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245C -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245C
CN1310245C CNB031060420A CN03106042A CN1310245C CN 1310245 C CN1310245 C CN 1310245C CN B031060420 A CNB031060420 A CN B031060420A CN 03106042 A CN03106042 A CN 03106042A CN 1310245 C CN1310245 C CN 13102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sd
sector
dish
t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60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724A (zh
Inventor
前田宗泰
铃木忠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5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2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2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9Zoned data area, e.g. having different data structures or formats for the user data within data layer, 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ZCLV], 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ZCAV], carriers with RAM and ROM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125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for mixed data, i.e.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13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for discrete information, i.e. where each information unit is stored in a distinct discrete location, e.g. digital information formats within a data block or sect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992Circuits for stereophonic or quadraphonic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11B2020/10592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ultichannel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83Optical discs wherein two standards are used on a single disc, e.g. one DVD section and one CD s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与DVD等特定物理格式一致的记录介质被设计来实现在音频数据记录和重放中的优良声音品质、数据的公用适用性、提高装置的可交换性。在此记录介质中,表示记录不同于第一数据格式(DVD)的第二数据格式(DSD)数据存在的识别数据包括在记录于导入区的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中。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记录在与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一致的数据区中。而第二数据管理信息(TOC)记录在预定位置以管理重放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操作。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97117461.X,申请日:1997年7月4日,发明名称:记录介质和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定特定物理格式的盘记录介质,还涉及适合于重放这种记录介质的重现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各种记录介质和记录/重现装置实际上用于满足包括盘和磁带的改进型高密度记录介质的需要,并还满足由于音频、视频和计算机数据的多种数据用途的需要。
至于盘介质公知的有:CD(小型盘)型、CD-DA(CD数字音频)型、CD-G、CD-I、CD-WO、视频CD、CD-ROM等等。此外,称为高级CD公知的有:CD-DA数据区和CD-ROM数据区分别设置的类型。
此外,MD(小型盘)和MD数据也都扩大为磁光盘介质,该磁光盘介质适合于用户可方便地记录和重现音频或计算机数据。
除了上述以外,DVD(数字视频盘/数字通用盘)也提出作为涉及视频数据、音频数据、计算机数据等等的多介质盘。
在研制诸如DVD之类的的新颖介质系统中,需要去解决已经在实际使用中的现有的介质系统的问题和还需继承和扩展其优点。
在至今公知的各种传统系统中普通观察的许多问题中,某些例子如下:
首先对于数字音频数字记录/重现系统,在与包括44.1KHz抽样和16比特量化的当前的CD-DA标准比较中,各种较高比特和较高抽样数字音频记录/重现系统是根据实现介质的较大容量和其较高的传递率的最新趋势研制的。然而,它们的任一系统不能满足如下一代系统所需的条件。
在CD-DA标准中,例如,超过22KHz的频带由于采样率的限制而被滤掉,以致于起始包含在音频信号中的较高次谐波被加入数据,由此,音质因失去自然感觉而变得稍差。为此,用96KHz取样和24比特量化提出了改进的标准,但是,仍然不可能消除由较高次谐波的限制产生的音频变差。
公知的还有另一种CD-DA系统,其模拟音频信号由1比特ΔΣ调制A/D变换器变换成采样频率64fs/1比特(fs=44.1KHz)的信号。然而,为了在CD-DA中进行记录,这种64fs/1比特信号必须由数字滤波器通过十中抽一采样(下降采样)变成44.1KHz/16比特的数据。并且,在重现模式中,44.1KHz/16比特的数据由数字滤波器通过附加抽样返回到例如64fs/1比特,然后由1比特ΔΣ调制D/A返回到模拟音频信号。在该系统中,当数据通过期间经数字滤波器产生一些计算误差,因此使音质变差。
虽然种种封装式介质是用包括CD-DA的CD介质的多种改进而实现的,对于公用的数据的当前状态和其互换性仍被认为是不足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系统,和其特定的目的归在实现新颖记录介质中,该介质与例如包括在音频记录和重现中的优良音质、数据的公用性、和装置的互换性的DVD的特定物理格式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记录介质,其包括相对于物理格式的数据的物理格式管理信息被记录在引入区中,和特定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和用于管理这种数据的重现的第一数据管理信息根据物理格式管理信息被记录在数据区中。在这种记录介质中,表示不同于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记录数据的存在的识别数据包括在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中。并且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记录在与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一致的数据区中,另外,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预定位置上以管理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重现。
在上面的记录介质中,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包括:例如,第二数据格式的每单元数据的记录位置信息、附加信息、和部分重放的记录位置信息。
也在记录介质中,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包据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
若该数据区具有记录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和第一数据管理信息的一区域以及记录至少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另一区域,则识别数据包括在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中以表示记录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两者的数据。
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包括记录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区域的位置信息,并且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和用于管理这种数据的重现的第三数据管理信息被记录在用上面位置信息表示在数据区中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种适合于重放上面记录介质的重现装置,该装置包括:读出装置,它能执行从装载的记录介质读出信息的操作;判定装置,用于根据从装载的记录介质读出的物理格式管理信息,对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是否被记录作出一判定;重现控制装置,用于当该判定的结果表示记录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时起动读出装置来读出第二数据管理信息,然后捕获这样读出的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并根据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起动读出装置来读出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和第二格式解码装置,用于解码这样读出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
在上面的装置中,重现控制装置具有第一格式解码装置,用于当判定装置的输出表示记录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时根据由读出装置读出的第一数据管理信息启动读出装置来读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然后解码这样读出的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
而且,在该装置中,重现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三格式解码装置。当记录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在捕获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时,第三格式解码装置响应这种位置信息起动读出装置来读出第三数据管理信息,以管理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的重现,根据第三数据管理信息依次起动读出装置来读出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然后解码这样读出的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所进行的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上面的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A和1B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DVD结构的每一个的说明图;
图2表示在实施例的DVD中的扇区结构的说明图;
图3A和3B表示在实施例的DVD中卷空间的说明图;
图4表示在实施例的DVD中目录结构的说明图;
图5A到5C表示在实施例中层结构和磁迹路径的每一个的说明图;
图6A到6D表示在实施例中扇区格式的每一个的说明图;
图7表示在实施例中扇区格式的说明图;
图8A到8C表示在实施例中控制数据的说明图;
图9表示在实施例中控制数据的物理格式信息的说明图;
图10A到10C表示在实施例的DSD盘中TOC的说明图;
图11表示在实施例中TOC扇区0的说明图;
图12表示在实施例中TOC扇区1的说明图;
图13表示在实施例中TOC扇区2的说明图;
图14表示在实施例中TOC扇区3的说明图;
图15表示在实施例中TOC扇区4的说明图;
图16A到16C表示在实施例中DSD数据的说明图;
图17表示在实施例中具有单层的DSD盘的说明图;
图18A和18B表示在实施例中具有双层的DSD盘的每一个的说明图;
图19表示在实施例的DSD盘的数据扇区的说明图;
图20表示在实施例中2声道方式的数据扇区的说明图;
图21表示在实施例中6声道方式的数据扇区的说明图;
图22表示适用于DSD盘的实施例的重现装置的方框图;
图23表示适合于DSD和DVD盘的另一实施例的重现装置的方框图;
图24表示6声道音频的说明图;
图25表示在实施例中怎样记录6声道数据的说明图;
图26A和26B表示在实施例中怎样重现6声道数据的说明图;
图27表示实施例的具有单层的DSD/DVD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28A和28B表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双层DSD/DVD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29表示多扇区盘的图象的说明图;
图30表示在实施例的DSD/CDEX复合盘的目录结构的说明图;
图31表示适合于DSD/CDEX复合盘的实施例的重现装置的方框图;
图32表示实施例的具有单层的DSD/CDEX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33A和33B表示实施例的具有双层的DSD/CDEX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34表示实施例的具有单层的DSD/CDEX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35A和35B表示实施例的具有双层的DSD/CDEX复合盘的说明图;
图36表示适合于DSD和DVD盘的实施例的改进型重现装置的方框图;
图37表示适合于DSD/CDEX复合盘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改进的重现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将以下列次序予以描述。这些实施例表示根据DVD(数字视频盘/数字通用盘)系统中物理格式的一种新颖记录介质,和适合于重放这种记录介质的重现装置。
[1]DVD结构
[2]DVD扇区格式
[3]引入区域
(3-A)DVD控制数据
(3-B)DSD-TOC数据
(3-B-1)TOC结构
(3-B-2)TOC扇区0
(3-B-3)TOC扇区1
(3-B-4)TOC扇区2
(3-B-5)TOC扇区3
(3-B-6)TOC扇区4
[4]DSD
(4-A)DSD盘
(4-B)DSD数据
(4-B-1)DSD数据扇区
(4-B-2)2声道音频DSD数据扇区
(4-B-3)6声道音频DSD数据扇区
(4-C)DSD盘重现装置
(4-D)6声道数据记录/重现
[5]DSD/DVD复合盘
[6]DSD/CDEX复合盘
(6-A)CDEX
(6-B)DSD/CDEX复合盘的例子
(6-C)DSD/CDEX复合盘重现装置
[7]一些改型
[1]DVD结构
图1A和1B的每个图表示DVD的结构。DVD是用于多介质使用的盘形记录介质,DVD一种类型如图1A所示,上面和下面平面用作传送基片TS到记录层L,在层L上形成记录数据的凹痕,或另一种类型如图1B所示,第一记录层L1和第二记录层L2,每层具有经连接层2在其上形成记录数据的凹痕,和上面和下面平面用作传送基片TS到第一和第二记录层L1和L2。
图1A的类型具有仅仅一个记录层L,被称为单层盘,而图2A的类型具有两个记录层L1和L2,被称为双层记录盘。
单层盘和双层盘二者的适当尺寸是直径为12cm或8cm。
在每个盘上形成有三个区域,以从盘的内侧的这个次序,被称为引入区、数据区和引出区。
在引入端的起始位置最大直径规定为45.2mm,和在数据区的起始位置最大直径规定为48mm。
在具有地址(扇区号)的设置的这种DVD上记录数据,每个扇区由2064字节组成。(后面将对扇区格式予以详细地描述。)
图2是在典型的单层上以从其最里到最外的这次序形成引入区、数据区和引出区,。并在整个区域上形成一些扇区的带状展示图。
如图2所示,从概念上有物理扇区和逻辑扇区。物理扇区实际上从第一扇区进行编号的。也就是,用物理扇区号PSN表示时,在引入区的起始第一扇区可表示物理扇区号“000000h”。(在本说明书中任一数字值和h是以十六进制记数法的)。
通常在引入区中最后扇区的物理扇区号PSN设置为“02FFFFh”,和具有物理扇区号PSN的“030000h”的扇区是在数据区中的第一扇区。
每一个这种物理扇区号PSN起在盘上的绝对地址的作用。
同时,在逻辑扇区中,在数据区中的首位扇区,即具有物理扇区号PSN为“030000h”的扇区当作它的逻辑扇区号LSN为“000000h”的第一扇区。
引出区的起始是根据记录在数据区中的数据的数量进行位置上变化。在图2中,具有逻辑扇区号LSN为“L0”的扇区是在引出区中的第一扇区。
卷空间是用逻辑扇区号LSN表示的区域,即具有物理扇区号PSN为“030000h”的扇区以后的数据区扇区形成的。该卷空间如图3A这样形成。
在逻辑扇区中,保留(未确定的)这些编号0到15、21到31和66到255,和UDF(通用盘格式)桥式卷识别序列记录在扇区号16到20。
在第五扇区的这种UDF桥式卷识别序列中,描述了PVD(主卷描述符)、卷描述符集终结符、扩充区起始描述符、NSR描述符和扩充区结束描述符。
而且,在逻辑扇区中,主卷说明序列在扇区32到47中予以描述,保留卷空间说明序列在子序列扇区48-63中予以描述,和逻辑卷总序列在扇区64-65中予以描述。并且,扇区256用作第一固定点。
扇区257到(P-1)是处在ISO9660文件结构,而扇区(P)到(P+Q-1)处在UDF文件结构。从UDF桥式卷识别序列延伸到UDF文件结构的数据用作文件管理信息。实际数据和诸如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之类的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根据UDF或ISO9660被记录在从扇区(P+Q)到扇区(逻辑扇区号LSN=“L0-2”),该扇区是在位置上用两个扇区先于在引出区中的首位扇区。具有逻辑扇区号LSN为“L0-1”的扇区被用作第二固定点。
卷空间以上述方法使用,而记录视频、音频和计算机数据的封装介质都由文件数据结构和从UDF桥式卷识别序列延伸到UDF文件结构的文件管理信息重现。
目录结构例如图4所示的。
如上所述,DVD分类成两种,即单层盘和双层盘。此外,根据磁迹路径(用于重现的扫描路径),双层盘分类成两种:并行磁迹路径和反向磁迹路径。因此,DVD概括地分类成如图5A、5B和5C所示的三种物理类型。
图5A表示单层盘,它的磁迹路径PSK仅一种从盘最里的引入区向其最外的引出区延伸。
图5B表示具有并行磁迹路径的双层盘。在双层盘中形成有:相对于图1中第一记录层L1的层0和对应于第二记录层L2的层1。在并行磁迹路径中,二层0和1作为互相独立的层。
具体地说,有每个层0和1中形成有:引入区、数据区和引出区。在层0的数据区#0和层1的数据区#1中,可以记录以不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数据或相互不同内容的数据。
相对于层0的磁迹路径TPS#0从层0的最里的引入区通过扫描数据区#0向最外的引出区延伸,而相对于层1的磁迹路径TPS#1从层1的最里的引入区通过扫描数据区#1向最外的引出区延伸。
于是,在两层中沿相互无关的这两个相同磁迹路径执行扫描。
图5C表示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双层盘。此时,层0和层1都作为一个连续层。
更准确地说,在层0的最里部分中形成引入区、和数据区#0被形成与其邻接,和在层0的最外部分中形成称为中间区的区域。
其时,在层1中,数据区#1被形成向内邻接到最外部分的中间区,和引出区被形成在最内部分。
磁迹路径从层0的最里的引入区通过扫描数据区#0向最外的中间区延伸,然后,在到达中间区以后向里延伸,并通过扫描数据区依次向最里的引出区。
于是,此时,两层0和1都按一个连续层处理。
[2]DVD扇区格式
每扇区具有图6的结构。
图6表示一个扇区的实例。每个扇区(在被编码为实际记录扇区之前)由2064字节构成。首位12字节构成扇区标题,如图6B的放大图所示,4字节的ID和2字节的IED(ID检错码)被记录。保留剩余的6字节。
接着,这12字节扇区标题,2048字节构成数据区。并且至少4字节赋予EDC(检错码)。
检错码EDC用作相对于标题和在数据区中的数据的检错,并且它的生成多项式表示为:GP(X)=X32+X31+X4+1。
同时,用作检错的ID检错码IED在标题中加到首位4字节的ID,而它的生成多项式表示为:GP(X)=X8+X4+X3+X2+1。
图6C是在标题中构成ID的首位4字节的放大图。在这4字节的区域中,即从b0到b31的32比特,扇区信息和扇区号都按ID的内容记录。扇区信息记录在比特b24-b31,即在首位1字节中,而扇区号记录在比特b0-b23的3字节区中。扇区号被记录为相应于上述物理扇区号PSN的绝对地址。
比特b24-b31的1字节扇区信息包括:如图6D所示,扇区格式类型、跟踪方法、反射率、区域类型和层号。保留一个比特b28。
扇区格式类型是通过使用一个比特b31来描述的,并且“0”表示ROM类型,而“1”表示保留。
跟踪方法是通过使用一个比特b30来描述的,并且“0”表示凹痕跟踪,而“1”表示保留。
反射率是通过使用一个比特b29来描述的,并且“0”表示值超过50%,而“1”表示低于50%。
通过使用两个比特b27和b29描述的区域类型表示包括相关扇区的区域。比特“00”表示数据区中的一扇区,“01”表示引入区中的一扇区,“10”表示引出区中的一扇区,和“11”表示中间区中的一扇区。
通过使用两个比特b24和b24描述的层号表示包括相关扇区的层。比特“00”表示单层盘中的一扇区或双层盘的层0中的扇区,“01”表示双层盘的层1的一扇区,和“10”和“11”的每一个表示保留。
由于形成这种扇区格式,在重现装置中通过读出每个扇区的数据能够判别绝对地址(物理层号PSN),并同样地也能够判别层和区。
图7典型地表示上面的一扇区用12行构成为由172字节构成的数据空间。记录单个字节的数据D0到D2047,以构成2048字节的数据区,其中,如后面所描述的,诸如TOC数据之类的管理数据和诸如音频数据之类的主数据对应于每个扇区中的数据D0-D2047。
在扇区数据生成方法中,第一ID检错码IED加到ID。依次,“00h”的伪数据加到6字节的保留区,然后,加上构成数据区的数据。此外,检错码EDC加到包括ID、ID检错码IED、保留区和这样产生的数据区的整体,由此一个扇区被完整地构成。
[3]引入区
(3-A)DVD控制区
图8A表示引入区的结构。
如图8A所示,引入区的地址(物理扇区号PSN从某个引入起始地址“LISTART”延伸到物理扇区号“02FFFFh”,在那里基准代码记录在物理扇区号“02F000h”-“02F01Fh”的两块(1块=16扇区)中。
控制数据记录在物理扇区号“02F200h”-“02FDFFh”的192块中。
基本上,在DVD的引入区中,记录2块的基准代码和上述的192块的控制数据,而保留所有其它区域。
应注意的是,在图8A中,TOC被表示在物理扇区号“02FF00h”-“02FFBFh”的12块中。虽然,这TOC没有提供在普通的DVD中,它被提供在根据DVD物理格式的本实施例的盘(未确定的DSD盘)中。
如图8B所示,从BK0到BK191的192块的数据按物理扇区号“02F200h”-“02FDFFh”的控制数据来记录,在那里,每个从BK0到BK191的这种192块的数据是互相相同的。换言之,一块的控制数据是重复192次记录的。
如图8C所示,设置1块(=16扇区)的控制数据。假设16扇区是编号0到15,物理格式信息被记录在首位扇区0中,盘制造信息记录在下一个扇区1、和版权信息分别记录在扇区2-15中。
如图8D所示,如此设置记录在扇区0中的物理格式信息。如参照图6所说明的,1扇区中2048字节的数据区用于记录实际数据。这数据区的第一字节(=字节0)用于记录书本类型/部分版本,第二字节(=字节1)用于盘尺寸/最小引出率,第三字节(=字节2)用于盘结构,和第四字节(=字节3)用于记录密度。
第五-第十六字节(字节4-15)用于记录数据区分配。并且2032字节(字节16-2047)被保留。
图9是具有物理格式信息的字节位置和比特位置的一个扇区的详解图。
首先,字节0的四个比特b4-b7用于记录书本类型。
根据DVD物理格式书本类型用作盘识别码。在普通ROM类型DVD中,比特b4-b7是“0000”。
如后面将要描述的,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不同于普通ROM类型DVD的DSD和DSD/DVD复合盘。并且根据这书本类型,任一盘都能识别为DVD、DSD盘或DSD/DVD复合盘。
因此,在DSD盘或DSD/DVD复合盘的情况中,比特b4-b7取为“0000”不同的某些值。在本实施例中,将对比特b4-b7在DSD盘中变成“1000”或在DSD/DVD复合盘中变为“1010”的实例给予说明。
接着,字节0的四个比特b0-b3表示一部分版本(版本号)。比特b0-b3变成版本1.X的“0001”,版本2.X的0010,或版本3.X的“0011”。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字节1的四个比特b4-b7用于记录盘尺寸。这些比特b4-b7在12cm盘的情况变成“0000”或在8cm盘的情况变为“0001”。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字节1的四个比特b0-b3用于记录最小引出率。这些比特b0-b3对于2.52Mbps变成“0000”,对于5.04Mbps变成“0001”,或对于10.08Mbps变成“0010”。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在用于记录盘结构的字节2中,第一两个比特b4和b5表示一层或多层的号数。这些比特变为“00”,以表示单层盘,或“01”以表示双层盘。其任一其它的值表示一保留值。
字节2的比特b3表示这种磁迹路径。该比特b3在具有并行磁迹路径的双层盘中变成“0”,或在具有相反磁迹路径的双层盘中变成“1”。
字节2的比特b0-b2表示层类型。这些比特b0-b2当该层(记录层)是只读类型时变成“000”。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字节3的四个比特b4-b7表示线性密度。这些比特b4-b7当是“0000”时表示0.267μm/比特或当是“0001”时表示0.293μm/比特。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字节3的四个比特b0-b3用于记录磁迹密度。这些比特b0-b3当是“0000”时表示0.74μm/磁迹,和其任一其它值表示一保留值。
由于上面所述的信息记录为物理格式信息,装载在重现装置中的盘(DVD或未确定的DSD盘)能相对于它的物理种类或类型被判别。例如,对于它的磁迹路径和单/双层,判别是可能的,因此能使重现操作正确控制。并且,能确切地判别DVD、DSD盘和DSD/DVD复合盘。
(3-B)DSD-TOC数据
(3-B-1)TOC结构
如所述的,在本实施例的未确定的DSD盘(包括DSD/DVD复合盘)中,TOC(内容表)的数据记录在引入区的物理扇区号“02FF00h”-“02FFBFh”的12块中。该TOC不必确切地提供在上面位置,在可设置在引入区的某些其它适当的位置。
如图10A和10B所表示的,12块BK0-BK11的数据记录在TOC中,在那里12块BK0-BK11的每块的数据都是相同的。换言之,一块的TOC重复记录12次。
1块(=16扇区)的TOC内容都是如此设置的,如图10所示。假设16扇区编号为0到15,磁迹位置和方式信息记录在第一扇区0,文本信息在扇区1、产品信息在扇区2、文本信息在扇区3和部分扫描位置信息在扇区4。扇区5到15被保留。
在大抵上记录数字音频数据的DSD盘(直接流数字盘)中,对于诸如地址和文本信息、产品信息之类的管理附加信息,每磁迹(音乐节目等的单元作为音频数据)提供这种TOC扇区0-4。虽然将在后面给出详细说明,直行数字盘具有与DVD物理格式一致的这种TOC,并且音频数据按由TOC管理的“直接流数字”数据记录在磁迹的单元中。因此,记录在盘的数据区中的每个数据磁迹没有按DVD形成为目录结构的数据文件,但是由仅与DVD目录无关的TOC管理。
TOC扇区0-4的内容将在下面予以详细地说明。
(3-B-2)TOC扇区0
TOC扇区0用作磁迹位置和方式信息的区域,更准确地说,该扇区涉及主要记录为DSD数据的每个磁迹,并用作表示每个磁迹的地址和属性(磁迹模式)。
图11表示在TOC扇区0由2048字节构成的数据区的格式(参见图6)。
在2048字节的数据区中首位4字节根据ASC II码按系统ID记录为“S”、“A”、“C”、“D”。
依次第一磁迹号记录在字节7中,然后最后磁迹号(最后TNO)记录在字节8中。这些磁迹都是DSD数据。
外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都记在编号9到11的3字节中。后面将详细地描述附加数据。在DSD基本上等于称为CD EXTRA等的多会话盘的情况,当在这种多扇区盘中对应于扇区2形成外加数据区时,它的起始点表示为外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这种外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
使用的扇区记录在字节12中,这一个字节用于表示用于记录任何管理信息的TOC扇区。
在从字节17延伸的100字节的区域中记录有对应于包含的磁迹的表指示字(P-TNO1-P-TNO100)。
表指示字用于使包含的磁迹去对应于由字节125记录的地址管理表,并且每个磁迹的实际地址和属性(磁迹模式)由在8字节的单元中形成的地址管理表(AK1-AK100)来表示。
每个单元的地址管理表AK(X)由总数为8字节构成,8字节包括:3字节用于起动地址SA(X),1字节用于磁迹模式TM(X),3字节用于结束地址EA(X),和1未定义的字节。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起动地址SA(X)和结束地址EA(X)的每一个。
而且,这种地址管理表(AK1-AK100)的100单元总数是对应于表指示字(P-TN01-P-TN0100)被提供的。
表指示字P-TN01-P-TN0100都是对应于磁迹1到100提供的。例如,包含在数据区的磁迹1由表示地址管理表AK1的表指示字P-TN01管理,在那里记录相对于磁迹1的地址和磁迹模式。
更准确地说,当记录为表指示字P-TN0(X)的值是“PX”,对应于这个值的地址管理表AK(X)的字节位置通过29×4+(PX)×8来表示。
例如,当“1”记录在表指示字P-TN01中,字节位置“124”指示到表示在地址管理表AK1的首位的起始地址SA1的字节1的位置。
并且,在地址管理表AK1中,磁迹1的首位地址由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3字节的起动地址SA1,和磁迹1的属性记录为磁迹模式TM1。此外,磁迹1的结束地址由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3字节的结束地址EA1。
与上面相同,由起始地址SA2、磁迹模式TM2和结束地址EA2组成的地址管理表AK2由对应于磁迹2的表指示字P-TN02来表示。磁迹2的首位地址由物理扇区号PSN记录在起始地址SA2,然后,磁迹2的属性记录为磁迹模式TM2,和磁迹2的结束地址由物理扇区号PSM记录为结束地址EA1。
此后,对于整个包含的磁迹的每一个的磁迹模式通过类似于上面使用相关表指示字和相关地址管理表来记录。
与这些磁迹之中没有一个对应的地址管理表的任一表指示字记录为“00h”。在包含总数为10磁迹的盘中,例如表指示字P-TN011-TN0100和地址管理表AK11-AK100的每个字节记录为“00h”。
根据由表指示字指示的相应的表指示字P-TN0(X)和地址管理表AK(X)(=起始地址SA(X)、磁迹模式TM(X)和结束地址EA(X))执行每磁迹的这种地址和模式管理。因此,在TOC扇区0的数据从装在重现装置中的盘读出TOC扇区的数据以后,例如,相对于第(X)磁迹,结合起始地址SA(X)和结束地址EA(X)执行重现的存取。也可以根据磁迹模式TM(X)来执行重现第(X)磁迹的所需控制。
如图11所示,配备表指示字P-TN01-P-TN0100的100单元,还配备了地址管理表(AK1-AK100)的100单元,以致于由TOC扇区0管理的最大100DSD数据磁迹(例如,在音频情况下的100个节目)可包含在单个DVD中。
关于磁迹模式TM1-TM100的每一个分别提供在地址管理表(AK1-AK100),其每个字节的每个比特被分配来表示预定属性。例如,每个比特被如此设置,以便表示版权保护、数据的类型、单声道/立体声(2声道/6声道)、或加重信息的开/关状态。
(3-B-3)TOC扇区1
TOC扇区1用作数据区,用于记录相应于记录作为DSD数据的磁迹的磁迹名(节目名字等),或用于记录相应于盘本身的盘名(唱片题目,等)。
图12表示在TOC扇区1中由2048字节组成的数据区的格式(参见图6)。
2048字节的数据区中首位4字节根据ASC II码按系统ID记录为“S”“A”“C”“D”。
在TOC扇区1中,空位指示字P-TNA1-P-TNA100对应包含的磁迹(最大100磁迹)配备,分别由P-TNA1-P-TNA100的空位指示字表示的字符空位提供在字节121(图12的行29-511)中和在其后。
并且字符数据基本上按如上面所述的TOC扇区0中的相同方法管理。
在字符空位中,根据例如ASC II码记录包括盘名和磁迹的字符信号。字符空位的首位8字节用作盘名的专用区。任一其它字节可用于盘名或磁迹名。
对应于第(X)磁迹的磁迹名记录在由空格指示字P-TNA(X)表示的字符空位的字节位置。例如,对应于磁迹1的磁迹名记录在由空位指示字P-TNA1表示的字节位置。
假设作为空位指示字P-TNA(X)记录的值是“PX”,对应于记录字符信息的空位的字节位置通过29×4+(PX)×8来指示。
根据相应的空信指示字P-TNO(X)和由空位指示字指示的空位(字节位置)执行每磁迹的这种文本数据管理。因此,例如,从装载在重现装置中的盘读出TOC扇区1的数据以后,相对于任-第(X)磁迹,以执行用于为用户显示诸如程序题目或盘名的磁迹名的所需控制是可能的。
(3-B-4)TOC扇区2
形成为重现信息区域的TOC扇区2用作记录相应于记录为DSD数据的磁迹的版权信息的数据区。
图13表示在TOC扇区2中由2048字节组成的数据区的格式(参见图6)。在该数据区中首位4个字节根据ASC II码按系统ID记录为“S”“A”“C”“D”。
在TOC扇区2中,空位指示字P-TCD1-P-TCD100是对应于包含磁迹(最大100磁迹)配置的,和分别由空位指示字P-TCD1-P-TCDF100表示的在100单元中版权数据空位ISRC1-ISRC100提供在字节129(图13中的行31-230)中和在其之后。
并且,版权信息是基本上以与上述TOC扇区0相同的方法管理的。
版权数据空位ISRC1-ISRC100的每一个是由8字节组成的。在版权数据空位ISRC1-ISRC100中,版权码被相应于包含在其中的磁迹记录。更准确地说,在这些空位中编码和记录国别、合法机构、版权登记年、登记号等等的数据。
对应于磁迹1的版权码记录在由空位指示字P-TCD(X)指定的版权数据空位ISRC(X)的字节位置。例如,对应于磁迹1的版权码记录在由空位指示字P-TCD指定的版权数据空位ISRC1的字节位置。
假设记录为空位指示字P-TCD(X)的值是“PX”,对应于版权数据空位ISRC(X)的字节位置通过29×4+(PX)×8的计算来表示。
从字节121延伸到字节128(在图13中行29到30)的8个字节分配为记录类别号CN。
根据相应的空位指示字和由空位指示字表示的版权数据空作ISRC(X)执行每磁迹的这种版权管理。因此,当例如从装入重现装置的盘读出TOC扇区2的数据时,去进行与每磁迹的版权一致的重现操作等、和还去利用这种管理的数据以及限制磁迹数据的数字复制到一些其它可记录盘等等变成可能的。
虽然有一些已经记录版权信息的CD(致密盘),这种版权信息仅记录为每磁迹的子码Q数据,以致于必须重现每一个磁迹的首位部分,用于读出相对整个磁迹的版权信息。然而,根据如此发明的本实施例,以便由TOC管理版权信息,每个磁迹的版权信息仅用在重现装置中读出TOC的操作就能正确地得到。
(3-B-5)TOC扇区3
形成为文本信息区的TOC扇区3用作数据区,如上述的TOC扇区1,用于记录相应于记录为DSD数据的磁迹的磁迹名和还用于记录盘名。
图14表示在TOC扇区3中由2048字节组成的数据区的格式。与上述TOC扇区1相同,在数据区的首位4字节根据ASC II码记录为“S”“A”“C”“D”作为系统ID,并配备空位指示字P-TNA1P-TNA100,和由空位指示字P-TNA1-P-TAN100指定的字符空位分别提供在字节121(在图14的的行29-511)中和在其之后。此外,相应于第(X)磁迹的磁迹名记录在由空位指示字P-TNA(X)指定的字符空位的字节位置。字符空位的首位8字节用作盘名的专用区。
在该方法中,TOC扇区3用于管理与TOC扇区1相同的每磁迹的字符信息。实际上,TOC扇区3用作用于记录相应于诸如汉字或欧洲字符的特种字符的代码数据。为此,用作字符代码(char码)的字符的属性在字节16中记录为表示这种特殊字符的数据。
(3-B-6)TOC扇区4
TOC扇区4形成为一区域,用于记录部分扫描位置信息。部分扫描表示只重现部分程序等(例如,引言、主题或题目)的操作,即仅重现程序的主题部分作为专用程序,或以磁迹的顺序连续只重现程序的引言的操作。
为了进行上面操作,优选的是相对于例如对于事先部分扫描选择的主题的每个磁迹的某部分,和相对于被管理的这种选择部分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相对于磁迹的任何选择的部分的地址的管理由TOC扇区4执行。
图15表示在TOC扇区4中由2048字节组成的数据区(参见图6)的格式。在该扇区中首位4字节也是根据ASC II码按系统ID记录为“S”“A”“C”“D”。接着,如在TOC扇区0中,第一磁迹号(第一TNO)记录在字节7中,和然后最后磁迹号(最后TNO)记录在字节8中。
在从字节17延伸的100字节的区域中,记录有相对于包含的磁迹的表指示字(P-TN01P-TN0100)。并且配备相对于表指示字(P-TN01-P-TN0100)的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SAK100)。在每个地址管理表(SAK1-SAK100)中,一个单元由总数为8字节组成,该8个字节包括:3字节用于扫描起始地址SSA(X)、1字节用于磁迹模式TM(X)、3字节用于扫描结束地址SEA(X)、和1未规定字节。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扫描起始地址SSA(X)和扫描结束地址SEA(X)的每一个。
该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SAK100)是分别由表指示字(P-TN01-P-TN0100)以与在上述TOC扇区0中地址管理表(AK1-AK100)和表指示字(P-TN01-P-TN0100)之间相同的关系表示的。假设记录为表指示字的值是“PX”,相应扫描地址管理表SAK(X)的字节位置是通过29×4+(PX)×8的计算来表示。
表指示字P-TN01-P-TN0100分别对应于磁迹1到100。包含在数据区中的磁迹1由表指示字P-TN01管理,该表指示字P-TN01表示相对于记录磁迹1的扫描地址的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
例如,如果“1”记录在表指示字P-TN01中,则字节位置“124”被指定。这表示在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的首位扫描起始地址SSA1中第一字节的字节位置。
在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相应于诸如磁迹1的主题之类的专用位置的起始位置的地址由物理扇区号记录作为3字节扫描起始地址SSA1,和磁迹1的属性(或由扫描地址表示的仅一个部分的属性)记录为磁迹模式TM1。此外,相应于磁迹1的专用部分的结束位置的地址由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为扫描结束地址SEA1。
同样地,由扫描起始地址SSA2、磁迹模式TM2、和扫描结束地址SEA2组成的地址管理表SAK2由相应于磁迹2的表指示字P-TN02指定,由此诸如主题的任一专用部分的地址位置相对于管理磁迹2予调。此后,仅这些磁迹的专用部分的地址通过使用类似于上面关于包含的整个磁迹的表指示字和扫地址管理表进行记录。
相应于磁迹之中无论哪一个的任何表指示字或地址管理表都不记录为“00h”。在包含总数为10磁迹的盘中,例如表指示字P-TN011-P-TN0100和扫描地址管理表SAK11-SAK100的每个字节记录“00h”。这种扫描地址不必确切地设置每一个磁迹,和规定主题等的一部分的扫描地址可相对于仅部分的包含整体磁迹之一来管理。
这种每磁迹的扫描地址管理是根据表指示字P-TNO(X)和由表指示字表示的扫描地址管理表SAK(X)执行的。因此,在TOC扇区4的数据从装载入重现装置的盘中读出之后,例如,用于重现任一所需的第(X)磁迹的一部分,例如主题、引言等的一操作可根据由盘制造者设置的和记录在TOC扇区4中的扫描地址容易地进行。并且还可能去执行用于连续重现仅所需磁迹的引言的控制操作。
[4]DSD
在DSD盘中,以上所述的TOC被形成在它的引入区中。然而,这种TOC的设备仅用在本实施例的DSD盘,而TOC没有提供在普通DVD中。
在DSD(直行数字)盘中,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形成有作为DSD数据的磁迹。为了说明起见,这些盘分类成(1)DVD,(2)DSD,(3)DSD/DVD复合盘,和(4)DSD/CDEX复合盘。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上面的盘定义如下:(1)DVD:具有上述DVD物理格式图3的卷空间结构和图4的目录结构的普通DVD。
(2)DSD盘:包括与DVD物理格式一致的上述TOC和包含在其数据区中记录的整个实际数据变成DSD数据的磁迹的盘。
(3)DSD/DVD复合盘:包括与DVD物理格式一致的TOC和包含在其数据区中记录的实际数据变成DSD数据的磁迹的盘。这盘还具有在图4的目录结构中用于普通DVD数据的记录区。
(4)DSD/CDEX复合盘:对于上面所述的(2)DSD盘或(3)DSD/DVD复合盘,该盘是这样设计的:由TOC管理的数据区基本上是以与多扇区相同的方法进行划分的,以致于形成DSD数据的磁迹区和CD-ROM数据区。
由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这些盘与(2)DSD盘,(3)DSD/DVD复合盘,和(4)DSD/CDEX复合盘有关,下面将以这个顺序进行说明。
(4-A)DSD盘
首先对DSD盘给予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DSD(直行数字)盘包括通过ΔΣ调制记录的高速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直行数字数据:DSD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结合DSD扇区后面将要描述的,用作“DSD数据”的主数据由通过ΔΣ调制得到的高速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组成,并且还有不受这种数字音频数据限制的各种数据也能被包括作为子码数据。当然主数据不只局限于“数字音频”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DSD数据”的符号包含主数据和子数据二者。
图16A表示记录和重现DSD数据的图象;图16B表示用于比较记录的图象和重现普通DVD数据;和图16C表示以CD-DA附加抽样方法的记录和重现数据的图象。在这些图中的每块表示一个方法。
在CD-DA中,图16C所示的附加抽样被执行来实现音品的增强。根据该方法,模拟音频信号Asig通过ΔΣ调制进行处理,并且,由此1比特A/D变换器被变换成抽样频率nfs的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在本实例中,fs是44.1KHHz、和nfs是甚高频,例如64fs,由此就能提高品质。
然而,采样频率的16比特数字音频数据是在CD-DA中处理的,该数据首先通过十中抽一采样滤波器12进行处理,以被变换成低fs的多比特数据,并且在变换成采样频率fs的16比特数据以后,该数据经编码器13通过EFM/CIRC等进行处理,然后记录在盘14上。
在重现时刻,该数据从盘14读出,然后在解码器16中进行解码,以被变换成采样频率fs的16比特音频数据。这样得到的数据通过内插滤波器16进行处理并被附加采样,以变成采样频率nfs的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接着,该数据通过ΔΣ调制器和1比特D/A变换器17进行处理,由此重现原始模拟音频信号Asig。
在采用附加采样方法的CD-DA中,由于nfs1比特数据变换,在某种程度上就能实现所需的音品的增强,但是,在十中抽一采样滤波器12和内插滤波器16执行的数字滤波中,产生某些计算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在DVD情况中,如图16B所示的,模拟音频信号Asig在例如48KHz或96KHz的高抽样频率上通过A/D变换器6进行处理并具有至少16比特用于量化,例如16比特/20比特/24比特。并且根据MPEG2系统通过编码器7处理的数据记录在盘8上。
并且,在重现的时刻,从盘8读出和根据MPEG2系统通过编码器9处理的该数据是通过D/A变换器10遵照在记录方式中的抽样频率和量化比特的数目进行处理的,由此重现原始模拟音频信号Asig。
在本实施例的DSD盘的情况中,如图16A所示,模拟音频信号Asig通过ΔΣ调制器和1比特A/D变换器1进行处理。
在该级中,对于抽样频率例如32fs、64fs和128fs准备三个模式。关于音频数字声道的数目,准备有两个模式,即2声道模式和6声道模式,如后面将要详细描述的。
例如,64fs/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是通过编码器2直接处理的,而没有通过下降抽样或多比特变换处理,并且编码的数据记录在盘3上。在编码级中,也加上与音频数据有关的或无关的子码数据。
在重现的时刻,该数据从盘3读出,然后经解码器4处理,以变成例如,64fs/1比特数字音频数据(和子码数据)。接着,这种数字音频数据通过ΔΣ调制器和1比特A/D变换器5进行处理,由此重现原始模拟音频信号Asig。
在该DSD系统中,在甚高抽样频率上能增强音品,并且当与CD-DA不同不存在滤波处理时会产生有不变差的音品,以致于能实现比现有技术更显著的音品的增强。
此外,由于该DSD系统并不根据音频和视频数据二者组合处理的MPEG2,它特别适合于仅音频数据的记录和重现。
图17、18A和18B表示DSD数据记录在上述的图象中的DSD盘的结构。
图17表示单层盘的例子。
首先,如在其引入区中记录的控制数据CNT,在物理格式信息的书本类型(参见图8A-8C和图9)被设置为“1000”,表示DSD盘。而且,TOC形成在引入区中。
在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紧接在引出区之前的位置(L0-1)的数据区中,磁迹TK1-TKn记录为DSD数据。如从TOC扇区中管理的方法显见,记录最大的100磁迹是可能的。
图18A和18B表示典型的双层盘,在图18A中表示具有并行磁迹路径的盘,和图18B表示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另一个盘。
在具有并行磁迹路径的图18A的盘中,层0和层1被构成相互无关的。更准确地说,在层0中,在其引入区中记录的控制数据CNT的书本类型设置为“1000”,它表示DSD盘,并在引入区中形成另一个TOC。并且,由DSD数据组成的被TOC管理的磁迹TK-TKn记录在层0的数据区。
同样也在层1中,在其引入区中记录的控制数据CNT的书本类型设置为“1000”,它表示DSD盘,和在引入区中形成另一个TOC。并且,由DSD数据组成的被TOC管理的磁迹TK1-TKn记录在层1的数据区。在每一层中,最大可记录100磁迹。
在图18B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盘中,层0和层1可作为经中间区域的一个连续层。
并且,在盘的最里部分的层0的引入区中,包括在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类型设置到“1000”,它表示DSD盘,和在引入区中形成另一个TOC。而由DSD组成的被TOC管理的磁迹TK1-TKX是记录在层0的数据区中。此外,在TKX+1到Tkn的磁迹记录在层1的数据区。
可记录磁迹的数目最大是100。
如上所述,DSD盘可分类成三种类型。并在装载有任何这种盘的重现装置中,响应于包括在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类型“1000”,通过首先识别TOC的存在并然后读出该TOC能够重现磁迹TK1-TKn。
而且,对应于重现磁迹的字符能通过使用在TOC扇区1和3中的文本信息来显示,和用于每个磁迹的部分扫描操作通过使用在TOC扇区4的扫描地址变成可能的。
(4-B)DSD数据
(4-B-1)DSD数据扇区
在本实施例中,在DSD数据中的主数据将按数字音频数据予以说明,但是,当然视频数据或计算机数据可按主数据记录在DSD数据。
图19表示在依照在DVD系统中扇区格式记录DSD数据的扇区中的数据区(2048字节)。
在用于记录DSD数据的扇区(后面称为数据扇区)中,2016字节构成主数据区,在那里包括实际音频数据等的DSD数据被记录。并且,其余的32字节构成能记录子码数据的子数据区。子码数据可以是与主数据有关的信息,例如,当重现记录在主数据区中的音频数据等时所需的时间信息,或可以是与主数据、或应用数据,例如MIDI数据有关或无关的图形信息。
对于构成主数据区和子数据区的2048字节,增加4节的ID、2字节的ID检错码IED、6字节的伪数据(保留)、和4字节的检错码EDC。并且记录在主数据区的DSD数据以预定方法加密,以致于2064字节的数据扇区以图6的扇区格式构成。
Ecc(PO(208,192,17),PI(182,172,11))被加到由16数据扇区组成的每个单元,由此构成ECC块。PO码被每列间插,并设置在每个扇区的最后列中,以致于形成16个记录扇区。此外,同步码加到那里,在EFM正调制以后,该数据记录在盘上的16个物理扇区的单元中。
(4-B-2)2声道音频DSD数据扇区
图20表示在DSD数据中的主数据是2声道数字音频数据的数据扇区的格式。在图20中,仅2016字节的主数据区表示在数据扇区的2048字节的整个数据区中。
左(L)和右(R)声道的音频数据是在每个声道中分组成8比特的单元。并且,如图所示,在单声道中1008字节的数据以L0、R0、L1、R1……L1007、R1007的顺序交替地记录。
如上所述,在数据区中2048字节的32字节分配到子码数据。在这种2声道模式中,数据传递率为11200字节/秒,比现有的CD-DA中采用的7200比特/秒的子码传递率要高。
因此,在DSD中,有可能实现采用子码数据的功能会比CD-DA中满足得更好。
由于每个扇区充满2声道数据,1秒对应于350个扇区。因此,当重现操作期间跳越每个扇区时,具有1/350秒的精度的跳越变得可能,以致于在与现有的CD-DA中1秒=75帧的已知跳越精度比较中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4-B-3)6声道音频DSD数据区
图21表示DSD数据中主要数据是6声道音频数据的数据扇区格式。在图21中,仅2016字节的主要数据表示在数据扇区2048字节的整个数据区中。
如图24所示,6声道的音频数据是如此设置的,除了L和R声道外,S声道和C声道设置在前中位置,和另外Lr(L后面)声道和Rr(R后面)声道设置在后面位置。
这种L、R、C、S、Lr和Rr声道在每个声道中分组成8比特的单元。并且,如图所示,在单声道中336字节的数据是以L0、R0、C0、S0、Lr0、Rr0、L1、R1、C1、S1、Lr1、Rr1……、L335、R335、C335、S335、Lr335、Rr335的顺序记录的。
如图19所示,在数据区中2048字节中的32字节分配到子码数据。在这种6声道模式中,数据传递率是16800字节/秒,比在现有CD-DA中采用的7200字节/秒的子码传递率要高。
因此,在DSD盘中,有可能实现在2声道和6声道模式中采用子码数据的功能比CD-DA中满足得更好。当然可能通过子码数据的使用来产生时间码等。
由于每个扇区也充满了6声道数据,1秒对应于525扇区。因此,当重现操作期间跳越每扇区中,具有1/525秒的精度的跳越变得可能,以致于在与现有CD-DA中1秒=75帧的已知跳越精度的比较中可达到较高精度。
(4-C)DSD盘重现装置
图22表示采用DSD盘的重现装置的结构。
记录DSD数据的DSD盘90以由主轴电机31驱动和旋转的方法装载在重现装置中。并且,DSD盘90在重现时间用由光学头32发射的激光束照射。
光学头32检测由盘90输出的其激光的反射光束。为此目的,光学头3用作为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二极管装备,光学系统包括极化光束分裂器和物镜,以及用于检测反射光束的检测器。物镜32a由双轴机构33以在盘的径向方向和也在朝向或离开盘的方向上可换置的方法进行控制。
整个光学头32在盘的和径向方向上由滑动机构可移动。
在重现操作中,用光学头32从DSD盘检测的反射光束信息变换成电信号,然后送到RF放大器35,接着,RF放大器35计算送到那里的信息和提取重现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聚焦误差等。
这样提取的重现RF信号送到DSD解码器38。其时跟踪误差和聚焦误差信号送到伺服电路36。
伺服电路36包括伺服驱动信号发生器和伺服驱动器,用于根据由伺服驱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伺服驱动信号执行伺服动作。然后,伺服驱动信号发生器产生来自送到那里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和还来自从系统控制器11得到的跟踪跳越指令和存取指令的聚焦和跟踪伺服驱动信号,系统控制器11包括微计算机。伺服驱动器根据聚焦伺服驱动信号和跟踪伺服驱动信号对双轴向机构33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提供功率。
伺服驱动信号发生器也产生滑动伺服驱动信号,根据该信号,伺服驱动器把驱动器功率提供到滑动机构34的滑动电机。此外,伺服驱动信号发生器产生与主轴电机2有关的旋转速度检测信息一致,以恒定线速度(CLV)控制主抽电机2的CLV伺服驱动信号,响应于CLV伺服驱动信号,伺服驱动器把驱动功率提供到主轴电机31。
重放RF信号在DSD解码器8中,执行预定的二进制编码、EFM正解调制和纠错编码的解调处理,以便把RF信号解码成DSD数据形式。更准确地说,主数据形成如2-声道或6-声道音频数据的预采样频率(64fs/32 fs128fs)的高速1比特数据。子码数据同时也被解码。然后,解码的子码数据供到系统控制器41,用作各种控制作用和输出操作。
在DSD数据中是主数据的2声道或6声道的音频数据供给要求执行处理的数字音频处理器39,然后该音频数据加到1比特D/A变换器40,经过ΔΣ调制/1比特D/A变换,处理成2声道或6声道模拟音频信号。此后,该信号在音频放大器42中放大,之后发送(AUout)到包括扬声器、放大等的音频输出电路。
由于很高的采样频率,例如64fs,所以从DSD盘这样重放输出的音频信号AUout,被解调成数字数据信号,实现了优良的音品,对于下频采样或上频采样的滤波处理之中没有一个是现行的,因此,达到非常高的音品,而没有任何恶化。
从RF放大器35获得的重放RF信号也加到管理信息解码器37。虽然该管理信息解码器37在许多情况下与DSD解码器38整体形成,但是在此为了说明方便起见,还是被看成是分立电路块。
管理信息解码器37是解码从盘90读出的管理信息级,即,解码在导入区域TOC数据中的控制数据,并把解码数据供给到系统控制器41。
由微计算器组成的系统控制器41执行整个重放装置的总控制对于重放盘90的控制,它必需把预先读出记录在盘90上的各种管理信息。
为此目的,当盘90装入装置时,系统控制器41是这样设计的,使得包括控制数据和TOC数据的管理信息由执行的操作从盘90读出,以重放导入区域,于是读出的管理信息存入内部存储器,以使这种信息能在以后盘1的重放中作参考。
就关于DSD盘90是DVD一种形式的处理而论。系统控制器41首先根据在控制数据中的书本型作出判定,关于装入盘是否是DSD盘。如果这种判定表示是DSD盘,系统控制器41在导入区的预定位置上读入记录的TOC数据,然后存储作为重放管理的TOC数据。
为重放该盘,每个磁迹的地址能够根据上述的TOC扇区0被抓住,其引言或主题的磁迹的局部地址也能够通过获得TOC扇区4的数据而被抓住,由此执行仅是要求的磁迹部分重放的部分扫描操作。
控制器53装备有各种由用户控制的键。例如,这种键包括:重放键、停止键、AMS键、提示键、检查键和特殊重放键。每个控制的信息都送到系统控制器41。
显示单元52由液晶显示器或类似的组成,在系统控制器41的控制下,在其上显示操作状态、磁迹数和时间信息。
由于磁迹名和盘名的信息记录在如所述的TOC扇区1和扇区3中,系统控制器41能执行适当的控制在显示单元52上显示与被重放的磁迹相符的磁迹名。
当字符和图形的任何数据相加用作显示的子码数据时,系统控制器41能根据由DSD解码器38提取的子码数据控制显示单元52。如果装置是根据格式和子码数据的使用来构成的,那么当然就可能在重放装置中执行各种操作和控制作用。
此外,由于有关每个磁迹的版权信息能够从上述TOC扇区2获得,当已经读出TOC时,系统控制器41就能够执行与版权信息一致的适当的控制作用(即,禁止任何特定的磁迹的重放)。
在图中表示的该重放装置的结构是基于假设音频数据记录在DSD盘上。然而,在视频数据记录在DSD盘上的情况,装置装备有由DSD解码器38提取数据的视频处理器、用于视频数据的1比特D/A变换器,和在输出级的视频放大器就是当然的事。
上述图22的重放装置只是为DSD盘设计的。图23表示同样也适合于普通DVD的另外的重放装置。
在该图中,相应于在图22中使用的任何功能块都用相同标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23的装置中,重放盘90是DVD或DSD盘。除采用DSD盘的图22中的相同功能块之外,还提供:DVD解码器43、音频处理器44、D/A变换器45、视频处理器46和D/A变换器47,以便适用于普通DVD。选择器48提供用于把选择成分变换到DVD或DSD盘。此外,视频放大器49提供输出DVD视频部分。
一旦完成装载盘90,系统控制器41首先根据书本型在导入区中执行读出控制数据,获得必需的数据,对装载的盘是DSD盘或是普通的盘(或是将在后面描述的DSD/DVD组合盘)作出判定。
当装载盘90是DSD盘时,系统控制器41从导入区读出TOC并根据TOC数据教导重放盘的执行。其次,重放的音频信号被数字音频处理器39和1比特D/A变换器40的操作解调。同时,系统控制器41控制变换器40,以便把1比特D/A变换器40的输出供到音频放大器42。
当装载盘90是DVD盘时,系统控制器41控制重放,以便与图3和4的管理格式一致。考虑从盘读出的信息(重放的RF信号),在DVD解调器43中,根据MPEG2执行解码处理,然后,音频数据输出到音频处理器44,同时视频数据输出到视频处理器46。
在音频处理器44和视频处理器46中处理的数据分别在D/A变换器45和47中按设定预定的采样频率和预定的量化比特数,变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
同时,系统控制器41控制选择器48,以便把D/A变换器45的输出供到音频放大器42以及把D/A变换器47的输出提供到视频放大器49。这样,DVD也就变得可重复性了。
(4-D)6-声道数据记录/重放
如所述的,DSD盘适合于6声道音频数据也适合于2声道音频数据。
下面将说明,有关6声道音频数据的记录格式,在6声道模式中,6声道音频数据的重放、和在2声道模式中,6声道音频数据的重放。
如上所述,在图24中表示相应于这种声场的6声道。在根据本实施例的DSD盘中,当这种6声道L,R,S,C,Lr和Rr的数据记录在图21的扇区格式中时,该数据就以图25表示的方法被处理。
更准确地说,当一先的增益G分别给予由放大器61、62、63和64的声道L、R、Lr和Rr的数据时,则给予由放大器65和66的两个声道S和C的数据设定为“0.7G”。这样,与任何其它声道的增益相比,两声道S和C的增益就降低到0.7倍,并且在编码器67中被扇区编码的数据就变成图21的数据。此外执行上述各种处理,就形成记录的数据流DTR。
于是,在DSD盘上,数据记录在与任何其它声道相比,仅是两声道S和C的增益设定为0.7倍的情况。
于是在重放6声道这样记录的数据中,执行图26A或26B的处理。
图26A表示有关6声道数据重放的典型情况。在这种情况中,从DSD盘读出的读数据DTP(重放的RF信号)供给到提取6声道L、R、S、C、Lr和Rr的音频数据的解码器71(等效于图22或23中的DSD解码器38)。
作为一个在图22或23中的数字音频处理器39中执行处理的例子,在图26A中各个声道的数据分别被放大器72、73、74、75、76和77处理。由于数据是记录在与任何其它声道相比,只是2个声道S和C的增益设定为0.7倍的情况,与其它声道的放大器72、73、74、75、76和77的增益G相比,在2个声道S和C的放大器76和77的增益设定为“1.4G”。
因此,经过放大器72、73、74、75、76和77分别输出的6声道音频数据LOUt、ROUt、SOUt、COUt、LrOUt和RrOUt等效于以前的具有最初增益平衡的6声道音频信号,由此进行正常的重放。
记录在6声道中的音频数据能够如2声道L和R的音频信号一样的重放和输出。为输出6声道信号,就变得自然地需要提供可在剧院或类似的场所有效的6声道放大器和比较大规格的扬声器系统。然而,在一般家庭中,2声道输出在某些情况下就是最好的。从这种环境观点来看,迄今已经考虑了从6声道数据产生声道(L、R)的方法。
根据上述的方法,L和R声道的信号由如下的计算6声道L、S、C、Lr和Rr的音频数据产生
               L=L+Lr+0.7S+0.7C
               R=R+Rr+0.7S+0.7C
在已知的方法中,通过上述处理产生L和R通道的信号。
同时在该实施例中,S声道和C声道的数据被处理到在记录模式中的任何其它声道的0.7倍。因此,假设“0.7S”和“0.7C”的计算总是对L、R、S、C、Lr和Rr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执行处理获得的,在解码器71(等效于图22或23中的DSD解码器)中,从DSD盘读出读数据DTP(重放RF信号)。
因此,在经过L=L+Lr+0.7S+0.7C和R=R+Rr+0.7S+0.7C的计算产生L和R声道的数据时,在该实施例中仅执行简单的加法就能满足所需的条件
                 L=L+Lr+S+C
                 R=R+Rr+S+C
于是通过在图26B的加法器78中处理L声道数据和在加法器79中处理R声道的数据得到所要求的结果。
假设上述的处理是在图22或23中的数字音频处理器39中执行的(虽然在数据的数字到模拟变换之后,每个加法可以在模拟音频信号处理器中执行),对这种处理所需的结构不要求有任何增加,所以最后实现非常简化的电路结构。
在数字音频信号是由1比特数据组成的本实施例中,就可能执行从6声道数据产生2声道(L、R)信号的简单加法,进一步简化电路的构形。
在上述6声道输出情况中,对S声道和C声道数据的增益必须是任何其它声道数据增益的1.4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是仅改变增益,而不要使电路结构复杂化。因此,对6声道数据变换成2声道数据和与本实施例相同的输出的电路结构的简化,将导致整个结构的进一步简化。
[5]DSD/DVD组合盘
现在参考图27、28A和28B,将说明考虑的DSD/DVD组合盘,从广义来说,根据具有DSD目前数据的磁迹的DSD物理格式的TOL的DSD盘和实数据记录在其数据区域中一样,其中普通的DVD数据记录区也形成具有图4的目录表结构。
图27、28A和28B的每一个都表示DSD/DVD组合盘的结构。
首先,图27表示单层盘的例子。
对记录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在物理格式信息中的书本型(见图8A-8C和9)设定为“1010”,以表示在DSD/DVD组合盘。此外,TOC形成在导入区中。
在紧接着导出区之前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位置(L0-1)的数据区域中,形成记录DVD数据的区域和被记录为DSD数据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
在记录DVD数据的区域中,管理DVD数据文件的管理信息包括如FAT(文件分配表)的例子,以及形成如图3中所示的卷空间。
根据TOC管理DSD数据的磁迹TK1-TKn。
如果装入图23的重放装置中的盘90,例如鉴别为DSD/DVD组合盘,相应于用户的控制,就可能根据控制数据和FAT选择DVD数据重放模式或根据TOC选择DSD数据磁迹重放模式。
在DSD/DVD组合盘中,DVD数据的内容和DSD数据的内容可互相相同。例如,10个特定的节目被记录为DVD数据文件,也可记录为DSD数据磁迹。
就音频数据而论,在DSD数据可达到较高音品。因此,在图22或23中的重放装置适合于DSD盘,通过重放DSD数据磁迹就可欣尝到较高音品的音频。而且在不适合于DSD盘的DVD重放装置中,从DVD文件同样也能重放相同的音频。于是,在不同的重放装置中,盘就变得可互换性。
图28A和28B表示制造为DSD/DVD组合盘的双层盘的例子,其中图28A表示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盘,而图28B表示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盘。
在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图28A的盘中,层0和层1形成相互独立。例如,层0分配到DVD,而层1分配到DSD盘。
在层0中,包括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的书本型设定为“0000”,表示是普通的DVD盘,在层0中的导出区之前紧接作为DVD数据和管理信息(FAT)的数据文件,记录在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位置(L00-1)的数据区域之内,由此,形成如图3中的卷空间。
同时在层1中,包括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表示是DSD盘,在层1中的导出区之前紧接作为DSD数据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记录在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位置(L01-1)的数据区域之内。
在这样盘的情况下,相应于用户等的控制,例如在图23的重放装置中就可能根据控制数据和FAT选择是DVD数据重放模式(重放层0)或根据TOC选择DSD数据磁迹重放模式(重放层1)。
DVD数据(层0)和DSD数据(层1)的内容可以互相相同,以便提供可互换的盘,因此,层1就能够在适合于重放放DSD盘的装置中重放,而层0就能够在不适于DSD盘的DVD重放装置中重放。
在图28A和28B的每个例子中,包括在层0的控制数据中的书本型分别设定“0000”,以及层1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然而,书本型可以设定为“1010”,表示DSD/DVD组合盘。
例如在双层DSD/DVD组合盘中,如果层0和层1被分别标准化为DVD和DSD,最好是层0和层1两个的书本型设定为“1010”,以便重放装置能够立即识别DSD/DVD组合盘。
在DSD/DVD组合盘是用图28B相反磁迹路径实现的另一个情况时,层0和层1被认为是经过中间区域的单独的连续层,其中管理数据大致上类似于图27所示的单层盘的管理数据。
在盘的最外侧上的层0导入区中,在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10”,表示是DSD/DVD组合盘,并且TOC形成在其中。
DVD数据记录在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特定位置(DSST-1)的数据区域中,可以在中间区域的通路之前或之后,在导出区之前紧接着作为DSD数据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值)记录在从一定的位置(DSST)延伸到另一个位置(L01-1)的数据区域中。
如管理DVD数据文件的FAT(文件分配表)的管理信息提供在区域之中,用于记录DVD数据,以及卷空间形成如图3中所示。
根据TOC排列DSD数据的磁迹TK1-TKn
还在该情况中,如果盘90装入图23的重放装置中,例如鉴别是DSD/DVD组合盘,相应于用户的操作,就可能根据控制数据和FAT选择为DVD数据重放模式,或根据TOC选择为DSD数据磁迹重放模式。在DSD/DVD组合盘中,DVD数据的内容和DSD数据的内容可以是互相相同,因此,在不同的重放装置类型中,盘可以是可互换的。
[6]DSD/CDEX组合盘
(6-A)CDEX
下面将被考虑的DSD/CDEX组合盘给予说明,从广义来说,具有基于现存的DSD数据的磁迹的DVD物理格式的TOC的DSD盘和在其数据区域中记录的实数据一样,其中,根据TOC排列的数据区被分成所谓多扇区(mnlti-sessions),形成DSD数据的磁迹区域和CD-ROM数据区域。
DSD/CDEX组合盘是这样组成的,使得在所谓的CD-EXTRA中的第二扇区中可记录的CD-ROM数据区提供在DSD盘中。
在CD-EXTRA中,存在扇区(Session)的概念。扇区表示由独立地导入区、节目区和导出区组成的一个组。具有多个这样的扇区的盘叫做多扇区盘。
在图29中说明作为C-EXTRA盘的图象,该盘被分成第一扇区MSS1和第二扇区MSS2。两个扇区(MSS1、MSS2)的每一个包括独立地节目区、导入区和导出区。音频数据磁迹记录在CD-EXTRA的第一扇区中,而CD-ROM:XA数据记录在上述的第二扇区MSS2中。
如上所述,由于CD-EXTRA具有两个扇区,因此叫做多扇区盘。
在该实施例的DSD/CDEX组合盘中,由CD-EXTRA中扇区概念实现的相同功能是以DSD数据区域划分的形式实现的。然而,在该DSP/CDEX组合盘中DSD数据的划分没有实现与扇区概念一致。更具体地说,不是每个划分的区域都具有独立地导入区和导出区。因此,从概念来说,这种盘不能叫做多扇区盘,但是它能执行像多扇区盘的操作。(在下面,根据本实施例的DSD/CDEX形式的组合盘将被叫做多分区盘)。
为说明方便起见,在DSD/CDEX组合盘中,在此定义,相应于CD-EXTRA中的第一扇区MSS1的区域叫做第一区域SS1,相应于第二扇区MSS2的区域叫做第二区域SS2。在DSD/CDEX组合盘中,在第一区域SS1中,磁迹记录为DSD数据,而CD-ROM:XA数据按CD-EXTRA记录在第二区域SS2中。
在记录CD-ROM数据的第二区域SS2中目录表结构与CD-EXTRA的目录表结构一样,如图30所示的例子。
对于路径,就要求“AUTORUN.INF”的文件和“CD PLUS”和“PICTURES”的目录表。
(6-B)DSD/CDEX组合盘的例子
下面将描述DSD/CDEX组合盘的结构例子。
将说明DSD盘做成多分区盘的例子和在DSD/DVD组合盘中的DSD区域被分区成多个分区盘的另外的例子。
图32表示单层的DSD盘形成多个分区的盘。
首先,在导入区中作为控制数据CNT,包括在物理格式中的书本型(见图8A-8C和图9)设定为“1000”,表示是DSD盘。此外,TOC形成在导入区中。
在第二区域SS2的顶部地址EDSA之前,紧接着从物理扇区数“030000h”到位置的第一区域SS1,磁迹TK1-TKn(n=100最大的)被记录为根据TOC排列的DSD数据。
第二区域SS2的顶部地址排列与TOC扇区0中的附加数据开始地址EDSA(见图11)。
在第二区域SS2中,记录的CD-ROM数据文件和管理信息表示为FAT,用于在第二区域SS2中管理数据文件,在图30的目录表结构中,FAT表示PVD(主卷描述符)和“INF O.CDP”(即,管理操作产生数据文件的信息)。
PVD记录在例如第二区域SS2中的,如扇区地址16的固定位置上,即,作为物理扇区数的EDSA+16的位置上。而“INFO.CDP”记录在例如EDSA+75的固定位置上。
图33A和33B表示双层盘,其中图33A表示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例子,而图33B表示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例子。
在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图33A的盘中,层0和层1互相独立地形成。就是说,在层0中,包括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表示是DSD盘,并且TOC形成在导入区中。根据TOC排列的DSD数据的磁迹TK1-TKn记录在层0的第一区域SS1中。
从在TOC中描述的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开始的第二区域SS2,和所谓CD-ROM数据文件与FAT(PVD和INFO.CDP)一起记录,用作管理这种数据文件的信息。PVD和INFO.CDP分别地记录在“EDSA+16”的固定位置和“EDSA+75”的固定位置。
类似层1的情况,包括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表示是DSD盘,并且TOC形成在导入区中。根据TOC排列的DSD数据的磁迹TK1-TKn记录在层1的第一区域SS1中。100DSD数据磁迹的最大值可记录在两个层的每一个中。
在层1中,第二区域SS2从TOL中描述的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开始,和所谓的CD-ROM数据文件与FAT(PVD和INFO.CDP)一起记录,用作管理这种数据文件的信息。分别在“EDSA+16”的固定位置上记录DVD,和在“EDSA+75”的固定位置记录INFO.CDP。
在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图33B的例子中,层0和层1认为是经过中间区域的一个连续层。
在盘的最内侧上的层0的导入区中,包括在控制数据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表示是DSD盘,而TOC就形成在其中。根据TOC排到的DSD数据的磁迹TK1-TKh(h=100最大值)记录在第一区域SS1中。例如,第一区域SS1和第二区域SS2之间的分界可以是中区,层0和层1可分别用作第一区域SS1和第二区域SS2,如图中所示,在中间区的入口的前或后的预先位置可定义为分界。
无论如何,第二区域SS2的起始位置的分界是在由TOC扇区0中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所表示的点上。
第二区域SS2从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延伸到紧接导出区之前的位置的,和所谓的CD-ROM数据文件与用作管理这种数据文件的信息的FAT(PVD和INFO.CDP)一起记录在其中。PVD和INFO.CDP分别记录在“EDSA+16”的固定位置和“EDSA+75”的固定位置上。
图34表示经过在DSD/DVD组合中,DSD区的划分生产的单层多分区的盘。
作为在导入区中的控制数据CNT,包括在物理格式信息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10”,表示是DSD/DVD组合盘。另外,在导入区中形成TOC。
记录DVD数据的区包括在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某个地址DSST之前紧接的位置,DVD数据文件与表示用于管理DVD数据文件的FAT的信息一起记录在数据区中,其中,卷空间形成如图3中所示。
根据TOC排列地址DSST以后的区域,DSD数据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值)记录在第一区域SS1中。从在TOC扇区0中由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表示的位置到在导出区之前紧接的位置排列第二区域SS2,所谓CD-ROM数据文件与表示用于管理这种数据文件的FAT(PVD和INFO.CDP)的信息一起记录在其中。PVD和INFO.CDP分别地记录在“EDSA+16”的固定位置和“EDSA+75”的固定位置。
图35A和35B表示双层的多分区盘,每个盘是通过DSD/DVD组合盘中DSD的分区产生,在图35A中表示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例子,则图35B表示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另一个例子。
在具有平行磁迹路径的图35A的盘中,层0和层1互相独立地形成。在本例子中,层0分配到DVD,而层1分配到DSD盘。
在层0中,类似于上述图28A的例子,包括在导入区中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0000”(或“1010”),作为DVD数据和管理信息(FAT)的数据文件记录在从物理扇区数“030000h”延伸到层0中导出区之前紧接的位置(L00-1)的数据区域,由此卷空间形成如图3一样。
同时在层1中,包括在导入区中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00”(或“1010”),用于记录DSD数据的数据区形成在从物理扇区数“030000h延伸到层1中导出区这前紧接的位置(L01-1)。该层1被划分,以产生多分区盘。
更详细地说,根据TOC直接排列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值)记录在层1中从物理扇区数“030000h”开始的第一区域SS1和在TOC扇区0中从由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表示的位置延伸到导出区之前紧接的位置的第二区域SS2中,所谓CD-ROM数据文件与用作管理这种数据文件的信息的FAT(PVD和INFO.CDP)一起记录在其中。
PVD和INFO.CDP分别记录在“EDSA+16”的固定位置和“EDSA+75”的固定位置。
在具有相对磁迹路径的图35B的例子中,层0和层1被认为是经过中间层的一个连续层,其中,其管理大致上类似于图34中所示的单层盘。
在盘的最外侧上的层0的导入区中,包括在控制数据CNT中的书本型设定为“1010”,表示DSD/DVD组合盘,而TOC形成在其中。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在TOC中描述。
DVD数据记录在从物理扇区号“030000h”延伸到中间区的入口的前或后的特定位置(DSST-1)提供在区域中的管理DVD数据文件的FAT的管理信息用于记录DVD数据,而卷空间形成为图3中所示的一样。
从某个位置(DSST)延伸到导出区之前紧接的位置(L01-1)的数据区用作DSD盘区,DSD盘区被划分为具有用作之间分界的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的第一区SS1和第二区SS2。
根据TOC直接管理的DSD数据的磁迹TK1-TKn(n=100最大)记录在第一区SS1中。
同时在第二区域SS2中,CD-ROM数据文件与作为管理文件数据文件的信息FAT(PVD和IWFO.CDP)一起记录。PVD和INFO.CDP分别记录在“EDSA+16”的固定位置的“EDSA+75”的固定位置。
在上述DSD/CDEX组合盘的6个结构例中的每一个,划分DSD盘区域,产生多分区盘,形成附加的数据区域。根据TOC排列上述第二区域的位置(EDSA)。
因此,如果任何特定有效值被记录代替在TOC扇区0中的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的“000000h”,则盘就能识别为DSD/CDEX组合盘。
在第二区域SS2中,要求数据重放的管理的DVD和INFO.CDP记录在参考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的固定位置,因此对第二区域SS2重放装置的存取完全需要的是没有复杂地址计算等等,所以这种存取表现出非常地容易。
(6-C)DSD/CDEX组合物重放装置。
图31表示适合于上述的这种DSD/CDEX组合盘的重放装置的典型结构。在该图中,相应于在图22和23上述装置中使用的任何功能块用相同标号表示,由此的重复说明将省略。
在图31的装置中,可重放盘90是DVD盘或DSD盘。除了在图22中使用于DSD盘和在图23中用于DVD盘的相同功能块之外,提供重放DSD/CDEX组合盘的CD-ROM解码器50和SCSI控制器51。SCSI控制器51用作与主计算机接口控制。
当完成装载盘90时,系统控制器41首先根据书本型通过在导入区中执行控制数据的读出取得必要的数据,作出装载的盘是DSD盘或是普通盘的判定(或是将在后面描述的DSD/DVD组合盘)。当装入盘90是DSD盘时,系统控制器41还从导入区读出TOC。
当装入盘90是上述的多分区的DSD盘时,就根据重放控制选择地执行第一区域SS1重放方式或第二区域SS2重放方式。例如,控制作用可以是这样执行的,响应于从控制器53的正常控制,选择第一区域SS1重放方式,或响应于从连接到装置的外部主计算机的重放请求选择第二区域SS2重放方式。
在第一区域SS1重放方式中,系统控制器41根据TOC数据便能够执行重放操作。于是重放的音频信号被DSD解码器38、数字音频处理器39和1比特D/A变换器40的操作被解调。同时,选择器48的控制,使得把1比特变换器40的输出供给到音频放大器42。
同时在第二区域SS2重放方式中,系统控制器41参考在TOC中描述的附加数据起始地址EDSA并使能利用PVD和INFO.CDP记录在相对于EDSA位置的固定位置。重放操作被控制到与图30的目录表结构一致。
在CD-ROM解码器50中解码从盘读出的信息(重放RF信号),解码的数据供到SCSI控制器51。接着SCSI控制器51把从盘90读出的数据传送到主计算机。
于是,这种重放装置适合于重放DSD/CDEX组合盘,因此实现了盘使用的扩大。
[7]改进
除本发明的上述表示盘的优选实施例和重放装置外,各种改进都是可能设计的。
例如,对DSD盘书本型设定到“1000”,或对DSD/DVD组合盘设定到“1010”,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们还可设定到任何其它的值。同样,包括在管理信息中的其它特定的数据也可以改变。
最好是,书本型数据与编码方案一致,即适合在上述的盘的5种类型或盘的定义中的识别,例如像DSD/CDEX组合盘说明的和从DSD/DVD组合盘的多分区盘形式产生的(1)DVD,(2)DSD盘,(3)DSD/DVD组合盘,(4)DSD/CDEX组合盘,和(5)DSD/DVD/CDEX组合盘。
因此,书本型数据可以定义为(1)对DVD盘为“0000”,(2)对DSD盘为“1000”,(3)对DSD/DVD组合盘为“1010”,(4)对DSD/CDEX组合盘为“1100”,和(5)对DSD/DVD/CDEX组合盘为“1110”。
(这些书本型数据的值仅仅是例子)
此外,书本型编码方案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使得能识别:单层、双层、或双层的相对磁迹路径和平行磁迹路径。
特别是在具有包含DVD数据的平行磁迹路径的双层之一,而另一层包含DSD数据的图29A或35A的情况,当读出一层的书本型数据时,最好是另一层的类型是可检测的。
虽然一些盘的典型结构,已经参考图17、18、27、28、32、33、34和35的实施例作为了描述,但也可设计其它的结构。例如,当DSD/DVD组合盘具有如图28A所示的平行磁迹路径时,可以设计成DSD区域和DVD区域两者共同存在每一层中的形式。
此外,除了在图22、23和31中所示的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之外,图36和37的改进型可设计成适合于DSD盘和DVD盘两者的重放装置,即,图23和31的装置。
图36是图23所示的重放装置的改进型的方块图中,其中相同的方块图相同标号表示。在这种情况,没有提供用于从DVD解码器43获得的DVD音频数据的D/A变换器(图23中的D/A变换器45),同时,用于DSD音频数据的1比特D/A变换器40共用于DVD音频数据。
因此,音频处理器44的输出首先经过十轴一滤波器54变换成1比特数字数据,然后送到1比特变换器40。
在DSD数据的采样频率(64fs/32,fs/128fs)、fs是44.1kHz,而对DVD数据fs是48KHz。为此原因,就需要选择把在1比特D/A变换器40中的基准时钟信号变换与DVD数据重放方式或DSD数据重放方式一致。因此,系统控制器4根据重放操作执行变换基准时钟信号的控制。
图37是图31中所示重放装置的改进型的方块图,其中相同方块用相同标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提供用于从DVD解码器43获得的DVD音频数据的D/A变换器(图31中的D/A变换器45),和用于DSD音频数据的1比特D/A变换器40共用于DVD音频音频数据,与上述图36的例子相同。
于是,在重放装置中的电路结构就能够由图37或37中使用的1比特变换器40使其简化。
在本发明中,从上面的说明可以明白,随着各种有利的效果的达到,因此,就实现了非常有效的记录介质和适合于重放这种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
在记录介质中,表示与第一数据格式不同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识别数据包括在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中。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记录在与物理格式管理信息一致的数据区中,另外的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管理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重放的预定位置。于是,记录介质实现与第一格式一致并仍然包含其它的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由此介质表现为可适合于记录高音品数据等等。这样,就达到有效灵活利用具有特定物理格式的记录介质。
特别是由于限定第二管理信息(TOC),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就能直接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并且使存取也容易。
由于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导入区中,因此到第二数据管理信息的存取也变得容易。
数据区具有记录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一数据管理信息的数据的区域,而其它区域至少记录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物理格式管理信息包括识别数据,就意味着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二者都记录在该介质中,因此,组合记录介质就能实现具有扩大使用和提高可互换性的优点。
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包括第二数据格式的每数据单元(磁迹)的记录位置信息,因此存取每磁迹就成为随机和自由。
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还包括相应于第二数据格式的每个数据单元(磁迹)的附加信息,例如字符信息或版权信息,由此,记录介质具有有关记录数据的每个单元的各种信息。
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还包括,相应于第二数据格式的每个数据单元(磁迹),仅仅局部记录位置信息,以便适合于如局部重放的特殊操作。
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可以这样安排,使其管理关于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100数据的最大值,因此实现产品设计的方便形式。例如,适用于如“HyakuninIsshu”(100个诗人的100首诗)或“100个最好的音乐工作”的电子出版物。
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包括记录与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不同的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区域的位置信息。在数据区中,记录用于管理这种数据重放的第三数据格式和第三数据管理信息的数据。因此,就变成可能实现等同于类似上述多分区盘的所谓多扇区盘的新型记录介质,因此,还能扩大本发明记录介质的使用。
特别是可能实现记录的多样化使用,例如,在附加地记录如第三数据格式数据的大容量电文数据时,在第二管理信息中是简单的电文数据。
第三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根据由记录包括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的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区域的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的特定位置上,因此,当记录介质的功能等于多扇区盘时,就可获得容易存取到第二区域的显著优良效果。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是由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因此,优良数据的记录就可在具有特定物理格式的记录介质中实现较高音品。尤其是,由于滤波完全不会引起任何音品的恶化,就像记录的高速1比特音频信号数据没有执行上频采样和下频采样一样。由于既不是上频采样也不是下频采样,所以适合于上述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结构可简单化,同时实现优良的音品。
至少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形成在扇区中,其中,每个扇区包括分配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的主数据区域和分配子数据的子数据区域。因此,各种信息的设备能够以子数据使用相应于1比特音频信号的主数据或使用在独立状态,或各种附加信息给到包含在记录介质中的主数据,或者是这种信息是主数据独立地使用的方式实现。
在每个扇区中形成2048个字节的数据区,其中,主数据区域由2016个字节组成,而子数据区域由30个字节组成。
由ΔΣ调制的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变换成2声道音频数据,而各个声道数据是在每个记录扇区中以8比特为一单元一直到2016个字节交替地分配。在另一个情况中,由ΔΣ调制的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变换成6声道音频数据,各个声道数据是在每个记录扇区中以8比特为一单元直到2016个字节按预先顺序分配。
结果是,子码传送率升到高于在现有CD-DA中采用的已知的7200字节/秒的速率,因此在2声道和6声道二者的方式中,具有子码数据的功能就更能够在CD-DA中得到满足。此外,在每个2声道和6声道方式中,每扇区完成数据,1秒钟相当于2声道方式中的350个扇区,相当于6声道方式中的525个扇区。因此,在重放期间,在跳越每扇区中,与现在的CD-DA中的1秒=75帧的已知跳越精度相比,就获得较高的精度。
在由ΔΣ调制(比特音频信号组成的第二数据格式的6声道音频数据中,相应于整个6声道之外的多个特定声道的数据给予不同于相对任何其它声道值的预定增益,因此,就能很方便地保证在重放中声道数的变换过程。
重放装置包括:读出装置,该装置能执行从装入的记录介质读出信息的操作;判定装置,用于根据从装入的记录介质读出的物理格式管理信息,做出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是否记录的判定;重放控制装置,当判定的结果表示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已记录时,能使读出装置读出第二数据管理信息,然后,获得读出的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并使读装置根据第二数据管理信息读出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和第二格式解码装置,用于解码由读装置这样读出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因此,就变得可能执行与第一格式和包含与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一致的重放记录介质的合适的操作。此外,由于直接从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存取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因此,这样的存取就能简单和快速地执行而依赖于第一格式的系统。
此外,由于这种存取是参照第二数据管理信息执行,因此电路结构就能简化。
当记录介质一旦装入,在导入区中就提供第二数据管理信息,重放控制装置就能使该装置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的导入区中特定位置的第二数据管理信息,因此达到对第二数据管理信息的有效存取。
当判定装置的输出表示第一数据格式已记录时,重放控制装置根据由读装置读出的第一数据管理信息,使读出装置读出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重放控制装置具有解码由读出装置读出的第一数据格式数据的第一格式解码装置,因此设备完全适合于主要是记录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的记录介质,也完全适合于记录第一和第二数据格式这二者的组合记录介质。
响应于包括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每数据单元记录位置信息,重放控制装置使读装置读出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每个单元,因此实现有效的存取。
装置还具有诸如显示设备之类的信息显示输出装置,重放控制装置使信息显示输出装置传送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包括的每数据单元的附加信息,由此完成用户的各种信息的设备。
响应于包括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和有关第二数据形式数据的各介单元的仅是局部记录位置信息,重放控制装置使读装置读出所要求的单元的局部数据,因此进行例如容易和准确的要求的节目的引言和主题的重放。
当获得包括记录第三数据格式数据的区域的位置信息的第二数据管理信息时,重放控制装置使该装置读出管理重放第三数据格式数据的操作的第三数据管理信息,还能根据第三数据管理信息使读数据读出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装置还包括用于解码第三数据格式的数据的第三格式解码装置。因此就变成可能对功能等于例如上述的多分区盘的多扇区盘的有关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进行适当的重放操作。
为读出第三数据管理信息,重放控制装置使在控制下的读装置参考由包括在第二数据管理信息中的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确定的和有关记录第三数据格式数据的区域来读出特定的位置,因此对完成快速和简单化的存取就不需要复杂的地址计算。
第二格式解码装置由对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的数据没有执行上频采样的解码器组成,因此消除了上频采样滤波器的需要,从而简化了电路结构。
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安排在扇区中,每个扇区如此形成以使包括分配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的主数据区域和分配子数据的子数据区域。由于第二格式解码装置具有解码记录在每个扇区的子数据区域中的子数据的解码器,子数据的提取和利用就可能最终扩展信息输出模式和控制模式的扩展能力。
第二格式解码装置能经过解码输出2声道音频信号。当6声道音频数据由读装置读出时,所要求的声道数据加到构成2声道的每声道的形成数据,同时对6声道数据保持相同的增益,由此,把6声道数据变换成2声道数据的电路结构就能显著地简化。
特别是,由于执行有关ΔΣ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的处理,变换电路就能由非常简单的1比特加法电路来构成,因此就进一步实现电路构成的简单化。
除经过其解码处理能输出6声道音频信号的第二格式解码装置外,在整个6声道数据之外的多个特定声道的数据都给予不同于有关任何其它声道数据值的预定增益,然后6声道音频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因此,适当的6声道输出,就能达到不复杂的电路结构。
虽然本发明在上文参考一些最佳实施例已经作出描述,但应明白本发明不仅限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各种改变的改进对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而没有离开本发明的精神。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只能由所附加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11)

1.一种记录方法,用于在一记录介质上记录多种格式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盘形记录介质,使该盘形记录介质包括两层基片和夹于两层基片之间的一层或两层记录层;
将所述记录层沿盘的径向分为引入区、数据区和引出区三个扇区,并将所述数据区细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区部分;以及
以盘的圆形轨迹上的凹痕形式在所述三个扇区中记录以下信息和数据:
在引入区,记录物理格式管理信息,包含与记录介质的一种物理格式有关的数据,还包含一个内容表(TOC),以管理直接流数字(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
在第一数据区部分,记录数字通用盘(DVD)格式的第一数据和依照物理格式管理信息管理第一数据重放的第一数据管理信息;
在第二数据区部分,记录DSD格式数据;和
在第三数据区部分,记录不同于DSD格式也不同于DVD格式的第三种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其中
DSD格式的数据是1比特数字流数据;
将表示第三种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记录在第三数据区部分的识别数据包含在导入区的TOC中,该识别数据包含第三数据区部分的起始地址;
第三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是依照物理格式管理信息记录的;
将第三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第三数据区部分的预定位置上,用于管理第三数据格式的第三数据的重放;以及
所述TOC、第一数据管理信息和第三数据管理信息其中至少之一包含版权信息,用于防止未经授权而分别复制多个轨迹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OC包含与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中每一个相关的记录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OC包含与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中每一个对应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OC包含分别对应于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的局部记录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TOC制成能管理多达100个数据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管理信息记录在第三数据区部分中的与TOC中所含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由Δ∑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DSD格式的数据被安排在多个扇区中,多个扇区中的每个扇区都包含一个分配给Δ∑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的主数据区和一个分配给子数据的子数据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扇区的每个扇区中形成2048字节的一个数据区,所述主数据区由2016个字节组成,而所述子数据区由32个字节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Δ∑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的所述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中的每个轨迹都转换成两声道音频数据,并且两声道音频数据各以多个8比特单元交替分配给多个扇区的每个扇区中的2016个字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Δ∑调制1比特音频信号组成的所述DSD格式数据的多个轨迹中的每个轨迹都转换成六声道音频数据,并且六声道音频数据各以预定次序和以多个8比特单元分配给多个扇区的每个扇区中的2016个字节,以及对应于六声道的多个特定声道的数据具有预定的增益,该增益不同于与所述多个特定声道以外的任何其他声道的数据相关的增益值。
CNB031060420A 1996-07-04 1997-07-04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102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2712/96 1996-07-04
JP19271296A JP3707137B2 (ja) 1996-07-04 1996-07-04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192712/1996 1996-07-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7461XA Division CN1179351C (zh) 1996-07-04 1997-07-04 记录介质和重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724A CN1495724A (zh) 2004-05-12
CN1310245C true CN1310245C (zh) 2007-04-11

Family

ID=1629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74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351C (zh) 1996-07-04 1997-07-04 记录介质和重现装置
CNB03106042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0245C (zh) 1996-07-04 1997-07-04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74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351C (zh) 1996-07-04 1997-07-04 记录介质和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72759A (zh)
EP (1) EP0817195B1 (zh)
JP (1) JP3707137B2 (zh)
KR (1) KR100491501B1 (zh)
CN (2) CN1179351C (zh)
AT (1) ATE284070T1 (zh)
DE (1) DE6973179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2644B2 (ja) 1996-02-28 2008-07-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US6381403B1 (en) * 1997-01-31 2002-04-30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Audio disk of improved data structure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6222805B1 (en) * 1997-08-07 2001-04-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KR100272493B1 (ko) * 1997-08-30 2000-11-15 윤종용 디지탈비디오디스크및컴팩트디스크공용데이타프로세서장치
CN1290090C (zh) 1997-11-21 2006-12-13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一种盘重放装置及音频信号的记录重放方法
US6738561B1 (en) 1997-11-21 2004-05-1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Recording medium and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437426B2 (ja) * 1997-11-28 2003-08-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CN1251682A (zh) * 1997-11-29 2000-04-26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利用内容表(toc)机制以及利用通过包含最高级toc目录的根目录的基于文件的存取机制来存储以声频为中心的信息的一种方法和装置,和包含这种信息的单一存储媒体
EP1434228A3 (en) 1997-11-29 2005-11-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storing audio-centered information with a multi-level Table-of-Contents (TOC) mechanism with one Master-TOC and Sub-TOCs for various audio formats, a device for use with such mechanism and a unitary storage medium containing such mechanism
US6424615B1 (en) * 1997-12-24 2002-07-23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having plurality of volumes, recording device and reproduction device for same
JP3376265B2 (ja) 1997-12-25 2003-02-10 株式会社東芝 複数コンテンツのオブジェクト共有化システム
EP0933776A3 (en) 1998-01-30 2006-05-17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Signal encoding apparatus, audio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udio data recording method, audio data decoding method and audio disc
JPH11232836A (ja) 1998-02-12 1999-08-27 Toshiba Corp 多層情報層を有する情報記憶媒体及び多目的情報処理装置
EP2261915A3 (en) * 1998-02-23 2011-03-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 play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JP3403636B2 (ja) 1998-04-06 2003-05-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再生装置
JP3968485B2 (ja) * 1998-04-09 2007-08-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3972456B2 (ja) * 1998-04-09 2007-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マルチレイヤー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3357288B2 (ja) * 1998-04-10 2002-12-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JPH11296997A (ja) 1998-04-10 1999-10-29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JP3890737B2 (ja) * 1998-04-14 2007-03-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ジタル映像信号または音声信号の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US6704492B2 (en) * 1998-05-15 2004-03-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US6370090B1 (en) * 1998-06-10 2002-04-09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for storing audio-centered information with a multi-level table-of-contents (toc) mechanism and doubling of area-tocs, a device for use with such mechanism and a unitary storage medium having such mechanism
IL134434A0 (en) * 1998-06-10 2001-04-3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storing audio-information
US6744713B1 (en) * 1998-06-15 2004-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for storing write protection information and write prote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601598B1 (ko) * 1998-06-15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록 방지 정보를 저장하는 기록 매체와 기록 방지 방법
JP2000021089A (ja) * 1998-07-01 2000-01-21 Nippon Columbia Co Ltd 記録装置
JP2000068835A (ja) * 1998-08-25 2000-03-03 Sony Corp デジタル−アナログ変換装置
TW462038B (en) 1998-09-18 2001-11-01 Sony Corp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KR100421845B1 (ko) 1998-09-26 200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및광기록매체의결함영역관리방법
JP3743178B2 (ja) * 1998-10-05 2006-02-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記録可能型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DE19859923A1 (de) * 1998-12-23 2000-06-29 Thomson Brandt Gmbh Wiedergabegerät für Informationsblöcke enthaltende Aufzeichnungsträger
CN100392981C (zh) * 1999-01-07 2008-06-04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在无损编码器中边信息的有效编码方法
US6278678B1 (en) * 1999-02-12 2001-08-21 Sony Corporation Editing apparatus, edi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3805985B2 (ja) 1999-02-18 2006-08-09 株式会社東芝 ストリームデータの情報記憶媒体、そ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DE19907711C2 (de) * 1999-02-23 2002-05-23 Stefan Mais Datenträger mit verschieden formatierten Audio- und Videodaten sowie dazugehörige(s) 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KR100335440B1 (ko) 1999-03-25 2002-05-04 윤종용 Dvd 응용을 cd 미디어상에 기록한 디스크,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KR100335439B1 (ko) * 1999-03-25 2002-05-04 윤종용 Dvd 응용 세션을 포함하는 멀티세션 디스크,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JP4300642B2 (ja) * 1999-08-18 2009-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媒体の再生装置並びに再生方法
US6678236B1 (en) * 1999-08-24 2004-01-13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EP1083748B1 (en) * 1999-09-10 2009-12-23 Pione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US7236836B1 (en) * 1999-09-29 2007-06-2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System for signal processing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JP4153629B2 (ja) * 1999-09-29 2008-09-24 株式会社東芝 静止画像つき音声情報の編集方法
DE29917222U1 (de) * 1999-09-30 2000-01-05 Sonopress Prod Plattenförmiges optisches Speichermedium
JP2001109665A (ja) * 1999-10-06 2001-04-20 Ricoh Co Ltd 記録媒体およびデータの記録読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3532946A (ja) * 1999-10-18 2003-11-05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取外し可能大容量記憶媒体からコンテンツを安全に自動再生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80820C (zh) * 1999-11-16 2006-10-18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和设备,再生方法和设备
JP4759903B2 (ja) * 2000-01-21 2011-08-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と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60022B2 (ja) * 2000-02-16 2008-03-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情報記録媒体への信号記録装置及びその信号記録方法
JP2001243639A (ja) * 2000-02-28 2001-09-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サーボ制御装置及びサーボ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
JP4300669B2 (ja) * 2000-02-29 2009-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記録媒体
US6530009B1 (en) * 2000-03-13 2003-03-04 Roxio, Inc. Methods for increasing file storage capacity of optical discs
US7805764B1 (en) * 2000-03-31 2010-09-28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Sequencing data blocks to provide hidden data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2001297535A (ja) * 2000-04-14 2001-10-26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データ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310885B2 (ja) * 2000-05-11 2009-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US7200085B2 (en) * 2000-05-19 2007-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able data storage medium including property data
US6928040B2 (en) * 2000-06-14 2005-08-09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copy protected optical compact discs
US7151729B1 (en) 2000-06-29 2006-1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ad-only storage area and writeable storage area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TWI236667B (en) * 2000-06-29 2005-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ad-only storage area and writeable storage area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DE10035311C2 (de) * 2000-07-18 2003-06-18 Docdata Germany Gmbh Compact Disc mit einem einen Kopiervorgang störenden Bereich
JP2002042346A (ja) * 2000-07-19 2002-02-08 Sony Corp 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媒体の再生装置並びに再生方法
DE10035955A1 (de) * 2000-07-21 2002-01-31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zum Identifizieren eines reservierten Datenbereichs sowie entsprechendes Gerät
US20080123491A1 (en) * 2000-09-07 2008-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ad-only storage area and writeable storage area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RU2004115730A (ru) * 2000-11-27 2005-02-27 Макровижн Юроп Лимитед (Gb) Диск dvd с защитой от копир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 проверки достоверности
US20020078416A1 (en) * 2000-12-01 2002-06-20 Hitachi, Ltd. Method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digital data and apparatus for same
JP2002230786A (ja) * 2001-01-31 2002-08-16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再生装置及び再生制御方法
JP2002245625A (ja) * 2001-02-19 2002-08-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記録プログラム
JP2002268949A (ja) * 2001-03-12 2002-09-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複製管理方法、複製管理装置、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238397B (en) * 2001-04-25 2005-08-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s for storing and reading data on a storage medium and storage medium
JP3870734B2 (ja) * 2001-07-31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再生装置
JP4784030B2 (ja) * 2001-09-21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US6801494B2 (en) 2001-10-31 2004-10-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ple sections for dual-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4101666B2 (ja) 2002-01-22 2008-06-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JP3873755B2 (ja) * 2002-01-31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3281858A (ja) * 2002-03-22 2003-10-0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AU2003201833A1 (en) * 2002-04-01 2003-10-23 Sony Corporation Storage medium initial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method
AU2003201837A1 (en) 2002-04-01 2003-10-23 Sony Corpor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JP3707685B2 (ja) * 2002-05-08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のプログラム及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945807B2 (ja) * 2002-05-09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のプログラム及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100911139B1 (ko) 2002-05-30 2009-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개의 기록층이 구비된 광 디스크, 그 기록방법 및재생방법
KR100881665B1 (ko) * 2002-05-31 2009-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층의 광 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재생 방법
KR100925213B1 (ko) * 2002-06-07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멀티 레이어 광디스크와, 그에 따른 광 파워조절방법
KR20030094855A (ko) * 2002-06-08 2003-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멀티 레이어 광디스크와, 그에 따른 포맷팅관리방법
KR20040009358A (ko) * 2002-07-23 2004-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 방법
US20040156615A1 (en) * 2002-07-25 2004-08-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recording, and programs therefor
KR20040013314A (ko) 2002-08-05 200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포맷 기록 및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EP1568031A1 (en) * 2002-11-07 2005-08-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cord carrier having a main file system area and a virtual file system area
US20050213467A1 (en) * 2002-12-17 2005-09-29 Yoshihiro Noda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rea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read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4227638A (ja) * 2003-01-21 2004-08-12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750109B1 (ko) * 2003-02-15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BRPI0408665A (pt) 2003-03-03 2006-03-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étodo de gravação de informação para gravação de dados sobre um meio de registro de informação passivel de gravação adicional e aparelho de gravação e reprodução de informação
KR20040081904A (ko) * 2003-03-17 2004-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방법
KR20040081903A (ko) * 2003-03-17 2004-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매체 및 그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방법
JP3710790B2 (ja) 2003-03-24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RU2363058C2 (ru) * 2003-03-24 2009-07-27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имеющий указание слоя
EP1609145A2 (en) * 2003-03-24 2005-1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mum power control for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EP1609136B1 (en) * 2003-03-24 2011-1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having disc information
JP3584033B1 (ja) * 2003-03-25 2004-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4310972A (ja) * 2003-03-25 2004-11-04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594243B1 (ja) 2003-03-25 2004-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方法、光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1286343B (zh) * 2003-03-25 2012-11-28 株式会社理光 光信息记录方法和光信息记录装置
CN101097761B (zh) * 2003-03-25 2011-05-04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及系统、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
JP4633346B2 (ja) 2003-05-12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US20050013218A1 (en) * 2003-05-19 2005-0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having a plurality of data storing units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GB2402802B (en) * 2003-06-09 2007-05-30 First 4 Internet Ltd Copy protection system for data carriers
JP2007528086A (ja) * 2003-06-19 2007-10-0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ユニバーサル記憶装置のためのフレキシブルなフォーマット設定
CA2472075C (en) 2003-06-25 201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using optical disk
JP2005018919A (ja) * 2003-06-26 2005-01-20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US20080310272A1 (en) * 2003-06-26 2008-12-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Recorder for Reducing Rejection of Record Carriers Due to Write Errors
EP1649461A2 (en) * 2003-06-30 2006-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therefor
JP2005025821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US7286454B2 (en) * 2003-06-30 2007-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EP1658610A2 (en) * 2003-08-20 2006-05-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multilayer information carrier
JP3710799B2 (ja) * 2003-09-19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US7630282B2 (en) * 2003-09-30 2009-12-0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Disk for audio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audio data
JP2005209322A (ja) 2003-12-26 2005-08-04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媒体
WO2005071685A1 (en) * 2004-01-20 2005-08-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optical data disc with multiple booting points
JP4337569B2 (ja) * 2004-02-06 2009-09-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KR100667753B1 (ko) * 2004-02-28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데이터의 기록 방법 및 장치
US7907492B1 (en) * 2004-03-17 2011-03-15 Doug Carson & Associates, Inc. Data storage medium with improved multi-session recording format
TWI355654B (en) * 2004-03-29 2012-01-01 Pioneer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information recording
JP4102775B2 (ja) * 2004-04-23 2008-06-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媒体
EP2383739A1 (en) 2004-05-25 2011-11-02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system
JP2005339622A (ja) * 2004-05-25 2005-12-08 Nec Corp 記録管理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US7746754B2 (en) * 2004-06-14 2010-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llocating areas in optical disc, dat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dopt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c therefor
KR100667755B1 (ko) * 2004-06-23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기록층을 구비한 광 디스크,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및그 장치
KR20060046445A (ko) * 2004-07-22 2006-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기록재생 제어방법 및 데이터기록재생 방법과 장치
KR101041809B1 (ko) * 2004-07-27 2011-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및 광디스크 제어정보 구성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광디스크 기록재생방법과 장치
US7609939B2 (en) 2004-08-17 2009-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producing data recorded on recording medium and local storage
US7613384B2 (en) 2004-08-17 2009-1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omposite file structure for data reproduc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using the composite file structure
US7609945B2 (en) 2004-08-17 2009-10-27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the recording medium
US7725010B2 (en) 2004-08-17 2010-05-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producing data recorded on recording medium and local storage
US7599611B2 (en) 2004-09-13 2009-10-06 Lg Electronics Co.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producing data recorded on the same
CN100362465C (zh) * 2004-10-08 2008-01-16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
US20060104615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Kun-Da Wu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producing digital image medium data on the recording medium
JP2006155830A (ja) 2004-11-30 2006-06-15 Memory Tec Kk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EP1849159A1 (en) * 2004-12-21 2007-10-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bination optical media,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reof
CN101154395B (zh) * 2005-02-16 2012-07-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盘和光盘装置
KR20070003513A (ko) * 2005-06-30 2007-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 기록/재생방법 및 장치
JP2007026617A (ja) * 2005-07-21 2007-02-01 Toshiba Corp 情報記憶媒体、記録方法、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508280A (ja) * 2005-09-09 2009-02-2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Bd9ハイブリッ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複製防止システム
WO2007046493A1 (ja) * 2005-10-20 2007-04-26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EP1837869A3 (en) * 2006-03-24 2008-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20080021963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At&T Corp. Content dissemination using a multi-protocol converter
EP2089884A1 (en) * 2006-11-15 2009-08-19 THOMSON Licensing Single-sided pre-recorded dual-layer dvd disc functioning as a dual-sided pre-recorded dvd
JP2009033649A (ja) * 2007-07-30 2009-02-12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データ受信装置、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送信方法、コンテンツデータ受信処理方法
US8274874B2 (en) * 2008-02-04 2012-09-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nd fast-searching unit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n volume, optical-storage disks
KR20090090590A (ko) * 2008-02-21 2009-08-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데이터 기록방법 및 기록장치
WO2010095393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835714B2 (ja) * 2009-03-25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US20110110209A1 (en) * 2009-10-30 2011-05-12 Bard Erik C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biquitous read and selective write
JP5303714B2 (ja) * 2010-12-20 2013-10-02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JP5131343B2 (ja) * 2010-12-28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JP2012104218A (ja) * 2011-12-26 2012-05-31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JP5433711B2 (ja) * 2012-01-20 2014-03-05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5835A2 (en) * 1993-07-23 1995-01-25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EP0706185A1 (en) * 1994-08-09 1996-04-10 Time Warner Interactive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ding CD-ROM on a digital audio compact disc
EP0714098A2 (en) * 1994-11-24 1996-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arge capacity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a large-capacity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a large-capacity recording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054B2 (ja) * 1983-11-30 1996-03-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状記録媒体
CA2038583C (en) * 1990-03-20 1996-03-12 Shigemi Maeda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3180366B2 (ja) * 1991-04-19 2001-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US5687397A (en) * 1993-02-26 1997-11-1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xpansion of data storage medium to store user data
US5506821A (en) * 1993-05-27 1996-04-09 Applied Medi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program repeater
TW241360B (zh) * 1993-07-29 1995-02-21 Nippon Pickter Kk
JP2883791B2 (ja) * 1993-08-26 1999-04-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記憶媒体とその制御方法
US5774439A (en) * 1993-09-16 1998-06-30 Matsushir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lands and grooves
KR0182087B1 (ko) * 1993-10-29 1999-04-15 사토 후미오 특수재생용 기록매체 및 재생장치
EP0689206B1 (en) * 1993-12-10 2002-07-24 Sony Corporation Data recording medium and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EP1336963B1 (en) * 1994-03-19 2006-05-31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JP2677775B2 (ja) * 1994-04-14 1997-11-17 株式会社東芝 再生装置
JP3575063B2 (ja) * 1994-07-04 2004-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DE69533972T2 (de) * 1994-11-17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Optische Plat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m Lesen einer solchen Platte
SG38892A1 (en) * 1994-12-22 1997-04-17 Sony Corp A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first management area for managing a first attribute and a second management area for managing a second attribute of a program recorded in
US5721720A (en) * 1994-12-28 1998-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ixel data as a compressed unit data block
FR2732497B1 (fr) * 1995-04-03 1997-05-30 Ambre Sarl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numeriques audio et textes ou documents sur un meme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e type disque optique
US6130870A (en) * 1995-05-31 2000-10-10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producing device
MY112755A (en) * 1995-06-06 2001-08-30 Sony Corp Information data reproducing system,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method, data form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ord medium
TW307862B (zh) * 1995-06-20 1997-06-11 Sony Co Ltd
JP3674092B2 (ja) * 1995-08-09 2005-07-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CN1105388C (zh) * 1995-10-09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与各国互不相同的分级系统对应的多媒体光盘及其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JP4150084B2 (ja) * 1995-11-24 200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5835A2 (en) * 1993-07-23 1995-01-25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method
EP0706185A1 (en) * 1994-08-09 1996-04-10 Time Warner Interactive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ding CD-ROM on a digital audio compact disc
EP0714098A2 (en) * 1994-11-24 1996-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arge capacity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a large-capacity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a large-capacity recording med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021673A (ja) 1998-01-23
KR100491501B1 (ko) 2005-09-16
CN1495724A (zh) 2004-05-12
CN1179589A (zh) 1998-04-22
KR980011091A (ko) 1998-04-30
US6072759A (en) 2000-06-06
EP0817195A3 (en) 2000-05-24
JP3707137B2 (ja) 2005-10-19
ATE284070T1 (de) 2004-12-15
DE69731791D1 (de) 2005-01-05
EP0817195A2 (en) 1998-01-07
DE69731791T2 (de) 2005-12-01
EP0817195B1 (en) 2004-12-01
CN1179351C (zh) 200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245C (zh)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107313C (zh) 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
CN1206589C (zh) 用于再现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007C (zh)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CN1201295C (zh) 信息再生装置
CN1112701C (zh) 光盘记录方法、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293554C (zh) 盘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22425C (zh) 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253884C (zh) 微型盘存储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282185C (zh) 一种盘重放装置及音频信号的记录重放方法
CN1179353C (zh) 盘驱动装置以及盘格式化方法
CN1162861C (zh) 在预定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666268A (zh) 盘形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盘生产方法
CN1698120A (zh) 内容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容数据传输方法
CN1779837A (zh) 替换处理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系统
CN1213818A (zh) 再现设备、再现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156842C (zh) 转录设备和转录方法
CN1604219A (zh) 音频盘及重放装置
CN1465069A (zh) 再生装置和编辑装置
CN1264144C (zh)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CN1265375C (zh) 再现设备、记录和再现系统、再现方法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299287C (zh) 再现方法及装置、记录方法及装置以及产生管理表的方法
CN1121690C (zh)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CN1607533A (zh) 内容分发系统、方法、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381838A (zh) Evd盘、evd盘记录机和方法、以及evd盘播放机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