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1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聚醯亞胺膜。更詳細言之,係有關具有 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的聚醯亞胺膜。 【先前技術】 聚醯亞胺係耐熱性、電絕緣性優異,主要係在撓性印 刷基板等用途中作為聚醯亞胺膜使用。隨著撓性印刷基板 或半導體封裝之高纖細化,對該等所使用之聚醯亞胺膜之 要求也變多,例如對於聚醯亞胺膜之物性要求其具有與金 屬相當之線熱膨脹係數,要求其為高彈性率,並要求其為 吸水所致之尺寸變化小之薄膜,而開發對應此等要求之聚 醯亞胺膜(專利文獻1至6)。 在此等專利文獻1至6中,記載為了提高彈性率而併 用作為二胺成分之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而例示 如由均苯四曱酸二酐(pyromellitic dianhydride)、4,4’-二胺 基二苯基醚、對苯二胺所構成之3成分系聚醯亞胺。為了 更進一步提高彈性率,亦有在上述3成分系中添加 3,3’,4,4’-聯苯四曱酸二酐而製成4成分系聚醯亞胺之作法 (專利文獻7、8)。除此之外,亦有嘗試在4成分系聚醯亞 胺中聚合時,藉由調控單體的添加順序而改善物性(專利文 獻9)。並且,亦有嘗試在製膜時藉由進行延伸而改善物性 (專利文獻10)。 並且,為了抑制在與金屬貼合之步驟中之尺寸變化, 亦開發出將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achine Direction,以下稱[ 3 321626 201107117 為MD)之線熱膨脹係數設定成小於膜之寬度方向 (Transverse Direction,以下稱為TD)之線熱膨脹係數,且 具有異方性的聚醯亞胺膜(專利文獻11)。其目的係用以抵 消下述現象:通常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挽性印 刷電路)步驟中係採用以輥對輥(roll-to-roll)進行與金屬之 貼合並加熱的積層方式,若對於此步驟中之膜之MD施予 張力則使其伸展,另一方面,對於TD則造成緊縮的現象。 然而,無論在上述任一聚醯亞胺膜中,由延伸所得之 聚醯亞胺膜皆會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與端部之間產生物性 差異,其線熱膨脹係數係依據膜上之位置而有所不同。因 此,會產生因使用部分而使物性不同之問題,而要求開發 具有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的聚醯亞胺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0-2106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4-1683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64-1683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曰本特開昭64-16834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1-131241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1-131242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昭59-164328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昭61-11 1359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平5-25273號公報 [專利文獻10]日本特開平1-20238號公報 4 321626 201107117 [專利文獻11]日本特開平4-25434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具有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的聚 醯亞胺膜。 (解決課題之方法) 有鑒於上述情況,本發明人精心研究之結果,發現藉 由往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進行2階段延伸,即獲得具有 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的聚醯亞胺膜,再不斷加以檢討而完 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關於下述者: [1] 一種聚醯亞胺膜,其特徵為:製膜寬度為lm以 上,並且,在與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為垂直方向的直線 上,選擇從製膜寬度的兩端往内側150mm處之2點,在由 該2點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内,選擇在包含該2點之直線 上之中央部±200mm以内之1點、以及其他任意2點,至 少在此等全部5點中,寬度方向(TD)之線熱膨脹係數aTD 係在3至7ppm/°C之範圍内。 [2] 如前述[1]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寬度方向(TD) 之線熱膨脹係數a TD係在4至6ppm/°c之範圍内。 [3] —種聚醯亞胺膜,其特徵為:製膜寬度為1.5m以 上,並且,在與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為垂直方向的直線 上,選擇從製膜寬度的兩端往内側150mm處之2點,在由 該2點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内,選擇在包含該2點之直線[ 5 321626 201107117 上之中央部±15 0mm以内之1點、以及其他任意5點,至 少在此等全部8點中,寬度方向(TD)之線熱膨脹係數a TD 係在3至7ppm/°C之範圍内。 [4] 如前述[3]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寬度方向(TD) 之線熱膨脹係數a td係在4至6ppm/°C之範圍内。 [5] —種聚醯亞胺膜,其特徵為:製膜寬度為2m以 上,並且,在與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為垂直方向的直線 上,選擇從製膜寬度的兩端往内側150mm處之2點,在由 該2點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内,選擇在包含該2點之直線 上之中央部±100mm以内之1點、以及其他任意8點,至 少在此等全部11點中,寬度方向(TD)之線熱膨脹係數aTD 係在3至7ppm/°C之範圍内。 [6] 如前述[5]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寬度方向(TD) 之線熱膨脹係數a td係在4至6ppm/°C之範圍内。 [7] 如前述[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 中,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之線熱膨脹係數aMD與寬度方 向(TD)之線熱膨服係數a TD的比(J Md/ a TD)係在1.8以上 且未達4.0。 [8] 如前述[7]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膜之機械運 送方向(MD)之線熱膨脹係數a MD與寬度方向(TD)之線熱 膨服係數a td的比(a md/ a td)係在2.0以上且未達3.0。 [9] 如前述[1]至[8]中任一項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 中,該聚醯亞胺膜係藉由膜之機械運送方向(MD)與寬度方 向(TD)之2軸延伸處理而延伸,並且,MD之延伸為2階 6 321626 201107117 ' 段延伸。 ' [10]如前述[9]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在MD之2 * 階段延伸中,第1個階段之延伸倍率為MD總延伸倍率之 40%以上。 [11] 如前述[9]或[10]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中,TD 延伸倍率為MD延伸倍率之1.10倍以上、11.50倍以下。 [12] 如前述[1]至[11]中任一項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 中,該聚醯亞胺膜係藉由以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所 構成之聚醯胺酸而製造,該芳香族二胺成分中,4,4’-二胺 基二苯基醚及/或3,4’-二胺基二苯基醚與對苯二胺之莫耳 比為69/31至90/10,該酸酐成分中,均苯四甲酸二酐與 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之莫耳比為80/20至60/40;或者 是,該聚醯亞胺膜係藉由以對苯二胺之芳香族二胺成分與 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之酸酐成分所構成之聚醯胺酸而 製造,且該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之莫耳比為40/60 至 60/40。 [13] 如前述[1]至[12]中任一項記載之聚醯亞胺膜,其 中,相對於膜樹脂重量,以0.30重量%以上、0.80重量% 以下之比例使微細二氧化矽均勻地分散於膜中,該微細二 氧化石夕之全粒子之粒徑為0.01 /z m以上、1.5 # m以下,且 具有0.10/zm以上、0.90//m以下之粒徑之粒子在全粒子 中係佔有80體積%以上。 [14] 一種聚醯亞胺膜之製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驟: (1)使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在有機溶媒中進行 7 321626 201107117 聚合而獲得聚醯胺酸溶液之步驟; (2) 使前述聚醯胺酸溶液進行環化反應而獲得凝膠膜 (gel film)之步驟; (3) 將前述步驟(2)所得之凝膠膜進行MD.與TD的2 軸延伸處理之步驟,其中,MD之延伸為2階段延伸,且 TD延伸倍率為MD延伸倍率之1.10倍以上、1.50倍以下。 [15]如[14]記載之製造方法,其中,在MD之2階段 延伸中,第1個階段之延伸倍率為MD總延伸倍率之40 %以上。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係由於不受膜上位置影響而具 有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故在將該聚醯亞胺膜與玻璃等基 板進行接合而作為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基板時, 不會產生因位置而使尺寸安定性不同等問題。此外,本發 明之聚醯亞胺膜係由於物性均一,故不需依據膜之部位而 分開使用。再者,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係由於TD之低熱 膨脹性優異,故在微節距電路(fine pitch circuit)用基板、 尤其是在膜之TD中以狹窄之節距經配線的COF之用途 上,為特別有用。 【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特徵 為:製膜寬度為lm以上,並且,在與膜之機械運送方向 (MD)為垂直方向的直線上,選擇從製膜寬度的兩端往内側 150mm處之2點,在由該2點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内,選 8 321626 201107117 擇在包含該2點之直線上之中央部±200mm以内之1點、 以及其他任意2點,至少在此等全部5點中,寬度方向(TD) 之線熱膨脹係數aTD係在3至7ppm/°C之範圍内。前述之 聚醯亞胺膜之5點係表示於第1圖。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 係以在與前述MD為垂直方向的直線上,從製膜寬度的兩 端往内側150mm處之2點(b及b’)所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 内,選擇在包含該2點之直線上之中央部±150mm以内之1 點為佳,更佳為選擇中央部±l〇〇mm以内之1點。再者, 在由前述2點連結而成之直線範圍内,任意點係以選擇5 點為佳,以選擇8點為更佳。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製膜 寬度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lm以上,以1.5m以上為佳, 以2m以上為更佳。又,聚醯亞胺膜之製膜寬度係以3m以 下為佳。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TD之線熱膨脹係數aTD 係以在3至7ppm/°C之範圍内為佳,以在4至6ppm/°C之 範圍内為更佳。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MD之線熱膨脹係 數<2 Md雖無特別限定,但以在8至18ppm/°C之範圍内為 佳,以在9至17ppm/°C之範圍内為更佳。並且,本發明之 聚醯亞胺膜之MD之線熱膨脹係數aMD與TD之線熱膨脹 係數J TD的比(a md/ a TD)雖無特別限定,但以在1.8以上 且未達4.0為佳,以在2.0以上且未達3.0為更佳。本發明 之膜之線熱膨脹係數係藉由使用島津製作所製ΤΜΑ-50, 並依以下之加熱條件加熱,且在第2次升溫之溫度範圍 中,解析50至200°C之範圍所得之值。 第1次升溫:室溫—300°C(升溫速度l〇°C/分鐘)[ 9 321626 201107117 降溫 :300°C —35°C(降溫速度5°C/分鐘) 第2次升溫:35°C —220°C(升溫速度l〇°C/分鐘)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製造方法,於下述 詳細說明。製造步驟係包含以下之步驟:(1)使芳香族二胺 成分與酸酐成分在有機溶媒中進行聚合而獲得聚醯胺酸溶 液之步驟;(2)使前述步驟(1)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進行環化 反應而獲得凝膠膜之步驟;(3)將前述步驟P)所得之凝膠膜 進行MD與TD的2軸延伸處理之步驟,其中,MD之延 伸(以下亦稱為縱延伸)為2階段延伸,且TD延伸倍率為 MD延伸倍率之1.10倍以上、1.50倍以下。 步驟(1)係藉由使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在有機 溶媒中進行聚合而獲得聚醯胺酸溶液之步驟。 就上述芳香族二胺之具體例而言,只要在不妨礙本發 明之效果的範圍内即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如:對苯二胺、 間笨二胺、聯苯胺(benzidine)、對苯二曱胺 (p-xylylenediamine)、4,4’-二胺基二苯基酸、3,4’-二胺基二 苯基醚、4,4’-二胺基二苯基曱烷、4,4’-二胺基二苯基颯、 3,3’-二曱基-4,4’-二胺基二苯基曱烷、1,5-二胺基萘、3,3’-二曱氧基聯苯胺、1,4-雙(3-甲基-5-胺基苯基)苯或此等之醯 胺形成性衍生物。其中,較佳係將具有提高膜之抗張彈性 率效果的對苯二胺、3,4’-二胺基二苯基醚等二胺之量予以 調整,而使最終獲得之聚醯亞胺膜之抗張彈性率成為 4.OGPa以上。此等芳香族二胺可單獨或混合2種以上使 用。此等芳香族二胺中,以對苯二胺、4,4’-二胺基二苯基 10 321626 201107117 醚、3,4’_二胺基二苯基峻為佳。當併用對笨二胺與4,4,· 4二胺基二苯絲及/或W胺基二苯基_時,以依麵 ‘至,90/10(莫耳比)之方式使用(〇4,4,-二胺基二苯基趟及/或 ,胺基一笨基趟與⑴)對苯二胺為較佳,以依70/30至 85/15(莫耳比)之方式使用為更佳。 就上述酸酐成分之具體例而言,只要在不妨礙本發明 之效果的範圍内即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如:均苯四甲酸、 3,3,4,4 -聯苯四甲酸、2,3,,3,4,_聯苯四甲酸、3,3,,4,4,-二 苯T酮四甲酸、2,3,6,7•萘四甲酸、2,2-雙(3,4_二幾基苯基) 醚"比咬-2,3,5,6-四甲酸、或此等之醯胺形成性衍生物等 的酸酐’以芳香族四甲酸二軒為佳’以均苯四甲酸二野及/ 或=,3’,4,4,-聯笨四甲酸二酐為特佳。此等酸酐成分可翠獨 或混合2種以上使用。又,此等之中,以依80/20至60/40(莫 耳比)之方式使用均苯四3,3,,4,4,·聯苯四甲酸 =酐為較佳’以依75/25至65/35(莫耳比)之方式使用為更 在本發明中,於形成聚醯胺酸溶液時所使用之有機溶 媒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如:二甲基亞颯、二乙基亞硬等 亞石風系溶媒;N,N_:甲基甲醯胺、N,N_二乙基甲酿胺等甲 廳胺系溶媒;N,N•二曱基乙酿胺、N,N-二乙基乙酿胺等乙 蕴胺系溶媒;N甲基-2-°比°各咬嗣、N-乙稀基-2L定酉同 等吡咯啶酮系溶媒;酚(phen〇1)、鄰曱酚、間甲酚、對甲酚、 一甲齡 (xylenol)、鹵化紛、兒茶紛(catech〇i)等紛系溶媒. 或是六甲基磷醯胺、τ_丁内酯等非質子性極性溶煤,雖然[ 321626 11 201107117 以單獨或混合物之形式使用此等為較佳,但亦可使用如二 曱苯、甲苯等芳香族烴。 聚合方法可依公知之任一方法進行,並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列舉如下述方法: (i) 先將芳香族二胺成分全量加入有機溶媒中,然後以 使酸酐成分成為與芳香族二胺成分全量為當量之方式添加 酸酐成分,並進行聚合的方法; (ii) 先將酸酐成分全量加入溶媒中,然後以使芳香族 二胺成分成為與酸酐成分全量為等量之方式添加芳香族二 胺成分,並進行聚合的方法; (iii) 將一方之芳香族二胺成分力口入溶媒中後,以相對 於反應成分使酸酐成分成為95至105莫耳%之比率、並以 反應所需之時間進行混合,然後添加另一方之芳香族二胺 成分,繼而,以使全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幾乎成為 等量之方式添加酸酐成分,並進行聚合的方法; (iv) 將酸酐成分加入溶媒中後,以相對於反應成分使 一方之芳香族二胺成分成為95至105莫耳%之比率、並以 反應所需之時間進行混合,然後添加酸酐成分,繼而,以 使全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幾乎成為等量之方式添加 另一方之芳香族二胺成分,並進行聚合的方法; (v) 在溶媒中,以使一方之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酐成分 中之任一者成為過量之方式進行反應而調製聚醯胺酸溶液 (A),並在另外之溶媒中以使另一方之芳香族二胺成分與酸 酐成分中之任一者成為過量之方式進行反應而調製聚醯胺 12 321626 201107117 '⑽得之各㈣胺酸溶離)與⑻並 , (VI)在(V)中,在調製聚醯胺酸溶 :分::量在=聚_酸_)⑽=::: 列在取U醯胺酸溶液(A)時若酸酐成分為過量, ㈣溶液⑻中則使芳香族二胺 二:聚酿胺酸溶液(―此等二 ::成分舆酸軒成分幾乎成為等量之方式而進行 如此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係以含有5至4〇重量〆 固形份者為佳,以含有10至3〇重量%者為更佳。:外。, 聚酸胺酸溶液之黏度係依據JISK6726]994並藉由使用布 氏黏度計(Brookfield viScometer)之旋轉黏度計法所得的測 定值,雖無特別限定,但以1〇至2〇〇〇pa · s(i〇〇至2的的 泊(poise))者為佳,從安定地供給送液之觀點來看,以 至lOOOPa . S(1_至10_泊)者為更佳。此外,有機容 媒溶液中之聚醯胺酸亦可部分性地經醯亞胺化。 冷 本發明之聚醯胺酸溶液中,為了獲得膜之易滑性,亦 可因應需要而含有氧化鈦、微細二氧切、碳_、射 每、碟酸氫转、聚醯亞胺填料等化學上為惰性之有機填料 或無機填料等,此等填料係以二氧化石夕為佳。 本發明中所用之無機填料(無機粒子)雖無特別限定, 但以全粒子之粒徑為0.005 _以上、2 〇#m以下之無機 填料為佳,以全粒子之粒#為請# m以上、! 5_:下[2 321626 13 201107117 之無機填料為更佳。關於粒度分布(體積基準),雖益特別 限定,但以粒徑為o.10#m以上、0 9〇//m以下之粒子在 全粒子中佔有80體積%以上的無機填料為佳,以粒徑為 〇.l〇//m以上、〇.75//m以下之粒子在全粒子中佔有⑽體 積%以上的無機填料為更佳,以粒徑為〇 1〇vm以上、〇.的 ㈣以下之粒子在辣子+佔有8G體積心上的無機填 料為特佳。此外,本發明之無機填料之平均粒徑雖無特別 限定,但以0.05,以上、〇.7〇//m以下為佳,以〇 1〇以 m以上、0_60 M m以下為更佳,以〇 3〇 " m以上、〇 % "也 以下為特佳。若平均粒徑為〇.〇5//m以下,則膜之易滑性 效果降低而較不佳,若為〇.7〇/zm以上,則局部性地存在 大粒子而較不佳。前述粒度分布、平均粒徑及粒徑範圍可 藉由使㈣場製作所之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 置LA-9】0而測定。前述平均粒徑係指體積平均粒徑。、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無機填料雖無特別限定,但以相對 於聚醒胺酸溶液之重量’依〇 〇3重量%以上且未達工〇重 量%之比例均勻地分散於膜中為佳,從易滑性效果之觀點 來看,以0.30重量%以上、〇8〇重量%以下之比例為更佳。 若為1.〇重量%以上則可見機械強度下降,若為〇 〇3重量 %以下則未見充分之易滑性效果而較不佳。此等之中,特 佳之聚酿亞胺膜係如下述者,其係相對於膜樹脂重量以 0.30重量%以上、〇.80重量%以下之比例使微細二氧化矽 均勻地分散於膜中者,該微細二氧化石夕係全粒子之粒徑為 0·01ρ以上、L5㈣以下,並且具有〇1〇_以上、㈣ 321626 14 201107117 //m以下之粒徑之粒子在全粒子中係佔有80體積%以上。 . 步驟(2)係使前述步驟(1)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進行環 * 化反應而獲得凝膠膜之步驟。使前述聚醯胺酸溶液進行環 化反應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具體上可列舉如:⑴將前述 聚醯胺酸溶液澆鑄成膜狀,並使其熱脫水環化而獲得凝膠 膜的方法(熱閉環法);或是(ii)在前述聚醯胺酸溶液中混合 環化觸媒及轉化劑,並使其化學性地脫環化而製成凝膠 膜,然後藉由加熱而獲得凝膠膜的方法(化學閉環法)等; 就可將所得之聚醯亞胺膜之線熱膨脹係數抑制成較低之特 點來看,以後者之方法為佳。 前述環化觸媒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如:三曱基胺、 三伸乙二胺等脂肪族三級胺;二甲基苯胺等芳香族三級 胺;異喹啉、吡啶、万-曱基吡啶等雜環式三級胺等,以選 自異喹啉、吡啶及/5-甲基吡啶所成群組中之1種以上之雜 環式三級胺為佳。前述轉化劑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如: 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等脂肪族羧酸酐;苯曱酸酐等芳 香族羧酸酐等,以乙酸酐及/或苯曱酸酐為佳。此等轉化劑 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相對於聚醯胺酸溶液100重量%, 以10至40重量%左右為佳,以15至30左右為更佳。 前述聚醯胺酸溶液係通過狹縫狀模口而成型為膜 狀,流延至經加熱之支持體上,在支持體上進行熱閉環反 應,成為具有自我支持性之凝膠膜而從支持體剝離。 前述支持體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可列舉如金屬(例如 不鏽鋼)製之旋轉鼓、無端環帶(endless belt)等,支持體之[s] 15 321626 201107117 (…電熱器等之輻射熱 溫度可藉由⑴液體或氣體之熱媒體 專而调控’並無特別限定。 前述凝膠膜係以支持體受熱、或是熱風或電加熱器等 之熱源叉熱’杈佳為加熱為3〇至輯、更佳為至⑼ °C ’而進行閉環反應,並使游離之有機溶煤等揮發成分乾 燥而變成具有自我支持性’且藉由從支持體制離而獲得之。 步驟⑶係將前述步驟(2)所得之凝膠膜進行 的2軸延伸處理之步驟’其中’ _之延伸為2階段延伸, 且TD延伸倍率為MD延伸倍率之】1〇倍以上、15〇倍以 從前述支持體剝離之凝膠膜,係藉由迴轉輥而一邊控 制移行速度-邊往移行方向_)延伸必須具有在 控制凝膠膜之移行速度時所需之把持力,迴轉輕較佳係以 使用由金屬輥與橡雜所組合而成之_(叫响、直空 親、多段張力切輕(cut _)、或減壓抽吸方式之抽吸輕 (suction roll)等。 在步驟(3)中,進行2軸延伸處理。前述2軸延伸處理 之順序並無特別限疋,以在進行機械運送方向(md)之延伸 (縱延伸)後’進行X度S向(TD)之延伸(以下亦稱為橫延伸) 為佳。此外,以進行縱延伸,其次在進行加熱處理後或與 加熱處理並行而進行橫延伸為更佳。 月5述2軸延伸處理中之MD延伸(縱延伸)係分成2階 &進行。在]VtD之2階段延伸中,第丨個階段之延伸倍率 (以下亦稱為縱延伸率)雖無特別限定,但以^犯倍以上、 16 321626 201107117 1.3倍以下為佳,以! 〇4倍以上、i」倍以下為更佳。第^ ^個階段之MD延伸倍率係以1.02倍以上、1.3倍以下為佳, 以1.04倍以上、1 1倍以下為更佳。此外,在本發明中, 第1個階段之延伸倍率係以MD總延伸倍率之4〇%以上為 佳,以50%以上、8〇%以下為更佳。MD之總延伸倍率係 以1.04倍以上、14倍以下為佳,以i 〇5倍以上、】3倍 以下為更佳。MD之延伸溫度雖無特別限定,但以6〇至 l〇〇°C為佳,以70。〇至9〇t為更佳。MD之延伸速度只要 適當選擇而獲得目的之線熱膨脹係數的條件即可,並無特 別限定,當進行2階段延伸時,該2階段延伸之第丨個階 段之延伸速度係以1%/分鐘至2G%/分鐘左右為佳,以2 %/分鐘至10%/分鐘左右為更佳。該2階段延伸之第2個 階段之延伸速度係以1%/分鐘至2〇%/分鐘左右為佳,以2 %/分鐘至10%/分鐘左右為更佳。在MD之2階段延伸中, 各階段之延伸時間並無特別限定,為5秒至5分鐘左右, 以10秒至3分鐘為佳。 當在前述MD之延伸後再進行加熱處理時,加熱溫度 雖無特別限^,但以18(rc至·。右為佳 450°C左古為更佳。加熱處理時間係以%秒至2()分鐘為 佳以50秒至分鐘為更佳。此外,加熱處理可依多階 k之方式於不同之溫度進行。在加熱處理時,可使用具有 不同溫度之複數個區段(區域)的澆鑄爐或加熱爐等加熱裝 置等。加熱處理係以藉由針式拉幅裝置、夹式拉幅裝置、 夾盤(cimek)㈣定敎兩端而進行純。可藉㈣加熱處… 321626 17 201107117 理而去除溶煤。 往MD延伸之凝膠膜係被導入拉幅 央子把持住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一邊與拉幅機夹子讀^ 二-邊往寬度料(TD)延伸1之延伸倍率(以下亦J 场延伸率)並無特別限定,以135倍以上、2〇倍以下為 土’以1‘40倍以上、h8倍以下為更佳〇td之延伸倍卿 延:率)必須設定為高於_之延伸倍率(縱延伸旬。具體 而吕’通常為MD之延伸倍率之〗1〇倍以上、丨%仵以下— 2 U5倍以上、L45倍以下為佳。相較於膜之延伸件 ^若將TD延伸倍率設定為較高,即可獲得膜之MD^ 韋金屬之線㈣服係數且膜之td之線熱膨騰係 數抑制成較低的膜。TD之延伸可在加熱處理後進行,亦 可在加熱處理前進行’但以與加熱處理並行為佳。了 伸之延伸時間並無特別限定,為5秒至1〇分鐘左右,以 iO秒至5分鐘為佳。 在此等範圍内調整兩者之延伸倍率,而可製造呈 期望之線熱膨脹係數的聚醯亞胺膜。 、 本發明中,聚酿亞胺膜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但以3 以上、250㈣以下之範圍為佳,以1〇舞以上、80 β以下之範圍為更佳。無論是比此範圍薄或厚都合使膜 之製膜性明顯變差,而為較不佳。 、 對於如此而獲得之聚醯亞胺膜,亦可因應需要而進行 U火處理(anneallng treatment)。藉由退火處理,可引起膜 之熱鬆他並將加熱收縮率抑制成較小。退火處理之溫度並 321626 18 201107117 無特別限定,但以200至500°C為佳。在本發明之聚醯亞 , 胺膜之製法中,由於膜往TD之配向為強,故TD之加熱 • 收縮率有變高之傾向,但藉由退火處理所致之熱鬆弛,即 可使膜之MD、TD在200°C之加熱收縮率皆抑制成5%以 下,而可更進一步提高尺寸精度,所以為較佳。具體而言, 較佳係使膜在低張力下於200至500°C之爐中移行,並進 行退火處理。膜在爐中滯留之時間即為處理時間,藉由改 變移行速度而予以調控,以30秒至5分鐘之處理時間為 佳。處理時間若比上述範圍短,熱則會無法充分傳達至膜, 而若過長則會過熱而損害平面性,故較不佳。此外,移行 時之膜張力係以10至50N/m為佳,以20至30N/m為更佳。 張力若比此範圍低,則膜之移行性變差,張力若過高則使 膜之移行方向之熱收縮率變高,故較不佳。 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加熱收縮率並無特別限定,但 以-0.02%至+0.02%為佳。關於加熱收縮率,係準備20cm x20cm之膜,於經調整為25°C、60%RH之房間中放置2 天後測定膜尺寸(L1),繼而於200°C加熱60分鐘後,再於 經調整為25°C、60%RH之房間中放置2天,然後測定膜 尺寸(L2),依下述式而計算出的值即為加熱收縮率。 » 1] 一(L 2 — L 1 ) 加熱收縮率(%) = - X 1 0 0 L 1 為了使所得之聚醯亞胺膜具有接著性,亦可對膜表面 19 321626 201107117 進行電暈處理或電漿處理等電處理、或是噴砂處理等物理 性處理。進行電漿處理之氛圍壓力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為 13.3 至 1330kPa 之範圍,以 13.3 至 133kPa(100 至 1000 托 (torr))之範圍為佳,以13.3至120kPa(600至900托)之範 圍為更佳。 , 進行電漿處理之氛圍係至少含有惰性氣體20莫耳% 者,以含有惰性氣體50莫耳%以上者為較佳,以含有80 莫耳%以上者為更佳,以含有90莫耳%以上者為最佳。前 述惰性氣體包含氦(He)、氬(Ar)、氪(Kr)、氙(Xe)、氖(Ne)、 氡(Rn)、氮(N2)及此等之2種以上之混合物。特佳之惰性 氣體為氬氣。再者,對於前述惰性氣體,亦可混合氧、空 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氣仿、氫、氨、四 氟曱烷(亦即四氟化碳)、三氯氟乙烷、三氟曱烷等。就本 發明之電漿處理之氛圍而言,所用之較佳之混合氣體之組 合可列舉如:氬/氧、氬/氨、氬/氦/氧、氬/二氧化碳、氬/ 氮/二氧化碳、氬/氦/氮、氬/氦/氮/二氧化碳、氬/氦、氦/ 空氣、氬/氦/單矽烷、氬/氦/二矽烷等。 實施電漿處理時之處理電力密度並無特別限定,以 200W·分鐘/m2以上為佳,以500W·分鐘/m2以上為更佳, 以1000W ·分鐘/m2以上為最佳。進行電漿處理之電漿照 射時間係以1秒至10分鐘為佳。藉由將電漿照射時間設為 此範圍内,即可在不伴隨膜之劣化之情況下,充分發揮電 漿處理之效果。電漿處理之氣體種類 '氣體壓力、處理密 度不受上述條件所限,亦有在大氣中進行之情形。 20 321626 201107117 (實施例) 但本發明不受此 以下依據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致果 等所限定。 中之各種特性之測定方法,係說明如下。 (1)線熱膨脹係數 使用下料施例及比較例Μ得之膜(製膜寬 ^1〇. m於弟2圖所不之位置02處)採取寬度5mmx長 度恤m之大小之樣品,使用島津製作所製之皿·5〇, ΓΙ::各樣品加熱。此外 '僅在比較例2 (製膜寬度: • m)中於第3圖所示之位置〇〇處)採取寬度5_長度 10mm之大小之樣品,依下述條件加埶。 第1 -人升/皿.室溫—300。〔:(升溫速度10〇c/分鐘) 降’皿 :3〇〇。(3~^35。(:(降溫速度5t/分鐘) 第2次升溫:35°C —220°C(升温速度1〇。(:/分鐘) 線熱膨脹係數之解析係以第2次升溫之溫度範圍:5〇 至200°C之條件進行。 (2)無機粒子之評估 使用堀場製作所之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 置LA-910 ’測定分散於極性溶媒中之試料,從解析之結果 來推得粒徑範圍、平均粒徑、粒徑〇15至〇 6〇#m者相對 於全粒子之佔有率、粒徑0.15至0.25 # m者相對於全粒子 之佔有率。 I:合成例1] 以莫耳比75/25/71 /29之比例準備均苯四甲酸二酐(分[s 321626 201107117 子量218.12)/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分子量294.22)/ 4,4’-二胺基二苯基醚(分子量200.24)/對笨二胺(分子量 108.14) ’於DMAc(亦即N,N-二曱基乙醯胺)中製成20重 量%溶液並進行聚合,而獲得3500泊之聚酿胺酸溶液。 [合成例2] 以莫耳比80/20/75/25之比例準備均苯四曱酸二酐(分 子量218.12)/3,3,,4,4,-聯苯四曱酸二酐(分子量294.22)/ 4,4’-二胺基二苯基醚(分子量200.24)/對笨二胺(分子量 108.14) ’於DMAc(亦即N,N-二曱基乙醯胺)中製成20重 置%溶液並進行聚合,而獲得3500泊之聚酿胺酸溶液。 [合成例3] 以莫耳比75/25/69/31之比例準備均苯四曱酸二酐(分 子量218.12)/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分子量294.22)/ 4,4’-二胺基二苯基醚(分子量200.24)/對笨二胺(分子量 108.14) ,於DMAc(亦即Ν,Ν-二曱基乙醯胺)中製成20重 量%溶液並進行聚合,而獲得3500泊之聚醒胺酸溶液。 [合成例4] 以莫耳比75/25/80/20之比例準備均笨四甲酸二酐(分 子量218.12)/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分子量294.22)/ 3,4’·二胺基二苯基醚(分子量200.24)/對苯二胺(分子量 108.Η) ’於DMAc(亦即Ν,Ν-二曱基乙醯胺)中製成2〇重 畺%溶液並進行聚合,而獲得3500泊之聚酿胺酸溶液。 [合成例5] 以莫耳比1/1之比例準備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 321626 22 201107117 (分子量294.22)/對苯二胺(分子量108.14),於DMAc(亦即 N,N-二甲基乙醯胺)中製成.20重量%溶液並進行聚合,而 獲得3500泊之聚醯胺酸溶液。 [合成例6] 以莫耳比75/25/66/34之比例準備均苯四曱酸二酐(分 子量218.12)/3,3’,4,4’-聯苯四甲酸二酐(分子量294.22)/ 4,4’-二胺基二苯基醚(分子量200.24)/對苯二胺(分子量 108.14),於DMAc(亦即Ν,Ν-二曱基乙醯胺)中製成20重 量%溶液並進行聚合,而獲得3500泊之聚醯胺酸溶液。 [實施例1] 使用下述二氧化矽,其以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測 定裝置LA-910(堀場製作所製)所測定之全粒子之粒徑係在 0.01 /zm以上、1.5/zm以下之範圍内,平均粒徑(體積平均 粒徑)為0.42/zm,且關於粒度分布(體積基準),粒徑0.15 至0.60 之粒子在全粒子中佔有89.9體積%。在合成例 1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中,以相對於樹脂重量為0.4重量 %之方式添加上述二氧化矽之Ν,Ν-二曱基乙醯胺漿液,將 其充分攪拌、分散。在此聚醯胺酸溶液中,以相對於聚醯 胺酸溶液分別為17重量%與17重量%之比例混合乙酸酐 (分子量102.09)與甲基吡啶,並予以攪拌。從Τ型狹缝 式模具將所得之混合物澆鑄至廻轉之75°C之不鏽鋼製鼓 上,得到殘留之揮發成分為55重量%且厚度約0.05mm之 具有自我支持性之凝膠膜。將此凝膠膜從鼓剝離,經由2 組軋輥而運送。此時,藉由改變不鏽鋼製鼓(R1)、最初之 23 321626 201107117 乾泰t(R2)、第2個乳I昆(R3)各自之题轉速度而以2階段進 行縱延伸,使各自之延伸率成為如表1所示。縱延伸後, 把持住兩端,以加熱爐進行25(TCx50秒、40(TCx75秒之 處理,彳于到寬度2.2m、厚度38/zm之聚醯亞胺膜。橫延 伸係没定成在通過去除溶媒之加熱爐(25〇c>c )時會成為最 大。以前述通過加熱爐時之延伸倍率作為最大延伸率,在 通過加熱爐後,檢延伸倍率降低。將最大橫延伸率之膜寬 度除以在剝離鼓後之凝膠膜寬度所得之値,作為橫延伸 率。對於所得之聚醯亞胺膜,以如第2圖所示之12點測定 線熱膨脹係數。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2至5] 除了將使用之聚酿胺酸溶液、縱延伸率、橫延伸率分 別設定如表1以外,與實施例丨同樣地操作而各獲得厚度 38#m之聚醯亞胺膜,對於該等膜以如第2圖所示之 點測定線熱膨脹係數。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6] 使用下述二氧化矽,其全粒子之粒徑係在〇 〇1 # m以 上、1.5//m以下之範圍内,平均粒徑為〇2〇#m,且粒徑 0.15至0.25 之粒子在全粒子中佔有95〇體積%,並 且,在合成例1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中,以相對於樹脂重 里為0_4重里%之方式添加上述二氧化石夕之ν,ν-二甲基乙 醯胺衆液,將其充分攪拌、分散。其後與實施例丨同^地 操作而獲得厚度38/zm之聚醯亞胺膜,對於該膜以如第2 圖所示之12點測定線熱膨脹係數。測定結果如表丨所示 321626 24 201107117 ' [表 i] 貪S例6 I 合成例1 1.06 λΜ I CM «Μ 1 寸 1 MD 12.3 11.8 11.5 12J 12.0 It .7 11.0 12.2 12.2 IlLl It 1.9 11.8 D h- ID 呀’ S id 贫’ to _ ID 00 a> 黃施例5 1 合成例5 q 1,04 ω i \.m MD t5-4 15.7 14.8 I 16.4 16.7 15.7 14.9 15.7 16.4 15.7 16J 14.7 05 <M LD o to σ> CD. ID; σ> id o: 09 卜 id id φ 甘· LD ~Wmmί 合成例4 t.07 UT7 1J4 1.44 1 yo 10.4 Λ0Μ Ιΐ·ϋ 10.3 10J σ> 10*3 10.7 ho.e 10.7 \UA D h* $ id \d \ό 〇> — ¢0 td CO: d; 矜 tc> © 卜 OS d 04 id 實施例3 1 合成例3 | φ τ·- 1.07 ι.ΐδ I φ 甘 1 y〇 10.5 10.3 10.41 卜 αό 甘丨 Oi! 10.6 m O 卜 σ? 10J Φ σί CO © p ID ο ID to C^; 卜 Φ C) iD CO — id csi LD ........ 合成例2 | 1.05 ο &> • <sj • MD 1S.4 14.8 14.9 16.0 15.7 t4J 14.4 14.8 : 15.6 : 14.7 14.4 |1S.3 β tsi ID CO id ιή m lqj ! ¢0 id m % ΙΩ CO ID CO j 合成例1 1 %m I ΤΪ2Π yb «T9» If·» 12.t 12 6 11.0 12.2 12.5 12.4 11-9 12.4 12-0 |12,9 I TD esj id CD LO 04 ΙΟ tD C〇 — «ΰί id to (〇 00 id 0> ^dMM· IO 聚醯胺酸溶液 | 縱延伸率1(R2/R1) I 縱延伸率2(R3/R2) |總縱延伸率(R3/R1) I 橫延伸率 © % © © © © % © ㊁ © 線熱膨脹係數 (ppm/°C) 25 321626 201107117 [比較例1 ] 在直到獲得殘留之揮發成分為55重量%且厚約 0.05mm之具有自我支持性之凝膠膜為止皆與實施例1同 樣地實施操作,將此凝膠膜從鼓剝離後,不使用最初之乳 輥(R2),僅藉由不鏽鋼製鼓(R1)與第2個乾輕㈣以^比 段並使縱延伸率成為如表2所示而進行。縱延伸後,把^ ,兩端,以加熱爐進行250ΐ χ5〇秒、4〇〇 t χ75秒之處理、, 付到寬度2‘2m、厚度38/im之聚it亞胺膜。橫延伸係設 定成在通過去除溶媒之加熱爐(25〇t:x5〇秒)時會成為最 大。將最大橫延伸率之膜寬度除以在剝離鼓後之凝膠膜寬 度所得之値,作為橫延伸率。橫延伸率係如表2所示。對 於所得之聚醯亞胺膜,以如第2圖所示之12點測定線熱膨 脹係數。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比較例2] 除了使用合成例6之聚酿胺酸溶液並將縱延伸率、橫 延伸率分別設定如表2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操作而獲 得厚度38/zm之聚醯亞胺膜,對於該膜測定線熱膨脹係 數。結果如表2所示。又,合成例6所得之聚醯胺酸係剛 性同,無法貫施與使用合成例1至5之聚醯胺酸同等的橫 延伸,所得之膜寬度係變窄為丨.85111,因此,僅有比較例 2疋以第3圖所示之1〇點分別測定線熱膨脹係數。結果如 表2所示。 321626 26 201107117 ' [表 2] 比較例1 比較例2 聚醯胺酸溶液 合成例1 合瓦~'~~ 縱廷伸率1(R2/R1) 一 縱延伸率2(R3/R2) — 1Ό8 總縱延伸率(R3/R1) 1.12 1.18 橫延伸率 1.45 1-24 TD MD TD MD ① 6.5 9.9 7.1 10.4 Φ 6.8 10.1 6.4 LJ0-8 ③ 5.3 12.4 5.3 11.6 ④ 5.1 12.3 5.4 16 線熱膨脹係數 ⑤ 3.9 11.4 2.8 14.4 (ppm/°C ) © 4.6 12.4 3.4 14.9 — 0 4.7 12.7 4.6 12 5 ® 5.1 11.6 5.2 —=---°_ 11.3 Φ 5.6 11.9 5.0 M1.8 © 5.3 12.3 6.3 10.2 Ο 5.9 11.7 — 7.2 9.7 一 «< I _ 比較例1之聚醯亞胺膜,在所測定之12個點中,寬 度方向(TD)之線熱膨脹係數Qtd係分布於3.9至7.2ppm/ C之廣範圍,比較例2之聚醯亞胺膜,寬度方向(TD)之線 熱膨脹係數a TD係分布於2.8至7‘lppm/t:之廣範圍。另一 方面,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丨至6中,線熱膨脹係數係無論 測定部位為何,皆為均一。由於線熱膨脹係數不受膜上之 位置影響而皆為均一,亦可確認不需依膜之位置而分開使 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321626 27 201107117 本發明之醯亞胺膜係具有均一之線熱膨脹係數,且 TD之低熱膨脹性優異,因此,在微節距電路用基板、尤 其是在膜之TD中以狹窄之節距經配線的COF之用途上, 為特別有用。 '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聚醯亞胺膜之線熱膨脹係數之 測定位置的示意圖。白色底之箭頭符號係表示膜之機械運 送方向(MD)。 第2圖係表示實施例丨至6及比較例丨 之線熱膨服係數之測定位置之剖面的示意圖。== 表示線熱膨脹係數之測定位置。 第3圖係表示比較例2之聚醯亞胺膜之線熱膨脹係數 之測定位置之剖面的示意圖。圖中之號碼表示線熱膨脹係 數之測定位置。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 聚醯亞胺膜之製膜寬度 攸‘膜丸度的端部往内側1 處之點 b 攸‘膜見度的端部往内側150mm處之點 在衣膜苋度之中央部土200mm以内之點 d 在由b與b’連結而成之直線上之任意點 d 在由b與b連結而成之直線上之任意點 e 聚醯亞胺膜 3216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