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6024A - 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 Google Patents

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6024A
TW201716024A TW105105385A TW105105385A TW201716024A TW 201716024 A TW201716024 A TW 201716024A TW 105105385 A TW105105385 A TW 105105385A TW 105105385 A TW105105385 A TW 105105385A TW 201716024 A TW201716024 A TW 2017160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cleaning tool
joint
longitudinal direction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3294B (zh
Inventor
朝日洋平
髙野浩志郎
服卷茉莉花
相馬公義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三菱電機家園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6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6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3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32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6Nozzles with fixed, e.g. adjustably fixed brushes or the like
    • A47L9/0693Specially shaped nozzles, e.g. for cleaning radiators, tubes, fans or the like; Du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47L9/242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7Handles for 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打掃工具2所包括之本體6具有近位端61、遠位端62以及在使用時與被打掃面相對向的底面64。從近位端61至遠位端62的長度比對從近位端61往遠位端62之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更長。將吸入管8,即棒部與本體6連接的接頭7位於比遠位端62接近近位端61的位置。接頭7係作成可改變是棒部之長軸82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的角度之第1角度α。打掃工具2包括上鎖機構,該上鎖機構係在第1角度α與90°以下之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

Description

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在下述之專利文獻1,記載一種包括地板噴嘴、與拆裝自如地被安裝於地板噴嘴之小型噴嘴的電動吸塵器。該小型噴嘴包括:連結管;及轉動連結部,係後方與連結管上下傾斜自如地連接,前部與吸氣頭轉動自如地連結。該電動吸塵器包括轉向轉動卡止手段,該轉向轉動卡止手段係在小型噴嘴從地板噴嘴脫離時鎖定轉動連結部之轉向的轉動。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3849667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藉由拆下地板噴嘴,以小型噴嘴可打掃狹窄處。可是,以後為了打掃寬廣處,需要再安裝地板噴嘴。因此,難高效率地打掃寬廣處與狹窄處之雙方。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所示之課題而開發的, 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且高效率地打掃寬廣處及狹窄處之打掃工具、及包括該打掃工具之真空吸塵器。
本發明之打掃工具係包括:本體,係具有近位端、遠位端以及在使用時與被打掃面相對向的底面,從近位端至遠位端的長度比對從近位端往遠位端之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更長;棒狀或管狀之棒部;接頭,係位於比遠位端接近近位端的位置,將棒部與本體連接成可改變是棒部之長軸對本體之長度方向的角度之第1角度;以及上鎖機構,係在第1角度與90°以下之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第1角度從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
本發明之真空吸塵器係包括該打掃工具。
若依據本發明,將棒部與本體連接成可改變是棒部之長軸對打掃工具的本體之長度方向的角度之第1角度的接頭位於比本體的遠位端接近近位端的位置,藉由包括上鎖機構,可容易且高效率地打掃寬廣處及狹窄處,該上鎖機構係在第1角度與90°以下之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第1角度從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
1、1A‧‧‧真空吸塵器
2、2A、2B、2C‧‧‧打掃工具
3‧‧‧連接管
4‧‧‧吸入軟管
5、5A‧‧‧吸塵器本體
6‧‧‧本體
7、7A‧‧‧接頭
8‧‧‧吸入管
9‧‧‧把手
10‧‧‧操作開關
11‧‧‧軟管連接口
12‧‧‧電源線
13‧‧‧車輪
14、14A‧‧‧收容單元
15‧‧‧集塵單元
15A、15A‧‧‧集塵單元
16‧‧‧收容體
17‧‧‧收容體
18‧‧‧第1連接口
19‧‧‧第2連接口
20‧‧‧吸氣風路形成部
21‧‧‧吸氣風路
22‧‧‧排氣風路形成部
23‧‧‧排氣風路
24、24A‧‧‧電動送風機
25‧‧‧上鎖解除鈕
26‧‧‧上鎖機構
27‧‧‧釋放機構
28‧‧‧鋼線
29‧‧‧上鎖機構
31‧‧‧上箱
32‧‧‧下箱
33‧‧‧上鎖機構
61‧‧‧近位端
62‧‧‧遠位端
63‧‧‧吸入開口
64‧‧‧底面
71、71A‧‧‧第1轉動部
72、72A‧‧‧第2轉動部
81‧‧‧第1吸入通道
82‧‧‧長軸
261‧‧‧第1凹部
262‧‧‧銷
263‧‧‧彈簧
264‧‧‧第2凹部
291‧‧‧突出部
292‧‧‧接觸面
331‧‧‧支撐部
332‧‧‧突出部
721‧‧‧外周面
第1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包括打掃工具之真空吸塵器的立體圖。
第2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立體圖。
第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的平面圖。
第4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收容單元的立體圖。
第5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收容單元的平面圖。
第6圖係第5圖所示之收容單元之在C-C線的剖面圖。
第7圖係第5圖所示之收容單元之在D-D線的剖面圖。
第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立體圖。
第9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平面圖。
第10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底視圖。
第11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12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13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之使用形態的立體圖。
第14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之其他的使用形態的立體圖。
第15圖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所包括之上鎖機構的圖。
第16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2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17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2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18圖係第2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平面圖。
第19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3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20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3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21圖係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立體圖。
第22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23圖係從對本體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的側視圖。
第24圖係第5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的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實施形態。在各圖中,對共同之元件附加相同的符號,並簡化或省略重複的說明。此外,本發明中之裝置、器具以及元件等的個數、配置、方向、形狀以及大小係原則上,未限定為圖面所示之個數、配置、方向、形狀以及大小。又,本發明可包含在以下之各實施形態所說明的構成中可組合的構成之所有的組合。
[第1實施形態]
第1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包括打掃工具之真空吸塵器的立體圖。如第1圖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電動吸塵器)1包括打掃工具2、連接管3、吸入軟管4以及吸塵器本體5。打掃工具2包括本體6、接頭7、吸入管8以及把手9。連接管3係與打掃工具2的吸入管8連接。吸塵器本體5包括軟管連接口11、電源線12以及車輪13。軟管連接口11位於吸塵器本體5的前部。車輪13位於吸塵器本體5之後半部分之兩側的側面。
打掃工具2的本體6係與空氣一起吸進被掃除面(以下稱為「被打掃面」)的塵埃。接頭7係對本體6將吸入管8連接成可轉動。吸入管8係筆直之管狀的構件。吸入管8的一端部係與接頭7連接。吸入管8之另一端部係與連接管3的一端部連接。本實施形態之吸入管8係棒部之例子。
連接管3係中途彎曲之圓筒形的構件。連接管3的另一端部係與吸入軟管4的一端部連接。吸入軟管4係具有撓性之蛇腹狀的構件。吸入軟管4的另一端部係與吸塵器本體5之軟管連接口11連接。吸塵器本體5係用以從含有塵埃之空氣分離塵埃,並排出已被除去塵埃的空氣。以下將含有塵埃之空氣亦稱為「髒空氣」。又,將已被除去塵埃的空氣亦稱為「清淨空氣」。清淨空氣係例如從吸塵器本體5回到室內。
把手9係握柄。把手9係使用者以手握住之部分。在使用者使用真空吸塵器1打掃時,使用者握住把手9。亦可把手9係至少局部地由凝膠等軟材質所形成。藉由把手9至少局部地由軟材質所形成,在與握住把手9的手之間摩擦力增大,而且使用者易握住把手9。結果,可更提高打掃工具2的操作性。亦可把手9係由比吸入管8更軟之材質所形成。亦可把手9呈棒狀。亦可棒狀之把手9的中心軸係與吸入管8的中心軸一致。在第1圖,把手9的中心軸與吸入管8的中心軸係以一點鏈線表示。在把手9之整體的形狀呈與吸入管8的中心軸同軸之棒狀的形狀的情況,扭轉把手9的情況之手的動作及筋負載變小。結果,打掃工具2之取回變得容易,可更提高操作性。亦可把手9係以前端部之截面積比在長度方向之中心的 截面積更大的方式所形成。亦可把手9係在長度方向遠離本體6之側比接近本體6之側更粗的方式所形成。
第1圖中之兩箭號表示把手9之動作方法的一例。扭轉方向A的動作係繞把手9及吸入管8之中心軸的轉動。傾斜方向B的動作係改變把手9及吸入管8之對地板面之角度的動作。在本實施形態,接頭7被配置於把手9如扭轉方向A所示轉動時之成為中心的中心軸之延長線上。藉此,藉由使把手9如扭轉方向A所示轉動,可易於進行改變本體6之方向的操作。
操作開關10及上鎖解除鈕25設置於把手9。操作開關10設置於把手9之根部附近的位置。操作開關10係使用者用以控制真空吸塵器1之運轉者。關於上鎖解除鈕25將後述。
電源線12被捲繞於吸塵器本體5內部之未圖示的電線捲盤部。如後述所示,吸塵器本體5內建電動送風機。電源線12與外部電源連接時,對電動送風機等之內部機器通電。電動送風機係藉通電來驅動。電動送風機係因應於對操作開關10的操作,進行所預設之吸入動作。
電動送風機進行吸入動作時,髒空氣被本體6吸入。本體6所吸入之髒空氣係通過接頭7、吸入管8、連接管3以及吸入軟管4的內部後,被送至吸塵器本體5。本體6、接頭7、吸入管8、連接管3以及吸入軟管4形成向吸塵器本體5送出髒空氣的風路。
第2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5的立體圖。第3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吸塵器本體5的平面圖。如第2圖及 第3圖所示,吸塵器本體5包括收容單元14及集塵單元15。收容單元14收容集塵單元15以外的各種機器。軟管連接口11形成於收容單元14的前端部。車輪13位於收容單元14之後半部之兩側的側面。集塵單元15可拆裝地被安裝於收容單元14。
第4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收容單元14的立體圖。第5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收容單元14的平面圖。第4圖及第5圖表示從收容單元14已拆下集塵單元15之狀態。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收容單元14包括收容體16及收容體17。
收容體16係呈上方開口之箱狀的構件。收容體16例如是成形品。電動送風機及電線捲盤部被收容於收容體16。收容體17係以塞住形成於收容體16之該開口的方式與收容體16結合。收容體17具有是用以收容集塵單元15之空間的收容部。集塵單元15被適當地安裝於收容單元14時,集塵單元15之主要部被配置於收容部。集塵單元15被配置於收容體17的上方。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第1連接口18及第2連接口19形成於收容單元14。第1連接口18及第2連接口19係在收容單元14的上面,被配置於靠近後端部。第1連接口18被配置成靠近收容單元14的側面中之一方。第2連接口19被配置成與收容單元14的兩側面等距離。第1連接口18及第2連接口19係在集塵單元15被安裝於收容單元14之狀態,與集塵單元15的內部相通。
第6圖係第5圖所示之收容單元14之在C-C線的剖面圖。第7圖係第5圖所示之收容單元14之在D-D線 的剖面圖。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收容單元14包括吸氣風路形成部20。吸氣風路形成部20係在吸塵器本體5,形成用以將髒空氣導引至集塵單元15的吸氣風路21。吸氣風路形成部20係被設置成通過收容體16的內部空間。吸氣風路形成部20之一端係在收容單元14的前面開口。吸氣風路形成部20之該一端形成軟管連接口11。吸氣風路形成部20之另一端係在收容單元14之上面開口。即,吸氣風路形成部20之該另一端在收容體17開口。吸氣風路形成部20之該另一端,形成與集塵單元15連接之第1連接口18。
集塵單元15係用以從髒空氣分離塵埃,並預先暫時儲存所分離之塵埃。集塵單元15係藉由在內部使髒空氣旋轉,藉離心力從空氣分離塵埃。即,集塵單元15係具有旋風分離功能的旋風分離裝置。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收容單元14包括排氣風路形成部22。排氣風路形成部22係在吸塵器本體5,形成用以將從集塵單元15所排出之清淨空氣導引至未圖示之排氣口的排氣風路23。排氣風路形成部22被設置成通過收容體16的內部空間。排氣風路形成部22的一端係在收容單元14的上面開口。即,排氣風路形成部22之該一端在收容體17開口。排氣風路形成部22之該一端形成與集塵單元15連接之第2連接口19。排氣風路形成部22之另一端係朝向收容單元14之外側開口。排氣風路形成部22之該另一端形成排氣口。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在收容單元14的內部,包括電動送風機24。電動送風機24係用以在形成於真空吸塵器 1之各風路,產生氣流。形成於真空吸塵器1之各風路係使髒空氣從外部流入吸塵器本體5之內部的風路、吸氣風路21、集塵單元15內之空間以及排氣風路23。電動送風機24係在收容單元14之靠近後端部之預設的位置,被配置於排氣風路23內。
電動送風機24開始進行吸入動作時,在形成於真空吸塵器1之各風路產生氣流。在此時,在打掃工具2、連接管3以及吸入軟管4的內部產生吸力。打掃工具2之本體6所吸入的髒空氣係從軟管連接口11被取入吸塵器本體5的內部。流入吸塵器本體5之內部的髒空氣係經由吸氣風路21,從第1連接口18被送至集塵單元15。在集塵單元15的內部,從髒空氣分離塵埃。從集塵單元15所排出之清淨空氣係流入排氣風路23後,在排氣風路23內通過電動送風機24。通過電動送風機24之清淨空氣更在排氣風路23前進,並從排氣口被排出至吸塵器本體5的外部。
第8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立體圖。第9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平面圖。第9圖表示使吸入管8對被打掃面垂直而且在長度方向之中途的位置切斷吸入管8之狀態。第10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底視圖。
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打掃工具2的本體6具有近位端61及遠位端62。將從近位端61至遠位端62的長度(最大長度)當作L。將從近位端61往遠位端62的方向稱為本體6的長度方向。將本體6的寬度(最大寬度)當作W。寬度W係在平面圖上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之本體6的大小。本體6的長度L係比本體6的寬度W長。在本實施形態,在平 面圖上之本體6的形狀係大致長方形。以下將在平面圖上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稱為本體6的寬度方向。
在本實施形態,在平面圖上近位端61及遠位端62係延長成直線狀。未限定為這種構成,亦可在平面圖上近位端61及遠位端62係至少局部地是曲線或折線。在此情況,本體6的長度L係當作意指在平面圖上近位端61與遠位端62之間之長度方向的最大長度。在本實施形態,本體6的寬度係沿著本體6的長度方向大致固定。未限定為這種構成,亦可本體6的寬度係沿著本體6的長度方向變化。在此情況,本體6的寬度W係意指本體6的最大寬度。
如第8圖所示,亦可本體6包含上箱31及下箱32。本實施形態之接頭7包括第1轉動部71及第2轉動部72。第2轉動部72係對本體6連接成可在第2轉動軸Y之周圍轉動。第1轉動部71係對第2轉動部72連接成可在第1轉動軸X之周圍轉動。第2轉動軸Y係對第1轉動軸X不平行。第2轉動軸Y係對第1轉動軸X,位於交叉或扭轉的位置。在第8圖中,以一點鏈線表示第1轉動軸X及第2轉動軸Y。在本實施形態,第2轉動軸Y係對本體6的長度方向實質上平行。第1轉動軸X係對第2轉動軸Y實質上垂直。
在本實施形態,接頭7係與相當於本體6之近位端61的一端之面連接。在本實施形態,接頭7係與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連接。接頭7的第2轉動部72係對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連接成可在第2轉動軸Y之周圍轉動。
在本實施形態,一體地形成接頭7之第1轉動部 71與吸入管8。未限定為這種構成,亦可以不同之構件構成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與吸入管8,並可拆裝地連結兩構件。
伴隨接頭7之第2轉動部72在第2轉動軸Y之周圍轉動,第1轉動軸X的方向變化,但是第1轉動軸X被維持於對第2轉動軸Y垂直。第2轉動部72係對本體6,在預設之角度的範圍,可在第2轉動軸Y之周圍轉動。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係對第2轉動部72,在預設之角度的範圍,可在第1轉動軸X之周圍轉動。
如第9圖所示,第1吸入通道81形成於吸入管8的內部。如第10圖所示,本體6包括吸入開口63。吸入開口63開口於本體6的底面64。本體6的底面64係在使用時即打掃時與被打掃面相對向。在接頭7的內部,形成對吸入開口63及第1吸入通道81流體式地連接的第2吸入通道(省略圖示)。
電動送風機24動作時,從吸入開口63吸入髒空氣。然後,該髒空氣係通過接頭7之內部的第2吸入通道、與吸入管8之內部的第1吸入通道81後,向連接管3的內部流入。
亦可本體6更包括形成於本體6之底面64以外的面(例如側面)之吸入開口。在此情況,形成於本體6之底面64以外的面之吸入開口的總開口面積係比形成於本體6之底面64之吸入開口63的總開口面積小較佳。藉由依此方式構成,可得到以下之效果。主要因為可從形成於本體6之底面64的吸入開口63吸入塵埃,所以可減少吸入性能的不均。
第11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側視圖。在以下的說明,將對本體6 的長度方向之吸入管8之長軸82的角度稱為第1角度α。如第11圖所示,藉由接頭7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轉動,可改變第1角度α之大小。第1角度α對應於本體6與吸入管8所形成之角度的劣角。接頭7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可轉動的角度範圍係例如如第11圖所示,亦可是第1角度α可從70°變化至180°的範圍。接頭7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可轉動的角度範圍係亦可更大,例如,亦可是第1角度α可從0°變化至180°的範圍。
如第11圖所示,亦可吸入管8之長軸82對接頭7的第1轉動部71傾斜。又,如第8圖所示,亦可吸入管8之長軸82對接頭7的第1轉動部71同軸或平行。如第9圖所示,在吸入管8內之第1吸入通道81的截面形狀是多角形的情況,亦可將在吸入管8之長度方向連接該多角形之一邊的垂直二等分線與其他的一邊之垂直二等分線的交點之線當作吸入管8的長軸82。又,在吸入管8內之第1吸入通道81的截面形狀是圓形的情況,亦可將在吸入管8之長度方向連接該圓之中心的線當作吸入管8的長軸82。
第12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側視圖。第12圖中之兩箭號表示接頭7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可轉動的角度範圍的一例。在以下的說明,將包含與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虛擬直線和吸入管8之長軸82的虛擬平面與本體6的底面64之間的角度稱為第2角度β。藉由接頭7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轉動,可改變第2角度β之大小。接頭7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可轉動的角度範圍係例如如第12圖所示,亦可是第2角度β可從0°變 化至180°的範圍。
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即使因接頭7以第2轉動軸Y及第1轉動軸X為中心轉動而第2角度β及第1角度α增減,亦維持吸入開口63的開口方向。如上述所示,與接頭7連結之吸入管8係在維持吸入開口63之開口方向的狀態,對本體6可在預設之角度範圍傾斜。藉由接頭7係能以第2轉動軸Y及第1轉動軸X為中心轉動,即第2角度β及第1角度α可增減,與第1圖之扭轉方向A的動作及傾斜方向B的動作無關,可維持於本體6之底面64對被打掃面平行的狀態。即,吸入開口63與被打掃面之距離不變。因此,可抑制吸入開口63之周邊的真空度降低,而可一面良好地維持吸入性能一面操作本體6。
從第9圖至第12圖表示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在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沿著本體6的寬度方向之接頭7及吸入管8的大小係比本體6之最大寬度W小。又,如第12圖所示,接頭7係在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具有經由通過在平面圖上之本體6之寬度方向的中心並垂直於底面64的平面對稱的形狀。
在以下的說明,將例如形成於傢具之間等的寬度之狹窄的間隙稱為「狹窄部」。又,如以往之打掃工具所示,將在打掃工具的本體之長度方向的中央具有接頭者稱為「中央接頭式打掃工具」。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可使從本體6之遠位端62至接頭7的長度比中央接頭式打掃工具之從本體之端部至接頭的長度長。在打掃具有本體6的寬度 W以上之寬度的狹窄部時,藉由將本體6從遠位端62之側插入狹窄部,可將本體6向內部插入至比中央接頭式打掃工具更深。因此,可易於打掃狹窄部。在平面圖上使本體6以接頭7為中心轉動時的轉動半徑比中央接頭式打掃工具長。可高效率地使用本體6之長度方向的長度。可擴大使本體6轉動時之打掃範圍,而可在短時間進行高效率的打掃。
在本發明,亦可在本體6之近位端61的一端之面不連接接頭7。在本發明,亦可在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不連接接頭7。在本發明,只要接頭7位於比遠位端62接近近位端61的位置即可。即,只要將接頭7配置於比本體6之長度方向的中央更接近近位端61的位置即可。只要接頭7比遠位端62接近近位端61的位置,就可將本體6向狹窄部插入至比中央接頭式打掃工具更內部。
第13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之使用形態的立體圖。第14圖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之其他的使用形態的立體圖。第13圖表示沿著寬度方向移動本體6之使用形態。第14圖表示沿著長度方向移動本體6之使用形態。以下將第13圖所示之使用形態亦稱為「L字形態」,將第14圖所示之使用形態亦稱為「I字形態」。
使用者係在使用真空吸塵器1打掃時,藉握把手9之手,可操作打掃工具2之本體6的方向。例如,藉由把手9在第1圖所示之扭轉方向A轉動,接頭7轉動,而本體6的方向變化。藉由使用者扭轉把手9,可改變從本身觀察前後地移動時之本體6的方向。在此情況,本體6的方向係例如可在L 字形態與I字形態之間改變。例如,藉由將本體6的方向設定成L字形態,可易於打掃寬廣處。藉由將本體6的方向設定成I字形態,可易於打掃狹窄部等狹窄處。在L字形態與I字形態之間本體6的方向變化時,本體6係可在不會離開被打掃面下轉動。在本實施形態,此時之本體6的轉動半徑係在平面圖上,與本體6的長度L大致同程度。
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因應於狀況,可使打掃工具2之使用形態在L字形態與I字形態之間變化。例如,在打掃房間之中央等寬廣處的情況,藉由在L字形態使用打掃工具2,可使打掃範圍變成寬廣。例如,在打掃傢具之間隙等之狹窄部的情況,藉由在I字形態使用打掃工具2,可將本體6插入狹窄部的內部。只是改變本體6之方向,就可應付包含寬廣處及狹窄處之多樣之場面的打掃。可減少因應於打掃場所之附件的拆下及換裝的必要性,而可減輕使用者之負擔。
本體6的長度L係10cm以上較佳。若本體6的長度L係10cm以上,可使在L字形態使用打掃工具2的情況及藉扭轉方向A的動作使本體6轉動之情況的打掃範圍變成充分地寬廣。本體6的長度L係30cm以下較佳。若本體6的長度L係30cm以下,在遠離接頭7的位置之吸入開口63的端部,亦可確保可充分地吸入塵埃的吸入力。
若是本實施形態,藉由在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連接接頭7,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因為可使在平面圖上以接頭7為中心使本體6轉動時之轉動半徑變成更大,所以可實現更高效率的打掃。抑制從被打掃面至接頭7之高度,因為易打 掃沙發之下等的低處,所以可提高打掃工具2之操作性。可向狹窄部之更內部插入本體6。因此,可尤其易於打掃狹窄部。
如第9圖、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在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沿著本體6的寬度方向之接頭7及吸入管8的大小係比本體6之最大寬度W小。根據這種構成,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若狹窄部的寬度是本體6之最大寬度W以上,將打掃工具2設定成I字形態,可插入該狹窄部,而可打掃該狹窄部。
如第12圖所示,接頭7位於本體6的寬度方向之實質上中央。即,在平面圖上,接頭7與近位端61之端面的連接部位於本體6的寬度W之實質上中央。根據這種構成,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將打掃工具2設定成I字形態並插入狹窄部時,可更確實地抑制接頭7及吸入管8成為障礙。在移動打掃工具2時,本體6難離開被打掃面,維持高吸入性能,而且可提高操作性。
本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包括上鎖機構26。上鎖機構26係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第1角度α從該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本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係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接頭7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轉動。固持角度係90°以下的角度,是預設之角度。亦可固持角度係例如與第11圖中之第1角度α相等的角度。亦可固持角度係例如可在L字形態使用打掃工具2的角度。在本實施形態,在接頭7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轉動中第1角度α變成與固持角度相等時,上鎖機構26動作成固定第1角度 α。在本實施形態,說明打掃工具2包括一個上鎖機構26的情況,但是在本發明,亦可打掃工具包括複數個上鎖機構。
第15圖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所包括之上鎖機構26的圖。第15圖係從對第1轉動軸X及吸入管8之長軸82垂直的方向觀察接頭7的圖。第15圖係局部是剖面圖。第15圖表示上鎖機構26動作成固定第1角度α之狀態。如第15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包括第1凹部261、銷262、彈簧263以及第2凹部264。第1凹部261形成於接頭7的第1轉動部71。銷262插入第1凹部261。銷262係可移動成自第1凹部261的突出長度變化。彈簧263係設置於第1凹部261內。彈簧263係在自第1凹部261之突出長度變大的方向對銷262偏壓。接頭7的第2轉動部72具有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的外周面721。第1凹部261係與第2轉動部72的外周面721相對向。第2凹部264形成於第2轉動部72的外周面721。第2凹部264係在第1角度α變成與固持角度相等時位於與第1凹部261相對向的位置。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不相等時,銷262的前端係與未形成第2凹部264之部的外周面721接觸。在第1角度α變成與固持角度相等時,因為銷262的前端可對外周面721滑動,所以接頭7的第1轉動部71係以第1轉動軸X為中心可對第2轉動部72轉動,而第1角度α可變化。第1角度α變成與固持角度相等時,藉由被彈簧263推壓,銷262突出,而銷262的一部分插入第2凹部264。即,成為第15圖所示之狀態。在第15圖所示之狀態,藉銷262阻止第1轉動部71對第2轉動部72轉動。因此,阻止第1角度α 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
若是本實施形態,藉由包括上鎖機構26,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第13圖所示之L字形態使用時,藉由上鎖機構26動作,可固持成第1角度α不變。在L字形態使用時,從使用者觀察,吸入管8使本體6前進或後退。在此時,藉本體6與被打掃面之間的摩擦力,如下所示之力作用。從使用者觀察,在吸入管8使本體6前進時,欲使第1角度α縮小之力作用。從使用者觀察,在吸入管8使本體6後退時,欲使第1角度α擴大之力作用。若無上鎖機構26,從使用者觀察,每當吸入管8使本體6前進或後退,第1角度α變化,或把手9被扭轉,而難打掃。相對地,若是本實施形態,藉由包括上鎖機構26,在L字形態使用時,可抑制第1角度α的變化,而可得到優異的操作性。
在L字形態使用時,為了迴避地板之段差或往別的位置移動的目地,可能將把手9操作成從被打掃面抬起本體6。在此時,若無上鎖機構26,因接頭7在第1角度α擴大之方向轉動,所以本體6傾斜成遠位端62降低。從該狀態再使本體6著地於被打掃面時,具有遠位端62碰撞被打掃面的可能性。相對地,若是本實施形態,藉由包括上鎖機構26,在L字形態從被打掃面抬起本體6時,可抑制本體6傾斜,而可維持本體6的底面64及吸入開口63對被打掃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之狀態。因此,可使本體6圓滑地或易於再著地於被打掃面。
在上鎖機構26阻止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時,在使第1角度α變化之方向臨限值以上之力作 用的情況,亦可構成為自動地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在此情況,該臨限值係滿足以下的條件較佳。在L字形態,從使用者觀察,吸入管8使本體6前進或後退時,不自動地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較佳。在L字形態吸入管8從被打掃面抬起本體6時,不自動地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較佳。
在已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的情況,第1角度α再度變成可變化。在此情況,亦可第1角度α係比固持角度小的銳角。即,亦可在第1角度α可變化之角度範圍的中途有固持角度。
本第1實施形態的打掃工具2包括釋放機構27,該釋放機構27係因應於施加於上鎖解除鈕25的操作,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如第1圖所示,上鎖解除鈕25係設置於把手9之操作部的例子。如第15圖所示,釋放機構27包括鋼線28。鋼線28的一端係與上鎖機構26的銷262連結。在上鎖機構26動作之狀態拉鋼線28時,銷262被拉入第1凹部261內,而銷262從第2凹部264脫離,藉此,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雖省略圖示,鋼線28的另一端側係沿著接頭7及吸入管8,延伸至把手9的內部。在把手9,內建將上鎖解除鈕25被按時的動作變換成拉鋼線28之動作的機構(省略圖示)。在上鎖機構26動作之狀態時,使用者按上鎖解除鈕25時,拉鋼線28,而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若是本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使用者係在藉上鎖機構26固定第1角度α之狀態時希望改變 第1角度α的情況。改變固持把手9之手指的位置,只是按上鎖解除鈕25,就可解除藉上鎖機構26之對第1角度α的固定。因此,不必在遠離本體6與吸入管8的方向對把手9施力。因此,因為本體6不會傾斜成本體6的遠位端62側離開被打掃面,所以可確實地抑制吸入性能暫時降低。又,因為不需要進行以腳等壓住本體6的動作,所以不會發生麻煩。
本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及釋放機構27的構成係一例。本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及釋放機構27係可替換成可發揮相同或類似的功能之其他的構成。例如,亦可替代上述之釋放機構27,作成藉電性信號傳達被施加於上鎖解除鈕25的操作,使致動器動作,藉此,解除上鎖機構26的構成。
在第13圖所示之在L字形態使用時,第2角度β可變化。本第1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不會妨礙第2角度β變化。因此,在第13圖所示之在L字形態使用時,因為上鎖機構26不會妨礙第2角度β變化,所以可使操作性變成良好。至少在L字形態使用時,即至少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只要上鎖機構26不妨礙第2角度β變化,就可得到與上述類似之效果。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16圖至第18圖,說明第2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第16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2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A的側視圖。第17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2實施形態之打 掃工具2的側視圖。第18圖係第2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A的平面圖。在第18圖,以二點鏈線之虛擬直線表示接頭7的外形。第16圖至第18圖表示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而且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
第16圖至第18圖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的打掃工具2A包括上鎖機構29。如第18圖所示,上鎖機構29包括從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所突出的一對突出部291。突出部291具有接觸面292。如第17圖所示,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呈長方形。突出部291形成於該長方形之上側的2個角部之各個。
在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使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將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插入一對突出部291之間。在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插入一對突出部291之間的狀態,一對接觸面292與接頭7的第1轉動部71接觸。在此狀態,藉一對接觸面292與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的摩擦力,固定接頭7的動作。在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插入一對突出部291之間的狀態,被固定成第1角度α及第2角度β不變。依此方式,上鎖機構29係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而且第2角度β為90°時,可阻止第1角度α與第2角度β變化。
從第16圖之狀態,藉由在第1角度α變大方向對本體6及吸入管8施力,可解除藉上鎖機構29之固定。從第16圖之狀態,藉由使吸入管8對本體6轉動成第1角度α變大,接頭7之第1轉動部71脫離一對突出部291之間。藉此,解除藉上鎖機構29之固定。
如第18圖所示,一對接觸面292係如以下所示傾 斜。在突出部291之根部的位置之一對接觸面292之間的距離係比在突出部291之前端的位置之一對接觸面292間的距離短。根據這種構成,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將接頭7插入一對突出部291之間時,接頭7的位置愈深入一對突出部291之間的內部,接觸面292與接頭7之間的摩擦力變成愈大。因此,上鎖機構29可更確實地固定接頭7。在解除上鎖機構29時,在接頭7從一對突出部291之間脫離的過程,接觸面292與接頭7之間的摩擦力逐漸降低。因此,可減輕解除上鎖機構29所需之力。
如第16圖所示,在本第2實施形態之固持角度相當於在第1角度α可變化之範圍最小的角度。在上鎖機構29已固定第1角度α及第2角度β之狀態時,在平面圖上,吸入管8係位於本體6的遠位端62與接頭7之間較佳。
若是第2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上鎖機構29已固定第1角度α及第2角度β之狀態時,打掃工具2A成為可自立之狀態,或接近可自立之狀態。在不使用而預先放置打掃工具2A時,或者暫時中斷打掃而做別的事時等,藉上鎖機構29固定第1角度α及第2角度β,可易於使打掃工具2A自立或使打掃工具2A立靠於壁等。
如第16圖所示,接頭7的下端位於與本體6之底面64相同的高度。如第17圖所示,在從與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時,接頭7的端部係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的圓弧形。即使接頭7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轉動,亦接頭7的下端維持與本體6之底面64相同的高度。根據這種構成, 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使用時,影響吸入管8向下推接頭7之力時,藉由接頭7的下端與被打掃面接觸,可確實地抑制本體6之遠位端62側從被打掃面浮起。因此,可更提高操作性。相對地,在使用時,影響吸入管8向下推接頭7之力時,若接頭7的下端與被打掃面不接觸,根據槓桿原理,具有本體6之遠位端62側從被打掃面浮起的可能性。
[第3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19圖及第20圖,說明第3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第19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3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B的側視圖。第20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3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B的側視圖。第19圖及第20圖表示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而且第2角度β為90°之狀態。
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的打掃工具2B包括上鎖機構33。上鎖機構33包括支撐部331與一對突出部332。如第19圖所示,支撐部331係從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突出。在本體6被放置於被打掃面時,支撐部331係至少局部地位於接頭7與被打掃面之間。即,支撐部331至少局部地位於將本體6的底面64向接頭7之下側所延伸的虛擬平面與接頭7之間。一對突出部332係從支撐部331對上方,即底面64垂直的方向突出。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與一對突出部332之間的距離係如以下所示。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在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與突出部332之間, 可插入接頭7。本第3實施形態之固持角度相當於在第1角度α可變化的範圍最小的角度。
如第20圖所示,從與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時之一對突出部332之間的距離具有第2角度β為90°時可插入接頭7之大小。從第20圖之狀態接頭7以第2轉動軸Y為中心轉動時,接頭7插入本體6的近位端61與任一個突出部332之間。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藉由接頭7可插入本體6的近位端61與突出部332之間,第2角度β係可變化。在第2角度β為90°時,因為接頭7可插入一對突出部332之間,所以第1角度α可從固持角度向更大的角度變化。第1角度α成為比固持角度大的角度時,接頭7插入一對突出部332之間。
在接頭7已插入本體6的近位端61與任一個突出部332之間的狀態,第2角度β成為90°以外的角度。在此狀態,藉由接頭7與突出部332接觸,阻止第1角度α成為比固持角度大的角度。
若依據第3實施形態,變成如以下所示。上鎖機構33係在第2角度β為90°時容許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上鎖機構33係在包含90°之既定角度範圍有第2角度β時,亦可容許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在第20圖所示的構成,從與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時之一對突出部332之間的距離係比第2角度β為90°時之接頭7的寬度稍大。因此,在包含90°之既定角度範圍有第2角度β時,容許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 在該角度範圍無第2角度β時,藉由接頭7插入本體6的近位端61與任一個突出部332之間,阻止第1角度α成為大於固持角度的角度。依此方式,本第3實施形態的上鎖機構33係在至少包含90°之角度範圍有第2角度β時,容許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而在該角度範圍無第2角度β時,阻止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
若依據本第3實施形態,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第13圖所示之在L字形態使用時,第1角度α變成與固持角度相等,而第2角度β成為90°以外的角度。在此狀態,藉上鎖機構33阻止第1角度α從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因此,從使用者觀察,在吸入管8使本體6前進或後退時,可抑制第1角度α的變化,而得到優異的操作性。又,在L字形態從被打掃面抬起本體6時,可抑制本體6傾斜,而可維持本體6之底面64及吸入開口63成為對被打掃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之狀態。因此,可使本體6圓滑且易於再著地於被打掃面。在第1角度α與固持角度相等時,上鎖機構33不會妨礙第2角度β變化。因此,在L字形態使用時,因為第2角度β可自如地變化,所以可得到優異之操作性。在第14圖所示之在I字形態使用時,第2角度β成為90°。在第2角度β為90°時,上鎖機構33不會妨礙第1角度α變化。因此,在I字形態使用時,因為第1角度α可自如地變化,所以可得到優異之操作性。
如第19圖所示,支撐部331的下面位於與本體6之底面64相同的高度。根據這種構成,可得到以下之效果。在使用時,影響吸入管8向下推接頭7之力時,藉由支撐部331 的下面與被打掃面接觸,可確實地抑制本體6之遠位端62側從被打掃面浮起。因此,可更提高操作性。亦可支撐部331的下面未必位於與本體6之底面64相同的高度。在本體6被放置於被打掃面時,藉由支撐部331至少局部地位於接頭7與被打掃面之間,可得到與上述類似之效果。
[第4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21圖至第23圖,說明第4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第21圖係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C的立體圖。第22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觀察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C的側視圖。第23圖係從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觀察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C的側視圖。
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C係替代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7,包括接頭7A。如第22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接頭7A係被配置於本體6之近位端61與遠位端62之間,而且比遠位端62接近近位端61位置。如第21圖所示,接頭7A包括第1轉動部71A及第2轉動部72A。第2轉動部72A係對本體6連接成可在第2轉動軸Y之周圍轉動。第1轉動部71A係對第2轉動部72連接成可在第1轉動軸X之周圍轉動。在第21圖中,以一點鏈線表示第1轉動軸X及第2轉動軸Y。第2轉動軸Y係對第1轉動軸X位於扭轉的位置。在本實施形態,第2轉動軸Y係對本體6的長度方向實質上平行。第1轉動軸X係對第2轉動軸Y實質上垂直。從第21圖至第23圖,表示 第2角度β為90度之狀態。第22圖表示第1角度α為銳角之狀態。第23圖表示第1角度α為鈍角之狀態。
亦可本第4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C包括構造與第1實施形態之上鎖機構26相同的上鎖機構。如本第4實施形態所示,在本發明,亦可在本體6之近位端61的端面不連接接頭。在本發明,只要接頭位於比遠位端62接近近位端61之位置,即對本體6之長度方向的中央偏向近位端61側的位置即可。
若是本第4實施形態,藉由使接頭7A轉動,可將在本體6的寬度方向之打掃工具2C的尺寸選擇性地變更成僅本體6的寬度,或對本體6的寬度附加接頭7A的尺寸。藉此,在與本體6之寬度一樣窄的場所,亦可插入打掃工具2C並打掃。藉由使第2角度β接近0°或接近180°,可使在高度方向之打掃工具2C的尺寸變成與本體6之高度相同的程度。因此,在高度方向之間隙窄的場所,亦可插入打掃工具2C並打掃。
[第5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第24圖,說明第5實施形態,主要說明與上述之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係簡化或省略說明。第24圖係第5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1A的立體圖。第24圖所示之真空吸塵器1A係例如是無電線型式之充電式的真空吸塵器。本第5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1A包括打掃工具2及吸塵器本體5A。
本第5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的本體6、接頭7、吸入管8以及上鎖機構26的構造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相同或類似。亦可本第5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1A係替 代與第1實施形態之打掃工具2相同或類似的打掃工具,具有與從第2實施形態至第4實施形態之任一個打掃工具相同或類似的打掃工具。
吸塵器本體5A之外形係圓柱形。吸塵器本體5A包括收容單元14A及集塵單元15A。收容單元14A及集塵單元15A之外形係圓柱形。集塵單元15A係可拆裝地被安裝於收容單元14的下側。把手9係與吸塵器本體5之上部連結。在第24圖中,把手9之中心軸及吸塵器本體5A之中心軸係以一點鏈線表示。亦可把手9之中心軸係與吸塵器本體5A之中心軸一致。亦可把手9之中心軸係與收容單元14A及集塵單元15A之中心軸一致。
在本第5實施形態,打掃工具2的吸入管8係未經由吸入軟管4地與吸塵器本體5A連接。吸入管8係與集塵單元15A的內部相通。亦可吸入管8之中心軸係對吸塵器本體5A之中心軸平行。使用者係在使用真空吸塵器1A時,藉由握把手9,一面支撐吸塵器本體5A之重量一面打掃。本第5實施形態之真空吸塵器1A包括被收容於收容單元14A之內部的電動送風機24A。亦可電動送風機24A之中心軸係與收容單元14A之中心軸一致。
在第5實施形態,把手9具有中心軸與電動送風機24之中心軸一致之棒狀的部位。亦可把手9之整體的形狀係中心軸與電動送風機24之中心軸一致之棒狀的形狀。若依據這些的構成,可得到以下之效果。使用者所握住之位置與吸塵器本體5A之重心的距離變近。藉此,尤其,在扭轉把手9 之情況所需的力可小。結果,在使用真空吸塵器1A時減輕作用於使用者之手的負載,可更提高操作性。
在第5實施形態,把手9係以前端部之截面積比在長度方向之中心的截面積更大的方式所形成。因此,在抬起本體6時等,即使使用者之手從把手9滑動,亦直徑相對地粗的前端部發揮阻止脫手的作用。結果,在使用真空吸塵器1時抑制把手9從手滑落,而可更提高操作性。
在第1至第5實施形態,亦可在打掃工具的本體6,包括用以藉由在被打掃面攪拌而從被打掃面揚起塵埃之轉動刷等的攪拌器(省略圖示)。使該攪拌器轉動之驅動手段係例如亦可是馬達,亦可是藉空氣流轉動的渦輪機。
在第1至第5實施形態,以真空吸塵器用之打掃工具為例來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之打掃工具係未限定為真空吸塵器用之打掃工具。本發明之打掃工具係例如亦可應用於地板用抹布。在應用於地板用抹布的情況,打掃工具的本體可固持打掃用之纖維品或海綿等。在應用於真空吸塵器用以外之打掃工具的情況,亦可本體不包括吸入開口,棒部係不包括第1吸入通道之棒狀的構件即可,接頭係不包括第2吸入通道即可。
1‧‧‧真空吸塵器
2‧‧‧打掃工具
3‧‧‧連接管
4‧‧‧吸入軟管
5‧‧‧吸塵器本體
6‧‧‧本體
7‧‧‧接頭
8‧‧‧吸入管
9‧‧‧把手
10‧‧‧操作開關
11‧‧‧軟管連接口
12‧‧‧電源線
13‧‧‧車輪
25‧‧‧上鎖解除鈕
A‧‧‧扭轉方向
B‧‧‧傾斜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打掃工具,包括:本體,係具有近位端、遠位端以及在使用時與被打掃面相對向的底面,從該近位端至該遠位端的長度比對從該近位端往該遠位端之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更長;棒狀或管狀之棒部;接頭,係位於比該遠位端接近該近位端的位置,將該棒部與該本體連接成可改變是該棒部之長軸對該本體之該長度方向的角度之第1角度;以及上鎖機構,係在該第1角度與90°以下之固持角度相等時,阻止該第1角度從該固持角度向相異之角度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接頭係與相當於該本體之該近位端之一端的面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包括作為握柄之把手;該接頭被配置於該把手之轉動時的中心軸線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接頭係將該棒部與該本體連接成可改變是包含與該本體之該長度方向平行的虛擬直線和該棒部之該長軸的虛擬平面與該本體的底面之間的角度之第2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上鎖機構係至少在該第1角度與該固持角度相等時,不妨礙該第2角度變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包括: 作為握柄之把手;該把手所包括之操作部;以及釋放機構,係因應於施加於該操作部的操作,解除藉該上鎖機構之對該第1角度的固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上鎖機構係在至少包含90°之角度範圍有該第2角度時,容許該第1角度從該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而在該角度範圍無該第2角度時,阻止該第1角度從該固持角度向相異的角度變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上鎖機構係在該第1角度與該固持角度相等,而且該第2角度是90°時,阻止該第1角度及該第2角度變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上鎖機構係包含從該本體所突出的支撐部;在該本體被放置於被打掃面時,該支撐部係至少局部地位於該接頭與該被打掃面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接頭係包括:第1轉動部,係可轉動成該第1角度變化;及第2轉動部,係可轉動成是包含與該本體之該長度方向平行的虛擬直線和該棒部之該長軸的虛擬平面與該本體的底面之間的角度之第2角度變化。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第2轉動部係對該本體連接成可在與該本體之該長度方向實質上平行的第2轉動軸之周圍轉動;該第1轉動部係對該第2轉動部連接成可在實質上垂直於 該第2轉動軸之第1轉動軸的周圍轉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打掃工具,其中該本體係在該底面具有吸入開口;該棒部係具有第1吸入通道;該接頭係具有對該吸入開口及該第1吸入通道流體式地連接之第2吸入通道。
  13. 一種真空吸塵器,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打掃工具。
TW105105385A 2015-11-02 2016-02-24 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TWI623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0898 WO2017077568A1 (ja) 2015-11-02 2015-11-02 掃除具及びバキューム掃除機
??PCT/JP2015/080898 2015-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6024A true TW201716024A (zh) 2017-05-16
TWI623294B TWI623294B (zh) 2018-05-11

Family

ID=5866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385A TWI623294B (zh) 2015-11-02 2016-02-24 打掃工具及真空吸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045055B2 (zh)
JP (1) JP6540820B2 (zh)
CN (3) CN112956947B (zh)
AU (1) AU2015413756B2 (zh)
TW (1) TWI623294B (zh)
WO (1) WO2017077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971B (zh) * 2019-04-11 2023-03-10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洗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63517A (en) * 1953-12-28 1956-09-18 Karl I Strand Broom or mop handle connection
JPS5816886B2 (ja) * 1982-05-13 1983-04-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じゅうたん洗浄ノズル
US4819293A (en) * 1988-01-11 1989-04-11 Aquality, Inc. Adapter and pole assembly
JP2841251B2 (ja) 1991-10-04 1998-12-24 三菱電機ホーム機器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床ブラシ
USD359853S (en) * 1994-04-16 1995-07-04 Schwaebische Buerstenfabrik Hans Haug Kg Broom head
JPH08117159A (ja) * 1994-10-26 1996-05-14 Yuko Hosaka 掃除機および掃除機用吸引ノズル
TW428474U (en) 1997-05-30 2001-04-01 Hitachi Ltd Suction nozzle of a vacuum cleaner and vacuum cleaner naving the same
JP2963413B2 (ja) 1997-05-30 1999-10-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口体
SE509783C2 (sv) * 1997-07-29 1999-03-08 Stig Olsson Anordning vid städmaskin
TW425276B (en) * 1997-11-17 2001-03-11 Hitachi Ltd Vacuum cleaner
JP3597366B2 (ja) 1998-01-26 2004-12-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及び電気掃除機
JPH10258005A (ja) 1998-03-04 1998-09-29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及び電気掃除機用吸口部
JP3457909B2 (ja) 1999-02-08 2003-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
US6345408B1 (en) * 1998-07-28 2002-02-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nd nozzle unit therefor
JP3868679B2 (ja) 1999-09-14 2007-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掃除機
JP3597429B2 (ja) 1999-11-29 2004-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及び電気掃除機
JP2001218706A (ja) 2000-02-14 2001-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1269294A (ja) * 2000-03-23 2001-10-02 Sharp Corp 電気掃除機
EP1955636A3 (en) * 2002-04-25 2010-04-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Vacuum-cleaner suction tool
ES2382653T3 (es) 2002-05-22 2012-06-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spiradora y boquilla de succión empleada en la misma
JP3826846B2 (ja) 2002-05-22 2006-09-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KR100498618B1 (ko) * 2002-11-25 2005-07-07 송영소 진공청소기용 흡입기구
JP2004173966A (ja) 2002-11-27 2004-06-24 Zojirushi Corp 電気掃除機
US6889917B2 (en) * 2003-03-10 2005-05-10 S.C. Johnson & Son, Inc. Cleaning device with universal motion quick disconnect head
JP3849667B2 (ja) 2003-05-08 2006-11-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04337499A (ja) * 2003-05-19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A2537584C (en) * 2003-09-03 2011-11-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ulti-surfaces cleaning implement
JP3868954B2 (ja) 2003-12-22 2007-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掃除機
JP2004337638A (ja) 2004-09-03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06247077A (ja) 2005-03-10 2006-09-21 Sharp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6255373A (ja) 2005-03-17 2006-09-28 Takatoshi Yamada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回転吸い口付き掃除機
JP2006334301A (ja) 2005-06-06 2006-1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DE102005032488A1 (de) * 2005-07-04 2007-01-11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Fahrbares Bodenreinigungsgerät
KR100730233B1 (ko) 2006-03-07 2007-06-19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용 보조 브러시
JP4726708B2 (ja) * 2006-06-08 2011-07-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08012361A (ja) 2007-10-03 2008-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JP4896166B2 (ja) 2009-01-21 2012-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ティック型電気掃除機
JP2010227465A (ja) 2009-03-30 2010-10-1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電気掃除機及びその吸口体
US20120090639A1 (en) * 2010-10-15 2012-04-19 Leroy Heldman Shirley's solutions systems
JP5656327B2 (ja) 2010-11-29 2015-01-21 弘 坂下 シーリングファン用清掃具
JP2013070837A (ja) 2011-09-28 2013-04-2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電気掃除機
JP2013094211A (ja) 2011-10-28 2013-05-20 Panasonic Corp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13132477A (ja) * 2011-12-27 2013-07-08 Toshiba Corp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5865700B2 (ja) 2011-12-27 2016-02-17 株式会社東芝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02942032U (zh) * 2012-12-03 2013-05-22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复位的吸尘器地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413756A1 (en) 2018-04-12
CN108348118B (zh) 2021-07-13
JP6540820B2 (ja) 2019-07-10
CN113545702B (zh) 2023-02-10
US11819179B2 (en) 2023-11-21
WO2017077568A1 (ja) 2017-05-11
JPWO2017077568A1 (ja) 2018-03-01
TWI623294B (zh) 2018-05-11
US20190021563A1 (en) 2019-01-24
US20210274988A1 (en) 2021-09-09
CN112956947A (zh) 2021-06-15
NZ740668A (en) 2021-02-26
US20240032749A1 (en) 2024-02-01
CN113545702A (zh) 2021-10-26
US11045055B2 (en) 2021-06-29
CN108348118A (zh) 2018-07-31
CN112956947B (zh) 2022-08-16
AU2015413756B2 (en)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03220B1 (ko) 보관 구성을 제공하기 위해 접이식 막대를 가지는 진공 청소기
TWI742170B (zh) 用於真空吸塵器的清潔頭
CN212186355U (zh) 具有稳定器的清洁头以及具有该清洁头的真空吸尘器
JP5865700B2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US20240032749A1 (en) Cleaning tool, electric cleaner and cordless vacuum cleaner
KR101455477B1 (ko) 전기 청소기
JP2010125008A (ja) 電気掃除機
KR101464836B1 (ko) 흡입구체 및 전기 청소기
JP6202120B2 (ja) 掃除具及び電気掃除機
JP7400858B2 (ja) 掃除具、電気掃除機、及びコードレス型掃除機
JP6763455B2 (ja) 掃除具及びバキューム掃除機
TW201714570A (zh) 真空吸塵器之清掃頭以及真空吸塵器
US20180228327A1 (en) Maneuverable Cordless Stick Vacuum
KR200220647Y1 (ko) 진공청소기의 본체 기립구조
NZ740668B2 (en) Cleaning tool and vacuum cleaner
KR20230086156A (ko) 청소기
JP2010110483A (ja) 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