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2788A - Powd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drawer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Powd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drawer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2788A
TW201242788A TW101105819A TW101105819A TW201242788A TW 201242788 A TW201242788 A TW 201242788A TW 101105819 A TW101105819 A TW 101105819A TW 101105819 A TW101105819 A TW 101105819A TW 201242788 A TW201242788 A TW 2012427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oner
shutter
hol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iichi Yoshida
Shunji Katoh
Hiroshi Ikeguchi
Shinji Tamaki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42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27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non-rigid containers, e.g. foldable cartridges, ba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2Bag-type non-rigid contain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Description

20124278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納粉末的粉末容器、使用該粉末容器的碳粉匣、貼 附於該碳粉IE的抽拉式托盤、以及安裝有該抽拉式托1盤的成像裝置。 【先前技術】 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中,例如影印機、印表機、傳真機、或多功能週 邊設備’碳粉影像通常由顯影裝置藉由使用顯影劑、稱為碳粉或載體而形 成,以產生影像。在這種類型的成像裝置中,當產生影像時,會消耗碳粉。 因此,容納碳粉的碳粉匣通常貼附於成像裝置上,並且當匿中沒有碳粉時, 藉由新的碳粉匣更換沒有碳粉的碳粉匣的方式來提供碳粉。 在將碳粉匣貼附於成像裝置的方法的其中之一中,抽拉式托盤用於容 納碳粉匣。抽拉式托盤相對於框架以水平移動的方式貼附於提供在成像裝 置的主體裝置上的框架上。當抽拉式托盤朝向前側移動時,抽拉式托盤可 以從成像裝置巾取出。相反地’當姉式托她向裝置移動時,抽拉式托 盤可置入成絲置巾。成像裝置中的抽減滅外殼單元具有@定單元, 其中碳粉Μ定於該固定單元上;替代漏斗,暫時容納從碳粉_放的碳 粉;以及其它等等。 碳粉供應系統使用上述碳粉g,以降低操作成本,這就要求使用者用
ToE中的碳^7,並且在1£ t未留下任何碳粉。在用於碳紐的傳統方法的 其中之-中’稱為_鑽的職釘安裝在容器中,並且所述螺旋鑽旋轉, 粉傳送至毅單元H傳統的方法巾’稱為螺絲釘瓶的容
Is,其中突起以螺旋方式形成在管狀容器的内表面,並且該容器旋轉以逐 漸地將碳粉傳送至排放單元。 β然而’制上賴旋鑽的傳送祕是不獅L須絲並旋轉容 器令的螺絲釘’這導致傳送系統的結構複雜化。,此外,由於在所述傳送系 統㈣旋鑽強舰傳送累_碳粉,巨大的貞荷被強加於所述碳粉上,這 聚在-起或惡化。再者,在可替代的容器中安裝螺絲釘可造 ^處理物的成本變高,並且由於消耗資源,將增加的負擔強加於環境上 201242788 在使用螺絲釘瓶的傳送系統巾,由於不需要在容n巾安裝螺絲釘,使 該結構變得細,錄鮮n在所料送祕巾通職轉被使用, 該容器通常具有如此的形狀,以在柱狀容器(被設置為斜向一邊的瓶子的 形狀)的主體裝置的兩側的其中之一側提供排放管。因此,不利因素在於, 可被容納在柱狀容器中的碳粉的數量少於具有矩形的平行六面體形狀的容 器中的碳粉的數量;並且當容ϋ被更換時’所述容_柱狀可使使 緊握變難或丟失。 此外,由於上述的匣子或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ΡΕΤ)材料製成的 瓶子構成了稱為“堅_瓶子,’的酣容器,在練_與更舰子或瓶 子相關之使騎的容器方面造成了嚴重關題。具體而言,製造者從使用 者收集使騎的容器,祕重新賴、再回收、或減理:絲,由於使 用過的容積是巨大的,對於製造者而言,從個者㈣並傳送使用 過的容器需要高的邏輯成本。 此外’ s收集的谷器被重新裝滿顯影劑用於重新使用時,收集的容器 =洗困難,並且提供碳粉的效率低;因此,重新使用收集的容器需要高 成本。 20〇2_72645號所揭露的發明,使用簡單的水平的長盒容器, 過外部裝置以來回方式在水平方向移動時,由於碳二、的慣性 送至排放輩开,。 根據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纖-46843號和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 ’並且當容器通 生,該碳粉被傳 根據日本專利巾請公開第2亂72645號所揭露的發明,
5 4 201242788 閉快門’通常需要躲移躲Η社間,並且這在降低祕裝置的空間或 尺寸上為阻礙因素。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粉末容器和碳粉匣,其可防止當碳粉匣貼近或移 開時粉末的洩漏,並且適合於降低的空間和尺寸;同時,也需要提供一種 使用該粉末容器和該碳粉匣的抽拉式托盤和成像裝置。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決存在於傳統技術中的問題。 -粉末容器包括:-其外殼單元,其水平延長且可容納粉末,並且至 =具有-可變形部件;以及—排放料,在縱向上貼附於料殼單元的一 :二該排放單元包括:一排放口,通過該排放口將該外殼單元㈣粉末排 2外部:—旋轉快門,其提供於該排放口的内部,並且藉由圍繞與該外 双早1的縱向垂直制的—旋轉轴旋轉來開啟和麵該排放口。 一碳粉匣,使用上述的粉末容器。 一成像裝置包括:上述之以可附加上和可分開的方式的碳純。 的方:托盤為水平地延長’並且可使一碳以可附加上和可分開 裝置中’姉拉式鋪包括:—狀單元,其提供在 且粉末舞的—排放單元可以可附加上和可分開 元的二J、,一傾斜孔’其藉由在前側向下傾斜而形成於該固定單 L 且以該粉末容器的該排放單元固定於該固定單元的狀態,與 2可排放口連接—第—朗,其提供在該傾斜孔的入口側, ίίΙΓΓ 斜孔的人口,·以及—第二快門,其提供在該傾斜孔 的出口側’並且可開啟和關閉該傾斜孔的出口。 t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點和優點以 =合所附圖式閱讀本發明之目前首選實施例的以下的詳 實施方式】 5 201242788 下面參考所附圖式對實施例作出詳細說明。相同或相應的構件在每— 個附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並且兩部分的說明被適當地簡化或者省 略。 首先’參考第1圖和第2圖對整個成像裝置的結構和操作作出說明。 第1圖為說明作為成像裝置的彩色印表機的結構圖,以及第2圖為說 明彩色印表機中之成像單元的其中之一的放大圖。 如第1圖所示,對應於彩色(黃色、紫紅色、藍綠色、以及黑色)的 成像單元6Y、6M、6C、以及6BK並排排列,以與中間傳送單元10的中 間傳送帶11相對。安裝在成像裝置的主體裝置1〇〇中的四個成像單元6γ、 6Μ、6C、6ΒΚ幾乎具有相同的結構,除了每一個成像單元具有成像製程中 使用的不同顏色的碳粉之外。因此,成像單元6、光敏元件i、以及主要傳 送斜紋輥9如第2圖所示\其中在附圖標記中未使用任何字母(γ、Μ、 ΒΚ)。 一如第2圖所示,成像單元6包括:作為影像載體的光敏元件丨:在光敏 讀1的厢提供的注人單元4 ;作為顯影單元的顯影裝置5 ;清洗單元2 ; 等等(僅有顯影裝置5在第1圖示出)。成像製程(注入製程、曝光製程、’ 顯影製程、傳送脉、以及清洗製程)均在級元件i上蹄,並且 的碳粉影像形成於其上。 品 一已3在成像單元6中的光敏元件卜注入單元4、顯影裝置5、以及清 洗單70 2均如此配置,以使其可自由地貼近和移開成像裝置的主體裝置 100。任何已到達壽命的終端的元件可以用新的元件來替換。 /根據本實補,提供包含麵料心t的光敏元们、注 猜狀早70 2作摘立的單元。細,它們可輯合在一起, 為以自由地貼近和移開的方式安裝在成像裝置的主體装置 情況下,可以改善在保持成像單元6_的操作性能。 2圖所示’娜裝置5,作為顯影劑載體的顯影輥Μ,並且與 而.二相對,作為顯影劑調郎構件的刮墨刀52安裝在顯影較的下 面,兩個螺旋輸送機55、56 _影_拌/傳 ^ 顯影劑容納部分53、54 ;容50 且刀別美供在内部 U 納顯影f|jG;等等。這裏,包含載體和 6 201242788 碳㈣兩部麵__料顯 碳粉濃度感測器(圖未示)安__壯用於檢測顯影劑G的碳粉濃度的 不不」女裝在顯影裝置5中。 在第2圖中光敏元件!通過驅動單 方向)旋轉。光敏元件i的表 (,未不)以順時針方向(箭頭 注入輥4a均勾地注入。表面在注入早疋4的位置上(注入製程)通過 此後,光敏7L件1的表面到達通過曝光 照亮的位置,並且靜鶴像在(曝絲程)的雷射L 然後光敏元件丨的表_達面向㈣裝置^曝物描而形成。 靜電潛J在那裏顯影,以形成所需的碳粉影像(顯影ί程^的位置’並且 的位^且巾嘱帶U和_送斜紋輥9 要的傳送製程)。少量的未傳送的碳粉殘留在光敏元件 然後,光敏元件i的表面到達面向清洗單元2的位置,並 Η ^殘留的未傳職碳粉在(清洗製程)位置上被清洗刀^收集。 最後’光敏元件1的表面到達面向中和單元(圖未示)的位置,並且 在光敏7L件1上的殘餘的電位被從中移除。 因此,在光敏元件1上進行的成像製程的順序完成。 —上述成像製程由四個成像單元6Y、6M、6C、以及舰巾的每一個來 執行。具體而言,根據第i圖所示的閱讀單元32閱讀的影像資訊,在成像 单疋下面提供的曝光單^圖未示)在成像單以γ、6M、6C、以及6bk 中的每一個朝向光敏元件】發射雷射[(參考第2圖)。 具體而言’曝光單元從光源發射雷射L,並且光敏元件〖由旋轉的多角 鏡通過多個光學元件用雷射L掃描。此後,在顯影製程之後,在各自的光 敏元件1上所形成的彩色碳粉影像以層疊方式傳送在中間傳送帶u上。因 此’彩色影像形成在中間傳送帶11上。 四個主要傳送斜紋輥9Y、9M、9C、9BK中的每一個以及相應的光敏 元件1Y、1M、1C1BK的其中之一夾在中間傳送帶11中,以形成主要的傳 送握持部。具有與碳粉相反的極性的傳送偏壓施加於主要傳送斜紋親9Y、 9M、9C、9BK 〇
S 7 201242788 中間傳送帶u以說明書附圖中所示的 通過主要傳送斜紋輕9Y、9M、9C、9BK的^曰^的方向移動,以順序地 自的光敏元件1Y、1M、lc、 =要傳达握持部。因此,在各 間傳送帶11上傳送。 *杉色碳粉影像主要以層疊方式在中 之後,中間傳送帶n到達中間傳送1 其中,彩色碳粉影像以層疊方式在所送輥19的位置, 中間傳送帶11夾在紅傳送支撑輥 # 傳送。在此位置, 成第二傳送握持部 興第-傳送輕19之間,以在其間形 材料p上,例如已被傳駐第二Γ專送握像被傳送到傳送 材料P上未被傳送的未傳送的碳粉殘留在中間傳:帶f乂 :時’傳送 因,,在中間傳送帶u上進行的一系列傳送 過供象m主體襄置100的底部的供給單元26經 且^A 轉等傳送至第二傳送握持部的位置。 的間隔供給傳送材料p的上部分。 料朝向疋位輥28之間 位觀======卿椒錢轉的定 c=:r力’已被傳送至傳送材料⑽:: 祕然、ί、=送材料Pit過一對排放輕29之間的間隔傳送,並且從該裝置 順庠㈣=對排放報29從成像裝置的主體裝置卿排放的傳送材料P被 順序地堆疊在作為輸出影像的堆4部分30上。 斗被 因此’通過成縣置it行的—_成賴程完成。 201242788 如第1圖所示,碳粉供應部分31被提供在中間傳送單元ι〇之上。碳 粉供應部分31包括四個碳粉供應裝置6GY、6GM、6GC、6GBK,其中的每 一個均被填充有相應顏色的碳粉。碳粉傳送路徑從碳粉供絲置6〇γ、 60Μ、60C、60ΒΚ巾的每一個延伸至相應的顯影裝置5γ、5M、5C、观。 碳粉供應裝置6GY、刪、6GC、6GBK分藤過所述碳粉傳送路徑向顯影 裝置5Y、5M、5C、5BK提供碳粉。因此,可根翻職置5γ、5M、5C、 5BK的碳粉絲向顯影裝置5γ、5M、5C、5Βκ提供新的碳粉,並且 期使用該顯影裝置。 上it四個奴私供應裝置6〇γ、6〇m、60C、60BK具有相同的結構,其 不同之處在於碳粉的顏色。下面將對碳粉供應裝置的其中之一的結構作 說明。 =3圖為碳粉供應裝置6〇的透視圖。在第3圖中,用於表示碳粉供應 裝置60的附圖標記的字母(Y、M、C、BK)被省略。 碳粉供應裝置6G包括:容納粉末狀碳粉的碳粉E 61 ;貼附於碳粉便 61的抽拉式托盤62;提供在抽拉式托盤&的前端上的前部固定單元^, 61的前端排放單元61c固定於其上;提供在成像裝置的主體裝 6=。的側面上的振動單元64;以及與振動單元从的底嫩接的替代漏斗 移動盤62以第3圖中的箭頭X1所示的方向 、、裝置100時,抽拉式托盤62的前部固定單元63與振 64 =。當碳粉g 61置於抽拉式托盤62上時,碳· μ與前部 接並且當抽拉式托盤62貼附於主體裝置100時,碳粉匠 61間接地與振動單元64連接並且固定於其上。 碳粉傳送裝置8被提供在抽拉式托盤62上, 8 w 91 61 使石反舰61巾的碳粉朝向前部峡單元63傳送並轉放至 63。排放的碳粉進—步通過振動單元64,並且當遭受由振 造成的下降的加速卿時,排放的碳粉由於其自身的重力下降n 65。替代漏斗65包括:螺旋輸送機、紙狀授拌機 從替 代漏斗65向顯影裝置5提供碳粉。 兄有類似物並且從替
S 9 201242788 第4圖至第5C圖為碳粉E 61的結構圖。第4圖為碳粉匠的橫截面側 視圖,第5Α ffl為碳粉£ 61的側視圖,第5Β目為碳粉g 61的前端的側視 圖,以及第5C圖為碳粉匣61的仰視圖。 如第4圖所示,碳粉匣61包括:外殼單元61a、鎖閉部分6此、以及 排放單元61c。外殼單元61a通過連接四個樹脂薄膜或四張紙而形成,以獲 得彈性的角狀管袋。外殼單元61a可通過中心對折紙並且連接折疊的紙的 二側而形成,以獲得角狀管袋,例如甜食袋或茶袋。外殼單元61a的内部 尺寸,例如高度為60mm、寬度為6〇mm、以及長度為400mn^具有這種 尺寸的碳粉匣61可容納約500g的碳粉。 外殼單元61a可為透明的、半透明的、或者不透明的,並且由樹脂, 例如聚乙烯或尼龍,或者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的紙製成。具體而言,各種 樹脂薄膜可單獨或結合使用,例如PA (聚醯胺樹脂、尼龍)、PE (高密度 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PC (聚碳酸酯樹脂)、pp (聚 丙烯)、PS (聚苯乙烯樹脂)、PAN (聚丙烯腈樹脂)、PET (聚酯樹脂)、pvc (聚氯乙烯樹脂)、或者PVDC (聚偏二氣乙烯樹脂)。 根據本實施例,彈性材料,例如四種類型的樹脂薄膜pp、PET、pA、 以及LDPE順序地互相連接,並且用作外殼單元61a (LDpE在最内層使 用)。至少外殼單元61a的内壁區域由聚乙烯製成,以致於當用熱密封劑將 外殼單元61a與排放單元61c連接時,可改善外殼單元61a的熱封性質。外 殼單元61a必要時可用與其容納的顯影劑相同的顏色塗層。增加抗磨損性 或降低摩擦係數的薄膜可通過使用各種方法如物理氣相沉積(pyD)或化 學氣相沉積(CVD)而形成在表面層。可提供一種使用各種潤滑劑材料的 機制,以致於可降低之後描述的與傳送構件91之間的摩擦。 鎖閉部分61b提供在外殼單元6la的後端,以使鎖定部分6ib貼附於 提供在抽拉式托盤62的後端的後部固定單元66。鎖閉部分61b由比外殼單 元61a的樹脂硬的樹脂製成。排放單元61c提供在外殼單元61a的前端,並 且外殼單元61a中的粉末通過排放單元61c排放至外部。排放單元61(J由硬 樹脂’或者比外殼單元61a的樹脂硬的類似物製成。排放單元61c包括:金 屬環75、管狀部分76、以及突出部分77。金屬環75具有水平延長的矩形 口,並且金屬環75插入外殼單元6la的排放口且遭受熱焊接。管狀部分% 201242788 具有水平延長的形狀,並且被提供在垂直於金屬環75的方 分77形成在管狀部分76的上部。 排放孔形成在金屬環75和管狀部分76中,其中外殼單元仙中的碳 粉通過該排放賴放餅部。排放孔通财视78無槪79而形成, ,中’水平孔78具有水平延長的矩形雜’並且以大體水平的方式與外殼 單元61a的一端上的排放口連接;傾斜孔79朝向前端向下傾斜,並且通過 大致保持其橫截面雜的方式與水平孔78連接。相對於水平面而言,傾斜 孔79的傾斜角度最好設置為大於或等於1〇。,以使碳粉可以平滑的方式流 如第7圖所示,傾斜孔79的底端為開放狀態,以構成在管狀部分乃 的外部圓周上提供的水愧長的減σ⑽,並錄於向下傾斜的位置。由 於排放π 80紋向的向下騎,碳粉可賴重力通職放σ⑽落下,並 且可=平滑的方式傳送至替代漏斗,藉以簡化排放碳粉的結構。 當外殼單元61a的截面尺寸,例如在中間區域中高度的最大值約為 ’並且寬度的最大值約為6Qmm ’包含排放單元仙的整個碳粉匿可 ^降低用於連接排放單元61c的區域的尺寸例如高度約為施m,寬度約 為40mm的方式而製作的更加緊湊。 具有柱狀的旋轉快門71提供在傾斜孔79的内部,如第8A圖和第8B 2不。整嫩轉快門具有稍微小於餘部分%雜狀,並且所述旋 ^門71提供為以同軸方式圍繞管狀部分76的中心軸旋轉。如第8a圖和 圖所不’方疋轉快門71包括:分別提供在第8A圖和第8B _中的旋轉 楚二Γ的右侧和左側上的第一環形側板71e和第二環形側板71d ;以及與 環形側板71c和第二環形側板71d連接的柱狀圓周壁71e。具有水平 長的矩形形狀的入口 71a和出口 71b均形成在柱狀圓周壁仏的部分上,在 〇口 71a和出口爪均位於相對於旋轉快門η的中心轴彼此相反側的位 士触入〇 713和出口71b的每一個具有中心角度約為90。的開口,並且具有 士與傾斜孔79和排放口 80相同的橫截面形狀 :人口 71a 和出 π 7ΐ\> 71 ’並且與水平延長的矩形通孔71f連接,其中所述 由”’、、口的一部分。由於入口 71a的中心角度稍稍大於出口 71b 、〜度’通孔71f具有從入口 71a至出口 71b逐漸地變細的形狀。在入 201242788 口 71a和出口 71b對應於傾斜孔79和排放口 8〇的旋轉位置,如第 不’傾斜孔79、入口 71a、通孔71f、出口爪、以及排放口 8〇構成了 則部向下傾斜的顺職’並且繼續以直線方式。在_狀齡, 門71的通孔71f的内壁變為朝向前部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並且入口仏 的側面上_斜表面提供在高度等於或小於水平孔㈣底部表面的高 位置’以從外殼單το 61a至排放口 8〇形成連續的排放路徑。因此,碳粉以 平滑的方式流動。更佳地,當排放碳粉時,旋轉快門71的内壁的傾斜 被设置為大於或等於10。,與上述傾斜孔79的情形相似。 ,又 圖和第8B圖所示,旋轉快門71包括提供在旋轉快門71的側 表面的其中之-上的齒輪73。所述齒輪73完全地 環形側板7_•丨表面和第一環形側板71c的中心。製作的 ^的/屮徑!Γ大於齒輪73的直徑,並讀輪73自管狀部分%的一^ =覆中的外側表面和上層部分均用覆蓋㈣覆 蓋,所述覆盍物76a與管狀部分76 一體成型。如第7圖所示, 的齒輪73的齒通過覆蓋物76a的裁剪部分暴露於外部。因此,备 w 貼附主,裝置時’齒輪73不可能與周圍的元件接觸,並且】員壞。 〇 % 85適合概轉快門71 _向的兩端上的外 ^ 封㈣貼附於旋轉快門71的圓周壁71e的區域 71b。Ο環85密封軸向上的入口 71a與 ^口 71a和出口 口 80被旋轉快,關閉時,海綿密封帶%密封繼續從二二 =L5:圖所示。由於這些元件可以低成本購買, 彈性體。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雙部分模型找“封帶86的形狀的 從而可降低組件成本,並且可降低裝配中的製造變化。不需要貼附密封帶, 如第从圖所示,在旋轉快門71中,當作為内部路 地向上傾斜時,出口 71b位於關閉的位置 的通孔71f疋向 口脚排鈔8G彳⑽_#崎,㈣6b ===出 定向地向下傾斜時,出口 71b位於開放的位置,所述位置”管^^ %
S 12 201242788 的出口爪和排放口 8〇彼此相互重疊的位置。從第6A圖所示的關閉位置 至第6B圖所示的開放位置的旋轉角度約為90。。 如第9A圖和第9B圖所示,抽拉式托盤幻為在上側具有開口的矩形 盒。抽拉式托盤62移動地女裝在成像裝置的主體裝i 1〇〇的框架上。所述 碳粉E 6!貼附於抽拉式托盤62 ’如帛10圖所示,並且抽拉式托盤62以箭 頭X!方向移動’如第3圖所*,以進入主體裝置⑽或者以箭頭幻的方 向上移動’以離駐體裝置_。第!2圖為說明_於碳舰61的抽拉式 托盤62安裝在主體裝置⑽中的狀態。碳粉料裝置8提供在抽拉式托盤 62的内部,以向前端傳送碳倾61中的碳粉τ。碳粉傳送裂置8包括提 供在抽拉式托盤62的觸上_送構件9卜並且轉_ 61的底部接觸;以及驅動帶83,來回運動於傳送構件91。 /反私匣 如第12圖所示’前部固定單元63和後部固定單元66分別提供在抽拉 式托盤62的前端和後端’以固定碳粉匣61的前端和後端,並且可防止由 於碳紐6i與傳送構件91的滑動接觸造成的碳粉£ 61的來回運動。如 14圖所示’前部固定單元63與礙粉S 61的排放單元61。中的突出部八w 接合。後部固定單元66從苐11A圖所示的開放狀態旋轉至第刀 關閉狀態,以固定碳粉E 61的綱部分61b。即,碳粉g 61在第U 所示的開放狀態中貼附於抽拉式托盤62,碳粉E 61的鎖_分仙置於固 =板67’如第11B圖所示’並且後定單祕從上部擠壓侧部分. s抽拉式托盤62移開主體裝置刚時,後部固定單元6 ^與固定板67 -同向_削距離,並錢部固定=== 第11A圖所不的開放狀態。從而可取出碳粉匡61。相反地,^’、 安裝在抽減紐62 ±,並且抽減滅62朝向主縣置^ 單元66結合上賴作賴絲11B騎示_職態,並且盘固 疋板^7 -同在取出碳龍61的方向上移動狀的距離。後部 元、 :固定板67較概供在抽減紐62的频上的彈細動而向 ’並且配置為當總是向碳粉E 61施加張力時,在水平方向上 如第13圖具體地表示,碳粉傳送裝置8包括:底座構件% 構件90轉送構件91卜對支柱構件92 ;驅姆83,翻於移動底座
S 13 201242788 9〇的驅動單兀’―對導軌94’作為用於引導底座構件9G的引導構件; 等等。第13圖未顯示出前側上的導執94。 底座構件9〇分為上部90a和下部90b。驅動帶83夾在上部90a與下部 之間’從而使底座構件9〇貼附於驅動帶83上。驅動帶以配置為環狀 並且在抽拉式托盤62上&供的兩個報84a、之間延伸。驅動力從 ^體裝置100中的傳送齒輪傳送至前側上的輥84a,以使驅動帶83可以向 ^向前方向旋轉。因此,驅動帶83以向前或向後方向旋轉,以使底麟 件·以及貼附於底座構件90的傳送構件91和支柱構件92可以傳送方向 =和返回方向Z2 -同向後和向前移動,其中所述傳送方向Z1為朝向排放 早π 61c的方向’所述返回方向Z2為與傳送方向ζι相反的方向。 =外,如第圖所示’傳送構件91和支柱構件%通過支撐轴%相 ςη “所述支撐軸96以這種方式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方式為傳送構件 %可相f於彼此㈣啟和關。具體而言,傳送構件91和 柱構件2均配置域夠彼此獨立地職支雜%旋轉。因此 ^或支㈣件92可職讀軸%旋轉,錢傳送構件%和支柱構= 2相對於彼此開啟和關閉。傳送構件^ *支柱構件%在—方向上 的扭力娜彈簧(圖未示)购,轉傳送構件%與支柱構件 Μ 相互分離。此外’當支柱構件92關時,簡的外殼部分91a 均形成在傳送構件91上,以安置支柱構件92 ^ ,14圖為說明碳純61的突出部分77固定於抽拉式托盤62 固疋早元63的狀態。前部固定單元63包括:銜接孔咖,所 ^的排放單元61c的突出部分77與該銜接孔63a接合;環形部分咖 =管狀部分76的前側至管狀部分76的底侧的區域;傾斜孔咖,對 邓分63b開放,並且對應於碳粉匣61的排放口 8〇 ;第—快 心兮二 朗634旋轉的且提供在傾斜孔63c的入口;拉伸彈黃你,用於 一快門63d以使其以關閉方向移動;第二快門研,該第二快門6 的且提供在傾斜孔63c的出口;以及連接孔63h,抽拉式托盤&的連= 閉=其中。第二快門63f被彈赞(圖未示)拉伸並且通常處於關 201242788 如第14圖所示,當新的碳粉匿61安裝在從主體裝置100取出抽拉式 =62中或者緊接地在使用過的碳粉g 61從已從主體裝置!⑽取出的抽 拉式托盤62移開之前時,關碳粉£61的旋轉快門71。固定單元中的第 二門研也是關閉的。因此,當抽拉式托盤62貼附或移 j體裝置100時,不可能存在碳粉£ 61中的碳粉的外部汽露以及黏附於 月定早π 63的傾斜孔攸的殘餘的碳粉。此外,當碳粉匣Μ從前部 固疋單το 63移開時,外界物質不可能進入傾斜孔 第15圖為說明在主體裝£ 10㈣一側上作為獨立單元的振動單元料。 如第16圖所示’通過振動單㈣的框架㈣適當位置的偏心轴咖被提 ,在主體裝置1〇〇的-側上的發動機(圖未示)旋轉,藉以使偏心轴64a 通過的極架以向後和向前方向(箭頭表示的方向)振動。偏心轴64a被如 此配置,以使其中間區域相對於其兩端鋪地偏離,並錄動由於偏心轴 64a—的旋轉而通過之後將要描述的鎖臂桃被傳送至抽拉式托盤幻的前部 固定單7G63,藉以加快碳粉的排放^如第14圖和第18圖所示,用於連接 前部固定單A 63與抽拉式托盤62的連接軸62a鬆弛地通過前部固定單元 63中的連接孔63h ’以使連接軸必不直接與連接孔咖接觸。因此,通 過從振動單元64傳送振動至姉式滅62,且進—步傳送至顯影裝置5來 防止振動單元64的振動免受影像品質的影響。 振動單元64包括:齒條64b ’朝向抽拉式托盤62突出,並且具有在與 齒輪73接合的上表面上職的支架;突出部分咖,麵神㈣單元^ 的第-快H 63d的上端;支射64d,可以支撐前部固定單元63的第二快 門63f的右端和左端;接觸部分64e,與第二快門研的前端接觸,以移動 第-快H 63f至開放側;鎖臂64f,具有u狀並且與自抽拉式托盤ό2的前 部固定單元63的右端和左端延伸的突出部分63g接合;鎖定拉伸彈簧64g, 其在-端貼附於鎖臂64f;以及垂直孔64h,前部固定單元63的傾斜孔咖 與之相連,如第15圖和第18圖所示。 #鎖臂64f在右側和左側上被提供為一對。雖然右側和左側鎖臂6竹同時 設置為鎖定狀態或未鎖定狀態’為了便於描述(在第n圖中相同),鎖定 狀態和未鎖定狀態中的左側上的鎖臂6奸和右側上的鎖臂64f分別如第 圖所示。在所示狀態中,拉伸彈簧64g從左側上的鎖臂64f移開。 15 201242788 面對當碳粉11 61安裝在抽拉式托盤62,如第14 _ 式=盤62安装在主體裝置_中時,旋轉快門71、苐^所示,以及抽拉 f門63f __作進行制。當跡狀㈣安trr3d、以及第 時’齒條64b的上表面上的支架與 :裝在主體裝置100中 且齒輪73結合向前移動和抽拉式托盤62的安裝摔作=底側接合’並 方向為第6AH所-λα «: + 文衣保作而旋轉。此時,旋轉 輪73與旋轉針】方向以及第14圖所示的逆時針方向。由於齒 旋轉約為90。,並且旋轉71以第6A圖所示的順時針方向 硬轉快門71的入口 71a與傾斜沿7q 排放口 匹配,如第6Β _ 18 _示。因此槪7= ^ 口爪與 狀態丄藉以使碳粉匠6!中的碳粉可以排放呈外部。灰轉朗71處於開放 當抽拉式域62安裝在主體裝置 100中時,在前邻固6 „β 側和左側上的該對突出部分63g推進右鎖臂和左鎖固疋早 =的右 右鎖臂和左鎖臂64f的底端部分通過振動單^ ’所述 X與拉伸彈菁64g相反的方向旋轉鎖臂==二= 伸彈鎖臂64f的旋轉通過鎖臂64f的旋轉支撐點c時,由於i 的張力,鎖臂64f在水平位置倒下,如第16圖所示, 4固疋單70 63的突出部分63g被壓倒以鎖定 二月』 和碳龍61 _崎枝㈣_,纽振解=== 64f和突出部分叫被傳送至前部固定單元纪。 的振動通過鎖臂 當抽拉式鋪62安餘裝置巾時, 崎壓第-快⑽d的上端,以與拉伸彈簧咖相反的方向旋的轉大第出二刀 63d ’並且打開第一快門63d,如第18圖所示。在這種開放狀態中,已關閉 傾斜孔63c人口的第-快門63㈣底端被如此移動和收縮,以使第一快 63d的底端與在傾斜孔咖的上側的内壁重疊,_完全地打開傾斜孔 的入口。 义此外’當抽拉式托盤62安裝在主體裝置励中時,提供在振動單元& 的刚側上的底部中的接觸部分6如擠壓第二快門63f的前端,以與拉伸彈菁 (圖未示)相反的方向相對於前部固定單元63向後移動第二快門研,以 打開傾斜孔63c的出口,如第18圖所示。因此,前部固定單元纪的傾斜 201242788 孔63c與振動單元64的垂直孔6处連接。此時,第二快門研的右側和左 側被在振動單元64的右側和左側上的該對支撐臂64d支撐。 因此,碳粉匣61的内部通過排放單元61c的水平孔78和傾斜孔79、 旋,,門71的入口 71a和出口 71b、排放單元61c的排放口 8。、以及前部 固疋單兀63的傾斜孔63c與振動單元64的垂直孔64h連通。當抽拉式托 的,送構件91操作並且振動單元64以上述狀態振動時,*於碳粉的 重^碳粉£ 61中的碳粉通過振動單元64的垂直孔64h排放。由於前部 固定早το 63的傾斜孔63c的出口被提供在比排放單元仙的排放口明低的 =由口斜孔祝不存在重力,碳粉通過傾斜孔咖以平滑的方式 當移開碳粉E 61時’在第16圖所示狀態中的鎖臂64f上的鎖被解 ^從主體裝置⑽中取出抽拉式托盤62。此時,每-個旋轉快門7卜第一 ^ 63d、以及第二快卩〗63f以與上述減的方向,即關閉方向移動。具體 =’畲取出抽拉式托盤62時,與齒條64b接合的齒輪73旋轉,以使旋 '= 71從第6B圖所示的開放狀態變化為第6A圖所示的關閉狀態。因 針快門71相對於排放口 8〇向上㈣(與重力的方向相反),藉以降 瓦 π 80附近提供的碳粉可被夾在旋轉快門71與管狀部分%之間的 二月‘。由於旋轉快門71旋轉,以鏟起通孔71f中的碳粉’並且由於當出 、目對於水平方向定向為向上方向時,旋轉‘間7ι的出口瓜被管狀 漏二可以防止殘餘在旋轉快門71的通孔7財的碳粉的沒 i屢第:rr抽拉式托盤62的取出操作而不再被突出部分64c ^-快門63d由於拉伸彈簧63e的張力而進入關閉狀態,如第i4圖 盤63f被該對支撐臂64d支撑直到第二快門63f通過抽拉式托 第二^ 6=作而完全進入_織。一旦第二快門研進入_狀態, 以上的彳_支射⑽的雜上_彡纽之上移動, H離的方向(右方或左方)移動,從而允許第二快 殘餘在傾斜^於第二朗你的關閉操作,肯定可以防止 17 201242788 已對田抽拉式托盤62貼附或遠離時,旋轉快門71、坌—认 , 輯作的開啟和關閉操作進行了說明 ’下面將對碳粉傳送裝置8 關補辦侧19輪的兩個開 動方向變化的位置丄、88中的每-個被提供在傳送構件91的移 向Ζ1中的末端在5,開關87被提供在抽拉式托盤62的傳送方 在抽拉式她62的_ = ^刺末端科),並且咖88被提供 開=早以輸入單元)等被提供接近非接觸型感測器,以打 柱構件92與抽拉視圖。如第20圖所示’支 在傳逆方丙表 接觸,並且可沿安置表面创 r=r的均_==構=如 Ϊ 構件92在以水平方向翻的狀態中被支 送方向ζι (朝向排放平方向中細支柱構件92的傳 击㈣,* ΓΓΓ )旋轉並断。單元(示),例如 盤二箬―二,調即傳補件91的旋轉’其中傳送構件91在與扭力 "^城啟°因此’傳送構件91在相對於安置表 和調-單圖式中用實線表示的狀態)中被支撐。安置表面伽 件91與支柱構件92之間有預定角度細的開角,以 使傳^件91處於相對於安置表面62d的預設的直立狀態中。 ^ ίΓ圖中,開角石為當傳送構件91不被調節單元調節時所獲得的 备’-角度錄轉扭力盤轉簧處於自然祕時所獲得的開 所不在自然狀惡中被扭力盤形彈簧保留的開角錄設置為 s 18 201242788 在從大於開角α的角度至小於I8 構件9】處於預韻直立狀齡的^角度的1㈣内,所述開角α為使傳送 如第21圖和第22圖所示,彡知描 被提供在所述方向的兩端,所述方H進入的凹陷部分921、92j均 (傳送方向21和返时向Z2)在安置該称絲回的方式 校對的凹陷部分921、戦傳送構件 &動:本實=例, 倒下狀態之間有開關控制。 f於女置表面创在直立狀態與 ㈣參的’下面將對在直立狀態與倒下狀態之間傳送構 二=:===達~ 通過調節單元(圖未干)和容VI傳达構件91與支柱構件92之間的開角 送構=1處於相對於安置表面在^;的角度α,並且傳 件92到達凹Z1移動並且支柱構 的驅動力#支柱構件92由於扭力盤形彈簧(圖未示) =::2下移並動且’:柱^ 业且叉往構件92進入凹陷部分92i G主夂去铱ΟΛ 松 ^圖自所;陷Λ分921的位置)。傳送構件91與支柱 ====角 為被^狀料杻力盤形彈簧保持的角度万。 幻1肉
所干到達凹陷部分921的位置時,使底座構件90與苐19圖 所不的開關87接觸’以改變傳送構件%的移動方向。 、弟S 纽變移動方向以使傳送構件91以返回方向Ζ2 且去_部分921的邊緣部分(靠賴口)接觸,並 ㈣。當支柱構件%向上置起並且以支柱構件 旋轉時,㈣變為大於角度a。,扭力盤形彈 貰^ 被施加於關閉方向中。因此,傳送才 的驅動力而倒在安置表面62d上。 收在關閉方向施加 ’當支柱構件92移出凹陷部分921時,傳送構件 由於傳送構件91 :倒下的狀態被保持在安置表面伽上。具體而言, 、、 、支柱構件92之間的開角在上述狀態中約為18〇。,傳送 201242788 與支柱構件92在接近彼此相對㈣度的方向均遭受扭力盤形彈簧 ,,由於傳送構件91和支柱構件92的旋轉通過安置表面伽 2 ’傳运構件91與支柱構件92均被保持在水平倒下的狀態。此時,傳 和支柱構件92均如此配置,以使其間的角度彼此相對並且不超 第22 ® (a)為說明在如上所述的倒下的傳送構件^以返回方向a 考第9A圖和第9B圖所示的凹陷部分92j的位置)到達端部上的凹 角之前ΐί。在此狀態中,傳送構件91與支柱構件92之間的開 槐為’以與第21 ®⑷所示的相同的方式,並且傳送構件9 柱構件92均被保持在水平倒下狀態。 興支 =第22圖(b)所示,當支柱構件92到達凹陷部分%的位置時,支 =^92通過扭力盤形彈簧的驅動力而向下移動,因為在凹陷部分叼的 八^ Λ主安置表面62<1來支標支柱構件92,並且支柱構件92進入凹陷部 盤幵伴拉I專ΓίΓ件91與支柱構件%之間的開角為被自然狀態中扭力 由於傳送構件91配置為不進入凹陷部分玛,傳 运構件91越過凹陷部分92j。 戶斤-2送構件91到達凹陷部分92J的位置時,使底座構件9〇與第19圖 斤不的開關88接觸,以改變傳送構件91的移動方向。 移^第⑷所示,#改變移動方向以使傳送構件91以傳送方向Z1 柱=件92與凹陷部分92j的邊緣(靠近開口)接觸,並且支 92的我向上登起。當支柱構件92向上暨起並且以支柱構件92進 ‘mr旋轉,開角變為小於角度沒’因此扭力盤形彈菁的驅動力 91直立!/方向巾。因此’通過在開啟方向巾施加㈣力而使傳送構件 9]、=士22圖⑷所示’當支柱構件92移出凹陷部分%時,傳送構件 被保持在該傳送構件91在預定關角α上直立的狀態。 發明實如上所述’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在不脫離本 發明作出各種變換。在上述實施例中,整個外殼 料製成。然而,僅有被傳送構件91 _的區域可由變形 成。旋轉快門71的齒輪73可直接與齒條_接合 201242788 個中間齒輪可插入齒輪73與齒條Mb之間。本實施例的結構可以用在容納 粉末而不是碳粉的粉末容H中或者用在包絲末容器的粉末傳送裝置中。 根據本實施例的粉末傳送裝置不僅可以安裝在第丨圖所示的印表機中,也 可安裝在另-印表機、影印機、傳真機、多魏週邊設備等。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例’由於旋轉快門被提供在粉末容器中的排放 單元的排放口内,並且旋轉快門在排放口中旋轉,沒有必要在粉末容器的 外部提供用於開啟和關閉旋轉快門的空間。因此,適用於降低成像裝置的 未使用過的碳可通過保持旋轉快門為_狀態的方式而 女裝在成像裝置巾,並且可結合安錄作㈣旋無門。減地,當 使用過的碳舰時’可結合糊操作關閉旋轉快門。因此,可防止粉末的 =漏並且可防止粉末由於碳粉而被站污。雖然本發明已完整且清晰地描述 所么開的具體實施例,因此所附t請專利範圍不限於此,可以理 熟悉本領域触術人料這摘述本技術方 明做出所有肢和_結構。 ’ W對本發 本中請主張於則年2 ^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 2011-040033號的權益,該專利申請在此全卿用作為參考。 【圖式簡單說明】 ^ 據實施例中作為成像裝置的印表機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說明成像裝置的成像單元的放大圖; 第3圖為抽拉式托盤的透視圖; 第4圖為碳粉匣的橫截面側視圖; 第5Α圖為碳粉g的側視圖; 第5B圖為碳粉匣的前端的側視圖; 第5C圖為碳粉匣的仰視圖; 圖 第从圖為當旋轉快門處於關閉狀態時,石炭粉匠的前端的橫截面側視 第紐圖為當嫌峨霉謝,輪_娜截面側視 第7圖為當旋轉快門處於開啟狀態時,碳粉_前端的透視圖 圖 21 201242788 第8A圖為旋轉快門在關閉位置的透視圖; 苐8β圖為旋轉快門在開啟位置的透視圖; 第9Α圖為當從前側觀看時,抽拉式托盤的透視圖; 第9Β圖為當從後側觀看時,抽拉式托盤的透視圖; 第10圖為安裝有碳粉匣的抽拉式托盤的透視圖; 苐11Α圖為當碳粉匣的後部固定單元處於開啟狀態時,抽拉式托盤的 後部剖面的側視圖; 第11Β圖為當碳粉匣的後部固定單元處於關閉狀態時’抽拉, 後部剖面的側視圖; 托盤的 第12圖為包含碳粉匣的抽拉式托盤的橫截面側視圖; 第13圖為碳粉傳送裝置的透視圖; 第14圖為絲有碳粉g的錄式托盤的前端的側視圖; 第15圖為振動單元的透視圖; 第16圖為貼麟錄式托盤的振動單元的側視圖; 第Π圖為貼附於抽拉式托盤的振動單柄透視圖;-第18圖為貼附於抽拉式托盤的振動 第19圖為碳粉傳送裝置的結構圖動早佩戴面側視圖; 第20圖為傳送構件與支柱構件的側_ . 示』:及為說明當傳送構件的直立狀態變 示意=圖為說明當傳件的倒下狀_料直立狀科執行的操作的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BK、1C'1M、1Y 光敏元件 2 清洗單元 2a 清洗刀 4 注入單元 4a 注入輥 5、5BK、5C、5M、5Y 顯影裝置
22 S 201242788 6、6BK 、6C、6M、6Y成像單元 8 碳粉傳送裝置 9、9BK 、9C、9M、9Y 主要傳送斜紋輥 10 中間傳送單元 11 中間傳送帶 12 第二傳送支撐輥 19 第二傳送輥 20 固定單元 26 供給單元 27 供給輥 28 定位輥 29 排放輥 30 堆疊部分 31 碳粉供應部分 32 閱讀單元 50 容器 51 顯影輥 52 刮墨刀 53、54 内部顯影劑容納部分 55 ' 56 螺旋輸送機 60、60BK、60C、60M、60Y 碳粉供應裝置 61 碳粉匣 61a 外殼單元 61b 鎖閉部分 61c 排放單元 62 抽拉式托盤 62a 連接軸 62d 安置表面 63 前部固定單元 63a 銜接孔 J*r 23 201242788 63b 63c 63d 63e 63f 63g 63h 64 64a 64b 64c 64d 64e 64f 64g 64h 65 66 67 71 71a 71b 71c 71d 71e 71f 73 75 76 76a 環形部分 傾斜孔 第一快門 拉伸彈簀 第二快門 突出部分 連接孔 振動單元 偏心軸 齒條 突出部分 支撐臂 接觸部分 鎖臂 鎖定拉伸彈簧 垂直孔 替代漏斗 後部固定單元 固定板 旋轉快門 入口 出口 第一環形側板 第二環形側板 圓周壁 通孔 齒輪 金屬環 管狀部分 覆蓋物 201242788 77 突出部分 78 水平孔 79 傾斜孔 80 排放口 83 驅動帶 84a、84b 輥 85 0環 86 海綿密封帶 87、88 開關 90 底座構件 90a 上部 90b 下部 91 傳送構件 91a 外殼部分 92 支柱構件 92i、92j 凹陷部分 94 導軌 96 支撐軸 100 主體裝置 C 支撐點 G 顯影劑 L 雷射 P 傳送材料 T 碳粉 Z1 傳送方向 Z2 返回方向 Οι 25

Claims (1)

  1. 20124278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粉末容器,包括: 以及一外殼單元,其水平延伸且容納粉末,紅至少具有—可變形部件; 元紐排放單元,其在縱向上貼附於該外殼單元的一端,其中,該排放單 m ’通職賊⑽料殻單元巾轉末贼 一_快門’其提供於該排放口的内部,並卩二^ 的縱向垂直排列的-旋_旋轉來開啟和_該排放口圍也、挪设早疋 、2·依射請專利劍第丨項所述之粉末容器,其中, 游端提供在該排放口的一上游端之下。' °敌的下 3. 依據中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粉末容器,其巾, :通孔’當該旋轉快門位於一開放位置時,該通孔與該排放:、門包括 畲該旋轉快門位於該開放位置時,該通I 二11 ,並且 路徑。 直令这通孔構成了在前側向下傾斜的一排放 4. 依射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粉末 於-關閉位置時,該觀的—謂端相 Μ自觀轉快門位 快門位於嗲η访# WRi > +於—水平面向上,並且當該旋轉 决門位於韻餘置時,魏孔職下游端相對於該水平面向下。 5. 依據申請專利翻第3項所述讀末容器,其中,—密 =繞該通孔·附於該旋轉快門的外部圓周,該 快門的外部關與_放單摘賴放口_細之間封德轉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末容器,其中, 該旋轉快Π ___職排放單元的壁 用於旋轉該旋轉快門的—齒輪貼附於該旋轉軸的—突及 S 26 201242788 α 7_依據申請專利細第6項所述之粉末容器,其中,至少該齒輪的外 部圓周的側表面和上部被自該排放單元的側壁延伸的一覆蓋物覆蓋。 8. —種碳粉匣,其使用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至第7 所述的粉末舞。 9. 一種成像裝置,包括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以可 可分開的方式的碳粉匣。 1〇 ‘種抽拉式托盤’該抽拉式托盤為水平延長並且能夠使碳粉匣以可 附加上和I分開的方式安裝在—成像裝置中,該抽拉式托盤包括: 固疋單兀,提供在該抽拉式托盤的一前端,並且粉末容器的一排放 単兀可以可附加上和可分開的方式固定於其上; 一傾斜孔 以該粉末容器 排放口連接; ’其藉由在前側向下傾斜而形成於該固定單元的内部,並且 的該排放單定於定單元驗態,與歸末容器的一 ’並且可開啟和關閉該傾斜 一第一快門’其提供於該傾斜孔的入口側 孔的入口;以及 口側,並且可開啟和關閉該傾斜 一第二快門,其提供於該傾斜孔的出 孔的出口。 1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抽拉式托盤,1中, 盤的和該第"快η均在_於在軸像裝置中安裝拉式托 裝置中取L抽2==:=:該第二快門均在與用於從該成像 S 27
TW101105819A 2011-02-25 2012-02-22 Powd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drawer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124278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0033A JP2012177766A (ja) 2011-02-25 2011-02-25 粉体収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引出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2788A true TW201242788A (en) 2012-11-01

Family

ID=4669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5819A TW201242788A (en) 2011-02-25 2012-02-22 Powd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drawer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7984B2 (zh)
JP (1) JP2012177766A (zh)
CN (1) CN102650843B (zh)
MX (1) MX2012002344A (zh)
TW (1) TW2012427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061B (zh) * 2009-09-25 2016-01-20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墨容器
US8953986B2 (en) 2010-04-27 2015-02-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57079B2 (ja) * 2010-10-21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8233B2 (ja) * 2011-11-29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066281B2 (ja) * 2012-12-04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現像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6211B2 (ja) * 2013-05-23 2015-12-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8594A (ja) * 2013-06-24 2015-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0876B2 (ja) * 2014-05-22 2017-07-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68075A (ja) 2015-09-30 2017-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6530B2 (ja) * 2016-03-31 2017-10-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WO2020046308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ting interface gaskets
WO2020046312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aled print particle transfer interface
US11022911B2 (en) 2018-08-30 2021-06-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substance valves
KR102469581B1 (ko) 2018-08-30 2022-11-23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인쇄 물질 보충
WO2020046336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ly reservoirs with rotary valves
JP7183647B2 (ja) 2018-09-13 2022-1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7908343A (zh) 2019-08-09 2024-04-19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
CN113868730B (zh) * 2021-10-26 2022-10-21 上海百琪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翻领曲线的服装复杂翻领网格几何折叠变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9020A (en) * 1990-06-27 1993-09-28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5100562A (ja) * 1991-10-09 1993-04-23 Fujitsu Ltd 流動体排出機構
JP3150812B2 (ja) 1993-02-25 2001-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648355B2 (ja) * 1997-08-18 2005-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R2767393B1 (fr) 1997-08-18 2001-09-28 Ricoh Kk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limentation, recipient de developpateur, et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
JP3408166B2 (ja) 1997-09-30 200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48402B2 (ja) * 1997-11-05 2004-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KR100324102B1 (ko) 1998-01-26 2002-02-20 이토가 미찌야 개선된 토너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US6151471A (en) 1998-05-25 2000-11-2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supplying device,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oner supplying device or method
JP4054521B2 (ja) * 1999-11-29 2008-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US6229973B1 (en) * 2000-05-17 2001-05-08 Jui-Chi Wang Developer container
JP2002046843A (ja) 2000-07-31 2002-02-12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装置、粉体移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72645A (ja) 2000-08-31 2002-03-12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01699B2 (ja) * 2003-07-16 2010-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のキャリア収納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US7187876B2 (en) * 2003-11-27 2007-03-06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chanism to control toner replenishment
JP4414790B2 (ja) 2004-03-08 2010-02-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装置
JP2006184420A (ja) 2004-12-27 2006-07-13 Canon Inc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06309147A (ja) 2005-03-30 2006-11-09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シャッタ構造
JP4536628B2 (ja) 2005-09-16 2010-09-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
CN101395542B (zh) * 2006-03-10 2012-01-04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显影剂供给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4378374B2 (ja) * 2006-03-10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84944B2 (ja) * 2006-11-29 2012-02-2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22932B2 (ja) * 2007-03-08 2009-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12736B2 (ja) * 2007-08-03 2010-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42567A (ja) 2007-08-09 2009-02-26 Sharp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8705B2 (ja) 2007-08-28 2010-06-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2421B1 (ja) 2009-06-11 2010-0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702B2 (ja) 2009-07-15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874B2 (ja) * 2009-09-15 2015-07-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媒体収納容器
JP5454207B2 (ja) 2010-02-18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05611B2 (ja) 2010-04-27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2002344A (es) 2012-08-31
US9057984B2 (en) 2015-06-16
JP2012177766A (ja) 2012-09-13
US20120219318A1 (en) 2012-08-30
CN102650843A (zh) 2012-08-29
CN102650843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2788A (en) Powder container, toner cartridge, drawer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553431B (zh) 粉末容器
CN100437365C (zh)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220798B2 (ja) 粉体収納容器
JP37416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897678B2 (en)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having a coil spring and spherical member at end of coil spring for loosening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JP2004012687A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減容方法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8543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TWI428715B (zh)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8020742A (ja) トナー容器、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69465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78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542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07593A (zh) 显影剂收集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200481A (ja) 粉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37755B2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90026B2 (ja)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
JP20120028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572B2 (ja)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139754B2 (en) Toner rece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568500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1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02800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14870A (ja)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21734B2 (ja) 現像剤容器収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