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0159A -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0159A
TW201020159A TW97147495A TW97147495A TW201020159A TW 201020159 A TW201020159 A TW 201020159A TW 97147495 A TW97147495 A TW 97147495A TW 97147495 A TW97147495 A TW 97147495A TW 201020159 A TW201020159 A TW 201020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cense plate
viewed
plate bracket
side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0158B (zh
Inventor
Chung-Pen Liao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2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0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0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0158B/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102015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車。 【先前技術】 自先前以來,於機車中,已知有於車體之後部設有牌照 托架者。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如圖18所示,揭示有自車 體之後部朝後方斜下方向延伸之牌照托架丨〇 1 ^該牌照托 架101包含配置於尾燈102之下方且朝下方延伸之後部 103、以及自後部103之左右兩側朝左右突出之後閃光燈支 持部104。於後閃光燈支持部1 〇4上,分別支持有與尾燈 102不同之左右之後閃光燈1〇5。 藉由上述結構,可充分確保尾燈1〇2與左右之後閃光燈 105之間之距離,因此容易明確地區分後閃光燈ι〇5之點亮 與尾燈102之點亮,從而可充分提高後閃光燈105之視認 性。又’由於後閃光燈1 05被牌照托架1 〇 1所支持,因此與 後閃光燈被側蓋所支持之結構相比,可充分提高後閃光燈 105之支持強度。其原因在於’通常而言,側蓋大於牌照 托架,因此其強度低於牌照托架之強度。 [專利文獻1 ]臺灣專利第2425 18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上述結構中,存在左右之後閃光燈1 〇5會自車 體朝左右方向大幅突出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 I36685.doc 201020159 種可確保後閃光燈之支持強度及視認性,並且抑制自車體 突出的機車。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機車係包含:車架,其係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 延伸;引擎單元,其係包含引擎本體、以及自上述引擎本 體之車輛寬度方向之一側部分朝後方延伸之變速器單元, 且被上述車架可擺動地支持;後輪,其係於上述引擎本體 之後方被上述變速器單元之後部可旋轉地支持,且與上述 引擎單元一體擺動;座部,其係設於上述引擎單元之上 方,左側及右側之側蓋,其係劃分上述座部與上述引擎單 元間之空間之車輛寬度方向的左側及右側,且包含於沿著 車輛寬度方向切割之剖面觀察時朝車輛寬度方向之外側突 出之突出部;尾燈,其係配置於上述左側側蓋之後端部與 上述右側側蓋之後端部之間;牌照托架,其係以位於較上 述尾燈更下方之方式被上述車架所支持,且包含後部以及 左側及右側之側部,上述後部係配置於上述尾燈之下方且 支持牌照,上述左侧及右側之側部係自上述後部之左側及 右側沿著上述左側及右側之側蓋下緣而朝前方延伸;及左 侧及右侧之後閃光燈,其係以俯視時至少其一部分被上述 側蓋之突出部所遮蔽之方式而配置於與上述突出部重疊之 位置,其後端部則配置於側視時較由上述牌照托架與上述 尾燈所形成之車體後側之輪廓線更前方之處,且被上述牌 照托架所支持。 [發明之效果] 136685.doc 201020159 根據本發明,可確保後閃光燈之支持強度及視認性, 且抑制自車體之突出。 【實施方式】 <實施形態之構成>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機車係速克達型車輛^。 中,本發明之機車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1,亦可為 他機車。於以下說明t,前、後、左、右之方向分別係: 由乘坐速克達型車輛丨之乘員所觀察到之前、後、左、= 之方向。圖1中之符號心表示前方。 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車架2。車架2包含:前管 pipe)2a ;下行架(d〇wn frame)2b,其自前管2a朝後方斜下 方向延伸;下部架2c’丨自下行架2b之下部朝後方延伸; 以及座軌(seat rail)2d,其自下部架2e之後部朝後方斜上方 向延伸。 於下部架2c中設有朝下方突出之托架14。於該托架14 上,經由枢軸15而安裝有引擎單元5。如此,引擎單元5之 前端部以能夠以樞軸15為中心而上下擺動之方式而被車架 2所支持。即,引擎單元5係所謂單元擺動式引擎單元。於 座軌2d之後端部設有上側後緩衝托架⑶也仙 bracket) 12。於該上側後緩衝托架丨2與引擎單元5之後端部 之間配置有左右-對之後緩衝單元(rear cushi〇n仙啊參 J、圖4)。即,引擎單凡5之後端部經由後緩衝單元9而被車 架2所支持。 引擎單元5包含引擎本體51、以及自引擎本體Η之車輛 136685.doc 201020159 寬度方向之一側部分朝後方延伸之變速器單元52。雖未圖 示但引擎本體51包含:曲轴箱(crank case);汽缸 (cylinder),其自該曲軸箱突出;活塞(pist〇n),其配置於 該汽紅内;以及曲軸(crank Shaft),其配置於曲轴箱内, 經由連桿(con rod)而與上述活塞連接。變速器單元52包 含·後臂(rear arm)52a,其兼作變速器箱;變速器本體, 其配置於後臂52a内,自上述曲軸傳送驅動力;以及離心 式離合器(centrifugal clutch),其與變速器本體連接。再 者,對變速器本體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使用v型 皮帶(V belt)式無級變速器、齒輪式變速器等。變速器本 體與後輪53之車軸連接。藉由上述構成,引擎本體51之驅 動力經由變速器單元52傳送至後輪53。後輪53與引擎單元 5 —體化擺動。引擎單元5及後輪53構成能夠相對於車架2 而擺動之擺動體。再者,符號56表示空氣清淨器(心 cleaner) ’符號13(參照圖2)表示消音器(muffler)。 於則管2a上旋轉自如地支持著前叉(fr〇nt f〇rk)3。前又3 朝則方斜下方向延伸。於前叉3之下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持 著前輪6 ^於前又3之上端部安裝有手柄(handle)16。 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配置於座軌W之上方之座部4。於座 之月ϋ側邛为之背面側設有鉸鏈銷(hinge pin)4a。座部4 能夠以該鉸鏈銷4 a為中心而上下旋轉。 於座部4之下方配置有收納箱18及電池盒11。電池盒u 配置於收納箱18之後方,於電池盒丨丨之内部收納有電池 11a。若以鉸鏈銷4&為中心而使座部4旋轉倒立,則收訥箱 136685.doc -10· 201020159 18及電池盒11將露出至外部。因此,藉由使座部4倒立, 可容易地將物品放入至收納箱丨8或自收納箱j 8取出、或者 進行電池11a之更換等。 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設於座部4之前方及下方之低底盤型 踏板(foot board)20。踏板20包含大致水平延伸之擱腳面 20a。再者’搁腳面2〇a雖嚴格而言係自水平面朝前方斜下 方向稍許傾斜,但即便具有如此略微之傾斜,實際上亦可 視為水平。 ® 速克達型車輕1包含配置於踏板2〇之前方之前蓋體 又’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配置於前蓋體3〇之上方,以覆蓋 手柄16之上側前蓋17。前蓋體30包含:後側蓋31,其覆蓋 下行架2b之上方及前管2&之後方;下側蓋32,其覆蓋下行 架2b之下方(詳細而言,較下行架2b更下方),且位於前輪6 之上方;以及前側蓋33,其於下側蓋32之上方覆蓋前管2a 之前方。再者,該等後側蓋31、下側蓋32及前側蓋33係根 φ 據刖盍體30之位置而概念性地分類者,未必表示該等係個 別形成。即,後侧蓋31、下側蓋3 2及前側蓋3 3既可分別為 不同個體,亦可使該等中之兩者以上形成為一體物。又, .該等亦可分別包含複數個構件。又,亦可為該等複數個構 .件中之任一個或任兩個以上與其他部位之一部分或全部— •體化。於本實施形態中,下側蓋32之前側部分與後側部分 形成為不同個體,下侧蓋32之前侧部分與前側蓋33 一體 化。 後側蓋31及下側蓋32包含:後部32b,其自踏板2〇之前 I36685.doc 201020159 部朝前方斜上方向延伸, 且包圍下行架2b之下部;前部
泥等濺至乘員之腳上之擋泥體32c。 如圖1所不,前輪6包含輪緣(rim)6aa及安裝於輪緣以上 之輪胎6b。擋泥體32c之前部32a之前端32d位於較輪緣以 之前端6c更前方之位置。又,擋泥體32c之前部32&之前端 32d位於與前輪6之上端6d大致相等之高度。 擋泥體32c之後部32b包含:左側及右侧之立壁34,其自 踏板20之前部大致垂直地立起;搁腳壁35,其自立壁34之 上部朝前方斜上方向延伸;以及下緣36,其自側面觀察位 於各擱腳壁35之前方斜下方’且朝前方斜上方向延伸。再 者’立壁34未必需要,亦可適當加以省略。即,亦可使踏 板20與搁腳壁35連接。如圖6所示,自側面觀察時,搁腳 壁35之自水平方向之傾斜角01小於下緣36之自水平方向之 傾斜角Θ2。即,搁腳壁35之傾斜較下緣36更平緩。 再者’左右之搁腳壁35之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彼此 相等。即’左側之擱腳壁35之傾斜角Θ1與右側之擱腳壁35 之傾斜角Θ1彼此相等,左右之擱腳壁35位於相同之假設面 上。但是,對搁腳壁35之具體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擱腳壁 35並不限於如本實施形態般形成為大致平面狀,而亦可形 成為例如彎曲面狀。如圖6所示,自側面觀察時,擱腳壁 136685.doc -12- 201020159 35之延長線!^與沿著前叉3之長度方向延伸之線L2大致正 交。如圖7所示,於搁腳壁35之上表面形成有凹部35a。換 言之,於擱腳壁35之上表面形成有凹凸。 如圖6所示,座部4包含自側面觀察時朝前方突出之突出 端4b。自側面觀察時,連結座部4之突出端仆與擱腳壁35 之下端35b的直線L3、與擱腳壁35(亦即直線li)所成之角 Θ3為90度以上。如圖6所示,立壁34之上下方向長度乂丨短 於擱腳壁35之上下方向長度M2。 如圖1所示,後側蓋31包含上述搁腳壁35、以及自側面 觀察時自擱腳壁35之上端朝後方突出之突部4〇。再者,如 圖8所示,此處所謂突部40,係包含自側面觀察時較虛線 L4與虛線L5朝更後方突出之部分的部分,上述虛線“係 將形成後側蓋3 1之輪廓的前方斜下方向之線加以延長之 線,上述虛線L5係將前方斜上方向之線加以延長之線突 部40之後端40c位於較連結上端4〇a與下端4〇b之線L6更後 方之位置。圖8中之點P1表示線L4與線L5之交點。再者, 突部40之後端40c可不必為點狀。換言之,突部4〇之後側 部分可不必形成為銳角。例如,如圖16(a)所示,突部4〇之 後端40c亦可於上下方向上具有寬度。即,突部4〇之後端 40c亦可形成為線狀。又,自側面觀察時,突部4〇之後側 部分既可形成為直線狀,亦可如圖16(b)所示形成為曲線 狀。 圖17係包含前蓋體30之突部40之後端40c之水平剖面的 圖。如圖17所示,突部40之後端4〇e位於後侧蓋31中車輛 136685.doc •13· 201020159 寬度方向(圖17之上下方向)之最外侧。 如圖3所示,自正面觀察時,突部40之後端4〇c成為位於 前蓋體30中車輛寬度方向之最外側的部分《突部40之後端 4〇c位於較後側蓋3 1之上侧之後端3 1 a更靠車輛寬度方向之 外側的位置。再者,於圖3中,直線L 8表示通過後側蓋3 1 之後端31a之垂直線。突部40之後端40c位於較該直線L8更 : 外側之位置。又’如圖9所示,自側面觀察時,突部4〇之 後端40c位於較連結後側蓋3 1之上側之後端31 a與下側之後 端3 lb的線L7更前方之位置。又,突部4〇之後端4〇c位於較 @ 後側蓋3 1之上側之後端31 a與下側之後端3 lb的上下方向之 中間位置31c更上方之位置。突部4〇之後端4〇c位於較前輪 6之後端6e更後方之位置。 如圖1所示,於突部40之車輛寬度方向之外側表面形成 有階差部41。如圖1〇所示’階差部41朝斜上方凹陷。再 者’對階差部41之個數並無特別限定。 如圖1及圖4所示,速克達型車輛丨包含左側及右侧之侧 蓋7,該等側蓋7劃分座部4與引擎單元5之間之空間參❿ 照圖⑴的車輛寬度方向之左側及右側。如圖u所示,側 蓋7包含犬出部71,當以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切割之剖面進 行觀察時,該突出部71朝㈣寬度方向(圖u之左右側向). 突出、。如圖1所示,將側蓋7之突出㈣沿著車輛前後方向. 加以連結而形成之綠,& & " 自車輛之侧面觀察時呈後部上升狀 傾斜。再者,突出部71所遠 所運結而形成之線可不必為清晰之 線。如本實施形態,於突ψ却1,圭。人土 '犬出邛71朝向車輛寬度方向之外侧 136685.doc •14- 201020159 =之情形時,將出現清晰之線。然而,於突出部7ι並未 =犬之情形時,例如於平緩,彎曲之情形等時,則不會出現 斤之線。即便於此情形時,亦可聯想到將位於車輛寬度 °之最外側之部分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加以連結之線,此 • 線亦可視為將突出部71沿著前後方向加以連結而形成之 、、、又將犬出部71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加以連結而形成之 . 線亦可於上下方向上具有某種程度之寬度。 癱 圖所示,收納箱18之下部18a自側蓋7之下緣73朝下 出又,電池盒11之一部分亦自侧蓋7之下緣73朝下 方露出。再者,收納箱18或電池盒11為速克達型車輛丨之 令件之例,其他零件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自側蓋7之下 緣73朝下方露出。作為其他零件,亦可考慮例如後緩衝單 元9、燃料箱等。又,車架2之一部分亦可自側蓋7之下緣 73朝下方露出。如此,對自侧蓋7之下緣73朝下方露出之 零件或部分並無特別限定,亦可為例如車架或上側後緩衝 托架12等。 如圖4所示,於左側之側蓋7之後端部與右側之側蓋7之 後端部之間配置有尾燈1〇。於尾燈1〇之下方設有反射板 87 ° 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支持牌照8〇之牌照托架8。牌照托架 8以位於較尾燈10更下方之位置的方式而被車架2所支持。 牌照托架8既可與車架2直接接合,亦可直接安裝於車架2 上。又,亦可經由托架等安裝構件而間接安裝。牌照托架 8包含配置於尾燈10之下方之後部82、以及自後部82之左 136685.doc 15 201020159 侧及右側減方延伸之左側及右側之㈣8i。後部82與兩 側部8丨一體化,後部82連接兩側部81。如圖5所示自平 面觀察時,左侧及右側之側部81自後部82朝向前方呈逐漸 擴展狀延伸。再者,如圖! 2所示’牌照8〇安裝於後部^。 如圖1所不,側部81沿著側蓋7之下緣73延伸。側部81覆 蓋自侧蓋7之下緣73朝下方露出之收納箱18之一部分即 收納箱18之下部18a之後側部分。又,側部81亦覆蓋自側 蓋7之下緣73朝下方露出之電池盒Π之一部分。再者,侧 部81所覆蓋者並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丨之零件,亦可為車 架2之'—部分。 如圖12所示,自側面觀察時,後緩衝單元9之上側後緩 衝托架12之支持部分9a位於較牌照托架8之側部81更下方 之位置。因此,上述支持部分9a朝側方露出。再者,後緩 衝單凡9之支持部分9a位於較下述後擋泥板54更上方之位 置。 如圖12所示,牌照托架8之車輛上下方向之長度^短於 車輛前後方向之長度h2。又,牌照托架8之車輛上下方向 之長度hi短於車輛寬度方向之長度h3(參照圖5)。如圖12所 不’該牌照托架8以如下方式而形成,即,當安裝有牌照 80時’牌照托架8之後部82之下端82a位於較牌照80之下端 8〇a更上方之位置。再者,牌照托架8之下端82a亦成為牌 照托架8之後端。該牌照托架8之後端82a位於較尾燈1 0之 後端10a更前方之位置。 於牌照托架8之侧部81安裝有後閃光燈84。即,左側及 136685.doc -16- 201020159 右側之後閃光燈(rear flasher)84分別被左側及右側之牌照 托架8所支持。後閃光燈84自牌照托架8之側部81朝車輛寬 度方向之外側突出。如圖5所示,自平面觀察時,後閃光 燈84以至少其一部分被側蓋7之突出部71所遮蔽之方式而 配置於與突出部71重疊之位置。 又,如圖12所示,自侧面觀察時,後閃光燈84配置於較 車體之後側之輪廓線更前方之位置。換言之,後閃光燈84 配置於較由尾燈1〇與牌照托架8所形成之後側之輪廓線更 别方之位置。詳細而言,後閃光燈84之後端8乜位於較上 述輪廓線更前方之位置。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牌照托 架8包含支持照射牌照8〇之燈(未圖示)之照明部83。照明部 83與後部82形成為一體,且自後部82之上部朝後方突出。 但疋,未必需要照明部83,亦可例如利用尾燈丨〇之光來照 射牌照80。因此,如圖13所示,可視為由尾燈1〇、以及牌 照托架8之中除去照明部83以外之部分,來形成車體之後 _ 側之輪廓線BL(圖13中之粗線)。自側面觀察時,後閃光燈 84之後端84a位於較上述輪廓線8[更前方之位置。 如圖13所示,自側面觀察時,尾燈1〇與牌照托架8之後 •部82形成自特定之谷間位置85朝後方斜上方向及後方斜下 • 方向延伸之大致橫v字型。後閃光燈84之車輛前後方向之 .中間位置84m位於較谷間位置85更前方之位置。如圖5所 示,自平面觀察時,後閃光燈84位於較位於側蓋7中車輛 寬度方向之最外側之外端72更靠車輛寬度方向之内側之位 置。換言之,閃光燈84之外端84b位於較通過侧蓋7之外端 136685.doc -17· 201020159 72且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延伸之線匕9更靠車輛寬度方向之内 侧之位置。 如圖12所示’牌照托架8之側部81位於較尾燈1〇更前方 之位置。後閃光燈84以位於較尾燈1〇更前方之位置的方式 而安裝於側部81。更詳細而言,後閃光燈84之後端8钧位 於較尾燈10之後端l〇a更前方之位置。如圖14所示,於牌 照托架8之側部8 1形成有凹部81 a,當以沿著車輛寬度方向 切割之剖面進行觀察時’該凹部8la朝車輛寬度方向之内 側凹陷。後閃光燈84安裝於該凹部81 a内。後閃光燈84未 經由自牌照托架8之側部81朝側方突出之特殊之支持部, 而直接安裝於側部8 1上。 然而’對牌照托架8之側部81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亦 可如圖15所示,設置自牌照托架8之側部8丨朝側方突出之 支持部86,以將後閃光燈84支持於該支持部86上。再者, 即便於此情形時’後閃光燈84亦以自平面觀察時其一部分 被側蓋7之突出部71所遮蔽之方式,而配置於與突出部7 j 重疊之位置。 如圖1所示’於後輪53之上方設有後擋泥板54。後擋泥 板54於前後方向上’自較後輪53之中心53c更前方之位置 朝較後輪53之後端之位置T更後方延伸。具體而言,後擋 泥板54自引擎單元5之曲軸箱(未圖示)之後方附近之位置起 朝後方延伸,而朝較後輪53之後端之位置T更後方延伸。 後播泥板5 4形成為順應後輪5 3之形狀之形狀。即,自侧面 觀察時,後擋泥板54形成為大致圓弧狀。 136685.doc -18- 201020159 如圖4所示’後擋泥板54包含:擋泥板本體54a,其覆蓋 後輪53之上方及左右兩方向之一部分;侧片部54b,其自 擔泥板本體54a朝左側及右側突出;以及下片部54c,其自 擋泥板本體54a之下側朝後方斜下方向突出。如圖1所示, 後擋泥板54之後部之下端、即、下片部54c之下端54d位於 較牌照托架8之後部82之下端82a更下方之位置。再者,所 謂後播泥板54之後部’係指較後擋泥板54之前後方向中間 位置更後側之部分。側片部54b及下片部54c亦位於較牌照 托架8之下端82a更下方之位置。後擋泥板54之上端位於與 牌照托架8之上端大致相等之高度。 <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包含牌照托架8 以及被牌照托架8所支持之後閃光燈84。牌照托架8包含左 側及右側之側部8 1、以及配置於尾燈丨〇之下方以支持牌照 80之後部82。各側部81沿著側蓋7之下緣73而朝前方延 伸。如圖5所示,後閃光燈84以自平面觀察時至少其一部 分被侧蓋7之突出部71所遮蔽之方式而配置於與突出部71 重疊之位置。又,如圖13所示,自側面觀察時,後閃光燈 84之後端84a配置於較由牌照托架8與尾燈1〇所形成之車體 後側之輪廓線BL更前方之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後閃光燈84被牌照托架8所支持,因 此可充分確保後閃光燈84與尾燈10之間之距離,並且能夠 穩固地支持後閃光燈84。即,可充分確保後閃光燈84之支 持強度與視認性。 136685.doc -19- 201020159 又’自平面觀察時,後閃光燈8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 側蓋7之突出部71重疊之位置,因此可抑制後閃光燈84自 侧蓋7大幅突出,從而可實現速克達型車輛1之後部之緊湊 化。又’後閃光燈84將難以與速克達型車輛1之周圍之物 體相接觸。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一併解決速克達型 車輛1之後部之緊湊化之問題、以及抑制後閃光燈84與周 圍物體相接觸之問題。 另外’後閃光燈84配置於相對較前方。即,後閃光燈84 自側面觀察時,配置於較車體後側之輪廓線BL更前方之位 置。因此’儘管自平面觀察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與側蓋7 重叠之位置’卻可確保左右之後閃光燈84之間隔較大。因 此’可關於前後方向及車輛寬度方向,充分確保左右之後 閃光燈84及尾燈1 〇之彼此之間隔,因而可提高視認性。此 外’由於可將朝車輛寬度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左右之後閃光 燈料配置於更前方’因此可實現速克達型車輛1之後部之 緊凑化。因此’可兼顧後閃光燈84之視認性之確保與速克 達型車輛1之後部之緊湊化。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1所示,將侧蓋7之突出部7】 沿著車輛前後方向加以連結而形成之線,自車輛之側面觀 察時呈後部上升狀傾斜。如此,由於側蓋7之突出部71呈 後部上升狀傾斜’因此於突出部7丨之後部下方形成空閒空 間。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該空閒空間内配置有後閃光燈 84 ^如此,可實現空間之有效利用使更緊湊之配置成為 可能。 136685.doc -20· 201020159 通常,行駛於該速克達型車輛後方的其他車輛之乘 員(以下稱為其他乘員)係朝斜下方向視認該速克達型車輛工 之後部。其原因在於,上述其他乘員之視點位於較該速克 達型車輛1之後部更高之位置。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 突出部之傾斜方向與上述其他乘員之視線相同,以前方下 降之方式朝斜下方向而形成。因此,即便將後閃光燈Μ配 置於相對較前方,使得自平面觀察時與上述突出部71部分 重疊,上述其他乘員之相對於後閃光燈84之視線被上述突 出部71所阻擋之可能性亦較小。因此,可充分確保後閃光 燈84之視認性。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不僅側蓋7之突 出部71 ’而且其下緣73亦呈後部上升狀傾斜。因此,其他 乘員可更明確地視認後閃光燈84。 根據本實施形態,牌照托架8之側部81覆蓋自側面觀察 時自側蓋7之下緣73朝下方露出之收納箱18之一部分及電 池盒11。如上所述’牌照托架8之側部81覆蓋收納箱18及 電池盒11之一部分’因此可將應覆蓋該等之側蓋7之面積 抑制得較小。即,能夠使側蓋7緊湊化。如上所述使牌照 托架8具有側蓋7之功能之一部分’藉此可不損及車輛後部 之整體緊湊度,而使牌照托架8相對地大型化,從而可提 高後閃光燈84之支持強度。 如圖13所示’自側面觀察時,尾燈1〇與牌照托架8之後 部82形成自特定之谷間位置85朝後方斜上方向及後方斜下 方向延伸之大致橫V字型’後閃光燈84之車輛前後方向之 中間位置84m位於較谷間位置85更前方之位置。如上所 136685.doc -21 · 201020159 述’後閃光燈84配置於相對較前方,因此不會損及車輛後 部之緊凑度而充分確保視認性。又,即便如上所述將後閃 光燈84配置於前方’由於後閃光燈8配置於與谷間位置84瓜 相同之高度’因此損及位於該速克達型車輛1之後方之其 他車輛之乘員觀察時之視認性的可能性亦較小。 如圖5所示,自平面觀察時,後閃光燈84位於較位於側 蓋7中車輛寬度方向之最外側之外端72更靠車輛寬度方向 之内側之位置。因此’可進一步抑制後閃光燈84之車輛寬 度方向之突出。又’後閃光燈84與速克達型車輛1之周圍 之物體相接觸之可能性減小。 如圖13所示’牌照托架8之侧部81位於較尾燈1 〇更前方 之位置,後閃光燈84以位於較尾燈10更前方之位置之方式 而安裝於牌照托架8之側部81。因此,後閃光燈84之光與 尾燈10之光難以發生干擾,即便不將左右之後閃光燈84朝 左右之外側如此突出配置,亦可充分確保視認性,從而可 促進速克達型車輛1之後部之緊湊化。 於牌照托架8之各側部81形成有凹部8ia(參照圖14),當 以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切割之剖面進行觀察時,該凹部81 a 朝車輔寬度方向之内側凹陷,將各後閃光燈84安裝於凹部 81 a内。藉由上述構成’無需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之閃 光燈用之支持部’因此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寬度方向之突 出。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適用於速克達型車輛等之機車。 136685.doc -22· 20102015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3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前視圖。 圖4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後視圖。 圖5係速克達型車輛之俯視圖。 圖6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7係搁腳壁之立體圖。 圖8係後側蓋之突部之側視圖。 圖9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10係圖9之X-X線剖面圖。 圖11係圖1之XI-XI線剖面圖。 圖12係牌照托架之左側視圖。 圖13係牌照托架之左側視圖。 圖14係圖13之XIV-XIV線剖面圖。 圖15係變形例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後視圖。 圖16(a)及(b)係變形例之相當於圖8之圖。 圖17係後側蓋之水平剖面圖。 圖18係先前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後部之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速克達型車輛(機車) 2 車架 4 座部 5 引擎單元 136685.doc -23- 201020159 7 側蓋 8 牌照托架 10 尾燈 51 引擎本體 52 變速器單元 53 後輪 54 後檔泥板 71 侧蓋之突出部 81 牌照托架之側部 82 牌照托架之後部 84 後閃光燈 136685.doc -24-

Claims (1)

  1. 20102015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機車,其包含: 車架’其係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延伸; 引擎單元’其係包含引擎本體、以及自上述引擎本體 之車輛寬度方向之一侧部分朝後方延伸之變速器單元, ·' 且被上述車架可擺動地支持; ; 後輪’其係於上述引擎本體之後方被上述變速器單元 之後部可旋轉地支持,且與上述引擎單元一體擺動; 座部,其係設於上述引擎單元之上方; 左側及右側之側蓋,其係劃分上述座部與上述引擎單 元間之空間之車輛寬度方向的左側及右側,且包含於沿 著車輛寬度方向切割之剖面觀察時朝車輛寬度方向之外 側突出之突出部; 尾燈’其係配置於上述左側側蓋之後端部與上述右側 側蓋之後端部之間; Φ 牌照托架,其係以位於較上述尾燈更下方之方式被上 述車架所支持,且包含後部以及左側及右側之側部,上 述後部係配置於上述尾燈之下方且支持牌照,上述左側 及右側之側部係自上述後部之左側及右侧沿著上述左側 及右側之側蓋下緣而朝前方延伸;及 • 左側及右侧之後閃光燈,其係以俯視時至少其一部分 被上述侧蓋之突出部所遮蔽之方式而配置於與上述突出 部重疊之位置,其後端部則配置於側視時較由上述牌照 托架與上述尾燈所形成之車體後側之輪廓線更前方之 136685.doc 201020159 處,且被上述牌照牦架所支持。 2.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4㈣之犬出部沿車_前後方向連結形成之線自 車_之側面觀察時’係呈後部上升狀傾斜。 3·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進而包含自車輛之側面觀察時上述車架之一部分自上 〔蓋之下緣朝下方露出’或者自側面觀察時至少一部 分自上述側蓋之下緣朝下方露出之零件; 自車輕之側面觀察時,上述牌照托架之側部覆蓋自上 述侧蓋之下緣朝下方露出之上述車架之一部分、或者上 述零件之至少一部分。 4·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自車輛之側面觀察時,上述尾燈與上述牌照托架之後 $成自特定之谷間位置朝後方斜上方向以及後方斜下 方向延伸之大致橫V字型; 自車輛之側面觀察時,上述後閃光燈之車輛前後方向 之中間位置位於較上述谷間位置更前方。 5. 如請求項4之機車,其中 上述後閃光燈位於與上述谷間位置大致相同之高度。 6. 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俯視時’上述後閃光燈位於較位於上述側蓋中車輛寬 度方向最外側之外端更為車輛寬度方向之内側。 7·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上述牌照托架之各側部位於較上述尾燈更前方; 136685.doc 201020159 上述各㈣光m於較上述尾燈更前 於上述牌照托架之側部。 之方式安裝 8·如請求項1之機車,其中 於上述牌照托架之各側部形成有凹部,其係於沿著車 輛寬度方向切割之剖面觀察時,朝車輛寬度方向之内側 凹陷; 上述各後閃光燈安裝於上述凹部内。
    136685.doc
TW97147495A 2008-11-28 2008-12-05 Motorcycle TW20102015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4339A JP4478195B1 (ja) 2008-11-28 2008-11-28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0159A true TW201020159A (en) 2010-06-01
TWI330158B TWI330158B (zh) 2010-09-11

Family

ID=4232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7495A TW201020159A (en) 2008-11-28 2008-12-05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78195B1 (zh)
CN (1) CN101746326B (zh)
TW (1) TW20102015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1230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CN103963884B (zh) * 2013-01-30 2018-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N106627874B (zh) * 2015-10-30 2019-05-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CN111038626B (zh) * 2018-10-12 2021-08-1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233Y2 (zh) * 1980-09-22 1986-05-19
JPS6114948Y2 (zh) * 1981-05-18 1986-05-09
JP3376790B2 (ja) * 1995-12-11 2003-02-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テールランプ取付構造
JP2980280B2 (ja) * 1996-05-16 1999-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トップランプ配置構造
JPH11198880A (ja) * 1998-01-16 1999-07-2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3847086B2 (ja) * 2000-12-05 2006-1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メンテナンスリッド構造
JP4144222B2 (ja) * 2002-01-11 2008-09-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4052871B2 (ja) * 2002-05-09 2008-0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照明装置
JP2006088939A (ja) * 2004-09-24 2006-04-06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07207596A (ja) * 2006-02-02 2007-08-16 Yamaha Motor Co Ltd 灯火器及び該灯火器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326B (zh) 2012-02-29
JP2010126053A (ja) 2010-06-10
JP4478195B1 (ja) 2010-06-09
TWI330158B (zh) 2010-09-11
CN101746326A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9971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後部灯火器構造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TWI477419B (zh) 機車
TWI469890B (zh) 機車
EP2192031A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587244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2110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TW201020159A (en) Motorcycle
TWI330157B (zh)
TWI337590B (zh)
TWI330156B (zh)
TWI378050B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JP5504016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TWI652194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602791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TWI708700B (zh) 跨坐型車輛
TW201325971A (zh) 跨坐型車輛
TWI64600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4825908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09305263B (zh) 骑乘型车辆
WO2017169141A1 (ja) 車両の灯火装置
JPWO2020174763A1 (ja) 鞍乗り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