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3320A - 车辆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3320A
CN1403320A CN02129502A CN02129502A CN1403320A CN 1403320 A CN1403320 A CN 1403320A CN 02129502 A CN02129502 A CN 02129502A CN 02129502 A CN02129502 A CN 02129502A CN 1403320 A CN1403320 A CN 1403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ntioned
vehicle
decontrol
pre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9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638C (zh
Inventor
田中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Ten Ltd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3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3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36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6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Abstract

用遥控器进行车门上锁的解除及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同时,分别以不同的密码及不同的途径进行,进一步有效的防止了车辆的失盗。车辆车门的上锁是从遥控器输入密码而进行的,若并未从遥控器输入同样的密码则车门上锁不能解除,车辆行驶系统上锁是输入车内配备件的开关开闭的组合而进行的,若未输入车内配备件开关开闭的同样组合则行驶系统的上锁不能解除,因此进一步防范了车辆的失盗。

Description

车辆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辆的车门上锁解除与车辆的行驶系统之上锁解除分别进行,较难失盗的车辆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一般使用钥匙进行汽车等车辆的车门上锁及上锁解除。但是这种利用钥匙解除车辆门锁的方法,因使用复制的钥匙或者特殊的工具(撬锁工具)即可出于恶意地解除车门上锁之故,车辆失盗的担忧大大增加。
因此近年来,使得装载于车辆上的控制装置存储某种识别代码,自车辆外利用遥控器将该识别代码及与上锁或上锁解除的操作指令发送,实现车门的上锁和上锁解除,从车辆上去除关闭车门用的钥匙孔,从而相对失盗安全性较高的无钥匙进门装置实用化起来。
该种无钥匙进门装置籍车门开闭用遥控器进行车门的上锁解除操作,自遥控器传送车门的上锁解除信号,装载于车辆内的控制装置接收该信号。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车门上锁解除信号所包含的识别代码与自身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识别代码比较,若一致即可解除车门的上锁。
但是装有这种无钥匙进门装置的车辆,当钥匙失盗、籍解码装置将钥匙识别代码解码并复制或者车门被撬开时,存在不能避免车辆失盗的问题。
作为对策,提出了于车辆的行驶系统与车门开闭系统中均设置上锁机构及上锁解除机构,驾驶者使用遥控器仅进行车门的上锁解除时,可同时进行车门上锁解除及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车辆防盗装置。这种车辆防盗装置,即使利用不正当的装置将车门撬开进入车内也因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未解除而使得车辆不能行驶,从而防止车辆的被盗。
但是上述于车辆的行驶系统与车门开闭系统中均设置上锁机构及上锁解除机构的车辆防盗装置,根据遥控器的操作可同时进行车门的上锁解除及车辆行驶系统上锁的解除之故,利用遥控器将车门的上锁及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后驾驶者离开了车辆时,会遗留存在侵入者盗窃车辆可能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于车辆的行驶系统与车门开闭系统双方中均设有上锁机构及上锁解除机构的车辆防盗装置中,即使利用遥控器解除车门的上锁,但也不能解除车辆行驶系统上锁,从而可进一步切实防止车辆失盗的车辆防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考虑到以下第1-第16的实施方案。
第1方案,在具有对车辆的侵入上锁的第1安全装置及对车辆行驶系统上锁的第2安全装置的车辆防盗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与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可以独立进行。
第2方案,其特征在于,对于在第1方案中的第1安全装置和第2安全装置,当驾驶者下车前将某种特定的前提条件输入上锁解除装置内,驾驶者自车外锁住车门时,进行上锁。
第3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2方案中,上锁解除装置通过输入某种特定的前提条件可独立进行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
第4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3方案的任意一个中,上锁解除装置由第1上锁解除装置及第2上锁解除装置构成,由第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第2上锁解除装置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
第5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4方案中,第2上锁解除装置于第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上锁解除动作后才可以动作而构成。
第6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5方案中,由第1上锁解除装置解除上锁后的一定时间内,不由第2上锁解除装置解除上锁时,第1安全装置将进行上锁。
第7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2或第6方案的任意一个中,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与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是利用可发送车辆车门上锁信号及上锁解除信号的遥控器而进行。
第8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7方案中,通过遥控器,使得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与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解除上锁动作的设定与遥控器各按钮的按压次数相配合而进行。
第9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8方案中,利用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位周围的车内配备件的按钮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与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
第10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9方案中,通过车内配备件的按钮,使得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与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与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相配合而进行。
第11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9或第10方案中,通过车内配备件的按钮设定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与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终了时,通过与车内配备件及其他配备件将设定终了的信息通知给驾驶者。
第12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10方案中,根据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的组合将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设定分为多个步骤时,通过车内配备件的按钮将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也与设定上锁时同样步骤性的设定分为多次。
第13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9或第10方案中,根据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的组合,可以同时进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及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
第14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9或第10方案中,根据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的动作设定与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或分别独立进行时,通过车内配备件所进行的设定确认动作存在差别。
第15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14方案中,通过车内配备件将设定的确认动作的差别作为车内顶灯亮灭次数的差别。
第16方案,其特征在于,在第1方案中,驾驶者下车后仅使用钥匙锁车门或利用可发送车门上锁信号及上锁解除信号的遥控器只实现车门上锁,在进行了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的情况下,使用钥匙或遥控器解除车门上锁,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将同时被解除上锁。
如采用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对入侵车辆上锁的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及上锁车辆行驶系统的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依据上锁解除装置可以独立进行,因而车辆的失盗切实可以防止。
这时,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是,驾驶者下车前将某一特定的前提条件预先输入上锁解除装置中,因能进行将该条件输入上锁解除装置,所以安全性高。
另外,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依据第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则依据第2上锁解除装置进行,因第2上锁解除装置必须在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进行后才可以动作,所以安全性高。
如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依据遥控器各按钮按压次数的组合而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依据车辆驾驶座位周围设置的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按压次数的组合进行,可以以已有的零件防止车辆的失盗,可降低车辆防盗装置的成本。
进而,依据车内配备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的组合,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可以与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进行,当没有失盗担忧时可以简便的上锁解除,从而节省了时间。
再有,利用车内配备件的按钮将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与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进行后或分别进行后时,进行使车内的顶灯的亮灭次数具有差,使利用车内配备件设定的确认动作存在差,则驾驶者可确认设定模式并较为方便。
驾驶者下车后,以钥匙锁车门或以遥控器只实行了车门的上锁时,因用钥匙或遥控器实行车门上锁的解除,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将同时进行上锁解除,可给驾驶者提供便利。
附图的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所示说明可以进一步明确理解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的一实施例整体构成示意图。
图2A是驾驶座位周围可以设定密码的车内配备件其他例子的斜视图。
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空调装置操作部的放大图。
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音响装置操作部的放大图。
图3A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中上锁解除的密码输入时,用于回应的车内灯配置的斜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中上锁解除的密码输入后,用于回应的联合仪表面板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中安全的设置次序示例的流程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中安全的解除次序示例的流程框图。
图6是图5的流程框图中步骤504的详细实施例的部分流程框图。
图7是图5的流程框图中步骤508的详细实施例的部分流程框图。
图8是图5的流程框图中步骤508的其他详细实施例的部分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100的一实施例构成示意框图。该实施例的车辆防盗装置100,是由可以从车辆中携带出的用于开闭车门的遥控器1,设置于车内的车门控制接收器2,车门上锁机构3,具有行驶上锁功能4的发动机计算机5,设于换挡手柄6上的用于输入代码的变速器控制开关(增速传动开关)7,第1安全装置10,第2安全装置20及回应机构30所构成。
开闭车门用的遥控器1中具有车门上锁开关1A及开锁开关1B,按压上锁开关1A发送上锁信号,按压开锁开关1B则发送开锁信号。自遥控器1发送的上锁信号和开锁信号属于微弱电波,包含有识别码。自遥控器1发送的微弱电波经内置于车辆内的车门控制接收器2的天线2A,被高频电路2C接收。
第1安全装置10内置有用于车身的计算机,如输入来自车门控制接收器2的高频电路2C的包含上锁或开锁识别码的信号,根据识别码确认功能12判断输入的识别码是否正确。若输入的识别码正确,车门上锁/解除功能11启动,向车门上锁机构3输出车门的上锁信号或开锁信号,各车门内置的车门控制马达动作实行车门的上锁或上锁解除。
第2安全装置是用于实行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实行/解除,具有行驶上锁实行/解除功能21及密码识别功能22。行驶上锁实行/解除功能21与具有行驶上锁功能4的发动机计算机5相连接,依据传送至发动机计算机5的信号可以使车辆的行驶上锁。密码识别功能22与设于车室内的任何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输入机构连接。该实施例中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输入机构即为设于换挡手柄6上的变速器控制开关(增速传动开关,以下简称O/D开关)7。
关于该前提条件输入机构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驾驶者下车时,换挡手柄6的O/D开关7作为密码的输入装置使用,该O/D开关7的按压次数设定为密码。例如,驾驶者下车前将O/D开关7开关3次作为输入的前提条件,这样,第2安全装置20的密码识别装置22将这3次开关次数作为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前提条件进行存储。并且通过行驶上锁实行/解除机构21使得发动机计算机5的行驶上锁功能动作。
另外,行驶上锁的规定时间后,车门上锁解除再开始行驶时,驾驶者开关O/D开关7的次数是否与作为行驶系统前提条件的3次吻合,要依据密码识别装置22进行判断。只有与作为前提条件的O/D开关7的3次开关次数一致时,才从密码识别装置22向行驶上锁实行/解除机构输出上锁解除信号,从而行驶上锁解除。还有,第2安全装置20中,例如与使用车内顶灯等的回应机构30连接。车辆行驶系统再开启时若驾驶者输入的O/D开关7的开关次数正确,该回应机构30闪灭,向驾驶者显示输入被接受。
图2A是可以将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作为密码设定且位于车辆驾驶座位周围除换挡手柄6以外的车内配备件的示意图。作为该等车内配备件例如为设于仪表面板40的中心组合41的空调装置操作部42或音响装置操作部43。
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空调装置操作部42的放大图,空调装置操作部42中,例如显示部46上独立地设有4个开关,即A/C(空调机)开关44A,吹向前玻璃的空调风吹出开关44B,吹向后板的空调风吹出开关44C及外气/内气的导入切换开关44D,可以作为密码输入开关使用。此时以例如按压4个开关中的哪个的组合均可输入密码。
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音响装置操作部43的放大图,音响装置操作部43中,例如显示部47下独立地设置有6个预设置开关45,可以作为密码的输入开关使用。此时以例如按压6个开关中的哪个的组合或6个开关中所记载的号码的组合均可输入密码。
图3A是在图1中所说明的车辆防盗装置100中,确认从上述车内配备件输入的上锁用密码的设定终了时或从车内配备件输入的上锁解除密码正确时,回应机构30的示意图。作为回应机构30,例如可以使用设于车辆顶棚部31的车内灯32或位于前玻璃33上部的后视镜34安装基部两侧设置的变换灯35,依据使这些灯亮灭可以向驾驶者显示上锁用密码的设定完了及输入的上锁解除密码正确的信息。
图3B是在图1中说明的车辆防盗装置100中,从上述车内配件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回应机构30的其它示例。在该例的回应机构30中,在车辆的仪表面板上设置的组合仪表50的告警灯51被使用,通过使告警灯51闪灭可显示输入的上锁解除的密码为正确。
现就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100的安全装置设置的实施例并结合图4进行说明,该安全装置的设置动作是在车辆停止时实行。步骤401中判断车辆的发动机是否使用钥匙关闭。没用钥匙关闭时,在步骤416中将后述的行驶系统上锁标志SLF与车门上锁标志DLF置为“0”终了该例行程序,用钥匙关闭了时进入步骤402。还有在不用钥匙能进行启动/停止发动机的车辆中,使用钥匙关闭意味着发动机的完全停止。
在步骤402中判断是否输入了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输入了前提条件时进入步骤403,将行驶系统上锁标志SLF设置为“1”进入步骤405。另外行驶系统前提条件未输入时进入步骤404,将行驶系统上锁标志SLF设置为“0”进入步骤405。
步骤405中判断是否使用遥控器输入了车门上锁系统的前提条件。输入了车门上锁的前提条件时进入步骤406,将车门上锁标志DLF设置为“1”进入步骤408。另外车门上锁的前提条件未输入时进入步骤407,将车门上锁标志DLF设置为“0”进入步骤408。
在步骤408中判断车门是否实行了上锁,车门未上锁时,因其后发动机可能会再次启动,返回步骤401再次判断是否已用钥匙关闭。钥匙关闭解除后,在步骤416中将行驶系统上锁标志SLF与车门上锁标志DLF还原为“0”并终了该例行流程。另外处于用钥匙关闭状态时重复操作步骤402到407。
步骤408中判定了车门是否已上锁时,从步骤409到步骤411对应行驶系统上锁标志SLF与车门上锁标志DLF的状态,设定安全装置的模式。该安全装置的模式有如下4种类型:(A)无警戒模式
在步骤402中为否并在405中也为“否”时,为未输入行驶系统前提条件和车门上锁系统的前提条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步骤404中SLF等于“0”,步骤407中DLF等于“0”,步骤409及410都为否之故进入步骤412,即设置为无警戒模式A。无警戒模式A中可以使得遥控器或钥匙以通常的动作进行车门上锁的解除,可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使车辆行驶。只为驾驶者短时离开车辆时的设定方式。
但是,即使使得遥控器或钥匙以通常方式动作后,因已经实现车门上锁及行驶系统上锁,可使利用遥控器或钥匙以外的装置想解除车门或行驶系统上锁,不能解除。(B)车门上锁密码解除模式
步骤402中为“否”而步骤405中为“是”,为未输入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仅输入了车门上锁系统的前提条件。此时步骤404中SLF=“0”,406中DLF=“1”。因步骤409中为“否”而步骤410中为“是”故进入步骤413,设置为仅需要输入车门上锁解除密码的模式B。模式B中只要不从遥控器发送密码就不能解除车门的上锁。另外,一旦车门打开后再次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车辆成为可以行驶。(C)行驶系统上锁密码解除方式
步骤402中为“是”而步骤405中为“否”,为已输入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但未输入车门上锁系统的前提条件。此时步骤403中SLF=“1”,407中DLF=“0”。因步骤409中为“是”而步骤411中为“否”故进入步骤414,设置为仅需要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密码的模式C。模式C中虽然使得遥控器或钥匙如平常动作可以解除车门的上锁,车门开启后若未输入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即使转动钥匙发动机也不能启动,故不能行驶。(D)车门及行驶系统的密码解除模式
步骤402中为是且步骤405中也为是,为车门及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都已输入的情况。此时步骤403中SLF=“1”,406中DLF=“1”。因此步骤409及410中为“是”故进入步骤415,设置为需要输入车门及行驶系统上锁解除密码的模式D。模式D中只要不从遥控器发送密码就不能解除车门的上锁。另外,一旦车门打开后只要不输入行驶系统的前提条件,即使转动钥匙发动机也不能启动,车辆不能行驶。
因此,本发明中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喜好设定4种模式。
接下来,结合图5对上述设置后的安全措施的解除动作进行说明。该安全措施的解除动作是在车门上锁后每隔规定时间内实行的。
首先,步骤501中判断车门上锁是否已经解除完毕,未解除完毕时进入步骤502。车门上锁已经解除完毕的情况会在后面叙述。步骤502中判断是否接收到从遥控器输入的上锁解除信息。若没有时就此终了该例行流程,如接收到输入的上锁解除信息时进入步骤503。
在步骤503中判断当前安全模式是否为模式A或模式C。即步骤503中判断是输入了车门上锁解除前提条件的模式还是未输入的模式。当前的安全模式是模式A或模式C时,因车门上锁解除不需要前提条件,从步骤503进入505解除车门的上锁。若当前的安全模式是B或D时,因车门上锁解除需要前提条件,从步骤503进入505。
在步骤504中判断从遥控器输入的上锁解除是否包含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及该前提条件是否正确。并且前提条件不正确时进入步骤510,车门保持上锁状态该例行流程终了。另一方面,在步骤504的判断中,判定前提条件正确时进入步骤505,车门上锁解除。如此,安全模式为模式B或模式D时,驾驶者只要不从车门上锁解除用的遥控器输入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车门依旧会保持上锁的状态。
还有,在此虽然对步骤504中即时判断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正确与否例举说明,但实际上输入车门上锁解除前提条件时由于驾驶者会有一些输入错误,对于1~2次的前提条件输入错误可以进行输入更正。关于这个例子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505中车门上锁解除后,步骤506中判断是否车辆发动机点火器接通发动机启动。在步骤505中车门上锁解除后点火器未接通时则终止该例行流程。此时一定时间后实行步骤501时判定已经解除车门上锁进入步骤506,重复进行判断是否车辆发动机点火器接通发动机启动的动作。
步骤506中判定点火器接通时进入步骤507,判断当前的安全模式为模式A还是模式B中的一种。即步骤506中判断是输入了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的模式还是未输入的模式。当前的安全模式是模式A或B时,因行驶系统上锁解除上不需要前提条件,从步骤507进入509解除行驶系统的上锁。若当前的安全模式是C或D时,因行驶系统上锁解除上需要前提条件,从步骤507进入508。
在步骤508中,在点火器接通前,输入有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信号,要判断该输入的信号中是否包含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及该前提条件是否正确。前提条件不正确时进入步骤511,发出警报声向周围通知车辆失盗。这时,在警报发出的同时可再次实现车门的上锁。
另一方面,在步骤508的判定中,前提条件判定为正确时进入步骤509,解除行驶系统的上锁。这样安全模式为C或D时,利用车辆的车内配备件驾驶者只要不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即使车辆的点火器接通也处于不能行驶的状态。
还有,在此虽然对508中即时判断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正确与否举例说明,但实际上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前提条件时由于驾驶者会有一些输入错误,对于1~2次的前提条件输入错误可以进行输入更正。关于这个例子将在后面叙述。
图6是在图5所说明的步骤504的内容中附加了容许1~2次程度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的输入错误的内容的实施例,对步骤504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在步骤504中首先执行步骤601,即首先存储接收到的自遥控器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接着在步骤602中,从存储器读出驾驶者下车给车门上锁时利用遥控器将设定了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接着,在步骤603中将本次输入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与从存储器中读出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前提条件一致则进入图5中所说明的步骤505。
另一方面,在步骤603中若前提条件不一致时,在步骤604中判断该不一致的次数是否为第3次。若不是第3次进入步骤606,以声音或信号音通知驾驶者使用遥控器的输入,即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输入不正确。在步骤607中等待从遥控器再次输入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在步骤608中判断是否接收到从遥控器输入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
在步骤608中判定接收到从遥控器再次输入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时返回步骤601,执行上述步骤601和602,在步骤603中判定前提条件是否一致。若在步骤603中判定从遥控器输入的前提条件与存储的前提条件不一致,且步骤604中判定该不一致次数为第3次时,进入步骤605,之后将未接收到利用遥控器输入的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的信息,以声音或信号音通知给操作者,进入步骤510,车门保持上锁状态。
如上所述,图6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关于利用遥控器输入车门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输入错误为2次时要求修正输入,若3次输入错误,车门的上锁成为不能解除。但是步骤604中输入错误的判定次数并未限定为3次,4次5次也可以。另外存在可以适当变更输入错误的容许次数的可能性。
图7是在图5所说明的步骤508的内容中附加了容许1~2次行驶系统上锁解除前提条件输入错误的内容的实施例,对步骤508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步骤508中首先执行步骤701,即首先存储从O/D开关等车内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接着在步骤702中,从存储器中读出驾驶者下车时利用车内配备件设定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随后,在步骤703中将本次输入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与从存储器中读出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前提条件一致时进入步骤705,例如使得图3A所说明的车内顶灯32亮灭以回应前提条件一致的情况。回应后进入图5的步骤509中,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
步骤703中若前提条件不一致时,在步骤704中判断不一致的次数是否为第3次。若不是第3次进入步骤706,使用车内配备件输入,即以声音或信号音通知驾驶者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输入不正确。然后,在步骤707中等待从车内配备件再次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在步骤708中判断是否接收到从车内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
在步骤708中判定接收到从车内配备件再次输入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时返回步骤701,执行上述步骤701和702,在步骤703中判定前提条件是否一致。若在步骤703中判定从车内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前提条件与存储的前提条件不一致,且在步骤704中判定该不一致次数为第3次时,进入图5的步骤511发出警报,警报发出的同时可再次实行车门的上锁。
如上所述,在图7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关于利用车内配备件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输入错误为2次时要求修正输入,若3次输入错误,发出警报。但是步骤704中输入错误的判断次数并未限定为3次,4次5次也可以。另外,存在可以适当变更输入错误的容许次数的可能性。
图8是在图5中所说明的步骤508的内容中附加了允许1~2次程度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的输入错误内容的图7中说明的实施例,并进一步将该实施例中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前提条件增加一个步骤的实施例。即将图7中所说明的前提条件作为第1前提条件,于其中更进一步加入第2前提条件。
因此,如进入步骤508首先执行步骤701,存储从O/D开关等车辆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此时,如果驾驶者例如使用O/D开关输入第1前提条件,使用位于空调装置操作部42的4个开关44A~44D将密码作为第2前提条件输入。步骤701中存储该第1及第2前提条件。
接着步骤702中,自存储器中读出驾驶者下车时利用车内配备件设定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第1前提条件。且步骤703中将本次输入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第1前提条件与自存储器中读出的第1前提条件进行比较。在该比较中,若第1前提条件一致则进入步骤801,将第1前提条件的清除标志CF的数值置为“1”,并于步骤705中例如使得图3(a)所说明的车内顶灯32亮灭,用来回应前提条件的一致。
如此将第1前提条件清除后,步骤802中以声音等要求驾驶者输入第2前提条件。然后,在步骤803中判断是否输入了第2前提条件,若第2前提条件未输入则进入步骤511并发出警报。警报发出的同时可再次实行车门的上锁。另外,若输入了第2前提条件,则进入步骤804将输入的第2前提条件进行存储,接着于步骤805中将第2前提条件自存储器中读出。然后在步骤806中判断输入的第2前提条件与存储器中读出的第2前提条件是否一致。第2前提条件一致则进入步骤807中,例如使得图3(a)所说明的车内顶灯32亮灭,用来回应前提条件的一致。回应后进入图5的步骤509中,行驶系统的上锁解除。
另外,步骤806中若第2前提条件不一致时,于步骤704中判断该不一致的次数是否为第3次。若不是第3次则进入步骤706中,由车内配备件进行输入,即会将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不正确的信息以声音或者信号音通知给操作者。然后,在步骤808中判断第1前提条件的清除标志CF数值是否为“1”。从步骤806进入时因CF已经等于“1”故进入步骤802,上述步骤802至步骤806将再度进行。
在步骤806中的第2前提条件的不一致根据步骤704的判断可允许有2次,一旦第2前提条件不一致的次数为第3次则进入步骤511,发出警报。此时警报发出的同时可再次实行车门的上锁。如此,即使第1前提条件可清除但第2前提条件不能清除时行驶系统的上锁不能解除,因此该实施例中较大程度增加了驾驶者以外第三者的不正当盗车行为的防止效果。
另一方面,在步骤703中第1前提条件不一致时,则于步骤800中将第1前提条件的清除标志的数值置为“0”后,在步骤704中判断该不一致的次数是否为第3次。若不是第3次则进入步骤706,根据车内配备件进行输入,即将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输入不正确的信息以声音或者信号音通知给作为操作者的驾驶者。并且步骤808中确认第1前提条件的清除标志的数值不为“1”后,于步骤707中等待再次自车内配备件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并在步骤708中判断是否接收到自车内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信息。
在步骤708中判定了是否收到自车内配备件再次输入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时须返回步骤701,执行上述步骤701和步骤702后,在步骤703中判断第1前提条件的一致性。在步骤703中判定自车内配备件输入的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前提条件与所存储的第1前提条件不一致时,步骤704中判定该不一致的次数为第3次时,进入图5的步骤511,发出警报。
在图8的实施例中,利用车内配备件输入行驶系统上锁解除的第1及第2前提条件中,因输入错误直至2次时要求修正输入,若第3次输入错误,则发出警报。但是步骤704中输入错误的允许次数并未限定为上述的3次。
还有,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根据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的组合,可以同时进行车辆行驶系统上锁解除及车门上锁的解除动作。例如,利用车内配备件设置行驶系统的上锁的特定前提条件,或也利用遥控器设置了车门上锁的特定前提条件时,若从遥控器发送某特殊前提条件,车门及行驶系统的上锁可同时解除。此时,从遥控器传送车门上锁的解除前提条件时,必须也从车内配备件输入行驶系统的特定前提条件。
另外,从遥控器发送某特殊前提条件时,途中以与平常回应不同的车内灯亮灭进行回应,在中途确认其传送结果正常亦可。
如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车辆行驶系统及车门开闭系统双方设置有上锁机构和上锁解除机构的车辆防盗装置来说,即使使用遥控器解除了车门的上锁,但因车辆行驶系统的上锁不能解除之故,更进一步切实的防止了车辆的失盗。
根据以上说明,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具有如下功效:
(1)上锁对车辆侵入的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及上锁车辆行驶系统的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依据上锁解除装置可独立进行,因此可切实防止车辆的失盗。
(2)对于(1)中的第1安全装置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是驾驶者下车前将某特定前提条件预输入上锁解除装置中,由于将该条件输入上锁解除装置而能进行那样地进行,因而可以提高安全性。
(3)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依据第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则依据第2上锁解除装置进行,因第2上锁解除装置必须在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进行后才可以动作,安全性高。
(4)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依据遥控器各按钮按压次数的组合而进行,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则依据车辆驾驶座位周围设置的配备件按钮的按压次数的组合进行,可以以已有的零件防止车辆的失盗,降低了车辆防盗装置的成本。
(5)依据配备件多个按钮按压次数的组合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可以与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进行,当没有失盗担忧时可以简便的上锁解除,从而节省了时间。
(6)利用配备件的按钮将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设定与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和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进行或分别进行时,使车内顶灯的闪灭次数存在差别等而进行,如使由车内配备件设定的确认动作具有差别,驾驶者确认设定模式较为方便。
(7)驾驶者下车后,依据钥匙或遥控器实行了车门的上锁时,在因用钥匙或遥控器实行车门上锁的解除,而致第1安全装置及第2安全装置同时进行上锁解除,可给驾驶者增加了便利。
还有,虽然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仅就车辆的防盗装置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车辆防盗装置,也可应用于车辆以外的移动物体,例如船舶、飞机等的防盗上。

Claims (20)

1.一种车辆防盗装置,具备:
上锁侵入车辆的第1安全装置;
上锁车辆的行驶系统的第2安全装置;
及可以独立地进行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及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的上锁解除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安全装置和上述第2安全装置中的至少一方,当驾驶者下车前向上述上锁解除装置输入某种特定前提条件,驾驶者从车外锁住了车门时,为在上锁解除时需要输入上述前提条件那样而进行上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锁解除装置根据上述前提条件的输入,可以独立地进行上述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和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锁解除装置由第1上锁解除装置与第2上锁解除装置构成;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上述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进行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解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在上述1上锁解除装置进行了上锁解除后方可动作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进行后的规定时间内,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未进行上锁解除时,上述第1安全装置再度进行上锁而构成。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可以发送车辆的车门上锁信号和上锁解除信号的遥控器,进行上述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遥控器,使得上述第1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以上述遥控器的各按钮的按压次数的组合而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车辆驾驶座位周围的车内配备件的按钮,进行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设定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终了时,将设定终了的信息用与上述车内配备件不同的车内配备件通知驾驶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的组合,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与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可以同时进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与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或分别独立进行了时,由其他车内配备件使设定的确认动作上存在差别。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上述车内配备件设定的确认动作的差别作为车内顶灯亮灭次数的差别。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以上述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相组合而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及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终了时,将设定终了的信息用与上述车内配备件不同的车内配备件通知驾驶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按压次数的组合将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的设定分为多个步骤进行了时,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与上锁设定时同样分为多个步骤进行设定。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车内配备件的多个按钮的按压次数或按压位置的组合,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与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可以同时进行。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车内配备件的按钮的上述第2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的上述前提条件的设定与上述第1上锁解除装置的上锁解除动作同时或分别独立地进行了时,用其他车内配备件使设定确认的动作上存在差别。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由上述车内配备件的设定的确认动作的差别作为车内顶灯亮灭次数的差别。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驾驶者下车后用钥匙操作锁上车门或利用可发送车门上锁信号及上锁解除信号的遥控器只实行车门上锁,进行了上述第1安全装置及上述第2安全装置的上锁动作时,通过用钥匙操作或上述遥控器解除车门上锁,上述第1安全装置及上述第2安全装置同时被解除上锁。
CNB021295026A 2001-08-30 2002-08-28 车辆防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6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1690/2001 2001-08-30
JP2001261690A JP4587618B2 (ja) 2001-08-30 2001-08-30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3320A true CN1403320A (zh) 2003-03-19
CN1263638C CN1263638C (zh) 2006-07-12

Family

ID=1908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950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638C (zh) 2001-08-30 2002-08-28 车辆防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09362B2 (zh)
JP (1) JP4587618B2 (zh)
KR (1) KR100492667B1 (zh)
CN (1) CN126363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9982A (zh) * 2012-01-06 2014-11-26 卡莫·肯塔加拉尼提 具有驾驶功能锁定装置的车辆安全锁定系统
CN111372824A (zh) * 2017-11-30 2020-07-03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激活车辆设备的至少一个功能的方法
CN112424780A (zh) * 2017-11-02 2021-02-26 松永力 车辆利用支援系统以及车辆利用支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1003A (ja) * 2003-02-20 2004-09-09 Fuji Heavy Ind Ltd 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
TWM246910U (en) * 2003-11-07 2004-10-11 Fu-Jang Liau Mobile phone auto-dialing device
JP4516302B2 (ja) * 2003-11-11 2010-08-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建物用ドアの施解錠装置及び施解錠システム
JP4260685B2 (ja) 2004-05-28 2009-04-30 ホームアブロードリンク有限会社 シーケンス信号を利用したセキュリティーシステム
US7394352B2 (en) * 2005-04-11 2008-07-01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Vehicle control network integrated theft deterrent system
US7898383B2 (en) * 2006-03-13 2011-03-01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ecurity violation
JP4805004B2 (ja) * 2006-03-25 2011-11-02 學 鈴木 エンジン始動停止制御装置及びエンジン始動停止制御方法
DE102007044398B4 (de) * 2007-09-18 2012-10-0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Diebstahlschutz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Diebstahlschutzsystems
US9061645B2 (en) * 2013-02-15 2015-06-23 Clever Devices,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a transit vehicle
JP6722622B2 (ja) * 2017-07-06 2020-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使用判定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0256U (zh) * 1990-03-22 1991-12-10
JP2573058Y2 (ja) 1992-12-03 1998-05-2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装置
US5307048A (en) * 1992-12-18 1994-04-26 Protect & Defend, Inc.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including an anti-carjacking system
CN1100046A (zh) 1993-09-10 1995-03-15 经昌汽车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锁定保安系统
JPH07117628A (ja) * 1993-10-20 1995-05-09 Kanto J C M Service Kk 車両防犯システム
KR0127653B1 (ko) * 1995-03-13 1997-12-26 이홍재 차량용 도난 방지장치
JPH09132116A (ja) * 1995-11-08 1997-05-20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の盗難防止装置
JPH1089208A (ja) * 1996-09-13 1998-04-07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自動車の暗証コード管理装置
JPH10131578A (ja) * 1996-10-28 1998-05-19 Naldec Kk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及びそのドアロック制御方法
KR100196295B1 (ko) * 1996-10-31 1999-06-15 양재신 자동차의 도난방지장치
US6700476B1 (en) 1998-01-14 2004-03-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On-Vehicle remote controller
JPH11303480A (ja) 1998-04-22 1999-11-02 Yazaki Corp 車両用無線カードおよび車両運転管理システム
US5990785A (en) * 1998-04-28 1999-11-23 Suda; Raymond A. Pager vehi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008120B2 (ja) 1998-10-14 2007-11-14 株式会社鈴機商事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JP2001090405A (ja) 1999-07-07 2001-04-0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3624748B2 (ja) 1999-07-09 2005-03-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子キー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9982A (zh) * 2012-01-06 2014-11-26 卡莫·肯塔加拉尼提 具有驾驶功能锁定装置的车辆安全锁定系统
CN104169982B (zh) * 2012-01-06 2017-03-22 卡莫·肯塔加拉尼提 具有驾驶功能锁定装置的车辆安全锁定系统
CN112424780A (zh) * 2017-11-02 2021-02-26 松永力 车辆利用支援系统以及车辆利用支援方法
CN111372824A (zh) * 2017-11-30 2020-07-03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激活车辆设备的至少一个功能的方法
CN111372824B (zh) * 2017-11-30 2022-08-02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激活车辆设备的至少一个功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19892A (ko) 2003-03-07
KR100492667B1 (ko) 2005-06-03
US20030043017A1 (en) 2003-03-06
CN1263638C (zh) 2006-07-12
JP4587618B2 (ja) 2010-11-24
US6909362B2 (en) 2005-06-21
JP2003074234A (ja) 2003-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3638C (zh) 车辆防盗装置
US7068153B2 (en) Vehicle window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ata communications b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6756886B2 (en) Remote start system including an engine speed data bus reader and related methods
US7369936B2 (en) Remote start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n engine speed data bus reader and related methods
JP5604368B2 (ja) 車両の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CN1723142A (zh) 车辆安全设备以及识别码管理设备
CN105905117A (zh) 用于操作者认证的车辆控制动作序列
CN102991460B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盗系统
JP3536774B2 (ja) 車両用電子キー装置
JP2007107343A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JP4820697B2 (ja)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
CN112606795B (zh)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00188189A1 (en) Safety system for control of the access to an object
JP2001130379A (ja)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JP3362604B2 (ja)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JP2006131036A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装置
Singh et al. Bluetooth Enabled Anti-Theft System Using Android Based Handheld Device
CN1250922A (zh) 远程遥控监控系统
CN212313487U (zh) 一种带有密码指纹锁的防盗型汽车启动器
JP2001115705A (ja) 車両用スマート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KR19980076250A (ko) 지문 인식을 이용한 자동 시동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H08209998A (ja) 車両用キーレスシステム
CN202827478U (zh) 一种防盗系统
JP2006335095A (ja) 車両用キーレススタート装置
JP2005207083A (ja) 車両用電子キ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