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8466A - 蛋白質 - Google Patents

蛋白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8466A
TW201418466A TW102135138A TW102135138A TW201418466A TW 201418466 A TW201418466 A TW 201418466A TW 102135138 A TW102135138 A TW 102135138A TW 102135138 A TW102135138 A TW 102135138A TW 201418466 A TW201418466 A TW 2014184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eq
protein
fructose
polynucleot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5916B (zh
Inventor
Ryan David Woodyer
Richard W Armentrout
Original Assignee
Tate & Lyle Ingredie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te & Lyle Ingredients filed Critical Tate & Lyle Ingredients
Publication of TW201418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5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59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90Isomerases (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02Monosaccha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2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an isomerase, e.g. fruct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501/00Racemaces and epimerases (5.1)
    • C12Y501/03Racemaces and epimerases (5.1) acting on carbohydrates and derivatives (5.1.3)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Abstract

一種包含多肽序列之蛋白,該多肽序列與SEQ ID NO:6、SEQ ID NO:2或SEQ ID NO:4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該蛋白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Description

蛋白質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以及一種編碼所述蛋白之核酸分子。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載體和一種含所述核酸分子之宿主細胞。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所述蛋白合成阿洛酮糖(allulose)之方法,以及按這種方式製造之阿洛酮糖。
發明背景
阿洛酮糖係一種“零熱量”甜味劑,並有認為與葡萄糖類似之甜度。其還具有類似於其他醣類之填充和褐變屬性。阿洛酮糖之主要目標市場係食品和飲料製造商,在其產品中,目前所用為葡萄糖、果糖或高果糖漿,而且正尋求顯著減少熱量卻不顯著改變糖成分所賦予之其他屬性,如:填充作用、褐變、質地和甜度。
在美國,阿洛酮糖並非通常認為安全(GRAS)之物質,但目前有一項待定之GRAS通知(GRN400)。阿洛酮糖存在於加工甘蔗和甜菜糖蜜、經蒸汽處理之咖啡、小麥植物產品和高果糖玉米糖漿。阿洛酮糖之典型日總攝入量估計為每天0.2克以上。D-阿洛酮糖係D-果糖之C-3差向異 構體,而阿洛酮糖和果糖結構之差異使得阿洛酮糖不能被人體代謝,因而其熱量為零。由於阿洛酮糖不含熱量,因此,認為其是一種有前途的候選甜味填充劑,而且,據稱在具甜味同時還能保持與典型單糖相似之性質。
酮糖-3-差向異構酶可使果糖和阿洛酮糖互相轉化。第8030035號美國專利和第WO2011/040708號PCT公佈中公開,可將來自農桿菌並具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與D-果糖反應,從而製造D-阿洛酮糖(阿洛酮糖之另一名稱)。
公開號為2011/0275138之美國專利公開了一種來自根瘤菌屬微生物之酮糖-3-差向異構酶。此蛋白對D或L-戊酮糖和D或L-己酮糖,特別是D-果糖和D-阿洛酮糖表現出了很高的特異性。該文檔還公開了一種使用蛋白製造酮糖之方法。
第100832339號韓國專利公開了一種中華根瘤菌YB-58菌株,該菌株能夠將果糖轉化成阿洛酮糖,並公開了一種用中華根瘤菌YB-58菌株之真菌體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
第1020090098938號韓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用大腸桿菌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其中,大腸桿菌係表達一種編碼一種阿洛酮糖-3異構酶之多核苷酸。
本發明之目的係改進阿洛酮糖之現有製備技術。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酮糖-3-差向異構酶,其在全細胞系統中之轉化率和體積產率高於之前報導。
發明概要
本發明係源於對3種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鑒別及表徵,其示例性氨基酸序列分別示於編號2、4和6之序列。可用該酮糖-3-差向異構酶將果糖轉化成阿洛酮糖。之前已將這些蛋白確定為假想蛋白,或確定為具有塔格糖異構酶活性。然而,本發明人現驚奇地發現這些酶有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本發明之第一方面係提供一種含多肽序列之蛋白,該序列與編號2之序列、編號4之序列或編號6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其特徵在於,所述蛋白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方便而言,該多肽序列與編號2之序列,編號4之序列或編號6之序列有至少80%、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有100%的序列同一性。
優選地,該多肽序列含編號13之序列。
優選地,該蛋白係固定於固體基質。
本發明之第二方面係提供用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蛋白合成阿洛酮糖之用途。
本發明之協力廠商面係提供一種核酸分子,該核酸分子含一種編碼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蛋白之多核苷酸序列。
優選地,該核酸分子含一種多核苷酸序列,其中:i)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之序列有至少70%、80%、 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是10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本發明之第四方面係提供一種載體,其特徵在於含一種本發明協力廠商面所述之核酸分子。
本發明之第五方面係提供一種宿主細胞,其特徵在於含一種本發明協力廠商面所述之重組核酸分子。
方便而言,該宿主細胞係一種酵母、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或一種哺乳動物,植物或其他細胞培養物。
優選地,該宿主細胞為大腸桿菌。
本發明之第六方面係提供用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蛋白製造之阿洛酮糖。
本發明之第七方面係提供一種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包括:i)提供一種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之蛋白;並ii)在可將果糖基質轉化為阿洛酮糖之條件下將蛋白與果糖基質接觸。本發明亦提供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可將果糖基質轉化為阿洛酮糖之條件下,將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蛋白與果糖基質接觸。
優選地,所述蛋白存在於宿主細胞中。
可選地,該蛋白呈分離形式。
為方便起見,這些條件包括將蛋白與果糖基質保持在25℃至75℃之間,優選保持在50℃至60℃之間,更優 選保持在52℃至55℃之間,更優選為55℃。
優選地,所述條件包括將蛋白和果糖基質保持在pH 4至pH 10之間。
優選地,所述條件包括將果糖基質濃度保持在75%至95%(W/V)之間。
本發明之第八方面係提供一種含多核苷酸序列之核酸分子,其中:i)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該核酸分子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多肽。如本發明之一方面所述,該核酸分子可呈分離形式。
本發明之第九方面係提供一種含重組核酸分子之宿主細胞,所述核酸分子包含一種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多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之特徵在於:i)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本發明之第十方面係提供一種含核酸分子之載體,所述核酸分子含一種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編碼一 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多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之特徵在於:i)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本發明之第十一方面係提供一種製備阿洛酮糖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i)提供一種含核酸分子之載體,所述核酸分子具有一種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之特徵在於:a)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b)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具有與編號5、編號1或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ii)合成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並被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之蛋白;iii)將果糖與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接觸,並將果糖和蛋白保持在可將果糖轉化成阿洛酮糖之條件下;並iv)至少對步驟iii)製造之阿洛酮糖進行部分純化。
在本文中,術語“多肽”、“肽”和“蛋白”可互換使用,用以指代氨基酸殘基聚合物。這些術語亦適用於一個或多個氨基酸殘基經修飾或殘基非天然存之氨基酸聚合 物,例如天然存在氨基酸及天然存在氨基酸酸聚合物之相應人工化學類比物。多肽未必呈“分離”形式,即未必處於天然存在時其周圍組分之外。
本文所用術語“氨基酸”係指天然存在和合成之氨基酸,以及具有與天然存在之氨基酸功能類似之氨基酸類似物和氨基酸模擬物。天然存在之氨基酸係指由遺傳密碼編碼之氨基酸,以及在細胞中翻譯後經修飾之氨基酸(例如:羥基脯氨酸、γ-羧基谷氨酸、O-磷酸絲氨酸)。短語“氨基酸類似物”係指與天然存在之氨基酸基本化學結構(α碳與氫、羧基、氨基、R基團結合)相同,但有一個經修飾的R基團或經修飾的骨幹(如絲氨酸、亮氨酸、蛋氨酸亞碸、蛋氨酸甲基鋶)之化合物。短語“氨基酸模擬物”係指一類與天然存在之氨基酸結構不同但有類似功能之化合物。應當理解為:由於遺傳密碼之簡並性,編碼特定多肽之核酸分子可能會具有一系列多核苷酸序列。例如:密碼子GCA、GCC、GCG和GCT都編碼丙氨酸這種氨基酸。
使用BLASTP演算法第2.2.2版(Altschul,Stephen F.,Thomas L.Madden,Alejandro A.Schäffer,Jinghui Zhang,Zheng Zhang,Webb Miller,and David J.Lipman(1997),"Gapped BLAST and PSI-BLAST:a new generation of protein database search programs",Nucleic Acids Res.25:3389-3402)及默認參數,可確定兩個序列之百分比“同一性”。尤其是,可用URL 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訪問互聯網進行BLAST演算法評價。
本文所用術語“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係指一種能催化酮糖之立體化學轉化,特別是果糖向阿洛酮糖之轉化的酶。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係指與相同條件下不含酶之反應混合物相比,所加每毫克酶(0.1單位/毫克)使果糖與阿洛酮糖之互變率增加至少10微摩爾/分鐘之能力。在其他實施例中,認為使果糖與阿洛酮糖之互變率增加至少0.05單位/毫克或0.2單位/毫克即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以下提供了一種測定酶使D-果糖向阿洛酮糖轉化之活性的適宜方法。將含1毫升D-果糖(50克/升)、Tris-HCL緩衝液(50mM,pH 8.0),以及0.5μM酶之反應混合物在55℃培養2分鐘。煮沸10分鐘後停止反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所得D-阿洛酮糖量。將一個酶活性單位定義為在pH 8.0及55℃條件下每分鐘催化形成1μmol D-阿洛酮糖之酶量(J.Agric.Food Chem.2011,59,7785-7792)。
術語“基因”、“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用於指代多核苷酸聚合物。核酸分子可能會含有天然存在之核酸(DNA或RNA),或包含人工核酸,例如:肽核酸、嗎啉和鎖核酸以及乙二醇核酸和蘇糖核酸。
本文所用術語“核苷酸”係指天然存在之核苷酸,以及可被細胞酶識別之合成核苷酸類似物。
本文所用術語“載體”係指含一種核酸分子之任何天然或人工構建,其中,核酸分子可被細胞轉錄酶和/或翻譯酶催化。示例載體包括:質粒、病毒(包括噬菌體)、黏 粒、人工染色體或轉座子。
本文所用術語“宿主細胞”係指任何可在培養基中培養並用於表達重組基因之生物細胞。這些宿主細胞可以是真核或原核細胞,也可以是微生物如細菌細胞,或者可以是來源於一個細胞系的細胞(如哺乳動物永生細胞系)。
本文所用術語“高度嚴謹之條件”在指雜交條件時,係指:在65℃條件下至少約6倍SSC和1% SDS,在約42℃用在0.1倍SSC中配製的約20%(體積/體積)甲醯胺首次洗滌10分鐘,隨後在65℃條件下用0.2倍SSC和0.1% SDS洗滌。在諸如本說明書所述之高度嚴謹條件下,使用公知的核酸作為探針之雜交技術將識別結構相似之核酸,這是本領域之公知技術。
本文所用術語“阿洛酮糖”係指具有式(I)所示結構之單糖。其亦稱為“D-阿洛酮糖”。
本文所用術語“果糖”係指具有式(II)所示結構之單糖。果糖基質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結晶果糖和結晶果糖糖蜜。本文所用術語“結晶果糖糖蜜”係指果糖從結晶母液之非結晶部分結晶期間產生之工藝流體。
本文所用術語“重組”係指位於非天然發生之環境,並經人工幹預而製備之核酸分子或多肽。例如,從其他多肽中分離的一個第一多肽,或是經肽鍵連結到第二多肽序列的一個第一多肽,即為一個重組多肽,而所述第二多肽之氨基酸序列需不同於與第一多肽本質相關的任何多肽。
圖1所示為如本發明之實施例,由閃爍梭菌(Clostridium scidens)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2)。
圖2所示為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由海氏梭菌(Clostridium hylemonae)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4)。
圖3所示為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由Desmospora sp.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6)。
圖4所示為由解纖維素梭菌(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所得先前已知木糖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
對於圖1至圖3所示3個酮糖-3-差向異構酶和之前已知的3個酮糖-3-差向異構酶,圖5提供了對其序列之對比。將完全保留的殘基突出顯示。
圖6所示係經轉化之大腸桿菌使果糖轉化為阿洛酮糖之轉化率曲線,其中大腸桿菌之轉化係為表達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一種酶和一種對照。
圖7所示為編碼圖4所示氨基酸序列並經優化之基因序列(序列編號7),以及經優化序列與原始序列之比較。
圖8所示為編碼圖3所示氨基酸序列並經優化之基因序列(序列編號5),以及經優化序列與原始序列之比較。
圖9所示為編碼圖1所示氨基酸序列並經優化之基因序列(序列編號1),以及經優化序列與原始序列之比較。
圖10所示為編碼圖2所示氨基酸序列並經優化之基因序列(序列編號3),以及經優化序列與原始序列之比較。
圖11所示係經轉化之大腸桿菌使果糖基質轉化為阿洛酮糖之轉化製備圖,大腸桿菌之轉化係為以18升之規模表達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一種酶(由Desmospora sp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
圖12所示係以本發明實施例之酶(CH P3E、CS P3E和DS P3E)和一種已知酮糖-3-差向異構酶(CC P3E)催化之阿洛酮糖轉化率曲線圖。
圖13所示係在填充A568樹脂之3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中以DS P3E催化之阿洛酮糖轉化率曲線圖。
圖14所示係在填充A568樹脂之30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中以DS P3E催化之阿洛酮糖轉化率曲線圖。
圖15所示係由Desmospora sp.所得天然存在之酮糖-3-差向異構酶其一種人工變體之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13)。
序列清單之簡要說明
序列編號1所示為編碼由閃爍梭菌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基因序列(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而優化)。
序列編號2所示為由編號1之基因序列所編碼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3所示為編碼由海氏梭菌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基因序列(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而優化)。
序列編號4所示為由編號3之基因序列所編碼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所示為編碼由Desmospora sp.8437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基因序列(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而優化)。
序列編號6所示為由編號5之基因序列所編碼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7所示為編碼由解纖維素梭菌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基因序列(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而優化)。
序列編號8所示為由編號7之基因序列所編碼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氨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9所示為編碼由閃爍梭菌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天然存在基因序列。
序列編號10所示為編碼由海氏梭菌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天然存在基因序列。
序列編號11所示為編碼由Desmospora sp.8437所得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天然存在基因序列。
序列編號12所示為編碼由解纖維素梭菌所得酮糖-3-差 向異構酶之天然存在基因序列。
序列編號13所示為Desmospora sp.8437之酮糖-3-差向異構酶其人工變體之氨基酸序列。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總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含多肽之蛋白,所述多肽具有序列編號2、4或6所示氨基酸序列。序列編號2、4、6之多肽其本源微生物如表1所示。
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多肽序列與序列編號2、4、6所示並不完全相同,但與其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優選地,該多肽序列與序列編號2、4或6有至少80%、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100%的序列同一性。
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多肽序列包括序列編號13之序列,其與編號6之序列有89%的序列同一性。該多肽序列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肽的一個或多個氨基酸刪除,或是用不同氨基酸取代,優選用相似之氨基酸取代。相似之氨基酸係側鏈部分有相關屬性之氨基酸,而天然存在之氨基酸可分為下列基團。具有鹼性側鏈之基團: 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具有酸性側鏈至基團: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具有不帶電荷極性側鏈之基團:天冬醯胺、谷氨酸、絲氨酸、蘇氨酸和酪氨酸。具有非極性側鏈之基團: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因此,優選取代具有此等基團之氨基酸。
一般優選多肽與天然存在多肽(儘管其也可體外合成)之化學性質相符,但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多肽為擬肽類,也即以非自然發生之方式修飾之多肽。此等擬肽類包括用合成之氨基酸取代天然存在之氨基酸和/或修飾多肽之主鏈。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肽鍵為反向肽鍵所取代,以生成一個向後反轉之擬肽(參見本文所含參考文件Méziére等人,J Immunol.1997 Oct 1;159(7):3230-7)。另外,氨基酸經共價鍵而非肽鍵相連,但形成聚合物鏈之氨基酸殘基保持其間距和取向。
本發明中所有這類修飾及未修飾多肽都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聚合酶活性。也即經純化或在宿主細胞中表達之蛋白能催化果糖向阿洛酮糖之轉化。檢驗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適宜條件如實施例1所示。
本發明之多肽可包含於一個完整細胞,或為經分離之蛋白、經部分純化之蛋白,或經固定之蛋白。蛋白純化可經標準之方法,如細胞破碎和過濾。其他標準方法亦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知。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包含多核苷酸序列 之核酸分子,所述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一種蛋白,所述蛋白之氨基酸序列與序列編號2、4或6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所述蛋白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例如,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核酸分子所含序列編碼編號13之多肽序列。
除特別編碼本發明所述蛋白之序列外,核酸分子可包含其他序列,例如引物位點、轉錄因數結合位點、載體之插入位點和抗溶核降解之序列(例如:多聚腺苷尾)。所述核酸分子可為DNA或RNA,並可包括合成之核苷酸,前提是多核苷酸仍能被翻譯用於合成本發明之蛋白。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同於本文所公開之特定序列。在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核酸分子所含多核苷酸具有序列編號1、3或5之序列,並為在大腸桿菌宿主細胞中表達而經優化。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多核苷酸序列與編號1、3或5之中任一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並編碼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優選地,該多肽序列與編號1、3或5之中一個序列有至少80%、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100%的序列同一性。在其他實施例中,核酸分子包含一種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編號1、3、5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並編碼具有酮糖-3-異構酶活性之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核酸分子,其所含多核苷酸具有編號9、10或11之序列,這是酶所天然存在之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核酸分子係載體(如質粒)之組成部分。除上述核酸序列外,該質粒亦包含其他元素,例如原核覆制起點(例如大腸桿菌OR1複製起點)、自主複製序列、著絲粒序列;位於核酸序列上游之啟動子序列、位於核酸序列下游之終止子序列、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或分泌信號序列。包含自主複製序列之載體亦為酵母人工染色體。
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載體為病毒,如噬菌體,而且除包括本發明之核酸序列外,還包括用於噬菌體複製之核酸序列,如結構蛋白、啟動子、轉錄啟動子等。
本發明之核酸分子可用於轉染或轉化宿主細胞,以便合成本發明之蛋白。適宜的宿主細胞包括原核細胞如大腸桿菌,以及真核細胞如酵母細胞,或哺乳動物或植物細胞系。宿主細胞之轉染或轉化係使用本領域之公知技術,如電穿孔、磷酸鈣基方法、基因槍技術,或使用病毒載體。
本發明之核酸分子轉染後,再根據需要轉錄和翻譯。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合成之蛋白保持在宿主細胞中,隨後可使用重組宿主細胞之培養物。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由於載體中存在分泌信號而將合成之蛋白從細胞中分泌出來,或裂解宿主細胞並純化所得蛋白,以這些方法將合成之蛋白從宿主細胞中提取出來。
用本發明之蛋白催化果糖向阿洛酮糖之轉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蛋白係存在於宿主細胞中,並在適當條件下,如從25℃至75℃之培養溫度,從4至10之pH值,以1 至1000克/升之濃度,與果糖基質如用硼酸鹽緩衝之果糖基質混合,以形成轉化混合物,轉化混合物也可包含溶劑和其他可選共溶劑(除水外)例如乙醇、甲苯和甲醇。果糖基質也可包含其他糖,如葡萄糖或蔗糖。所述蛋白可催化果糖基質向阿洛酮糖之轉化。實際上,轉化混合物中所有果糖並非都轉化為阿洛酮糖,因此通常隨後有一個提取阿洛酮糖及經蒸發和結晶而純化之步驟。該混合物中剩餘之果糖可經酵母發酵而去除。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蛋白係以經純化之形式提供,並與果糖基質及適宜溶劑一起混合,用於在體外完全轉化。在一個實施例中,條件為pH 4至10,溫度30℃至70℃,果糖濃度為10%至95%(重量/體積),溶劑為水。果糖之可選濃度範圍包括但不限於20%至95%、30%至95%、40%至95%、50%至95%、60%至95%、70%至95%、75%至95%。特別優選之果糖基質濃度範圍為70%至95%之間。在其他優選實施方案中,果糖濃度為75%至95%。
酮糖之轉化反應通常使用1%至60%(重量/體積),優選約5%至50%之基質濃度。本發明之特別優點在於,可採用常規操作條件但高於以往之果糖濃度,將蛋白用於酮糖轉化反應。因此,用本發明之蛋白可能達到較大的體積產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蛋白係固定於固相基質。其優點在於,這種酶之使用壽命更長,可填裝到小固定床反應器中,而且對污染物及過程條件之波動有更大的 耐受性。示例之固體基質包括離子交換樹脂和聚合物封裝。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蛋白係固定於Duolite A568樹脂。在一些實施例中,用弱鹼性離子交換(即基於蛋白電荷與基質諸如樹脂電荷之靜電相互作用)將本發明之蛋白固定於一種基質。在其他實施例中,將蛋白非特異性結合至基質諸如樹脂之多孔區域,從而將其固定。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涉及阿洛酮糖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一種包含核酸序列之載體,所述核酸序列與編號1、編號3或編號5之序列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
2)用所述載體轉化感受態宿主細胞。
3)可選地,培養所轉化之宿主細胞。
4)將所轉化之細胞與果糖基質混合並保持在可將果糖轉化為阿洛酮糖之條件下。
5)用本領域之標準方法如蒸發和結晶,純化所得阿洛酮糖。
在其他實施例中省略了步驟4)。取而代之,將所述核酸分子編碼之蛋白從經轉化之宿主細胞中分離出來,並可選將其固定於基質。然後將所述蛋白與果糖基質混合並保持在可將果糖轉化為阿洛酮糖之條件下。然後執行步驟5)。在其他實施例中,省略了步驟2),並且蛋白亦係由體外翻譯而合成。接著將蛋白分離並與果糖基質混合。
以本發明所述方法製造之阿洛酮糖可用於供人和/或動物消費之產品。在一些實施例中,產品可能是食 品、飲料、藥品、營養產品、運動產品,或化妝品。例如,當該產品為食品時,食品可選自糖果產品、甜食產品、穀類產品、焙烤食品、冷凍乳製品、肉類、乳製品、調味品、點心棒、湯、醬、調配品、預製食品、嬰兒食品、飲食製劑、糖漿、食品塗料、乾果、調料、肉汁和果醬/果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食品會包含以本發明所述方法製造之阿洛酮糖,作為產品表面之塗層或形成之粉霜。
可選地,當該產品是一種飲料產品,該飲料產品可選自碳酸飲料、非碳酸飲料、水果味飲料、果汁、茶、奶、咖啡和類似飲料。
實施例 實施例1
在本實施例中,宿主細胞經轉化以表達三個假定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一。將經轉化之宿主細胞與果糖基質共同培養,以測試其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物料
1M pH 8硼酸鹽緩衝液:
i)將62克硼酸溶於1升去離子水
ii)用10M氫氧化鈉溶液調到pH 8
iii)保存在1升瓶中,再存放在4℃冰箱中
用硼酸鹽緩衝之果糖基質:
i)將970克液體果糖(77%DS)與50毫升pH 8硼酸鹽緩衝液混合
ii)加水至最終體積為1升
iii)用5M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8
表達培養基LB-4×2.8升帶擋板之搖瓶:
i)將10克腖、7克氯化鈉和10克酵母溶於1升去離子水
ii)熱壓滅菌
方法
選擇3種假定酮糖-3-差向異構酶基因序列和1種對照序列用於合成構建。假定之酮糖-3-差向異構酶序列編碼:
i)由閃爍梭菌ATCC 35704(登錄號ZP_02432281)所得假定蛋白CLOSCI_02526(序列編號2)
ii)由海氏梭菌DSM 15053(登錄號ZP_03778576.1)所得假定蛋白CLOHYLEM_05645(序列編號4)
iii)由Desmospora sp.8437(登錄號ZP_08466075)所得D-塔格糖3-異構酶(序列編號6)。
編碼由解纖維素梭菌H10(登錄號YP_002505284)所得木糖異構酶蛋白之對照序列(序列編號8)。
用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而優化之序列(請參閱圖7至圖10),對基因進行合成構建,並將所得4個基因分別克隆到表達載體pET15b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微生物和表達載體之其他組合預期同樣表現出色。
用大腸桿菌BL21(DE3)接種3毫升溶源性肉湯(LB),並在37℃過夜使細菌增殖,從而製備用於轉化之感受態細胞。用這3毫升培養液接種300毫升LB,並在37℃振盪,使細胞生長到OD(600)為0.7至1.0。用典型分光光度計在600nm波長處測定1釐米比色皿中之光密度(OD值)。將細 胞放在冰上冷卻10分鐘,然後在4℃下以7500 x g離心沉降15分鐘。倒出培養基,將細胞重新混懸於300毫升冷水。重複離心,再將細胞重新混懸於150毫升冷水。再次重複離心,再將細胞混懸於約2毫升冷卻之10%無菌甘油。如上述方法將細胞離心沉降,再混懸於約2毫升冷卻之10%無菌甘油。將該混懸液按100μl等分分裝到無菌離心管中,並貯存在-80℃。
隨後,將Genscript供應之表達載體用於以電穿孔法轉化感受態大腸桿菌BL21(DE3),並在含氨芐西林之LB瓊脂上選擇陽性轉化株。分別將1升LB倒入4個2.8升帶擋板之燒瓶中並高壓滅菌。冷卻後,在無菌條件下向每個燒瓶中添加1毫升100毫克/升氨芐西林,再用2至3毫升上述製備之感受態細胞過夜培養物接種每個燒瓶(每個表達菌株1個燒瓶)。使細胞在37℃ 200轉/分條件下生長約3小時,以便OD達到0.8至1.5。向每個燒瓶中添加1毫升新制1M異丙基-β-D-1-硫代半乳糖苷溶液中,將溫度降至室溫(即25至30℃),誘導反應繼續進行約5小時。在4℃以約5000 x g將細胞離心沉降30分鐘,傾出上清液。將細胞沉澱轉移到已稱重之50毫升離心管中,並記錄細胞質量。將細胞重新混懸於幾毫升無菌甘油(10%重量/重量),並冷凍於-80℃。
將全細胞與經硼酸鹽緩衝之果糖基質混合,以DP 1-4方法並使用鈣2+色譜柱,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進行分析,檢查細胞之轉化活性。將裝有250毫升經硼酸鹽緩衝之果糖基質的4個燒瓶加熱至55℃,並在室溫下將冷凍 細胞解凍。以6500 x g對細胞進行離心沉降,再重新混懸於去離子水。將2克(濕重)細胞與經硼酸鹽緩衝之果糖基質混合,並在55℃及90轉/分攪拌條件下在1升帶擋板之燒瓶中培養。在0、1、2和5小時採樣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包括將20微升0.1%(重量/體積)供試品注入色譜系統,用水作為流動相,流速為0.1至1.5毫升/分,固定相為粒徑1至10微米之Ca2+形式之樹脂,柱溫為80℃。以示差折光檢測器對峰進行檢測和定量,並基於已知標準品之保留時間進行定性歸屬。
結果與討論
檢出3種蛋白序列,測得均為酮糖-3-差向異構酶蛋白。這些蛋白之序列詳見圖1至圖3(序列編號2、4、6)。用作對照者為由解纖維素梭菌H10所得木糖異構酶,先前已提示該酶可用於由果糖製造阿洛酮糖。其氨基酸序列參見圖4(序列編號8)。
將這些蛋白之氨基酸序列與其他已知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序列對齊,對齊之序列參見圖5。將完全保留的殘基突出顯示。這些序列之間僅有極少保守殘基,相鄰序列之間保守殘基不足65%。
測定了編號2、4、6各序列與登錄號NP_535228和BAA24429及序列編號8各序列之間的序列同一性程度。結果示於表2。對於所選各蛋白序列,所得公知酮糖-3-差向異構酶序列同一性為40%至63%。基於所有序列之序列比對,並沒有整體較強的同源性。所選蛋白具有經優化之基 因,以便為綜合構建並克隆於Genscript市售表達載體pET15b之大腸桿菌所表達。對於每個構建,大腸桿菌BL21(DE3)之轉變取得了成功,並將各株之冷凍儲備物與表達載體一起保存。在1升規模進行了蛋白表達,並採收整個細胞作為粗催化劑。對轉化活性進行檢查,並以圖6提供了試驗期間由4種不同試驗株所製造之%DSB阿洛酮糖。
3個假定酮糖-3-差向異構酶均成功表達,而且全部3者都可將果糖成功轉化為阿洛酮糖,確認每個蛋白確實均為酮糖-3-差向異構酶。
活性最強之蛋白為DS P3E(由Desmospora SP 8437所得D-塔格糖3-差向異構酶,序列編號6),該蛋白能以每升8克濕細胞重量在短短2小時內轉化750克/升果糖溶液之30%,體積產率為112克/升/小時。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中,以18升規模採用了當前最佳細胞生長和轉化條件,用以確定可放大性,以及製造用於後續感官和臨床試驗之阿洛酮糖。轉化後,執行了一個初始的 淨化步驟,用以去除果糖。本實施例旨在確定本過程之可放大性、放大之任何意外問題,以及可在實驗室中合理製造之阿洛酮糖量。
物料
異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
經過濾除菌之100毫克/毫升氨芐西林水溶液
結晶果糖糖蜜
液體果糖(77% DS)
生長培養基:
i)將25克氯化鈉、25克Staleydex® 333、6克甘油、50克蛋白腖(Difco)、60克酵母提取物(Difco)、8克磷酸氫二鉀和8克磷酸二氫鉀溶於6升去離子水
ii)用Tris堿(固體)調節pH值至~7.8
iii)按每瓶1升裝進6個帶擋板之2.8升燒瓶,瓶口包裹鋁箔,再熱壓滅菌
1M pH 8 Tris緩衝液:
iv)將121克溶於1升去離子水
iv)用鹽酸調節pH值至8
iv)保存在1升瓶中,再存放在4℃冰箱中
方法
分別按100微克/毫升向6份5毫升LB培養基中添加氨芐西林,開始過夜培養,進行細胞增殖。用大腸桿菌製造菌株(BL21-DE3 pET15b-DS-P3E,表達序列編號6之蛋白)接種培養物,並使其在37℃生長過夜(約16小時)。如上 所述配製6升生長培養基並熱壓滅菌,向每個燒瓶中添加5毫升過夜培養物,以190轉/分在37℃下振盪4小時。新制1份1M溶液,並按每升添加1毫升IPTG向每個燒瓶中添加1mM IPTG。降溫至25℃,繼續振盪14至16小時。
使用322型落地式離心機和1升瓶(灌裝不超過800毫升培養基),以6000轉/分將培養物離心20分鐘,以便收穫細胞。將培養基倒入殺桶,再按體積比1%添加漂白劑,靜置30分鐘。對離心管稱重,再按每克細胞3毫升向離心管中添加去離子水。使用抹刀和旋渦振盪器將細胞重新混懸,直到形成均勻細胞漿料。將細胞懸液轉移到40毫升離心管中,並以6500 x g重新離心沉降。將洗液傾析到殺桶中,將細胞重新混懸於相同體積的水中。
用另外一批細胞重複細胞增殖和收穫。
將5加侖(18.9升)桶裝結晶果糖糖蜜加熱至室溫,並將16506克結晶果糖糖蜜加入經消毒並帶有18升校準刻度之5加侖(18.9L)塑膠桶中,配製結晶果糖糖蜜轉化基質。按如上所述配製900毫升1M pH 8.0 Tris溶液,將其加入桶中,然後加水至18升校準標記,再使用懸臂式攪拌器將其攪勻。將混合物和未使用之結晶果糖糖蜜退回冷藏室中貯存。
在經消毒並帶有18升校準標記之5加侖(18.9升)塑膠桶中,將17460克液體果糖(77% DS)與500毫升1M pH 8.0 Tris(如上製備)混合,製得液體果糖轉化基質。加水至18升校準標記,再使用懸臂式攪拌器將其攪勻。
對於整個細胞轉化,將所製造之18升結晶果糖糖蜜轉化基質在水浴中加熱至55℃,再用懸臂式攪拌器以約150轉/分輕輕攪拌。添加由細胞收穫所得再混懸細胞糊,至細胞濕重共100克。5小時後採樣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在4℃冷藏整個桶,以便將反應停止。取一份樣品進行大腸桿菌菌群和TPC微生物分析。
用製造之18升液體果糖轉化基質重複整個細胞轉化過程。使用濕重為120克之細胞,並在2小時和4小時採樣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以酵母發酵去除結晶果糖糖蜜轉化基質中的果糖。用2倍體積水稀釋結晶果糖糖蜜轉化產物,使54升總體積中阿洛酮糖和果糖值之合併最終濃度為~250克/升。將54升稀釋混合物分裝到4個經消毒之5加侖(18.9升)桶中,每桶約裝13升。將其中兩個桶保存在冰箱中。分別將其餘兩個桶設置為用懸臂式攪拌器劇烈攪拌,並用配備擴散器之9升/分空氣泵通氣,以便得到約0.3 VVM之氣流。向每個桶中添加120克麵包活性乾酵母(Fleishman品牌),攪拌並通氣2天(~36小時),不時採樣進行DP1-4阿洛酮糖分析。將桶轉移到冷藏室過夜,使酵母沉降。然後取上清液,轉移到兩個新的潔淨並經消毒之桶中,將其餘酵母部分轉移到兩個裝有以上準備之冷藏結晶果糖糖蜜之桶中。重複攪拌及混合過程中,然後去除酵母。在酵母發酵步驟之後,得到約45升上清液,並無菌過濾到3個清潔並經消毒之桶中,然後貯存於4℃供後續處理。
結果與討論
由12升培養物得到約220克BL21(DE3)pET-15b-DS P3E細胞,並分成2份用於上述兩個18升規模之生物轉化。因此,對於結晶果糖糖蜜轉化,全細胞生物催化劑總濃度為5.6克/升,對於液體果糖轉化,為6.7克/升。
圖11表明:這兩種轉化迅速達到~25%,以阿洛酮糖占阿洛酮糖+果糖的百分比計。這略低於之前用這類細胞和類似轉化介質在小規模達到的轉化水準,但二者非常接近。使用液體果糖基質時,短短2個小時後轉化率就已達到22%。
在各18升的轉化規模,產出了約3.3千克阿洛酮糖。兩種基質之間似乎沒有顯著差異。
從250毫升放大並未產生任何不可預見的問題,而且是按預期進行。
微生物檢查結果表明:沒有活大腸桿菌,結果呈陰性,每克<3個大腸菌群,總平板計數為兩個。因此,55℃之溫度結合高DS比例之糖漿足以殺死全細胞生物催化劑。
使用新發現的DS P3E酶,將果糖向阿洛酮糖之生物轉化成功放大至18升。
實施例3
採用pH控制進料分批培養方法及葡萄糖酵母提取物培養基,在發酵實驗室中以兩個10升規模之發酵,製 造了含新發現的DS P3E蛋白(編號6)之大腸桿菌菌株。發酵按預期進行。
在發酵批增長及補料分批階段,細胞呈指數式增長,其倍增時間約為1小時。在約5.5小時中,葡萄糖濃度由約9克/升下降至<1克/升(OD~28)。在產酶誘導期,OD繼續上升至約130,隨後未觀察到明顯變化。經離心對發酵進行採收,得到4.5千克(10磅)濕細胞糊,幹細胞重約為1.1千克(2.5磅)。
用反滲透水將果糖基質(836千克,以DS(幹固物)計)稀釋至69% DS(920克/升),並加熱到52℃,並將pH值調到7.8。在整個反應過程中採用低速攪拌(約50轉/分)促進混合,並將整批4.5千克(濕糊)以上所得表達全細胞加入反應,取1份0時樣品。這提供了0.48克/升的生物催化劑負荷,與先前測試的實驗室規模轉化類似,然而,其基質濃度較高,為920克/升。在4和16小時採樣以高效液相色譜進行了分析。
在反應期間未發現DS下降,而且沒有生成生物製品。在16小時反應結束時,反應進行到接近平衡,即約30%阿洛酮糖。在4小時時反應已經進行到轉化18%。之前使用0.5克/升生物催化劑及750克/升基質(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得體積轉化率是46克/升小時,或每單位生物催化劑92克/升小時/克生物催化劑。在這裡,採用較高的基質濃度和略低的溫度(52℃相對於55℃),體積轉化率為41克/升小時或85克/升小時/克生物催化劑(用4小時的資料點計 算)。這表明異構酶反應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當在16小時完成反應後,在28:72之阿洛酮糖:果糖混合物中有230千克阿洛酮糖。
實施例4
在750克/升Tris緩衝之果糖基質上,對用4種不同酶(序列編號:2、4、6、8)進行的果糖轉化進行了比較。在16℃而不是25至30℃誘導細胞,而轉化速率比以前之實驗慢。在500毫升帶擋板之燒瓶中,向200毫升基質中添加濕重為2克之再混懸細胞,然後在55℃及90轉/分條件下培養。在2小時和3.5小時採樣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結果參見圖12,其中,CC P3E對應於編號8之序列,CH P3E、CS P3E及DS P3E則分別對應於編號4、2及6之序列。在該實驗中,表達序列編號2、4、6或8所述蛋白之全部4株似乎具有大致相同之活性,在3.5小時將約5%基質轉化為阿洛酮糖。
實施例5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固定化酶進行了製造阿洛酮糖之首次試驗。本實施例之目的在於提高酶利用率。
物料
Codexis製備之凍幹酶粉末,批號:D13007或D13008
- Desmospora sp.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
Duolite A568(Dow)
Amberlite XAD2(Sigma)
1M Tris緩衝液:
i)以1M之濃度溶於水而製備
ii)用鹽酸將pH值調到8.0
iii)使用前稀釋至100mM
結晶果糖糖蜜,80%幹固物,其組成為:
i)90% DSB果糖
ii)7% DSB葡萄糖
iii)3% DP2+
iv)其他單糖
MnCl2(Sigma)
方法
1)小規模固定化
為了試驗固定效率,在約30毫升容積(色譜柱尺寸為11毫米x 300毫米)之夾套柱中進行了小型固定床反應。用水對XAD2和A568樹脂進行數次洗滌,以除去製造過程之細小顆粒(即樹脂製備之副產物細樹脂顆粒(即斷裂/破碎顆粒))及任何殘留物。將2克凍幹酶(即差向異構酶)溶於約50毫升水,並分成兩等份。測定pH值,結果為6.5。分別取各樹脂約30毫升,在室溫及輕微攪拌條件下與1份差向異構酶溶液一起培養約1小時,然後將樹脂填裝到夾套柱中,再用蠕動泵經固定床將差向異構酶溶液循環2小時。然後用10倍柱床體積的100mM pH 8.0 Tris緩衝液洗滌柱子。在這個點,在A280進行分光光度法測定時,洗脫液澄清不含蛋白。用反滲透水將結晶果糖糖蜜稀釋到60% DS,隨後將pH調至8.0,然後添加28ppm MnCl2和10mM pH 8.0 Tris緩衝液, 以製備結晶果糖糖蜜進料。
用循環水浴將夾套柱加熱至57℃,並以8倍柱床體積/小時(BV/小時)之速率將進料泵過3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收集反應器洗脫液,用FT-IR進行分析,以便提供阿洛酮糖和果糖之相對濃度。該過程共持續5天。在試生產過程中,將進料速率從8倍柱床體積/小時調到6倍柱床體積/小時,以保持轉化速率。
2.放大至30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
為了試驗固定之放大效率,用約300毫升容積(色譜柱尺寸為25毫米x 600毫米)之夾套柱創建了較大的固定床反應器。用水對XAD2和A568樹脂進行數次洗滌,以去除細小顆粒和製造過程之任何殘留物。將10克凍幹差向異構酶溶於約100毫升水。將約300毫升A568樹脂填充於300毫升夾套柱,在室溫下用蠕動泵經固定床將差向異構酶溶液循環約2小時。然後,在室溫下,用5倍柱床體積的100mM pH 8.0 Tris緩衝液洗滌柱子。在這個點,在A280進行分光光度法測定時,洗脫液澄清不含蛋白。用反滲透水將結晶果糖糖蜜稀釋到60% DS,隨後將pH調至8.0,然後添加28ppm MnCl2和10mM pH 8.0 Tris緩衝液,以製備結晶果糖糖蜜進料。用循環水浴將夾套柱加熱至57℃,並以8倍柱床體積/小時(BV/小時)之速率將進料泵過3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收集反應器洗脫液,用FT-IR進行分析,以便提供阿洛酮糖和果糖之相對濃度。該過程共持續4天。在試生產過程中,將進料速率從8倍柱床體積/小時調到2倍柱床體積/小時。另 外,將該柱在室溫下靜置2周時間,然後重新啟動,以測定差向異構酶在柱貯存期間之穩定性。
結果與討論
對於任何檢查樣品,30毫升柱及XAD2未出現顯著轉化,因此,未進行進一步分析。然而,採用Dowex A568則發現了顯著轉化。圖13所示為30毫升固定床反應器及A568樹脂之反應時程。在僅含1克差向異構酶之120小時固定床轉化期間,製造了超過4千克阿洛酮糖。在120小時期間,百分轉化逐漸降低,因此在72小時降低了經柱流量,用以補償轉化率之降低。反應期間產生了近乎平衡之阿洛酮糖濃度。
圖14所示為使用A568樹脂之300毫升反應過程。由於進料量受限(86升進料用於72小時),在24小時降低了流量。在72小時內,由10克差向異構酶產生了超過20千克阿洛酮糖。在72小時末,轉化率仍然很高,雖然發現性能有所下降。
先前已在燒瓶反應中確定差向異構酶在溶液中之穩定性。在53℃下8小時內損失了超過90%的活性。在該實施例中,在57℃下進行了轉化。較高溫度之優勢在於反應速率、平衡比,以及微生物穩定性。在該實施例中,即使在120小時後,仍然保持了顯著的差向異構酶活性。
在進料受限之大規模反應中,使用10克差向異構酶產出了20千克阿洛酮糖,所得差向異構酶淨投料比為0.05%(質量/質量)。在小規模反應中,使用1克差向異構酶 產出了4.8千克阿洛酮糖,所得差向異構酶淨投料比為0.02%(質量/質量)。在標準果糖製造中,按0.01%至0.005%之比例(質量/)使用了固定化葡萄糖差向異構酶,儘管是在6至12個月的操作過程中。
<110> 塔特反賴爾原料美國有限責任公司
<120> 蛋白質
<130> PN805090WO
<150> GB1220554.8
<151> 2012-11-15
<150> US61/706338
<151> 2012-09-27
<160> 13
<170> PatentIn版本3.3
<210> 1
<211> 903
<212> DNA
<213> 閃爍梭菌
<220>
<221> CDS
<222> (4)..(888)
<400> 1
<210> 2
<211> 295
<212> PRT
<213> 閃爍梭菌
<400> 2
<210> 3
<211> 885
<212> DNA
<213> 海氏梭菌
<220>
<221> CDS
<222> (4)..(870)
<400> 3
<210> 4
<211> 289
<212> PRT
<213> 海氏梭菌
<400> 4
<210> 5
<211> 885
<212> DNA
<213> Desmospora sp.8437
<220>
<221> CDS
<222> (4)..(870)
<400> 5
<210> 6
<211> 289
<212> PRT
<213> Desmospora sp.8437
<400> 6
<210> 7
<211> 897
<212> DNA
<213> 解纖維素梭菌
<220>
<221> CDS
<222> (4)..(882)
<400> 7
<210> 8
<211> 293
<212> PRT
<213> 解纖維素梭菌
<400> 8
<210> 9
<211> 885
<212> DNA
<213> 閃爍梭菌
<400> 9
<210> 10
<211> 867
<212> DNA
<213> 海氏梭菌
<400> 10
<210> 11
<211> 867
<212> DNA
<213> Desmospora sp
<400> 11
<210> 12
<211> 879
<212> DNA
<213> 解纖維素梭菌
<400> 12
<210> 13
<211> 28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Desmospora sp.之酮糖-3-差向異構酶之人工變體8437.
<400> 13

Claims (22)

  1. 一種含多肽序列之蛋白,該序列與序列編號6、序列編號2或序列編號4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其中該蛋白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
  2. 如請求項1之蛋白,其特徵在於,該多肽序列與序列編號6、序列編號2或序列編號4具有至少80%、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100%的序列同一性。
  3. 如請求項1或2之蛋白,其中該多肽序列包含序列編號13之序列。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蛋白,其中該蛋白係固定於一固體基質上。
  5. 一種使用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蛋白於合成阿洛酮糖(allulose)之用途。
  6. 一種包含多核苷酸序列之核酸分子,該多核苷酸序列編碼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蛋白。
  7. 如請求項6之核酸分子,其所含多核苷酸序列係:(i)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具有至少70%、80%、90%、95%或99%的序列同一性,或10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之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8. 一種載體,其包含如請求項6或7之核酸分子。
  9. 一種宿主細胞,其包含如請求項6或7之重組核酸分子。
  10. 如請求項9之宿主細胞,其中該宿主細胞係一種酵母、細菌或其他微生物,或係哺乳動物、植物或其他細胞之培養物。
  11. 如請求項10之宿主細胞,其中該宿主細胞為大腸桿菌(E.coli.)。
  12. 一種由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之蛋白製造的阿洛酮糖。
  13. 一種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其包括在可將果糖基質轉化成阿洛酮糖之條件下將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蛋白與果糖基質接觸。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蛋白存在於宿主細胞中。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蛋白呈分離形式。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條件包括將該蛋白及該果糖基質保持在25℃及75℃之間之溫度。
  17.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條件包括將該蛋白及該果糖基質保持在pH 4及pH 10之間。
  18.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條件包括將該蛋白及該果糖基質之濃度保持在75%及95%(重量/體積)之間。
  19. 一種核酸分子,其所含多核苷酸序列係:(i)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之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所示序列 互補之序列。
  20. 一種包含重組核酸分子之宿主細胞,該核酸分子包含一種多核苷酸序列,該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多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係:(i)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之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21. 一種包含核酸分子之載體,該核酸分子包含一種多核苷酸,該多核苷酸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多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係:(i)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ii)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之一種多核苷酸,其具有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
  22. 一種製造阿洛酮糖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提供一種含核酸分子之載體,該核酸分子具有一種多核苷酸序列,該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一種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其中該多核苷酸序列係:(a)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號1或序列編號3之序列具有至少70%的序列同一性;或(b)在高度嚴謹條件下雜交得到之一種多核苷酸,該多核苷酸具有與序列編號5、序列編 號1或序列編號3所示序列互補之序列;(ii)合成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並被該多核苷酸序列編碼之蛋白;(iii)將果糖與該具有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接觸,並將該果糖及該蛋白保持在可將果糖轉化成阿洛酮糖之條件下;以及(iv)至少部分純化步驟(iii)所製造之阿洛酮糖。
TW102135138A 2012-09-27 2013-09-27 具有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質及其相關用途、核酸分子、載體、宿主細胞及方法 TWI6759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06338P 2012-09-27 2012-09-27
US61/706,338 2012-09-27
GB1220554.8 2012-11-15
GB1220554.8A GB2508586B (en) 2012-09-27 2012-11-15 A protei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466A true TW201418466A (zh) 2014-05-16
TWI675916B TWI675916B (zh) 2019-11-01

Family

ID=4752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5138A TWI675916B (zh) 2012-09-27 2013-09-27 具有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質及其相關用途、核酸分子、載體、宿主細胞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4) US9725707B2 (zh)
EP (2) EP2900827B1 (zh)
JP (1) JP6340005B2 (zh)
KR (2) KR20150059760A (zh)
CN (1) CN104903457A (zh)
AR (1) AR092712A1 (zh)
AU (2) AU2013322364B2 (zh)
CA (1) CA2886514C (zh)
CL (1) CL2015000757A1 (zh)
GB (2) GB2583417B (zh)
IL (1) IL237900B (zh)
IN (1) IN2015DN03196A (zh)
MX (2) MX2015004060A (zh)
PL (1) PL2900827T3 (zh)
TW (1) TWI675916B (zh)
WO (1) WO20140493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3417B (en) 2012-09-27 2021-03-31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Llc A protein
KR101473918B1 (ko) * 2014-05-28 2014-12-17 대상 주식회사 사이코스 에피머화 효소,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이코스의 제조방법
KR101577147B1 (ko) * 2014-10-01 2015-12-11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사이코스의 생산 방법
WO2016160573A1 (en) * 2015-03-27 2016-10-06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Fructose to allulose conversion
HUE058347T2 (hu) 2015-05-22 2022-07-28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Epimeráz enzimek alkalmazása fruktóz allulózzá történõ átalakítására
KR101785300B1 (ko) * 2015-12-23 2017-11-15 대상 주식회사 미생물 균체 고정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생물 균체 고정화 방법
CN106148311B (zh) * 2016-09-12 2019-06-21 上海立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JP6990656B2 (ja) * 2016-09-14 2022-02-03 松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化アルロースエピメラーゼの製造方法
BR112019007257A2 (pt) * 2016-10-11 2019-07-02 Braskem Sa micro-organismos e métodos para a coprodução de etileno glicol e isobuteno
WO2018081557A2 (en) 2016-10-28 2018-05-03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Llc Method for producing allulose crystals
KR102065155B1 (ko) * 2016-12-08 2020-02-11 주식회사 삼양사 사이코스의 제조방법
PE20191355A1 (es) * 2016-12-14 2019-10-01 Bonumose Llc Produccion enzimatica de d-alulosa
CN108239632B (zh) * 2016-12-26 2023-05-05 上海立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稳定性得到改善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BR112019013853A2 (pt) * 2017-01-06 2020-01-28 Greenlight Biosciences Inc produção de açúcares isentos de células
KR101981430B1 (ko) 2017-06-23 2019-05-23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D-사이코스 붕산염 착물로부터 크로마토그래피를 이용한 d-사이코스의 생산 방법 및 d-사이코스를 포함하는 조성물
US11377650B2 (en) * 2017-08-31 2022-07-05 Novozymes A/S Polypeptides having D-psicose 3 epimerase activity and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CN111836889B (zh) * 2018-01-24 2024-02-09 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稳定性提高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
WO2019166514A1 (en) 2018-02-28 2019-09-06 C-Lecta Gmbh Enzymatic in-situ fortification of food with functional carbohydrates
EP3833756B9 (en) 2018-08-08 2023-10-04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Epimerase enzymes and their use
CN110862980B (zh) * 2019-11-29 2021-05-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EP4000419A1 (de) 2020-11-23 2022-05-25 Savanna Ingredients GmbH Trocknung von allulosekristallen
CN114790469B (zh) * 2021-01-26 2024-03-26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酶促合成阿洛酮糖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3969B2 (ja) 1992-10-08 2002-10-15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D−ケトヘキソース・3−エピメラーゼ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用途
KR100744479B1 (ko) 2005-06-01 2007-08-01 씨제이 주식회사 사이코스 에피머화 효소에 의한 사이코스의 생산 방법
GB0512150D0 (en) 2005-06-15 2005-07-20 Scottish Crop Res Inst Production of L-ascorbic acid
EP1956088B1 (en) 2005-11-15 2013-10-23 Hayashibara Co., Ltd. Ketose 3-epimerase,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US8940350B2 (en) 2005-11-23 2015-01-27 The Coca-Cola Company Cere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igh-potency sweeteners
JP4942001B2 (ja) 2006-11-10 2012-05-30 松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D−プシコース含有甘味料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て得られた飲食品など
KR100832339B1 (ko) 2006-12-11 2008-05-26 솔젠트 (주) 과당을 사이코스로 전환하는 신규한 시노리조비움 속균주와 이를 이용한 사이코스 생산법
KR20100018568A (ko) * 2007-05-18 2010-02-17 마쓰다니가가꾸고오교가부시끼가이샤 슈크로오스성 감미질을 가지는 신규 감미료, 그 제조법 및 용도
CN100577793C (zh) 2007-12-12 2010-01-06 江南大学 微生物转化d-果糖制备d-阿洛酮糖的菌种和方法
KR101523701B1 (ko) 2008-03-12 2015-06-01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무선통신기기의 함체장치
KR20110035805A (ko) * 2009-09-30 2011-04-06 씨제이제일제당 (주) 사이코스-에피머화 효소의 고정화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이코스의 제조방법
KR101106253B1 (ko) 2009-10-16 2012-01-18 경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사이코스 3-에피머라제 효소를 코딩하는 폴리뉴클레오티드를 포함하는 대장균 및 그를 이용하여 사이코스를 생산하는 방법
CN102373230A (zh) * 2010-08-27 2012-03-14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某种梭菌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应用
KR101944027B1 (ko) 2011-07-06 2019-01-30 마쓰다니가가꾸고오교가부시끼가이샤 아스로박터 글로비포미스가 생산하는 효소
CN103131721B (zh) 2011-11-25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瘤胃菌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应用
WO2013126721A1 (en) * 2012-02-23 2013-08-2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icrobes and metabolic pathway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WO2014025235A1 (ko) 2012-08-10 2014-02-13 주식회사 삼양제넥스 사이코스 에피머화 효소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이코스로 전환용 조성물
GB2583417B (en) * 2012-09-27 2021-03-31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Llc A protein
GB201309076D0 (en) 2013-03-15 2013-07-03 Tate & Lyle Ingredients Improved sweetener
GB201309079D0 (en) 2013-03-15 2013-07-03 Tate & Lyle Ingredients Improved sweetner
GB201309077D0 (en) 2013-03-15 2013-07-03 Tate & Lyle Ingredients Improved swee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220554D0 (en) 2013-01-02
CL2015000757A1 (es) 2015-12-18
EP3336194B1 (en) 2024-01-10
JP2015530105A (ja) 2015-10-15
EP2900827B1 (en) 2018-04-25
CN104903457A (zh) 2015-09-09
US20150210996A1 (en) 2015-07-30
KR20150059760A (ko) 2015-06-02
AU2017201896A1 (en) 2017-04-06
AU2013322364A1 (en) 2015-05-07
GB2583417B (en) 2021-03-31
JP6340005B2 (ja) 2018-06-06
GB202007535D0 (en) 2020-07-01
AR092712A1 (es) 2015-04-29
AU2013322364B2 (en) 2017-01-12
KR20200028039A (ko) 2020-03-13
US20170306316A1 (en) 2017-10-26
IN2015DN03196A (zh) 2015-10-02
GB2508586B (en) 2020-09-02
US10294469B2 (en) 2019-05-21
TWI675916B (zh) 2019-11-01
MX2020010399A (es) 2020-10-22
PL2900827T3 (pl) 2018-10-31
US20210198648A1 (en) 2021-07-01
US9725707B2 (en) 2017-08-08
CA2886514A1 (en) 2014-04-03
US20190218541A1 (en) 2019-07-18
GB2508586A (en) 2014-06-11
EP3336194A1 (en) 2018-06-20
MX2015004060A (es) 2016-02-22
CA2886514C (en) 2021-04-13
US11859224B2 (en) 2024-01-02
GB2583417A (en) 2020-10-28
EP2900827A1 (en) 2015-08-05
IL237900A0 (en) 2015-05-31
IL237900B (en) 2020-11-30
WO2014049373A1 (en) 201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5916B (zh) 具有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活性之蛋白質及其相關用途、核酸分子、載體、宿主細胞及方法
US8735106B2 (en) Immobilization of psicose-epimerase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D-psicose using the same
JP2017121247A (ja) イソプレンシンターゼおよびそれをコードするポリヌクレオチド、ならびにイソプレンモノ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13528480A (zh) 一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WO2023097975A1 (zh) 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12080452A (zh) 一种高产苯乳酸地衣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生产苯乳酸的方法和应用
CN111549027A (zh) 一种谷氨酸棒杆菌高强度启动子Psod-sx及应用
Guo et al.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biosynthesis of high-purity isomaltulose from sugar industrial waste molasses using an engineered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strain
US8137946B2 (en) Recombinant GRAS strains expressing thermophilic arabinose isomerase as an active form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food grade tagatose by using the same
CN113817701B (zh)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3754785B (zh) 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岩藻糖基化产物中的应用
KR102312807B1 (ko) 비피도박테리움 속의 저항전분 분해 활성을 가지는 아밀라아제들 및 이의 용도
CN112867793B (zh) 新型果糖-c4-差向异构酶及使用其制备塔格糖的方法
CN116745413A (zh) 用于制备果糖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6555240A (zh) 一株高效生产异麦芽酮糖的重组解脂亚罗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CN117757707A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含该基因工程菌的多菌混合转化体系及其应用
CN116640752A (zh) 乌头酸水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7866789A (zh) 一种合成二糖的酵母基因工程菌
CN112458107A (zh) 一种利用含有nad(p)-依赖型醇脱氢酶的菌株催化生产d-阿洛酮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