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7527A -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7527A
CN1257527A CN98805471A CN98805471A CN1257527A CN 1257527 A CN1257527 A CN 1257527A CN 98805471 A CN98805471 A CN 98805471A CN 98805471 A CN98805471 A CN 98805471A CN 1257527 A CN1257527 A CN 1257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acrylic
acrylate
expression
est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5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柳精也
米仓克实
佐伯慎二
林健太郎
岩本祐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95714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6103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7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7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06Acr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6/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2Agglomerated materials, e.g. artificial aggregates
    • C04B18/022Agglomerated materials, e.g. artificial aggregates agglomerated by an organic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59Hardening promoted by a rise in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63Hardening promoted by a rise in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2Polymerisation in bul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6/06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0045Polymers chosen for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 C04B2103/0046Polymers chosen for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dded as monomers or as oligomers
    • C04B2103/0047Polymers chosen for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dded as monomers or as oligomers as a mixture of nonomers and prepolymers or olig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44Thickening, gelling or viscosity increa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54Substitutes for natural stone, artistic materials or the like
    • C04B2111/542Artificial natural stone
    • C04B2111/545Artificial marb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无机填料(B)和固化剂(C),所述组合物(A)含(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中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含具有双环、氟原子、环醚、环己烷环或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组分(c)是具有半衰期在温度75℃或更高时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包括这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和增稠剂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其中该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通过在温度105至150℃下加压加热固化。这些可用于制备具有各种优良物理性能如外观、尺寸稳定性、耐热水性和耐气候性的人造大理石。

Description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 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极好模塑加工性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特别适用作为(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料并具有极好的模塑加工性、增稠性能等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涉及生产具有高生产率、和极好外观、尺寸稳定性、耐热水性、天候稳定性等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将无机填料如氢氧化铝加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生产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具有各种突出功能和性能如极好外观、柔韧感等,并广泛用作柜台如厨柜等、洗涤和化妆台、防水盘、浴缸和其它建筑用品。这种大理石通常浇铸法生产,其中将通过无机填料分散于(甲基)丙烯酸系浆料中制得的所谓预混料填充于模具中,并将该预混料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固化和聚合。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61-26,605公开了呈平板状的人造大理石,该大理石通过在低压下长时间固化包括含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的(甲基)丙烯酸系浆料;氢氧化铝;和在低于75℃的温度下的半衰期为10小时的聚合物引发剂的组合物制备。另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2-305,842公开了呈平板状的人造大理石,该大理石通过把包括含(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十二烷基酯的(甲基)丙烯酸系浆料;石英粉;和在低于75℃的温度下的半衰期为10小时的聚合物引发剂的组合物倒入一模具中并用浇铸法固化该组合物而制备。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61-26,605和平2-305,842公开的组合物需要长达2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固化并呈现出极差的生产率,因为在上述每一种组合物中都使用在低于75℃的温度下的半衰期为10小时的聚合物引发剂作为固化剂。此外,如果为了提高生产率将这些组合物在100℃或更高的温度下加热固化以减少固化时间,则由于固化剂的低分解温度在得到的模制品中就会出现如裂口和发白的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为改进生产率问题,已提出在短时间内通过加热加压由增稠剂增稠树脂浆料获得的SMC(片状模塑料)或BMC(块状模塑料)模塑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6-313,019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温度高达115℃下加热加压模塑(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生产平板状人造大理石的方法,所述SMC或BMC是通过将氢氧化铝掺入含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组分的(甲基)丙烯酸系浆料中制备。
然而,当通过该方法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时,出现在模具中产生甲基丙烯酸甲酯蒸气这样的缺陷,模塑制品表面被甲基丙烯酸甲酯蒸气腐蚀,腐蚀部件处的光泽降低且出现光泽缺陷,因为模塑在温度不低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沸点(100℃)下进行。当为提高生产率而进一步升高固化温度时,这种趋势更显著。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6-313,019中描述的丙烯酸人造大理石趋于耐热水性差,且不能用于诸如其中要求特别高耐热水性的浴缸领域。该文献中公开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独特的臭味,且在操作时有时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当该SMC或BMC在100℃或更高的温度下模塑时,该趋势十分明显。当用该文献中公开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生产人造大理石时,容易出现模塑制品的尺寸变得比模具小得多且超过模塑制品的尺寸容忍度这样的缺陷。此外,该文献中公开的(甲基)丙烯酸系SMS或BMC需要进行长时间(24小时或更长)增稠老化并呈现低生产率。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6-219,800公开了用作建筑材料的平板状人造石头,它包括5至15wt%的(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树脂(使用具有高熔点的单体)和85至95wt%天然石头颗粒。然而,这里公开的组合物由于无机填料含量高看起来象石头,且无象大理石那样的华丽纹理或柔和感。此外,由于无机填料含量高,因此物料的流动性差,不容易获得具有复杂形态模塑制品。
此外,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61-26,605、平2-305,842和平6-313,019中公开的模塑制品都为具有均匀厚度的平板。例如,当生产具有可变厚度的模塑制品和当生产具有埋入制品中的插入螺钉的模塑制品时,趋于造成在厚度变化部分上和插入螺钉处的表面上出现缩窝和发白这样的缺陷。当为在短时间内生产模塑制品升高温度时这种趋势特别显著。
本发明公开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该预混料提供具有低的线性收缩系数和优良尺寸稳定性,在擦入的螺钉处的表面和厚度变化部分上不会产生缩窝和发白,提供甚至当预混料在温度100℃或更高温度下模塑时在模塑制品上也无光泽不均匀性的外观,释放低臭味,并显示在高温下的极好模塑加工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该SMC或BMC特别适合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料并具有极好的增稠性能,并提供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生产率并可生产具有极好外观、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天候稳定性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
本发明人为完成上述目的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含具有特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固化剂获得优良效果,由此完成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包括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1至500重量份无机填料(B)和0.01至20重量份固化剂(C),所述组合物(A)含(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中:
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
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组分(c)包括具有半衰期在温度75℃或更高时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
组分(C)包括至少一种由如下任一通式(I)至(VII)表示的有机过氧化物:
Figure A9880547100101
(其中R1和R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叔烷基,R3至R1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R13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
Figure A9880547100111
(其中R14和R15表示氢原子或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叔烷基,和环十二烷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
Figure A9880547100112
(其中R16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R17和R19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R18表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Figure A9880547100114
(其中R20表示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苯环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卤原子和/或烷基取代。),和
Figure A9880547100121
(其中R21和R23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R22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此外,本发明涉及包括上述(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和增稠剂的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通过在温度105至150℃下加压加热固化。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酰基”是指“甲基丙烯酰基和/或丙烯酰基”。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带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组分(a),可以获得(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该预混料甚至当在温度100℃或更高温度下时仍提供在模塑制品上无不均匀光泽的外观,释放低臭味,在高温下具有优良模塑加工性,并可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材料,所述大理石显示优良的深透明外观,并具有低线性收缩系数,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极好的耐热水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式使用上述特定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固化剂)作为组分(C),可获得在高温下具有极好模塑加工性并可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所述大理石显示具有低线性收缩系数和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不会造成缩窝和发白,并具有极好的耐热水性和天候稳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式使上述预混料含增稠剂如聚合物粉末,可获得适合在高温下模塑,具有极好的模塑加工性和极好的增稠性并可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料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加压加热固化SMC或BMC,可以高生产率生产具有极好外观、尺寸稳定性、耐热水性、天候稳定性等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因此,本发明在工业上非常有用。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显示实施例I和II中获得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形式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实施例III至VII中获得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形式的示意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当上述具有特定结构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用作固化剂(C)时,不特别限制构成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当不特别限制固化剂(C)时,(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优选含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这些具有特定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们防止在105℃或更高的温度下模塑制得的模塑制品上出现不均匀的光泽并提供优良的外观。
在带有具特定结构的酯基的这些(甲基)丙烯酸酯中,带具有环己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起提供给模塑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的作用。带具有环己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2-环己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4-环己基环己基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考虑到成本,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
带具有环己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10-9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且具有优良的耐热水性。更优选该含量范围为15-85%重量,特别优选为20-80%重量。
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起进一步减小生成的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以提供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和提供给模塑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的作用。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双环[3.3.1]壬基-9-酯、(甲基)丙烯酸双环[3.2.1]辛基-2-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考虑到成本,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所含的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5-9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且减小生成的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以提供优良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具有优良的耐热水性。更优选该含量范围为10-85%重量,特别优选为15-80%重量,最优选为20-75%重量。
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起进一步减小生成的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以提供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和提供给模塑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的作用。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考虑到成本,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
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所含的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5-9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且减小生成的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以提供优良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具有优良的耐热水性。更优选该含量范围为10-85%重量,特别优选为15-80%重量。
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起进一步提供给模塑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的作用。(甲基)丙烯酸酯中具有氟原子的酯基没有特别限制,并特别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的氟烷基。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基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考虑模塑制品的机械强度,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酯。
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所含的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5-9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且具有优良的耐热水性。更优选该含量范围为10-85%重量,特别优选为15-80%重量。
带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起进一步减少高温下模塑加工中丙烯酸预混料的臭味并使其具有优良操作性。带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基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考虑减少臭味的能力,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基酯。
带具有环醚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所含的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5-9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且减少高温下模塑加工中丙烯酸预混料的臭味。更优选该含量范围为10-85%重量,特别优选为15-80%重量。
除了上述的带有所说特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外,可用作本发明的组分(A)的(甲基)丙烯酸系的单体的例子包括单官能单体如具有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金属盐、(甲基)丙烯酰胺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特别地,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因为后来产生的模塑制品可具有大理石特有的深度外观并且其处观优良。在这种情况下,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不超过(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50%。当该(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在该范围中时,在制得的模塑制品中没有不均匀的光泽。更优选该含量不超过40%重量,特别优选不超过35%重量。
另外,优选含有多官能单体作为组分(a),因为这样得到的模塑制品可以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溶剂性、耐热性等。多官能单体的例子包括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羟甲基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1-二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2,2-二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与多元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的多官能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等。它们可任选地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具体地,优选使用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和/或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作为多官能单体,因为这样得到具有极优良表面光泽并且该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变得优良。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使用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和/或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与其它多官能单体,这样是有利的。
对多官能单体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所含的该多官能单体的量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1-50%,以更有效地获得上述益处。更优选该含量为3-40%重量,特别优选5-30%重量。
对组分(a)的量没有特别限制,考虑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可加工性以及如机械强度的物理性能,当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材料时,优选所含的组分(a)的量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10-90%。更优选该含量为15-85%重量,特别优选20-80%重量。
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可任选含有除组分(a)(即除(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外的单体。这种单体的例子包括单官能单体,如芳香乙烯基类、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腈、氯乙烯和马来酸酐;和多官能单体,如二乙烯基苯和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
构成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是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作为主要组分通过聚合而得到的。作为用来制备(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构成单体(聚合用单体),例如,可使用上面例举组分(a)的各种单体。这些构成单体可任选地单独使用以得到均聚物,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得到共聚物,另外可任选地与多官能单体共聚合。
对组分(b)的量没有特别限制,考虑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可加工性以及如机械强度的物理性能,当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用作(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原材料时,优选所含的组分(b)的量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重量的10-90%。更优选该含量为15-85%重量,特别优选20-80%重量。
组分(b)可是交联的聚合物或非交联的聚合物,并可根椐需要合适选择。考虑生成的(甲基)丙烯酸树酯组合物的可流动性以及制得的模塑制品的机械强度,组分(b)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2,000,000。
组分(b)可通过已知的聚合方法来制备,如通过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和悬浮聚合法。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系树酯组合物(A)可为通过把组分(b)溶解在组分(a)中而制得的组合物、部分聚合组分(a)以形成为在组分(a)中的聚合物的组分(b)而制得的组合物、或进一步把组分(a)加入到上述的通过部分聚合组分(a)而制备的组合物中或进一步把组分(b)加入到上述的部分聚合物中而制备的组合物。
构成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无机填料(B)的例子包括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钛、磷酸钙、滑石、云母、粘土、玻璃粉等。特别地,当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作为人造大理石的模制材料时,优选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玻璃粉作为无机填料(B)。
组分(B)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系树酯组合物(A)为1-500重量份。当该含量不低于1重量份时,制得的模制品的耐热性会极佳且线性收缩系数会减少。当该含量不超过500重量份时,可赋予制得的模制品类似大理石的深度优质纹理,并可抑制制得的模制品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不会造成缩窝和发白。更优选为50-350重量份,特别优选100-250重量份。
当带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用作(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时,对构成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固化剂(C)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其含有具有不低于75℃的温度下半衰期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当对(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含有至少一种由上述通式(I)至(VII)任何一种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这些具有特定结构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起抑制制得的模制品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造成缩窝和发白的作用。
在这些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中,由通式(I)-(VI)中任何一种表示的引发剂起降低线性收缩系数的作用,特别地,引发剂优选与选自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组分(a)]一起使用,因为这样可进一步降低线性收缩系数。
在这些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中,由通式(I),(III),(VI)或(VII)中任何一种表示的引发剂赋予制得的模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该引发剂优选与选自带具有环己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组分(a)]一起使用,因为这样可进一步增加制品的耐热水性。
在这些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中,由通式(II),(IV),(VI)或(V)中任何一种表示的引发剂赋予制得的模制品优良的耐热水性,该引发剂优选与选自带具有环己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环醚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组分(a)]一起使用,因为这样可进一步增加制品的耐热水性。
通式(I)中R1和R2的例子包括氢原子、叔丁基、叔戊基和叔己基。R1和R2可表示不同的基团。R3和R12的例子包括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R3和R12可表示不同的基团。其中,R1和R2优选表示叔丁基或叔己基,R3和R12优选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由通式(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1,1-双(叔-己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TMH,温度8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己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的R基表示氢原子;1,1-双(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D-2,温度86℃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戊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的R基表示氢原子;1,1-双(叔-己基过氧)环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HC,温度8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己基,R3-R12表示氢原子;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3M,温度9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的R基表示氢原子;二-叔-丁基过氧-2-甲基环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MC,温度83℃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3表示甲基,其它的R基表示氢原子;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C,温度91℃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3-R12表示氢原子等。
通式(II)中R13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乙基,并特别优选乙基。
由通式(I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包括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己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355,温度9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或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Trigonox 42,温度10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3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己酸酯(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ayaester AN,温度9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3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3,5,5-三环己酸酯(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D-78,温度86℃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3表示具有5个碳原子的新戊基;等等。
通式(III)中R14和R15的例子包括氢原子、叔丁基、叔戊基和叔己基等。R14和R15可表示不同的基团。其中,特别优选叔丁基等。
通式(II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包括1,1-双(叔丁基过氧)环十二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CD,温度9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4和R15表示叔丁基,等等。
通式(IV)中R16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等。其中,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并特别优选甲基。
由通式(IV)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I,温度99℃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或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ayacarbon BIC-75,温度9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6表示具有1个碳原子的甲基;叔-己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yl I,温度9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6表示具有3个碳原子的正丙基。
通式(V)中R17和R19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等。R17和R19可表示不同的基团。其中,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并特别优选甲基。R18的例子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正丙基、亚异丙基、亚正丁基、亚异丁基、亚仲丁基、亚叔丁基、亚正戊基,亚正己基、亚正庚基、亚正辛基、亚正壬基、亚正癸基等。其中,优选具有2-6个碳原子亚烷基,并特别优选亚己基。
由通式(V)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1,6-双(叔-丁基过氧羰氧基)己烷(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ayarene6-70,温度9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7和R19表示具有1个碳原子的甲基,R18表示具有6个碳原子的亚己基。
通式(VI)中R20的例子包括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其中,优选具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或具有3个碳原子的正丙基。
由通式(V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叔-戊基过氧苯甲酸酯(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D-1,温度10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20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叔-己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yl Z,温度99℃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16表示具有3个碳原子的正丙基等,等等。
通式(VII)中R21和R23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其中,R21优选甲基,R23优选正丁基。R22的例子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正丙基、亚异丙基、亚正丁基、亚异丁基、亚仲丁基、亚叔丁基、亚正戊基,亚正己基等。其中,优选亚乙基。
由通式(VI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正-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戊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V,温度10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或由Kayaku Ak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Trigonox 17/40,温度11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R21表示具有1个碳原子的甲基,R23表示具有4个碳原子的正丁基,R22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亚乙基。
上述的由通式(I)-(VI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由同一通式表示的或由不同通式表示的引发剂可一起使用。另外,由通式(I)-(VII)表示的任何一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任选地与各种固化剂如其它的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基化合物一起使用。
另外,当带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用作本发明的组分(a)时,可不使用由通式(I)-(VII)表示的任何一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各种固化剂如其它的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基化合物可用作组分(c)。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固化剂的具体例子包括有机过氧化物,如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O,温度72℃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过氧化苯甲酰(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Niper BW,温度73℃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过氧异丁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IB,温度7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环己基)丙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tetra A,温度9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过氧月桂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L,温度98℃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二乙二醇-双(叔-丁基过氧碳酸酯)(由Kayaku Akuzo Corp.制备,商品名为Kayarene 0-50,温度9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基碳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E,温度99℃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5-二甲基-2,5-(苯甲酰基过氧)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25Z,温度10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过氧乙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A-50,温度102℃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Z,温度104℃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2-双-(叔-丁基过氧)丁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22,温度103℃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二枯基过氧化物(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cumy D,温度116℃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hexa 25B,温度118℃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C,温度12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cadox 14,温度121℃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双丁基过氧化物(由NOF Corp.制备,商品名为Perbutyl D,温度124℃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偶氮化合物如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WAKO PURE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V-65,温度51℃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2′-偶氮双异丁腈(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V-60,温度6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和1,1′-偶氮双(环己-1-腈)(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V-40,温度88℃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等。其中,优选使用75℃或更高温度时半衰期为10小时的固化剂。这些可单独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另外,这些也可与用通式(I)-(VII)任何一种表示的自由基引发剂一起使用。
组分(C)的含量在基于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时为0.01-20重量份。当该含量为0.01或更多重量份时,存在本发明(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固化性足够的趋势,且当使用通式(I)至(VI)之一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生成的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降低,当使用通式(I)或(III)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耐热水性更优良,当使用通式(II)、(IV)或(V)表示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耐气候更优良。另一方面,若该含量不超过20重量份,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外观不会造成缩窝和发白。更优选该含量为0.1-10重量份。
另外,具有粒状花纹的花岗岩似的人造大理石可通过把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配混入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并模塑该生成的混合物来制备。对配混的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基于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为0.1-200重量份。当该配混量为0.1重量份或更多时,会得到设计优良的粒状图案,当该含配混量不超过200重量份,有在制备(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时捏合性能优良的趋势。更优选,为1-100重量份。
关于构成含无机填料颗粒的树脂,任何树脂均可以使用,只要其不溶解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例如,可列举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交联的聚酯树脂、交联的聚苯乙烯树脂。优选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因为它具有与本发明所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高的亲和性,当使用这种交联树脂时可得到具有美丽外观的模塑制品。另外,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含非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树脂。
在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中的无机填料的量优选为1-50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构成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的树脂。当该含量为1重量份或更多时,得到的模塑制品的耐热性会优良,当其不超过500重量份时,有可能赋予得到的模塑制品大理石状的优良深纹理。
关于无机填料,可任选适当使用氢氧化铝、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氧化钛、磷酸钙、滑石粉、云母、粘土、玻璃粉等。特别地,当制备花岗岩状人造大理石时,优选氢氧化铝、氧化硅、无定形二氧化硅、玻璃粉作为无机填料。
对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的制法不特别限制,例如,有这样一个方法,其中把通过聚合和由热压法、流延法等固化而制得的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用筛子碾磨分级。例如,优选其中把(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碾磨分级的方法。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一种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或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粒径的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的粒径不特别限制,只要其不大于制得的模塑制品的厚度就行。
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可不经任何处理而进行热固化或氧化还原固化,或可向(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加入增稠剂以得到(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然后,SMC或BMC可用加热和加压固化。特别地,考虑生产率,优选其中在加热和加压固化前制备(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
制备(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时使用的增稠剂不特别限制,并例如可使用氧化镁粉末、聚合物粉末等。特别地,优选聚合物粉末,因为制得的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会趋于优良。
聚合物粉末的含量不特别限制,并优选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组合物(A)为0.1-100重量份。当该含量为0.1重量份或更多时,显示高的增稠效果趋势,当不超过100重量份时,聚合物粉末的分散性优良并获得成本上的优点。优选,其在1-80重量份。
用作增稠剂的这种聚合物粉末没有特别限制,并可根椐需要适当选择。例如,可使用上述的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作为增稠剂。然而,优选使用堆密度为0.1-0.7g/ml、亚麻籽油中的油吸收率为60-200ml/100g、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溶胀度为16倍或更大的聚合物粉末。当使用这种特定聚合物粉末作为增稠剂时,可得到加工性能和生产率优良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并可得到外观优良的模塑制品。
上述限定的原因在于:当聚合物堆密度为0.1g/ml或更多时,聚合物粉末不易分散,增加了制备该粉末的产率,降低了把该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并混合它们时的粉尘,加工性变得优良,当堆密度不超过0.7g/ml时,通过使用少量的聚合物粉末就可获得足够的增稠效果,以及增稠时间变短,由此提高了生产率并获得了成本上的优点。优选该堆密度0.15-0.65g/ml,更优选为0.2-0.6g/ml。
上述限定的另一原因在于:当聚合物粉末在亚麻籽油中的油吸收率为60ml/100g或更多时,通过通过使用少量的聚合物粉末就可获得足够的增稠效果,以及增稠时间变短,由此提高了生产率并获得了成本上的优点,当该油吸收率不超过200ml/100g时,聚合物粉末在(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的分散性变得优良,由此(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的捏合性能变得优良。优选该油吸收率70-180ml/100g,更优选为80-140ml/100g。
上述限定的再一原因在于:当聚合物粉末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溶胀度为16倍或更大时,增稠(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效果变得充分。溶胀度优选为20倍或更多。
该聚合物粉末是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或交联的聚合物粉末,并优选为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其原因在于当该聚合物粉末为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足够的增稠效果,当把含有该聚合物粉末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用来制备花岗岩状人造大理石时,提高了粒状花纹的清晰度并且不均匀的粒状花纹消失。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在于当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在(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溶胀时,(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一部分或全部甚至在室温下很快溶解。在本发明中,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是指至少其表面部分是由非交联的聚合物粉末构成的聚合物粉末。
用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粉末的重均分子量不特别限制,并优选在100,000-2,000,000范围内。当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0或更多时,在短时间内会得到足够的增稠效果,在把含有该聚合物粉末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用来制备花岗岩状人造大理石时,会提高粒状花纹的清晰度并且不均匀的粒状花纹会消失。另外,当其重均分子量不超过2,000,000时,抑制制得的模塑制品的在厚度变化部分上和插入螺钉处的表面上出现缩窝和发白。该重均分子量更优选在300,000-2,000,000间,并特别优选为400,000-1,000,000。
对用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粉末的比表面积没有特别限制,并优选在1-100m2/g。当聚合物粉末的比表面积是1m2/g或更多时,显著改进聚合物粉末在(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的溶解性,且甚至部分或所有聚合物粉末都溶于丙烯酸系预混料中,因此,通过使用少量的聚合物粉末就可获得足够的增稠效果,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的增稠效果并提高生产率,另外,在把含有该聚合物粉末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用来制备花岗岩状人造大理石时的情况下,会提高粒状花纹的清晰度并且不均匀的粒状花纹会消失。当其表面积不超过100m2/g时,聚合物粉末在(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的分散性变得优良,由此(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的捏合性能变得优良。更优选该比表面积为3-100m2/g,特别优选5-100m2/g。
对用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粉末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250μm。当聚合物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μm为更多时,降低了该聚合物粉末的起尘,聚合物加工性变得优良;当不超过250μm时,制得的模塑制品的外观,特别是其光泽和表面光滑性会变得优良。更优选该平均粒径为5-150μm,特别优选10-70μm。
用在本发明中的聚合物粉末优选为通过彼此聚集初级颗粒而成的二级聚集体。当聚合物颗粒呈二级聚集体时,组分(a)的吸收速率会变快并且增稠性能极好。
在这种情况下,聚合物粉末的初级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3-1μm。当初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3μm或更多时,制备是二级聚集体的聚合物粉末的生产率高;当不超过1μm时,通过使用少量的聚合物粉末就可获得足够的增稠效果,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的增稠效果并提高生产率,另外,在把含有该聚合物粉末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用来制备花岗岩状人造大理石时的情况下,会提高粒状花纹的清晰度并且不均匀的粒状花纹会消失。优选该初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7-0.7μm。
关于构成聚合物颗粒的聚合物,可根椐需要适当选择各种聚合物并不特别限制,然而,考虑制得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外观等因素,优选(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聚合物粉末的构成组分(用来聚合的单体等)的例子包括单官能单体如带有1-20个碳原子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具有环己烷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双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三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带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带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金属盐、(甲基)丙烯酰胺、富马酸、富马酸酯、马来酸、马来酸酯、芳香乙烯基、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腈、氯乙烯和马来酸酐;多官能单体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羟甲基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1-二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2,2-二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与多元醇[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的多元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乙烯基苯和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等。根椐需要这些单体可单独聚合或其两种或多种混合并共聚。考虑与构成(甲基)丙烯酸预混料的单体的亲和性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单体。
另外,可把用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粉末制成具有所说的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粉末,其核/壳结构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化学组成、结构、分子量等的聚合物而形成的核相和壳相所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核相可由非交联聚合物或交联聚合物构成,但壳相优选由非交联聚合物构成。
关于聚合物粉末的核相和壳相的构成单体,例如是同例举给聚合物构成单体的各种单体。根椐需要这些单体可单独聚合或其两种或多种混合并共聚。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壳相的主要单体,因为这样与构成(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单体组分的亲和性得到提高。
另外,聚合物粉末可含有无机填料,但优选不含无机填料以进一步提高增稠效果。
制备聚合物粉末的方法不特别限制,例如,可为已知的方法,例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其中,优选其中把乳液聚合制得的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冷冻干燥、酸/盐凝结等来制备聚合物粉末的方法,因为该方法的生产效率高。
另外,除了上述聚合物粉末(增稠剂)外,可向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例如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着色剂、低成型剂(low profile agent)、内脱模剂(内含的脱模剂)、阻聚剂等。
混合各种构成组分以制备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的方法不特别限制,只要该方法是其中高粘度物质可有效混合就行。例如,可使用捏合、密炼、辊制和挤出。
另外,通过增稠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在制备(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中也可使用上述的已知各种混合设备。特别地,当把具有上述的特定的堆密度和油吸收率的非交联聚合物用作增稠剂时,因为本发明的丙烯酸SMC或BMC可被增稠到在短时间内没有粘性的程度并不需要老化,故各种构成单体可均匀混合并同时挤出成形为给定的形状以连续制备丙烯酸SMC或BMC。
当把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制备成(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然后加热加压固化来制备人造大理石时,可通过已知方法如压塑法、注塑法、转移模塑法和挤塑法来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温度不特别限制,并优选为105-150℃。当加热温度为105℃或更高时,可用流体加热,降低了加热成本并缩短固化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另一方面,当加热温度不超过150℃时,制得的模塑制品线性收缩系数降低,并抑制了制得的模塑制品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造成缩窝和发白。更优选加热温度为105-140℃,并特别优选110-130℃。另外,当通过加热加压固化时,上模和下模可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在不同温度下加热。
优选压塑压力10-200kg/cm2。当压力为10kg/cm2或更多时,(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填入模具中的填充性能优良,当压力不超过200kg/cm2时,得到没有缩窝的优良外观的模塑制品。更优选压力为20-150kg/cm2
可根椐生成的模塑制品的厚度合适选择模塑时间。
现参照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份”和“%”全部基于重量,除非特别说明。
[模塑制品线性收缩系数的测试]
测量模塑制品的准确尺寸(Lmm),根椐下式计算基于模塑制品尺寸(L0)收缩程度。
线性收缩系数(%)={(L0L/L0)}×100(%)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把模塑制品浸入98℃热水中120小时,根椐浸入前的板材来比较颜色性能的变化(白度、色差、变黄)。[模塑制品的耐天候性]
使用Sunshine Weatherometer WEL-SUN-DC型(Suga Shikenki K.K.制造)在63℃的黑板温度、60分钟内降雨(喷雾)时间12分钟和处理时间500小时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并在试验前后根据JIS Z8730-1980评估颜色性能变化(白色、色差、变黄)<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
平均颗粒尺寸:用激光散射粒径分布分析仪(LA-910,由HORIBALtd.制造)进行测量。
堆密度:根据JIS R 6126-1970测量。
吸油性能:按照JIS K 5101-1991测量,并将通过最后一滴亚麻油使油灰色灯突然变柔和时的时间作为终点。
比表面积:用表面积测量仪SA-6201(由HORIBA Ltd.制造)通过氮吸附法测量。
重均分子量:计算通过GPC法(基于聚苯乙烯)测得的测量值。
溶胀度:将聚合物粉末加入100ml量筒中,将该量筒轻微振摇数次使粉末压实至5ml,然后将冷却至10℃或更低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其中使总量达到100ml,并将该混合物快速搅拌直至该混合物非常均匀,然后将该量筒在25℃的恒温槽中放置1小时,测量溶胀后的聚合物粉末层的体积,溶胀度表示为与溶胀前的聚合物粉末层的体积(5ml)比。
(1)聚合物粉末(P-1)的生产例
在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器、滴液装置和氮气通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925份蒸馏水、5份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由KaoCorp.制造,商品名:Pelex SS-H)和1份过硫酸钾,并将所得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在70℃下在搅拌下加热。在3小时内向其中滴加入由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5份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由Kao Corp.制造,商品名:Pelex OT-P)组成的混合物,保持1小时,进一步加热至80℃并保持1小时以完成乳液聚合,由此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08μm的聚合物初级颗粒的乳液。
将所得乳液用喷雾干燥机L-8(由OHKAWARA KAKOHKI Co.,Ltd.制造)在入口温度/出口温度=150℃/90℃下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30μm的二级附聚颗粒的未交联聚合物粉末(P-1)。所得未交联聚合物粉末(p-1)具有堆密度0.40g/ml,在亚麻油中的吸油性100ml/100g,比表面积51m2/g,重均分子量600,000,将该聚合物粉末完全溶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具有溶胀度20倍或更大。(2)聚合物粉末(p-2)的生产例
在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器、滴液装置和氮气通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925份蒸馏水、5份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和1份过硫酸钾,并将所得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在70℃下在搅拌下加热。在1.5小时内向其中滴加入由149.8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15份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和5份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组成的混合物,保持1小时,然后将3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在3.5小时内滴加入该混合物中,然后保持1小时,进一步加热至80℃并保持1小时以完成乳液聚合,由此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10μm的聚合物初级颗粒的乳液。
将所得乳液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20μm二级附聚颗粒并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相由交联聚合物组成,壳相由未交联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粉末(P-2)。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3)聚合物粉末(p-3)的生产例
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进行乳液聚合,但加入0.25份过硫酸钾,要滴加入的混合物为497.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和5份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的混合物,由此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18μm的初级聚合物颗粒的乳液。
将所得乳液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18μm二级附聚颗粒的交联聚合物粉末(P-3)。(4)聚合物粉末(p-4)的生产例
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10μm的初级聚合物颗粒的乳液,但预先加入的溶液为由925份蒸馏水、5份聚氧亚乙基壬基苯基醚(由Kao.Corp.制造,商品名:Emulgen 930)和1.5份过硫酸钾组成,要滴加入的混合物为5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0份二烷基磺基丁二酸钠的混合物。
将所得乳液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20μm二级附聚颗粒的交联聚合物粉末(P-4)。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5)聚合物粉末(p-5)的生产例
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11μm的初级聚合物颗粒的乳液,但预先加入的溶液为由625份蒸馏水、3份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和0.5份过硫酸钾组成。
将所得乳液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50μm二级附聚颗粒的交联聚合物粉末(P-5)。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6)聚合物粉末(p-6)的生产例
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获得含平均颗粒尺寸0.10μm的初级聚合物颗粒的乳液,但预先加入的过硫酸钾量为0.25份。
将所得乳液按与聚合物粉末(p-1)相同的方式喷雾干燥,由此制备含平均颗粒尺寸20μm二级附聚颗粒的交联聚合物粉末(P-6)。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7)聚合物粉末(p-7)的生产例
在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器和氮气通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通过将1份聚乙烯醇(皂化度88%,聚合度1000)溶于800份蒸馏水,然后溶解4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5份偶氮二异丁腈制备的单体溶液,然后将所得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在500rpm搅拌下在1小时内加热至80℃。接着,将该溶液加热至90℃并加热2小时,然后通过将剩余单体在120℃进一步加热蒸出水,由此制得浆料并完成悬浮聚合。将所得浆料过滤并洗涤,然后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50℃下干燥,由此获得具有平均颗粒尺寸30μm的非交联聚合物粉末(p-7)。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8)聚合物粉末(p-8)的生产例
按照与聚合物(p-7)相同的方式制备具有平均颗粒尺寸30μm的非交联聚合物粉末(p-7)。但加入的单体溶液由39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份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0.4份正十二烷基硫醇和1.2份偶氮二异丁腈组成,由此获得具有平均颗粒尺寸30μm的交联聚合物粉末(p-8)。所得聚合物粉末的物理性能在表1中给出。(9)在丙烯酸系浆料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的生产例
在装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器、和氮气通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通过将1份聚乙烯醇(皂化度88%,聚合度1000)溶于800份蒸馏水,然后溶解4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份十二烷基硫醇和2份偶氮二异丁腈制备的单体溶液,然后将所得溶液在氮气气氛下在400rpm搅拌下在1小时内加热至80℃,在此条件下加热2小时。接着,将该溶液加热至90℃并加热2小时,然后通过将剩余单体在120℃进一步加热蒸出水,由此制得浆料并完成悬浮聚合。将所得浆料过滤并洗涤,然后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50℃下干燥,由此获得具有平均颗粒尺寸93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所得聚合物粉末(B-1)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其各种物理性能在表2中给出。(10)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B-2)的生产例
按与生产例(9)相同的方式获得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B-2),但用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11)含无机填料的树脂的生产例
向100份由69%甲基丙烯酸甲酯、2%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29%上述生产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0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 Z)作为固化剂、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和0.25份白色无机颜料或黑色无机颜料,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200份氢氧化铝(由Showa Denko K.K.制造,商品名:Higilite H-310)作为无机填料并进一步加入30份生产例(1)中获得的聚合物粉末(P-1),将所得混合物捏合10分钟,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然后将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填充入平模中模塑成200mm方形,并在模温130℃和压力100kg/cm2下加热加压固化10分钟,由此获得具有厚度10mm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将所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用粉碎机破碎,由此获得具有平均颗粒尺寸350μm的含白色或黑色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其物理性能在表3中给出。
表1
聚合物粉末 聚合物粉末的组成 聚合物粉末的粉末性能
初级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μm) 二级附聚颗粒的平均颗粒尺寸(μm) 堆密度(g/ml) 吸油性(ml/100g) 溶胀度(倍) 比表面积(m2/g) 重均分子量
P-1P-2P-3P-4P-5P-6P-7P-8 MA=100核相:MMA/BDMA=99.9/0.1壳相:MMA=100MMA/BDMA=99.5/0.5MA=100MA=100MA=100MA=100MMA/NPGDMA=99.5/0.5 0.080.100.180.100.110.103030 302018205020-- 0.400.380.380.380.500.380.580.57 10010095100901005050 20倍或更大20倍或更大20倍或更大20倍或更大20倍或更大20倍或更大1.25.6 5151245049500.20.2 600,000壳相600,000-400,000900,0001,400,0001,200,000-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2
聚合物(b) 聚合物(b)的组成 聚合物(b)的粉末性能
平均颗粒尺寸(μm) 堆密度(g/ml) 吸油性(ml/100g) 溶胀度(倍) 比表面积(m2/g) 重均分子量
    B-1   MMA=100     93     0.70     45     1.2     0.07   40,000
    B-2   CHMA=100     150     0.71     45     1.2     0.07   40,000
        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表3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的粉末性能
平均颗粒尺寸(μm) 堆密度(g/ml) 吸油性(ml/100g) 溶胀度(倍) 比表面积(m2/g)
    C     350     0.82     45     1.1     15
[实施例a1-1]
向100份由25%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CH)、23%甲基丙烯酸甲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M)、25%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由SHINNAKAMURA KAGAKU KOGYO K.K.制造,商品名:NK酯NPG)、2%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由Mitsubishi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ED)和25%在生产实施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0份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NOF Corp.制造,Perhexa 3M,温度=90℃时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R表示氢原子)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195份氢氧化铝(由Showa Denko K.K.制造,商品名:Higilite H-310)作为无机填料,并进一步加入上述生产例(1)中获得的25份聚合物粉末(P-1),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BMC。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且具有特别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将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填充入模具中模塑,并在上模温140℃、下模温125℃和压力100kg/cm2下加热加压固化10分钟,得到具有恒定厚度10mm的200mm方形平板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
所得模塑制品的表面具有均匀光泽,并具有极高的光泽和特别好的外观。此外,所得制品浸入热水后颜色变化特别小,因此其耐热水性特别好。[实施例a1-2至a1-5]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使用表4中给出的组合物。评估结果在表4中给出。[实施例a1-6]
向100份由24%甲基丙烯酸环己酯、24%甲基丙烯酸甲酯、15%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2%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35%在生产实施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0份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作为固化剂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170份氢氧化铝无机填料和上面生产例(11)中获得的总计70份含黑色和白色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并进一步加入上述生产例(1)中获得的25份聚合物粉末(P-1),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BMC。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且具有特别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下表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至2]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将2.0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Z,温度=104℃的半衰期为10小时)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4中给出。所得评估结果在表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3]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将10份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由WAKO PURE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商品名:V-65,温度=51℃的半衰期为10小时)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4中给出。所得评估结果在表4中给出。[实施例a2-1至a2-7]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IBX)或丙烯酸异冰片酯(KYOEISHI KAGAKU K.K,Light Acrylate IB-XB)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它组成在表5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5中给出。[实施例a2-8]
按与实施例a1-6相同的方式获得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评估结果在表5中给出。[比较实施例4至5]
按与比较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石头,但用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丙烯酸异冰片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评估结果在表5中给出。[实施例a3-1至a3-7]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由Hitachi Chemical Co.,Ltd.生产,商品名Fancryl FA-513M)或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由Hitachi Chemical Co.,Ltd.生产,商品名Fancryl FA-513A)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其它组成在表6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6中给出。[实施例a3-8]
按与实施例a1-6相同的方式获得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评估结果在表6中给出。[实施例a4-1至a4-7]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3FE)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评估结果在表7中给出。[实施例a4-8]
按与实施例a1-6相同的方式获得类似花岗岩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评估结果在表7中给出。[实施例a5-1至a5-6]
按与实施例a1-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基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THF)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组成在表8中给出。捏合后得到的BMC无味,且在生产该BMC中发现无味,即该化合物显示极好的操作性能。评价结果在表8中给出。[实施例a5-7]
按与实施例a1-6相同的方式获得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基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评估结果在表8中给出。[实施例I-1]
向100份由55%甲基丙烯酸甲酯、10%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BD)和35%在生产实施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1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由NOF Corp.制造,Perhexa C,温度=91℃时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3至R12表示氢原子)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210份氢氧化铝(由Showa Denko K.K.制造,商品名:Higilite H-310)作为无机填料,并进一步加入上述生产例(1)中获得的35份聚合物粉末(P-1),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BMC。
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且具有特别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将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填充入模具中模塑,并在上模温125℃、下模温110℃和压力100kg/cm2下加热加压固化10分钟,得到厚度不等的200mm方形平板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在该人造大理石中已插入直径15mm、长度8mm的螺钉。所得模塑制品的形状在图1给出(宽度P=200mm,长度Q=200mm,厚度T1=13mm,厚度T2=15mm)。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外观十分优异。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72%,且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也极好。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2]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的形式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8份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丁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R表示氢原子)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3]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的形式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1份1,1-双(叔己基过氧)环己烷(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a HC,温度=87℃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己基,R3至R12表示氢原子)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4]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7份1,1-双(叔己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a TMH,温度=87℃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己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R表示氢原子)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5]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9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6]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8份1,1-双(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D-2,温度=86℃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1)中R1和R2表示叔戊基,R5、R6和R9表示甲基,其它R表示氢原子)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7]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似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9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6]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 Z,温度=104℃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7]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8份叔戊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Trigonox 121-50,温度=7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8]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0.8份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由NOF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 O,温度=72℃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9]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2份2.2-双(叔丁基过氧)丁烷(由NOF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a 22,温度=103℃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2份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二碳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loyl TCP,温度=41℃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和1.6份过氧化二枯基(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cumyl D,温度=116℃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8]
向100份由55%甲基丙烯酸甲酯、15%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和35%在生产实施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8份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作为固化剂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无机填料160份氢氧化铝和在上面生产例(11)中获得的总计70份含黑色和白色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并进一步加入上述生产例(1)中获得的15份聚合物粉末(P-1),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BMC。所得的(甲基)丙烯酸系BMC即使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并体现十分优异的操作性能。
然后,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9]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9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0]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1]
向100份由20%甲基丙烯酸甲酯、15%苯乙烯、25%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由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商品名:Acryester TMP)和40%在生产实施例(9)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1)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0.5份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作为固化剂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220份氢氧化铝作为无机填料和在上面生产例(11)中获得的总计100份含黑色和白色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BMC。
然后,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实施例II-1]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己酸酯(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Trigonox 42,温度=100℃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II)中R13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1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且显示特别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用该(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部分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且外观特别好。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80%,且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也极好。评估结果在表12中给出。[实施例II-2至II-7]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己酸酯(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ayaester AN,温度=95℃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II)中R13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1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2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2]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Perbutyl Z,温度=104℃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1个碳原子的甲基)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1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2中给出。[实施例II-8至II-9]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戊基过氧3,3,5-三甲基己酸酯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1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2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3]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1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Perbutyl Z,温度=104℃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1个碳原子的甲基)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1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2中给出。[实施例III-1]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7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十二烷(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a CD,温度=95℃时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III)中R14和R15表示叔丁基)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3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且具有特别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将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填充入模具中模塑,并在上模温125℃、下模温110℃和压力100kg/cm2下加热加压固化10分钟,得到厚度不等的200mm方形平板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制备的制品,在该人造大理石中已插入直径9mm、长度11mm的螺钉。所得模塑制品的形状在图2中给出(宽度P=200mm,长度Q=200mm,厚度T1=5mm,厚度T2=10mm,厚度T3=15mm)。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75%,且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也极好。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实施例III-2至III-6]
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图2所示形式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13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4至17]
按与比较实施例6至9相同的方式制备(甲基)丙烯酸系BMC,然后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实施例III-7至III-8]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2.7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十二烷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3中给出。
然后,用该(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实施例III-9]
按与实施例III-7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在表13中示出。评估结果在表1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8]
按与比较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制备(甲基)丙烯酸系BMC,然后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19]
按与比较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备(甲基)丙烯酸系BMC,然后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4中给出。[实施例IV-1]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1.4份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 I,温度=99℃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IV)中R16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5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并显示极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用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外观十分优异。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70%,且模塑制品的耐天候稳定性也极好。评估结果在表16中给出。[实施例IV-2]
按与实施例IV-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7份叔己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由NOF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yl I,温度=9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IV)中R16表示具有三个碳原子的正丙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5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6中给出。[实施例IV-3至IV-8]
按与实施例IV-1相同的方式制得图2所示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15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6中给出。[实施例IV-9至IV-11]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1.4份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作为固化剂,其它组成表15中给出。
然后,用该(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6中给出。[实施例IV-12]
按与实施例IV-9相同的方式制备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为表15中给出的。评估结果在表16中给出。[实施例V-1]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3.8份1,6-双(叔丁基过氧羰氧基)己烷(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ayarene 6-70,温度=97℃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中R17和R19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R18表示具有6个碳原子的亚己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7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并显示极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用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79%,且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也极好。评估结果在表18中给出。[实施例V-2至V-8]
按与实施例V-l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在表17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8中给出。[实施例V-9至V-11]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3.8份1,6-双(叔丁基过氧羰氧基)己烷用作固化剂,和组成为表17中给出的。
然后,用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18中给出。[实施例V-12]
按与实施例V-9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组成在表17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18中给出。[实施例VI-1至VI-10]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1.8份叔戊基过氧苯甲酸酯(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D-1,温度=100℃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乙基)或叔己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yl Z,温度=99℃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I)中R20代表具有3个碳原子的正丙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9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并显示极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用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外观十分优异。所得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低达0.75%。评估结果在表20中给出。[比较实施例20]
按与实施例V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 Z,温度=104℃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19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20中给出。[实施例VI-11至V-21]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组合物在表12中给出。
然后,用该(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V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22中给出。[比较实施例21]
按与实施例VI-1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1.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butyl Z,温度=104℃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21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22中给出。[实施例VII-1至VII-6]
按与实施例I-1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用2.8份正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戊酸酯(由NOF Corp.制造,商品名:Perhexa Z,温度=105℃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其中在通式(VII)中R21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R22表示具有2个碳原子的亚乙基,R23表示具有4个碳原子的正丁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23中给出。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甚至在直接捏合后也无粘性,并显示极好的操作性能。
然后,用所得(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所得制品的表面具有特别高的光泽,呈现无缺陷的类似镜子的外观,且表面的光滑度特别高。在插入螺钉处和厚度变化处毫无缩窝和发白现象,且外观极好。这些评估结果在表2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22]
向100份由33%甲基丙烯酸环己酯、33%甲基丙烯酸仲丁基酯和34%在生产实施例(10)中获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B-2)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3.0份过氧化苯甲酰(由Kayaku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adox B-CH 50,温度=72℃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200份氢氧化铝作为无机填料,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然后将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在室温下老化24小时或更长时间,然而它并未被增稠。
然后,将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填充入模具中模塑,并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24中给出。[比较实施例23]
向100份由70%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20%苯乙烯和10%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加入2.8份过氧化苯甲酰(由Kayaku Akuzo Corp.制造,商品名:Kadox B-CH 50,温度=72℃时的半衰期为10小时)作为固化剂和0.5份硬脂酸锌作为内脱模剂,然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200份氢氧化铝作为无机填料,将所得混合物用捏合机捏合10分钟,得到(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然后将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在室温下老化24小时或更长时间,然而它并未被增稠。
然后,将该(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填充入模具中模塑,并按与实施例I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24中给出。[实施例VII-7至VII-15]
按与实施例I-8相同的方式获得(甲基)丙烯酸系BMC,但组成在表25中给出。
然后,用该(甲基)丙烯酸系BMC按与实施例VII-1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花岗岩状(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评估结果在表26中给出。[比较实施例24]
按与实施例VII-7相同的方式获得具有图2中给出的形状的(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但用2.8份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其中通式(VI)中R20表示具有一个碳原子的甲基)用作固化剂,其它组成在表25中给出。评估结果在表26中给出。
表4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CHMV MMA NFGDMA EDMA   ST   B-1
实施例  a1-1a1-2a1-3a1-4a1-5a1-6  251913252524  232935232324  252525252515  222222   ------  252525252535  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195195170     -----70   P-1P-1P-1P-2P-3P-1     252525252525 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  2.02.02.02.02.02.0     0.50.50.50.50.50.5
  比较例  123  --40  482332  2525-  225   -25-  252523  100100100     195195900     ---   P-1P-1-     2525- Perbutyl ZPerhutyl ZV-65  2.02.010     0.50.52.0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ST:苯乙烯  Perhexa 3M: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
Perbutyl Z: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    V-65: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
表4(续)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真实感(透明性)  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AAAABA ○○○○○○ ◎○+○◎◎◎ ◎◎○+◎◎◎
    AAC ○△× △×◎ ××◎
表5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IBXMA   IBXA   MMA  NFGDMA EDM   ST   B-1
实施例  a2-1a2-2a2-3a2-4a2-5a2-6a2-7a2-8   25191592525-24     ------25-   2329333923232324   2525252525252515   22222222    --------   2525252525252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195195195195170     -------70   P-1P-1P-1P-1P-2P-3P-1P-1     2525252525252525 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     2.02.02.02.02.02.02.02.0     0.50.50.50.50.50.50.50.5
比较实施例  1245   --40-     ---40   48233232   2525--   2255    -25--   25252323   100100100100     195195900900     ----   P-1P-1--     2525-- Perbutyl ZPerbutyl ZV-65V-65     2.02.01010     0.50.52.02.0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IBXM:丙烯酸异冰片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ST:苯乙烯  Perhexa 3M: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已烷Perbutyl Z: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    V-65: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
表5(续).)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真实感(透明性)   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线性收缩系数(%)
    AAAAABAA ○○○○○○○○ ◎◎◎○◎◎◎◎ ◎◎◎○+◎◎◎◎     0.780.820.830.840.780.780.790.76
    AACC ○△×× △×◎◎ ○○◎◎     0.930.910.200.21
表6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513M   513A  MMA NPGDMA EDM  B-1
实施例  a3-1a3-2a3-3a3-4a3-5a3-6a3-7a3-8   25191592525-24     ------25-   2329333923232324   2525252525152515   22222222   2525252525352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195195195195170     -------70   P-1P-1P-1P-1P-2P-3P-1P-1   2525252525252525     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     2.02.02.02.02.02.02.02.0     0.50.50.50.50.50.50.50.5
513M: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  513A: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ST:苯乙烯Perhexa 3M: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
表6(续)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真实感(透明性) 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线性收缩系数(%)
    AAAAABAA ○○○○○○○○ ◎◎◎○◎◎◎◎ ◎◎◎○◎◎◎◎     0.800.840.850.860.800.800.850.78
表7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3FE   MMA NPGDMA  EDMA   ST   B-1
实施例   a4-1a4-2a4-3a4-4a4-5a4-6a4-7   2519159252524   23293339232324   25252525251515     2222222   -------   2525252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195195195170     ------70   P-1P-1P-1P-1P-2P-3P-1    25252525252525 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  2.02.02.02.02.02.02.0     0.50.50.50.50.50.50.5
  3FE: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ST:苯乙烯  Perhexa 3M: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
表7(续)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真实感(透明性)   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AAAAABA ○○○○○○○ ◎◎◎○◎◎◎ ◎◎◎○◎◎◎
表8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THFMA   MMA  NPGDMA   EDMA   ST   B-1
实施例   a5-1a5-2a5-3a5-4a5-5a5-6a5-7   2519159252524   23293339232324   25252525251515     2222222   -------   252525252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195195195170     ------70   P-1P-1P-1P-1P-2P-3P-1   25252525252525 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Perhexa 3M  2.02.02.02.02.02.02.0     0.50.50.50.50.50.50.5
  比较例   12   --   4823   2525     22   -25   2525   100100     195195     --   P-1P-1   2525 Perbutyl ZPerbutyl Z  2.02.0     0.50.5
THFMA: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ST:苯乙烯  Perhexa 3M:1,1-双(叔丁基过氧)3,3,5-三甲基环己烷
Perbutyl Z: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
表8(续)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真实感(透明性)   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气味
    AAAAABA ○○○○○○○ ◎◎◎○◎◎◎ ◎◎◎○◎◎◎
    AA ○○ △× ××
表9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EXMA   513A    ST   EDMA    BDMA  BPGDMA   TMPTMA B-1
实施例   I-1I-2I-3I-4I-5I-6I-7   55504540253525    ----25--   -------    ------25    -------    -------   1015--15--    --2025-3015     -------   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     210210210220210180210     -------  P-1P-lP-2P-3P-1P-1P-1     35353540353535     Perhexa CPerhexa 3MPerhexa HCPerhexa TMHPerhexa 3MKD-2Perhexa 3M   2.11.82.12.71.81.81.8     0.50.50.50.50.50.50.5
比较实施例     6789   50554853    ----   ----    ----    ----   15---    ----    ---12     -920-   35363235   100100100100     210230200250     ----  P-1P-3P-7P-8     35151020     Perbutyl ZTrigonox121-50Perbutyl 0Perhexa 22Peroyl TCPPercumyl D   2.81.80.812.02.01.6     0.50.50.50.5
实施例   I-8I-9   5025    --   -25    --    --    --   15-    -15     --   3535   100100     160160     7070  P-1P-1     1515     Perhexa 3MPerhexa 3M   2.82.8     0.50.5
比较例    1011   5020    --   --    --    -15   15-    --    --     -25   3540   100100     160220     70100  P-1-     15-     Perbutyl ZPerbuty  0   2.80.5     0.5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513A: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ST:苯乙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TMPM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表10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I-1I-2I-3I-4I-5I-6I-7     AAABAAA ◎◎◎◎◎◎◎     -------     ------- ◎◎◎◎◎◎◎ ◎◎◎◎◎◎◎ ◎◎◎◎◎◎◎ ◎◎◎◎◎◎◎     0.720.710.710.700.710.700.66 ○○○○◎○◎
比较实施例 6789     ABBB ◎○○○     ----     ---- ○××× △××× ○××× △×××     0.900.730.730.86 ×△○×
实施例 I-8I-9     AA ◎◎ ◎◎ ◎◎ ◎◎ ◎◎ ◎◎ ◎◎     0.690.57 ○◎
比较例 1011     AB ◎○ ◎○ ◎○ × △× ○× △×     0.880.71 ×○
表11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513M   THFMA   ST   EDMA   BDMA NPGDMA TMPTMA   B-1
实施例   II-1II-2II-3II-4II-5II-6II-7   55504540252525   ----25--     -------   -----25-     ------25   -------   -------     1015-----   --2025151515   -------   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     195195195220195195195     -------
比较实施例   12789   50554853   ----     ----   ----     ----   ----   15---     ----   ---12   -920-   35363235   100100100100     195230200250     ----
实施例   II-8II-9   5025   --     -25   --     --   --   --     15-   -15   --   3535   100100     165165     7575
比较例   1311   5020   --     --   --     --   -15   15-     --   --   -25   3540   100100     165220     75100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THFMA:甲基丙烯酸  四氢呋喃酯513M: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ST:苯乙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表11(续)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P-1P-1P-2P-3P-1P-1P-1     25252540252525  Trigonox 42Kayaester ANKayaester ANKayaester ANKayaester ANKayaester ANKayaester AN     2.82.82.82.82.82.82.8     0.50.50.50.50.50.50.5
 P-1P-3P-7P-8     25151020  Perbutyl ZTrigonox 121-50Perbutyl OPerhexa 22Peroyl TCPPercumyl D     2.81.80.812.02.01.6     0.50.50.50.5
 P-1P-1     2525  Kayaester ANKayaester AN     2.82.8     0.50.5
 P-1-     25-  Perbutyl ZPerbutyl O     2.80.5     0.50.5
表12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II-1II-2II-3II-4II-5II-6II-7     AAABAAA ◎◎◎◎◎◎◎     -------     ------- ◎◎◎◎◎◎◎ ○◎◎◎◎◎◎ ◎◎◎◎◎◎◎ ○◎◎◎◎◎◎     0.800.760.760.760.760.660.80 ○○○○◎◎◎
比较实施例   12789     ABBB ◎○○○     ----     ---- ○××× △××× ○××× △×××     0.900.730.730.86 ×○○×
实施例   II-8II-9     AA ◎◎ ◎◎ ◎◎ ◎◎ ◎◎ ◎◎ ◎◎     0.740.62 ○◎
比较例   1311     AB ◎○ ◎○ ◎○ ○× △× ○× △×     0.880.71 ××
表13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ST   EDMA   BDMA  NPGDMA  TMPTMA     B-1
实施例   III-1III-2III-3III-4III-5III-6  555045403525   -----25   ------     ------   ------   101520---   ---253015     ------     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     210210210210210210     ------   P-1P-2P-3P-4P-5P-2     353535504535     Perhexa CDPerhexa CDPerhexa CDPerhexa CDPerhexa CDPerhexa CD     2.72.72.72.72.72.7     0.50.50.50.50.50.5
比较实施例   14151617  50554853   ----   ----     ----   15---   ----   ---12     -920-     35363235   100100100100     210230200250     ----   P-1P-3P-7P-8     35151020     Perbutyl ZTrigonox121-50Perbutyl OPerhexa 22Peroyl TCPPercumyl D     2.81.80.812.02.01.6     0.50.50.50.5
实施例   III-7III-8III-9  502550   ---   -25-     ---   ---   15-15   -15-     ---     353535   100100100     165165220     7575100   P-1P-1-     2525-     Perhexa CDPerhexa CDPerhexa CD     2.72.72.7     0.50.50.5
比较例   1819  5020   --   --     -15   15-   --   --     -25     3540   100100     165220     75100   P-1-     25-     Perbutyl ZPerbutyl 0     2.80.5     0.5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ST:苯乙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表14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III-1III-2III-3III-4III-5III-6     AABBBA ◎◎◎○○◎     ------     ------ ◎◎◎◎◎◎ ◎◎◎◎◎◎ ◎◎◎◎◎◎ ◎◎◎◎◎◎     0.750.750.750.750.750.75 ○○○○○◎
比较实施例 14151617     ABBB ◎○○○     ----     ---- ○××× △××× ○××× △×××     0.900.730.730.86 ×△○×
实施例 III-7III-8III-9     AAB ◎◎◎ ◎◎○ ◎◎○ ◎◎◎ ◎◎◎ ◎◎◎ ◎◎◎     0.730.600.73 ○◎○
比较例 1819     AB ◎○ ◎○ ◎○ ○× △× ○× △×     0.880.71 ×○
表15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513A  3FE  THFMA   BDMA   NPGDMA  B-1
实施例   IV-1IV-2IV-3IV-4IV-5IV-6IV-7IV-8IV-9IV-10IV-11IV-12   555045403525252550252550   -----25------   ---------25--     ------25-----   -------25----   ----------25-   101520-----15--15     ---2530151515-1515-   3535353535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210210210210210210210210165165165220     --------757575100   P-1P-2P-3P-4P-5P-1P-1P-1P-1P-1P-1-     3535355045353535252525-  Perbutyl IPerhex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hex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butyl IPerhexyl I     1.41.71.41.41.71.41.41.41.41.41.41.7     0.50.50.50.50.50.50.50.50.50.50.5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513A:  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3FE: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    THFMA: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16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IV-1IV-2IV-3IV-4IV-5IV-6IV-7IV-8IV-9IV-10IV-11IV-12     AABBBAAAAAAB ◎◎◎○○◎◎◎◎◎◎◎ --------◎◎◎○ --------◎◎◎○ ◎○+◎◎○+◎◎◎◎◎◎○+ ◎◎◎◎◎◎◎◎◎◎◎◎ ◎○+◎◎○+◎◎◎◎◎◎○+ ◎◎◎◎◎◎◎◎◎◎◎◎     0.700.740.700.700.740.700.650.700.680.550.720.72 ○○○○○◎◎◎○◎◎○
表17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513A   3FE  THFMA  BDMA  NPGDMA   B-1
实施例   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   555045403525252550252550   -----25------   ---------25--     ------25-----   -------25----   ----------25-   101520-----15--15   ---2530151515-1515-   3535353535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210210210210210210210210165165165220     --------757575100     P-1P-2P-3P-4P-5P-1P-1P-1P-1P-1P-1-     3535355045353535252525-  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 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Kayarene 6-70   3.83.83.83.83.83.83.83.83.83.83.83.8     0.50.50.50.50.50.50.50.50.50.50.5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513A: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3FE: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    THFMA: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BDMA: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18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V-1V-2V-3V-4V-5V-6V-7V-8V-9V 10V-11V-12     AABBBAAAAAAB ◎◎◎○○◎◎◎◎◎◎◎ --------◎◎◎○ --------◎◎◎○ ◎◎◎◎◎◎◎◎◎◎◎◎ ◎◎◎◎◎◎◎◎◎◎◎◎ ◎◎◎◎◎◎◎◎◎◎◎◎ ◎◎◎◎◎◎◎◎◎◎◎◎     0.790.790.790.790.790.790.740.790.770.650.800.76 ○○○○○◎◎◎○◎◎○
表19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513M   3FE  EDM  NPGDMA    B-1
实施例   VI-1VI-2VI-3VI-4VI-5VI-6VI-7VI-8VI-9VI-10   48484848484824242424   ------24---   -------24--     --------24-     ---------24     2222222222     25252525252525252525     2525252525252525252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220220220220220220220220220220   ----------   P-4P-1P-2P-3P-7P-8P-1P-1P-1P-1    25252535504025252525   KD-1KD-1Perhexyl ZPerhexyl ZKD-1KD-1KD-1KD-1KD-1KD-1   1.81.81.81.81.81.81.81.81.81.8     0.50.50.50.50.50.50.50.50.50.5
比较例   20   48   -   -     -     -     2     25     25     100     220   -   P-1    25   Perbutyl Z   1.8     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513M: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3FE: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20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VI-1VI-2VI-3VI-4VI-5VI-6VI-7VI-8VI-9VI-10     AAABBBAAAA ◎◎◎○○○◎◎◎◎ ◎◎◎◎◎◎◎◎◎◎ ◎◎◎◎◎◎◎◎◎◎ ◎◎◎◎◎◎◎◎◎◎ ◎◎◎◎◎◎◎◎◎◎     0.750.750.740.740.750.750.750.620.650.75 ○○○○○○◎◎◎◎
比较例   20     A     0.90 ×
表21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IBXMA  EDMA  NPGDMA    B-1
实施例  VI-11VI-12VI-13VI-14VI-15VI-16VI-17VI-18VI-19VI-20VI-21  4848484848484848482424   ---------24-   ----------24     22222222222     1515151515151515151515     35353535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70170170170260170170170220170170     707070701007070701007070   P-1P-5P-6P-2P-1P-3P-7P-8-P-1P-1     2520152520355040-2525   KD-1KD-1Perhexyl ZPerhexyl ZKD-1Perhexyl ZKD-1KD-1KD-1KD-1KD-1   1.81.81.81.81.81.81.81.81.81.81.8     0.50.50.50.50.50.50.50.50.50.5
比较例  21  48   -   -     2     15     35     100     170     70   P-1     25  Perbutyl Z   1.8     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IBX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22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模塑制品的线性收缩系数(%) 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VI-11VI-12VI-13VI-14VI-15VI-16VI-17VI-18VI-19VI-20VI-21     AAAAABBBBAA ◎◎◎◎◎○○○○◎◎ ◎◎◎◎◎○○○○◎◎ ◎◎◎◎◎○○○○◎◎ ◎◎○+◎○+○○○○◎◎ ◎◎◎◎◎◎◎◎◎◎◎ ◎◎○+◎○+○○○○◎◎ ◎◎◎◎◎◎◎◎◎◎◎   0.730.730.720.720.700.740.740.740.740.730.60 ○○○○○○○○○◎◎
比较例  21     A   0.88 ×
表23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CHMA   513M s-BMA   ST    EDMA NPGDMA   B-1   B-2
实施例 VII-1VII-2VII-3VII-4VII-5VII-6  484848484848   ------     ------     ------   ------     222222   252525252525   252525252525   ------   100100100100100100     220220220220220220    ------   P-4P-1P-2P-3P-7P-8   252525355040   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   2.82.82.82.82.82.8     0.50.50.50.50.50.5
比较例 2223  --   33-     -70     33-   -20     -10   --   --   34-   100100     200200    --   --   -- Kadox B-CH50Kadox B-CH50   3.02.8     0.5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CH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513M:丙烯酸三环[5.2.1.02,6]癸基酯s-BMA:甲基丙烯酸仲丁基酯  ST:苯乙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24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表面光泽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VII-1VII-2VII-3VII-4VII-5VII-6     AAABBB ◎◎◎○○○ ◎◎◎◎◎◎ ◎◎◎◎◎◎ ◎◎◎◎◎◎ ◎◎◎◎◎◎
比较例   2223     CC ×× ×× ×× ×× ××
表25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   无机填料 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聚合物粉末     固化剂 内脱模剂
    组成(wt%)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种类  加入量(份) 加入量(份)
  MMA  EDMA  NPGDMA   B-1
实施例   VII-7VII-8VII-9VII-10VII-11VII-12VII-13VII-14VII-15   484848484848484848     222222222     151515151515151515     35353535353535353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70170170170260170170170220     70707070100707070100   P-1P-5P-6P-2P-1P-3P-7P-8     2520152520355040-  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Perhexa V     2.82.82.82.82.82.82.82.82.8     0.50.50.50.50.50.50.50.50.5
比较例   24   48     2     15     35     100     170     70   P-1     25  Perbutyl     2.8     0.5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NPGDMA: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
表26
BMC的增稠性能     模塑制品的外观
  表面光泽   颗粒图案的清晰度   颗粒图案的不均匀性   插入螺钉处的发白 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发白 厚度变化部分的表面上的缩窝
实施例  VII-7VII-8VII-9VII-10VII-11VII-12VII-13VII-14VII-15     AAAAABBBB ◎◎◎◎◎○○○○ ◎◎◎◎◎○○○○ ◎◎◎◎◎○○○○ ◎◎○+◎○+○○○○ ◎◎◎◎◎◎◎◎◎ ◎◎○+◎○+○○○○ ◎◎◎◎◎◎◎◎◎
比较例  24     A
表中表示评估结果的符号按照如下标准给出:<BMC的增稠性>
A:刚捏合后就获得增稠的组合物,且获得无粘性并显示极好操作性能的BMC。
B:组合物捏合后在室温下老化,且增稠至所需粘度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
C:组合物在捏合后在室温下老化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但不增稠。<气味>
◎:在生产和加工BMC,及模塑BMC期间都未嗅到臭味。
○:在生产和加工BMC,及模塑BMC期间几乎未嗅到臭味。
△:在生产和加工BMC,及模塑BMC期间嗅到轻微臭味,但无问题。
×:在生产和加工BMC,及模塑BMC期间嗅到单体的特定臭味。<模塑制品的深度(透明度)>
○:透明度高,并显示大理石特有的深度感。
△:透明度低,且不太显示大理石特有的深度感。
×:透明度低,且完全不显示大理石特有的深度感。<模塑制品的表面光滑度>
◎:完全无针孔,且表面光滑度特别高。
○:无针孔,且表面光滑度高。<模塑制品的光泽不均匀性>
◎:完全无光泽不均匀性,光泽度特别高。
○+:无光泽不均匀性,光泽度相当高。
○:无光泽不均匀性,光泽度高。
△:光泽不均匀,光泽度低。
×:光泽特别不均匀,光泽度特别低。<模塑制品的耐热水性>
◎:颜色变化特别低。
○+:颜色变化相当小。
○:颜色变化小。
×:颜色变化大。<模塑制品的天候稳定性>
○:颜色变化小。
×:颜色变化大。<模塑制品的粒状花纹清晰性>
◎:粒状花纹特别清晰,构图优异。
○:粒状花纹清晰,构图优异。
△:粒状花纹不确定,构图优异。
×:粒状花纹不确定,构图特别差。<模塑制品中的粒状花纹不均匀性>
◎:完全无图形不均匀,构图特别优异。
○:无图形不均匀,构图优异。
△:图形不均匀,构图差。
×:图形严重不均匀,构图特别差。<插入螺钉处的发白现象>
◎:完全不发白,自表面完全注意不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
○+:不发白,自表面几乎注意不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
○:不发白,当仔细观察时可以从表面注意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但几乎无问题。
×:存在严重发白,自表面一眼就注意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插入螺钉处的缩窝>
◎:完全不缩窝,自表面完全注意不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
○:不缩窝,自表面注意不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
△:轻微缩窝,自表面注意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
×:存在严重缩窝,自表面一眼就注意到插入螺钉处的位置。<厚度变化部分表面的发白>
◎:完全不发白,自表面完全注意不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不发白,自表面几乎注意不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不发白,当仔细观察时自表面注意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但几乎无问题。
×:存在严重发白,自表面一眼就注意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厚度变化部分的缩窝>
◎:完全不缩窝,自表面完全注意不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不缩窝,自表面注意不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轻微缩窝,自表面注意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存在严重缩窝,自表面一眼就注意到厚度变化部分的位置。

Claims (19)

1,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包括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1至500重量份无机填料(B)和0.01至20重量份固化剂(C),所述组合物(A)含(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中:
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2,权利要求1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组分(C)包括具有半衰期在温度75℃或更高时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3,权利要求1或2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4,权利要求1或2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是带有1-10个碳原子的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5,权利要求1或2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6,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包括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1至500重量份无机填料(B)和0.01至20重量份固化剂(C),所述组合物(A)含(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中:
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组分(C)含具有半衰期在温度75℃或更高时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7,权利要求6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含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8,权利要求6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酯。
9,权利要求2或6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具有半衰期在温度75℃或更高时为10小时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包括由下式(I)表示的有机过氧化物:
Figure A9880547100031
(其中R1和R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叔烷基,R3至R1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10,一种(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包括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A)、1至500重量份无机填料(B)和0.01至20重量份固化剂(C),所述组合物(A)含(甲基)丙烯酸系单体(a)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b),其中:
组分(C)包括包括由下式(I)-(VII)的任一种表示的至少一种有机过氧化物:
Figure A9880547100032
(其中R1和R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叔烷基,R3至R12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Figure A9880547100033
(其中R13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
Figure A9880547100041
(其中R14和R15表示氢原子或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叔烷基,和环十二烷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其中R16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R17和R19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R18表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其中R20表示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苯环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卤原子和/或烷基取代),和
Figure A9880547100052
(其中R21和R23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和R22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11,权利要求10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组分(C)包括至少一种由如下任一通式(I)至(VII)表示的有机过氧化物,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12,权利要求10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组分(C)包括至少一种由如下任一通式(I)、(III)、(VI)和(VII)表示的有机过氧化物,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13,权利要求10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其中组分(C)包括至少一种由如下任一通式(II)、(IV)和(V)表示的有机过氧化物,组分(a)包括至少一种选自下面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环己烷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双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三环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具有氟原子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含具有环醚结构的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14,权利要求1,6或10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还包括含无机填料的树脂颗粒。
15,一种(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包括权利要求1,6或10的(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和增稠剂。
16,权利要求15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其中该增稠剂是聚合物粉末。
17,权利要求16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其中该聚合物粉末的堆密度为0.1-0.7g/ml,在亚麻油中的油吸收率为60-200ml/100g,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溶胀度为16倍或更高。
18,权利要求17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其中该聚合物粉末由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0的非交联聚合物组成。
19,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其中权利要求15的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通过在温度105至150℃下加压加热固化。
CN98805471A 1997-04-14 1998-04-13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Pending CN1257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571497A JP3361034B2 (ja) 1997-04-14 1997-04-14 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アクリル系プレミックス、アクリル系smc又はbmc、及びアクリル系人工大理石の製造方法
JP95714/1997 1997-04-14
JP16007597 1997-06-17
JP160074/1997 1997-06-17
JP160075/1997 1997-06-17
JP16007497 1997-06-17
JP244132/1997 1997-09-09
JP24413297 1997-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7527A true CN1257527A (zh) 2000-06-21

Family

ID=2746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5471A Pending CN1257527A (zh) 1997-04-14 1998-04-13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0976786A4 (zh)
KR (1) KR20010006314A (zh)
CN (1) CN1257527A (zh)
SG (1) SG94742A1 (zh)
TW (1) TW360625B (zh)
WO (1) WO1998046679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7836B (zh) * 2007-07-30 2013-03-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人造石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人造石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N103570275A (zh) * 2013-09-12 2014-02-12 江门市德山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亚克力人造石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49119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禹州市远大塑料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高耐热低膨胀系数碳纤维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890025A (zh) * 2011-10-28 2014-06-25 罗门哈斯公司 用于悬浮颗粒的网状聚合物
CN105745227A (zh) * 2013-11-20 2016-07-06 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连续或半连续冷冻凝结法
CN106132658A (zh) * 2014-04-04 2016-11-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Smc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109476542A (zh) * 2016-03-09 2019-03-15 卢塞特英国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石材的组合物
CN111655652A (zh) * 2017-11-01 2020-09-11 凯撒斯通公司 包含丙烯酸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47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模塑料原料、片状模塑料、片状模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12560A (ko) * 1997-05-14 2001-02-15 나가이 야타로 열경화성 타입의 사출 성형용 (메트)아크릴 수지 조성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메트)아크릴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방법
WO2000039048A1 (fr) * 1998-12-25 2000-07-0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Smc ou bmc acrylique et leur procede de producti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faux marbre acrylique, et epaississant
JP2000226487A (ja) * 1999-02-05 2000-08-15 Sumitomo Chem Co Ltd 樹脂組成物、その成形体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KR20010108295A (ko) * 1999-03-03 2001-12-07 나가이 야타로 아크릴계 bmc의 제조 방법, 아크릴계 시럽의 제조 방법및 아크릴계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JP2000309674A (ja) * 1999-04-26 2000-11-07 Nof Corp 熱硬化性(メタ)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620280B1 (ko) 2005-05-30 2006-09-0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천연석의 질감을 갖는 인조대리석 조성물
GB0514076D0 (en) * 2005-07-08 2005-08-17 Depuy Int Ltd Bioactive bone cement composition
ITVR20070078A1 (it) * 2007-06-05 2008-12-06 Aros Srl Composizione e procedimento per l'ottenimento di un materiale lapideo artificia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84020A (zh) * 1961-10-06
JPS5991109A (ja) * 1982-11-16 1984-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メタクリレ−ト重合体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S60202128A (ja) * 1984-03-27 1985-10-12 Kyowa Gas Chem Ind Co Ltd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171713A (ja) * 1985-01-25 1986-08-02 Kyowa Gas Chem Ind Co Ltd ポリメチルメタクリレ−ト系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JPH0627200B2 (ja) * 1986-07-24 1994-04-13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成形材料
JPS63182315A (ja) * 1987-01-22 1988-07-27 Kyowa Gas Chem Ind Co Ltd シラツプ組成物
JPH02305842A (ja) * 1989-05-22 1990-12-19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樹脂組成物
JPH03152106A (ja) * 1989-11-08 1991-06-28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アクリルシラップの硬化方法
JPH0481448A (ja) * 1990-07-25 1992-03-16 Kuraray Co Ltd メタクリル樹脂プリミックス及び人工大理石の製造方法
CA2050450A1 (en) * 1990-09-04 1992-03-05 Yasumasa Asanaka Reactive particulate resi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resin composition for thermoforming
JP3361858B2 (ja) * 1992-10-23 2003-01-0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人造石および人造石用バインダー樹脂
JPH06182754A (ja) * 1992-12-21 1994-07-05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穿孔用ビット
JP3438252B2 (ja) * 1993-04-28 2003-08-18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人工大理石の製造方法
JP3433826B2 (ja) * 1993-09-03 2003-08-04 株式会社クラレ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H07188505A (ja) * 1993-12-27 1995-07-25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プリミックスおよび人工大理石の製造方法
JPH08133807A (ja) * 1994-11-04 1996-05-28 I C I Japan Kk 人造大理石成形用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3482287B2 (ja) * 1994-11-11 2003-12-22 エムアールシー・デュポン株式会社 圧縮成形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樹脂成形物
JPH0912823A (ja) * 1995-06-29 1997-01-1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合成樹脂成形材料及び該合成樹脂成形材料による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7836B (zh) * 2007-07-30 2013-03-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人造石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人造石及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N103890025A (zh) * 2011-10-28 2014-06-25 罗门哈斯公司 用于悬浮颗粒的网状聚合物
CN103890025B (zh) * 2011-10-28 2016-07-06 罗门哈斯公司 用于悬浮颗粒的网状聚合物
CN103849119B (zh) * 2012-12-06 2016-08-24 禹州市远大塑料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高耐热低膨胀系数碳纤维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849119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禹州市远大塑料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高耐热低膨胀系数碳纤维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570275A (zh) * 2013-09-12 2014-02-12 江门市德山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亚克力人造石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96236B1 (ko) 2013-11-20 2020-04-02 룀 게엠베하 수성 중합체 분산액의 연속식 또는 반연속식 동결 응고 방법
KR20160088899A (ko) * 2013-11-20 2016-07-26 에보니크 룀 게엠베하 수성 중합체 분산액의 연속식 또는 반연속식 동결 응고 방법
CN105745227B (zh) * 2013-11-20 2018-01-05 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连续或半连续冷冻凝结法
CN105745227A (zh) * 2013-11-20 2016-07-06 赢创罗姆有限公司 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连续或半连续冷冻凝结法
CN106132658A (zh) * 2014-04-04 2016-11-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Smc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106132658B (zh) * 2014-04-04 2017-09-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Smc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109476542A (zh) * 2016-03-09 2019-03-15 卢塞特英国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石材的组合物
CN115180872A (zh) * 2016-03-09 2022-10-14 三菱化学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石材的组合物
CN111655652A (zh) * 2017-11-01 2020-09-11 凯撒斯通公司 包含丙烯酸聚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47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模塑料原料、片状模塑料、片状模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78477B (zh) * 2019-05-24 2021-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模塑料原料、片状模塑料、片状模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76786A1 (en) 2000-02-02
TW360625B (en) 1999-06-11
EP0976786A4 (en) 2001-02-21
SG94742A1 (en) 2003-03-18
KR20010006314A (ko) 2001-01-26
WO1998046679A1 (fr) 199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7527A (zh) (甲基)丙烯酸系预混料、(甲基)丙烯酸系smc或bmc,和生产(甲基)丙烯酸系人造大理石的方法
CN1102548C (zh) 丙烯酸酯类预混料、丙烯酸酯类人造大理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285620C (zh) 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含氟聚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防反射膜
CN1205284C (zh) 聚合物-颜料复合体
CN1152061C (zh) 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封端的乙烯基聚合物及其用途
CN1070186C (zh) 2-羟基苯基三嗪
CN1032477C (zh) 用作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或金属的涂层或贴面的组合物
CN100341902C (zh) 有机介质中聚合物的分散体及其组合物
CN1043046C (zh) 复合颗粒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N1072433A (zh) 用于弹性涂层,嵌缝胶和密封胶的多级粘合剂
CN1863863A (zh) 用于消光注塑部件的聚合物混合物
CN1930264A (zh) 活化能固化型现场成型密封垫用组合物与现场成型密封垫
CN1097781A (zh) 用于提高水基涂料组合物耐水致变白性能的多级胶乳
CN1643084A (zh) 自抛光防污漆
CN1226275A (zh) 稳定的含氨基聚合物共混物
CN1212346C (zh) 可固化的组合物
CN1129227A (zh) 一元体系环境条件固化的组合物
CN1095084A (zh) 乳液聚合物共混物
CN101052658A (zh) 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聚合物组合物
CN1517400A (zh) 丙烯酸类聚合物粉末、丙烯酸溶胶以及成形物
CN1093715A (zh) 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制备
CN1813026A (zh) 固化性组合物
CN1027170C (zh) 含多叶状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548C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223331C (zh) 美甲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