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5667A -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 Google Patents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5667A
TW201815667A TW106129688A TW106129688A TW201815667A TW 201815667 A TW201815667 A TW 201815667A TW 106129688 A TW106129688 A TW 106129688A TW 106129688 A TW106129688 A TW 106129688A TW 201815667 A TW201815667 A TW 2018156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aterial
storage device
power storage
positive electrode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3938B (zh
Inventor
澤田裕樹
増田浩樹
中壽賀章
藤原昭彥
和田拓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3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3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36Nanostructures, e.g. nanofibres,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38Carbon pastes or blends; Binders or additive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34Carbon-based characterised by carbonisation or activation of carb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40Fib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G11/86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的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包含:第1碳材料,其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及第2碳材料,其係與上述第1碳材料不同,並且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上述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比A/B處於0.01以上且100以下之範圍內。

Description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碳材料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以及使用上述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近年來,面向行動裝置、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家用蓄電用途等而積極地進行蓄電裝置之研究開發。 例如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作為蓄電裝置之一例,揭示有一種具備含有正極活性物質及導電劑之正極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藉由併用鱗片狀石墨及碳黑作為上述導電劑,可改善高速放電特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217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於油電混合車或電動汽車之領域中,謀求一種可實現大電流下之充放電之蓄電裝置。然而,於以大電流對二次電池之類之蓄電裝置下進行充放電時,有蓄電裝置本身發熱而發生熱失控之虞。該發熱係由於蓄電裝置之正極之電阻較大。 於專利文獻1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使用鱗片狀石墨作為導電劑,但鱗片狀石墨由於比表面積較小,故而與正極活性物質之接觸點較少。因此,於專利文獻1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正極之電阻降低之效果較小,其結果為無法充分地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的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以及使用上述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包含:第1碳材料,其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及第2碳材料,其係與上述第1碳材料不同,並且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上述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比A/B處於0.01以上且100以下之範圍內。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某一特定之態樣中,上述比A/B處於0.05以上且20以下之範圍內。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另一特定之態樣中,上述比A/B處於0.1以上且10以下之範圍內。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設為y,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m2 /g)設為x之情形時,比y/x為0.15以上,上述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係基於10 mg/L濃度之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之吸光度、與將上述第1碳材料投入至該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中並藉由離心分離而獲得之上清液之吸光度之差而測得。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拉曼光譜中之D帶與G帶之波峰強度比設為D/G比時,上述D/G比處於0.05以上且0.8以下之範圍內。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上述第2碳材料為石墨烯、粒狀石墨化合物、纖維狀石墨化合物、碳黑或活性碳。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進而包含正極活性物質,且為上述正極活性物質、上述第1碳材料及上述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於對上述第1碳材料與Si之重量比1:1時之混合物之X射線繞射光譜進行測定時,2θ為24°以上且未達28°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c與2θ為28°以上且未達30°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d的比c/d為0.2以上且1.0以下。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上述第1碳材料及上述第2碳材料係用於蓄電裝置之正極之導電助劑。 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又一特定之態樣中,上述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中之上述第1碳材料與上述第2碳材料之含量之和為0.2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包含依照本發明而構成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具備依照本發明而構成之蓄電裝置用電極。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的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
以下,對本發明之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作為本發明之蓄電裝置,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非水電解質一次電池、水系電解質一次電池、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電容器、電雙層電容器或鋰離子電容器等。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係用於如上所述之蓄電裝置之電極的電極材料。又,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係用於如上所述之蓄電裝置之電極。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包含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第1碳材料具有石墨結構,且具有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結構。第2碳材料係與第1碳材料不同之碳材料。 於本發明中,於將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比A/B處於0.01以上且100以下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由於以上述特定之比率包含第1及第2碳材料,故而於用於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時,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因此,使用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之蓄電裝置係安全性優異。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較佳為於蓄電裝置用電極中用作電子電導性提昇之助劑、即導電助劑。再者,於此情形時,較理想為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兩者作為導電助劑發揮作用,但亦可僅第1碳材料作為導電助劑發揮作用。 再者,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可用於蓄電裝置之正極,亦可用於負極。但是,於用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尤其是鋰離子二次電池之情形時,藉由與後述正極活性物質複合化,可進一步提高二次電池之速率特性及循環特性,故而較佳為用於正極。 又,於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係用於蓄電裝置之正極之情形時,較佳為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係用於上述正極之導電助劑。於此情形時,由於可藉由上述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而進一步提高導電性,故而可減少正極中之導電助劑之含量。因此,可使正極活性物質之含量增多,可使蓄電裝置之電容增大。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100重量%中之第1碳材料與上述第2碳材料之含量之和較佳為0.1重量%以上,更佳為0.2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4重量%以上,且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重量%以下。於第1碳材料與上述第2碳材料之含量之和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情形時,可使活性物質之含量增多,可使蓄電裝置之電容增大。 (第1碳材料) 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具有石墨結構,且具有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結構。更具體而言,作為「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結構之一例,係指於石墨烯之積層體中,石墨烯層間自端緣以某一程度打開至內側,即石墨之一部分於端緣剝離,於中央側之部分,石墨層與原本之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同樣地積層。因此,石墨之一部分於端緣剝離之部分係與中央側之部分連接。進而,於上述第1碳材料中亦可包含剝離端緣之石墨進行薄片化而成者。 如上所述,第1碳材料係於中央側之部分,石墨層與原本之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同樣地積層。因此,與先前之氧化石墨烯或碳黑相比,石墨化度較高,導電性優異。又,由於具有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結構,故而比表面積較大。因此,例如可使與正極活性物質接觸之部分之面積增大。因此,於包含此種第1碳材料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用於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之電極時,可減小蓄電裝置之電阻,故而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 此種第1碳材料可藉由準備包含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及樹脂,且藉由接枝或吸附將樹脂固定於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之組合物,進行熱分解而獲得。再者,上述組合物中所包含之樹脂可去除,亦可殘存一部分樹脂。 藉由上述熱分解而擴大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中之石墨烯層間之距離。更具體而言,於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等石墨烯之積層體中,石墨烯層間自端緣以某一程度擴大至內側。即,可獲得石墨之一部分剝離,且於中央側之部分,石墨層與原本之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同樣地積層之結構。 上述所謂石墨係複數種石墨烯之積層體。作為石墨,可使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脹石墨等。膨脹石墨與通常之石墨相比,石墨烯層之層間較大。因此,容易剝離。因此,於使用膨脹石墨之情形時,可更容易地獲得本發明之第1碳材料。 再者,上述石墨係石墨烯積層數為10萬層以上~100萬層左右,且以由BET獲得之比表面積(BET比表面積)計具有小於25 m2 /g之值。又,上述一次薄片化石墨係藉由剝離石墨而獲得者,故而其BET比表面積只要大於石墨即可。 於本發明中,於上述第1碳材料中部分石墨經剝離之部分之石墨烯積層數較佳為5層以上且3000層以下,更佳為5層以上且1000層以下,進而較佳為5層以上且500層以下。 於石墨烯積層數未達上述下限之情形時,部分石墨經剝離之部分之石墨烯積層數較少,故而有無法將後述作為蓄電裝置用電極之二次電池用正極內之各正極活性物質間連接之情形。其結果為,有正極內之電子電導路徑被斷開,速率特性及循環特性降低之情形。 於石墨烯積層數多於上述上限之情形時,有第1碳材料1個之大小變得極大,正極內之碳材料之分佈產生偏差之情形。因此,有正極內之電子電導路徑變得不發達,速率特性及循環特性降低之情形。 石墨烯積層數之算出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利用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等進行目測觀察而算出。 關於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於將藉由拉曼光譜法而獲得之拉曼光譜中D帶與G帶之波峰強度比設為D/G比時,D/G比較佳為0.8以下,更佳為0.7以下。於D/G比為該範圍內之情形時,可進一步提高上述第1碳材料本身之導電性,而且可進一步降低氣體產生量。又,D/G比較佳為0.05以上。於D/G比為上述下限以上之情形時,於用於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之電極時,可進一步抑制第1碳材料上之電解液分解反應。其結果為,可進一步提昇循環特性。 就可更充分地確保與正極活性物質之接觸點之方面而言,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25 m2 /g以上。就可進一步更充分地確保與正極活性物質之接觸點之方面而言,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更佳為35 m2 /g以上,進而較佳為45 m2 /g以上,尤佳為90 m2 /g以上。又,就進一步提高製作正極時之操作容易性之觀點而言,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2500 m2 /g以下。 關於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於將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設為y,將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m2 /g)設為x時,比y/x較佳為0.15以上,更佳為0.15以上且1.0以下。又,就於後述漿料製備時更容易進行正極活性物質與第1碳材料之吸附之方面而言,比y/x進而較佳為0.2以上且0.9以下。 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係如以下般進行測定。首先,測定10 mg/L濃度之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之吸光度(空白樣本)。其次,於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中投入測定對象物,對藉由離心分離而獲得之上清液之吸光度(樣本)進行測定。最後,根據吸光度(空白樣本)與吸光度(樣本)之差算出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 再者,上述亞甲基藍吸附量與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存在關聯。對於先前以來已知之球狀之石墨粒子而言,於將BET比表面積(m2 /g)設為x,將上述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設為y時,為y≒0.13x之關係。其顯示BET比表面積越大則亞甲基藍吸附量越多。因此,亞甲基藍吸附量可成為代替BET比表面積之指標。 於本發明中,如上所述,上述第1碳材料之比y/x較佳為0.15以上。相對於此,先前之球狀之石墨粒子之比y/x為0.13。因此,於比y/x為0.15以上之情形時,雖為與先前之球狀之石墨粒子相同之BET比表面積,但亞甲基藍吸附量變多。即,於此情形時,雖於乾燥狀態下稍微凝縮,但於甲醇中等濕式狀態下,與乾燥狀態相比可進一步擴大石墨烯層間或石墨層間。 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可首先經過製作藉由接枝或吸附將樹脂固定於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而成之組合物之步驟,其次經過將組合物進行熱分解之步驟而獲得。再者,上述組合物中所包含之樹脂可去除,亦可殘存一部分樹脂。 樹脂殘存於第1碳材料中之情形時之樹脂量相對於除樹脂成分以外之第1碳材料100重量份,較佳為1重量份以上且35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5重量份以上且50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5重量份以上且30重量份以下。若殘存樹脂量未達上述下限,則有無法確保BET比表面積之情形。又,於殘存樹脂量多於上述上限之情形時,有製造成本增大之情形。 再者,殘存於第1碳材料中之樹脂量例如可藉由熱重量分析(以下稱為TG)而對伴隨著加熱溫度之重量變化進行測定而算出。 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亦可於製作與正極活性物質之複合體後,去除樹脂。作為去除樹脂之方法,較佳為以樹脂之分解溫度以上且未達正極活性物質之分解溫度進行加熱處理之方法。該加熱處理可於大氣中、惰性氣體環境下、低氧環境下或真空下中之任一者中進行。 藉由接枝或吸附將樹脂固定於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而成之組合物之製作中使用之樹脂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聚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單體可為複數種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共聚物,亦可為1種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均聚物。 作為此種樹脂之例,可列舉聚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丁縮醛、聚丙烯酸或聚乙二醇。 作為上述第1碳材料之製造方法,例如可列舉國際公開第2014/034156號中記載之製造方法。即,例如經過製作包含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及樹脂之組合物之步驟、及將所製作之組合物(於開放系統中)進行熱分解之步驟,藉此製造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所製造之第1碳材料具有石墨結構,且具有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結構。 於上述製造方法中,由於未經過氧化步驟,故而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與先前之氧化石墨烯、及將該氧化石墨烯還原而獲得之石墨烯相比,導電性優異。認為其原因在於:在先前之氧化石墨烯或氧化還原石墨烯中,無法充分地確保sp2 結構。由於與先前之氧化石墨烯或氧化還原石墨烯相比導電性優異,故而於將使用上述第1碳材料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用於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之電極時,可減小蓄電裝置之電阻,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又,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由於在表面活性點較少,故而與氧化石墨烯相比,電解液不易分解。因此,於使用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情形時,亦可抑制氣體之產生。 於本發明中,於對上述第1碳材料與Si之重量比1:1時之混合物之X射線繞射光譜進行測定時,較佳為成為以下之範圍。即,較佳為2θ為24°以上且未達28°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c與2θ為28°以上且未達30°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d的比c/d為0.2以上且1.0以下。再者,作為上述Si,例如可使用=100 nm以下之矽粉末。 X射線繞射光譜可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法進行測定。作為X射線,可使用CuKα射線(波長1.541Å)。作為X射線繞射裝置,例如可使用Smart Lab(Rigaku公司製造)。 於X射線繞射光譜中,來自以石墨結構為代表之石墨烯積層結構之波峰出現於2θ=26.4°附近。另一方面,來自矽粉末等Si之波峰出現於2θ=28.5°附近。因此,上述比c/d可根據2θ=26.4°附近之波峰與2θ=28.5°附近之波峰之波峰高度的比(2θ=26.4°附近之波峰/2θ=28.5°附近之波峰)求出。 再者,於上述c/d未達0.2之情形時,有第1碳材料本身之石墨結構之形成不充分,電子電導性較低,除此以外具有缺陷,故而正極或負極之電阻值增大,電池特性降低之情形。 於上述c/d大於1.0之情形時,有第1碳材料本身變得剛直,難以分散於蓄電裝置之正極或負極內,難以形成良好之電子電導路徑之情形。 就於蓄電裝置之電極內更容易形成電子電導路徑之觀點而言,上述比c/d更佳為0.22以上,進而較佳為0.25以上,且更佳為0.9以下,進而較佳為0.8以下。 (第2碳材料) 本發明中使用之第2碳材料係與第1碳材料不同之碳材料。作為第2碳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石墨烯、人造石墨、粒狀石墨化合物、纖維狀石墨化合物、碳黑或活性碳。 上述石墨烯可為氧化石墨烯,亦可為將氧化石墨烯還原而成者。 作為上述粒狀石墨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或膨脹石墨等。 作為上述纖維狀石墨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碳奈米角、碳奈米管或碳纖維。 作為上述碳黑,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爐黑、科琴黑或乙炔黑等。 就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之電解液保持性更優異之方面而言,第2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5 m2 /g以上。就進一步提高蓄電裝置之電解液保持性之觀點而言,第2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更佳為10 m2 /g以上,進而較佳為25 m2 /g以上。又,就進一步提高製作正極時之操作容易性之觀點而言,第2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較佳為2500 m2 /g以下。 第1碳材料與第2碳材料例如可藉由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或TEM等進行區分。 再者,所謂包含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例如只要上述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存在於後述複合體或正極中即可。使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存在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於製作後述複合體或正極時進行混合,亦可為於藉由任一碳材料製作後述複合體後,添加另一碳材料之方法。 就後述複合體或正極之製作之容易性之提昇而言,第2碳材料亦可於表面存在官能基。 關於本發明中使用之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於將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比A/B處於0.01以上且100以下之範圍內。 於比A/B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情形時,可減小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中之電極之電阻。因此,於用於蓄電裝置時,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 就進一步減小蓄電裝置中之電極之電阻之觀點而言,比A/B較佳為0.05以上,更佳為0.1以上,且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就可進一步抑制蓄電裝置之連續運轉時之電容降低之方面而言,比A/B進而較佳為1.0以上,且進而較佳為8.0以下。 (正極活性物質)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可進而包含正極活性物質。正極活性物質可如後所述般以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之形式使用。再者,於此情形時,蓄電裝置較理想為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尤其是鋰離子二次電池。 作為正極活性物質,例如可列舉進行鹼金屬離子或鹼土金屬離子之插入及脫離反應之化合物。作為鹼金屬離子,可例示鋰離子、鈉離子或鉀離子。作為鹼土金屬,可例示鈣離子或鎂離子。 其中,作為進行鋰離子之插入及脫離反應之化合物,可列舉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或該等之混合物。 上述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下述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Lia Nib Mnc Cod Xe O2 …式(1) (其中,X係選自B、Mg、Al、Si、Ti、V、Cr、Fe、Cu、Zn、Ga、Ge、Sr、Zr、Nb、Mo、In及Sn中之至少1種,a、b、c、d及e處於0<a≦1.2、0≦b≦1、0≦c≦1、0≦d<1、0≦e≦1及b+c+d+e=1之範圍內) 於a≦0之情形時,有不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發揮作用之虞,另一方面,於a>1.2之情形時,有大量包含碳酸鋰等雜質之虞。於b>1、c>1、e>1或d≧1之情形時,有正極活性物質之穩定性降低之傾向。 作為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就進一步提高活性物質本身之穩定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Lia Nib Mnc Cod O2 (其中,a、b、c及d處於0<a≦1.2、0<b<1、0<c<1、0<d<1及b+c+d=1之範圍內)、Lia Nib Mnc O2 (其中,a、b及c處於0<a≦1.2、0<b<1、0<c<1及b+c=1之範圍內)、Lia Nib Cod Ale O2 (其中,a、b、d及e處於0<a≦1.2、0<b<1、0<d<1、0<e<1及b+d+e=1之範圍內)、Lia Nib Xe O2 (其中,a、b及e處於0<a≦1.2、0<b<1、0<e<1及b+e=1之範圍內)、Lia Mnc Xe O2 (其中,a、c及e處於0<a≦1.2、0<c<1、0<e<1及c+e=1之範圍內)或Lia Cod Xe O2 (其中,a、d及e處於0<a≦1.2、0<d<1、0<e<1及d+e=1之範圍內)所表示之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又,就活性物質本身之穩定性更優異,且更容易製造之方面而言,尤佳為選自LiNi1/3 Mn1/3 Co1/3 O2 、LiNi0.5 Mn0.3 Co0.2 O2 、LiNi0.5 Mn0.5 O2 、LiNi0.4 Mn0.4 Co0.2 O2 、LiNi0.1 Mn0.1 Co0.8 O2 、LiNi0.8 Co0.16 Al0.04 O2 、LiNi0.8 Co0.15 Al0.05 O2 、LiNi0.8 Co0.1 Al0.1 O2 、LiNiO2 、LiMnO2 及LiCod Xe O2 (其中,處於0<d<1、0<e<1及d+e=1之範圍內)中之1種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 於該等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中,亦可進而摻雜與上述X相同或不同之元素。又,上述a大於1之所謂富鋰系亦包含於本發明中。 上述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係下述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 Li1+x My Mn2-x-y O4 …式(2) (其中,x及y處於0≦x≦0.2及0≦y≦0.6之範圍內,M係選自由屬於2~13族且屬於第3~第4週期之元素(其中,Mn除外)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以上之元素) 就進一步增大正極活性物質本身之穩定性提昇之效果的觀點而言,Li1+x My Mn2-x-y O4 中之M較佳為Al、Mg、Zn、Co、Fe、Ti、Cu、Ni或Cr,更佳為Al、Mg、Zn、Ti、Ni或Cr。又,就進一步增大正極活性物質本身之穩定性提昇之效果的觀點而言,進而較佳為Al、Mg、Zn、Ni或Ti。再者,M可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Li1+x My Mn2-x-y O4 中之x為0≦x≦0.2。於x<0之情形時,有正極活性物質之容量減少之情形。另一方面,於x>0.2之情形時,有大量包含碳酸鋰等雜質之情形。 Li1+x My Mn2-x-y O4 中之y為0≦y≦0.6,較佳為0<y≦0.6。於y=0之情形時,有正極活性物質之穩定性降低之情形。另一方面,於y>0.6之情形時,有大量包含M之氧化物等雜質之情形。 於該等尖晶石型(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中,就藉由與後述非水電解質之組合而氣體產生減少及充電終止電壓之高電壓化之效果更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Li1+x Aly Mn2-x-y O4 (0≦x≦0.1、0<y≦0.1)、Li1+x Mgy Mn2-x-y O4 (0≦x≦0.1、0<y≦0.1)、Li1+x Zny Mn2-x-y O4 (0≦x≦0.1、0<y≦0.1)、Li1+x Cry Mn2-x-y O4 (0≦x≦0.1、0<y≦0.1)或Li1+x Niy Mn2-x-y O4 (0≦x≦0.1、0<y≦0.6)。就氣體產生減少及充電終止電壓之高電壓化之效果進一步更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Li1+x Aly Mn2-x-y O4 (0≦x≦0.1、0<y≦0.1)、Li1+x Mgy Mn2-x-y O4 (0≦x≦0.1、0<y≦0.1)或Li1+x Niy Mn2-x-y O4 (0≦x≦0.1、0<y≦0.6)。 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及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錳酸鋰)之粒徑分別較佳為0.1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又,就進一步提高操作性之觀點而言,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粒徑更佳為0.5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此處,粒徑係自SEM或TEM圖像測定各粒子之大小,算出平均粒徑所獲得之值。再者,上述粒子可為一次粒子,亦可為使一次粒子凝集而成之造粒體。 就更容易獲得所需之輸出密度之方面而言,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或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錳酸鋰)之比表面積分別較佳為0.1 m2 /g以上且50 m2 /g以下。再者,比表面積可藉由利用BET法之測定而算出。 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及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可僅使用任一者,亦可為將兩者混合而成者。又,亦可為將組成或粒徑不同之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或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混合2種以上而成者。 上述混合物之製作並無特別限定,可於製作後述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之前製作混合物,亦可於製作後述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時混合各正極活性物質,亦可於製作各正極活性物質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後進行混合。 作為於製作後述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之前製作混合物之方法、及於製作各正極活性物質與後述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後進行混合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研缽、行星式攪拌機、分散機、薄膜回轉型混合機、噴射混合機或自轉公轉型混合機等混合機實施。又,於製作後述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時混合各正極活性物質之方法例如可列舉於製作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時添加各正極活性物質之方法。 又,關於本發明中使用之正極活性物質,於將具有層狀岩鹽型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之重量設為X,將具有尖晶石結構之鋰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錳酸鋰)之重量設為Y之情形時,較佳為滿足0.01≦X/(X+Y)≦0.99之關係。於上述X/(X+Y)不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情形時,有穩定性降低之情況。 就進一步提昇速率特性之觀點而言,上述X/(X+Y)更佳為0.03≦X/(X+Y)≦0.97。又,就除上述效果以外亦進一步提高產生氣體之吸收效果之觀點而言,上述X/(X+Y)進而較佳為0.05≦X/(X+Y)≦0.95。 (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 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之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例如係藉由如下所述之順序製作。 首先,製作使上述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第1碳材料分散於溶劑中而成之分散液1(以下,稱為第1碳材料之分散液1)。繼而,與上述分散液1分開而製作與第1碳材料不同之碳材料即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2(以下,稱為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2)。其次,與上述分散液1、2分開而製作使正極活性物質分散於溶劑中而成之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以下,稱為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 其次,將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2與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混合,進而於該混合分散液中混合第1碳材料之分散液1。最後,將含有上述第1及第2碳材料以及上述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之溶劑去除,藉此製作用於作為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之二次電池用正極中的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 又,除上述製作方法以外,亦可改變混合之順序,上述分散液1、2中之任一者亦可為乾式而並非分散液,亦可為均於乾式之狀態下進行混合之方法。又,亦可為藉由混合機將第1碳材料、第2碳材料、正極活性物質及溶劑之混合物混合之方法,即同時進行後述正極之漿料之製作、與複合體之製作。 使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或第2碳材料分散之溶劑可為水系、非水系、水系與非水系之混合溶劑、或不同之非水系溶劑之混合溶劑中之任一者。又,使第1及第2碳材料分散之溶劑與使正極活性物質分散之溶劑可相同,亦可不同。於不同之情形時,較佳為相互之溶劑具有相溶性。 作為非水系溶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就分散之容易度而言,可使用以甲醇、乙醇、丙醇為代表之醇系、四氫呋喃或N-甲基-2-吡咯啶酮等非水系溶劑。又,為了進一步提昇分散性,亦可於上述溶劑中包含界面活性劑等分散劑。 分散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利用超音波之分散、利用混合機之分散、利用噴射磨機之分散、或利用攪拌子之分散。 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以下,有時將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總稱為碳材料)之分散液之固形物成分濃度並無特別限定,於將碳材料之重量設為1之情形時,溶劑之重量較佳為0.5以上且1000以下。就進一步提高操作性之觀點而言,於將碳材料之重量設為1之情形時,溶劑之重量更佳為1以上且750以下。又,就進一步提高分散性之觀點而言,於將碳材料之重量設為1之情形時,溶劑之重量進而較佳為2以上且500以下。 於溶劑之重量未達上述下限之情形時,有無法使碳材料分散至所需之分散狀態之情形。另一方面,於溶劑之重量大於上述上限之情形時,有製造費用增大之情形。 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之固形物成分濃度並無特別限定,於將正極活性物質之重量設為1之情形時,溶劑之重量較佳為0.5以上且100以下。就進一步提高操作性之觀點而言,溶劑之重量更佳為1以上且75以下。又,就進一步提高分散性之觀點而言,溶劑之重量進而較佳為5以上且50以下。再者,於溶劑之重量未達上述下限之情形時,有無法使正極活性物質分散至所需之分散狀態之情形。另一方面,於溶劑之重量大於上述上限之情形時,有製造費用增大之情形。 將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與碳材料之分散液混合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將相互之分散液一次性混合之方法、或將一分散液分複數次添加至另一分散液中之方法。 作為將一分散液分複數次添加至另一分散液中之方法,例如可列舉使用滴管等滴加器具進行滴加之方法、使用泵之方法、或使用分注器之方法。 作為自碳材料、正極活性物質及溶劑之混合物中去除溶劑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於藉由過濾而去除溶劑後,藉由烘箱等進行乾燥之方法。就進一步提高生產性之觀點而言,上述過濾較佳為抽氣過濾。又,作為乾燥方法,於藉由送風烘箱進行乾燥後於真空下進行乾燥之情形時,可去除殘存於孔隙中之溶劑,故而較佳。 關於本發明之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中之正極活性物質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合計重量(以下,稱為碳材料之重量)的比率,於將正極活性物質之重量設為100之情形時,碳材料之重量較佳為0.2以上且10.0以下。就進一步提昇後述速率特性之觀點而言,碳材料之重量更佳為0.3以上且8.0以下。又,就進一步提昇循環特性之觀點而言,碳材料之重量進而較佳為0.5以上且7.0以下。 就進一步提高蓄電裝置之電容之觀點而言,碳材料之重量與正極活性物質之重量之比較佳為0.002以上,更佳為0.003以上,進而較佳為0.005以上,且較佳為0.1以下,更佳為0.07以下,進而較佳為0.05以下,最佳為0.03以下。再者,上述碳材料之重量係第1及第2碳材料之合計重量。又,上述比係(碳材料之重量)/(正極活性物質之重量)。 [蓄電裝置用電極]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包含上述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因此,於用於二次電池等蓄電裝置時,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較理想為包含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二次電池用正極。作為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之一例的二次電池用正極可僅由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形成,就更容易地形成正極之觀點而言,亦可包含黏合劑。又,亦可使用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即上述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 作為上述黏合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選自由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聚醯亞胺及該等之衍生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樹脂。 就更容易地製作二次電池用正極之觀點而言,上述黏合劑較佳為溶解或分散於非水溶劑或水中。 非水溶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N-甲基-2-吡咯啶酮(NMP)、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甲基乙基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或四氫呋喃等。亦可於該等中添加分散劑或增黏劑。 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中所包含之黏合劑之量相對於正極活性物質100重量份,較佳為0.3重量份以上且3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0.5重量份以上且15重量份以下。於黏合劑之量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情形時,可維持正極活性物質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接著性,可進一步提高與集電體之接著性。 作為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之製作方法,例如可列舉藉由使正極活性物質、第1及第2碳材料以及黏合劑之混合物形成於集電體上而製作之方法。 就更容易地製作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如以下般製作。首先,於正極活性物質、第1及第2碳材料中添加黏合劑溶液或分散液並進行混合,藉此製作漿料。其次,將所製作之漿料塗佈於集電體上,最後去除溶劑,藉此製作二次電池用正極。 作為上述漿料之製作方法,可使用已知之方法。例如可列舉使用混合機等進行混合之方法。作為混合中所使用之混合機,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行星式攪拌機、分散機、薄膜回轉型混合機、噴射混合機或自轉公轉型混合機等。 就更容易地進行後述塗敷之觀點而言,上述漿料之固形物成分濃度較佳為3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就進一步提高儲存穩定性之觀點而言,上述漿料之固形物成分濃度更佳為35重量%以上且90重量%以下。又,就進一步抑制製造費用之觀點而言,上述漿料之固形物成分濃度進而較佳為40重量%以上且85重量%以下。 再者,上述固形物成分濃度可藉由稀釋溶劑進行控制。作為稀釋溶劑,較佳為使用與黏合劑溶液或分散液相同之種類之溶劑。又,只要具有溶劑之相溶性,則可使用其他溶劑。 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中使用之集電體較佳為鋁或包含鋁之合金。關於鋁,就於正極反應環境下較為穩定之方面而言,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以JIS標準1030、1050、1085、1N90、1N99等為代表之高純度鋁。 集電體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 μm以上且100 μm以下。於集電體之厚度未達10 μm之情形時,有就製作之觀點而言難以進行操作之情況。另一方面,於集電體之厚度厚於100 μm之情形時,有就經濟觀點而言變得不利之情況。 再者,集電體可為於鋁以外之金屬(銅、SUS、鎳、鈦及該等之合金)之表面被覆鋁而成者。 作為將上述漿料塗佈於集電體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於藉由刮刀、模嘴塗佈機或缺角輪塗佈機等塗佈上述漿料後去除溶劑之方法;於藉由噴霧進行塗佈後去除溶劑之方法;或於藉由網版印刷進行塗佈後去除溶劑之方法等。 就更簡便之方面而言,去除上述溶劑之方法較佳為使用送風烘箱或真空烘箱之乾燥。作為去除溶劑之環境,可列舉空氣環境、惰性氣體環境或真空狀態等。又,去除溶劑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60℃以上且250℃以下。若去除溶劑之溫度未達60℃,則有溶劑之去除需要時間之情形。另一方面,若去除溶劑之溫度高於250℃,則有黏合劑劣化之情形。 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亦可壓縮至所需之厚度、密度。壓縮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輥壓機或油壓機等進行。 壓縮後之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 μm以上且1000 μm以下。若厚度未達10 μm,則有難以獲得所需之電容之情形。另一方面,於厚度厚於1000 μm之情形時,有難以獲得所需之輸出密度之情形。 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之密度較佳為1.0 g/cm3 以上且4.0 g/cm3 以下。若密度未達1.0 g/cm3 ,則有正極活性物質與第1及第2碳材料之接觸變得不充分,電子電導性降低之情形。另一方面,若密度大於4.0 g/cm3 ,則有後述電解液難以滲透至正極內,鋰離子傳導性降低之情形。 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較佳為正極每1 cm2 之電容為0.5 mAh以上且10.0 mAh以下。於電容未達0.5 mAh之情形時,有所需電容之電池之大小變大的情形。另一方面,於電容大於10.0 mAh之情形時,有難以獲得所需之輸出密度之情形。再者,關於正極每1 cm2 之電容之算出,可藉由製作二次電池用正極後,製作以鋰金屬作為相對電極之半電池,測定充放電特性而算出。 二次電池用正極之正極每1 cm2 之電容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集電體每單位面積所形成之正極之重量進行控制。例如可藉由上述漿料塗敷時之塗敷厚度進行控制。 [蓄電裝置] 本發明之蓄電裝置具備上述本發明之蓄電裝置用電極。因此,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 如上所述,作為本發明之蓄電裝置,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非水電解質一次電池、水系電解質一次電池、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電容器、電雙層電容器或鋰離子電容器等。 作為本發明之蓄電裝置之一例之二次電池只要使用進行鹼金屬離子或鹼土金屬離子之插入及脫離反應的化合物即可。作為鹼金屬離子,可例示鋰離子、鈉離子或鉀離子。作為鹼土金屬離子,可例示鈣離子或鎂離子。尤其本發明對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正極效果較大,其中適於使用鋰離子者。以下,以使用鋰離子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以下稱為鋰離子二次電池)為例進行說明。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正極及負極可為於集電體之兩面形成有相同電極的形態,亦可為於集電體之單面形成有正極,於另一面形成有負極之形態,即雙極性電極。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可為將於正極側與負極側之間配置有分隔件者捲繞而成者,亦可為進行積層而成者。於正極、負極及分隔件中包含擔負鋰離子傳導之非水電解質。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可於將上述積層體捲繞或積層複數層後藉由層壓膜進行包裝,亦可藉由方形、橢圓形、圓筒形、硬幣形、按鈕形或片狀之金屬罐進行包裝。亦可具備用以釋出包裝時所產生之氣體之機構。積層體之積層數並無特別限定,可積層至表現出所需之電壓值、電池電容。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可根據所需之大小、電容、電壓,適當製成經串列、並列連接之電池組。於上述電池組中,為了確認各電池之充電狀態,提昇安全性,較佳為對電池組附有控制電路。 (正極)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具備依照上述本發明而構成之二次電池用正極作為正極。上述二次電池用正極包含依照本發明而構成之二次電池用電極材料。因此,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可抑制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發熱。因此,使用上述二次電池用電極材料之二次電池係安全性優異。 (負極)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使用之負極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使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硬質碳、金屬氧化物、鈦酸鋰或矽系等之負極活性物質者。 (分隔件)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使用之分隔件只要為設置於上述正極與負極之間,為絕緣性且可包含後述非水電解質之結構即可。作為分隔件之材料,例如可列舉:尼龍、纖維素、聚碸、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丙烯腈、聚醯亞胺、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將該等之2種以上複合而成者之織布、不織布或微多孔膜等。 關於分隔件,可包含各種塑化劑、抗氧化劑或阻燃劑,亦可被覆金屬氧化物等。 分隔件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 μm以上且100 μm以下。於分隔件之厚度未達5 μm之情形時,有正極與負極接觸之情形。於分隔件之厚度厚於100 μm之情形時,有電池之電阻變高之情形。就進一步提高經濟性或操作性之觀點而言,分隔件之厚度更佳為10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 (非水電解質) 上述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使用之非水電解質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使高分子中含浸使溶質溶解於非水溶劑中而成之電解液的凝膠電解質;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等高分子固體電解質;或硫化物玻璃、氮氧化物等無機固體電解質。 作為非水溶劑,就更容易溶解後述溶質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包含環狀之非質子性溶劑及/或鏈狀之非質子性溶劑。作為環狀之非質子性溶劑,可例示環狀碳酸酯、環狀酯、環狀碸或環狀醚等。作為鏈狀之非質子性溶劑,可例示鏈狀碳酸酯、鏈狀羧酸酯或鏈狀醚等。又,除上述以外,亦可使用乙腈等一般用作非水電解質之溶劑的溶劑。更具體而言,可使用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基丙酯、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丁二酯、γ-丁內酯、1,2-二甲氧基乙烷、環丁碸、二氧雜環戊烷或丙酸甲酯等。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2種以上而使用。但是,就更容易地溶解後述溶質,進一步提高鋰離子傳導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將2種以上混合而成之溶劑。 作為溶質,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LiClO4 、LiBF4 、LiPF6 、LiAsF6 、LiCF3 SO3 、LiBOB(Lithium Bis(Oxalato)Borate,二草酸硼酸鋰)或LiN(SO2 CF3 )2 等。於此情形時,可更容易地溶解於溶劑中。 電解液中所包含之溶質之濃度較佳為0.5 mol/L以上且2.0 mol/L以下。若溶質之濃度未達0.5 mol/L,則有不表現出所需之鋰離子傳導性之情形。另一方面,若溶質之濃度高於2.0 mol/L,則有不溶解更多的溶質之情形。再者,於非水電解質中,亦可包含微量之阻燃劑、穩定劑等添加劑。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之任何限定,可於不變更其主旨之範圍內適當進行變更。 (實施例1)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例) 作為本實施例中使用之正極活性物質之LiCo1/3 Ni1/3 Mn1/3 O2 係藉由非專利文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Vol. 146, pp. 636-639(2005))中所記載之方法製作。 即,首先將氫氧化鋰與鈷、鎳及錳之莫耳比為1:1:1之三元氫氧化物混合而獲得混合物。其次,將該混合物於空氣環境下於1000℃下進行加熱,藉此製作正極活性物質。 第1碳材料之製造例1; 首先,將膨脹化石墨(Toyo Tanso公司製造,商品名「PF Powder 8F」,BET比表面積=22 m2 /g)10 g、熱分解性發泡劑(ADCA,永和化成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Vinyfor AC#R-K3」,熱分解溫度210℃)20 g、聚丙二醇(三洋化成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Sannix GP-3000」,平均分子量=3000)200 g及四氫呋喃200 g混合,準備原料組合物。藉由超音波處理裝置(本多電子公司製造)於100 W、振盪頻率:28 kHz之條件下對上述原料組合物照射超音波5小時,藉此使聚丙二醇(PPG)吸附於膨脹化石墨。如此,準備聚丙二醇吸附於膨脹化石墨之組合物。 其次,藉由溶液流鑄法將聚丙二醇吸附於膨脹化石墨之組合物成形後,依序於80℃下加熱2小時,於110℃下加熱1小時,於150℃下加熱1小時,藉此去除四氫呋喃(以下稱為THF)。其後,將去除THF後之組合物於110℃下加熱處理1小時後,進而於230℃下加熱處理2小時,藉此使上述組合物發泡。 進而,將發泡之組合物於450℃之溫度下加熱處理0.5小時,藉此製作一部分聚丙二醇殘存之碳材料。 最後,將上述碳材料於350℃下加熱處理2.5小時,藉此製作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第1碳材料。於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中,包含相對於總重量為15重量%之樹脂。再者,樹脂量係使用TG(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公司製造,編號「STA7300」),將於350℃~600℃之範圍內重量減少之部分作為樹脂量而算出。 測定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拉曼光譜之D帶與G帶的波峰強度比即D/G比,結果為0.6。再者,第1碳材料之拉曼光譜係使用拉曼光譜裝置(Thermo Scientific公司製造,商品名「Nicolet Almega XR」)進行測定。 又,D/G比係藉由將所獲得之拉曼光譜之1300 cm-1 ~1400 cm-1 之範圍之最大波峰強度設為D帶之波峰強度,又,將1500 cm-1 ~1600 cm-1 之最大波峰強度設為G帶之波峰強度而求出。 使用比表面積測定裝置(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編號「ASAP-2000」,氮氣)測定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結果為120 m2 /g。 又,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亞甲基藍吸附量係按照下述順序進行測定,結果為61.0 μmol/g。又,於將上述BET比表面積設為x,將亞甲基藍吸附量設為y時,比y/x為0.508。 亞甲基藍吸附量之測定係如下所述般實施。首先,於容量瓶中製備10.0 mg/L、5.0 mg/L、2.5 mg/L、1.25 mg/L之濃度之亞甲基藍(關東化學公司製造,特級試劑)之甲醇溶液,藉由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編號「UV-1600」)測定各者之吸光度,製作校準曲線。其次,製備10 mg/L之亞甲基藍,於100 mL之圓底燒瓶中加入測定對象之第1碳材料(0.005~0.05 g,根據試樣之BET值進行變更)、亞甲基藍溶液(10 mg/L,50 mL)及攪拌棒,藉由超音波清洗機(AS ONE公司製造)處理15分鐘後,於冷卻浴(25℃)中攪拌60分鐘。進而,達到吸附平衡後,藉由離心分離將第1碳材料與上清液分離,藉由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空白樣本之10 mg/L之亞甲基藍溶液及上述上清液之吸光度,算出空白樣本與上清液之吸光度之差。最後,根據上述吸光度之差及上述校準曲線算出亞甲基藍溶液之濃度之減少量,藉由下述式(3)算出測定對象之第1碳材料表面之亞甲基藍吸附量。 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亞甲基藍溶液之濃度之減少量(g/L)×測定溶劑之體積(L)}/{亞甲基藍之分子量(g/μmol)×測定中所使用之第1碳材料之質量(g)}…式(3) 又,將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與矽粉末(奈米粉末,純度≧98%,粒徑≦100 nm,阿爾多里奇(Aldrich)公司製造)以重量比1:1之比率於樣本瓶中混合,藉此製作作為測定試樣之混合粉末。將所製作之混合粉末放置於無反射Si試樣台中,設置於X射線繞射裝置(Smart Lab,Rigaku公司製造)。其後,於X射線源:CuKα(波長1.541Å)、測定範圍:3°~80°、掃描速度:5°/分鐘之條件下,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法測定X射線繞射光譜。根據所獲得之測定結果,將2θ=28°以上且未達30°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的高度d設為1進行標準化,算出此時之2θ=24°以上且未達28℃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的高度c。最後,算出c與d之比、即c/d。 其結果為,2θ=24°以上且未達28℃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c與2θ=28°以上且未達30°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d的比c/d為0.60。 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之製造例; 實施例1之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係按照如下順序製作。 首先,於作為第2碳材料之乙炔黑(Denka公司製造,製品名:Denka Black)0.03 g中加入乙醇1 g,藉由超音波清洗機(AS ONE公司製造)處理5小時,製備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以下稱為實施例1之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1)。 再者,乙炔黑之BET比表面積為65 m2 /g。 又,將乙炔黑之BET比表面積設為x,將亞甲基藍吸附量設為y時之比y/x為0.12,D/G比為0.95。 其次,於上述製造例1中所製作之第1碳材料0.10 g中加入乙醇5 g,藉由超音波清洗機(AS ONE公司製造)處理5小時,製備上述製造例1中所製作之第1碳材料之分散液(以下稱為實施例1之第1碳材料之分散液2)。 其次,於乙醇9 g中加入上述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例中所製作之正極活性物質(LiCo1/3 Ni1/3 Mn1/3 O2 )3 g,藉由磁力攪拌器以600 rpm攪拌10分鐘,藉此製備實施例1之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 進而,於實施例1之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1中,藉由滴管而滴加實施例1之正極活性物質之分散液。再者,於滴加時,實施例1之第2碳材料之分散液1係藉由超音波清洗機(AS ONE公司製造)持續進行處理。其後,同樣地滴加上述實施例1之第1碳材料之分散液2,藉由磁力攪拌器將分散液之混合液攪拌3小時。 最後,將分散液之混合液抽氣過濾後,於110℃下真空乾燥1小時,藉此製作實施例1之正極活性物質、第1碳材料及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製作正極所必需之量係藉由反覆進行上述步驟而製作。 正極之製造例; 實施例1之正極係如下所述般製作。 首先,於上述複合體96重量份中以固形物成分成為4重量份之方式混合黏合劑(PVdF,固形物成分濃度12重量%,NMP溶液),製作漿料。其次,於將該漿料塗敷於鋁箔(20 μm)上後,藉由送風烘箱於120℃下加熱1小時,去除溶劑後,於120℃下真空乾燥12小時。其次,以相同之方式於鋁箔之背面亦塗敷漿料並使之乾燥。 最後,藉由輥壓機進行壓製,製作電極密度為3.2 g cc-1 之正極(雙面塗敷)。再者,電極密度係根據每單位面積之電極重量及厚度算出。 正極之電容係根據每單位面積之電極重量及正極活性物質之理論容量(150 mAh/g)算出。其結果為,正極之電容(兩面)為5.0 mAh/cm2 。 負極之製造例; 實施例1之負極係如下所述般製作。 首先,於負極活性物質(人造石墨)100重量份中以固形物成分成為5重量份之方式混合黏合劑(PVdF,固形物成分濃度12重量%,NMP溶液),製作漿料。其次,於將上述漿料塗敷於銅箔(20 μm)上後,藉由送風烘箱於120℃下加熱1小時,去除溶劑後,於120℃下真空乾燥12小時。其次,以相同之方式於銅箔之背面亦塗敷漿料並使之乾燥。 最後,藉由輥壓機進行壓製,製作電極密度為1.7 g cc-1 之負極。再者,電極密度係根據每單位面積之電極重量及厚度算出。 負極之電容係根據每單位面積之電極重量及負極活性物質之理論容量(350 mAh/g)算出。其結果為,負極之電容(兩面)為6.0 mAh/cm2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製造; 首先,以負極/分隔件/正極/分隔件/負極之順序,以正極之電容成為500 mAh(正極5片,負極6片)之方式將所製作之正極(電極部分:40 mm×50 mm)、負極(電極部分:45 mm×55 mm)及分隔件(聚烯烴系微多孔膜,25 μm,50 mm×60 mm)積層。其次,於兩端之正極及負極分別使鋁引板及鍍鎳銅引板振動熔接後,放入至袋狀之鋁層壓片中,使3者熱熔接,製作封入電解液之前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進而,將上述封入電解液之前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於60℃下真空乾燥3小時後,加入非水電解質(碳酸乙二酯/碳酸二甲酯=1/2體積%,LiPF6 1 mol/L)20 g,一面進行減壓一面進行密封,藉此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再者,至此為止之步驟係於露點為-40℃以下之環境(乾燥箱)中實施。最後,將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充電至4.25 V後,於25℃下放置100小時,將露點為-40℃以下之環境(乾燥箱)中產生之氣體及過量之電解液去除後,再次一面進行減壓一面進行密封,藉此製作實施例1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實施例2) 於實施例1中,將第1碳材料設為0.03 g,將第2碳材料(乙炔黑)設為0.10 g,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實施例3) 使用下述第1碳材料之製造例2中所製造之碳材料代替實施例1之第1碳材料,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第1碳材料之製造例2; 首先,藉由超音波處理裝置(SMT. CO., LTD公司製造,UH-600SR)對膨脹化石墨(Toyo Tanso公司製造,商品名「PF Powder 8F」,BET比表面積=22 m2 /g)16 g、羧甲基纖維素(阿爾多里奇(Aldrich)公司製造,平均分子量=250,000)0.48 g及水530 g之混合物照射超音波5小時後,加入聚乙二醇(三洋化成工業公司製造,PG600)80 g,藉由均質機(TOKUSHU KIKA公司製造,T. K. HOMOMIXER MARKII)混合30分鐘,藉此製作原料組合物。 其次,將所製作之原料組合物於150℃下進行加熱處理,藉此去除水。其後,將去除水後之組合物於380℃之溫度下加熱處理1小時,藉此製作一部分聚乙二醇殘存之碳材料。 最後,將所獲得之碳材料依序於400℃下加熱處理30分鐘,於350℃下加熱處理2小時,藉此製作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之第1碳材料。於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中,含有相對於總重量為12重量%之樹脂。再者,樹脂量係使用TG(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公司製造,編號名「STA7300」),將於200℃~600℃之範圍內重量減少之部分作為樹脂量而算出。 再者,測定實施例3之製造例2中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拉曼光譜之D帶與G帶的波峰強度比即D/G比,結果為0.234。 使用比表面積測定裝置(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造,編號「ASAP-2000」,氮氣)測定實施例3之製造例2中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結果為95 m2 /g。 又,實施例3之製造例2中所獲得之第1碳材料之亞甲基藍吸附量係按照上述順序進行測定,結果為69.7 μmol/g。又,於將上述BET比表面積設為x,將亞甲基藍吸附量設為y時,比y/x為0.733。又,按照上述順序測定比c/d,結果為0.61。 (實施例4) 使用上述製造例2中所製造之第1碳材料代替實施例2之第1碳材料,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比較例1) 不使用實施例1之活性物質-碳材料複合體,藉由下述順序、材料製作正極,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比較例1之正極係如下所述般製作。首先,將實施例1之正極活性物質與乙炔黑以按重量比計為95:5之比率混合。其次,以固形物成分成為5重量份之方式混合黏合劑(PVdF,固形物成分濃度12重量%,NMP溶液),製作漿料。進而,於將上述漿料塗敷於鋁箔(20 μm)上後,藉由送風烘箱於120℃下加熱1小時,去除溶劑後,於120℃下真空乾燥12小時。最後,藉由輥壓機進行壓製,製作電極密度為3.2 g cc-1 之正極。再者,電極密度係根據每單位面積之電極重量及厚度算出。 (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溫度上升之測定方法) 大電流下之充放電時之溫度上升係藉由如下方法進行測定。首先,將實施例1~4及比較例1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放入至25℃之恆溫槽中,與充放電裝置(HJ1005SD8,北斗電工公司製造)連接。其次,對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進行定電流充電(電流值100 mA,充電終止電壓4.25 V)。進而,充電後,暫停1分鐘,以5000 mA(大電流)放電至2.5 V,測定溫度上升。溫度係於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之中央部分以醯亞胺膠帶貼附熱電偶(K型),藉由資料記錄器(Graphtec公司製造,GL900APS)進行測定,記錄最高溫度。溫度上升係算出最高溫度與25℃之差,藉由以下之評價基準進行評價。 評價基準; ◎…溫度上升未達10℃ ○…溫度上升為10℃以上且未達15℃ ×…溫度上升為15℃以上 將結果示於下述表1。 [表1] (實施例5~24、比較例2~17) 於實施例5~24及比較例2~17中,如下述表2~4般變更第1碳材料之種類及重量、第2碳材料及重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並進行評價。再者,於實施例9~16及比較例4~6、12、13中,作為第2碳材料,使用人造石墨(富士石墨公司製造,商品名「CS5」)代替乙炔黑。於實施例17~24及比較例7~9、14、15中,作為第2碳材料,使用膨脹化石墨(Toyo Tanso公司製造,商品名「PF Powder 8F」)代替乙炔黑。於比較例4、7中,不使用第1碳材料。於比較例16中,不使用第2碳材料。於比較例17中,不使用第1及第2碳材料。於表2~4中,重量比(碳材料/正極活性物質)係(碳材料之重量)/(正極活性物質之重量)。上述碳材料之重量係第1及第2碳材料之合計之重量。又,比A/B係將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之重量比。 [表2] [表3] [表4] 如根據表1~表4所表明,可確認於實施例1~24中,正極之電阻降低之效果較大,可抑制發熱。

Claims (12)

  1. 一種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包含: 第1碳材料,其具有石墨結構,且部分石墨經剝離;及 第2碳材料,其係與上述第1碳材料不同,並且 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重量設為A,將上述第2碳材料之重量設為B時,比A/B處於0.01以上且100以下之範圍內。
  2. 如請求項1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上述比A/B處於0.05以上且20以下之範圍內。
  3. 如請求項1或2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上述比A/B處於0.1以上且10以下之範圍內。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μmol/g)設為y,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BET比表面積(m2 /g)設為x之情形時,比y/x為0.15以上,上述第1碳材料每1 g之亞甲基藍吸附量係基於10 mg/L濃度之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之吸光度、與將上述第1碳材料投入至該亞甲基藍之甲醇溶液中並藉由離心分離而獲得之上清液之吸光度之差而測得。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於將上述第1碳材料之拉曼光譜中之D帶與G帶之波峰強度比設為D/G比時,上述D/G比處於0.05以上且0.8以下之範圍內。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上述第2碳材料為石墨烯、粒狀石墨化合物、纖維狀石墨化合物、碳黑或活性碳。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進而包含正極活性物質, 且為上述正極活性物質、上述第1碳材料及上述第2碳材料之複合體。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於對上述第1碳材料與Si之重量比1:1時之混合物之X射線繞射光譜進行測定時,2θ為24°以上且未達28°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c與2θ為28°以上且未達30°之範圍內之最高波峰之高度d的比c/d為0.2以上且1.0以下。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上述第1碳材料及上述第2碳材料係用於蓄電裝置之正極之導電助劑。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其中上述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中之上述第1碳材料與上述第2碳材料之含量之和為0.2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
  11. 一種蓄電裝置用電極,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
  12. 一種蓄電裝置,其具備如請求項11之蓄電裝置用電極。
TW106129688A 2016-08-31 2017-08-31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TWI753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8845 2016-08-31
JP2016168845 2016-08-31
JP??2017-116522 2017-06-14
JP2017116522 2017-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667A true TW201815667A (zh) 2018-05-01
TWI753938B TWI753938B (zh) 2022-02-01

Family

ID=6130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688A TWI753938B (zh) 2016-08-31 2017-08-31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8551B2 (zh)
EP (1) EP3509144A4 (zh)
JP (1) JP6947637B2 (zh)
KR (1) KR102356903B1 (zh)
CN (1) CN109314247B (zh)
TW (1) TWI753938B (zh)
WO (1) WO20180434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3989A (zh) * 2016-09-30 2019-02-05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碳材料、电容器用电极片以及电容器
JPWO2018225670A1 (ja) * 2017-06-05 2020-04-0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材料含有分散液、電極形成用スラリー、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WO2019026940A1 (ja) * 2017-08-04 2019-02-0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材料、全固体電池用正極、全固体電池用負極、及び全固体電池
JP6822369B2 (ja) * 2017-10-02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EP3751647A4 (en) * 2018-02-09 2021-10-06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CARBON MATERIAL, ELECTRODE FOR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S,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AN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AN ANYHERIC ELECTROLYTE
KR20210006897A (ko) * 2018-05-09 2021-01-19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고체 전지용 집전층, 전고체 전지 및 탄소 재료
CN112534608A (zh) * 2018-06-15 2021-03-1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二次电池
CN112313170A (zh) * 2018-06-25 2021-02-02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碳材料、导电助剂、蓄电设备用电极和蓄电设备
JP6946536B1 (ja) * 2020-10-19 2021-10-06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9764A (ja) * 1982-01-28 1983-08-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液電池
JPH0935719A (ja) * 1995-07-20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ルカリマンガン電池
JP4240275B2 (ja) 2002-06-12 2009-03-18 株式会社ジーエス・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527996B1 (ko) * 2011-04-29 2015-06-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화학적 성능이 향상된 리튬 망간 산화물계 양극활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KR20130056668A (ko) * 2011-11-22 2013-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음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ES2684343T3 (es) * 2012-08-27 2018-10-0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Material compuesto de resina y grafito en copos y método para producir el mismo
JP5668993B2 (ja) * 2012-10-22 2015-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006036A1 (en) * 2013-02-20 2016-01-07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Carbon material and electrode material using same
KR102151663B1 (ko) * 2013-03-04 2020-09-04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미립자-박편화 흑연 복합체,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용 부극재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및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JP6285643B2 (ja) * 2013-03-04 2018-02-2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562591B2 (ja) * 2013-08-19 2019-08-21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キャパシタ
JP2016029003A (ja) * 2014-07-18 2016-03-0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薄片化黒鉛、電極材料及び薄片化黒鉛−樹脂複合材料
JP2016152077A (ja) * 2015-02-16 2016-08-2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材の製造方法
CN109643823A (zh) * 2016-08-22 2019-04-1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247A (zh) 2019-02-05
CN109314247B (zh) 2022-04-26
JPWO2018043481A1 (ja) 2019-06-24
US10998551B2 (en) 2021-05-04
US20190173087A1 (en) 2019-06-06
JP6947637B2 (ja) 2021-10-13
WO2018043481A1 (ja) 2018-03-08
TWI753938B (zh) 2022-02-01
EP3509144A4 (en) 2020-07-15
EP3509144A1 (en) 2019-07-10
KR102356903B1 (ko) 2022-01-28
KR20190042487A (ko) 2019-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3938B (zh) 蓄電裝置用電極材料、蓄電裝置用電極及蓄電裝置
AU2008279196B2 (en) Porous network negative electrodes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6025191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WO2017217408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17216822A1 (en) Fast 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nano-carbon coated anode material and imide anion based lithium salt electrolyte
JP2018041710A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KR20210021950A (ko) 탄소 재료, 도전 보조제, 축전 디바이스용 전극, 및 축전 디바이스
JP2020145143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電極、蓄電デバイス用積層電極、蓄電デバイス用正極、蓄電デバイス、及び炭素材料
JP7335809B2 (ja) 二次電池用負極材、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二次電池
JP7164517B2 (ja) 炭素材料、蓄電デバイス用電極、蓄電デバイス、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TW201902823A (zh) 含有碳材料之分散液、電極形成用漿料、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電極之製造方法
CN108028361B (zh) 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18159059A (ja) 炭素材料・樹脂複合材料
JP6875085B2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JP2018163755A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JP6837780B2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WO2019124123A1 (ja) 活物質と導電性炭素材料からなる複合体を含む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24030716A (ja) フッ素含有炭素粒子
JP2018163756A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TW202230857A (zh)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23130695A (ja) 負極活物質、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19164972A (ja) 負極活物質、その製造方法、負極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
JP2018037254A (ja) 活物質−炭素材料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炭素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