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6168B - 粘合带或片 - Google Patents

粘合带或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6168B
CN1896168B CN2006101011210A CN200610101121A CN1896168B CN 1896168 B CN1896168 B CN 1896168B CN 2006101011210 A CN2006101011210 A CN 2006101011210A CN 200610101121 A CN200610101121 A CN 200610101121A CN 1896168 B CN1896168 B CN 1896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eet
adhesive tape
self adhesi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1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6168A (zh
Inventor
横山纯二
玉井弘宣
副田义和
池田功一
和田博
后藤阳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6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1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遮光性也可以发挥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粘合带或片。该粘合带或片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并且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该粘合带或片优选具有如下结构:以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设置遮光层的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

Description

粘合带或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带或片。
背景技术
在所谓的“手机”等中,与显示画面有关的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用粘合带或片固定,作为这样的粘合带或片,使用具有反射性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参照专利文献1~12)。
[专利文献1]特开2004-59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35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350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161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4-184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4-231736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4-231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2004-156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2004-244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开2002-249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11]特开2004-53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12]特开2002-23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具有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中,作为发挥遮光性的遮光层,使用着色成黑色的黑色层。这样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基体材料或粘合剂层可以制成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结构,但由于作为遮光层的黑色层通常由廉价的炭黑等导电性的黑色系颜料形成,故具有导电性。可是,由于上述黑色层通常形成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而不露出在表面,因此,在原封不动的状态下,不会产生导电性的问题。可是,在具有上述黑色层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上贴合具有尖锐的前端部分(例如,焊锡部分的前端部分等)的部件时,部件的尖锐的前端部分穿透粘合剂层而到达并与黑色层接触,导致导电,从而有在上述部件上产生损伤的情况,而且,由于导电,还存在对使用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装置或部件产生损伤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遮光层,也可以发挥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粘合带或片。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具有特定的表面电阻率的层作为遮光层时,粘合带或片可以有效地发挥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本发明就是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的粘合带或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并且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优选以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设置遮光层的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上述遮光层也可以是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形成的印刷层。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可以以两面被基体材料夹持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
在本发明中,遮光层可以是呈黑色的黑色层。这样的黑色层优选由混合了青色系色料、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黄色系色料的混合油墨组合物形成,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的反射率可以为60%以上此时,用于使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反射层优选的是形成在相对于遮光层的基体材料侧的面上。作为上述反射层,呈白色的白色层、或呈银色的银色层是合适的。
这样的粘合带或片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固定。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是具有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通过上述粘合带或片固定。
[发明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即使具有遮光性,也可以发挥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基体材料和在该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另外,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同时在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或Ω/sq.)以上。
这样,由于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因此具有优异的遮光性,另外,由于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因此可以发挥优异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只要为0.3%以下(0~0.3%),则没有特别限制,但越低越优选。作为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优选0.1%以下(更加优选0.05%以下),其中,优选0.03%以下(特别是0.01%以下)。
另外,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可以通过使用日立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型分光光度计”),从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测定透过到另一个面一侧的光的强度,由此来求得。
另外,在粘合带或片中,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只要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1×1012)Ω/□以上,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5×1012Ω/□以上(更加优选1013(1×1013)Ω/□以上)。该电阻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观点看,电阻率越高越优选。
另外,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Ω/□)可以使用日置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绝缘电阻试验器(型号“3154”,测定用传感器:“9185测定传感器”),在室温(20~25℃)并且50%RH的氛围下、电压:100V、电极间距离:100mm的条件下将电极的前端按压在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面上,以此状态静置60秒钟后,读取测定值(电阻值),由此而求出。另外,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表面作为粘合剂层表面时,电极的前端贯通粘合剂层,并且用接触到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的层(例如,作为遮光层的印刷层或基体材料等)程度的力将电极的前端按压在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面上,并以电极的前端至少接触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的层的状态进行测定。另一方面,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表面不作为粘合剂层表面时,以将电极的前端与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进行测定。
因此,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表面作为粘合剂层表面时,电极由于前端至少和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的层接触,并且侧面接触粘合剂层,因此,测定的电阻率为电极接触的层中的电阻率小的层的表面电阻率(即,粘合剂层的表面电阻率,或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的层的表面电阻率)。另一方面,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的表面不作为粘合剂层表面时,测定的电阻率为粘合带或片的测定面一侧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因此,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Ω/□)基本上与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的表面电阻率(Ω/□)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的结构,只要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另外,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并且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结构,则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下面的结构(1)或结构(2)。
(1)以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设置遮光层的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结构;
(2)以两个面被基体材料夹持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的结构。
(遮光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由于透过率为0.3%以下,因此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作为遮光层,重要的是具有可以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透过率。因此,作为遮光层的透过率,与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同样,重要的是为0.3%以下(0~0.3%),优选0.1%以下(更加优选0.05%以下),其中,0.03%以下(特别是0.01%以下)是合适的。
另外,遮光层的透过率由于相当于或与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一致,因此,即使不从粘合带或片中分离取出遮光层,通过测定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也可以求出遮光层的透过率。
作为这样的遮光层,只要是可以发挥遮光性的层即可,例如,可以是粘合剂层、基体材料、油墨层(印刷层等)等任意的层。在本发明中,作为遮光层,优选印刷层(特别是,形成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印刷层、或形成在基体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印刷层)。即,作为遮光层,当粘合带或片具有上述结构(1)时,优选形成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印刷层,另一方面,具有上述结构(2)时,优选形成在基体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印刷层。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至少任意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该电阻率由于是最外层、或作为最外层的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层的表面电阻率,因此,例如,以作为最外层的形态、或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设置遮光层时(例如,作为最外层形成的粘合剂层、基体材料或印刷层的情况、或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形成的印刷层的情况),粘合带或片的任意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有时相当于或与遮光层的表面电阻率一致。因此,作为遮光层,以最外层形成时、或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形成时(即,粘合带或片具有上述结构(1)的情况),重要的是,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优选5×1012Ω/□以上,更加优选1013Ω/□以上)。因此,遮光层以作为最外层或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时,优选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另外,作为遮光层,以两个面被基体材料夹持的形态形成时(即,以具有基体材料/遮光层/基体材料的层结构的形态形成时)(例如,是在基体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形成的印刷层时),由于遮光层被基体材料闭塞,因此,粘合带或片即使具有遮光层,也可以发挥优异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因此,作为遮光层,以两个面被基体材料夹持的形态形成时(即,粘合带或片具有上述结构(2)的情况),通常由于遮光层的表面电阻率不会成为问题,因此,表面电阻率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1012Ω/□以上,也可以不足1012Ω/□。
因此,作为遮光层,为印刷层(遮光性印刷层)时,可以由能够发挥遮光性的油墨组合物形成,特别是,为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印刷层(即,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印刷层)时,可以由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油墨组合物(有时也称为“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形成。另外,作为这样的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能够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层,并且可以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油墨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遮光层,优选呈黑色的黑色层。在黑色层中,所说的黑色基本上是指,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为35以下(0~35)[优选30以下(0~30)、更加优选25以下(0~25)]的黑色系颜色。另外,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a*或b*可以分别根据L*的值适当选择。作为a*或b*,例如,两者都优选-10~10(其中,优选-5~5)的范围,特别优选两者都为0或几乎为0(-2~2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可以通过色彩色差计(商品名“CR-200”,ミノルタ公司制造;色彩色差计)测定来求得。另外,L*a*b*表色系统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76年推荐的色空间,是指称为CIE1976(L*a*b*)表色系统的色空间。另外,L*a*b*表色系统在日本工业标准中,被规定为JIS Z 8729。
作为这样的遮光层的黑色层,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特性时,例如,作为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可以使用主要含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黑色系色料作为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黑色系油墨组合物而形成,但作为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优选使用混合了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色料(蓝绿色系色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色料(红紫色系色料)、以及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色料(黄色系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混合油墨组合物(有时称为“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而形成。当然,作为黑色层,在没有必要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特性时,可以不考虑导电性,使用由各种色料中适当选择的油墨组合物(黑色系油墨组合物、或混合了青色系色料、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黄色系色料的混合油墨组合物)而形成。
另外,作为这些各种色料,可以是颜料、染料等任意的色料(着色剂),但可以优选使用颜料。
另外,黑色层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特性时,也可以由主要含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和主要含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和主要含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的多层结构构成。当然,黑色层没有必要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特性时,与色料或油墨组合物的导电性没有关系,可以由主要含有青色系色料的青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和主要含有品红色系色料的品红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和主要含有黄色系色料的黄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的层的多层结构构成。
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色料(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中,作为颜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颜料),可以从例如,C.I.颜料蓝-1、C.I.颜料蓝-2、C.I.颜料蓝-3、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5、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C.I.颜料蓝-17、C.I.颜料蓝-17:1、C.I.颜料蓝-18、C.I.颜料蓝-22、C.I.颜料蓝-25、C.I.颜料蓝-56、C.I.颜料蓝-60、C.I.颜料蓝-63、C.I.颜料蓝-65、C.I.颜料蓝-66、C.I.瓮蓝-4、C.I.瓮蓝-60、C.I.颜料绿-7等青色系颜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颜料使用。在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中,作为染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染料),可以从例如,C.I.溶剂蓝-25、C.I.溶剂蓝-36、C.I.溶剂蓝-60、C.I.溶剂蓝-70、C.I.溶剂蓝-93、C.I.溶剂蓝-95、C.I.酸性蓝-6、C.I.酸性蓝-45等青色系染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染料使用。
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色料(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中,作为颜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品红色系颜料),可以从例如,C.I.颜料红1、C.I.颜料红2、C.I.颜料红3、C.I.颜料红4、C.I.颜料红5、C.I.颜料红6、C.I.颜料红7、C.I.颜料红8、C.I.颜料红9、C.I.颜料红10、C.I.颜料红11、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3、C.I.颜料红14、C.I.颜料红15、C.I.颜料红16、C.I.颜料红17、C.I.颜料红18、C.I.颜料红19、C.I.颜料红21、C.I.颜料红22、C.I.颜料红23、C.I.颜料红30、C.I.颜料红31、C.I.颜料红32、C.I.颜料红37、C.I.颜料红38、C.I.颜料红39、C.I.颜料红40、C.I.颜料红41、C.I.颜料红42、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48:2、C.I.颜料红48:3、C.I.颜料红48:4、C.I.颜料红49、C.I.颜料红49:1、C.I.颜料红50、C.I.颜料红51、C.I.颜料红52、C.I.颜料红52:2、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4、C.I.颜料红55、C.I.颜料红56、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58、C.I.颜料红60、C.I.颜料红60:1、C.I.颜料红63、C.I.颜料红63:1、C.I.颜料红63:2、C.I.颜料红64、C.I.颜料红64:1、C.I.颜料红67、C.I.颜料红68、C.I.颜料红81、C.I.颜料红83、C.I.颜料红87、C.I.颜料红88、C.I.颜料红89、C.I.颜料红90、C.I.颜料红92、C.I.颜料红101、C.I.颜料红104、C.I.颜料红105、C.I.颜料红106、C.I.颜料红108、C.I.颜料红112、C.I.颜料红114、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23、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6、C.I.颜料红147、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50、C.I.颜料红151、C.I.颜料红163、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68、C.I.颜料红170、C.I.颜料红171、C.I.颜料红172、C.I.颜料红175、C.I.颜料红17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C.I.颜料红179、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185、C.I.颜料红187、C.I.颜料红190、C.I.颜料红193、C.I.颜料红202、C.I.颜料红206、C.I.颜料红207、C.I.颜料红209、C.I.颜料红219、C.I.颜料红222、C.I.颜料红224、C.I.颜料红238、C.I.颜料红245、C.I.颜料紫3、C.I.颜料紫9、C.I.颜料紫19、C.I.颜料紫23、C.I.颜料紫31、C.I.颜料紫32、C.I.颜料紫33、C.I.颜料紫36、C.I.颜料紫38、C.I.颜料紫43、C.I.颜料紫50、C.I.瓮红1、C.I.瓮红2、C.I.瓮红10、C.I.瓮红13、C.I.瓮红15、C.I.瓮红23、C.I.瓮红29、C.I.瓮红35等品红色系颜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颜料使用。
在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中,作为染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染料),可以从例如,C.I.溶剂红1、C.I.溶剂红3、C.I.溶剂红8、C.I.溶剂红23、C.I.溶剂红24、C.I.溶剂红25、C.I.溶剂红27、C.I.溶剂红30、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溶剂红58、C.I.溶剂红63、C.I.溶剂红81、C.I.溶剂红82、C.I.溶剂红83、C.I.溶剂红84、C.I.溶剂红100、C.I.溶剂红109、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21、C.I.溶剂红122、C.I.分散红9、C.I.溶剂紫8、C.I.溶剂紫13、C.I.溶剂紫14、C.I.溶剂紫21、C.I.溶剂紫27、C.I.分散紫1、C.I.碱性红1、C.I.碱性红2、C.I.碱性红9、C.I.碱性红12、C.I.碱性红13、C.I.碱性红14、C.I.碱性红15、C.I.碱性红17、C.I.碱性红18、C.I.碱性红22、C.I.碱性红23、C.I.碱性红24、C.I.碱性红27、C.I.碱性红29、C.I.碱性红32、C.I.碱性红34、C.I.碱性红35、C.I.碱性红36、C.I.碱性红37、C.I.碱性红38、C.I.碱性红39、C.I.碱性红40、C.I.碱性紫1、C.I.碱性紫3、C.I.碱性紫7、C.I.碱性紫10、C.I.碱性紫14、C.I.碱性紫15、C.I.碱性紫21、C.I.碱性紫25、C.I.碱性紫26、C.I.碱性紫27、C.I.碱性紫28等品红色系染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染料使用。
另外,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色料(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中,作为颜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颜料),可以从例如,C.I.颜料橙31、C.I.颜料橙43、C.I.颜料黄1、C.I.颜料黄2、C.I.颜料黄3、C.I.颜料黄4、C.I.颜料黄5、C.I.颜料黄6、C.I.颜料黄7、C.I.颜料黄10、C.I.颜料黄11、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3、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6、C.I.颜料黄17、C.I.颜料黄23、C.I.颜料黄24、C.I.颜料黄34、C.I.颜料黄35、C.I.颜料黄37、C.I.颜料黄42、C.I.颜料黄53、C.I.颜料黄55、C.I.颜料黄65、C.I.颜料黄73、C.I.颜料黄74、C.I.颜料黄75、C.I.颜料黄81、C.I.颜料黄83、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95、C.I.颜料黄97、C.I.颜料黄98、C.I.颜料黄100、C.I.颜料黄101、C.I.颜料黄104、C.I.颜料黄108、C.I.颜料黄109、C.I.颜料黄110、C.I.颜料黄113、C.I.颜料黄114、C.I.颜料黄116、C.I.颜料黄117、C.I.颜料黄120、C.I.颜料黄128、C.I.颜料黄129、C.I.颜料黄133、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39、C.I.颜料黄147、C.I.颜料黄150、C.I.颜料黄151、C.I.颜料黄153、C.I.颜料黄154、C.I.颜料黄155、C.I.颜料黄156、C.I.颜料黄167、C.I.颜料黄172、C.I.颜料黄173、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C.I.颜料黄195、C.I.瓮黄1、C.I.瓮黄3、C.I.瓮黄20等黄色系颜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颜料使用。在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中,作为染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染料),可以从例如,C.I.溶剂黄19、C.I.溶剂黄44、C.I.溶剂黄77、C.I.溶剂黄79、C.I.溶剂黄81、C.I.溶剂黄82、C.I.溶剂黄93、C.I.溶剂黄98、C.I.溶剂黄103、C.I.溶剂黄104、C.I.溶剂黄112、C.I.溶剂黄162等黄色系染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染料使用。
在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中,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可以分别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另外,作为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中的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的混合比例(或者配合比例),只要可以呈黑色系颜色(例如,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为上述范围的黑色系颜色),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各种色料的种类适当选择。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中的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的各种色料的含有比例,例如,相对于色料的总量,可以从非导电型青色系色料/非导电型品红色系色料/非导电型黄色系色料=10~50(重量%)/10~50(重量%)/10~50(重量%)[优选20~40(重量%)/20~40(重量%)/20~40(重量%)]的范围适当选择使用。
当然,与导电性没有关系地使用青色系色料、品红色系色料或黄色系色料时,可以从上述具体列举的青色系色料(青色系颜料、青色系染料)、品红色系色料(品红色系颜料、品红色系染料)或黄色系色料(黄色系颜料、黄色系染料)中,与导电性无关地适当选择。
作为黑色系色料,与导电性没有关系地使用黑色系色料时,可以使用,例如,炭黑(炉法炭黑、槽法炭黑、乙炔炭黑、热解炭黑、灯黑等)、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苝黑(ペリレンブラツク)、钛黑、酞菁黑、活性炭、铁氧体(非磁性铁氧体、磁性铁氧体等)、磁铁矿、氧化铬、氧化铁、二硫化钼、铬配位化合物、复合氧化物类黑色色素、蒽醌类有机黑色色素等。黑色色料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另外,作为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黑色色料,例如,可以从上述具体列举的黑色系色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色料使用,或者,也可以使用其它公知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黑色系色料。
含有这样的各种色料的油墨组合物(例如,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黑色系油墨组合物、或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等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等),除了色料以外,视需要可以含有粘合剂、分散剂或溶剂等。另外,作为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聚氨酯类树脂、酚醛类树脂、环氧类树脂、尿素蜜胺类树脂、聚硅氧烷类树脂、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等)、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聚偏氯乙烯、聚碳酸酯、纤维素类(乙酸纤维素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等)、聚缩醛等公知的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光固化性树脂等)等。粘合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在本发明中,遮光层可以具有单层、多层中的任何一种形态,但优选具有多层的形态。因此,粘合带或片优选具有多层结构的遮光层(特别是多层结构的黑色层)。因此,通过将遮光层制成多层结构,可以更加提高遮光层的遮光性。另外,遮光层具有多层的形态时,作为遮光层的层数,只要是2以上即可,例如,可以从2~10的范围适当选择,优选3~8(更加优选4~6,特别是4)。
另外,遮光层具有多层的形态时,重要的是,调整多层形态的遮光层全体的透过率,而不是各个遮光层的透过率,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
遮光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遮光层为印刷层(遮光性印刷层)时,作为遮光性印刷层的厚度(遮光性印刷层为多层结构时,为遮光层全体的厚度),可以从0.5~20μm(优选3~15μm,更加优选5~10μm)的范围选择。另外,遮光层为基体材料或粘合剂层时,作为遮光层的厚度,可以从下面列举的基体材料的厚度或粘合剂层的厚度的范围中选择。
在本发明中,遮光层可以为基体材料(即,遮光性基体材料)或粘合剂层(即,遮光性粘合剂层),特别优选在基体材料上设置的层[特别是,设置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的印刷层(遮光性印刷层)]。另外,遮光层具有多层的形态时,作为在多层形态的遮光层中含有的层,还可以含有遮光性基体材料或遮光性粘合剂层。具体地,作为遮光层的层结构,可以举出,例如,由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性印刷层构成的层结构、由遮光性基体材料和在该遮光性基体材料上形成的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性印刷层构成的层结构、由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性印刷层和在该遮光性印刷层上形成的遮光性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结构、由遮光性基体材料和在该遮光性基体材料上形成的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性印刷层和在该遮光性印刷层上形成的遮光性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结构、由遮光性基体材料和在该遮光性基体材料上形成的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性印刷层和在该遮光性印刷层上形成的遮光性基体材料构成的层结构等。
遮光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遮光层的种类或层结构等从公知的遮光层的形成方法中适当选择。具体地,例如,遮光层由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非导电型混合油墨组合物等)形成并且是设置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的遮光性印刷层时,作为遮光性印刷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将用于形成遮光性印刷层的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涂布在规定的面上,然后视需要进行干燥等的方法、或利用各种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胶版印刷法、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的方法等。
(反射层)
在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中,一个面的反射率可以为60%以上[例如,60~100%,优选70%以上,更加优选80%以上]。因此,粘合带或片可以具有用于使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反射层。通过设置反射层,可以使粘合带或片中的形成反射层一侧的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作为这样的反射层,重要的是,具有可以使粘合带或片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反射率。因此,作为反射层的反射率,与粘合带或片的反射率同样,重要的是为60%以上(60%~100%),优选70%以上(更加优选80%以上)。
另外,粘合带或片的规定面的反射率(扩散反射率)(%),通过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MPS-2000”),从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规定的面一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测定被照射上述光的面反射的光的强度而求得。
作为这样的反射层,只要是发挥反射性的层即可,例如,可以是粘合剂层、基体材料、油墨层(印刷层等)等的任意的层。另外,由于使照射在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上的光反射,因此,反射层只要以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形态形成即可,例如,可以以在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上露出的形态形成,也可以以位于具有透明性的层(例如,透明的粘合剂层、或透明的基体材料等)的内面一侧的形态形成。无论哪种形态,反射层都优选在相对于遮光层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上形成。
在本发明中,作为反射层,优选是印刷层。另外,作为反射层的印刷层(反射性印刷层),可以由能够发挥反射性的油墨组合物形成。
作为这样的反射层,可以举出,例如,呈白色的白色层或呈银色的银色层等,但从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观点等来看,可以优选使用呈白色的白色层。在白色层中,所说的白色基本上是指,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为87以上(87~100)[优选90以上(90~100)、更加优选92以上(92~100)]的白色系颜色。另外,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a*或b*可以分别根据L*的值适当选择。作为a*或b*,例如,两者都优选-10~10(其中,-5~5)的范围,特别优选两者都为0或几乎为0(-2~2的范围)。
所说的银色基本上是指,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为70~90(优选72~88,更加优选75~85)的银色系颜色。另外,以L*Ia*b*表色系统规定的a*或b*可以分别根据L*的值适当选择。作为a*或b*,例如,两者都优选-10~10(其中,-5~5)的范围,特别优选两者都为0或几乎为0(-2~2的范围)。
作为这样的白色层等反射层,例如,可以由主要含有白色系色料作为色料的白色系油墨组合物、或主要含有银色系色料作为色料的银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另外,作为白色系色料或银色系色料,可以是颜料、染料等任意的色料(着色剂),但优选使用颜料。具体地,作为白色系色料,可以举出,例如,氧化钛(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锐钛型二氧化钛等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锡、氧化钡、氧化铯、氧化钇、碳酸镁、碳酸钙(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等)、碳酸钡、碳酸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锌、硅酸铝、硅酸镁、硅酸钙、硫酸钡、硫酸钙、硬脂酸钡、锌白、硫化锌、滑石、二氧化硅、氧化铝、粘土、陶土、磷酸钛、云母、石膏、白炭黑、硅藻土、膨润土、锌钡白、沸石、绢云母、水化埃洛石等无机白色系色料、或丙烯酸类树脂粒子、聚苯乙烯类树脂粒子、聚氨酯类树脂粒子、酰胺类树脂粒子、聚碳酸酯类树脂粒子、聚硅氧烷类树脂粒子、尿素-甲醛类树脂粒子、三聚氰胺类树脂粒子等有机白色系色料等。作为白色系色料,可以使用荧光增白剂,作为该荧光增白剂,可以从公知的荧光增白剂中适当选择。白色系色料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作为白色系色料,反射层为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反射层时,重要的是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白色系色料。作为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白色系色料,可以从上述列举的白色系色料中适当选择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色料使用,特别是,可以优选使用氧化钛。
另外,作为银色系色料,可以举出,例如,银、铝等。银色系色料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用于形成反射层的油墨组合物(白色系油墨组合物等),除了色料以外,视需要可以含有粘合剂、分散剂或溶剂等。另外,作为粘合剂,可以举出,例如,在上述遮光层一项中作为非导电型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粘合剂列举的粘合剂等。
反射层可以具有单层、多层中的任意的形态,但从更加提高反射性的观点看,优选具有多层的形态。因此,粘合带或片优选具有多层结构的反射层(特别是多层结构的白色层)。另外,反射层具有多层的形态时,作为反射层的层数,只要是2以上即可,例如,可以从2~10的范围适当选择,优选2~6(更加优选2~4,特别是2)。
另外,反射层具有多层形态时,重要的是,调整多层形态的反射层全体的反射率,而不是各层的反射层的反射率,使粘合带或片的反射率为60%以上。
作为反射层的厚度(反射层为多层结构的场合,为多层结构的反射层全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5~150μm(优选10~100μm)的范围适当选择。
在本发明中,反射层可以是基体材料(即,反射性基体材料)或粘合剂层(即,反射性粘合剂层),特别优选设置在基体材料上的层[特别是,设置在基体材料和遮光层之间的印刷层(反射性印刷层)]。另外,反射层具有多层的形态时,作为在多层形态的反射层中含有的层,可以含有反射性基体材料或反射性粘合剂层。具体地,作为反射层的层结构,可以举出,例如,由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性印刷层构成的层结构、由反射性基体材料和在该反射性基体材料上形成的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性印刷层构成的层结构、由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性印刷层和在该反射性印刷层上形成的反射性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结构、由反射性基体材料和在该反射性基体材料上形成的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性印刷层和在该反射性印刷层上形成的反射性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结构等。
反射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反射层的种类或层结构等从公知的反射层的形成方法中适当选择。具体地,例如,反射层由油墨组合物形成并且是设置在基体材料上的反射性印刷层时,作为反射性印刷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将用于形成反射性印刷层的油墨组合物涂布在基体材料上,然后视需要进行干燥等的方法、或利用各种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苯胺印刷法、胶版印刷法、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的方法等。另外,反射层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反射性基体材料时,可以举出,使用用于形成反射性基体材料的塑料组合物,利用挤出成型、充气成型、压延成型等成型方法成型为片状的方法等。当然,反射层为包含反射性基体材料的多层结构的反射层时,可以通过利用组合了上述方法的方法等,形成多层结构的反射层。
另外,在反射层中,银色层还可以利用采用银或铝等呈银色系颜色的金属成分的蒸镀法来形成。作为蒸镀法,可以采用减压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物理溅射法、化学溅射法等。
(其他的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层。粘合带或片具有例如,作为遮光层的黑色层和作为反射层的白色层时,例如,可以在黑色层和白色层之间具有呈现黑色和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层(特别是,可以调整遮光性和反射性分别从一侧向另一侧阶段地变化的反射遮光调整层)。因此,作为其他的层,通过在遮光层和反射层之间设置反射遮光调整层(即,依次形成反射层、反射遮光调整层、遮光层),粘合带或片,从遮光层侧向反射层侧可以阶段地发挥遮光性,并可以从反射层侧向遮光层侧阶段地发挥反射性。
在呈现黑色和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层中,作为黑色和白色以外的颜色,只要是黑色和白色以外的颜色,可以是任意的颜色,可以举出,例如,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黄绿色、橙色、紫色、灰色、金色、银色等。另外,作为反射遮光调整层,优选呈银色的银色层或呈灰色的灰色层。
(基体材料)
作为粘合带或片中的基体材料,可以是塑料类基体材料、金属类基体材料、纤维类基体材料等任意的基体材料,但从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或薄度等观点看,可以优选使用塑料类基体材料。作为塑料类基体材料的材质或原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乙烯醇、聚偏氯乙烯、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纤维素类、氟类树脂、聚醚、聚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等)、聚碳酸酯、聚醚砜等。这些材质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基体材料可以具有单层、多层中的任意的形态。
另外,基体材料为作为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的黑色层、或作为反射层(反射性基体材料)的白色层的场合,还可以含有对应于呈现的颜色的色料(黑色系色料、或白色系色料等)。
另外,基体材料不是作为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的黑色层、或作为反射层(反射性基体材料)的白色层的场合,可以优选使用具有透明性的基体材料(有时称为“透明基体材料”)。
在基体材料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例如,填充剂、阻燃剂、防老剂、防静电剂、软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公知的添加剂等,但重要的是,在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基体材料(非导电型基体材料)作为基体材料时,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
作为基体材料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10~200μm(优选15~130μm)的范围适当选择。
基体材料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基体材料是塑料类基体材料时,可以举出,使用构成塑料类基体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并利用挤出成型、充气成型、压延成型等成型方法成型为片状的方法等。
(粘合剂层)
作为粘合带或片中的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聚氨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氟类粘合剂等公知的粘合剂。粘合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另外,粘合剂可以是具有任意形态的粘合剂,例如,可以举出,乳胶型粘合剂、溶剂型粘合剂、热熔融型粘合剂(热熔型粘合剂)等。
作为粘合剂,可以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或基础聚合物。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主要构成单体成分(单体主要成分),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体地,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如果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单体主要成分,则可以使用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的单体成分(有时也称为“共聚性单体成分”)。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以50重量%或50重量%的比例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如果不足50重量%时,有时难以表现出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特性(粘合性等)。
作为共聚性单体成分,可以用于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点,或者用于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凝聚力。共聚性单体成分可以单独或组合二种或二种以上使用。
具体地,作为共聚性单体成分,为了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点,可以使用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特别是,用于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导入热交联的交联点的含有热交联性官能团的单体成分)。作为这样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只要是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并且具有作为交联点的官能团的单体成分,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异巴豆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酸酐(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以及乙烯醇、烯丙醇等含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乙酯等含有氨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含有环氧基的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有氰基的单体;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
Figure 200610101121010000210003_0
唑、N-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己内酰胺、N-(甲基)丙烯酰吗啉等具有含氮原子环的单体等。作为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可以优选使用丙烯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或其酸酐。
另外,作为共聚性单体成分,为了提高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凝聚力,可以使用其它的共聚性单体成分。作为其它的共聚性单体成分,可以举出,例如,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单体;苯乙烯、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或(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含有非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芳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甲基)丙烯酸芳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等]、或(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类单体;氯乙烯、偏氯乙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等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含有烷氧基的单体;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单体,以及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单体等。
作为橡胶类粘合剂,可以举出,以天然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丁基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等橡胶成分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橡胶类粘合剂等。
另外,在粘合剂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例如,交联剂、交联剂(交叉結合剤)、增粘树脂、填充剂、阻燃剂、防老剂、防静电剂、软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公知的添加剂等,但重要的是,在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粘合剂层(非导电型粘合剂层)作为粘合剂层时,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
粘合剂层可以具有单层、多层的任意形态。
另外,粘合剂层为作为遮光层(遮光性粘合剂层)的黑色层、或作为反射层(反射性粘合剂层)的白色层的场合,还可以含有对应于呈现的颜色的色料(黑色系色料、或白色系色料等)。
另外,粘合剂层不是作为遮光层(遮光性粘合剂层)的黑色层、或作为反射层(反射性粘合剂层)的白色层的场合,可以优选使用具有透明性的粘合剂层(有时称为“透明粘合剂层”)。
作为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2~100μm(优选5~80μm)的范围适当选择。
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在规定的面上涂布粘合剂,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或固化的方法、或在隔板(剥离衬)上涂布粘合剂,根据需要进行干燥或固化形成粘合剂层后,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在规定的面上进行转印的方法等。另外,在涂布粘合剂时,可以使用常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涂机、逆转辊涂敷机、轻触涂布辊涂布机、浸渍辊涂布机、棒涂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具有基体材料和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另外,根据需要,还具有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结构,并且具有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结构。因此,粘合带或片,具体地,可以举出,例如,具有下述的层结构(A1)~(A7)、(B1)~(B8)、(C1)~(C5)、(D1)~(D9),并且具有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的结构的粘合带或片等。
层结构(A1):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2):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3):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4):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5):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6):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A7):在层结构(A1)~(A4)中的基体材料(透明基体材料或遮光性基体材料)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或层结构(A5)~(A6)中的遮光层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形成透明粘合剂层或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1):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2):反射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3):反射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4):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5):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6):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反射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7):在层结构(B1)~(B4)中的基体材料(透明基体材料或反射性基体材料)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或层结构(B4)~(B6)中的反射层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形成透明粘合剂层或反射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B8):在层结构(B1)~(B6)中的透明粘合剂层、或层结构(B7)中的遮光层上形成的一侧的透明粘合剂层为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C1):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C2):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C3):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C4):遮光性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C5):在层结构(C1)~(C4)中的基体材料(透明基体材料或遮光性基体材料)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形成透明粘合剂层或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1):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2):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3):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4):在层结构(D1)~(D3)中的反射层上形成的一侧的透明基体材料为反射性基体材料的层结构
层结构(D5):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6):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7):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反射层/透明基体材料/一层或二层或二层以上的遮光层/遮光性基体材料/遮光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层结构(D8):在层结构(D5)~(D6)中的反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的一侧的透明基体材料为反射性基体材料的层结构
层结构(D9):在层结构(D1)~(D4)中的基体材料(透明基体材料或反射性基体材料)的表面(露出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了透明粘合剂层或反射性粘合剂层的层结构
因此,粘合带或片可以只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具有形成了粘合剂层的结构,也可以在基体材料的两个面具有形成了粘合剂层的结构。另外,粘合带或片可以具有叠层了片状材料的形态,也可以具有卷成滚筒状的形态。
另外,在粘合带或片中,粘合剂层(透明粘合剂层、遮光性粘合剂层、反射性粘合剂层等)的表面可以由公知的隔板(剥离衬)保护。另外,粘合带或片只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具有形成了粘合剂层的结构时,例如,可以通过在基体材料的表面(背面)形成由公知的剥离处理剂(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等)处理的剥离处理层,并且以该剥离处理层和粘合剂层接触的形态卷成滚筒状,由此来保护粘合剂层的表面。
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的,由于透过率为0.3%以下,可以优选作为具有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使用,特别是,透过率为0.3%以下并且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时,可以优选作为具有反射性和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带或片,作为用于固定在所说的“手机”或所说的“PDA”等中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特别是小型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特别是当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时,为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是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具有由上述粘合带或片(即,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另外,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并且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或1012Ω/□以上的粘合带或片)固定的结构。另外,上述粘合带或片,当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另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时,可以使反射率不足60%一侧的面位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一侧、使反射率为60%以上一侧的面位于背光灯组件一侧,也可以使反射率不足60%一侧的面位于背光灯组件一侧、使反射率为60%以上一侧的面位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一侧。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另外,在实施例中,电阻率(Ω)、透过率(%)、反射率(%)、或用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分别按照以下的测定方法求得。
(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使用日置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绝缘电阻试验器(型号“3154”,测定用传感器:“9185测定传感器”),在室温(20~25℃)的条件下、电压:100V、电极间距离:100mm的条件下,电极的前端贯通黑色层(4层的黑色层)侧的粘合剂层,并且用接触到以邻接于粘合剂层的形态设置的黑色层或基体材料程度的力将电极的前端按压在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或基体材料一侧的粘合剂层的面上,并使电极的前端至少接触黑色层或基体材料,保持该状态静置60秒钟后,读取测定值(电阻值),求出电阻率(Ω/□)。
(透过率的测定方法)
使用日立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型分光光度计”),从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测定透过到另一个面一侧的光的强度,由此求出透过率(%)。
(反射率的测定方法)
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MPS-2000”),对粘合带或片中的白色基体材料(实施例1~2或比较例2)一侧的面照射波长550nm的光,测定被照射上述光的面反射的光的强度,由此求出反射率(%)。
(L*、a*、b*的测定方法)
使用ミノルタ公司制造的色彩色差计(装置名“CR-200”),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
(实施例1)
作为基体材料,使用商品名“白PET#38ZE型”(中本パ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该商品名“白PET#38ZE型”(中本パ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具有如下的结构:在厚度38μm的白色基体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个面上,使用作为白色色料的含有氧化钛的白色系油墨组合物,利用凹版印刷法进行1次印刷(单层涂布),由此形成具有单层形态的白色层(厚度2μm),在该白色层上,使用含有青色系色料、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黄色系色料的混合油墨组合物,利用凹版印刷法进行4次印刷(4层涂布),由此形成具有4层形态的黑色层(黑色层的总厚度:7μm)(即,白色的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黑色层的层结构)。
在商品名“白PET#38ZE型”(中本パ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黑色层上,涂布丙烯酸类粘合剂,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透明粘合剂层后,在该粘合剂层上,叠合具有一个面通过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实施了剥离处理的结构的隔板,另外,在白色基体材料的露出的面上涂布与上述同样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透明粘合剂层后,在该粘合剂层上,叠合具有一个面通过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实施了剥离处理的结构的隔板,得到具有透明粘合剂层/白色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的黑色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的两面粘合带或片。
通过上述的(表面电阻率的方法)测定上述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侧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5×1012Ω/□。另外,通过上述的(透过率的测定方法)测定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03%。另外,对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一侧的面,通过上述的(L*、a*、b*的测定方法)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时,L*为24、a*为0.23、b*为0.80。
因此,在实施例1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中,黑色层侧的面(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一侧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为1×1012Ω/□以上,黑色层一侧的面或黑色层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另外,通过上述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测定两面粘合带或片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的反射率为85%。另外,对两面粘合带或片的白色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通过与上述同样地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时,L*为92.7、a*为-0.6、b*为-0.9。
另外,在实施例1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中,白色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反射率为60%以上的面)一侧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为1×1012Ω/□或1×1012Ω/□以上,白色层基体材料一侧的面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实施例2)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商品名“白PET#38ZE型”(中本パ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黑色层上,叠层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制作具有白色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的黑色层/透明基体材料的层结构的基体材料,在上述透明基体材料上,涂布与实施例1同样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透明粘合剂层后,在该粘合剂层上,叠合具有一个面通过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实施了剥离处理的结构的隔板,另外,在白色基体材料的露出的面上涂布与上述同样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干燥,形成厚度20μm的透明粘合剂层后,在该粘合剂层上,叠合具有一个面通过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实施了剥离处理的结构的隔板,得到具有透明粘合剂层/白色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的黑色层/透明基体材料/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的两面粘合带或片。
对实施例2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黑色层侧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5×1013Ω/□,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透过率为0.03%。另外,对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一侧的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时,L*为24、a*为0.23、b*为0.80。
因此,在实施例2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中,黑色层侧的面(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一侧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为1×1012Ω/□或1×1012Ω/□以上,黑色层一侧的面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两面粘合带或片的白色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的反射率为85%。另外,对两面粘合带或片的白色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与上述同样地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时,L*为92.7、a*为-0.6、b*为-0.9。
另外,在实施例2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中,白色的基体材料侧的面(反射率为60%以上的面)一侧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为1×1012Ω/□或1×1012Ω/□以上,白色的基体材料一侧的面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
(比较例1)
在厚度38μm的白色的基体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个面上,使用作为白色色料的含有氧化钛的白色系油墨组合物,利用凹版印刷法进行1次印刷(单层涂布),由此形成具有单层形态的白色层(厚度:2μm),在该白色层上,使用作为黑色系色料的含有炭黑的黑色系油墨组合物(商品名“NB-300”,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造),利用凹版印刷法进行4次印刷(4层涂布),由此制作具有形成了具有4层形态的黑色层(黑色层的总厚度:7μm)的结构(即,白色的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的黑色层的层结构)的基体材料(有时称为“含有碳黑层的基体材料”)。
除了使用上述的含有炭黑层的基体材料代替商品名“白PET#38ZE型”(中本パ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具有透明粘合剂层/白色基体材料/白色层/4层的黑色层/透明粘合剂层的层结构的两面粘合带或片。
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上述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侧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5×107Ω/□。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03%。另外,对两面粘合带或片的黑色层一侧的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以L*a*b*表色系统规定的L*、a*、b*时,L*为28.7、a*为0.55、b*为1.77。
因此,在比较例1涉及的两面粘合带或片中,黑色层由使用炭黑作为黑色系色料的黑色系油墨组合物形成,黑色层侧的面(反射率不足60%的面)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为5×107Ω/□(不足1×1012Ω/□),黑色层一侧的面或黑色层不具有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而具有导电性。

Claims (11)

1.一种粘合带或片,其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透过率为0.3%以下的粘合带或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面的反射率不足60%,并且在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一个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
其中,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作为最外层或者与粘合剂层邻接,反射率不足60%的面中,至少作为最外层或者以与粘合剂层邻接的形态设置遮光层的面一侧的电阻率为1012Ω/□以上,
所述遮光层为使用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黑色系油墨组合物或者由混合了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青色系色料、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品红色系色料以及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的黄色系色料的非导电性或低导电性混合油墨组合物形成的黑色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以两个面被基体材料夹持的形态具有用于使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为0.3%以下的遮光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遮光层是在基体材料和粘合剂层之间形成的印刷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黑色层具有多层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黑色层具有多层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黑色层具有多层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用于使一个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反射层形成在相对于遮光层的基体材料侧的面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其中反射层是呈白色的白色层、或呈银色的银色层。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该粘合带或片使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固定。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是具有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或片固定。
CN2006101011210A 2005-07-04 2006-07-04 粘合带或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6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5066A JP4854225B2 (ja) 2005-07-04 2005-07-04 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JP195066/05 2005-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6168A CN1896168A (zh) 2007-01-17
CN1896168B true CN1896168B (zh) 2013-02-27

Family

ID=3760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11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6168B (zh) 2005-07-04 2006-07-04 粘合带或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854225B2 (zh)
KR (1) KR101359215B1 (zh)
CN (1) CN1896168B (zh)
TW (1) TWI4284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7141939A1 (ja) * 2006-06-06 2009-10-1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遮光用粘着テープ
JP5425376B2 (ja) 2006-08-11 2014-02-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および長尺帯状物の巻回体
JP2008177034A (ja) 2007-01-18 2008-07-31 Yazaki Corp 圧着機
JP5101179B2 (ja) 2007-06-13 2012-1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装飾用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09057537A (ja) * 2007-08-03 2009-03-19 Sekisui Chem Co Ltd 表示装置組み立て用粘着テー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
WO2009020043A1 (ja) * 2007-08-03 2009-02-1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表示装置組み立て用粘着テー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
JP5483808B2 (ja) * 2007-08-14 2014-05-07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光学部材
JP4571199B2 (ja) * 2008-03-07 2010-10-27 有限会社トップエージェント 貼付シート
JP5416361B2 (ja) 2008-04-21 2014-02-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熱硬化型粘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103254808A (zh) * 2012-02-15 2013-08-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3254809A (zh) * 2012-02-15 2013-08-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KR101452181B1 (ko) * 2013-12-02 2014-10-23 대상에스티 주식회사 전도성 차광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672606B2 (ja) * 2015-04-02 2020-03-25 Dic株式会社 遮光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GB2580211B (en) * 2018-12-21 2022-11-30 Rogers Corp Sing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CN114410049A (zh) * 2022-01-26 2022-04-29 北京宇阳泽丽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耐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742A (zh) * 2001-12-20 2003-07-16 日东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运送用覆盖带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元件运送体
CN1478841A (zh) * 2002-07-29 2004-03-03 �ն��繤��ʽ���� 压敏粘合剂胶带
CN1484077A (zh) * 2002-08-12 2004-03-24 ���ձ���ī��ѧ��ҵ��ʽ���� 结合有光反射性和光屏蔽的液晶显示器组件用粘合剂胶带
CN1492916A (zh) * 2001-02-23 2004-04-28 ���ữѧ��ʽ���� 双面胶带
JP2004184443A (ja) * 2002-11-29 2004-07-02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反射・遮光性粘着テ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2391B2 (ja) * 1990-11-26 1996-11-1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遮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3520A (ja) * 1994-06-21 1996-01-09 Sekisui Chem Co Ltd 遮光性粘着シート
JPH09302265A (ja) * 1996-05-16 1997-11-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遮光膜形成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アレイ基板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DE10000127A1 (de) * 1999-01-13 2000-07-20 Samsung Sdi Co Zusammensetzung zur Bildung eines leitfähigen Film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nd Displayvorrichtung mit einem leitfähigen Film, der mit der Zusammensetzung hergestellt ist
JP3067391U (ja) * 1999-09-14 2000-03-31 株式会社山三商会 遮光テ―プ
JP2002302625A (ja) * 2001-04-04 2002-10-18 Tokai Carbon Co Ltd 導電性黒色塗料用カーボンブラック顔料および該カーボンブラック顔料を配合した導電性黒色塗料
JP3879444B2 (ja) * 2001-06-27 2007-02-14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用水性遮光塗料組成物および絶縁性遮光膜
JP4247655B2 (ja) * 2002-03-29 2009-04-02 Dic株式会社 着色粘着テープ
JP3902162B2 (ja) * 2002-08-12 2007-04-04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反射性と遮光性を併有するlcdモジュール用粘着テープ
JP2004231736A (ja) * 2003-01-29 2004-08-19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反射・遮光性粘着テープ
JP2005060435A (ja) * 2003-08-14 2005-03-10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05103853A (ja) * 2003-09-29 2005-04-21 Soken Chem & Eng Co Ltd 薄型遮光性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5126624A (ja) * 2003-10-27 2005-05-19 Lintec Corp 遮光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916A (zh) * 2001-02-23 2004-04-28 ���ữѧ��ʽ���� 双面胶带
CN1429742A (zh) * 2001-12-20 2003-07-16 日东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运送用覆盖带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元件运送体
CN1478841A (zh) * 2002-07-29 2004-03-03 �ն��繤��ʽ���� 压敏粘合剂胶带
CN1484077A (zh) * 2002-08-12 2004-03-24 ���ձ���ī��ѧ��ҵ��ʽ���� 结合有光反射性和光屏蔽的液晶显示器组件用粘合剂胶带
JP2004184443A (ja) * 2002-11-29 2004-07-02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反射・遮光性粘着テー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54225B2 (ja) 2012-01-18
CN1896168A (zh) 2007-01-17
TW200706630A (en) 2007-02-16
TWI428416B (zh) 2014-03-01
JP2007009137A (ja) 2007-01-18
KR20070004441A (ko) 2007-01-09
KR101359215B1 (ko)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6168B (zh) 粘合带或片
CN1896169B (zh) 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
EP2003179B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US20120015114A1 (en) Base material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having light-reflective property or light-shielding propert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5373296B2 (ja) 反射及び遮光機能を有する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53542B1 (ko) 광반사성 및/또는 차광성을 가지는 감압성 접착 테이프또는 시트,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501468B2 (ja) 粘着シート
EP3220377B1 (en) Tape for label writer
JP4749058B2 (ja) 反射性及び/又は遮光性を有する両面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WO2013172574A1 (ko) 액정 글래스 보호기구
KR20170076583A (ko) 편면 접착성 점착 시트
JP5349751B2 (ja) 遮光性粘着シー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62297B2 (ja) 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JP5419172B2 (ja) 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104046288A (zh) 粘合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