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3227A - 印刷用樹脂原版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用樹脂原版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3227A
TW201323227A TW101123247A TW101123247A TW201323227A TW 201323227 A TW201323227 A TW 201323227A TW 101123247 A TW101123247 A TW 101123247A TW 101123247 A TW101123247 A TW 101123247A TW 201323227 A TW201323227 A TW 2013232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layer
roughened
support substrat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1394B (en
Inventor
Nobuhiko Tadokoro
Shoji Kubota
Yasuhiro Mor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
Nakan Techn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 Nakan Techn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32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1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13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印刷用樹脂原版,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能以良好的生產性且低廉的成本製造印刷面的整個面經均勻地粗面化的印刷用樹脂原版。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於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的層8與模面接觸的狀態下,藉由活性光線對該層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後,自上述模面剝離,藉此將上述層的與上述模面接觸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印刷面,其中上述模面為裝卸自如地固定於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且將與該支持基板側為相反之側製成經粗面化的賦形面3的粗面化片材4的上述賦形面。

Description

印刷用樹脂原版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藉由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的印刷用樹脂原版,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成為可合適地用於例如以下等目的之印刷版的基材:藉由印刷,於液晶顯示元件基板的電極形成面上形成具有預定圖案的液晶配向膜。
為了於液晶顯示元件基板的電極形成面上形成液晶配向膜,正在研究使用印刷法、特別是柔版印刷法。
對於上述液晶配向膜而言,要求儘可能厚度均勻且無針孔等,而且薄。
因此,上述柔版印刷法中所使用的印刷版的印刷面(印刷時保持油墨的面)必須對成為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基材的油墨具有高的保持性。即,對上述印刷面要求以下的良好保持性:即便是與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厚度相對應的少量的油墨,亦不產生排斥或泛白等,可遍及該印刷面的整個面而保持為儘可能均勻的厚度。
為了提高印刷面的油墨保持性,只要使上述印刷面粗面化即可。因此,正在研究各種用以使形成圖案前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印刷面粗面化的方法,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成為上述印刷版的基材。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使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遮罩的方法,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成為上述印刷用樹脂原 版的基材,上述遮罩成為粗面的基材,且包含形成有微細的圖案(點狀圖案等)的負型或正型膜。
於該方法中,首先將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為層狀,於使上述遮罩密接於該層的成為上述印刷面之側的面的狀態下,自與密接有遮罩之側為相反之側,藉由可使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硬化反應的活性光線(紫外線等)對上述層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另外,自密接有上述遮罩之側,亦經由該遮罩藉由活性光線對上述層進行曝光,與上述遮罩的圖案相對應而選擇性地硬化後,進行顯影而去除未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如此,於上述層的密接有遮罩之側的面、即印刷面上,形成與上述圖案對應的微細凹凸,使該印刷面粗面化。
然而,該方法有以下問題等:需要對未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顯影並加以去除的步驟,且需要對所去除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或去除時所使用的溶劑等進行處理的步驟。
另外,特別是為了於大面積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印刷面的大致整個面上形成基本均勻而且極微細的凹凸,必須準備於大致整個面上無缺陷且均勻地形成有多個微細且高精度的圖案的大面積遮罩,上述大面積的印刷用樹脂原版與近年來需要不斷擴大的大畫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然而,無法以較佳的良率且低廉的成本製造該遮罩。
而且上述方法中,必須反覆進行以下作業:對此種遮罩於直接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的模面接觸的狀態下進 行曝光後,自硬化後的層加以剝離,而無法避免於該作業中點狀圖案脫落或遮罩受到損傷的情況。
因此,於製造印刷用樹脂原版時,必須準備多個該遮罩,且每當發生上述脫落或損傷時進行更換,該情況導致經由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生產性下降、製造成本上升,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使用印刷用樹脂原版、甚至由該印刷用樹脂原版形成的印刷版。
而且,利用上述方法形成的印刷面若換個觀點來看,則具有作為於平坦面上設有多個微細凹槽的所謂吸附面而發揮功能的構造,故容易對作為印刷對象物的液晶顯示元件基板的電極形成面、或用以對上述印刷面供給油墨的輥的外周面等表現出吸附性。即,藉由將該些面壓接並將凹槽內減壓,印刷面作為吸附面發揮功能,表現出吸附性。
因此,特別於連續印刷時亦有以下問題:無法自上述液晶顯示元件基板或輥良好地脫模,容易發生印刷不良。
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調配無機多孔質體,該無機多孔質體具有吸收在對印刷用樹脂原版進行雷射加工而形成預定印刷圖案的雷射雕刻時所產生的分解氣體的功能,從而提高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對藉由雷射雕刻進行的圖案形成的適性。
而且,於專利文獻2中,作為藉由調配上述無機多孔質體所得的次要效果,記載有:藉由活性光線對包含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後,於電漿等高能量環境下進行處理而對上述層的印刷面進行蝕刻處 理,藉此於該印刷面上形成由上述無機多孔質體所引起的微細凹凸,可使上述印刷面粗面化(專利文獻2的第16頁第24行~該頁第28行等)。
然而,該方法有以下問題:為了如上述般於電漿等高能量環境下進行處理而對印刷面進行蝕刻處理,需要大規模的處理裝置。
特別是為了如上述般對與大畫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大面積的印刷用樹脂原版進行蝕刻處理,需要極大規模的處理裝置。
另外,於使用由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形成的印刷版進行印刷時,亦產生以下問題等:若無機多孔質體自印刷面脫落,則所脫落的無機多孔質體會混入至油墨中,或印刷面的無機多孔質體脫落的部分對油墨的保持性大幅度地變動,由此液晶配向膜等的膜厚或膜質變得不均勻,或作為液晶配向膜的功能下降或變得不均勻。
亦已知有對印刷面進行研磨而粗面化的方法等。
然而,該方法產生以下問題等:研磨粉容易殘留於印刷面上,殘留的研磨粉混入至油墨中,或印刷面經上述研磨粉過剩地研磨而局部地失去凹凸,對油墨的保持性大幅度地變動,由此液晶配向膜等的膜厚或膜質變得不均勻,或作為液晶配向膜的功能下降或變得不均勻。
於專利文獻3、專利文獻4中記載有以下方法:於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直接與經粗面化的模面接觸的狀態下,藉由活性光線對該層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後,自上述 模面剝離,藉此使上述層的與上述模面接觸的面粗面化。
根據該方法,無需如上述般難以製造的遮罩或以大規模的蝕刻處理為目的之處理裝置、或對未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顯影而加以去除的步驟、對所去除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或去除時所使用的溶劑等進行處理的步驟等,可製造印刷面的大致整個面經粗面化的印刷用樹脂原版。
另外,亦可藉由調整模面的形狀而將上述印刷面製成以下的凹凸面,該凹凸面對油墨的保持性優異,但對作為印刷對象物的液晶顯示元件基板的電極形成面、或用以對上述印刷面供給油墨的輥的外周面等不表現出吸附性。
於該方法中,藉由噴砂、磨削研磨等使包含例如玻璃或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等硬質樹脂的平板狀支持基板的表面直接粗面化,形成上述模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293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80159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9-3491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9-157122號公報
然而,於如上述般使平板狀的支持基板的表面直接粗面化而製成模面的情形時,特別於將藉由活性光線進行曝光並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自上述模面上剝離時,有構成上述支持基板的粗面的特別是凸部容易缺損剝落的問題。特別於使用一片支持基板反覆製造印刷用樹脂原版 時,容易發生上述缺損剝落。
其原因在於:於藉由將支持基板的表面製成粗面而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親和性提高的狀態下使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由此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支持基板牢固地結合,於剝離時對粗面中特別是凸部施加大的應力;上述凸部是直接形成於硬質的支持基板的表面,且其自身又硬又脆,故容易因上述應力而缺損剝落等。
而且產生以下問題等:若自粗面上缺損剝落的凸部在附著於印刷用樹脂原版、進而附著於印刷版的印刷面上的狀態下用於印刷而混入至油墨中,則液晶配向膜等的膜厚或膜質變得不均勻,或作為液晶配向膜的功能下降或變得不均勻。
另外,於使用凸部缺損剝落的支持基板進一步繼續製造印刷用樹脂原版的情形時,產生以下問題:所製造的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印刷面中,與上述凸部缺損剝落的部分相對應的部分對油墨的保持性大幅度地變動,仍是液晶配向膜等的膜厚或膜質變得不均勻,或作為液晶配向膜的功能下降或變得不均勻。
因此,凸部缺損剝落的支持基板必須立即更換以不產生該些問題。然而,如上述般包含硬質的材料、而且其整個面基本均勻地經粗面化的支持基板雖不像上文的遮罩那樣難以製造,但仍然不易製造,無法以較佳的良率且低廉的成本製造該支持基板。特別是不易製造與大畫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大面積的支持基板。
因此,如上述般必須於短期間內更換支持基板的情況導致經由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生產性下降、製造成本上升,並不理想,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使用印刷用樹脂原版、甚至由該印刷用樹脂原版形成的印刷版。
另外,支持基板越是如上述般大面積化,重量越重。例如,與最普通的G6尺寸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玻璃製支持基板必須為某種程度的厚度,以防止其自身發生翹曲,故其重量達到大致300 kg。因此,亦有不易操作的問題。
即,於藉由活性光線進行曝光而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後,必須將上述支持基板自例如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裝置中取出,於該裝置外進行將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自支持基板的表面上剝離的作業。
然而,將如上述般又大又重的支持基板於每當照射活性光線而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時自裝置中取出,並將經硬化的層剝離後返回裝置中的作業必須謹慎操作,以使支持基板不破損,而且作業性低,作業需要長時間及極大的能量。
另外,亦不易進行以下操作:於如上述般構成支持基板的粗面的凸部發生缺損剝落等破損時,更換支持基板;或為了製造多品種小批量的印刷用樹脂原版,而更換成粗面化圖案不同的支持基板等。
因此,該些情況亦導致經由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製 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生產性下降、製造成本上升,並不理想,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使用印刷用樹脂原版、甚至由該印刷用樹脂原版所形成的印刷版。
進而,將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自支持基板的表面上剝離的作業亦有需要極大的能量的問題。
即,如上述般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支持基板牢固地結合,為了進行剝離而需要大的應力。例如於上述G6尺寸的液晶顯示元件的情況下,自玻璃製且使其表面直接粗面化而成的支持基板上剝離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所需要的應力以版寬為單位,必須為0.15 N/mm。
而且,與上述G6尺寸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的重量亦達到大致10 kg左右,故若與上述剝離所必需的應力加在一起,則剝離作業需要極大的能量。
該情況亦導致經由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生產性下降、製造成本上升,並不理想,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使用印刷用樹脂原版、甚至由該印刷用樹脂原版形成的印刷版。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藉由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的印刷用樹脂原版,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不產生上述先前方法所致的各種問題,能以良好的生產性且低廉的成本製造印刷面的整 個面經均勻地粗面化的印刷用樹脂原版。
本發明是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於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經粗面化的模面接觸的狀態下,藉由可使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硬化反應的活性光線對該層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後,自上述模面上剝離,藉此將上述層的與上述模面接觸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印刷面;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藉由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來構成上述模面,上述粗面化片材是裝卸自如地固定於平板狀的支持基板的表面上,且將與該支持基板側為相反側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上述賦形面而成。
根據本發明,藉由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來構成用以使印刷用樹脂原版的印刷面粗面化的模面,上述粗面化片材是裝卸自如地固定於包含玻璃或硬質樹脂等硬質材料的支持基板的模面上,並且藉由較上述支持基板更為柔軟且強韌的樹脂等來形成該粗面化片材,由此能可靠地防止以下情況:於剝離時構成上述粗面的凸部缺損剝落,或由此而產生各種問題。
而且,上述粗面化片材例如是藉由利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來使熱塑性樹脂片材的表面粗面化等,可與其大小無關而以較佳的良率且低廉的成本製造。
另外,粗面化片材與支持基板相比較明顯重量輕,操作亦更容易。
因此,於上述凸部發生了缺損剝落的情形時可簡單地 更換。或亦能更可靠地防止以下情況:每一次製造印刷用樹脂原版時要進行更換等,由此構成上述粗面的凸部缺損剝落,或由此產生各種問題。
另外,以下操作亦極為容易:於凸部發生缺損剝落等破損時,更換粗面化片材;或為了製造多品種小批量的印刷用樹脂原版,而更換為粗面化圖案不同的粗面化片材等。
而且,亦不可能發生以下情況:由於該頻繁更換而導致印刷用樹脂原版的生產性下降,或大幅度地限制其製造成本下降。
另外,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後,可進行以下作業:解除粗面化片材對支持基板表面的固定,於又大又重的支持基板殘留於裝置上的狀態下,將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粗面化片材的積層體自裝置中取出,將上述粗面化片材自上述層上剝離。因此,亦可提高上述作業的作業性,大幅度地減少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及能量。
另外,自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上剝離粗面化片材時所需要的應力亦是較小便可。例如若以上述G6尺寸的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進行比較,則如上文所說明般,自玻璃製且將使表面直接粗面化而成的支持基板上剝離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所必需的應力以版寬為單位而為0.15 N/mm,相對於此,將上述粗面化片材自經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剝離所必須的應力以版寬為單位而為0.10 N/mm,且可將上述應力減少至2/3。
而且,如上所述,上述粗面化片材與支持基板相比較 明顯重量輕。例如,與上述G6尺寸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粗面化片材的重量僅為1 kg左右。
因此,剝離作業所需要的能量亦是較少便可。
因此,根據本發明,不產生先前方法所致的各種問題,能以較迄今為止更良好的生產性且更低廉的成本製造印刷面的整個面經均勻地粗面化的印刷用樹脂原版。
於上述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較佳為上述粗面化片材及支持基板均是藉由對上述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而形成,將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夾持於上述支持基板與對向基板之間,上述支持基板於其表面上裝卸自如地固定有上述粗面化片材,上述對向基板具有與該支持基板的固定有上述粗面化片材的表面相對向的對向面,且與上述表面之間空開一定間隔而平行地配設上述對向面,將上述對向基板朝上述支持基板的方向按壓,由此於使上述層壓接於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的狀態下,透過上述支持基板及粗面化片材藉由活性光線對上述層進行曝光,由此使該層硬化。
藉由如上述般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夾持於支持基板與對向基板之間並進行按壓,可使裝卸自如地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上的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緊緊地壓接,使上述賦形面的形狀更可靠地轉印至感光性樹脂的層的印刷面上。
另外,由於可如上述般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以支持基板與對向基板夾持並進行按壓的狀態下,藉由活性光 線進行曝光而使其硬化,因此亦可藉由儘可能將上述兩基板間保持於一定間隔,而使上述層的厚度遍及其整個面變得更均勻。
於上述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較佳為將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一面夾持於上述粗面化片材、與成為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補強層的補強膜之間,一面於上述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上塗開而形成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
藉此,可利用一個步驟來製造使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包含補強膜的補強層一體化而成的印刷用樹脂原版,可進一步提高該印刷用樹脂原版的生產性。
上述粗面化片材,可考慮利用各種方法裝卸自如地固定於支持基板的表面上,但是若特別考慮到使對上述表面的裝卸儘可能簡單且容易,較佳為:(i)經由弱黏著層而裝卸自如地黏著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上述弱黏著層包含對上述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ii)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吸引槽,經由該吸引槽進行真空吸引,藉此裝卸自如地吸附固定於上述表面上;或(iii)於相隔較上述支持基板的面方向的尺寸更大的間隔的一對夾盤夾具間展開的狀態下,裝卸自如地壓接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
本發明的印刷用樹脂原版是藉由上述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以良好的生產性且低廉的成本製造,故可提高經由液晶 配向膜的印刷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等的生產性,大幅度地降低生產成本,上述液晶配向膜的印刷步驟使用由該印刷用樹脂原版形成的印刷版。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藉由上述製造方法而製造的印刷用樹脂原版,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不產生先前方法所致的各種問題,能以良好的生產性且低廉的成本製造印刷面的整個面經均勻地粗面化的印刷用樹脂原版。
圖1(a)~圖1(c)、圖2(a)、圖2(b)分別為對本發明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的實施形態的一例的各步驟加以說明的剖面圖。
首先,參照圖1(a),於該例的製造方法中,首先準備支持基板1,該支持基板1包含玻璃或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等硬質樹脂等硬質材料,而且對可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硬化反應的紫外線等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
繼而,於上述支持基板1的圖中為上側的表面2上,例如於圖1(a)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自其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重疊等,而裝卸自如地固定粗面化片材4,該粗面化片材4是將與該支持基板1側為相反側、即圖中為上側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賦形面3而成。
再者,於圖中,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放大而強調描畫出 構成上述賦形面3的凹凸,但實際的凹凸為以下程度的微小的凹凸:若與圖中所示的粗面化片材4的大小相比較則無法判別,以不對所印刷的液晶配向膜的形狀等造成影響。
上述粗面化片材4例如較佳為使用藉由利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將以下片材的表面粗面化而形成者: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熱塑性聚胺酯彈性體(TPU)、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熱塑性樹脂,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片材。
根據該加壓片材成形,例如有以下優點:即便為與大畫面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應的大面積的粗面化片材4,亦容易連續且大量地生產。
再者,上述中包含PE、PP、TPU等相對較軟質的熱塑性樹脂且相對較薄(例如為150 μm以下左右)的粗面化片材4有時其自身的韌性弱,難以無皺褶而均勻地密接於平坦的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
於該情形時,只要於上述粗面化片材4的與賦形面3相反的面上,貼合包含例如PET等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補強片材等即可。
關於粗面化片材4,為了防止在該粗面化片材4上將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塗開時的剪切力、或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時的收縮力等導致上述粗面化片材4相對於支持基板1發生位置偏移,並且容易更換使用後的粗面化片材4,例如較佳為預先藉由下述(i)~(iii)的任一方法裝卸自如地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
(i)經由弱黏著層而裝卸自如地黏著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上述弱黏著層包含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
(ii)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吸引槽,經由該吸引槽進行真空吸引,藉此裝卸自如地吸附固定於上述表面上。
(iii)於相隔較上述支持基板1的面方向的尺寸更大的間隔的一對夾盤夾具間展開的狀態下,裝卸自如地壓接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
上述中(i)的黏著固定時所用的弱黏著層可任意採用以下的層:包含對上述支持基板1及粗面化片材4的形成材料具有弱黏著性、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各種黏著劑的層。上述層是藉由以下方式形成:於支持基板1的表面2、及粗面化片材4的與賦形面3相反的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藉由例如噴霧塗佈等各種塗佈方法來塗佈上述黏著劑。
若將上述黏著層形成於上述支持基板1的表面2、及/或粗面化片材4的與賦形面3相反的面上後,如圖1(a)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自支持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一面注意中間不混入空氣一面依序重疊上述粗面化片材4,則可藉由上述黏著層的黏著力將上述粗面化片材4固定於表面2上。
另外,自表面2上取下經固定的粗面化片材4時,例如只要與圖1(a)的箭頭相反,自支持基板1的另一端朝 向一端,一面抗拒上述黏著層的黏著力一面依序剝離該粗面化片材等即可。
於進行(ii)的吸附固定時,將支持基板1的表面2加工為平滑,並且於該表面2的大致整個面上形成吸引槽。吸引槽連接於含有真空泵等的真空系。
繼而,於將粗面化片材4重疊於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的狀態下使真空系動作,或將已預先動作的真空系與吸引槽連接等,經由該吸引槽進行真空吸引,藉此可將上述粗面化片材4固定於表面2上。
自表面2上取下經固定的粗面化片材4時,只要使真空系停止,或阻斷真空系與吸引槽的連接即可。
圖4(a)、圖4(b)為對上述(iii)的壓接固定的方法加以說明的剖面圖。
參照兩圖,於該壓接固定法中準備一對夾盤夾具5、5,該夾盤夾具5、5將例如與液晶顯示元件的畫面形狀相對應而形成為矩形狀的粗面化片材4的彼此平行的兩邊遍及其全長而加以保持。
作為粗面化片材4,準備上述兩邊間的長度L1較同樣形成為矩形狀的支持基板1的對應兩邊間的尺寸L2更長者,並藉由夾盤夾具5、5將上述兩邊遍及其全長而加以保持。關於粗面化片材4,雖未圖示,但以於圖中朝向上側的狀態保持賦形面3。
繼而,與支持基板1的上述尺寸L2空開間隔而配置夾盤夾具5、5,藉此設定為使粗面化片材4於兩夾盤夾具5、 5間展開而無鬆弛的狀態(圖4(a))。
繼而,若於該狀態下使夾盤夾具5、5朝圖中下方移動,藉此使於上述夾盤夾具5、5間展開的粗面化片材4如圖4(a)中以空心箭頭所示般朝支持基板1的表面2的方向下降,並如圖4(b)所示般無間隙地壓接於上述表面2,則可將上述粗面化片材4固定於上述表面2上。
另外,於自表面2上取下經固定的粗面化片材4時,只要該粗面化片材4連同一對夾盤夾具5、5與圖4(a)的箭頭相反而自上述表面2朝上方移動即可。
參照圖1(b),其次於該例的製造方法中,於利用上述任一方法而固定於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的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供給預定量的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
然後,一面將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夾持於上述粗面化片材4、與成為補強層的補強膜7之間,一面如圖1(b)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自支持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一面注意中間不混入空氣,一面依序於上述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塗開而形成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並且於其上積層補強膜7。
繼而,參照圖1(c),使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接觸於上述補強膜7上。
然後,一面將上述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與上述表面2之間空開一定間隔並平行地維持,一面如圖1(c)中以黑箭頭所示般將上述對向基板9朝上述支持基板1的方向按壓,藉此使上述層8壓接於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
繼而,於該狀態下,如圖1(c)中以實線箭頭所示般,透過上述支持基板1及粗面化片材4藉由活性光線對上述層8進行曝光,使形成上述層8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進行硬化反應。
此時,將支持基板1的表面2、與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之間的間隔設定為維持以下尺寸:將所製造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厚度加上粗面化片材4的厚度所得的尺寸。
再者,對向基板9可藉由金屬、玻璃、硬質樹脂等任意材料形成。
特別是亦可藉由與支持基板1相同的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來形成對向基板9,另外亦藉由與粗面化片材4相同的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來形成補強膜7,自該對向基板9側亦藉由活性光線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進行曝光而使其進行交聯反應。
其次,參照圖2(a)、圖2(b)、圖3,自上述支持基板1與對向基板9之間取出補強膜7、經交聯的層8及粗面化片材4的積層體11,使其上下反轉,以補強膜7為下而載置於作業台12上。
繼而,若如圖2(b)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將粗面化片材4自上述積層體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剝離,則製成以下的印刷用樹脂原版14:如圖3所示,層8的圖中下面側是藉由包含補強膜7的補強層加以補強,並且上表面側被製成轉印有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凹凸形狀而經粗面化的印刷面13。
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14可與先前同樣地藉由雷射雕刻等來形成預定的印刷圖案,用作印刷版。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任意使用以下的各種樹脂組成物:可藉由紫外線等活性光線而硬化,而且於硬化後可形成以下的硬化物,該硬化物具有適合用於例如柔版印刷等的適度的橡膠彈性,並且對印刷時所使用的油墨中所含有、或用於清掃印刷版的溶劑的耐溶劑性優異。
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列舉含有以下成分者:具有1,2-丁二烯結構且末端具有乙烯性雙鍵的預聚物、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上述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安息香烷基醚,特別適合使用安息香的含有比例為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總量的500 ppm以下者,上述安息香由於來自螢光燈等的可見光而發生反應,導致印刷用樹脂原版黃變。藉此,可獲得於短期間內不黃變的耐光性優異的印刷用樹脂原版。
補強膜7可如上述般與粗面化片材4同樣地使用以下片材:例如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熱塑性聚胺酯(TPU)、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熱塑性樹脂,而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片材。
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上所說明的圖的示例。例如亦可省略補強膜7。另外,關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亦可代替藉由對向基板朝支持基板的方向按壓,而藉由粗面化片材的輥等塗開並設定為一定厚度。
此外,可於不偏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實施各種變更。
[實例] 〈粗面化片材〉
作為粗面化片材,使用以下物品:於單面上貼合有厚度為100 μm的PET片材作為補強片材的TPU片材[大倉工業(股)製造的Shilklon(註冊商標)SNESS80-100 μm],且藉由利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將上述TPU片材與貼合有補強片材的面的相反之側所露出的TPU表面粗面化,製成賦形面。該粗面化片材對作為活性光線的紫外線具有透射性。
根據使用基恩斯(股)製造的形狀測定雷射顯微鏡VK-9510進行測定的結果來求出上述賦形面的表面粗糙度,結果日本工業標準JIS B0601-1994中規定的粗糙度曲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1.4 μm、最大高度Ry=9.4 μm、十點平均粗糙度Rz=6.1 μm。
參照圖1(a)~圖1(c),將上述粗面化片材4以其賦形面3朝上,經由噴霧黏著劑的層,裝卸自如地固定於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裝置的支持基板1的表面2上,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裝置具備作為上述支持基板1的具有紫外線透射性的平滑透明玻璃板、及對向基板9。
繼而,於上述賦形面3上供給預定量的紫外線硬化型的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住友橡膠工業(股)製造]6,夾持於上述粗面化片材4、與成為補強層的補強膜(PET 膜)7之間,如圖1(b)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自支持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一面注意中間不混入空氣,一面依序於上述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塗開而形成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並且於其上積層補強膜7。
繼而,使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接觸於上述補強膜7上。
然後,一面將上述對向面10與上述表面2之間空開一定間隔並保持平行,一面如圖1(c)中以黑箭頭所示般將上述對向基板9朝上述支持基板1的方向按壓,藉此使上述層8壓接於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
繼而,於該狀態下,如圖1(c)中以實線的箭頭所示般,透過上述支持基板1及粗面化片材4藉由紫外線對上述層8進行曝光,使形成上述層8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進行硬化反應。
然後,參照圖2(a)、圖2(b)、圖3,自上述支持基板1與對向基板9之間取出補強膜7、經交聯的層8及粗面化片材4的積層體11,使其上下反轉,以補強膜7為下而載置於作業台12上。
繼而,如圖2(b)中以一點鏈線的箭頭所示般,自上述積層體1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剝離粗面化片材4,製造出印刷用樹脂原版14,該印刷用樹脂原版14如圖3所示,層8的圖中下表面側是藉由包含補強膜7的補強層加以補強,並且上面側被製成轉印有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 3的凹凸形狀而經粗面化的印刷面13。
根據使用前述基恩斯(股)製造的形狀測定雷射顯微鏡VK-9510測定的結果,來求出上述印刷用樹脂原版14的印刷面13的表面粗糙度,結果粗糙度曲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1.4 μm、最大高度Ry=9.2 μm、十點平均粗糙度Rz=6.0 μm,確認到形成了基本如實地轉印了粗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表面粗糙度的粗面。
1‧‧‧支持基板
2‧‧‧表面
3‧‧‧賦形面
4‧‧‧粗面化片材
5‧‧‧夾盤夾具
6‧‧‧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7‧‧‧補強膜
8‧‧‧層
9‧‧‧對向基板
10‧‧‧對向面
11‧‧‧積層體
12‧‧‧作業台
13‧‧‧印刷面
14‧‧‧印刷用樹脂原版
L1‧‧‧長度
L2‧‧‧尺寸
圖1(a)~圖1(c)分別為對本發明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的實施形態的一例的各步驟加以說明的剖面圖。
圖2(a)、圖2(b)分別為對上述例的製造方法的後續步驟加以說明的剖面圖。
圖3為表示經由上述例的製造方法的各步驟而製造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一例的剖面圖。
圖4(a)、圖4(b)是對上述例的製造方法中,將粗面化片材裝卸自如地固定於平板狀的支持基板的表面上的方法的一例加以說明的剖面圖。
1‧‧‧支持基板
2‧‧‧表面
3‧‧‧賦形面
4‧‧‧粗面化片材

Claims (6)

  1. 一種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於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與經粗面化的模面接觸的狀態下,藉由可使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進行硬化反應的活性光線對該層進行曝光而使該層硬化後,自上述模面上剝離,藉此將上述層的與上述模面接觸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印刷面;而且該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藉由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來構成上述模面,上述粗面化片材是裝卸自如地固定於平板狀的支持基板的表面上,且將與該支持基板側為相反側的面製成經粗面化的賦形面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粗面化片材及支持基板均是由對上述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形成,將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夾持於上述支持基板與對向基板之間,上述支持基板是於其表面上裝卸自如地固定有上述粗面化片材,上述對向基板具備與該支持基板的固定有上述粗面化片材的表面相對向的對向面,且與上述表面之間空開一定間隔而平行地配設上述對向面,將上述對向基板朝上述支持基板的方向按壓,藉此於使上述層壓接於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的狀態下,透過上述支持基板及粗面化片材藉由活性光線對上述層進行曝光,藉此使該層硬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中將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一面夾 持於上述粗面化片材、與成為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補強層的補強膜之間,一面於上述粗面化片材的賦形面上塗開而形成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中作為上述粗面化片材,使用藉由利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使熱塑性樹脂的片材的表面粗面化而形成的片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其中以使上述粗面化片材經過如下狀態而使用:(i)經由弱黏著層而裝卸自如地黏著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上述弱黏著層包含對上述活性光線具有透射性的材料;(ii)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吸引槽,經由該吸引槽進行真空吸引,藉此裝卸自如地吸附固定於上述表面上;或(iii)於相隔較上述支持基板的面方向的尺寸更大的間隔的一對夾盤夾具間展開的狀態下,裝卸自如地壓接固定於上述支持基板的表面上。
  6. 一種液晶配向膜的印刷用樹脂原版,其特徵在於:其是藉由如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製造方法製造而成。
TW101123247A 2011-12-06 2012-06-28 Resin original plate for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6139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7121A JP5427225B2 (ja) 2011-12-06 2011-12-06 印刷用樹脂原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227A true TW201323227A (zh) 2013-06-16
TWI561394B TWI561394B (en) 2016-12-11

Family

ID=4854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3247A TWI561394B (en) 2011-12-06 2012-06-28 Resin original plate for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27225B2 (zh)
KR (1) KR101811456B1 (zh)
CN (1) CN103144458B (zh)
TW (1) TWI5613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518B (zh) * 2016-09-27 2021-02-01 日商住友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柔性印刷版的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2006B1 (ja) * 2014-02-17 2015-04-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22871B2 (ja) * 2014-05-16 2018-05-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6457815B (zh) * 2014-08-11 2018-11-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版的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4406520B (zh) * 2014-11-26 2017-11-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部件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JP2016126240A (ja) * 2015-01-07 2016-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樹脂原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レキソ印刷版
CN108454254B (zh) * 2017-02-20 2021-06-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粗糙面化片材与其用途
JP6660568B2 (ja) 2017-02-20 2020-03-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粗面化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用樹脂原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7814A (en) * 1992-08-07 1997-03-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and element for making a relief image using an IR sensitive layer
JP2933790B2 (ja) * 1993-02-03 1999-08-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EP1020766B1 (en) 1999-01-14 2007-05-02 Macdermid Incorporate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s
JP4623452B2 (ja) * 2000-02-09 2011-02-02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赤外線感受性層を形成する為の塗工液
JP2002293049A (ja) * 2001-03-29 2002-10-09 Komuratekku:Kk 薄膜形成用樹脂凸版
JP2003025749A (ja) 2001-07-12 2003-01-29 Asahi Kasei Corp シームレススリーブ印刷版構成体
JP4623455B2 (ja) 2001-08-03 2011-02-02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印刷品質が改良されたフレキソ印刷版
JP4627001B2 (ja) 2005-04-18 2011-02-09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6341468A (ja) 2005-06-08 2006-12-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改良されたフレキソ印刷用シームレススリーブ構成体
WO2008018530A1 (en) * 2006-08-09 2008-02-14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and production device of cylindrical print substrate
JP2009034913A (ja) * 2007-08-02 2009-02-19 Nakan Corp フレキソ印刷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薄膜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157122A (ja) * 2007-12-27 2009-07-16 Nakan Corp 感光性樹脂版シート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4616410B1 (ja) * 2010-03-23 2011-01-19 株式会社コムラテック 大形樹脂凸版の製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大形樹脂凸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518B (zh) * 2016-09-27 2021-02-01 日商住友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柔性印刷版的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458A (zh) 2013-06-12
KR101811456B1 (ko) 2017-12-26
JP5427225B2 (ja) 2014-02-26
JP2013119179A (ja) 2013-06-17
TWI561394B (en) 2016-12-11
CN103144458B (zh) 2016-06-15
KR20130063448A (ko) 201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23227A (zh) 印刷用樹脂原版及其製造方法
KR102008531B1 (ko) 플렉소 인쇄판과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패널용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JP6322871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EP2644372A1 (en) Flat-plate bonding ji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t-plate stacked body
WO2011089964A1 (ja)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透光性硬質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
CN102197470A (zh) 制造晶片层合体的方法、制造晶片层合体的装置、晶片层合体、剥离支撑体的方法以及制造晶片的方法
WO2011089963A1 (ja) 透光性硬質基板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透光性硬質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
KR20060128987A (ko) 전자파 차폐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427823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KR20150054662A (ko) 펠리클의 접착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사용하는 접착 장치
KR20160034800A (ko) 펠리클 프레임 및 펠리클
JP6551737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363165B2 (ja) 微細凹凸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形成装置
JP6395301B2 (ja) テスト用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06715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717518B (zh) 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柔性印刷版的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613092B (zh) 柔性印刷版和使用其的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KR20160085204A (ko) 인쇄용 수지 원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플렉소 인쇄판
JP2019014133A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422731B2 (ja) フィルム状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装置
TW201722710A (zh) 粗糙面化片材與其製造方法、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柔版印刷版的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JP2018051835A (ja) 粗面化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3601A (ja) 樹脂板の製造方法、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