沿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觀察第二連接器100B的情況下,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由邊界部分212B、222B以及邊界部分252、262圍繞。
如第2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較第一金屬平面710B的尺寸更小的尺寸。即,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較第二金屬平面310B的尺寸更大的尺寸。
如第22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係,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B以下的尺寸。即,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二金屬平面310B以上的尺寸。
如第28圖所示般,第二附加金屬構件350係具有主被保持部320B。
如第2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主被保持部320B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B的第二周壁部230。本實施例的主被保持部320B係具有長壁側被保持部322B以及短壁側被保持部326B。
如第28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長壁側被保持部322B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B的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長壁部232。如第30圖所示般,長壁側被保持部322B係具有彈性變形部360B以及第二附加構件370B。
如第3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彈性變形部360B係延伸於第三方向外側,並且第三方向外端為自由端。彈性變形部360B係在第二方向上可彈性變形。
如第29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第二附加構件370B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B。第二附加構件370B係從彈性變形部360B突出於第二方向內側。如上所述,由於彈性變形部360B在第二方向上可彈性變形,故第二附加構件370B係可在第二方向移動。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未嵌合的狀態下,第二附加構件370B係位於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內。第二附加構件370B係具有接觸表面372B。接觸表面372B係為與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兩方向交叉的表面。接觸表面372B係從彈性變形部360B往下方以及第二方向內側延伸。接觸表面372B係具有內端374B。內端374B係為接觸表面372B的第二方向上的最內端。
如第28圖至第30圖所示般,本實施例的短壁側被保持部326B係被保持於第二絕緣體200B的第二周壁部230的第二短壁部236。
以下將詳細描述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B中的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的嵌合操作。
首先,參考第21圖、第25圖以及第28圖,以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絕緣體600B的島狀部收容部64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絕緣體200B的島狀部240B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的方式,定位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此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金屬構件700B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金屬構件300B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在上下方向上相對。
在上述定位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在上下方向上互相靠近的方式移動,並且將第一連接器500B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B。此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周壁部620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一周壁部收容部238,並且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絕緣體200B的島狀部240B係部分地收容於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絕緣體600B的島狀部收容部640B。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的第一內側接觸部820係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內側接觸部420在上下方向上接觸,並且在第一連接器500B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插入時給予插入力。
以將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B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的曲部844係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接觸同時往下方移動,曲部844的上端係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在第二方向上接觸。在此接觸的時間點,第一連接器500B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插入力係為最大。
在上述接觸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在上下方向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B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的段差部840(參考第12圖)係越過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而往下方移動。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的第一外側接觸部810係在第二方向上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接觸。在此,在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的段差部840越過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二外側接觸部410的內端412的時間點之後,第一連接器500B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插入力係減少。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嵌合時,藉由第一端子800與第二端子400之間的接觸狀態改變,第一連接器500B的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插入力改變。
在上述的越過之後,以將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在上下方向上更靠近的方式將力持續施加到連接器總成10B時,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金屬構件700B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金屬構件300B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抵接,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嵌合完成,而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為嵌合狀態。即,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金屬構件700B的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嵌合時,抵接於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金屬構件300B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在此,當第一金屬平面710B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B抵接時,產生較大的金屬聲的緣故,操作者係藉由以耳朵識別此金屬聲,而可以容易且確實地確認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已到達正常的嵌合位置。
即,當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嵌合時,第一連接器50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部分地插入第二連接器100B,在此插入時,第一連接器50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超過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0B的插入力為最大的位置而插入後,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B而抵接在第一金屬平面710B。又,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嵌合係在第一金屬平面710B相對於第二金屬平面310B抵接的時間點完成。
與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相同,可以藉由金屬聲確認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的嵌合完成的上述效果係,將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B作為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總成而使用的情況下特別有幫助。
參考第22圖,在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B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B、 220B至少部分地相對。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第二金屬平面310B以及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B、220B至少部分地相對即可。
又,如第24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更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相對。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B與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更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別與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至少部分地相對即可。
此外,參考第22圖,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與兩個絕緣平面210B、220B的邊界部分212B、222B。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跨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與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B、220B的邊界部分212B、222B即可。
如第24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跨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與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的邊界部分252、262。又,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金屬平面710B係跨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金屬平面310B與至少一個附加的絕緣平面250、260的邊界部分252、262即可。
參考第22圖、第24圖以及第32圖,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第二金屬平面310B的距離D4係,較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一方的絕緣平面210B的距離、以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另一方的絕緣平面220B的距離的任一距離更短。又本發明不限於此,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 (即上下方向) 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第二金屬平面310B的距離D4係,較在第一方向 (即上下方向) 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210B、220B的距離更短即可。
如第24圖所示般,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第二金屬平面310B的距離D4係,較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一方的附加的絕緣平面250的距離D5、以及在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從第一金屬平面710B到另一方的附加的絕緣平面260的距離D6的任一距離更短。
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B在上下方向上互相不相接也可以,又互相相接也可以。即,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B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分開也可以,又位置不分開也可以。又,如第24圖所示般,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金屬平面710B以及第二金屬平面310B在上下方向上互相相接。
參考第23圖、第25圖以及第32圖,在第一連接器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B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附加金屬構件750的第一附加構件770B的側表面部730B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附加金屬構件350的第二附加構件370B的接觸表面372B的內端374B在第二方向上互相接觸,並且第一連接器500B的第一端子800與第二連接器100B的第二端子400互相接觸。
以上,關於本發明,雖然已經揭露實施例並具體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可以有各種變形。
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500、500A、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100B係分別為插頭以及插座,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相反也可以。即,第一連接器500、500A、500B以及第二連接器100、100B係分別為插座以及插頭也可以。
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10B係包括一組或兩組以一個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一個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構成的組。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即,連接器總成10、10B係包括兩組以上以一個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一個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構成的組也可以。
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10B係包括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的第一連接器500、500A、500B以及具有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以及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的第二連接器100、100B,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即,第一連接器500、500A、500B具有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並且第二連接器100、100B具有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也可以。又,連接器總成10、10B包括兩組以上以包括一個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一個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構成的組的情況下,在各組中,第一連接器500、500A、500B具有一個第二金屬平面310、310B以及兩個絕緣平面210、210B、220、220B,並且第二連接器100、100B具有一個第一金屬平面710、710B也可以。
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總成10、10B的第一金屬構件700、第二金屬構件300、第一附加金屬構件750以及第二附加金屬構件350係也可以分別作為端子使用。
10、10B‧‧‧連接器總成 100、100B‧‧‧第二連接器(連接器) 200、200B‧‧‧第二絕緣體 205‧‧‧底表面部 210、210B、220、220B‧‧‧絕緣平面 212、212B、222、222B‧‧‧邊界部分 230‧‧‧第二周壁部 232‧‧‧第二長壁部 236‧‧‧第二短壁部 238‧‧‧第一周壁部收容部 240、240B‧‧‧島狀部 250、260‧‧‧附加的絕緣平面 252、262‧‧‧邊界部分 300、300B‧‧‧第二金屬構件 310、310B‧‧‧第二金屬平面 320、320B‧‧‧主被保持部 322、322B‧‧‧長壁側被保持部 326、326B‧‧‧短壁側被保持部 330‧‧‧接續部 340‧‧‧輔助的被保持部 350‧‧‧第二附加金屬構件 360、360B‧‧‧彈性變形部 370、370B‧‧‧第二附加構件 372、372B‧‧‧接觸表面 374、374B‧‧‧內端 400‧‧‧第二端子 410‧‧‧第二外側接觸部 412‧‧‧內端 420‧‧‧第二內側接觸部 430‧‧‧第二被固定部 450‧‧‧第二電路基板 500、500A、500B‧‧‧第一連接器(連接器) 600、600A、600B‧‧‧第一絕緣體 610、610B‧‧‧上表面部 612、623、627‧‧‧鄰接部 613、624、628‧‧‧部分 620、620A‧‧‧第一周壁部 622、622A‧‧‧第一長壁部 626、626A‧‧‧第一短壁部 640、640B‧‧‧島狀部收容部 700、700A、700B‧‧‧第一金屬構件 710、710B‧‧‧第一金屬平面 720、720A、720B‧‧‧連接部 722、722A、722B‧‧‧端部 730、730A、730B‧‧‧側表面部 732‧‧‧凹部 734‧‧‧內表面 740、740B‧‧‧第一金屬構件被固定部 750‧‧‧第一附加金屬構件 770、770A、770B‧‧‧第一附加構件 800‧‧‧第一端子 810‧‧‧第一外側接觸部 820‧‧‧第一內側接觸部 830‧‧‧第一被固定部 840‧‧‧段差部 844‧‧‧曲部 850‧‧‧第一電路基板 D1、D2、D3、D4、D5、D6‧‧‧距離
第1圖係為表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之上側立體圖。 第2圖係為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總成之上視圖。在圖中,關於第一連接器,僅第一金屬構件的輪廓以虛線表示。 第3圖係為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總成之另一上視圖。 第4圖係為表示第3圖之連接器總成沿著A-A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及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5圖係為表示第1圖之連接器總成之側視圖。 第6圖係為表示第5圖之連接器總成沿著B-B線之剖面圖。在圖中,將連接器總成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又,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及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7圖係為表示第5圖之連接器總成沿著C-C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及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8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第1圖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連接器之下側立體圖。 第9圖係為表示第8圖之第一連接器之仰視圖。 第10圖係為表示第9圖之第一連接器沿著D-D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1圖係為表示第8圖之第一連接器之側視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2圖係為表示第11圖之第一連接器沿著E-E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3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第1圖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連接器之上側立體圖。 第14圖係為表示第13圖之第二連接器之上視圖。 第15圖係為表示第14圖之第二連接器沿著F-F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6圖係為表示第13圖之第二連接器之側視圖。 第17圖係為表示第16圖之第二連接器沿著G-G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8圖係為表示第16圖之第二連接器沿著H-H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19圖係為表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被包括於連接器總成的第一連接器之下側立體圖。 第20圖係為表示第19圖之第一連接器之側視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21圖係為表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之上側立體圖。 第22圖係為表示第21圖之連接器總成之上視圖。在圖中,關於第一連接器,僅第一金屬構件的輪廓以虛線表示。 第23圖係為表示第21圖之連接器總成之另一上視圖。 第24圖係為表示第23圖之連接器總成沿著I-I線之剖面圖。在圖中,將連接器總成的一部分放大表示。又,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及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25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第21圖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連接器之下側立體圖。 第26圖係為表示第25圖之第一連接器之仰視圖。 第27圖係為表示第26圖之第一連接器沿著J-J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一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28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第21圖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連接器之上側立體圖。 第29圖係為表示第28圖之第二連接器之上視圖。 第30圖係為表示第29圖之第二連接器沿著K-K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31圖係為表示第28圖之第二連接器之側視圖。 第32圖係為表示第31圖之第二連接器沿著L-L線之剖面圖。在圖中,第二電路基板以虛線表示。 第33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連接器之下側立體圖。 第34圖係為表示被包括於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連接器之上側立體圖。
10‧‧‧連接器總成
100‧‧‧第二連接器(連接器)
200‧‧‧第二絕緣體
205‧‧‧底表面部
210‧‧‧絕緣平面
230‧‧‧第二周壁部
236‧‧‧第二短壁部
238‧‧‧第一周壁部收容部
240‧‧‧島狀部
300‧‧‧第二金屬構件
310‧‧‧第二金屬平面
320‧‧‧主被保持部
326‧‧‧短壁側被保持部
330‧‧‧接續部
340‧‧‧輔助的被保持部
400‧‧‧第二端子
430‧‧‧第二被固定部
450‧‧‧第二電路基板
500‧‧‧第一連接器(連接器)
600‧‧‧第一絕緣體
610‧‧‧上表面部
620‧‧‧第一周壁部
640‧‧‧島狀部收容部
700‧‧‧第一金屬構件
710‧‧‧第一金屬平面
800‧‧‧第一端子
830‧‧‧第一被固定部
850‧‧‧第一電路基板

Claims (12)

  1. 一種連接器總成,係為包括第一連接器以及第二連接器的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可沿第一方向而相對於前述第二連接器嵌合以及拆卸,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第一絕緣體以及第一金屬構件,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被保持於前述第一絕緣體,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具有第一金屬平面,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第二絕緣體以及第二金屬構件,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具有至少一個絕緣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被保持於前述第二絕緣體,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具有第二金屬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與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鄰接配置, 在前述第一連接器與前述第二連接器互相嵌合的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中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短於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的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至少一個絕緣平面有兩個,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二方向上,位於兩個前述絕緣平面之間,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具有較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尺寸更大的尺寸,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及兩個前述絕緣平面中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係,較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一方的前述絕緣平面的距離、以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另一方的前述絕緣平面的距離的任一距離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以及前述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較前述第二金屬平面更小的尺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更具有兩個附加的絕緣平面, 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在與前述第一方向以及前述第二方向兩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位於兩個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之間, 沿著前述第一方向觀察前述第二連接器的情況下,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係由前述絕緣平面以及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圍繞, 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三方向上,具有前述第二金屬平面以上的尺寸,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更在第一方向上,分別與兩個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至少部分地相對, 在前述嵌合狀態下,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前述第二金屬平面的距離係,較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一方的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的距離、以及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從前述第一金屬平面到另一方的前述附加的絕緣平面的距離的任一距離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與前述第二連接器嵌合時,前述第一金屬平面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抵接前述第二金屬平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在前述嵌合時,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部分地插入前述第二連接器, 在前述插入時,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在前述第一方向上,超過相對於前述第二連接器的最大插入力的位置而插入後,相對於前述第二金屬平面而在前述第一金屬平面抵接, 前述嵌合係,在前述抵接時完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端子, 前述第一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一端子,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端子,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二端子, 在前述嵌合時,藉由前述第一端子與前述第二端子的接觸狀態改變,前述插入力改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一端子以及至少一個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一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一端子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端子以及至少一個第二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絕緣體係保持前述至少一個第二端子以及前述至少一個第二附加構件, 在前述嵌合時,藉由前述第一附加構件與前述第二附加構件的接觸狀態改變,前述插入力改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金屬構件係具有前述第一附加構件, 前述第二金屬構件係具有前述第二附加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 前述第一連接器係固定於第一電路基板, 前述第二連接器係固定於與前述第一電路基板不同的第二電路基板。
  11. 一種連接器,可作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第一連接器而使用。
  12. 一種連接器,可作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第二連接器而使用。
TW108125053A 2018-08-24 2019-07-16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TWI706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7644A JP7026025B2 (ja) 2018-08-24 2018-08-24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JP2018-157644 2018-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190A true TW202010190A (zh) 2020-03-01
TWI706607B TWI706607B (zh) 2020-10-01

Family

ID=6958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5053A TWI706607B (zh) 2018-08-24 2019-07-16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5200B2 (zh)
JP (1) JP7026025B2 (zh)
KR (1) KR102225526B1 (zh)
CN (1) CN110896175B (zh)
TW (1) TWI706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38606S (zh) * 2018-12-28 2019-08-05
JP1638446S (zh) * 2018-12-28 2019-08-05
JP7388901B2 (ja) * 2019-12-10 2023-11-2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11613920B (zh) * 2020-04-13 2021-08-3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2B (zh) * 2020-04-13 2021-08-3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509430B (zh) * 2020-04-13 2021-06-0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111613921B (zh) * 2020-04-13 2021-11-3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CN214849145U (zh) * 2020-05-13 2021-11-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22028182A (ja) 2020-08-03 2022-0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JP7484062B2 (ja) 2020-08-17 2024-05-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JP7441147B2 (ja) * 2020-09-17 2024-02-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6968965B1 (ja) 2020-10-26 2021-11-2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対
JP1689504S (zh) * 2020-12-08 2021-07-12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064B2 (ja) * 2003-02-06 2007-07-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344418A (ja) 2005-06-07 2006-12-21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嵌合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US7570917B2 (en) * 2005-12-30 2009-08-04 Psion Teklogix Inc.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single virtual port
JP2007328961A (ja) 2006-06-06 2007-12-20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装置
JP4978313B2 (ja) 2007-05-31 2012-07-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1160164Y (zh) * 2008-01-05 2008-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623694B2 (ja) * 2008-05-12 2014-11-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394327B (zh) * 2008-09-16 2013-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JP5553502B2 (ja) 2008-12-19 2014-07-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498883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31074B2 (ja) 2010-06-28 2014-11-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586395B2 (ja) 2010-09-21 2014-09-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971845B2 (ja) * 2012-06-04 2016-08-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986027B2 (en) * 2012-10-31 2015-03-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5751434B2 (ja) 2013-04-19 2015-07-22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基板接続構造
CN103872489B (zh) 2014-01-24 2018-01-19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098413B (zh) * 2014-04-17 2017-09-2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JP6034339B2 (ja) * 2014-07-29 2016-11-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038937A (ja) * 2014-08-05 2016-03-22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656514B1 (ko) 2015-04-13 2016-09-22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강도 보강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JP6378642B2 (ja) 2015-04-23 2018-08-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591251B2 (ja) * 2015-10-01 2019-10-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147171A (ja) 2016-02-19 2017-08-2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162774A (ja) * 2016-03-11 2017-09-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98622B2 (ja) * 2016-03-14 2019-04-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03900B2 (ja) 2016-06-01 2020-06-0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WO2018025873A1 (ja) * 2016-08-04 2018-02-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8232526B (zh) * 2016-12-21 2020-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6885730B2 (ja) * 2017-01-06 2021-06-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US10396479B2 (en) * 2017-01-19 2019-08-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polar connector set
JP6806593B2 (ja) * 2017-02-28 2021-0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6893923U (zh) 2017-04-17 2018-01-16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207069118U (zh) * 2017-06-08 2018-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JP2019186062A (ja) * 2018-04-11 2019-10-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77115B2 (ja) * 2018-05-10 2020-10-28 I−Pex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US10498058B1 (en) * 2018-05-11 2019-12-03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041368B1 (ko) * 2018-05-24 2019-11-07 몰렉스 엘엘씨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6493611B1 (ja) * 2018-08-03 2019-04-03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253337B2 (ja) * 2018-08-22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31025A (ja) 2020-02-27
CN110896175A (zh) 2020-03-20
US20200067217A1 (en) 2020-02-27
CN110896175B (zh) 2021-05-11
JP7026025B2 (ja) 2022-02-25
KR102225526B1 (ko) 2021-03-08
US11005200B2 (en) 2021-05-11
TWI706607B (zh) 2020-10-01
KR20200023181A (ko)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6607B (zh) 連接器總成以及連接器
JP4858050B2 (ja) コネクタ
JP6656317B2 (ja) コネクタ
JP2015511756A (ja) 基板接続用rfコネクタ
WO2008044324A1 (en) Connector
JP6537621B2 (ja)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アセンブリ
JP5572173B2 (ja) ジャックソケット
US9437937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JPH06325825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242655B2 (ja) 電気接続箱
TW20053299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7480073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された端子を備えるコネクタ
JP4507662B2 (ja) 蛍光灯ソケット
JP2007242561A (ja) コネクタ構造体
CN111584379B (zh) 浮式结构的探针装置
KR102471886B1 (ko) 커넥터 및 단자
KR101508345B1 (ko) 스프링단자를 구비한 정션박스
CN110391551B (zh) 电连接器
JP3238810U (ja) ボード間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WO2024024553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記憶装置
US20240106168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I740139B (zh) 板端連接器
JP6987006B2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コネクタ端子形状
TWM584039U (zh) 電連接器
TW202332138A (zh) 連接器以及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