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3286A -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3286A
CN1243286A CN99108898A CN99108898A CN1243286A CN 1243286 A CN1243286 A CN 1243286A CN 99108898 A CN99108898 A CN 99108898A CN 99108898 A CN99108898 A CN 99108898A CN 1243286 A CN1243286 A CN 1243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quipment
mentioned
equipment
uni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35C (zh
Inventor
长坂文夫
宫坂隆史
山内好太郎
久松丰
片田寿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43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3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04N1/0023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using an image reproducing device as a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04N1/0024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device as a local input to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04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with one of a facsimile and another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haring a single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prior to start of transmission, input or output of the picture signal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3376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r state of one of the communicating parties, e.g. available memory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04N2201/0027Adapting to communicate with plural different types of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6Software interface details, e.g. interaction of operat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65Converting image data to a format usable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中,关联附加单元根据用户的指示,在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之间进行关联附加。判断单元对于由这些设备类别的组合假想出的复合设备能否工作进行判断。如果能工作,决定单元决定该复合设备的种类,并决定用于操作该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之后,数据输出单元在一定的时刻将该用户接口显示在显示器的画面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提高操作设备时的用户操作性。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设备的技术。
以往,例如扫描器和打印机与计算机连接时,通过在该计算机上使某一特定的应用程序运行,由该扫描器取入图像数据,并由该打印机打印取入的图像数据,有时就像复印机动作一样。
这样,以往在预先决定的设备与设备(即,上述扫描器与打印机)之间,从一方的设备发送数据而由另一方的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工作,可以在特定的应用程序下进行。但是,在任意的设备由设备之间,即使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也不能保证可以由另一方的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所以,在这些设备之间有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
另外,以往上述的任意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送时,向用户提供能够使这些任意设备统一操纵的合适的用户接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故对用户而言,操作性非常差。
另外,以往在通过网络连接的多台计算机中,某一设备与某一台计算机连接而另一设备与另外1台计算机连接时,即使用别的1台计算机起动应用程序并使用该应用程序在这些设备间进行数据的传送,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网络,所以,数据的传送也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解决上述先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在任意的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同时对用户而言可以提供对所有的设备的组合都最佳的操作性的设备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是可以分别控制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方的发送侧设备和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方的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指定单元;和对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判断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设备控制系统是包括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和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的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指定单元;和对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判断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设备判断方法是用于判断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与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步骤;
(b)对于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在利用设备控制系统和设备判断方法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时,就对这些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
在本说明书中,设备不仅指物理的设备,而且也包括物理设备的功能的一部分以及借助软件而具有与物理设备同等的功能、可以与物理设备进行同等处理的设备。作为物理的设备,例如包括扫描器、打印机、数码相机、传真机、复印机以及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另外,作为物理设备的功能的一部分,例如包括只将多功能彩色复印机的传真功能向外部公开的部分。另外,作为借助软件而具有与物理设备同等的功能、可以与物理设备进行同等的处理的设备,例如除了电子信箱及图象处理外,还包括处理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等。所谓应用服务器,例如在有自动地检索并抽出WEB浏览器的高速缓冲目录中包含的图像文件的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本身是起像数码相机那样的静止图像输入设备的作用时,这时设备就不是物理的实体。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至少可以发送数据等的设备称为发送侧设备,将至少可以接收数据等的设备称为接收侧设备。因此,例如即使是进行中间加工等中间处理的设备,只要是至少可以发送数据等,就可以视为发送侧设备,只要是至少可以接收数据等,就可以视为接收侧设备,所以,即使是这样的设备,也可以成为发送侧设备或接收侧设备。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受侧设备时,有时首先针对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中的至少一方指定包含多种设备的一定的组,再从该一定的组中指定上述设备。另外,有时针对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中的至少一方从一定的组中依次分别指定一个。
另外,设备指定装置可以根据来自用户或者其他装置的指示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也可以通过预定的方法自动地指定。
因此,按照本发明,在任意的设备之间,通过进行上述判断,作为其判断结果,如果判定是可以的,则从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就能保证可以由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所以,在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可靠底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
在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中,最好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可以时就将用于操作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和
使所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的设备判断方法中,最好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将用于操作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步骤;
(d)将所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进行显示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操作设备”,除了对设备的狭义的操作外,还包括对设备的设定及控制等各种操作。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例如在从发送侧设备向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时等,作为用于同时操作该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由于显示用于操作同时具有这些设备的各自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所以,用户在发送侧设备使用和接收侧设备使用中不必分开使用不同的用户接口,可以用统一的用户接口一次进行设定等指示,所以,对用户而言,对所有的设备的组合可以提供最佳的操作性。另外,用户可以将这些个别的设备(即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看作1个复合设备,进行统一的操作,所以,就这一点而言,也可以对用户提供最佳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中,最好包括:存储用于在上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对多个上述复合设备分别操作这些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的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和从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读出由上述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决定的用户接口的数据并向上述显示单元输出的数据输出单元。
在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中,最好还具有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可以时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通过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的设备判断方法中,最好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通过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步骤。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从发送侧设备向接收侧设备实际进行有效的数据传送。
在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中,最好还具有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不通过上述设备控制装置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的设备判断方法中,最好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不通过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传送数据的步骤。
这样,不通过设备控制装置从发送侧设备向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可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送。
在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中,在显示单元上分别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时,对于两者的符号,上述选择单元最好通过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分别选择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
另外,在本发明的设备判断方法中,上述步骤(a)最好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分别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的步骤;
(a-2)对于两者的符号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分别选择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的步骤。
这样,对于两者的符号,通过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用户便可知道指定与这些符号对应的设备是所希望的,所以,与此相应地就分别指定该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作为对于两者的符号的一定的符号操作,可以考虑使两者的符号重合或者同时选择两者的符号而给出指定的指令等。
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一种用于判断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与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第1程序代码;和对于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第2程序代码;以及
记录有上述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媒体。
本发明的数据信号是一种表示用于判断作为数据发送方的发送侧设备和作为数据接收方的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计算机程序的、并在载波中得到具体化的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
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器设备的第1程序代码;和
对于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第2程序代码。
这样的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来执行时,能够生成构成上述设备控制装置的设备构定装置和判断装置,实现与上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构筑该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和记录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媒体可以利用在包含该计算机程序的载波内具体化的数据信号等各种形式而实现。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接续形式的典型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接续形式的典型例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别的数据传送的方法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别的数据传送的方法的框图。
图6是表示使用COM的技术实现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时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操作在画面上显示的扫描器和打印机的图像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使用COM的技术实现图5所示的数据传送的方法时的具体例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3的设备控制单元30a、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3的设备控制单元30a、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3的设备控制单元30a、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3的设备控制单元30a、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实现假想的复印机时在画面上显示的用户接口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实现假想的复印机时的数据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在画面上显示的设备选择树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用图2(c)的连接形式连接时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计算机100的硬件结构的概要的框图。
图23是表示在图21的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扫描器图像和打印机图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由图21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由图21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在图1的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用于操作作为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用户接口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在图1的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用于操作作为复合设备的接受侧传真机的用户接口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改变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一部分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在图21的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复印机图像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利用图21的结果累积信息131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的打印机图像的附近显示的上拉菜单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利用图21的结果累积信息131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发送侧设备和接受侧设备的组合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利用图21的结果累积信息131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的复印机图像的附近显示的上拉菜单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在图21的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图像图形和打印机图像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利用信息终端设备500向计算机100的应用程序单元110发出指示时的构成框图。
图35是表示图34中所示的信息终端设备500的外观以及显示单元530上所显示的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6是表示由图21中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其他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下面,根据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设备34a、34b是例如扫描器及打印机等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另外,应用程序单元20由指定的应用程序构筑,通过后面所述的接口单元22a、22b等位于低位的结构要素可以控制位于终端的各种设备34a、34b。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系统主要具有接口单元22a和22b、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和24b、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和28b。这些结构要素分别由计算机程序与各设备34a、34b对应地生成。
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分别在与对应的设备34a、34b之间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等的存取或数据的存取等,同时对于接口单元22a、22b及应用程序单元20等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进行设备的抽象化(硬件的抽象化)处理。
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分别由设备控制单元30a、30b和设备驱动器32a、32b构成。其中,设备驱动器32a、32b对于对应的设备34a、34b吸收各个设备的不同,对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进行各设备的抽象化。但是,基于设备等级(设备的种类)的控制上的差异依然存在。
即,例如作为设备有A公司的打印机和B公司的打印机时,如果不论哪个打印机都属于打印机类别这样的相同的设备类别,根据上述设备驱动器,则不论A公司的打印机还是B公司的打印机是没有不同的,对于设备控制单元30a、30b等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就识别为打印机类别相同的设备。
具体而言,例如在一般的Windows(微软公司)用的打印机驱动器中,设计了Windows的GDI(绘画函数)的功能用以使在驱动器的外部看见,在输入“将特定的文字印刷到某一位置”等一般的要求时,将该要求变换到对应的打印机自己的指令串中并向该对应的打印机输出,就可以控制该打印机。因此,如果使用这样的打印机驱动器作为本实施例的设备驱动器,与各打印机相关的部分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抽象化。
另一方面,设备控制单元30a、30b对于对应的设备34a、34b也吸收设备类别的不同,对接口单元22a、22b等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将各设备完全抽象化。
即,虽然利用上述设备驱动器32a、32b吸收了属于相同的设备类别的设备的不同,但是,依然保留着属于打印机类别的设备与属于扫描器类别的设备的不同。但是,通过利用设备控制单元30a、30b将这些设备类别的不同也吸收掉,则对于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由设备的种类引起的不同就全部没有了,从而可以识别为相同的设备。
这样设备控制单元通过分别对接口单元22a、22b等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都提供相同的接口,就可以进行设备的完全的抽象化。
例如,作为极简单的例子,可以考虑却利用共同的接口(通用接口)提供下述功能。
·数据输出(数据流,数据型)
·数据输入(数据流,数据型)
·取得设备状态(状态的ID,状态的值)
·设定设备状态(状态的ID,状态的值)
·取得设备属性(属性的ID,属性的值)
·设定设备属性(属性的ID,属性的值)
这里,括弧内是参量的例子。
这样,在各设备控制单元中,对于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接口统一的结果当然也存在随设备类别而没有意义的控制事项(功能),但是,通过预先检查各设备的性能,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就可以把握对各设备的适当的控制。
另外,如上所述,设备驱动器是与各个设备34a、34b对应地准备的,但是,设备控制单元则不必与各个设备对应地准备,可以分别与特定的设备类别对应地准备。
接口单元22a、22b分别在和与应用程序单元20对应的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之间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等的存取或数据的存取等,同时对位于高位的应用程序单元20提供相同的接口。另外,在接口22a、22b之间也可以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等的存取。此外,接口单元22a、22b还具有使抽象地表示对应的设备34a、34b的图像在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的画面上进行显示的功能。
然而,在本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系统中,如图1所示,在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和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分别存在点划线所示的界限。通常,在同一计算机内存在过程界限,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存在网络界限,点划线所示的该界限表示过程界限或网络界限中的某一种界限。
图2和图3分别是表示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连接形式的典型例框图。
在图2(a)的例中,图1所示的2个设备34a、34b直接与1台计算机40连接。因此,这时,由于设备34a、34b以外的结构要素即图1所示的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和22b、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和24b、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和28b都在同一计算机40内,所以,图1的点划线所示的界限都表示过程界限。
另外,在图2(b)的例中,2台计算机42、44通过网络46而连接,2个设备34a、34b分别与这2台计算机42、44连接。这时,在设备34a、34b以外的主要的结构要素中,例如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和22b以及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在一边的计算机42内,而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则在另一边的计算机44内。因此,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和22b以及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在同一计算机42内,而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在不同的计算机44内,所以,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茵的点划线所示的界限表示过程界限,但是,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的点划线所示的界限和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的点划线所示的界限就分别表示网络界限。
作为网络,可以应用国际互联网络、内部网络、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等各种网络。
此外,在图2(c)的例中,3台计算机48、50、52通过网络54而连接,其中的2台计算机50、52分别连接2个设备34a、34b。这时,设备34a、34b以外的主要的结构要素中,应用程序单元20和接口单元22a及22b在第1计算机48内,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在第2计算机50内,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在第3计算机52内。因此,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和28b相互在不同的计算机内,另外,由于它们都存在于与应用程序单元20及接口单元22a、22b阿在的计算机不同的计算机内,所以,图1的点划线所示的界限都表示网络界限。
在图2中,计算机除了微机、便携式计算机、信息处理终端装置、工作站等各种计算机外,也包括实际上具有计算机功能的复印机及打印机等外围机器以及同样具有计算机功能的顶置盒(Set TopBox;例如,以Web TV的接受终端等为代表的信息终端的一种形式)、游戏机等。另外,在图2中,设备是连接在计算机的外部的,但是,根据设备的形式不同,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那样设备和计算机采用一体的结构。
在图3(a)的例中,机器41分别具有设备部分34b’和计算机部分40’,设备和计算机是一体化结构。同样,在图3(b)的例中,机器45分别具有设备部分34b’和计算机部分44’,另外,在图3(c)的例中,机器53分别具有设备部分34b’及计算机部分52’,分别是设备和计算机为一体化结构。
如上所述,在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分别存在点划线所示的过程界限或网络界限。其中,特别是在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分别超越这些界限分别存在用于将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以及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连接的通信线路26a、26b。这些通信线路26a、26b根据所超越的界限是过程界限还是网络界限而为内部总线、通信接口、网络通信单元等,其种类不同。
另一方面,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24b分别在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以及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通过通信线路26a、26b而在两侧形成。这些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24b分别通过接口单元22a及22b、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和通信线路26a及26b超越过程界限或网络界限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的存取或数据的存取时,对于在接口单元22a及22b和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及28b之间存在的通信线路进行抽象化处理。即,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及24b吸收存在于其间的通信线路的种类的不同,从而在接口单元22a及22b和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及28b之间不必考虑界限是过程界限还是网络界限就可以进行控制信息及数据的存取。
关于该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及24b的结构,后面详细说明。
如前所述,接口单元22a及22b、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及24b、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及28b是由计算机程序生成的,但是,具体而言,对于各结构要素所在的各计算机,各计算机内的CPU分别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所希望的计算机程序,而作为该计算机内的结构要素而起作用。
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如后面所述,是以例如记录在CD-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上的形式而提供的。即,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计算机程序由CD-ROM装置等的读取装置读取,传送并存储到硬盘装置等外部存储装置中。并且,在起动时等根据需要传送到内部存储器中。或者,读取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而直接传送到内部存储器中。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以计算机可读取的形式记录计算机程序的“记录媒体”,是以利用CD-ROM进行说明的,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软盘、磁光盘、IC卡、ROM卡盘、穿孔卡、印刷了条码等符号的印刷物、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装置(RAM及ROM等存储器)和外部存储装置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各种媒体。
另外,上述计算机程序除了以记录在这种记录媒体上的形式提供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供给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服务器(图中未示出),从程序服务器中读入到各计算机内。
另外,上述计算机程序的一部分也可以由操作系统程序构成。
下面,简单说明图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动作。例如,由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22b所在的计算机的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等操作单元(图中未示出)对应用程序单元20输入指示进行设备34a的设定时,应用程序单元20就向接口单元22a传送该指示,还接口单元22a通过通信线路26a向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传送该指示。设备抽象化单元28a按照该指示进行设备34a的设定。
另外,例如用户对应用程序单元20输入指示从设备34a向设备34b进行数据的传送时,应用程序单元20就向接口单元22a及22b传送该指示。接口单元22a及22b就按照该指示在两者之间进行存取,并判断在设备34a与34b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即判断从设备34a传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
并且,如果判定是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时即从设备34a传送出数据时可以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时,接口单元22a就通过通信线路26a向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传送数据的传送指示。这样,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就从设备34a取入数据并通过通信线路26a向接口单元22a传送。接口单元22a还将该数据向应用程序单元20传送,应用程序单元20在对该数据进行例如指定的处理后,呼叫接口单元22b并向接口单元22b传送该数据。接口单元22b通过通信线路26b呼叫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并向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传送数据,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将传送来的数据向设备34b输出。设备34b接受到该数据时,就对该数据进行指定的处理。
在图1中,黑线箭头表示各种控制信息等的存取,空白箭头表示传送的数据流。
另一方面,作为数据的传送方法,还有如下方法。图4和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别的数据传送的方法的框图。即,用户向应用程序单元20输入指示从设备34a向设备34b进行数据的传送时,在图4中,应用程序单元20就向接口单元22a、22b传送该指示。接口单元22a、22b根据该指示在两者之间进行存取,并判断在设备34a与34b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即判断从设备34a传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
并且,如果判定是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时即从设备34a传送出数据时可以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时,接口单元22a、22b就通过通信线路26a、26b向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传送数据的传送指示。这样,如图5所示,解除了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和接口单元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的连接,代之以通过通信线路38在设备抽象化单元28a的设备控制单元30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的设备控制单元30b之间确立新的连接。并且,也重新生成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36,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和28b通过通信线路38超越过程界限或网络界限进行各种控制信息的存取及数据的存取时,就对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进行通信线路的抽象化处理。即,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36吸收其间的通信线路38的种类的不同,对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28b可以不考虑界限是过程界限还是网络界限就能进行控制信息及数据的存取。
这样,如果确立了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的连接,则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就从设备34a中取入数据,同时,通过通信线路38呼叫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将取入的数据向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传送。设备抽象化单元28b将传送来的数据向设备34b输出。由设备34b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指定的处理。
然后,如果数据的传送结束了,就解除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的连接,再次确立接口单元22a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之间和接口22b与设备抽象化单元28b之间的连接。
在进行上述那样的数据传送时,由通信线路38将数据的传送路径旁路,所以,例如所应用的计算机系统是图2(c)或图3(c)所示的情况时,则设备抽象化单元28a与28b之间的存在的网络界限最佳。同时,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及22b所在的计算机48则完全不介于数据的传送之间,所以,可以进行更高速的数据传送。
然而,从设备34a向设备34b指示进行数据的传送时,接口单元22a、22b就在两者之间进行存取,并判断在设备34a与设备34b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传送,即从设备34a传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
这时,由接口单元22a、22b参照作为对象的设备(即设备34a、34b)的属性信息进行上述判断。作为被参照的属性信息,可以举出设备的种类、发送侧设备系统/接受侧设备系统、Push型/Pull型(数据传送的主体为源侧或目的地侧)、可以处理的数据形式、设备的状态(可否动作等)及性能(处理速度等)以及存在场所(前端、末端等)和处理成本(通信成本及印刷成本)、是否支持特别的数据传送方式等。
另外,这种属性信息除了进行上面所述的判断外,还可用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得出表示作为对象的设备组合的有效性程度的评价值。
上述属性信息可以存储到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及22b所在的计算机内,也可以存储到设备控制单元、设备驱动器所在的计算机内。这时,接口单元22a及22b在对应的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确立连接,根据需要在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进行存取,并参照存储的上述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另外,上述属性信息也可以存储到有别于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a及22b所在的计算机的别的网络上的计算机(例如服务器)内。这时,接口单元22a及22b在与该服务器之间确立连接,并参照存储的上述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
然而,在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可以由另一方的设备接受并处理该数据时,即使这些设备是通过例如网络连接时,从用户角度看,这些设备有时可以视为像是由1个设备构成的。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设备称为复合设备。即,所谓复合设备,就是在作为对象的多个设备中发送数据侧的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接受数据侧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都具有的假想的设备。即,如上例所示的那样,从设备34a发送出数据由设备34b接受并处理该数据时,作为对象的设备是设备34a和设备34b,所以,设备34a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设备34b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都具有的假想的设备就是复合设备。
在任意的设备之间,通过设备的组合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时,也会出现不能由另一方的设备接受并处理数据的情况。这时,当然对于这些设备即使假想为复合设备,该复合设备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动作的。
因此,对于任意的设备之间,作为判断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另一方的设备接受并处理该数据的判断方法之一,如后面所述,可以判断这些任意的设备的组合是否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
下面说明使用COM的技术实现图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时的具体例子。
这里所述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是微软公司提倡的使推进的目标连动动作的基础结构,是定义可以动态地进行交换的部分的构筑方法的结构,是决定部分结构的标准的规格。
在COM中,软件提供的服务分别作为COM目标而执行。各COM目标分别实际装配1个以上的接口。另外,各COM目标分别根据类别ID而识别。在此具体例中,在图1所示的结构要素中接口单元22a及22b和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分别构成为COM目标。
COM目标实际骤的接口,通常利用具有某种关联性的几个方法来构成。各接口分别根据接口ID来识别。另外,方法是执行特定的功能的函数呼叫,为了呼叫包含在特定的接口中的方法,需要指向该接口的指针。接口的指针可以通过指定识别该接口的接口ID和识别实际装配该接口的COM目标的类别ID等呼叫COM库的服务而取得。
图6是表示使用COM的技术实现图1的设备控制系统时的具体例的框图。
在图6中,如前所述,应用程序单元20根据应用程序而起作用,在内部具有事件处理器N1。
另外,如上所述,接口单元22a及22b由COM目标构成,分别实际装配多个接口11~110。图中,分别用圆圈表示接口。在这些接口中,11、16分别是I控制插件(ICyberPlug),12、17分别是I上下文菜单(IContextMenu),13、18分别是I下降源(IDropSource),14、19分别是I下降目标(IDropTarget),15、110分别是I控制事件(ICyberEvent)。其中,I上下文菜单12及17、I下降源13及18和I下降目标14及19分别是一般的接口,但I控制插件11及16和I控制事件15及110是此具体例特有的接口。
如前所述,接口单元22a及22b向位于高位的应用程序单元20提供相同的接口(通用接口),上述I控制插件11及16就相当于该接口。
另外,接口单元22a及22b除了上述接口外还实际装配了I数据目标(IDataObject)等的接口。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也由COM目标构成,分别实际装配了多个接口111~114。在这些接口中,111、113分别是I控制协议(ICyberProtocol),112、114分别是I控制事件(ICyberEvent)。这些接口111~114都是此具体例特有的接口。另外,作为模块,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分别具有状态监视器M1及M2。
如前所述,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对于接口单元22a及22b等位于高位的结构要素,通过提供都相同的接口(通用接口)而进行设备的完全的抽象化处理,上述I控制协议111、113就相当于该接口。
另外,在图6中,设备驱动器32a及32b和设备34a及34b分别与图1相同。
在图6中,代理单元(Prixy)P1及P2和承接单元(Stub)S1及S2构成图1所示的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另外,代理单元P3及P4和承接单元S3及S4构成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b。这样的代理单元和承接单元,利用COM/DCOM(Distributed COM)的机构而生成。COM/DCOM是由Windows平台等标准地支持的机构。
下面,根据构成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及24b的代理单元和承接单元的功能说明进行上述通信线路的抽象化的结构。
在COM中,进行接口中所包含的方法的呼叫(以下,称为接口呼叫)时,将接口呼叫侧称为客户机,将被呼叫侧称为服务器。服务器有以下三种情况:a)与客户机在同一计算机上的同一过程(同一地址空间)中动作的情况;b)与客户机在同一计算机上的不同的过程(地址空间)中动作的情况;c)与客户机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的过程(地址空间)中动作的情况。
因此,在接口单元22a及22b和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的关系中,若采用引入上述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关系,则介于接口单元22a及22b和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的界限(点划线所示的界限)是过程界限时,就相当于b)的情况;是网络界限时就相当于c)的情况。
在b)及c)场合下,由于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地址空间(过程)不同,所以,进行接口呼叫时,单纯的函数呼叫那样的呼叫方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此具体例中,客户机呼叫由服务器实现的接口时,客户机在与客户机相同的过程(地址空间)内作成实际装配与服务器完全相同的接口的代理单元,通过该代理单元进行呼叫。代理单元代理单元将客户机的接口呼叫变换为远程规程呼叫(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或过程间远程规程呼叫(LRPC:Lightweight RPC)后,呼叫在与服务器相同的过程(地址空间)内作成的承接单元。承接单元将远程规程呼叫或过程间远程规程呼叫复原为原来的接口呼叫,呼叫服务器内的本来的接口。其后的呼叫的返回,就是沿着上述动作相反方向的动作。
这里,远程规程呼叫就是用于超越网络界限呼叫函数的结构,函数呼叫变换为网络上的数据的存取。因此,该远程规程呼叫用在c)的情况。另外,过程间远程规程呼叫就是在同一计算机上用于超越过程界限呼叫函数的结构,函数呼叫利用过程间通信而实现。因此,该过程间远程规程呼叫用在b)的情况。
如上所述,通过将接口呼叫变换为远程规程呼叫或过程间远程规程呼叫,在代理单元与承接单元间进行存取,吸收通信线路的种类的不同,不必考虑界限是过程界限还是网络界限便可进行接口呼叫,从而可以实现通信线路的抽象化。
下面使用图6以下的附图说明此具体例子的工作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设备34a是扫描器、设备34b是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预先将作为控制对象的设备34a即扫描器和设备34b即打印机固定在前应用程序单元20的功能的显示区域。这样,如图7(a)所示,扫描器的图标和打印机的图标就由接口单元22a及22b显示在CRT等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的画面上,所以,应用程序单元20等所在的计算机的用户便可对这些扫描器及打印机进行各种操作。
因此,用户使用键盘或鼠标等操作单元(图中未示出)操作在画面上显示的图标时,该操作是用于进行扫描器的设定的操作(例如,在扫描器的图标上点击鼠标的右按钮等)时,就由应用程序单元20从与扫描器即设备34a对应的接口单元22a呼叫I上下文菜单12。I上下文菜单12将扫描器用的上下文菜单(上拉菜单)显示在扫描器的图标的附近,用户指示了执行该菜单内的项目时,就按照该指示与设备控制单元30a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进行扫描器即设备34a的设定。
另外,用户对图标的操作是图标的拖放(Drag&Drop)时,就进行以下的动作。
即,如图7(b)所示,用户操作鼠标,利用鼠标的光标拖拉在画面上显示的扫描器的图标使之重叠在打印机的图标上时,实际装配在接口单元22a上的I下降源13就由接口单元22b传递到实际装配在接口单元22b上的I下降目标19上。具体而言,就是将I下降源13的指针作为参量,呼叫I下降目标19的某一个方法。
其次,在接口单元22b中,I下降目标19从传递来的I下降源13中取出实际装配在接口单元22a上的I控制插件11的指针,对实际装配在接口单元22b上的I控制插件16询问与I控制插件11的数据传送是否成立。
这时,在各接口单元22a及22b中,在对应的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间确立连接,根据需要在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判断数据传送是否成立。
然后,接口单元22a及22b在判定数据传送成立时,就将在画面上显示的拖拉中的鼠标的光标设定为表示可以拖放的形状;在判定不成立时就将拖拉中的鼠标的光标设定为表示禁止拖放的形状。
因此,在判定数据传送成立时,用户操作鼠标在使扫描器的图标重叠到打印机的图标上的状态下释放时,在接口单元22b中,I下降目标19就将实际装配在接口单元22a上的I控制插件11传递到I控制插件16的数据传送开始的方法中,将实际的处理委托给I控制插件16。
数据传送的实际的处理,按以下所示进行。即,如图1所示,数据的传送通过应用程序单元20、接口单元22b时,就按图8~图12所示的路线进行,另外,如图5所示,在设备控制单元30a与30b之间直接进行时,就按图13~图17所示的路线进行。
图8~图12是在图6的设备控制系统中按时间序列顺序表示进行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用粗线表示在该时刻成为指针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在该时刻无关的部分。
数据传送的处理开始时,如图8所示,首先将从设备34a(扫描器)得到的数据输入设备驱动器32a,并存储到设备驱动器32a内的缓冲器中。其次,如图9所示,数据输入由设备控制单元30a的状态监视器M1进行检测,作为事件,通过代理单元P1、承接单元S1、接口单元22a的I控制事件15通知应用程序单元20的事件处理器N1。应用程序单元20可以无视通知的事件,也可以应答事件并立即进行数据输入。
应用程序单元20进行数据输入时,如图10所示,应用程序单元20先在内部准备数据存储区域,同时,为了取得数据而呼叫接口单元22a(图10的粗线箭头)。这样,处理就转移到接口单元22a。然后,接口单元22a为了取得数据就呼叫设备控制单元30a(图10的粗线箭头),同时生成代理单元P2和承接单元S2。并且,在承接单元S2的内部准备设备控制单元30a用的与应用程序单元20罽的数据存储区域对应的暂时的区域,并作为参量进行传递。这样,处理就转移到设备控制单元30a。然后,设备控制单元30a为了取得数据就呼叫设备驱动器32a。这样,处理就转移到设备驱动器32a。
接着,设备驱动器32a将缓冲器存储的数据拷贝到承接单元S2准备的数据存储区域中。并且,通过函数呼叫的返回,处理的执行从设备驱动器32a经过设备控制单元30a转移到接口单元22a。这样,接口单元22a就将承接单元S2准备的数据存储区域内的数据拷贝到应用程序单元20准备的本来的数据存储区域中。然后,通过函数呼叫的返回,处理的执行就从接口单元22a转移到应用程序单元20。
接着,应用程序单元20从应用程序单元20内的数据存储区域中读出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并且,如图11所示,应用程序单元20为了发送数据而呼叫接口单元22b(图11的粗线箭头)。这样,处理的执行就转移到接口单元22b。然后,接口单元22b为了发送数据而呼叫设备控制单元30b(图11的粗线箭头),同时,生成代理单元P4和承接单元S4。并且,在承接单元S4的内部准备设备控制单元30b用的与应用程序单元20准备的数据存储区域对应的暂时的区域,从应用程序单元20输出的数据拷贝到该区域中后,作为参量进行传递。这样,处理的执行就转移到设备控制单元30b。然后,设备控制单元30b为了发送数据而呼叫设备驱动器32b。这样,处理的执行就转移到设备驱动器32b。
接着,设备驱动器32b就将存储在承接单元S2准备的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拷贝到设备驱动器32b的缓冲器中。并且,通过函数呼叫的返回,处理的执行就从设备驱动器32b经过设备控制单元30b和接口单元22b转移到应用程序单元20。
另外,如图12所示,设备驱动器32b将缓冲器存储的数据向设备34b(打印机)输出。
在同步输出时,在向设备34b的数据输出结束之前,处理的执行不向高位层转移,但是,在非同步输出时,不等到向设备34b的数据输出结束,处理的执行就向高位层转移。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数据的传送在设备控制单元30a与30b之间直接进行时,按如下方式进行。图13是表示使用COM的技术实现图5所示的数据传送方法时的具体例的框图。
如前所述,在接口单元22b中,I下降目标19将接口单元22a实际装配的I控制插件11传递到I控制插件16的数据传送开始的方法中,将实际的处理委托给I控制插件16后,I控制插件16的数据传送开始的方法就按照以下顺序实现在设备控制单元30a与30b之间的直接的数据传送。
即,接口单元22b的I控制插件16向设备控制单元30b发出指示开始进行设备控制单元之间的直接的数据传送,同时,传递为了生成对方的设备控制单元30b所需要的信息(至少传递设备控制单元30a的类别ID)。
这样,设备控制单元30b在生成自身的克隆物的同时,根据所传递的信息也生成对方的设备控制单元30a的克隆物。然后,新生成的设备控制单元30b在与新生成的设备控制单元30a之间确立连接,确保最佳的通信线路。这时,作为图5所示的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36,也与代理单元P5、P6和插件S5、S6一起生成。
然后,设备控制单元30b根据指定的通信的设定,在与对方的设备控制单元30a之间开始进行数据传送。如果满足了预先设定的条件,就结束数据传送,并解除设备控制单元30b与设备控制单元30a之间的连接。
图14~图17是按时间序列顺序表示在图13的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的顺序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用粗线表示在该时刻成为指针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在该时刻无关的部分。
在设备控制单元30a、30b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时,由于其间不存在应用程序单元20及接口单元22a、22b,所以,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之间直接进行方法的呼叫、事件的收发和数据的传送,设备控制单元30a及30b、设备驱动器32a和设备34a及34b的动作内容与其间存在应用程序单元20等时没有不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应用程序单元20分别通过介入接口单元22a及22b、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24a及24b、设备抽象化单元28a及28b,不必考虑设备34a及34b的种类已途中存在的通信线路26a、26b的种类,便可控制各设备34a、34b进行各设备34a及34b的设定,从而可以在各设备34a及34b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
下面,根据图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说明实现上述复合设备之一的假想的复印机时的具体例。
例如,构筑图1所示的应用程序单元20的应用程序是用于实现假想的复印机的程序(以下,将该程序称为“Cyber Copy”)时,在计算机(图中未示出)上起动该应用程序“Cyber Copy”时,在可以选择的设备中,按照预先的缺省条件,分别自动地选择作为发送侧(源[Source])侧的设备而登录的扫描器和作为接受(目的地[Destination])侧的设备而登录的打印机。另外,在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的画面上显示图18所示的复印机那样的用户接口。因此,用户看着显示画面操作键盘或鼠标等指定复印张数等后,点击起动按钮J1时,如前所述,就确立通过通信线路的连接,进行从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扫描器向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的图像数据的传送,从而进行作为假想的复印机的动作。
在本说明书中,将至少可以发送数据等的设备作为发送侧设备,将至少可以接受数据等的设备作为接受侧设备。因此,例如,即使是进行中间加工等的中间的处理的设备,只要是至少可以发送数据等,就可以视为发送侧设备,只要是至少可以接受数据等,就可以视为接受侧设备,所以,即使是这样的设备,也可以成为发送侧设备或接受侧设备。
另外,在该应用程序“Cyber Copy”中准备了选择功能,可以进行设备的变更及图像的放大、缩小和图像的修正(这时为色修正)等。即,例如用户在图18所示的画面中指示了进行图像的放大、缩小及图像的修正等时,预先按缺省登录的图象处理服务器就接入到上述连接关系中,经过该图象处理服务器进行图像数据的传送,在该图象处理服务器中,就对应拷贝的图像加上放大、缩小处理及色修正处理等所希望的处理。
这时的图像数据的数据流示于图19。在图19中,作为发送侧设备,选择扫描器B,作为接受侧设备,选择打印机D,作为处理服务器,选择图象处理服务器D。图像数据通过设备抽象化单元60a、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62和设备抽象化单元60c从扫描器B输入图像修正服务器D,在此进行所希望的处理后,通过设备抽象化单元60c、通信线路抽象化单元64和设备抽象化单元60b传送给打印机D。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将它们分为发送侧设备、接受侧设备和处理服务器,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处理服务器也是设备,所以,严格地说,对扫描器而言,处理服务器就是接受侧设备,对打印机而言,就是发送侧设备。
另外,如图18所示,这时的设备间的通信状况以窗口形式显示在显示单元的画面上,提示用户。
另一方面,发送侧设备、接受侧设备和处理服务器等设备分别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即,用户点击图18所示的设备选择按钮J2时,图20所示的设备选择树就显示在显示单元的画面上。用户可以从中自由地选择所希望的设备。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作为复合设备之一的假想的复印机。
下面,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实施例。图21是表示按图2(c)的连接形式连接时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1所示的各结构要素,即使分别是与图1及图2(c)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也改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
如图21所示,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240连接的计算机200和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扫描器340连接的计算机300分别通过网络(图中未示出)与计算机100连接。此外,由CRT及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可以显示用户接口等的各种图像的监视器170与计算机100直接连接。
另外,计算机100具有应用程序单元110、接口单元120及140、用户接口(UI)数据存储单元150、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和代理单元(Proxy)180及190。另一方面,计算机200和300分别具有承接单元(Stub)210及310、设备控制单元220及320和设备驱动器230及330。
其中,应用程序单元110由指定的应用程序构筑。表示视窗的用户接口的外壳等OS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此处的应用程序中。另外,接口单元120、代理单元180、承接单元210、设备控制单元220和设备驱动器230分别与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240对应地生成。另一方面,接口单元140、代理单元190、承接单元310、设备控制单元320和设备驱动器330分别与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扫描器340对应地生成。
另外,接口单元120具有判断单元122、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用户接口(UI)参照表128、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29、图像参照表130、数据输出单元132、关联附加单元134和决定单元136。另外,接口单元140至少具有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和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48。这些结构要素分别由计算机程序生成。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和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中,预先存储对应的设备类别的信息125及145、可进行复合动作的设备类别的信息126及146和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及147,累积着结果累积信息131及149。关于这些信息,后面详细说明。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计算机100的硬件结构的概要的框图。
如图22所示,作为硬件的结构,计算机100具有用于对其内部或外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各种处理或控制的CPU70、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暂时存储在处理中得到的数据等的存储器72、用于在各种外围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等存取的I/O单元74、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硬盘装置76、由调制解调器及终端适配器和网络卡等构成的用于通过网络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78、CD-ROM驱动装置80、用于输入用户的指示等的鼠标器84和上述监视器170。
如上所述,应用程序单元110和接口单元120及140内的各结构要素分别由计算机程序生成。具体而言,如前所述,计算机100内的CPU70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器72存储的所希望的计算机程序而起这些结构要素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存储器7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按记录在作为记录媒体的CD-ROM82上的形式提供,通过利用CD-ROM驱动装置80进行读取而取入到计算机100内。取入的计算机程序传送给硬盘装置76,然后,在起动时等传送给存储器72。或者,读取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通过硬盘装置76而直接传送给存储器7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分别利用软件来实现接口单元120及140内的各结构要素的,但是,这些结构要素也可以利用硬件而实现。
另外,UI数据存储单元150和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分别配置在硬盘装置76中。
下面,说明图2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动作。现在,考虑计算机100的用户利用与计算机300连接的扫描器340输入图像并利用与计算机200连接的打印机240印刷该输入的图像的情况。
如图23所示,在与计算机100连接的监视器170的画面400上,显示在视觉上表示作为发送侧设备(源侧的设备)的扫描器340的扫描器图标410和在视觉上表示作为接受侧设备(目的地侧的设备)的打印机240的打印机图标420。其中,扫描器图标410由与扫描器340对应的接口单元140进行显示,打印机图标420由与打印机240对应的接口单元120进行显示。
因此,计算机100的用户首先操作与计算机100连接的鼠标器84,利用在画面400上显示的鼠标光标430选择并拖拉发送侧的扫描器图标410时,应用程序单元110就根据该操作内容呼叫与扫描器340对应的接口单元140。然后,用户操作鼠标器84使拖拉的扫描器图标410’重合到接受侧的打印机图标420上时,应用程序单元110就按照该操作内容呼叫与打印机240对应的接口单元120。这样,与作为接受侧的设备的打印机240对应的接口单元120就成为主体,执行图24所示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是这种与接受侧的设备对应的接口单元成为主体进行处理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与发送侧的设备对应的接口单元成为主体进行处理。
图24是表示由图21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由于用户对鼠标器84的操作内容通过应用程序单元110传递给接口单元120,所以,图24所示的处理开始时,首先是接口单元120内的关联附加单元134根据该传递来的内容进行作为接口单元120的对应的设备的打印机240与对方侧的设备的关联附加处理(S102)。关联附加单元134通过接口单元120从应用程序单元110进行的呼叫,识别出作为对应的设备的打印机240就是关联附加的对象。另一方面,关联附加单元134根据从应用程序单元110传递来的鼠标器84的操作内容而掌握应附加关联的对方的设备就是扫描器340。因此,关联附加单元134对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将扫描器340作为对方设备而附加上关联关系,并将该结果传递给判断单元122。
然后,判断单元122根据传递来的结果分别从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和与扫描器340对应的接口单元140的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中取得作为对应的设备的打印机240和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各设备类别(即,设备的种类)的信息(S104)。
如前所述,对应的设备类别的信息125、145分别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和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中。该对应设备类别的信息125、146就是记述与接口单元120、140分别对应的设备(即,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别的信息。具体而言,作为打印机240的设备类别,“打印机”记述在信息125中;作为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扫描器”记述在信息145中。
因此,判断单元122访问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取得存储在其中的对应设备类别(打印机240的设备类别)的信息125,同时访问接口单元140的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取得其中存储的对应设备类别(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的信息145。
然后,判断单元122根据取得的信息125、145掌握了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的设备类别是“打印机”、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是“扫描器”时,就参照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的复合动作可能设备类别的信息126(S106),判断这些设备类别的组合(即,“打印机”与“扫描器”的组合)是否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工作的组合(S108)。
如前所述,所谓复合设备就是同时具有成为对象的发送侧设备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成为对象的接受侧设备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假想的设备。即,这时,由于成为对象的设备是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所以,同时具有扫描器340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打印机240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假想的设备就是复合设备。
在假想了这种复合设备时,如前所述,根据设备的组合形式不同,有时该复合设备实际上不能动作。因此,判断单元122通过上述S106、S108的处理来判断假想的复合设备是否可以动作。
如前所述,在任意的设备之间,根据设备的组合形式不同,有时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时而另一方的设备不能接受并处理数据。这时,当然即使对这些设备被假想成复合设备,该复合设备实际上也不能动作。因此,本例的情况是,作为判断从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另一方的设备接受本处理该数据的方法之一,由判断单元122根据在S106、S108的处理判断这些任意的设备的组合是否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
因此,对于任意的设备之间,也可以利用识别的判断方法判断从上述一方的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是否可以由另一方的设备接受并处理该数据来取代判断这些任意的设备的组合是否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
此外,如前所述,复合动作可能设备类别的信息126、146分别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和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中。该复合动作可能设备类别的信息126、146就是列举在与分别和接口单元120、140对应的设备(即,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别组合时根据该组合而假想的复合设备可以动作的其他设备类别的信息。具体而言,在与设备类别“打印机”组合时,作为复合设备可以动作的其他的设备类别,“扫描器”、“数码相机”、“传真机”、“电子信箱”记述在信息126中。另一方面,在与设备类别“扫描器”组合时,作为复合设备可以动作的其他的设备类别,“打印机”、“传真机”、“电子信箱”记述在信息146中。
与某一接受侧设备的设备类别组合的其他的设备类别,全部是发送侧设备的设备类别,相反,与某一发送侧设备的设备类别组合的其他的设备类别全部是接受侧设备的设备类别。因此,上述情况,与作为接受侧设备的设备类别的“打印机”组合的“扫描器”、“数码相机”、“传真机”、“电子信箱”全部是发送侧设备的设备类别;与作为发送侧设备的设备类别的“扫描器”组合的“打印机”、“传真机”、“电子信箱”全部是接受侧设备的设备类别。这里,由于传真机和电子信箱既可以作为发送侧设备,又可以作为接受侧设备,所以,设备类别“传真机”、“电子信箱”属于发送侧设备和接受侧设备两方面的设备类别。
因此,判断单元122对于将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扫描器”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的设备类别“打印机”组合的情况,参照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的复合动作可能设备类别的信息126时,如前所述,对于设备类别“打印机”,就将设备类别“扫描器”、“数码相机”、“传真机”、“电子信箱”记述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所以,判定设备类别“打印机”与“扫描器”的组合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这样,判断单元122在进行是否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的判断时,就将该判断结果传递给决定单元136。这时,判断单元122也将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名称及设备类别的信息与该判断结果一起传递。
其次,决定单元136在判断单元122判定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时,参照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的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先决定假想的复合设备的种类(S110),并将判断单元122的判断结果和决定单元136的决定结果作为结果累积信息131、149存储到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144中。
如前所述,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147分别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和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44中。该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147对于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设备类别的各组合,分别是记述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具体而言,在信息127、信息147中分别记述以下的内容。
“打印机”+“扫描器”=“复印机”
“扫描器”+“传真机”=“传真机(发送侧)”
“打印机”+“传真机”=“传真机(接受侧)”
例如,在设备类别“打印机”与“扫描器”的组合中,作为兼具打印机的功能和扫描器的功能的设备,可以认为是复印机,所以,作为与该组合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就记述为“复印机”。另外,在“扫描器”与“传真机”的组合中,作为兼具扫描器的功能和传真机的发送部分的功能的设备,可以认为是发送侧传真机,所以,作为与该组合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记述为“传真机(发送侧)”。此外,在“打印机”与“传真机”的组合中,作为兼具打印机的功能和传真机的接受侧的功能的设备,可以认为是接受侧传真机,所以作为与该组合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记述为“传真机(接受侧)”。
对于其他复合设备分类,可以考虑以下的内容。
“数码相机”+“电子信箱”=“直接信箱发送”
在“数码相机”与“电子信箱”的组合中,作为兼具数码相机的功能和电子信箱的发送部分的功能的假想的设备,可以认为是能够用电子信箱将由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直接向预先设定的特定的发送目的地的直接信箱发送,所以,作为与该组合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赋予“直接信箱发送”。
因此,决定单元136对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的设备类别“打印机”与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扫描器”的组合参照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的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时,如前所述,对于设备类别“打印机”与“扫描器”的组合,作为复合设备的种类,记述为“复印机”,所以,就将该“复印机”决定为与“打印机”和“扫描器”的组合对应的复合设备的种类。
这样,由决定单元136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如前所述,与前面由判断单元122判定的结果一起作为结果累积信息131、149进行存储。具体而言,例如是结果累积信息131时,就存储作为对方设备的扫描器340的名称及组合时作为复合设备可以动作的这样的判断结果和复合设备的种类(即,“复印机”)。另一方面,在作为对方的结果累积信息149时,就存储从扫描器340看作为对方设备的打印机240的名称及组合时作为复合设备可以动作的这样的判断结果和复合设备的种类(即,“复印机”)。
然后,回到图23,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在该位置时,就进行图24所示的S112的处理。
即,决定单元136指示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29和接口单元140内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48开始进行数据传送时(S112),这些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29和148就开始数据传送的执行处理(S114)。具体而言,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48将开始进行数据传送的信息从代理单元190越过网络向别的计算机300内的承接单元310传送,承接单元310通过设备控制单元320向设备驱动器330传送。这样,设备驱动器330就从扫描器340取入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设备控制单元320、承接单元310、代理单元190向接口单元140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48传送。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48还通过应用程序单元110将该数据向接口单元120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29传送。数据传送执行单元129将该数据从代理单元180越过网络向别的计算机200内的承接单元210传送,承接单元210通过设备控制单元220向设备驱动器230传送,设备驱动器230将该数据向打印机240输出。就这样从扫描器340向打印机240进行数据的传送。
这时,如前所述,代理单元180、190和承接单元210、310在计算机100与200之间或计算机100与300之间越过网络存取各种控制信息或数据时,对于位于高位的应用程序单元110及接口单元120、140进行连接在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的抽象化处理。即,代理单元180、190和承接单元210、310吸收其间的通信线路的种类的不同,例如使对应用程序单元110及接口单元120、140完全不考虑其间的通信线路是越过起落界限连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还是在同一计算机内越过过程界限连接在不同的过程间的通信线路,进行控制信息及数据的存取。
另外,如前所述,设备控制单元220及320也吸收对应的设备(即,对于设备控制单元220就是打印机240,对于设备控制单元320就是扫描器340)的设备类别(设备的种类)的不同,对位于高位的应用程序单元110就接口单元120、140进行设备的抽象化(硬件的抽象化)处理。
因此,通过插入代理单元180、190及承接单元210、310,不论设备位于什么位置,都可以不考虑其间的通信线路的种类而在同样的控制环境下从应用程序单元110及接口单元120、140进行设备的设定、控制及操作。另外,通过插入设备控制单元220、320,可以不考虑设备类别(设备的种类)的不同而在同样的控制环境下进行设备的设定、控制及操作。
如上所述,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重叠在打印机图标420上的扫描器图标410’定在该处时,便可从扫描器340向打印机240进行数据的传送。
另一方面,在图24的S108,判断单元122判定不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时,就进行以下处理。即,决定单元136在得到该判断结果时就向数据输出单元132指示显示不可附加关联的符号(S116)。这样,数据输出单元132就使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与发送侧设备对应的图标和与接受侧设备对应的图标重合的位置显示表示不可附加关联的指定的符号,向用户提示成为对象的发送侧设备与接受侧设备的组合不可能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从而最终关联附加不成立。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计算机100的用户利用与计算机300连接的扫描器340取入图像并想利用与计算机200连接的打印机240印刷该取入的图像而拖拉扫描器图标410使之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合时,就自动地判断扫描器340与打印机240的组合是否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因此,作为该判断结果,如果判定是可以动作的组合,就能保证从扫描器340发送出图像的数据时,可以由打印机240接受并处理该图像的数据。因此,此后将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位在打印机图标420上,开始进行从扫描器340向打印机240的图像数据的传送,从而在这些设备之间便可毫无问题地进行有效的数据的传送。
此外,在上述例中,将重叠在打印机图标420上的扫描器图标410’定位时,就立即开始从扫描器340向打印机240进行数据的传送,但是,在下面的例中,则不是立即开始数据传送,而是在定位的瞬间先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用户接口。
图25是表示由图21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25中,S122~S130的处理和S136的处理与图24所示的S102~S110的处理和S116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S132以后的处理。在S130,决定单元136决定了复合设备的种类时(即,作为复合设备的种类决定了“复印机”),接着,决定单元136就参照UI参照表128决定与所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对应的用户接口(S132)。在UI参照表128中,记载着例如分别与可以动作的复合设备的各种类对应的用户接口的识别号码。因此,决定单元136根据所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从UI参照表128中得到与其对应的用户接口的识别号码,并将其向数据输出单元132传送。
然后,回到图23,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在该位置时,就进行图25所示的S134的处理。
即,数据输出单元132根据传送来的用户接口的识别号码从UI数据存储单元150中下载对应的用户接口的数据即用于将该用户接口详细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的数据。分别与可以动作的复合设备的各种类对应的用户接口的数据存储在UI数据存储单元150中。这里,所谓与复合设备的种类对应的用户接口,就是用于操作该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是适合于设定、控制、或狭义的操作该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
因此,本例的情况是由决定单元136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为“复印机”,所以,数据输出单元132从UI数据存储单元150存储的用户接口的数据中选择并下载用于操作复印机的用户接口的数据。
接着,数据输出单元132将该下载的用户接口的数据向与计算机100连接的监视器170输出,使用于操作作为该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用户接口显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S134)。
如上所述,在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重叠在打印机图标420上的扫描器图标410’定位的瞬间,作为用于同时操作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的用户接口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图26所示的用于操作作为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用户接口。
上述例的情况,根据设备类别“打印机”和“扫描器”的组合,复合设备的种类是“复印机”,所以,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是显示图26所示的用于操作复印机的用户接口,但是,如果是例如设备类别“打印机”和“传真机”的组合,则复合设备的种类就是“传真机(接受侧)”,所以,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就显示图27所示的用于操作接受侧传真机的用户接口。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计算机100的用户利用与计算机300连接的扫描器340取入图像并想利用与计算机200连接的打印机240印刷该取入的图像时,作为用于同时操作该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的用户接口,显示用于操作同时具有打印机和扫描器的功能的复印机的用户接口,所以,用户不必对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分开使用不同的用户接口,可以利用统一的用户接口一次进行设定等指示,对用户而言,可以提供最佳的操作性。另外,用户可以将这些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视为1个复合设备即复印机,从而可以统一地进行操作,所以,可以使操作性最优化。
在上述说明中,在将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位的瞬间,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用户接口,但是,如以下所述,也可以在显示用于操作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之前显示与复合设备对应的图标。这时,为了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显示图标,可以考虑在拖拉和定位时检测是否按下了特定的键或显示选择图标的作成的菜单等。
图28是表示变更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一部分时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该变形例中,决定单元136参照UI参照表128决定与在S130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对应的用户接口后(S132),接着,决定单元136参照图标参照表130决定在S130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对应的图标(S140)。在图标参照表130中记载着分别例如与可以动作的复合设备的各种类对应的图标的识别号码。这样,决定单元136根据所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从图标参照表130中得到与其对应的图标的识别号码,把将其向数据输出单元132传送。
然后,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在该位置时,就进行图28所示的S142以后的处理。
即,数据输出单元132根据从决定单元136传送来的图标的识别号码从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中下载用于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对应的图标的数据。分别与可以动作的复合设备的各种类对应的在视觉上表示该复合设备的图标的数据存储在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中。
因此,如前所述,假定由决定单元136决定的复合设备的种类是“复印机”时,数据输出单元132就从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存储的图标的数据中选择并下载与复印机对应的图标的数据。
接着,数据输出单元132将该下载的图标的数据向与计算机100连接的监视器170输出,使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与作为该复合设备的复印机对应的图标(S142)。
因此,在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将与打印机图标420重叠的扫描器图标410’定位的瞬间,如图29所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在视觉上表示作为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复印机图标440。这既可以显示在拖拉后的位置,也可以显示的复合设备文件夹等别的场所。此外,如图29所示,原来的扫描器图标410和打印机图标420可以暂时从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消失,也可以仍然继续显示在画面上。
其次,决定单元136对于显示的复印机图标440将表示该图标所示的复合设备实际上由什么样的设备构成的信息(即,表示作为该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由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扫描器340和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340构成的信息)作为结果累积信息131、149存储到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144中后,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鼠标器84,如图29所示的那样使鼠标光标430与复印机图标440重合,监视是否点击了鼠标器84的按钮(S144)。并且,如果进行了点击,决定单元136就执行上述S134的处理。关于S134的处理,已在图25中作了说明,所以,此处省略其说明。
因此,计算机100的用户在使鼠标光标430与复印机图标440重合的状态下,在点击鼠标器84的按钮的瞬间,通过S114的处理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图26所示的用于操作复印机的用户接口。
这样,作为与成为关联附加的对象的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的组合对应的图标,通过显示与作为复合设备的复印机对应的图标,计算机100的用户便可在视觉上将扫描器340和打印机240识别为1个新的设备(即复印机),以后的处理就容易了。另外,通过按照用户的指定的指示显示用于操作作为该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用户接口,用户便可通过该用户接口累积输入该复印机的设定等指示。
下面,说明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用于操作复合设备(例如复印机)的用户接口时计算机100的用户通过该用户接口将对该复合设备的设定等指示输入计算机100时如何将该指示向与计算机200连接的打印机240和与计算机300连接的扫描器340传送。
计算机100的用户操作键盘(图中未示出)或鼠标器84等通过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上述用户接口输入对复合设备的设定的指示时,应用程序单元110对于与打印机240关联的设定的指示向接口单元120传送该指示,对于与扫描器340关联的设定的指示,向接口单元140传送该指示。各接口单元120、140分别越过网络将该指示从代理单元180、190向别的计算机200、300内的承接单元210、310传送,承接单元210、310通过设备控制单元220、320向设备驱动器230、330传送。这样,设备驱动器230就按照该指示进行打印机240的设定,设备驱动器330就进行扫描器340的设定。
如上所述,在图24所示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中的S110和在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S130,判断单元122的判断结果和决定单元136的决定结果作为结果累积信息131存储到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中。即,上述例情况,是将扫描器作为对方的设备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附加关联联系进行上述处理的,但是,如果将别的设备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附加关联联系,就每次进行上述处理,并将上述判断结果和决定结果作为结果累积信息131进行存储。因此,在结果累积信息131中,对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对过去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所有的设备分别存储着其设备的名称和与该设备组合时是否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判断结果以及可以动作时的该复合设备的种类。
因此,只要利用该结果累积信息131,就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对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和过去即使进行过1次附加关联联系的设备,关于该设备的信息存储在结果累积信息131中,所以,在图24所示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或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中,判断单元122在传送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对方设备的名称的阶段次关联附加单元134访问结果累积信息131,检索是否存储着关于该对方设备的信息,如果存储了就读出该信息。并且,看了该信息后,在与该对方设备的组合中,已判定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时,在数据传送开始处理中,跳跃到S112,在用户接口显示处理中,跳跃到S142,根据上述信息进行以后的处理。另外,在判定动作不可能时,在数据传送开始处理中,就跳跃到S116,在用户接口显示处理中就跳跃到S136进行该处理。
通过这样处理,就省略了参照、判断及决定等处理(S104~S110或S124~S130的处理),所以,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对于对方设备,在结果累积信息131中包含表示与打印机240的附加关联的频度的附加关联频度信息时,在结束了数据传送开始处理及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一连串的处理的阶段,判断单元122再次访问结果累积信息131,更新对该对方设备的附加关联频度信息(即,将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频度增加1)。
另外,如果利用结果累积信息131,还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图30是表示利用图21的结果累积信息131表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的打印机图标的附近显示的上拉菜单的说明图。如图30所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400上显示打印机图标420时,用户就操作鼠标器84利用在画面400上显示的鼠标光标430选择该打印机图标420,因此,点击鼠标器84的右按钮时,数据输出单元132就参照结果累积信息131在打印机图标420的旁边显示上拉菜单470。在该上拉菜单470中,罗列显示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过去附加了关联联系的判定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的设备的名称。而且,该显示顺序是根据结果累积信息131存储的关联附加频度信息而成为进行了与打印机240附加关联联系的频度高的顺序。
然后,用户从该显示的设备中用鼠标光标430选择从现在开始与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进行附加关联联系的设备时,关联附加单元134就进行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与所选择的对方的设备的附加关联联系。
通过显示上述上拉菜单470,用户便可一目了然地掌握作为判定为过去与该作为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设备有哪些设备,同时,可以知道在这些设备中过去与什么样的设备已附加了关联联系。而且,由于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频度高的设备位于高位,所以,用户可以立即选择可以与打印机240一起使用的设备。
图31是表示利用图21所示的结果累积信息131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的发送侧设备和接受侧设备的组合的说明图。用户利用鼠标器84等指示计算机100显示发送侧设备与接受侧设备的组合时,指定的接口单元就分别参照自己所具有的结果累积信息和其他接口单元具有的结果累积信息对由计算机100过去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设备检索判定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并将其结果如图31所示的那样在监视器170的画面400上打开并显示组合显示视窗480。
在组合显示视窗480中,对于判定是可以作为由计算机100过去附加了关联联系的复合设备而动作的设备的组合,发送侧设备的名称和接受侧设备的名称分别与进行了该附加关联联系的最新的时日一起进行显示。
因此,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判定哪些设备之间是过去由计算机100进行了附加关联联系的可以作为复合设备而动作。
图32是表示利用图21所示的结果累积信息131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显示在复印机图标附近的上拉菜单的说明图。如图32所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400上显示在视觉上表示作为复合设备的复印机的复印机图标440时,用户就操作鼠标器84利用在画面400上显示的鼠标光标430选择该复印机图标440,因此,在点击鼠标器84的右按钮时,数据输出单元132就参照结果立即信息131在打印机图标420的旁边显示上拉菜单470。在该上拉菜单470中,分别显示构成该复印机图标440表示的复合设备(即复印机)的设备的名称。具体而言,作为构成该复合设备的设备,对于发送侧设备就显示扫描器340的名称(例如,扫描器C);对于接受侧设备,就显示扫描器340的名称(例如,扫描器A)。
因此,在显示表示复合设备的图标时,即使用户忘记了该复合设备是由什么样的设备构成的,也可以通过显示上述上拉菜单470而很容易地知道。
在上述例中,如图23所示,通过操作鼠标器84拖拉与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扫描器340对应的扫描器图标410使之重合到与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240对应的打印机图标420上,执行图24所示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及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但是,不仅这样拖拉与发送侧设备对应的图标使之重合到与接受侧设备单元的图标上时而且在以下情况时也可以执行数据传送开始处理及用户接口显示处理。
例如,现在作为发送侧设备考虑用数码相机取代扫描器340,假定在监视器170的画面400上显示与作为发送侧设备的数码相机对应的数码相机图标和作为接受侧设备的打印机图标420。因此,用户操作鼠标器84使鼠标光标430重叠到数码相机图标上并双击鼠标器84的按钮时,如图33所示,视窗460打开,列举并显示与摄入数码相机的各图像文件对应的图像图标。因此,用户从摄入数码相机的多个图像文件中决定想利用打印机240印刷的图像文件,选择并拖拉与该图像文件对应的图像图标450,使之重合到打印机图标420上时,就执行图24所示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或图25所示的用户接口显示处理。
这时,在图24的S102及图25的S122,接口单元120内的关联附加单元134分析从应用程序单元110传送来的鼠标器84的操作内容,掌握摄入成为对象的图像文件的发送侧设备是数码相机,并识别应与作为接口单元120的对应设备的打印机240进行附加关联联系的对方的设备是数码相机。因此,关联附加单元134进行打印机240与数码相机的附加关联联系。
因此,通过这样点击与输入发送侧设备的信息对应的图标并使之重合到与接受侧设备对应的图标上,也可以执行数据传送开始处理或用户接口显示处理。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是拖拉与发送侧设备对应的图标(或与输入发送侧设备的信息对应的图标),但是,通过拖拉与接受侧设备对应的图标并使之重合到与发送侧设备对应的图标(或与输入发送侧设备的信息对应的图标)上也可以执行数据传送开始处理或用户接口显示处理。
另外,不限于拖拉图标的方法,例如,通过鼠标器操作同时选择与发送侧设备对应的图标(或与输入发送侧设备的信息对应的图标)和与接受侧设备对应的图标,显示上拉菜单并选择在该菜单内预先载入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及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执行命令,也可以执行上述处理。
另外,在图21中,对于计算机100的应用程序单元110,用户是通过操作与计算机100相连的鼠标器84来发出各种指示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方式。用户也可以利用(比方说)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电话机或便携式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向计算机100的应用程序单元110发出各种指示。
图34是表示利用信息终端装置500向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单元110发出指示时的构成框图。在图34中,对于那些与图21中示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我们标上了相同的符号。
如图34所示,除了计算机200、300之外,信息终端装置500通过网络(图中未示出)也与计算机100相连。而计算机100除了应用程序单元110、接口单元120、140以及代理单元180、190之外,还包括信息公开单元195。信息终端装置500包括远程应用程序单元510、操作单元520以及显示单元530。
其中,计算机100中的信息公开单元195可以由Web服务器软件构成,而信息终端装置500中的远程应用程序单元510可以由Web浏览器软件构成。
这样,信息公开单元195将应用程序单元110所具有的信息通过Web在网络上公开。另一方面,当信息终端装置500的用户操纵操作单元520输入计算机100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比方说,http://123.45.67.89/resource)时,远程应用程序单元510根据上述URL访问计算机100,取得信息公开单元195所公开的信息,并在显示单元530上显示出来。在作为Web服务器的计算机100和作为Web客户机的信息终端装置500之间可以通过公知的Web标准协议HTTP进行信息的交换。
图35是图34中所示的信息终端装置500的外观及显示单元530上的显示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如图35所示,在信息终端装置500的显示单元530上,由计算机100的信息公开单元195所公开的信息以所谓的主页的方式进行显示。
因此,信息终端装置500的用户操纵操作单元520选择(比方说)这一显示区域532中显示的“发送侧设备”及“接收侧设备”两个项目中的任何一方并按下检索钮534时,所选设备的候补名单即在第二显示区域53b中显示出来。
另外,信息终端装置500的用户操纵操作单元520对于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分别从所显示的候选名单中选择出希望的设备(比方说“扫描仪1(Scanner1)”和“打印机1(Printer1)”)时,如图35所示,在第二显示区域536中将显示出该结果。用户再按下执行钮538时,远程应用程序单元510即通过网络、信息公开单元195向应用程序单元110指示:开始从扫描仪1至打印机1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单元110将该指示进一步传送至接口单元120。这样,接口单元120将开始执行比方说图24中所述的数据传送开始处理。
通过以上的处理,由于可以从信息终端装置通过网络向应用程序单元发出指示,就可以实现通过资源比较缺乏的信息终端装置控制网络上的各种装置。
另外,在图21中,与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关联的信息,即对应设备类别的信息125及145、复合动作可能设备类别的信息126及146、复合设备分类的信息127及147、结果立即信息131及149等存储在接口单元120及140内的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及144中,但是,关于这些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的信息也存储在与各设备对应的设备控制单元220及320中(其中,对于结果累积信息131及149,必须存储),所以,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设备控制单元220及320,取得关于这些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的信息,取代摄入到接口单元120及140内。另外,也可以将关于这些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的信息存储到计算机100~300以外的网络上的别的计算机(例如服务器等)中,必要时通过网络访问该计算机而取得。
另外,在图21中,用户接口的数据及图标的数据存储在有别于接口单元120的别的UI数据存储单元150及图标数据存储单元160中,在显示在监视器170的画面上的时刻,从这些存储单元中进行下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一开始就将用户接口的数据及图标的数据装入到作为COM目标而构成的接口单元120内。另外,既可以及用户接口的数据及图标的数据存储到计算机200及300内,也可以存储到计算机100~300以外的网络栅的别的计算机(例如,服务器等)中。
此外,图21所示的设备控制系统是图2(c)所示的连接形式,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与有别于应用程序单元110及接口单元120、140所在的计算机110的计算机200及计算机300连接,但是,也可以作为图2(b)所示的连接形式,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与应用程序单元等所在的计算机100连接。这时,承接单元、设备控制单元和设备驱动器各结构要素也在应用程序单元110等所在的计算机100内生成。另外,在图21中,打印机240及扫描器340等设备是与计算机200及300的外部连接,但是,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那样设备和计算机一体地构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及实施形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按各种形式实施。
如图21所示的那样,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对应设备的信息125、145以及能组合动作的设备等级的信息126、146等作为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参照与设备的种类有关的信息,来作出对象设备是否可以作为复合设备工作的组合的判断(图24中的S108或者图25中的步骤S128)。但是,如上面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被参照的属性信息,除了设备的种类之外,还可以使用发送侧设备系统/接收侧设备系统、Push型/Pull型(数据传送的主体为源侧或目的地侧)、可以处理的数据形式。设备的状态(可否动作等)及性能(处理速度等)以及存在场所(前端、末端)和处理成本(通信成本及印刷成本)、是否支持特别的数据传送方式等各种信息。
另外,在对作为对象的设备是否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工作的组合进行判断之后,对于判断为可以作为复合设备工作的组合的对象设备,可以根据上述的属性信息对该设备组合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有效作出综合评价,并得出表示该有效性的程度的评价值。举个例子来说,可以对上述的各个属性信息预先给出经加权的分值,对于对象设备的组合计算出其合计分值,从而得到评价值。
另外,在得出这样的评价值之后,也可以在显示器170的画面400上所显示的对象设备的图标附近将该评价值显示出来。
另外,对于某一个对应设备选择了多个作为对方设备的设备从而形成了多组对象设备组合时,可以对于每个组合分别得出其评价值,然后按评价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将作为对方的设备列出清单,显示出来。
图36是由图21中的接口单元120执行的其他用户接口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36所示,判定单元122在判定对象设备是可以作为复合设备工作的组合(步骤S148)时,决定单元136在决定复合设备的种类(步骤S150)之后,参照存贮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24及144中的属性信息,针对对象设备组合计算出表示组合的有效性的程度的评价值(步骤S152)。然后,数据输出单元132根据计算出的评价值在显示器170的画面上进行如上面描述过的那种显示(步骤S154)。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为控制对象的设备是2个或3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控制对象也可以是4个以上的设备。

Claims (36)

1.一种设备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分别控制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和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指定单元,和
对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判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可以时将用于操作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和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所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的显示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
对多个上述复合设备分别用于在上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操作该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的数据的数据存储单元,和
将由上述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决定的用户接口的数据从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读出并向上述显示单元输出的数据输出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为可以时将与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对应的符号决定为与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组合对应的符号的符号决定单元,和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所决定的上述符号的显示控制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可以时将用于操作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同时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上述符号的期间对该符号进行了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就在上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由上述用户接口决定单元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决定的上述符号存储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与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存储单元,同时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上述符号的期间对该符号进行了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就参照上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存储内容对上述符号在上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与接收侧设备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单元通过判断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的种类与接收侧设备的种类的组合是否为可以作为上述复合设备而动作的组合,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为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通过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为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不通过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执行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属性信息存储在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内、包含上述设备的装置内、上述设备连接的装置内以及通过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和上述设备以及网络而连接的装置内的至少1个装置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属性信息中包含关于设备的种类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属性信息中包含关于设备处理的数据形式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单元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并判定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器糙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导出上述发送侧设备与上述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有效性的程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中的至少1个设备通过网络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中的至少1个设备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以及通过网络与该设备控制装置连接的装置中的至少1个装置一体地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指定单元在选择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时指定3个以上的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单元上分别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时,对于两者的符号通过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上述设备指定单元分别指定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单元上分别显示与可以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的上述数据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时,对于两者的符号,通过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上述设备指定单元分别指定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对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进行的判断结果的存储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或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的显示控制单元,上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显示上述符号的期间对该符号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就参照上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判断结果对与该符号对应的设备编造过去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为可以的对方的设备的目录,并在上述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照上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判断结果,列出过去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判定为可以的组合的清单,并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指定装置根据通过网络传送来的指示从经上述网络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相连接的装置中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通过上述网络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相连的上述装置,将用于取得上述指示的信息通过上述网络进行公开的装置。
24.一种远程指示装置,该装置经网络与能分别控制构成数据发送方的发送侧设备和构成数据接收方的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指定装置,以及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对于指定的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判断其在上述发送侧设备送出数据时上述接收侧设备能否收到上述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判断装置,同时,
上述远程指定装置经上述网络发送出用于供上述设备指定装置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指示。
25.一种设备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和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指定单元和对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判断单元。
26.一种用于判断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与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步骤;
(b)对于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步骤。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将用于操作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步骤;
(d)将所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进行显示的步骤。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通过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步骤。
29.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c)在上述步骤(b)中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不通过可以分别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的设备控制装置传送数据的步骤。
30.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分别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的步骤;
(a-2)对于两者的符号进行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分别选择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的步骤。
31.一种用于判断可以成为数据的发送器的发送侧设备与可以成为数据的接收器的接收侧设备的组合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第1程序代码,和
对于所指定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第2程序代码,以及
存储有上述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媒体。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由上述第2功能判定可以时将用于操作同时具有上述发送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接收侧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设备的用户接口决定为用于同时操作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用户接口的第3程序代码,和
显示所决定的上述用户接口的第4程序代码。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由上述第2功能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通过上述计算机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第3程序代码。
34.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由上述第2功能判定可以时就控制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以使从上述发送侧设备不通过上述计算机向上述接收侧设备传送数据的第3程序代码。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程序代码还包括分别显示与上述发送侧设备对应的符号和与上述接收侧设备对应的符号的程序代码和对两者的符号进行了指定的符号操作时分别指定上述发送侧设备和上述接收侧设备的程序代码。
36.一种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是一种表示用于判断作为数据发送方的发送侧设备和作为数据接收方的接收侧设备的线合的计算机程序的、并在载波中得到具体化的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
分别指定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第1程序代码;和
对于所选择的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在从上述发送侧设备发送出数据时根据上述发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的属性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由上述接收侧设备接收并处理该数据的第2程序代码。
CNB991088980A 1998-06-30 1999-06-30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9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67/1998 1998-06-30
JP201267/98 1998-06-30
JP20126798 1998-06-30
JP352120/98 1998-11-25
JP352120/1998 1998-11-25
JP35212098 1998-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3286A true CN1243286A (zh) 2000-02-02
CN1154935C CN1154935C (zh) 2004-06-23

Family

ID=2651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88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935C (zh) 1998-06-30 1999-06-30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CNB991100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7443C (zh) 1998-06-30 1999-06-30 设备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00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7443C (zh) 1998-06-30 1999-06-30 设备控制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6556875B1 (zh)
EP (3) EP0969654B1 (zh)
CN (2) CN1154935C (zh)
DE (2) DE69927321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9640C (zh) * 2006-12-08 2008-09-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复合设备选择性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99163A (zh) * 2014-03-07 2015-09-09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外围装置管理系统、外围装置使用系统及其共享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6875B1 (en) * 1998-06-30 2003-04-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ice control system
JP3732059B2 (ja) * 1998-12-17 2006-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0295223A (ja) * 1999-04-09 2000-10-20 Canon Inc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及びその表示方法
US8212893B2 (en) * 1999-06-08 2012-07-03 Verisign, Inc. Digital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mages
US7372485B1 (en) 1999-06-08 2008-05-13 Lightsurf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camera device an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mages
JP4428844B2 (ja) * 1999-10-01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7103357B2 (en) * 1999-11-05 2006-09-05 Lightsurf Technologies, Inc. Media spooler system and methodology providing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media content from wireless devices
US7028102B1 (en) * 1999-12-13 2006-04-11 Axi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JP2001243157A (ja) * 2000-02-28 2001-09-07 Canon Inc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ダウンロード装置、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US6988008B2 (en) * 2000-03-10 2006-01-17 Adept Technology, Inc. Smart camera
US20010034557A1 (en) * 2000-03-10 2001-10-25 Hudson Edison T.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achine control
US7194533B1 (en) * 2000-04-28 2007-03-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diting active measurements in a client management tool
US7106464B1 (en) * 2000-07-26 2006-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c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images to a remote location
US7610331B1 (en) 2000-09-13 2009-10-27 Lightsurf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uploading and execution of applications and drivers between devices
US7194526B2 (en) * 2000-09-22 2007-03-20 Kyocera Corporation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s
JP2002112025A (ja) * 2000-10-03 2002-04-12 Fujitsu Ltd 画像補正装置および補正方法
US7283266B2 (en) * 2000-12-28 2007-10-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US20030007177A1 (en) * 2001-01-11 2003-01-09 Ferlitsch Andrew R. Scan-to-cluster printing
US7305354B2 (en) 2001-03-20 2007-12-04 Lightsurf,Technologies, Inc. Media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US20020156841A1 (en) * 2001-04-13 2002-10-24 Bjorn Landfeldt Accessing distributed proxy configurations
IE20020534A1 (en) * 2001-06-27 2002-12-30 Snapcount Lt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20030055909A1 (en) * 2001-08-24 2003-03-20 Stephan Hartwig Pluggable server module for wireless remote controlling of devices
US20030048303A1 (en) * 2001-08-31 2003-03-13 Mesa Christopher A. Destination direction for push scanning to at least one of multiple destinations
GB2384587B (en) * 2001-10-26 2006-04-19 Hewlett Packard Co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devices
JP3758554B2 (ja) * 2001-10-31 2006-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30135381A1 (en) * 2002-01-16 2003-07-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utomated distributed printing system
US7724281B2 (en) * 2002-02-04 2010-05-25 Syniverse Icx Corporation Device facilitating efficient transfer of digital content from media capture device
CA2515243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Klaus Strebhardt Agent for inhibiting development or progress of proliferative diseases and especially cancer diseas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agent
US20030184783A1 (en) * 2002-03-28 2003-10-0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odular layer for abstracting peripheral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US7717791B2 (en) * 2002-06-05 2010-05-18 Igt Method for fault and/or disaster tolerant cashless gaming
US7225262B2 (en) * 2002-06-28 2007-05-29 Pitney Bow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external user interface using spatial information
US7051040B2 (en) * 2002-07-23 2006-05-23 Lightsurf Technologies, Inc. Imaging system providing dynamic viewport layering
US20040039459A1 (en) * 2002-08-06 2004-02-26 Daugherty Paul R. Universal device control
US7801826B2 (en) * 2002-08-08 2010-09-21 Fujitsu Limited Framework and system for purchasing of goods and services
US7606560B2 (en) * 2002-08-08 2009-10-20 Fujitsu Limited Authentication services using mobile device
US7822688B2 (en) * 2002-08-08 2010-10-26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wallet
US20040107170A1 (en) * 2002-08-08 2004-06-03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es for purchasing of goods and services
US8561069B2 (en) * 2002-12-19 2013-10-15 Fujitsu Limited Task computing
WO2004064355A2 (en) 2003-01-03 2004-07-29 Gloolab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s
JP2004240650A (ja) * 2003-02-05 2004-08-26 Brother Ind Ltd 通信システム、スイッチ操作部材、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995090B2 (en) * 2003-07-28 2011-08-09 Fuji Xerox Co., Ltd. Video enabled tele-presence control host
US7325203B2 (en) * 2003-08-11 2008-01-29 Ricoh Company, Ltd. Configur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n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US7275213B2 (en) * 2003-08-11 2007-09-25 Ricoh Company, Ltd. Configur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n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US7610587B2 (en) * 2003-11-05 2009-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best-match object at run time
US8117280B2 (en) * 2003-12-12 2012-02-14 Fujitsu Limited Task computing
US20050132366A1 (en) * 2003-12-16 2005-06-16 Weast John C. Creating virtual device for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S20050190398A1 (en) * 2004-03-01 2005-09-01 Jayasimha Nuggehalli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JP5205965B2 (ja) 2004-04-28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サーバー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US7460930B1 (en) 2004-05-14 2008-12-02 Admmicro Properties, Llc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nd control multiple sub-loads
JP2006004081A (ja) * 2004-06-16 2006-01-05 Toshiba Corp Av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065336B2 (en) * 2004-12-20 2011-11-22 Fujitsu Limited Data semanticizer
JP4577118B2 (ja) * 2005-06-24 2010-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727945B1 (ko) * 2005-06-29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구단추를 이용하여 인쇄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4815938B2 (ja) * 2005-08-16 2011-1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707510B1 (en) * 2005-08-19 2010-04-27 Apple Inc. Import directly into specified folders and user interface
US7706928B1 (en) 2005-09-07 2010-04-27 Admmicro Properties, Llc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ecurity system interface
US8266308B2 (en) 2006-02-21 2012-09-11 Comtrol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field device, device controller, an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US20070226318A1 (en) * 2006-02-21 2007-09-27 Rydberg Kris M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field device, device controller, an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US8972872B2 (en) * 2006-03-27 2015-03-03 Fujitsu Limited Building computing applications based upon metadata
JP5121261B2 (ja) * 2006-04-04 201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571063B2 (en) 2006-04-28 2009-08-04 Admmicro Properties Llc Lighting performance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optional integrated light control
JP4804277B2 (ja) * 2006-08-30 201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8123298A (ja) * 2006-11-13 2008-05-29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90157909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Pitney Bowes Inc. Configurable method for connecting one or more devices to a media process system
WO2008079853A2 (en) * 2006-12-21 2008-07-03 Pitney Bowes Inc. Configurable method for connecting one or more devices to a media process system
JP2008219214A (ja) * 2007-02-28 2008-09-18 Brother Ind Ltd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866272B2 (ja) * 2007-03-13 2012-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指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188164B2 (ja) * 2007-12-10 201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635623B2 (en) * 2008-05-09 2014-01-21 Ricoh Company, Ltd Multi-layer print workflow architecture job ticket generation utilizing user selectable real-time device capabilities
CN101303762B (zh) * 2008-06-06 2010-04-21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加载和插件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图元管理方法
JP5608734B2 (ja) * 2009-05-08 2014-10-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リモートデバイスとインターラクティブに通信するように構成されたインターラクティブデバイス
US20120054637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user interface
CN102385489B (zh) * 2010-09-06 2014-11-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分布处理方法、分布处理装置、印刷数据处理方法、印刷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8438274B2 (en) * 2010-09-30 2013-05-07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Profiling of composite physical devices for monitoring/control systems
KR101864593B1 (ko) * 2011-10-18 2018-06-11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스캔 작업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와 서버 장치,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스캔 시스템 및 그 스캔 수행 방법들
KR20130071765A (ko) * 2011-12-21 2013-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웹 정보 제공방법
US20140195944A1 (en) * 2013-01-09 2014-07-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for tasks with virtual composite service agents
US9349179B2 (en) * 2013-05-10 2016-05-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ation information determined from depth camera data
WO2015151780A1 (ja) 2014-04-02 2015-10-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および接続制御方法
US10635724B2 (en) 2015-01-30 2020-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alysis of data utilization
US20170171035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Hand Held Products, Inc. Easy wi-fi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2551516B (en) * 2016-06-20 2019-03-20 Jaguar Land Rover Ltd Activity monitor
US10990083B2 (en) * 2017-01-27 2021-04-27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ud-based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with abstract st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4208A (en) * 1989-01-23 1991-05-07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Workcell controller employing entity-server model for physical objects and logical abstractions
US5850573A (en) * 1990-08-16 1998-1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method for peripheral device in host computer connectable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devices
GB2247597B (en) 1990-08-31 1995-03-08 Canon Res Ct Europe Ltd Image processing
US5564109A (en) 1991-09-13 1996-10-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mote user interface for prioritizing and selecting from a plurality of document production peripheral devices
US5900874A (en) * 1992-05-11 1999-05-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con transformation system
US5583984A (en) 1993-06-11 1996-12-10 Apple Computer, Inc. Computer system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ncluding automated enclosures
JPH0744477A (ja) 1993-07-30 1995-02-14 Canon Inc マルチメディア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
JPH07121332A (ja) 1993-10-27 1995-05-12 Fuji Xerox Co Ltd 分散複写システム
JPH07239929A (ja) 1994-02-25 1995-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対話型操作装置
JP3768258B2 (ja) 1994-02-28 2006-04-19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で文書を配布する方法
JPH07281979A (ja) 1994-04-06 1995-10-27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3509177B2 (ja) 1994-04-12 2004-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機器操作支援装置及び機器操作支援方法
JPH07287679A (ja) 1994-04-19 1995-10-31 Canon Inc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DE69517853T2 (de) 1994-04-19 2000-11-30 Canon Kk Netzwerksystem an welchem mehrere Bildverarbeitungsgeräte angeschlossen sind
JPH08102807A (ja) 1994-09-30 1996-04-16 Canon Inc 複合装置
US5699494A (en) * 1995-02-24 1997-12-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mote replication of printer operator panel
JP3507199B2 (ja) 1995-06-20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9218780A (ja) 1995-10-30 1997-08-19 Xerox Corp 文書処理システムのジョブチケット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方法
US5796951A (en) * 1995-12-22 1998-08-1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 computer network including association devices with tasks performable on those devices
JP3543465B2 (ja) 1996-01-22 2004-07-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ユーザ端末並びに端末選択方法、ジョブ指示方法
JPH09223097A (ja) 1996-02-19 1997-08-26 Fuji Xerox Co Ltd 入出力制御装置
US5819042A (en) * 1996-02-20 1998-10-06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ided configuration of unconfigured network and internetwork devices
JPH09231061A (ja) 1996-02-20 1997-09-05 Fuji Xerox Co Ltd プログラミング支援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1084450A (ja) 1996-04-26 1998-03-31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JPH09305337A (ja) 1996-05-16 1997-11-28 Fuji Xerox Co Ltd 同報処理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246485B1 (en) * 1996-05-23 2001-06-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rin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09319555A (ja) 1996-05-28 1997-12-12 Hitachi Ltd アイコン起動におけるパラメータの指定方法
JPH1011384A (ja) 1996-06-24 1998-01-1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入出力標準化装置
US6039426A (en) * 1996-08-09 2000-03-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implified print m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437805B1 (en) * 1996-09-23 2002-08-20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object capabilities in a graphical program
JP4330665B2 (ja) 1996-10-30 2009-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H10143347A (ja) 1996-11-06 1998-05-29 Sharp Corp データ転送の表示および操作方法
JP3382118B2 (ja) 1996-12-26 2003-03-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機器、情報機器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情報機器システム
JP3774539B2 (ja) 1997-04-10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US6003065A (en) * 1997-04-24 1999-12-14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applications on host and peripheral devices
US6370592B1 (en) * 1997-11-04 2002-04-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which allows peripherals to utilize network transport services
US6295556B1 (en) * 1997-11-18 2001-09-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computers to connect to networks using network connection objects
US6032202A (en) * 1998-01-06 2000-02-29 Sony Corporation Of Japan Home audio/video network with two level device control
WO1999055070A2 (en) * 1998-04-22 1999-10-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ity in a consumer electronics system
JP4245670B2 (ja) * 1998-04-22 2009-03-2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消費者電子システムの機能の管理
JP3870551B2 (ja) 1998-05-22 2007-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周辺機器の選択システム及び選択方法
US6556875B1 (en) * 1998-06-30 2003-04-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evice control system
US6434447B1 (en) * 1998-10-02 2002-08-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trol property is mapped modally compatible GUI element
AU2041800A (en) * 1998-12-07 2000-06-26 Abb Power T & D Company Inc. Architecture layer interfacing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9640C (zh) * 2006-12-08 2008-09-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复合设备选择性待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99163A (zh) * 2014-03-07 2015-09-09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外围装置管理系统、外围装置使用系统及其共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41172D1 (de) 2009-09-10
EP0969653A3 (en) 2001-03-21
US6725300B1 (en) 2004-04-20
EP0969653B1 (en) 2005-09-21
EP0969653A2 (en) 2000-01-05
DE69927321T2 (de) 2006-07-13
US6917836B2 (en) 2005-07-12
US20050038530A1 (en) 2005-02-17
CN1246683A (zh) 2000-03-08
US20030181995A1 (en) 2003-09-25
US6556875B1 (en) 2003-04-29
EP0969654A2 (en) 2000-01-05
CN1137443C (zh) 2004-02-04
EP0969654B1 (en) 2009-07-29
CN1154935C (zh) 2004-06-23
DE69927321D1 (de) 2005-10-27
EP1560413A1 (en) 2005-08-03
EP0969654A3 (en) 2001-03-21
US7089067B2 (en) 200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935C (zh)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CN1273888C (zh) 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程序执行方法及程序生成方法
CN1269059C (zh) 访问网络中位置的方法
CN1163837C (zh) 网络访问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056346A (zh)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CN1292339C (zh) 打印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173285C (zh) 固定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328668A (zh) 用于指定网络上的位置的系统和处理
CN1677277A (zh) 服务提供方法、服务提供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84212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及为此的存储介质
CN167394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程序和记录介质及图像输出装置
CN1276575A (zh) 数据库存取系统
CN1821956A (zh) 用现有内容生成用于执行任务的活动内容向导可执行文件
CN1041839A (zh) 包含有在二个目标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快照设施的目标管理设施
CN1551016A (zh) 文件管理方法及其装置和注解信息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CN1493973A (zh) 链接信息制作设备和链接信息制作方法
CN1172239C (zh) 执行移动对象的方法
CN1629871A (zh) 工作流管理设备及方法
CN1533149A (zh) 图像处理系统
CN1828606A (zh)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门户站点系统
CN1777890A (zh) 支持使用关键字的数据注册/搜索的设备、以及报告预备支持设备和程序
CN1107264C (zh) 信息提供系统
CN1889039A (zh) 基于xml实现通用浏览器工具条的方法
CN1601543A (zh) 工作流管理设备及方法
CN1875353A (zh) 电子文档阅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