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2031A -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2031A
CN1692031A CN 200380100589 CN200380100589A CN1692031A CN 1692031 A CN1692031 A CN 1692031A CN 200380100589 CN200380100589 CN 200380100589 CN 200380100589 A CN200380100589 A CN 200380100589A CN 1692031 A CN1692031 A CN 1692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seat cushion
electric stowing
stow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0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4307C (zh
Inventor
须田浩秀
粥见哲也
菊地泰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2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2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43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43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60N2/01508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 B60N2/01516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1583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locking on transversal elements on the vehicle floor or rail, e.g. transversal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60N2/36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座椅收纳系统,所述座椅具有向前倾转从而被折叠至座垫(21)上的座椅靠背(22,23)。该收纳系统(20)包括用于使座椅靠背自动地向前倾转的座椅靠背前倾机构以及用于使折叠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成一体地自动转动的旋转机构(30)。座椅靠背前倾机构和旋转机构由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由此能够实现以电动方式进行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该系统用于通过电力将布置在前排座椅之后的多个后排座椅中处于最后排的后排座椅收纳在形成于地板中的收纳凹部中,并且能够使其复位。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着在前排座椅之后具有多个后排座椅的车辆,该后排座椅由为第一后排座椅的前排后座椅以及为第二后排座椅的后排后座椅构成,从而该车辆能够承载6至7名乘客。例如,如在JP-UM-A-5-40029中所述,已知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收纳结构,其中,可将后排座椅折起以增大乘客舱内的空间。下面,将根据图42和图43A至图43C对这种收纳结构加以说明。
参见图42,车辆座椅收纳结构500被如此构成,即,通常将第二后排座椅501如实线所示地设置在汽车的后部,从而使乘客可以就坐,但是例如当要将大件行李装入乘客舱503时,可以将第二后排座椅501收纳在一个形成于其后面的地板凹部504中。
下面,以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的情况为例,根据图43A至图43C来说明这种车辆座椅收纳结构500。
在图43A中,为了将车辆座椅收纳结构500的第二后排座椅501收纳到地板凹部504中,首先使座椅靠背506如箭头所示地向前倾斜以将其折叠到座垫507上。
在图43B中,从折叠到座垫507上的座椅靠背506上除去头枕508并将其收纳在设置于乘客舱503内的头枕收纳部分509中(参见图43C)。随后,使座垫507与座椅靠背506一起如箭头所示地围绕支承轴510向后转动。
在图43C中,座垫507和座椅靠背506(第二后排座椅501)被收纳在地板凹部504内。
此处,第二后排座椅501自身相对较重,并且对于用手使第二后排座椅501在车身中向后转动并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而言,需要很大的操纵力。同样,在将第二后排座椅501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时,在用手使其转动时需要使第二后排座椅501打开。
由于这个原因,将第二后排座椅501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的操作比较麻烦,并且在这一点上尚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作为改善这一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例如利用电力将第二后排座椅501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来减少操作者所需的劳动。
但是,对于通过电力被收纳在地板凹部504中的第二后排座椅501而言,必须为其配置一个驱动源并且提供用于控制该驱动源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必须例如从一个操纵开关接收信号并且将驱动信号传递至所述驱动源,而且在从第二后排座椅接收姿态信号时,要根据该信号将适当的信号传递至驱动源。为了向驱动源提供这种适当的信号,控制装置可能相对较大。因此,通常考虑应该将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车身侧面。
但是,在将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车身侧面时,由于远离安装在第二后排座椅上的致动器,因此,使得将致动器和传感器连接到控制装置上的电气配线变得很长,并且电气配线的布置可能会变得很麻烦。
另外,由于将电气配线从第二后排座椅引出,所以在收纳第二后排座椅时,引出的电气配线可能会被第二后排座椅卡住。因此,为了实现电动地收纳第二后排座椅,需要使将致动器和传感器连接到控制部分上的电气配线较短,并且需要防止电气配线被第二后排座椅卡住。
同样,当以电动方式收纳座椅时,由于必须将座椅靠背和座垫折叠在一起并且使它们在较小的乘客舱内转动,因此,如果仅仅简单地通过电动方式来进行该过程,则由于行李等有时会夹在座椅和车身之间,所以存在着电动收纳系统损坏的危险。
因此,需要减小座椅收纳的工作;需要使电气配线较短;需要在收纳座椅时防止电气配线被卡住;并且需要防止行李等被夹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用于将座椅靠背折叠到座垫上、使座垫和座椅靠背一起转动并将座椅收纳在设置于座椅后面的地板凹部中,所述系统包括: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其用于使座椅靠背自动地向前倾倒以使其折叠至座垫上;旋转装置,其用于使向前倾倒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成一体地自动转动并将它们收纳在地板凹部中;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操作。
由于在本发明的座椅收纳系统中使座椅靠背以此方式自动地向前倾倒,所以可以将用于打开座椅靠背的解锁致动器做得较小,并且可以将该致动器装到座椅中。另外,由于转动折叠的座椅需要很大的扭矩,所以将用于使座椅转动的旋转装置安装在车身侧面上。由此,在不降低座椅尺寸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座椅收纳操作电动化,并且可以减少乘客进行座椅收纳操作所需的工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使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座椅返回至其乘坐位置(在座垫已被转动至预定角度的位置处)时,解除座椅靠背前倾装置的座椅倾角锁定,从而只将电动机驱动力施加在座垫上。在已经使座垫返回至其相对于座椅靠背转动了例如50°的位置之后,由于座椅靠背处于乘坐位置,因此无需将座椅靠背拉成直立的操作。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电动收纳系统还包括用于指挥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操作的座椅操纵开关,并且将该座椅操纵开关设置在座垫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易于从车辆的背门操纵该开关。即使行李被夹在背门和车身开口之间,座椅也不会出现故障。
优选的是,由控制装置控制座垫和座椅靠背,以便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处于驻车档位置或者驻车制动器正在工作并且将背门打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操纵座垫和座椅靠背。在这种情况下,在背门被打开时,乘客仅可以执行座椅收纳操作。
优选的是,将座椅靠背前倾装置装入座椅靠背或座垫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电动收纳系统结构紧凑。
优选的是,将控制装置装入偏离任何乘坐位置的座垫的中央部分中。即,可由此将控制装置设置在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附近,并且可以使将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的多根电气配线较短,而且可以毫无麻烦地布置电气配线。另外,通过将控制装置装入座垫内,也可以将电气配线装入座垫内。因此,不必从座垫引出电气配线,并且在使座垫旋转时,不会发生电气配线被座垫卡住的情况。另外,由于将控制装置装入偏离座垫的乘坐位置的中央位置中,因此,乘客可以坐在座垫上,但不会坐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并且不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收纳系统还包括用于覆盖控制装置的上表面的圆顶形盖构件,并且将所述盖构件装入座垫内。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载荷(例如坐在座垫上的乘客的重量或放置在座垫上的行李的重量)可由盖构件承受而不会作用在控制装置上。
优选的是,将用于系紧用来保护乘客的座椅安全带的带扣设置在盖构件之后,从而有效地使用盖构件后面的区域。另外,通过将带扣设置在盖构件之后,可以限制乘客坐到设有盖构件的中央部分上。
另外,优选的是,盖构件在其前端具有一个开口,从控制装置延伸出的至少一根电气配线可以通过该开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电气配线限制在控制装置的前部,并且可以将电气配线布置在乘客乘坐位置的外侧。因此,当乘客坐在乘坐位置上时,乘客的重量不会作用在电气配线上。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电动收纳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由座椅靠背和座垫构成的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内的座椅操纵开关,并且将该座椅操纵开关设置在座椅中的最后排座椅之后以及在车辆的背门开口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当操作座椅操纵开关时,由于是在打开背门时进行的,所以只能在车辆静止时操作该开关。由于操作者在操纵电动座椅时能够从背门处观察电动座椅的运动,所以可以避免行李被夹在座椅和车身之间,并且能够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
优选的是,座椅操纵开关仅在其保持ON状态时才能进行收纳座椅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刚一释放操纵开关时就停止收纳操作,所以可以无意外地进行收纳操作。
优选的是,当座椅已经被停止在座椅的转动范围内时,以预定的时间提供警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操作者确切地觉察到座椅已停止。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收纳系统还包括用于在未将座垫锁定到地板上时报警其未被锁定的报警装置,并且将该报警装置设置在驾驶员侧。这可防止驾驶员在座垫未被锁定时驱动车辆。该报警装置例如是通过点亮或闪烁指示器(例如设置在仪表板上的显示灯)来实现的。通过这种方式,驾驶者一定能够觉察到座垫未被锁定。
优选的是在座椅相对于地板成可乘坐的角度时提供警报。这样便允许通过使折叠座椅竖立而将行李舱分为两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述角度不是乘客能够坐在座椅上的角度,所以不必报警。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收纳系统还包括用于在使座椅靠背向前倾倒时产生报警声音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报警声使乘客得知座椅靠背的向前倾倒的状态。如果在未锁定座垫时例如通过如上所述地点亮显示灯来提供报警,则可以辨别座椅靠背的异常情况和座垫的异常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收纳系统中,旋转装置具有驱动电动机,并且在该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电流值大于预定值时进行报警。因此,无需在较小的座椅中设置电流传感器,从而能够简化结构。
优选的是,驱动电动机的连接部分具有安全离合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座椅转动时,当一件行李被夹在座椅和地板之间并且在驱动电动机中产生过大的电流时,能够由该安全离合器减少通过驱动电动机的过量电流,从而减少损坏。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收纳系统中,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具有带有用于沿前倾方向推动座椅靠背的弹簧的倾斜机构,该机构可以围绕座椅靠背的枢轴转动;以及用于打开倾斜机构的解锁装置。因此,在将要使座椅靠背向前倾倒时,通过操纵解锁装置来打开倾斜机构,使座椅靠背可以在弹簧作用力下快速地向前倾倒,从而减轻乘客所需的工作。
该倾斜机构可以具有用于以手动方式打开倾斜机构的解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当将座椅靠背拉成直立时,可以用手打开倾斜机构,并且将座椅靠背设成所需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在座垫和座椅靠背之间设置一个单向缓冲器,以便使缓冲功能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向前翻转方向起作用,但该缓冲功能不会相对于返回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使座椅靠背向前倾倒时,可以借助缓冲效果实现平稳且缓慢的前倾动作。当使座椅靠背返回时,该缓冲功能不起作用,从而可以顺利地拉起座椅靠背。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为显示出图1所示的最后面的后排座椅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透视图;
图4A为沿图2中的线4-4的剖视图,而图4B为表示向前倾斜的头枕的剖视图;
图5为由倾斜机构和解锁装置构成的座椅前倾机构的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缓冲机构的透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解锁装置的透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解锁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9A和图9B为表示紧固件的视图,该紧固件被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后侧上,从而能够以手动方式打开图7所示的解锁机构;
图10为图3所示座垫锁定装置的详图;
图11为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为显示出在收纳座椅时的动作的视图;
图13A和图13B为表示倾斜机构的锁定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视图;
图14为表示沿打开方向操纵的解锁装置的致动器的视图;
图15A和图15B为表示打开的倾斜机构和解锁装置的视图;
图16A为表示在座椅靠背前倾时被锁定的倾斜机构的视图,而图16B为表示向前倾斜的座椅靠背的视图;
图17A和图17B为表示在接合和脱开状态下座垫锁定装置的棘爪和闩锁的视图;
图18A、图18B、图19A和图19B为表示接合和脱开的座垫锁定装置和撞销的视图;
图20A和图20B为表示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并且已完全收纳的视图;
图21为使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座椅复位的流程图;
图22为表示被置于ON的座椅操纵部分的复位开关的视图;
图23A和图23B分别为表示在复位操作中绕其枢轴转动的座椅的视图以及表示与撞销接合的座垫锁定装置的视图;
图24A和图24B分别为表示座垫锁定装置的闩锁开关为OFF时的的视图以及表示该时刻的座椅状态的视图;
图25A和图25B为表示返回其初始位置的座椅靠背的视图;
图26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透视图,其中,控制装置设有一个盖构件;
图27为表示在除去其盖时的图26所示后排座椅的透视图;
图28为表示图27所示盖构件和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9为图2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座垫的剖视图;
图30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收纳系统的电路图;
图31A、图31B和图31C为表示使座椅靠背向前倾斜并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动作的视图;
图32A和图32B为表示使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座椅复位的动作的视图;
图33A至图33D为表示在将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时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4A和图34B为表示在使座椅靠背向前倾转时倾斜机构的动作的视图;
图35、图36A和图36B为表示打开座垫锁定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37为表示报警蜂鸣器鸣响时座垫的位置的视图;
图38A和图38B为表示锁定座垫的座垫锁定装置的动作的视图;
图39为表示在使座椅从收纳状态复位时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0为表示当使座椅复位时在座垫已被转动预定角度之后的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并且是图39所示操作的另一个例子;
图41A至图41C为表示在图40所示的操作中座椅的运动的视图;
图42为表示相关技术的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示意图;
图43A至图43C为表示将相关技术的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动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车辆10在客厢11的地板12上具有作为前排座椅13的一个驾驶员座椅和一个乘客座椅;作为在前排座椅13后面的前排的第一后排座椅14;作为在第一后排座椅后面的最后排的第二后排座椅(车辆座椅)15;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收纳系统20,其用于改变第二后排座椅15的姿态并将其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包括第二后排座椅15。该第二后排座椅15具有:安装在地板12上的座垫21,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座垫21后部左右的座椅靠背22、23;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左侧座椅靠背22的顶部上的左侧头枕24,以及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右侧座椅靠背23的顶部上的右侧头枕25。
在第二后排座椅15后面并且在远离第二后排座椅15侧面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座椅操纵开关26。
参见图3,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包括左和右侧支承轴28a、28b,这些支承轴分别被固定在座垫21的座垫框架27的左和右端上(参见图2)。通过安装件29以可转动的方式将右侧支承轴28b安装至车身17上。将左侧支承轴28a固定在旋转装置30上。该旋转装置30被安装在车身17上。
座垫框架27在其前端具有左和右座垫锁定装置32、33。利用例如螺栓将控制装置36安装到位于座垫框架27的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外侧的中央部分35上(参见图2)。如图2所示,例如将该控制装置36的外部做成矩形箱,并且将该控制装置安装在座垫21内。
虽然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利用螺栓固定控制装置36的例子,但是,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安装控制装置36。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控制装置36的外部为矩形箱的情况,但是控制装置36的形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
由于将控制装置36安装在座垫21的位于乘坐位置34、34外侧的中央部分35内(参见图2),所以乘客能够坐在座垫21上,而不会坐在控制装置36上。因此,当乘客坐在第二后排座椅15上时,控制装置36不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通过左侧倾斜机构40以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将左侧座椅靠背22的左侧后部框架41固定到座垫框架27后端的左侧上,并且通过右侧倾斜机构43以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将右侧座椅靠背23的右侧后部框架44(参见图3)固定在座垫框架27后端的右侧上。
通过安装支架48将用于打开左侧倾斜机构40的左侧锁定机构(锁定机构)46的左侧解锁装置(解锁装置)47安装在左侧后部框架41上。通过安装支架53将用于打开右侧倾斜机构43的右侧锁定机构(锁定机构)51的右侧解锁装置(解锁装置)52安装在右侧后部框架44上。将座椅操纵开关26安装在位于左侧座椅靠背后面的车身上。
通过将驱动电动机55的转动经由减速齿轮组56传递至左侧支承轴28a,旋转装置30例如通过反向转动驱动电动机55而使左侧支承轴28a正向转动,并且通过正向转动驱动电动机55而使左侧支承轴28a反向转动。
通过支架57将驱动电动机55和减速齿轮组56安装至车身17上。
通过第一电气配线58使驱动电动机55与控制装置36相连接。由于旋转装置30被安装在座垫框架27附近,所以可以使旋转装置30靠近控制装置36,并且可以使第一电气配线58的长度较短。
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具有座垫锁定致动器60、释放开关61以及闩锁开关62,如图10所示。
座垫锁定致动器60、释放开关61以及闩锁开关62通过第二电气配线64被连接至控制装置36上。
由于右侧座垫锁定装置33具有与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它的说明。
如图5所示,左侧倾斜机构40的左侧锁定机构46具有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前倾传感器开关66以及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
通过第三电气配线68使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前倾传感器开关66以及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与控制装置36连接。
由于右侧锁定机构51具有与左侧锁定机构46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它的说明。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左侧解锁装置47具有致动器70以及上侧和下侧霍尔传感器71、72。
由于右侧解锁装置52具有与左侧解锁装置47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它的说明。
致动器70以及上侧和下侧霍尔传感器71、72通过第四电气配线73与控制装置36相连。
通过第五电气配线75使由座椅操纵开关26操纵的收纳开关37和复位开关38与控制装置36相连。该第五电气配线75沿其长度与第一电气配线58部分结合。
由于将控制装置36以此方式安装在位于座垫21的乘坐位置34、34外侧的中央部分35内(参见图2),所以可以靠近旋转装置30、左和右座垫锁定装置32、33、左和右锁定机构46、51以及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地安装控制装置36。
因此,能够缩短连接旋转装置30、左和右座垫锁定装置32、33、左和右锁定机构46、51、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以及控制装置36的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结果,在不会产生麻烦的情况下就能安装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
另外,由于将控制装置36安装在座垫21内,所以可以将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安装在座垫21以及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内。因此,不必将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从座垫21以及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引出至外部。结果,当使座垫21转动时,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不会被座垫21卡住。
座椅操纵开关26具有一个收纳操纵部分26a以及一个复位操纵部分26b。按压收纳操纵部分26a接通收纳开关37,而按压复位操纵部分26b接通复位开关38。
图4A和图4B示出了左侧头枕24。该左侧头枕24包括一个头枕本体89。
在左侧座椅靠背22中的左侧后部框架41的顶部41a上以预定的间距设置有一对支撑件81、81(仍参见图3)。该支撑件81、81具有插入孔82、82。可将插入杆83、83插入该插入孔82、82中。通过支架(未示出)将枢轴85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这些插入杆83、83端部的弯折部分83a、83a上。
将支撑杆86固定在枢轴85上。在枢轴85上装配一个用于使支撑杆86向后摆动的螺旋弹簧87。通过止动件88来克服螺旋弹簧87的弹力地将支撑杆86保持在使用位置P1上。该止动件88被固定在弯折部分83a、83a上。头枕本体89被固定在支撑杆86上。
如图4B所示,当向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施加预定的载荷时,使左侧头枕24克服螺旋弹簧87的弹力地围绕枢轴85朝车身的前部折叠至折叠位置P2。
此处,作为折叠左侧头枕24的方法,可以想到采取这样一种结构,即,在使左侧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时折叠左侧头枕24。但是,为了形成在使左侧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时折叠左侧头枕24的结构,作为用于将座椅靠背的向前倾转运动传递至头枕的构件,需要采用例如诸如偏离左侧座椅靠背22的枢轴91(参见图2,图3)的偏心轴以及将该偏心轴连接到头枕上的电线等构件,并且所述结构变得较为复杂。由此,会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并且增大组装的工作量,同时要花费时间来安装头枕24。
就此而言,将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如此构成,即,使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与地板凹部16的后壁18(参见图20A)抵靠在一起,并且向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施加预定的载荷以折叠左侧头枕24。因此,由于无需诸如偏离左侧座椅靠背22的枢轴91的轴以及电线这样的构件,所以能够简化结构。由此,通过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并减少组装工作量,可以使装配时间缩短并提高产量。
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左侧头枕24的前倾机构仅是一个例子,并且对此没有任何限制。简而言之,所需的只是使左侧头枕24如此构成,即,可通过向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施加预定的载荷而使左侧头枕24可以向前倾转,并且可在消除作用在后表面24a上的载荷时使左侧头枕24返回至其使用位置。
由于右侧头枕25的结构与左侧头枕24相同,故将省略对它的说明。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的座椅靠背前倾机构。这种座椅靠背前倾机构具有倾斜机构40和解锁装置47。
左侧倾斜机构40具有锁定机构46、枢轴91、单向缓冲器910、前倾传感器开关66、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以及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
在枢轴91上设有一个用于推动座椅靠背22向前倾倒的螺旋弹簧49(参见图13B)。
图3中所示的左和右侧单向缓冲器910为这样的缓冲器,即,其缓冲功能可以在座椅靠背22、23向前倾转时发挥作用,并实现座椅靠背22、23的平缓的向前倾转,但在座椅靠背22、23从其前倾状态返回至直立状态时,其缓冲功能不起作用。
可以采用例如在JP-UM-A-6-80039中披露的缓冲器作为这些单向缓冲器910。这种缓冲器如图6所示。
参见图6,单向缓冲器910由以下部件构成:一个缓冲器,其具有第一旋转体920、由齿轮构成的第二旋转体921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体920、921之间的缓冲件;随第二旋转体921的转动一起转动的臂922;介于第二旋转体921和臂922的下端之间的摩擦片,其用于将第二旋转体921的转动传递给臂922;齿轮923,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到臂922的上端并与第二旋转体921相啮合;具有齿轮部分的第一止动件924;以及第二止动件925。
当第一旋转体920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时,通过缓冲件也使第二旋转体921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并且在摩擦片的作用下使臂922也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在此情况发生时,由于齿轮923与第一止动件924啮合,使齿轮923停止转动,并且也使与齿轮923啮合的第二旋转体921停止转动。由此,缓冲功能相对于第一旋转体920沿箭头A方向的转动而生效,从而使所述转动平缓。
当第一旋转体920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时,第二旋转体921和臂922也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但是通过第二止动件925停止臂922的转动。由于齿轮923能够自由转动,所以第二旋转体921的转动没有被停止。因此,缓冲器的作用不会相对于箭头B的方向作用于第一旋转体920上。
左侧锁定机构46将左侧座椅靠背22固定在前倾位置或直立位置上。利用螺栓将底座90固定在座垫框架27上。板92通过枢轴91以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旋转的方式固定到底座90上。
底座90在其上端具有第一和第二锁定齿轮93、94。在下侧摆动杆96上形成能够与第一和第二齿轮93、94啮合的锁定齿轮95。该下侧摆动杆96通过下侧销97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板92上。通过中间销99将用于压迫下侧摆动杆96的端部的中间摆动杆98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板92上。该中间摆动杆98具有一个操纵销100。该操纵销100装配在一个形成于上侧摆动杆102上的狗腿状导向孔101中。通过上侧销103以可旋转的方式将上侧摆动杆102固定在板92上。
当上侧摆动杆102绕上侧销103摆动时,中间摆动杆98通过导向孔101和操纵销100绕中间销99摆动。在下侧摆动杆96和上侧摆动杆102之间装配一个拉簧104。
通过在拉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如箭头①所示地围绕上侧销103推动上侧摆动杆102,由上侧摆动杆102如箭头②所示地压迫在导向孔101中的操纵销100。结果,通过中间摆动杆98的端部向下推动下侧摆动杆96的端部,并且使下侧摆动杆96的锁定齿轮95与第一齿轮93啮合。由此,将板92保持在预定位置上。
左侧锁定机构46具有:检测上侧摆动杆102的运动的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由设置在枢轴91上的凸轮105操作的前倾传感器开关66;以及检测中间摆动杆98的运动的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上侧摆动杆102和左侧解锁装置47通过连接电缆110连接。另外,将用于以手动方式解除底座90和下侧摆动杆的锁定状态的松脱杆106的一端固定在上侧摆动杆102上。松脱杆106大致为L形且绕设置在板92上的销107转动。
图7和图8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左侧解锁装置47。
左侧解锁装置47包括设置在安装支架48上的致动器70,该安装支架被固定在左侧后部框架41上(参见图3)。升/降轴114从致动器70伸出,并且将一块磁铁115固定在升/降轴114上。将磁铁115的伸长部分116装配在导向件117中。将上侧和下侧霍尔传感器71、72固定到安装支架48的对应于升/降轴114的上和下端的部分上。
将被弯曲成曲柄形状的连接件118固定在升/降轴114的端部上。该连接件118具有一个接合槽119。设置在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端部上的止动臂120被装配在接合槽119中,并与该接合槽119接合。
如图8所示,连接电缆110的外部电缆112的锚固部分121(参见图8)被安装到在安装支架48的顶部上形成的支撑部分122的锚固槽123中。将锁定销125的远端钩挂在安装支架48的钩状件126上,并且使锁定销125的基端与接合槽127、127接合,由此防止连接电缆110的锚固部分121脱离锚固槽123。
如图5所示,通过操纵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或通过手动地转动松脱杆106来降低升/降轴114,并且通过内部电缆111向上提升上侧摆动杆102。由此,使上侧摆动杆102克服拉簧104的弹力顺时针转动。结果,使下侧摆动杆96的锁定齿轮95运动离开第一齿轮93,并且使板92绕枢轴91向前倾转。此时,设置在枢轴91上的螺旋弹簧49(参见图13B)的推动力使左侧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而单向缓冲器910的缓冲作用使其缓慢地向前倾转。
在左侧解锁装置47的操作期间,例如致动器70可能会失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使锁定销125的基端与安装支架48的接合槽127、127脱开,随后使锁定销125的远端与安装支架48的钩状件126脱开,由此从安装支架48取出锁定销125。之后,从支撑部分122的锚固槽123中取出连接电缆110的锚固部分121,并且从连接件118的接合槽119中取出内部电缆111。结果,使内部电缆111与致动器70断开,并且在图5所示拉簧104的弹力的作用下使下侧摆动杆96的锁定齿轮95与第一齿轮93和第二齿轮94啮合,并固定板92。
这样,即使致动器70失灵,由于能够固定板92,所以仍能够保持左侧座椅靠背22。
如图9A所示,覆盖左和右侧座椅靠背22、23的座椅罩22a、23a在对应于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的位置130、130上具有滑动紧固件131、131。
左和右滑动紧固件131、131是相同的,并且在后面将对左侧滑动紧固件131加以说明,而省略对右侧滑动紧固件131的说明。
如图9B所示,在座椅罩22a的内侧上设有座椅软垫133。该座椅软垫133具有一个用于进行维修的开口132。该开口132可通过打开和关闭左侧滑动紧固件131而打开和关闭。因此,打开左侧滑动紧固件131将显露出进出口132并且露出左侧解锁装置47。闭合滑动紧固件131将用座椅软垫133盖住左侧解锁装置47。
由于以此方式设置左侧滑动紧固件131和进出口132,即使在致动器70失灵时,也可以通过打开左侧滑动紧固件131和进出口132并从安装支架48中取出锁定销125而容易地使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与致动器70分离。另外,可以打开左侧滑动紧固件131和进出口132以通过进出口132对致动器70等进行维护。
图10示出了图3所示的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
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通过支架135被固定在图3所示的座垫框架27上。通过锁闩销137以可转动的方式将闩锁136固定在支架135上。通过棘爪销139以可转动的方式将棘爪138固定在支架上,并且使该棘爪面对闩锁136以便与其接合和脱离。座垫锁定致动器60通过操纵杆140与棘爪138相连。
座垫锁定致动器60的操作使棘爪138如箭头③所示那样绕着棘爪销139摆动并且脱离闩锁136。因此,通过与座垫21一起提起支架135(参见图2),使闩锁136绕锁闩销137转动并且使在闩锁136中形成的接合槽141与撞销142分离。撞销142为一个固定到车身17的地板12(参见图2,图3)上的构件。
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具有检测棘爪138的运动的释放开关61;检测闩锁136的运动的闩锁开关162;以及锁定开关63。
在已通过座垫锁定致动器60拉动棘爪138时,释放开关61接通,而在棘爪138已复位时,释放开关61断开。
在闩锁136已转动时,闩锁开关62接通,而在已由撞销142向上推动闩锁136时,闩锁开关62断开。
在棘爪138返回至其初始位置时,锁定开关63接通。
下面将根据图11至图25B对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的操作进行说明。在进行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的操作时,左和右侧座椅靠背22、23以及左和右侧头枕24、25等以相同的方式工作,此处,为了便于理解,将仅对左侧座椅靠背22以及左侧头枕24等进行讨论,而省略对右侧座椅靠背23和右侧头枕25的说明。
首先将参照图11至图20B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20的收纳操作进行说明。
图1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第一实施例)的收纳操作的流程图。
步骤(后面简写为ST)01:如图12A所示,打开背门146并且按动座椅操纵开关26以使收纳开关37接通。
ST02:打开锁定机构并且通过弹力使座椅靠背向前倾转。
ST03:在将座椅靠背锁定在其向前倾倒的位置处时,解除座垫锁定。
ST04:使座垫朝车身的后部转动。
ST05:将第二后排座椅(座垫以及右和左侧座椅靠背)收纳在地板凹部中。
下面将对ST01至ST05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A所示,使用者145向上打开设置在车身17后部的背门146。背门146的打开接通背门OPEN开关(未示出)。随后,用手指147按动设置在第二后排座椅15之后的座椅操纵开关26的收纳操纵部分26a,以使收纳开关37接通。
在控制装置36检测到背门OPEN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之后,操作图12B所示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致动器70的操作使升/降轴114如箭头a所示地向下运动。通过向下运动,升/降轴114通过连接件118如箭头b所示地拉动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
在图13A中,当如箭头b所示地牵引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时,上侧摆动杆102如箭头c所示地绕上侧销103顺时针转动。结果,使在导向孔101中的操纵销100受到使其移向图中左侧的力的作用。中间摆动杆98如箭头d所示地绕中间销99逆时针转动。
如图13B所示,中间摆动杆98的转动使中间摆动杆98的端部98a离开下侧摆动杆96的端部96a。随后,中间摆动杆98的中间凸轮面98b推动下侧摆动杆96的伸出臂96b。由于下侧摆动杆96的伸出臂96b受到推动,下侧摆动杆96如箭头e所示地绕下侧销97逆时针转动,并且提升下侧摆动杆96的锁定齿轮95。
这样会使锁定齿轮95与第一齿轮93脱开啮合,并且打开左侧锁定机构46。当以此方式打开左侧锁定机构46时,在设置于左侧倾斜机构40上的螺旋弹簧49的弹力作用下,板92绕枢轴91如箭头f所示地朝车身的前部向前倾转。此时,如上所述,图6中所示的单向缓冲器910的缓冲功能起作用,并且使板92向前缓慢地倾转。随后,通过上侧摆动杆102使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处于接通状态。
当如图13B所示那样通过上侧摆动杆102使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处于接通状态时,将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的接通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36中(参见图3),并且使图14所示的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停止。结果,保持向下牵引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
例如当在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中出现问题时,在磁铁115如图14所示那样到达下侧霍尔传感器72时,下侧霍尔传感器72检测到磁铁115,并且控制装置36根据来自下侧霍尔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控制致动器70使之停止。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升/降轴114过分地下降,从而保护致动器70。
如图15A所示,当板92完成向前倾倒时,通过凸轮105压迫前倾传感器开关66,并且使其处于接通状态。将来自前倾传感器开关66的接通信号输入控制装置36(参见图3)。该控制装置36如图15B所示那样驱动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升/降轴114如箭头g所示地向上运动。
当升/降轴114已升高至预定位置并且磁铁115已到达上侧霍尔传感器71的位置处时,上侧霍尔传感器71检测到磁铁115。控制装置36根据来自上侧霍尔传感器71的检测信号使致动器70停止。这样便消除了施加在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上的向下张力。
由于消除了在如图15B所示的连接电缆110的内部电缆111上的向下张力,图16A所示的拉簧104的弹力使上侧摆动杆102如箭头h所示那样绕上侧销103逆时针转动。由此,通过上侧摆动杆102如箭头i所示地压迫在导向孔101中的操纵销100。这使得中间摆动杆98如箭头j所示地绕中间销99顺时针转动。中间摆动杆98的端部98a向下推动下侧摆动杆96的端部96a。
被向下推动的下侧摆动杆96的端部96a使下侧摆动杆96的锁定齿轮95与第一齿轮93啮合。由此,锁定左侧锁定机构46并且将板92保持在其向前倾倒的位置上。
如图16B所示,左侧座椅靠背22与板92一起向前倾倒并且运动至位置P1,而且锁定图16A中所示的左侧锁定机构46。将左侧座椅靠背22锁定在向前倾倒的位置P1上。
在图16A中,由于中间摆动杆98绕中间销99如箭头j所示地转动,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接通。
参见图17A,当控制装置36(参见图3)接收来自图16A所示的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的接通信号时,座垫锁定致动器60工作,并且操纵杆140如箭头所示那样缩回。因此,棘爪138如箭头k所示地绕棘爪销139转动。
在图17B中,棘爪138的转动使其锁定部分138a与闩锁136的锁定爪136a脱开,并且打开闩锁136。同时,通过销149使释放开关61接通。
参见图18A,当控制装置36接收来自图17B所示的释放开关61的接通信号时,控制装置36使图17A所示的座垫锁定致动器60停止,并驱动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驱动电动机55的驱动使左侧支承轴28a向前转动,并且在将左侧座椅靠背22锁定在其向前倾倒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使座垫21与左侧座椅靠背22一起如箭头m所示地向车身的后部转动。
在图18B中,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的支架135如箭头m所示那样与图18A所示的座垫21成一体地提升,这使设置在支架135上的闩锁136升高。
由于撞销142被设置在闩锁136的接合槽141内部,所以闩锁136的提高会使接合槽141的下侧141a与撞销142产生干涉,并且闩锁136如箭头n所示那样绕锁闩销137转动。
在图19A中,使闩锁开关62接通,撞销142脱离闩锁136的接合槽141,并且打开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
当控制装置36(参见图3)检测到闩锁开关62接通时,控制装置36操作座垫锁定致动器60以使操纵杆40如箭头p所示那样向前运动。
棘爪138如箭头q所示那样绕棘爪销139转动,并且将棘爪138的凸轮面138b压在闩锁136的凸轮面136b上。因此,将闩锁136保持在撞销142与接合槽141脱离的位置上。
在图19B中,由于将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打开,所以座垫21可以如箭头m所示地绕左侧支承轴28a朝车身后部进一步转动。此时,控制装置36检测驱动电动机55的电动机电流并确定检测值是否高于阀值。
例如,在座垫21与障碍物(未示出)发生干涉并且电动机电流超过阀值时,使驱动电动机55停止。
当座垫21没有与障碍物干涉时,由于电动机电流值未增大超过阀值,所以座垫21如箭头m所示地进一步朝车身的后部转动。
此处,由于将控制装置36安装在座垫21内,所以可以将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参见图3)装入座垫21以及座椅靠背22、23内。因此,在使座垫21转动时,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不会被座垫21卡住。
下面将参照图20A和图20B对图11所示的ST05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20A所示,当座垫21朝车身的后部转动并被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时,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抵靠在地板凹部16的后壁18的上端18a上。由于预定的载荷F作用在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上,所以克服螺旋弹簧87(参见图4)的弹力地如箭头r所示那样绕枢轴85折叠左侧头枕24。在这种状态下,座垫21如箭头m所示地朝车身的后部转动。
如图20B所示,座垫21抵靠在地板凹部16的底面19上。驱动电动机55(参见图3)的电动机电流值增大超过阀值,于是驱动电动机55停止。结果,使座垫21和左侧座椅靠背22(第二后排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并且收纳过程结束。
在以此方式将座垫21和左侧座椅靠背22(第二后排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时,由于不必从左侧座椅靠背22上取下左侧头枕24,所以可没有任何麻烦地方便地将第二后排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内。
同样,如图20A中所示,通过使左侧头枕24的后表面24a抵靠在形成地板凹部16的后壁18的上端18a上,使左侧头枕24如箭头r所示那样绕枢轴85转动,并且克服螺旋弹簧87(参见图4)的弹力地折叠。由于必然无需添加偏离左侧座椅靠背22的枢轴91(参见图3)的轴和电线等构件,所以能够简化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21至图25B对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的复位操作进行说明。
图21为说明了第二后排座椅15的复位操作的流程图。
ST10:打开背门,并且按动座椅操纵开关以使复位开关接通。
ST11:使座垫在车身中向前转动。
ST12:将座垫锁定在其复位位置处。
ST13:用手将靠背拉成直立。
下面将参照图22至图25B详细说明ST10至ST13的内容。
图22用于说明图21中的ST10。
使用者145向上打开在车身17后部的背门146。打开背门146使背门OPEN开关(未示出)接通。之后,用手指147按压安装在第二后排座椅15之后的座椅操纵开关26的复位操纵部分26b,以使复位开关38接通。
在从背门OPEN开关接收接通信号之后,控制装置36驱动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参见图2,图3)。驱动电动机55的驱动使座垫21与左侧座椅靠背22成一体地如箭头s所示那样绕左侧支承轴28a转动,从而将其从地板凹部16内取出。
在将座垫21和左侧座椅靠背22一体地从地板凹部16中取出时,左侧头枕24停止与地板凹部16的后壁18接触,并且在螺旋弹簧87的弹力作用下使其返回到其待用位置(参见图23A)。因此,在从地板凹部16中取出座垫21和左侧座椅靠背22(第二后排座椅15)时,可以消除用手使左侧头枕24返回其待用位置的麻烦。
随后,如图23A所示,由于座垫21如箭头s所示地朝车身的前部转动,所以座垫21的后侧靠近地板12。
此处,由于将控制装置36装入座垫21内,所以可将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参见图3)装入座垫21以及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内。由此,当转动座垫21时,第一至第四电气配线58、64、68和73不会被座垫21卡住。
如图23B所示,闩锁136的结合槽141的上侧141b抵靠撞销142。在这种状态下,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的支架135和闩锁136与座垫21成一体地如箭头s所示那样下降(参见图23A),结合槽141的上侧141b推动撞销142,并且闩锁136如箭头t所示地绕锁闩销137转动。
如图24A所示,闩锁136返回其锁定位置,并且将闩锁开关62断开。图24B所示的控制装置36从闩锁开关62接收断开信号并且使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参见图2,图3)停止。另外,当控制装置36从闩锁开关62接收断开信号时,其驱动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参见图5)。如参照附图12B至图13B说明的那样,致动器70的驱动会打开左侧锁定机构46(参见图5)。
随后,如图24B所示,通过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将座垫21锁定在其待用位置处。
图25A和图25B示出了如图21的ST13中所述的那样用手将座椅靠背22拉成直立状态。
如图25A所示,使用者145将手148放置在左侧座椅靠背22上并且克服拉簧(未示出)的弹力地使左侧座椅靠背22绕枢轴91如箭头u所示那样朝车身的后部转动。
如图25B所示,在左侧座椅靠背22已经转动至所需位置处时,从座椅操纵开关26的复位操纵部分26b移开手指147。当复位开关38断开时,控制装置36驱动左侧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参见图5)。
以与参照图15A至图16A所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致动器70的驱动使左侧锁定机构46(参见图5)返回其锁定状态。结果,将左侧座椅靠背22保持在所需位置上,并且结束第二座椅15的复位操作。
因此,利用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能够将第二后排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内,并且能够通过电力使其从地板凹部16返回至其待用位置。
此处,在图1中,当从地板凹部16中取出第二后排座椅15时,可以想到的是,例如在底垫21没有被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锁定的情况下可能将左侧座椅靠背22竖起。此时,使图24A所示的闩锁开关62保持接通。
在这种情况下,当使车辆10的点火开关(未示出)接通时,控制装置36从闩锁开关62接收接通信号,并且例如点亮设置在位于仪表板150上的组合仪表151中的报警灯152。因此,可以使驾驶者发觉座垫21尚未被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锁定。
下面将参照图26至图29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160。在该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160中,赋予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相同的零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对它们进行说明。
参见图26,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160具有第二后排座椅15。该第二后排座椅15具有:安装在地板12上的座垫21;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座垫21后部上的左和右侧座椅靠背22、23;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左侧座椅靠背22的顶部上的左侧头枕24;以及以可向前和向后倾转的方式安装在右侧座椅靠背23的顶部上的右侧头枕25。
在第二后排座椅15的左侧车身板(未示出)中安装一条左侧座椅安全带(安全带)162。将左侧舌片164以可移动的方式装配到左侧座椅安全带162的织物带163上。
通过带166将用于扣住该左侧舌片164的左侧带扣165连接至座垫框架27的后部管件27b(参见图29)上。该左侧带扣165被设置在座垫21的大致中央后部凹槽168中。
另外,在第二后排座椅15的右侧车身板(未示出)中安装一条右侧座椅安全带(安全带)172。将右侧舌片174以可移动的方式装配在这个右侧座椅安全带172的织物带173上。
通过带176将用于扣住该右侧舌片174的右侧带扣175连接至座垫框架27的后部管件27b(参见图29)上。该右侧带扣175被设置在座垫21的大致中央后部凹槽168中。
在位于第二后排座椅15后面并离开第二后排座椅15的左侧面的位置上设置座椅操纵开关26。将该座椅操纵开关26安装到车身板的壁面(未示出)上。
图27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
将左和右侧支承轴28a、28b固定在座垫21的座垫框架27的左和右后端上(参见图26)。通过安装件29以可转动的方式将右侧支承轴28b安装至车身17上。左侧支承轴28a被固定到旋转装置30上。该旋转装置30被安装到车身17上。
左和右座垫锁定装置32、33被安装在座垫框架27的左和右前端上。在座垫框架27的位于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外侧的中央部分35上设置控制装置181(参见图26)。
特别地,如图28所示,通过诸如螺栓183和螺母184的连接件将从控制装置181水平延伸的三个支腿182固定在座垫框架27的上表面中央27a上。
控制装置181的上表面181a在其上侧由一个圆顶形盖构件185覆盖,由此使控制装置181受到保护。将该圆顶形盖构件185装入座垫21的中央部分35内(参见图26)。所述盖构件185也由螺栓183和螺母184固定。
由于将控制装置181装入座垫21的位于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外侧的中央部分35内(参见图26),乘客能够坐在座垫21的离开控制装置181的部分(即,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上。结果,当乘客坐在第二后排座椅15上时,控制装置181不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通过左侧倾斜机构40将左侧座椅靠背22的左侧后部框架41(参见图26)以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座垫框架27的后部左侧上。通过右侧倾斜机构43将右侧座椅靠背23的右侧后部框架44(参见图2)以可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座垫框架27的后部右侧上。
通过安装支架48将用于打开左侧倾斜机构40的左侧锁定机构46的左侧解锁装置47安装在左侧后部框架41上。
通过安装支架53将用于打开右侧倾斜机构43的右侧锁定机构51的右侧解锁装置52安装在右侧后部框架44上。
将座椅操纵开关26安装在位于左侧座椅靠背22之后的车身板的壁面上(未示出),该按钮26位于左侧座椅靠背22的左侧(参见图26)。
通过经由减速齿轮组56(仍参见图3)将驱动电动机55的转动传递至左侧支承轴28a,旋转装置30例如通过使驱动电动机55反向转动而使左侧支承轴28a正向转动,并且通过使驱动电动机55正向转动而使左侧支承轴28a反向转动。通过支架57将驱动电动机55和减速齿轮组56安装在车身17上。驱动电动机55通过第一电气配线187与控制装置181相连。
左侧座垫锁定装置32具有座垫锁定致动器60、释放开关61、闩锁开关62以及锁定开关63,如图10所示。座垫锁定致动器60、释放开关61、闩锁开关62以及锁定开关63通过第二电气配线188与控制装置181相连。
如图5所示,左侧倾斜机构40的左侧锁定机构46包括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前倾传感器开关66以及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该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前倾传感器开关66以及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通过第三电气配线189与控制装置181相连。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左侧解锁装置47包括致动器70以及上侧和下侧霍尔传感器71、72。致动器70以及上侧和下侧霍尔传感器71、72通过第四电气配线191与控制装置181相连。
通过第五电气配线192使由座椅操纵开关26操纵的收纳开关37和复位开关38与控制装置181相连。第五电气配线192与沿其长度部分地结合的第一电气配线187一起连接到控制装置181上。
座椅操纵开关26具有收纳操纵部分26a以及复位操纵部分26b。按动收纳操纵部分26a使收纳开关37接通。按动复位操纵部分26b使复位开关38接通。
借助设置在盖构件185的前端185a上的开口193(参见图28)使第一至第五电气配线187、188、189、191、192与控制装置181相连。
图28示出了图27所示的控制装置181和盖构件185之间的关系。
控制装置181例如具有类似于矩形箱的外部形状。将用于连接三个连接器194的三个连接部分195设置在控制装置181的前壁181b上。在控制装置181的左和右侧壁181c、181d以及后壁181e上设置插入部分196(在附图中仅示出了位于左侧部分181c上的插入部分196)。
通过在这些插入部分196中插入上述三个支腿182的基端部分182a(即,垂直弯曲的部分),将支腿182固定在左和右侧壁181c、181d以及后壁181e上。
每一支腿182均具有一个在其末端182b上形成的安装孔182c。使螺栓183通过该安装孔182c并且从安装孔182c中伸出。
使伸出的螺栓183穿过在盖构件185上形成的安装孔197,并且将螺母184拧到从安装孔197中伸出的螺栓183上。通过这种方式,将控制装置181和盖构件185固定到座垫框架27的上表面中央27a,并且利用盖构件185覆盖控制装置181的上表面181a。
盖构件185具有一个在其中间形成并向上凸出的盖部分201。开口193在盖部分201的前端、即盖构件185的前端185a上形成。盖构件185具有一块沿盖部分201的左和右侧壁201a、201b的下端以及后壁201c的下端形成的安装板202。
将盖部分201的左和右侧壁201a、201b以及后壁201c的高度H1设定为略大于控制装置181的高度H2。以此方式可利用盖部分201盖住控制装置181。
另外,例如将盖部分201的开口193的宽度W1设定为略大于在从三个连接器194延伸出的电气配线198的中间位置处的宽度W2。结果,从三个连接器194延伸出的三根电气配线198能够通过开口193。
图29为图26所示的座垫21的剖视图。
控制装置181的上表面181a以及部分电气配线198由圆顶形盖构件185包围,并且将所述盖构件185装配在座垫21的中央部分35内(仍参见图26)。
由于控制装置181的上表面181a由盖构件185所包围,可由盖构件185承受外部载荷,该外部载荷例如为当乘客坐在座垫21上时乘客的重量以及当将行李放在座垫21上时行李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乘客的重量或者行李的重量作用到控制装置181上,并且能够保护控制装置181不受外部载荷的影响。
另外,由于将盖构件185装配在座垫21内,即使在乘客坐在座垫21上时,盖构件185也不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虽然如上所述,盖构件185被构造成承受外部载荷诸如乘客和行李的重量,但是乘客最好不要坐在盖构件185上。
通过在盖构件185的前端185a上形成开口193,可以使用于连接至控制装置181上的多根电气配线198(参见图28)聚集在控制装置181的前壁181b上。因此,任何电气配线均不必通过控制装置181的后壁181e朝车身的后部延伸。
结果,能够确保用于在圆顶形盖构件185之后形成中央后部凹槽168(仍参见图26)的空间,并且可以将左和右座椅安全带带扣165、175(参见图26)收纳在该中央后部凹槽168内。
通过以此方式将左和右座椅安全带带扣165、175收纳在位于圆顶形盖构件185之后的中央后部凹槽168内,可以有效地利用在盖构件185之后的区域。
另外,通过将左和右带扣165、175收纳在位于盖构件185之后的中央后部凹槽168内,能够防止乘客坐在包含圆顶形盖构件185的中央部分35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可靠地避免盖构件185在诸如乘客的重量的外部载荷的作用下变形,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护控制装置181不受外部载荷的影响。
此处,如果将用于连接至控制装置181上的多根电气配线198(参见图28)例如连接至控制装置181的左和右侧壁181c、181d上,则电气配线198将被布置在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的下方(参见图26)。
但是,通过使电气配线198集中在控制装置181的前壁181b上,可以使多根电气配线198远离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布置(参见图26)。因此,在乘客坐在左和右乘坐位置34、34上时,能够避免乘客的载荷作用到电气配线198上。
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将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20用于能够承载6至7人的车辆的第二后排座椅15的例子,但是不应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其应用于能够承载4至5人的车辆的后排座椅。
同样,虽然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将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分别装入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内的例子,但是不应局限于此,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也可以将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装配在座垫21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座垫21的对应于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的部分中设置紧固件131、131,并且在紧固件131、131的内侧上设置进出孔132、132。由此,通过打开紧固件131、131和进出孔132、132,可以容易地使连接电缆110与致动器70断开。
另外,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将紧固件131、131和进出孔132、132设置在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的后侧中的例子,但是不应局限于此,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也可以将它们设置在其它地方,例如在左和右座椅靠背22、23的前侧或侧面上。
另外,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了这样一个例子,即作为盖构件185,如图28所示,在中央处形成一盖部分201,在盖部分201的前端上形成开口193,并且沿盖部分201的左和右侧壁201a、201b的下端以及后壁201c的下端形成安装板202,但是盖构件185的形状不应局限于此。简而言之,可以采用能够覆盖控制装置181顶部并且可以从控制装置181向前部引出多根电气配线198的任意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30至图41说明控制装置36、181的操作。
图30示出了电动车辆座椅收纳系统的电路图。
参见图30,通过保险丝371、372和373、点火开关374以及保险丝375,使电池370与控制装置36相连。
使报警灯376、AT(自动变速器)档位开关377、背门开关378以及作为用于启动座椅操作的传令装置的座椅操纵开关26与控制装置36相连。
使左和右前倾传感器开关66R、66L、右侧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R、右侧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R、左侧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L、左侧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L、右侧闩锁开关62R、右侧释放开关61R、右侧锁定开关63R、左侧闩锁开关62L、左侧释放开关61L、左侧锁定开关63L以及座椅浮动传感器开关380与控制装置36相连。
使短路连接器381和地线382与控制装置36相连。
通过一个输出接口,使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左和右解锁装置47、52、左侧致动器70L和右侧致动器70R、右侧座垫锁定致动器60R以及左侧座垫锁定致动器60L与控制装置36相连。
如图3所示,当操作座椅操纵按钮26的收纳操纵部分26a并且由此使收纳开关37接通时,座椅收纳操作开始,并且当操作复位操纵部分26b且由此使复位开关38接通时,开始座椅复位操作。
使用于检测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的电动机电流的电动机电流检测器383以及用于检测座垫21与地板12的角度的座垫位置传感器384与控制装置36相连。
另外,将报警蜂鸣器385以及报警器386与控制装置36相连。该报警器386包括一个指示器(例如设置在图1所示仪表板150的组合仪表151中的显示灯152),并且例如使显示灯152闪烁。座椅操纵按钮26被设置在座椅后面。
如图3所示,例如在使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与减速齿轮组56连接的连接部件55a中设置一个安全离合器55b,从而可以在无需使用控制装置36的情况下手动操纵该机构。
利用这些开关和传感器,控制装置36可以根据图33A至图33D以及图39所示的流程图工作。
图31A、图31B和图31C示出了收纳后排座椅的基本操作,而图32A和图32B示出了使被收纳的后排座椅复位的基本操作。
在后排座椅的收纳操作中,首先如图31A所示地打开背门146,并且使用者145通过连续地按压座椅操纵开关26的收纳操纵部分26a来使座椅靠背22如图31B所示地向前倾转。
之后,如图31C所示那样使向前倾倒的左侧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一起转动,并且将其收纳在作为收纳空间的地板凹部16中。通过电力执行这一系列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32A和图32B对使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座椅复位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2A所示地打开背门146,并且使用者145持续地按压座椅操纵开关26的复位操纵部分26b。从将左侧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收纳在地板凹部16(其作为收纳空间)中的收纳状态开始,使左侧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一起转动,并且从地板凹部16中出来,而且如图32B所示,使向前倾转的左侧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返回到它们在地板12上的预定位置。通过电力进行这一系列操作。之后,用手使左侧座椅靠背22复位。
当使用者在使座椅转动期间释放开关时,在该时刻转动操作停止。另外,当在座椅转动操作期间过大的载荷作用在座椅上时,在该时刻转动操作停止。当除去过大载荷并且再次操作开关时,转动操作继续进行。当座椅的转动操作以此方式已经停止时,通过蜂鸣器以及被点亮的位于仪表板150上的显示灯152来警告使用者座垫尚未被锁定。
下面将参照图33A至图33D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将后排座椅15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时控制装置36的操作。当用手指按压图3中所示的座椅操纵开关26的收纳操纵部分26a以使收纳开关37接通时,启动该程序。
ST110:首先,确定AT的档位是否在驻车档(Park)位置。当所述档位不在驻车档位置处时,结束执行程序。当档位在驻车档位置时,该程序前进到ST111。
ST111:确定驻车制动器是否已工作。当驻车制动器尚未工作时,结束执行程序。当驻车制动器已工作时,该程序前进到ST112。
ST112:检测背门传感器378的输出。
ST113:确定背门146是否打开。在背门146未打开时,结束执行程序。当背门146打开时,该程序前进到ST114。
ST114:控制解锁装置47的致动器70,以使其沿其电缆牵引方向工作。致动器70的这种操作拉动连接电缆110。图34A示出了此时的倾斜机构40,其中,拉动上侧摆动杆102的一端并且使上侧摆动杆102如箭头所示地绕上侧销103顺时针枢转。上侧摆动杆102的这种枢转使下侧摆动杆96以及底座90脱离啮合,并且打开锁定机构46。如图34B所示,螺旋弹簧49的反作用力(参见图13B)使座椅靠背22沿车身的向前方向向前倾转。
ST115:确定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是否已接通。
ST116:当锁定OFF传感器开关67接通时,由于锁定了左侧倾斜机构40的左侧锁定机构46,所以停止左侧解锁机构47的致动器70的操作。
ST117:确定前倾传感器开关66是否接通。
ST118:使致动器70沿其电缆返回方向受操纵。
ST119:确定上侧霍尔传感器71是否已接通。
ST120:当上侧霍尔传感器71接通时,停止致动器70的操作。
ST121:确定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是否已接通。如果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接通,则座椅靠背22完成向前倾转并被锁定。
下面将参照图33C和图33D以及图35、图36A和图36B来说明使座椅靠背22转动并将其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操作。
首先,根据图33C所示的流程图执行座垫解锁操作。
ST122:如上所述,当检测到锁定ON传感器开关65被接通时,如图35所示,操作座垫锁定致动器60,以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拉动操纵杆140。如图36A所示,这种座垫锁定致动器60的操纵使棘爪138绕棘爪销139顺时针枢转。
ST123:确定释放开关61是否已接通。
ST124:当释放开关61已接通时,停止图35所示的座垫锁定致动器60的操作。
ST125:在使座垫锁定致动器60的操纵停止后,起动如图3所示的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驱动电动机55的驱动使后排座椅15沿着使其被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方向转动。随后,如图36B所示地使闩锁136枢转并与安装支架53脱开。
ST126:确定闩锁开关62是否已接通。
ST127:当闩锁开关62接通时,座垫锁定致动器60工作以使操纵杆140前进。操纵杆140的这个前进动作会使闩锁136绕棘爪销139逆时针转动,并使其返回至其初始状态。
ST128:在操作驱动电动机55时,确定由图30所示的电动机电流检测器383检测的电动机电流值是否大于预定值。
ST129:在电动机电流值大于预定值时,停止驱动电动机55的驱动。当电动机电流值小于预定值时,继续驱动所述驱动电动机55。
ST130:当驱动电动机55停止时,检测图30所示的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输出。
ST131:如图37所示,确定由座垫位置传感器384检测的值是否小于预定值(例如30°)。当其大于预定值时,程序结束,而当其小于预定值时,程序前进到ST132。
ST132:当由座垫位置传感器384检测的值小于预定值时,使图30所示的报警蜂鸣器385鸣响。例如,报警蜂鸣器间歇地鸣响十次。
因此,在ST125中,当后排座椅15转动至其收纳位置并停止时,在ST128中,电动机电流检测器383检测电动机电流值,并且在电动机电流值由于电动机载荷增大而大于预定值时,在ST129中停止后排座椅15的转动。这将结束后排座椅15被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操作。仅在图3所示的座椅操纵开关26的收纳开关37接通时执行上述的操作,而在座椅操纵开关26被断开时结束执行程序。
当图30中所示的点火开关374接通时,控制装置36工作并接收来自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输出。另外,控制装置36从锁定开关63接收接通/断开信号。如果其为图37中所示的那种预定值(例如小于30°),即,如果锁定开关63未接通,则将这种情况显示在报警器386的显示灯152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座垫21未被确实锁定时避免使用者坐下并行驶。
下面将参照图39所示的流程图和图38A以及图38B来说明使后排座椅15从被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状态运动至向前倾转状态的操作。
ST340:确定是否压下座椅操纵开关26的复位操纵按钮(复位开关)26b。
ST341:如果复位操纵按钮26b被置于ON,则确定档位是否为驻车档位置。当档位不是驻车档位置时,程序结束。当档位为驻车档位置时,程序前进到ST342。
ST342:确定驻车制动器是否工作。当驻车制动器不工作时,程序结束。当驻车制动器工作时,程序行进到ST343。
ST343:检测从图30所示的背门传感器378的输出。
ST344:根据从背门传感器378输出的信号确定图1所示的背门146是否打开。当背门146未打开时,程序结束。当背门146打开时,程序行进到ST345。
ST345:驱动图3所示的驱动电动机55以使其沿复位方向转动。
ST346:当驱动电动机55沿座椅复位方向转动时,确定流过驱动电动机55的电动机电流值是否大于预定值。当电动机电流小于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347,并且驱动电动机55继续工作。当电动机电流值大于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348。
ST348:向驱动电动机55输送停止信号,并且驱动电动机55停止。
ST349:接收来自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信号。
ST350:确定由座垫位置传感器384检测的检测值是否小于图37所示的那种预定值(例如30°)。当其小于所述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351,而当其大于所述预定值时,程序结束。
ST351:向图1中所示的报警器386的显示灯152发送信号,使图1中所示的显示灯152被点亮或闪烁,并且程序结束。
ST352:确定图38A和图38B中所示的闩锁开关62是否接通。即,当图38A所示的座垫锁定装置32如箭头所示地下降时,闩锁136碰到撞销142,并且如图38B所示,如箭头所示那样绕锁闩销137逆时针转动。随后,闩锁136抵靠在闩锁开关62上,并使闩锁开关62断开。
ST353:确定锁定开关63是否接通。当棘爪138如图38B所示那样复位时,锁定开关63断开。
ST354:由于锁定开关63断开,所以停止驱动电动机55的旋转驱动。驱动电动机55的驱动的停止致使座椅靠背22处于相对于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的状态,并且使用者用手拉动左侧座椅靠背22使之竖起。
如图34B所示,由于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使松脱杆106如箭头所示那样绕销107顺时针枢转。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拉动上侧摆动杆102的一端,并且使上侧摆动杆102绕上侧销103顺时针枢转。由于上侧摆动杆102的这种枢转,中间摆动杆98绕中间销99逆时针枢转,下侧摆动杆96和底座90脱开啮合,并且打开锁定机构46。
在打开所述左侧锁定机构46后,用手将向前倾倒的座椅靠背22拉成直立。当左侧座椅靠背22已达到所需角度时,使松脱杆106复位。再次锁定所述锁定机构46,并且可以将左侧座椅靠背22设定成具有理想的倾角。
在程序经过ST351并结束之后,当点火开关374接通时,根据来自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检测信号以及来自锁定开关63的断开信号,控制装置36在座垫21的倾角为图37中所示的那种预定值(例如小于30°)的情况下点亮报警器386的显示灯152。因此,在座垫21未被可靠地固定时,可以避免使用者坐下和行驶。
同样,当点火开关374已经接通时,当由前倾传感器开关66检测到使左侧座椅靠背22向前倾转时,由报警蜂鸣器发出警报声音。因此,驾驶者可以避免在左侧座椅靠背22向前倾倒的情况下行驶。
由于各种机构以此方式在控制装置36的控制下连续地工作,所以仅通过操作座椅操纵开关26就能进行座椅的收纳和复位。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一个能够执行使座垫21从座椅的收纳状态转动至向前倾倒状态的操作的例子,但是,作为可选择的方案,在使折叠的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从收纳状态返回乘坐状态的返回-乘坐步骤中,可以在座垫21已转动至预定角度(例如50°)的位置处打开座椅靠背22的左侧倾斜机构40的锁定机构46,随后使电动机驱动力只作用到座垫21上。
就此而言,下面将参照图40所示的流程图和图38A、图38B以及图41A至41C来说明这种从收纳状态至乘坐复位状态的操作的一个例子。
ST460:确定复位开关38是否接通。如图41A所示,在将座椅靠背22和座垫21折叠并收纳在地板凹部16中的情况下,用手指按压座椅操纵开关26的复位操纵部分26b。复位操纵部分26b的这种操作使复位开关38接通。
ST461:确定档位是否为驻车档位置。当档位不是驻车档位置时,程序立即结束。当档位是驻车档位置时,程序行进到ST462。
ST462:确定驻车制动器是否工作。在驻车制动器不工作时,程序结束。当驻车制动器工作时,程序行进到ST463。
ST463:接收来自图30所示的背门开关378的信号。
ST464:确定图41A中所示的背门146是否打开。当背门146未打开时,程序立即结束。当背门146打开时,程序行进到ST465。
ST465:驱动图3所示旋转装置30的驱动电动机55以沿复位方向转动。
ST466:当由图30所示座垫位置传感器384检测到的检测值已经达到50°时,打开锁定机构46。
ST467:作为这种打开的结果,如图41B所示,当由座垫21和地板12形成的角度已达50°时,座椅靠背22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下落离开座垫21。随后,确定电动机电流值是否大于预定值。当电动机电流值小于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468,并且驱动电动机55继续驱动。当电动机电流值大于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469。
ST469:在电动机电流值如上所述地大于预定值时,向驱动电动机55输出停止信号并且使其停止。
ST470:随后,接收来自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检测值。
ST471:确定来自座垫位置传感器384的值是否小于图37所示的那种预定值(例如30°)。当其大于所述预定值时,程序立即结束。当其小于所述预定值时,程序行进到ST472。
ST472:如果其小于所述预定值,则输出一个信号以操作报警蜂鸣器385,并且报警蜂鸣器385例如间歇地发出十次报警声。
ST473:由于驱动电动机55在ST468中连续驱动,通过撞销142使闩锁136从图38A所示的状态绕闩锁闩销137逆时针转动,并且将闩锁开关62断开。
ST474:确定锁定开关63是否断开。在已确定闩锁开关62在ST473中断开之后,如图38B所示,棘爪138返回其初始位置并且锁定开关63断开,程序行进到ST475。
ST475:当锁定开关63断开时,驱动电动机55的转动停止。由于驱动电动机55的转动停止,如图41C所示,后排座椅15做好乘坐的准备。
因此,在后排座椅15已通过驱动电动机55返回至乘坐位置时,由于座椅靠背22处于乘坐位置,所以无需用手拉动座椅靠背22使之竖起的工作。
工业实用性
通过制造一种用于将后排座椅电动地收纳在形成于其后部的地板凹部中的系统,能够减少座椅收纳任务的工作。因此,本发明能够极有利地用于机动车辆中并且很有用。

Claims (21)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用于将座椅靠背折叠至座垫上、使座垫和座椅靠背一起转动并将它们收纳在位于座椅之后的地板凹部中,该系统包括:
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其可使座椅靠背自动地向前倾转以使其折叠至座垫上;
旋转装置,其可使向前倾倒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成一体地自动转动并将它们收纳在地板凹部中;以及
用于控制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操作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座椅返回至乘坐状态时,在座垫已转动至预定角度的位置处,解除座椅靠背前倾装置的座椅倾角锁定,并使电动机驱动力仅作用于座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指挥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操作的座椅操纵开关,并且将该座椅操纵开关设置在座垫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控制座垫和座椅靠背,以便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处于驻车档位置或者驻车制动器正在工作并且将背门打开的条件下自动地操作座垫和座椅靠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座椅靠背前倾装置装入座椅靠背或座垫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控制装置装入座垫的在乘坐位置外侧的中央部分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覆盖控制装置的上表面的圆顶形盖构件,其中,将所述盖构件装入座垫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用于系紧用来保护乘客的座位安全带的带扣设置在盖构件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盖构件在其前端上具有一个开口,从控制装置延伸出的至少一根电气配线可以通过该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将由向前倾倒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构成的座椅收纳在地板凹部中的座椅操纵开关,并且将该座椅操纵开关设置在最后排座椅之后并且在车辆背门的开口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座椅操纵开关仅在其保持接通状态时才能进行收纳座椅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座椅已经停止在座椅的转动范围内时,提供预定的时间的报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在未将座垫锁定到地板上时报警其未被锁定的报警装置,并且将该报警装置设置在驾驶员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报警装置为一种指示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座椅相对于地板成可乘坐的角度时提供报警。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在座椅靠背处于向前倾倒的状态时产生报警声音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包括驱动电动机,并且在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电流值大于预定值时提供报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电动机的连接部分具有安全离合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座椅靠背前倾装置包括:
具有用于沿前倾方向推动座椅靠背的弹簧的倾斜机构,该机构可以围绕座椅靠背的枢轴转动;以及
用于打开倾斜机构的解锁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倾斜机构具有用于以手动方式打开倾斜机构的解锁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座垫和座椅靠背之间设置一个单向缓冲器,从而使缓冲功能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向前翻转方向起作用,但该缓冲功能不会相对于复位方向起作用。
CNB2003801005892A 2002-12-26 2003-12-09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3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78154 2002-12-26
JP378190/2002 2002-12-26
JP378062/2002 2002-12-26
JP378154/2002 2002-12-26
JP378213/2002 2002-12-26
JP188711/2003 2003-06-30
JP193843/2003 2003-07-08
JP193876/2003 2003-07-08
JP193857/2003 2003-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031A true CN1692031A (zh) 2005-11-02
CN100434307C CN100434307C (zh) 2008-11-19

Family

ID=35346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058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307C (zh) 2002-12-26 2003-12-09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60146B2 (zh)
CN (1) CN100434307C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2712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2050059A (zh) * 2009-11-10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存放汽车座椅的方法和耦连装置
CN103517826A (zh) * 2011-05-12 2014-01-15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锁定系统
CN103547478A (zh) * 2011-05-25 2014-01-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装置
CN103770668A (zh) * 2012-10-22 2014-05-07 铃木株式会社 座椅靠背的铰链结构
CN105228856A (zh) * 2013-04-15 2016-01-06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5365614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调角器
US9321376B2 (en) 2011-05-25 2016-04-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device
CN106414161A (zh) * 2014-01-21 2017-02-15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车辆座椅带扣的收起方法和系统以及如此配置的车辆
CN107000609A (zh) * 2014-11-14 2017-08-0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倾斜度调节的驱动系统、交通工具座椅、用于操作驱动系统的方法
CN107009927A (zh) * 2015-11-30 2017-08-04 温泽机械和制模(2009)有限责任公司 头部保护装置组件
CN109398182A (zh) * 2018-09-30 2019-03-01 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翻转装置
CN11257224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车辆座椅
CN115140196A (zh) * 2021-03-30 2022-10-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0500A (ja) * 2005-03-03 2006-09-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ト格納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格納制御システム
JP4761124B2 (ja) * 2005-08-30 2011-08-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4494314B2 (ja) 2005-08-30 2010-06-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4761123B2 (ja) * 2005-08-30 2011-08-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4761122B2 (ja) * 2005-08-30 2011-08-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JP4622772B2 (ja) * 2005-09-20 2011-02-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720394B2 (ja) * 2005-09-20 2011-07-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DE602006019181D1 (de) 2005-09-20 2011-02-10 Mazda Motor 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JP4963595B2 (ja) * 2006-11-24 2012-06-27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のモータ駆動式シートバック前倒し装置
JP5185101B2 (ja) * 2008-12-30 2013-04-17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回転収納シート装置
JP5625810B2 (ja) * 2010-11-29 2014-11-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分割シートの操作機構
JP5187378B2 (ja) * 2010-12-02 2013-04-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477336B2 (ja) * 2011-05-25 2014-04-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装置
JP5626119B2 (ja) * 2011-05-25 2014-11-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装置
KR101736830B1 (ko) * 2015-12-10 2017-05-17 현대다이모스(주) 오토락킹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의 2열 시트
KR101716975B1 (ko) * 2015-12-10 2017-03-15 현대다이모스(주) 오토릴리즈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의 2열 시트
KR102273170B1 (ko) * 2019-11-29 2021-07-05 주식회사 디에스시동탄 파워 스위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워 스위블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8296A (en) * 1955-10-03 1959-05-26 Chrysler Corp Suburban vehicle
US2997336A (en) * 1959-03-13 1961-08-22 Chrysler Corp Side loading suburban vehicle
US3227488A (en) * 1964-08-07 1966-01-04 Gen Motors Corp Seat actuator mechanism
JPS63284043A (ja) * 1987-05-15 1988-11-21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リヤシ−トシステム
JP2594404Y2 (ja) * 1991-11-05 1999-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構造
DE19838882A1 (de) * 1998-08-27 2000-03-02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Umlegen von Fondsitze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0056024C2 (de) * 2000-11-11 2002-10-31 Bosch Gmbh Robert Personenkraftwagen mit Fondsitzen
JP2003285673A (ja) * 2002-03-29 2003-10-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リヤシート姿勢変更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2712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2050059A (zh) * 2009-11-10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存放汽车座椅的方法和耦连装置
CN103517826B (zh) * 2011-05-12 2016-05-18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锁定系统
CN103517826A (zh) * 2011-05-12 2014-01-15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锁定系统
CN103547478A (zh) * 2011-05-25 2014-01-2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装置
CN103547478B (zh) * 2011-05-25 2016-08-1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装置
US9321376B2 (en) 2011-05-25 2016-04-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device
CN103770668A (zh) * 2012-10-22 2014-05-07 铃木株式会社 座椅靠背的铰链结构
CN103770668B (zh) * 2012-10-22 2016-04-06 铃木株式会社 座椅靠背的铰链结构
CN105228856A (zh) * 2013-04-15 2016-01-06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US9789787B2 (en) 2013-04-15 2017-10-1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hicle seat
CN105228856B (zh) * 2013-04-15 2018-01-02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6414161A (zh) * 2014-01-21 2017-02-15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车辆座椅带扣的收起方法和系统以及如此配置的车辆
CN107000609A (zh) * 2014-11-14 2017-08-01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倾斜度调节的驱动系统、交通工具座椅、用于操作驱动系统的方法
CN107000609B (zh) * 2014-11-14 2019-05-28 安道拓卢森堡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倾斜度调节的驱动系统、交通工具座椅、用于操作驱动系统的方法
CN107009927A (zh) * 2015-11-30 2017-08-04 温泽机械和制模(2009)有限责任公司 头部保护装置组件
US10173569B2 (en) 2015-11-30 2019-01-08 Windsor Machine and Stamping (2009) Ltd.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CN105365614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调角器
CN105365614B (zh) * 2015-12-09 2018-06-26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调角器
CN109398182A (zh) * 2018-09-30 2019-03-01 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电动翻转装置
CN112572242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车辆座椅
CN115140196A (zh) * 2021-03-30 2022-10-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60146B2 (ja) 2006-12-20
CN100434307C (zh) 2008-11-19
JP2004249962A (ja) 2004-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2031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电动收纳系统
CN1576095A (zh) 电动式车辆座椅收纳结构
CN1676377A (zh) 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
CN101049813A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1297421C (zh) 车辆的头靠装置
CN1229754C (zh) 光信息读取装置
US8272696B2 (en) Height control unit of a headrest for a vehicle seat
CN1134633C (zh) 门的开/关机构和其制造方法
CN1058238C (zh) 车辆受外力时使踏板垫移离转向装置的踏板装置
JP2007045399A (ja) 自動車の後部座席列の座席
CN100344416C (zh) 机器人装置和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CN1671591A (zh) 四轮车辆
CN1422769A (zh) 抽屉装置
CN1527912A (zh) 制动装置
CN1479009A (zh) 车辆发动机起动器
CN1403327A (zh) 二轮车辆的车座保持构造以及二轮车辆
CN1904217A (zh) 自走式除雪机
CN1403335A (zh) 用于将折叠二轮车装裁于四轮汽车上的装裁结构
CN1871070A (zh) 破碎装置
CN101061022A (zh) 悬浮的车辆支撑框架
CN1229250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座安装构造
CN1991124A (zh) 用于车辆的门
CN1091708C (zh) 带有可伸缩车顶的摩托车
US20090146466A1 (en) Foldable highchair
CN1384035A (zh) 票据自动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