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9975A -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9975A
CN1739975A CNA2005100959669A CN200510095966A CN1739975A CN 1739975 A CN1739975 A CN 1739975A CN A2005100959669 A CNA2005100959669 A CN A2005100959669A CN 200510095966 A CN200510095966 A CN 200510095966A CN 1739975 A CN1739975 A CN 1739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printer
data
print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59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9612C (zh
Inventor
斋川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3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9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6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6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4Errors handling and recovery, e.g. reprinting
    • G06F3/1235Errors handling and recovery, e.g. reprinting caused by end of consumables, e.g. paper, ink, ton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当脱机错误发生时,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并且从接收缓冲器清除数据。当打印机恢复联机时,控制单元使数据接收单元停止丢弃所述的被接收数据,并且向发送清除响应作为联机状态报告,告知主机打印机恢复联机状态。

Description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尤其涉及打印机从脱机状态恢复至联机状态时的内部处理。
背景技术
具有打印机的打印机系统通常具有连接至主机并能够与主机通信的打印机,其中所述主机产生将被打印的打印数据并且控制打印机的操作。例如,在打印期间,打印机执行来自主机的打印控制命令,在纸片或卷纸上实施打印,然后输出打印结果。
当纸用完时或者在打印机内部发生卡纸时,打印机的内部状态通常从联机状态转变成脱机状态,其中联机状态是指能够打印的打印机状态,而脱机状态是打印机不进行打印的状态。例如,如果收据正在被打印至卷纸,打印机脱机会中断对收据的打印。然后,在打印机脱机后,当使打印机脱机的原因被修正时,打印机恢复至联机状态。
例如,如果打印机内部卷纸用尽,则打印机能够在新的卷纸被装载到打印机中之后恢复至联机。如果卷纸阻塞在打印机内部,从而打印机不能使纸张前进,则正确地重新装载纸张并设定重置命令能够使打印机恢复至联机。
然而,如果卷纸用完,新的卷纸被装载到打印机中,并且打印机恢复至联机,然后继续打印,则在打印机脱机之前未被打印的剩余打印数据在打印机恢复至连接状态之后被打印至卷纸。这使得正常情况下应当被打印到单个连续收据上的收据内容被打印在两张分离的纸上。这样所产生的问题是:在一些情况下,被打印到两张单独纸张上的收据作为收据使用是没有意义的。结果,相同的收据内容必须再次从主机发送到打印机,以重新进行打印,并且这样浪费纸张。考虑到重新打印收据所花费的时间和所涉及的麻烦,这会显著地降低打印效率,从而降低生产率。
当卷纸阻塞不能被进给,因而重新正确装载卷纸,并且接着设置重置命令以使打印机恢复至联机状态并重新进行打印时,一部分被打印的纸张常常会歪斜、起折或者发生严重褶皱。结果,收据内容必须再次从主机发送到打印机,以重新进行打印。这样也会浪费纸张,显著地降低打印效率,并且降低生产率。
并且,打印机脱机时所接收的新打印数据被储存在接收缓冲器中,但是接收缓冲器的储存容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当大量数据(例如位图图像)被接收时,接收缓冲器可能变满,从而阻碍接收任何更多的数据。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出版物H11-268384教导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接收来自主机的命令,所述命令指示打印机在从脱机状态恢复至联机状态时执行什么样的处理步骤,从而该打印机在恢复至联机状态时运行产生脱机状态的原因所确定的处理步骤。该打印机能够防止对很有可能不能使用的剩余收据部分进行打印。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出版物2001-180052教导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能够选择是否储存或自动丢弃打印机脱机时所接收到新打印数据。当所接收到的数据通过该打印机被自动破坏时,打印机脱机时附加数据不会储存到接收缓冲器,并且接收缓冲器将不会变满。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出版物H11-268384中教导的打印机系统没有特别提及当打印机恢复联机时在主机与打印机之间进行通信、并控制是否对打印被中断的收据进行重新打印的命令的类型。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出版物2001-180052中教导的打印机在打印机再次联机之后重新从主机发送打印数据,但是依赖于打印数据发送时机以及打印机恢复联机的时机,应该被舍弃的数据仍然可能存留在接收缓冲器中。由此,不应该被打印的收据数据可能被打印,使得纸张被浪费。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在打印机从脱机状态恢复至联机状态时能够有利地平稳地重新执行被中断的打印操作,而不会有多余的打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打印机具有: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主机发送的数据;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机;接收缓冲器,用于临时储存通过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翻译单元,用于翻译临时储存在所述接收缓冲器中的数据;打印缓冲器,当缓存数据是打印数据时,所述打印缓冲器用于储存打印图像;打印机构,用于打印储存在所述打印缓冲器中的所述打印图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所述数据发送单元、所述接收缓冲器、所述翻译单元、所述打印缓冲器和所述打印机构。在脱机错误发生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开始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并且从所述接收缓冲器中清除所述数据。当所述打印机恢复联机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停止丢弃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并使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向所述主机发送联机状态报告。在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主机接收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所述控制单元清除所述接收缓冲器。
优选的是,当恢复联机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然后根据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并且基于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当脱机错误发生时,开始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并且清除接收缓冲器;当恢复联机时,停止丢弃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并且向主机发送联机状态报告;以及根据从所述主机接收到的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接收缓冲器。
优选的是,所述打印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当恢复联机状态时清除打印缓冲器,然后根据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打印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以及基于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如果在打印进行过程中使得打印机脱机的错误发生,从而中断打印机,则无论对应打印被中断的收据的打印数据是未被打印机接收、正在被打印机接收、还是中断之后被接收,接收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均被清除两次。结果,当打印机再次能够进行打印时,没有将要被打印的数据存留在打印机中。结果,当打印机恢复联机时,导致脱机状态的错误(以下称为“脱机错误”)产生之前正在被打印的收据的剩余部分不会被打印,从而不会浪费卷纸。
然后,主机重新向打印机发送打印被中断的打印数据,从而使得打印机能够以单个连续打印操作重新打印收据。打印进行期间打印机脱机所引起的效率降低能够被最小化,同时还能没有中断地连续进行打印。
对于需要墨水或调色剂以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来说,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墨盒或调色剂盒的使用寿命能够被延长,因为除了减少纸张消耗之外,还能够减少墨或调色剂的消耗。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权利要求,其他目的、成果以及对本发明的较完整的理解将变得清除,并被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打印机系统的控制构造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
图3是打印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打印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主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在主机与打印机之间被发送的命令的时间图;以及
图7(a)和7(b)描述对于清除缓冲器命令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的优选
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打印机系统1的内部控制构造的示意性功能方框图;图3和图4是打印机执行的过程流程图;图5是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主机运行的主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6是在主机与打印机之间被发送的命令的时间图;以及图7描述了对于清除缓冲器命令的需求。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1包括打印机10和控制打印机10的主机30。打印机10是混合设备,它能够打印纸片S的两侧、能够扫描纸片S、从纸片S读取磁性墨字符,并且能够向卷纸P打印收据。
打印机10具有:前盖13,所述前盖13可打开和可关闭地连接至主单元11,以便覆盖主单元11的前顶部;以及后盖12,所述后盖12可打开和可关闭地被连接,以便覆盖前盖13的后顶部。
卷纸室形成在打印机10的后盖12与主单元11之间。卷纸P被保持在该卷纸室中。卷纸P在通过卷纸传送路径运行的同时被未示出的打印头打印,其中卷纸传送路径形成在主单元11内部。然后,被打印的卷纸P从形成在后盖12顶部中的卷纸出口12a被送出。卷纸P的前端被示出从图1中的卷纸出口12a送出。根据打印数据的长度自动或手动切裁该卷纸P,然后作为单个收据给出。
用于插入纸片S的单据插入槽15形成在打印机10的前盖13之下。从单据插入槽15插入的纸片S接着通过形成在主单元11中的单据传送路径16被传送,并且从形成在前盖13与后盖12之间的单据出口17被送出。在纸片S通过单据传送路径16被传送的同时,纸片S能够被打印和扫描,打印在纸片S上的磁性墨字符能够被读取。
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10还具有CPU和内部存储器。CPU读取和运行例如存储至永久性存储器(诸如快速只读存储器等)的固件,以控制包括打印在内的打印机操作。以下将更具体地描述该打印机10的控制。
接着先描述主机30。
主机30通过串行缆线、USB缆线或其他通信缆线而被连接。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的主机30具有诸如触摸面板31和卡读取器32等输入装置,基于从触摸面板31和卡读取器32的输入产生打印数据,并且通过通信缆线向打印机10发送所产生的打印数据。然后,打印机10基于该打印数据对卷纸或纸片进行打印。
具有触摸面板31和卡读取器32的主机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作为例子被使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尤其是,可以使用能够控制打印机10的任何装置,并且主机例如可以基于通用个人电脑。
接着描述打印机10的内部处理步骤。
如图2所示,打印机10具有内部数据接收单元41、接收缓冲器42、命令翻译器(interpreter)43、控制单元44、打印缓冲器45、打印机构46、错误检测单元47、盖检测单元48、纸张检测单元49、脱机检测单元50、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状态数据比较单元52、状态数据存储单元53以及数据发送单元54。
数据接收单元41是数据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打印数据以及从主机30发送的命令,并且包括通信接口。数据接收单元41顺序将被接收的数据存储至接收缓冲器。
接收缓冲器42是行缓冲器式或环形缓冲器式数据存储单元,并且以接收顺序存储数据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数据。
命令翻译器43以先入、先出(FIFO)顺序读取存储在接收缓冲器42中的数据,并且翻译其内容。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打印数据,则根据例如字体ROM将打印数据转换成打印缓冲器45中的位图像。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用于打印机10的控制命令,则控制单元44根据命令的内容控制其他的功能单元,从而提供对打印机10的整体控制。
打印机构46是打印单元,用于驱动未示出的传送辊子,以在驱动打印头进行打印的同时使纸张前进。打印机构46基于被写至打印缓冲器45的打印图像实施纸张传送控制和打印头控制,从而对纸片S或卷纸P进行打印。
错误检测单元47用于检测在打印、纸张传送期间或切裁纸张时否发生卡纸错误或其他错误。当发生错误时,错误检测单元47向脱机检测单元50输出检测信号。
盖检测单元48用于检测前盖13或后盖12是否打开或关闭。当前盖13或后盖12打开时,盖检测单元48向脱机检测单元50输出检测信号。
纸张检测单元49用于检测是否还有卷纸P。如果卷纸P用完,并且在打印机10中没有卷纸P,则纸张检测单元49向脱机检测单元50输出检测信号。
脱机检测单元50用于检测打印机10的内部状态是否设置到脱机模式或联机模式。脱机检测单元50根据来自错误检测单元47、盖检测单元48和纸张检测单元49的检测信号告知控制单元44,以使打印机10处于脱机或联机状态。这样,控制单元44如脱机检测单元50所指示的一样切换打印机10的内部脱机/联机状态。
用于切换至脱机状态的条件是,当检测单元47-49中任一个检测单元输出错误信号(指示卡纸、盖打开或没有纸张)时。当错误的原因被修正,并且指示错误的检测信号没有从任何一个检测单元47-49中输出时,能够再次实现正常的打印机操作,脱机检测单元50指示控制单元44再次联机。
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监测错误检测单元47、盖检测单元48、纸张检测单元49以及脱机检测单元50的状态,并且基于来自这些其他单元的输出定期地收集和产生打印机状态数据。当状态数据被产生时,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将所产生的状态数据输出到状态数据比较单元52。
状态数据比较单元52是比较器,用于比较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所产生的当前状态数据与存储在状态数据存储单元53中的在先状态数据。应该指出的是,存储在状态数据存储单元53中的状态数据是通过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所产生的在先状态数据。因此,比较该状态数据能够知道,当状态数据最新被监测时所检测到的当前状态数据表示的打印机内部状态是否已经从先前状态数据被监测时所检测到的状态数据表示的打印机内部状态发生改变。
如果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所产生的状态数据与在先存储在状态存储单元53中的状态数据相同,则打印机10的内部状态还未改变,并且比较过程结束。如果在先和当前状态数据不同,则打印机10的内部状态已经改变。因此,状态数据比较单元52将存储在状态数据存储单元53中的状态数据更新成新(当前)的状态数据,并且将当前状态数据作为状态信号通过数据发送单元54发送至主机30。该过程已知作为自动状态返回(Automatic Status Back,ASB)功能,并且该ASB功能使得主机30总是能够知道打印机10的当前内部状态。
以下将详细描述因为没有卷纸P而发生打印机脱机时,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所运行的处理步骤。
由于接收到以下所示来自主机30的重置操作建立命令(1),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打印机10能够选择用于从脱机状态恢复至联机状态的操作。
GS(J2m                             (1)
其中m=0或1。“GS(J2”表示与从由于卷纸用完而中断对卷纸P进行打印的处理恢复的过程有关的重置操作建立命令。当变元m=0时,控制单元44运行正常的操作处理。当变元m=1时,控制单元44运行恢复联机时防止多余打印和纸张浪费的处理。更具体地,打印机10根据m=0或m=1运行以下所述的内部处理步骤。当从脱机状态恢复至联机状态时,以下处理步骤自动执行。当m=0:正常操作
(1)不清除接收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
(2)如果使打印机脱机的错误(脱机错误)发生时命令正在被处理,则相应的命令处理步骤继续。
当m=1:纸张节约模式
(1)清除接收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
(2)如果脱机错误发生时命令正在被处理,则中止相应的命令处理步骤;
(3)丢弃并且不向接收缓冲器存储脱机错误发生时所接收的任何数据,直到脱机状态被消除,打印机恢复联机(该处理步骤不是恢复打印机联机的处理步骤的一部分);
(4)向主机30发送清除响应。
以下将参考图3进一步描述该处理步骤。当该处理步骤开始时,打印机10初始被设置为m=0,并且打印机10在上述表述(1)中所示的命令被接收时改变操作模式。更具体地,打印机10基于初始m=0的设置被设置为正常操作模式(步骤S1),并且在步骤S2中等待接收重置操作建立命令。
当重置操作建立命令被接收时,打印机10读取变元m的值(步骤S3)。如果m=0,在步骤S4中正常操作模式被重置。如果m=1,在步骤S5中纸张节约模式被设置。重置操作建立命令能够根据使用者所规定的打印类型被主机30设置。
接着将详细描述当m=1时执行的纸张节约模式。
图4是当m=1时纸张节约模式下打印机10所运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5是m=1时纸张节约模式下主机30所运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在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通信的命令的时间图。以下参考图4-6以时间顺序描述打印机10和主机30所执行的处理步骤。
当打印机10联机,并且主机30向打印机10发送用于一个收据的打印数据时,如图5所示(步骤S21),打印机10接收打印数据,并且通过图4所示的打印机构46开始打印卷纸P(步骤S11)。
在监测使打印机10脱机的错误是否已经发生的同时,打印机10继续打印(步骤S12)。当脱机检测单元50确定卷纸已经用完,并且脱机错误已经发生时,如该例子中一样,对卷纸P的打印被中断(步骤S13),并且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44执行以下三个处理步骤(步骤S14)。
a)开始丢弃所接收到的数据
b)清除接收缓冲器
c)向主机报告脱机状态
在处理步骤(a)中,数据接收单元丢弃脱机错误发生之后从主机30发送的所有打印数据和命令,并且,由此该数据不会被存储到接收缓冲器42。这样防止接收缓冲器42在打印机10脱机时变满。
处理步骤(b)丢弃脱机错误发生之前从主机30接收到的、并且被存储在接收缓冲器42中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器42中的数据可以包括当打印被中断时正在被打印的、应该被打印到收据上的未打印数据,并且所述未打印数据也从打印机10存储器中被删除。这样防止打印机10恢复联机时未被打印的数据继续被打印,从而防止出具只包括被中断收据的剩余未打印部分的部分收据。
处理步骤(c)告知主机30打印机10脱机。脱机错误使得定期状态数据产生单元51输出的状态数据从存储在状态数据存储单元53中的数据改变,并且由此状态信号在该处理步骤(c)中经过数据发送单元54被自动发送到主机30。
然后,打印机10的脱机检测单元50监测使脱机错误发生的原因是否已经被修正,并且打印机10等待直到问题被解决(步骤S15)。
同时,如图5所示,当主机30在步骤S22中接收状态信号,并且由此知道打印机10脱机时,主机30立即中断向打印机10发送打印数据(步骤S23)。每次对一行打印数据的打印结束时,主机30接收来自打印机10的打印终止命令,并且存储被发送或者将被发送至打印机10的对应一个收据的所有打印数据,直到从打印机10接收到指示正在被打印的收据的最后一行已经被打印完的打印终止命令。如图4和5所示,如果打印机10在打印正在进行期间脱机,并且收据的最后一行未被打印,则对应所述收据的打印数据被保存,以便在打印机10恢复联机之后重新进行发送。
如果在步骤S15(图4)错误被修正,并且打印机恢复联机,则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44在步骤S16中执行以下四个处理步骤。
(e)停止丢弃接收到的数据
(f)向主机30报告联机状态的恢复(发送清除响应1)
(g)清除打印缓冲器
(h)重新初始化命令翻译
处理步骤(e)停止丢弃所接收到的数据,丢弃数据的操作是在步骤S14中在处理步骤(a)开始的操作,并且照常向接收缓冲器42重新缓存所接收到的数据。
处理步骤(f)发送清除响应1,它向主机30报告打印机10已经恢复联机。发送该清除响应1能够使主机30开始向打印机10重新发送打印数据。
处理步骤(g)清除存储在打印缓冲器45中的打印图像数据。如果在打印进行过程中打印机脱机,则当打印机10脱机时,未被打印的打印图像容易存留在打印缓冲器45中。因此,剩余的数据从存储器中被清除,以防止不必要的打印。
处理步骤(h)重新初始化命令翻译器43的命令翻译处理步骤,忽略已经被处理的打印数据,并且开始为接着被接收的数据翻译命令。
在执行处理步骤(e)至(h)之后,打印机10等待,直到从主机30接收到新命令(步骤S17),尤其是清除缓冲器命令。以下将进一步详细描述该清除缓冲器命令。
当从打印机10接收清除响应1时,主机30向打印机10返回清除缓冲器命令。该清除缓冲器命令是使打印机10再次清除接收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的命令。
第二次清除缓冲器也许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在步骤S14和S16中打印机10已经清除了接收缓冲器和打印缓冲器,但是由于以下原因清除缓冲器可能是需要的。
如果运行处理步骤(e)并且向接收缓冲器42的缓存继续时已经从主机30发送的所有数据已经被清除,则不容易产生问题。然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在主机30执行步骤S23之前,联机状态被恢复,并且向接收缓冲器42的缓存被继续,则应该被清除的打印数据可能仍然缓存在接收缓冲器42中。
参考图7更具体地描述这一方面。如图7(a)所示,如果打印机10在步骤S14中开始丢弃所接收到的数据,则主机30在步骤S23中中断发送打印数据,并且打印机10在步骤S16中继续向接收缓冲器42缓存接收到的数据,在步骤S14执行之后数据不会累积在接收缓冲器42中,直到主机30开始重新发送打印数据。
然而,如图7(b)所示,如果打印机10在步骤S14中开始丢弃所接收到的数据,并且在主机30执行步骤S23并中止发送打印数据之前,打印机10执行步骤S16并继续向接收缓冲器42缓存数据,则将被舍弃的对应被中断收据的剩余数据将在打印机10执行步骤S16之后被存储至接收缓冲器42,直到主机30中断发送打印数据。
因此,考虑到图7(b)所描述的情况,接收缓冲器42优选在步骤S16被执行之后被再次清除。在步骤S25中被发送的清除缓冲器命令是用于这样清除缓冲器的命令。
当打印机10接收清除缓冲器命令时,控制单元44在步骤S18中执行以下四个处理步骤。
(i)清除接收缓冲器
(j)报告接收缓冲器被清除(清除响应2)
(k)清除打印缓冲器
(l)重新初始化命令翻译
考虑到图7(b)中所述的情况,因此,步骤S18重复在步骤S14和S16中执行的处理步骤的缓冲器清除和初始化操作。然后,步骤S18还向主机30发送清除响应2,并且主机30由此知道缓冲器已经被清除。
主机30在步骤S26中等待,以接收清除响应2,并且在步骤S27中重新发送对应当清除响应2被接收时打印被中断的收据的打印数据。
这样,打印机10从主机30重新接收收据打印数据,并且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从头开始重新打印整个数据。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前述打印机10所进行的处理步骤。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机10具有:数据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从主机30发送的数据;数据发送单元54,用于将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机30;接收缓冲器42,用于临时储存通过所述数据接收单元41接收的数据;命令翻译器43,用于翻译临时储存在所述接收缓冲器42中的数据;打印缓冲器45,当被命令翻译器43翻译的数据是打印数据时,所述打印缓冲器45用于储存打印图像;打印机构46,用于基于写入打印缓冲器45的打印图像进行打印;以及控制单元44,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接收单元41、所述接收缓冲器42、所述命令翻译器43、所述打印缓冲器45和所述打印机构46。在脱机错误发生时,所述控制单元44开始丢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41所接收到的数据,并且清除存储在所述接收缓冲器42中的数据。当所述打印机恢复联机时,所述控制单元44停止丢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数据,并且所述数据发送单元54向所述主机发送清除响应1,告知主机30打印机恢复联机。所述控制单元44根据从主机30接收到的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接收缓冲器42。
特别是,当恢复联机时,控制单元44清除打印缓冲器45,并且响应于来自主机30的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打印缓冲器45。
因此,当在打印进行过程中发生脱机错误,并且打印由此被中断时,与打印被中断的收据有关的打印数据将不会被发送至打印机10,即使该收据打印数据已经被接收或者稍后被接收,当打印机10再次能够打印时也没有将被打印的数据保留在打印机10中,因为接收缓冲器42和打印缓冲器45均被清除两次。脱机错误发生时正在被打印的收据的剩余未打印部分将不会在打印机恢复联机时被打印,并且卷纸将不会被浪费。
并且,单个收据能够被顺利打印,因为在打印机10恢复联机之后,主机30重新向打印机10发送对应被中断的收据的所有打印数据。这样,能够使效率的降低最小化,并且,即使在打印期间发生脱机错误也能够重新开始连续打印。
已经使用图1中所示打印机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而是能够应用于各种打印机,包括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点击打式打印机以及热敏式打印机。当被应用到需要墨或调色剂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中时,除了降低纸张损耗之外,本发明还降低墨和调色剂损耗,从而能够延长墨盒和调色剂盒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各种改变或变更实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可以理解,这种改变和变更实施方式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它们背离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打印机,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主机发送的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机;
接收缓冲器,用于临时储存通过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数据;
翻译单元,用于翻译临时储存在所述接收缓冲器中的数据;
打印缓冲器,当储存在所述接收缓冲器中的所述数据是打印数据时,所述打印缓冲器用于储存打印图像;
打印机构,用于打印储存在所述打印缓冲器中的所述打印图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所述数据发送单元、所述接收缓冲器、所述翻译单元、所述打印缓冲器和所述打印机构;
其中,在脱机错误发生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开始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并且从所述接收缓冲器中清除所述数据,
当所述打印机恢复联机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停止丢弃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并使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向所述主机发送联机状态报告,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从所述主机接收到的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接收缓冲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当恢复联机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然后根据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并且基于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从所述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4.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脱机错误发生时,开始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并且清除接收缓冲器;
当恢复联机时,停止丢弃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并且向主机发送联机状态报告;以及
根据从所述主机接收到的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接收缓冲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恢复联机状态时清除打印缓冲器,然后根据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再次清除所述打印缓冲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以及
基于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并且基于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从所述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清除缓冲器命令之后,向所述主机发送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以及
基于在发送所述缓冲器清除完成报告之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9.一种打印机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基于指定的原因从联机状态切换到脱机状态,其中,在打印机从脱机状态恢复到联机状态后,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a)清除接收缓冲器和/或打印缓冲器;
(b)向主机发送联机恢复;
(c)从主机接收清除缓冲器命令;
(d)清除所述接收缓冲器和/或所述打印缓冲器;
(e)向主机报告清除接收缓冲器完成;和
(f)继续从主机接收打印数据。
CNB2005100959669A 2004-08-27 2005-08-29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6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49241 2004-08-27
JP2004249241A JP2006062266A (ja) 2004-08-27 2004-08-27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04-249241 2004-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9975A true CN1739975A (zh) 2006-03-01
CN100429612C CN100429612C (zh) 2008-10-29

Family

ID=35427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596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612C (zh) 2004-08-27 2005-08-29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999953B2 (zh)
EP (2) EP1630661B1 (zh)
JP (1) JP2006062266A (zh)
KR (1) KR100749382B1 (zh)
CN (1) CN100429612C (zh)
TW (1) TWI28092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9611C (zh) * 2004-08-27 2008-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CN101197928B (zh) * 2006-10-04 2011-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保存系统
US7999953B2 (en) 2004-08-27 2011-08-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having print and receive buffers and a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2416777A (zh) * 2010-09-17 2012-04-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412310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9769076A (zh) * 2019-01-31 2019-05-17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054344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断流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8449A1 (en) * 2004-11-22 2007-05-24 De La Motte Alain L Trust-linked debit card technology
JP2007268786A (ja) * 2006-03-30 2007-10-18 Oki Data Corp 省電力モードを有する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51283A1 (en) * 2006-05-02 2009-10-08 Orient Instrument Computer Co., Ltd.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JP2009131961A (ja) * 2007-11-28 2009-06-18 Brother Ind Ltd 印刷装置
JP5286943B2 (ja) * 2008-05-30 2013-09-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メモリクリア機構
JP4803277B2 (ja) * 2009-03-31 2011-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21455B2 (ja) * 2009-09-15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456411B (zh) * 2011-05-06 2014-10-11 Univ Far East 印表機之利用語言模型自動偵測錯誤之方法
KR101850273B1 (ko) * 2011-12-20 2018-04-20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에서 에러 알림 및 복구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방법
JP6421603B2 (ja) * 2015-01-09 2018-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460905B2 (ja) 2015-04-30 2019-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1456A (ja) 1989-09-01 1991-04-17 Kikkoman Corp 香気成分の濃縮法
JPH06210907A (ja) 1993-01-14 1994-08-02 Canon Inc プリンタ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H06210936A (ja) 1993-01-18 1994-08-02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の印字制御装置
US6362896B1 (en) * 1993-11-08 2002-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a cash drawer control function,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6975423B2 (en) 1993-11-08 2005-1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SG66232A1 (en) * 1993-11-08 1999-07-20 Seiko Epson Corp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printing apparatus
JP3417426B2 (ja) 1994-06-15 2003-06-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H0811394A (ja) 1994-06-28 1996-01-16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DE69511522T2 (de) * 1995-04-19 1999-12-23 Fuji Xerox Co Ltd Steuerung des Befehlspuffers für ein Druckersystem
JP3554091B2 (ja) 1995-09-29 2004-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オフライン処理方法
JPH09150566A (ja) 1995-11-30 1997-06-1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01315C (zh) * 1995-12-18 2003-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JP3689502B2 (ja) * 1996-10-04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3484951B2 (ja) 1996-11-28 2004-0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142832A (ja) 1997-07-28 1999-02-16 Tec Corp 印字装置
DE69810569T2 (de) 1997-10-16 2003-07-31 Seiko Epson Corp Drucker und sein Rückstellverfahren
JP4038896B2 (ja) 1997-10-16 2008-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リセット時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US6328410B1 (en) 1997-11-05 2001-1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3861958B2 (ja) 1998-03-26 200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オフラインからの復帰時の処理の種類を選択できる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3826617B2 (ja) 1998-05-14 2006-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たプリンタ、及びそのプリンタにおける不揮発性メモリへの書き込み制御方法
DE69937424T2 (de) 1998-05-14 2008-08-21 Seiko Epson Corp. Steuerungsverfahren zur Datensicherung aus einem flüchtigen in einen nichtflüchtigen Speicher in einem Drucker
JP4560917B2 (ja) 1999-10-15 2010-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524912B2 (ja) 2000-12-20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61243B2 (ja) 2002-05-09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4130784A (ja) 2002-08-22 2004-04-30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3833205B2 (ja) * 2002-10-31 2006-10-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062266A (ja) 2004-08-27 2006-03-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EP2275918B1 (en) 2004-08-27 2014-04-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9611C (zh) * 2004-08-27 2008-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US7916316B2 (en) 2004-08-27 2011-03-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resuming printing operation following an out of paper error
US7999953B2 (en) 2004-08-27 2011-08-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having print and receive buffers and a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8077331B2 (en) 2004-08-27 2011-1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US8098393B2 (en) 2004-08-27 2012-01-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system for resuming printing operation following an off-line error
CN101197928B (zh) * 2006-10-04 2011-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保存系统
CN102416777A (zh) * 2010-09-17 2012-04-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2416777B (zh) * 2010-09-17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412310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4123107B (zh) * 2013-04-23 2017-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1054344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断流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43442B (zh) * 2018-05-29 2022-02-01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断流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69076A (zh) * 2019-01-31 2019-05-17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WO2020156215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9769076B (zh) * 2019-01-31 2021-01-05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4284A (en) 2006-07-16
EP1630661A1 (en) 2006-03-01
CN100429612C (zh) 2008-10-29
EP1630661B1 (en) 2012-06-06
EP2275919A3 (en) 2011-03-30
EP2275919A2 (en) 2011-01-19
EP2275919B1 (en) 2014-10-29
US20060055972A1 (en) 2006-03-16
US7999953B2 (en) 2011-08-16
US20110267639A1 (en) 2011-11-03
TWI280924B (en) 2007-05-11
US8098393B2 (en) 2012-01-17
KR100749382B1 (ko) 2007-08-14
JP2006062266A (ja) 2006-03-09
KR20060050730A (ko) 200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9975A (zh)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CN1739974A (zh) 打印机和打印机控制方法
CN1193290C (zh) 打印装置、接口装置以及打印装置控制方法和接口装置控制方法
JP4682711B2 (ja) 印刷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
EP1004976B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involving print preparing operation
US20070296999A1 (en)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Control Device
US6028985A (en) Out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6192760A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80185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911553A (ja) ホストベースプリンタの印字制御方法及びホストベースプリンタ
CN1628990A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方法、主设备及所用打印机
JP2011068022A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6330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851973B2 (ja) 出力方法及び装置
CN101030124A (zh) 打印机驱动记录介质及其打印控制法、打印机和数据信号
JP3402684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007371B2 (ja) 印刷用紙の給排紙制御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526564A (zh) 数据传送方法
JP20073078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35300B2 (ja)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0179597A (ja)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557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0045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H1173282A (ja) プリンタ装置、スキャナ装置、返信データ作成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H0918322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