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7419B - 機車 - Google Patents

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7419B
TWI477419B TW100141090A TW100141090A TWI477419B TW I477419 B TWI477419 B TW I477419B TW 100141090 A TW100141090 A TW 100141090A TW 100141090 A TW100141090 A TW 100141090A TW I477419 B TWI477419 B TW I4774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edge
edge portion
cover
locomotiv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1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6254A (en
Inventor
Weicheng Lu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2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6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4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Description

機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車,更特定地係關於一種速克達型之機車。
先前,作為速克達型之機車,提出有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a及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
參照圖17,於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a中,設置有與後輪2a一起搖動之後擋泥板3a。後擋泥板3a係以覆蓋後輪2a之上部之方式形成為大致圓弧狀。藉由後擋泥板3a而阻擋後輪2a所捲起之水或泥且阻止其向上方之飛散,因而認為後輪2a所捲起之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情況較少。
另一方面,參照圖18,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中,於車體之後部設置有較長之後擋泥板3b。後擋泥板3b係自後輪2b略微離開地固定於車體而配置,且以自後輪2b之上方朝向後輪2b之後方呈直線狀延伸之方式形成。
雖於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a及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中分別藉由設置如上所述之後擋泥板3a、3b,而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但尚無法謂之充分。
因此,本申請案發明者為實現可更進一步地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機車而反覆研究之結果,瞭解到作為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模式,主要有2種模式。第1模式係後輪所捲起之水或泥直接飛濺至乘坐者(以下,稱為「模式1」)。第2模式係附著於車體護蓋之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以下,稱為「模式2」)。
對模式2中之水或泥之流動進行說明。
因機車之行駛而產生自機車之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風(行駛風)。附著於側部護蓋之水或泥受到自機車之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風及重力之影響。因此,附著於側部護蓋之水或泥係於側部護蓋之表面上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於側部護蓋之表面上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水或泥係於側部護蓋之後端自側部護蓋剝離。自機車之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風因乘坐者而於乘坐者之左、右、上方分支。因此,乘坐者之後方之空間變成負壓。因而,自側部護蓋剝離之水或泥被捲入至乘坐者之後方之空間,且水或泥自乘坐者之後方飛濺至其背上。
特別是速克達型之機車,其與普通機車相比側部護蓋之上下方向之長度較長,故附著於側部護蓋之水或泥之量變多。又,後輪與側部護蓋之位置較近,因而後輪所捲起之水或泥易於附著於側部護蓋。因此,速克達型之機車較普通機車模式2之泥或水之流動更為明顯。
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a可藉由後擋泥板3a而抑制以模式1而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然而,如圖17所示,因由所乘坐之機車1a之前輪捲起、藉由前方或側方之車輛而飛散、雨水等,附著於側部護蓋4a之側面之水或泥藉由模式2而飛濺至乘坐者。再者,於圖17及圖18中,利用白圈○表示水或泥。
另一方面,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中,後擋泥板3b並非覆蓋後輪2b之上部而自後輪2b離開。因此,如圖18所示,後輪2b所捲起之水或泥無法藉由後擋泥板3b而充分地阻擋,而以模式1直接飛濺至乘坐者。又,後輪2b所捲起之水或泥之一部分係附著於側部護蓋4b,且沿著側部護蓋4b之下表面向後方且上方流動。其後,由乘坐者後方之負壓捲起,並藉由模式2飛濺至乘坐者。
如此,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a及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無法充分地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
再者,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係於側視時,側部護蓋4b之後端較後輪2b之中心位於更後方,因而後輪2b之上方之空間狹小。因此,若於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1b中,以覆蓋後輪2b之方式,設置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後擋泥板3a,則必需將後輪2b之周圍之零件之位置整體地上移,因而座部5b之位置亦升高。只得變更座部之位置之構成就機車之設計上而言欠佳,當然無法採用。因此,不能將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與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組合。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小型但卻更能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機車。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提供如下機車:其包含車體框架、驅動裝置、由驅動裝置驅動之後輪、及以覆蓋後輪之上部之方式設置之後擋泥板,且包括:搖動單元,其由車體框架可搖動地支持;座部,其配置於搖動單元之上方;及車體護蓋,其於側視時配置於座部與搖動單元之間;車體護蓋包含設置於車體框架之側方之側部護蓋,側部護蓋包含:第1下邊緣部,其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其自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較第1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更小,側部護蓋之後端較後輪之中心位於更前方,後擋泥板係於側視時自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延伸至較後輪之後端更後方為止。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係提供如下機車:其包含車體框架、驅動裝置、由驅動裝置驅動之後輪、及以覆蓋後輪之上部之方式設置之後擋泥板,且包括:搖動單元,其由車體框架可搖動地支持;座部,其配置於搖動單元之上方;及車體護蓋,其於側視時配置於座部與搖動單元之間;車體護蓋包含設置於車體框架之側方之側部護蓋,側部護蓋包含:第1下邊緣部,其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其自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較第1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更小,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較後輪之中心位於更前方,後擋泥板係於側視時自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延伸至較後輪之後端更後方為止。
於上述發明中,車體護蓋所包含之側部護蓋係包含:第1下邊緣部,其向後方沿斜上方延伸;及第2下邊緣部,其自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向後方沿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較第1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更小,且側部護蓋之後端或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較後輪之中心位於更前方。只要以此種方式般地形成側部護蓋,則可將側部護蓋設置於前方,並且可縮小側部護蓋之前後方向之尺寸,且可擴大後輪與座部之間之空間。因此,可以覆蓋後輪之上部且於側視時自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延伸至較後輪之後端更後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後擋泥板。藉由如此般地構成,後輪所捲起之水或泥被後擋泥板阻擋,因而不會向上方飛散。因此,藉由模式1而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情況變少。又,雖因由所乘坐之機車之前輪捲起、藉由前方或側方之車輛而飛散、雨水等,水或泥附著於車體護蓋之側部護蓋,但該等水或泥係沿第1下邊緣部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並於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剝離。進而,因第2下邊緣部較第1下邊緣部為更接近垂直之角度,故幾乎不會有水或泥沿第2下邊緣部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情況,且到達第2下邊緣部之水或泥係於第2下邊緣部剝離。因該剝離位置遠離乘坐者之後方之負壓之空間,故已剝離之水或泥不會被捲入至該空間。根據以上所述,藉由模式2而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情況變少。因此,可抑制模式1及2之任一者,且可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進而,因可擴大後輪之上方之空間,故即便以覆蓋後輪之方式設置後擋泥板,亦無需提高座部之位置,而獲得小型之機車。
較佳為,側部護蓋之後端較座部之後端位於更前方。於該情形時,可擴大後輪與座部之間之空間,且可提高後擋泥板之配置之自由度。
又,較佳為,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較座部之後端位於更前方。於該情形時,可擴大後輪與座部之間之空間,且可提高後擋泥板之配置之自由度。
進而,較佳為,車體護蓋更包含後部護蓋,後部護蓋係以於側視時後部護蓋之前部位於側部護蓋與座部之後部之間之方式設置,後部護蓋係以於俯視及後視時不會比側部護蓋更向車寬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形成。於該情形時,可縮小車體護蓋之後部之車寬方向之尺寸,且可小型地形成機車之後方。
較佳為,更包括設置於車體護蓋之後方且於側視時配置於第2下邊緣部之後方之牌照托架(license plate bracket)。於該情形時,可藉由牌照托架,而進一步抑制藉由模式2而水或泥上升至上方。即,可進一步抑制附著於側部護蓋之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
又,較佳為,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較第1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更長。於該情形時,於側視時於座部與後輪之間,可使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之連接部位於相對下方,且可確保第2下邊緣部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於側部護蓋與後輪之間較寬之空間。
進而,較佳為,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第1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短。於該情形時,於側視時於座部與後輪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中之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之連接部更達到後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2下邊緣部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後輪之上方較寬之空間。
較佳為,側部護蓋更包含:第1下彎曲部,其自第1下邊緣部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其自第2下邊緣部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於該情形時,於側視時於座部與後輪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中之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更達到下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於側部護蓋與後輪之間較寬之空間。
又,較佳為,側部護蓋更包含:第1下彎曲部,其自第1下邊緣部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其自第2下邊緣部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於該情形時,於側視時於座部與後輪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中之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更達到後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後輪之上方較寬之空間。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由與隨附圖式相關而進行之以下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詳細說明即可更加明白。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再者,關於本發明之機車,係以乘坐者面向把手(handle)落座於機車之座部之狀態為基準而定義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圖式中之十字狀之箭頭係表示方向,且「Fr」表示前方、「Rr」表示後方、「U」表示上方、「Lo」表示下方、「R」表示右方、「L」表示左方。所謂車寬方向之內側係指於車輛左右方向之車輛之中心方向。又,所謂車寬方向之外側係指於車輛左右方向之偏離車輛之中心之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10之左側視圖。圖2係表示機車10之平面圖。圖3係表示機車10之一部分省略後視圖。圖4係表示機車10之後部之後方立體圖。圖5及圖6係表示機車10之後部之左側視圖。圖7及圖8係表示車體框架12及其附近之分解立體圖。圖9係表示機車10之後部之前方立體圖。
參照圖1及圖2,機車10係所謂速克達型之二輪車,且包含車體框架12。
亦參照圖2及圖7,車體框架12包含:頭管12a;前部框架12b;一對下部框架12c;上部框架12d;連結部12e、12f及12g;支持框架12h;2個連結部12i;2個安裝部12j;2個安裝部12k;2個托架12l;及托架12m。
前部框架12b係自頭管12a向後方斜向下地延伸。一對下部框架12c係自前部框架12b之下部相互隔開間隔地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上部框架12d係形成為U字狀或大致U字狀,且將一對下部框架12c之後部連結,並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一對下部框架12c之前部、中央部及後部係分別藉由連結部12e、12f及12g而連結。支持框架12h係設置於上部框架12d且支持座部40(下述)。各下部框架12c與上部框架12d係藉由連結部12i而連結。各安裝部12j係以自上部框架12d向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各安裝部12k係以自上部框架12d之後部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於各安裝部12j及12k安裝有載體74(下述)。於各下部框架12c之中央部或大致中央部安裝有托架12l。於圖7中僅圖示左側之托架12l。托架12m係安裝於左側之下部框架12c之後端部。
回到圖1,於頭管12a,旋轉自由地支持有前叉14。前叉14係向前方斜向下地延伸。於前叉14之下端部,旋轉自由地支持有前輪16。於前叉14之上端部,安裝有把手18。
藉由托架12l而支持樞軸20(參照圖7)。樞軸20與搖動單元22之支持部22a係藉由連接構件(未圖示)而連結。即,搖動單元22係以將樞軸20作為中心可上下搖動之方式支持於車體框架12。於設置於左側之下部框架12c之後端部之托架12m與搖動單元22所包含之變速器單元34(下述)之間,配置有後部緩衝單元(rear cushion unit)24。藉此,搖動單元22係介隔後部緩衝單元24而支持於車體框架12。再者,安裝後部緩衝單元24之上端部之車體框架12之托架12m較後擋泥板30(下述)位於更上方。
搖動單元22包含驅動裝置26、後輪28、及後擋泥板30。驅動裝置26包含引擎32、及自引擎32之車寬方向之左外側向後方延伸之變速器單元34。引擎32包含曲柄軸箱(crankcase)、設置於曲柄軸箱之端部之汽缸、配置於汽缸內之活塞、及配置於曲柄軸箱內且經由連桿而連結於活塞之曲軸。變速器單元34包含兼具變速箱之後臂34a、自曲軸傳達驅動力之變速器本體(未圖示)、及連結於變速器本體之離心式離合器(未圖示)。變速器本體與離心式離合器係配置於後臂34a內。變速器本體係連接於後輪28之車軸。作為變速器本體,可較佳地使用V輸送帶式無段變速器或齒輪式之變速器等。藉由此種構成,引擎32之驅動力係經由變速器單元34而傳達至後輪28。後輪28係與驅動裝置26及後擋泥板30成為一體地搖動。於引擎32上,安裝有空氣清潔器(air cleaner)36及消音器38。
後擋泥板30係以覆蓋後輪28之上部之方式設置。後擋泥板30係於側視時自第1下邊緣部56d及第2下邊緣部56e(下述)之下方延伸至較後輪28之後端更後方為止(參照圖16)。換言之,後擋泥板30係於前後方向,自較後輪28之中心X(參照圖5)更前方朝向較後輪28之後端更後方延伸。具體而言,後擋泥板30係自引擎32之曲柄軸箱之後方附近向較後輪28之後端更後方延伸。後擋泥板30係以沿著後輪28之形狀之方式形成。即,後擋泥板30係於側視時形成為圓弧狀或大致圓弧狀。後擋泥板30之後端係位於較牌照托架66(下述)之下端更下方。
於上部框架12d之上方,設置有座部40。座部40係配置於搖動單元22之上方。於座部40之前部之下表面,設置有鉸鏈銷40a。座部40係以鉸鏈銷40a為中心可上下開閉。
參照圖7,於座部40之下方,配置有儲物箱42。於儲物箱42內之前部儲備有電池(未圖示)。若以鉸鏈銷40a為中心打開座部40並使之倒立,則儲物箱42露出於外部。因此,藉由使座部40倒立,可容易地對儲物箱42進行物品之存取或電池之更換等。
回到圖1,自座部40之前部下方至前方,設置有低板之腳踏板(foot board)44。腳踏板44包含水平或大致水平地延伸之腳踏面44a。
於腳踏板44之前方,設置有覆蓋頭管12a與前部框架12b之上部之前護蓋46。於前護蓋46之上方,設置有覆蓋把手18之上部前護蓋48。於腳踏板44之下方,設置有覆蓋前部框架12b之下部與下部框架12c之前部之下部護蓋50。
參照圖1及圖7,於座部40與腳踏板44之間,設置有車體護蓋52。車體護蓋52係於側視時配置於座部40與搖動單元22之間。車體護蓋52由前到後依序包含中部護蓋54、一對側部護蓋56、及後部護蓋58。
中部護蓋54係於俯視時形成為U字狀或大致U字狀,且以於側視時由座部40之前部與腳踏板44之後部夾持之方式設置。
一對側部護蓋56係配置於車體框架12之兩側方。亦參照圖3及圖4,各側部護蓋56包含:護蓋本體56a;第1、第2上邊緣部56b、56c;第1、第2、第3下邊緣部56d、56e、56f;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及第1、第2、第3下彎曲部56i、56j、56k。第1、第2上邊緣部56b、56c為護蓋本體56a之上邊緣,第1~第3下邊緣部56d~56f為護蓋本體56a之下邊緣。
第1上邊緣部56b係形成為略微向上方膨脹之彎曲狀。第2上邊緣部56c、第1~第3下邊緣部56d~56f係分別形成為大致直線狀。第3下邊緣部56f係向後方且斜下方延伸。於該實施形態中,第3下邊緣部56f係向後方且僅向斜下方延伸。第1下邊緣部56d係自第3下邊緣部56f之後端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56e係自第1下邊緣部56d之後端(連接部S,參照圖5)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1上邊緣部56b係自第3下邊緣部56f之前端向後方且斜上方延伸。第2上邊緣部56c係自第1上邊緣部56b之後端向後方且斜下方延伸,並與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參照圖5)連接。
參照圖5,第2下邊緣部56e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1較第1下邊緣部56d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2更小。換言之,第2下邊緣部56e較第1下邊緣部56d相對於水平面較大地傾斜。再者,本發明中之垂線係以地面為基準,相對於地面垂直之線。又,角度θ1及θ2為於側視時之角度。於該實施形態中,角度θ1係指第2下邊緣部56e之切線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即於左側視時自垂線起至第2下邊緣部56e之切線為止之順時針方向之角度。角度θ2係指第1下邊緣部56d之切線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即於左側視時自垂線起至第1下邊緣部56d之切線為止之順時針方向之角度。
又,於側視時,牌照托架66之下部66a(下述)與第2下邊緣部56e所成之角度為90度以下。於側視時,牌照80(下述)與第2下邊緣部56e所成之角度為90度以下。於側視時,後部緩衝單元24與第2下邊緣部56e所成之角度為120度以上(參照圖1)。
側部護蓋56之後端P較後輪28之中心X位於更前方。側部護蓋56之後端P較座部40之後端Y位於更前方。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後輪28之中心X位於更前方。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座部40之後端Y位於更前方。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56e之上下方向之長度H1較第1下邊緣部56d之上下方向之長度H2更長。又,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56e之前後方向之長度L1較第1下邊緣部56d之前後方向之長度L2更短。
又,參照圖5,於側視時,尾燈70之透鏡70a具有較座部40之後端Y位於更前方之部分。於側視時,側部護蓋56之後端P較尾燈70之透鏡70a位於更前方。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尾燈70之透鏡70a位於更前方。於側視時,尾燈70之透鏡70a之下邊緣70b係形成為較側部護蓋56之後緣561更接近水平之角度。即,於側視時,下邊緣70b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較後緣56l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更小。於側視時,尾燈70之透鏡70a之下邊緣70b係形成為較第2下邊緣部56e更接近水平之角度。即,於側視時,下邊緣70b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較第2下邊緣部56e與水平面所成之角度更小。
進而,於側視時,將側部護蓋56之後緣56l延長之線較尾燈70之透鏡70a位於更前方。於側視時,將第2下邊緣部56e延長之線較尾燈70之透鏡70a位於更前方。
第2下彎曲部56j之寬度(第2下邊緣部56e與後部單元60(下述)之距離)係大致固定地形成。
此處,圖10係圖6之A-A線端面圖解圖。圖11係圖6之B-B線端面圖解圖。圖12係圖6之C-C線端面圖解圖。圖13係圖6之D-D線端面圖解圖。圖14係圖6之E-E線端面圖解圖。圖15係圖6之F-F線端面圖解圖。圖16係用以說明水及泥之流動之圖解圖。
參照圖10~圖12,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係分別自第1、第2上邊緣部56b、56c向上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換言之,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係分別自第1、第2上邊緣部56b、56c沿斜上方朝向內側彎曲。參照圖10~圖12,第1、第2下彎曲部56i、56j係分別自第1、第2下邊緣部56d、56e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換言之,第1、第2下彎曲部56i、56j係分別自第1、第2下邊緣部56d、56e沿斜下方朝向內側彎曲。又,參照圖13~圖15,第1、第2下彎曲部56i、56j係分別自第1、第2下邊緣部56d、56e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換言之,第1、第2下彎曲部56i、56j係分別自第1、第2下邊緣部56d、56e沿斜後方朝向內側彎曲。第3下彎曲部56k係自第3下邊緣部56f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換言之,第3下彎曲部56k係自第3下邊緣部56f沿斜下方朝向內側彎曲。參照圖10~圖12,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係分別較第1、第2下彎曲部56i、56j延伸至車寬方向之更內側為止。
再者,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及第1~第3下彎曲部56i~56k係分別形成為帶狀。第1、第2上彎曲部56g、56h、及第1~第3下彎曲部56i~56k係整體地形成為包圍護蓋本體56a之環狀。護蓋本體56a係以向車寬方向之外側膨脹之方式形成。於該實施形態中,護蓋本體56a係以略微向車寬方向之外側膨脹之方式形成。
參照圖1及圖7,後部護蓋58係於俯視時形成為U字狀或大致U字狀。後部護蓋58係於側視時,以後部護蓋58之前部位於側部護蓋56與座部40之後部之間之方式設置。後部護蓋58係設置於側部護蓋56之第2上彎曲部56h。參照圖2及圖3,後部護蓋58係於俯視及後視時,以不會比側部護蓋56更向車寬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形成。於該實施形態中,後部護蓋58係於俯視及後視時,較側部護蓋56形成於車寬方向之更內側。
於車體護蓋52之後方,設置有後部單元60。
參照圖3、圖4及圖7,後部單元60包含第1背面護蓋62、第2背面護蓋64、牌照托架66、2個後閃光器(rear flasher)68、尾燈70、及牌照燈72。第1背面護蓋62具有中空部62a,於中空部62a設置有第2背面護蓋64。牌照托架66係安裝於第1背面護蓋62之上部。牌照托架66係設置於車體護蓋52之後方,且於側視時配置於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方。2個後閃光器68係安裝於牌照托架66之兩側部。尾燈70係安裝於牌照托架66之上部。牌照燈(license light)72係安裝於牌照托架66之尾燈70之下方。
又,以自座部40之後部下方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載體74。載體74係安裝於安裝部12j及12k。參照圖2,於俯視時,載體74係以延長側部護蓋56之輪廓之方式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延伸。換言之,於俯視時,載體74係以延長側部護蓋56之輪廓之方式沿斜後方朝向內側延伸。參照圖1,於側視時,載體74之前部係以由座部40之後部與側部護蓋56及後部護蓋58夾持之方式設置。
參照圖7~圖9,後部單元60係設置於車體框架12之一對下部框架12c及上部框架12d之後方。一對側部護蓋56係設置於一對下部框架12c及上部框架12d之兩側方。腳踏板44係以自上方覆蓋一對下部框架12c之前部之方式設置。儲物箱42係以由一對側部護蓋56夾持之方式配置於連結部12f上。中部護蓋54係設置於儲物箱42之前方。後部護蓋58係設置於後部單元60上且以將一對側部護蓋56連結之方式設置。
參照圖1、圖2及圖5,於牌照托架66之下部66a,安裝有牌照板(plate)支持部76。於牌照板支持部76之後端,設置有面向後方之反射器(reflector)78。於牌照板支持部76安裝有牌照80。牌照80係由牌照燈72照射。又,於各側部護蓋56之後方,配置有面向側方之反射器82。2個反射器82係安裝於車體框架12。
根據此種機車10,車體護蓋52所包含之側部護蓋56包含:第1下邊緣部56d,其向後方沿斜上方延伸;及第2下邊緣部56e,其自第1下邊緣部56d之後端(連接部S)向後方沿斜上方延伸。第2下邊緣部56e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1較第1下邊緣部56d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2更小。進而,側部護蓋56之後端P及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後輪28之中心X位於更前方。只要以此種方式般地形成側部護蓋56,則可將側部護蓋56設置於前方,並且可縮小側部護蓋56之前後方向之尺寸,並可擴大後輪28與座部40之間之空間。因此,可以覆蓋後輪28之上部且於側視時自第1下邊緣部56d及第2下邊緣部56e之下方延伸至較後輪28之後端更後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後擋泥板30。
藉由如此般地構成,後輪28所捲起之水或泥被後擋泥板30阻擋,因而不會向上方飛散。因此,藉由模式1而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情況變少。又,參照圖4及圖16,因所乘坐之機車10之前輪16捲起、藉由前方或側方之車輛而飛散、雨水等,而於車體護蓋52之側部護蓋56附著有水或泥,但該等水或泥係沿第1下邊緣部56d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並於第1下邊緣部56d之後端剝離。進而,因第2下邊緣部56e較第1下邊緣部56d為更接近垂直之角度,故幾乎不會有水或泥沿第2下邊緣部56e自前方朝向後方流動之情況,到達第2下邊緣部56e之水或泥於第2下邊緣部56e剝離。因該剝離位置遠離乘坐者之後方之負壓之空間,故已剝離之水或泥不會被捲入至該空間。根據以上所述,藉由模式2而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之情況變少。因此,可抑制模式1及2之任一者,且可抑制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進而,因可擴大後輪28之上方之空間,故即便以覆蓋後輪28之方式設置後擋泥板30,亦無需提高座部40之位置,而獲得小型之機車10。再者,於圖4及圖16中,以白圈○表示水或泥。
可藉由使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座部40之後端Y位於更前方,而擴大後輪28與座部40之間之空間,且可提高後擋泥板30之配置之自由度。
可藉由使側部護蓋56之後端P較座部40之後端Y位於更前方,而進一步擴大後輪28與座部40之間之空間,且可進一步提高後擋泥板30之配置之自由度。
後部護蓋58係以於側視時使後部護蓋58之前部位於側部護蓋56與座部40之後部之間之方式設置,且於俯視及後視時,以不會比側部護蓋56更向車寬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形成。只要以此種方式,則可縮小車體護蓋52之後部之車寬方向之尺寸,且可小型地形成機車10之後方。
可藉由設置於車體護蓋52之後方且於側視時配置於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方之牌照托架66,而進一步抑制藉由模式2而水或泥向上方上升。即,可進一步抑制附著於側部護蓋56之水或泥飛濺至乘坐者。
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56e之上下方向之長度H1較第1下邊緣部56d之上下方向之長度H2更長。藉此,於側視時,於座部40與後輪28之間,可使第1下邊緣部56d與第2下邊緣部56e之連接部S位於相對下方,且可確保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側部護蓋56與後輪28之間較寬之空間。
於側視時,第2下邊緣部56e之前後方向之長度L1較第1下邊緣部56d之前後方向之長度L2更短。藉此,於側視時,於座部40與後輪28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56中之第1下邊緣部56d與第2下邊緣部56e之連接部S更達到後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後輪28之上方較寬之空間。
車體護蓋52所包含之側部護蓋56包含:第1下彎曲部56i,其自第1下邊緣部56d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56j,其自第2下邊緣部56e向下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藉此,於側視時,於座部40與後輪28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56中之第1下邊緣部56d與第2下邊緣部56e更達到下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1下邊緣部56d及第2下邊緣部56e之下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側部護蓋56與後輪28之間較寬之空間。
車體護蓋52所包含之側部護蓋56包含:第1下彎曲部56i,其自第1下邊緣部56d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56j,其自第2下邊緣部56e向後方且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藉此,於側視時,於座部40與後輪28之間,可相對縮小較側部護蓋56中之第1下邊緣部56d與第2下邊緣部56e更達到後方之區域,且可確保第1下邊緣部56d及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方較寬之空間。因此,可確保後輪28之上方較寬之空間。
再者,本發明亦可應用於速克達型之電動二輪車。因此,驅動裝置亦可為馬達。該馬達係例如設置於後臂內或車輪等。後臂係由框架可搖動地支持。
第2下邊緣部56e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1亦可為連接第2下邊緣部56e之兩端之直線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於該情形時,角度θ1為於左側視時自垂線起至該直線為止之順時針方向之角度。同樣地,第1下邊緣部56d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θ2亦可為連接第1下邊緣部56d之兩端之直線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於該情形時,角度θ2為於左側視時自垂線起至該直線為止之順時針方向之角度。
於側視時,第1、第2、第3下邊緣部56d、56e、56f係形成為大致直線狀,但亦可彎曲。於側視時,第1、第2、第3下邊緣部56d、56e、56f亦可分別整體地或部分地具有凹形狀或凸形狀。
參照圖5,亦可藉由3個以上邊緣部分而構成自第1下邊緣部56d之前端T(第1下邊緣部56d與第3下邊緣部56f之連接部)起至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為止。又,既可藉由2個以上邊緣部分而構成第1下邊緣部56d,亦可藉由2個以上邊緣部分而構成第2下邊緣部56e。該等邊緣部分係較位於後方之邊緣部分相對於水平面更大地傾斜(相對於垂線之角度變小)地形成。
於上述情形時,特定邊緣部分之傾斜之變化量為最大之相鄰之2個邊緣部分。特定之2個邊緣部分彼此之連接部相當於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之連接部S。即,將特定之2個邊緣部分彼此之連接部與前端T之間視為第1下邊緣部,將特定之2個邊緣部分彼此之連接部與後端Q之間視為第2下邊緣部。再者,較佳為,對於以此種方式獲得之第1下邊緣部及第2下邊緣部,將連接第1下邊緣部之兩端之直線之傾斜設為第1下邊緣部之傾斜,將連接第2下邊緣部之兩端之直線之傾斜設為第2下邊緣部之傾斜。又,較佳為,對於邊緣部分,亦將連接邊緣部分之兩端之直線之傾斜設為邊緣部分之傾斜。
側部護蓋56與後部護蓋58並不限定於分開形成之情形,亦可一體成形。又,側部護蓋56亦可分割成複數個。即,側部護蓋56亦可包含複數個零件。例如,側部護蓋56既可分割成護蓋本體56a、第1上彎曲部56g、第2上彎曲部56h、第1下彎曲部56i、第2下彎曲部56j、及第3下彎曲部56k,又,亦可組合該等中之任意之部分而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側部護蓋56之後端P及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均較後輪28之中心X均位於更前方之情形進行了敍述,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第2下邊緣部56e之後端Q較後輪28之中心X位於更前方,而使側部護蓋56之後端P較後輪28之中心X位於更後方。
本發明所包含之側部護蓋只要包含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即可,進而較佳為只要包含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及第1下彎曲部與第2下彎曲部即可。側部護蓋亦可不包含第1上彎曲部及/或第2上彎曲部。又,側部護蓋亦可不包含第2上邊緣部,而以第1上邊緣部進一步延伸從而使第1上邊緣部之後端與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連接之方式形成。
以上,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應知道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及精神則可進行各種變更。本發明之範圍僅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1a...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
2a...後輪
3a...後擋泥板
4a...側部護蓋
1b...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所揭示之機車
2b...後輪
3b...後擋泥板
4b...側部護蓋
5b...座部
10...機車
12...車體框架
12a...頭管
12b...前部框架
12c...下部框架
12d...上部框架
12e...連接部
12f...連接部
12g...連接部
12h...支持框架
12i...連接部
12j...安裝部
12k...安裝部
12l...托架
12m...托架
14...前叉
16...前輪
18...把手
20...樞軸
22...搖動單元
22a...支持部
24...後部緩衝單元
26...驅動裝置
28...後輪
30...後擋泥板
32...引擎
34...變速器單元
34a...後臂
36...空氣清潔器
38...消音器
40...座部
40a...鉸鏈銷
42...儲物箱
44...腳踏板
44a...腳踏面
46...前護蓋
48...上部前護蓋
50...下部護蓋
52...車體護蓋
54...中部護蓋
56...側部護蓋
56a...護蓋本體
56b...第1上邊緣部
56c...第2上邊緣部
56d...第1下邊緣部
56e...第2下邊緣部
56f...第3下邊緣部
56g...第1上彎曲部
56h...第2上彎曲部
56i...第1下彎曲部
56j...第2下彎曲部
56k...第3下彎曲部
56l...側部護蓋56之後緣
58...後部護蓋
60...後部單元
62...第1背面護蓋
62a...中空部
64...第2背面護蓋
66...牌照托架
66a...牌照托架66之下部
68...後閃光器
70...尾燈
70a...透鏡
70b...透鏡70a之下邊緣
72...牌照燈
74...載體
76...牌照板支持部
78...面向後方之反射器
80...牌照
82...面向側方之反射器
θ1...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
θ2...第1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
Fr...前方
H1...第2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
H2...第1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
L...左方
L1...第2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
L2...第1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
Lo...下方
P...側部護蓋之後端
Q...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
R...右方
Rr...後方
S...第1下邊緣部與第2下邊緣部之連接部
T...第1下邊緣部56d之前端
U...上方
X...後輪之中心
Y...座部之後端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平面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一部分省略後視圖。
圖4係表示機車之後部之後方立體圖。
圖5係表示機車之後部之左側視圖。
圖6係表示機車之後部之左側視圖。
圖7係表示車體框架及其附近之分解立體圖。
圖8係表示車體框架及其附近之分解立體圖。
圖9係表示機車之後部之前方立體圖。
圖10係圖6之A-A線端面圖解圖。
圖11係圖6之B-B線端面圖解圖。
圖12係圖6之C-C線端面圖解圖。
圖13係圖6之D-D線端面圖解圖。
圖14係圖6之E-E線端面圖解圖。
圖15係圖6之F-F線端面圖解圖。
圖16係用以說明水及泥之流動之圖解圖。
圖17係用以說明日本專利4322309號公報中之水及泥之流動之圖解圖。
圖18係用以說明日本專利特開平10-218058號公報中之水及泥之流動之圖解圖。
10...機車
12...車體框架
12a...頭管
12b...前部框架
12c...下部框架
12d...上部框架
12m...托架
14...前叉
16...前輪
18...把手
22...搖動單元
22a...支持部
24...後部緩衝單元
26...驅動裝置
28...後輪
30...後擋泥板
32...引擎
34...變速器單元
34a...後臂
36...空氣清潔器
38...消音器
40...座部
40a...鉸鏈銷
44...腳踏板
44a...腳踏面
46...前護蓋
48...上部前護蓋
50...下部護蓋
52...車體護蓋
54...中部護蓋
56...側部護蓋
56a...護蓋本體
56b...第1上邊緣部
56c...第2上邊緣部
56d...第1下邊緣部
56e...第2下邊緣部
56f...第3下邊緣部
56g...第1上彎曲部
56h...第2上彎曲部
56i...第1下彎曲部
56j...第2下彎曲部
56k...第3下彎曲部
58...後部護蓋
60...後部單元
66...牌照托架
66a...牌照托架66之下部
72...牌照燈
74...載體
76...牌照板支持部
78...面向後方之反射器
80...牌照
82...面向側方之反射器
Fr...前方
Lo...下方
Rr...後方
U...上方

Claims (10)

  1. 一種機車,其係包括:車體框架;搖動單元,其包含驅動裝置、由上述驅動裝置驅動之後輪、及以覆蓋上述後輪之上部之方式設置之後擋泥板,且由上述車體框架可搖動地支持;座部,其配置於上述搖動單元之上方;及車體護蓋,其於側視時,配置於上述座部與上述搖動單元之間;且上述車體框架包含:上部框架,其設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及支持框架,其設置於上述上部框架且支持上述座部;上述車體護蓋包含設置於上述上部框架之車寬方向之外側之側部護蓋;上述側部護蓋包含:第1下邊緣部,其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及第2下邊緣部,其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上述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較上述第1下邊緣部與上述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更小;上述側部護蓋之後端較上述後輪之中心位於更前方;上述後擋泥板係於側視時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及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延伸至較上述後輪之後端更後方。
  2. 一種機車,其係包括:車體框架; 搖動單元,其包含驅動裝置、由上述驅動裝置驅動之後輪、及以覆蓋上述後輪之上部之方式設置之後擋泥板,且由上述車體框架可搖動地支持;座部,其配置於上述搖動單元之上方;及車體護蓋,其於側視時,配置於上述座部與上述搖動單元之間;上述車體框架包含:上部框架,其設置於上述座部之下方且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及支持框架,其設置於上述上部框架且支持上述座部;上述車體護蓋包含設置於上述上部框架之車寬方向之外側之側部護蓋;上述側部護蓋包含:第1下邊緣部,其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及第2下邊緣部,其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之後端向後方和斜上方延伸;上述第2下邊緣部與垂線所形成之角度較上述第1下邊緣部與上述垂線所形成之角度更小;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較上述後輪之中心位於更前方;上述後擋泥板係於側視時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及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下方延伸至較上述後輪之後端更後方。
  3.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上述側部護蓋之後端較上述座部之後端位於更前方。
  4. 如請求項2之機車,其中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後端較上述座部之後端位於更前方。
  5.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上述車體護蓋更包含後部護蓋;上述後部護蓋係以於側視時上述後部護蓋之前部位於上述側部護蓋與上述座部之後部之間之方式設置;上述後部護蓋係以於俯視及後視時不會比上述側部護蓋更向車寬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形成。
  6.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更包括設置於上述車體護蓋之後方且於側視時配置於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後方之牌照托架。
  7.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於側視時,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較上述第1下邊緣部之上下方向之長度更長。
  8.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於側視時,上述第2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上述第1下邊緣部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短。
  9.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上述側部護蓋更包含:第1下彎曲部,其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向下方且向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其自上述第2下邊緣部向下方且向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機車,其中上述側部護蓋更包含:第1下彎曲部,其自上述第1下邊緣部向後方且向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及第2下彎曲部,其自上述第2下邊緣部向後方且向車寬方向之內側彎曲。
TW100141090A 2010-11-22 2011-11-10 機車 TWI477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0041A JP2012111278A (ja) 2010-11-22 2010-11-22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6254A TW201226254A (en) 2012-07-01
TWI477419B true TWI477419B (zh) 2015-03-21

Family

ID=4506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1090A TWI477419B (zh) 2010-11-22 2011-11-10 機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85762A1 (zh)
EP (1) EP2455279A1 (zh)
JP (1) JP2012111278A (zh)
CN (1) CN102530148B (zh)
TW (1) TWI477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7760B2 (ja) * 2012-05-28 2017-0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4108748A (ja) * 2012-12-04 2014-06-1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
JP6157979B2 (ja) * 2013-08-07 2017-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6886028B2 (ja) * 2017-09-29 2021-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ライセンスライト
DE112019004861T5 (de) * 2018-09-28 2021-06-10 Honda Motor Co., Ltd. Nummernschild-Beleuchtung für Sattelfahrzeuge
JP7258126B2 (ja) * 2019-04-19 2023-04-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シリーズハイブリッド式ストラドルドビークル
CN111301591B (zh) * 2019-12-24 2024-08-30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车头的安装结构
EP3936422B1 (en) * 2020-05-13 2023-01-1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7177869B2 (ja) * 2021-02-04 2022-11-24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乗物
JP2023051180A (ja) * 2021-09-30 2023-04-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2613A (en) * 2007-09-18 2009-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TW201020162A (en) * 2008-11-28 2010-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TW201033062A (en) * 2009-02-19 2010-09-16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659A (en) * 1980-12-29 1983-12-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GB2108449B (en) * 1981-08-28 1985-08-07 Honda Motor Co Ltd Legshield/luggage device for vehicles
JPS58119915A (ja) * 1982-01-08 1983-07-16 Honda Motor Co Ltd 二・三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排気系支持装置
JP3034535B2 (ja) * 1989-07-25 2000-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装置
JPH10218058A (ja) 1997-02-10 1998-08-18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2001058591A (ja) * 1999-06-16 2001-03-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ユニット構造
JP4144222B2 (ja) * 2002-01-11 2008-09-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4463639B2 (ja) * 2004-08-06 2010-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冷却構造
JP5013883B2 (ja) * 2006-10-18 2012-08-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8273407A (ja) * 2007-04-27 2008-11-13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CN101801774B (zh) * 2007-09-18 2014-02-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JP5090838B2 (ja) * 2007-09-21 2012-12-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アセンブリー
JP2009083810A (ja) * 2007-10-03 2009-04-2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3154637U (ja) * 2008-08-08 2009-10-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4322309B1 (ja) 2008-11-28 2009-08-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2613A (en) * 2007-09-18 2009-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TW201020162A (en) * 2008-11-28 2010-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TW201033062A (en) * 2009-02-19 2010-09-16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0148B (zh) 2014-12-17
EP2455279A1 (en) 2012-05-23
CN102530148A (zh) 2012-07-04
US20120285762A1 (en) 2012-11-15
TW201226254A (en) 2012-07-01
JP2012111278A (ja)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7419B (zh) 機車
JP587244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28988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2110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JP467573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03359226B (zh) 跨乘式车辆
JP5732504B2 (ja) 車両のテールライト構造
TW201637923A (zh) 跨坐型車輛之側蓋構造
JP4377954B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9056950A (ja) リフレクタ支持構造
JP2016150707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TWI54984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4322309B1 (ja) 自動二輪車
JP456708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4684793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JP4478195B1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1105027A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08808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74384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JP2009286399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S6299278A (ja) 2輪スク−タ型車輛
JP451346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
JP58585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用ヘッドライト
CN110979527B (zh) 车辆的挡泥板结构
JP6894416B2 (ja) 鞍乗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