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1214C -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1214C
CN1251214C CNB031410081A CN03141008A CN1251214C CN 1251214 C CN1251214 C CN 1251214C CN B031410081 A CNB031410081 A CN B031410081A CN 03141008 A CN03141008 A CN 03141008A CN 1251214 C CN1251214 C CN 12512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layer
information
fine pattern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41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742A (zh
Inventor
近藤哲也
大石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12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12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79Width or dept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transducer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11/105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transducer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or switching or masking the transducers in or out of their operative position
    • G11B11/10563Access of indexed parts
    • G11B11/10565Marks for track change, e.g. prepits, gray 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transducer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11/1057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transducer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transducers for maintaining alignment or spacing relative to the carrier
    • G11B11/10578Servo format, e.g. prepits, guide tracks, pilot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8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 G11B11/1058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r by the structure or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e.g. comprising mechanical protection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03Shapes of record carriers other than disc shape
    • G11B7/24009Tapes, long films or long shee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03Shapes of record carriers other than disc shape
    • G11B7/24012Optical c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载体,可以降低记录载体的交叉擦除,同时可以实现透过型双层记录。该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第1记录层;第1透光层;用于记录不同于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第2透光层,在第1记录层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在第2记录层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2精细图形,第1精细图形的凸部和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的两侧壁均蛇行形成相互平行状,在这些侧壁上交替地连续记录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学装置来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载体,相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以读出信息的重放装置,相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以记录信息的记录装置,相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重放的记录重放装置,重放信息记录载体的重放方法,向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的记录方法,以及相对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重放的记录重放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使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以读出信息的系统,使用光学装置、磁气装置、静电容量装置等进行系统的重放。其中,采用光学装置进行记录及/或重放的系统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利用波长为650nm的光的圆盘状重放专用型信息记录载体,有人们公知的预先记录图像信息的DVD视频装置、预先记录程序等的DVD-ROM、预先记录了音乐信息的DVD音频装置、SACD等。
另外,作为记录·重放型信息记录载体,有利用相变的DVD-RAM、利用光磁的ASMO、iD等。
另一方面,为提高信息记录载体的记录密度,缩短激光波长实现青紫色发光的研究在长年进行着。近年来发明的第2高次谐波振荡器件和氮化钾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是为了在波长λ=350~450nm附近发光而大幅度提高了记录密度的重要发光器件。而且,与邻近该波长对应的物镜的设计也得到了推进,特别是正在开发的NA(数值孔径)为0.7以上的物镜,已超过DVD使用的NA即0.6。
这样,把波长λ缩短为350~450nm、NA为0.7以上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的开发正在推进着,可以期待通过这些技术来开发远远超过现在的DVD记录容量的光盘系统,另外,还期望着以青紫色激光和高NA为前提而设计的、记录密度有飞越性提高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出现。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记录重放型盘采用被称为凹凸(land-groove)方式的细微结构。利用图40和图41,说明为高NA记录重放系统用所设计的信息记录载体的一个实例。图40是表示被称为凹凸方式的现有信息记录载体100的截面图。图41是从信息记录载体100的上方观察时的放大平面图,用于表示信息记录载体100的平面结构。
如图40所示,信息记录载体100由顺序形成于支撑体130上的记录层120和透光层110构成。在支撑体130上形成有精细图形131,在其表面上直接形成记录层120。精细图形131具有由凸部A和凹部B构成的精细图形。这样从宏观上看,是由凸部A构成的连续槽和凹部B构成的连续槽构成的。
在进行记录时,如图41所示,在凸部A的槽和凹部B的槽双方形成记录标志M。仔细观察精细图形131的各尺寸会发现,将凹部B和凹部B的最短距离设为间距P(同样也将凸部A和凸部A的最短距离设为间距P)时,所形成的精细图形131相对重放光点直径S,满足关系P>S。
该重放光点直径S是根据重放用激光波长λ和物镜的数值孔径NA,利用S=λ/NA计算出来的,换言之,将间距P设计为满足关系P>λ/NA。
该信息记录载体100从透光层110侧入射记录光,在记录层120上的凸部A和凹部B双方形成记录标志M。并且,从支撑体层130或透光层110侧入射重放光,取出记录层120上的反射光进行重放。
这种凹凸记录中表示记录位置的地址信息被分割为凸部A和凹部B,并按一定间隔被排列为信息信息坑列。即,向信息记录载体的一部分配置信息坑列,表示该信息坑列前面或后面位置的地址。该信息坑列长约1mm,被按约10~20mm的间隔进行配置。
另外,也有适用这种凹凸记录并具有双层信息记录面的透过型双层信息记录载体。
但是,本申请人在实际试作信息记录载体100,并进行记录重放实验时,发现明显存在交叉擦除现象。所谓交叉擦除是指,例如,向凸部A进行信息记录时,该信息被重叠记录到已预先记录在凹部B的信号上的现象。换言之,就是由于向凸部A记录信息,使得已记录在凹部B上的信息被擦除的现象。该现象对凸部A和凹部B是逆反的,即,在凹部B进行信息记录,观察凸部A中已记录的信息时,也发现了此现象。这样如果产生交叉擦除,就会使邻接槽的信息受损。因此,对大容量的信息系统来说,信息损失量非常大,将给用户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开始考虑使用该信息记录载体100,仅向凸部A或凹部B一方记录信息,但这样记录信息,记录容量减少,就存在高密度记录位势的信息记录载体的优势减半的课题。
特别是将凹凸记录适应于透过型双层信息记录载体时需要考虑。即,透过型双层信息记录载体具有双层信息面,双层可以独立地进行记录,通过一个信息面的记录层,可以进行另一个信息面的记录层的记录重放。此时,最初通过的第1信息面的记录层的反射率和透过率随记录而发生变化,但宏观上讲具有记录和未记录之间的平均透过率。但是,由于设于第1信息面局部的地址用信息坑列自身没被进行记录,所以透过率不变。因此,照射到相当于第1信息面的地址用信息坑列正下方的第2信息面的光量,和照射到相当于第1信息面的其他区域的第2信息面的光量不同。即,通过第1信息面记录的第2信息面的记录,在约1mm长的区域内是在光量不同的条件下记录的,所以很难在第2信息面的记录层进行均一记录。
因此,为解决这种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交叉擦除又能高密度记录的信息记录载体,相对该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以读出信息的重放装置,相对该信息记录载体进行相对运动以记录信息的记录装置,相对该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重放的记录重放装置,重放该信息记录载体的重放方法,向该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的记录方法,以及相对该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记录重放的记录重放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特别是与透过型多层信息记录载体相应的地址等辅助信息及基准时钟的埋入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下述构成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记录装置、记录重放装置、重放方法、记录方法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1)一种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用于记录信息的第1记录层;形成于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第1透光层;形成于所述第1透光层上,用于记录不同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形成于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第2透光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2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将所述凸部或凹部的间距设为P,将重放所述第1记录层及所述第2记录层的重放光的波长设为λ,将物镜数值孔径设为NA时,所述第1精细图形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均具有P≤λ/NA的关系;
所述第1精细图形的凸部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的两侧侧壁均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所述侧壁交替连续地蛇行形成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的辅助用的数据的辅助信息,和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控制记录速度用时钟的基准时钟。
(2)一种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用于记录信息的第1记录层;形成于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第1透光层;形成于所述第1透光层上,用于记录不同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形成于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第2透光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2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将所述凸部或凹部的间距设为P,将重放所述第1记录层及所述第2记录层的重放光的波长设为λ,将物镜数值孔径设为NA时,所述第1精细图形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均具有P≤λ/NA的关系;
所述第1精细图形的凹部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凹部的两侧侧壁均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所述侧壁交替连续地蛇行形成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的辅助用数据的辅助信息,和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控制记录速度用时钟的基准时钟。
(3)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信息是以通过(频率偏移)调频而被调制的状态蛇行形成。
(4)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基准时钟以单一频率的状态被蛇行形成。
(5)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记录所述信息时辅助用的位置数据即地址数据构成,
记录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地址数据和记录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地址数据是被连续记录的。
(6)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每隔一定间隔设置的数据触发器和被分配到所述数据触发器之间的规定位置的数据构成,根据有无所述数据,记录所述辅助信息。
(7)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每隔一定间隔设置的数据触发器和被分配到所述数据触发器之间的规定位置的数据构成,根据所述数据触发器和所述数据的相对距离,记录所述辅助信息。
(8)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精细图形和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各自高度分别在从λ/10n到λ/18n之间形成。
(9)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辅助信息在0.01λ/NA~0.15λ/NA的振幅范围内,相对半径方向蛇行。
(10)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记录层和所述第2记录层是相变材料、色素材料、光磁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1)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仅在所述第1记录层和所述第2记录层仅向相当于所述凸部的部分均进行选择性地记录。
(12)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所述选择性记录是根据反射率差或折射率差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化而进行的。
(13)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从所述第1透光层观测的所述第1记录层的反射率是0.5~10%,
从所述第1透光层通过所述第1记录层观测的所述第2记录层的反射率是0.8~14%。
(14)在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中,优选的是,
所述重放光的波长λ是350~450nm;
所述物镜的数值孔径NA是0.75~0.9;
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是0.07~0.10mm;
所述第2透光层的厚度是0.02~0.04mm
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1记录层和所述第2记录层和所述第1透光层和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是1.2mm;
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是直径为120mm的盘状。
(15)一种重放装置,用于重放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pickup),具有: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RIN-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重放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和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重放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并进行重放。
(16)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向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pickup),具有:记录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RIN-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记录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和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并进行记录。
(17)一种记录重放装置,用于向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记录并重放信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pickup),具有:记录光及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RIN-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和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并进行记录及重放。
(18)一种重放方法,在向上述方案的信息记录载体记录信息时,重放圆环状形成于所述信息记录载体上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以下步骤:
把所述信息记录载体在可以控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的转动单元上的步骤;
通过使得从拾波器(pickup)输出的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的步骤;
对所述凸部或凹部进行跟踪的步骤;
把来自使用所述重放光的所述记录层的反射光投影到4象限探测器上,根据所述4象限探测器的各个输出生成半径方向上的差分信号的步骤;
从所述差分信号抽出所述基准时钟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抽出的基准时钟信号进行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控制的步骤;
从所述差分信号抽出所述辅助信号的步骤;
从所抽出的所述辅助信号抽出地址信息的步骤;
核对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表示规定重放位置的地址信息,并进行所述拾波器的位置控制的步骤;
生成将所述4象限探测器的各个输出进行叠加后的叠加信号的步骤;和
解调所述叠加信号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的截面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上进行记录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上进行重放或记录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进行重放或记录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的辅助信息区域和基准时钟区域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把信息适应于CL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
图9是把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作成盘状,并且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把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作成盘状,并且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并向凸部进行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的光电探测器的分割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分散记录了辅助信息的第1实例图。
图13是表示分散记录了辅助信息的第2实例图。
图14是表示分散记录了辅助信息的第3实例图。
图15是表示分散记录了辅助信息的第4实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基带调制的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基带调制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调幅波的第1实例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调幅波的第2实例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的调幅波的第3实例图。
图21是说明本发明的调频波的第1实例图。
图22是说明本发明的调频波的第2实例图。
图23是说明本发明的调频波的第3实例图。
图24是说明本发明的调相波的第1实例图。
图25是说明本发明的调相波的第2实例图。
图26是说明本发明的调相波的第3实例图。
图27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说明图。
图28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说明图。
图29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说明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2的截面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3的截面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4的截面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5的截面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6的截面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第1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第2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重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40是表示现有信息记录载体的截面图。
图41是从上方观察现有信息记录载体时的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至图3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具有后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的截面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上进行记录时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上进行重放或记录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中进行重放或记录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的辅助信息区域和基准时钟区域的放大平面图,图7是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把信息适应于CL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图8是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图9是把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作成盘状,并且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图10是把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1作成盘状,并且把信息适应于CAV记录并向凸部进行记录时,从上方观察该实施例1时的放大平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的光电探测器的分割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12~图15是表示分别分散记录了辅助信息的第1实例~第4实例图,图16和图17分别是本发明的基带调制的说明图,图18~图20分别是说明本发明的调幅波的第1实例~第3实例图,图21~图23分别是说明本发明的调频波的第1实例~第3实例图,图24~图26分别是说明本发明的调相波的第1实例~第3实例图,图27~图29分别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说明图,图30~图34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2~实施例6的截面图,图35和图36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第1重放装置和第2重放装置的方框图,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重放方法的流程图,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方框图,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最基本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是,记录、重放中的至少一方是主要通过光学装置进行的信息记录载体。例如,相变记录型信息记录载体、色素型信息记录载体、光磁型信息记录载体、光辅助磁型信息记录载体等。具有多个信息面,可以向不同面分别记录信息。具体讲,其构成是利用已通过一个信息面的光,可以进行另一个信息面的记录重放。以下,为便于理解,是以2个信息面作为多个信息面时的信息记录载体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至少由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第2透光层11Y、第2记录层12Y、和支撑体13构成。在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上分别形成凹凸不同的精细图形,并将其称为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在以这些精细图形为界限并接触各记录层的其他层的表面也形成精细图形。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上的凹凸形成大致平行的槽连续体。该信息记录载体1的形状可以是后述的盘状、卡片状或带状中的任一形式。另外,也可以是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此外,也可以是带孔的。重放光或记录光由第1透光层11X侧入射。
下面,详细说明支撑体13、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支撑体13是具有机械保持形成于其上的第2记录层12Y、第2透光层11Y、第1记录层12X、第1透光层11X机能的基区。支撑体13的材料使用合成树脂、陶瓷、金属中的任一种。作为合成树脂的代表例可以使用聚碳酸酯和聚异丁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氯化物、脂环族聚烯烃、聚甲基戊烯等各种热塑性树脂和热固化树脂、各种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实例),也可以使用向这些树脂中掺合了金属粉或陶瓷粉等的合成树脂。
作为陶瓷的代表例,可以使用钠钙玻璃、钠铝硅玻璃、硼硅玻璃、石英玻璃等。作为金属的代表例,可以使用没有透光性的铝一类的金属板。另外,因为需要进行机械保持,所以支撑体13适合使用厚度为0.3~3mm的,优选厚度在0.5mm~2mm。信息记录载体1为圆盘状时,考虑到和现有光盘的互换性,设计支撑体13的厚度时,优选使支撑体13、第2记录层12Y、第2透光层11Y、第1记录层12X、和第1透光层11X等的合计厚度为1.2mm。
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是具有读出信息或记录乃至改写信息功能的薄膜层。在这些记录层上分别形成第1精细图形20X和第2精细图形20Y。把信息记录在构成精细图形的凸部A或凹部B的任一方,作为标志M。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所使用的材料有,在记录前后产生反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变化、或产生这两种变化的代表相变材料的材料,在记录前后产生折率变化或深度变化、或产生这两种变化的代表色素材料的材料,在记录前后产生过旋转角变化的代表光磁材料的材料。构成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相变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铟、锑、碲、硒、锗、铋、钒、钾、铂、金、银、铜、铝、硅、钯、锡、砷等合金(所谓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特别适合使用GeSbTe系、AgInTeSb系、CuAlSbTe系、AgAlSbTe系等合金。在这些合金中可以含有作为微量添加元素的从Cu、Ba,Co,Cr,Ni,Pt,Si,Sr,Au,Cd,Li,Mo,Mn,Zn,Fe,Pb,NA,Cs,GA,Pd,Bi,Sn,Ti、V、Ge、Se、S、As、Tl、In、Pd、Pt、Ni集合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合计在0.01原子%以上、不足10原子%。
作为色素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卟啉色素、花青色素、酞花青色素、萘花青色素、偶氮色素、萘醌色素、俘精酸酐色素、聚甲炔色素、丫啶色素等。
作为光磁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使用铽、钴、铁、钆、铬、钕、镝、铋、钯、钐、钬、镨、锰、钛、钯、铒、镱、镥、锡等合金(所谓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特别是由以TbFeCo、GdFeCo、DyFeCo等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和稀土类合金构成的材料更加适合。另外,也可以用钴和铂的交替叠层膜构成。
为最大限地发挥这些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性能,也可以附带各种介质材料和各种反射材料等。具体例将在后面叙述,通过形成和这些材料的叠层结构,可以提高反射率、提高记录灵敏度、提高重放调制振幅、降低重放光劣化、提高保存稳定性等。
进行第2记录层12Y的记录·重放时,通过第1记录层12X来进行记录·重放。因此,要求第1记录层12X对重放光波长λ的透过率要高到一定程度,并且是半透明状的。这样,必然的伴随有厚度的减少,所以需要是反射率相对高的材料。另外,第2记录层12Y的反射光将第2次通过第1记录层12X,返回重放装置,所以第2记录层的反射率需要高到一定程度。
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均选作相变材料时,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值是,第1记录层12X的透过率是40~60%,第1记录层12X的反射率是0.5~10%,第2记录层12Y单体的反射率是5~40%。因此,通过第1记录层12X观测的第2记录层12Y反射率是0.8~14%。所以,在重放装置所观测的反射率是,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基本是同量级的,只切换焦点就可以进行2个信息面的记录·重放。另外,标志M的跳动(时间轴方向的晃动)减少,即使信息记录载体1倾斜时,也可以获得具有4×10-4以下的错误率的极其良好的重放特性。
这些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气相成膜法或液层成膜法。作为气相成膜法的代表实例,可以使用电阻加热型和电子束型真空蒸镀、直流溅射和高频溅射、反应性溅射、离子束溅射、离子镀、CVD法等。作为液层成膜法的代表实例,可以使用旋涂法和浸渍提拉法等。
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具有在光学变形小的状态下,把所会聚的重放光引导到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功能。例如,为抑制重放光的减少,使用重放光的波长λ的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的合计复合折射在双层90度(垂直)入射时为±100nm以下的材料,优选±50nm以下的材料。使用重放波长λ的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的合计透过率为70%以上的材料,优选80%以上的材料。
从抑制信息记录载体1倾斜时的彗差的观点看,第1透光层11X的厚度优选0.12mm以下,另外从防止造成第1记录层12X产生刮痕的观点看,优选在0.05以上。即,厚度范围是0.05~0.12mm,优选范围是0.07~0.10mm。另外,由于物镜的NA大,所以考虑到球面象差,一面中的厚度偏差优选最大在±0.003mm。特别是物镜NA在0.85以上时,一面中的厚度偏差优选在±0.002mm以下。此外,特别在物镜NA为0.9时,一面中的厚度偏差优选在±0.001mm以下。
从防止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进行重放时的层间交叉干扰,以及防止在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重放时将第1记录层12X擦除的目的考虑,第2透光层11Y的厚度优选0.02mm以上。即,作为在读出后述的辅助信息及基准时钟时,来自差分信号中呈现的两记录层的各个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不干扰的界限,优选在0.01mm以上。另外,作为在读出后述的记录信号时,来自叠加信号中呈现的两记录层的各个记录信号不干扰的界限,优选在0.02mm以上。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重放时,是通过第1记录层12X进行记录·重放,所以记录在第1记录层12X上的信息容易因该记录光、重放光而被擦除。作为不产生该擦除的界限,优选在0.015mm以上。综合以上所述,第2透光层11Y的厚度优选0.02mm以上。
如后面所述,为对应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使各自的球面象差为最小,对重放装置及记录装置进行光学长度的调整,但该调整范围的界限优选0.04mm以下。
因此,第2透光层11Y的厚度的最优选范围是0.02~0.04mm。
构成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的材料,可以使用聚碳酸酯和聚异丁烯酸甲酯、三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氯化物、脂环族聚烯烃、聚甲基戊烯等合成树脂。为使第2记录层12Y具有机械、化学保护功能,可以使用高刚性的材料,例如,适合使用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和热固化树脂、透明陶瓷(例如,钠钙玻璃、钠铝硅玻璃、硼硅玻璃、石英玻璃)。另外,第1透光层11X和第2透光层11Y均没必要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层叠了不同材料的。
下面,利用图2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即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如前所述,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由微观上看大约平行的槽连续体构成。但是,宏观上看时,不仅可以是线条状,也可以是同心圆状、螺旋状。如图2所示,图1的第1精细图形20X或第2精细图形20Y的凸部A和凸部A一致,图1的凹部B和凹部B一致。如后面所述,凸部A和凹部B也可以蛇行,但凸部A的中心线和凹部B的中心线的形成应相互保持平行。图2及后续的图3~图10中的凸部A的宽度和凹部B的宽度描画的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各个槽宽没有限制。
用户对该信息记录载体1进行数据记录时,仅向凸部A或凹部B的任一方进行记录。准确讲是向与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中的凸部A或凹部B的任一方相对应的部分进行记录。虽然是任意选择凸部A或凹部B,但优选至少各个面内的任何部位都能保持相同选择结果(凸部A或凹部B)。如果记录因部位而不同的部分,会导致连续重放困难,实质上降低记录容量。另外,第1记录层12X的选择结果和第2记录层12Y的选择结果可以互不相同,但为了使重放装置及记录装置的动作容易进行、简化电路,优选相互相同的选择结果。
图3是表示仅向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的凸部A进行记录时的实例,图示的是被记录了标志的第1精细图形21X、第2精细图形21Y。仅向构成第1精细图形21X、第2精细图形21Y的凸部A和凹部B中的凸部A记录了记录标志M。记录标志M是通过标志位置记录或标志边缘记录来进行记录的。记录时使用的信号是调制信号,把被称为所谓(d、k)代码的最短标志长度作为d+1、把最长标志长度作为k+1。这里的(d、k)调制信号可以使用固定长代码,也可以使用可变长代码。具体讲,可以使用把最短标志作为2T的(1.7)调制、17PP调制、DRL调制、(1.8)调制、(1.9)调制等。例如,固定长代码的(1.7)调制的代表例有D 1,7调制(记载于特愿2001-80205中)。这个也可以置换为以固定长代码D4,6调制(记载于特愿2000-332613中)为基本的(1.7)调制和(1,9)调制。前面所述的17PP调制是可变长代码的(1,7)调制中的一种,这在特开平11-346154号公报中有详细记述。另外,也可以使用把最短标志作为3T的可变长代码的(2.7)调制、(2.8)调制、作为固定长代码的(2.10)调制的EFM调制、EFM加调制、D8-15调制(特开2000-286709号公报记载)等。同样,也可以使用把最短标志作为4T的调制方式(例如,(3,17)调制),和作为5T的调制方式(例如,(4,21)调制)等。
这里所说的凸部A是指以重放光及记录光入射的方向为参照能看出凸起的部分。即,以第1透光层11X为参照能看出凸起的部分。所说的凹部B是指以重放光及记录光入射的方向为参照能看出凹陷的部分。即,以第1透光层11X为参照能看出凹陷的部分。
设凹部B和凹部B的间隔为间距(节距)P(同样凸部A和凸部A的间隔也是间距P)时,相对重放光点直径S,满足关系P≤S。这里的重放光点直径S,是根据重放时使用的激光波长λ和物镜数值孔径NA,利用S=λ/NA计算的。换言之,间距P满足关系P≤λ/NA。
例如,使用前面所述的青紫激光时的λ范围是350~450nm,使用高NA透镜时的NA是0.75~0.9,所以间距P被设定为250~600nm。此外,考虑到使用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在2小时左右收录数字图像时,记录容量需要在20GB以上,所以间距P优选250~450nm。特别是NA为0.85~0.9时,特别优选250~400nm。另外,NA为0.85~0.9,同时λ为350~410nm时,特别优选250~360nm。
凹部B的深度适宜为λ/8n~λ/20n。这里的n是第1透光层11X、第2透光层11Y的λ的折射率。特别是,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反射率因存在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而多少减少,所以凹部B优选较浅的深度,作为使重放信号的跳动不劣化的界限,合适的值为λ/10n以下。对凸部A或凹部B进行跟踪时的差分信号的输出和凹部B的深度一起增大,所以作为可以跟踪的界限值,合适的值为λ/18n以上。即,合适的值为λ/10n~λ/18n,最优选λ/11n~λ/16n。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仅向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的凹部B、凸部A中的任一方进行记录,所以间隔间距P的距离进行记录,能减少交叉擦除。另外,使P≤S,所以也能抑制记录密度的减少。
关于交叉擦除现象,这里介绍和现有的信息记录载体100进行对比评价的结果。对第2记录层12Y的材料使用相变材料的信息记录载体,向第2信息道进行记录、重放并测试其输出后,以不同于第2信息道的频率向第1信息道和第3信息道记录各10次,再次测试了第2信息道的输出。把重放后的输出差定义为交叉擦除量,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可以确认到最大-5dB的交叉擦除,而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把交叉擦除抑制到-2dB左右。换言之,如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和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比,交叉擦除可以改善3dB。
另外,对第2记录层12Y的材料使用色素材料的情况,也进行了相同评价,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有12dB的大幅度的输出减少,而信息记录载体1的输出减少只有2dB。换言之,即使采用色素材料时,如果使用信息记录载体1,和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比,交叉擦除可以改善10dB。
此外,对第2记录层12Y的材料使用光磁材料的情况,也进行了相同评价,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的输出减少是4dB,而信息记录载体1的输出减少只有1dB。换言之,即使采用光磁材料时,如果使用信息记录载体1,和以往的凹凸方式记录比,交叉擦除可以改善3dB。
这种交叉擦除的改善效果不仅在第2记录层12Y得到了确认,对第1记录层12X的材料使用相变材料、色素材料、光磁材料时,也得到了确认。
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是向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的凹部B或凸部A中的任一方记录了信息的信息记录载体,对向哪一方记录信息时适合重放所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均是向凸部A记录时,错误率小,改写特性良好。分析其原因,认为是凸部A比凹部B更接近第1透光层11X,重放光及记录光从第1透光层11X入射时,凸部A的区域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构成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的材料的热流动。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进行记录及重放时的状态,图示的是信息记录载体1的截面图。另外,所图示的记录装置·重放装置是以物镜50b为代表。在进行记录时,从记录装置的物镜50b射出激光89。激光89在平面方向上被选择性地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具有的第1精细图形20X中的凸部A,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1透光层11X被选择性地聚光到第1记录层12X上。在被聚光的部分上记录标志M。即,在相当于凸部A的第1记录层12X上选择性地进行记录。
这里所说的记录,如前面所述,第1记录层12X是相变材料时,根据反射率变化和折射率变化、或两种变化进行记录;是光磁材料时,根据过旋转角变化进行记录;是色素材料时,根据折射率变化和深度变化或两种变化进行记录。
在进行重放时,同样从重放装置的物镜50b射出激光99。激光99在平面方向上被选择性地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具有的第1精细图形21X中的凸部A,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1透光层11X被选择性地聚光到第1记录层12X上。因标志M被选择性地记录在相当于凸部A的第1记录层12X上,所以可以从被聚光的部分上读出标志M。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及重放时的状态,图示的是信息记录载体1的截面图。另外,所图示的记录装置·重放装置是以物镜50b为代表。在进行记录时,从记录装置的物镜50b射出激光89。激光89在平面方向上被选择性地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具有的第2精细图形20Y中的凸部A,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以及第2透光层11Y被选择性地聚光到第2记录层12Y上。在被聚光的部分上记录标志M。即,在相当于凸部A的第2记录层12Y上选择性地进行记录。
在进行重放时,同样从重放装置的物镜50b射出激光99。激光99在平面方向上被选择性地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具有的第2精细图形21Y中的凸部A,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以及第2透光层11Y被选择性地聚光到第2记录层12Y上。因标志M被选择性地记录在相当于凸部A的第2记录层12Y上,所以可以从被聚光的部分上读出标志M。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设凹部B之间或凸部A之间的间距为P,设激光波长为λ,设物镜数值孔径为NA时,使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形成间距P≤λ/NA的关系,并且形成在凸部A或凹部B的任一方进行记录的构成,所以能够获得减少交叉擦除,同时实现高密度记录的信息记录载体。根据本发明,通过选择性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凸部A进行记录,可以获得出错率小、改写特性良好的信息记录载体。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2目的,地址等的辅助信息及基准时钟的埋入方法。以后的说明中,把本发明特定为在凸部A进行记录的实施方式。
记录型信息记录载体要求在用户需要的任意部位进行准确记录。如现有例的光盘那样,如果把凹部B和凸部A的交替构成切断为每个某宏观间隔(每个毫米量级间隔)来配置信息坑形成地址信息,容量损失会变大。另外,如前所述,在多层透过型信息记录载体情况下,在第2记录层12Y上进行记录时,受位于第1记录层12X的地址信息坑的影响,具有记录光量不均一的问题。
此外,记录型信息记录载体的信息记录载体和记录装置的相对速度,即记录速度会影响记录密度甚至信号品质,所以需要准备用于准确设定记录速度的基准时钟。把基准时钟设置在记录装置的内部时,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相对速度产生偏差时不能进行补正,所以优选把基准时钟设置在信息记录载体的内部。特别是信息记录载体1为盘状,使用CLV(线速度一定)进行记录的模式时,因线速度在时刻变化着,所以必须把基准时钟设置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内部。虽然可以用称为时钟信息坑的信息坑列构成基准时钟,但由于和前述相同的理由,在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时,受第1记录层12X的信息坑列的影响,具有记录光量不均一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适应这种要求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辅助信息及基准时钟的埋入方法。这里所说的辅助信息是在用户对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时辅助使用的数据列,具体讲至少由地址信息构成。所说的地址信息表示根据信息记录载体1的场所而连续变化的地址,是从相对信息记录载体1的全体而分配的绝对地址、对部分区域而分配的相对地址、信息道序号、扇区序号、帧序号、场序号、时间信息等中选择的数据。
这些地址信息随着记录信息道(例如凸部A)的行进而连续地增加或减少。因此,在第1记录层12X的面内、第2记录层12Y的面内不存在相同地址数据。所以,分配地址时,优选使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面之间也不存在相同地址数据。这是因为利用重放装置及记录装置进行重放或记录时,如果在不同信息面存在相同地址数据,可能会重放或记录不需要的记录层。
最优选的状态是,使地址数据连续地配置在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例如,信息记录载体1为盘状时,从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的内圈向外圈连续地分配从00001到20001的地址数据,从第2记录层12Y的内圈向外圈连续地分配从20002到40002的地址数据。因此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地址数据是连续的,所以能简化重放装置、记录装置内部的地址数据的管理。
作为最优选的实例,从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的内圈向外圈连续地分配从00001到20001的地址数据,从第2记录层12Y的外圈向内圈连续地分配从20002到40002的地址数据。即,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地址数据是连续的,同时这些地址数据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外圈上的1点处是连续的。及,越过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的信息面连续进行重放或记录时,连接部位是1点,所以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切换信息面。另外,也可以简化重放装置或记录装置的电路。
另外,也可以伴随地址信息一并具有由少量数据构成的特定信息。所说的特定信息是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各个面内的共同数据,例如,至少是从下述数据中选择的数据,即信息记录载体的种类、信息记录载体的尺寸、信息记录载体的假定记录容量、信息记录载体的假定记录线密度、信息记录载体的假定记录线速度、信息记录载体的信息道间距、表示信息记录载体具有的记录层的合计为1或2的代码、表示正重放的记录层是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的哪一方的代码、记录参数信息(例如,记录时的峰值功率、最低功率、擦除功率、脉冲时间)、重放功率信息、制造者信息、制造编号、批次编号、管理编号、著作权相关信息、用于加密的密钥、用于解密的密钥、已加密的数据、许可记录代码、拒绝记录代码、许可重放代码、拒绝重放代码等。这些辅助信息,例如,可以是把用10进位法或16进位法记述的信息变换为2进位法后的信息(例如,BCD代码和反射码)。另外,也可以伴随有用于防止数据错误的纠错码。
基准时钟是为了从信号上表现一定时间段而设置的,用来提供进行记录时控制速度用的时钟。具体讲是由后述的单一频率构成。
图6是用平面图表示的埋入了本发明的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的结构。即,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由凸部A和凹部B构成,此外凸部A或凹部B是蛇行形成的。即通过槽的蛇行,来记录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图6是表示使凸部A蛇行,记录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时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在宏观上至少分成2个区域,至少由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构成。如前面所述,使分别进行槽蛇行,通过槽蛇行在辅助信息区域200记录辅助信息,在基准时钟区域300记录基准时钟。这些区域是不中断地连续形成的,可以连续重放。图6图示的是仅配置了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2个区域时的状态,但反复进行该交替配置,即构成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整体。另外,作为图5中的最优选实例,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均形成于凸部,但如果使一方形成于凹部B,也需要使另一方形成于凹部B。这样,通过利用相同极性形成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可以连续重放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
这里,辅助信息区域200是通过数字数据被调制后的波构成的。具体讲,是通过调幅波250(250、251、252)、调频波260(260、261、262)、调相波270(270、271、272)中的任一个或它们的变形而构成的。图6特别图示的是,通过调频波260(260、261、262)构成辅助信息区域200的实例。
这些调制方式将在后面详细叙述,调幅是根据有无基本波来表现辅助信息的数字数据(例如1、0)。调频是根据基本波的频率的高低来表现辅助信息的数字数据(例如1、0)。调相是根据基本波的相位角度的不同来表现辅助信息的数字数据(例如1、0)。通过采用这些调制方式,可以高效记录地址等辅助信息,能够相对较长地分配基准时钟区域200。所说的较长地分配基准时钟区域200,是指记录信息记录载体1时,能够长时间检测基准时钟,所以能够稳定进行记录。这些调制的基本波可以从正弦波(余弦波)、三角波、方波等中选择。其中,选择正弦波(余弦波)时,在重放时可以使高次谐波最小,能够抑制电力效率提高及跳动(时间轴方向的晃动),非常适合。这些通过调制的信号波形的形状被原样记录为凸部A侧壁的蛇行。
基准时钟区域300是通过连续反复单一频率波350而构成的。因为频率是单一的,所以通过重放时的相对运动,可以产生与旋转数相适应的频率,能够生成基准时钟。可以把该基准时钟用于记录时的旋转控制。单一频率的基本波是由正弦波(余弦波)、三角波、方波中的任一个构成的。其中,特别是选择正弦波(余弦波)时,在重放时可以使高次谐波成分最小,能够抑制电力效率提高及跳动,非常适合。这些通过调制的信号波形的形状被原样记录为凸部A侧壁的蛇行。
这样,本发明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至少由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构成,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通过不中断的槽蛇行而被记录。蛇行形成并记录在这些凸部A侧壁的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可以使用公知的2分割或4象限探测器从差分信号读取。在进行记录时,可以根据所读取的基准时钟,进行记录时的旋转控制,还可以从辅助信号抽出地址信息,向特定地址写入或擦除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将地址等辅助信息形成槽蛇行的形状进行记录,所以不需要类似现有信息记录载体的追加信息坑区域。因此,不必减少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容量。另外,即使是透过型多层信息记录载体因没有信息坑区域,所以不产生光量的减少。所以,通过第1记录层12X,可以对第2记录层12Y进行均一光量的记录。
这些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从重放方面考虑,优选各自长度一定并交替配置。各长度不一定时,在重放时因不能预测在何时可以检测地址等的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容易产生混乱。如果各自长度一定并交替配置,重放一次后,即可容易推测下一信号的到来,因此能够用逻辑电路预测取得的时刻,重放错误少的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基准时钟区域300是控制信息记录载体1的重放时的旋转数的重要信号,所以优选尽可能长地形成。具体讲,基准时钟区域300相对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比例需要在50%以上,优选60%以上。如果在该值以下,只能短时间取得基准时钟,会使得旋转控制不连续,重放动作不稳定。极端时,会产生重放逻辑电路上的不匹配,使重放停止。
这2个区域的基本波形状、振幅量也可以互不相同,但考虑到记录电路、重放电路的简化及稳定,优选相同状态。
关于频率,在辅助信息区域200的辅助信息由调幅250或调相270形成的场合,其频率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单一频率波350的频率可以互不相同,但如果相同,可以大幅度简化记录电路、重放电路,所以优选相同状态,优选至少相互是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倍的关系。
在辅助信息区域200的辅助信息由调频260形成的场合,构成它的2个频率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单一频率波350的频率可以互不相同。但是,如果构成调频260的2个频率中的1个和单一频率波350的频率相同,可以将抽出时钟时使用的物理长度扩大若干,所以优选相同状态。从简化记录电路、重放电路的观点看,优选这3个频率相互是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倍的关系。
在这2个区域的境界处也可以把用于使其区分明确化的起始信息坑信号和停止信息坑信号、同步信号等,作为槽蛇行进行记录。这种信号可以使用具有规定长度和规定频率的单一频率波。但是,需要使其频率至少不同于构成基准时钟区域300的单一频率波350。最适合的情况是,具有和构成单一频率波350、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中的任何一个频率都不相同的频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如前面所述,其形式不受盘状、卡片状、带状等的约束。因此,由大致平行的槽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可以是螺旋状、同心圆状、线状中的任一形式。其中,特别是盘状的信息记录载体1,如果是被记录为螺旋状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时,凸部A和凹部B形成角速度一定(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CAV)和线速度一定(constant linear velocity、CLV)的样式、或每个半径形成不同的区,在各区利用控制不同的ZACV(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和ZLCV(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样式进行记录。例如,用CLV记录时,在信息记录载体1面内所有区域可以保持相同线速度。用ZCAV记录时,在区内实现CLV,进行在信息记录载体1整体是近似CAV的控制。用ZCLV记录时,在区内实现CAV,进行在信息记录载体1整体是近似CLV的控制。
图7是以在凸部A进行CLV记录为前提的基准时钟区域300的放大平面图。在相当于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的凸部A的部位进行记录时,需要从凸部A抽出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所以必须在凸部A记录成为基准时钟的单一频率波350。考虑到记录光是沿凸部A的中心线(未图示)进行扫描的,需要使凸部A的两侧壁相互平行。即,图7图示了3个凸部A、2个凹部B,将凸部A的内周侧壁作为Ai、外周侧壁作为Ao。同样,将凹部B的内周侧壁作为Bi、外周侧壁作为Bo。里,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凹部B的外周侧壁Bo是同一壁面、凸部A的外周侧壁Ao和凹部B的内周侧壁Bi是同一壁面。基准时钟作为正弦波信号被用CLV记录在凸部A,如图所示,3个凸部A彼此几乎所有场合都不相互平行。但是,为避免从两侧壁伴随各个相位偏移而产生的干扰,准确抽出正弦波信号,必须常使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外周侧壁Ao相互形成平行状。从相反的观点分析,这意味着构成剩余部分即凹部B的内周侧壁Bi和外周侧壁Bo不平行。
图8是以在凸部A进行CAV记录为前提的基准时钟区域300的放大平面图。进行CAV记录时,在信息记录载体面内的所有区域可以保持相同角速度。这样,蛇行后的凹部B和凸部A可以时常保持相互完全平行,与邻接槽的交叉干扰量是时常一定的,结果,可以把蛇行频率的输出变动和时间轴方向的变动抑制到最小限,进行理想重放。即,如图8的放大平面图所示,根据角速度的性质,凸部A彼此平行,同时凹部B彼此也平行。图8图示了3个凸部A、2个凹部B,将凸部A的内周侧壁作为Ai、外周侧壁作为Ao。同样,将凹部B的内周侧壁作为Bi、外周侧壁作为Bo。这里,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凹部B的外周侧壁Bo是同一壁面、凸部A的外周侧壁Ao和凹部B的内周侧壁Bi是同一壁面。例如,如前面所述,在记录层12的凸部A进行记录时,需要从凸部A抽出时钟,在凸部A记录成为基准时钟的单一频率波350。该时钟被用CAV进行记录,所以如图8所示,3个凸部A完全平行。同时剩余部分即凹部B也完全平行。即,为准确抽出正弦波信号,必须使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外周侧壁Ao相互形成平行状,同时使进行CAV记录时的凹部B的内周侧壁Bi和外周侧壁Bo也相互平行。
换言之,不论CLV记录还是CAV记录,在凸部A进行记录时,至少需要使构成凸部A的两侧壁、即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外周侧壁Ao相互平行。特别是CAV记录时,不仅凸部A,构成凹部B的两侧壁Bi、Bo也要相互平行,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凸部A的外周侧壁Ao、凹部B的内周侧壁Bi、凹部B的外周侧壁Bo都要平行。
以上叙述的是盘状信息记录载体1,被记录为螺旋状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中的基准时钟区域300的侧壁形状。该情况不仅对基准时钟区域300,基于同样的理由,对辅助信息区域200也存在相同情况。即,不论CLV记录还是CAV记录,在凸部A进行记录时,至少需要使构成凸部A的两侧壁、即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外周侧壁Ao相互平行。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是不中断地形成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所以在面内的任一部位都相互平行地形成构成凸部A的两侧壁、即凸部A的内周侧壁Ai和外周侧壁Ao。
下面,说明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槽蛇行的蛇行量Δ。图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中、用CLV形成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放大后的平面图。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中不中断地构成以正弦波(或余弦波)为基本波的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这里,槽蛇行的中心线是用单点划线直线表示,其中心线彼此间的距离是间距P。另外,图9是表示以在凸部A进行记录为前提的信息记录载体1,为了在凸部A上连接焦点,而用虚线圆形表示重放点(或记录点)。如前面所述,用S(=λ/NA)表示该光点直径。另外,用虚线直线表示凸部A的蛇行宽度(峰-峰)。即,设蛇行宽度为Δ。该信息记录载体1是盘状信息记录载体时,其配置如图所示,蛇行方向对应于盘的半径方向。
信息记录载体1的重放装置是从重放点中不中断地抽出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蛇行振幅来作为信号。即,由从重放点的反射光生成差分信号,把以正弦波为基本波的单一频率波350、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作为基本相似的信号原样取出。具体讲,是把槽蛇行的信息道方向变换为重放信号的时间轴方向,把槽蛇行的半径方向变换为重放信号的振幅方向来进行重放。
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其他发明是把这些槽蛇行形成在Δ<P的范围内。这样使得邻接信息道彼此间(例如,凸部A彼此间)没有物理接触,所以能够回避因记录产生的交叉干扰。另外,还对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层12选择相变记录材料、利用反射率或相位差或其双方的高低差,进行记录的情况做了具体实验。即,对信息记录载体1,进行了写入通过相变记录生成的随机数据、利用差分信号检测法生成的辅助信息的重放的尝试,辅助信息的可检测界限是0.01S≤Δ,对低于0.01S而生成的槽,通过相变记录生成的随机数据作为噪声被明显重叠上,使得辅助信息的错误率急剧增加。但是,如果能做到0.01S≤Δ,即使在通过相变记录生成的低反射率状态(例如非晶状态),也能充分地重放辅助信息。然而,当0.15S<Δ时,来自邻接槽的重放交叉干扰的影响表现出来,辅助信息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产生了时间轴方向的跳动,特别是劣化了基准时钟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说最适合的条件是满足关系Δ<P,特别即满足Δ<P、又满足关系0.01S≤Δ≤0。
图10是表示对这种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后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1X、第2精细图形21Y。如图10所示,对蛇行后的凸部A记录了记录标志M。记录标志M用于表示调制信号的ON或OFF,有后述的各种长度的标志。如前所述,标志M形成于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在第1记录层12X和第2记录层12Y是相变材料时,是通过反射率和相位差、或者反射率或相位差的高低差来进行记录。
对将槽蛇行的形状反映到差分信号上的结构做补充说明。图11图示的是把重放光照射到信息记录载体1后聚光的光电探测器9,光电探测器9是4象限探测器时,按照信息记录载体1的半径方向、切线方向进行图示分割。可以通过把两个切线方向的和相减,来生成差分信号。具体讲,设位于4分割的各元件为α、β、γ、δ,设分别受光获得的电流为Iα、Iβ、Iγ、Iδ,用(Iα+Iβ)-(Iγ+Iδ)表示差分信号。换言之,所获得的信号是半径方向上的差分信号。信息记录载体1的重放装置跟踪槽的中心、即单点划线的中心时,该差分信号形成相对中心线取半径方向上的输出差的形式,所以蛇行后的形状可以按原样作为信号反映出来并重放。
以上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整体构成。这种信息记录载体1把含有地址信息的辅助信息形成为槽蛇行状,所以不需要特定的信息坑列,透过第1记录层12X的光量在面内是一定的。因此,通过第1记录层12X进行的第2记录层12Y的记录或重放可以在一定光量下进行,能够进行稳定地记录和重放。另外,配置与负责辅助信息的辅助信息区域200连续的由通过槽蛇行生成的基准时钟构成的基准时钟区域,所以不需要时钟信息坑,可以以最佳旋转数进行稳定的记录和重放,同时可以在一定光量下进行记录或重放。
辅助信息区域200不仅从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中选择1个进行侧壁记录,也可以选择2个乃至3个调制方式,在不同区域的各个侧壁进行时分记录。另外,选择2个调制方式时,也可以重叠到相同区域,在侧壁进行多重记录。
另外,也可以对该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重叠记录单一频率波。即,对该调幅波250、调频波260,也可以重叠和构成它的频率相同的频率或不同的频率。
特别是对调频波260,也可以重叠高频或低频中的任一频率。同样,也可以重叠高频或低频中的任一频率的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的频率。
对调相波270,也可以重叠是构成它的频率的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的频率。不论哪种场合,都可以利用公知的带通滤波器和相位检测器等,从重叠波中分离出单一频率波和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例如,对调相波270实施的实验确认到重叠记录单一频率波时,调相的振幅和单一频率波的振幅之比只要在规定值、1∶5~5∶1范围内,就可以没问题地进行分离重放。即,在此以外的范围试作时,振幅大的一方可以重放,但另一方因S/N过低而不能重放。
在进行重叠记录时,特别把要重叠的单一频率波和基准时钟区域300的单一频率波350构成相同频率时,从辅助信号区域200也可以抽出基准时钟,所以非常适合。即,即使形成了距离跨度长的辅助信号区域200,由于基准时钟实质上是连续的,所以能极其稳定地进行记录。
形成于凸部A的侧壁的辅助信息也可以是经过高度分解被分散记录的信息。例如,和虚拟数据[101]组合,利用[101X](X是0或1)这种数据的组合进行记录,按一定间隔配置该数据串的记录方法。即,如图12所示,按一定间隔(此处是每11位(bit))配置[101]作为数据触发器Tr,随后配置X。也就是说,如果仅抽出数据触发器Tr后面的X,即可恢复数据。该实例是把[1]作为数据来考虑,可以按数据有、无、有的顺序进行恢复,所以作为辅助信息能够重放[101]。该记录方法对所使用的数据串花费时间进行读入的格式也有效。这里,将按一定间隔抽出的1位数据定义为字(word),字被积累即构成辅助信息。
作为该方式的变形,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使数据触发器Tr和数据以规定位的间隔分离开来形成(地址分散记录的第2实例)。该场合时的数据触发器Tr为[11],在每个11位进行配置。根据[101]的有无,按一定间隔记录数据。即,在数据触发器Tr之后,通过读入第4位到第6位的数据,可以使1位的数据恢复。该实例是按数据有、无、有的顺序进行恢复,所以作为辅助信息能够重放[101]。该记录方法使数据触发器Tr和数据分离开,所以能够减少错误读取。
高度分散记录的第3实例是按一定间隔配置(记录)第1特定数据图形(例如[11])。把第2特定数据图形(例如[101])配置在第1特定数据图形之间。配置第2特定数据图形的位置相对第1特定数据图形,是增加了规定位(距离、时间)的位置,特别分配了2种位置。即,如图14的实例所示,第1特定数据图形是按一定间隔(此处是11位)配置数据触发器Tr[11],在其之间配置第2特定数据图形[101]。该第2特定数据图形的配置位置备有2种,即从第3位到第5位,或从第5位到第7位,判定被配置在哪个位置并进行解码。该实例是按从第3位开始、第5位开始、第3位开始的顺序进行配置,所以作为辅助信息能够重放[101]。该记录方法可以将能否读取数据[101]追加为1个可靠性判定基准,所以是使辅助信息具有高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换言之,记录在辅助信息区域的数据至少由每隔一定间隔设置的数据触发器、和被分配在该数据触发器之间的规定位置处的数据构成,是根据该数据触发器和数据的相对距离来记录辅助信息的信息记录载体。
在上述高度分散记录的第3实例说明中,虽说明了使用第1特定数据图形和第2特定数据图形,利用其位置差进行分散记录的方法,但是,如果以读取精度极高的图形作为特定数据图形时,第1特定数据图形和第2特定数据图形也可以相同。即,对按一定时间间隔记录的特定数据图形,通过抽出比该时间间隔短的特定图形,并测定其距离间隔(时间间隔),也可以进行解码。具体讲,例如,如图15的第4实例所示,按一定间隔(此处是11位)配置数据触发器Tr[11]来作为第1特定数据图形,在其之间配置和数据触发器相同的第2特定数据图形[11]。该第2特定数据图形的配置位置备有2种,即从第3位到第5位,或从第5位到第7位,判定被配置在哪个位置并进行解码。该实例是按从第3位开始、第5位开始、第3位开始的顺序进行配置,所以作为辅助信息能够重放[101]。该记录方法只准备1个特定图形即可,所以具有可简化重放电路的优点。
以上说明的是各种高度分散记录。即,根据该记录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均可将辅助信息作为逐个位被分解的数据进行记录。具体讲,首先准备约数位的空数据作为数据触发器Tr,然后准备由单一数据的连续构成的数据列(例如,0的连续),暂且用单一数据列进行连接,以使数据触发器Tr按一定间隔进行配置。逐个位被分解的辅助信息,根据规定规则变换单一数据列并记录。即,根据规则变换比数据触发器Tr增加了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位并记录。
另一方面,进行重放时,从凸部A的侧壁暂且抽出所有数据,从该数据列检测被按一定间隔配置的数据触发器Tr。然后,和规定规则进行核对,从除数据触发器Tr以外的数据中抽出1位的数据(相当于图12~图15中的[Word]),积累所抽出的1位数据,恢复辅助信息。
以上记述的是本发明的高度分散记录方法和重放方法。但是,在辅助信息、特别是地址信息时,0的连续或1的连续居多,有可能在读取的数据列中产生直流成分。为避免这点,可以采取预先对数据进行基带调制再记录的方法。即,把在凸部A的侧壁进行蛇行调制并记录的数据列预先置换成其他代码,将0和1的连续控制在一定值以下。这种处理方法有曼彻斯特代码、PE调制、MFM调制、M2调制、NRZI调制、NRZ调制、RZ调制、微分调制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方法,也可以组合使用。
特别适合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基带调制方法用曼彻斯特代码(二相调制)。该方法是对要记录的数据1位,适用图16所示2位的方法。即,对要记录的数据0分配00或11,对数据1分配01或10。在数据的连续时,一定从前一代码的反转代码进入。
结果,如图17所示,辅助信息100001形成010011001101这种代码列。原始的辅助信息包含4个0的连续,并且0的出现概率是1的出现概率的2倍的非对称数据。对此进行调制后,0或1的连续最多2个而已,并且可以变换成0和1的出现概率相等的对称数据。这种将同一位的连续限制在一定值以下的基带调制,对提高读取的稳定性非常有效,所以成为处理使用长辅助信息时的合适的前处理。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使用的槽蛇行调制,把第1到第3实例作为调幅波250(250、251、252)、调频波260(260、261、262)、调相波270(270、271、272),顺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调幅波250,如图18所示,是通过调幅对数据进行形状记录,具体讲,由以一定周期使槽蛇行的振幅部分2501和非振幅部分2500构成。换言之,振幅部分2501是槽蛇行的部分,非振幅部分2500是槽不蛇行的部分。振幅部分2501和非振幅部分2500分别对应数据位的0和1。这里,振幅部分2501由多个波构成。其数目没有限制,但过多时非振幅部分2500的长度也必然增长,所以在重放时难以检测生成门的基本波。因此,应为2~100个波,优选3~30波较适当。这样,根据有无振幅来记录数字数据(在图18中是10110)。在读取所记录的数据时,可以使用前述的差分信号检测法。另外,本发明的调幅波250对振幅部分2501和非振幅部分2500的各自长度及其振幅大小没有限制。例如,图18将振幅部分2501的长度设定得长于非振幅部分2500。
另外,图19记载的调幅波251由振幅部分2511和非振幅部分2510构成,振幅部分2511的振幅各不相同,这也是可以的。或者,也可以有意识地将其振幅作成多阶梯,实现3值以上的多值记录。
此外,也可以是图20记载的调幅波252,振幅部分2521的振幅分别是整齐的,并且振幅部分2521的长度和非振幅部分2520的长度也可以是相同的。其中,特别是利用0,1的2值对数据进行数字记录时,优选如图20所示的各向相同的布局。即,如果使振幅部分2521的高度整齐,使振幅部分2521和非振幅部分2520的长度相互相等,在重放时可以用充分的振幅阈值进行0,1判定,并且可以用1个时间阈值读取系列化的数据,所以能使重放电路简单化。另外,重放数据有跳动时,还有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限的优点。如果要记录的代码成理想对称状,振幅部分2521的总长度和非振幅部分2520的总长度变得相等,重放信号中不会有直流成分。这样不会给数据的解码及伺服带来负担,非常有利。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上通过调幅波250、251、252被记录了辅助信息。对应槽的侧壁有无蛇行,进行0、1记录,所以0、1的判别能力良好。即,即使辅助信息是比较少的C/N时,也能获得低错误率。另外,即使在用户向记录层12进行记录的状态,也能减小伴随该记录产生的随机噪声的影响,可以维持低错误率。
下面,作为调频波的第1例,说明使用了调频波260的实例。该实例是通过调频对数据进行形状记录,具体讲是由以不同频率使槽蛇行的多个部分构成。具体讲2值(二进制)数据时,是使用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进行形状记录。n值数据的多值时,是通过使用了n种频率部分的调频进行形状记录。以下,利用图21说明数据是二进制时的实例。图21是对数据1、0、1、1、0进行形状记录的一个实例,由高频部分2601和低频部分2600构成。高频部分2601和低频部分2600分别对应数据位的1和0,按每1信道信号位来切换频率进行数字记录。这里,对构成各个频率部分的波的数目没有限制,由1个波以上的波构成。但是,为了用重放装置准确检测频率,以及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数据传送速度,并考虑到不能过度冗长,应为1~100波,优选1~30波的范围,并优选构成与前述各数据位相对应的频率部分的各部。高频部分2601和低频部分2600的各自振幅可以一致。但是,对振幅比没有限制,考虑到重放装置的频率特性,也可以使高频部分301的振幅大于低频部分300。读取所记录的数据时,可以使用前述的差分信号检测。
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对由高频部分301和低频部分300构成的信道信号位的物理长度及其振幅大小没有限制。例如,图21将低频部分2600的物理长度设定得长于高频部分2601。
此外,作为图22记载的调频波的第2实例,也可以使用调频波261,高频部分2611和低频部分2610的振幅分别是整齐的,并且高频部分2611的长度和低频部分2610的长度相同。这样,在重放时可以用充分的振幅阈值进行0,1判定,并且可以用1个时间阈值读取系列化的数据,所以能使重放电路简单化。另外,重放数据有跳动时,还有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限的优点。如果要记录的代码成理想对称状,高频部分2611的总长度和低频部分2610的总长度变得相等,重放信号中不会有直流成分。这样不会给数据的解码及伺服带来负担,非常有利。
在图21、图22中连接高频部分2601、2611和低频部分2600、2610时,分别使其在信道信号位的切换点处上升。但是,此时产生相位跳动的概率是50%,所以生成高频成分,使每个频率的电力效率恶化。图23为改善这个问题,调频波的第3实例在配置高频部分2621和低频部分2620时,使在调频波262的信道信号位切换点处保持相位连续性。即,选择低频部分2620的开始相位时,使高频部分2621的结束和低频部分2620的开始处于相同相位方向。反之也相同,选择高频部分2621的开始相位时,使低频部分2620的结束和高频部分2621的开始处于相同相位方向。这样进行选择,保持了相位的连续性,提高了电力效率,同时使重放包络线一定,所以提高了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的辅助信息的数据错误率。这种利用信道信号位切换点来保持相位连续性的手法,如图6所示,也可以适应于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之间,如果这样配置相互的波形,辅助信息的数据错误率会进一步改善。
高频部分2621(2601、2611、2621)和低频部分2620(2600、2610、2620)的频率选择是任意的,但为了避免和用户向信息记录载体1记录数据时的频带的干扰,要求高频部分2621的频率不能明显高于低频部分2620。另一方面,为使地址数据的重放错误率良好,优选高频部分2621和低频部分2620有某种程度的频率差,保持良好的分离性。从这些观点看,高频部分2621和低频部分2620的频率比(高频/低频)应在1.05~5.0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09~1.67范围内。换言之,使基准相位为2π时,2个频率的相位关系应在2π±(π/20.5)~±(π/0.75)范围内,特别优选在2π±(π/12)~±(π/2)(即360±15度~±90度)范围内。
其中,特别是如图23的实例所示,如果使频率比(高频/低频)为1.5倍,2个频率的相位关系会成为使单一波的相位错开-π/2.5(高频)和+π/2.5(低频)(即,把基准相位作为2π时,是2π±(π/2.5))。换言之,即错开360±72度的关系。这2个频率可以用单一的频率(此处是0.5)的整数倍(此处是3倍和2倍)表现。因此,产生可以使解调电路简单化的优点。另外,利用具有0.5触发脉冲的电路,会容易生成时钟。此外,利用同步检波电路进行解调时,可以明显减少该场合时的错误率。这样,通过调频260、261、262在本发明的参考例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记录辅助信息。对应蛇行频率的变化,来记录0、1,所以具有良好的0、1判别能力。即,即使辅助信息是比较少的C/N时,也能获得低错误率。另外,即使在用户向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的状态,也能减少伴随该记录产生的随机噪声的影响,可以维持低错误率。
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调相波270是通过调相对数据进行形状记录,具体讲是由以一定频率使槽蛇行的多个部分构成。具体讲,2值(二进制)数据时,由相位提前部分和相位推迟部分两种构成,n值数据的多值时,由分别与n种相位对应的n个相位部分构成。以下,利用图24说明数据是二进制值时的实例。图24是对数据1、0、1、1、0进行形状记录的调相波的第1实例,由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构成。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分别对应数据位的1和0,按每1信道信号位切换相位并进行数字记录。具体讲,相位提前部分2701用正弦波的sin0表示,相位推迟部分2700用正弦波的sin(-π)表示。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分别由1个波构成,但由于相位差为π,所以利用包络线检波和同步检波能够充分进行分离重放。
这里的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的频率都相同,但对构成它们的波的数目没有限制,可由1个波以上的波构成。但是,为了利用重放装置准确检测相位,以及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数据传送速度,并考虑到不能过度冗长,应为1~100波,优选在1~30波的范围,并优选构成与前述各数据位相对应的频率部分的各部。
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的各自物理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使各自物理长度相同,在重放时可以按一定时间(时钟)隔离系列化的一个一个数据,所以能使重放电路简单化。另外,在重放数据有跳动时,还有将此影响控制在最小限的优点。
相位提前部分2701和相位推迟部分2700的各自振幅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但考虑到重放的容易程度,优选一致的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不仅可以使用二进制数据,也可以使用多值数据。可以使用到几种相位,则依赖于把各数据位的相位差能分离的细微程度。本发明人实验性地从信息记录载体1求得该分离界限,确认能把相位差分离到π/8。换言之,构成多值信道信号位的多种相位部分的各自最小相位差可以使用到π/8~π(π相当于二进制的最小相位差)。即,可以使用从2值到16值的数据。
图25是表示在调相波271记录了4值数据的调相波的第2实例,使用4种相位,即相位部分[sin(-3π/4)]2710、相位部分[sin(-π/4)]2711、相位部分[sin(π/4)]2712和相位部分[sin(3π/4)]2713。各相位部分的最小相位差是π/2,能够分离取得充足的数据。这里为了方便,使相位部分[sin(-3π/4)]2710对应数据[1],相位部分[sin(-π/4)]2711对应数据[2],相位部分[sin(π/4)]2712对应数据[3],相位部分[sin(3π/4)]2713对应数据[4]。进行这种多值数据记录时,也可以将多值数据作为多维数据。例如,将数据设为二维的[x,y]时,可以做如下置换使用,即把数据[1]置换为[0,0],数据[2]置换为[0,1],数据[3]置换为[1,0],数据[4]置换为[1,1]。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使用二进制数据的调相波的第3实施例。即,基本波为锯齿波,能捕捉到上升和下降的非对称形状,通过对它们进行分别控制来表现相位的差异。即,在图26的实例中,将数据[1]记录为上升缓慢、下降急剧部分2721(以下,称为陡降部分2721),将数据[0]记录为上升急剧、下降缓慢部分2720(以下,称为陡升部分2720)。另外,在记录10110作为地址数据的实例中,如图26所示,顺次按以下形状进行记录,即陡降部分2721、陡升部分2720、陡降部分2721、陡降部分2721、陡升部分2720。这种根据上升和下降角度的不同来记录数据的方法,通过向宽带滤波器输入、抽出微分成分,可以进行解调,具有在低C/N环境下也可以重放的优点。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通过调相270、271、272来记录辅助信息。对应蛇行数的相位变化记录0,1,所以0,1判别能力良好。特别是调相由于频率是一定的,所以能够将设于辅助信息的解调电路前级的滤波器用作特定了1个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可以有效消除包括因用户记录而产生的噪声在内的所有噪声。即使辅助信息是较低的C/N时,也能获得低错误率。另外,即使在用户向记录层12进行了记录的状态下,也能有效消除伴随该记录所产生的随机噪声,维持低错误率。
以上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调幅250、251、252、调频260、261、262、调相270、271、272的构成及效果。在使用图18~26所说明中,虽然是以把基本波作为正弦波进行记录的实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把基本波作为余弦波进行记录。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的构成及效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1~图26所说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变形及应用。图示实施例可以相互更换构成要素,也可以和本文记载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更换。
例如,如前所述,该信息记录载体1的形状可以是盘状、卡片状或带状中的任一形式。另外,也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此外,还可以是有开孔的。图27的实例是表示有开孔的盘状信息记录载体1的实例,由大致平行的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形成为圆弧状,并平行于信息记录载体1的内径或外径。该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并不局限于圆弧状,也可以是同心圆状,或连续360度连接的螺旋状。此外,图28的实例是表示没有孔的卡片状信息记录载体1的实例,由大约平行的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形成为线状,并平行于信息记录载体1的长边。图29的实例是表示有孔的卡片状信息记录载体1的实例,把由大致平行的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形成为圆状。
使用图1所说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并不限定于该截面图。即,根据本发明的要点,可以应用于各种截面结构的信息记录载体。
图30~图32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的实施例2~实施例4。例如,如图30的实施例2所示,图1记载的第1透光层11X由第1透光层11Xa和粘合性透光层11Xb构成,除此以外可以相同。这里的第1透光层11Xa和前述的透光层11相同。粘合性透光层11Xb是用于牢固粘合第1记录层12X和第1透光层11Xa的层,可以使用波长λ的光能透过70%以上、优选透过80%以上,并具有粘合性或粘接性的热固化树脂、各种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等)、湿固化树脂、多种液混合固化树脂、含有溶剂的热塑性树脂等。另外,也可以使用粘接性树脂,例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丙稀树脂、聚乙烯醚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硅酮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等。该粘合性透光层11Xb的厚度以0.001mm以上作为能表现粘合力的最低厚度,考虑到防止粘合性材料产生应力裂纹,最好在0.04mm以下,优选0.001mm以上、0.03mm以下。更加优选的范围是0.001mm以上、0.02mm以下,但考虑到信息记录载体2的整体翘曲,最优选0.001mm以上、0.01mm以下。
另外,例如,如图31的实施例3所示,可以把图1记载的支撑体13置换为平坦的支撑体13和树脂层14的双层结构体。该树脂层14可以使用热固化树脂、各种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等)、湿固化树脂、多种液混合固化树脂、含有溶剂的热塑性树脂等。重放光不会到达该树脂层14,所以不限定透过率。考虑到信息记录载体3的整体翘曲,树脂层14的厚度优选0.02mm以下。
此外,例如,如图32的实施例4所示,可以把图1记载的支撑体13置换为平坦的支撑体13和具有第2精细图形20Y、21Y的图形转印层15的双层结构体,也可以和图30相同,进一步把第1透光层11置换为由第1透光层11Xa和粘合性透光层11Xb构成的结构。这里的图形转印层15是具有第2精细图形20Y、21Y的厚度极薄的膜。该图形转印层15的材料可以从金属和其合金(所谓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及树脂中选择,其厚度选择5~200nm左右。作为树脂的代表例,有可以碱性显影的酚醛清漆感光树脂、可以碱性显影的聚羟基苯乙烯感光树脂等。
图1~图32所示的信息记录载体1至4的各构成要素,在不劣化重放特性的范围内可以相互替换或组合。例如,第2透光层11Y的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可以是第2透光层与粘合性透光层的双层结构。另外,也可以准备2个信息记录载体1至4,使支撑体13彼此相互对置贴合。
另外,虽然未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4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至4也可以在透光层11的记录层12的相反侧形成公知的防静电层、润滑层、硬凃敷层等。作为防静电层的具体材料,可以使用在能源线固化树脂和热固化树脂等中分散了界面活性剂和导电性微粒子等的材料。作为润滑层的具体材料,可以使用向碳氢高分子化合物装饰了硅和氟,并调整了表面能的液体润滑剂。润滑层的厚度优选0.1nm~10nm左右。
作为硬凃敷层的具体材料,可以使用波长λ的光能透过70%以上的热固化树脂、各种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湿固化树脂、多种液混合固化树脂、含有溶剂的热塑性树脂。
考虑到透光层11的耐磨性,硬凃敷层的JIS规格K5400铅笔划痕试验值最好在某一定值以上。自在记录载体重放装置的物镜的最硬材料是玻璃,考虑到这点,硬凃敷层的铅笔划痕试验值特别优选H以上。如果在该试验值以下,由于硬凃敷层被磨削,造成尘埃的产生变得显著,错误率急剧变坏。另外,考虑到耐冲击性,硬凃敷层的厚度优选0.001mm以上,再考虑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整体翘曲,还优选在0.01mm以下。
作为硬凃敷层的其他材料,还可以使用波长λ的光能透过70%以上、铅笔划痕试验值为H以上的薄膜。具体讲,该薄膜可以使用碳、钼、硅等单体及其合金(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该薄膜的厚度优选1~1000nm。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在支撑体13的第2记录层12Y的相反侧进行罗贝尔转印。转印材料适合使用,例如含有各种颜料和色素的各种能源线固化树脂(包括紫外线固化树脂、可视光固化树脂、电子线固化树脂),考虑到可读性优选在0.001mm以上,另外考虑到信息记录载体1、2、3、4的整体翘曲,优选在0.05mm以下。
另外,第1精细图形20X、第2精细图形20Y中的凹部B和凸部A分别是平坦的,但并不受此限定。例如,凹部B、凸部A的至少一方的截面图可以是∨状或∧状。
此外,信息记录载体1也可以在其平面上的记录用规定区域(记录重放区域)以外形成重放专用区域。该重放专用区域可以以信息信息坑形成,也可以形成为从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中选择至少一种并进行了侧壁记录的槽蛇行。此时,也可以使其兼有基准时钟区域300。另外,也可以形成为条形码。这些重放专用区域在进行记录或重放时,可以提供用于调谐记录装置或重放装置的信息,还可以使用信息记录载体的个别识别信息和著作权信息、限制复制信息等。该重放专用区域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如果是盘状信息记录载体,可以考虑在其内周侧配置重放专用区域,在外周侧配置记录重放区域,以使它们相互不会重叠。特别希望,使这两个区域在一点连接,以便可以连续重放。
在用于记录的规定区域以外,也可以形成用于识别信息记录载体1的全息图和可以目视的精细图形。
为了提高重放装置和记录装置的安装性和搬运保护性,信息记录载体1至4也可以是把信息记录载体整体装入盒内的结构。
信息记录载体1至4是盘状时,对其大小没有限制,例如,可以取直径为20~400mm的各种尺寸,直径可以是30、32、35、41、51、60、65、80、88、120、130、200、300、356mm等。
信息记录载体1至4使用的第1记录层12X、第2记录层12Y在附图中示出的是单层,但如前面所述,为了提高记录特性和重放特性以及保存稳定性等,也可以由多个薄膜材料构成。下面,就用下一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首先,利用图33说明将第2记录层12Y作成4层薄膜材料的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5。对构成和本发明的实施例1相同构成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33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5,取代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2记录层12Y,而由顺次形成在支撑体13上的第2反射层121Y、第3保护层122Y、第2记录层123Y和第4保护层124Y构成。
这里,第2反射层121Y的材质有具有光反射性的Al、Au、Ag等金属,以及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并向含有由1种以上的金属或半导体和半金属构成的添加元素的合金及Al、Au、Ag等金属中,混合了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等金属化合物而得的材料。Al、Au、Ag等金属以及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因其光反射性高,并且导热率高,所以是优选材料。另外,该第2反射层121Y具有使向第2记录层123Y进行记录时的热传导最佳化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散热层。前面所述的合金,有对Al或Ag添加了Si、Mg、Cu、Pd、Ti、Cr、Hf、Ta、Nb、Mn、Pd、Zr、Rh等至少一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并且其添加量合计为5原子%以下、1原子%以上的合金,或者对Au添加了Cr、Ag、Cu、Pd、Pt、Ni等至少一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并且其添加量合计为20原子%以下、1原子%以上的合金等。尤其从获得良好耐蚀性和提高反复性的方面考虑,优选采用是下述构成的任一种合金,即以Al为主要成分,添加元素的合计为0.5原子%以上不足3原子%的Al-Cr合金、Al-Ti合金、Al-Ta合金、Al-Zr合金、Al-Ti-Cr合金、Al-Si-Mn合金。作为前述添加元素,添加了金属或半导体的合金与金属单体比,晶粒变小,重放时的噪声电平降低,所以最适合。另外,从改善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考虑,使含有添加物比较好。例如,可列举的合金有Al-Ti、Al-Cr、Al-Zr、Al-Si、Ag-Pd-Cu、Ag-Rh-Cu等合金。使用青紫色半导体激光时,使用Al系和Ag系合金能够获得高反射率。这些第2反射层121Y的厚度是10~300nm。
另外,该膜厚因形成第2反射层121Y的金属或合金的导热率而变化。例如,Al-Cr合金时,导热率随着Cr含有量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如果不加厚第2反射层121Y的膜厚,将不适合记录参数。Cr含有量多时,第2记录层容易被加热而不冷却,形成所谓的缓冷结构。为了利用记录参数控制记录标志的形成,需要想办法缩短前头脉冲、或缩短多脉冲、或延长冷却脉冲等。第2反射层121Y在厚度达到50nm以上时,不产生光学变化,不会影响反射率的数值,但加大了对冷却速度的影响。为使其厚度在300nm以上,在制造上需要时间,所以尽量通过使用材质导热率高的第2反射层121Y来抑制膜厚。
另外,如果将第2反射层121Y分割为2层以上,可以降低进行信息记录载体的重放时的噪声水平。例如,第2反射层121Y是由3种材料构成的3层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逐个搬送支撑体3,使用通过多个真空槽使各层成膜的单张式溅射装置,在形成整体膜厚为150nm的第2反射层121Y时,如果利用第1个真空槽以成膜速度2nm/s形成第1材料,利用第2个和第3个真空槽以成膜速度6.5nm/s形成第2及第3材料,可以用10秒钟的短时间陆续使盘成膜。这样,通过变更成膜速度可以使晶粒细微化,能够降低重放信息记录载体5时的噪声水平。
此外,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通过防止记录时支撑体13、第2记录层123Y等因热而变形并劣化记录特性等,对支撑体13、第2记录层123Y的热保护效果和记录材料的防氧化效果以及光学干扰效果,具有改善重放时的信号对比度的效果。这些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对记录重放光波长或透明或有微量吸收,折射率npy在1.9≤npy≤2.5的范围内,吸收系数kpy在0≤kpy≤0.2的范围内。第3保护层122Y和第4保护层124Y可以是相同材料,构成可以不同还可以由异种材料构成。第4保护层124Y的厚度决定显示分光反射率的极小值的波长。此外,第3保护层122Y和第4保护层124Y还具有促进记录层晶化,提高擦除率的效果。
作为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的材料,Si、Ge、Al、Ti、Zr、Ta等金属或半导体的氧化物薄膜,Si、Ge、Al等金属或半导体的氮化物薄膜,Ti、Zr、Hf、Si等金属或半导体的碳化物薄膜,ZnS、In2S3、TaS4、GeS2等金属或半导体的硫化物薄膜,以及这些化合物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薄膜耐热性高,化学性能稳定,所以特别适合。例如,有ZnS、SiO2、ZnS-SiO2、氮化硅、氧化铝等无机薄膜。
另外,作为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的材料,优选不向第2记录层扩散的材料。这些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未必非取化学当量的构成,为控制折射率等而控制构成,或混合使用也有效。通过改变氧、硫、氮、碳含量来控制折射率。如果这些含量增加,会降低折射率。ZnS和SiO2的混合膜即使反复记录、擦除,也不易引起记录敏感度、C/N以及擦除率等的劣化,所以特别适合。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的厚度分别约为10~500nm。第3保护层122Y由于其C/N、擦除率等记录特性,可以稳定进行多次改写,所以优选10~50nm。如果第3保护层122Y的厚度薄,会增加反射率,降低记录敏感度。另外,与反射层121Y的间隔变狭窄,成为急冷结构,为形成标志M,需要大的记录功率。反之,如果第3保护层122Y的厚度变厚,与反射层121Y的间隔变宽,成为缓冷结构,会劣化改写性能,减少反复改写次数。为使第3保护层122Y的膜厚比第4保护层124Y薄,采取所谓的急冷结构,为减轻热损伤,膜厚为2~50nm较好。最好的状态是,第3保护层122Y的成膜速度比第4保护层124Y的成膜速度慢。这样,可以抑制因改写造成的跳动的增加,延长改写次数。
第4保护层124Y的厚度的特别优选范围是10~200nm。最佳膜厚随使用的光源的波长而变化,理想状态是为增大重放信号,取20~150nm的范围。记录激光光束为青紫色时,如果厚度是25~60nm,可以使第2记录层12Y的单独反射率增大2~10%,使所记录的标志M的调制度增大0.2~0.6。结果,即使在减少标志M的跳动(时间轴方向的晃动)、信息记录载体倾斜时,也能获得具有4×10-4以下的错误率的极其良好的重放特性。
第2记录层123Y使用的是利用非晶-结晶间的反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变化的相变材料。具体可以列举出Ge-Sb-Te系、Ag-In-Te-Sb系、Cu-Al-Sb-Te系等。该第2记录层123Y的膜厚为5~100nm,为增大重放信号,弥补第1记录层12X的光衰减,提高记录敏感度,优选5~30nm的范围较好。
第2记录层123Y的相变材料的结晶速度比后述的第1记录层123X的结晶速度慢。使用Sb-Te共晶点附近的构成时,锑Sb和碲Te的构成比,Sb/Te比第1记录层123X的值小。Sb/Te比优选2.7~3.5的范围。
这里,说明在图33所示状态下将第2记录层123Y初始化的方法。相变材料即第2记录层123Y在成膜后是非晶状态,用户使用前需要使其相变成结晶状态,此工序称为初始化工序。具体讲,向第2记录层123Y照射未图示的激光光束和闪光灯等,将第2记录层123Y加热到结晶化温度以上,进行初始化处理。从实用上讲,照射的初始化用激光光束直径同等或大于凸部A或凹部B的宽度,信息记录载体1是盘状时,最好的方法是使半径方向上为长光束,边转动信息记录载体1边同时初始化多个信息道。
初始化光是从第4保护层124Y侧照射的。为抑制由于初始化激光光束被第2记录层123Y吸收而产生的热造成的叠层膜(121Y、122Y、123Y、124Y)损伤,例如可以在第4保护层124Y上设置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的保护凃敷层。为了使该保护凃敷层与第1记录层12X贴合后,和第2透光层11Y同化,优选具有和第2透光层11Y相同的光学透明性,并且折射率也相同的材料。
除此以外,也可以在第2记录层123Y和第2保护层122Y的界面及/或第2记录层123Y和第4保护层124Y的界面形成未图示的结晶促进层和扩散抑制层。结晶促进层具有促进相变材料晶化的功能,将不需要实现高线速度时的直接改写或初始化工序。具体讲,有以Sb、Bi为主要成分,并增加了向其组合了Te、Ge的合金。其膜厚在1~10nm范围内,该膜厚优选尽量薄。如果形成了这种结晶促进层,在普通非晶状态下堆积的第2记录层123Y在成膜后马上在结晶状态下进行堆积,因此将不需要初始化工序。在结晶状态下能获得第2记录层123Y的理由尚未确定,但一般认为是在Sb及其合金的情况下,结晶促进层的结晶成为核,继而堆积的相变材料进行结晶生长。另外,在Bi及其合金的情况下,推测是Bi的熔点低为271℃,所以通过溅射和蒸镀时产生的热,使该膜相变成结晶状态,继而堆积的相变材料进行结晶生长。
扩散抑制层可以抑制第2保护层122Y、第4保护层124Y中所含有的元素在反复记录时向第2记录层123Y的内部扩散,防止记录材料变质,改善改写次数。具体讲,第2保护层122Y、第4保护层124Y使用硫化物时,为抑制硫向记录层扩散,在前述扩散抑制层中使用了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可以使用AlN、GeN、Si3N4、TiN、SiO2、Ta2O5、Al2O3、AlSiON、ZrO2、TiO2、SiC等单体或它们的混合物。
下面,利用图34说明将第1记录层12X作成4层薄膜材料的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6。对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34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6,取代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第1记录层12X,而由顺次形成在第2透光层11Y上的第1反射层121X、第1保护层122X、第1记录层123X和第2保护层124X构成。
这里,第1反射层121X的材质使用和前述第2反射层121Y相同的材质。即,有具有光反射性的Al、Au、Ag等金属,以及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并向含有由1种以上的金属或半导体和半金属构成的添加元素的合金及Al、Au、Ag等金属中,混合了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族化物等金属化合物而得的材料。Al、Au、Ag等金属以及以这些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因其光反射性高,并且导热率高,所以是优选材料。另外,该第1反射层121X也具有使向第1记录层123X进行记录时的热传导最佳化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散热层。前面所述的合金,有对Al或Ag添加了Si、Mg、Cu、Pd、Ti、Cr、Hf、Ta、Nb、Mn、Pd、Zr、Rh等至少一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其添加量合计为5原子%以下、1原子%以上的合金,或者对Au添加了Cr、Ag、Cu、Pd、Pt、Ni等至少一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其添加量合计为20原子%以下、1原子%以上的合金等。尤其从获得良好耐蚀性和提高反复性的方面考虑,优选采用是下述构成的任一种合金,即以Al为主要成分,添加元素的合计为0.5原子%以上不足3原子%的Al-Cr合金、Al-Ti合金、Al-Ta合金、Al-Zr合金、Al-Ti-Cr合金、Al-Si-Mn合金。作为前述添加元素,添加了金属或半导体的合金与金属单体比,晶粒变小,重放时的噪声水平降低,所以最适合。另外,从改善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考虑,含有添加物的比较好。例如,可列举的合金有Al-Ti、Al-Cr、Al-Zr、Al-Si、Ag-Pd-Cu、Ag-Rh-Cu等合金。使用波长400nm左右的青色半导体激光时,使用Al系和Ag系合金的能够获得高透过率和高反射率。
另外,该第1反射层121X的膜厚如果为1~30nm,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反射率。为提高向前述的第2记录层123Y引导光时的透过率,优选3~15nm。即,通过将第1反射层121X的膜厚设为3~15nm,使其兼有反射性和透过性的半透明层的功能。此外,为了传导由于被第1记录层123X吸收的光而造成的发热,导热率高的比较好。
此外,第1保护层122X及第2保护层124X通过防止记录时第2透光层11Y、第1记录层123X等因热而变形并劣化记录特性等,对第2透光层11Y、第1记录层123X的热保护效果,和对第1记录层123X的防氧化效果以及光学干扰效果,具有改善重放时的信号对比度的效果。这些第1保护层122X及第2保护层124X的记录重放光波长λ或透明或有极微量吸收,折射率npx在1.9≤npx≤2.5的范围内,吸收系数kpx在0≤kpx≤0.2的范围内。第1保护层122X和第2保护层124X可以是同一材料、但构成不同,也可以由异种材料构成。第2保护层124X的厚度决定显示分光反射率的极小值的波长。此外,第1保护层122X和第2保护层124X还具有促进第1记录层123X的结晶化,提高擦除率的效果。作为第1保护层122X及第2保护层124X的材料,可以使用和第3保护层122Y及第4保护层124Y相同的材料,例如,有ZnS、SiO2、ZnS-SiO2、氮化硅、氧化铝等无机薄膜。
特别是,Si、Ge、Al、Ti、Zr、Ta等金属或半导体的氧化物薄膜,Si、Ge、Al等金属或半导体的氮化物薄膜,Ti、Zr、Hf、Si等金属或半导体的碳化物薄膜,ZnS、In2S3、TaS4、GeS2等金属或半导体的硫化物薄膜,以及这些化合物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薄膜耐热性高,化学性能稳定,所以特别适合。
另外,作为第1保护层122X及第2保护层124X的材料,优选不向第1记录层123X扩散的材料。这些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碳化物不必取化学当量的构成,为控制折射率等而控制构成,或混合使用也有效。通过改变氧、硫、氮、碳含量来控制折射率。如果这些含量增加,会降低折射率。ZnS和SiO2的混合膜,即使反复记录、擦除,也不易引起记录敏感度、C/N以及擦除率等的劣化,所以特别适合。第1保护层122X由于其C/N、擦除率等记录特性,可以稳定进行多次改写,所以优选10~50nm。如果第1保护层122X的厚度薄,会增加反射率,降低记录敏感度。另外,与第1反射层121X的间隔变狭窄,成为急冷结构,为形成标志M,需要大的记录功率。反之,如果第1保护层122X的厚度变厚,与第1反射层121X的间隔变宽,成为缓冷结构,会劣化改写性能,减少反复改写次数。为使第1保护层122X的膜厚比第2保护层124X薄,采取所谓的急冷结构,为减轻热损伤,膜厚为2~50nm较好。另外,第2保护层124X的适合膜厚为10~200nm范围。最佳膜厚随使用的光源的波长而变化,理想状态是为增大重放信号,取20~150nm的范围较好。记录激光光束为青紫色时,如果厚度是25~50nm,可以增大调制振幅。
第1保护层122X和第2保护层124X的特别优选膜厚是,第1保护层122X为5~30nm,第2保护层124X为25~60nm。这样,可以将来自第1记录层12X的反射率增大2~10%,调制度增大0.2~0.6,即使在减少标志M的跳动(时间轴方向的晃动)、信息记录载体倾斜时,也能获得具有4×10-4以下的错误率的极其良好的重放特性。
第1记录层123X使用的是利用非晶-结晶间的反射率变化或折射率变化的相变材料。具体可以列举的有Ge-Sb-Te系、Ag-In-Te-Sb系、Sb-Te系、Cu-Al-Sb-Te系等。该第1记录层123X的膜厚为2~30nm,为提高透过率,优选2~10nm。将相变材料用于第1记录层123X时,可以在第1记录层123X和第1保护层122X或第2保护层124X的一方界面、或者两方的界面形成未图示的晶化促进层和扩散抑制层。晶化促进层具有促进相变材料晶化的功能,实现高线速度直接改写。另外,扩散抑制层抑制保护层中含有的元素在反复记录时向第1记录层123X的内部扩散,防止记录材料变质,改善改写次数。
第1记录层123X的相变材料的晶化速度比第2记录层123Y的晶化速度慢。使用Sb-Te共晶点附近的构成时,锑Sb和碲Te的构成比Sb/Te比第2记录层123Y的值大。Sb/Te比优选在3.2~4.5的范围。
这里,说明在图34所示状态下将第1记录层123X初始化的实例。向第1记录层123X照射激光光束和闪光灯等,将第1记录层123X加热到晶化温度以上,进行初始化处理。从实用角度讲,被照射的初始化用激光光束直径同等或大于凸部A或凹部B的宽度,信息记录载体1是盘状时,最好是使半径方向上为长光束,边转动信息记录载体1边同时初始化多个信息道。
初始化光是从18、第1透光层11X侧照射。为使初始化激光光束不影响第2记录层12Y、123Y,最好将焦点调向第1记录层123X,也可以同时初始化第1记录层12X、123X和第2记录层12Y、123Y。
在第1记录层12X、123X的单面或两面设置晶化促进层时,为了在成膜的同时使相变记录层晶化,有时不必重新初始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录特性、重放特性,也可以在各层上或层间再形成辅助薄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信息记录载体1至6做了说明。下面,利用图35说明重放信息记录载体1至6的第1重放装置40。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而使用信息记录载体1,对其他信息记录载体(信息记录载体2至6)都是相同的。
如图35所示,第1重放装置40是用来重放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的重放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具有重放单元,具有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RIN-125dB/Hz以下的发光元件,和数值孔径为0.75~0.9的物镜;和控制单元,控制前述重放单元,使得只向前述凸部A照射前述重放光并进行重放。即,具体讲,至少由以下器件构成:读取来自信息记录载体1的反射光的拾波器50;使该信息记录载体1转动的电机51;控制拾波器50和电机51的驱动的伺服器52;解调由拾波器50读取的信息信号的解调器54;把由解调器54解调后的信号送出到外部的接口(I/F);和进行整体控制的控制器60。这里的解调器54,例如是数字转换器,在重放信号是DVD使用的EFM正调制(8~16调制)时,执行把16位数据转回原始的8位数据的操作。
转盘53和信息记录载体1是中心孔Q相互嵌合而连接的,但也可以是固定连续,或可以自由拆装的半固定连接。信息记录载体1也可以被装入盒式的结构,或者直接使用中央有开闭机构的公知盒中。
电机51和转盘53相连接,转盘53和信息记录载体1是中心孔Q相互嵌合而连接的。电机51通过转盘53支撑信息记录载体1,并提供重放所需的相对运动。信号输出可以连接在未图示的外部输出端子上,也可以直接连接未图示的显示装置、音频装置、印刷装置。
拾波器50具有:发光元件50a,以λ=350~450nm间的单一波长、优选400~435nm间的单一波长来发光;数值孔径为0.75~0.9的物镜50b;和接受来自信息记录载体1的反射光的未图示的光电探测器9。通过这些器件形成重放光99。前述的发光元件50a可以是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也可以是具有第2高次谐波生成元件的激光器。附图说明中的伺服器52是1个,但也可以分成2个,即拾波器50驱动控制用伺服器和电机51驱动控制用伺服器。解调器54内置有未图示的公知均衡器和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Likelihood)解码电路。例如,特别适合使用以下均衡器(波形均衡器),即,通过具有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的多个转换系统独力的可变重量进行结合,而构成新网络的所谓新网络均衡器(特许第2797035号);把重放信号的振幅水平限制在规定值后进行滤波处理的所谓限定均衡器(特开平11-259985号公报);求出重放信号和波形等化目标值的误差,为了使其为最小而适应地可变波形均衡器的频率的所谓误差选择型均衡器(特开2001-110146号公报记载)等。另外,也特别适合使用下述均衡器,即,公知的PRML解码电路中含有预测值控制/等化误差运算电路,为了在运算维托毕·算法的解码用预测值的同时,使波形均衡器的等化误差为最小而使频率特性最佳化的所谓自适应维托毕解码器(特开2002-228064号公报及特开2001-186027号公报)。
下面,说明第1重放装置40的动作。首先,把信息记录载体1安装在可控制沿圆周方向的转动的转盘53上,并使拾波器50与第1透光层11X对置。从拾波器50的发光元件50a通过物镜50b射出重放光99,并使其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具体讲,是在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的厚度的0.07~0.10mm深度处的精细图形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第2透光层11Y的合计厚度的0.09~0.14mm深度处的第2精细图形21Y上进行聚焦。然后,在凹部B、凸部A中的任一方进行跟踪。该跟踪是选择在预先规定的一侧进行跟踪,但如前所述,最好选择凸部A。之后,利用未图示的光电探测器9接受来自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的反射光,并读取记录信号。这里,光电探测器9如图10所记载的那样,被分割为4象限,所有象限检测器输出的叠加信号(所谓Iα+Iβ+Iγ+Iδ)被传送给解调器54。该记录信号的读取是通过重放记录在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例如,仅记录在凸部A上)的记录标志M来进行的。
另外,尽管省略了说明,但聚焦时需要生成聚焦错误信号,跟踪时需要生成跟踪错误信号。聚焦错误信号和跟踪错误信号通过4象限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所谓(Iα+Iβ)-(Iγ+Iδ))而生成,并被传送给伺服器52。根据控制器60的控制,利用所接收的聚焦错误信号和跟踪错误信号,在伺服器52内生成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并传送给拾波器50。另一方面,从伺服器52还生成转动伺服信号,并传送给电机51。
利用解调器54对前述记录信号进行解调,必要时进行纠错,把所获得的数据流传送给接口(I/F)。然后,根据控制器60的控制,向外部送出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40,安装有信息记录载体1,并被设计得适合重放光99,所以能良好重放信息记录载体1,其中,该重放光99是通过具有λ=350~450nm之间的单一波长的发光元件50a和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50b而生成的。第1重放装置40是用来读取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上的信息的重放装置,尤其可以长时间连续重放所记录的内容。例如,可以用于所摄制的HDTV节目和电影的重放。
下面,利用图36说明本发明的第2重放装置41。这里是使用信息记录载体1进行说明,但其他信息记录载体时也都是相同的。第2重放装41具有在拾波器50和控制器60之间进行拾波读取的辅助信息解调器56,基准时钟解调器57,其余的与图35所示的第1重放装置40相同。例如,用于所摄制的HDTV节目和电影的挑选重放,和记录有数据的计算机数据的挑选重放。
如前所述,从拾波器50传送给解调器54的信号,是未图示的4象限光电探测器的所有象限探测器输出的叠加信号(所谓Iα+Iβ+Iγ+Iδ)。另一方面,从拾波器50传送给信息解调器56的信号,是4象限光电探测器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所谓(Iα+Iβ)-(Iγ+Iδ))。以槽蛇行形状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的辅助信息及基准时钟,为了使其蛇行形成于半径方向,可以通过监视该差分信号进行抽出。
辅助信息解调器56的具体构成是由调幅解调器、调频解调器、调相解调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具体讲,调幅解调器可以适合使用包络线检波电路等,调频解调器可以适合使用频率检波电路和同步检波电路等,调相解调器可以适合使用同步检波电路和延迟检波电路、包络线检波电路等。根据4象限光电探测器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来输入构成辅助信号区域200的调幅波250、调频波260、调相波270,并对它们进行解码。但是,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中有时会泄漏进来少量的叠加信号。为避免这一点,可以在辅助信息解调器56的前面连接与辅助信号的频带区域相符的带通滤波器。
基准时钟解调器57的具体构成是至少由限幅电路构成。根据4象限光电探测器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来输入构成基准时钟区域300的单一频率波350,并通过对其进行适宜限幅使其二值化。此时,可以在基准时钟解调器57的前面连接带通滤波器,以便和来自辅助信号区域200的信号相分离。被二值化后的信号为了决定转盘53的转数,通过控制器60、伺服器52控制电机51的转动。另外,为了对二值化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波形变换、波形整形、分频,可以连接放大器、波形变换器、波形整形器、分频器等。
将辅助信息解调器56和基准时钟解调器57进行连接,以分配差分信号,但为了不劣化S/N或减少误读取,也可以在它们的前级设计未图示的开关电路。如果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是按一定间隔被配置的,通过读取及信号识别,可以在逻辑上决定下一读取信号的预测,所以能够构成开关电路。另外,在辅助信息区域200和基准时钟区域300之间配置开始位信号和停止位信号时,通过参照这些信号,可以在逻辑上决定下一读取信号的预测,所以能够构成开关电路。
下面,利用图36和图37说明第2重放装置41的动作。重放装置41的动作,即使用了信息记录载体1的重放装置41的重放方法,如图37所记载的那样,至少由以下步骤构成,向转盘53安装信息记录载体1的步骤(步骤P1);将来自拾波器50的重放光99聚光到形成于信息记录载体1上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并进行聚焦的步骤(步骤P2);进行跟踪的步骤(步骤P3);从重放光99被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反射而获得的反射光生成差分信号的步骤(步骤P4);从差分信号抽出基准时钟信号的步骤(步骤P5);根据所抽出的基准时钟信号来进行电机51的转动控制的步骤(步骤P6);从差分信号抽出辅助时钟信号的步骤(步骤P7)从所抽出的辅助信号抽出地址信息的步骤(步骤P8);根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从外部输入的地址信息,进行拾波器50的位置控制的步骤(步骤P9)和解调并重放叠加信号的步骤(步骤P10)。
具体讲,首先把信息记录载体1安装在可控制沿圆周方向的转动的转盘53上,并使拾波器50与第1透光层11X对置(步骤P1)。然后,从拾波器50的发光元件50a通过物镜50b射出重放光99,并使其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具体讲,是在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的厚度的0.07~0.10mm深度处的精细图形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第2透光层11Y的合计厚度的0.09~0.14mm深度处的第2精细图形21Y上进行聚焦。然后,在凹部B、凸部A中的任一方进行跟踪(步骤P3)。该跟踪是选择在预先规定的一侧进行跟踪,但如前所述,最好选择凸部A。之后,生成来自拾波器50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Iα+Iβ)-(Iγ+Iδ))(步骤P4)。将所生成的差分信号传送给基准时钟解调器57,生成时钟信号(步骤P5)。如前所述,为了决定转盘53的转数,信号被传送给控制器60,通过伺服器52控制电机51的转动(步骤P6)。
差分信号同时也被传送给辅助信息解调器56,读取辅助信息(步骤P7)。从各种辅助信息中抽出地址信息(步骤P8)。将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用于挑选输入给控制器60的数据的地址信息进行核对。此时,如果未发现一致时,控制器60向伺服器52传送信号并下达检索指示。检索是通过拾波器50的半径方向扫描而进行的,随着半径的移动,将电机51的转数重新设定为与半径相符的转数。在扫描过程中,将从接收来自拾波器50的差分信号的辅助信息解调器56输出的地址信息,和规定的地址信息进行核对,直至核对一致之前,持续进行检索(步骤P9)。发现一致时,停止对半径方向的扫描,并切换为叠加信号(Iα+Iβ+Iγ+Iδ)的连续重放(步骤P10)。来自被输入了叠加信号(Iα+Iβ+Iγ+Iδ)的解调器54的输出成为挑选获得的数据流的解调,并被输入给接口(I/F)55。根据控制器60的控制,将信号送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2重放装置41及由步骤P1~P10构成的重放方法,安装有信息记录载体1,并被设计得适合重放光99,所以能良好重放记录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上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重放辅助信息,能够进行数据流的挑选重放,其中,该重放光99是通过具有λ=350~450nm之间的单一波长的发光元件50a和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50b而生成的。
在辅助信息除地址信息以外还包含有关重放功率的信息时,可以从所读取的辅助信息抽出这些重放功率信息,设定或更新发光元件50a的功率设定值。
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1X和第2精细图形21Y的间隔是第2透光层11Y的厚度,即0.02~0.04mm。通过该间隔差而产生的球面象差,由于物镜50b的NA大,所以变得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在拾波器50内通过调整光学系统,来进行球面象差的补偿。具体讲,例如,在步骤P2进行聚焦后,观察差分信号,通过调整光学系统,以使其输出为最大。例如,如果是拾波器50内预先具有补偿透镜(未图示)的构成时,通过改变该补偿透镜和其他光学元件(例如物镜50b)的距离,可以发现差分信号的最大点。
另外,球面象差的补偿也可以通过观察叠加信号来进行。具体讲,在步骤P10,观察叠加信号,通过利用前述方法调整光学系统,以使其输出为最大,可以进行补偿。
观察差分信号而进行的球面象差补偿,也可以通过观察预先决定的特定区域内的精细图形的差分信号来进行。另外,观察叠加信号而进行的球面象差补偿,也可以通过在预先决定的特定区域的凹部B或凸部A记录测试数据,观察该叠加信号来进行。这些球面象差补偿,在信息记录载体1为盘状时,最好在用户不记录重放数据的部分,例如在内周部的导入部或其周边进行补偿。
下面,利用图38说明本发明的记录装置90。这里是使用信息记录载体1进行说明,但其他信息记录载体时也都是相同的。记录装置90是用于向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具有记录单元,具有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RIN-125dB/Hz以下的发光元件,和数值孔径为0.75~0.9的物镜;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记录单元,以便仅向前述凸部照射记录光,并进行记录。即,具体讲,取代图36所示的第2重放装置41中的解调器54,而串联连接为使调制信号适应于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而进行变形的波形变换器83和调制原始数据的调制器82,除此以外和第2重放装置41相同。该记录装置90是例如用于向规定地址记录新的计算机数据,或从规定地址连续摄制记录HDTB节目和电影的记录装置。
调制器82,例如在EFM正调制时,是将原始数据的8位变换为16位的调制器。波形变换器83对从调制器82接收的调制信号进行变形,使其适应于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具体讲,是变换为与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层12的记录特性相符的记录脉冲的变换器,例如,记录层12是相变材料时,形成所谓多脉冲。即,将调制信号分割为信道信号位或其以下的单位,使功率变化为矩形波。这里,构成多脉-冲的峰值功率、最低功率、擦除功率、脉冲时间等所谓记录参数是根据控制器60的指示设定的。
下面,利用图38和图39说明记录装置90的动作。记录装置90的动作,即,使用了信息记录载体1的记录装置90的记录方法,如图39所记载的那样,至少由以下步骤构成,向转盘53安装信息记录载体1的步骤(步骤R1)将从拾波器50输出的重放光99聚光到形成于信息记录载体1上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并进行聚焦的步骤(步骤R2);进行跟踪的步骤(步骤R3)从重放光99被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反射而获得的反射光生成差分信号的步骤(步骤R4);从差分信号抽出基准时钟信号的步骤(步骤R5)根据所抽出的基准时钟信号来进行电机51的转动控制的步骤(步骤R6);从差分信号抽出辅助时钟信号的步骤(步骤R7)从所抽出的辅助信号抽出地址信息的步骤(步骤R8);根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从外部输入的地址信息,进行拾波器50的位置控制的步骤(步骤R9)和调制输入信号,并照射记录光的步骤(步骤R10)。
具体讲,首先把信息记录载体1安装在可控制沿圆周方向的转动的转盘53上,并使拾波器50与第1透光层11X对置(步骤R1)。然后,从拾波器50的发光元件50a通过物镜50b射出重放光99,并使其聚光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第2精细图形21Y上。具体讲,是在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的厚度的0.07~0.10mm深度处的精细图形的第1精细图形21X、或位于相当于第1透光层11X、第1记录层12X、第2透光层11Y的合计厚度的0.09~0.14mm深度处的第2精细图形20Y上进行聚焦。然后,在凹部B、凸部A中的任一方进行跟踪(步骤R3)。该跟踪是选择在预先规定的一侧进行跟踪,但如前所述,最好选择凸部A。之后,生成来自拾波器50的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Iα+Iβ)-(Iγ+Iδ))(步骤R4)。将所生成的差分信号传送给基准时钟解调器57,生成时钟信号(步骤RS)。如前所述,为了决定转盘53的转数,信号被传送给控制器60,通过伺服器52控制电机51的转动(步骤R6)。
差分信号同时也被传送给辅助信息解调器56,读取辅助信息(步骤R7)。从各种辅助信息中抽出地址信息(步骤R8)。将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用于挑选输入给控制器60的数据的地址信息进行核对。此时,如果未发现一致时,控制器60向伺服器52传送信号并下达检索指示。检索是通过拾波器50的半径方向扫描而进行的,随着半径的移动,将电机51的转数重新设定为与半径相符的转数。在扫描过程中,将从接收来自拾波器50的差分信号的辅助信息解调器56输出的地址信息,和规定的地址信息进行核对,直至核对一致之前,持续进行检索(步骤R9)。发现一致时,停止对半径方向的扫描,并切换为记录动作。即,根据控制器60的控制,从接口(I/F)81输入的数据通过调制器82被调制。根据控制器60的控制而被调制的数据被输入给波形变换器83,并被变换为与记录相适应的格式,输出给拾波器50(步骤R10)。
通过拾波器50变更为由波形变换器83设定的记录功率,生成记录光89,并照射到信息记录载体1。这样,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规定地址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可以通过记录光89读取半径方向的差分信号((Iα+Iβ)-(Iγ+Iδ)),通过辅助信息解调器56可以抽出地址。因此,可以在用户希望的地址的限定区域进行记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90及由步骤R1~R10构成的记录方法,安装有信息记录载体1,并被设计得适合重放光99及记录光89,所以能够在信息记录载体1的第1记录层12X或第2记录层12Y上良好地进行记录,同时也可以重放辅助信息,并可以寻出用于记录的任意位置,其中,重放光99是通过具有λ=350~450nm之间的单一波长的发光元件50a和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50b而生成的。
在辅助信息除地址信息以外还包含有关用于产生多脉冲的记录参数的信息时(例如,峰值功率、最低功率、擦除功率、脉冲时间等信息),可以从所读取的辅助信息抽出这些参数信息,设定或更新波形变换器83的设定值。
另外,也可以对上述的记录方法和重放方法进行组合。例如,利用由步骤R1~R10构成的记录方法在信息记录载体1上进行记录后,也可以追加通过重放来确认记录后的数据是否已正确记录的步骤。该确认步骤通过利用重放光99重放已记录的区域,核对提供给要重放的记录的数据和要重放的数据,来进行确认。此时,可以从辅助信息抽出地址信息,使能够进行和地址信息的核对。通过核对,发现有未能正确记录的数据时,将相当于该数据的地址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内周部及/或外周部的特定区域。即,在记录之后,通过重放进行确认,判明有错误时,向信息记录载体1的特定区域记录该地址信息。这样,用户重放已记录的数据时,通过参照该特定区域,可以知道有错误的地址信息,还能进行仅删除了相当于该地址信息的数据的重放。因此,能够没有错误地进行重放。
另外,通过核对发现有未能正确记录的数据时,在将相当于该数据的地址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载体1的内周部及/或外周部的特定区域的同时,也可以把已欠缺的数据记录在其他地址信息的部位中。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只进行没有错误的重放,或对欠缺部分进行补充,可恢复完整的数据。
以上,对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40、41、及记录装置90进行了说明。
以上,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1至6以及重放装置40、41和记录装置90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对基本部分做了说明,但除上述记载的内容之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追加都是可行的。
另外,本发明除包含重放装置40、41和记录装置90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以外,还包含:重放装置40、41和记录装置90的各个动作;通过将装置的各动作置换为各步骤而形成的重放方法及记录方法;执行重放方法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及执行记录方法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兼备上述记录装置及重放装置的记录重放装置;兼备上述记录方法及重放方法的记录重放方法;和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重放装置、记录装置、重放方法、记录方法进行组合而构成的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第1记录层、第1透光层、用于记录不同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第2透光层,在第1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在第2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不同于第1精细图形的第2精细图形,第1精细图形的凸部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的两侧侧壁均蛇行形成相互平行状,在这些侧壁交替地连续记录辅助信息和基准时钟,所以能够降低交叉擦除,同时达到高密度化。此外,不仅能够进行第1记录层的记录·重放,还能透过第1记录层,良好地进行第2记录层的记录·重放。从所述第1透光层侧观测的所述第1记录层的反射率为0.5~10%,从所述第1透光层侧通过所述第1记录层观测的所述第2记录层的反射率为0.8~14%,由此不仅能切换焦点,还能进行两个信息面的连续记录·重放。
即,可以将重放装置、记录装置、重放方法、记录方法综合成为一个总系统。
在精细图形的局部通过调幅进行地址数据等的辅助信息的形状记录,所以即使在低C/N环境下也能进行解调。另外,在精细图形的局部通过调频进行地址数据等的辅助信息的形状记录,所以能够用简单的电路构成进行解调。特别是通过选择了在频率切换点使波能够连续的相位的调频,可以使重放包络线一定,能够稳定进行重放。此外,在精细图形的局部通过调相进行地址数据等的辅助信息的形状记录,所以通过利用同步检波进行解调,即使低C/N环境下也能进行重放。
另外,通过将构成调频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的相位差设为±π/2.5,利用同步检波可以进行良好的信号解调。
此外,在精细图形的局部,基准时钟被连续地记录在辅助信息上,所以能够进行重放装置、记录装置的转动控制,特别是在记录时,能够稳定记录标志长度。

Claims (18)

1.一种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
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用于记录信息的第1记录层;
形成于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第1透光层;
形成于所述第1透光层上,用于记录不同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
形成于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第2透光层,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2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设所述凸部或凹部的间距为P,设重放所述第1记录层及所述第2记录层的重放光的波长为λ,设物镜数值孔径为NA时,所述第1精细图形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均具有P≤λ/NA的关系;
所述第1精细图形的凸部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的两侧侧壁均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所述侧壁上交替连续地蛇行形成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的辅助用的数据的辅助信息,和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控制记录速度用的时钟的基准时钟。
2.一种信息记录载体,至少具有:支撑体;
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用于记录信息的第1记录层;
形成于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第1透光层;
形成于所述第1透光层上,用于记录不同于所述第1记录层的信息的第2记录层;和
形成于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第2透光层,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1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形成由槽连续体构成的第2精细图形,其中,该槽连续体从所述第2透光层侧观察时是交替形成凸部和凹部;
设所述凸部或凹部的间距为P,设重放所述第1记录层及所述第2记录层的重放光的波长为λ,设物镜数值孔径为NA时,所述第1精细图形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均具有P≤λ/NA的关系;
所述第1精细图形的凹部及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凹部的两侧侧壁均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所述侧壁上交替连续地蛇行形成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的辅助用的数据的辅助信息,和基于记录所述信息时控制记录速度用的时钟的基准时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是以通过调频而被调制的状态蛇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时钟以单一频率的状态被蛇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记录所述信息时辅助用的位置数据即地址数据构成,
记录在所述第1记录层上的地址数据和记录在所述第2记录层上的地址数据是被连续记录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每隔一定间隔设置的数据触发器和被分配到所述数据触发器之间的规定位置的数据构成,根据有无所述数据,记录所述辅助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信息至少由每隔一定间隔设置的数据触发器和被分配到所述数据触发器之间的规定位置的数据构成,根据所述数据触发器和所述数据的相对距离,记录所述辅助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精细图形和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高度分别在从λ/10n到λ/18n之间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信息在0.01λ/NA~0.15λ/NA的振幅范围内,相对于半径方向蛇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层和所述第2记录层是相变材料、色素材料、光磁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第1记录层和所述第2记录层相当于所述凸部的部分进行选择性地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性记录是根据反射率差或折射率差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化而进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1透光层观测的所述第1记录层的反射率是0.5~10%,
从所述第1透光层通过所述第1记录层观测的所述第2记录层的反射率是0.8~14%。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放光的波长λ是350~450nm;
所述物镜的数值孔径NA是0.75~0.9;
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是0.07~0.10mm;
所述第2透光层的厚度是0.02~0.04mm;
所述支撑体、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记录层、所述第1透光层和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是1.2mm;
信息记录载体的形状是直径为120mm的盘状。
15.一种重放装置,用于重放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具有: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相对强度噪声-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重放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重放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而进行重放。
16.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向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具有:记录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相对强度噪声-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记录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而进行记录。
17.一种记录重放装置,用于向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记录并重放信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拾波器,具有:记录光及重放光的波长λ为350~450nm、噪声在相对强度噪声-125dB/Hz以下的发光器件,数值孔径NA为0.75~0.9的物镜,以及检测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被所述光记录载体反射的反射光的检测单元;
聚光单元,通过使得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光记录载体的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拾波器,基于所述检测出的反射光,使从所述发光器件射出的所述记录光及重放光仅照射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凸部而进行记录及重放。
18.一种重放方法,在已向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载体记录信息的情况下,重放圆环状形成于所述信息记录载体上的所述第1记录层或所述第2记录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以下步骤:
把所述信息记录载体安装在可以控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的转动单元上的步骤;
通过使得从拾波器输出的重放光在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的厚度的第1深度处、或相当于所述第1透光层、所述第1记录层、所述第2透光层的合计厚度的第2深度处进行聚光,在所述第1精细图形或所述第2精细图形的任一个上进行选择性的聚焦的步骤;
对所述凸部或凹部进行跟踪的步骤;
把所述重放光在所述记录层上的反射光投影到4象限探测器上,根据所述4象限探测器的各个输出生成半径方向上的差分信号的步骤;
从所述差分信号抽出所述基准时钟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抽出的基准时钟信号进行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控制的步骤;
从所述差分信号抽出所述辅助信号的步骤;
从所抽出的所述辅助信号抽出地址信息的步骤;
核对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表示规定重放位置的地址信息,并进行所述拾波器的位置控制的步骤;
生成将所述4象限探测器的各个输出进行叠加后的叠加信号的步骤;和
解调所述叠加信号的步骤。
CNB031410081A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512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62591A JP2004013947A (ja) 2002-06-04 2002-06-04 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162591/2002 2002-06-0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95242A Division CN100365712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CNB2006100095257A Division CN100365713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742A CN1495742A (zh) 2004-05-12
CN1251214C true CN1251214C (zh) 2006-04-12

Family

ID=2954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9524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5712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CNB200610009525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5713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CNB031410081A Expired - Lifetime CN1251214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9524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5712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CNB200610009525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5713C (zh) 2002-06-04 2003-05-22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记录/重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0) US6982127B2 (zh)
EP (3) EP2113914A3 (zh)
JP (1) JP2004013947A (zh)
CN (3) CN100365712C (zh)
DE (1) DE6032864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9177B2 (ja) * 2000-10-25 2008-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層間ジャンプ方法
US7177262B2 (en) * 2002-04-19 2007-02-13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Reproducing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wobbled land portions
EP1357551A3 (en) 2002-04-26 2004-12-22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recording data in the same
JP2004013947A (ja) * 2002-06-04 2004-01-1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US20040038080A1 (en) * 2002-07-01 2004-02-26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in the same
JP4092147B2 (ja) 2002-07-04 2008-05-28 Tdk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方法
US7781146B2 (en) 2002-11-22 2010-08-24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7932015B2 (en) 2003-01-08 2011-04-26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7568327B2 (en) 2003-01-31 2009-08-04 Lantech.Com,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load to a pallet with a roped film web
JP2004284241A (ja) * 2003-03-24 2004-10-14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媒体用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JP2004310887A (ja) * 2003-04-04 2004-11-04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なら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EP1615214A4 (en) * 2003-04-14 2008-07-23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SSOCIATED RECORDING /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5018859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両面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64769B2 (en) 2004-01-30 2009-07-21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hase-chang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ulse patterns and reflectivity of un-recorded section
KR100604839B1 (ko) * 2004-03-10 2006-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의 손상 없이 정보를 기록할 수 있는 기록 가능 광저장매체 및 상기 광 저장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및 장치
EP1751755A1 (en) * 2004-05-12 2007-0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d servo system, record carrier and playback device
JP2006079795A (ja) * 2004-09-13 2006-03-23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
JP2006092702A (ja) * 2004-09-27 2006-04-06 Memory Tec Kk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327691B2 (ja) * 2004-09-30 2009-09-09 株式会社東芝 光記録媒体
US20060179448A1 (en) * 2004-12-23 2006-08-10 Smith Wayne M Multilayer dual optical disk
JP4403413B2 (ja) * 2005-05-11 2010-0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相変化型光情報記録媒体
AU2007221246B2 (en) * 2006-02-23 2012-06-21 Lantech.Com, Llc Ring wrapp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tered pre-stretch film delivery assembly
JP4686391B2 (ja) * 2006-03-24 2011-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光情報記録媒体、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TWI347596B (en) * 2007-01-11 2011-08-21 Ind Tech Res Inst Optical recording carrier,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ading apparatus
TWI384478B (zh) * 2007-03-19 2013-02-01 Ricoh Co Ltd 微結構與資訊記錄媒體
EP1973110A3 (en) 2007-03-19 2009-04-29 Ricoh Company, Ltd. Minute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5072540B2 (ja) * 2007-11-01 2012-11-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装置および光再生装置
US9908648B2 (en) 2008-01-07 2018-03-06 Lantech.Com, Llc Demand based wrapping
JP2011509220A (ja) 2008-01-07 2011-03-24 ランテク ドット コム,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包装装置における計量フィルム供給の電子制御
JP5260188B2 (ja) * 2008-08-27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ハードディスク検査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110061618A (ko) * 2008-09-12 2011-06-09 브라이엄 영 유니버시티 탄소 및 금속층을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저장 매체
KR20110055729A (ko) * 2008-09-12 2011-05-25 브라이엄 영 유니버시티 주입된 산소화 기체를 함유하는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2434648A1 (de) * 2010-09-25 2012-03-28 ATLAS Elektronik GmbH Codierer und Decodierer, Codierverfahren und Decodierverfahren sowie System aus Codierer und Decodierer
JP5834554B2 (ja) * 2011-07-07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US8786968B2 (en) 2011-11-21 2014-07-2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Data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a recording channel, a detector, and a noise predi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a signal in a data storage device
US20130342672A1 (en) * 2012-06-25 2013-12-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sing gaze determination with device input
CA3193184A1 (en) 2012-10-25 2014-05-01 Lantech.Com, Llc Effective circumference-based wrapping
EP4071061A1 (en) 2012-10-25 2022-10-12 Lantech.com, LLC Corner geometry-based wrapping
WO2014066757A1 (en) 2012-10-25 2014-05-01 Lantech.Com, Llc Rotation angle-based wrapping
AU2014216281B2 (en) 2013-02-13 2017-09-21 Lantech.Com, Llc Containment force-based wrapping
JP6201377B2 (ja) 2013-04-01 2017-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CA3111412C (en) 2014-01-14 2023-08-08 Lantech.Com, Llc Dynamic adjustment of wrap force parameter responsive to monitored wrap force and/or for film break reduction
US10053253B2 (en) 2014-10-07 2018-08-21 Lantech.Com, Llc Graphical depiction of wrap profile for load wrapping apparatus
AU2016326540B2 (en) 2015-09-25 2019-07-25 Lantech.Com, Llc Stretch wrapping machine with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load stability by subjecting a load to a disturbance
AU2018338049B2 (en) 2017-09-22 2021-12-23 Lantech.Com, Llc Load wrapping apparatus wrap profiles with controlled wrap cycle interruptions
CN108287047A (zh) * 2017-12-22 2018-07-1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高精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波形再现在线迭代方法
CN108416240B (zh) * 2018-02-27 2021-07-23 浙江辉宏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rfid标签识别设备
AU2019319726B2 (en) 2018-08-06 2022-04-07 Lantech.Com, Llc Stretch wrapping machine with curve fit control of dispense rate
KR102281698B1 (ko) * 2019-04-29 2021-07-2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중상의 위조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4028327A4 (en) 2019-09-09 2024-01-03 Lantech.Com, Llc SHRINK WRAPPER WITH DISPENSING SPEED CONTROL BASED ON DETECTED SPEED OF DISTRIBUTE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PREDICTED LOAD GEOMETRY
AU2020350496B2 (en) 2019-09-19 2024-01-25 Lantech.Com, Llc Packaging material grading and/or factory profi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7035B2 (ja) 1991-01-31 1998-09-1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による波形処理装置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H08111075A (ja) * 1994-10-11 1996-04-30 Sony Corp 補間アドレス生成装置及び補間アドレス生成方法
DE69729606T2 (de) * 1996-07-09 2005-07-07 Sharp K.K. Optische Platte mit verteilten Wobbelsektion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und Wiedergabe
JPH1069646A (ja) * 1996-08-29 1998-03-10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
AU3460497A (en) * 1996-09-26 1998-04-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and its reproducer
CN1145936C (zh) * 1996-10-22 2004-04-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表示磁道摆动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及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DE69809279T2 (de) * 1997-01-17 2003-08-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sche Abtastvorrichtung und optisches Plattengerät zur Verwendung derselben
JPH10302310A (ja) * 1997-04-25 1998-11-13 Sony Corp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光学ディスク装置
JP3197564B2 (ja) * 1997-05-28 2001-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再生装置
JP2001155347A (ja) 1997-05-28 2001-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記録媒体
JP3459563B2 (ja) * 1998-03-06 2003-10-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波形等化器および記録情報再生装置
JP2000011421A (ja) 1998-04-24 2000-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4026234B2 (ja) * 1998-06-19 2007-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
US6381200B1 (en) * 1998-11-18 2002-04-3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Flash layer overcoat for first surface magneto-optical media
JP3638093B2 (ja) 1998-12-04 2005-04-13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復号装置
JP3395734B2 (ja) 1998-12-24 2003-04-1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2000286709A (ja) 1999-01-29 2000-10-1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4085503B2 (ja) 1999-02-12 2008-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多層光ディスク
JP3551359B2 (ja) 1999-05-25 2004-08-0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変調装置、復調装置
JP2001023243A (ja) * 1999-07-09 2001-01-2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担体及び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
KR20010075534A (ko) * 1999-08-31 2001-08-09 니시무로 타이죠 광디스크와 이 광디스크로부터 데이터를 재생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2001080205A (ja) 1999-09-10 2001-03-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媒体、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010086B2 (ja) 1999-12-24 2007-11-2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ビタビ復号器
JP3908900B2 (ja) * 2000-03-31 2007-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
JP2001307336A (ja) 2000-04-25 2001-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光ディスク
CN100543852C (zh) * 2000-05-11 2009-09-23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载体
EP1176586B1 (en) 2000-07-26 2005-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index header
TWI233098B (en) * 2000-08-31 2005-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ata recoding medium,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he record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2002100049A (ja) * 2000-09-22 2002-04-05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原盤作製方法
US6700862B2 (en) * 2000-10-03 2004-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4185659B2 (ja) * 2000-11-06 2008-11-2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JP2002150614A (ja) * 2000-11-10 2002-05-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
JP2002189668A (ja) 2000-12-21 2002-07-05 Toshiba Corp 再生装置
JP3664091B2 (ja) 2001-01-12 2005-06-22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復調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に記録する方法、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JP2003022580A (ja) * 2001-05-02 2003-01-2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担体、情報記録担体の製造方法、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担体記録装置
KR100635318B1 (ko) * 2002-03-15 2006-10-18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정보 기록 매체와,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JP2004013947A (ja) * 2002-06-04 2004-01-1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記録担体、再生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742A (zh) 2004-05-12
EP2113914A3 (en) 2013-10-23
JP2004013947A (ja) 2004-01-15
US7709111B2 (en) 2010-05-04
EP1369852A2 (en) 2003-12-10
US7563521B2 (en) 2009-07-21
EP2113915A2 (en) 2009-11-04
EP2113914A2 (en) 2009-11-04
CN1822134A (zh) 2006-08-23
DE60328645D1 (de) 2009-09-17
US7709110B2 (en) 2010-05-04
US20060028969A1 (en) 2006-02-09
CN1822133A (zh) 2006-08-23
CN100365712C (zh) 2008-01-30
US20090262626A1 (en) 2009-10-22
EP2113915A3 (en) 2014-05-07
EP1369852B1 (en) 2009-08-05
EP1369852A3 (en) 2006-09-27
CN100365713C (zh) 2008-01-30
US20090213715A1 (en) 2009-08-27
US7709112B2 (en) 2010-05-04
US7709108B2 (en) 2010-05-04
US6982127B2 (en) 2006-01-03
US7709109B2 (en) 2010-05-04
US7887939B2 (en) 2011-02-15
US20090323492A1 (en) 2009-12-31
US20030224215A1 (en) 2003-12-04
US20090262627A1 (en) 2009-10-22
US20100165809A1 (en) 2010-07-01
US20060028970A1 (en) 2006-02-09
US20090213720A1 (en) 2009-08-27
US20090213714A1 (en) 2009-08-27
US7544428B2 (en) 2009-06-09
US7709107B2 (en) 2010-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1214C (zh) 信息记录载体、记录/重放装置、以及重放方法
CN1314030C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光学信息记录和重现装置
CN1259655C (zh) 光记录方法
CN1293554C (zh) 盘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49558C (zh) 光记录媒体及对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
CN1206630C (zh) 将数据记录到光盘和/或从光盘重放数据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291406C (zh) 一种光盘驱动器
CN1199167C (zh) 信息记录载体
CN1666268A (zh) 盘形记录介质、盘驱动设备和盘生产方法
CN1554092A (zh) 盘形记录介质、记录方法和盘片驱动设备
CN1282180C (zh) 光盘记录媒体
CN1303596C (zh) 光记录/再现装置和焦点控制方法
CN1932986A (zh)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方法、再现方法、和再现设备
CN1554093A (zh) 盘记录媒体、盘生产方法、和盘驱动设备
CN1341258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记录重放方法以及使用该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重放系统
CN1410984A (zh) 信息记录载体
CN1751341A (zh) 光记录方法、光记录媒体、光记录媒体记录装置、光记录装置、光盘、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CN1992002A (zh) 光学记录介质以及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读取方法和装置
CN1615517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00341053C (zh) 光盘及其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地址信息管理方法
CN1892866A (zh)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方法、再现方法和再现设备
CN101055730A (zh) 压模的制造方法
CN1942936A (zh) 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记录条件确定方法、记录方法、光盘装置、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CN1909073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光学信息记录和重现装置
CN1666261A (zh) 在光学记录媒体中记录数据的方法及设备和光学记录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7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GUANGZHOU PANYU JUDA CAR AUDIO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2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4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CHINA HUALU GROUP Co.,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Shenzhen Maxmade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40512

Assignee: Dongguan d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Kit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23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ing/replayback device and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61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