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2682A - 印刷基板檢查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基板檢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2682A
TW201512682A TW103127590A TW103127590A TW201512682A TW 201512682 A TW201512682 A TW 201512682A TW 103127590 A TW103127590 A TW 103127590A TW 103127590 A TW103127590 A TW 103127590A TW 201512682 A TW201512682 A TW 2015126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tray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m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8040B (zh
Inventor
Toshiaki Hanaoka
Shigetaka NAKANO
Hirokazu Uemura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2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0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H05K1/0268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electrical inspection or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06Apparatus therefor, e.g. test stations, drivers, analysers, conveyors
    • G01R31/2808Holding, conveying or contacting devices, e.g. test adapters, edge connectors, extender boar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1Specific types of tests or tests for a specific type of fault, e.g. thermal mapping, shorts testing
    • G01R31/2812Checking for open circuits or shorts, e.g. solder bridges; Testing conductivity, resistivity or imped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 G01R1/0730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 G01R1/07314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the body of the probe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est object, e.g. bed of nails or probe with bump contacts on a rigid support
    • G01R1/07328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the body of the probe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est object, e.g. bed of nails or probe with bump contacts on a rigid support for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G01R1/07335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the body of the probe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est object, e.g. bed of nails or probe with bump contacts on a rigid support for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or double-sided contacting or for testing boards with surface-mounted devices (SM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05Bar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47Carriers and holders
    • H05K2203/0165Holder for hold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during processing, e.g. during screen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查印刷基板的導通及絕緣的良否的檢查裝置,其無需考慮印刷基板的翹曲或扭轉,而且能同時檢查印刷基板的雙面。 本發明的檢查裝置1中,對載置於平板狀的托盤3的印刷基板2,以由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的狀態進行檢查。當進行檢查時,使用升降單元6使上檢查模具4下降,而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載置於平板狀的托盤3的印刷基板2。該狀態下,使設於上檢查模具4的檢查銷接觸於印刷基板2的上表面上所形成的配線,從而對於檢查銷與配線間的導通或絕緣進行檢查。

Description

印刷基板檢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檢查印刷基板的導通不良及絕緣不良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
一般而言,作為檢查印刷基板的導通不良及絕緣不良的方式,有銷接觸(pin contact)方式與非接觸方式。其中,於銷接觸方式的檢查裝置中,複數個檢查銷各自的端部透過連接器,而電性連接於對檢查對象基板的電性導通的狀態進行判定的控制部。而且,於使檢查銷的前端接觸於檢查對象基板上所設的配線的狀態下,向檢查銷間施加電壓而測量電阻值,藉此,判斷導通及絕緣的良否。
於上述銷接觸方式的檢查裝置中,當檢查對象為可撓性印刷基板時,為了不會因印刷基板的翹曲或扭轉而產生檢查不良,採取了多種對策。
專利文獻1的先前技術欄中記載的檢查裝置中,將檢查用印刷基板載置於安裝有真空墊片的平板上,對可撓性印刷基板進行真空吸附而將其固定於平板,於此狀態下對其進行檢查。若於此種狀態下進行檢查,則即便檢查銷抵觸於墊片,印刷基板亦不會變形,故而,能進行準確的檢查。
對此,專利文獻1的實施方式欄中記載的檢查裝置中,利用 夾持器夾住可撓性印刷基板的緣部,於此狀態下進行拉伸,於印刷基板成為平面的狀態下,使檢查銷的前端接觸於印刷基板的墊片。
根據此檢查裝置,即便未利用真空墊片吸附印刷基板而將其固定,亦可進行檢查。進而,因能同時進行雙面的檢查,故而能縮短檢查所需的時間。
另一方面,當製造可撓性印刷基板時,多數情況下,於一片片狀印刷基板複數形成相同形狀的配線圖案,檢查結束後,切斷片狀印刷基板,分離成獨立的印刷基板。此種印刷基板是以片材的狀態進行檢查。
當檢查印刷基板時,須製成專用的模具,該模具中,於與印刷基板的檢查部位對應的位置配置有檢查銷。該模具中,檢查銷的數量越多則價格越高,故而,對於上述的片狀印刷基板,準備具有對應個別印刷基板數量的檢查銷的檢查模具,一面使片材的位置錯開,一面對各別的印刷基板進行檢查。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7-529008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的先前技術欄所記載的、於吸附印刷基板的狀態下進行檢查的類型之檢查裝置中,須對印刷基板的每一單面進行檢查。而且,須配合印刷基板的移動而使平板移動、或每當移動時須解除吸附且於移動後再次吸附印刷基板,故而,檢查裝置的構造變得複雜化且大型化。
進而,於吸附印刷基板的狀態下進行檢查的檢查裝置中,須對於雙面形成有配線的印刷基板的每一單面進行檢查、且於單面的檢查結束後使片材翻轉,故而,至檢查完成為止須花費時間。
另一方面,如專利文獻1的實施方式欄所記載,於利用夾持器夾住可撓性印刷基板的緣部的狀態下進行檢查的裝置中,雖能同時進行雙面檢查,但至檢查結束為止期間,為了不產生翹曲或扭轉,須持續拉伸印刷基板,需要有能準確地控制張力的夾持器,故而,檢查裝置價格升高。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對印刷基板進行吸附或拉伸,而且能同時檢查印刷基板的雙面的檢查裝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係使檢查銷接觸於至少一個面形成有配線的印刷基板的該配線的規定部位,並且透過上述配線而向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從而檢查上述印刷基板的導通或絕緣的良否;其特徵在於具備:板狀的托盤,其載置上述印刷基板且由絕緣材料形成;上檢查模具,其對上述印刷基板的上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及下檢查模具,其對下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升降單元,其使配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上方的上述上檢查模具下降,且利用上述上檢查模具及下檢查模具夾住處於載置於上述托盤的狀態的印刷基板,藉此,使上述上檢查模具的檢查銷與上述印刷基板的配線接觸;檢查單元,其向上述上檢查模具的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並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及控制單元,其控制上述升降單元的動作。
此處,較佳為,上述下檢查模具的檢查銷係穿過形成於上述 托盤的開口部而接觸於上述印刷基板的下表面的配線,上述檢查單元向上述上檢查模具及下檢查模具的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並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
而且,較佳為,於上述托盤的上表面安裝有第1導銷,該第1導銷係插入至上述印刷基板上所形成的定位用孔。同樣,較佳為,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上表面安裝有第2導銷,該第2導銷係插入至上述印刷基板及托盤上各自形成的定位用孔。
較佳為,本發明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具備一對基板搬送單元,其於水平方向對載置於上述托盤的印刷基板進行搬送,該基板搬送單元具備:托盤台,其載置有上述托盤的端部,且上表面安裝有第3導銷,該第3導銷係插入至該托盤上所形成的定位用孔;及夾頭,其與該托盤台一同抓持上述托盤。
此處,較佳為,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以上述托盤台能於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構成,當檢查結束後,使載置於上述托盤台的托盤上升,且自上述印刷基板的定位用孔取下上述下檢查模具的第2導銷。同樣,較佳為,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當對載置於上述托盤台的托盤進行搬送時,使上述托盤台上升至不接觸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位置為止,當進行檢查時,使上述托盤台下降至上述托盤載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位置為止。
而且,較佳為,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當上述托盤載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時,使上述夾頭鬆開對上述托盤的抓持。
較佳為,本發明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中,於沿上述一對基板搬送單元的移動路徑而設置的一對滑動平台之間設置有基板反轉單元,該 基板反轉單元係使載置於上述托盤的印刷基板的方向反轉,該基板反轉單元係由如下部件構成:平台,其載置上述托盤;旋轉機構,其使該平台旋轉;及第1升降機構,其使該平台於上下方向移動。
而且,較佳為,本發明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中,於沿上述一對基板搬送單元的移動路徑而設置的一對滑動平台之間設置有識別標記賦予機構,該識別標記賦予機構係對上述印刷基板上所形成的複數個配線圖案中判定為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賦予識別用標記。
此處,較佳為,上述識別標記賦予機構係由衝孔單元構成,該衝孔單元具備: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其以夾住上述印刷基板的方式彼此撞擊,從而於該印刷基板開孔;滑件,其使該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於與上述基板搬送單元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及第2及第3升降機構,其使該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各自於上下方向移動。
若使用本發明的檢查裝置,係於將印刷基板載置於托盤的狀態下進行搬送及檢查,無需考慮到印刷基板的翹曲或扭轉,故而,檢查裝置的構造變得簡單,對結果而言,能低價地製造裝置。而且,能同時檢查印刷基板的雙面,故而,能縮短檢查所需的時間。
1‧‧‧基板檢查裝置
2‧‧‧印刷基板
3‧‧‧托盤
4‧‧‧上檢查模具
5‧‧‧下檢查模具
6‧‧‧升降單元
7‧‧‧基板搬送單元
8‧‧‧控制單元
9‧‧‧檢查單元
11‧‧‧基板反轉單元
12‧‧‧衝孔單元
101‧‧‧基台
102、603‧‧‧平板
103、607‧‧‧安裝件
111‧‧‧平台
112‧‧‧旋轉軸
113、123、604、705、715、721‧‧‧氣缸
121‧‧‧上衝孔器
122‧‧‧下衝孔器
124‧‧‧滑件
201‧‧‧配線
202、302、303‧‧‧定位用孔
203‧‧‧墊片
301、504、713‧‧‧導銷
304‧‧‧開口部
401、501‧‧‧檢查板
402、502‧‧‧支撐板
403、503、601‧‧‧支柱
411、412‧‧‧板
413‧‧‧押出構件
414‧‧‧罩體
415‧‧‧押出銷
416、420‧‧‧壓縮彈簧
417‧‧‧探針
418‧‧‧檢查銷
419‧‧‧基座
422‧‧‧絕緣管
423‧‧‧導線
602‧‧‧頂板
605、706、716、723‧‧‧活塞桿
606、708、731‧‧‧線性導軌
701‧‧‧滑動平台
702‧‧‧滑動塊體
704‧‧‧導引安裝板
707、717‧‧‧連結板
711‧‧‧懸臂基座
712‧‧‧托盤台
718‧‧‧氣缸安裝板
724、716‧‧‧銷
727‧‧‧胺基甲酸酯片材
800‧‧‧處理器
801、901‧‧‧輸入顯示部
802、903‧‧‧記憶部
902‧‧‧測量部
904‧‧‧控制部
圖1係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的主要構成構件的正視圖。
圖2係自圖1的X-X線觀察下方時、實施形態1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 的俯視圖。
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1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的電系統的構成的塊狀圖。
圖4係表示托盤及載置於托盤的印刷基板的一例的俯視圖。
圖5係表示自下方仰視載置於托盤的印刷基板2的一部分時的狀態的圖。
圖6係實施形態1的上檢查模具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7係實施形態1的基板搬送單元的正視圖。
圖8係上述基板搬送單元的俯視圖。
圖9係上述基板搬送單元的側視圖。
圖10係對印刷基板檢查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11係對上檢查模具與下檢查模具的動作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正視圖。
圖12係表示實施形態2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的基板反轉單元與衝孔單元的構成的俯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1)
<印刷基板檢查裝置的構成>
圖1係自正面觀察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的印刷基板檢查裝置(以下,簡稱為「檢查裝置」)的主要構成構件的圖,圖2係自圖1的X-X線觀察下方的圖,圖3係表示檢查裝置的電系統的構成的塊狀圖。再者,圖2中省 略了支柱601,且考慮到易看性,僅以2點鏈線來表示托盤3的輪廓。
本實施形態的檢查裝置1主要用於對表背雙面形成有配線的可撓性印刷基板(以下,亦簡稱為「印刷基板」)進行檢查,且由如下部件構成:對印刷基板2的上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的上檢查模具4、同樣對下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的下檢查模具5、使上檢查模具4於上下方向移動的升降單元6、及於水平方向對載置有印刷基板2的托盤3進行搬送的一對基板搬送單元7。
於對檢查裝置1的各部分的構成進行說明之前,對於本發明的檢查裝置的特徵點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檢查裝置的第1特徵點在於:對於上述的可撓性印刷基板2,在載置於平板狀的托盤3的狀態下進行檢查。如先前技術欄中的說明所述,於以可撓性印刷基板為對象的習知的檢查裝置中,為了不會因印刷基板的翹曲或扭轉而產生檢查不良,而於對印刷基板進行真空吸附從而固定於平板的狀態下進行檢查,或於利用夾持器使基板的緣部拉伸的狀態下進行檢查。
對此,本發明的檢查裝置中,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載置於平板狀的托盤3的印刷基板2,於此狀態下進行檢查。若在載置於托盤3的狀態下對可撓性印刷基板2進行檢查,則印刷基板不會產生翹曲或扭轉,故而,無需吸附印刷基板或利用夾持器進行拉伸。進而,因能採用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載置於托盤3的印刷基板2這一簡單的構成,故而,能使檢查裝置的的成本大幅降低。
圖4(a)中表示托盤3的一例,圖4(b)中表示載置於托 盤3的印刷基板2的一例。於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製作的平板狀的托盤3,形成有4根導銷301、複數個定位用孔302及303、以及複數個開口部304。另一方面,於印刷基板2,形成有配線201與定位用複數個孔202。
導銷301兼用於防止印刷基板2的脫落,藉由將導銷301分別插入至設於印刷基板2的對向位置的4個孔202,而使印刷基板2牢固地固定於托盤3。因此,當使用基板搬送單元7搬送托盤3時,印刷基板2不會自托盤3脫落或出現位置偏離。
形成於托盤3的左右兩端部的4個孔302係當利用基板搬送單元7搬送托盤3時使用,且若於安裝在托盤台712的導銷713(參照圖7)已插入至孔302的狀態下搬送托盤3,則托盤3不會自基板搬送單元7脫落。
形成於托盤3的其他孔303與形成於印刷基板2的對向位置的孔202係對應於檢查模具的定位用孔,藉由將設於下檢查模具5的導銷504插入至該等孔,使印刷基板2相對於下檢查模具5而準確地定位。
設於托盤3的複數個開口部304係當檢查時用於使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銷接觸於印刷基板2的下表面上所形成的配線201的檢查對象部位(例如墊片)。藉由於托盤3設置開口部304,從而,即便於印刷基板2載置於托盤3的狀態下,亦能無障礙地進行檢查。
當進行檢查時,使用升降單元6使上檢查模具4下降,而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來夾住載置於平板狀的托盤3的印刷基板2。該狀態下,使設於各檢查模具的檢查銷接觸於印刷基板2的墊片等,從而檢查配線的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
參照圖5,對形成於托盤3上的開口部304的位置與大小進 行說明。圖5表示自下方仰視載置於托盤3的印刷基板2的一部分的狀態。圖中,糙粒狀的部分表示印刷基板2,2點鏈線的框表示開口部304。於圖5(a)與圖5(b)中,形成於托盤3的開口部304的大小與數量不同。
開口部304的大小固定為必要最小限度,尤其是於印刷基板2上形成有狹縫的部位,為了使印刷基板2不會產生翹曲或扭轉,須考慮到開口部設置的位置與大小。
圖5(a)、(b)所示的印刷基板2具備3根枝部2a、2b及2c,且於枝部的周圍形成有狹縫。而且,於各個枝部,形成有配線201的一部分即墊片203。當進行檢查時,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印刷基板2,且於使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銷穿過開口部304而接觸於墊片203的狀態下,向檢查銷間施加電壓。
如圖5(a)所示,若設有大小包括3根枝部2a、2b及2c的所有墊片203在內的開口部304,則有時,枝部2a、2b及2c的前端因自重而彎曲從而產生翹曲或扭轉,從而使檢查銷不接觸於作為目標的墊片203。對此,如圖5(b)所示,若於與3根枝部2a、2b及2c的墊片對向的位置,分別形成有面積比較小的開口部304,則枝部2a、2b及2c幾乎不彎曲,從而能避免因翹曲或扭轉而使檢查銷不接觸於墊片203的危險性。
如以上說明所述,印刷基板2係於由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且藉由導銷504與定位用孔202而準確地定位的狀態下受到檢查,故而,能進行高精度的檢查。關於檢查步驟,將於下文中參照圖10及圖11進行詳述。
再者,托盤3的導銷301、孔302、303及開口部304的位置 或大小會根據印刷基板2上所形成的配線圖案的形狀或重複的間距而有所不同。因此,須準備形狀與作為對象的印刷基板對應的托盤。
本發明的檢查裝置的第2特徵點在於,對於複數形成有相同形狀的配線圖案的印刷基板2的檢查而言,有時,將對象區域進行劃分而分複數次進行。如上文所述,當製作印刷基板時,於面積大的1塊片狀印刷基板2,複數形成相同形狀的配線圖案,當檢查結束之後,將其等切斷而分離為個別的印刷基板。本發明的檢查裝置係以切斷之前的片狀印刷基板2作為對象而進行檢查。
圖4(b)所示的示例中,於印刷基板2,有規則地排列有左右一對的5列的相同形狀的配線圖案,合計為10個配線圖案。若欲同時對該等10個配線圖案進行檢查,則檢查模具需要數量龐大的檢查銷,故而,檢查模具價格變高。而且,對於基板的接觸不良的比例增加。為了避免此情況,於本發明的檢查裝置中,使用具備數量與左右一對配線圖案對應的檢查銷的檢查模具來進行檢查。
當使用此種檢查模具進行檢查時,為了對印刷基板2上形成的所有的配線圖案進行檢查,須使載置有印刷基板2的托盤3於水平方向移動。因此,使用一對基板搬送單元7、7。
每當對左右一對配線圖案進行檢查時,托盤3藉由配置於下檢查模具5左右的一對基板搬送單元7、7而於水平方向(圖2中箭頭A所示的方向)搬送。基板搬送單元7具備如下功能:對載置於托盤台712的托盤3的端部,於由夾頭725夾住的狀態下於水平方向搬送;及將托盤3載置於下檢查模具5之上。關於基板搬送單元7,於下文中參照圖式進行詳述。
再者,本發明的檢查裝置最適宜作為雙面形成有配線的可撓性印刷基板的檢查裝置,但並不限於雙面形成有配線的可撓性印刷基板的檢查。於僅一個面形成有配線的可撓性印刷基板或硬質的印刷基板的檢查中,亦可有效利用上述2個特徵點,而自動地且於短時間內進行印刷基板的檢查。
當於僅一個面形成有配線的可撓性印刷基板的檢查中使用本發明的檢查裝置,則可代替下檢查模具5,而準備具有與下檢查模具5相同的形狀及構造、但不具有檢查銷的模具,將托盤載置於其上而進行檢查。
繼而,參照圖3,對於檢查裝置1的電系統的構成進行說明。檢查裝置1具備:控制單元8,其控制升降單元6及基板搬送單元7的動作;及檢查單元9,其向上檢查模具4及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銷間施加電壓,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雖未圖示,但控制單元8及檢查單元9係收容於另外設置的檢查裝置的殼體內。
控制單元8係由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構成,且基於自輸入顯示部801輸入且儲存於記憶部802的資料,控制升降單元6及基板搬送單元7的動作。
若具體進行說明,則升降單元6係藉由驅動氣缸而使上檢查模具4於上下方向移動。另一方面,基板搬送單元7係藉由對馬達或氣缸進行驅動,而於水平方向搬送載置有印刷基板2的托盤3、或使其於垂直方向移動。
控制單元8中的輸入顯示部801係由觸控面板式的液晶設備構成,且輸入為了使升降單元6及基板搬送單元7動作而需要的資料,而 且顯示該資料。記憶部802係由快閃記憶體等構成,且儲存自輸入顯示部801輸入的資料。
另一方面,檢查單元9係由個人電腦構成,且具備輸入顯示部901、測量部902、記憶部903及控制部904。其中,控制部904的功能係藉由利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未圖示)執行自記憶部903讀出的程式而實現。
檢查單元9中的輸入顯示部901係由觸控面板式的液晶設備構成,且係為了輸入導通或絕緣的良否判定時所需的資料、及為了顯示導通或絕緣的良否判定結果而使用。
測量部902係經由印刷基板2的配線201,向上檢查模具4及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銷中的、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
記憶部903通常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器)構成,且用於儲存自輸入顯示部901輸入的程式或資料、判定結果的資料等。
控制部904係對於測量部902所測量出的電阻值、與儲存於記憶部903的良品的印刷基板的電阻值進行比較,而判定作為對象的印刷基板的導通或絕緣的良否。判定結果係儲存於記憶部903,且根據需要而顯示於輸入顯示部901。
繼而,對於圖1所示的檢查裝置1的各構成構件進行說明。首先,對於升降單元6及上檢查模具4進行說明。升降單元6係使上檢查模具4於上下方向移動者。
升降單元6係由如下部件構成:頂板602,其藉由設置於基 台101的4根支柱601而支承;平板603,其支撐上檢查模具4;氣缸604,其氣缸本體安裝於頂板602,活塞桿605的前端經由接頭而固定於平板603;及線性導軌606,其安裝於平板603的四角,且與支柱601一同對平板603的上下活動進行導引。
上檢查模具4安裝於平板603。具體而言,於平板603的下表面設置有左右一對長形的安裝件607、607,藉由將上檢查模具4的支撐板402的左右兩端部插入至該安裝件607的槽內,而將上檢查模具4安裝於平板603。
若使氣缸604的活塞桿605縮回,則平板603會沿支柱601上升,相反,若使活塞桿605伸長,則平板603會沿支柱601下降。再者,圖中,為了避免麻煩,而省略了向氣缸604供給壓縮空氣的管體(tube)或管道(pipe)。
繼而,對於上檢查模具4進行說明。上檢查模具4係由如下部件構成:檢查板401,其具有複數個檢查銷;支撐板402,其用於將上檢查模具4安裝於升降單元6的平板603,且由平板狀的合成樹脂製作;及複數個支柱403,其將檢查板401固定於支撐板402。雖未圖示,但檢查板401與支撐板402之間的空間成為自檢查板401的檢查銷引出的導線的通路。
圖6係檢查板401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6(a)表示檢查前的狀態,圖6(b)表示檢查中的狀態。
檢查板401係積層有由絕緣性的樹脂所製作的2塊板411及412而成。於主板411安裝有押出構件413與探針417,於導引板412形成有對檢查銷進行導引的導引孔424。
押出構件413係對導引板412向離開主板411的方向進行擠壓者。押出構件413係由如下部件構成:有底圓筒狀的罩體414,其固定於主板411;圓柱狀的押出銷415,其插入至罩體414;及壓縮彈簧416,其插入至罩體414與押出銷415之間。當不進行檢查時,導引板412藉由壓縮彈簧416的反彈力而離開主板411。
探針417係當進行檢查時使檢查銷418抵接於印刷基板2的檢查對象部位(例如圖5所示的墊片203)者。探針417係由如下部件構成:檢查銷418、固定於主板411的有底圓筒狀的基座(socket)419、插入至基座419與檢查銷418的後端部421之間的壓縮彈簧420、及安裝於基座419的後端部的防觸電用絕緣管422。
檢查銷418、壓縮彈簧420及基座419係由導電性的金屬製作,且導線423連接於基座419的後端部。如圖6(a)所示,檢查銷418藉由壓縮彈簧420而一直嚮導引板412側賦能。
再者,圖6中,於主板411分別安裝有一個押出構件413與探針417,但實際的檢查板401上,係於長方體狀的主板411的4角分別安裝有押出構件413,以使推壓導引板412的力變得均等。而且,探針417係分別安裝於與印刷基板2的檢查對象部位對向的位置。
當進行檢查時,若藉由升降單元6使上檢查模具4下降,且使上檢查模具4隔著印刷基板2及托盤3而接觸於下檢查模具5,則如圖6(b)所示,藉由氣缸604的壓力而使壓縮彈簧416縮回。結果,檢查銷418的前端自導引孔424露出而接觸於印刷基板2的配線201。
如上文所述,檢查銷418、基座419及壓縮彈簧420係由導 電性的材料製作,故而,若藉由檢查單元9而向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418之間施加恆定電壓,則電流會經由配線201而流至該等檢查銷間。若利用內設於測量部902的測量器來測量檢查銷間的電阻值,且於控制部904,將該值與儲存於記憶部903的良品的印刷基板的值進行比較,則能判定印刷基板的導通或絕緣的良否。
再者,圖6所示的檢查板401的構造為一例,但並不限於該構造。只要能發揮同樣的功能,則亦可採用其他構造的檢查板。
返回至圖1及圖2的說明,對下檢查模具5進行說明。下檢查模具5係對形成於印刷基板2的下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者,且由如下部件構成:檢查板501,其具有複數個檢查銷;支撐板502,其用於將下檢查模具5安裝於固定在基台101上的平板102,且由平板狀的合成樹脂製作;及複數個支柱503,其將檢查板501固定於支撐板502。檢查板501、支撐板502及支柱503的功能係與上檢查模具4的檢查板401、支撐板402及交柱403各自的功能相同,故而省略說明。
下檢查模具5係安裝於固定在基台101上的平板102。於平板102的左右設置有一對長形的安裝件103、103,藉由將下檢查模具5的支撐板502的左右兩端部插入至該安裝件103的槽,而將下檢查模具5安裝於平板102。
上述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的不同點在於:上檢查模具4可藉由升降單元6而於上下方向移動,與此相對,下檢查模具5係經由平板102而固定於基台101;及於檢查板501安裝有印刷基板2的定位用導銷504,且於上檢查模具4的對向部位形成有收容導銷504的孔(未圖示)。
藉由將設於檢查板501的4個部位的導銷504插入至形成於印刷基板2的對向位置的定位用孔202(參照圖4),而使印刷基板2相對於下檢查模具5準確地定位,從而使檢查銷無誤地接觸於檢查對象部位的配線(例如墊片)201。
當進行檢查時,驅動升降單元6而使平板603下降,利用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夾住載置於托盤3的印刷基板2。當檢查結束後,驅動升降單元6而使平板603上升之後,將其保持於圖1所示的位置。
繼而,參照上述的圖1及圖2、以及圖7~圖9,對於基板搬送單元7進行說明。圖7係圖1的一對基板搬送單元7、7中的左側的單元的正視圖,圖8係該單元的俯視圖,圖9係該單元的側視圖。
再者,圖中,為了避免麻煩,而省略了向氣缸供給壓縮空氣的管體或閥、連接於馬達或各種感測器與控制單元8之間的配線。而且,圖中表示有將構件固定的螺栓或螺母,但其等為通用的緊固構件,故而不標注符號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基板搬送單元7係於水平方向搬送載置有印刷基板2的托盤3者。如圖2所示,於下檢查模具5的左右,沿移動路徑而設置有剖面呈矩形的一對滑動平台701。滑動平台701係用於在水平方向搬送托盤3的構件,若使收容於平台內的滾珠螺桿(未圖示)旋轉,則滑動塊體702會於滑動平台701上向箭頭A所示的方向移動。
於藉由螺栓而固定於滑動塊體702上的支撐板703,搭載有用於使托盤3於垂直方向(圖7中箭頭B所示的方向)移動的構件、及用於支撐所搬送的托盤3的構件。
於支撐板703的上表面,藉由螺栓等安裝有導引安裝板704與第1氣缸705。而且,於氣缸705的活塞桿706的上部,經由接頭而安裝有第1連結板707的一端,而且,隔著導引安裝板704,於第1連結板707的另一端安裝有剖面呈L字型的懸臂基座711。
於導引安裝板704的側面,安裝有對懸臂基座711的升降進行導引的第1線性導軌708。第1線性導軌708係由安裝於導引安裝板704的軌道709、及安裝於懸臂基座711的塊體710構成。若使第1氣缸705的活塞桿706縮回或伸長而使連結板707上下活動,則塊體710沿軌道709上下活動,從而能使懸臂基座711順暢地升降。
於懸臂基座711的前端的上表面,安裝有兩端設置有導銷713的托盤台712,如圖1所示,於托盤3的端部搭於該托盤台712的狀態下搬送托盤3。此時,將導銷713插入至形成於托盤3的端部的定位用孔302(參照圖3)。
於第1連結板707的下表面安裝有第2氣缸715,於活塞桿716的前端,經由接頭而安裝有剖面呈L字狀的第2連結板717。進而,於該第2連結板717的兩端部,分別經由螺栓而安裝有剖面呈U字狀的一對氣缸安裝板718、718。
於氣缸安裝板718的槽內收容有第3氣缸721。氣缸721的後部經由銷722而以可旋轉的狀態安裝於氣缸安裝板718,且活塞桿723的前端經由鉸鏈銷724而連結於夾頭725。
夾頭725係夾住載置於托盤台712的托盤3的端部者,且經由配置於下部的銷726而以可旋轉的狀態安裝於氣缸安裝板718。若使活塞 桿723縮回,則如圖7中的2點鏈線所示,夾頭725以銷726為支點而逆時針旋轉,而使夾頭725鬆開對托盤3的抓持。於夾頭725的下表面貼附有胺基甲酸酯片材727,防止當由夾頭725與托盤台712夾住托盤3時產生的晃動。
於氣缸安裝板718與懸臂基座711之間,設置有第2線性導軌731。如圖9所示,第2線性導軌731係由與氣缸安裝板718平行地安裝於懸臂基座711的上表面的軌道732、及安裝於氣缸安裝板718的下表面的塊體733構成,且對於氣缸安裝板718的向水平方向(圖7及圖8中為箭頭C所示的方向)的移動進行導引。
能使氣缸安裝板718於水平方向移動的原因在於:當作業人員將托盤3安裝於托盤台712時或自托盤台712卸下托盤3時,使夾頭725不會成為阻礙。藉由使氣缸安裝板718後退,而使夾頭725退避至托盤3不會接觸的位置為止。
<基板檢查裝置的動作>
繼而,進而參照上述的各圖式,圖10及圖11,對本發明的檢查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圖10係表示檢查裝置1的動作的流程的流程圖,圖11係對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的動作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側視圖。
於開始作業之前,基板搬送單元7於圖2所示的位置待機。而且,托盤台712保持於高於下檢查模具5的位置。此時,夾頭725成為鬆開的狀態,進而,夾頭725藉由線性導軌731而後退,故而,當作業人員將托盤3載置於托盤台712時不會成為阻礙。
首先,作業人員將托盤3的兩端部安裝於一對基板搬送單元 7各自的托盤台712(步驟S11)。作業人員將安裝於托盤台712的4根導銷713分別插入至形成於托盤3的兩端部的定位用4個孔302(參照圖4),從而將托盤3載置於托盤台712(參照圖2)。
繼而,若作業人員按下控制單元8的按鈕,則第2氣缸715的活塞桿716伸長而使氣缸安裝板718前進,之後,第3氣缸721的活塞桿723伸長,夾頭725以銷726為中心而旋轉,且與托盤台712之間抓持托盤3的端部(參照圖7,步驟S12)。
繼而,如圖4(b)所示,作業人員將印刷基板2載置於托盤3,並且為了使印刷基板2不會自托盤3脫落而將托盤3的導銷301插入至印刷基板2的孔202(步驟S13)。藉此,完成搬送托盤3的準備。
之後的動作係基於控制單元8的記憶部802(參照圖3)內所儲存的數據而自動進行。若作業人員按下控制單元8的開始按鈕,則滑動平台701受到驅動而使滑動塊體702於水平方向移動,且將托盤3搬送至最初進行檢查的配線圖案到達下檢查模具5的上方為止(步驟S14)。
該狀態如圖11(a)所示。下檢查模具5位於藉由夾頭725所抓持的托盤3的下方,而安裝於升降單元6的平板603上的上檢查模具4係位於該托盤3的上方。
若滑動塊體702移動且停止於指定的位置為止,則托盤搬送單元7的第1氣缸705受到驅動,活塞桿706縮回而使懸臂基座711下降。而且,於懸臂基座711下降的同時,第3氣缸721的活塞桿723縮回而使夾頭725以銷726為中心而旋轉(參照圖7),而使夾頭725鬆開對托盤3的抓持(步驟S15)。
該狀態如圖11(b)所示。此時,將透過形成於托盤3的孔303而安裝於下檢查模具5的4根導銷504,分別插入至形成於印刷基板2的定位用4個孔202。因定位用孔202的直徑與導銷504的根部分的直徑大致相等,故而,印刷基板2可藉由導銷504而準確地定位。
繼而,驅動升降單元6的氣缸604而使活塞桿605伸長,藉此,使上檢查模具4下降,且如圖11(c)所示,於利用上檢查模具4的檢查板401與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板501夾住托盤3的狀態下停止(步驟S16)。
於利用上檢查模具4的檢查板401與下檢查模具5的檢查板501夾住托盤3的狀態下,如圖6(b)所示,因壓力而使上檢查模具4的壓縮彈簧416收縮,從而使檢查銷418的前端自導引孔424露出,且接觸於形成在印刷基板2的上表面的配線201。
形成於印刷基板2的下表面的配線201亦與上檢查模具4同樣,壓縮彈簧收縮而使檢查銷的前端自導引孔露出,且接觸於形成在印刷基板2的下表面的配線201。
該狀態下,對印刷基板2的導通或絕緣進行檢查(步驟S17)。具體而言,檢查單元9的測量部902係向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418之間施加電壓,並且測量檢查銷間的電阻值,且將該值送至控制部904。
控制部904係對於測量出的檢查銷間的電阻值、與記憶部903內所儲存的良品的印刷基板的電阻值進行比較,對於作為檢查對象的印刷基板的導通或絕緣進行良否判定。藉由控制部904,將判定結果顯示於輸入顯示部901,進而寫入至記憶部903。
若檢查結束,則驅動升降單元6的氣缸604而使活塞桿605 縮回,藉此,上檢查模具4上升至圖11(d)所示的位置,且保持於該位置(步驟S18)。圖11(d)所示的上檢查模具4的位置係設定為低於圖11(b)所示的上檢查模具4的位置。其原因在於:使進行下次檢查時上檢查模具4的下降時間縮短。
繼而,基板搬送單元7的第1氣缸705受到驅動,活塞桿706伸長,懸臂基座711上升而使托盤3與下檢查模具5遠離。基板搬送單元7的第3氣缸721係於略微遲於托盤3的上升開始的時刻進行動作,活塞桿723伸長,夾頭725以銷726為中心而順時針旋轉,且與托盤台712之間再次抓持托盤3的端部(步驟S19)。
當托盤3上升時,藉由導銷504而固定於下檢查模具5的印刷基板2由定位用孔202脫離導銷504,且由下檢查模具5分離。最後,托盤3上升至圖11(a)所示的位置為止。
檢查單元9的控制部904係根據記憶部903內所儲存的檢查數據而確認印刷基板2的所有的配線圖案的檢查是否結束(步驟S20),當檢查未結束時(步驟S20中為否),返回至步驟S14,反復進行步驟S14~S19的處理。
另一方面,當控制部904判斷為印刷基板2的所有的配線圖案的檢查已結束時(步驟S20中為是),向控制單元8發送表示檢查已結束的數據。之後,控制單元8使上檢查模具4上升至圖11(a)所示的初始位置為止,並且,驅動滑動平台701而使基板搬送單元7移動至初始位置為止(步驟S21)。之後,作業人員將載置於托盤3的印刷基板2自托盤3卸下(步驟S22)。
雖圖10中未表示,但作業人員根據檢查單元9的輸入顯示部901所表示的檢查結果,於已自托盤3卸下的印刷基板2中的、判定為導通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的部位,黏貼顯示識別用標記的封條(seal)。
黏貼有識別用封條的印刷基板2係藉由未圖示的切割器按每個配線圖案而分離。將各自分離的印刷基板中、黏貼有識別用封條的基板廢棄,僅將良品的印刷基板作為成品而出貨。
返回至圖10的說明,於步驟S22的處理結束的時間點,作業人員判斷作為檢查對象的所有的印刷基板的檢查是否結束(步驟S23),當有檢查未結束的印刷基板時(否),返回至步驟S13的處理,而將新的印刷基板2載置於托盤3。
另一方面,當所有的印刷基板的檢查均已結束時(步驟S23中為是),轉移至步驟S24的處理,作業人員將托盤3自基板搬送單元7卸下。具體而言,若作業人員按下控制單元8的按鈕,則基板搬送單元7的第3氣缸721的活塞桿723縮回而使夾頭725以銷726為中心旋轉,使夾頭725鬆開對托盤3的抓持。進而,第2氣缸715的活塞桿716縮回,夾頭725後退。
之後,作業人員將托盤3自托盤台712卸下。此時,夾頭7位於退避位置,故而,當自托盤台712取下托盤3時,不會成為阻礙。
如上所述,若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檢查裝置,則無須考慮到可撓性印刷基板的翹曲或扭轉,故而,裝置的構成會變得簡單,對結果而言,能低價地製造檢查裝置。而且,能同時對印刷基板的雙面的配線進行檢查,故而,能縮短檢查所需的時間。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使用氣缸作為升降單元6及基板搬送單元7的驅動機構,但並不限於此。使用藉由油壓的氣缸、或電磁鐵而驅動的致動器作為驅動機構時,當然亦可實現同樣的功能。
(實施形態2)
本實施形態中,於實施形態1的檢查裝置1的滑動平台701的後部附近,設置有基板反轉單元11與衝孔單元12。圖12中表示配設於滑動平台701的後部附近的基板反轉單元11與衝孔單元12。以下,對於設置各個單元的理由與構成進行說明。
<基板反轉單元>
如上述的圖4(b)所示,於印刷基板2規則地形成有複數個相同的配線圖案。當印刷基板2的檢查結束之後,切斷印刷基板2而分離為獨立的印刷基板。
若對於圖4(b)所示的配線圖案進一步進行說明,則縱方向排列有5個的配線圖案各自靠近地配置有1個配線圖案、與使其反轉的配線圖案。如此,根據上述印刷基板,為了提高配線的密度,有時每隔1個間距使配線圖案的方向反轉而進行配置。
當各個配線圖案朝向相同的方向時,僅藉由反復利用基板搬送單元7搬送印刷基板2,便能對所有基板進行檢查。例如,當於1次檢查中對於左右排列的一對配線圖案進行檢查時,使用具有數量與一對配線圖案對應的檢查銷418的上檢查模具4與下檢查模具5,一面藉由基板搬送單元7使配線圖案錯開一個間距一面反復進行檢查,藉此,能對所有印刷基板2進行檢查。
對此,當對於每隔1個間距而使配線圖案的方向反轉的印刷基板進行檢查時,須準備具有2種檢查銷的檢查模具,該2種檢查銷係指與順向的排列圖案對應的檢查銷、及與逆向的排列圖案對應的檢查銷。然而,於檢查銷的數量多的情況下,檢查模具4及5的製作費用較高,從而會導致成本提高。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對於此種印刷基板,當順向的配線圖案的檢查結束之後,使用基板反轉單元11使印刷基板旋轉180度,之後,對於逆方向的配線圖案,以與順向同樣的順序對配線進行檢查。由此,無須準備具有2種檢查銷的檢查模具,故而能降低檢查成本。
參照圖12,對於基板反轉單元11的構成與動作進行說明。再者,基板反轉單元11的控制係由實施形態1中說明的控制單元8進行。
基板反轉單元11係由如下部件構成:平台111,其載置藉由基板搬送單元7搬送的托盤3;氣缸112,其使平台111旋轉;及氣缸113,其使平台111升降。
圖12中,以2點鏈線表示載置於平台111的托盤3的輪廓。於平台111的4角,分別設有導銷114。藉由將導銷114插入至形成於托盤3的對向位置的孔,而使托盤3相對於平台111定位,進而,能防止托盤3自平台111脫落。
於平台111的中心的下表面,連接有作為驅動機構的氣缸112的旋轉軸。旋轉軸設置於一對滑動平台701、701的中間點,故而,當藉由氣缸113使載置於平台111的托盤3旋轉180度時,托盤3相對於滑動平台701而保持於相同位置。
對基板反轉單元11的動作進行說明。關於平台111,當不使用時,為了不會妨礙基板搬送單元7對托盤3的搬送,使氣缸113的活塞桿(未圖示)縮回,而位於基板搬送單元7的托盤台712的下方。
順向的配線圖案的檢查已結束的印刷基板2係藉由基板搬送單元7而搬送至圖12中2點鏈線所示的位置為止。之後,夾頭725鬆開對托盤3的抓持,進而,夾頭725藉由線性導軌731而後退至不會阻礙托盤3卸下的位置為止。
該狀態下,藉由驅動氣缸113而使平台111上升且抵接於載置在托盤台712的托盤3,從而將托盤3提升。此時,導銷114插入至形成於托盤3的對向位置的孔。
托盤3於托盤台712的上方停止,且於該位置,氣缸112旋轉,從而使托盤3旋轉180度。
繼而,使氣缸113的活塞桿(未圖示)縮回而使平台111下降,且將已反轉的托盤3載置於托盤台712。平台111下降至托盤台712下方之後停止。
之後,夾頭725藉由線性導軌731而前進,進而,抓持載置於托盤台712的托盤3的端部。已反轉的托盤3被搬送至由檢查模具4、5進行檢查的位置為止,且按照上述的順序對逆方向的配線圖案進行檢查。
<衝孔單元>
如使用圖10的流程圖所作的說明所述,結束檢查的印刷基板2係按各個配線圖案而分離,僅將判定為良品的基板出貨。當進行分離時,若對判定為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賦予識別標記,則分割後,僅將該基 板廢棄即可,故而,能縮短區分所需的時間。
實施形態1中,將封條作為識別標記而貼附於作業人員判斷為不良的配線圖案,但該方法中,需要作業人員的手工作業,故而會導致成本提高,進而,會使檢查所需的時間變長。
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機構,設有識別標記賦予機構,該識別標記賦予機構係對於印刷基板的配線圖案中判定為不良的配線圖案賦予識別用標記。具體而言,為了使判定為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一目了然,而使用衝孔單元12,於判定為不良的配線圖案開孔,來作為識別標記。
如圖12所示,衝孔單元12係由如下部件構成:上衝孔器121與下衝孔器122、使下衝孔器122上下活動的氣缸123、及使氣缸123於水平方向移動的滑件124。衝孔單元12的控制係與基板反轉單元11同樣由控制單元8進行。
雖未圖示,但上衝孔器121與下衝孔器122係安裝於字狀的懸臂的上端部與下端部,且以能藉由滑件124而於水平方向一體移動的方式構成。再者,對於上衝孔器121亦設有使衝孔器上下活動的氣缸,且其可發揮與氣缸123同樣的功能,故而,自易看性的觀點出發,圖12中省略。
上衝孔器121於非動作時,藉由驅動未圖示的氣缸而保持於高於托盤台712的位置,以使得不會妨礙基板搬送單元7對托盤3的搬送。同樣,下衝孔器122係藉由驅動氣缸123而保持於低於托盤台712的位置。
繼而,對衝孔單元12的動作進行說明。當檢查結束之後, 藉由基板搬送單元7將托盤3搬送至滑動平台701的後部。當載置於托盤3的印刷基板2中的不良的配線圖案到達滑件124上時,基板搬送單元7停止。之後,藉由驅動滑件124,使上衝孔器121與下衝孔器122停止於托盤3的開口部304所在的位置。
該狀態下,若驅動氣缸(未圖示)而使上衝孔器121下降且驅動氣缸123而使下衝孔器122上升,則上衝孔器121與下衝孔器122會於夾住印刷基板2的狀態下撞擊,藉由衝孔而於印刷基板2形成孔。
如此,於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形成有孔的印刷基板2藉由基板搬送單元7而搬送至初始位置,之後,由作業人員的手自托盤3卸下。
已自托盤3卸下的印刷基板2係按每個配線圖案而分離,但因於導通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開設有孔,故而能簡單地分辨印刷基板的良否。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識別導通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的標記,係於印刷基板開設有孔,但識別標記並不限於此。如實施形態1的說明所述,亦可於印刷基板的相應部位貼附封條。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與升降單元6或基板搬送單元7同樣,使用氣缸作為基板反轉單元11及衝孔單元12的驅動機構,但當然亦可代替其等而採用利用油壓氣缸或電磁鐵的致動器。
而且,圖12中,基板反轉單元11的平台111與衝孔單元12的滑件124係以一部分重疊的狀態而設置,此係為了有效利用空間。只要不會阻礙平台111及下衝孔器122的升降,則即便設置於重疊的位置亦不會 產生大問題。
1‧‧‧基板檢查裝置
2‧‧‧印刷基板
3‧‧‧托盤
4‧‧‧上檢查模具
5‧‧‧下檢查模具
6‧‧‧升降單元
7‧‧‧基板搬送單元
101‧‧‧基台
102、603‧‧‧平板
103、607‧‧‧安裝件
401、501‧‧‧檢查板
402、502‧‧‧支撐板
403、503、601‧‧‧支柱
504‧‧‧導銷
602‧‧‧頂板
604‧‧‧氣缸
605‧‧‧活塞桿
606‧‧‧線性導軌
701‧‧‧滑動平台
712‧‧‧托盤台
725‧‧‧夾頭

Claims (11)

  1. 一種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使檢查銷接觸於至少一個面形成有配線的印刷基板的該配線的規定部位,並且經由上述配線而向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從而檢查上述印刷基板的導通或絕緣的良否;其特徵在於具備:板狀的托盤,其載置上述印刷基板、且由絕緣材料形成;上檢查模具,其對上述印刷基板的上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下檢查模具,其對下表面的配線進行檢查;升降單元,其使配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上方的上述上檢查模具下降,且利用上述上檢查模具及下檢查模具夾住處於載置於上述托盤的狀態的印刷基板,藉此,使上述上檢查模具的檢查銷與上述印刷基板的配線接觸;檢查單元,其向上述上檢查模具的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並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及控制單元,其控制上述升降單元的動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上述下檢查模具的檢查銷係穿過形成於上述托盤的開口部而接觸於上述印刷基板的下表面的配線,上述檢查單元向上述上檢查模具及下檢查模具的所選擇的2根檢查銷之間施加電壓,並且測量其間的電阻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於上述托盤的上表面安裝有插入至上述印刷基板上所形成的定位用孔之第1導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上表面安裝插入至上述印刷基板及托盤上各自形成的定位用孔之第2導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具備於水平方向對載置於上述托盤的印刷基板進行搬送之一對基板搬送單元,該基板搬送單元具備:托盤台,其載置有上述托盤的端部,且上表面安裝有插入至該托盤上所形成的定位用孔之第3導銷;及夾頭,其與該托盤台一同抓持上述托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以上述托盤台能於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構成,當檢查結束後,使載置於上述托盤台的托盤上升,且自上述印刷基板的定位用孔取下上述下檢查模具的第2導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當對載置於上述托盤台的托盤進行搬送時,使上述托盤台上升至不接觸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位置為止,當進行檢查時,使上述托盤台下降至上述托盤載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的位置為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中任一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上述基板搬送單元係當上述托盤載置於上述下檢查模具時,使上述夾 頭鬆開對上述托盤的抓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於沿上述一對基板搬送單元的移動路徑而設置的一對滑動平台之間設置有使載置於上述托盤的印刷基板的方向反轉之基板反轉單元,該基板反轉單元係由如下部件構成:平台,其載置上述托盤;旋轉機構,其使上述平台旋轉;及第1升降機構,其使上述平台於上下方向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於沿上述一對基板搬送單元的移動路徑而設置的一對滑動平台之間設置有對上述印刷基板上所形成的複數個配線圖案之中,判定為導通不良或絕緣不良的配線圖案,賦予識別用標記之識別標記賦予機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印刷基板檢查裝置,其中,上述識別標記賦予機構係由衝孔單元構成,上述衝孔單元具備: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其以夾住上述印刷基板的方式彼此撞擊,從而於上述印刷基板開孔;滑件,其使上述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於與上述基板搬送單元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及第2及第3升降機構,其使上述上衝孔器及下衝孔器各自於上下方向移動。
TW103127590A 2013-08-12 2014-08-12 Printed board inspection device TWI528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7429A JP5797240B2 (ja) 2013-08-12 2013-08-12 プリント基板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682A true TW201512682A (zh) 2015-04-01
TWI528040B TWI528040B (zh) 2016-04-01

Family

ID=5246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590A TWI528040B (zh) 2013-08-12 2014-08-12 Printed board inspec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97240B2 (zh)
KR (1) KR101735992B1 (zh)
CN (1) CN105358994B (zh)
TW (1) TWI528040B (zh)
WO (1) WO20150228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206B (zh) * 2016-03-22 2018-12-21 Yamaha Fine Technologies Co., Ltd. 檢查治具、檢查裝置及檢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85752Y1 (ko) * 2015-12-21 2018-02-19 (주)영우디에스피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용 프로브 유닛 클램핑 장치
JP6564345B2 (ja) * 2016-05-25 2019-08-21 ヤマハ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検査方法及び電気検査装置
JP6726077B2 (ja) * 2016-10-13 2020-07-22 ヤマハ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
JP6834548B2 (ja) * 2017-02-06 2021-0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支持構造、検査装置
CN107015058A (zh) * 2017-03-17 2017-08-04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装置
JP2019052914A (ja) * 2017-09-14 2019-04-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
EP3470857A1 (en) * 2017-10-10 2019-04-17 Fitech sp. z o.o. Press assembly for an in-circuit tester
JP7124834B2 (ja) * 2017-12-26 2022-08-24 日本電産リード株式会社 基板検査装置
KR102200527B1 (ko) * 2019-04-19 2021-01-11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소켓 보드 조립체
TWI692644B (zh) * 2019-06-18 2020-05-01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元件針測裝置
CN114829963A (zh) * 2019-12-20 2022-07-29 日本电产理德股份有限公司 检查装置
CN112285533A (zh) * 2020-10-20 2021-01-29 庄园 一种集成电路板自动化检测线
CN114428207B (zh) * 2022-04-06 2022-06-28 深圳市恒讯通电子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测试设备
CN115848769B (zh) * 2022-12-02 2023-11-14 苏州冠韵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贴标功能的工件智能测试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4468A (ja) * 1990-06-25 1992-02-21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セラミック配線基板の導通/絶縁検査装置
JPH0735808A (ja) * 1993-07-21 1995-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移動式回路基板両面検査装置
JP3313939B2 (ja) * 1995-06-13 2002-08-12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供給装置
JP4047456B2 (ja) * 1998-05-29 2008-02-13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CN2518113Y (zh) * 2001-12-14 2002-10-23 耀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测试用复合式模具
CN2658755Y (zh) * 2003-09-19 2004-11-24 王云阶 复合式治具
JP4481111B2 (ja) * 2004-08-26 2010-06-1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導体パターンの電気検査用前処理方法、導体パターンの電気検査方法、導体パターンの電気検査用前処理装置、導体パターンの電気検査装置、検査済み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検査済み半導体装置
JP4835317B2 (ja) * 2006-08-10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電気検査方法
JP2011185702A (ja) * 2010-03-08 2011-09-22 Yamaha Fine Technologies Co Ltd 回路基板の電気検査方法及び電気検査装置
JP2011242260A (ja) * 2010-05-18 2011-12-01 Gardian Japan Co Ltd 配線検査治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5206B (zh) * 2016-03-22 2018-12-21 Yamaha Fine Technologies Co., Ltd. 檢查治具、檢查裝置及檢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8040B (zh) 2016-04-01
JP2015036625A (ja) 2015-02-23
KR20160013992A (ko) 2016-02-05
CN105358994B (zh) 2016-10-12
CN105358994A (zh) 2016-02-24
KR101735992B1 (ko) 2017-05-15
WO2015022875A1 (ja) 2015-02-19
JP5797240B2 (ja)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8040B (zh) Printed board inspection device
JP6574036B2 (ja) 回路基板実装装置
US9910084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nspecting apparatus
JP2015036625A5 (zh)
KR101563286B1 (ko) 열차단부재 자동용접장치
KR101346952B1 (ko) Amoled 패널 검사를 위한 표시 패널 검사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40160496A1 (en) Size inspection device
JP4835317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電気検査方法
JP2007285727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配置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ーブカードを有する測定装置
CN105082007A (zh) 定位装置以及处理装置
JP6956598B2 (ja) 半導体試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素子の分離方法
TWI548026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handling unit and its application equipment
JP2016042048A (ja) 折り曲げ試験機
JP5424015B2 (ja) 基板保持装置及び基板検査装置
JP2015045603A (ja) 回路基板検査装置
TWM469489U (zh) 測試組件及其電性檢測裝置
JP6782001B2 (ja) 電気検査装置
KR101670484B1 (ko) 표시판 검사 장치, 표시판 검사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판 검사 방법
KR101545164B1 (ko) Tco 부품 삽입검사장치
CN212989518U (zh) 一种电子屏幕通电检测针模机构
JP2007107985A (ja) パネル基板の検査装置
JP3889527B2 (ja) 位置決め機構を備えたテープガイド装置
TWM466350U (zh) 自我調整式測試設備
JP2014075432A (ja) 基板支持装置および基板検査装置
JP2010038742A (ja) 回路断線検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