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8777A - Method of reducing magnetic and/or oxidic contaminants in lithium metal oxygen compound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reducing magnetic and/or oxidic contaminants in lithium metal oxygen compou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8777A
TW201208777A TW100125957A TW100125957A TW201208777A TW 201208777 A TW201208777 A TW 201208777A TW 100125957 A TW100125957 A TW 100125957A TW 100125957 A TW100125957 A TW 100125957A TW 201208777 A TW201208777 A TW 2012087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grinding
lithium metal
compound
contamina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ael Holzapfel
Christian Vogler
Original Assignee
Sued Chemi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ed Chemie Ag filed Critical Sued Chemie Ag
Publication of TW20120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87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08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1/00Methods of preparing compounds of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B, C01C, C01D, or C01F, in general
    • C01G1/02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03Titanates
    • C01G23/005Alkali tit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1/00Compounds of 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7/00Compounds of chrom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12Manganates manganites or permanganates
    • C01G45/1221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 C01G45/1228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 [MnO2]n-, e.g. LiMnO2, Li[MxMn1-x]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12Manganates manganites or permanganates
    • C01G45/1221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 C01G45/1235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 [Mn2O4]2-, e.g. Li2Mn2O4, Li2[MxMn2-x]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12Manganates manganites or permanganates
    • C01G45/1221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 C01G45/1242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 [Mn2O4]-, e.g. LiMn2O4, Li[MxMn2-x]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12Manganates manganites or permanganates
    • C01G45/1221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 C01G45/125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MnO3]n-, e.g. Li2MnO3, Li2[MxMn1-xO3], (La,Sr)MnO3
    • C01G45/1257Manganates or manganites with a manganese oxidation state of Mn(III), Mn(IV) or mixtures thereof of the type[MnO3]n-, e.g. Li2MnO3, Li2[MxMn1-xO3], (La,Sr)MnO3 containing lithium, e.g. Li2MnO3, Li2[MxMn1-x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9/00Compounds of iron
    • C01G49/0018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 C01G49/0027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one alkali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1/00Compounds of cobalt
    • C01G51/40Cobaltates
    • C01G51/42Cobalt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Co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0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O2]n-, e.g. Li(NixMn1-x)O2, Li(MyNixMn1-x-y)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2O4]-, e.g. Li(NixMn2-x)O4, Li(MyNixMn2-x-y)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01P2002/54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one element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Description

201208777 六、發明說明: 本發明關於一種減少在呈顆粒形式之鋰金屬氧化合物 中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的方法,以便獲得純化的鋰金屬 氧化合物。 可再充電的链離子電池(可再充電的蓄電池)的基本原 理是電化學活性離子的充電和放電過程,藉此產生來源電 壓,而由鋰離子的遷移來達成電荷相等。鋰離子於充電過 程期間從陰極遷移到陽極。此過程於放電過程期間反轉, 而鐘離子遷移回到陰極。 石墨通常已使用做為可再充電之鋰離子電池的陽極材 料。然而,這導致在電解質邊界表面形成鈍化中間層(固態 電解質介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此 SEI 是熱 不穩定的。因為這鈍化的中間層,所以鋰離子電池的内電 阻也增加了,藉此發生拉長的充電時間,其係與功率密度 減少有關。為了避免這些缺點,因此嘗試提供其他的陽極 材料。 液態而多半可燃燒的電解質溶液習慣上乃用於鋰離子 電池。這些液態電解質溶液因為其可燃性而有安全風險, 並且導致鋰離子電池的體積增加。為了避免這些缺點,已 嘗試用固體來取代這些電解質溶液,藉以使安全風險降到 最低並且減少鋰離子電池的體積。進一步發展導致使用固 4 201208777 的鋰化δ物做為電解質,其致使鋰離子電池的體積減 夕也確保本身有咼安全性。進一步的優點在於固態鋰化 合物可以不再變乾,藉此增加鋰離子電池的壽命。 也使用陶瓷分隔物做為固態電解質,例如Separi〇n®(德 國專利申請案第196 53 484 A1號)現在市售得自Ev〇nik DegUSSa,其包含陶瓷填料,例如小顆粒的Αία;或Si〇" A〇no等人探查多樣材料的鋰離子傳導性。其顯示摻雜 的和未摻雜的磷酸鋰鈦可以使用做為固態電解質,因為它 們有極佳的鋰離子傳導性(乂五,第137冊, 第4期,1990年,第1〇23〜1027頁;乂五/⑽〜以㈣心c , 第136冊,第2期,1989年,第59〇〜59i頁)。 特別探查了摻雜以鋁、銃、釔、鑭的系統。發現摻雜 以铭則達到最好的結果。最高的_子傳導性顯示為換雜 程度的函數,此乃由於鋁的陽離子半徑小於Ti4+的半徑而可 以良好佔據晶體裡鈦的位置。磷酸鋰鋁鈦也展現低導電 度,連同其高硬度(莫氏硬度8),使之認為極適合做為二次 鐘離子電池中的固態電解質。 使用鋰金屬氧化合物不僅做為電解質,也做為鋰離子 電池中的陽極和陰極。由於鋰離子電池通常以不同方式而 用於電動工具、電腦、行動電話等等,這些要求更多的電 力,故主要的目的便是增加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相較於使用石墨以及做為陽極材料的鈦酸鋰,磷酸鋰 鐵(其使用做為陰極材料)與做為陽極的鈦酸鋰組合則首先 導致於整個充電過程期間有較高的電流攜載能力,因此增
S 5 201208777 加了裡離子電池的容量。 置除了每些優點以外,這些鋰離子 電池也展現高度的熱和灶爐镥— 和、構穩疋性以及具有較長的壽命。 進一步的優點則在於它例直u ^ 牡於匕們毒性低和帶來的良好環境相容 性0 現今偏好使用鈦酸鐘央& t ^ 4里來取代石墨以做為陽極材料(美國 專利第5,545,468A號),式妻 现)或者另外可選擇奈米結晶形、非晶 形矽或二氧化錫、鋰-令属 迎I屬化合物、鉬酸鎂或釩酸鎂。進一 步的陽極材料則發現於P.G· Bruce、B. Scrosati、j M 下_議發表於心州.〜鼠…脱2〇〇8年第47期, 第2930〜2946頁。 鈦酸鐘乃以空簡继1 D ^, , t 工間群為Fd3m的尖晶石結構而做立方結 晶。因為結構和約1 5 S從4主# Τ . , τ . + J .55伙特對Ll / Li +的電位,所以避免在 鈦酸鐘尖晶石電極的表面上形成鈍化中間層(sei),藉此延 緩電極的老化並且增加充電過程的次數。改善的機械和熱 穩定性也導致鐘離子電池本身有較高的安全性,藉此大大 減少短路或過熱的傾向。 欽酉文鐘經常是藉由固態反應3小時到24小時來製造, 此開始於二氧化鈦和石炭酸鐘或氨氧化鐘,於空氣中從爾。 i到io〇(tc (美國專利第5,545 468A號)。視合成溫度而 定,然而二氧化鈦仍可以呈多樣的修改形式(金紅石、銳鈦 )而於產物中。除了固態反應以外,鈦酸經的溼式化 學合成亦為可能。 除了使用做為陽極材料以外,鋰金屬氧化合物也使用 做為陰極。G〇〇denough等人的論文(美國專利第5 91〇 382 201208777 號)顯示摻雜的和非摻雜的鋰過渡金屬磷酸鹽特別適合使用 做為陰極材料。 也使用鐘過渡金屬氧化物,例如鋰鈷氧化物、鐘錄氧 化物、鋰錳氧化物,以及使用摻雜的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和 鋰過渡金屬磷酸鹽,例如鋰錳鎳氧化物、鋰鎳鈷氧化物或 磷酸鋰鐵。 一 具有層狀結構的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尤其適合使用做為 陰極材料,因為它們展現良好的鋰離子遷移能力。過渡金 屬原子較佳對八面體晶格位置展現高親合性,藉此減=朝 向Jahn-Teller扭曲和對稱降低的趨勢。 鋰金屬氧化合物乃藉由固態合成、溶膠_凝膠法或水熱 合成而製備,而後者獲致最好的結果。開始自氫氧化鋰: 各液和金屬鹽類(譬如鹼存在的情況下),藉由沉澱出類似凝 膠的沉積物而可以獲得純㈣金屬氧化物,其然後仍必須 在高溫下退火。 製備鋰金屬氧化合物以用於鋰離子電池的先決條件是 它們的純度極高。因此而偏好選擇澄式化學合成路徑,此 2由於此方式中之未轉換的析出物所造成的污染可以保持 ,很低H因為長時間的乾燥、退火、锻燒,所以獲 件大的黏聚顆粒(顆粒尺寸從100微米到200微米),其必須 以研磨過程來降低,這U為輯子電池中僅有小顆粒材 料才導致鋰離子電池有良好的比容量。 鐘金屬氧化合物的最大特色在於高硬度,因此於降低 黏聚顆粒的研磨過程期間會顯著磨耗設備和裝置,並且進 201208777 一步的方法步驟導致鋰金屬氧化合物中有很強的磁性及/ 或氧化污染。 乂些污染情形導致鋰離子電池放電,也造成比容量降 低。它們也帶來嚴重的安全性風險,因為磁性及/或氧化 污染物可以導致短路,藉此破壞鋰離子電池,並且甚至在 特定條件下可能會爆炸。 除了肇因於設備之磁性磨耗的污染物以外,殘餘之未 轉換的析出物也可以包含於產物中,其對於裡離子電池的 操作也具有破壞效應。 從鋰金屬氧化合物移除污染物因此非常重要,以便同 寺曰加鋰離子電池本身的安全性和增加比容量。 當前技藝已知有多樣的過程來移除雜質。 ,國專利第3,685,964號揭示_種方法,其中不要的鐵 ^ 物而從鹼金屬磷酸鹽水溶液沉澱出來 並隔離。此方法無法用於相 ''' ;鋰金屬氧化合物,此乃由於退火、 乾燥、研磨步驟而發生 n t丄 货生顆粒黏聚,其必然會導致出現磁性 及/或氧化污染物。 注 美國專利第4,973 4S8祙担-r ^ . , 8就美供可以從氣體移除污染物的 衣置和方法’其係藉 聚兀I & 曰田使用抓體化床的陶瓷過濾系統而黏 ==::Γ隔離,法不適合從_金屬 以渦漭 及/或氧化,因為雖然這些物質可加 D 旦疋它們有熱感應分解的危險。 隔離固相中的污& 4 > 器而進行成為顆4,、 在師選過程中或使用旋風 ,”' '4尺寸的函數(污染物的顆粒尺寸大於產物 201208777 的顆粒尺寸)。獲得的是純化、小孔洞的產物’而較大顆粒 的污染物則集中於筛選腔室裡,在筛選過程之後加以丟棄。 然而,一旦由於研磨過程的結果而使污染物的顆粒尺 寸對應於產物的顆粒尺寸,則僅能不完全地移除污染物, 以致大部分的污染物仍然維持於產物中。 對於研磨過的小顆粒鋰金屬氧化合物,這種方法因此 不適合達成所需的純度’因為研磨處理之後的污染物顆粒 尺寸對應於鋰金屬氧化合物的顆粒尺寸,並且這些污染物 無法藉由根據上述方法的篩選過程而隔離,因為筛選器或 旋風器的分離能力已不再適當。 由於裝置於處理操作期間(例如研磨)之機械磨耗的緣 故’破酸鐘鐵通常也包含由金屬性及/或氧化顆粒所構成 的污染物,而這是由於材料的硬度所導致。由於偏好自我 放電過程,這些污染物在陰極材料中也導致鐘離子電池有 南失效率。從磷酸鋰鐵移除污染物因此極為重要。 歐洲專利第〇9〇13 035·2號描述一種方法,其開始自未 污染㈣㈣鐵’而使用流體床㈣選步驟以造成廣泛移 除金屬性及/或氧化顆粒。藉由過早地結束研磨過程和筛 選過程’金屬性及/或氧化污染物可以從磷酸鋰鐵隔離出 來’對於大部分而t ,這些污染物留在筛選器中,並且可 以連同:餘之未轉換的磷酸鐘鐵一起隔離和吾棄。 當前技藝並未包含從小顆粒之鋰金 性及/或氧化污染物的方法。 物移除磁 本發明的目的因此是提供從 呈顆粒形式之鋰金屬氧化 £ 9 201208777 合物移除磁性及/或氧化污染 小顆粒鋰金屬氧化合物。 ',以便獲得純化的 下步=本發明’…係由-種方^達成,其包㈣ =供包含污染物之m量的链金屬氣化合物, (b)引入從5到15〇/〇夕m βΑ ,^ ^ 的一部分鋰金屬氧化合物, 化的:全屬/選鐘金屬氧化合物配合連續移除和獲得純 的金屬氧化合物以達到從3%到〇.〇1%之m量的殘餘 (d) 移除純化的鐘金屬氧化合物, (e) 丟棄殘餘物, ⑴重複步驟(b)到⑷,直到已將整個m量轉換為止。 令人驚訝地發現可以藉由研磨和篩選步驟配合連續移 除和獲得純化的鋰金屬氧化合物,而隔離鋰金屬氧化合物 中的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並且因此獲得純化的小顆粒 鍾金屬氧化合物。 在本發明的架構裡,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也意謂金 屬性污染物。這些可能是多樣的金屬性污染物,其舉例而 言藉由所用設備(反應容器、稱重裝置、研磨裝置、篩選裝 置等等)的機械磨耗(例如來自多樣的鋼)而引入經金屬氧化 201208777 合物。再者’污染物也可以是來自合成反應所剩餘的析出 物。視所選的合成路徑而定,也可能包含金屬性、磁性、 氧化的剩餘析出物,例如Fe、Fe3〇4、Li20、Ti02等等(僅 舉幾例)。用於摻雜根據本發明之鋰金屬氧化合物的金屬殘 餘物也可以包含於鋰金屬氧化合物中。 在所用的鐘金屬氧化合物完全轉換之前,以及在未轉 換之鐘金屬氧化合物的量低於差不多1%所用的m量之前, 研磨過程和篩選過程便過早地中斷。過早結束研磨過程和 篩選過耘之後,差不多1%所用m量的未轉換殘餘物(其由 污染物所構成)則丟棄。 _令人驚訝地,根據本發明方法所獲得之純化的鋰金屬 氧化合物是如此的純並且顆粒是如此的小,以致它們不必 經過進一步的處理步驟就可以使用做為鋰離子電池的電 極0 雖然鋰金屬氧化合物和污染物的顆粒是相同的尺寸, $是它們無論如何可以藉由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而隔離。不 又限於特定理論’這些可以隔離乃基於它們的密度差異。 :較於鋰金屬氧化合物而言,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具有 父高的質量,藉此它們維持於研磨和筛選腔室中較久,因 此可以藉由過早結束研磨過程而隔離。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因此獲得呈顆粒形式的純化裡金屬 :化合物’其具有極小比例的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並 问時具有小顆粒而為鍾離子電池帶來了增加㈣容量和 ’少的體積’目此尤其很適合使用做為鋰離子電池中的陽 201208777 極、陰極或電解質材料。因為链金屬氧化合物的高純度和 小顆粒尺寸’所以鐘離子電池的壽命也增加許多倍。 根據本發明的叙金屬爸芥人队 屬氧化〇物特別意謂鈦酸鋰,其根 =本發明包括空間群為施之、τί2.χ()4型 的所有經鈦尖晶石,一般也包括—般式為心心⑺〜 < 1)之所有摻雜的和未摻雜的混合鈦酸鋰。 鋰金屬氧化合物在此意謂的化合物,除了鋰和氧以 外,也進一步包含至少一主族或次族的金屬。此詞囊因此 也包括以下化合物:例如一般式為LiMp〇4的磷酸鹽、一般 式為LiMV〇4的釩酸鹽、對應的鉛醆鹽、鉬酸鹽、鈮酸鹽。 =外’此詞彙也意謂「古典氧化物」(classic 〇xide),例如一 又式為LixMyO (〇 $ x’y $ 的混合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其 中Μ較佳是所謂的「早過渡金屬」(6吻— — η⑽斗 Τι Zr或Sc’但也可以是(如果不那麼偏好的話)「晚過 渡金屬」(late transition metal),例如 c〇、Ni、Mn、Fe、以。 再者,鋰金屬氧化合物根據本發明也意謂摻雜的和非 摻雜的鋰金屬氧化合物,例如鋰釩氧化物' 鋰鉻氧化物、 鋰鐵氧化物、鋰錳氧化物、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丨以 及混合的鋰過渡金屬氧化物,例如鋰鈷鎳氧化物、鋰錳鎳 氧化物、鋰鉻錳氧化物、磷酸鋰鈦鋁、磷酸鋰鈦鍅。 這些化合物極硬,並且經常具有從6到8的莫氏硬声。 材料的硬度導致用於個別過程步驟的設備磨耗,因此帶來 污染。 摻雜的和未摻雜的意謂鐘金屬氧化合物展現出摻雜以 12 201208777 B、A卜 Na、Mg、ca、Sr、P、
Si、Ti、V、Cr、Mn、Fe、
Co、Ni、Cu、Zn 或者其混合物。 —步增加。 、Sn、Ga、In、γ、Zr、Nb、M〇、Ru 或 w 鋰離子電池的比容量可以藉由摻雜而更進 特別而言,摻雜㈣金純化合物可以使用於根據本 發明的方法’纟中链金屬氧化合物具有選自以下的經驗 式:LixM02、LixM2〇4、UxM5012、Li1+xM2.x〇4、LixMy〇4、
LixM204、LixM2〇3、LixM3〇4、Lii+xM2〇4、Li2M〇3、 LihM’yM’VyCV LixM2〇3、LixM304、LiM02、LiM'0 5M"0 5〇2、
Li“xM,1 5M"〇 5〇4、、Li1+xM'2.xM"x(P〇4)3 或 LiM,0.79M"0.20M",0 01〇2。 根據上述的經驗式,摻雜的鋰金屬氧化合物可以包含 至少一金屬M,,其選自以下群組:b、A卜Na、Mg、Ca、
Sr、P、Si、Ti、V、Cr、Μη、Fe、Co、Ni、Cu、Zn、Sn、
Ga、In、Y、Zr、Nb、Mo、Ru 或 W o 上述的鋰金屬氧化合物可以進一步包含至少一金屬 Μ ’ 其選自以下群組:B、Ai、Na、Mg、Ca、Sr、P、Si、 Τι、V、Ci·、Μη、Fe、Co、Ni、Cu、Zn、Sn、Ga、In、Y、
Zr、Nb、Mo、Ru 或 W。 上述的鋰金屬氧化合物可以進一步包含至少一金屬 ,其選自以下群組:B、Ai、Na、Mg、Ca、Sr、P、Si、
Tl、V、Cr、Μη、Fe、Co、m、Cu、Zn、Sn、Ga、In、Y、
Zr、Nb、Mo、Ru 或 W o 根據本發明之此種摻雜的鋰金屬氧化合物,摻雜了
S 13 201208777
Ti、V、Cr、Μη、Fe、Co、Ni、Cu、Zn、Sn、A1、Zr、Mg、 Ca等金屬陽離子,其實例為: 鋰-氧化鈦化合物,例如LixTiyO (0 < x,y < 1)、LixTi02 (0 < x < 1) ' LixTi204 (0 < x < 2) ' LixTi5012 (0 < x < 4) ' Lii+xTi2-x〇4 (〇 < x < 1/3) ' LixTiy04 (0.8 < x < 1.4 » 1.6 < y < 2.2); 鋰-氧化釩化合物,例如LixV204 (0 < x < 2.5)、LixV203 (0 < x < 3.5); 鋰-氧化鉻化合物,例如LixCr203 (0 < x $ 3)、LixCr304 (0 < x < 3.8); 鐘-氧化猛化合物,例如LixMn〇2 (0 < x $ 2)、LixMn2〇4 (0 < x < 2) ' Li1+xMn2〇4 (〇·5 < χ < 1) ' Li2Mn03 ; 裡-氧化鐵化合物,例如LiFe〇2、LixFe2〇3(〇<x$2)、 LixFe3〇4 (0 < x < 2); 經-氧化鈷化合物,例如L i C ο Ο 2 ; 鋰-氧化鎳化合物,例如LiNi02 ; 或者是包含以下混合物的鐘金屬氧化物化合物: 猛和錄:LiMno.sNiojC^'Lii.xNio.sMnijC^ (〇 < χ < 0.5); 鉻和猛:Li^xCryMr^-yC^ (〇<x$l,〇<y$2); 鈦和铭:Li1 + xTi2-xAlx(P〇4)3 (〇 < x S 1); 鈦和锆:LiTi2-xZrx(P04)3 (0 < x S 1); 始和錄:Lij-xCoyNi^yC^ (0 < x S 〇·6,0.2 < y < 1); 錄和始,其摻雜以約及 / 或鎮 ·
LiNi〇.79C〇〇.20(Ca)〇.〇i〇2、LiNi〇.79C〇〇,20(Mg)〇.〇i〇2。 201208777 一:本發月的特疋具體態樣,經金屬氧化合物對研磨腔 ,室的供應是在添加從3 %挑的m量之後,較佳是在添加 :足5到15%的m量之後’尤其較佳是在添加10%的m量之 後結束。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意義裡’重複根據步驟⑻到(e) 的過私’直到整個m量已使用並純化為止。 祀據本發明方法的較佳具體態樣’於研磨和篩選期間 連續移除和獲得純化的鐘金屬氧化合物。 於研磨和筛選期間移除和獲得純化的鐘金屬氧化合物 也可以是非連續的,而以批次方式移除純化的鐘金屬氧化 合物。 鐘金屬氧化合物較佳經受研磨過程和筛選過程,配合 移除純化的鋰金屬氧化合物,直到殘餘物量達到到 旦。。的m篁,較佳是2%到〇 5%的爪量較佳是1%的爪 里為止。冑然殘餘物的比例應該保持成盡可能的巧、,因為 它除了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以外也包含某些鋰金屬氧化 合物(其,著污染物而丟棄,因此導致漏失),但是該比例並 不選擇得太小’因為材料研磨和篩選得太久㈣未轉換之 污染物的比例增加。 鐘金屬氧化合物較佳經受研磨過程和筛選過程,配合 移除純化的鐘金屬氧化合物,直到包含污染物的殘餘物量 ㈣3。/。到0曰〇1%的m量,較佳是2%到〇 5%的m量較佳 是1%的m量為止’以便使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包含濃縮 於殘餘物中。 201208777 根據本發明’在殘餘物低於3%到0.01%的m量之前, 疋低於2。/❶到〇.5%的m量之前,是低於1%的爪量之前便 結束研磨過程和篩選過程。觀察到所給定的極限導致磁性 及/或氧化污染物從鋰金屬氧化合物隔離,藉此獲得小顆 粒的純化材料而可以直接使用做為電極材料。純度是小於i PPm的3染物,而顆粒尺寸分布從0.9微米到7.5微米。歸 力於根據本發明的純化方法’進__步的後處理因此變得不 需要,藉此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 在本發明的架構裡,在結束研磨過程和篩選過程之 後,移除和丟棄從3°/❶到0.01°/。之m量的殘餘物,較佳是2% 到0.5/。的m I,較佳是1%的m量因為它包含濃縮形式 的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 經金屬氧化合物的顆粒可以至少部分具有含碳披覆。 於本發明的進一步具體態樣,顆粒的表面或至少大部分的 顆粒典型而言乃完全覆蓋以碳連續披1’其係藉由熱解含 石反材料而獲得(譬如參見歐洲專利第1〇49l82 bi號),即所 謂的「熱解碳」(pyr〇carb〇n)。 疋素碳和熱解碳都可以進一步用來披覆典型而言尚未 純化的鋰金屬氧化合物。 雖然「凡素碳」(elemental carbon)在此意謂純的碳顆 粒其可以是非晶形和結晶形的而形成個別分離的顆粒(呈 球的形式,例如球狀石墨,小薄片,顆粒等等),可以使用 之。非晶形碳的實例譬如是ketjen黑、乙炔黑、碳黑等等❶ 然而,在本發明的架構裡,尤其偏好使用結晶形之元素礙 16 201208777 的同素異形體。其實例為石墨、碳奈米管以及富勒烯之類 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同時,VGCF碳(vapour grown carbon fibre,氣相生長的碳纖維)與結晶形的同素異形體同樣偏好。 「熱解礙」一詞是指未中斷之連續層的非結晶形碳,其 沒有個別分離的碳顆粒。熱解碳是以加熱而獲得,亦即在 低於1500 C的溫度下熱解前驅化合物,較佳是低於ι2〇〇β C ’更佳是低於1000°c,最佳則低於80〇。〇在特別是>1〇〇〇 c的較咼溫度下,由於所謂的「融合」(fusi〇n)而通常發生顆 粒黏聚於混合的鋰金屬氧化物上,其典型而言導致根據本 發明的複合材料有不良的電流攜載能力。在此重要的僅為 不要形成結晶形之規則的合成石墨,其在正常壓力下的產 生需要至少2800°C的溫度。 典型的前驅化合物舉例而言是碳水化合物(例如乳糖、 蔗糖、葡萄糖)、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聚乙烯、聚丙烯)、芳香族化合物(例如苯、蒽、曱苯、花) 以及熟於此技藝者已知本身適合的其他化合物。 精確溫度也視所要披覆之特定混合的鋰金屬氧化合物 而定,因為譬如鋰過渡金屬磷酸鹽通常在溫度8〇〇<>c附近 已分解成磷化物,而「古典的」(classic)鋰金屬氧化合物通常 可以甚至加熱到高達2000。C而不分解。 含碳披覆最好僅由一種碳所構成。 根據本發明,研磨和筛選鋰金屬氧化合物的步驟是於 適合此目的之單一裝置中進行,舉例而言於流體化床腔室 中,因為以此方式便無於一裝置和另一裝置之間傳送期間
S 17 201208777 的漏失,並且可以採時間最佳化的方式來進行該過程。 研磨和筛選鐘金屬氧化合物的步驟可以相等地進行於 適合該過程之彼此分開的裝置。 於較佳的具體態樣,研磨發生於流體化床過程或流體 化床腔室中的流體床過程或者於流體床腔室, :化或流體化空氣流或氣體流(其可以經由喷嘴或藉由分配 系統而引入流體化床腔室),而顆粒可以根據其尺寸和密卢 來加以隔離》鋰金屬氧化合物可藉 ^ 機而進一步研磨。 …輥和尚壓滾筒 —筛選過程可以使用配傭了篩選腔室、筛選喷嘴(其產生 師選流)以及篩選轉子的篩選器來進行。根據本發明的方法 可以使用多樣的裝置來進行,舉例 ^而^像疋乳動篩選器' 旋風器 '奴風蒒選器或旋風分離器。 於特定的具體態樣’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包括進一 料(It步由驟。該進一步的研磨步驟用來去除較大顆粒的 錢❹财的部分融合所形成),以便獲 仵鋰離子電池所偏好使用之小 少鍾離子電池尺寸是很重要的,㈤金屬乳化合物。減 應尤其重11 此小顆粒電極材料的供 電池… 電極材料因此能夠使鐘離子 電池的谷置更高而體積不變。 :4:疋的具體態樣,進一步的研磨步驟發生於 裝置及/或篩選裝置分開、所愿 磨舟峨τ 步裝置中。雖然進一步研 =驟可以㈣喷射研磨機來進行,但是可 他的研磨裝置,例如球磨機、 饤” 成〇球磨機、行星研磨機、 18 201208777 離心研磨機、研缽、Majac反喷射研磨機、螺旋喷射研磨機、 卵形管喷射研磨機、流體床反喷射研磨機、具有擋板的喷 射研磨機或Finnpulva反喷射研磨機。鋰金屬氧化合物的黏 聚顆粒可以藉由細磨、微米化(超細研磨)或低溫研磨而進— 步研磨。 於特定的具體態樣,執行進一步研磨步驟的裝置同時 配備了流體化床腔室、筛選腔室,也可視需要而配備以研 磨裝置。為此可以使用任何可以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 裝置。舉例而言,在此可以提出例如德國Augsburg之 Hosokawa Alpine AG的AFG 200流體床反噴射研磨機。 根據本發明,裡金屬氧化合物的研磨和筛選可以與冷 卻、加熱及/或乾燥同時發生。 相對於鐘金屬氧化合物的總重量,純化的鋰金屬氧化 合物包含小於20 ppm的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較佳小於 10 ppm,更佳是小於5 ppm的堪性及/或氧化污染物。於 進一步的具體態樣,根據本發明所獲得的鋰金屬氧化合物 相對於鐘金屬氧化合物總重置而言包含小於1 ppm的磁性 及/或氧化污染物。 根據本發明所獲得之具有小比例污染物的純化鋰金屬 氧化合物尤其可以良好使用做為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活性材 料’因為藉此達成了高循環穩定性、增加了容量且延長了 鋰離子電池壽命。 底下本發明使用實施例來更詳細地描述,而並不將後 者視為限制:
S 19 201208777 方法部分: 所使用的方法和設備詳細解釋如下。 研磨和篩選: 研磨和篩選鐘金屬氧化合物的步驟是於德目 之Hosokawa Alpine AG的AFG 200流體床反喷射研磨機中 進行8依據製造商的指示來使用該設備。 污染物的判定: 鋰金屬氧化合物裡的污染物是用配備了 vwR KL 25〇〇 LCD光源的VWRSZT3⑽光學顯微鏡來判定。依據製造商 的指示來使用該設備。 鋰金屬氧化合物裡的污染物判定係藉由掃描式電子顯 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其使用 Zeiss Leo 1530,配備了 Zeiss二次電子债測器以及〇χ_儀器公司 EDX偵測器。依據製造商的指示來使用該設備。 鋰金屬氧化合物裡的污染物判定係藉由Icp 〇ES,其使 用Varian 720 ES ICP光學發射光譜儀和per]dn OPTIMA 3300 DV,其中依據製造商的指示來使用該設備。 具體態樣實施例 5000公斤(m量)的鈦酸鐘Li4Ti5〇i2,其可得自根據德 國專利申請案第10 2008 026 580.2·41號或美國專利第 5,545,468號的方法,乃以根據本發明的本方法而在流體床 反喷射研磨機中處理。 流體床反喷射研磨機配備了耐磨耗的陶瓷筛選輪'空 氣注射喷嘴以及出口閥。流體化床腔室以及連接部件則提 20 201208777 供以耐磨耗的VlUkoIIan覆蓋物 研磨參數典型定義如下: 出口閥(直徑)·· 5毫米 氣流壓力·· 6巴 師選輪的轉速.在八^*_ . 神现.母分鐘4600轉 流體化床腔室的埴亦 . 具兄私度· 10到15公斤 產出速率:每小時約60公斤 把500公斤的鈦酸鐘 # ^ ^ ^ (。的m量)引入噴射研磨機的研 磨腔至。開始研磨和篩選 ,Η* ,, rf- ^ ^ 並且加以檢查鈦酸鋰在流 體化床腔至中的填充鞀许继4 度I人。僅當流體化床腔室的内容 ^ 5 A斤(1%的m量)時才結束研磨和篩選過程, 而過程進行時藉由出口閥來連續移除純化的鈦酸鋰。 打開流體床反噴射研磨機,並且整個移除和丟棄5公 斤(1%的m量)的殘餘物。㈣添加新鮮的鈦酸鐘,並且剩 下的4500公斤鈦酸鐘則重複此過程,而每次使用差不多遍 公斤(10%的m量)的鈦酸鋰起始材料。 為了檢查純化之鈦酸鋰有關於殘餘磁性及/或氧化污 本物的純度,遂移除500公克的純化鈦酸鋰而以下述方法 來檢查污染物。 测試方法: 於容量2公升的圓柱形塑膠容器,把5〇〇公克的純化 鈦酸鋰懸浮於1000毫升的蒸餾水中。 把球形磁石(直徑12.7毫米(NdFeB N35,具有Ni-Cu-Ni 表面,磁通量密度117〇〇到121〇〇高斯))引入此懸浮液。再
S 21 201208777 把球形磁石從懸浮液隔離出來,以蒸餾水沖洗,並且在流 動κ中以超音波清潔。附著於磁石的磁性及/或氧化污染 物則集中在磁石的磁極。在9(rc的爐中乾燥之後,磁石的 磁極置於SEM的樣品支架上,其提供以導電附著層。磁性 污染物然後藉由使用BSE偵測器的REM來檢查。必須記得 使用REM和EDX來定量測量所包含的元素並非極具情= 性因為表面的紋理效應以及測量顆粒的對應小顆粒尺 寸’所以電子束可以被偏折,藉此可能做到電子感應發射 的特定S素X光輻射之僅半定量而定性上明確的分布。 於分析期間,樣品經常被一次電子束所充電。如果一 次電子束的能量太低’則僅發射極少的二次電+,此導致 樣品負充電1而,如果一次電子束的能量太高,則樣品 會正充電’因為有大量發射的二次電子。因為這些充電效 應’所以引起顆粒發色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由一薄層 的碳而減到最少。可以南丨4 Α J取v j以引用此效應,因為分析樣品期間有 時會有強充電效應,0此允許目視區別顆粒。 如果一次電子束的能量太低,則樣品被充電,並且視 個别元素而定’可以看到清楚的對比。因此磁性和金屬性 元素和化合物(譬如設備的金屬性磨耗,例如多樣的鋼)可以 顯示成亮白色,而氧化化合物則持續呈現灰色。 純化鈦酸鐘的進一步揭σ日丨丨丄 Τ樣οα則藉由ICP OES來檢查污染 物。純化之鈦酸鋰的溶解樣品藉由在55〇〇沱到8〇〇〇沱的 電聚中喷灌成氣溶體而分解成原子。f漿激發出原子和離 子的光發射,這在光譜分解發射光之後,就可以藉由其波 22 201208777 長和強度而定性和定量判定元素。 根據上面測試方法處理之後,樣σ # 做〇σ以九學顯微鏡檢 查。附著於磁性球的磁性顆粒允許做 了做出關於 >可染程度的結 論。 (a)未純化的鈦酸經 1. 定性分析 '正常未純化的鈦酸鋰乃根據慣用的製造方法所獲得, 並且根據上述測試方法來處理β光學顯微鏡定性分析磁性 顆粒附著於磁性球的程度則顯示樣品包含多於屬ppm 污染物之比較高的程度。 磁性球的照片顯示多於_ppm之比較大量的磁性污 染物包含於樣品中,其可明顯看見附著於磁性顆粒。 2. 定量分析
2.1. SEM 開始自正常未純化之鈦酸鋰的污染物程度則藉由sem 而半定量判定。選擇對比設定,因此允許良好區別污染物 和—°照片確認了有多於i咖ppm之比較高程度的污 染物。偵測到多樣的元素,例如Fe、Cr、Ni、Zn,還有一 點Li和Ti。
2.2. ICP OES 污染物的程度也藉由icp 〇ES來進一步定量和定性判 疋。ICP OES分析的定量和定性結果(表丨)顯示有多少的 Fe、Cr、Ni、Zn污染物包含於未純化的欽酸鐘。 201208777
不同污染物的程度綜述於表 主要包含鐵為污染物。 ’其顯示未純化的鈦酸鐘 (b)不良純化的鈦酸鐘 1.定性分析 不良純化的鈦酸鋰是以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而純化,但 是沒有過早結束研磨和篩選過程。根據上述測試方法來做 進-步處理。光學顯微鏡的定性分析則顯示樣品包含磁性 及/或氧化顆粒的程度乃多於2〇〇 ppm。 磁性球的照片顯示不良純化的樣品有多於200 ppm的 污染物程度。 2 ·定量分析
2.1. SEM 不良純化之鈦酸鋰的污染物也藉由SEM來半定量判 定。具有選擇對比設定的照片則顯示包含極多污染物,還 有一點欽酸鐘。照片確認了樣品經過完全研磨和篩選,則 會殘留對應於起始材料的高程度污染物。偵測到多樣的污 染物’例如Fe、Cr、Ni、Zn,還有一點Li和Ti。
2.2. ICP OES 24 201208777 不良純化之鈦酸鋰的污染物程度也藉由Icp 〇es來定 量判定。ICP〇ES分析較量和定性結果顯示例如we二 Νι、Zn的污染物包含於不良純化的鈦 衣2顯不不良 純化之鈦酸鋰的污染物程度。
-查_^_:不良純化之鈦酸学的ICP
多樣污染物的程度综述於表2,其顯示此等數值對應於 未純化的鈦酸經,此乃由於污染物因為研磨和筛選並未過 早結束而仍留在產物中。 (c)良好純化的鈦酸鐘 1.定性分析 柯據本發明方法所獲得之良好純化的鈦酸兹,其分析 係以上述測試方法來處理。光學顯微鏡的定性分析則顯示 僅微壹的磁性及/或氧化顆粒包含於樣品中。 中 磁!·生球的照片顯示小於2〇 ppm #污染物包含於樣品 因為顆粒幾乎不附著於磁性球。
2 ·定量分析 2.1. SEM =純化的鈦酸鐘藉由㈣來半定量判定。藉由選擇 口又疋’它能夠顯示僅有少於2Gppm的污染物包含於良
S 25 201208777 好純化的鈦酸链中確認了可以藉由根據本發明過早 結束研磨和篩選過程來研磨和篩選鈦醆鋰,
的程度。能夠偵測到Fe、Cr、Ni、Zn,_“:T;, 2.2. ICP OES ICP OES分析的定量和定性結果顯示良好純化的一 鐘中Cr、Ni ' Fe仍然在以下程度而包含為污染物(表 -^Λ1Λ^3化之煞鐘的ICP OES分挤娃果 [ppml 0.102
刀析良好純化的鈦酸鐘則顯示污染物的程度由於根據 本發明方法的結果而大大滑落(表3)。純化的鈦隸展現極 兩純度,僅有微量的^、以…污染物。 (d)隔離的殘餘物 1 ·定性分析 二據本發明方法所獲得的隔離殘餘物,其分析係藉由 诚:;方法來進行。光學顯微鏡的定性分析顯示顯著的 中。5氧化顆粒包含於根據本發明方法所隔離的樣品 污染物包含於樣品中(多 磁性污染物附著於磁性 %丨土咪的照片顯示極多白 於1〇,〇〇〇PPm),目為有極高 球。 26 201208777 2.定量分析
2.1. SEM 隔離之殘餘物的污染物藉由SEM來半定量判定。選擇 對比設定,則顯示樣品主要由污染物所構成(多於1 〇,〇〇〇 ppm)。照片確認了主要的污染物是藉由過早隔離出殘餘物 而隔離,而僅帶有微量的產物。偵測到多樣的污染物,例 如Fe、Cr、Ni、Zn ’還有微量的Li和Ti。
2.2. ICP OES ICP OES分析的定量和定性結果顯示Cr、Ni、Zn、Fe 污染物仍然以下面程度而包含於經純化的鈦酸裡(表4)。 表4:隔離之殘餘物的 ICP OES分析結果。 元素 [ppm] Fe 1037 Cr 210 -ϊϋ__ _ 98 -~~______ 12 刀析經純化的鈦酸鋰顯示污染物的程度由於根據本發 月、、、屯化方法的結果而急遽地下降(表4)。純化的鈦酸鋰展現 極高的純度,而僅有微量的Cr、Ni、以污染物。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S 27

Claims (1)

  1. 20120877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減少在呈顆粒形式之摻雜的和非摻雜的經金屬 氧化合物中磁性及/或氧化污染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 驟: (a) 提供包含污染物之m量的鋰金屬氧化合物, (b) 引入從5到15°/〇之m量的一部分鋰金屬氧化合物, (c) 研磨和筛選鋰金屬氧化合物配合連續移除和獲得純 化的鋰金屬氧化合物以達到從3%到〇.〇1%之爪量的殘餘 物, (d) 移除純化的鍾金屬氧化合物, (e) 丟棄殘餘物, (f) 重複步驟(b)到(e),直到已將整個m量轉換為止。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項的方法,其中引入鋰金屬氧化 合物疋在引入從5到1 5%之m量的一部分之後便結束。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其中於研磨和篩選 期間連續移除和獲得純化的鋰金屬氧化合物。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鋰金屬氧化合 物經受研磨過程和篩選過程,直到殘餘物已減少到從3%到 0.01 %之m量的一部分為止。 5. 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方法,其中在殘餘物已低 於3%到0.01%的m量之前,結束研磨過程和筛選過程。 6. 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方法,其中移除和丢棄從 3%到0.01%之m量、2%到〇 5%之m量的殘餘物。 7. 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方法,其中鐘金屬氧化合 28 201208777 物的研磨和篩 “請選於早-的裝置中進行。 物的研磨和^ &圍第7項的方法,其中鋰金屬氧化合 研磨和4選於分開的裳置中進行。 9. 根據前述申請專利 立中栌楠* 月寻利範圍第1到8項中任一項的方法, ,、干根據步驟(a)到电 、方法也包括進一步研磨步驟。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 步驟鉻圍第9項的方法,其中進一步研磨 生於與研磨及/卷\ /次篩選裝置分開的進一步裝置中。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當 筛選以及、隹一 圍第10項的方法,其中研磨及/或 、 進步研磨步驟發生於單—的裝置。 12. -種呈顆粒形式的鋰金屬氧化 請專利範圍第UM1料# 八了以根據申 鋰金屬^入4 項巾S —項的枝所獲得,其相對於 化污染物。 …於2。啊的磁性及/或氧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鋰金屬氧化合物,苴特 徵在於鐘金屬氧化合物的顆粒至少部分具有含碳披覆;、’ 14. 根據f請專利範圍第12 < 13項驗金屬氧化合 物,其特徵在於鐘金屬氧化合物乃摻雜以b、a卜*… sr、P、Si、Ti、V、Cr、Mn、Fe、C0、Ni、Zr、Zn Sn、 Nb、Mo、Ru或W或其混合物β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鐘金屬氧化合物,其中 經金屬氧化合物的經驗式帶有Lix,〇<乂且〇<广而選自 LixM〇2、LixM2〇4、LixM5〇i2、UxMy〇4、UxM2〇4、、 LixM3〇4、Li2M〇3、UxM2〇3、UxM3〇4、 UM’〇.5M%.5〇2 ;或者其中鐘金屬氧化合物的經驗式帶有 S 29 201208777 Li1 + X,0<x 且 0<y,而選自 Li1+xM2-x〇4、Li1+xM2〇4、 Li2M03、Li1+xM’2-xM"x(P04)3 ;或者其中鋰金屬氧化合物的 經驗式帶有Lik,0<x且0<y,而選自LihM'yM^-yCU、 LiuM’uNTo.A 或 。 八、圖式· (無) 30
TW100125957A 2010-07-26 2011-07-22 Method of reducing magnetic and/or oxidic contaminants in lithium metal oxygen compounds TW20120877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32207.5A DE102010032207B4 (de) 2010-07-26 2010-07-26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von magnetischen und/oder oxidischen Verunreinigungen in Lithium-Metall-Sauerstoff-Verbindung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8777A true TW201208777A (en) 2012-03-01

Family

ID=4462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5957A TW201208777A (en) 2010-07-26 2011-07-22 Method of reducing magnetic and/or oxidic contaminants in lithium metal oxygen compound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550188B2 (zh)
EP (1) EP2598442B1 (zh)
JP (1) JP5890410B2 (zh)
KR (2) KR101614376B1 (zh)
CN (1) CN103025662B (zh)
CA (1) CA2802944C (zh)
DE (1) DE102010032207B4 (zh)
TW (1) TW201208777A (zh)
WO (1) WO20120134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822B (zh) * 2013-07-15 2018-07-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正極活性物質及二次電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322473T3 (da) * 2009-10-15 2012-08-20 Sued Chemie Ip Gmbh & Co Kg Fremgangsmåde til fjernelse af et partikulært forurenende materiale fra et partikulært blandet lithiummetal phosphatmateriale
CN103413927B (zh) * 2013-08-12 2015-04-29 浙江大学 一种钛酸锂/三氧化二铁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9392B (zh) * 2015-04-14 2017-12-19 山东泽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钛锂掺杂钛酸锂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0957479A (zh) 2016-07-05 2020-04-0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
KR20190065324A (ko) 2016-10-12 2019-06-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양극 활물질 입자 및 양극 활물질 입자의 제작 방법
KR102606545B1 (ko) 2017-05-12 2023-11-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양극 활물질 입자
CN117096337A (zh) 2017-05-19 2023-11-2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锂离子二次电池
KR102529620B1 (ko) 2017-06-26 2023-05-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양극 활물질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차 전지
EP3778493A4 (en) * 2018-03-28 2021-06-02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LITHIUM-NICKEL COMPOSITE OXIDE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THIUM-NICKEL COMPOSITE OXIDE
CN109728262B (zh) * 2018-11-30 2022-05-17 贵州高点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2340718B (zh) * 2020-11-07 2022-02-25 兰州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电池级铁酸锂的方法
CN113113578B (zh) * 2021-03-10 2023-01-13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964A (en) 1970-12-09 1972-08-22 Fmc Corp Purification of alkali phosphate solution
US4973458A (en) 1989-05-09 1990-11-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Fluidized bed system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contaminants from a gaseous stream
JP3502118B2 (ja) 1993-03-17 2004-03-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負極の製造法
US5910382A (en) * 1996-04-23 1999-06-08 Board Of Regents,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s Cathod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DE19653484A1 (de) 1996-12-20 1998-06-2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en und eine so hergestellte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DE19739701A1 (de) 1997-09-04 1999-03-11 Elmeg Gmbh & Co Kg Kommunikati ISDN-Telekommunikationsanlage und Teilnehmerendeinrichtung
NO314023B1 (no) 1998-09-17 2003-01-20 Flaekt Ab Fremgangsmåte og innretning for å øke effektiviteten for tørre renseanlegg
JP3632186B2 (ja) * 1999-03-31 2005-03-23 日本原子力研究所 リチウムタイタネート微小焼結粒の製造方法
CA2270771A1 (fr) 1999-04-30 2000-10-30 Hydro-Quebec Nouveaux materiaux d'electrode presentant une conductivite de surface elevee
CA2327370A1 (fr) * 2000-12-05 2002-06-05 Hydro-Quebec Nouvelle methode de fabrication de li4ti5o12 pur a partir du compose ternaire tix-liy-carbone: effet du carbone sur la synthese et la conductivite de l'electrode
CN1300869C (zh) 2002-05-20 2007-02-14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电池
JP2004327309A (ja) 2003-04-25 2004-11-18 Nichia Chem Ind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
JP4293852B2 (ja) * 2003-06-26 2009-07-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共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置換型リチウム遷移金属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2005135849A (ja) * 2003-10-31 2005-05-26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リチウム電池用正極活物質
DE10353266B4 (de) 2003-11-14 2013-02-21 Süd-Chemie Ip Gmbh & Co. Kg Lithiumeisenphosphat,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als Elektrodenmaterial
WO2005064715A1 (en) * 2003-12-31 2005-07-14 Lg Chem, Ltd.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wder with size depende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to prepare the same
US7381496B2 (en) 2004-05-21 2008-06-03 Tiax Llc Lithium metal oxid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JP2006012433A (ja) * 2004-06-22 2006-01-12 Nichia Chem Ind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06156234A (ja) * 2004-11-30 2006-06-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及びその充電方法
TWI358148B (en) 2005-09-23 2012-02-11 Tiax Llc Lithium metal oxid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synth
KR101364398B1 (ko) 2007-05-17 2014-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나노구조 형태의 리튬 티탄 산화물
DE102008026580A1 (de) 2008-06-03 2009-12-10 Süd-Chemi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ithiumtitan-Spinell und dessen Verwendung
KR101129368B1 (ko) * 2009-03-31 2012-03-26 미쓰이 긴조꾸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튬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재료
DK2322473T3 (da) * 2009-10-15 2012-08-20 Sued Chemie Ip Gmbh & Co Kg Fremgangsmåde til fjernelse af et partikulært forurenende materiale fra et partikulært blandet lithiummetal phosphatmateria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822B (zh) * 2013-07-15 2018-07-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正極活性物質及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32207A1 (de) 2012-01-26
KR20130029447A (ko) 2013-03-22
CN103025662A (zh) 2013-04-03
CA2802944A1 (en) 2012-02-02
KR20140124863A (ko) 2014-10-27
US20130156683A1 (en) 2013-06-20
EP2598442A1 (de) 2013-06-05
WO2012013454A1 (de) 2012-02-02
KR101614376B1 (ko) 2016-04-22
CN103025662B (zh) 2015-11-25
JP5890410B2 (ja) 2016-03-22
US9550188B2 (en) 2017-01-24
WO2012013454A8 (de) 2012-04-05
EP2598442B1 (de) 2020-05-06
JP2013534203A (ja) 2013-09-02
CA2802944C (en) 2018-05-15
DE102010032207B4 (de) 201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08777A (en) Method of reducing magnetic and/or oxidic contaminants in lithium metal oxygen compounds
KR101637412B1 (ko) 리튬 금속 복합 산화물 분체
JP6323117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5290337B2 (ja) ガーネット型固体電解質、当該ガーネット型固体電解質を含む二次電池、及び当該ガーネット型固体電解質の製造方法
CN109071266A (zh) 镍酸锂类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2013507317A (ja) 純粋相リチウムアルミニウムチタニウムホスフェート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使用
CN102596809A (zh) 涉及流化床技术的锂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
Cheng et al. Design of vanadium oxide core–shell nanoplatelets for lithium ion storage
JPWO2016013674A1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複合水酸化物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0463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ithium silicate compound
JP2016501806A (ja) 層状およびスピネル型チタン酸リチウムならびにその調製プロセス
JP2016066600A (ja) 電池用活物質、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WO2021020531A1 (ja) ニッケルコバルト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ニッケルコバルト複合酸化物、正極活物質、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19067506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68339B2 (ja) リチウム電池用二相正極材料とその合成方法
WO2021106448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68470A1 (ja) スピネル型リチウムニッケルマンガン含有複合酸化物
KR102533325B1 (ko) 리튬 전이 금속 복합 산화물 및 제조 방법
WO2014069541A1 (ja) 金属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金属二次電池用負極のデンドライトの抑制方法
WO2023013494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880996B2 (ja) リチウムマンガンシリケート複合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6876600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前駆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11963A1 (zh) 锂镍锰氧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镍锰氧电池正极材料
JP6172634B2 (ja) α型水酸化ニッケ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17135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