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2020C -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2020C
CN1312020C CNB2004100880900A CN200410088090A CN1312020C CN 1312020 C CN1312020 C CN 1312020C CN B2004100880900 A CNB2004100880900 A CN B2004100880900A CN 200410088090 A CN200410088090 A CN 200410088090A CN 1312020 C CN1312020 C CN 13120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ember
rotation
motor
test section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8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0659A (zh
Inventor
清水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0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0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20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20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1Cam mechanisms
    • B65H2403/512Cam mechanisms involving radial plate 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1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involving controlled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1Angle
    • B65H2511/212Rotary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具有由解除马达(M4)的驱动可旋转的凸轮(23)、随着凸轮(23)的旋转可移动的接触、分离杠杆(24)、检测凸轮旋转位置的遮光板(25)和检测凸轮位置的传感器(S7),基于遮光板和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操作,对解除马达(M4)的旋转进行控制的CPU电路部。在即使控制解除马达(M4),使其旋转,而遮光板和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状态也不发生变化时,CPU电路部控制解除马达(M4)的旋转,使得凸轮向反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 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凸轮构件输送薄片的薄片输送装置,其中凸轮用于例如使辊对中其中的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接触、分离,本发明还涉及对于由该薄片输送装置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进行读取操作的图像读取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随着凸轮构件的旋转,使动作构件动作用的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扫描读取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具有将原稿送入到读取位置处的原稿输送装置(薄片输送装置),其中“扫描读取功能”是指通过将原稿输入到读取玻璃处,使其通过读取位置时,使原稿(薄片)的图像停止在读取位置处,由读取部进行读取的功能。
具有扫描读取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是一种对原稿输送装置所输送的原稿进行读取的装置。由此,在输送过程中,当原稿产生图案不均时,输出的图像也会产生图像不均,这是由于原稿前端突入到设置在原稿输送装置上的辊对中或者原稿后端脱离而所产生的冲击使得原稿输送速度不均而产生的。特别是在原稿后端从辊对脱离时,由辊对施加在原稿后端的抵押力(对后端的夹持力)被快速解除,因此容易产生图像不均现象。在原稿为薄纸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图像不均现象。
作为其解决方案,已知在原稿后端从辊对脱离之前,解除辊对间对原稿的夹持力。在该情况下,如果快速解除夹持压力,图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不均匀现象,因此必须慢慢地减弱夹持压力。因此,已经考虑过这样的方案,通过形成有解除辊对压接用倾斜部的凸轮,并由驱动马达慢慢地使凸轮旋转,慢慢使辊对互相压接和解除辊对的压接。
在这种结构中,具有倾斜部凸轮的形状必须满足以下主要条件。(1)在辊对开始夹持原稿时可切实可靠地输送原稿、(2)在读取原稿时,使辊对以这样的输送力进行夹持,由该力不会产生由原稿输送速度不均引起的图像不均现象、(3)在原稿脱离辊对时,辊对不会在原稿上施加夹持压力。
由此,凸轮形状大部分必须是相对于驱动马达负荷,变动较大的形状。
可是在上述结构中,为使输送的原稿同步地与辊对发生分离,必须使凸轮旋转。因此,需要预先将凸轮置于预定旋转角度的位置处。即,例如在刚接通电源后,或者处理完原稿阻塞后等时候,凸轮也能够停止在任何旋转位置处。因此需要实施使凸轮移动的初期动作,以使其位于预定旋转角度位置或可快速移动到预定旋转角度位置处。于是,在输送原稿时,与输送原稿同步地使凸轮从预定旋转角度位置开始旋转。在原稿输送过程中(通常操作时),辊对的分离动作和加压动作是由凸轮实施的。因此,通过设定驱动马达,使凸轮获得从预定旋转角度位置处旋转所需的旋转力矩,可平稳地实施旋转。
但是,在待机(准备(standby)时)等时候,在实施使凸轮移动到预定旋转位置处的初期操作时,使凸轮从现在位置不明确的状态开始旋转。由此,从停止状态使凸轮开始旋转所需的旋转力矩负荷的大小是未知的。因此,例如在凸轮处于旋转力矩负荷最大的旋转角度位置处的状态下,在启动驱动马达时,驱动马达的旋转力矩将不足,驱动马达可能会失调。如果驱动马达失调,将产生初期错误,原稿输送装置将停止。此外,还存在不能从这种马达失调状态恢复的问题。
作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知一种这样的薄片输送装置(例如参照现有技术特开昭62-127270号公报(图4、图5)),其中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凸轮旋转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在凸轮产生最大负荷的附近位置处降低马达的旋转速度,以较高的旋转力矩使凸轮旋转。此时,由于必须设置多个检测凸轮旋转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因此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还已知这样的方案,通过利用马达的特性,在对马达施加较大负载的马达初期启动时间,以1-2相励磁的数百脉冲进行启动,使马达的旋转速度为最终的一半,增大产生力矩,此后切换为2相励磁(例如参照特开昭59-43766号公报(第8栏第11行第9栏第4行)。此时,存在控制复杂的问题
即,在凸轮构件驱动装置中,从负载变动较大的凸轮的负载最大的旋转角度位置处使驱动马达开始旋转时,由于驱动马达的力矩不足,驱动马达失调,并产生初期错误而停止。因此,在现有凸轮构件驱动装置中,在马达启动加速时需要过大的电力或者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或者,由于有多个检测凸轮旋转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过大电力以及复杂控制,便可以实施初期启动的凸轮构件驱动装置以及薄片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薄片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成本降低的图像读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薄片输送装置具有:通过夹持薄片并使薄片旋转来输送薄片的输送旋转体对、可旋转的凸轮构件、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与所述凸轮构件相接触,并随着所述凸轮构件旋转,使所述输送旋转体对中一输送旋转体与另一方输送旋转体产生接触分离动作的动作构件、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检测部分、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反转。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薄片图像用的读取传感器、夹持薄片并使薄片旋转,以将薄片输送到所述读取传感器处的输送旋转体对、可旋转的凸轮构件、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与所述凸轮构件相接触,并随着所述凸轮构件旋转,使所述输送旋转体对中一方输送旋转体与另一方输送旋转体产生接触分离动作的动作构件、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的检测部分、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反转。
另外,本发明的凸轮构件驱动装置具有:凸轮构件、与所述凸轮构件接触并随着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而移动的单元、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检测部分、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反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原稿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略正视截面图,其中原稿输送装置为本发明薄片输送装置一个的实施形式。
图2是原稿输送装置简略正视截面图,其中原稿输送装置为本发明薄片输送装置一个的实施形式。
图3为图2原稿输送装置的硬方框图。
图4(a)为使凸轮旋转的驱动马达的图。
图4(b)为凸轮中导引滚动辊与第1导引辊处于压接状态的图。
图4(c)为导引滚动辊处于从第1导引辊分离状态的图。
图4(d)为显示遮光板与传感器配置关系的图。
图5为显示凸轮、遮光板于传感器配置关系的图。
图6为显示凸轮和负载状态与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输出状态的图。
图7为说明导引滚动辊与第1导引辊压接动作用的流程图。
图8为说明导引滚动辊从第1导引辊离开动作用的流程图。
图9为说明初始动作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原稿输送装置的实施形式、以及具有该原稿输送装置的复印机进行说明。在说明本发明实施形式时所用数值为参考数值,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首先对复印机进行说明。此后对原稿输送装置进行说明。
(复印机)
图1示出了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40的简略结构。
图像处理装置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复印机40具有复印机主体50以及设置在复印机主体50上部处、作为薄片输送装置一个实例的原稿输送装置1。复印机主体50具有印刷部70以及设置在该印刷部70上部处、作为图像读取装置一个实例的读取部60。
作为薄片输送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1在复印机主体50的上部处可对于书压板52自由地开合。在原稿输送装置1的上方配置有装载盘2。在该装载盘2中例如可由用户装载形成有图像的原稿D。于是,原稿输送装置1从装载在装载盘2中原稿D的最上面的原稿,依次每次分离1张,输送至位于读取部60的读取位置53处的扫描读取压板玻璃(压板)51处。于是,原稿输送装置1使该原稿通过读取位置53,在读取部60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后,将原稿排出并装载到排纸盘3中。
复印机主体50的读取部60对原稿D上记录的图像信息实施光学读取操作,通过光电转换,作为图像数据输入。读取部60具有扫描读取压板51、书压板52、扫描单元63、反射镜64、65、透镜66、图像传感器67等。扫描单元63具有灯61和反射镜62,并且可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读取部60中,在使用原稿输送装置1对原稿进行扫描读取操作时,使扫描单元63停止在读取位置53处。由此,由原稿输送装置1而通过扫描读取压板51的原稿的图像由扫描单元63实施读取操作。在读取部60处,也可以不使用原稿输送装置1,一边移动扫描单元63,一边对用户载置于书压板52上的本、杂志、原稿等的图像进行读取。
打印部70由公知的静电潜像画像形成方法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薄片上形成图像。作为薄片的具体实例,可举出普通纸、作为普通纸代用品的树脂制成的薄膜、厚纸、信封、明信片等。
打印部70在其侧部具有叠置薄片P的上部纸盒71、下部纸盒73、手动引导部75和薄片面板78。
上部纸盒71的结构构成为:其中层叠的薄片由分离爪和给送辊72的作用,每次仅分离1张,并送至阻力辊对77。下部纸盒73的结构构成同样为:其中层叠的薄片由分离爪和给送辊74的作用,每次仅分离1张,并送至阻力辊对77。手动引导部75的结构构成为:用户提供的薄片每次仅分离出1张,由辊76送至阻力辊对77。薄片面板78具有由马达等驱动、可升降的中板78a。其结构构成为:中板78a上的薄片由给送辊79和分离爪的作用,每次仅分离出1张,送至输送辊对80后,由输送辊对80送至阻力辊对77。因此,从上部纸盒71、下部纸盒73、手动引导部75和薄片面板78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将薄片送至阻力辊对77。
另一方面,感光鼓81的表面由一次带电器82使其均匀带电,在表面均匀带电的感光鼓81的表面上,由光学单元83对其照射图像光(图像信息)。由此,在感光鼓8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此后,在感光鼓81的表面上,由显影器84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调色剂图像。
阻力辊对77将薄片送至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81和转印带电器85之间。转印带电器85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薄片上。分离带电器86从感光鼓81分离出薄片。清洁器87将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81表面上的调色剂除去。
所述的感光鼓81、一次带电器82、光学元件83、显影器84等构成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实例的图像形成部98。
输送带88将已经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从感光鼓81输送至定影装置89处。定影装置89对薄片加热和加压,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输送辊90输送其上已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薄片。转向器91将薄片引导至排出辊92处。分选器93具有非分选盘94、分选针盘95、非分选盘排出辊%和分选针盘排出辊97。非分选盘94和分选针盘95通过升降对每1层薄片进行区分。此外,有时也可以安装排出盘,以代替分选器93。
此外,在薄片的两个表面上复制图像时,或者在其一个表面上进行多次复制时,已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薄片由转向器91引导至输送辊101处。在对两个表面进行复制时,薄片经过带102、104、路径106、排出辊105,排出到中间盘100中。半月辊109、110将中间盘100上的薄片输送至分离辊对111中。于是,输送辊113、114和115将薄片输送至阻力辊对77处。
(原稿输送装置)
图2是作为薄片输送装置一个实例的原稿输送装置的正面简图。原稿输送装置1的结构可将已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例如原稿)一张一张地自动提供给读取部60。原稿输送装置1的结构也可以是由手动方式将原稿一张一张地提供给读取部60。
原稿输送装置1具有单面读取模式和双面读取模式,其中单面读取模式是在对单面上已形成图像信息的原稿进行输送时,对该图像信息进行读取的模式,双面读取模式是在对两个表面均已形成图像信息的原稿进行输送时,对该图像信息进行读取的模式。以下将沿着原稿的流向对各读取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原稿输送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同时对单面读取模式时单面原稿的流向进行说明。
原稿输送装置1具有由用户装载原稿的装载盘2。输送辊4将装载盘2上装载的原稿束引入到分离部16处。构成分离部16的给送辊5和摩擦分离衬垫6将最上位的原稿从其它原稿分离,一张一张地将其输送至第1阻力辊7a、7b处。
第1阻力辊7a、7b在原稿前端到达时停止,阻挡住原稿前端。由于给送辊5继续对原稿进行输送,因此原稿前端被挤压在第1阻力辊7a、7b的间隙处,原稿弯曲。弯曲的原稿在斜向前进时,可被矫正为正直状态。此后,原稿由第1阻力辊7a、7b的旋转,被输送至如下所述的原稿输送部17处。
在原稿输送装置1的原稿输送部17处,由原稿给纸部15输送的原稿由第2阻力辊对8、第1引导辊9、引导滚动辊10、压纸辊轴11,以预定速度输送至扫描读取压板51上。此外,在原稿前端到达第1引导辊9和引导滚动辊10之前,如图3、4所示,解除马达(马达)M4开始旋转。由该旋转操作,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上。此时,在扫描读取压板51上读取位置53的下方位置处,作为曝光装置的扫描单元63(参照图1)停止。在原稿前端到达压纸辊轴11处后,扫描单元63开始曝光操作(读取操作)。在实施该曝光操作的最中期时,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的操作是在原稿后端通过第1引导辊9和引导滚动辊10之前,由驱动马达M4的驱动慢慢进行的。原稿前端通过第2引导辊12时,原稿的输送由第2引导辊12实施。
第1引导辊9和引导滚动辊10构成输送旋转体对。
在原稿输送装置1的原稿排纸部18处,在位于读取位置53处的扫描单元63实施曝光操作期间,排出反转辊13b与排出反转辊13a分离。当原稿后端通过读取位置53,完成对读取部60的图像读取操作时,通过接通图中未示出的螺线管,一边将原稿夹在排出反转辊13a与排出反转辊13b中,一边使其旋转,以原稿处于里面的状态下将原稿排出到排纸盘3上。
在图2中,尺寸传感器S1的结构可对原稿的前端和后端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原稿分离的同时,与后述CPU电路部分1000一起对原稿的尺寸进行计量。阻力传感器S2的结构可对原稿前端进行检测。读取传感器S3的结构可检测原稿前端,并读出复印机主体50的读取部60处的读取信号。排纸传感器S4的结构可检测原稿的前端和后端。
以下对两面读取模式时两面原稿的流向进行说明。
首先,由原稿给纸部15将装载在装载盘2上的原稿提供给分离部16处。于是在分离部16处,原稿被一张一张地分离,此后,输送至原稿输送部17处。原稿输送部17与读取单面原稿时一样,以预定速度将其输送到扫描读取压板51上。此时,在读取位置53下方作为曝光装置的扫描单元63停止操作。扫描单元63对原稿其中1个表面实施曝光操作(读取操作)。此时也实施引导滚动辊10和第1引导辊9分离的分离操作。
在原稿后端通过排纸传感器S4下游侧Y字形通路19后,排出反转辊对13a、13b在停止旋转后,立刻开始反转。由此,在位于与原稿排出方向相反方向的、原稿输送部17的反转辊14和第2阻力辊9处,原稿被转向输送。由此,原稿的内外表面发生反转。第2阻力辊对8在原稿前端到达时停止旋转,原稿前端被阻挡。排出反转辊13a、13b对原稿继续输送。因此,原稿弯曲,在斜向前进时,其可被矫正为正直状态。此后,原稿由第2阻力辊8输送至原稿输送部17处。此外,在该期间,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处。
与读取第1表面的表面图像时一样,原稿输送部17由扫描单元63对作为第2表面的内表面实施曝光操作(读取操作)。此后,原稿输送部17将原稿输送至原稿排纸部18处。此时也实施引导滚动辊10和第1引导辊9分离的分离操作。
在对作为第2表面的内表面进行读取操作后,原稿排纸部18临时地将原稿直接排出。此时,本实施形式的原稿输送装置1的结构可将原稿以面朝上的状态(作为第1表面的表面朝向装置上方的状态)排出。因此,按照页码顺序装载在装载盘2上的原稿可以与该页码顺序相反的顺序装载在排纸盘3上。因此需要原稿排纸部18将原稿再一次转向输送,并再次反转。
因此,原稿排纸部18在原稿后端通过排纸传感器S4下游侧的Y字形通路19后,使排出反转辊13a、13b反转。由此,原稿被转向输送,并再一次输送至原稿输送部17处。此外,在该期间,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处。此时,在原稿输送部17处,原稿仅在里面输送,因此,第2阻力辊8不对原稿实施斜向补正。
通过原稿输送部17的原稿被再次输送至原稿排纸部18处。于是,原稿一边被排出反转辊13a、13b夹着,一边以处于里面的状态排出到排纸盘3上。由此,原稿以作为第1表面的表面朝下的面朝下状态,按照页码顺序装载在排纸盘3上。
(原稿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3为原稿输送装置1的控制方框图。作为控制单元一个实例的CPU电路部1000具有控制整个自动原稿给送装置的CPU1001。CPU电路部1000还具有ROM1002、RAM1003。在ROM1002处,存储了控制整个自动原稿给送装置的程序。RAM1003是暂时保存控制数据的区域,并且作为随着控制而进行的演算操作的区域使用。外部I/F1005是CPU电路1000与读取部60的图像读取单元控制部1006进行通信的接口。在CPU电路1000处,连接着控制复印机主体50的主体CPU电路1007。在主体CPU电路1007处连接着显示部27。显示部27设置在复印机主体50的上部处。在该显示部27处,具有控制、指示原稿输送装置1、复印机主体50、分选器93等的未示出的触摸面板,显示操作状态和异常状态的未示出的显示器等。CPU电路1000组装在原稿输送装置1中,主体CPU电路1007组装在复印机主体50中。但也可以将CPU电路1000与主体CPU电路1007一体化形成,并将其组装在原稿输送装置1和复印机主体50的任何一个中。
分离给纸马达M1、读取马达M2、排纸反转马达M3、解除马达M4、电磁离合器CL1、尺寸传感器S1、阻力传感器S2、读取传感器S3、排纸传感器S4、原稿判定传感器S5、原稿尺寸判定传感器S6以及检测引导滚动辊10和第1引导辊9是否处于压接状态的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均受CPU电路1000控制。在此,分离给纸马达M1分离原稿,并用于将原稿输送至第2阻力辊对8处。此外,读取马达M2用于驱动原稿输送部17的第2阻力辊对8、第1引导辊9、引导滚动辊10、压纸辊轴11和第2引导辊12。此外,排纸反转马达M3用于驱动原稿排出操作和双面读取模式时的反转辊14。解除马达M4用于使引导滚动辊10和第1引导辊9接触和分离。于是自动原稿给送装置1受CPU电路1000控制,使各部分实施操作,对原稿进行输送。
(引导滚动辊10的分离结构及其操作说明)
以下对用于使引导滚动辊10相对于第1引导辊9压接或分离的结构及其操作进行说明。为使引导滚动辊10相对于第1引导辊9压接或分离,设置凸轮构件驱动装置26。图4(a)到图4(d)为凸轮构件驱动装置26的结构图。图5显示了凸轮构件的凸轮形状和负荷状态与凸轮位置传感器S7的输出状态。图6显示了凸轮和负荷状态与凸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状态。
在图4(a)中,解除马达M4受CPU电路1000控制旋转,使得齿轮20、21旋转。如图4(a)到图4(d)所示,齿轮21的轴22以及作为凸轮构件一个实例的凸轮23和作为板构件的遮光板25连动。在轴22旋转使得凸轮23旋转时,与其外周接触的L字形状的杠杆24旋转。杠杆24是与凸轮23相接触,并随着凸轮23旋转而发生移动的构件。作为该操作构件的一个实例,由杠杆24和凸轮23的位置,使得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压接或分离。遮光板25和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构成检测部。
杠杆24由自身的重量或未示出的弹簧与凸轮23的外周经常接触。在凸轮23的外周,形成有曲率半径不同的2个圆弧部23a、23b,以及将两个圆弧部23a、23b两端彼此相连的2个直线部23c、23d。其整体几乎形成为三角形。如图5所示,凸轮23的圆弧部23a的曲率半径为R2,圆弧部23b的曲率半径为R1。其关系为R2<R1。作为凸轮构件,也可以为这样的凸轮,其形成有与凸轮23外周形状相同的沟。在该情况下,杠杆与沟结合在一起。
图4(b)表示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处于压接的状态。杠杆24由凸轮23支持并向上,由此,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压接。图4(c)表示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处于分离的状态。杠杆24随着凸轮23向下,由此,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分离。
遮光板25由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检测其位置。由此,该遮光板25用于检测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是处于压接状态,还是与第1引导辊9分离。
下面,以图5中凸轮23的0度位置基准,对随着凸轮23的旋转的其它构件的操作进行说明。凸轮23由解除马达M4驱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从0度至约90度的位置处,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处于分离状态(参照图4(c))。当凸轮23处于约90度至不足约180的范围内时,引导滚动辊10开始慢慢地与第1引导辊9压接。凸轮23处于约180度到不足约270度的范围内时,引导滚动辊10处于与第1引导辊9完全压接的状态(参照图4(b))。凸轮23处于约270度到不足约360度(0度)的范围内时,引导滚动辊10开始慢慢地与第1引导辊9分离。
在与凸轮23连动的遮光板25处于约45度的位置处时,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被遮光板25遮光。由此,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检测到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分离。在遮光板25处于约225度的位置处时,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处于透过状态,检测到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压接。解除马达M4在凸轮23从约90度的位置处旋转至约180度的位置处时,慢慢地承受负荷,在凸轮23旋转至约180度的位置处时,受到最大负荷。解除马达M4采用自启动驱动方式。因此,解除马达M4慢慢地启动,使得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慢慢地从压接状态变为分离状态。由此,可抑制曝光操作中原稿图像不均匀。解除马达M4的旋转速度呈直线变化,但如果可抑制原稿图像不均,也可以使其呈阶段性变化。
(引导滚动辊10向第1引导辊9压接操作的说明、以及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操作的说明)
图7、图8所示的方框图用于说明在单面读取模式中,自动原稿给送装置1输送原稿时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压接、分离的操作。
使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上的驱动源仅为解除马达M4,但输送的原稿尺寸是各种各样的。因此,CPU1001可同时对多种任务进行管理。作为指令中控制的顺序,加压操作、分离操作可按照对于1次曝光操作实施1次的方式反复实施。
在双面读取操作时,引导滚动辊10对于第1引导辊9的加压动作、分离操作相对于1次曝光操作实施1次,但驱动解除马达M4的位置与单面读取操作时一样。但是,检测原稿的尖端、后端的传感器使用排纸传感器S4。
基于图2到图7,对CPU电路部1000控制引导滚动辊10对第1引导辊9的压接动作进行说明。用户将原稿固定在装载盘2中,并按压“开始复印键”时,CPU电路部1000控制分离给纸马达M1,使给送辊5旋转。原稿由给送辊5和摩擦分离衬垫6一张一张地分离,输送至第1阻力辊7a、7b处。CPU电路部1000判定输送的原稿是否处于接通阻力传感器S2的状态(S101)。CPU电路部1000在阻力传感器S2处判定由原稿前端接通后,控制第2阻力辊对8旋转。CPU电路部1000在以预定量输送原稿时,使解除马达M4正向旋转。由此,使如图5所示,位于约67.5度处的凸轮23正向旋转(S102)。凸轮23开始正向旋转,到旋转至约180度的位置处期间,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上。此外,CPU电路部1000从引导滚动辊10压接在第1引导辊9开始,使解除马达M4开始正向旋转,以使原稿前端进入到引导滚动辊10和第1引导辊9的间隙中。
此外,在遮光板25到达约225度的位置处,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处于接通(ON)状态时(处于透过状态时)(S103),CPU电路部1000控制解除马达M4,使凸轮23旋转,剩余约22.5度(S105)。由此,凸轮23停止在约247.5度的位置处(S106)。在该状态下,引导滚动辊10由凸轮23附加在第1引导辊9上。
但是,在S102、S103中,即使在CPU电路部1000控制解除马达M4启动后,经过预定时间,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仍处于接通(ON)状态时(S104),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S107)。此外,CPU电路部1000通过主体CPU电路部1007,在作为报告单元实例的显示部27(参照图3)上进行错误显示(S108),以异常情况结束(S109)。
基于图2到图6、图8,对CPU电路部1000控制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的操作进行说明。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的操作必须在图像读取过程中实施。
首先,在原稿后端通过作为薄片检测传感器的尺寸传感器S1(OFF)后(S201),在以预定量输送的时刻,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正向旋转。由此,凸轮23从如图5所示的约247.5度的位置开始正向旋转(S202)。凸轮23在旋转至约270度到约360度的范围中时,引导滚动辊10慢慢地从第1引导辊9分离。由此,凸轮23在约360度(0度)的位置处,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完全分离。CPU电路部1000在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完全分离后,为使原稿前端通过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开始使解除马达M4正向旋转。
当凸轮23到达约45度的位置处时,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由遮光板25处于OFF状态(处于遮光状态)(S203),CPU电路部1000控制解除马达M4,使凸轮23旋转,剩余约22.5度(S205)。由此,凸轮23停止在约67.5度的位置处(S206)。在该状态下,引导滚动辊10由凸轮23保持在与第1引导辊9分离的状态。
但是,在S202、S203中,即使在CPU电路部1000控制解除马达M4启动后,经过预定时间,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仍处于OFF状态时(S204),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S207)。CPU电路部1000在显示部(参照图3)上进行错误显示(S208),以异常情况结束(S212)。
如果由凸轮23使引导滚动辊10从第1引导辊9分离的操作正常,则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S206)。CPU电路部1000对刚刚输送来的原稿判定是否为最终原稿(S209)。CPU电路部1000在传感器S1、S2和S3未检测到此后的原稿时,或者由未示出的传感器检测到装载盘2上无装载的原稿时,则判定刚刚输送来的原稿为最终原稿。CPU电路部1000在判定不为最终原稿时,对以后的原稿进行再次反复实施加压操作,分离操作。另一方面,CPU电路部1000在判定为最终原稿时,待最终原稿排出完毕(S210),实施后述的凸轮操作的起始操作(S300),结束。
(起始操作说明)
基于图2到图6、图9,对起始操作(初期操作)进行说明。图9方框图显示了起始操作的指令。
所谓起始操作指的是使凸轮23在约67.5度的位置处待机的操作,该位置为图5所示预定旋转位置的一个实例。本实施形式的原稿输送装置1仅具有1个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因此,例如在电源接通(ON)时和在原稿阻塞处理后等,凸轮23的位置改变时,不能检测出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是处于加压状态,还是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处于分离状态。因此,本实施形式的原稿输送装置1在工作完成时,电源处于ON状态时或者在阻塞处理后,在自动原稿给送装置1的外盖封闭时需要进行起始动作。
CPU电路部1000在工作完成时,电源处于ON状态时或者在阻塞处理后,在自动原稿给送装置1的外盖封闭时,使解除马达M4正向旋转(S301)。由此,CPU电路部1000判定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是否可检测到使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处于OFF状态的遮光板25的OFF边缘25a。此外,作为以预定时间进行判定的代替方法,也可以用预定脉冲进行限定。
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检测到遮光板25的OFF边缘25a时,CPU电路1000使解除马达M4旋转,使遮光板旋转至约剩余22.5度的位置处(S303)。于是,CPU电路1000在遮光板5处于约67.5度的位置处时,使解除马达M4停止(S304),起始操作正常地完成。
在遮光板25的OFF边缘25a经过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后,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仍然检测不到其存在的情况下(S305),CPU电路1000在凸轮23处于图6所示约160度到约180度附近处,解除马达M4自启动加速时,判定其失调,使解除马达M4停止(S306)。
此后,CPU电路部1000为使解除马达M4向负荷小的方向旋转,使其反转(S307)。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反转(S307)。由此,CPU电路1000判定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是否可检测到使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处于ON状态的遮光板25的ON边缘25b(S308)。由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可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检测到遮光板25的ON边缘25b时,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相反,当由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不能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检测到遮光板25的ON边缘25b时(S313),CPU电路部1000判定解除马达M4在凸轮23负荷以外,不能被驱动。于是,CPU电路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旋转(S315),而且通过主体CPU电路部1007,在显示部27处进行错误显示(S316),以异常情况结束。
在S307中,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反转。于是,当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检测到遮光板25的ON边缘的25b时,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正常地停止(S308)。此后,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再次正向旋转(S309)。于是,CPU电路1000再次判定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是否可检测到遮光板25的OFF边缘的25a。在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可检测到遮光板25的OFF边缘的25a时,CPU电路部1000使凸轮23旋转至约剩余22.5度的位置处(S311)。于是,CPU电路部1000在凸轮23处于约67.5度的位置处时使解除马达M4停止,使起始操作正常结束(S312)。
相反,当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S7在预定时间(预定脉冲)内不能检测到遮光板25的OFF边缘的25a时(S313),CPU电路部1000使解除马达M4停止(S315),进行错误显示(S316),并以异常结束。
在本实施形式中,以脉冲马达为例,对解除马达M4以预定时间和预定脉冲使引导滚动辊10与第1引导辊9进行压接、分离和起始操作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在使用DC马达作为解除马达时,通过由预定时间进行控制,也可以实施同样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对通过由凸轮位置检测传感器判定遮光板25是否对光进行遮断,来检测凸轮23位置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这样的传感器,将遮光板制成圆形并设置反射板,通过检测该反射板的反射光来检测凸轮23的位置。
本实施形式的读取部60具有原稿输送装置1,其无需过大的电力以及复杂的控制,便可以实施初期操作。因此,可使读取部60结构简单,并降低成本。
此外,本实施形式的原稿输送装置1,例如在具有较大变动负荷的凸轮构件的最大负荷部分处停止时,即使经过预定时间或预定脉冲驱动,检测单元仍然不反应的情况下,在实施先反转驱动,再进行正向驱动的操作,因此,可不发生错误地、可靠地实施初期操作。

Claims (14)

1、一种薄片输送装置,具有:
通过夹持薄片进行旋转来输送薄片的输送旋转体对、
可旋转的凸轮构件、
用于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
与所述凸轮构件相接触,并进行动作,以便随着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使所述输送旋转体对中一方输送旋转体与另一方输送旋转体产生接触分离的动作构件、
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检测部分、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
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反转。
2、如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中: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实施用于使所述凸轮构件处于预定的旋转位置处的初始操作,
在实施所述的初始操作时,所述控制单元这样进行控制,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区动,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马达反转,此后,使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使所述凸轮构件位于所述预定的旋转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并且经过预定时间后,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马达为脉冲马达,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脉冲马达以预定的脉冲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马达为DC马达或脉冲马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有报告异常状态的报告单元,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未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此后,即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仍未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报告单元报告异常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分具有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位置的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凸轮构件一体旋转,用于使所述传感器处于ON/OFF状态的板构件,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传感器也不发生ON/OFFFF状态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驱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构件具有曲率半径不同的两个圆弧部和连接所述两个圆弧部的两端彼此之间的2个直线部,
所述动作构件为倾斜杠杆,其由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而可倾斜。
10、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
读取薄片图像用的读取传感器、
通过夹持薄片进行旋转来将薄片输送到所述读取传感器处的输送旋转体对、
可旋转的凸轮构件、
用于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
与所述凸轮构件相接触,并进行动作,以便随着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使所述输送旋转体对中一方输送旋转体与另一方输送旋转体产生接触分离的动作构件、
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检测部分、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
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反转。
11、如权利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具有在所述读取传感器下游侧设置的薄片输送单元,
所述读取传感器可对由所述输送旋转体对和所述薄片输送单元两者输送的薄片的图像进行读取操作,
为了在薄片后端通过所述输送旋转体对之前由所述动作构件使所述旋转体对分离,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
13、一种凸轮构件驱动装置,具有:
凸轮构件、
与所述凸轮构件接触并随着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而移动的构件、
用于使凸轮构件旋转的可正反转的马达、
检测所述凸轮构件旋转用的检测部分、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单元,
其中即使为使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使所述马达正向旋转,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所述凸轮构件反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分检测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位置,
即使为使处于停止状态的所述凸轮构件旋转而所述马达进行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检测部分也不能检测到所述凸轮构件的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使其进行反转驱动。
CNB2004100880900A 2003-05-02 2004-04-29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20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27467 2003-05-02
JP127467/2003 2003-05-02
JP2003127467A JP4307144B2 (ja) 2003-05-02 2003-05-02 画像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0659A CN1600659A (zh) 2005-03-30
CN1312020C true CN1312020C (zh) 2007-04-25

Family

ID=3350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0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2020C (zh) 2003-05-02 2004-04-29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20718B2 (zh)
JP (1) JP4307144B2 (zh)
CN (1) CN13120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4164C (zh) * 2005-04-27 2009-04-01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7455295B2 (en) * 2005-08-08 2008-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ip pressure
JP5164471B2 (ja) * 2006-09-27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4893252B2 (ja) * 2006-11-14 2012-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913999B2 (en) * 2008-06-12 2011-03-29 Xerox Corporation Resilient belt sheet compiler with mixed sheet length mode
US8123211B2 (en) * 2008-07-10 2012-02-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ickup roller lifting and lowering mechanism in paper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pickup roller lifting and lowering mechanism
US8146917B2 (en) * 2008-10-09 2012-04-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veying device with roller separating unit
CN102085968A (zh) * 2009-12-04 2011-06-08 株式会社东芝 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供纸方法
JP2011191572A (ja) * 2010-03-15 2011-09-29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3984B2 (ja) * 2010-05-10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の設置方法
JP5111562B2 (ja) * 2010-05-31 2013-01-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ム駆動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ベルト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157146B2 (ja) * 2012-03-29 2017-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053317B2 (en) * 2016-08-08 2018-08-21 Ricoh Company, Ltd. Contact-and-separation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act-and-separation metho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124A (ja) * 1998-01-07 1999-07-27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5533A (en) * 1982-07-22 1987-06-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image data overlap removal
JPS5943766A (ja) 1982-08-31 1984-03-10 Ricoh Co Ltd 記録紙搬送装置
AU575786B2 (en) * 1982-10-04 1988-08-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JPS6052156A (ja) * 1983-09-01 1985-03-2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S6241067A (ja) * 1985-08-20 1987-02-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S62127270A (ja) 1985-11-28 1987-06-09 Canon Inc 制御機器
US5016031A (en) * 1988-04-04 1991-05-14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Film winding/rewinding apparatus
JP2740804B2 (ja) * 1990-02-09 1998-04-15 ストラパック株式会社 梱包機における空梱包バンドの除去方法
US5947465A (en) * 1995-12-20 1999-09-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supply device having a drive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69838014T2 (de) * 1997-07-28 2008-03-13 Ricoh Co., Ltd. Bilderzeugungsgerät zum selektiven Betrieb einer von mehreren Entwicklungseinheiten
US6279219B1 (en) * 1998-09-24 2001-08-28 Takahiro Engineering Works Ltd. Roller turret including rollers mounted on support portions of roller shafts, which are eccentric with respect to stud portions fixed in holes in turret bod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oller turret
US6629502B2 (en) * 2000-09-14 2003-10-07 Daifuku Co., Ltd. Conveyance system
TW507492B (en) * 2000-11-24 2002-10-21 Mirae Corpration Feeder for surface mounting device
JP2003034450A (ja) 2001-07-18 2003-02-07 Canon Inc シート供給装置と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165765B2 (en) * 2002-06-07 2007-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9124A (ja) * 1998-01-07 1999-07-27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20718B2 (en) 2008-09-02
US20040252354A1 (en) 2004-12-16
JP4307144B2 (ja) 2009-08-05
CN1600659A (zh) 2005-03-30
JP2004331285A (ja) 200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2020C (zh) 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凸轮构件驱动装置
JP20010723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6195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758035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7412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106920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EP0428147B1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21826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38262A (ja) シート後処理制御装置
JPS5810754A (ja) 両面像形成装置
JP30367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720487B2 (ja) 記録装置のフルスタック制御装置
JPH04350063A (ja) 複写機のソーター制御装置
JPH0256371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318213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9272649A (ja) 用紙仕分装置
JP3045986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H091603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026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84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1158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用紙搬送速度制御方法
JPH041757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81868A (ja) 記録装置のフルスタック制御装置
JP20170267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綴じ処理ユニット
JPH092652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