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2588A - 新乳酸菌、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以及活体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 Google Patents

新乳酸菌、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以及活体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2588A
CN1842588A CNA2004800223610A CN200480022361A CN1842588A CN 1842588 A CN1842588 A CN 1842588A CN A2004800223610 A CNA2004800223610 A CN A2004800223610A CN 200480022361 A CN200480022361 A CN 200480022361A CN 1842588 A CN1842588 A CN 1842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lactobacterium casei
ferm
growth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2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2588B (zh
Inventor
秦忠世
利森仁
丸冈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Yanhui
GENER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HP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HP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HP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42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2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42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258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7Lactobacilli, e.g. L. acidophilus or L. bre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225Lactobacillus
    • C12R2001/245Lactobacillus case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Cosmetic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培养作为益生素、对活体真正有用的乳酸杆菌和在难以治疗的慢性传染病的病灶中定植·增殖、一边排除病原菌一边发挥强有力的净化能力、能够治疗传染病的乳酸杆菌。培养具有下述主要性质的干酪乳杆菌种,解决了上述课题。1)能够在1种至4种氨基酸中的任意1种作为生长所必须的氮源的存在下生长。2)在能够生长的培养基中接种与大肠菌同样的菌数,在37℃下厌气混合培养时,最终菌数为大肠菌的50%以上。3)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时,最终pH为4.0以下,并且最高酸度为1.5%以上。4)对5%的胆汁酸盐具有抵抗性。5)产生抗生素。

Description

新乳酸菌、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 以及活体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往公知的细菌没有的优异特性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种,以该菌为主要有效成分、在恢复·维持·增进健康和改善动植物的成长和品质方面极其有效的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以及在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显示出极高的效果的乳酸菌制剂。
背景技术
细菌侵入活体内并增殖、该活体出现病态症状称为传染病,一旦细菌在活体内开始增殖、活体对此显示出种种反应,就会出现发红、肿胀等各种现象。此时,如果适当使用抗生素等药剂,则该传染病将趋向治愈。但是,在丧失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使用方法不恰当、治疗过程中药剂的使用被中断、药剂不能充分地到达局部等情况下,妨碍病原菌的消灭或者排除、治疗以不成功而告终的情况也很多。除了这些主要原因以外,最近,细菌方面和宿主方面都产生问题,使情况更加复杂,传染病长期化,或者更加恶化并向难以治疗的疾病转化。
20世纪上半叶,由于以青霉素(penicillin)为开端的抗生素的出现,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中,开始胜利在握。与以往的药剂不同,这种显示出戏剧性的效果的药剂,被高度评价为“魔法子弹”,传染病似乎被征服,“传染病”这一词语也暂时成为废词。但是,可以看到由滥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和蔓延,细菌也不是简单地被击败。细菌耐心地忍耐、积蓄力量,转为反击。获得抗药性的细菌通过与被称为R-质体(plasmid)的特别的DNA碎片(耐药基因)结合,已经成功地跨越种类而传递给其它细菌并增殖。即使说以作为现在医院内感染而成为大问题的耐甲氧西林(methicillin-resistant)葡萄球菌(MRSA)为首的耐多种药剂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绿脓菌、结核菌、赤痢菌等的横行与蔓延,将医疗界置于被击败的紧要关头也不为过。
例如,据说80%的成人患有的牙周病,是支撑牙齿的周围组织,即牙龈、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等引起炎症,逐渐溃散下去的疾病,其原因是由喜好定居在牙周组织、尤其是牙齿和牙龈交界的牙颈部的沟中、形成斑块(牙垢)的细菌产生的物质,由于该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首先出现牙龈局部的炎症、即牙龈炎,其演变而形成牙龈袋(gumpocket),在此,斑块成长,牙周炎发病。随着症状的恶化,牙周袋变深、变宽,牙根部受炎症影响而逐渐被破坏,迟早会导致失去牙齿。具体地说,在牙周病的初期阶段,附着斑块的牙颈部的牙龈红肿、失去弹性,刷牙时会出血。如果置之不理,则斑块逐渐成长、产生牙石、使牙颈部扩张,形成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此时,牙石成为屏障、下部的斑块变得不能刷掉,细菌越来越增加气势,由于其毒素导致牙周袋变得越来越变大,炎症从牙龈向牙周膜、牙槽骨扩大,从那儿出血、流脓、变得感觉到口臭,同时,周围的牙齿也相继开始感染。牙周袋中的炎症如果慢性化,则支撑牙根的牙槽骨从表面开始溶解,同时,牙龈也伴随着浮肿,不能坚固地支撑牙齿而动摇,产生浮动的感觉和强烈的口臭,用力咀嚼时伴随有疼痛。如果进一步恶化,则牙槽骨几乎被溶解、牙根露出,牙的摇晃愈加严重,成为不能食用硬物的状态,最后,走向牙齿相继脱落的结果。因此,专家将该牙周病作为目前难以根治的慢性传染病的典型范例来认识。
接下来的问题涉及药剂本身,药剂对活体来说是异物,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所以,专家指出,越是效果高的药剂,副作用越强。通常,对老年人用药的作用,被称为“效果是二分之一、副作用是二倍”。考虑到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时,不能不顾该事实。必须尽早认识到,现在是全社会最高声疾呼“安全性与安心感”的时代。现在,由于副作用引起的死亡事故仍有发生。抗生素也不例外,以也被称为青霉素休克(penicillin shock)的过敏反应为开端,白血球减少、贫血等血液毒性与其它药剂相比格外强,因此使免疫力下降,这也是官方机关认可的事实。但是,因为其有用性高,所以,在实际中,除了重病或死亡的情况以外几乎没有成为问题。
而且,抗生素中还隐藏有一个无法直接看到的副作用。那就是会引起对也被称为重要脏器之一的肠内细菌群的损害和菌交替现象。即,对抗生素敏感性高的肠内有益菌的骤减与血液毒性相互结合,更加加速免疫功能的下降,推进传染病的慢性化,同时,也成为引起病毒性疾病和新的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被称为典型的慢性传染病的牙周病、副鼻腔炎、痔疮等的病原菌大多是耐抗生素菌,药剂对它们无效、只会积累副作用。即使是敏感性的,抗生素用得越多,变异成抗药菌的危险也越高。这些现象,对个人而言,是被暴露于由病原菌产生的持续的毒素中,受到与免疫功能下降的双重的致命障碍;对社会而言,抗药菌跨越国境,向全世界散布难以想象的毒害。
另一方面,将目光投向欧美,从十几年前开始,不是生病以后再治疗、而是养成不生病的身体这样的想法(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主流,其有效方法之一是安全性得到来自社会的理解、借助有益细菌的力量的“益生素(probiotics)”,已经取得了成果。
乳酸菌的研究开始于被称为现代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的巴斯德(Pasteur)、俄罗斯的梅契尼科夫(Metchinikoff)创立了长生不老理论,之后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但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化。这是因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结果和实验表明的结果不吻合。但是,到最近,由于肠内细菌学的长足进步,阐明了乳酸菌担负着如下的重要任务。
(1)免疫功能正常化作用:使对于生命维持不可欠缺的免疫功能正常化、提高。
(2)肠内净化作用:整理肠内细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和有害菌的产生。
(3)血液净化作用:由于肠内净化作用的延伸效果,血液也被净化。
(4)食物营养价值的促进作用:促进维生素、氨基酸等的合成。协助从肠壁吸收营养成分。
(5)防止有害菌感染的作用:即使外来的有害菌侵入,也将防御在肠内的增殖感染。
(6)细胞的正常化作用:促进细胞具有的功能正常化。
回过头来,日本也迎来了老龄化社会,抑制医疗费成为国家目标,已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全社会现在已经具有健康意识。与之相伴,以乳酸菌为原料的产品一直在增加,打着功能性酸奶(functionalyogurt)的旗号的商品开发也变得盛行起来。但是,实际情况是,即使连续摄取这些产品,也很少能感觉到上述(1)~(6)的作用和对疾病与健康的确实的效果,况且,关于对传染病的有效性,不能以未知数来消除指望落空的感觉。
本发明人根据这些现状,解决以往的抗生素的弊病,即耐药性细菌、药剂过敏症、副作用和关于常驻菌群的种种问题,为了响应今后社会的需要,本发明人在2000年5月提出了对传染病使用具有分离选择的特异能力的乳酸杆菌的方案,作为“新传染病对应型乳酸菌与以该乳酸菌为主要成分的乳酸菌制剂”进行了专利申请(参照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
该乳酸杆菌是产生不仅具有阻碍病原菌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使病原菌毒性减弱的特性的“新生理活性物质(novel bioactivesubstances)”的干酪乳杆菌种,涉及以该菌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能够应付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的乳酸菌制剂。其内容是,从自然界分离采集的干酪乳杆菌中,只选择产生抗菌谱广的抗生素的菌株,接着,一边用动物实验等确认该抗生素是否显示减弱病原菌毒性的性质、溶血性、S-R变异等,一边进行筛选,将最终合格的3株干酪乳杆菌种、即FERMBP-6771株、FERM BP-6772株、FERM BP-6773株应用于传染病。另外,使其具有对通用的抗生素的抵抗性,以便使其能够与这些抗生素同时使用。在对急性大肠炎、急性膀胱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传染病的给药的例子中,除了抗生素给药之外,通过使用本乳酸菌,与以往的抗生素单独给药相比较,可以得到(i)使抗生素的给药量减少、(ii)副作用少、症状缓和快、(iii)肠内细菌群的扰动少等较高的治疗效果,由药剂产生的弊端也被减轻。但是,对牙周炎、副鼻腔炎、支气管炎、痔瘘等慢性传染病,不仅表现出效果需要时间,而且达不到完全治愈。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课题是培育能够在迟迟不得治疗的慢性传染病的病灶处定植(colonize)·增殖、一边排除病原菌一边发挥强有力的净化能力的干酪乳杆菌种。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着眼于虽然经常暴露于杂菌的污染、但是维持洁净性的阴道内净化系统,得到启发,达到目的。
即,是以具有下述性质(1)、(2)、(3)、(4)和(5)为特征的干酪乳杆菌种,该干酪乳杆菌种优选FERM ABP-10059(FERMP-19443)。
(1)能够在1种至4种氨基酸中的任意1种作为生长所必须的氮源的存在下生长。
(2)在能够生长的培养基中接种与大肠菌相同的菌数,在37℃下厌气混合培养时,最终菌数为大肠菌的50%以上。
(3)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时,最终pH为4.0以下,并且最高酸度为1.5%以上。
(4)对5%的胆汁酸盐具有抵抗性。
(5)产生有抗生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干酪乳杆菌种,其特征在于,除了上述记载的性质之外、还具有至少1种以下的性质,该干酪乳杆菌种优选是FERM ABP-10059(FERM P-19443)。
(a)具有对通用的抗生素的抵抗性。
(b)具有淀粉分解能力。
(c)促进绿藻(chlorella)的生长。
(d)在5℃~45℃范围的温度域内生长。
(e)在pH4.0~pH10.0范围的pH域内生长。
(f)在任意的氧分压中都能够生长。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其特征在于,以上述记载的干酪乳杆菌种为主要有效成分,上述干酪乳杆菌种特别优选是FERM ABP-10059(FERM P-19443)。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一种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和治疗剂,其特征在于以上述记载的干酪乳杆菌种为主要有效成分,优选含有抗生素,在牙周病的治疗中,优选以杀菌消毒液将患部消毒后、涂敷于该患部,上述杀菌消毒液优选含有500ppm~1,500ppm的III价铁离子、500ppm~2,000ppm的L-抗坏血酸以及200ppm~2,000ppm的1种或2种以上的山梨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作为主要成分,上述干酪乳杆菌种特别优选为FERM ABP-10059(FERM P-19443)。
现在是全社会比什么都更重视“安全性和安心感”的时代,健康和医疗也不例外,以欧美为中心、兴起了“益生素”的想法。附带说一下,所谓益生素,意思是共生物质,是指栖息在肠内、对身体发挥有益作用的细菌等微生物,利用该细菌的力量、使其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积极地发挥作用,主要是指乳酸菌和双叉乳杆菌(Lactobacillusbifidus)等在体内的利用。
本发明人迅速地致力于此,开发出了由赋予其特异能力的干酪乳杆菌种构成的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本制剂作为走在益生素的最前端的物质,不仅在恢复、维持、增进健康方面具有极其鲜明的作用,而且,对于传染病转向慢性、即使现代医学也迟迟不得治疗的疾病,可以表现出同类的以往产品中无法看到的高效的治疗效果。另外,因为本发明的乳酸菌对抗生素具有抗性,所以,通过与抗生素并用,能够实现更快的治疗。此时,抗生素的给药量以必须的最小量就足够,可以减少药剂本来具有的各种副作用和抗药菌的蔓延等弊病。除此之外,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产生的成人病和因年龄增加而产生的慢性传染病的增加,和与之相伴的医疗费的庞大化必然到来时,作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作用今后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抗生素问世之前,对于牙周病的治疗,世界上无论何处几乎都没有恰当地应对过。牙周病病灶内的细菌,也被认为是心脏疾病等致命疾病的原因,因为强调了其危险性,所以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牙被毫不客气地拔除。由于该学说,长期以来,牙科医学相比于治疗疾病,更偏向于拔牙及其清理、即安装假牙的方向。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这一点开始一点一点地被改正,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牙周病原菌的研究取得进展、已经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明疾病的发展,实施除去斑块和牙石的基本的治疗,其结果是炎症得到改善,牙周袋如果变浅,则摇晃的牙被接上而不摇晃,未改善的地方,对牙龈进行开刀,这样的保留牙的治疗方针已经被确立。还判明了隐藏在牙龈里的细菌具有特别的群结构(collective structure)和屏障,降低了抗菌剂和杀菌剂等的药物效果,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也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全身的疾病、遗传因子有关,牙周病的难治性再次受到关注,伴随无力之感,牙周病的基本检查与治疗在这10年中几乎没有进步。
另一方面,随着长寿社会的到来,专家逐渐地阐明了牙齿与身体健康的深刻关系,牙齿不仅是单纯的咬合功能,而且对生命中枢本身起作用,社会已经认识到,为了预防痴呆、癌症、脑中风、心脏病等,治疗坏牙以引出自然治愈力、提高全身功能的治疗很重要。即,牙齿是宝贵的脏器,通过牙齿可以带来提高身心功能、防止老化、人生幸福感的提高,这种意识已觉醒。牙的缺损和蛀牙、用于其修复的不完全的人造物的埋设,很有可能在活体中引起持续的而且累积的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s)。在副作用和药物问题受到关注的最近,不失去牙齿、对医生和对患者来说身心和经济负担都小的、安全的本发明的预防剂与治疗剂被开发出来,作为使被揶揄为善后医疗的牙周病治疗彻底改变的物质,其期待很大,一定会成为以有牙齿是正常的社会作为目标的全人类的福音。
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取代以往的治疗方法中通用的消毒液和抗生素,通过并用本发明人开发的对粘膜温和、对病原菌表现出强烈的效果的杀菌消毒液(USP6296881B1)和粘膜亲和性高、显示出特异能力的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不受牙科医师的技术能力影响,从初期阶段的牙周病到末期阶段的牙周病,只要保留可以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就可以大体上治愈牙周病,是优异的牙周病的预防剂和治疗剂。而且,本发明的牙周病治疗剂,可以在以往的牙周病治疗方法之外给药。
另外,即使在饲养猪、童子鸡(broiler)、青花鱼、虫类等动物时,通过投入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同时,有助于提高其品质和预防疾病,还对金鱼的水霉病和溃疡病等各种疾病表现出高效的治疗效果。
另外,即使对草莓、菠菜等蔬菜类和草本植物(herb)等植物,通过撒布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也可以促进生长,而且可以采集到高品质的产物。而且,除了抑制发病之外,对黄瓜的白粉病、霜霉病等植物疾病的治疗也有效。
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问世,对使用抗生素或农药治疗传染病的以往的固定观念吹来了新风,不久一定会大大有助于今后的“益生素”的认识和发展。
乳酸菌从肠道、口腔等活体内到树叶、草、农作物、水果、土壤、污水,在自然界中广泛栖息,在所有存在生命活动的“场所”附近均有大量发现。所以,从连乳酸菌的存在都不知道的很久以前,就自然地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但最近,根据科学的观点,乳酸菌的作用已经被认识到,已经作为益生素而受到关注。
本发明人还前进了一步,开发出了具有对活体的高亲和性和以往没有的优异的净化能力的乳酸菌。通过该菌的使用可知,不仅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表现出卓越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大地有助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品质提高。因此推测,产业上的利用领域,第一产业自不用说,而且能够在涉及广泛意义上的全部健康产业和由此派生的美容领域、食品领域等广大范围内利用,在普通人生活方面,能够在所有必需的环境下使用、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小鼠的皮肤被剥离后重新生长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猴子肾的V-1细胞株的增殖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的增殖的状态。
图4是表示小鼠淋巴细胞CEA的增殖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绿藻(chlorella)的增殖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干酪乳杆菌种,是指经培养得到的菌体、培养液本身和除去细菌的培养滤液,所谓含有新干酪乳杆菌的制剂,是指只含有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制剂以及含有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和抗生素的制剂。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开发,是参考阴道内存在的常驻的乳酸菌进行的。即,杜德林杆菌(Doederlein’s bacillus)常驻在阴道内,分解从阴道壁分泌出的糖原、产生乳酸,维持酸度、防止从外部侵入的腐败性细菌的增殖,在保持其清洁度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已知该菌是近似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菌,因抗生素等其生长被抑制时,酵母和其它细菌增殖、能够成为各种炎症的原因。即,以阴道内极少的营养作为粮食而定居,构筑起以能够增殖的乳酸菌为主体的感染防御体系。如果肠内细菌群成为以有益菌为主体,那么顽疾痔瘘也会自然地变好,在这一点上,该净化的体系基本上是共通的。
根据这些见解,本发明人尽可能地收集作为整肠剂的乳酸菌制剂和市售的乳酸菌制品,系统地调查·研究的结果,只有兼备某几个条件的菌株,100%地表现出本来明显存在的或潜在地具有的能力,根本性地将动物和植物的活体活性化,表现出其成长和品质提高等的经济上的效果,发现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自然治愈力),同时能够强有力地排除传染病的病原菌,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所谓应该保持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条件,首先,作为必要条件(1)营养需求与以往公知的干酪乳杆菌种相比显著较低。即,意味着:作为生长必须的氮源,即使是1种氨基酸、2种氨基酸、3种氨基酸与4种氨基酸中的任意1种,也能够生长。(2)在生长环境下,增殖速度快。即,意味着:在能够生长的培养基中接种与大肠菌同样的菌数、在37℃与大肠菌厌气混合培养时,最终菌数成为大肠菌的50%以上。(3)乳酸产生能力高。即,意味着: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时,最终pH为4.0以下,并且最高酸度为1.5%以上。(4)对胆汁酸具有高抵抗性。即,意味着对5%的胆汁酸盐具有抵抗性。(5)产生抗生素,能够抑制其它细菌的增殖。
更优选的是,(a)具有对通用的抗生素的抵抗性。(b)具有淀粉分解能力。(c)促进绿藻的生长。(d)生长温度域广。即,意味着:在5℃~45℃范围的温度域内生长。(e)生长pH域广。即,意味着:在pH4.0~pH10.0范围的pH域内生长。(f)能够生长的氧分压广。即,意味着:在任意的氧分压下都能够生长。
因此,本发明人对先前申请专利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FERM BP-6972以及FERM BP-6973(以下称为“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进行驯化培养,为赋予其上述的各条性质而倾注力量的结果,由FERM BP-6971株成功地制成适合于本发明的菌株,以下说明其经过。
适应环境、而且在与病原菌的生长竞争中取胜,如果自身不充分地增殖,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对活体的影响力。因此,产生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抗生素是必要条件,但是,首先细菌的基本能力、即生长增殖能力强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地,乳酸菌属营养要求高,例如作为增菌用而广泛公知的MRS培养基的组成,1L中含有肉汁(meat extract)10g、酵母提取物5g、蛋白胨10g、MgSO4·7H2O 0.2g、MnSO4·5H2O0.5g、乙酸钠5g、柠檬酸二铵2g、KH2PO42g、葡萄糖20g。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也不例外,但因为是从自然界分离的干酪乳杆菌,所以,原来的营养要求是中等程度,在适当浓度的“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可以利用的糖+无机盐类”下能够繁殖,例如可以举出“(S-W培养基)+(水解)酪蛋白氨基酸(casamino acid)1g+维生素0.1g”的培养基。附带说一下,在1L的S-W培养基中含有KH2PO4 1g、MgSO4·7H2O0.7g、NaCl 1g、(NH4)2HPO4 4g、FeSO4·7H2O 0.03g、葡萄糖5g。以该组成制作平板培养基,涂敷分散在灭菌的生理食盐水中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在37℃下进行48~72小时的厌气培养。出现的菌落内,选择最大的菌落、进行钓菌,以与上述同样的程序再次进行培养,选择生长起来的菌落、进行钓菌,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捕捉在该培养基组成中生长增殖快的菌株。接着,将该培养基的营养浓度变为原来的1/2、以同样的操作选择生长良好的菌株,再依次用将营养浓度降低至1/4、1/8、1/16的培养基来捕捉生长的菌落,由此,可以采集在极低的营养下而且在该环境下增殖力快的菌株。
另外,含有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以往公知的干酪乳杆菌,作为其生长中的氮源,要求有多种氨基酸,但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作为氮源,在任意1种氨基酸或2种乃至4种氨基酸的任意情况下都能够生长。例如,可以列举“无机盐类+糖+维生素类+(L(+)-精氨酸盐酸盐+L-谷氨酸)”。与干酪乳杆菌同样地在自然界中任何地方都栖息,对我们来说也就存在于身边,使其与已知的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菌的大肠菌共存时,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在初期乃至中期的增殖程度和其速度不逊色于大肠菌,最终菌数之比,相对于大肠菌1为0.5以上。此外,菌数比为0.3以下时,即使该菌株具有怎样出色的能力,对活体的影响力也小。
接着,为了在与其它细菌的生长竞争中取胜,使环境中的pH下降以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也是重要的性质。即,应该是培养乳酸产生能力强的菌株。特别地,在消化系统中,产生的乳酸防止活体免受外来的各种病原菌的侵入和增殖,其次是使肠的蠕动亢进、促进肠道内的废物的排泄并抑制腐败产物的生成。实验的结果表明,最终pH成为4.0以下以及最高酸度成为1.5%以上,在提高其乳酸菌的能力方面是重要条件之一。附带说一下,大多数以往公知的干酪乳杆菌,最终pH不到4.2以下、最高酸度小于1.5%。此外,用于提高乳酸产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在向先前记载的1L中含有肉汁10g、酵母提取物5g、蛋白胨10g、MgSO4·7H2O 0.2g、MnSO4·5H2O 0.5g、乙酸钠5g、柠檬酸二铵2g、KH2PO4 2g、葡萄糖20g的培养基中添加3g CaCO3形成的不透明的培养基中,在37℃下厌气培养48~72小时,使之结成菌落,选择其菌落周围的透明环较宽的菌落,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培养出乳酸产生能力高的菌株。这是利用因产生的乳酸而导致不透明的碳酸钙与乳酸结合、转化为透明的乳酸钙。
消化道以1根管与外界直接连接,在严酷的环境下栖息的自然界的细菌,不能在营养丰富、而且环境稳定的肠内定植·增殖的理由之一,是因为与胆囊分泌的胆汁酸的存在有着很深的关系。因此,多数肠内细菌分离选择的培养基,为了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添加胆汁酸作为组成成分。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胆汁酸、例如去氧胆酸钠(sodiumdeoxycholate)的浓度达到0.1%时,肠内细菌生长、而不是肠内栖息的细菌大多不生长。另一方面,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在胆汁酸浓度直到0.2%都能够生长,但是由于下述理由,得出在活体中的活动性需要在胆汁酸浓度0.5%下生长的结论。因此,培养了具有对胆汁酸的抵抗性的菌株,但这利用通常的方法实施。即,采用下述方法:从向乳酸菌的选择培养基LBS或增殖培养基MRS那样的高营养培养基中添加0.2%胆汁酸开始,每次生长中慢慢地将胆汁酸浓度提高到0.5%。而且确认,一旦成为抵抗株,不论培养基的种类,能够原样地保持抵抗性,与此同时,本次实验的结果新判明,胆汁酸抵抗性与粘膜亲和性具有相关性。即,如果胆汁抵抗性增加,换言之,如果对胆汁酸的亲和性增加,则意味着在肠道以外的粘膜,例如口腔、鼻粘膜、阴道等中定植性也提高。
另外,为了阻碍其它细菌的生存,产生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产生抗菌谱广的抗生素,而且该抗生素不仅阻碍其它细菌的生长,而且已报导有使病原菌的毒性减弱的作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可以原样地维持继承该能力。而且,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要求具有对通用的抗生素的抵抗性,但是因为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具有对抗生素的抵抗性,所以,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原样地维持继承该能力。
为了在活体内外定植并生存增殖,最好可以将自然界中到处都丰富存在的淀粉作为能源利用。但是,大多数干酪乳杆菌都没有淀粉分解能力,即使有也微弱。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也不例外,没有淀粉分解能力,但通过驯化培养,可以在对葡萄糖和乳糖的分解能力不变的条件下、赋予其较高的淀粉分解能力,从而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用于提高该淀粉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向1L中含有肉汁1g、酵母提取物1g、蛋白胨3g、NaCl 1g、K2HPO4 0.5g、MgSO4·7H2O 0.5g、MnSO4·5H2O 0.05g、乙酸钠1g、柠檬酸二铵0.5g、12ml 0.2%BTB,pH 7.4的中~低营养的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4.5g、淀粉0.5g(糖类中淀粉的比例为10%),在37℃下厌气培养48小时。接着也以同样的培养基组成反复地进行传代,如果可以确认即使分解了一点点的淀粉,那么接着使淀粉的比例增大为20%。这样,一边反复进行传代培养、一边将糖类中的淀粉比例提高到100%,进行培养以使与葡萄糖的情况同样地能够迅速地分解。此外,在任意的培养基中,如果糖类被分解产生酸,则pH下降,培养基的颜色从蓝色变为黄色。葡萄糖为100%时,添加淀粉的培养基,黄色的深度甚至不变,耐心地传代是非常重要的。幸运的是,因为多数慢性传染病的病原菌不能分解淀粉以获得能量,所以,将这种能力赋予干酪乳杆菌种,作为传染病的对策是特别有效的手段。
绿藻在这个地球上渡过了十几亿年,是进行光合作用、反复进行细胞分裂、繁殖子孙以生存下去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单细胞植物,应被置于现在多种多样的植物的祖先的位置。即,绿藻可以说是地球上生命的原形、起源也不过分。因此,如果乳酸菌促进绿藻的生长增殖,那么,意味着该乳酸菌的产生物质使生物的细胞活化并具有修复作用,因此在作为细胞集合体的活体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几十年前就已知绿藻的代谢产物促进乳酸菌的增殖,但相反的,即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刺激绿藻的增殖的报导还没有听到。因此,作为用于提高促进该绿藻生长的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一个例子,将1L中含有蛋白胨5g、肉汁2g、葡萄糖5g、酵母提取物5g、KNO3 2g、K2HPO4 2g、MgSO4·7H2O 0.1g、CaCl2·2H2O 0.1g、NaCl 0.1g、MnSO4·5H2O 0.01g、ZnSO4·5H2O 0.05g、CaCO3 3g、琼脂15g,pH为6.8的培养基在120℃下高压灭菌15分钟,灭菌后冷却到50℃左右后,适量添加纯粹培养的绿藻,均匀地混合,注入培养皿(Petri dish)中。在带有照明的孵卵器中、在28℃下先行培养48~72小时,此后,将分散在灭菌生理食盐水中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涂敷在该培养基上,在照明下在28℃~32℃下继续进行好气和厌气(含有几%CO2)培养。每24小时观察一次,观察增殖的干酪乳杆菌种的菌落周围的绿藻与其它部分比较是否密集地增殖。对即使只看到一点点该倾向的菌落反复进行钓菌,可以制作出促进绿藻培养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另外,能够生长的氧分压、温度域、pH域等广也是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并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优选条件,如果明确地选定培养基,就能够以通常的方法驯化培养。
将以往公知的干酪乳杆菌、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和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不同点示于表1。根据表1可知,通过选择和驯化培养而筛选(screening)出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因为兼有公知的干酪乳杆菌和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所没有的特异性质,所以,在活体上使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时,不仅能够感觉到与食品专柜和健康食品专柜中地方狭窄地摆放的多种多样的乳酸菌制品中无论如何感觉不到的鲜明强烈的效果,而且在恢复、维持、增进健康方面极其鲜明地起作用,使用于动植物可产生品质提高等经济效果,而且即使对于传染病也能够表现出确实的有效性。根据这些,可以说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是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或对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表1  各种干酪乳杆菌的性质的比较
  以往公知的干酪乳杆菌   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营养要求   中~高营养   中营养   低营养
  氨基酸的要求   需要多种氨基酸   需要多种氨基酸   1~4种氨基酸就足够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   -~±   +   ++
  增殖速度   慢   中等程度   快
  乳酸产生能力最终pH酸度   +4.2<1.2%>   ++4.2<1.2%>   +++4.0>1.5%<
  胆汁酸抵抗性(粘膜定植性)   0.1%左右(低)   0.2%(中)   0.5%(高)
  抗生素产生能力(毒性减弱型)   -~+(-)   +(+)   +(+)
  对已知抗生素的抗性   -   +   +
  淀粉分解性   -   -   ++
  对绿藻增殖   不参与   不参与   促进生长
能够生长的氧的范围   微好气~厌气在好气性环境下生长差   微好气~厌气在好气性环境下生长差   好气~厌气在所有环境下生长良好
  生长温度域   15~43℃   15~43℃   5~45℃
  生长pH域   5.0~7.5   4.5~9.5   4.0~10.0
  肠内定植能力   -~±   ++   +++
  整肠作用   -~±   +   ++
  对病原菌   生长抑制力微弱   生长抑制力强   生长抑制力非常强
作为牙周病元凶的斑块,据说是约400种细菌的集合体,其中牙周病原性最高的是Poryphyromonas gingivalis、Prevotella intermedia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此外,Walinella recta、Bacteroidesforsythus、Eikenella corrodens、Fusobacterium属、Treponema属等也有参与。难以治疗牙周病的最大原因在于牙周病的特异性。原因是,牙齿直接连接于活体内部,若炎症反应变得严重,则身体根本不想治疗牙周病,在牙与牙龈的交界线形成深沟,破坏牙的支持组织,就象蜥蜴切断尾巴以保住性命那样,起到要牺牲牙齿以保护身体的作用。换言之,破坏支持牙齿的组织的不是外部之敌,而是防止身体免受外部之敌的炎症本身。受细菌毒素和酶的污染、被这些物质渗透的牙根部对身体来说不能识别自己,起到将周边组织一起作为致病因子(causalfactor)除去的作用。即,要治疗的反应反而使牙周病恶化。因此,患有牙周病的牙齿如果全部脱落,则疾病结束,轻松地就治愈了。
作为其它的主要原因,可以列举(1)口腔内对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是环境好的场所,总是保持清洁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牙周病原性强的细菌会产生具有粘合性的葡聚糖、果聚糖等不溶性多糖类,对牙和牙龈的粘附性强,而且该物质起着保护牙周病原菌的屏障的作用;(2)因为产生的毒素和酶潜伏并侵入牙周组织,所以,不怎么有自觉症状地发展,该症状出现,有牙齿周围的污染、炎症反应、牙龈的萎缩、老化等各种因素,并不是一个样子,一旦形成牙龈袋则不易闭合,与上述(1)的情况相互结合而导致反复发生;(3)与细菌学专家合作,使用恰当的药物适用于治疗的牙科大夫少;(4)医生和患者在根本上都有最坏的情况拔牙就可以的简单的想法;(5)牙周病不仅是局部的问题,大多也涉及全身疾病,例如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遗传疾病、应激反应(stress)、骨质疏松症、循环系统疾病等,只用对症疗法应付无法根治等。牙周病在初期阶段如果不开始治疗就不能完全治疗的原因就是因为存在着这样多的障碍因素。
可是,现在的一般的初期治疗,主体是除去作为牙周病的温床的斑块和牙石的刮牙术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这样的治疗。牙龈上方的牙齿表面附着的龈上牙石,能够比较容易地除去,但牙龈中的牙齿表面(牙根部)附着的龈下牙石,致密而坚硬,呈黑绿色,附着力强,只用刷牙不容易除去细菌及其毒素。因此,最近采用以超声波和激光高效率地破坏、以特殊的药液使之溶解的方法。此后,将消毒液或抗生素注入牙周袋中并定植,直到炎症部位得到改善。但是,在炎症部位达到深部、用上述的治疗方法没有好转时,通过外科手术将炎症部位或损坏部位切除。此后,缝合牙龈,放入人工构件而形成。另外,作为最新技术,已经采用了进行按照GTR法(引导组织再生法)的外科手术或术部辅助、涂敷被称为Emdogain的一种蛋白、再现类似牙齿产生过程的环境、期待促使牙周组织再生的方法,但不能说对恶化的全部牙周病都有效,其适应受到局限。总之,现在的牙周病治疗的基础,是以抑制牙龈的炎症、阻止牙周病的恶化、使失去的牙周组织再生、改善其外观、而且维持新获得的治疗组织为目的,但如上述那样促进牙周病的全身的危险因素也有,在现阶段,遗憾的是实际情况是没有被视为最好的有效治疗方法,很多牙科医生认为不使之再进一步恶化、能够维持现状就可以了。
本发明中所说的杀菌消毒液(以下称为“本杀菌消毒液”),是含有500ppm~1,500ppm的III价铁离子、500ppm~2,000ppm的L-抗坏血酸以及200ppm~2,000ppm的1种或2种以上的山梨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作为主要成分的杀菌消毒液,已经取得美国专利(USP6296881B1),其成分在日本作为食品添加剂得到认可。现在,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消毒液,是醇类、酚类、卤化物、季铵盐、双胍类药剂、醛类等,没有满足杀菌性优异、安全而且低毒性、可维护性优异并且廉价等全部条件的消毒液。例如,商品名称为“洗必泰(hibitane)”的双胍类药剂低毒性而且高效,作为世界上畅销的优异消毒液而闻名已有几十年,但对真菌的效果弱,对结核菌和芽胞无效。另外,在一部分普通细菌中也出现了抗药菌,并伴随有院内感染的原因。因此,为了弥补以往的缺点而开发的“本杀菌消毒液”,能够在仅仅10秒的短时间内对几乎所有细菌和真菌进行杀菌,也可以在1分钟~120分钟使芽胞灭绝。尽管显示出这么高的杀菌能力,但是,如下所示,其毒性比现在的任何消毒液都低。
(1)对皮肤的影响:每日2次、在6个月的小鼠的后蹄(Foot Pad)上涂敷,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2)由经口给药产生的影响:以1ml/只对小鼠进行给药,完全没有看到毒性。此外,该量换算成人就相当1.8L。估计的LD50是10ml/只小鼠,换算成人相当于18L。
(3)由腹腔内给药产生的影响:LD50约为1ml/只小鼠。
(4)对培养细胞(动物)的影响:使用浓度的103倍的稀释,完全没有发现对细胞增殖的阻碍。这是洗必泰的毒性的约1/10。
(5)对人体的影响:
a)手指的消毒:即使经历7年时间的长期地连日使用,也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存在轻微的皮肤粗糙。
b)含漱:7年时间,早晚2次含漱时使用,粘膜中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而且也没有表现出副作用和毒性。另外,此期间一次也没有蛀牙,也没有看过牙科医生。
接下来,显示关于与牙周病相关而实施的“本杀菌消毒液”的各种试验结果。
此外,关于“本杀菌消毒液”,分别制备氯化铁六水合物的Fe3+浓度3,000ppm的水溶液、L-抗坏血酸的浓度3,000ppm的水溶液和山梨酸钾的浓度1,500ppm的水溶液,将这些水溶液等量混合、制造出“本杀菌消毒液”。
(试验例1)
配制供试菌的悬浊液(1×109细胞/ml-生理食盐水),将2重量%的“本杀菌消毒液”滴加到该菌液中。经过一段时间,1白金耳钓菌,接种到各增菌培养基,在最适环境下培养,以菌有无增殖来观察杀菌效果。另外,供给试验的杀菌消毒液设定为常用的浓度。其结果,将接触10秒~60秒时的效果与接触1分钟~120分钟时的效果示于表2。根据表2可知,“本杀菌消毒液”在10秒左右将活动型的几乎所有菌种杀死。牙周病原性强的P.gingivalis、P.intermedia、A.actimomycetemconitans也不例外。但是,在芽胞形成菌的芽胞的杀菌中,根据其形成的阶段需要1分钟~120分钟。根据统计,以医疗从业者为首,人进行洗手和漱口的时间为10秒~15秒,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本杀菌消毒液”表现出优异的效果。此外,在作为医院和牙科医院中通用的消毒液的双胍类药剂洗必泰、3%过氧化氢水和利凡诺(acrinol)中,也实施同样的试验,显示出杀菌效果需要30秒~60秒,如上所述,洗必泰对抗酸菌和芽胞无效,3%过氧化氢水对芽胞也无效、在抗酸菌的杀菌中需要1分钟以上。利凡诺也是类似于3%过氧化氢水的效果。
表2杀菌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杀菌效果(菌有无生长)
  接触时间
  秒10 20 30 60   分钟1 30 60 120
  革兰氏性菌   S.aureus  (黄色葡萄球菌)   -  -  -  -
  S.aureus  (MRSA)   -  -  -  -
  S.pyogenes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  -  -  -
  S.pneumoniae  (肺炎球菌)   -  -  -  -
  E.faecalis  (肠球菌)   +  +  -  -
  C.diphithcriac  (白喉棒状杆菌)   -  -  -  -
  L.monocytogenes  (李斯特氏菌)   -  -  -  -
  革兰氏阴性菌   N.gonorrhoeae  (淋球菌)   -  -  -  -
  E.coli O-157  (大肠杆菌O-157)   -  -  -  -
  S.enteritidis  (沙门氏菌)   -  -  -  -
  S.flexneri  (赤痢菌)   -  -  -  -
  V.parahaemoliticus  (肠炎弧菌)   -  -  -  -
  Ps.aeruginosa  (绿脓菌)   +  -  -  -
  S.marcescens  (沙雷氏菌)   -  -  -  -
  K.pneumoniae  (肺炎杆菌)   -  -  -  -
  L.pneumophila  (嗜肺军团菌)   -  -  -  -
  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  (牙周病原菌)   -  -  -  -
  P.intermedia  (牙周病原菌)   -  -  -  -
  抗酸菌   M.tuberclosis  (人型结核菌)   +  +  -  -
  M.kansasii  (非定型I组)   +  +  -  -
  M.abium  (非定型III组)   +  +  -  -
芽胞形成菌   B.subtilis  (枯草菌)营养型    芽胞   -  -  -  - +  ~    -
  B.natto  纳豆菌)营养型    芽胞   +  +  +  - +  ~    -
  C.perfrigens  (魏氏梭菌)营养型芽胞   +  +  +  - +  ~    -
  C.tetani  (破伤风菌)营养型    芽胞   +  +  +  - +  ~    -
  真菌   C.albicans  (白色念珠菌)   +  -  -  -
  T.interdigitale  (趾间发癣菌) -  -  -  -
  A.fumigatus  (曲霉菌)   -  -  -  -
  C.neobormans  (隐球菌)   -  -  -  -
(试验例2)
因为已知通常消毒液中因混入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其效果下降,所以,对在与有机物共存下的杀菌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在“本杀菌消毒液”中分别添加1ppm、50ppm和100ppm量的脱脂乳和酵母提取物,同时,向这些水溶液中滴加2重量%的作为供试菌的MRSA或大肠菌O-157的1×109细胞/ml-生理食盐水。供试菌与“本杀菌消毒液”的接触时间为10秒~5分钟,经过一段时间,采集10μl与供试菌的混合液,分别在适当的培养基中接种,在37℃下培养,根据菌有无生长来评价杀菌效果。其结果如表3所示,在有机物的共存下,有机物的浓度是1ppm时,没有发现其影响,但有机物浓度超过50ppm时,虽然受到其影响,但其程度轻微。另外,对上述2种以外的菌种也进行了同样的试验,但其效果显示出类似的趋势。进一步对牙科医院等通用的消毒液也进行同样的试验,在洗必泰中超过50ppm时,接触1分钟细菌没有死,根据有机物的种类和量的不同,即使接触5分钟也活着。使用3%过氧化氢水和利凡诺时也显示出与使用洗必泰时非常类似的趋势。
表3有机物存在下的杀菌效果
  杀菌效果(菌有无生长)
  接触时间
  10 20 30 60秒   2分 3分 5分
  S.aureus(MRSA)脱脂乳1ppm50ppm100ppm酵母提取物1ppm50ppm100pp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coli O-157脱脂乳1ppm50ppm100ppm酵母提取物1ppm50ppm100pp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验例3)
在烹调后的食物腐败过程中,将“本杀菌消毒液”喷雾在食物上时,对是否可以阻止腐败的进行以及其杀菌效果是怎样的程度进行研究。通常,不会在烹调后的食物中加消毒液,但食物残渣进入牙周袋内,其大多成为细菌的营养源,另外,因为“本杀菌消毒液”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被认可的化合物作为成分,所以,掌握其效果很重要。作为试样,将刚烹调后的“饭”、“豆腐”、“菠菜拌芝麻的凉菜”和“肉和蔬菜的炒菜”分别粉碎、均匀化,使用放置在28℃下的物质。将各试样放置5小时后,采集一部分用于活菌数的测定,用各消毒液对剩余试样进行充分地喷雾。测定喷雾后1小时、2小时和24小时后的活菌数。此外,只喷水作为对照。另外,将各试样放置24小时后,采集一部分用于活菌数的测定,用各消毒液对剩余试样进行充分地喷雾。与将试样放置5小时的情况同样地,测定喷雾后1小时、2小时和24小时后的活菌数。此外,只喷水作为对照。将试样各采集5g,用常用方法稀释,按照稀释倒平板法(poured plate method)实施活菌数的测定。
腐败的过程因烹调的方法、食物的材料和环境而当然有所不同。本试验的情况,关于“饭”,刚烹调后的活菌数是2×10细胞/g-试样、5小时后是1×103细胞/g-试样、24小时后是5×105细胞/g-试样、48小时后增加到7×106细胞/g-试样。另外,关于“豆腐”,起初的活菌数是2×104细胞/g-试样、5小时后是8×105细胞/g-试样、24小时后增加到9×107细胞/g-试样、48小时后增加到1×109细胞/g-试样,腐败进一步发展。在“菠菜拌芝麻的凉菜”中,刚烹调后的活菌数是2×103细胞/g-试样、5小时后是5×104细胞/g-试样、24小时后增加到是3×107细胞/g-试样、48小时后增加到2×108细胞/g-试样。在“肉和蔬菜的炒菜”中,刚烹调后的活菌数是5×10细胞/g-试样、5小时后是2×103细胞/g-试样、24小时后成为2×108细胞/g-试样、此时稍微发出腐败气味。48小时后腐败更进一步发展,活菌数增加到3×109细胞/g-试样。
将试验结果示于表4。在烹调5小时后的菌没怎么增殖时候,喷雾消毒液时,其之后,虽然因烹调食物的种类不同而稍微有点差别,活菌数也减少到1/100~1/200。而且,1小时后减少到1/1000~1/5000,2小时后成为10细胞/g-试样以下,菌死绝。剩余的活菌,即使经过24小时也没有增殖。此外,对肉类等高蛋白质的食物,即使在喷雾消毒液2小时后,也有7×102细胞/-g试样的菌数(约1%)存活。可以明白,在烹调后经过24小时的时候,活菌数为107~108的数量级,但刚喷雾消毒液后,活菌数减少到1/1000~1/10,000、1小时后减少到1/10,000~1/500,000、2小时后减少到1/300,000~1/2000,000。此外,此时的活菌数是约102细胞/g-试样。24小时后与2小时后相比,活菌数稍有增加,但本发明人认为,这与其说是剩余活菌增殖,倒不如说是从空中落下的菌产生的。因此,虽然没有达到完全灭绝,但即使说几乎杀灭也不夸张。即,可以说具有抑制食物中的腐败菌生长的能力和杀菌效果。
“本杀菌消毒液”之外,对牙科医院通用的消毒液也实施同样的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4。在喷雾洗必泰时,尽管刚喷雾后活菌数的减少率比“本杀菌消毒液”差、显示出很相似的趋势,但经过一定时间后,效果变弱,菌再次开始繁殖。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食品中的腐败菌生长,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杀菌效果。另外,以3%过氧化氢水刚喷雾后,很多菌残存,如果经过24小时,则陷入腐败就在眼前的状态。
表4因消毒液导致的烹调食品中的活菌数的消长
  料理(食物)   水   本杀菌消毒液   洗必泰液  3%过氧化氢水
  刚烹调后   2×10
  5小时后   1×103(喷雾)
  刚喷完后   1×103   8×10   1×102   2×102
  1小时后   2.2×103   5×10   5×10   1×102
  2小时后   7×103   0   2×10   1.8×102
  24小时后   6×106   0   5×10   5×104
  24小时后   5×105(喷雾)
  刚喷完后   5.5×105   8×103   1×104   4×104
  1小时后   1.2×106   5×102   7×102   9×103
  2小时后   2×106   1×102   5×102   2×104
  24小时后   1×108   1×102   4×103   8×105
  48小时后   7×106
豆腐   刚烹调后   2×104
  5小时后   8×105(喷雾)
  刚喷完后   1×106   3×103   8×102   5×104
  1小时后   3×106   1×102   5×10   2×103
  2小时后   5×106   5   4×10   3×104
  24小时后   1×108   8   2×102   6×106
  24小时后   9×107(喷雾)
  刚喷完后   9×107   6×104   5×104   7×105
  1小时后   1.2×108   4×102   5×102   3×104
  2小时后   2×108   3×10   2×102   5×104
  24小时后   2×109   1×102   3×103   1×108
  48小时后   1×109
菠菜拌芝麻的凉菜   刚烹调后   2×103
  5小时后   5×104(喷雾)
  刚喷完后   5×104   2×102   2×102   1×103
  1小时后   9×104   5×10   4×10   4×102
  2小时后   1.5×105   0   3×10   5×102
  24小时后   5×107   7×10   6×102   1×105
  24小时后   3×107(喷雾)
  刚喷完后   3×107   5×103   3×104   4×104
  1小时后   4×107   8×10   2×102   5×103
  2小时后   6×107   2×10   1×102   5×103
  24小时后   4×108   1×102   8×103   7×106
  48小时后   2×108
蔬菜和肉的炒菜   刚烹调后   5×10
  5小时后   2×103(喷雾)
  刚喷完后   2.5×103   1×102   2×102   5×102
  1小时后   6×103   5×10   5×10   2×102
  2小时后   1×104   2×10   3×10   4×102
  24小时后   3×108   7×102   5×103   5×106
  24小时后   2×108(喷雾)
  刚喷完后   2×108   1×105   7×104   6×106
  1小时后   4×108   4×102   5×102   5×104
  2小时后   6×108   1×102   2×102   1×105
  24小时后   4×109   2×103   5×104   4×108
  48小时后   4×109
就试验例1~试验例3中的“本杀菌消毒液”的各数据而言,应该能够期待对牙周袋中潜伏的牙周病原菌有较高的杀菌效果。与此相对,牙科通用的消毒液在牙周病原菌没有任何屏障时,恰如其分地有效,但是,如果形成有斑块、有牙石或者存在有机物或食物残渣等营养物质,则意味着效果极端地下降。
依据以上的试验结果,接下来,以在实际中也可以称为牙周病元凶的斑块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各杀菌消毒液的效力。
(试验例4)
采集龈上牙石附着的斑块,把将其直接做成厚200μm的切片和将粒子大小粉碎为10μm的微粉,浸渍到1ml的“本杀菌消毒液”中,按照常用方法测定经过一段时间后含有的活菌数。其结果如表5所示,在20mg斑块的切片中含有的4×109细胞的活菌数,浸渍1分钟后、其3/4灭绝,5分钟后成为1/5,000,10分钟后全部菌灭绝。另外,做成粉末状的斑块,其活菌数在3分钟以内全部灭绝。即,证实了“本杀菌消毒液”突破屏蔽,浸透到斑块内部,对其中的细菌显示出杀菌作用。此外,使用牙科领域通用的洗必泰液(洗必泰凝胶)、3%过氧化氢水和利凡诺时,斑块表面的菌在3分钟以内几乎全部灭绝,但栖息在内部的菌经受60分钟的浸渍后仍有半数存活。即,意味着不能使作为细菌集合体的斑块受到决定性的损坏。另外,对龈下牙石附着的斑块(致密、坚固)也进行同样的试验,对片状斑块约15分钟、对粉末状斑块约3分钟以内,全部细菌灭绝。与此相对,使用洗必泰液等时,如上所述,内部的菌经受60分钟的浸渍后仍原样地继续生存。
表5因本杀菌消毒液处理导致的斑块中的活菌数的变化
  20mg斑块中的活菌数
  处理前的菌数 1分钟后 3分钟后 5分钟后 10分钟后 15分钟后 30分钟后
  片状斑块   4×109   1×109   5×107   8×105   0   0   0
  微粉末状斑块   4×109   2×108   0   0   0   0   0
接下来,再假设在牙石附着斑块中附着或混入有机物的情况,将斑块20mg和酵母提取物20mg混合,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如表6所示,几乎不受有机物的影响,片状斑块浸渍5分钟后杀灭到约1/2,000,浸渍10分钟全部细菌灭绝。另外,微粉末状斑块浸渍3分钟后,全部细菌灭绝。与此相对,使用通用的消毒剂时,在有机物的存在下,斑表面的消毒需要10分钟,内部的细菌大半存活。即,在治疗中,只要没有不遗漏地除去斑块,即使暂时看着变好了,也会如实地表现出反复复发。
表6因本杀菌消毒液处理导致的斑块和有机物中的活菌数的变化
  20mg斑块和20mg酵母提取物中的活菌数
  处理前的菌数   1分钟后   3分钟后   5分钟后   10分钟后   15分钟后   30分钟后
  片状斑块   3.5×109   1.5×109   1×108   2×106   0   0   0
  微粉末状斑块   3.5×109   4×108   0   0   0   0   0
根据上述试验例1~试验例4所示的各种试验可以明确,“本杀菌消毒液”对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的活动型的细菌给予毁灭性的破坏。可以说已证明,栖息在牙周袋内、在难以除去的斑块中潜伏的牙周病菌也不例外,通过在其部位注入“本杀菌消毒液”,虽然因斑块的生长过程及其种类不同而稍有差异,但是在瞬时~10分钟左右均灭绝。另外,关于“本杀菌消毒液”的作用,应该特别写出的在于,如上所述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中证实的那样,不仅对细胞、组织几乎没有破坏,而且促进组织的再生。
(试验例5)
将小鼠的一部分皮肤剥离约1cm2,使脱脂棉中含有常用浓度的各种杀菌消毒液,在其痕迹上早晚涂敷2次。此外,涂敷水作为对照。其结果如表7所示,对照的小鼠,在伤口再生薄皮需要5日、皮肤恢复到原来厚度需要12日、毛长齐需要35日,而涂敷“本杀菌消毒液”时,伤口闭合需要4日、恢复到原来厚度需要10日、然后仅需要30日毛即可长齐。这与使用碘酒是类似的效果,意味着“本杀菌消毒液”和碘酒促进组织的再生。与此相反,涂敷牙科通用的洗必泰凝胶、3%过氧化氢水、利凡诺,结上一层薄皮需要5日、恢复到原来的厚度需要12~15日、毛长齐需要约40日。即,这些消毒液作为毒物起作用,显示出抑制组织的再生。
表7因各种杀菌消毒液而导致的皮肤损伤的恢复
  恢复状况
  全面地结出一层薄皮   皮肤几乎成为原来的厚度   完全恢复(毛长齐)
 本杀菌消毒液   4日   10日   30日
 洗必泰凝胶   5日   12日   38日
 3%过氧化氢水   5日   15日   40日
 利凡诺   5日   15日   40日
 碘酒   4日   10日   32日
 水   5日   12日   35日
(试验例6)
将“本杀菌消毒液”的稀释液添加到培养基中时,如表8所示,本发明中使用的乳酸杆菌群,其生长受到刺激。众所周知的是,通过添加乙酸,可促进乳酸菌生长,但是,尽管将显示杀菌作用的杀菌消毒液进行稀释,但仍具有生长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令人吃惊的。但是,如表9所示,对以牙周病原菌为首的病原菌则没有这样的作用。即,意味着:如果在牙周袋中注入“本杀菌消毒液”后,轻轻地水洗,如后所述,充满表现出特异能力的本发明的新干酪乳杆菌种(以下称为“新乳酸菌”),则“新乳酸菌”的生长受到刺激,将增大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此外,通用的消毒液,即使改变浓度添加到培养基中,菌的生长也被抑制,但一点儿也没有刺激生长。另外,在牙齿表面吸附有“本杀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Fe3+,这将成为屏障、防止牙周病原菌的再附着。另外,为了显示收敛作用,使作为牙周病原菌的营养源的牙周沟液的分泌暂时减少,对于潜伏在内部的牙周病原菌,通过部分断绝其营养源将抑制其生长繁殖。
表8本杀菌消毒液对乳酸杆菌的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中含有的本杀菌消毒液的常用浓度的稀释
  1/10   1/30   1/50   1/100   1/200   1/300   1/500
  “新乳酸菌”(L.casei)   -   ±   +   ++   +   +   ±
  其它的L.casci   -   -   ±   +   +   ±   ±
  L.acidophilus   -   -   ±   +   +   ±   ±
  L.pluntarum   -   -   +   +   +   ±   ±
  L.burgaricus   -   -   ±   +   +   ±   ±
  L.salivarius   -   -   +   +   +   ±   ±
  L.fementum   -   -   ±   +   +   ±   ±
-:抑制生长
±:不抑制也不促进生长
+:促进生长
表9本杀菌消毒液对病原菌的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中含有的本杀菌消毒液的常用浓度的稀释
  1/10   1/30   1/50   1/100   1/200   1/300   1/500
  P.gingivalis   -   -   ±   ±   ±   ±   ±
  P.intermedia   -   -   ±   ±   ±   ±   ±
  A.actinomycetem   -   -   ±   ±   ±   ±   ±
  S.aureus   -   -   ±   ±   ±   ±   ±
  S.pyogenes   -   -   ±   ±   ±   ±   ±
  E.coli O-157   -   -   ±   ±   ±   ±   ±
  S.enteritidis   -   -   ±   ±   ±   ±   ±
  Ps.aeruginosa   -   -   ±   ±   ±   ±   ±
  V.parahaemoliticus   -   -   ±   ±   ±   ±   ±
-:抑制生长
±:不抑制也不促进生长
+:促进生长
实施例
接下来,基于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主旨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通过改变制造工序、使用公知的增量剂或赋型剂,当然可以得到任意的菌数。另外,各制剂的剂型,可以与适当的赋型剂一起适当采用粉末状、颗粒状、胶囊剂等通常的剂型。
(制造例1)
在10L每1L中含有蛋白胨10g、肉汁5g、酵母提取物5g、乳糖10g、K2HPO4 2g、MgSO4·7H2O 0.1g、NaCl 1g、柠檬酸二铵2g、乙酸钠5g、CaCO3 3g、MnSO4·5H2O 0.3g、FeSO4·7H2O 0.03g、L-半胱氨酸1g的pH7.2的培养基中,接种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在37℃下厌气培养72小时。培养结束后,将培养液由滤纸过滤,由此除去CaCO3,冷藏保存3L滤液,离心分离剩余的液体、得到上清液和菌块8.4g。接着,以420ml生理食盐水洗净、反复2次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清洁菌块投入到由70g脱脂乳、20g可溶性淀粉、0.5g谷氨酸钠、1000ml精制水构成的溶液中、搅拌、按照常用方法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菌制剂101g。测定该菌制剂的菌数时,为2.5×1010细胞/g。这里得到的制剂是101g冷冻干燥菌体(包括保护剂)、3000ml培养液、6700ml培养滤液(除菌液)。
(制造例2)
在10L每1L中含有3g(水解)酪蛋白氨基酸、2g酵母提取物、50ml西红柿汁、2g葡萄糖、1g NaCl、1g KH2PO4、0.7g MgSO4·7H2O、1g CaCl2·2H2O、0.5ml Tween80、0.5g可溶性淀粉的pH 6.8的培养基中,接种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在30℃下、兼性厌氧培养96小时。培养结束后,冷藏保存3L培养液,离心分离剩余的7L、得到上清液和菌块5.6g。接着,用280ml生理食盐水洗净、再次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清洁菌块中的2.6g在10.4g马铃薯淀粉中充分混合、冷藏保存。将剩余的3g清洁菌块投入到由15g脱脂乳、15g可溶性淀粉、5g海藻糖、0.2g半胱氨酸、500ml精制水构成的溶液、搅拌、按照常用方法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39g菌制剂。测定该菌制剂的菌数时,为2×1010细胞/g。这里得到的制剂是39g冷冻干燥菌体(包括保护剂)、13g湿润菌体(包括保护剂)、3000ml培养液、6700ml培养滤液(除菌液)。
(制造例3)
在5L每1L中含有100g脱脂乳、1g海藻糖的pH调整为6.8的培养基中,接种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P-19443),在37℃下、兼性厌氧培养72小时。接着,向该培养液(酸乳酪)中添加75g海藻糖,充分搅拌,按照常用方法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590g菌制剂。测定该菌制剂的菌数时,为5×109细胞/g。这里得到的制剂是含有菌体和脱脂乳发酵产物的制剂。
(制造例4)
本发明的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制剂,在10L每1L中含有5g蛋白胨、3g肉汁、2g酵母提取物、1g CGF、5g淀粉、1g乳糖、2g柠檬酸二铵、3g乙酸钠、0.2g MgSO4·7H2O、0.03g FeSO4·7H2O、1g L-半胱氨酸的pH 7.2的培养基中,接种耐抗生素的本发明的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在37℃下厌气培养3日。培养结束后,对培养液进行滤纸过滤、除去CaCO3、然后离心分离,将得到的7.8g菌体分散在370ml生理食盐水中,再反复2次进行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清洁菌块分散在450ml预先灭菌过的5%淀粉溶液中,按照常用方法、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30g新乳酸菌制剂。该菌制剂的活菌含量为1×1011细胞/g。
(制造例5)
将制造例4中制造的清洁菌体混入到15.7ml橄榄油中,制造油制剂。该菌制剂的活菌含量为2×1011细胞/g。在10g亲水软膏中混合10g该油制剂,制造乳酸菌乳酪(cream)。接着,在该乳酸菌乳酪中混合400mg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AMPC)、100mg红霉素(EM)、100mg弗氏霉素(fradiomycin)(FRM)和100mg头孢克罗(cefaclor)(CCL)作为抗生素,制造含有抗生素的乳酸菌乳酪。
(实施例1)
通过大肠菌O-157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混合培养以及大肠菌O-157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的混合培养,对在大肠菌O-157和干酪乳杆菌的共存下、因干酪乳杆菌产生的毒性减弱型抗生素的影响力而导致的大肠菌O-157的S-R变异的速度及其比例进行跟踪调查。培养基组成为1L中添加5g肉汁、1g酵母提取物、5g蛋白胨、2g NaCl、1g CaCO3以及2g葡萄糖或2g淀粉,将pH调整为7.2。在37℃下进行厌气培养,每72小时进行传代培养,每次都在平板培养基上稀释涂布,观察出现的菌落,测量S型(原型)和变异的R型(毒性减弱型),比较调查其比例。将其结果示于表10和表11。使用葡萄糖作为糖时,从表10可知,大肠菌O-157在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BP-6971)的共存下,由传代产生的菌数变动较大。从传代第5代左右开始,出现R型(30%),随着以后反复传代,R型的比例增大,在第18代全部菌转变为R型。以后,即使继续传代,S型再也不能复活了。与此相对,大肠菌O-157在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的共存下,在3代的传代中就已经出现5%的R型、在5代中为50%、在12代的传代中全部大肠菌转变为R型。即表明,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相比,大肠菌O-157受到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影响更显著。其理由据推测是因为两种干酪乳杆菌的增殖力不同产生。
表10使用葡萄糖作为糖时的大肠菌O-157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和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的结果
  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   大肠菌O-157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大肠菌O-157
  S型   R型   R型的比例   S型   R型   R型的比例
  1代   1.2×109   4.0×109   0   0%   1.4×109   3.2×109   0   0%
  3代   1.2×109   3.5×109   0   0%   1.7×109   2.8×109   1.5×108   5%
  5代   1.5×109   2.5×109   1.0×109   30%   2.0×109   1.0×109   1.0×109   50%
  7代   1.4×109   1.1×109   1.1×109   50%   2.0×109   5.0×108   1.5×109   75%
  10代   1.0×109   1.4×109   1.6×109   55%   1.8×109   1.0×108   1.2×109   90%
  12代   1.2×109   9.0×108   2.1×109   70%   1.5×109   0   1.2×109   100%
  15代   1.5×109   3.5×108   2.1×109   85%   2.0×109   0   8.0×108   100%
  18代   1.3×109   0   1.5×109   100%   2.0×109   0   8.0×108   100%
  20代   1.4×109   0   1.7×109   100%   1.8×109   0   1.0×108   100%
使用淀粉作为糖时,从表11可知,大肠菌O-157的增殖力也下降,但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以后的增殖变差,最终的菌数不足5×108细胞。由于这样的影响力下降,大肠菌O-157向R型的转变也延迟,在7代的传代中为10%的出现率、在20代的传代中为50%的出现率。即使再继续传代,也不会超过70%。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增殖力,不逊色于使用葡萄糖的情况,大肠菌O-157的增殖力每一传代就下降,R型的出现在3代为15%,仅仅7代就成为100%。
表11使用淀粉作为糖时的大肠菌O-157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和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的结果
  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   大肠菌O-157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大肠菌O-157
  S型   R型  R型的比例   S型   R型  R型的比例
  1代   5.0×108   2.0×109   0   0%   1.5×109   2.0×109   0   0%
  3代   4.0×108   2.5×109   0   0%   1.4×109   1.7×109   3.0×108   15%
  5代   3.5×108   2.2×109   0   0%   1.8×109   4.0×108   1.0×109   70%
  7代   3.5×108   1.8×109   2.0×108   10%   2.0×109   0   1.2×109   100%
  10代   3.0×108   1.7×109   3.0×108   15%   1.7×109   0   1.0×109   100%
  12代   2.0×108   1.5×109   5.0×108   25%   1.5×109   0   8.0×108   100%
  15代   2.0×108   1.5×109   6.0×108   30%   1.8×109   0   8.0×108   100%
  18代   2.0×108   1.2×109   8.0×108   40%   1.7×109   0   6.0×108   100%
  20代   1.5×108   8.0×108   8.0×108   50%   1.8×109   0   5.0×108   100%
除了大肠菌O-157以外,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和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也实施同样的试验,与大肠菌O-157时同样,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相比,因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导致的向R型的变异极其迅速,如表12所示。此外,将变异为R型的病原菌的菌株以S型菌株的致死量对小鼠进行口服和腹腔给药时,死亡率为0,毛色、种类和行为与没有给药的小鼠没有任何变化,确认病原性几乎失活。
表12混合培养时R型病原菌的出现比例
  传代数   肠炎沙门氏菌   弗氏志贺菌
  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   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   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   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混合培养
  5代   20%   40%   5%   15%
  10代   40%   80%   25%   50%
  15代   55%   90%   35%   70%
  20代   70%   95%   50%   80%
  25代   75%   100%   50%   100%
  30代   80%   100%   55%   100%
  35代   80%   100%   70%   100%
  40代   90%   100%   75%   100%
  45代   95%   100%   80%   100%
  50代   90%   100%   75%   100%
  60代   95%   100%   80%   100%
  70代   100%   100%   85%   100%
  80代   100%   100%   90%   100%
  90代   100%   100%   100%   100%
  100代   100%   100%   90%   100%
  110代   100%   100%   100%   100%
  120代   100%   100%   100%   100%
(实施例2)
通过每日服用由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构成的制造例1中制造的冷冻干燥菌体2g(5×108细胞/g),作为肠内细菌群中的有益菌已知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增加,相反地,作为有害菌已知的梭菌(Clostridium)和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减少,这已经试验完成,这次,对10名健康人服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效果,历时3个月进行测定、比较。其结果如表13所示,服用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BP-6971)时,3个月后,双歧杆菌增加约90%、干酪乳杆菌增加150%,相反地,梭菌减少50%、韦荣氏球菌减少25%。与此相对,服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时,3个月后,双歧杆菌增加133%、干酪乳杆菌增加300%,与此相对,梭菌减少96%、韦荣氏球菌减少98.4%。即,可以确认,对构成肠内细菌群有益菌、有害菌带来的作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优异得多。特别是使有害菌锐减的能力优秀。
表13健康人的肠内细菌群的变化
  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服用前   服用后菌的消长   服用前   服用后菌的消长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有益菌
  双歧杆菌   1.1×1010   1.3×1010   1.9×1010   2.0×1010   1.2×1010   1.8×1010   2.5×1010   2.8×1010
  乳酸杆菌   2.0×107   2.5×107   3.2×107   5.0×107   2.5×107   5.0×107   8.0×107   1.0×108
  有害菌
  梭菌   1.0×105   8.0×104   7.0×104   5.0×104   1.2×105   5.0×104   1.0×104   3.0×101
  韦荣氏球菌   7.0×105   6.0×105   5.0×105   4.5×105   6.0×105   1.0×105   2.0×104   1.0×104
(实施例3)
接下来,将上述干酪乳杆菌的制造例1中制造的冷冻干燥菌体2g给药至10名病弱者,历时3个月进行测定、比较。将其结果示于表14。根据表13与表14可知,给药前的肠内细菌群,健康人与病弱者相比,有益菌多约2倍、相反地有害菌只不过是其1/3。这一点如实地表明,肠内细菌群的现状反映了目前的健康状况。在实验对象中进行问卷调查时,收到参加本试验的全部健康人自我感觉更加健康、病弱者对健康具有信心的报告。具体地说,有(1)疲劳感减少,(2)脸色变好,(3)通便异常得到改善,(4)肌肉恢复力量、变得好看,(5)肥胖得到改善,(6)高血压恢复正常值,(7)特应性(atopy)得到相当地改善等,该比例中,服用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人异常地多。
表14病弱者的肠内细菌群的变化
  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   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
  服用前   服用后菌的消长   服用前   服用后菌的消长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有益菌
  双歧杆菌   5.0×109   5.2×109   6.0×109   6.5×109   4.0×109   6.0×109   8.0×109   1.0×1010
  乳酸杆菌   1.0×107   1.2×107   1.5×107   2.5×107   1.0×107   1.5×107   2.0×107   4.0×107
  有害菌
  梭菌   7.0×105   6.0×105   6.0×105   4.0×105   5.0×105   8.0×104   2.0×104   8.0×103
  韦荣氏球菌   2.0×106   1.7×106   1.5×106   1.3×106   2.5×104   1.0×106   5.0×105   2.5×105
(实施例4)
准备3个W600mm×D200mm×H150mm的培植器皿(planter),将在通常的旱田的土中混入100g熟透的堆肥和12g化肥(日本合同肥料株式会社生产的Green Map,N:8%、P:5%、K:5%)的混合物加入各培植器皿中,撒布10g苦土石灰(株式会社NAC生产,在消石灰中混合5~7%氧化镁的土壤改良剂)。接着,制成5~8mm深度的沟,手工播种水萝卜的种子。第5天发芽,在其次日,将制造例2中记载的培养基中培养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离心菌块2g投入到200ml水中,充分搅拌后,在对照区中撒布。另外,将制造例2中记载的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的离心菌块2g投入到200ml水中,充分搅拌后,在试验区中撒布。此外,在无添加区中只撒布水。在长出叶子的第10日,进行疏苗以达到5cm间隔,在每个培植器皿中剩下30棵水萝卜。在对照区和试验区中,分别撒布上述离心菌块的悬浊液和150ml稀释至500倍的液体肥料,在无添加区中只撒布150ml稀释至500倍的液体肥料。此后,撒适当的水使其不干燥,在第28天收割。其效果如表15所示,试验区由于撒布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不仅比无添加区的水萝卜、即使与撒布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对照区培育出的水萝卜相比,也可以收获重量、色泽、香气、肉质、味道、嚼头等各品质均优异的水萝卜。
表15水萝卜的生长结果
分区 生长经过 重量(平均g/个)   品质
  色泽   香气   肉质   味道
无添加区 培育的30棵中有2棵中途衰弱,重量只有5g。 8.1g 鲜红色 +   产生少许“微孔”。而且也有裂纹。 一般
  对照区   叶子很茂密。不收获地原样放置时、产生“微孔(pore)”。   7.2g   鲜红色   +~++   致密的肉质。   稍甜
试验区   叶子很繁茂,色泽青翠。即使不收获地原样放置,也不产生“微孔”。 11.8g 深红色 ++   非常致密的肉质,有嚼头。 很强
(实施例5)
对于豆苗的水耕栽培(hydroponic cultivation),设置与实施例4同样的试验区实施生长试验。在聚乙烯制造的W100×D100×H180mm的箱子底部敷设海绵,充分浸渍在水中,在一面播种豆苗的种子。温度设定为22℃,用黑布覆盖5天、隔断光线,此后撤除布,在自然光下生长。对照区中,将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冷冻干燥菌体1g投入到100ml水中,充分搅拌后、在第3天和第5天通过喷雾撒布。另外,在试验区中,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1g投入到100ml水中,充分搅拌后、在第3天和第5天通过喷雾撒布。此外,在无添加区中只撒布水。生长结果如表16所示,通过撒布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可以收获无添加区和对照区中没有的优质的豆苗。
表16豆苗的生长结果
  分区   生长经过   品质
无添加区   平均高度15.2cm外侧的茎高、内侧的茎较低   嚼头(texture):一般绿和黄绿是稍微不鲜明的颜色。不完全的辛辣。
对照区   平均高度16.1cm外侧的茎高、内侧的茎较低   嚼头:一般~优良绿和黄绿的区分鲜明。辛辣显著。
试验区   平均高度16.8cm大体整齐地变高、茎稍粗、变得结实   嚼头:优良色泽、绿、黄绿、白的区分非常鲜明。辛辣中也存在柔和的甜味。
根据实施例1~5可知,一面保持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特质,一面通过驯化培养而被赋予各种性质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确认对活体给予不可估量的生命力,被证实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是根本不同的菌株。
(实施例6)
P.gingivalis和P.intermedia的毒性,由从动物实验的结果判明:通过观察血液平板上的黑色菌落的色调和臭气以及在平板上的附着性的强弱,可以推测产生毒素的质与量,另外,在A.actinomycetemcomitans中,通过观察其溶血性强度和附着性,能够推测产生毒素的质与量。因此,通过将上述主要的牙周病原菌与“新乳酸菌”共生培养,调查牙周病病原菌表现怎样的动向、反应。培养基采用日水制药生产的改良GAM肉汤,在37℃下进行厌气培养,每72小时进行传代培养,每次按照常用方法在血液平板培养基上稀释涂布,跟踪观察其菌数和出现菌落的情形的经过。将其结果示于表17、表18和表19。根据表17可知,P.gingivalis的菌数每次传代逐渐减少,在第25代最终消失。此期间的毒性变化,从第5代逐渐变弱,第15代仅有少许,第20代几乎全部失活。确认即使在小鼠的牙周局部使之感染该菌,也不发生牙龈炎。另外,根据表18可知,P.intermedia的菌数随着传代次数而逐渐减少,在第15代消失。与之相伴,病原性也逐渐减弱,在第12代其病原性也消失。另外,根据表19可知,A.actinomycetemcomitans的菌数也是每次传代都减少,但不会象P.gingivalis和P.intermedia那样迅速地减少。但是,一旦超过某一界线就会迅速减少,在第18代消灭。根据小鼠的试验,病原性在12代时完全失活。此外,对其它参与牙周病的细菌,例如F.nucleatum、B.forsythus、L.buccalis、E.corrodens和口腔内多的Streptococcus属,也进行同样的共生培养试验,任一种菌都比不过本发明的乳酸菌的增殖能力和生理活性物质,可知其菌数和毒性每次传代都急剧减少减少。
表17P.gingivalis与FERMABP-10059株的共生培养的结果
  传代次数   FERMABP-10059   P.gingivalis   病原性的变化
  菌数   菌落的状态
  比例   色调   气味   附着性
  1   1.8×109   2.2×109   55%   黑色、有光泽   强烈的腐败气味   坚固的附着性   强
3   1.5×109   1.5×109   50%   黑色、有光泽   强烈的腐败气味   坚固的附着性   中等程度~强
  5   1.8×109   5×108   22%   黑褐色   中等程度的腐败气味   中等程度的附着性   中等程度
  10   2×109   2×108   10%   茶色   弱的腐败气味   弱附着性   弱
  15   2.5×109   5×107   2%   灰色   微弱的腐败气味   容易剥落   微弱
  20   3×109   1×106   0.3%   白灰色   没有气味   无附着力   几乎没有
  25   3×109   0   0%
表18P.intermedia与FERMABP-10059株的共生培养的结果
  传代次数   FERM ABP-10059   P.intermedia   病原性的变化
  菌数   菌落的状态
  比例   色调   气味   附着性
  1   2.1×109   2×109   48%   黑色   腐败气味   强附着性   强
  3   2.3×109   1×109   30%   黑色   腐败气味   中等程度的附着性   中等程度
  5   2.5×109   2×108   7.4%   中心部分褐色   弱的腐败气味   弱附着性   中~弱
  10   2.8×109   5×107   1.8%   褐色   微弱的腐败气味   几乎没有附着性   微弱
  12   3×109   1×107   0.3%   灰白色   没有气味   没有   几乎没有
  15   3×109   0   0%
表19 A.actinomycetemcomitans与FERM ABP-10059株的共生培养的结果
  传代次数   FERM ABP-10059   A.actinomycetemcomitans   病原性的变化
  菌数   菌落的状态
  比例   溶血性   气味   附着性
  1   2×109   2.3×109   53%   强(广范围)   腐败气味   强附着性   强
  3   2.5×109   1.2×109   32%   强(广范围)   腐败气味   强附着性   强
  5   2.5×109   8×108   24%   中等程度   中等程度的腐败气味   中等程度的附着性   中
  10   2.5×109   2×108   7.4%   弱(窄范围)   弱的腐败气味   弱附着性   弱
  12   2.8×109   1×108   3.4%   弱(窄范围)   弱的腐败气味   弱附着性   失活
  15   3×109   3×107   1%   没有   微弱的腐败气味   几乎没有附着性   失活
  18   3×109   0   0%
(实施例7)
将“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在直径90mm的平板中央、在37℃下厌气划线培养72小时后,使各牙周病原菌划线培养至其边界时,由于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产生的类似抗生素的活性物质的影响,在FERM ABP-10059株(FERMP-19443)的生长部位的附近,牙周病原菌的生长被阻止。接着,在生长被阻止时,对生长的牙周病原菌钓菌,在新的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的生长平板上反复进行划线培养时,观察生长范围如何变化。本实施例没有如实施例5那样将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与牙周病原菌混合。此外,平板采用改良GAM培养基。其结果如表20所示,由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产生的阻止范围(range of arrest),直到很多代以后仍大体维持在初代的状态,但如果超过某一点、则阻止范围迅速扩大,在第13~15代,病原菌将从培养皿上被驱逐出去、消失。另外,毒性也随着逐渐减弱、最终达到失活。
表20新乳酸菌(FERMABP-10059株)对牙周病原菌的影响
牙周病原菌   因传代次数产生的阻止范围的变化(mm)
  1代   3代   5代   7代   9代   11代   13代   15代
  P.gingivalis   15   20   22   22   26   32   43>
  P.intermedia   18   25   24   25   29   35   43>
  A.actinomycetem   12   10   13   18   30   35   40   43>
  F.nucleatum   20   20   20   25   28   38   43>
  B.forsythus   16   18   23   22   27   35   39   43>
43>:虽然划线培养,但不生长
使用已有的抗生素进行感受性试验时,每次传代其阻止范围无例外地变窄,最终获得抗药性。即,出现抗生素抵抗株,其病原菌的毒性没有变化或者多数变强。正如众所周知的,以MRSA为首的VRE、耐多药结核菌、绿脓菌等的出现与蔓延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根据上述实施例6和7可确认,无论牙周病原菌与FERM ABP-10059株(FERMP-19443)是否直接接触,由于其极大的影响而没有出现抵抗株,生长增殖能力逐渐地被抑制,毒性也为完全失活。
(实施例8)
为了测定“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在牙周袋内的定植性,将悬浮在生理食盐水中的菌液(2×1010/ml)注射到具有同等深度的牙周袋内,从次日开始向袋内注射灭菌生理食盐水,放置5分钟后,再吸引采集注入的食盐水,每天观察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的消长,持续1周。作为对照,将具有粘膜定植性的L.acidophilus和产生粘液、附着性高的B.natto分别独立地注入相同菌数,也观察其过程。其结果如表21所示,即使注入2×1010/ml FERMABP-10059株(FERM P-19443),其多数也会流出(90%~95%),但可以确认,剩下的菌定植1周左右,袋越深定植率越高。即意味着,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能够利用以牙龈沟液为主的营养源生长,牙周病越发展,其可以越活跃。与此相对,L.acidophilus第4日以后、B.natto第3日以后就确认不存在。即,可知这些菌不能在牙周袋内定植增殖。
表21牙周袋内的注入菌的消长
牙周袋的深度(mm) 注入1小时后   注入菌的消长(菌数/ml)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6天后   7天后
  FERM ABP-10059
  10mm   1×109   3×108   1×108   3×107   1×107   2×106   2×104   0
  15mm   1×109   5×108   1.5×108   8×107   3×107   4×106   3×105   3×104
  20mm   2×109   8×108   2×108   1×108   7×107   1×107   5×106   5×105
  L.acidophilus
  15mm   1×109   1×108   5×106   5×103   0   0   0   0
  B.natto
  10mm   5×109   5×107   3×104   0   0   0   0   0
(实施例9)
观察将“新乳酸菌”(FERMABP-10059、FERM P-19443)向牙周袋内连日注射投入时与隔日注射投入时的菌数的消长。其结果如表22所示,可以判明,连日注入菌时,袋内的菌数逐渐增加,袋越深、定植增殖越优异,另一方面,隔日注射投入与连日注入相比,菌的定植增殖稍差,但就整体而言,逐渐增加。即,得到启示,隔日注射投入菌就足够了。
表22牙周袋内的FERM ABP-10059株的消长
  牙周袋的深度(mm)   FERM ABP-10059株的消长(菌数/ml)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6天后 7天后
  连日给药
  10mm   3.5×108   5×108   5×108   7×108   8×108   8×108   1×109
  15mm   5×108   8×108   1×109   1.2×109   1.5×109   1.8×109   2×109
  20mm   8.5×108   12×109   1.8×109   2.5×109   3.2×109   4×109   5×109
  隔日给药
  10mm   3×108   1×108   4×108   1.5×108   6×108   2×108   6.5×108
  15mm   5×108   1×108   6.5×108   2×108   8×108   2.5×108   1.2×109
  20mm   8×108   2×108   1×109   3×108   2×109   8×108   2.8×109
“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不仅对各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有卓越的效果,而且对作为促进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的糖尿病等全身性的身体慢性疾病也显示出其改善效果。即,通过投入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可以提高活体的自然治愈力,其作为生命力被复原。所谓生命力即是活体的成长促进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实施例10)
将45尾表现出水霉病的初期症状的平均身长4.2cm的金鱼(口本金鱼)分成无添加区、对照区和试验区的3组,将各组的饲养水温设定为15℃、20℃和25℃,合计使用9个水槽观察了2个月。在各水槽中,在5L水中放入5尾金鱼饲养。在对照区中,隔日投入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冷冻干燥菌体1g(5×106细胞/ml水槽水)。在试验区中,隔日投入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1g(5×106细胞/ml水槽水)。在无添加区中,不进行任何处理地饲养金鱼。将饲养的结果示于表23。从表23可知,在无添加区中,不管水温是多少,不到1个月,金鱼全部死亡,其平均生存天数是18天。另一方面,在投入原始的乳酸杆菌的对照区中,在水温为25℃的水槽中,不到1个月,金鱼全部死亡,其平均生存天数是23天,但在设定为15℃和25℃的水槽中,因为水霉菌的繁殖缓慢,所以金鱼的死亡也在前面延缓,15℃中1个月后死亡2尾、2个月后再死亡2尾,死亡率是80%。另外,20℃中1个月后死亡2尾、2个月后全部死亡,死亡率是100%。与此相对,投入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时,在20℃的水温中饲养的金鱼,第45天死亡1尾,在25℃水温中饲养的金鱼在第25天死亡1尾、第50天死亡1尾,除此以外,全部很健康,身体表面附着的水霉菌也减少到几乎不明显。成长也显示出健康金鱼的不变的成长率。这表明尽管在15℃的低温,但在低温下驯化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表23对金鱼的水霉病的治疗效果
  水温   分区   1个月后   2个月后   死亡率
  15℃   无添加区   5尾死亡   100%
  对照区   2尾死亡   2尾死亡   80%
  试验区   全部存活、平均身长4.4cm   全部存活、平均身长4.5cm   0%
  20℃   无添加区   5尾死亡   100%
  对照区   2尾死亡   3尾死亡   100%
  试验区   全部存活、平均身长4.4cm   1尾死亡   20%
  25℃   无添加区   5尾死亡   100%
  对照区   5尾死亡   100%
  试验区   1尾死亡、平均身长4.5cm   1尾死亡   40%
(实施例11)
以各5尾患有气单胞菌(aeromonas)从伤口侵入、使周围的肌肉溶解、重病时内脏露出的通称为“溃疡病”的金鱼(日本金鱼)作为对象,在与实施例10同样地设定的水槽中实施饲养试验。金鱼的溃疡病的症状有从轻度的到中等程度的各种程度的,但平衡好地放入各水槽中饲养2个月。将其结果示于表24。从表24可知,无添加区的金鱼,无论水温是多少,症状都恶化,2个月以内露出内脏、全部死亡。另一方面,在添加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对照区中,轻度症状的金鱼在水温较低时维持原状,在水温较高时症状缓慢地恶化,结果在2个月后有60~80%的高百分率死亡。与此相对,在添加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试验区中,轻度症状时,不论水温为多少,几乎全部治愈。中等程度症状时,伤口也逐渐痊愈,即使经过2个月,也没有金鱼死亡。
表24对金鱼的溃疡病的治疗效果
  水温   分区   1个月后  2个月后   死亡率
15℃ 无添加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也逐渐扩大,3尾死亡。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也逐渐扩大、剩余的2尾也死亡。 100%
对照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维持原状、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仅仅伤口扩大。  轻度症状的金鱼维持原状、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全部死亡。 60%
试验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1个月后伤口几乎闭合,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或维持原状或伤口稍微闭合。 轻度症状的金鱼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变得不明显。 0%
  20℃ 无添加区   显示与15℃时很相似的过程,轻度症状的金鱼死亡1尾、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死亡2尾。 显示与15℃时很相似的过程,剩余的2尾也死亡。 100%
对照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维持原状,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伤口稍微扩大。  轻度症状的1尾金鱼伤口迅速扩大而死亡,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也有2尾死亡。 60%
  试验区   显示与15℃时同样的过程  显示与15℃时同样的过程   0%
25℃ 无添加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也迅速扩大,全部死亡。 100%
对照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扩大,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逐渐地扩大。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迅速扩大、2尾死亡,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也有2尾死亡。 80%
试验区   轻度症状的金鱼维持原状,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伤口逐渐变小。  轻度症状的金鱼的伤口不太明显,中等程度症状的金鱼除1尾外、伤口变得相当小。 0%
(实施例12)
将小鼠的皮肤的一部分剥离约1cm2,此后,早晚2次在无添加区局部涂敷水,在菌添加区局部涂敷L.casei的标准株ATCC 393和“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离心分离菌体,观察其经过。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涂敷FERM ABP-10059株(FERMP-19443)时,伤口整个表面结出一层薄皮的天数仅为3天、恢复到原来的皮肤为8天、毛完全长齐只不过仅为22天。与此相对,涂敷ATCC393时,分别需要4天、10天、28天,涂敷水时,分别需要5天、12天、35天。在该试验中,“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P-19443)在其组织修复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了优异的能力。
(实施例13)
为了观察对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增殖性,在1L中含有3g蛋白胨、2g胰蛋白胨(tryptone)、3g肉汁、1g CGF、1g酵母提取物、3g淀粉、1g海藻糖、1.5g KH2PO4、0.7g MgSO4·7H2O、1g NaCl、1g柠檬酸二铵、1g (NH4)2HPO4、2g乙酸钠、2g CaCO3、0.2g MnSO4·xH2O、0.03g FeSO4·7H2O、0.01g ZnSO4、0.2g L-半胱氨酸、1g牛磺酸(taurin)、pH为7.2的培养基中,植入L.casei的标准株ATCC 393和“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在厌气性条件下、在37℃下培养72小时,在日本制药生产的动物细胞培养用的GIT培养基中添加5%量的该离心分离的上清液的培养液与不添加的培养液中,分别混入2×105细胞/ml猴肾(V-1细胞株)和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以及鼠淋巴细胞CEA,测量48小时后的活细胞数。将其结果示于图2、图3和图4。从各图可判明,动物细胞在其细胞培养液中添加5%量的乳酸菌培养滤液时,其增殖性增加,添加标准株ATCC 393的增加10~15%,添加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的增加40~50%。这表明乳酸菌的生成物质(生理活性物质)促进刺激动物细胞的增殖(分裂),还暗示淋巴球的增殖对免疫系统的强化有贡献。另外,如图5所示,在作为植物细胞的绿藻的同样的试验中,确认增殖率虽然比不上动物细胞,但也有提高。
牙周病原菌的病原因子有多种,有关定植的因子、蛋白分解酶和毒素、或在毒性方面发挥作用的物质、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地给牙周组织带来损害。具体地说,有内毒素(LPSI)、胶原酶、类胰蛋白酶(trypsin-like enzymes)、纤维芽细胞抑制酶等破坏酶、白血球破坏酶(白细胞毒素)、溶血毒、硫化氢和脂肪酸等细胞毒素,以及依靠长纤毛向粘膜上皮、红血球、其它细菌的附着性等。特别地,内毒素的作用涉及破骨细胞的活化(牙槽骨的吸收促进)、纤维芽细胞的伤害、免疫病理学反应的促进(过度地刺激免疫系统细胞而引起组织障碍)、施瓦茨曼(Schwartzman)反应(牙周组织的循环障碍)等多方面。“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对牙周病原菌,阻止其增殖,另外,不仅在病原性减弱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将牙周病原菌产生的若干毒素转化分解而无毒化。
(实施例14)
将由改良GAM肉汤、在37℃下厌气培养120小时的牙周病原菌进行离心分离以集菌,使之在生理食盐水中浮游、离心清洗3次。接着,使其在5倍量的水中均匀浮游,冷却到0℃,加入等量的冰冷的0.5N三氯乙酸水溶液,在0℃放置3小时。接着,通过离心分离除去菌体残渣,在上清液中加入2体积当量的冷乙醇,离心分离沉淀物。用少量的乙醇、接着用乙醚清洗沉淀物,得到白色粉末的内毒素。使5mg该毒素浸透圆盘、干燥,制作感受性圆盘(sensitivity disk)。接着,在1L中含有2.5g酵母提取物、5g蛋白胨、1g葡萄糖、0.1g L-半胱氨酸、1g聚山梨醇酯80、0.06g BCP的BCP平板培养基中,将先前制作的感受性圆盘放置在涂布了L.casei标准株ATCC 393和“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基的中央,在厌气条件下、在37℃下培养48小时。其结果,尽管距离ATCC 393株周边12mm生长被阻止,但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在圆盘周边部位旺盛地生长。即,表明FERM ABP-10059株(FERM P-19443)将该内毒素作为类维生素的增殖因子摄入菌体。另外,“新乳酸菌”(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具有积极地使脂肪酸和硫化氢等有气味的硫化合物减少的能力,通过添加这些物质可刺激增殖。
(实施例15)
将急性传染病中、病原菌相同而且呈现类似症状的急性大肠炎、急性膀胱炎和结膜炎的患者各15名分别按照每组5名分成3组。各组的治疗方法,A组只将抗生素以1000mg/日给药5日,B组将抗生素以500mg/日给药5日、同时将由制造例1的方法制造的对该抗生素有抗性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以2g/日(5×1010细胞/日)给药10日,C组起初只将抗生素以1000mg/日给药、在急性症状缓和时中止给药(通常是2~3日左右)、与B组同样地将冷冻干燥菌体以2g/日给药7日。将10日内各组的治疗效果平均化并示于表25。从表25可知,作为急性传染病的处理方法,通过在以往的抗生素给药以外、并用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或者通过在抗生素给药后服用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与以往的只使用抗生素的治疗相比较,包含出现抗药菌等各种问题在内,其优点显著,包括(a)可以将抗生素的给药量减少为1/2,(b)症状的减轻、缓和、消失大幅度地缩短,几乎感觉不到副作用,患者的负担可以大幅度地减轻,(c)几乎没有肠内细菌群的紊乱和菌交替现象等。这样,在急性传染病时,效果与由后述的对照例1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产生的治疗效果(病原菌和症状稍有不同)类似。
表25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病名   主要的病原菌   使用抗生素   治疗方法 各5名患者的症状的经过和治疗效果 肠内细菌群的紊乱1)
  急性大肠炎   病原性大肠菌   头孢克罗CCL   A   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改善需要3日。病原菌在4日几乎检测不出,完全恢复需要6.5日。   ++
B   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改善需要2.5日。病原菌在4日检测不出,此时,从食欲、粪便的状态来判断,认为完全恢复。 ±
C   抗生素给药2日,此后只进行本乳酸菌制剂的给药。在第5日达到状态消失和完全恢复。   -
  急性膀胱炎   肺炎杆菌   二甲胺四环素MINO A   微烧、排尿痛、尿频等症状的缓和需要5日。尿的浑浊持续7日。病原菌在给药4日后检测不出,排尿痛和残尿感暂时残留,完全恢复需要10日。 ++
B   在抗生素给药第3日检测不出病原菌,第7日排尿痛和残尿感消失。   ±
C   抗生素给药4日、检测不出引起炎症的菌,此后只进行本乳酸菌制剂的给药。排尿痛和残尿感在第7日消失。   -
  流行性结膜炎   黄色葡萄球菌   氧氟沙星OFLX A   进行加入抗生素的点眼药的给药。眼睛充血、疲劳、视力弱等症状的消失需要7日。另外,病原菌的消失需要4.5日。此外,完全恢复需要约2周。   -
B   采用滴加加入抗生素的点眼药后、以悬浮有乳酸菌的水溶液清洗眼睛的方法。病原菌的消失与A同样,需要4.5日,在5.5日症状消失,仅1周就完全恢复。   -
C   从病原菌的检测来看,治疗效果介于上述A组与B组之间。完全恢复需要10日。   -
1)++:肠内细菌总数急剧减少,另外,形成肠内细菌群的各菌属的竞争性平衡(competitivebalance)暂时大大地瓦解。
+:肠内细菌数有相当多的减少,另外,形成肠内细菌群的各菌属的竞争性平衡暂时稍微瓦解。
±:稍微有变化,没有大的影响。
-:没有特别的变化。
(对照例1)
与实施例15相同地,将急性传染病中、病原菌相同而且呈现类似症状的急性大肠炎、急性膀胱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各15名分别按照每组5名分成3组。各组的治疗方法,A组只将抗生素以1000mg/日给药5日,B组将抗生素以500mg/日给药5日、同时将以制造例1的方法制造的对该抗生素有抗性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中的FERMBP-6972的冷冻干燥菌体以2g/日(5×109细胞/日)给药10日,C组起初只将抗生素以1000mg/日给药、在急性症状缓和时中止给药(通常为2~3日左右)、与B组同样地将冷冻干燥菌体以2g/日给药7日。将10日内各组的治疗效果平均化并示于表26。此外,本对照例1相当于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的试验例1(表6)。
表26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病名   主要的病原菌   使用抗生素   治疗方法 各5名患者的症状的经过和治疗效果 肠内细菌群的紊乱1)
  急性大肠炎   弯曲杆菌   红霉素EM A   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改善需要2.5日,病原菌在约3.5日几乎消失。恢复需要7日,在1例中,此时还继续软便的状态。 ++
B   上述症状的改善需要3日,病原菌的消失需要5日,此时,可以判断为恢复。 ±
C   显示与A同样的经过,根据包括患者的脸色、动作、粪便状态、食欲等的综合判断,恢复状态最好。   -
  急性膀胱炎   病原性大肠菌   头孢氨苄CEX A   给药3日检测不出病原菌,微烧、排尿痛、尿频等症状的消失需要6日。但是,排尿痛暂时残留,完全恢复需要约10日。 ++
B   与A同样,给药3日检测不出病原菌,包括排尿痛的症状的消失需要5日。 ±
C   经历与B类似的经过,排尿痛的消失需要6.5日。   -
  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球菌   头孢克罗CCL A   病原菌在治疗期间没有达到完全消失,发烧、咳嗽、喉痛等感冒综合症在5日大体痊愈。但是,完全恢复需要约10日。 ++
B   与A同样,病原菌没有完全消失,但检测出的菌量最少。感冒综合症在4、5日大体痊愈。完全恢复需要7日。 ±
  C   病原菌的检出量和治疗效果都在A与B之间。   -
1)++:肠内细菌总数急剧减少,另外,形成肠内细菌群的各菌属的竞争性平衡暂时大大地瓦解。
+:肠内细菌数有相当多的减少,另外,形成肠内细菌群的各菌属的竞争性平衡暂时稍微瓦解。
±:稍微有变化,没有大的影响。
-:没有特别的变化。
关于牙周病的发生机理,以往有各种理论,但作为汇总的理论是因牙垢(斑块)的蓄积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垢是多种细菌的集合体,其产生的毒素在牙龈中引起炎症,如果其发展下去,就会逐渐地扩充作为牙床和牙的间隙的牙周袋,伴随口臭,最终破坏牙根膜和牙槽骨等牙齿的支持组织。周围的牙齿也相继感染,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全部牙齿将会脱落,80%的成人不同程度地患有该牙周病,现在也被认为是难以根治的典型模型。作为主要的引起症状的细菌,有Porphyromonas gingivalis、Actinobacillus actimomycetemcomitans、Provoutel intermedia、Provotella intermedia等,但不象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那样产生毒素,所以,多数情况是没有自觉症状地发展,察觉到时,进行治疗为时已晚。另外,口腔内是经常被细菌污染的地方,对其繁殖是好环境,因此,很遗憾,除了多次反复复发以外,很少能举出确实能够治疗牙周病的牙科医师。该病灶建立在深处,脓总是潮湿地流出样子与痔瘘的症状非常相似,出乎意料地,在消化器官的入口和出口都产生难以根治的传染病,暗示着存在某些因果关系。该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基础是,(1)通过刷牙尽可能地将牙垢和作为其残骸的牙石除去,最近,已采用利用超声波和激光高效率地破坏·除去,或用特殊的药液使之溶解的方法(除去细菌的巢穴)。(2)此后,直到炎症部位得到改善,将消毒液、抗生素或消炎酶制剂注入到牙周袋中,服用、抑制炎症、以求改善。(3)病灶到达深部、只用上述(1)和(2)的治疗没有好转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炎症部分或损坏部分。(4)此后,缝合牙龈,放入人工构件而形成。最新的,也已尝试了注入以产生釉质(enamel-forming)的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5)任何治疗都困难时,就拔牙整形。总而言之,目的在于抑制牙床的炎症、阻止牙周病的发展、使失去的牙周组织再生以改善审美性以及维持新获得的治愈组织。
(实施例16)
将20名牙周病患者以5名1组分成A~D的4组,尽可能地除去全部患者的斑块和牙石(刮牙术·根面平整术操作)后,采用将抗生素软膏或用少量的水炼成凝胶状的本发明的冷冻干燥菌体填充到牙周袋中的方法。在A组中,只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根据症状同时使用消炎酶制剂。在B组中,使用抗生素,并且同时使用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耐抗生素的冷冻干燥菌体和制造例3中制造的耐抗生素的菌制剂等量混合而成的制剂。在C组中,初期阶段进行抗生素或消炎酶制剂的给药,此后,使用上述菌制剂。D组从治疗最初开始,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只进行菌制剂的给药。另外,在治疗的时候,分离主要的病原菌,进行药剂感受性试验,根据其结果使用各自最适合的抗生素。将其结果示于表27和表28。从表27和表28可知,只进行抗生素和消炎酶制剂的给药,即使对几乎不能指望有效果的牙周病,通过单独使用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或同时使用抗生素等,不用过半个月、病原菌就被逐出,继续1~2个月,即使有个人差别,口臭的消失、牙龈的状态、牙周袋内的状态、牙的摇晃状态等也得到改善,表现出了以往的治疗中无论如何也没有看到的有效性。这样,在牙周病时,与由下述所示的对照例2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株产生的治疗效果相比,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应该大书特书的是,在牙周袋的牙龈的隆起和收敛中,可以看到显著作用。
表27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A20048002236100611
表28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对照例2)
将8名牙周病患者按照1组2名分成A~D的4组,在A组中,只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根据症状、同时使用消炎酶制剂,在B组中,进行抗生素给药、并且同时使用将以制造例1的方法制造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冷冻干燥菌体和以制造例3的方法制造的菌制剂(同时具有抗生素抗性)等量混合而成的制剂。在C组中,初期阶段进行抗生素或消炎酶制剂的给药,此后,使用上述菌制剂。在D组中,从治疗最初开始,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只进行菌制剂的给药。另外,本对照例相当于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的试验例2的牙周病患者(相当于牙槽脓肿和牙龈炎的患者),将其结果示于表29(相当于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的表7~10的一部分)。
表29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A20048002236100641
(实施例17)
对作为慢性传染病的慢性副鼻腔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褥疮实施了治疗试验。在A组中,只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根据症状、也同时使用消炎酶制剂。对慢性副鼻腔炎,主要用以抗生素制剂制成的悬浊水溶液洗净鼻腔;对于褥疮,擦净后,将抗生素制剂涂敷在患部。将其治疗效果示于表30。在B组中,使用抗生素,并且同时使用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冷冻干燥菌体(FERM ABP-10059、FERM P-19443)和制造例3中制造的乳酸菌制剂(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等量混合而成的制剂(同时具有抗生素抗性)。乳酸菌制剂的基本的给药方法,在慢性副鼻腔炎时,使每1L温水中悬浮2g冷冻干燥菌体、进行鼻腔洗净。是褥疮时,将冷冻干燥菌体涂敷或撒布在褥疮部位。将其治疗效果示于表31。在C组中,初期阶段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进行抗生素和消炎酶制剂的给药,此后使用上述乳酸菌制剂。将其治疗效果示于表32。在D组中,从治疗最初开始,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只进行乳酸菌制剂的给药。将其治疗效果示于表33。另外,每次治疗时,分离慢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药剂感受性试验,根据其结果,使用各自最适合的抗生素。从表30~表33可知,将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用于抗生素难以治疗的慢性传染病,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效果。特别地,抗生素与对其具有抗性的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同时使用,表现出更加有效。与下述所示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产生的治疗效果相比,更加良好地发展。
表30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表31由抗生素和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产生的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表32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A20048002236100681
表33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A20048002236100691
(对照例3)
将8名慢性副鼻腔炎患者与8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1组各2名分成A~D的4组,在A组中,只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根据症状、同时使用消炎酶剂。在B组中,使用抗生素,并且同时使用将以制造例1的方法制造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冷冻干燥菌体和以制造例3的方法制造的乳酸菌制剂等量混合而成的制剂。在C组中,初期阶段进行抗生素的给药或进行抗生素与消炎酶剂的给药,此后,使用上述乳酸菌制剂。在D组中,从治疗最初开始,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只进行乳酸菌制剂的给药。另外,本对照例相当于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的试验例2的慢性副鼻腔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将其结果示于表34和表35(相当于特开2001-333766号公报的表7~10的一部分)。
表34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Figure A20048002236100711
表35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对慢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18)
对于患有不是传染病的,例如便秘症、腹泻症、糖尿病和不是传染病的疾病,例如慢性疲劳综合症、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低血压症、神经症、高血压症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在100g乳糖中混合20g以制造例2的方法制造的冷冻干燥菌体制剂(FERM BP-6971)而制成的物质以1日2g进行给药。此时,菌的给药量是2g/日、1×1010细胞/g。进行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给药的治疗试验,分别对10名呈现相同或类似症状的患者进行2个月的给药,将当时的平均改善状态示于表36。即使进行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给药,也有约15%的患者症状完全没有改善,但没有患者症状恶化。对表36中记载的慢性疾病以外的疾病,例如动脉硬化症、痛风、肥胖症、慢性肝炎等多种慢性病,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效。从表36可明确,如果使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作用不受妨碍、100%地表现出来,那么,活体的自然治愈力增大,激活生命力。例如,如果肠内通过经口给药而被净化,那么血液必定被净化,激素、酶、抗体、免疫物质等活体必须物质被输送到全身各处,新陈代谢变得顺利,全身功能好转,意味着可以实现与疾病无缘的生活。的确可以说经过一个世纪、终于实现了梅契尼科夫倡导的长生不老理论。
表36慢性疾病的发展状况
  慢性疾病   因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给药而导致的症状的发展
  第2个月的效果1) 发展状况
便秘症 ○~◎  从给药第3日左右起,症状开始好转,一天天地变好,第15日大体上消失,良好的状态持续。
腹泻症  从给药第2日起,腹泻好转,第10日大体上解除。此后,状态进一步变好,第1个月时极好地得到改善。
糖尿病  平均185mg/dl的血糖值在给药1个月后成为150、2个月后成为140mg/dl。
  不是传染病的疾病 △~○ 从给药1个月左右开始逐渐变好,其后也逐渐好转,第2月就不是问题了。
  慢性疲劳综合症 从给药第7日左右起,疲劳感逐渐减弱,经过1个月时大体上消失。
  异位性皮炎   △~○  感到痛苦多年的遗传性过敏症也从第15日左右起逐渐得到改善,第2个月好转很多。
  低血压症   ◎  从给药第6日左右(55~95mmHg)开始上升,1个月后成为(60~100mmHg),2个月后成为(65~110mmHg)的正常范围。
神经症  从给药第1个月左右起,不安、强迫、恐怖、癔病等症状开始缓和、减轻。第2个月,这些精神障碍就不用怎么担心了。
高血压症 △~○  从给药第15日左右起,血压(最高血压175mmHg)开始下降,1个月后变为150mmHg,得到改善。另外,同时使用降压剂,进一步得到改善。
1)治疗效果
◎:极其改善、恢复健康或几乎恢复。
○:难以认为恢复到完全健康的状态,但状态好转,通过继续进行本制剂的给药,预计将完全治愈。
△:稍微向逐渐好转的方向发展,但需要某些更有效的处方。
▲:症状暂时好转,但不久就回到原来的状态。
如实施例16所示,在牙周病的治疗中,进行本乳酸菌的适当给药,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牙周病的发展状态,遗憾的是这不能说是完全治愈。因此,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已明确,在前处理中充分运用本杀菌消毒液的优点、能够得到更高的有效性,所以,按以下顺序表明其效果。
(实施例19)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浅部牙周病(shallow periodontal disease)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4中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37。
表37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浅部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751
(实施例20)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浅部牙周病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5中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38。
表38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浅部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771
(对照例4)
作为对照例,对5名浅部牙周病患者实施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处理、基于制造例4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基于制造例5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和以往的治疗方法。将其结果示于表39。
表39以往的治疗方法对浅部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5名患者平均的治疗经过和效果
  单独使用“本杀菌消毒液”   病原菌在第3日消失,但牙龈的肿胀、色调、弹性有少许恢复。牙周袋变浅,但没有完全闭合。继续了2个月,但没有根治。
  单独使用“新乳酸菌制剂”   给药数日后逐渐好转、口臭消失。第15日,牙龈的色调、肿胀、弹性恢复得相当好。第30日,牙周袋大体上闭合;第60日,达到大体上治愈的状态。
以往的治疗方法   开始治疗后第15日,肿胀减退,但肿胀和弹性仍不充分。第30日,牙周袋稍微变浅,即使继续治疗也不闭合。但牙龈的色调与弹性能够恢复。
  单独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   给药数日后逐渐好转,第10日,牙龈的色调、弹性、肿胀基本上恢复。第21日,牙龈袋变浅;第30日,牙龈更加隆起;第45日,达到大体上闭合的状态。
牙周病被局限于浅部时,在以往的治疗方法中,牙龈的色调、肿胀、弹性经过2~3周的治疗即恢复,牙周袋也稍微变浅,但决没有闭合。与此相对,将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组合时,从治疗开始就迅速好转,肿胀也迅速消退,经过2周左右,牙龈的色调、弹性都几乎恢复,牙周袋也逐渐变浅,1个月左右完全闭合、痊愈。
(实施例21)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中等程度的牙周病(intermediateperiodontal disease)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4中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0。
表40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中等程度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实施例22)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中等程度的牙周病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5中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1。
表41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中等程度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811
(对照例5)
作为对照例,对5名中等程度的牙周病患者实施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处理、基于制造例4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基于制造例5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和以往的治疗方法。将其结果示于表42。
表42以往的治疗方法对中等程度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5名患者平均的治疗经过和效果
  单独使用“本杀菌消毒液”   病原菌在第3日消失,排脓、出血在第5日消失,牙龈的肿胀、色调、弹性的恢复虽然缓慢,但恢复的基调不变。牙周袋一点点地变浅,但没有闭合。
  单独使用“新乳酸菌制剂”   病原菌在第3日消失,口臭、排脓、出血都从第5日左右起大体上消退,与之相伴,牙龈的色调、肿胀、弹性逐渐恢复。牙周袋逐渐变浅,在给药的第3个月大体上闭合,但没有完全闭合。
以往的治疗方法   治疗开始后第15日,肿胀消退,但色调、弹性没有恢复,几乎没有变化。牙周袋的深度稍微变浅,但没怎么变化。竭尽全力仅维持现状。
  单独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   从给药第10日左右起,开始好转,第15日,口臭、病原菌消失。在第30日,牙龈的色调恢复,与之相伴,弹性变好。牙龈袋稍微变浅,但即使继续治疗也没有完全闭合。
牙周病是中等程度时,在以往的治疗方法中,肿胀消退,但色调、弹性恢复还不充分,牙周袋稍微变浅便变窄,但没有大的变化。相对于此,将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组合时,与浅部牙周病时相比,向治愈发展的速度较慢,但确实有好转,2~3个月内达到大体上痊愈。
(实施例23)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深部牙周病(deep periodontal disease)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4中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3。
表43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深部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831
(实施例24)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深部牙周病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5中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4。
表44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深部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851
(对照例6)
作为对照例,对5名深部牙周病患者实施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处理、基于制造例4中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基于制造例5中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的处理和以往的治疗方法。将其结果示于表45。
表45以往的治疗方法对深度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5名患者平均的治疗经过和效果
  单独使用“本杀菌消毒液”  病原菌和口臭数日后消失,牙龈的肿胀、色调、弹性一点点地变奸,但感觉并不充分。袋的深度没怎么变化,但感觉变浅了。
  单独使用“新乳酸菌制剂”  给药第5~7日,病原菌消失;从第7日左右起,症状开始好转;第10日,出血、排脓好转。从第15日左右起,肿胀逐渐开始消退、绷紧。色调变好,袋内的牙龈稍微隆起,袋变浅,但没有完全恢复。
以往的治疗方法  几乎没有好转,竭尽全力仅维持现状。但是,牙龈的肿胀和弹性稍微恢复。口臭好转。
  单独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  给药第5日,病原菌消失。与之相伴,症状开始好转,出血、排脓消失。从第15日左右起,牙龈的状态好转,第25日,大体上恢复。牙周袋的深度逐渐变浅,但没有消失。
炎症到达深部时,用以往的治疗方法,肿胀、色调、弹性等牙龈的状态稍微恢复,但牙周袋的状态几乎不变,竭尽全力仅维持现状。与此相对,将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组合时,尽管有个人差异,但从治疗开始的第2周左右起,牙龈的状态趋向改善,2个月内大体上恢复到健康的状态。牙周袋虽然每次改变非常少,但平稳地变浅变窄,3个月内达到几mm。有的患者维持在该状态,也有的患者重复多天、大体上完全闭合而达到治愈。
(实施例25)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末期症状的牙周病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4中制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6。
表46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末期症状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Figure A20048002236100871
(实施例26)
用“本杀菌消毒液”对5名末期症状的牙周病患者的患部实施消毒后,实施将制造例5中制造的“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注入患部的处理。将其结果示于表47。
表47由“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的组合对末期症状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新乳酸菌制剂”作为乳酸菌制剂)
(对照例7)
作为对照例,采用现有的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即使用引人注目的Emdogain的被称为“引导组织再生法”的方法,对5名末期症状的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将其结果示于表48。
表48引导组织再生法对末期症状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5名患者平均的治疗经过和效果
  引导组织再生法   试验了新方式的方法,没有改善效果,只能拔牙。
牙周病处于末期状态时,用以往的治疗方法,不论如何都有为时已晚的感觉,结果不得不拔牙。可以不拔牙、利用外科手术来保养牙齿,但是,由于该病会反复再发,结果,在大多情况下,只不过是将拔牙延迟了。与此相对,将基于“本杀菌消毒液”的消毒和本发明的“新乳酸菌制剂”组合时,迅速地驱逐病原菌、而且除去致病因子,以后可以期待两者相结合的组织再生的效果,70~80%的情况不必拔牙,即使没有根治也能够保留牙齿。
(实施例27)
将雌雄各10头的平均体重18kg的2个月大的兰德瑞斯(Landrace)种猪崽划分为3个区。饲养环境是单间的无窗猪舍,用换气扇进行换气。饲料用猪崽用标准饲料(日本农产工业株式会社生产)饲养。不断地供给饲料、将饲料设定为在饲料箱(feed bin)中总有残留的状态,给水通过给水器自动给水。以将各自的湿润菌体添加调整1×106细胞/g-饲料的方式,在对照区的饲料中供给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BP-6971),在试验区中供给制造例3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还设置不供给乳酸菌的无添加区。在上述的饲养条件下饲养1个月的结果,如表49所示,添加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试验区的猪崽,与无添加区相比,毛的光泽好、平均重4.8kg,可以看到明显的促进生长的效果。完全看不到猪崽经常患有的痢疾等症状,试验以来也没有疾病,可以顺利地饲养。还确认粪的臭气也下降。另外,添加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对照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试验区相比则逊色得多。另外,在由专家进行的肉质检查中,试验区的猪瘦肉特别多、有弹性,获得质量非常好的判定。
表49猪崽的饲养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对照区   试验区
  开始时的平均体重   18.2kg   18.0kg   17.8kg
  1周后的平均体重   21.2kg   21.0kg   21.4kg
  2周后的平均体重   25.5kg   26.1kg   26.9kg
  3周后的平均体重   31.3kg   32.5kg   34.0kg
  4周后的平均体重   38.8kg   40.2kg   43.2kg
  平均体重增加   20.6kg   22.2kg   25.4kg
  饲料摄取量   42.2kg   43.8kg   43.7kg
  饲料要求率   2.05   1.97   1.72
(实施例28)
将雌雄各30只烤焙用嫩鸡(broiler)专用品种(Arbor Acre)的雏鸡(平均体重43g)预备饲养3日后,以雌雄同数的方式分为3个区,将各区的平均体重设定为50g,确认在体重上没有偏差。对其进行4周烤焙催肥前期用标准饲料(协同饲料株式会社生产、Golden G)的给料。饲养环境是立体鸡舍饲养(保温饲养35℃±2℃)直到4周大小。以2×107细胞/g-饲料的方式分别在对照区的标准饲料中添加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的冷冻干燥菌体,在试验区中添加制造例3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还设置有不添加乳酸菌的无添加区。饲养设定为由给水器自动给水,不断地供给饲料、将饲料维持在总是有残留的状态。将结果示于表50,从表50可知,4周饲养的结果,与无添加区相比,对照区体重增加约15%、试验区增加约27%。另外确认,在饲养期间,在试验区没有发生疾病,看不到痢疾等症状,粪的臭气也减轻。由此也可知,基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乳酸菌制剂比基于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乳酸菌制剂显示出格外好的效果。
表50烤焙用嫩鸡的饲养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对照区   试验区
  开始时的平均体重   50.5g   50.0g   49.5g
  1周后的平均体重   162g   173g   180g
  2周后的平均体重   380g   405g   425g
  3周后的平均体重   696g   735g   779g
  4周后的平均体重   985g   1142g   1238g
  饲料摄取量   1710g   1850g   1880g
  饲料要求率   1.8   1.7   1.6
(实施例29)
使用4个养殖有100尾平均鱼体重约65g的青花鱼幼鱼的小网眼养鱼笼,其中3个养鱼笼作为试验区、1个养鱼笼作为无添加区。供给将市售的黄尾鱼(yellowtail)用配合饵料(日清饲料株式会社生产的Itomate)和沙丁鱼肉末以1∶1混合而成的潮湿的小球(moist pellet)作为饵料。在试验区1中,将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干燥菌体以1×109细胞/g-饵料的方式混合后立即进行给药。在试验区2中,同样地供给以0.02ml/g-饵料的方式添加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滤液而形成的物质。在试验区3中,同样地供给以0.02ml/g-饵料的方式添加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滤液而形成的物质。另外,试验期间的水温是20℃~22℃。将其结果示于表51。从表51可知,与无添加区相比,试验区的青花鱼成长好、试验期间中的死亡数也少。其中,供给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培养液的试验区2的结果最好。
表51使用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青花鱼饲养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开始时平均体重   65g   64g   65g   66g
  结束时平均体重   240g   280g   290g   255g
  平均增加体重   175g   216g   225g   189g
  总饲料摄取量   275kg   275kg   275kg   275kg
  成长率   270%   338%   346%   286%
  死亡尾数   7   1   1   2
(对照例8)
使用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实施与实施例29同样的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52。从表52可知,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相比时,是相当差的结果。
表52使用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的乳酸菌制剂的青花鱼的饲养试验结果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开始时平均体重   65g   64g   67g
  结束时平均体重   265g   275g   250g
  平均增加体重   200g   211g   183g
  总饲料摄取量   275kg   275kg   275kg
  成长率   307%   330%   273%
  死亡尾数   1   2   2
(实施例30)
进行作为鸟饲料和鱼饵特别有用的条纹蚯蚓(red worm)的养殖实验。准备4个W600mm×D400mm×H150mm的木箱,用1kg腐叶土中混合0.5g生的面包酵母的物质将各木箱填充至80%,接着,在各箱中各投入100条平均体长10mm、平均体重40mg的幼蚯蚓。在设定为室温25℃的室内饲养,白天以10勒克斯照射电灯、夜间关灯。在试验区1撒布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湿润菌体0.01g,在试验区2撒布200ml的用水将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P-19443)的培养液稀释到100倍的稀释液,在试验区3撒布200ml的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P-19443)的培养滤液。该操作每10日进行1次,无添加区只撒布水。每个饲养箱每2日撒布适量的水,以使土壤不干燥。每周投入1次干酵母和绿藻作为饲料,饲养开始时各1g,每过1周各增量20%。将3个月后的饲养结果示于表53。从表53可知,与无添加区相比,试验区1和试验区2中成品率都良好、体重也增加20%左右。试验区3的结果介于它们之间。
表53条纹蚯蚓的养殖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开始时平均体长   27mm   32mm   33mm   30mm
  开始时平均体重   170mg   210mg   230mg   200mg
  比无添加区增加的体重   -   增加18.5%   增加22.0%   增加11.0%
  成品率   77%   98%   95%   80%
除了上述显示的蚯蚓以外,还实施了甲虫的幼虫、蚕的幼虫等的饲养试验,它们在试验区内生长快而且长得大。与此相伴,蚕茧和成虫都变大。另外,使用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实施上述各种实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如果与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相比,则其成长率、成品率平均低5~10%。
(实施例31)
使用黄瓜实施了关于作为温室栽培中最常见问题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预防及治疗的试验。在白粉病中,线状菌从叶和茎的表面侵入,起初形成白的小斑点,症状发展时,叶子的一面成为涂满白粉的状态,逐渐变为灰色。叶子的生长停止,是黄瓜时,只能收获又细又小又硬的果实。另外,在霜霉病中,最初在叶的背面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的病斑,接着在叶的表面产生象被污染的不规则的纹,并逐渐变大。最后,叶子成为黄褐色的发粘的状态、腐烂而无法期待收获。
完全隔开黄瓜温室栽培中的一段,将按照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1g与1L水的比例混合的液体(2×107细胞/ml)在开花前的叶和茎上充分地撒布。1周后,撒布足以发病的量的白粉病菌(Sphaerathecafuliginea)和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胞子,但是,黄瓜不患病、反而开花,并可以不断地收获比通常尺寸较大、优良的黄瓜。另外,在不撒布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情况下、撒布病原菌胞子的黄瓜,都染上两种病中的一种。另外,撒布了由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得到的冷冻干燥菌体的黄瓜,部分发生疾病,患病的黄瓜不能收获。其比例占全体的10%~20%。
上述患病的黄瓜的最初阶段,通过喷雾充分撒布将5g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悬浮在1L水中的菌液(1×108细胞/ml),1周后再次撒布同样的量时,病斑逐渐消失,像通常一样开花,结出优良的果实。另外,同样地撒布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时,约50%比例的疾病治愈,剩余的50%的疾病原样地发展,其结果是无法收获。
对上述黄瓜以外的作物,例如土豆、辣椒、南瓜等也同样地进行实验,都证实了撒布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的冷冻干燥菌体是有效的。例如,即使将3%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的Topsin-M)和喹喔啉(quinoxaline)(株式会社八洲化学生产的Morestan)等农药的撒布减少为通常的1/2~1/3,此后,适当进行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给药,也可以得到好结果。
(实施例32)
准备4个W600mm×D400mm×H150mm的培植器皿(planter),分别在下层土中掺入20g化肥(株式会社NAC生产、化成38号、N:8%、P:5%、K:5%)和5g可溶性磷肥,另外,用在通常旱田的土壤中混合30%的比例的腐叶土的10L混合土壤中混合10g苦土石灰(株式会社NAC生产、在消石灰中混合5~7%氧化镁的土壤改良剂)的混合土壤加入到80%左右的高度。在10月中旬,在各培植器皿中分别各植入6株Allso种的草莓苗,从2周后到12月中旬左右,每周施加液肥的同时,使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悬浮在水中(1×107细胞/ml),通过喷雾将其充分撒布在试验区1的培植器皿中的全部草莓苗上。在试验区2中,撒布用水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液稀释至200倍的稀释液。在试验区3中,撒布用水将制造例1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滤液稀释至200倍的稀释液。在无添加区的培植器皿中,只撒布水。次年3月,蓓蕾形成时,再次每周撒布液肥与上述乳酸菌制剂。开花后1个月~2个月期间,红的成熟的果实逐渐收获。将其结果示于表54。从表54可知,撒布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试验区1与试验区2的草莓,不仅生长快,而且每1株可以收获200g的草莓。而且,在香味、色泽、味道、大小等品质中,无论哪一项都确认为一级品。与此相对,无添加区的草莓与试验区的一级品相比,收获量少、品质也逊色,是被称为一般品的草莓。
表54草莓的生长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开花后的收获时期   35~60日   30~50日   30~50日   35~55日
  每1株的收获量   155g   185g   200g   175g
品质   大小   中   大   大   中~大
  香味   +   +++   +++   ++
  颜色   黄~深红色   深红色   深红色   深红色
  光泽   +   ++   ++   +~++
味道   糖度稍微欠缺、水分稍多   糖度高、酸味也适度良好、非常美味 同左   糖度高、但酸味稍微欠缺
(实施例33)
准备8个W600mm×D400mm×H150mm的培植器皿,在通常的旱田土壤中混合30%腐叶土,将8g苦土石灰(在消石灰中混合5~7%氧化镁的土壤改良剂)混入10L该混合物中,为鸭儿芹(honewort)使用,1周后,在3个培植器皿的下层土中施用20g化肥(株式会社NAC生产、化成38号、N:8%、P:5%、K:5%)。另一方面,将20g苦土石灰与20g化肥(株式会社NAC生产、化成38号、N:8%、P:5%、K:5%)充分混合,放进3个培植器皿中,为菠菜使用。接着,在9月下旬在各个培植器皿中播种。鸭儿芹、菠菜都发芽时,进行疏苗以使叶子不互相重叠,主叶伸展时,1周施1次液肥,撒水进行到土不干燥的程度。另外,与液肥施肥的同时,在试验区1中,使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冷冻干燥菌体在水中悬浮(1×107细胞/ml),通过喷雾撒布在整体上。在试验区2中,同样地喷撒用水将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液稀释到300倍的稀释液。在试验区3中,喷撒用水将制造例2中制造的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ABP-10059、FERM P-19443)的培养滤液稀释至300倍的稀释液。无添加区只喷撒水。将关于鸭儿芹的结果示于表55。从表55可知,喷撒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的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鸭儿芹,生长快,叶子宽、厚而且柔软,香味良好、市售的水耕栽培的鸭儿芹无法与之相比。另外,以上述为标准,试验区3也收获了品质良好的鸭儿芹。
表55鸭儿芹的生长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收获状况   从播种到收获(高度15cm以上)需要35日。每1棵的重量与试验区1的鸭儿芹相比足80%左右。若收获时间迟则硬。   到收获需要30日。即使收获时间稍微迟一些,品质也没有问题。   到收获需要28日。即使收获时间稍微迟一些、品质也没有问题。 到收获需要32日。收获时间迟就稍微地变硬。
  品质   香味   +   ++   +++   ++
其它 叶子的宽度、厚度都一般   叶子宽、尽管厚但是柔软,茎也柔软,叶子的颜色深。 同左   叶子是一般宽度,但叶、茎都柔软
将关于菠菜的结果示于表56。从表56可知,试验区的菠菜与无添加区的菠菜相比,根红色深、更稳固,叶大而厚、有光泽,散发出独特的甜味,培育成为深绿色的高品质的菠菜。在无添加区,一部分出现斑点病(叶子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斑上长出黑褐色的霉菌而枯萎),但试验区完全没有。另外,除上述以外,在卷心菜、芫荽(parsley)、芹菜(celery)等蔬菜类,葡萄、桔子等水果,蘑菇等担子菌类,石柑(pothos)等观赏植物,康乃馨等花中,也实施了比较实验,在所有情况下,相比于无添加区,都可以提前收获高品质的作物。而且,几乎不患病。
表56菠菜的生长试验结果
 无添加区   试验区1  试验区2   试验区3
  收获状况  从播种到收获(出现5~6片主叶时)需要50日。   从播种到收获需要40日。  同左   从播种到收获需要45日。
品质 特有的甜味感觉稍弱   叶子宽、厚、色泽好,具有特有的甜味 同左 同左
(实施例34)
购入薄荷苗(具有6片叶子),在旱田土壤中混入50%腐叶土,与上述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同样地设置试验区1、试验区2、试验区3和无添加区,通过喷雾每周撒布1次本发明的乳酸菌制剂(FERMABP-10059、FERMP-19443)。此外,每月施1次液肥。其结果,相比于无添加区,试验区1、试验区2和试验区3的薄荷,叶子长得密、具有独特甜味的芳香很强烈。对上述以外的草本植物,例如黄春菊、鼠尾草、薰衣草、柠檬香蜂草(lemon balm)等也实施了实验,与薄荷同样,可以感觉到每种草本植物特有的芳香。此外,使用特开2001-333766中使用的原始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 BP-6971)同样地实施对上述的蔬菜和草本植物的实验,显示出优异的结果,但是,如果根据其收获量、品质、芳香、发病等综合判断,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由撒布本发明的干酪乳杆菌种(FERMABP-10059、FERM P-19443)产生的结果。

Claims (9)

1.一种干酪乳杆菌种,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性质(1)、(2)、(3)、(4)和(5):
(1)能够在1种至4种氨基酸中的任意1种作为生长所必须的氮源的存在下生长;
(2)在能够生长的培养基中接种与大肠菌同样的菌数,在37℃下厌气混合培养时,最终菌数为大肠菌的50%以上;
(3)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时,最终pH为4.0以下,并且最高酸度为1.5%以上;
(4)对5%的胆汁酸盐具有抵抗性;
(5)产生抗生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种,其特征在于,除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质以外,还具有至少1种以下的性质:
(a)具有对通用的抗生素的抵抗性;
(b)具有淀粉分解能力;
(c)促进绿藻的生长;
(d)在5℃~45℃范围的温度域内生长;
(e)在pH4.0~pH10.0范围的pH域内生长;
(f)在任意的氧分压中都能够生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酪乳杆菌种,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酪乳杆菌种是FERMABP-10059(FERM P-19443)。
4.一种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其特征在于:
以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酪乳杆菌种为主要有效成分。
5.一种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以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酪乳杆菌种为主要有效成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含有抗生素。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在牙周病的治疗中,用杀菌消毒液将患部消毒后,涂敷于该患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消毒液含有500ppm~1,500ppm的III价铁离子、500ppm~2,000ppm的L-抗坏血酸以及200ppm~2,000ppm的1种或2种以上的山梨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作为主要成分。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或者对人、动物和植物的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酪乳杆菌种是FERM ABP-10059(FERM P-19443)。
CN2004800223610A 2003-07-30 2004-07-27 新乳酸菌、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以及活体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Expired - Lifetime CN1842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3802/2003 2003-07-30
JP2003203802 2003-07-30
PCT/JP2004/010639 WO2005012503A1 (ja) 2003-07-30 2004-07-27 新規乳酸菌並びに生体賦活型乳酸菌製剤及び生体に対する感染症の予防剤と治療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2588A true CN1842588A (zh) 2006-10-04
CN1842588B CN1842588B (zh) 2010-09-29

Family

ID=3411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23610A Expired - Lifetime CN1842588B (zh) 2003-07-30 2004-07-27 新乳酸菌、活体活化型乳酸菌制剂以及活体传染病的预防剂与治疗剂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1) US7863033B2 (zh)
EP (1) EP1661982B1 (zh)
JP (1) JP4661593B2 (zh)
KR (1) KR100763257B1 (zh)
CN (1) CN1842588B (zh)
AT (1) ATE442154T1 (zh)
AU (1) AU2004261832B2 (zh)
BR (1) BRPI0413008B8 (zh)
CA (1) CA2534013C (zh)
DE (1) DE602004023098D1 (zh)
ES (1) ES2332411T3 (zh)
HK (1) HK1095605A1 (zh)
HR (1) HRP20090583T1 (zh)
IN (1) IN2006MU00214A (zh)
MX (1) MXPA06001167A (zh)
RU (1) RU2340669C2 (zh)
UA (1) UA88271C2 (zh)
WO (1) WO2005012503A1 (zh)
ZA (1) ZA20060086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5633B (zh) * 2009-04-13 2012-01-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乳杆菌产抗植物致病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CN104293691A (zh) * 2014-06-13 2015-01-21 杨雄 一株能降低抗药性的嗜酸乳杆菌及其制备的生物制剂
TWI477279B (zh) * 2010-02-26 2015-03-21 Combi Corp The us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belonging to the genus Enterococc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omposition having a bed sores
CN105362297A (zh) * 2015-09-22 2016-03-02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控雏禽肠道病原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507A (zh) * 2019-03-26 2019-06-28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一种兽用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65322C2 (ru) * 2010-12-09 2012-10-27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инобрнауки России) ШТАММ БАКТЕРИЙ Lactobacillus casei/paracasei - ВГНКИ 10.02.62 ДЕП,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ОБИОТИЧЕСКОЙ ДОБАВКИ
EP2578088A1 (en) * 2011-10-06 2013-04-10 Nestec S.A. Edible web comprising microorganisms
EP3013150A4 (en) 2013-06-27 2017-03-08 Starbucks Corporation D/b/a Starbucks Coffee Company Biopreservation methods for beverages and other foods
JP5703513B1 (ja) * 2014-11-05 2015-04-22 沖縄ハム総合食品株式会社 新規乳酸菌株及びその乳酸菌株による発酵組成物及び醗酵エキス
US10363279B2 (en) * 2016-02-20 2019-07-30 Nubiome, Inc.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for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iseases
BE1024189B1 (nl) 2016-10-28 2017-12-05 Yun NV Spuitbus met bacteriële species
JP7228200B2 (ja) 2017-03-23 2023-02-24 ユニバーシタット アントウェルペン 新規のプロバイオティックなラクトバチルス・カゼイ株及びその使用
WO2019216438A1 (ja) * 2018-05-11 2019-11-14 株式会社セルテクノロジー 間葉系細胞の培養上清を含む歯周病治療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6791B1 (zh) * 1968-10-20 1972-05-17
JPS52102419A (en) * 1976-02-23 1977-08-27 Seikenkai 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illus preparation
GB1585863A (en) 1977-08-24 1981-03-11 Seiken Kai Foundational Juridi Pharmaceutical lactobacillus preparations
FR2400901A1 (fr) 1977-08-26 1979-03-23 Seiken Kai Foundational Juridi Preparations pharmaceutiques de lactobacillus, utiles notamment comme anti-infectieux
DE2738652C3 (de) 1977-08-26 1981-02-19 Seiken Kai Foundation Juridical Person, Tondabayashi, Osaka (Japan) Lactobacillus-Präparat und seine Verwendung bei der Bekämpfung bakterieller Infektionen und Entzündungen
US4579740A (en) * 1983-07-11 1986-04-01 Microlife Technics, Inc. Fermentation method using a selected lactobacillus
JP3958456B2 (ja) * 1998-12-25 2007-08-15 高梨乳業株式会社 血清脂質改善効果を有する機能性飲食品
JP2000217566A (ja) * 1999-01-25 2000-08-08 Bhph Co Ltd ラクトバチラスクリアランスを培養するための培養基および該菌種の保存方法
JP4193269B2 (ja) * 1999-03-04 2008-12-10 ビーエイチピーエイチ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新規な生体浄化活性型乳酸菌製剤
EP1038951A1 (en) 1999-03-23 2000-09-27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Synthetic medium for cultivating lactobacillus and/or bifidobacteria
ES2226228T5 (es) 1999-04-30 2009-01-16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Crecimiento mejorado de las bacterias del acido lactico en la leche.
JP4193330B2 (ja) * 2000-05-24 2008-12-10 ビーエイチピーエイチ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新規な感染症対応型乳酸菌および該乳酸菌を主成分とした乳酸菌製剤
KR100419132B1 (ko) * 2000-12-29 2004-02-18 조성근 위·장 점막 부착성과 증식성, 내산성, 내담즙성 및헬리코박터 파일로리, 대장균 0157:h7에 대한 항균성이우수한 락토바실러스 파라카제이 서브스패시즈 파라카제이csk 01
JP4528472B2 (ja) * 2001-11-29 2010-08-18 ビオフェルミン製薬株式会社 歯周病の予防または治療剤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5633B (zh) * 2009-04-13 2012-01-04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乳杆菌产抗植物致病真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TWI477279B (zh) * 2010-02-26 2015-03-21 Combi Corp The us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belonging to the genus Enterococc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omposition having a bed sores
CN104293691A (zh) * 2014-06-13 2015-01-21 杨雄 一株能降低抗药性的嗜酸乳杆菌及其制备的生物制剂
CN104293691B (zh) * 2014-06-13 2017-09-19 杨雄 一株能降低抗药性的嗜酸乳杆菌及其制备的生物制剂
CN105362297A (zh) * 2015-09-22 2016-03-02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控雏禽肠道病原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297B (zh) * 2015-09-22 2019-03-08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控雏禽肠道病原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507A (zh) * 2019-03-26 2019-06-28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一种兽用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43507B (zh) * 2019-03-26 2021-08-17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一种兽用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12503A1 (ja) 2005-02-10
CN1842588B (zh) 2010-09-29
EP1661982A4 (en) 2007-03-14
JPWO2005012503A1 (ja) 2007-09-27
KR100763257B1 (ko) 2007-10-04
ZA200600866B (en) 2007-04-25
HK1095605A1 (en) 2007-05-11
MXPA06001167A (es) 2006-10-30
UA88271C2 (uk) 2009-10-12
BRPI0413008B8 (pt) 2021-05-25
RU2340669C2 (ru) 2008-12-10
IN2006MU00214A (zh) 2007-06-15
HRP20090583T1 (hr) 2009-12-31
JP4661593B2 (ja) 2011-03-30
BRPI0413008B1 (pt) 2017-06-20
ES2332411T3 (es) 2010-02-04
EP1661982A1 (en) 2006-05-31
RU2006106279A (ru) 2006-08-27
CA2534013C (en) 2010-11-02
BRPI0413008A (pt) 2006-10-17
US7863033B2 (en) 2011-01-04
EP1661982B1 (en) 2009-09-09
ATE442154T1 (de) 2009-09-15
AU2004261832B2 (en) 2007-10-04
AU2004261832A1 (en) 2005-02-10
DE602004023098D1 (de) 2009-10-22
US20080293126A1 (en) 2008-11-27
CA2534013A1 (en) 2005-02-10
KR20060037412A (ko) 200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6001167A (es) Lactobacilo novedoso, preparacion del lactobacilo activante para un cuerpo vivo y agente preventivo o terapeutico para la infeccion de un cuerpo v
CN105230556B (zh) 中华鳖全程无公害生态养殖方法
JP3720710B2 (ja) 魚類病原性微生物と寄生虫の感染予防および治療のためのδ−アミノレブリン酸の新規の用途{Noveluseofdelta−aminolevulinicacid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infectionbypathogenicmicroorganismsandparasite}
JP2001500364A (ja) 飼 料
CN100366726C (zh) 一种球虫卵囊培养和保存用溶液及使用方法
JP6596135B2 (ja) 腸内環境改善、高脂肪食摂取による体重増加抑制またはピロリ菌抑制のための組成物
CN106490334A (zh) 防治鱼寄生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36551A (en) New pseudomonas bacterium
KR100936015B1 (ko) 가축용 사료 첨가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축용 사료
CN107173307A (zh) 一种保育猪的养殖方法
KR20140065224A (ko) 미생물 생균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친환경 미생물 제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278328B1 (ko) 함초, 미강, 인진, 표고, 파, 마늘, 생강을 이용한 동식물 및 어류 질병 예방 및 방제, 치료에 관한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성물 및 토양 개량제
CN107047948A (zh) 一种黑山羊饲料添加剂及黑山羊养殖方法
KR100862649B1 (ko) 기능성 김과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166789B1 (ko) 내산성, 내열성의 유산균 돌연변이 균주 및 상기 균주를 유효 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배양 조성물
CN107712379A (zh) 一种肉用眼镜蛇的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087185A (ja) 柞蚕冬虫夏草(さくさんとうちゅうかそう)
CN100370017C (zh) 一种耐酸性乳酸菌突变菌株和其合成物及其合成物的用途
KR101133708B1 (ko) 동충하초를 포함하는 반추가축용 사료로 사육된 반추가축의 고기
CN107714838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断奶仔猪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110095804A (ko) 효소 제조방법 및 사용방법
CN112514850B (zh) 一种香河狸的驯养方法
CN107517921A (zh) 一种野猪的抗病饲养方法
KR102054745B1 (ko) 송절 발효물을 함유하는 스쿠티카충 감염증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Bajpai et al. Suitabl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Dairy Enterprises for Women Empower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6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6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4

Address after: Osaka

Patentee after: General Corp.

Patentee after: Cheng Yanhui

Address before: Ba Hamanasao

Patentee before: BHP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