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0844A - 印刷用膠毯 - Google Patents

印刷用膠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0844A
TW201740844A TW105139650A TW105139650A TW201740844A TW 201740844 A TW201740844 A TW 201740844A TW 105139650 A TW105139650 A TW 105139650A TW 105139650 A TW105139650 A TW 105139650A TW 201740844 A TW201740844 A TW 2017408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inted
outer layer
layer
blan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9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7071B (zh
Inventor
村岡貢治
Original Assignee
秀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秀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秀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0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0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0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Coverings for wipers for intaglio printing
    • B41N10/02Blanket structure
    • B41N10/04Blanket structure multi-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01Pad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40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e.g. golf balls, candles, wine c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2210/00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in multi-layer 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 B41N2210/02Top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2210/00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in multi-layer 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 B41N2210/04Intermediat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2210/00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in multi-layer 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 B41N2210/14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in multi-layer blankets or like coverings characterised by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是具有突起的被印刷面,也不容易發生油墨脫落的印刷用膠毯。本發明之印刷用膠毯具備:印刷面,係被壓接在放置有油墨的印刷原版及作為印刷對象的被印刷面。印刷用膠毯具備:基體;內部被膜層,係覆蓋基體之表面的至少一部份;以及外部被膜層,係覆蓋與基體所在之側為相反側的內部被膜層之表面的至少一部份。內部被膜層的ASKER C硬度比基體小,外部被膜層在與內部被膜層所在之側為相反側的表面具備印刷面。

Description

印刷用膠毯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將從印刷原版轉移下來的油墨轉印在被印刷面的膠毯印刷所使用的印刷用膠毯。
以往,膠毯印刷是將印刷用膠毯的印刷面壓接在印刷原版上,將依印刷圖案而排列在印刷原版上的油墨轉印在印刷用膠毯。接下來,將轉印了油墨的印刷用膠毯的印刷面壓接在被印刷面,將所轉印的油墨轉印在被印刷面,藉此將印刷圖案印刷在被印刷面。
習知技術當中,印刷用膠毯是混合了具有彈性(可撓性)的矽油的矽橡膠等的彈性體,並且形成大致半球狀、砲彈狀或是剖面為砲彈狀的大致半圓柱狀。接下來,將彈性體的印刷面壓接在平面狀的印刷原版上,將油墨從印刷原版轉移到印刷面,再將印刷面壓接在具有曲面狀或凹凸的被印刷面,藉此將油墨從印刷面轉印在被印刷面。
例如,專利文獻1當中是在對應於各個小被印刷面的小印刷原版上順著各自對應的小被印刷面當中的小展開圖案放置油墨。接下來,將對應於各個小被印刷面 的小印刷用膠毯壓接在各自對應的小印刷原版,將油墨轉印在各個小印刷用膠毯上。再壓接在小印刷用膠毯所對應的小被印刷面,將小圖案印刷在該處。接下來,將複數個小印刷用膠毯壓接在各自對應的小印刷原版,將前述油墨轉印在各自對應的小印刷用膠毯,並將複數個小印刷用膠毯壓接在各自對應的小被印刷面,將前述小圖案印刷在該小被印刷面,藉此便可在複雜形狀的被印刷體進行印刷。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736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印刷當中,由於是將複數個小印刷用膠毯壓接在複雜形狀的被印刷體來進行印刷,因此產生了相鄰的小被印刷面彼此,油墨在其交界重疊或是產生間隙,而有影響印刷圖像的品質的問題。而且,為了印刷在一個被印刷體,需要複數個小印刷用膠毯,因此印刷工程耗費時間,且必須進行複數個小印刷用膠毯的清掃及修補,因而產生了印刷所需的成本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如上述的課題而完成的,提供一種可在複雜形狀的被印刷體進行印刷,也可降低印刷所需成本的印刷用膠毯。
本發明之印刷用膠毯具備:印刷面,係位於表面,並且被壓接在放置有油墨的印刷原版及作為印刷對象的被印刷面;內部層,係被施加前述印刷面被壓接在前述印刷原版或前述被印刷面時的壓接力;以及外部層,係與前述內部層相接而設在配置有前述印刷面之側,前述外部層的ASKER C硬度比前述內部層小。
根據本發明,由於外部層比內部層更容易變形,因此即使被印刷面是複雜的形狀,印刷膠毯的印刷面也容易依循。因此,即使被印刷面是複雜形狀,也能夠利用一個印刷用膠毯在被印刷面的整個區域進行印刷。還可確保印刷圖像的品質,並降低印刷成本。
1、101、201‧‧‧內部層
2、202a、202b‧‧‧外部層
3‧‧‧保護被膜層
4‧‧‧底面
10、110、210、210a、210b‧‧‧印刷用膠毯
11‧‧‧頂點
12‧‧‧交界
13‧‧‧印刷面
16‧‧‧印刷原版
17‧‧‧油墨
18‧‧‧被印刷面
18a‧‧‧上面
18b‧‧‧角部
18c‧‧‧外緣部
18d‧‧‧平面部
18e‧‧‧側面
19‧‧‧突起
20‧‧‧印刷物
30、31、32、33、34、35、36、37、230‧‧‧箭頭
205‧‧‧成形面
206‧‧‧凹部
207‧‧‧外圍側成形面
208‧‧‧內側成形面
h1、h2、h3、h4‧‧‧距離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的剖面圖。
第2圖係利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進行印刷的說明圖。
第3圖係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壓接在被印刷面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4圖係第3圖的A部的放大圖。
第5圖係將作為比較例之未設有外部層2及保護被膜層3的印刷用膠毯壓接在被印刷面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6圖係第5圖的B部的放大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的剖面圖。
第8圖係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壓接在被印刷面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實施形態1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印刷用膠毯,一邊參照圖面一邊加以說明。此外,本發明並不因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而受到限定。並且,在各圖面當中是在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一部份的說明。又,各圖面是示意性地描繪的圖,本發明並不限於圖面所示的形狀(尤其,針對薄片誇張了其厚度)。並且,本說明書當中,所謂彈性體或彈性並非限定於施加於此的荷重與因該荷重所產生的變形量處於線性關係,也包含非線性關係,即在解除掉所施加的荷重的情況下,會即時或延遲預定時間之後回到原來的形狀的情況。
〈印刷用膠毯10〉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的剖面圖。第2圖係利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 進行印刷的說明圖。第1圖所示的印刷用膠毯10具備大致半球形狀的彈性體。如第2圖所示,印刷用膠毯10被壓接在放置有油墨17的印刷原版16上,並且將油墨17轉移到彈性體表面的印刷面13。透過就這樣將印刷面13壓接在印刷對象物的被印刷面18,將油墨17轉印在被印刷面來進行印刷。
印刷用膠毯10將大致半球形狀的平面部設為底面4時,從底面4的中心到頂點11的距離比具有相同大小的底面4的一般半球還要長。亦即,印刷用膠毯10形成如砲彈的形狀。此外,印刷用膠毯10的形狀不限定於此,例如可依被印刷面18的規格等適當變更成例如半球、使拋物線以其對稱軸為中心旋轉而成曲面、將橢圓體切斷的一部份等的形狀、使砲彈形狀或半圓形狀在一直線上連續延伸的形狀等的適當形狀。實施形態1當中,印刷用膠毯10之表面當中以頂點11為中心的預定範圍便形成將油墨17從印刷原版16轉移,並轉印在被印刷面18的印刷面13。
第1圖顯示出通過印刷用膠毯10的頂點11並且與底面4垂直的剖面。如第1圖所示,印刷用膠毯10是由內部層1、沿著內部層1之曲面黏貼的外部層2、以及黏貼在外部層2之外側的保護被膜層3構成。此外,印刷用膠毯10並不限於如第1圖所示的三層構造,亦可由更多層構成。並且,印刷用膠毯10亦可為沒有保護被膜層3,而只有內部層1及外部層2的兩層構造。
〈內部層1〉
內部層1是例如使矽橡膠成形而構成。內部層1被賦予彈性(可撓性),為了使其容易變形,混合了矽油。實施形態1當中,內部層1為了與印刷用膠毯10相同而形成砲彈形狀,但是可依被印刷面18的規格而改變成適當的形狀。此外,內部層1被壓接在第2圖所示的印刷原版16時會變形,並且印刷面13與印刷原版16接觸。只要是可透過內部層1的變形,將與塗布在印刷原版16的印刷圖案對應的油墨17轉移到印刷面13,並且在被壓接在第2圖所示的被印刷面18時,可將轉移後的油墨17再轉移到被印刷面18上,則其材料(物質)沒有限定。
〈外部層2〉
外部層2由預定厚度(例如5mm)的片狀矽橡膠構成。外部層2被黏貼在內部層1之表面的至少一部份,位在印刷用膠毯10之印刷面13的內部。外部層2的作用是在印刷用膠毯10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及被印刷面18時變形,使印刷面13依循印刷原版16及被印刷面18而得以密接。
實施形態1當中,外部層2是由硬度比構成內部層1及保護被膜層3的矽橡膠還要低的矽橡膠構成。外部層2的硬度在例如內部層1之材質的ASKER C硬度為100點的情況下,可設定在ASKER C硬度為50至70點的範圍。此外,內部層1及保護被膜層3之材質的ASKER C 硬度並不限於100點,而可選擇適當的硬度。例如,將內部層1的ASKER C硬度設定為80點的情況,構成外部層2之材質的ASKER C硬度可設定在40至56點的範圍。
又,實施形態1當中,外部層2是由厚度比保護被膜層3厚的片狀材料構成。外部層2的厚度可依被印刷面18的形狀,尤其是形成在被印刷面18上的凹凸的高度來適當設定。外部層2的厚度最好是被印刷面18上所形成的凹凸之高度的兩倍以上的尺寸。
此外,外部層2的材質並不限於矽橡膠,只要是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時會變形而可將印刷面13壓接在印刷原版16上,並且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會順著被印刷面18的形狀使印刷面13密接在被印刷面18即可。又,在將外部層2黏貼在內部層1的步驟當中,最好具有充分的伸縮性,以便沿著內部層1的表面貼合。
又,外部層2並不限於片狀的材質,例如亦可為藉由模具成形的成形品。在該情況下,外部層2,尤其是相當於印刷面13的部分是形成比保護被膜層3還要厚。並且,外部層2的厚度可如第1圖所示在整個範圍都是均一的,或是一部份較薄的不均一形狀。
此外,外部層2亦可由複數層構成。若以此方式構成,則在外部層2使用片狀材料的情況下,可透過重疊片狀材料並黏貼在內部層1的表面而容易改變外部層2的厚度。被印刷面18的凹凸的高度尺寸不同的情況,也不需要準備多種不同厚度的片狀材料,而可透過片狀材料 的重疊來調整外部層2的厚度。印刷用膠毯10可透過從內部層1撕下外部層2及保護被膜層3,然後將新的外部層2及保護被膜層3黏貼在內部層1而反覆使用內部層1,因此可降低印刷用膠毯10的成本。外部層2之對於內部層1的黏貼可利用例如接著劑來黏貼。
〈保護被膜層3〉
保護被膜層3構成印刷用膠毯10之外側的面,是將例如0.5mm的矽橡膠片黏貼在外部層2的表面而構成。保護被膜層3是避免內部之較軟的矽橡膠中所含的矽油滲出至印刷面13的薄膜。並且,保護被膜層3之外側的表面構成印刷面13,因此為了可反覆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及被印刷面18,必須要有耐損傷、耐磨損的耐久性。因此,保護被膜層3係使用相對於外部層2硬度較高的材料,並且為了在印刷面13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依循被印刷面18而薄薄地形成。實施形態1當中,印刷面13的厚度在可能的範圍薄薄地構成,例如最好以0.1mm至1mm的範圍構成。此外,關於保護被膜層3的材質,並不僅限於矽橡膠,只要會依循內部層1的變形,則材質可適當選擇。又,在將保護被膜層3黏貼在外部層2的步驟當中,最好具有充分的伸縮性,以便沿著外部層2的表面黏貼。
又,亦可省略保護被膜層3來構成印刷用膠毯10。在該情況,印刷用膠毯10由於較軟的外部層2是外露的,因此比起有保護被膜層3的印刷用膠毯10,在強 度及耐久性降低,矽油滲出的情況變多而較不利的。然而,與具有保護被膜層3的印刷用膠毯10同樣可進行印刷。
〈利用印刷用膠毯10進行的印刷〉
實施形態1當中,作為一例來說明利用砲彈狀的印刷用膠毯10進行的印刷。
如第2圖(a)所示,實施形態1當中,在印刷原版16上配置有油墨17。油墨17是集合了複數個來配置而形成預定的印刷圖像。油墨17是利用凹版、凸版或噴墨而配置在印刷原版16上。
如第2圖(b)所示,印刷用膠毯10從頂點11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上並且變形,以頂點11為中心的預定區域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的表面。將該預定區域稱為印刷面13。位於印刷原版16上的油墨附著在印刷用膠毯10的印刷面13而被轉印。外部層2是由富含矽油的矽橡膠構成,因此容易變形。另一方面,黏貼在外部層2表面的保護被膜層3是由例如硬度比外部層2高的矽橡膠構成,但由於為薄薄的片狀,因此會依循外部層2的變形。
此外,將印刷用膠毯10壓接在印刷原版16之前,亦可將溶劑塗布在印刷面13而形成濕潤的狀態。透過進行該處理,油墨17更容易被轉印在印刷面13上。
如第2圖(c)所示,當油墨17被轉印到印刷面13之後,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如此一來,被轉印在印刷面13的油墨17會從印刷面13移到被印刷面 18,印刷圖像可被轉印。印刷用膠毯10的構造由於容易變形,因此容易追蹤曲面狀的被印刷面,且密接性良好。並且,於實施形態1中,保護被膜層3是由硬度比外部層2高的矽橡膠形成,保護被膜層3的矽油混合量較少。因此,當印刷用膠毯10變形時,混合在外部層2的矽油可藉由包圍該外部層2的保護被膜層3被大致封住。並且,由於混合在保護被膜層3的矽油的量少,因此矽油不容易滲出至由保護被膜層3構成的印刷面13。藉此,印刷面13是有矽油適當附著的狀態,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油墨17不容易殘留在印刷面13而可容易轉移到被印刷面18。
〈印刷時的印刷面13之狀態〉
第3圖係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之狀態的剖面圖。第4圖係第3圖的A部的放大圖。第5圖係將作為比較例之未設有外部層2及保護被膜層3的印刷用膠毯1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之狀態的剖面圖。第6圖係第5圖的B部的放大圖。
印刷物20的被印刷面18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實施形態1當中設置有兩處剖面為矩形的突起19,但是並不限於該形狀,例如亦可為剖面為半圓形、三角形、整體性具有起伏的波浪形狀等的被印刷面18。又,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印刷面13密接在突起19的上面18a、角部18b、側面18e、外緣部18c、被印刷面18的平面部18d全部。 藉此,附在印刷面13上的油墨17被轉印在包含突起19的被印刷面18的全面。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於習知技術中,由於是利用僅由內部層101構成的印刷用膠毯110來進行印刷,因此在被印刷面18之突起19的周圍,印刷面13並未密接,容易產生空間。尤其,如第6圖所示,突起19的側面18e及外緣部18c,印刷面13不易密接。印刷用膠毯10係對於被印刷面18從大致垂直上方被壓接,並施加壓接力(第6圖中的箭頭30及箭頭31)。壓接力例如從安裝有印刷用膠毯10的印刷裝置(未圖示)施加在印刷用膠毯10的內部層101。接下來,在相對於施加在印刷用膠毯10的壓接力之方向為垂直的方向,會有當內部層101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並且朝第6圖的上下方向變形時,朝向大致與被印刷面18平行的方向變形所產生的力(在第6圖中的箭頭32、37的方向產生的力)作用。內部層101由於是由單一構件形成,因此各部的硬度均一,如第6圖的箭頭30所示,力只集中在變形較大的部分,其他部分則不容易施力。因此,在內部層101之變形較小的部分,朝向大致與被印刷面18平行的方向變形所產生的力(在第6圖中的箭頭32的方向作用的力)也會變小。亦即,將印刷面13壓接在側面18e及外緣部18c的力會變小。因此,如第6圖所示,側面18e及外緣部18c與印刷面13之間產生間隙,油墨17的轉印不容易進行。此外,第6圖當中所示的箭頭30、31、32、37的大小示意性地顯示力的大小。
另一方面,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具有由比較硬的材料構成的內部層1、以及由比較軟的材料構成的外部層2,並且在交界12接著。因此,如第4圖所示,在突起19的周邊,外部層2的變形量變大,內部層1的變形量變小。如此一來,將印刷用膠毯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壓接力如第4圖的箭頭33、34所示,經由內部層1平均傳遞至外部層2的各部。亦即,外部層2在印刷面13的整個區域,比起習知技術,力更平均地施加。因此,當印刷用膠毯10朝向大致與被印刷面18垂直的方向被壓接並且變形時,會朝向被印刷面18的大致平行方向變形,朝向其大致平行方向變形所產生的力(在第4圖中的箭頭35、36的方向作用的力)也會變得平均。因此,在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當中,將印刷面13壓接在側面18e及外緣部18c的力比起第6圖所示的習知技術來得大。
此外,具備印刷面13的保護被膜層3是為了確保印刷用膠毯10的耐久性,並且抑制內部的矽油的滲出而黏貼在外部層2的外側表面。因此,保護被膜層3是由相對於外部層2硬度較高的材質構成,但是由於很薄,因此容易依循外部層2的變形。亦即,構成為在具有如第4圖所示之突起19的被印刷面18進行印刷時,保護被膜層3的影響會變小。
實施形態2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相對於實施形 態1的印刷用膠毯10,改變了內部層1及外部層2的構造。於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中,以相對於實施形態1的改變點為中心加以說明。關於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的各部分,在各圖面當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附上與在實施形態1之說明所使用的圖面相同的符號加以顯示。
〈印刷用膠毯210的構造〉
第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的剖面圖。第8圖係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之狀態的剖面圖。
如第7圖所示,印刷用膠毯210的內部層201僅是實施形態1的內部層1之上側的部分,是使例如ABS樹脂等成形而構成。亦即,內部層201比起實施形態1的內部層1,是由剛性較高的材質構成。此外,內部層201的材質並不限於ABS樹脂,只要變形量相對於印刷時施加的力相當微小,則亦可使用樹脂或金屬等其他材質。
與印刷用膠毯210之內部層201的印刷面側相接而設有外部層202b。外部層202b是使例如矽橡膠成形而構成。外部層202b被賦予彈性(可撓性),為了使其容易變形,混合了矽油。並且,在例如形成砲彈狀的外部層202b的表面黏貼有外部層202a。外部層202a也與外部層202b同樣被賦予彈性。外部層202a及外部層202b的硬度可以相同,亦可有差異。例如,在實施形態2中,外部層202b是由與實施形態1之內部層1相同的材質構成,外部 層202a是由與實施形態1之外部層2相同的材質構成。構成為將印刷用膠毯2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等時,外部層202a及外部層202b容易變形,但是內部層201的變形量微小。
此外,在外部層202a之印刷面13側的表面,也就是外側的表面與實施形態1的印刷用膠毯10同樣黏貼有保護被膜層3。於實施形態2中,印刷用膠毯210亦可形成省略了保護被膜層3的構造。
〈成形面205〉
又,內部層201在與位於印刷面13側的外部層202b相接的面具備成形面205。成形面205的形狀是形成接近轉印了設在被印刷面18之突起19等的凹凸的形狀。例如,在實施形態2中,在與被印刷面18之突起19接觸的印刷面13上方的成形面205配置有凹部206。因此,印刷時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當中,從設置在被印刷面18的突起19的上面18a到上面18a正上方的成形面205為止的距離h1與從平面部18d到平面部18d正上方的成形面205為止的距離h2大致相等。亦即,在印刷面13未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下,與突起19接觸之部分的印刷面13上方的矽橡膠的厚度比其他部分厚。
例如,在成形面205沒有凹部206的情況,由於與突起19接觸之部分的印刷面13上方的矽橡膠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因此當突起19與印刷面13接觸時,印 刷面13推壓突起19的力會變強。然而,如實施形態2在成形面205具有凹部206的情況,比起在成形面205沒有凹部206的情況,將印刷用膠毯210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從印刷面13傳遞至突起19的力會變小。這是因為如第8圖所示,印刷面13之與突起19接觸的部分之上方的矽橡膠的厚度較厚。因此,印刷用膠毯210推壓被印刷面18的力在被印刷面18之各部分變得平均。與此相同,在由較軟材質構成的外部層202b也會從內部層201大致均等的施力,因此將印刷面13壓接在突起19之側面18e及外緣部18c的力比起實施形態1也更容易變大。
又,成形面205當中位於外圍側的一部份亦可隨著越往外圍,越向印刷面13側傾斜。換言之,在印刷時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下,外圍側的成形面205亦可構成為越靠近外圍,與被印刷面18的距離越靠近。將該成形面205當中位於內部層201之外圍側的部分稱為外圍側成形面207。並且將成形面205中位於內部層201之內側的部分稱為內側成形面208。在印刷時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下,外圍側成形面207與被印刷面18的距離h3及距離h4的關係設定成位於內側的距離h3比位於外圍側的距離h4大。
如第8圖所示,由於外圍側成形面207以此方式構成,因此外部層202b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朝向外側鼓出的變形得以被抑制,因此可將力大致均等的傳遞至外部層202a的各部。亦即,外部層202b被壓接在被印 刷面18時會朝第8圖的箭頭230的方向鼓出而變形,但是由於外圍側成形面207係以抑制該變形之方式而形成,因此印刷用膠毯210推壓被印刷面18的力不容易分散。與此相同,在由較軟材質構成的外部層202a也會從外部層202b大致均等的施力,因此將印刷面13壓接在突起19之側面18e及外緣部18c的力比起實施形態1也更容易變大。
此外,第8圖當中,外圍側成形面207的剖面是以直線表示,但是亦可為剖面形成圓弧等之曲線的曲面。並且,內側成形面208的剖面也是以直線表示,但是該部分也可從內部層201的中心越往外圍越靠近被印刷面18的方式形成。
第9圖及第10圖是本實施形態2之印刷用膠毯210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9圖所示的印刷用膠毯210a沒有印刷用膠毯210的外部層202a。第10圖所示的印刷用膠毯210b是相對於印刷用膠毯210a又沒有保護被膜層3的構造。即使是這種構造,透過適當改變外部層202b的硬度,或是適當改變厚度等的尺寸,仍可實現與印刷用膠毯210同樣的印刷。
〈實施形態的效果〉
(1)實施形態1或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210b具備:印刷面13,係位於表面,並且被壓接在放置有油墨17的印刷原版16及作為印刷對象的被印刷面18;內部層1、201,係被施加印刷面13被壓接在印刷原版16或被印 刷面18時之壓接力;以及外部層2、202,係與內部層1、201相接而設置在配置有印刷面13之側。外部層2、202的ASKER C硬度比內部層1、201小。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內部層1、201的變形量少,而可對外部層2、202在被印刷面18的整個區域平均施力。藉此,可在外部層2、202的各部平均施力。因此,即使有如突起19這種推壓被印刷面18的力容易集中的部位,該力也會分散,因此外部層2、202容易依循被印刷面18。因此,在被印刷面18有突起19的情況,印刷面13也可與被印刷面18的全面接觸。亦即,即使被印刷面18是複雜的形狀,印刷面13也容易依循,就算是突起19的側面18e及外緣部18c等不容易壓接印刷面13的部位,也可實現不會發生油墨17脫落的印刷。並且,透過壓接一次印刷用膠毯10、210、210a、210b便可印刷被印刷面18,因此在被印刷面18整個區域不會有各印刷區域的接縫,印刷步驟也可減少。
(2)又,在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210a、210b當中,內部層201在與外部層202b相接的面具備成形面205,該成形面205的形狀接近轉印了被印刷面18之凹凸形狀的形狀。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當印刷用膠毯210被壓接在被印刷面18時,可將推壓被印刷面18的力平均施加在被印刷面18的各部。因此,在外部層2,力也是平均地施加,外部層2在各部會大致均等地變形,因此即使在例如突起19 更大的情況,或是複雜形狀的被印刷面18,也可獲得上述(1)所述的效果。
(3)又,在實施形態2的印刷用膠毯210、210a、210b當中,成形面205具備位於成形面205之外圍側的外圍側成形面207。外圍側成形面207是以在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下,與被印刷面18的距離越往外圍側變得越小的方式形成。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在將印刷面13壓接在被印刷面18的狀態下,可抑制內部層201朝向外圍側鼓出而變形。因此,從印刷用膠毯210施加在被印刷面18的力不會分散,並且會平均施加在被印刷面18的整個區域,因此比起上述(2)的構造,就算是複雜形狀的被印刷面18,也可獲得上述(1)所述的效果。
(4)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210b當中,相對於內部層1、201的ASKER C硬度的值,外部層2是由ASKER C硬度的值為50%以上70%以下之範圍的材料構成。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外部層2與內部層1、201的變形容易度的差變得明確,可更確實地獲得上述(1)至(3)所述的效果。
(5)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210b當中,外部層2是形成在被印刷面18的突起19之高度尺寸的兩倍以上的厚度。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即使形成在被印刷面18的突起 19的高度改變,也可藉由改變外部層2的厚度而獲得上述(1)至(4)所述的效果。
(6)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當中,外部層2的印刷面13側又具備保護被膜層3。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印刷用膠毯10、210、210a可藉由保護被膜層3來維持印刷面13的耐久性,並且可抑制矽油等從外部層2滲出。
(7)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當中,保護被膜層3的厚度為0.1mm以上1mm以下。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可藉由保護被膜層3維持印刷面13的耐久性,並且可抑制矽油等從外部層2滲出。而且,為了維持印刷面13的耐久性,即使由硬度較高的材料構成保護被膜層3,也不會妨礙外部層2的變形,而可獲得上述(1)至(6)所述的效果。
(8)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210、210a當中,外部層2亦可重疊複數個片狀材料而構成。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可重疊預定的片狀材料來調整外部層2的厚度,因此即使形成在被印刷面18的突起19的高度改變,也不用另外準備不同厚度的片狀材料。因此,可便宜地構成外部層2。
(9)又,在實施形態1及2的印刷用膠毯10、 210當中,外部層2是含有矽油的矽橡膠。
透過以此方式構成,印刷用膠毯10、210可構成為容易變形,並且容易依循被印刷面18的形狀,且可更確實地獲得上述(1)至(5)所述的效果。
1‧‧‧內部層
2‧‧‧外部層
3‧‧‧保護被膜層
4‧‧‧底面
10‧‧‧印刷用膠毯
11‧‧‧頂點
13‧‧‧印刷面

Claims (9)

  1. 一種印刷用膠毯,其特徵為具備:印刷面,係位於表面,並且被壓接在放置有油墨的印刷原版及作為印刷對象的被印刷面;內部層,係被施加前述印刷面被壓接在前述印刷原版或前述被印刷面時之壓接力;以及外部層,係與前述內部層相接而設置在配置有前述印刷面之側,前述外部層的ASKER C硬度比前述內部層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內部層在與前述外部層相接的面具備成形面,該成形面的形狀接近轉印了前述被印刷面之凹凸形狀的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成形面具備位於該成形面之外圍側的外圍側成形面,前述外圍側成形面係以在將前述印刷面壓接在前述被印刷面的狀態下,與前述被印刷面的距離越往外圍側變得越小的方式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外部層係由ASKER C硬度的值相對於前述內部層的ASKER C硬度的值為50%以上70%以下之範圍的材料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外部層的厚度是形成在前述被印刷面的突起之高度尺寸的兩倍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外部層的印刷面側又具備保護被膜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保護被膜層的厚度為0.1mm以上1mm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外部層是重疊複數個材料而構成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印刷用膠毯,其中,前述外部層是含有矽油的矽橡膠。
TW105139650A 2016-05-17 2016-12-01 印刷用膠毯 TWI627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4635 WO2017199344A1 (ja) 2016-05-17 2016-05-17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
??PCT/JP2016/064635 2016-05-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844A true TW201740844A (zh) 2017-12-01
TWI627071B TWI627071B (zh) 2018-06-21

Family

ID=60324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9650A TWI627071B (zh) 2016-05-17 2016-12-01 印刷用膠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0197B2 (zh)
EP (1) EP3459739A4 (zh)
JP (1) JP6689375B2 (zh)
KR (1) KR101866223B1 (zh)
CN (1) CN107848291B (zh)
TW (1) TWI627071B (zh)
WO (1) WO2017199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9562B1 (ko) * 2018-11-07 2020-06-05 코세스지티 주식회사 곡면 글래스 인쇄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인쇄방법
KR20210011524A (ko) * 2019-07-22 2021-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드 인쇄 장치
CN110757693B (zh) * 2019-11-09 2022-03-29 无锡市健鼎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用废旧橡皮布翻新生产工艺
JP7325599B2 (ja) * 2020-02-19 2023-08-14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WO2021166114A1 (ja) * 2020-02-19 2021-08-26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CN114261196B (zh) * 2021-11-25 2023-06-16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印刷治具和连线印刷方法
CN117320882A (zh) 2022-04-28 2023-12-29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用衬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7197A (ja) 1982-03-30 1983-10-03 Fujikura Rubber Ltd 圧胴用ブランケツト
DE3401350C2 (de) 1984-01-17 1986-01-2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Zylinderaufzug für einen Gummizylinder einer Offset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S60161151U (ja) * 1984-04-02 1985-10-26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石炭の噴流層ガス化炉
JPS62132691A (ja) 1985-12-05 1987-06-1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印刷用パツド
US5452658A (en) * 1994-07-20 1995-09-26 Diversified Decorating Sales, Inc. Pad transfer printing pads for use with contact lenses
JP3360497B2 (ja) * 1995-08-25 2002-12-2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転写印刷方法
WO1997034768A1 (de) * 1996-03-18 1997-09-25 Microprint Lc Gmbh Drucktampon
JP3206552B2 (ja) 1998-07-13 2001-09-10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アミド系樹脂フィルム
JP2000238458A (ja) 1999-02-19 2000-09-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用ブランケット
JP2000255178A (ja) * 1999-03-10 2000-09-19 Canon Inc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E0004519L (sv) * 2000-12-07 2002-06-08 Kaare Johansson Anordning vid en tampongdyna
CN1292920C (zh) * 2001-12-28 2007-01-03 株式会社金阳社 胶印用橡皮布
JP2003321554A (ja) 2002-04-26 2003-11-14 Polymatech Co Ltd 熱伝導性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49800A (ja) * 2004-06-14 2005-12-22 Bando Chem Ind Ltd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795363B1 (en) 2004-09-10 2013-03-13 Shuhou Co., Ltd. Printing method on curved surface
DE102004054425A1 (de) * 2004-11-10 2006-05-18 Weros Dienstleistungen Gmbh Feuchtmittel- und/oder Verdruckmittel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für Druckmaschinen
JP4661198B2 (ja) * 2004-12-10 2011-03-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9332B2 (ja) * 2007-07-17 2014-02-19 孝宣 問井 曲面弾性ブランケットの製作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る曲面弾性ブランケット並びに曲面印刷体
JP4734304B2 (ja) * 2007-09-06 2011-07-27 株式会社 アロー企画 転写装置用パッド構造および転写装置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US7870823B1 (en) * 2008-08-11 2011-01-18 Robert Cameron Multilayer print pad
JP5295005B2 (ja) 2009-06-16 2013-09-18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方法および被印刷体
JP2010274542A (ja) * 2009-05-29 2010-12-09 Pentel Corp 軸体、及び、その軸体を使用した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US9849709B2 (en) * 2010-03-05 2017-12-26 Shuhou Co., Ltd. Printing blanket,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inting blanket
US9340058B2 (en) * 2010-03-19 2016-05-17 Lg Chem, Ltd. Blanket for offset print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4226859A (ja) 2013-05-23 2014-12-08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方法
TWI586554B (zh) 2013-12-20 2017-06-11 阪本順 膜形成用橡皮布、印刷裝置、印刷方法以及膜形成用橡皮布製造方法
JP6106117B2 (ja) 2014-03-12 2017-03-29 藤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ンケット
WO2017104087A1 (ja) * 2015-12-18 2017-06-22 株式会社秀峰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00197B2 (en) 2020-10-13
JPWO2017199344A1 (ja) 2019-02-28
EP3459739A1 (en) 2019-03-27
WO2017199344A1 (ja) 2017-11-23
CN107848291B (zh) 2020-08-28
TWI627071B (zh) 2018-06-21
US20180154672A1 (en) 2018-06-07
JP6689375B2 (ja) 2020-04-28
KR20170140059A (ko) 2017-12-20
KR101866223B1 (ko) 2018-06-11
EP3459739A4 (en) 2020-01-01
CN107848291A (zh)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40844A (zh) 印刷用膠毯
KR101528967B1 (ko) 인쇄용 블랭킷,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용 블랭킷의 제조 방법
JP2018160653A5 (zh)
JPS58167197A (ja) 圧胴用ブランケツト
JP4730848B2 (ja) 印刷用金属箔シート
US10894438B2 (en) Printing blanket and printing method
TW201726437A (zh) 印刷用膠毯的製造方法
US20180134060A1 (en) Ink transfer medium
KR20200012829A (ko) 이미지 전사 시트, 이미지 전사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이미지 전사 방법
JP6835829B2 (ja)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H1186672A (ja) プッシュオン式スイッチ付き回路基板
JP2010018012A (ja) エンボス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06286B2 (ja) 凸版印刷装置
JPH08267895A (ja) 孔版印刷用スクリーン体
US11325414B2 (en) Transfer sheet and decorative product using same
TWI733149B (zh) 印刷用膠毯及印刷用膠毯的製造方法
JP6499841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
JPH08224861A (ja) インキ着ローラ
KR20170130406A (ko) 서포터용 패브릭
TWM321229U (en) Shoelace with multilayer bundling-head
JP3865063B2 (ja) 転写印刷装置、転写印刷方法、およびこの転写印刷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246794A (ja) 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パターン印刷方法
TW202417264A (zh) 凹版、凹版印刷裝置及凹版印刷方法
JPH05589A (ja) 印刷用ブランケツ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435984A (ja) 硬質被印刷体への印刷方法及びその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