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4813A -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influence degree display method,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portion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measure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their devices, and their programs - Google Patents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influence degree display method,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portion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measure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their devices, and their progra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4813A
TW200824813A TW096132255A TW96132255A TW200824813A TW 200824813 A TW200824813 A TW 200824813A TW 096132255 A TW096132255 A TW 096132255A TW 96132255 A TW96132255 A TW 96132255A TW 200824813 A TW200824813 A TW 2008248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bound
value
data
amount
progr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2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36274B (zh
Inventor
Tohru Yoshida
Shunji Hiwatashi
Seiichi Daimaru
Yasuharu Tanaka
Takashi Ariga
Toshiyuki Niwa
Yukihisa Kuriyama
Satoru Okayam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13604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82481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63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246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44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84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69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443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688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0823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71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84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70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845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2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4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6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62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Description

200824813 九、發明說明: t發明所屬技術區域】 發明區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由鋼板或棒鋼等之鋼材,或|呂、 5鎂、鈦等金屬壓製成形汽車用零件等時,產生於壓製成形 製品之回彈的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影響度表示方法、產生 原因部位特定方法、對策位置特定方法、該等之裝置及該 等之程式。 【先前技術3 10 發明背景 門及保險桿等多數之汽車用零件、家電零件、建材等 係藉由鋼板之壓製成形所製成。近年來,對於該等零件之 輕量化要求高漲,為了實現該要求,藉由使用具有高強度 之鋼材來謀求對應鋼材的薄型化等。 15 但是’伴隨著鋼板的高強度化,為確保壓製成形之製 品形狀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其管理中重要的項目之一係 為回彈,回彈是以壓製成形時於鋼板所產生的殘餘應力作 為驅動力,使鋼板的彈性變形成分彈性回復的變形。 特別是近來,為了削減汽車等之開發工時及成本,有 20著檢时其成形元件之成形方法的設計階段與式樣階段同時 開始的傾向。由於在式樣階段之式樣變更會產生設計階段 之成形元件的變更,因此檢討成形元件之成形方法的設計 P白丰又的工時與成本,對汽車等之開發程序與開發費用而言 ,便成為更大的問題。 25 μ- 弟1圖係顯示習知中對應於回彈之成形元件的斷面模 ^圖。(a)係顯示成形製品之形狀斷面,(b)係顯示以與 5 200824813 (a)顯示之成形製品同型的模具將鋼板冷軋壓製成形後, 於成形製品上所產生之回彈,(c )係顯示假想回彈且經$ 正之模具的形狀斷面。如此,為了得到顯示於(a)之成形 製品’而有藉由預想如(c)所示之回彈的「預期」模具, 5以獲得所希望之成形製品的對應方式。 有人提出以有限元素法分析經模具壓製後之下死點之 鋼板的殘餘應力,並藉由數值分析因與其殘餘應力反對向 之殘餘應力所產生之變形(Spring forward)形狀的模具, 而成形經簡單考慮回彈之模具的方法,作為成形經預想如 10 此之回彈之模具的方法,(「特開2003-33828公報」、「三菱 汽車technical review (2006 No· 18 126〜131 頁)」)。 但是,由於藉由數值分析完全考慮回彈之模具而設計 者係非線性問題且非常困難,所以所提出之方法不過是所 謂以有限元素法成形簡單考慮回彈之模具者。因此,有關 15藉由該模具而於不滿足回彈之容許量時必須有怎樣的對策 ,由於進行數值的分析是很困難的,所以依然未提出任何 的解決方法。 因此,利用簡單考慮回彈之模具,在不滿足回彈之容 許量的情況,為了獲得所希望之成形製品而應採取怎樣的 20對策,變成要依賴技術者的經驗。結果,變成必須進行該 成形法之模具與實際之鋼板的試誤試驗。 又,有人提出了非對模具的形狀,而是利用於鋼材或 成形製品的形狀加入除去殘餘應力之修正以使回彈變少的 方法。 25 第2圖係例示了一種尋求回彈變形產生原因之部位之 習知方法的立體圖。(a)係顯示成形製品的形狀,(b)係 顯不切斷除去製品之一部分1的情況,(c)係顯示於製品上 開孔2的情況,(d)係顯示於製品之一部分提供狹縫3的情 200824813 况。藉由採取如此的對策以觀察回彈的行為,且嘗試使回 彈降低的方法。 但是,藉由對回彈產生部位之對策,即使是降低回彈 原因之殘餘應力’由於為了切斷除去或開孔等而降低元件 5本身的剛性,因此產生了一點點殘餘應力便會產生回彈的 =題’還無法根本探明原因。再者,如此之對策由於必須 實際進行試驗模具與鋼板之測試,因此產生了設計階段之 工時與成本增加的問題。 【發明内容】 10 發明概要 鐾於上述之問題點,本發明係以提供一種利用數值分析 而特定出壓製成形製品回彈產生原因之部位,並對該特定 邛位之性狀進行數值分析,而有效率地且經濟地縮短成形 元件之成形方法的檢討時間之方法為課題。 15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藉由數值分析提供維持製品強 度且使回彈量在容許值以下之成形製品為課題。 再者,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對依據數值分析而成為壓製 成形製品之回彈產生原因的部位,使回彈量減少之對策為 課題。 , 20 為了解決以上之課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有下列步 驟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 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步驟,係就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對壓製成 形品之一部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之資料中之至少一個 25 ,進行演算處理;及回彈量算出步驟,係依據演算處理之 結果而算出回彈量。 上述物性值及物理夏可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 7 200824813 ▲、應力的成分值、應變的成分值,且上 變一部分的區域並日尽贾推^^ 法也可藉由改 辦驟,而特定出與回彈仏回彈量 异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時之回彈量的差A”進仃刖述肩 5物性值及物理量。 的差為取大時之區域、 又,在上述演算處理步驟及回 有藉由反覆改變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步驟中,可具 理,以特定回彈_ 夕個及/或演算處 竹疋口彈里為取小4或是不進行 行回彈分析時之回彈量的差為最大時之區t异處理而進 10 理量。 品或、物性值及物 再者,上述一部份之區域為複數之區域, 個區域同時進行演算處理,而 ^ =可, 回彈量為最小之區域予以分則,處理步驟也可為將 為指定m 分割之區域的大小 15 =:值叮,亚就經分割之各個區域,對物性值及物理 •ΙταΓ们 演算處理之步驟。又,上述一部分之區域 也可為1個以上之元素或計算單位劃分,又, 區域也可為1個以上的積分點。 这#刀之 20 〇更,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該回 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包含有: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 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回 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量;及演算處 理部,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壓製成形品之一部 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丨個進行演算處理 ,且於回彈分析部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使回彈量算出。 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 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上述演算處理部可 藉由進行反覆改變一部分區域以算出演算處理之結果及回 彈量,而特定出與回彈量為最小時或是不進行前述演算處 8 25 200824813 理而進行回彈分析時之回彈量 值及物理量。 的差為最大時之區域 、物性 瞀户理心^ 原因特定裝置可藉反覆由在上述演 开處理邛改變物性值及物理量 、 * 5 10 j理的結果及回彈量,㈣定出細彈量為 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 疋 女拉夕Μ A ^叫分析時之回彈量的差為最 大¥之£域、物性值及物理量。 F如/ 部份之區域為複數之區域,且可就各個 ㈣=進行演算處理,又,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可在 t述决异處理部分割回彈量為最小之區域,直到經分割之 區域的大小為指定似下’並就經分狀各個區域,對物 性值及物理量巾之至少丨個進行演算處理。 又’為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係S供一種回彈產生 原因特定方法,該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包含有:壓製成 15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 成形品之成形資料;演算處理步驟,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 形資料中,就有關壓製成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 曲率及/或角度而分割成形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個區 域,對在判定為依據前述成形資料進行演算處理之一部分 20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回彈量 算出步驟,係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 上述演算處理步驟也可對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的分 割區域之積分點之至少1個中物性值、物理量變數之至少1 個進行演算處理。又,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為板厚、 25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上述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可具有於演算處理步驟及 回彈量算出步驟中藉由反覆改變一部分區域,以特定出回 彈量為最小時之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的步驟。 200824813 再者,也可具有於上述演算處理步驟及回彈量算出步 驟中,藉由反覆進行改變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丨個及/ 或演算處理,以特定出回彈量為最小時之區域、物性值及 物理量的步驟。 5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該回 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包含有: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 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演 算處理部,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就有關壓製成 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曲率及/或角度而分割成形 10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個區域,對在判定為依據前述 成形資料進行;0¾异處理之一部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變 數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及回彈量分析部,係依據前 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 上述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的分割區域之物性值及物 15理量,可為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的分割區域中之至少“固 積分點的物性值及物理量。又,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 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 成分值。 上述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可藉由於上述演算處理部 20反覆改變一部分區域,且算出演算處理的結果及回彈量, 而特定出回彈量為最小時之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又, 可藉由反覆改變物性值及物理量及/或演算處理,以算出演 算處理的結果及回彈量,而特定出回彈量為最小時之區域 、物性值及物理量。 25 又,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回彈影 響度顯示方法(程式),該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程式)S 含有··壓製成形分析步驟(程序),係於顯示回彈影響度= 電腦,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之 200824813 成形貝料’演算處理步驟(程序),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 貧料中’業已分割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 貝料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 ’係依據硬异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及顯示步驟(程 5序),係於各個區域顯示經算出之回彈量。 >貝异處理步驟(程序)係可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中’業已分割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一部分積分點之物性 值及物理里資料中之至少_,進行演算處理。又,物性值 及物理里也可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 1〇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押曰顯不步驟(程序)係於各區域的每一個輪廓線顯示回 彈里再者,也可輪廓線顯示經算出之回彈量以各區域之 面知除後的值。又,顯示步驟(程序)也可於各區域的每 二個顯示ϋ出之卿量以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 5覓度特徵回度、特徵板厚、拉力強度中之任—個除後的 值^再者,顯示步驟(程序)也可於各區域的每-個顯示 經算出之回彈量以衝頭速度或壓料力除後的值。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回彈影響度顯示裝置,該回彈 影響度顯示裝置包含有: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 2〇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回彈分 析部,係數值分析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量;演算處理部, 係對屢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業已分割壓製成形品之各 區域的祕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 ,且於回彈分析部,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使回彈量算出 25 ;及顯示部,係於各個區域的每—個顯示經算出之回^量 〇 演算處理部係可對屢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業已分 割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一部分積分點的物性值及物理量 11 200824813 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且物性值及物理量也 可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 之成分值。 顯示部係可於各區域的每一個輪廓線顯示回彈量,再 5者’也可於顯示部輪廓線顯示經算出之回彈量以各區域之 面積除後的值。顯示部也可於各區域的每一個,將經算出 之回彈量以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寬度、特徵高度 、特徵板厚、拉力強度中之任一個除後的值顯示於顯示部 再者’顯示部也可於各區域的每一個,顯示經算出之回 1〇彈量以衝頭速度或壓料力除後的值。 本發明之程式除上述說明的程式之外,數值分析壓製 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的壓製成形 分析程式、數值分析該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量之回彈分析 私式、及輪廓線顯示該回彈量之後處理程式係使用既有的 15私式,而與該等程式可資料輸入輸出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 式也可使下列程序於電腦中執行··取得成形資料程序,係 由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得壓製成形資料;演算處理程序, 係對成形資料中,業已分割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的物性值 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進行演算處理;結果輸出程 20序,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回彈分析程式;及輪 廓線顯示程序,係將回彈分析程式於各區域的每一個所算 出之前述回彈量在前述後處理程式予以輪廊線顯示。既有 之回彈分析程式係依據由本發明之程式所輸出之演算處理 資料,算出回彈量。 25 丨者’為了m述之課題,本發明之回彈產生原因 部位特定方法(程式··以下,括號内係對應程式之發明) 具有下列步驟(程序):壓製成形分析步驟(程序),係數 值分析麼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 12 200824813 料;幻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係依據壓製成形品之成 形資料,算出回彈後複數區域的每_個之物性值及物理量 資料;演算處理步驟(程序),係於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量 中之至少1練指定值為A的區域時,_區域之物性值及 5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州固,進行演算處理;及第2回彈量 算士步驟(程序)’係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更算出回彈後 之複數區域的每一個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
又,上述演算處理步驟(程序)於存在有回彈前後之 壓製成形品的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請的差較 10值為大的區域時,也可對魏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之 資料中的至V 1個進行演异處理,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 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 成分值。 15 20 ,、/,不蝥月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係提供:壓 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獲得 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成形資 ^鼻出回彈量;演算處理部,係於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 里中之至少1個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 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丨個,進行演算處理 ,並於回彈分 析和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更使回彈後之複數區域 一個之回彈量算出。 口 ’上述冷减理部於存在有轉前後之壓製成形 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的差較指定值為 、二s、4 t可對該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之資料中的 進仃㈣處理,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為板厚、 彈性U、塑性健、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壓製成=ΐ=!:厂的程式之外,用以數值分析 /、牛以异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與複 13 25 200824813 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的壓製成形分析程 式、及數值分析該成形資料與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值 及物理量資料,以算出回彈量與回彈後之複數區域之每_ 個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之回彈分析程式,係使用既有的 5程式,而與該等程式可資料輸入輸出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特定程式也可使下列程序於電腦中執行:取得資料程序, 係由回彈分析程式取得回彈後之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 值及物理量資料;演算處理程序,係存在有前述物性值及 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 10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 結果輸出程序,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回彈分析 程式。既有之回彈分析程式係依據由本發明之程式所輸出 之演算處理資料,再計算回彈量。 再者,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之回彈產生原因 15部位特定方法(程式··以下,括號内係對應程式之發明) 具有下列步驟(程序):第1壓製成形分析步驟(程序),係 數值分析第1成开>條件,以算出第1成形資料;第2壓製成形 分析步驟(程序),係數值分析與第丨成形條件之至少丨個相 異之第2成形條件,以算出第2成形資料;演算處理步驟( 20程序)’係於第1及第2成形資料之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 質及物理量資料中,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 少1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第丨成形資 料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丨個,進行演算處理 及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係依據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 25 回彈量。 又,上述成形條件,也可為鋼板的形狀及性狀、模具 形狀、及壓製條件,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為板厚、彈 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14 200824813 •者,本發明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係提供有 •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第1成形條件,以算出第i 成形資料,且數值分析與第1成形條件之至少1個相異之第2 成形仏件,以异出第2成形資料;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 5成形貧料以算出回彈量;及演算處理部,係於第1及第2成 形資料之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中,存 在有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1個的差較指定值為 =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第1成形資料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 j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且於回彈分析部,依據 10演异處理的結果,使回彈量算出。 又,上述成形條件,也可為鋼板的形狀及性狀、模具 升狀及壓製條件,上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也可為板厚、彈 I*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本發明之程式除上述說明的程式之外,用以算出壓製 15 f形品之成形資料與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 =料的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及數值分析該成形資料與複數 ,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以算出回彈量與回 彈後之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之數值分 析程式,係使用既有的程式,而與該等程式可資料輸入輸 2〇出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式也可使下列程序於電腦中 ,行:取得第1成形資料程序,係由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得 第1成形賁料;取得第2成形資料程序,係由壓製成形分析 轾式,數值分析與第1成形條件之至少丨個相異之第2成形條 件’以取得第2成形資料;演算處理程序,係於第工及第2成 25形條件之複數區域之每一個的物性質及物理量的資料中, 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丨個的差較指定值 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前述第丨成形條件之物性值及物 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州固,進行演算處理;結果輸出程序, 15 200824813 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回彈分析程式。既有之回 彈分析程式係依據由本發明之程式所輸出之演算處理資料 ,算出回彈量。 、 又,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本發明之回彈對策位置特 5定方法具有下列步驟(程序):壓製成形分析步驟(程序) ,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品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 之成形資料;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程序),係於壓製= 形品之成形資料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 ,產生置換成與該選定區域之形狀相異形狀之置換成形資 10料、及/或以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分布相異的應力分布置換 後之置換成形資料;及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係數值分 析置換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量。 也可反覆改變上述選定區域之位置與數量,且進行置 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程序)及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 15也可更具有判斷回彈量是否在指定值以下之步驟(程序)。 又,也可反覆進行將用以提供指定值以下之回彈量之1 個或複數個區域的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分布中之至 y 1们以4經置換之指定的資料予以置換,且更改變選定 區域之位置或數量,而執行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 20程序)及前述回彈量算出步驟(程序)。 、/再者,也可更包含有以指定之區域分割壓製成形品之 成形資料的步驟(程序),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程序) ^可就以指定之區域所分割之區域的全體,算出置換成形 貧料。又’上述指定之資料於各選擇區域中,也可為形狀 25及應力分布中之至少1個相異。 再者,本赉明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包含有:壓製 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品之成形條件,以算出 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係於麼製 200824813 5 10 15 鲁 20 成形品之成开)資料中,敎壓製成形品之至少一部分之區 域,產生以指定之資料將該選定區域之形狀與該選二區域 之應力分布中之至少1個置換後的置換成形資料;及回彈 分析部,魏值分析置換成形㈣,以算出回彈量。 成形選定區域之位置與數量,且使置換 回彈量。又,置換成形體,及使回彈分析部算出 指定值以下。 ㈣產生部也可判斷回彈量是否在 又,也可將用以提供指定值以下之回 :==該严定區域之應力分布心= 料予以置換’且更改變選定區域之位 置或數置,而反覆使置換成形資料 形資料,及使前述卿分析部算出轉量。过置換成 。之ΐΐ奥=資料產生部也可以指定之區域分懸製成形以指定之區域所分割之區域的全體, 1置^成_枓。又,上述指定之資料於各選擇區域中 ,也可為形狀及應力分布中之至少w目異。 本發明之程式除上述說明的程式之外,數值分析壓製 成形品之成形條件以算⑽製柄品 !分析程式、及數值分析該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 使用既!的程式,而與該等壓製成形分析程 ^回/刀斤私式可貧料輸入輪出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 式也可使下列程序於電腦中執行:取得成形資料程序,係 由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得成形資料;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 序,係於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 少-部分的區域,算出以指定之資料置換該選定區域之形 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分布中之至w個後之置換成形資 17 25 200824813 出程序,係將前述置換成形資料輪出於前述回彈 :出:二Γ有的回彈分析程式係依據由本發明之程式所 輸出之置換成形資料m回彈量。 改發明,藉由以壓製成形製品之回彈發生的原因 為料料之駄料,且數值演算該肢部位Ξ 貝a物理量,並使回-量最小化,而可特定回彈產生 之f因部位’且可導出該原因部位之物性質、物理量,又 二試誤法(TRY AND舰011)而可確認其等,
10 15 經濟且有效地縮減成形元件之繼 又,依據本發明,藉由以壓製成形製品之回 為分析對象之特定部位,對#已分製成形品 :品V的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丨個進行演算處理,且 演算處理之結果,於各個區域的每_個輪廓線顯示 口 而使在笔細上之分析之試誤法為可行,且可經濟 π有放地、、、n短了特定出回彈發生之原因部位,並提供一種 、、、:有放地縮減成形製品之成形方法的檢討時間之方法 〇
又,依據本發明,藉由以壓製成形製品之回彈發生的 2〇原口對成為为析對象之特定部位,置換成與該選擇區域相 異之形狀及應力分布,使回彈量最小化,而特定出回彈發 ^之原因部位’且可提供對該原因部位之對策,藉此,可 提供-種經濟且有效地縮減成形元件之成形方法的檢討時 間之方法。 25 再者,本發明係利用變化特定部位及該特定部位之物 ί生,及物理置中之至少任一個,不對實際之成形製品進行 ^去除或開孔,而可求得回彈變化量在容許值以下之特 疋口Η立與该物性值及物理量。因此,經如此分析之成形製 18 200824813 品,由於回彈變化量在容許值以下,且同時為了可確認維 持剛性等之製品的品質而維持於成形製品所求得之指定的 回彈變化量,因此可不需採取犧牲製品品質地切斷除去成 形製品之特定部位或開孔等之方法。 _ 5 又,本發明係不對實際之成形製品進行切斷除去或開 孔,利用對至少i個之選擇區域置換相異之形狀與應力分布 之至少1個或二者,而可使回彈量在容許值以下。因此,經 如此分析之成形製品,由於回彈變化量在容許值以下,且 同時由於為了可確認維持剛性等之製品的品質而 10形製品所求得之指定的回彈量,因此可不需採取犧牲製品 品質地切斷除去成形製品之特定部位或開孔等之對策。 圖式簡單說明 的 15斷面iit1⑷圖係顯示對應習知之回彈之成形元件 第2⑷〜2⑷圖係例示_習知方法之立體圖,該習 法係尋求回彈變形之產生原因之部位者; 定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壓製成形分析結 布的輪廓線圖; Ϊ3:本 ㈣财’哪㈣因部位特 20 果之應力分 弟5圖係扣本發明例中各元素之曲率的麵 示的輪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將大 駐… 廓線圖; 素不顯 之 輪廓線圖; 19 25 200824813 第9(a)、9(b)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態樣中,有限元素 法中所使用之座標系的圖示;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態樣中,被加工物之區域選 擇的例子之立體圖; 5 第11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處理之流程圖; 第12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處理之流程圖; 第13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原因部位特定裝置 10 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處理的流程圖; 第14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15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 定處理之流程圖; 15 第16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對策位置特定 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17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特定處理之流程圖; 第18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20 特定處理之硬體構成圖; 第19 (a)、(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 析對象之帽型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 第20 (a)、(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之圖示; 25 第2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之立體圖 , 第2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4、A5之立 體圖; 20 200824813 第2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6〜八9之 立體圖; · 第24 (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0〜 A14之立體圖,第2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 5 區域A10〜A14之斷面圖; 第2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5〜A17 之立體圖; 第2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8〜A21 之立體圖; 10 第2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之扭轉角 度的圖示; 第2 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 4、A 5之扭 轉角度的圖示; 第2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6〜A9之 15 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0〜A14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5〜A17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20 第3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8〜A21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 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 2 2之立體 圖, 第3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改變特定區域A22之 25 演算方法時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23〜A24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6 (a)、36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彎 21 200824813 曲零件之斷面位置與開啟量的圖示; 第3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檢討事例9之結果的 圖示; 第3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檢討事例10之結果的 一 5 圖示; 第39 (a)、39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 面形狀零件之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40 (a)、40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圖示; ® 10 第4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5〜A37 之立體圖; 第4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5〜A37 之扭轉角度(全部的積分點)的圖示; 第4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5〜A37 15 之扭轉角度(厚度方向最表裏的積分點)的圖示; 第4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例子的 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4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區域分 • 狀例子的立體圖; 20 第4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斷面位 ^ 置與注目點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 第4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被加工物之各區 Γ 域輪廓線表示回彈量之例子的立體圖; 第4 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被加工物之各區 25 域輪廓線表示回彈影響度之例子的立體圖; 第49 (a)、49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表示 被加工物之例子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50 (a)、50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22 200824813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5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回彈後之 應力分布的圖示; 第5 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依據被加工物回彈 後的應力分布所選擇之區域的圖示; 第5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之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比較圖; 第54 (a)、5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翼板彈開量的圖示; 10 15 ❿ 20 第55 (a)、55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 工物回彈前、後應力分布之圖示; 第56⑴、56⑴圖·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依據 被加工物回彈前後應力差的分布及依據應力差所選擇之區 域的圖示; ' « 第5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的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比較圖· 二it 58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例中被加 工物之例子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59 ( a)、59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给 工物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立體圖; 只也 口 "第6〇 U)、60 (b)圖侧示本發明之〜實施例 及第2被加工物壓製成形後之狀態量分布的圖示· 第6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 壓製成形後之狀態量差的圖示; 弟2被加物 第6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依 域選擇的圖示; 象狀恶里至之區 的二3圖!Γ本發明之,例中未違行演算處理時 的回彈里’與違行演算處理時的回彈量的比二「處叫 23 25 200824813 第64 (a)、6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 析對象之帽型斷面形狀零件的圖示; 第6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置換之凹溝與應力分 布之貢料表的圖不, 5 第6 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被加工體之區域分割 的圖示; 第6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全 部配置形狀及應力的圖示; 第6 8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定義斷面位置與扭轉量的 10 圖示; 第69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配 置凹溝及應力的圖示; 第7 0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配 置凹溝及應力的圖示; 15 第7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配置回彈量最小之一個凹 溝等的圖示; 第72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回彈量最小之一個凹溝等 的配置中,配置第2個凹溝等的圖示; 第73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回彈量最小之一個凹溝等 20 的配置中配置第2個凹溝等的圖示; 第74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被加工體的指定區域配置 η次凹溝等的圖示;及 第75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被加工體的指定區域配置 實際凹溝等的圖示。 25 【實施方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一面參照本發明之附圖一面進行說明。 24 200824813 不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4 寸疋裝置的功能構成圖。 卜回回彈位特定裝置i〇a包含製成形分析部1 ΰ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檔案收 成形條件輸入伽、及回彈量輸出晝面19。、 10 15 20 成私、件輸人部18制以輸人在後狀壓製成形分析 η及回彈刀析部12中成為分析對象的鋼板之形狀資料( 板旱長度丸度、曲率、應變等)、性狀(強度、伸長等 之性質、才反厚等之形狀)、模具形狀(母模(模具)及衝頭 形狀曲j、半徑、間隙、潤滑條件)、壓製條件(彎曲荷 重墊板荷重、凹溝張力、壓製壓力、溫度)等成形條件 的輸入部。或者,也可用以個別設定成形分析之資料區域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之資料區域、在回彈量輸 出畫面19蔓面顯示時之分割區域等。 壓製成形分析部11係以於成形條件輸入部18所輸入之 成形條件作為輸入資訊,利用彈塑性有限元素法、剛塑性 有限元素法 步有限元素法、邊界元素法、初等分析等 ,進行用以求取經壓製成形之被加工物之鋼板等的應力、 應變或板厚等之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分析部n係以所謂被 加工物之板厚、應力之成分值、應變之成分值等之變數或 該變數之分布的形式,輸出數值分析結果。該輸出資料係 輸出至回彈分析部12、後述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 4及檔案收納部16,作為例如檔案rp 〇rg. k」。 該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數值分析係使用有限元素法( 例如既有的軟體PAM-STAMP、LS-DYNA、Autoform、OP TRIS、ITAS-3D、ASU/P-FORM、ABAQUS、ANSYS、ΜΑ RC、HYSTAMP、Hyperform、SIMEX、Fastform3D、Quik stamp),基於壓製成形之製品的形狀資料(版厚、長度、 25 25 200824813 見度、曲率、應變等)及使用之金屬板的性狀(強度、伸 長等之性質、板厚等的形狀),必要時設定模具形狀(母模 及衝頭形狀、曲率、半#、間隙、潤滑條件)、壓製條件( 溫度、壓力)等之成形條件,進行成形分析,而可得數值 5之成形後之應力、應變值的分布。 又,壓製成形分析部叫將有限元素法所得之應力分 布或曲率專之分析結果,利用後處理軟體(post processing s o ft)而以輪廓線顯示於回彈量輸出晝面19上。 回彈分析部12使用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輸出資料檔「P 10 or& k」及後述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之輸出資料 檔「P rem· casen· k」作為輸入資料,進行回彈分析。所 謂的回彈分析,係基於壓製成形分析部〗丨之輸出結果的被 加工物板厚、應力的成分值、應變的成分值等之變數及變 數分布,藉由彈性有限元素法、彈塑性有限元素法、一步 15有限元素法、初等分析等進行卸載過程之計算,且數值分 析被加工物所產生之變形量的回彈量。該回彈量藉由有限 元素法等將被加工物分割,且於每一個3次元資料座標的元 素進行計异。再者,可用來作為被加工物所產生之變形量 的回彈量有被加工物任意點的變形量、被加工物之指定區 20域内的最大變位點或是最小變位點的變形量、被加工物内 複數的任意面或線間所呈的角度、或被加工物之任意面或 線所呈的曲率等。 回彈分析部12使用有限元素法(例如既有的軟體!^!^- STAMP、LS-DYNA、Autoform、OPTRIS、ITAS-3D、ASU 25 /P-FORM、ABAQUS、ANSYS、MARC、HYSTAMP),輸 入於壓製成形分析部11所獲得之「p org· k」内所記載之應 力分布,而實施回彈分析。在軟體内的回彈計算,例如依 據「非線性有限元素法」(CORONA公司,1994年12月20 26 200824813 日發行)第71〜m頁所記載之有限彈塑性變形的基礎式及 離散化方法之内容予以計算。但是,㈣的計算可為彈性 分析也可為彈塑性分析。 5 10 15 20 回,分析部12之回彈分析結果的輪出資料包含回彈量 二2之應變等之形狀、性狀、應力等,且輸出於回彈 篁輸並且輸*至回彈分後述之物性值. 物理置演异處理部14及㈣I纟_16,作為輸人資料標Γρ 〇rg. k」之數值分析結果輸出資料樓「沾叫k」或是「 P說Ca亂k」之數值分析結果輪出資料檔「SB rem c asen. k」〇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輪 之輸出資料槽「P org· k」、回彈分^衣祕刀析糾 於出資靜「⑶ , ”12之數值分析結果 t 或是亂k」,而
2 =果L C_. k」輪出至回彈分析部U 作為其、、、口果。再者,此處所巧之、舍曾 之至少,上係數二述: 運算、依據函數計算、及置換成非固定之任意值 •=演算處理部14藉由如此之演算處 使 回彈量減少之.變數及特定部位。 J m ^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若由輪 壓製成形製品之資料’為了從其壓 品之一部份發現特定部位,必須進行將顧製成 ㈣分割成複數區域的處理。該區域分割方法之一係^ 均等的尺寸分割被加工體的區域。 μ g 均等的尺寸希望考慮到對特定部位的對策。 =ί=特定部位無法採取有效對策:極小』 域中、、有刀析、.、。果無法有效利用的情況 特定部位之對策為增㈣mmx刚mm輯時,分割區= 27 25 200824813 邊長20mm正方的情況。 也有依據曲率及元素來決定分割區域的方法來作為用 以決定成形品之分割區域的一種方法。
壓製成形分析部11藉由數值分析,獲得各節點的座標 5值作為成形分析後被加工物之幾何學的資訊,而可客觀地 算出各元素之曲率及元素間的角度。壓製成形品的場合, 變形後之被加工物在衝頭(punch)肩部r及母模(die)肩 部R等之彎曲的稜線部,相較於其他部位,在垂直彎曲稜線 之方向成為非常大的曲率。 ° 此處,計算各元素之最大曲率,並將具某一臨界值以 上曲率之元素不顯示時,可判別分離作為未連續衝頭肩部R 及母模肩部R以外之部位的各個區域。 第4圖至第8圖係顯示由壓製成形分析到演算處理之步 驟的例子。 15 20 第4圖係壓製成形分析結果,且應力分布係以輪廓線圖 表示。可了解到,高低差側之侧壁之應力程度(絕對值) 較高。顯示壓製成形分析結果之各元素、曲率者係第5圖, 且由白色到灰色顯示部係顯示曲率大的地方。將曲率大的 元素不顯示者係第6圖。由於在高低差部具有非常大的曲率 ,因此若將縱壁部内具有臨界值以上曲率之元素不顯示時 ,可分離成將高低差之稜線部作為邊界之複數區域,利^ 抽出或選擇個別的區域而可選擇依據特徵形狀的區域。由 第6圖可了解到,具有高低差之侧壁可分割成3個面、腹音 、無高低差之縱壁部(圖中隱藏)及兩側之各翼板部。/ 由第6圖分割出之各個區域,依據第4圖所顯示之成形資= (應力分布),判定出高應力區域中用以進行演算處理 係顯示於第7圖之區域A105〜A107。於判定步驟,姐 曲率及/或角度而分割之區域,依據成形資料來判定是否^ 28 25 200824813 行後述之演算。例如,藉由經分割之各區域的壓製成形分 析後的應力程度予以判定。 區域Α105〜Α107中,針對各個區域之全部元素進行例 如讓應力為零之演算處理的狀態係第8圖。 5 域,係使用元素之最大曲率,但是也可使用元素間 的角度進行同樣的區域分割。 又,若考慮到無高低差之帽型斷面形狀之構成元件, 可選擇腹部面、兩侧之縱壁部、及兩側之翼板部作為分離
之各區域。又,選擇之區域為非平面時,利用反覆相同的 10手法’更可去選擇特徵的區域。 如此,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藉由壓製成形分 析部11之分析結果,依據曲率及元素而可決定分割區域。
回彈分析部12係彻有限元素法(例如既有的軟體ρΑ M-STAMP ^ LS-DYNA > Autoform ' OPTRis ^ ITAS-3D ' A μ su/p_form、ABAQUS、ANSYS、marc、hystamp ) 輸入記載於在壓製成形分析部⑽獲得之「p ^ k」内的 應力分布,以實施回彈分析4軟體内之回彈分析的計算 曾例如矛J1用依照有限彈塑性變形之基礎式或離散手法而計 =。但是’回彈分析的計算可為彈性分析,也可為彈塑性 /,回彈分析部12可利用後處理軟體,將藉由有限元 ”法之回彈分析結果輪廓_示於㈣量輸出晝面^上。 2,對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而言,藉由將回彈量 域面積、«成形品之龍長度、贼寬度、 二巧度J徵板厚、拉伸強度等計算而標準化,更易於 雜算後之變數與回彈的影響度而輸出資料,使用 二·!藉由後處理軟體而可予以輪廓線顯示。藉由 心準化可易於視覺上捕捉被加工體之物性值•物 29 25 200824813 理量與回彈量之關係。 再者,對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而言,利用求 取以回彈量除以衝頭速度或壓料力等壓製成形條件而求取 標準化的值,且措由後處理軟體予以輪廊線顯示,也可易 5 於視覺上捕捉壓製成形條件與回彈量的關係。如此之回彈 量的標準化與其數值的輪廓線顯示,可經濟地且有效地縮 短特定出回彈產生之原因部位,並且可經濟地且有效地縮 短成形製品之成形方法的檢討時間。
檔案收納部16係用以保存壓製成形分析部11、回彈分 10 析部12、後述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之輸出結果的 「P 〇rg· k」、「SB org· k」、「P rem· casen. k」、「SB rem· casen· k」、「P trim, casen. k」等之收納部。但是,該等 貧料檔等在壓製成形分析部u、回彈分析部12與物性值· 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之間直接輸入輸出時,該檔案收納部1 15 6並非必要。
王置凟异慝理部14選擇壓製成形分析部J J 之輸出資料槽「p org· k」内的一部分區域,並對該一部分 區域之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力的成分值、應變 t成分值中至少-個以上的變數實施演算。然後,產生淨 20 5處理後之輸出資料槽「P rem· easel· k」,並輸出於回^ 刀析部12。该貧料檐的接收傳送可反覆進行,且可 ^於槽案收納部16,又,也可不以賴形式而以所謂執Γ
私序或直接的資料輸入輪出形式進行資料的交換。T κ π &有限7^素法中所使用之回彈特定部位或用以判齡爲 25因的區域資料,可盔士 叫原 一士 』為有限元素法之1個以上的元素、由福叙 凡素所構成之微a ^ ^ 设數 抑/ & J £域、或是元素連續之集合體等之計曾 早位劃分、以有限;主1 寸异 曾旛七々鹿以 素法之數值積分方法的計算單位,計 力'應力或應變之愛上击 τ £宁之—部份的積分點(包含板厚方向之 30 200824813 -部份的點、面内-部分的點之二者)等 「 =素」可說是有限元素之區域 ;1個以上 計算單位劃分」可說是為初等分析 所謂「 之一個或是連續的集合體。x,所謂的微小區域 以進行有限元素中所進行之近似積分的點。^係一般用 的積分點」可說是利用有限元素法之數值積八:―部分 單位計算應力或應變之點中的—部分,且^相計算 向之一部分的點、面内之-部分的點之雙方者0板厚方 10 15 又,所㈣「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 值、應變的成分值巾至少-細上的變成/刀 為被加工物之-部分的板厚、彈^ 5兄是在作 比)、塑性舰(紐應力、包松 分析之3次元座標Uy,z)時,x/y、、加硬化指數)、 變(分別3個成分)及巧平面、yz平面、ζχ平面=== 是剪應變(分別3個成分)中共18個因素中之至少 第9圖係顯示在有限元素法中所制的座標系統 鲁係3次元全體的座標系統,(b)係局部的座標系統。 此時’如第9圖所示,於以Uy,z)座標軸表示之成分 扣值之外,例如同目⑴所示,也包含將元素31的平面視為 r xy=面之局部座標系統(xl,yl,zl)之應力、應變、剪應力 : 、另應變之共12個成分。又’也包含以使用等值應力、等 值塑性應變、彈性能(彈性功)、塑性能(塑性功)等之各 應力成分或應變成分所得之變數、或是應力增量或應變增 25量等之各成分值的增量形式所計算而得之成分值。 曰 一般,在將鋼板作為分析對象之有限元素法分析中, 該鋼板之物性值•物理量係被分割成邊長2mm〜4mm正方 之有限元素。但是,元素之分割單位由於是以物性值•物 31 200824813 w 5 理量近似-定的長度予以分割,因此並非必須限定於邊衫 mm〜4mmj£方者。狀,也有殘餘應力大的部位必須將有 限兀素限定更小的情況。又,各元素係以3次元座標面而規 定,有限元素之面的角度或曲率係藉由與其他: 規定。 比車乂而 馨 10 如此,為了特定回彈產生原因部位,藉由依據角度或 曲率來將元件區域分割,利用將高殘餘應力程度的部二作 為演算對象,以大幅較低計算量,而可更迅速地特定出回 彈產生原因部位。 以下就係數倍σχ成分值的方法作為演算處理的例子予 以說明。 15 所選擇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之應力分量為(σχ〇, Gy 0,σζ0, Txy〇, TyZ〇,τζχΟ)、應變分量為(εχ0, εγ0, εζ〇, γ xy〇,yyzO,γζχΟ) ’演算處理後之應力分量(σχ,叮,σζ, Txy,iyz,τζχ)、應變分量(εχ,sy,εζ,yxy,yyz,γζχ)則 成為如下: σχ= Κχσχ0? ay= ay0? σζ=σζ05 τχ = τχ05 xy=xy0? τζ = τζΟ ; • εχ=εχ0,sy=sy0,εζ=εζ0,yxy = yxy0? yyz = YyzO? γζχ 20 .·- = γζχ0 ; 此處,係使κ於一1000〜1000的範圍變化而進行演算, 板厚係原封不動的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而彈性係數、塑 性係數一般情況係使用於成形條件輸入部18所輸入的值。 為了舉例說明,因此Κ只顯示有關σχ的部分,但是其他成分 25 的部分,也可同樣地變化。 又,也可將材料特性(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 作為演算對象。例如,對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而 言,選擇由壓製成形分析部11所得之被加工物之一部分的 32 200824813 區域’於演算處射將被選擇區域之例如楊氏係數予 數增倍。料情況,在所·__㈣祕為t。氏 係數為:、包松比為外、塑性係數為F〇、如、η“κε +a〇)的情況)時,則演算後之板ι、揚氏係數ε、包 =、塑性係數F、"(㈣(e+a)n的情況)分別成為 如卜· •t〇,E = KxE〇,v = v〇,f = f0,a=a〇,n: 此處,也可使K於- 1000〜1〇〇〇的範圍變;^了 說明,因此K只顯示有關E的部分,但是其他的 10 15 20 也可同樣地變化。 哥生 ㈣,在物性值•物理㈣算處理部14也可將輪出壓製 2刀析部U所得之狀態·的檔雜由直接編輯而予以 =,以選擇區域而進行演算處理。例如也可將槽案的内 谷^具有贈dpad等文書編輯功能之軟體予以顯巾,藉由成 =輪入部18之操作直接改寫想進行演算處理之“的 成刀值,或藉由剪貼方式替換成分值。 藉此,可定量地評估選擇區域之演算後的變 ),對回彈會造成多少程度的影響。 終如在回彈分析部12將有限元素節關變位分布以 輪^線圖(等高線圖)表科,或是顯示變形形狀之切斷 面t可於回彈量輸出晝面19上並列以比較選擇區域之每 演算後(成分)的結果,或是輸出至非圖示之印 二之以比k。x,藉由在軟體上或標案輸出而確認任 思=疋位置的節點座標值(χ,γ,ζ)時,可比較選擇區域 =一個演算後㈣數數值,或是使用試算表軟體予以圖 形化而比較之。 一回彈量輸出晝面19上所顯示之輪廓線圖,可一面反覆 進打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 33 25 200824813 處理及回彈分析部12之回彈量計算,一面嚴密地去特定出 回彈原因的部位及變數。 再者,也可藉由選擇而變更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 部14之特定區域,且不只對σχ也就ay&Txy等之成分值將選 5擇區域之成分值作為演算處理而予以係數增倍之後,實施 回分析部12之回彈分析,並將回彈原因之部位或變數顯示 於回彈量輸出晝面18,然後比較回彈之變位的變化量,以 嚴密地去特定出回彈原因之部位及變數。 又’就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而言,可於被加 1〇工物之一部分中選擇複數區域,且分別對選擇之區域同時 實施演算處理,而降低為了特定出原因而必須的分析工時 〇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帽型斷面形狀 零件之區域選擇例子的立體圖。 15 例如’藉由壓製成形分析部11所的之被加工物,於第5 圖所示之帽型斷面形狀零件的情況下,在物性值·物理量 演算處理部14同時選擇第10圖所示之成形後應力大於指定 值之複數區域Al、A2,且對選擇出之區域Al、A2實施將σ X係麩增倍的演算處理,並於回彈分析部12進行使用該演算 20 處理結果之回彈分析。 由該回彈分析結果檢查因回彈所產生之變位的變化量 ’即使不就每一侧進行演算處理,也可只以一次的演算處 理來評估施加於區域Ai、Α2之應力成分值σχ對回彈造成多 大的影響。 25 再者’於回彈分析部12進行回彈分析後,將回彈量最 大變化時的區域再予以分割,再分割後區域的大小判定成 為指定值以下,然後就再分割後之每一區域,於物性值· 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進行演算處理,且再次於回彈分析部1 34 200824813 2進行回彈分析,而可就回彈吾繳几田丄从_ 產生的原因,並可有效地特定再者 °域特定出回彈 量演算處細可進行變化作為操作變數之物性值=; 罝的收斂計异,且同時也可變化作為操作 之分割區域的收斂計算,以使回彈變化量成為容=3 10 又,於壓製成形分析部u,例如 分析而獲得數值之成形後應力、應變值分布時,在物= 丁 物理量演算處理部U於選擇區域時,可選擇_個以值· 素作為演算對象的區域。對用以解決場問題之分析方法= =限兀素m將_时割結限的 雜,而元素係以位於其邊上之節點予以連結^定= 母一個兀素之形狀函數與節點的變位唯一地決 =場者。例如’可表示在壓製成形分析部u所獲得 15應力成分σχ的分布,且將似值最大的 广值最大的元素與鄰接該元素之元素集二擇區 20 又=難成形分析部η,例如使用辦分析方 二成形分析,而獲得數值之成形後應力、應㈣分布時, 在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於選擇區_,可選擇碥 以上之計算單位劃分作為演算對象之區域。 ^ ’於壓製成形分析糾,例如使㈣限元素法進行 成料析,而獲得數值之成形後應力、應變的分布時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於選擇區域時,可選則個以 25广之積分點作為演算對象之區域。例如於遷製成形分析部1 八之赴Λ兀素分析中,被加工物利用在板厚方向具有5個積 刀^由板晨面朝表面分別為i、2、3、4、5)之板殼元素 進灯諸,在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M於業已選擇之元 35 200824813 素中,只將最靠近板裏面的i與最靠近板表面的5之積分點 作為演算對象的區域。因此,可進行將與模具具有曲率的 部分接觸且變形時所遭受之彎曲變形影響分離的評估。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產生原因特定 5 處理的流程圖。 在步驟S101中將成形條件輸入至成形條件輸入部18。 其次,進到步驟S102。 在步驟S102中,壓製成形分析部u對在成形條件所規 疋之被加工物進行數值分析處理,以計算用以壓製成形之 10製品在成形後之應力、應變的分布。其次,進到步驟sl〇3 〇 在步驟S103中,於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決定 出成為變換對象區域之特定部位。該特定部位係就壓製成 形品計算出曲率及/或角度,並基於前述曲率及/或角度來分 15割成形品之區域,且就經分割之每一個區域依據前述成形 資料進行判定,而決定用以進行後述演算處理之區域。然 後,進到步驟S104。 在步驟S104中,變換在S103所判定出進行演算處理且 判定之一部分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中的至少一個,並進 2〇 行上述演算處理。其次,進到步驟si〇5。 在步驟S105中,依據壓製成形時被加工體經變換處理 後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計算回彈量。其次,進到步驟sl〇6 ’且同時在步驟S107利用輪廓線表示等將回彈量的結果予 以畫面顯示。 25 在步驟S106中,進行判定回彈量是否在容許值以内。 若在容許值以内,便完成本處理。若在容許值以上,則進 到步驟S108。再者,步驟si〇6及步驟si〇8也可以人為方式 一面端視回彈變化量一面以手動指定特定部位。 36 200824813 曰在步驟S108中’變更特定部位及被加工體的物性值物 理ΐ。此處,也可只對特定部位進行變更,也可只對物性 值•物理量進行變更,也可同時對該等雙方進行。然後, 回,步驟S105。步驟si〇5、步驟sl〇6及步驟§1〇8之處理也 5 :藉由收斂計算以使回彈變化量在容許似下,並反覆計 算直到成為臨界值以下。 再者,限制本處理之反覆的次數,在超過限制之反覆 次數時,也可使處理完成。該場合時,以人為方式檢討收 納於槽案收納部I6之回彈分析部之輸出資料標「兕職· 10 casen· k」’而可以人為t式一面端視回彈量輸出晝面 ,一面探索並求出最佳之特定部位。 第12圖係顯不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原因部位特 定處理之流程圖。 在步驟S201中,將第!成形條件輸入至成形條件輪入部 15 18。其次,進到步驟S202。 在步驟S202中,回彈成形分析部^對第丨成形條件所規 定之壓製成形品進行數值分析處理,並計算用以壓製成形 之製品成形後的應力、應變的分布。更,壓製成形分析部i 1對變更上述第1成形條件中之至少丨個的第2成形條件所規 20定之被加工物進行數值分析,並計算用以壓製成形之製品 成形後之應力、應變值的分布(物性質及物理量)。其次, 進到步驟S203。 ^ 在步驟S203中,於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決定 出成為變換對象區域之特定部位。該特定部位係計算以第1 25成形條件所异出之壓製成形品之每一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 量,與以第2成形條件所算出之壓製成形品之每一區域的物 性值及物理量的差值,然後判斷該差值是否較指定值為大 。在具有較指定值為大之差值時,決定具有該差值之區域 37 200824813 作為特定部位,然後進到步驟S204。 在步驟S204中’變換在S2〇3中所決定之區域之物性值 及物理f中至少1個並進行演算處理。其次,進到步驟S20 5 ° 5 _在步驟S205中,依據演算處理後之物性值及物理量, °十异回彈量。其次,進到步驟S206,且同時在步驟S207將 回彈量的結果藉由輪廓線表示等顯示於畫面。 —在步驟S206中,進行判定回彈量是否在容許值以内。 若在谷許值以内,便完成本處理。若在容許值以上,則進 10 到步驟S208。 在步驟S208中,對步驟S202之第2成形條件而言,變更 與第1成形條件相異之條件時,則回到步驟S202,·於變更在 步驟S203用以決定特定部位之物性值·物理量或用以判斷 之私疋值的情況,則回到步驟S203,變更步驟S204之演算 ^理時,則回到步驟S204。再者,步驟S2〇8也可一面端視 晝面輸出等結果,一面以人為方式進行判斷。步驟S2〇2〜s 208的處理也可藉由使回彈變化量成為在容許值以下之收 斂計算,反覆進行直到回彈變化量在回彈容許值以下。 2〇 ^再者,限制本處理之反覆次數,可在超過限制之反覆 〇次數的情況,完成處理。該情況下,也可以人為方式檢討 欠、、内於福案收納部16之回彈分析部12的輸出資料播「sb『 em· Casen· k」,一面端視回彈量輸出畫面19,一 求取最佳的特定部位。 第1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原因部位特 25定處理之流程圖。 寻 在步驟S301中,將成形條件輪入至成形條件輸入部以 。其次,進到步驟S302。 在步驟S302中,壓製成形分析部^對成形條件所規定 38 200824813 之被加工物進行數值分析,並計算用以壓製成形之製品成 形後之物性值及物理量。其次,進到步卿〇3。 在步驟S303中,回彈分析部12分析處理業已 5之1=:出第1回彈量。其次,_步_4。
5 在步驟S304中,判齡早X Q 物性值及物理量巾至州目品之回彈後的 該區域時,將籠域決以大的區域’並於具有 彈前後之物性值及物理量°又’判斷是否有回 存在有該區域時,將該區^值車父指定值為大之區域,且 10步驟S305。 或決疋為特定區域。其次,進到
理旦=二二305中’對業已決定之特定部位之物性值及物 :里的謝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其次,進到步驟S 15及物= 1=3G6中’依據演算處理後之特定部位的物性值 貢料,計算第2回彈量。其次,進到步驟㈣,且 ^^步驟纖將第1或第2回彈量的結果藉由輪廓線表示 寺方式顯示於晝面。 —在步驟S307中,進行判定第2回彈量是否在容許值以内 20 =在容許值以内,則本處理完成。若在容許值以上,則 進到步驟S309。 理旦在步驟S309中’變更用以決定特定部位之物性值及物 〜里變數m處理。變更特定部位決定方法時,變更決 疋對象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變數,且為了變更上述指定值 回到步驟S3G4 ° &更在演算處理所執行之變數等時,回 ^驟削。再者,步驟_也可_面端視畫面輸出等之 面以人為方式進行判斷。步驟§3〇4〜§3〇9之處理也 可利用收斂計算反覆進行直到回彈容許值以下。 再者’就與回彈容許值的關係而言,無法獲得收斂解 39 200824813 二=可=本處理之反覆次數,且_制之反覆次數完 成處理。即使於該情況,可以人為 納部:之回彈分析·的輸出資料槽 部位-面端_„輸㈣面19,ι縣且求出最佳特定 他=、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回彈產生原因 ;位特疋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3H第戶Γ-圖^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相較於 10 15 20 弟3圖所不之回彈產生原因 、 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以代替物性1GA’具有部分殘 。 '曰籾注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21 部位^^應力除去處卿21係財慮轉產生原因之 雜的特&部位’進行除去_應力之處理部。 該特定部位與上述相同地,可就製 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前述曲率及 j = :二就經分割之每-區域基於前==:區 而決定進行後述演算處理之區域。 摆::二 面端視顯示於回彈量輸*畫面19之曲率及二 力分布等)藉*成形=二: 。更,:二邱ΓΓ订’也可以座標值等指定範圍來進行 更該特疋部位也可設定為複數個。 又,特定部位也可依據資料檔荦「 藉由計算衫得。」W及/或殘餘應力分布, 作為=可=成形之下死點的殘餘應力集中部位 =為特疋縣,也可將轉時之殘餘應 疋部位,亦可將回彈量最大之部位作為特定雜。特 40 25 200824813 5
10 15
20 再者,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ι ▲ :::成形資料中的物性值,而可因二 所產生之轉f化量,目 除去《餘應力 控制回彈之成形製品的狀態。'、、、$製品的強度且可自未滿足回彈容許值的情況,也 了自動產生各餘合事_計算 量最大的部分由於很多情況是在成形製品二: ==Γ部位作為特定部位者為佳。例如,也 選擇後力最集十的部位作為特定部位的最優先 4後補’其次’即使殘餘應力並非 到某個程度且回彈量最女的部八於炎壯竹乂餘應力大 _尨、$ 取大的4刀作為特定部位之第2優先 =擇後補,且將殘餘應力請中的部位作 3優先選擇後補等。 Μ <弟 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η係將由回彈分析部^之輸 出棺、「SB 〇rg. kj作為輸入資料,且如上述般決定特定部 位j並將該特定部位之殘餘應力令為零或更低的值。然後 ,將該特定部位之殘餘應力變更後之資料檔定義為「P tri 111 easel· k」’且以「P trim casel k」之資料置換「p _ k」内之相當的特定部位,並將置換後的檔案作 「p VCcasei. k」。 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係將「P UVCcasel. k」輸 出至回彈分析部12,且於回彈分析部12計算回彈量。此時 ’回彈分析部12將計算結果之資料檔「SBUVC Casel. 保存於檔案收納部16,並且將顯示於該資料檔之回彈量顯 25示於回彈輸出晝面19。 又’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係比較保存於標案收 納部16之「SB org· k」内之殘餘應力除去處理前的回彈量 ’與「SBUVC Casel. k」内之第1次殘餘應力除去處理後 200824813 的回彈量:並判斷是否回彈量減少且成為臨界值以下。 — >回彈量在其容許值以下時便完成處理。回彈量在某一 合許值以上時,為了進一步進行減少殘餘應力部位之殘餘 的處理,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也可在其他的特 5疋部位及/或以其他的絲應力值,進行部分殘餘應力處理 ^亥其他的特定部位,如上述,也可將壓製成形下死點之 殘餘應力|中部位、殘餘應力在指定值以上且回彈量最大 的邛位、或回彈時之殘餘應力集中部位等成為候補,且就 =關4等部位單獨或各種組合的情況自動計算回彈量。此 10 Η所生成之特定部位的位置座標資料與應力資料的檐宰 ’於每η個事例便生成「ptrimcasen k」。、 、 。卩刀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i也可以對應每複數個事例 所生成之「P trim casen· k」而生成之「p UVC casen. k 」作為輸入資料,且將回彈計算後之「SB Uvc Casen· k 15」收納於標案收納部16。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原因部位特 疋處理之流程圖。 在步驟S401中’將成形條件輸入至成形條件輸入部18 。其次,進到步驟S402。 20 在步驟S402中,壓製成形分析部11係對成形條件所規 定之被加工物進行數值分析處理,且計算用以壓製成形之 製品之成形後的應力、應變的分布。其次,進到步驟S4〇3 〇 在步驟S403中,在回彈分析部12進行業已壓製成形之 25 被加工物的回彈量之分析處理。其次,進到步驟S404。 在步驟S404中,決定出除去殘餘應力之特定部位。該 特定部位係就有關壓製成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 前述曲率及/或角度分割成形品之區域,並就分割後之每一 42 200824813 區域依據前述成形資料予 5 10 15 20 餘應力除去(S405)的_定出進行後述之殘 回彈時的殘餘應力,係依據壓製成形時或 量等而決定。料,進㈣m在缺值以上時的回彈 /、 進到步驟S406。 令為= 二心 。其次,進到步驟S4G7,且資料,而計算回彈量 果予以晝面表示。 且叫在步驟S408將回彈量之結 在步驟S407中,進科全,丨— ^ 判疋回彈量是否在容許值以内。 右在今許值U内,則完成本處理。若 到步驟S409。再者,牛—σ 則進 二山、 # 乂驟_及步驟S409也可以人為方式 一面祕轉變化量—心㈣崎蚊彼雜。 在步驟S4G9巾’變更特定部位。特定部位之變更係依 據壓製成形時或回彈時的殘餘應力集中部,或是殘餘應力 在指定值以上時之轉量最大雜等之觸f料,而選幻 個以上之特定輕。在師射,蚊雜也可透過成形 條件輸入部18以手動予以選定。然後,回到步驟S4〇5,反 覆上述之處理直到成為步驟S407之回彈容許值以内。 再者,就與回彈容許值之關係在無法獲得收斂解的情 況’也可限制本處理之反覆次數,且在限制之反覆次數完 成處理。即使於該情況,可以人為方式檢討收納於檔案收 納部16之回彈分析部12的輸出資料檔「SB UVC casein k 」,且一面端視回彈量輸出畫面19, 一面探索並求取最佳之 特定部位。 第1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對策位置特 定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43 25 200824813 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1GC具有壓製成形分析部u、回 彈分析部12、置換成形資料生成部15、檔案收納部π、成 形條件輸入部18、及回彈量輸出晝面19。 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輸出資料,例如係以檔案「p
• 5 · k」,輸出至回彈分析部12、後述之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Y 5及檔案收納部16。 ° • 回彈分析部12使用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輸出資料檔「p org· k」及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15之輸出資料檔「p casen· k」作為輸入資料,以進行回彈分析。 ® 10 回彈分析部12之輪出資料係以輪入資料檔「p Qrg k 」之數值分析結果輸出資料檔Γρ rem· casen· k」或者是 後述之「P rem· casen_ k」之數值分析結果輸出資料檔「s B rem· casen· k」’輸出至回彈分析部12、置換成形資料產 生部15及檔案收納部16。 、 15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U取得壓製成形分析部u之輸出 資料稽「P 〇rg· k」,由輸出資料槽案所包含之對象元件的 位置資料中,決定對策(凹溝等)可能範圍及對策可能範 ®之分㈣域。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15更由儲收納部16 馨 Θ所定義之各式各樣形狀的凹溝或定義應力分布之形狀應 20力資料表Τ1 (圖未示),取得凹溝之形狀或應力分布之資料 .. 「ρ tnm·casen·k」,且置換上述之分割區域與其凹溝形狀 • ‘ 或應力分布,而產生置換成形資料「P rem. casen. k」。 / 4換成形㈣產生部15反覆進行以相異之形狀或應力 • A布資料置換分割區域之處理,以使回彈量成為指定值以 25内。如此之反覆處理係就全部之分割區域,藉由形狀應力 資料表T1内之全部的每一個置換相異之形狀或應力分布資 料,而產生置換成形資料。因此,置換成形資料便於每一 事例號碼η產生複數之置換成形資料「p職c_ 。 44 200824813 0曰又,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也可將勢指定 的1個或複數個區域之形狀與該等選定區域之應力分 利用以該經置換的指定資料予以置:的情 升/下(弟!回彈量降低對策)’進—步改變前述選定區域的 位置或數目,轉Μ換成形:祕。基於該置換成來資料 ,利用回彈分析部且藉由反覆算出回彈量, ^瓌 =?外,也可採取第2回彈量降低對策,=
10 15
八二上ΐ之分割區域也可為了依據選擇之形狀或應力 二布貝料,來變化分縣域的大小且使回彈量在指定值以 内,而產生所有事例之置換成形資料。 再者,於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15,將回彈量以衝頭速 二或壓料力加以除算而求取標準化後的i,且#由後處理 孝人體利用輪廓線顯示,可輕易地在視覺上捕捉到壓製成形 ir、件與回彈1的關係。如狀回彈量之標準化與其數值的 輪廓線顯示,可經濟地且有效地縮短特定出回彈產生之原 Q 4位’且可㈣地且有效地縮短成形製品之成形方法的 檢討時間。 檔案收納部16係用以保存壓製成形分析部n、回彈分 析。卩12、後述之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15之輸出結果的資料 檔「p org· k」、「SB org· k」、rp 随 casen k」、「SB re 々、· casen. k」、「P trim, casen· k」等的收納部。但是,該 等資料檔等在壓製成形分析部〗〗、回彈分析部12、置換成 形貝料產生部15之間直接輸出輸入的情況,該檔案收納部夏 25 6便不一定需要。 回彈量輸出畫面19上所顯示之輪廓線圖,可一面依據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15之置換成形資料,反覆進行回彈分 析部12之回彈量計算,一面就所謂置換形狀或應力分布之 45 200824813 回彈對策的結果進行視覺上的判斷 第17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 定處理之流程圖。 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 在步驟S501中,將成形條件輪 5 。其次,進到步驟S502。 入至成形條件輸入部18 在步驟S502中,壓製成形分析部u係對在成形條 規定之被加讀進行數值分析處理,且計算心壓 之製品成形後之應力、應㈣分布。其次,進到步驟S舶 〇
10 15
20 料中ΪΓΪΓ3巾,於錢細彡_產生部15決定成㈣ 物之置換對象區域的區域。該置換對㈣ ,置換_資料ΐ狀或應力分布之充分大小的區域。然種料置換身料,且以該形狀或應购 供給回彈分析部12。=㈣區域’並將置換成形資料叫 其:人,進到步驟S504。 在步驟85〇4Φ ^ ^ 。其次換成形㈣咐算出回彈1 果籍由輪獻軸巧==面時在步驟S5G7將回彈量㈣ 在步驟S505申 * 若在容許值以内,目行判定回彈量是否在容許值以内, 到步驟S507。、<]凡成本處理。若在容許值以上, 在步驟S507中,綠$ 及應力分布中之至小、父更置換對象區域、置換之形狀資 25的變更,也可只個。此處,也可只進行置換對象區 該等雙方同時形狀資料或應力分布的變更,也可 〇7之處理可藉由^然後,回到步驟S503。步驟S503〜 行,並反覆^到士 Γ彈量成為容許值以下之收斂計算來 J成為容許值以下。 46 200824813 再者’本處理也可不事先限定回彈量的容許值,而就 有關置換對象區域、置換之形狀及應力分布之全部的組合 事例,利用進行步驟S504之回彈分析,而計算出回彈量為 最小之事例。 5 又,在上述說明中,係將回彈量作為目的變數,且將 置換對象區域、形狀資料、應力分布作為操作變數之收斂 計舁的問題,但是該等操作變數之數目如果非常大時,由 於需要非常大的解空間,因此也有難以找出最佳解及成為 谷許值以下之解的情況。於該情況,也可使用遺傳算法、 10神經網路等為人所熟知之算法來求取最佳解。 弟1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產生原因部 位特疋裝置之硬體構成圖。上述之壓製成形分析部Η、回 彈分析部12、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置換成形資 料產生部15、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之各處理也可規 15定於程式100,且使該程式100於電腦90中執行。電腦90具 有用以執行必要處理的CPU91、收納處理結果之記憶體92 (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顯示器 93、例 如像鍵盤及滑鼠之輸入裝置94、硬碟95、如CD/DVD驅動器 之外部圮憶裝置96、NIC(network.interface.card)97及印表機 2〇 98。電腦9〇係透過藉由連接於NIC97之乙太網路(註冊商標 )線所構成之網路99,而可與其他的電腦9〇A連接。 耘式100係保存於記錄媒體而由外部記憶裝置96載入 ’或疋由其他電腦90A透過網路99下載,並藉由CPU91之控 制而保存於電腦9〇的硬碟95中。其次,被保存之程式1〇〇透 25過CPU91而執行,並且收納於記憶體92作為執行行程(㈣ cess)或執行緒(thread>例如,壓製成形分析部u、回彈 刀析邛12、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置換成形資料 產生部15或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21之各處理,分別與 47 200824813 執行程序或執行緒相鄰,在各執行行程或執行緒 出上述資料檔或是資料。又’該等之各執行程序或執行: 也可分散存在於其他電觀A’且各處理謂由電腦9〇血苴 他之電腦90A予以分散處理。 5 又,如第3圖所示之成形條件輸入部18、回彈量輸出畫 面19也可分縣輸人裝置94及顯示_。上述之槽案收= 部16也可為硬碟95。程式1〇〇也可保存於硬碟%中。再者, 輸出於顯示裔93之上述輪廓線圖可輪出於印表機兆。
1〇 [實施例1] 使用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 第I9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回彈分析對象之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19 (a)圖係其立體圖,第19 (b) 圖係其斷面圖,且係由腹板面、侧壁^ 1、、及翼板 15 FI、F2所構成。 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析 ,係依據有限元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M- STAMP。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静的陰解法)之彈 性分析。 2〇 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〇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的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 擬模具(母模、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 灯分析。母模及衝頭之間隙與板厚相同為i 6mm。摩擦係 數輸入0.15 ’折彎荷重設定為6〇t(m。 25 第2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面形狀零件 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之圖示,第20 (a)圖係其立體圖, 第20 (b)圖係其斷面圖。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20圖所示之 48 200824813 位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腹板面所成 的角度w ° ==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3之立體圖。 弟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4、A5之立體 5 圖。 第2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6 〜A9之立 體圖。 第24 (〇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i〇〜ai 4之立體目第24(b)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 10 10〜A14之斷面圖。 第2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人15〜Ai7之 立體圖。 第26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丨8〜a] 1之 立體圖。 15 第3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區域A22之立體圖。 就有關第21〜25圖所顯示之特定區域A3〜A21,變更 應力成分而進行回彈演算處理之結果於下述進行說明。 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變成分 分別表不為(σχΟ ’ GyO ’ 〇Z〇 ’ τχγ0 ’ τγζ0 ’ τζχ〇)、( εχ〇,sy〇,ε 20 ζ〇,YXy〇,1yZ〇,Υζχο),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分表 示為(σχ,Oy,αζ,TXy,Tyz,ΤΖΧ )、( εχ,Sy,εζ,γχγ,yyz, Υζχ ) ° 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塑 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輸入值。演算 25後之應力或應變輸出為演算結果權案。 表1係顯示特定區域之演算處例後的變數及用以分析 與扭轉角度關係之檢討事例。表1中顯示特定區域與演算處 理中加入變更後之變數。 49 200824813 〔表η
檢討 事例 特定區域 經演算處理之變數 1 A3 σχ=2χσχ0 2 A 4 σχ=2><σχ0 A5 σχ=2χσχ0 3 A6,A9 σχ=σχΟ — 0.7[GPa] A7,A8 σχ = σχΟ + 0.7 [GPa] 4 A10 σχ = 0,= 0,σζ=0,Txy = 0,Tyz = 0,τζχ =0 All σχ = 0,ay = 0,σζ = 0,Txy = 0,Tyz = 0,τζχ =0 A12 σχ = 0,ay = 0,σζ=0,τχγ = 0,τγζ = 0,τζχ =0 A13 σχ = 0,σγ = 0,σζ = 0,Txy=0,Tyz = 0,τζχ =0 A14 σχ = 0,σγ=0,σζ = 0,Txy = 0,τγζ二Ό,τζχ =0 5 A15 σχ=0,oy = 0,σζ=0,Txy = 0,iyz = 0,τζχ =0 A16 σχ=0 9 ογ — 0 5 σζ = 0 5 xxy = 0 9 τγζ — Ο ^ τζχ =0 A17 σχ = 0,ay = 0,σζ = 0,Txy = 0,Tyz = 0,τζχ =0 6 A18 σχ = 0,σγ = 0,σζ=0,Txy = 0,Tyz = 0,τζχ =0 A19 σχ = 0,σγ = 0,σζ = 0,Txy = 0,Tyz = 0,τζχ =0 A 20 σχ=0,ay = 0,σζ=0,Txy=0,Tyz = 0,τζχ =0 A21 σχ = 0,ay = 0,σζ = 0,τχγ = 0,τγζ = 0,τζχ =0 7 A 22 (演算方法 1) Gx=1.5[GPa] A 22 (演算方法2) σχ= —1.5[GPa] 8 A 23 σχ = 0,oy = 0,σζ=0,Txy = 0,Tyz = 0,τζχ =0 A 24 σχ = 0 ,ay = 0 ,σζ=0 ,i:xy = 0 ,Tyz = 0 ,τζχ =0 50 200824813 對屬於各區域之全部元素,使用於物性值•物理量演 异處理部14所獲得之演算處理完成之變數進行回彈分析。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第2〇圖所示之位 5置A、β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腹板面的所成 角度Θ。 第27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之扭轉角度 的圖示。 對區域Α32σχ進行演算處理的結果,相較於未進行演 10算處理時之回彈分析結果Θ為大。因此,判斷出區域A3之σ X對Θ造成大的影響,由其結果,判斷出為了使回彈變化量 在臨界值以下,可變化區域A3之〜的值。 第28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Α4、Α5之扭轉 角度的圖示。 15 對區域Α4進行演算處理的結果,相較於對區域Α5進行 演算處理的結果Θ較大,且相較於未進行演算處理時回彈分 析結果Θ較大。因此,判斷出區域八4之〜相較於區域八5之口 X對Θ造成大的影響,由其結果,判斷出為了使回彈變化量 在6¾界值以下,比起區域Α5可變化區域Α4之σχ的值。 2〇 第29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Α6〜Α9之扭 轉角度的圖示。 對區域Α6、Α7、Α8、Α9進行演算處理的結果,相較 於未進行演算處理時回彈分析結果θ較小且接近〇。因此, 判斷出區域Α6、Α7、Α8、Α9之應力〜對❸造成大的影響。 25 第30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Α10〜Α14之 扭轉角度的圖不。因此,對區域A1G〜Α14進行演算處理的 t果中,胃區域All進行演算處理日夺,相較於未進行演算處 理日寸回彈分析結果Θ為最小。因此,判斷出區域Αιι之應力 51 200824813 對Θ造成大的影響。 第3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Α15〜Α17之 ίΐί度Γ圖示。因此,對區域Α15〜Αΐ7進行演算處理的 、、口士,j區域Α16進行演算處理時,相較於未進行演算處 ΐΐΐ之回彈分析結果θ為最小。因此,判斷出區域Α16之應 力對Θ造成大的影響。
第32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M〜am之 扭轉角度的圖示。將區域A16分割成區域A18、A19、A2〇 A21並對分割後之各區域進行回彈分析。因此,對區域 士 A]1進行、’貝异處理的結果中,對區域A20進行演算處 理時,相較於未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分析結果Θ為最小。 因此,判斷出區域A20之應力對θ造成大的影響。如此,藉 由首先在大區域中特定出影響度大的區域,然後在該範圍 中進一步進行區域分割與演算處理以調查影響度,而可有 15效地特定出回彈產生的主要因素。 第34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改變特定區域a22的演 算方法時之扭轉角度的圖示。因此,於演算方法2的情況, 相較於未進行演算處理的情況及演算方法1的情況之回彈 分析結果Θ為最小。因此,判斷出對選擇之區域A22利用使 20應力分布接近以演算方法2置換後的σχ,可謀求θ的降低。 第3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特定區域Α23、Α24之扭 轉角度的圖示。此處,區域Α23、Α24係為對每個板厚方向 之積分點指定者,且此處以使用積分點數為5點之分析進行 檢討。積分點號碼係由内表面(衝頭側)朝外表面(母模 25 側)依序賦予號碼1〜5。區域All中,板厚方向之中央面的 積分點3以外的全部積分點(積分點1、2、4、5)作為區域 A23。又,區域All中,將板厚方向之中央面的積分點3作 為區域A24。依據第35圖的結果,區域A23與區域A24之回 52 200824813 彈分析結果大致相同’且板厚方向之中央面以外的積分點 (積分點1、2、4 ' 5)與板厚方向之中央面的積分點3的影 響大致相同。如此’利用對母個板厚方向之積分點指定區 域’可區分板厚方向(表裏)之彎曲應力的影響與板厚方 5 向中央面之面内應力的影響,以調查影響度。 [實施例2] 第3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析之對象的 帽型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36 (a)圖係其立體圖,第36 10 (b)圖係其斷面圖,帽型斷面係左右對稱形狀。所使用之 衝頭的寬度為80mm,成形高度為80mm,被加工材的寬度 為 100mm 〇 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析 ,係依據有限元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ραμί5 STAMP。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0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考慮帽型斷面的對 稱形狀’如第27 (b)圖所示針對2分之1的區域利用對稱條 件予以分析。且藉由板殼元素模擬模具(母模、衝頭、壓 °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分析。母模及衝頭之間 隙與板厚相同為1.6mm。摩擦係數輸入〇·ΐ5,折彎荷重設定 為 1 Oton。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36(b)圖所 不之位置點回彈分析前後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張開量A 25 d。所謂的回彈量,此處係指張開量Δ(1。 於表2中顯示了特定區域之演算處理後的變數,與用以 分析和張開量之關係的檢討事例。表2中顯示特定區域與演 异處理中加入變更之變數。 53 200824813 〔表2〕 檢討 事例 特定區 域 經演算處理之變數 9 全部的 元素 σχ = 5χσχ〇 5 ay = 5xay〇 5 σζ=5χσζ〇 ? Tx y —5 ^Tx y 〇 5 Ty z —5 ^Ty z 〇 5 T z x == 5 z x 〇 10 全部之 元素的 積分點5 σχ = 5><σχ〇,σΥ = 5χσΥ〇,σζ=5><σζ〇, Tx y —5 ^Tx y 〇 J Ty z —5 y z 〇 J T z x — 5 z x 〇 • 在事例9首先將元素號碼最小的1個元素作為特定區域 ,以演算變更應力成分而進行回彈分析,且依據元素號碼 5 小的順序反覆相同分析,並對全部元素進行分析。 在事例10首先將元素號碼最小的1個元素之積分點5作 為特定區域,以演算變更應力成分而進行回彈分析,且依 據元素號碼小的順序反覆相同分析,並對全部元素的積分 點5進行分析。 10 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變成分 表不為((JX〇 ’(Jy〇 ’ CJZ〇,TXyQ ’ TyZ〇 ’ TZXQ )、( εχ〇 ’ SyQ ’ εζ〇,y • xy〇,γγζ〇,γζχ〇),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分表示為 (Οχ,(Jy,CJZ,TXy,Tyz,ΤΖχ )、( εχ,gy,εζ,Yxy,yyZ,Ύζχ ) ο • : 15 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塑 - 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壓製成形分析部11之輸入值。演算 '後之應力或應變輸出為演算結果檔案。 對屬於各區域之全部元素,使用於物性值•物理量演 算處理部14所獲得之演算處理完成之變數進行回彈分析。 20 第37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中,於檢討事例9所得之全部元 素之張開量Ad中,依據Ad的大小順序表示全部元素中之5 54 200824813 %元素者。據此,可了解到對Ad產生較大影響之元素隽中 於衝頭肩部R附近的區域。 ”木 弟38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中,於檢討事例所得之八部 元素之張開量Ad中,依據Ad的大小順序表示全部元素中之 5 元素者。據此,可了解到對Ad產生較大影響之元素集中 於縱壁部中央附近的區域。 ' [實施例3] 第39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回彈分析對象之帽型斷 10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39 (a)圖係其立體圖,第39 (b) 圖係其斷面圖,且係由腹板面WO、侧壁Wl、W2、及翼板 Fl、F2所構成。 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析 ’係依據有限元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m_ 15 STAMP。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〇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 模具(母模、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 分析。母模及衝頭之間隙與板厚相同為L6mm。摩擦係數 20 輪入〇·15,折彎荷重設定為600kN。 第4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面形狀零件 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之圖示,第40 (a)圖係其立體圖, 第40 ( b )圖係其斷面圖。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4〇 (a)圖所 25示之位置A、B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腹板面 所成的角度Θ。所謂回彈量,此處係指角度θ。 在特定部位決定的程序中,由被加工物之有限元素資 料基於曲率,選擇、分割用以實施演算處理之區域。使用 55 200824813 曲率算定程式,由壓製成形分析結果讀入被加工物之元素 資訊、節點座標值,算定被加工物的曲率,且將曲率0 〇1 以上之元素不予以顯示,而對翼板·腹板面·縱壁之各區域進 行分割。又,具有高低差之縱壁如第41圖所示,被分割成3 5個區域A35〜A37。若檢視壓製成形後之各區域的應力層級 ’由於具有高低差之縱壁的應力層級較高,因此判定且選 擇第41圖所示之區域A35〜A37作為演算處理對象。
在演算處理程序中,將由成形分析而得之應力或應變 所輸出的檔案,以具有檔案輸入步驟之演算處理程式取入 10 ,就第41圖所示之區域A35〜A37於各區域對區域所屬元素 的積分點藉由演算步驟實施以下的演算。 σχ=0,cjy=〇,σζ=0,Txy二〇,Tyz=〇,τζχ=〇, εχ=εχ〇 ^ 8y=sy〇 ^ εζ=εζ〇 ^ yxy = yxy0 . Yyz = Yyz〇 ^ γζχ = γ ζχο ? 15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灸成分表示為(σχ〇 ’ σΥ〇,σζ0,τχγ0,xyz〇,Τζχ〇 )、( s 〇 εζ0 ’ YxyO ’ Yyz〇 ’ γζχ〇) ’演异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刀表示為(σχ,ay,σζ,τχγ,τγζ,τζχ)、( εχ,〜,^,γ ,丫 ^ ’ 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20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成形條件輸入程序之輸入值。 灣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演算=果槽案 輪出。 ' 在回彈分析程序中,將於演算處理程序所得之演算結 果檔案輸入至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m_stamp^: 25實施回彈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於區域分割數中反覆進行各區域之演算處理、回彈分析。 將所得之各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4G圖二示之 伋置A、B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取求位置A、6之斷面之 56 200824813 腹板面所成的扭轉角度〇,作為回彈量。 第42圖係顯示以斷面評估回彈分析結果所得之扭轉角 度Θ之結果^此,切行演算處理的情況,及對區域A35 〜A37進行演算處理的結果中,對區域A35進行演算處理的 .5十月況,扭轉角度變成最小。因此,判斷出區域A35之應力對 • 扭轉角度^產生較大的影響。 〔實施例4〕 • * 了演算處理’進行與實關3相_計算。在演算處 10理程序中,將成形分析所得之應立及應變所輸出的樓案, 以具有檔案輸入步驟之演算處理程式取入,就第“圖所示 之,域A35〜A37於各區域對區域所屬元素之板厚方向最 表裏侧的積分點藉由 >貝异步驟實施以下的演算。 σχ=0,σχ=0,σζ=〇,Ly=〇,Tyz=〇,τζχ=〇, 5 εχ~εχ〇 5 εγ-εγ〇 ? εζ=εζ〇 , γ^ = γ^〇 , γγζ = γγζ0 ^ γζχ = γ ζχ〇 5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_ 全成分表示為(GxG ’ ’ σζ〇 ’ Txy〇 ’ τγζ〇,τζχ〇 )、( εχ〇,εΎ〇 ’ εζ0 ’ 丫xyO ’ YyzO ’ ΥζχΟ ) ’ >貝异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分表示為(A ’ ’ σζ ’ Ay ’ τγζ,τζχ )、( εχ,εΥ,εζ,γχγ,γ r yZ,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成形條件輸入程序之輸入值。 、' 演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演算結果檔案 輸出。 25 第4 3圖係顯示以斷面評估回彈分析結果所得之扭轉角 度(板厚方向最表裡側之積分點)θ的結果。據此,未進行 演算處理的情況,及對區域Α35〜Α37進行演算處理的結果 中,對區域Α35進行演算處理的情況,扭轉角度變成最小。 57 200824813 因此,判斷出區域A35之應力對扭轉角度0產生較大的影響 〔實施例5〕 5 第44圖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壓製成形品之被加工 物的例子之立體圖與斷面圖。所第44圖所示,分析對象之 被加工物為帽型斷面形狀零件。 首先,依據有限元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 體LS-DYNA進行分析處理,來作為壓製成形分析處理。並 10使用板厚1.4mm、拉力強度59OMPa級之高強度鋼板資料作 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模具(母模、衝 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分析。母模間隙 為0mm。摩擦係數輸入0·1,成形荷重設定為1400kN。 用以執行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之程式,係將壓製 15成形分析而得之應力及應變所輸出的檔案取入作為輪入資 訊’且為了進行演算處理而分割被加工物的區域。 第4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將第44圖所示之被 加工物於X方向分為1〇等分,且於γ、z方向以一定的曲率 刀割日守之为剎區域的立體圖。此處,於屬於各區域之元素 20的全部積分點,藉由演算步驟實施以下的演算。 σχ - 〇,σ产 〇,σζ = 0,τχγ = 〇,Tyz = 〇,Τζχ 二 〇, εχ-^χ〇 5 By=8y〇 ^ εζ=εζ〇 ^ Yxy = yxy0 ^ Yyz = yy2〇 , γζχ = γ zxO 5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25 變成分表示為(σχ〇,cTy〇,σζ〇,TxyQ,,τζχϋ)、^ ’ ho ’ YxyO ’ γγζ〇,γζχ〇),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分表示為(σχ,^,σζ,ixy,Tyz,τζχ)、(εχ,ε7,εζ,γχγ,γ yZ,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58 200824813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輸人於壓製成形分析處理之軟 體LS-DYNA的輪人值。演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播案輸 出步驟以演算結果檔案輸出。 / 回彈分析處理係使用上述之軟體LS-DYNA。將上述之 5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執行程式的輸出結果輸入於軟紅 S -DYNA以實施回彈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紐力隱式法之彈 性分析。以區域分割數反覆進行在各區域的演算處理、 彈分析 第4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前後之斷面a 10及注目點B之Z方向變位的回彈量的圖示。第47圖係顯示本 發明之-實施例中在進行演算處理後之各區域之回彈量的 輪廓線圖。该輪廓線圖係藉由軟體LS_DYNA之輸出資料, 利用後處理軟體LS_PREP〇ST所得者。由第47圖,可特定出 回彈量大的區域C為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15 [實施例6] 對象零件係為第44圖所示之形狀及尺寸之帽型斷面 狀零件。 > 、首先,於壓製成形分析,使用上述之軟體LS-DYNA。 20並使用板厚L4mm、拉力強度590MPa級之高強度鋼板資料 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模具(母模、 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分析。母模間 隙為0mm。摩擦係數輸入0J,成形荷重設定為14〇〇]^^。 用以執行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之程式,將壓製成 25形分析而得之應力及應變所輪出的職取人作為輸入資訊 ,且為了進行演算處理而分割被加工物的區域。分割成第4 5圖所示之各區域,且對屬於各區域之元素的全部積分點藓 由演算步驟實施以下的演算。 q 59 200824813 σχ=0 9 σγ=0 ? cfz=0 5 Txy—〇 5 %z=〇 5 τζχ—0 5 εχ=εχ0,εγ=εγ〇,εζ=εζ0,γχγ = γχγο ’ Yyz=Yyz〇,γζχ = γ ζχΟ 9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5 變成分表示為(σχ0,σ7〇,σζ〇,uxy0,Tyz〇 ’ τζχ〇)、( εχ〇,^ ,εζ〇,γχγ〇,γγζ〇,γζχ〇),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分表不為(Gx ’ Gy ’ ’ TXy ’ Tyz ’ ΤΖΧ )、( ,Sy ’ ’ Yxy,γ
yz,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於軟體LS-DYNA所輸入的值。 10 演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演算結果檔案 輸出。 於回彈分析處理係將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執行程 式之演算結果檔案,再度輸入於軟體LS-DYNA而實施回彈 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此處,對於各個區域,反覆進行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 理程式之演算處理,及軟體LS-DYNA之回彈分析。 第4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各區域輪廓線顯 示回彈影響度之立體圖。 、 將第46圖所示之回彈前後屬於斷面a之注目點6之2方 2〇向變位作為回彈量。此處,定義回彈影響度=回彈量—各分 割區=積MOOO+H)作為常規化之值的回彈影響度,且將 =演算處理後之各區域的回彈影響度以後處理軟體顯示 成弟48圖所示之輪廓線圖。藉由第48圖,可特定出回彈量 大的區域D為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者’上述卿影響錢分_域而常規化後的例子 言产疋特:ft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寬度、特徵 特:尺寸 ':厚:拉力強度之任~者除之後的值 :以使‘ 特徵尺寸而求取回彈影響度,可定量地判斷被加工體的尺 60 25 200824813 寸對回彈產生的影響,而可更容易地判斷特定的部位減 對策。例如,以長度方向之特徵尺寸標準化後之回彈影塑 度顯示較橫向方向更大的值時,可容易獲得將凹溝的开^ 於長度方向延伸者可更減少回彈量等之資訊。 5 x ’目料響度可讀廊義㈣朗速度或遷料力 除算後的值。藉由以如此之變數進行輪廊線顯示,為了減 少回彈量,不只是提供了對被加工物形狀的對策,也提供 了對壓製成形條件之定量判斷:歸,而可採取對特定部位 之壓製成形條件的對策。 10 在上述中,說明了以輪廓線顯示來作為回彈量、及回 彈影響度的表示方法’但是,也可將回彈量等利用向量表 示、以棒等3次元物體表示,或藉由眾知之表示方法予以顯 不° 可使用 LS-PREPOST、HyperView、Animat〇r、Meta-p 15 ost等作為輪廓線表示之後處理程式。 [實施例7] 第4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析對象之帽型 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49 (a)圖係其立體圖,第49 (b 20 )圖係其斷面圖,且係由腹板面WO、側壁W1、W2、及置 板FI ^F2所構成。 ” 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析 ,係依據有限元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M-STAMP。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2 5 y 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〇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 模具(母模、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 分析。母模及衝頭之間隙與板厚相同為1.6mm。摩擦係數 61 200824813 輸入0·15,折彎荷重設定為600kN。 第5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面形狀零件 之斷面位置輿扭轉角度之圖示,第50 (a)圖係其立體圖, 第50 (b)圖係其斷面圖。 5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50 (a)圖所 示之位置A、B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腹板面 所成的角度Θ。所謂回彈量,此處係為扭轉角θ。 第51圖係顯示被加工物回彈後的應力分布之圖示。物 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係基於第51圖所示之由回彈分 10析部12所得之應力分布,選擇應力層級中前5%高的區域。 第5 2圖係顯示依據被加工物回彈後之應力分布所選擇 後的區域之圖示。第52圖中,係顯示以應力層級前5%高所 選擇後的區域R10。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於屬於如此選擇之區域 15的元素之全部積分點執行以下的演算。 σΧ 0 ’ dy — 0,σζ — 0,TXy = 0,TyZ = 0,Τζχ = 0, εχ—εχ0,εγ=εγ0,εζ=εζ0,γχγ = γχγ〇,γγζ = γγζ〇,γζχ = γ ζχΟ y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2〇 變成分表示為(σχ。,Gy〇,σζ〇,Txy〇,TyzQ,Τζχ())、(εχϋ,^ ’ ho ’ Yxy〇,,γζχ()),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分表示為(σχ,〜,σζ,TXy,Tyz,τζχ)、(εχ,εΥ,εζ,γχγ,γ yz,yZx)。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壓製分析處理之軟體pam_j§ta 25 MP之輸入值。演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 演算結果槽案輸出。 使用上述之軟體PAM-STAMP作為回彈分析處理。將上 述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執行程式之輸出結果輸入至 62 200824813 軟體PAM-STAMP而實施回彈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 式法之彈性分析。 思 第53圖係比較未進行演算處理之回彈量,與進行演曾 5處理時之回彈量的圖示。據此可明瞭,藉由對第52圖所選 擇之區域R10的演算處理而降低了回彈量,且可特定出第$ 2圖所示之選擇區域R10為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實施例8] 1〇 ^第54圖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帽型斷面形狀零件之 ,面位置與翼板彈起量的圖示。第54 (a)圖係其立體圖, 弟54⑴圖係其斷面圖。回彈量為回彈前後之斷面A之端 點的變位,亦即翼板之彈起量。 在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
=,係依據有限元素法使賴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 •STAMP。回彈分析係湘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成料卞、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〇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㈣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 柄具(母模、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 2〇 t析。母模及衝頭之間隙與板厚相同紅6麵。摩擦係數 輪入0.15,折彎荷重設定為6〇〇kN。 第55,中’第55 (a)圖係顯示被加工物之回彈前的應 二布第55(b)圖係顯示被加工物之回彈後的應力分布 應弟56圖Γ第% U)圖係顯示被加工物之回彈前與後的 25 :力差#第%㈤圖係顯讀據應力差所選擇之區域的圖 衫56®中_不了以應力層級前5%高所選擇之區雕 63 200824813 級之前5%高的區域R11。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14對屬於如此選擇出之區 域的元素之全部積分點執行以下的演算。 σχ=0’σ,〇,σζ=0’τχ,〇,ν=〇 τζχ=〇, 5 ,h,xy0,γγζ=γ_,γζχ = γ zxO ?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之應力成分、 應變成分表示為(σχ0,9,σζ0,,Tyz。,τζχ(〇、(εχ。,ε y〇 ’ εζ〇 ’ Yxy0 ’ γγζ〇 ’ γζχ()) ’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10 分表示為(σχ,σΥ,σζ,ixy,τγζ,τζχ)、u,εζ,h,γ
yz ’ 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壓製分析處理之軟體pAM_STA MP之輸入值。演异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 演算結果檔案輸出。 15 使用上述之軟體PA Μ - S TA Μ P作為回彈分析處理。將上 述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執行程式之輸出結果輸入至 軟體PAM-STAMP而實施回彈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 式法之彈性分析。回彈量為回彈前後之斷面Α的端點變位, 亦即翼板的彈起量。 2〇 第57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比較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之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圖示。據此可明 瞭’藉由對第56圖所選擇之區域rii的演算處理而降低了回 彈量’且可特定出第56圖所示之選擇區域R11為回彈產生原 因部位。 [實施例9] 第5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析對象之帽型 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58 (a)圖係其立體圖,第58 (b 64 25 200824813 )圖係其斷面圖,且係由腹板面貨0、側壁WbW2、及翼 板FI、F2所構成。 ” ,壓製成形分析部11及回彈分析部12所進行之數值分析 係依據有限it素法使用既存之板成形模擬分析軟體pAM_ 5 STAMP。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式法之彈性分析。 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〇MPa級之高 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又,藉由板殼元素模擬 模具(母模、衝頭、壓料板)的形狀,並假設為剛體進行 分析。母模及衝頭之間隙與板厚相同為16mm。摩擦係數 10輸入〇·15,折彎荷重設定為600kN。 第5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面形狀零件 =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之圖示,第59 (a)圖係其立體圖, 第59 (b)圖係其斷面圖。 將所得之結果以後處理軟體取得構成在第59圖所示之 15位置A、B之斷面的點之座標值,且求取斷面之腹板面所成 的角度Θ。所謂回彈量,此處係為角度㊀。 第60圖係顯示第1及第2被加工物壓製成型後狀態量分 布的,不。第60(a)圖所示之第1被加工物係藉由第1成形條 件之壓製成形品,第60(b)圖所示之第2被加工物係藉由與第 成幵/ ir、件之至少1個元素相異的第2成形條件的壓製成形 品。第60圖係為了於形狀上增加變化而加上凹溝作為第以皮 加工物的相異成形條件元素。 第61圖係第1及第2被加工物壓製成形後之狀態量差的 ,不。第62圖係顯示依據狀態量差之選擇區域的圖示。如 25第61圖所示,藉由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程式,對全部 區域求取第1及第2被加工物之應力差,如第62圖所示,將 其應力差之前10%高的部分作為選擇區域。 執行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 65 200824813 理執行程式,將上述選擇區域分割作為演算對象區域,並 對第1被加工物中選擇之各區域所屬之元素的全部積分點 進行以下的演算處理。 σχ=0,σγ=0,σζ=0,Txy=0,Tyz=0,τζχ=0, 5 εχ=^χ〇 5 8y=8y〇 ^ εζ=εζ0 . yxy = yxy0 5 γγζ = γγζ〇 ^ γζχ = γ ζχΟ 9 此處,經選擇之區域之積分點中演算前應力成分、應 變成分表示為(σχ〇,σΥ〇,σζ〇,τχγ〇,Tyz〇,τζχ〇)、( εχ〇,sy0 ’ εζ〇 ’ γχγ〇,γγζϋ,γζχ〇),演算處理後之應力成分、應變成 10 分表示為(σχ,σγ,σζ,τχγ,τγζ,τζχ )、( εχ,,εζ,γχγ,γ yz ’ γζχ)。板厚原封不動地使用演算處理前的值,彈性係數 、塑性係數原封不動地使用壓製分析處理之軟體PAM—STA ΜΡ之輸入值。演算後之應力或應變值藉由檔案輸出步驟以 演算結果檔案輸出。 15 使用上述之軟體pam-stamp作為回彈分析處理。將上 述之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執行程式之輸出結果輸入至 摩人體PAM-STAMP而實施回彈分析。回彈分析係利用靜力隱 式法之彈性分析。 μ將相對於第59圖所示之斷面A的斷面B之扭轉角作為 2〇回彈里。第63圖係顯示比較未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 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圖示。據此可明瞭,藉由對 第62圖所選擇之區域的演算處理而降低了回彈量,且可特 定出第62圖所示之選擇區域為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25 [實施例10] 第6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析對象之帽型 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第64 (a)圖係其立體圖,第64 (b )圖係其斷面圖,且係由腹板面、側壁卜2、及翼板卜2 66 200824813 所構成。成形條件係使用板厚1.6mm、拉力強度780MPa級 之高強度鋼板資料作為金屬板的性狀。壓製成形分析部11 之數值分析係使用有限元素法LS-DYNA,回彈分析部12之 回彈分析係使用有限元素法LS-DYNA。 第6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置換之凹溝與應力分 布之資料表的圖示。於本實施例中,使用具有3個形狀的凹 溝與應力分布。 第6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被加工體之區域分割
的圖不。如圖所示,被加工物之凹溝與應力分布之形狀於 1〇 I配置的區域中,將形狀區域分割成可配置的數目以符合 第65圖所不之形狀。又,在經分割的區域中,將位置號碼 編號成n= 1、2、...、n。 第6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卫體之指定區域全 15 20 =形狀及應力配置後之圖示。第68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 回:ί斷::置與扭轉量之圖示。此處,將該扭轉量作為 w渾置。再者,於去 妝能θ* 、進订凹溝及應力等之置換處理的初期 狀恕,回彈量為5.6〇mm。 弟69圖係本發明 ^ 置凹溝及應力的圖干貫_中於被加工體之減區域配 碼)所示㈣置,^於被加謂之n=1@1 (初期位置號 配置凹溝與應力的情凹溝的情況、喊應力的情況、 使用的形狀為第叫^^雜值分析,_級討事例1。 回彈量對凹溝置換 不之形狀N〇.A12w3d (深度3mm), 為5.58mm、5.64mm、^力置換、凹溝及應力置換而言分別 5.62mm 〇 弟70圖係本發明♦ 中配置凹溝及應力摘中,於被加玉體之指定區域 位置號碼)所示的=於被加工體之n = 2@i (第2個 情況、配置凹溝與應六,就配置凹溝的情況、配置應力的 ^…力的情況進行數值分析,以作為檢討 67 25 200824813 ^ 5 事例2。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及應力置換而 言分別為5.57mm、5.64mm、5.62mm。如此,回彈量在未 滿容許值的情況等,可就位置號碼依序進行檢討。 第7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配置回彈量最小之一個 凹溝等之圖示(第1回彈量降低對策)。於被加工體之n = be st@l所示的位置,就配置凹溝的情況、配置應力的情況、 配置凹溝與應力的情況進行數值分析,以作為檢討事例3。 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及應力置換而言分別 為5.22mm、4.26mm、4.03mm。如此,於1個位置進行置換 • 10 處理情況下回彈量最小時,有28%的回彈量受到改善。 第72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回彈量最小之1個凹溝 等之配置上,配置第2個凹溝等之圖示。於被加工體之η = 1@2、n = best@l所示的位置,就配置凹溝的情況、配置應 力的情況、配置凹溝與應力的情況進行數值分析,以作為 15 檢討事例4。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及應力置 換而言分別為5.21mm、4.34mm、4.11mm。如此,為了於1 個凹溝等之配置的最佳例中配置第2個凹溝等而進行置換 處理時,有27%的回彈量受到改善(第2回彈量降低對策) • 0 20 鼇 、心 第73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回彈量最小之1個凹溝 等之配置上,配置第2個凹溝等之圖示。於被加工體之n = 2@2、n = best@l所示的位置,就配置凹溝的情況、配置應 力的情況、配置凹溝與應力的情況進行數值分析,以作為 檢討事例5。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及應力置 25 換而言分別為5.23mm、4.32mm、4.09mm。如此,於1個凹 溝等之配置的最佳例中進行於第2個位置號碼配置第2個凹 溝等之置換處理時,有27%的回彈量受到改善。如此,回 彈量在未滿容許值的情況等,可就位置號碼依序進行檢討 68 200824813 第74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11 次配置凹溝等之圖示。且係於配置1個凹溝等時,在回彈量 最小的位置n = best@l之其次,配置第2個凹溝等且進行η 5 次所謂的回彈量最小之位置n = best@2之置換處理的例子 ,以作為檢討事例6。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 及應力置換而言分別為3.22mm、1.60mm、1.51mm。如此 ,η次探尋最佳位置而進行反覆置換處理時,有73%的回彈 量受到改善。 10 再者,於第74圖所發現之η個位置,對置換成與第74圖 相異形狀No:A12w3d (深度4mm)的情況進行檢討,以作 為檢討事例7。此時,回彈量對凹溝置換、應力置換、凹溝 及應力置換而言分別為3.20mm、1.54mm、1.46mm。如此 ,η次探尋最佳位置而進行反覆置換處理時,有74%的回彈 15 量受到改善。 第75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配 置實際凹溝的圖示。於第74圖所示的位置,配置實際的凹 溝而進行數值分析,以作為檢討事例8。如第74圖所示,於 配置小凹溝處,即使配置實際的大凹溝,回彈量為1.6mm 20 ,有72%的回彈量受到改善。如此,基於上述凹溝等之配 置位置的檢討,即使配置實際的的凹溝時,也可獲致同等 回彈的降低。 有關上述之事例1〜8之回彈的結果顯示於表3。 69 200824813 〔表3〕 事例 特徵 回彈 h [mm] 凹溝 應力 凹溝與應力 0 無凹溝 5.60 5.60 5.60 1 n=l@l 5.58 5.64 5.62 2 n=2@l 5.57 5.63 5.60 3 n=best@l 5.22 4.26 4.03 4 n=l@2 5.21 4.34 4.11 5 n=2@2 5.23 4.32 4.09 6 n=best@n 3.22 1.60 1.51 7 凹溝 A12w3d -> 4d 3.20 1.54 1.46 8 實際凹溝配置 1.60 1.60 1.60 如此,本發明可特定出回彈產生位置,也可算出其對 策。 5 如上所舉的例子,本發明之回彈產生部位特定裝置係 使用習知實際的裝置對回彈進行檢討,且藉由數值分析而 可特定出回彈產生部位。又,藉由對被加工物之回彈影響 度定量地進行分析,進一步顯示其資訊而視覺地予以捕捉 ,而可容易地特定出回彈產生原因部位。更,本發明也可 10 提供被加工物之回彈對策。 如此,本發明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係使用習 知實際之裝置,利用數值分析對回彈進行檢討而可特定出 回彈產生原因部位,因此可減少在成形元件之設計階段的 測試工時及費用。又,本發明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雖 15 使用習知實際之裝置進行回彈的檢討,但可藉由數值分析 特定出回彈對策位置,因此可大幅地減少在成形元件之設 計階段的測試工時及費用。 又,如本發明之裝置由於可期待適用於被加工物之全 部,因此對產業界而言可帶來莫大的利益。 20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態樣只不過是舉來作為典型例而已 70 200824813 5 ,其各實施態樣之構成要件的組合、其變形及變化對熟知 該項技藝者而言自當清楚明瞭,熟知該項技藝者自可在不 超出本發明原理及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範圍情況下 ,對上述實施態樣進行各種不同的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J m ❿1〇 第1(a)〜1(c)圖係顯示對應習知之回彈之成形元件的 斷面模式圖; 第2(a)〜2(d)圖係例示一習知方法之立體圖,該習知方 法係尋求回彈變形之產生原因之部位者; 第3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 定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壓製成形分析結果之應力分 布的輪廊線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各元素之曲率的輪廓線圖; 15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將大曲率之元素不顯示的輪 摩線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依據曲率進行區域分割者;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例中使一部分區域之應力為零之 輪靡線圖, 20 w * 層 Λ- 第9(a)、9(b)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態樣中,有限元素 法中所使用之座標系的圖示;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態樣中,被加工物之區域選 擇的例子之立體圖; 第11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25 處理之流程圖; 第12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處理之流程圖; 第13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原因部位特定裝置 71 200824813 、 5 馨 10 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處理的流程圖; 第14圖係本發明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15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 定處理之流程圖; 第16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對策位置特定 裝置之功能構成圖; 第17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特定處理之流程圖; 第18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回彈產生原因部位 特定處理之硬體構成圖; 第19 (a)、(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 析對象之帽型斷面形狀零件之圖示; 第20 (a)、(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15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之圖示; 第2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之立體圖 > 第2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4、A5之立 體圖; 20 *觀 為 ,· 簏 第2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6〜八9之 立體圖; 第24 (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0〜 A14之立體圖,第2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 區域A10〜A14之斷面圖; 25 第2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5〜A17 之立體圖; 第2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8〜A21 之立體圖; 72 200824813 第2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之扭轉角 度的圖不, 第2 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 4、A 5之扭 轉角度的圖示; 5 第2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6〜A9之 扭轉角度的圖不, 第3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0〜A14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5〜A17 10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18〜A21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22之立體 圖, 15 第3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改變特定區域A22之 演算方法時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23〜A24 之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36 (a)、36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彎 20 曲零件之斷面位置與開啟量的圖示; 第3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檢討事例9之結果的 圖示; 第3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檢討事例10之結果的 圖示; 25 第39 (a)、39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40 (a)、40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圖示; 73 200824813 弟4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 5〜A3 7 之立體圖; X 、 第4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5〜A37 之扭轉角度(全部的積分點)的圖示; 5 第4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特定區域A35〜A37 之扭轉角度(厚度方向最表裏的積分點)的圖示; 第4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〆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例子的 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4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區域分 1〇割之例子的立體圖; 弟4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之斷面位 置/ w主目點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4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被加工物之各區 域輪廓線表示回彈量之例子的立體圖; 15 弟4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被加工物之各區 域輪靡線表示回彈影響度之例子的立體圖; 第49 (a)、49(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表示 被加工物之例子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第5〇 (a)、50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 面开》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圖示; 第5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工物回彈後之 應力分布的圖示; 第5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依據被加工物回彈 後的應力分布戶斤選擇之區域的圖不, 25 第5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之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比較圖; 第54 (a)、5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帽型斷 面形狀零件之斷面位置與翼板彈開量的圖示; 74 200824813 第55 (a)、55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 工物回彈前、後應力分布之圖示; 第56 (a)、56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依據 被加工物回彈前後應力差的分布及依據應力差所選擇之區 5 域的圖示; 第5 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 的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之回彈量的比較圖; 第58 (a)、58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 工物之例子的立體圖與斷面圖; • 10 第59 (a)、59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被加 工物之斷面位置與扭轉角度的立體圖; 第60 (a)、60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1 及第2被加工物壓製成形後之狀態量分布的圖示; 第6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1及第2被加工物 15 壓製成形後之狀態量差的圖示; 第6 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依據狀態量差之區 域選擇,的圖示; 第6 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未進行演算處理時 • 的回彈量,與進行演算處理時的回彈量的比較圖; 20 第64 (a)、64 (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回彈分 析對象之帽型斷面形狀零件的圖示; • ^ 第6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置換之凹溝與應力分 - 布之貢料表的圖不, 第6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被加工體之區域分割 25 的圖示; 第6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之指定區域全 部配置形狀及應力的圖示; 第68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定義斷面位置與扭轉量的 75 200824813 10 15 圖不, 第6 9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 置凹溝及應力的圖示; 第70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於被加工體 班ηπ、生立产l 叹、夺日疋區域配 置凹溝及應力的圖示; 第7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配置回彈量最 一 溝等的圖^ /、之-個凹 第7 2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回彈量最小之— 的配置中,配置第2個凹溝等的圖示; 第73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回彈量最小之— 的配置中配置第2個凹溝等的圖示; 第74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被加工體的指 η次凹溝等的圖示;及 第75圖係於本發明實施例之被加工體的指定 實際凹溝等的圖示。 品/配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之指定區域配 個凹溝等 個凹溝等 疋區域配置 1 製品之一部分 15 @#成形資料生成部 2 孔 16 槽案收納部 3 狹缝 18 成形條件輸卩 10Α 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 19 回彈量輸出晝面 10Β 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 21 部分殘餘應力除去處理部 10 C 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 90 電腦 11 壓製成形分析部 90 A 電腦 12 回彈分析部 91 CPU 14 92 記憶體 物性值•物理量演算處理部 93 顯示器 76 200824813
94 輸入裝置 95 硬碟 96 外部記憶裝置 97 NIC 98 印表機 99 網路 100 程式 A 斷面 A1〜A9 區域 A10 翼板 All 縱壁 A12 腹板 A13 縱壁 A 14 翼板 八15〜滿區域 A35—A37 A105 〜A107區域 B 斷面 C 區域 D 區域 F1 糞板 F2 翼板 R10 區域 S101 〜S108 步驟 S201 〜S208 步驟 S 301 〜S 309 步驟 S401 〜S409 步驟 S 501 〜S 507 步驟 W0 腹板面 W1 侧壁 W2 側壁 77

Claims (1)

  1. 200824813 十、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5 件,以!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异處理步驟,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 —對别述壓製成形品之一部分之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 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回彈ΐ异出步驟,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出回彈量。 0 2·如申请專利範圍第j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則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形係數、塑性係數、應 力的成分值及應變的成分值。 3·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更 包含有藉由改變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且反覆進行前述演 π處理步驟及回彈量异出步驟,而特定出於前述回彈量 為最小牯,或與在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 下之回彈量之差為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 的步驟。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更包 20 含有藉由改變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及/或 $述r處理,且反覆進行前述演算處理步驟及回彈量 算出步驟,而特定出於前述回彈量為最小時,或與在不 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下之回彈量之差為 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的步驟。 25 5·如中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78 200824813 鈾述一部份之區域係複數區域,且就各個區域同時進行 前述演算處理。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 前述演算處理步驟係分割前述回彈量為最小之區域,直 .5 到經分割之區域的大小為指定值以下,並就該經分割之 各個區域,對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寅 算處理之步驟。 馨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係一個以上之元素或計算單位劃分。 1〇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鈾述一部份之區域係一個以上之積分點。 9· 一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15 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前述成形資料,以算出回 • 彈量;及 演算處理部,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 r 心述壓製成形品之—部分之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 . 貞料巾之至少—個’進行演算處理,並於前述回彈分析 • . 20 部,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 10. 2申請專職圍第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中 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_係數、塑性係數、應 力的成分值及應變的成分值。 “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回彈產生原@特定裝置, 79 200824813 5 其中刚述决錢理部係藉由改變前述-部份之區域且 反覆進行算料述演算處理的結果及回彈量,而特定出 於前述回彈4為最㈣,或與料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 進行回彈料下之哪量之差為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 性值及物理量。 一
    10 15
    12· ^申料利範圍第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中 $述遺异處理部係藉由改變前述物性值及物i里量、及/ 或前述,算處理,且反覆輯算^前述演算處理得結果 及回彈量,吨定•前述㈣量為最小時,或與在不 進行可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下之回彈量之差為 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 13.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中 則述-部份之區域係複數之區域,且就各個輯同時進 行前述演算處理。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處理部係分割前述回彈量為最小之區域,直到 經分割之區域的大小為指定值以下,且就經分割之各個 區域,對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 理。 15. —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以下程序 者: 壓製成形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程序’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20 200824813 中’對w述壓製成形品之—部分之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 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回彈畺异出私序,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出回彈量。 W ‘ 5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其中 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形係數、塑性係數、應 力的成分值及應變的成分值。 • I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 式,更包含有藉由改變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且反覆進行前 10 述演异處理程序及前述回彈量算出程序,而特定出於前 述回彈量為最小時,或與在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 回彈分析下之贈量之差為最A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 及物理量的程序。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更包 15 含有藉由改變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_個及/或 _ w述〉冑錢理,且反覆進行前述演算處理程序及前述回 彈量算出程序,而特定出於前述回彈量為最小時,或與 r 在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下之回彈量^ ‘ 差為表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的程序。 • 2G 19.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其中 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係複數區域,且就各個區域同時進行 前述演算處理。 *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其中 丽述演算處理程序係分割前述回彈量為最小之區域,直 81 200824813 到經分割之區域的大小為指定值以下,並就該經分割之 各個區域,對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 鼻處理之程序。 21· —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係可與用以數值分析壓製 5 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之成形資料及回彈量 的數值分析程式進行資料之輸入輸出,且可於電腦執行 以下程序者: 取得資料程序,係由前述數值分析程式取得前述成 形資料; 10 /貝异處理程序’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中,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一部分之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 量中之至少1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回彈量异出程序,係輸出前述演算的結果至前述數 值分析程式,且使其算出前述回彈量。 15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更包 含有藉由改變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且反覆進行前述演算 處理程序及前述回彈量算ίΒ程序,而特定出於前述回彈 量為最小時,或與在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 析下之回彈量之差為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 20 量的程序。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 式,更包含有藉由改變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 個及/或前述演算處理,且反覆進行前述演算處理程序 及前述回彈4算㈣序,崎W於祕轉量為最小 82 200824813 時,或與在不進行前述演算處理而進行回彈分析下之回 彈量之差為最大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的程 序。 24. —種記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申請專利範 圍第15至23項中之任1之轉產生原因特定程式者: 25· —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步驟,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中,就前述壓置成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前 述曲率及/或角度分割成形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 個區域,對在判定為依據前述成形資料進行演算處理之 一部分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 處理;及 ' 回彈ϊ异出步驟,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出回彈量。 #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其中 前述演算處理步驟可對前述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前 述分割區域之至少一個積分點中之前述物性值、物理量 變數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27·如申明專利範圍第25或26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 法,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係數、塑性 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更包 83 200824813 含有藉由改變前述一部份之區域,且反覆進行前述” 處理步驟相彈量算出步驟,崎定出於前相彈^ 最小時之前麵域、魏值及物理量的步驟。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方法,更包 5 妈藉由改變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及/或 f述演算處理,且反覆進行前述演算處理步驟及回彈量 异出步驟,而特定出於前述回彈量為最小時之前述區 域、物性值及物理量的步驟。 30. -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包含有: 1〇 壓製細彡分析部’倾值分㈣製成狀《條件 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部,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就有 關前述壓f卿品計算轉及/或肖度,且依據前述曲 率及/或角度刀副成形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個區 15 域,對在狀為㈣前述成形資料進行演算處理之-部 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變數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 處理;及 回彈刀析口P,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 量。 Μ 31·2請專利翻第3G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中 别述曲率及/或歧相對大的魏分聽域之物性值及 物理ΐ ’係im#率及/或肖度相對大的前述分割區域 中之至夕個和分點的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 32·如申清專利耗圍第3〇或31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 84 200824813 :數其::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係數 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 前述演算處理部及前述贿分析部藉由改變前2中 2之=,且反覆進行算出演算處理的結果及回彈:部 丽述演算處理部而可特定出回彈量為最小里 域、物性值及物理量。 、別述區 10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裝置,其 則述演异處理部及前述回彈分析部藉由改變前述f中 值及物理量及/或前述演算處理,且反覆進行以算= 算處理的結果及回彈量,前述演算處理部而可特定出T 彈量為最小時之前述區域、物性值及物理量。 回 35. —種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以下。 者·· ^序 15 壓製成形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程序,係對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就 有關别述壓製成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前述 曲率及/或角度分割成形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個 20 區域,對在判定為依據前述成形資料進行演算處理之一 部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 理;及 回彈量算出程序,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 回彈量。 85 200824813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冑冑式,其中 前述演算處理程序係對前述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的前 述分割區域之積分點中之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變數之 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5
    10 37·二種哪產生·狀《,係可與用讀值分析壓製 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算纽製成形之成形資料及回彈^ 的數值分析程式進行資料之輸人輸出1可於電腦執t 以下程序者: 丁 取得資料程序,係由前述數值分析程式取得前 形資料; % 演算處理程序,係於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中’就前述壓製成形品計算曲率及/或角度,且依據前 述曲率及/或角度分割成形品之區域,並就經分割之各 口區域,對在判定為依據前述成形資料進行演算處理之 邛分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瞀 處理;及 回彈ϊ算出程序,係輸出前述演算的結果至前述數 值刀析程式,且使其算出前述回彈量。 38· ^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回彈產生原因特定程式,其中 2 V “π處理耘序係對前述曲率及/或角度相對大的前 述刀剎區域之積分點中之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變數之 至夕一個以上,進行演算處理。 f5己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中請專利範 圍第35至37項中任_項之電腦程式者。 200824813 40· —種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包含有·· 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 演算處理步驟,係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5 中’業已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 量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回彈量算出步驟,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0 出回彈量;及 顯示步驟,係於各個區域顯示前述經算出之回彈 10 量。 41·如申请專利範圍第4〇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中前 述演算處理步驟可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業 已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一部分積分點之物 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15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或41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 Φ 中前述顯示步驟於前述各個區域輪廓線顯示前述經算 出之回彈量。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中前 •一 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為板厚、彈性係數、塑性係數、應 • · 20 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4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中前 述顯示步驟係於前述各個區域,顯示前述經算出之回彈 量以前述各區域之面積除後的值。 4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中前 87 200824813 述顯示步驟係於前述各區域,顯示前述經算出之回彈量 以前述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寬度、特徵高度、 特徵板厚、拉力強度中之任一者除後的值。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0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方法,其中前 5 述顯示步驟係於前述各區域,顯示前述經算出之回彈量 以衝頭速度或壓料力除後的值。 47. —種回彈影響度顯示裝置,包含有: 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 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10 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前述成形資料,算出回彈 量; 演算處理部,係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 業已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量 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且於前述回彈分析部,依 15 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及 顯示部,係於前述各個區域顯示前述經算出之回彈 量。 4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裝置,其中前 述演算處理部係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業已 20 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一部分積分點之物性 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或48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裝置,其 中前述顯示部於前述各個區域輪廓線顯示前述經算出 之回彈量。 88 200824813 50. 如申明專利賴第47項之哪影響度顯 述物性值及物理i魏厚、彈性係數、 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示裝置,其中前 塑性係數、應力
    10 51·如申凊專利範圍第47項之回彈影響度顯 述顯示部係於前述各個區域,顯示前述經算之:彈旦 以前述各區域之面積除後的值。 里 兑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 述顯示部係於前述各區域,將前述轉、量: 述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寬::里, :厚、拉力強度中之任一者除後的值,顯二= 前 5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裝置,直中前 述顯示部係於前述各區域,將前雜^之回彈量^ 頭速度或壓料力除制值,輪廓線顯示於前述顯示部。 15 54.種回彈衫響度顯示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以下程序 者·· 整製成形分析程序,餘值分龍製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演异處理程序,係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2〇 中’業已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的物性值及物理 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回彈量算出程序,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 回彈量;及 顯示程序,係於前述各個區域,將前述經算出之回 200824813 彈量顯示於顯示部。 5
    10 5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式,其令前 述演算處理㈣舞前越製成形品之成職料中 已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部分積分點之物 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见如:請專利範圍第54或55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式,其 中前述顯示程序於前述各個區域輪廓線顯示 曾、 出之回彈量。 汀如申請專職㈣54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式,复卜 ,顯神序係於前述各_域,顯示前述轉出之回= 量以前述各區域之面積除後的值。 15
    见如申請專鄕㈣54項之轉料度顯林式, 述=示程序係於前述各區域,_前述經算出切= 以别述壓製成形品之特徵長度、特徵寬度、特徵里 特徵板厚、拉力強度中之任一者除後的值。 X 59·如申請專利第54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式,复 中 述顯示程序係於前述各區域,顯示前 、πτ則 α出之回彈吾 以衝頭速度或壓料力除後的值。 里 60. -種回彈轉錢隸式,射細叫值 形之成形條件以算出Γ讀成形品之___ = 形分析程式、用以數值分析該成形資料 衣 00 Μ异出回彈晋的 回彈量分析程式、及用以輪廓線顯示該 ' 程式,進行資料之輸出輸入,且可於電腦執疒、 20 200824813 取得程序,係由前述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得前述成 形資料; 演算處理程序,係對前述成形資料中,經分割前述 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 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輸出程序,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前述回 彈分析程式;及 輪廓線顯示程序,係將前述回彈分析程式於各個區 域算出之前述回彈i,於前述後處雜式予讀廓線顯 示。 6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〇項之回彈影響度顯示程式,其中前 述演算處理程序可對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中,業 刀述壓製成形品之各區域之一部分積分點之物 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個,進行演算處理。 62·:種記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54至61項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者。 63·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步驟,餘值分析㈣成形之成形條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 一第1回彈量算出步驟,係依據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 化貝料’以异出哪後之魏輯的各侧性值及物理 量資料; 演算處理步驟,係於存在有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 之至少-錄指定值為大之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 91 200824813 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第2回彈量算出步驟,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 果’進一步算出回彈後之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值及物理 量資料。 ^ 5 64·如申清專利範圍第63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方 法’其中前述演算處理步驟於存在有回彈前後之壓製成 开>〇口的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1個的差較指定值 • 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的至 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10 65·如申明專利範圍第63或64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方法,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行係數、塑 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66·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部,純值分析難成狀成形條件 15 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籲 轉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前述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 量;及 處理’係於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量中之至少 ;2〇 旦^車父指定值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及物理 貝料巾之至個’進行演算處理,並於前述回彈分 析。P,依據刖述演算處理的結果,更算出回彈後之複數 區域的各個回彈量。 67·如申凊專利範圍第66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 置,其中前述演算處理部於存在有回彈前後之壓製成形 92 200824813 的物ί生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個的差較指定值 為大的區_,對舰域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 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 队如中4專利範圍第66細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5 裝置’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行係數、= 性係省、應力之成分i、及應變之成分值。 69.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 0 程序者: 壓製成形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之成形仏 10 件以獲得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木 第1回彈量算出程序,係依據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 形資料’算出轉後之複數區域的各個物性值及物理量 資料; t處理私序,係於存在有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 15 之至夕個車乂‘疋值為大的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 • 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個,進行演算處理; 第2回彈!异出程序,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 ^回彈後之複數區域的各個物性值及物ίϊ量資料。 乂 7G•如中請專利範圍第6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 2〇 式’其中刖述决减理程序於存在有轉前後之壓製成 形品的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個的差較指 定值為大的區域時,_區域之物錄及物理量資料中 的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 71. -種回喊生原因雜特練式,係可與用讀值分析 93 200824813 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盘 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的壓製成形分析 程式;及用以數值分析該成形_與複數區域之各個物 • 性似物理«料’料^彈量與轉狀複數區域 5 之各條性值及物理4㈣_彈分析程式,進行資料 之輸出輸入,且可於電腦執行以下程序者: 取得程序’係由前述贿分析程式取得前述回彈後 馨 之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 演算處理㈣,係於存在㈣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中 之至夕個較指定值為大之區域時,對該區域之物性值 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輸出程序,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前述回 彈分析程式。 7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1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 15 式,更包含有由前述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得前述回彈 • 前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的步驟,且前述 /貝开處理步驟於存在有前述回彈前後之壓製成形品之 • ‘ ⑯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少-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 ^ 的區域4,對該區域之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之至少一個 . 20 進行演算處理。 73·如申明專利範圍第69至72項中任一項之回彈產生原因 特疋轾式,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係 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74. —種記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如申請專利 94 200824813 範圍第69至73項之任-項之電腦程式。 75·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包含: 第1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第1成形條件, 以算出第1成形資料; 5 第2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與前述第1成形 條件之至少一個相異之第2成形條件,以算出第2成形資 料; 演算處理步驟’係於前述第1及第2成形資料之複數 區域之各個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中,存在有物性值及物 10 理1的貢料中之至少一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 時,對該區域之前述第1成形資料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 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回彈s异出步驟,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出回彈量。 15 7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5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方 法,其中A述成形條件,係鋼板的形狀及性狀、模具形 狀、及壓製條件。 7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5或76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方法’其中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係數、塑 2〇 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78.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置,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第1成形條件,以算 出第1成形㈣’且數值分析與該第1成形條件之至少-個相異之第2成形條件,以算出第2成形資料; 95 200824813 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前述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 量;及 >貝异處理部,係於前述第i及第2成形資料之複數區 域之各個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中,存在有物性值及物理 5 量的資料中之至少-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時,對 該區域之前述第域形資料之物性值及物理量的資料中 之至夕個,進行演算處理,且於回彈分析部,依據該 演算處理的結果,算出回彈量。 7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8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裝 ίο 置’其中前述成形條件係鋼板的形狀及性狀、模具形狀 及壓製條件。 8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8或79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 裝置,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係數、塑 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15 81· -種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以下 程序者: 第1壓製成开々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第1成形條件, 以算出第1成形資料; 第2壓製成形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與前述第1成形 20 條件之至少一個相異之第2成形條件,以算出第2成形資 料; 演算處理程序,係於前述第1及第2成形資料之複數 區域之各個物性質及物理量資料中,存在有物性值及物 理量的資料中之至少_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的區域 96 200824813 時,對該區域之前述第“形資料 資料中之至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值及物理量的 出:量算出程序’係依據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算 5 82_ — 10 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式,係可盘用 壓製成形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 值刀析 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錢物;品之成形資料與 裎穴·乃八t 里貝枓的壓製成形分析各式,及用讀好㈣細彡_ 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以算出哪量 u。個物 之各個物性值及物理量㈣的叫彳之稷數^域 之輸出輸人者,且可於電腦執行以外序^ ·進订貝料 取得第丄成形資料程序,係由前述壬壓製成形分析程 式取得第1成形資料; 15
    20 取得第2成形資料程序,偉士 乂 係由則述壓製成形分析程 式數值分析與前述第i成形條件之至少一個相異之第2 成形條件,以取得第2成形資料; 演算處理程序,係於存在有前述第!及第2成形資料 之複數區域之各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物性值及物 理量資料之至少一個的差較指定值為大之區域時,對該 區域之前述第1成形資料之物性值及物理量資料中之至 少一個,進行演算處理;及 輪出程序,係將前述演算處理的結果輸出至前述回 彈分析程式。 8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2項之回彈產生原因部位特定程 97 200824813 式’其中前述成形條件係鋼板的形狀及性狀、模具形狀 及壓製條件。 8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1至83項之任一項之回彈產生原因 部位特定程式,其中前述物性值及物理量係板厚、彈性 5 係數、塑性係數、應力之成分值、及應變之成分值。 85. —種記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81至84項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 86. —種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法,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步驟,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品之成形 10 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係於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 料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少_部分之區域,算出以指 定之資料置換該選定區域之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 分布中之至少一個的置換成形資料;及 15 縛量算出步驟,係數值分析前述置換成形資料, 以异出回彈量。 8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6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法,其中 係改變前料定區域之位置缝量,而反覆進行前述置 換成形貢料產生步驟及前述回彈量算出步驟。 20 88·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6或87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 法,更包含有判斷前述回彈量是否在指定值以下之步 驟。 8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8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法,其中 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係將用以提供指定值二下 200824813 之回彈量之一個或複數個區域的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 應力分布中之至少一個,以該經置換之指定的資料予以 置換’且更改變前述選定區域之位置或數量,而反覆進 • 订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及前述回彈量算出步驟。 、 9〇 j. 1 ’申請專利範圍第86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法,更包 合有以指定之區域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的 步戰’且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步驟係就以前述指定之 區域所分割之區域的全體,算出前述置換成形資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6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方法,其中 10 月1J述指定之資料於前述各選擇區域中,係形狀及應力分 布中之至少1個相異者。 92· —種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包含: 壓製成形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品之成形條 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15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係於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Φ 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產生以指定 之資料將該選定區域之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分布 中之至少一個置換後的置換成形資料;及 雇* .回彈分析部,係數值分析前述置換成形資料,以算 :20 出回彈量。 9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2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其中 係反覆改變前述選定區域之位置與數量,且使前述置換 成形資料產生部算出前述置換成形資料,並使前述回彈 分析部算出回彈量。 99 200824813 9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2或93項之回彈對策位置 置,其中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係判斷 : 否在指定值以下。 W洋里疋 95·如申睛專利範圍第94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事置 係反覆使前述置換成形:歸產生部將“提供指I值 以下之回彈量之—個或複數個區域的形狀、與該^區 ==刀布中之至少—個’以該經置換之指定的資料 料置換4更改變前述選定區域之位置或數量,並使 爾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算出前述置換成形資料 10 前述回彈分析部算出回彈量。 ' 9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2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技置,其中 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部係以指^之區域分割前述壓 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且就赠述指定之_所分割之 區域的全體,產生前述置換成形資料。 15 9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2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裝置,其中 前述指定之資料於前述各選擇區域中,係形狀及勤分 布中之至少一個相異者。 98· -種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係可於電腦執行以下程序 者: 20 壓製成形分析程序,係數值分析壓製成形品之成形 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序,係於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 料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少一部分之區域,算出以指 定之資料將該選定區域之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分 100 200824813 布中之至J -個置換後的置換成形資料;及 回彈量算出程序,係數值分析前述置 以算出回彈量。 驭小貝科, 5
    10 15
    20 ".=:_第98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係改1產域之位置與數量,反覆執行前述置換成形 貝枓產生耘序及前述回彈量算出程序。 100·如申Μ專利範圍第98或99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 式,更包含判斷前述回彈量是否在指定值以下之程序王 肌如:請專圍第⑽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复 中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序係將用以提供指定值二 下之回彈量之—個或複數個區域的形狀、與該選定區域 之應力分布中之至少—個,以該經置換之指定的資料予 以置換’且更改變前簡定區域之位置或數量,而反覆 執行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序及前述回彈量算出程序。 1〇2·如申請專利範15第98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更包 含有以指定之區域分割前述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的 程序,且前述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序係就以前述指定之 區域所分割之區域的全體,產生前述置換成形資料。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8項之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其中 珂述指定之資料於前述各選擇區域中,係形狀及應力分 布中之至少一個相異者。1〇4—# 種回彈對策位置特定程式,係可與數值分析壓製成形 扣之成形條件以算出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料的壓製成 101 200824813 形分析程式、及數值分析该成形資料以算出回彈量之 彈分析程式,進行資料之輸入輪出者,且可於電腦執行°· 取得成形資料程序,係由前述壓製成形分析程式取 得成形資料; 5
    10 置換成形資料產生程序,係於壓製成形品之成形資 料中,選定壓製成形品之至少一部分的區域,算出以指 定之資料置換該選定區域之形狀與該選定區域之應力 分布中之至少一個後之置換成形資料;及 輸出程序’係將别述置換成形資料輸出於前述回彈 分析程式。 105·—種圯錄媒體,係可由電腦讀取,且記錄有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98至104項中任一項之程式。
    102
TW096132255A 2006-08-31 2007-08-30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influence degree display method,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portion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measure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their devices, and their programs TW20082481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6314A JP4724626B2 (ja) 2006-08-31 2006-08-31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44351A JP4418449B2 (ja) 2006-09-08 2006-09-08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69253A JP4344375B2 (ja) 2006-09-29 2006-09-29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68855A JP4308239B2 (ja) 2006-09-29 2006-09-29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影響度表示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71097A JP4418452B2 (ja) 2006-10-02 2006-10-02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70693A JP4418451B2 (ja) 2006-10-02 2006-10-02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対策位置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4813A true TW200824813A (en) 2008-06-16
TWI336274B TWI336274B (zh) 2011-01-21

Family

ID=3913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2255A TW200824813A (en) 2006-08-31 2007-08-30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influence degree display method,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portion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measure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their devices, and their programs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767234B2 (zh)
EP (1) EP2058062A4 (zh)
KR (1) KR101088115B1 (zh)
CN (2) CN102708222B (zh)
BR (1) BRPI0716142B1 (zh)
CA (1) CA2662109C (zh)
MX (1) MX2009002150A (zh)
TW (1) TW200824813A (zh)
WO (1) WO20080267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7108B (zh) * 2016-11-01 2017-09-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硏究發展中心 線上即時金屬板材輥軋曲彎成形回彈補償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62109C (en) * 2006-08-31 2013-07-30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display of degree of effect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location of cause of occu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position of measure against springback, apparatuses of these, and programs of these
JP4410833B2 (ja) * 2007-12-25 2010-02-0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分析方法、その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2371464B1 (en) * 2008-12-25 2018-12-05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of analyzing cause of springback
US20110295570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heet Metal Forming Failure Prediction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FR2971598B1 (fr) * 2011-02-14 2013-03-08 Total Sa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e la tenue mecanique d'un ouvrage.
JP5765014B2 (ja) 2011-03-30 2015-08-1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解析方法
JP5821403B2 (ja) * 2011-08-22 2015-11-2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対策効果確認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289953A1 (en) * 2012-01-24 2013-10-31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Self-optimizing, inverse analysis method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s
JP6044191B2 (ja) * 2012-08-31 2016-12-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抑制対策方法および解析装置
JP6064447B2 (ja) 2012-08-31 2017-01-2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抑制対策部品製造方法
JP6060591B2 (ja) * 2012-09-26 2017-01-1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要因特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4122695A1 (ja) * 2013-02-08 2014-08-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解析方法
TWI619564B (zh) * 2014-06-26 2018-04-01 新日鐵住金股份有限公司 壓製成形品之製造方法及壓製模具
MX2017009261A (es) * 2015-01-26 2017-10-11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Metodo de estimacion de la region generadora de defectos de forma superficial, metodo de estimacion de la region de la fuente de defectos de forma superficial, dispositivo de estimacion de la region generadora de defectos de forma superficial, dispositivo de estimacion de la region de fuente de defectos de forma superficial, programa y medio de registro.
CN105183970B (zh) * 2015-08-31 2018-06-2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框肋零件中无下陷连续弯边的回弹补偿方法
JP6519639B1 (ja) 2017-12-07 2019-05-2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変動要因部位特定方法
KR102326768B1 (ko) * 2018-01-30 2021-11-15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강성 향상 위치 특정 방법, 및 프레스 성형 시스템
KR102370794B1 (ko) * 2018-03-28 2022-03-04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레스 성형품의 설계 방법, 프레스 성형 금형, 프레스 성형품 및 프레스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2364201B1 (ko) * 2018-03-28 2022-02-16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레스 성형품의 강성 향상 방법, 프레스 성형 금형, 프레스 성형품 및 프레스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2163021B1 (ko) * 2018-09-28 2020-10-07 대주코레스(주) 차량용 중공형 알루미늄 범퍼빔의 프레스 성형해석 방법
JP6683269B1 (ja) 2019-02-01 2020-04-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変動要因部位特定方法
US20220118501A1 (en) * 2019-02-14 2022-04-2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Situ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In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CN110059426B (zh) * 2019-04-24 2023-05-12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件回弹优化方法
JP6841295B2 (ja) * 2019-05-22 2021-03-10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乖離要因部位特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705146B (zh) * 2019-09-16 2021-06-01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ansys-apdl语言的考虑张力载荷的大方坯连轧变形预测方法
JP7243657B2 (ja) * 2020-02-14 2023-03-2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形状変化予測方法
JP6888703B1 (ja) * 2020-02-14 2021-06-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形状変化予測方法
CN112800551B (zh) * 2020-12-24 2023-05-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复杂形状结构件形性协同控制方法
CN112949000B (zh) * 2021-02-26 2022-08-0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构件残余应力反演方法
CN117648825B (zh) * 2024-01-25 2024-05-03 天津世亚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板回弹量估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3445A (en) * 1964-06-23 1967-08-01 Case Inst Of Technology Digitally controlled metal forming
US3352136A (en) * 1965-03-22 1967-11-14 Conrac Corp Metal forming machine
US3474650A (en) * 1967-05-19 1969-10-28 Ind Metal Prod Corp Straightening machine
US3860803A (en) * 1970-08-24 1975-01-14 Diecomp Inc Automat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progressive dies
US3821525A (en) * 1972-03-16 1974-06-28 Conra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d tube bending
US6825698B2 (en) 2001-08-29 2004-11-30 Altera Corporation Programmable high speed I/O interface
US4430879A (en) * 1981-06-12 1984-02-14 Hurco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press brake
AT374706B (de) * 1982-06-07 1984-05-25 Haemmerle Ag Verfahren zum blechbiegen und biegeeinrichtung zur ausuebung des verfahrens
CH654761A5 (fr) * 1984-02-03 1986-03-14 Beyeler Machines Sa Presse-plieuse dont le dispositif de pliage permet un controle continu de l'angle de pliage de la piece a plier.
US4819467A (en) * 1986-09-17 1989-04-11 Cincinnati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press brake
US4802357A (en) * 1987-05-28 1989-02-07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springback in a workpiece
US4864509A (en) * 1987-09-29 1989-09-05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press brake
DE3739173A1 (de) * 1987-11-19 1989-06-01 Feintool Int Holdi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egen von werkstuecken
FR2630358B1 (fr) * 1988-04-21 1993-12-10 Picot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e controle du retour elastique, lors du cintrage d'un element allonge tel que tube
US4947666A (en) * 1988-09-16 1990-08-14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an elongate workpiece
US4989439A (en) * 1988-11-17 1991-02-05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Springback stretch press
JPH0713847Y2 (ja) * 1990-02-16 1995-04-0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プレスブレーキの曲げ角度検出装置
CA2069189C (en) * 1991-08-12 1998-04-14 Aerostructur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veloping complex tool shapes
US5275031A (en) * 1992-06-05 1994-01-04 Stark Manufacturing, Inc. Bend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752898B2 (ja) * 1993-06-16 1998-05-1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V曲げ加工における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角度計測装置
BE1007424A5 (nl) * 1993-08-27 1995-06-13 Lvd Co Adaptief plooien.
US5345803A (en) * 1993-08-30 1994-09-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justable tube b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970701599A (ko) * 1994-03-29 1997-04-12 안자키 사토루 프레스브레이크(press brake)
EP0752290B1 (en) * 1994-03-29 2001-10-24 Komatsu Ltd. Automatic mold bending corner depth amount compensating method
JP3471418B2 (ja) 1994-05-16 2003-1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残留歪の除去方法
JPH0810851A (ja) 1994-06-30 1996-01-16 Kobe Steel Ltd 金属板のプレス成形方法
EP0769336B1 (en) * 1994-07-08 2003-01-29 Amada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bending with press brake and press brake for use therein
US5528504A (en) * 1994-08-22 1996-06-18 Avco Corporation Equivalent thickness bending analogy for integrally stiffened structures
US5761940A (en) * 1994-11-09 1998-06-09 Amada Company,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backgaging and sensor-based control of bending operations
FI951826A0 (fi) * 1995-04-13 1995-04-13 Kvaerner Masa Yards Oy Boejningsanordning foer aluminiumprofil
JP3431049B2 (ja) * 1995-04-27 2003-07-2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曲げ加工機
DE19521369C2 (de) * 1995-06-12 2000-06-29 Trumpf Gmbh & Co Bearbeitungsmaschine zum Umformen von Werkstücken
JP3548971B2 (ja) * 1995-11-16 2004-08-04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押出し形材の曲げ加工方法
JP3741474B2 (ja) * 1996-02-23 2006-02-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曲げ加工機における曲げ順番選定方法および選定装置
JP3734315B2 (ja) * 1996-08-26 2006-01-1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
DE69712775T2 (de) * 1996-10-29 2003-02-06 Komatsu Mfg Co Ltd Biegewinkelkorrekturverfahren und so hergestellte biegepresse
JPH10296339A (ja) * 1997-04-24 1998-11-10 Toyo Koki:Kk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A2221324A1 (en) * 1997-11-17 1999-05-17 Eagle Precision Technologies Inc. Tub be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1179433A (ja) * 1997-12-19 1999-07-06 Amada Co Ltd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この曲げ加工システム
US6708541B1 (en) * 1998-08-10 2004-03-23 Masateru Matsumot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gle of bend, method of bending,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gle of bend
JP4313890B2 (ja) * 1999-04-28 2009-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予測方法
FR2796320B1 (fr) * 1999-07-13 2001-10-05 Amada Europ Sa Presse plieuse a precision amelioree
EP1083403A1 (de) * 1999-09-08 2001-03-14 Bystronic Laser AG Verfahren sowie Anordnung zum Ermitteln des Biegewinkels von Werkstücken
US6205366B1 (en) * 1999-09-14 2001-03-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applying the radial return method to the anisotropic hardening rule of plasticity to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es
KR100519521B1 (ko) * 1999-10-07 2005-10-05 무라타 기카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굽힘기계 및 그 운전방법
DE60133722T2 (de) * 2000-01-17 2009-05-14 Amada Co., Ltd., Isehara Messeinrichtung für eine, einen Zuschnitt bearbeitende Maschine
DK1120176T3 (da) * 2000-01-24 2005-08-15 Bystronic Laser Ag Fremgangsmåde til regulering af en kantpresses slag
CA2422753C (en) * 2000-09-21 2007-11-27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Steel plate excellent in shape freezing property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US6522979B1 (en) * 2000-10-18 2003-02-18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Fluid cell process modeling
JP4700801B2 (ja) * 2000-12-07 2011-06-15 株式会社アマダ 曲げ加工方法
JP3801466B2 (ja) * 2001-07-17 2006-07-26 株式会社東洋工機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
JP2003033828A (ja) 2001-07-23 2003-02-04 Toyota Motor Corp 金型モデル成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00941B2 (ja) 2001-09-10 2007-10-31 スズキ株式会社 塑性加工における金型形状の最適化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最適化支援用プログラム
US6748788B2 (en) * 2001-09-26 2004-06-15 Kobe Steel, Ltd. Method for bending metal plate
AT411022B (de) * 2002-02-27 2003-09-25 Juricek Christian Dipl Ing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der biegewinkelfehler beim gesenkbiegen
JP4352658B2 (ja) 2002-05-29 2009-10-28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解析方法
US7027048B2 (en) * 2002-05-31 2006-04-11 Ugs Corp. Computerized deformation analyzer
US7415400B2 (en) * 2002-10-15 2008-08-19 Livermore Softwa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signing a die to stamp metal parts to an exact final dimension
JP2004337968A (ja) 2003-05-19 2004-12-02 Nissan Motor Co Ltd プレス成形品のスプリングバック量測定方法
JP4590834B2 (ja) * 2003-07-07 2010-1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面品質評価装置及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DE50309604D1 (de) * 2003-09-11 2008-05-21 Autoform Engineering Gmbh Bestimmung eines modells einer geometrie einer blech-umformstufe
JP4833531B2 (ja) * 2003-11-11 2011-12-0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加工装置、プレス成形加工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205450A (ja) 2004-01-22 2005-08-04 Nissan Motor Co Ltd 成形型の型面形状修正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130714B1 (en) * 2004-06-11 2006-10-31 Cessna Aircraft Company Method of predicting springback in hydroforming
JP4631335B2 (ja) * 2004-07-21 2011-02-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の形状決定方法
JP2006051256A (ja) 2004-08-13 2006-02-23 Oki Seisakusho:Kk 傘立て
JP2006075884A (ja) * 2004-09-10 2006-03-23 Nippon Steel Corp プレス成形加工システム、プレス成形加工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ITPR20040088A1 (it) * 2004-12-13 2005-03-13 Schiavi Macchine Ind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determinazione dello spessore o del ritorno elastico di un pezzo piegato con una pressa piegatrice.
JP5329087B2 (ja) * 2005-06-30 2013-10-30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部材の設計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681420B2 (ja) * 2005-10-19 2011-05-11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形状凍結性に優れた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プレス金型
US7464011B2 (en) * 2006-01-26 2008-1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ddendum and binder surfaces of springback compensated stamping dies
US8990028B2 (en) * 2006-02-01 2015-03-24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Fracture prediction method, device, a program arrangement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therefor
JP4894294B2 (ja) 2006-02-27 2012-03-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解析方法
JP4739147B2 (ja) 2006-08-28 2011-08-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形状不良要因特定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A2662109C (en) * 2006-08-31 2013-07-30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of occur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display of degree of effect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location of cause of occurence of springback,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of position of measure against springback, apparatuses of these, and programs of these
JP4886527B2 (ja) * 2007-01-17 2012-02-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金型モデルデータの修正方法
ITMI20080005A1 (it) * 2008-01-02 2009-07-03 Alenia Aermacch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piegatura di tubi
US7584637B2 (en) * 2008-01-10 2009-09-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Be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nding a metal objec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7108B (zh) * 2016-11-01 2017-09-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硏究發展中心 線上即時金屬板材輥軋曲彎成形回彈補償方法
US10596609B2 (en) 2016-11-01 2020-03-24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on-line real-time metal sheet roll b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5927A (zh) 2014-08-20
CN102708222A (zh) 2012-10-03
MX2009002150A (es) 2009-03-12
EP2058062A1 (en) 2009-05-13
BRPI0716142A2 (pt) 2013-09-17
CA2662109C (en) 2013-07-30
CN103995927B (zh) 2017-01-04
KR20090046906A (ko) 2009-05-11
CA2662109A1 (en) 2008-03-06
EP2058062A4 (en) 2015-05-27
KR101088115B1 (ko) 2011-12-02
US9767234B2 (en) 2017-09-19
BRPI0716142B1 (pt) 2020-02-04
WO2008026777A1 (fr) 2008-03-06
CN102708222B (zh) 2014-11-26
US20180075177A1 (en) 2018-03-15
US20100005845A1 (en) 2010-01-14
TWI336274B (zh) 201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4813A (en)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influence degree display method, springback occurrence cause portion identifying method, springback measure position specifying method, their devices, and their programs
Noti et al. Behavior-based machine-learning: A hybrid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human decision making
US20170220905A1 (en) Feature grouping normalization method for cognitive state recognition
Alaraj et al. Evaluating Consumer Loans Using Neural Networks Ensembles
Anantha et al. Utilisation of fuzzy logic and genetic algorithm to seek optimal corrugated die design for CGP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JP5068783B2 (ja)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087015A (ja)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nsal et al. Ranking decision making unit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lgorithm into PCA-DEA
J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loading path for the tube-hydroforming process
Lin et al. Sequence planning and tool selection for bending processes of 2.5 D sheet metals
Meira-Machado Inference for non-Markov multi-state models: an overview
Singh Modified expression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dual hesitant fuzzy se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JP4308239B2 (ja)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影響度表示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Meira-Machado Smoothed landmark estimators of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Uddin et al. Forecasting the Long Term Economics Status of Bangladesh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from 2016-2036
Jeong et al. An operator splitting method for pricing the ELS option
JP4418449B2 (ja) スプリングバック発生原因部位特定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TW200809605A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critical variables
Montazeri-Pour et al. Constitutive description of severely deformed metals based on dimensional analysis
Alaraj et al. Evaluation of Consumer Credit in Jordanian Banks: A Credit Scoring Approach
Bhatt et al. Prediction of formability for sheet metal component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echnique
Quesada et al.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for FEM simulation of sheet metal stamping processes
Amico et al. Simulation methodology for collateralized debt and real options: A new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real options of investment using binomial tree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Khairullah et al. Spatial clustering strategies for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modelling of metal plasticity
Tjahjasari The Impact of Antidumping Policy on Import Volume of Steel Product in Indones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