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865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8653A
CN1598653A CNA2004100780052A CN200410078005A CN1598653A CN 1598653 A CN1598653 A CN 1598653A CN A2004100780052 A CNA2004100780052 A CN A2004100780052A CN 200410078005 A CN200410078005 A CN 200410078005A CN 1598653 A CN1598653 A CN 1598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insert
mentioned
hardnes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8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5602C (zh
Inventor
坪仓正树
谷津靖春
文仓辰纪
富塚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8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8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56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56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弹性衬垫,上述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延伸设置,上述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中间地相接触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组装液晶显示面板等面板的模块化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中间夹着液晶相对配置的、诸如玻璃等基板,在该液晶的扩展方向具有众多的像素而构成。
而且,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像素具有一对电极,使得由这些各电极间产生的电场控制该像素的液晶的光透过率。
由此,为了识别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就需要光源,通常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具有背光源。是为了让来自背光源的光通到液晶显示装置的各个像素一直到达观察者。
并且,这些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以及其他的部件,通过使用多个框架进行模块化,例如像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H9-22000号所记述的那样,以谋求背光源或其他的部件相对于液晶面板的位置限制的方式而构成的。
另外,由此,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在其一部分处,难免会有同框架干扰的地方,在该部分夹设诸如由橡胶等的弹性剂构成的衬垫(弹性衬垫),谋求控制对该液晶显示面板带来机械性障碍。
发明内容
然而,像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判明了会产生液晶显示面板的翘曲,并以该翘曲为起因产生图像显示的不均匀。
追究该原因的结果,弄清楚了是夹在液晶显示面板和框架之间的弹性框架,判明了在来自框架的力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时,由于该力不平均,而造成该液晶显示面板发生翘曲。
而且发现了该翘曲是具有面板和框架的显示装置共同存在的课题。
本发明是根据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具有诸如实现减轻显示面板的翘曲的优点。
如果要对在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代表性的技术的概要进行简单的说明,则如下述这样。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弹性衬垫,上述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上述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相接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框架、第2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上述第1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1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接触,上述第2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2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接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以及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的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3)以(2)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变化的同时,上述第2弹性衬垫配置于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相对应的位置,在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高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的硬度变低的同时,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低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的硬度变高。
(4)以(1)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5)以(2)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6)以(3)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7)以(1)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从中央到两旁、或者从两旁到中央的硬度的变化是平滑地进行的。
(8)以(1)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度发生变化的弹性衬垫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各个边上。
(9)以(2)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角部的硬度几乎相等。
(10)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弹性衬垫,上述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上述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并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1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第1框架、第2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上述第1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1弹性衬垫夹在之间地互相接触,上述第2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2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的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以及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的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为。
(12)以(11)为前提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上述第2弹性衬垫配置于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相对应的部分,在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粗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变细的同时,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细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变粗。
(13)以在(10)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存在差异。
(14)以在(11)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不同。
(15)以在(12)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不同。
(16)以在(10)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从中央到两旁、或者从两旁到中央的粗细的变化是平滑的为特征的显示装置。
(17)以在(10)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粗细发生变化的弹性衬垫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各个边上。
(18)以在(11)的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角部的粗细几乎相等。
另外,本发明不受以上构成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像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如上述(1)的构成所示的那样,通过使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不同,能够控制从框架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力的情况,由此,能够谋求对于显示面板的上述力的均匀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翘曲的发生。
图3是表示作为弹性衬垫选择橡胶,若其的硬度为20,对于压力F的橡胶宽度w和变形量的关系的特性图。虽然在硬度不同时,其特性会发生变化,但图3所示的特性以几乎直线状的样子推移。即若衬垫的硬度变低,相应地就容易发生变形,通过这种变形由框架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力所产生的应变就容易通过该部分逸散。
已经判明在这种情况下,鉴于由框架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力,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一边部上,其中央部和两旁不同,如上述(4)的构成所示的那样,通过将弹性衬垫在其纵长方向上划分成3部分,使其中央和两旁的硬度发生变化,可以获得重大的效果。
而且,作为使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差异的方法,改变其粗细(宽度)可以取得使制作变得极为容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装入显示面板,而模块化之后的构造的平面图,图2(B)是图2(A)的A-A’部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对于压力的宽度和变形量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的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的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6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的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7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衬垫的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8(A)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的衬垫的构成图,图8(B)是图8(A)的A-A’处的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以在显示装置上使用了液晶面板的例子为代表进行说明。自然也可以是有机EL和无机EL面板、或者PDP和FED。
首先,使用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一般都是将液晶显示面板、和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的背光源,夹入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的上框架和配置在上述背光源的后面的下框架之间,使之被收置于两框架内,将它们模块化。
而且,使得上述液晶面板为了相对于上述背光源配置在固定位置上,而在与此同时与该背光源一体化、或者相对于该背光源定位而形成的诸如模制框架上以在其x方向以及y方向上限制移动的方式被配置着。
在这里,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隔着液晶面对面配置的、诸如玻璃的各基板,在该液晶的扩展方向形成有众多的像素。在将液晶显示面板载置于上述各框架时,在其之间夹入具有弹性的、诸如橡胶等的衬垫。
图2(A)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平面的图,表示配置在前方的基板SUB1和配置在后方的基板SUB2。之所以配置在前方的基板SUB1形成得比配置在后方的基板SUB2小,是因为在于要在从该基板SUB1露出的基板SUB2的周边部装载由半导体装置构成的液晶显示驱动电路(未图示)。
像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PNL,在除了基板SUB1的微量的周边之外的中央部,构成众多像素呈矩阵状配置的有效显示区域AR。
由此,如上述那样,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前面的上框架,在与该有效显示区域AR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显示窗),使得观察者能够透过该显示窗识别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有效显示区域AR上显示的图像。
图2(B)表示在将该液晶显示面板PNL模块化之后的部分的剖面图,表示的是图2(A)的A-A线的剖面。
符号MF是表示诸如模制框架MF,同上述背光源的框架体一个体形成,或者虽然与该背光源分别独立,但相对于该背光源定位而形成。
液晶显示面板PNL被配置成使其周边载置于在上述模式框架MF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PRJ上,在其之间夹入有由诸如橡胶等构成的衬垫SP(D)。是为了缓解带给以玻璃等作为基板而形成的液晶显示面板PNL的机械性损伤。
而且,基于同样的理由,在液晶显示面板PNL与配置在其前面的上框架UF之间也夹置由诸如橡胶等构成的衬垫SP(U),缓解由该上框架UF直接接触该液晶显示面板PNL带来的机械性损伤。
另外,由于上框架UF如上述的那样,在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有效显示区域AR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开口,因此在图中描绘成从模制框架MF侧向液晶显示面板PNL侧若干延伸。而且描绘成上框架UF延伸到图中下侧使得其能够覆盖模制框架MF的外侧的侧面。是为了与未图示的下框架通过诸如铆接等进行接合。
在这里,夹在模制框架MF和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衬垫SP(D)、以及夹在上框架MF和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衬垫SP(U),都形成能够包围液晶显示面板PNL的有效显示区域AR的长方形的环状形态。
这是因为在模制框架MF形成有能够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的全部区域的上述突起部PRJ、并且上框架配置成能够覆盖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周边的全部区域。
但是,并不意味着上述衬垫SP必须只能是成为一个整体的环状体,一般是这些衬垫在适当的位置以比较接近的距离分离。为了解除制造上的繁琐,一般都是诸如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矩形的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使用4个直线状的衬垫并使之分别形成相对的状态。
而且,该各个衬垫SP,基本上都是将其在纵长方向上划分成例如三部分,在这样划分过的中央的部分使诸如橡胶的硬度降低,及两旁的部分使橡胶的硬度提高。换言之,使橡胶的硬度在其中央部分比两旁小。
或者,在将各个衬垫在纵长方向上划分成三部分之后的各部分,为在其中央的部分使橡胶的硬度提高,为在两旁的部分使橡胶的硬度降低。换言之,形成为橡胶的硬度在其中央部分比两旁变大。
另外,各个衬垫的硬度的变化不需要是阶梯式的,可以是从硬度高的部分到硬度低的部分平缓地进行变化。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图1(A)表示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图1(B)表示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这些都是以它们与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描述的。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而且,每一个衬垫SP(U),在其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的各个部分中,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细、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粗。由此,就能够使得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角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SP(U)的硬度大,在除了这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各边的中央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SP(U)的硬度变小。
并且,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同样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而且,各衬垫SP(D),在其纵长方向上划分成三块的各个部分中,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粗、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细。由此,就能够使得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角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SP(D)的硬度变小,在除了这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各边的中央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的硬度变大。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以及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中的无论那一方都是像上述那样经过研究设计的,但也可以使在其中的一方,其衬垫的粗细不变化(即粗也可以,细也可以)而只通过另一方的衬垫来实现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图,图4(A)表示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图4(B)表示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这些都是以它们与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描述的。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而且,每一个衬垫SP,在其在纵长方向划分成三块的各个部分中,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粗、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细。由此,就能够使得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角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的硬度变小,在除了这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各边的中央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的硬度变大。
并且,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同样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而且,各个衬垫SP,在其在纵长方向上划分成三部分的各个部分中,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细、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粗。由此,就能够使得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角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的硬度变大,在除了这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各边的中央以及与之接近的部分,衬垫的硬度变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以及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中的无论那一方都是像上述那样经过研究设计的,但也可以使在其中的一方,其衬垫的粗细不发生变化(即粗也可以,细也可以)而只通过另一方的衬垫来实现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图,表示有诸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其中,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长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SP,分别在其在纵长方向划分成三块的各个部分中,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A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细、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粗。而且,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的短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例如图中箭头B所指部分),无论哪一个在其纵长方向上粗细都不发生变化,并且都形成得较粗。
另外,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虽然未图示,但可以与图1以及图4所示的同样,其粗细变化是以相对于图5所示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成相反关系构成的。
并且,即使不像这样构成,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的粗细不发生变化(既可以是粗,也可以是细)而只通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来实现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并且,像这样的关系,也可以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之间相反。
【实施例4】
图6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图,表示有诸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
其中,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中长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SP,分别在其在纵长方向被划分成三部分的各个部分中,虽然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较细、两侧的部分形成得较粗,但看不出其粗细呈阶梯状的变化,而是形成从粗的部分逐渐变细,和从细的部分逐渐变粗的形态。而且,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短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无论哪一个在其纵长方向上粗细都不发生变化,并且都形成得较粗。
另外,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虽然未图示,但可以与图1以及图4所示的同样,其粗细变化是以相对于图6所示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成相反关系而构成的。
并且,即使不像这样构成,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的粗细不发生变化(既可以是粗,也可以是细)而只通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来实现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并且,像这样的关系,也可以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式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之间相反。
【实施例5】
图7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图,表示有诸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由分别沿着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各边成直线状延伸的4个衬垫构成。这些无论哪一个宽度都不发生变化,由比较粗的衬垫构成。
其中,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长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SP,分别在其在纵长方向划分成三块的各个部分中,虽然其中央部分(例如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形成得硬度较高、两侧的部分形成得硬度较低,但其硬度的高低不呈现阶梯状的变化,而是形成为从硬度高的部分逐渐变低,和硬度低的部分逐渐变高的形式。而且,位于相当于上述各边中短边的部分的一对衬垫选定为分别在其纵长方向上硬度都不发生变化,诸如以较低的硬度形成的衬垫。
另外,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虽然未图示,但可以与图1以及图4所示的同样,其硬度的高低是以与图7所示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成相反关系而构成的。
并且,即使不像这样构成,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的硬度不发生变化,而只通过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来实现本申请发明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并且,像这样的关系,也可以是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与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SP(D)相反。
【实施例6】
图8(A)是表示上述衬垫SP的其他的实施例的俯视图,表示有诸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之间的衬垫SP(U)。
位于液晶显示面板PNL与上框架UF及模制框架MF之间的衬垫,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外轮廓与其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之间,在该有效显示区域AR的角部,分别沿着形成该角的直角边形成。
上述衬垫SP不延伸到构成液晶显示面板PNL的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的各边的接近中央部,因此在该部分没有配置衬垫SP。上述衬垫SP分别配置在该有效显示区域的各个角部上,由此,配置有4个衬垫。这些衬垫都由宽度不变、比较粗的衬垫构成。
即,如在上述各实施例看到的那样,在各衬垫SP中做成比较细的部分处,不夹设衬垫SP。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没有衬垫SP的部分处,来自框架的力容易被分散,因此能使均等的力传递到液晶显示面板PNL。
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PNL的面,且在沿着构成有效显示区域AR的外轮廓的各边没有配置衬垫SP的部位(例如图中箭头所指的部位),配置有遮光带SLT。
夹在框架与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衬垫SP具有抑制对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外部损伤的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对来自背光源的光进行遮光的功能,从这一背景出发,在没有配置衬垫SP的部分配置了该遮光带SLT。
而且,该遮光带SLT如作为图8(A)的A-A’线上的剖面图的图8(B)所示的那样,在上框架UF以及模制框架MF一侧的面上,以堵塞它们之间的缝隙的形态构成。
由于夹在框架与液晶显示面板PNL之间的衬垫SP具有阻止从外部侵入碎物等的功能,因此在没有配置衬垫的部分遮光带像这样地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衬垫SP的硬度降低的部分、或者衬垫SP比较细的部分,全部作为没有配置衬垫的部分,像本实施例这样配置遮光带STL而构成是不言自明的。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在液晶显示面板PNL同上框架UF之间、以及液晶显示面板PNL与模制框架MF之间配置有局部断续的衬垫SP,但也可以在其中一方使用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示那样构成的衬垫、或者使用沿纵长方向硬度、粗细均匀的衬垫是不言自明的。
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起来使用。因为可以获得单独的各实施例的效果或者使各实施例的效果相加的效果。
根据在以上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显示装置,通过使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而不同,能够控制从框架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力的情况,由此,能够谋求对于显示面板的上述力的均匀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翘曲的发生。
若衬垫的硬度变低,相应地就容易发生变形,通过这种变形由框架传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力所产生的应变就容易通过该部分逸散。
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鉴于由框架传导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力,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一边部上,其中央部和两旁不同,通过将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划分成3部分,使其中央和两旁的硬度发生变化,能够使应力更容易逸散。
而且,作为使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改变材质本身的特性。或者不改变材质,而是改变衬垫的粗细或者宽度,能够在制作极为容易地改变硬度(对于应力容易产生变形的程度),可以容易地适用。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弹性衬垫,上述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设置,上述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使上述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衬垫的硬度沿其纵长方向变化。
2.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第1框架、第2框架及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设置,上述第1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使上述第1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接触,上述第2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2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接触,
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沿着其纵长方向变化,并且上述第2弹性衬垫配置于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相对应的部分,
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高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的硬度变低的同时,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硬度低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的硬度变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以及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硬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从中央到两旁、或者从两旁分到中央的硬度的变化是平滑渐进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度发生变化的弹性衬垫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各个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角部的硬度几乎相等。
10.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的部分上配置的弹性衬垫,上述弹性衬垫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设置,上述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1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第1框架、第2框架和显示面板,具有在显示面板的除了有效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上配置的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与有效显示区域的边平行地延伸设置,上述第1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1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相接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框架和上述显示面板将上述第2弹性衬垫夹在它们之间地相接触,
上述第1弹性衬垫以及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的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粗细沿着其纵长方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上述第2弹性衬垫配置于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相对应的部分,
在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粗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变细的同时,与上述第1弹性衬垫的细的部分对应的第2弹性衬垫的部分变粗。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中至少一方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存在差异。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纵长方向上被划分成三部分,其中央部分和两旁部分的粗细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衬垫从中央到两旁、或者从两旁到中央的粗细的变化是平滑渐进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粗细发生变化的弹性衬垫,配置在有效显示区域的各个边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弹性衬垫和第2弹性衬垫在角部的粗细几乎相等。
CNB2004100780052A 2003-09-17 2004-09-16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6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4181/2003 2003-09-17
JP2003324181A JP4235070B2 (ja) 2003-09-17 2003-09-17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653A true CN1598653A (zh) 2005-03-23
CN100395602C CN100395602C (zh) 2008-06-18

Family

ID=3427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0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602C (zh) 2003-09-17 2004-09-1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7379128B2 (zh)
JP (1) JP4235070B2 (zh)
CN (1) CN100395602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3402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159987A (zh) * 2008-09-18 2011-08-17 3M创新有限公司 衬垫和使用该衬垫的显示设备
CN103091879A (zh) * 2013-02-01 2013-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83858A (zh) * 2013-09-27 2016-06-1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显示设备的顺应支撑
CN105824141A (zh) * 2015-01-22 2016-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596296A (zh) * 2020-12-31 2021-04-02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射型全息光栅背光结构
CN112946939A (zh) * 2019-12-10 2021-06-11 阿尔派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6695B2 (ja) * 2004-09-27 2008-11-05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
JP4774709B2 (ja) * 2004-09-30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031289B2 (en) * 2005-09-22 2011-10-04 Taisei Plas Co., Ltd. Optical sheet retaining tool and chassi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786366B2 (ja) * 2006-02-20 2011-10-05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7316253A (ja) * 2006-05-24 2007-12-06 Sharp Corp 液晶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40851B (en) * 2006-10-27 2011-04-21 Chimei Innolux Corp Display device
EP2137597A4 (en) * 2007-03-15 2012-02-08 Origin Inc F INTEGRATED FEATURE FOR LOW FRICTION MOVEMENT OF A TOUCH-SENSITIVE TOUCH SCREEN
TWI342735B (en) * 2007-04-25 2011-05-21 Au Optronics Corp A display apparatus, a front frame used therei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5201621B2 (ja) * 2007-10-19 2013-06-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5172385B2 (ja) * 2008-02-25 2013-03-27 株式会社ワコム 表示機能付き入力装置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1960206B (zh) * 2008-02-27 2012-09-05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KR101268962B1 (ko) * 2008-03-21 2013-05-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751821B (zh) * 2008-12-16 2012-07-0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5356801B2 (ja) * 2008-12-25 2013-12-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191920B2 (ja) * 2009-02-04 2013-05-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US8260377B2 (en) * 2009-05-07 2012-09-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Gasket for a mobile device having a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US8908140B2 (en) * 2010-04-16 2014-12-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558267B2 (ja) * 2010-08-25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508927B2 (en) 2010-09-24 2013-08-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Gasket and display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mobile device
JP5818703B2 (ja) * 2012-01-25 2015-11-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1960304B1 (ko) * 2012-01-30 2019-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JP6053306B2 (ja) * 2012-03-30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4046032A1 (ja) * 2012-09-21 2014-03-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8789698B2 (en) * 2012-11-16 2014-07-2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ackage box of liquid crystal glass
US9019691B1 (en) * 2012-11-26 2015-04-28 Google Inc. Combined bezel and bumper
KR20140094879A (ko) 2013-01-23 2014-07-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조립체 및 표시 장치
JP6415058B2 (ja) * 2013-02-19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20659B1 (ko) * 2013-06-03 2019-09-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US9990000B2 (en) * 2013-09-10 2018-06-05 Suunto Oy Electronic display suitable for submersion
CN10379146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EP2899578A1 (en) * 2014-01-27 2015-07-29 Barco NV Display for special environments
JP5815054B2 (ja) * 2014-02-06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5190994A (ja) * 2014-03-27 2015-11-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599489B (zh) * 2014-04-25 2017-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面板封裝結構
JP6483388B2 (ja) * 2014-09-26 2019-03-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554279B2 (ja) * 2014-11-19 2019-07-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子機器
EP3048475B1 (en) * 2015-01-22 2018-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KR20180062273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JP6631492B2 (ja) * 2016-12-12 2020-01-15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製造方法
JP6414312B1 (ja) * 2017-11-27 2018-10-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ユニット、および、窓用調光板
CN207783372U (zh) * 2018-01-26 2018-08-28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止挡结构
CN113805370A (zh) * 2020-06-11 2021-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US11726357B2 (en) * 2021-06-18 2023-08-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5822A (ja) 1990-06-25 1992-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301848B2 (ja) 1994-03-02 2002-07-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
US5640216A (en) * 1994-04-13 1997-06-17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video signal driving circuit mounted on one side and housing
JPH08179288A (ja) 1994-12-27 1996-07-1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5808707A (en) * 1995-03-01 1998-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JP3215844B2 (ja) * 1995-04-18 2001-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該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973071A (ja) * 1995-07-03 1997-03-18 Denso Corp 液晶装置
JPH0922000A (ja) 1995-07-06 1997-01-2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239055B2 (ja) * 1995-10-11 2001-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839085B2 (ja) * 1996-07-25 1998-12-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154095B2 (ja) 1997-07-02 2001-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
JP3163323B2 (ja) * 1997-11-07 2001-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H11305205A (ja) * 1998-04-22 1999-11-0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15529A (ja) * 1998-06-29 2000-01-18 National House Ind Co Ltd ビス締め装置
KR100739527B1 (ko) * 2000-10-13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TW522425B (en) * 2000-11-22 2003-03-01 Hyundai Display Technology Inc DC type plasma display panel for back 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659291B2 (ja) * 2001-07-27 2011-03-30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3891843B2 (ja) * 2002-01-08 2007-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TWI282884B (en) * 2004-02-19 2007-06-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modul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9987A (zh) * 2008-09-18 2011-08-17 3M创新有限公司 衬垫和使用该衬垫的显示设备
CN102159987B (zh) * 2008-09-18 2015-11-25 3M创新有限公司 衬垫和使用该衬垫的显示设备
CN102053402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053402B (zh) * 2009-11-09 2013-07-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3091879A (zh) * 2013-02-01 2013-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683858A (zh) * 2013-09-27 2016-06-1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显示设备的顺应支撑
US10162442B2 (en) 2013-09-27 2018-12-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liant support for a display device
CN105824141A (zh) * 2015-01-22 2016-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5824141B (zh) * 2015-01-22 2019-07-05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946939A (zh) * 2019-12-10 2021-06-11 阿尔派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946939B (zh) * 2019-12-10 2023-10-27 阿尔派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2596296A (zh) * 2020-12-31 2021-04-02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射型全息光栅背光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79128B2 (en) 2008-05-27
US20050057703A1 (en) 2005-03-17
US7889287B2 (en) 2011-02-15
US20110122335A1 (en) 2011-05-26
US8054401B2 (en) 2011-11-08
CN100395602C (zh) 2008-06-18
JP2005091668A (ja) 2005-04-07
US20080225199A1 (en) 2008-09-18
JP4235070B2 (ja)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8653A (zh) 显示装置
CN1282008C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172285C (zh) 液晶显示器
CN1185528C (zh) 液晶显示板
CN1285951C (zh) 有源矩阵基板
CN1637500A (zh) 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83404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63921A (zh) 触摸面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673832A (zh) 液晶显示模块及用于该模块的背光
CN1797144A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48566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5113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87337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737656A (zh) 包括导电可压缩体的平板显示设备
CN1800917A (zh)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CN190079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576992A (zh) 显示组件接受单元、具有该接受单元的显示组件及显示器
CN101046566A (zh) 面板组件
CN1504795A (zh) 用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673820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及驱动系统
CN1804981A (zh) 显示器
CN1743914A (zh) 设有改进导光板的背光源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601356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82790A (zh) 显示装置、便携式机器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575433A (zh) 液晶显示器以及使用液晶显示器的便携式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LC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Owner name: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DISPLAYS DEVICE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after: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Patentee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 Devices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DISPLAY CO., LTD.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PAN DISPLAY EAST,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xixinqiao Japan three chome 7 No. 1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50323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ssignor: JAPAN DISPLAY Inc.|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68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mage displa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01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