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6318C -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6318C
CN1216318C CN021297193A CN02129719A CN1216318C CN 1216318 C CN1216318 C CN 1216318C CN 021297193 A CN021297193 A CN 021297193A CN 02129719 A CN02129719 A CN 02129719A CN 1216318 C CN1216318 C CN 12163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ding member
pedestal
optical devices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9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2081A (zh
Inventor
藤森基行
柳泽佳幸
上原太介
桥爪俊明
北林雅志
渡边信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2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2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63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63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的液晶板向棱镜上的安装结构。在固定于台座(445)上、保持已保持有液晶板(441R)的保持框(443)的收纳体中,在光入射侧形成收纳保持框(443)的空间的竖立片(446D)突出地形成于左右两侧,在光射出侧,在左右两侧形成与交叉二色棱镜(45)之间形成风路用的凸部(446F),经由在对应于液晶板(441R)的板面的部分具有开口部(446B)而成的保持部件(446),将液晶板(441R)安装到交叉二色棱镜(45)上。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使根据图像信息对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光装置、和将由调光装置所调制的色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一体化的光学装置和采用该光学装置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中液晶板及棱镜的安装结构在例如特开2000-221587或特开2000-221588号公报等中已经公开。在这些公报中,通过把液晶板收容到显示板框体内并安装到棱镜上,在提高这部分的组装性能及可靠性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同时,液晶板的冷却,基本上依赖于用设在显示板框体与棱镜之间的风路进行冷却。
但是,近年来,随着投影仪的小型化高亮度化的进展,装置内的热密度比以往升高,仅仅依靠风路进行液晶板的冷却的结构,不能充分地使投影仪内部散热,特别是不能充分进行液晶板的冷却,难以充分发挥液晶板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冷却性能可进一步提高的光学装置,借此可使投影仪进一步小型化、高亮度化,并且提高其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为一种一体化设置根据图像信息按各色光对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光装置和将由上述调光装置调制的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其特征为,它配备有:保持上述调光装置、在与该调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上具有开口而成的保持框;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至少一方上的台座;以及配置在上述保持框与上述台座侧面之间的保持部件,上述台座与上述保持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调光装置经由上述保持框与上述保持部件相对上述台座侧面固定。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台座,所以,可以将在调光装置中所产生的热量按照从保持部件传递到台座的顺序进行散热。从而,在可以防止因调光装置的温度上升而造成动作不良,同时可以大大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此外,通过改善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可以增强从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强度,可以增大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
进而,在利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以使该风扇小型化。
此外,所谓“相对台座侧面固定”表示保持部件不经由隔件或销等位置调节用部件固定到台座的侧面上。从而,在台座侧面与保持部件存在用于提高散热性的蓝宝石基板及金属板等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的第1形式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率优选地在3W/(m·K)以上。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沿着上述导热路径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热。并且,保持部件和上述台座的材料在满足3W/(m·K)以上的条件的范围内可自由设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材料。从而,在设计光学装置时,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等,使材料最佳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在上述保持框的至少两处形成孔,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配备有在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以及从该矩形板状体上突出设置的、插入到上述保持框的上述孔中到突起部。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调光装置的热量可以经过突起部散掉,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配备有:在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位于该矩形板状体的角部、沿该矩形板状体的端缘延伸地突出设置的、保持上述保持框的外周的正面大致为L字形的竖立片。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调光装置的热可以经由L状竖立片散掉,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其散热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竖立片优选地突出地设置在上述矩形板状体的四角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调光装置的热量可以均匀地经由四角的竖立片散掉,从而,可以缓和由于热施加在调光装置上的外力的影响,借此,可以稳定地保持调光装置。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竖立片沿着上述矩形板状体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边设置,可以具有和上述矩形板状体的上述边大致相同的长度。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加大调光装置与保持部件的接触部分,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具有与板状的光学元件卡合的槽或固定光学元件用的支承面。
根据这种结构,所述光学元件的热量可以向保持部件上散热。借此缓和所述光学元件的温度上升,可以防止因热造成的恶化。
此外,作为光学元件,可以列举出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板,聚光透镜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上形成固定第1光学元件用的第1支承面,固定第2光学元件用的第2支承面,上述第一支承面与上述第二支承面优选地是面外方向位置相互不同地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把所述光学元件的热散发到保持部件上。借此,缓和该光学元件的温度上升,可以防止因热造成的恶化。进而,由于上述第1支承面和上述第2支承面是面外方向位置不同地构成的,所以多个光学元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被支承在保持部件上。从而,在使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由于在这些光学元件之间形成风路,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冷却这些光学元件。
此外,作为光学元件,可以列举出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板,聚光透镜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台座优选地在粘接固定上述保持部件的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凹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利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以将该凹部作为冷却风的流路。借此可以高效率地冷却光学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框,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台座优选地利用具有导热性粘接剂固定。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介于各部件之间的粘接剂辅助地进行部件之间的导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这里,粘接剂优选地含有金属材料。采用这种粘接剂,由于粘接剂中的金属材料被夹在部件之间,将这些部件进行热连接,所以进一步促进部件之间的导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台座仅仅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一方上,在另一方上述端面的附近设置将对向的上述保持部件彼此连接起来的连结部件,上述连结部件优选地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如果制成这种结构,不仅可以通过保持部件~台座的导热进行散热,而且还可以通过保持部件~连结部件进行散热。借此,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此外,这时,优选地,上述台座,上述保持部件,上述连结部件中至少其中的两个形成一个整体。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保持部件~台座,保持部件~连结部件的散热变得顺畅,可以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保持框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介于调光装置与保持部件之间的保持框的导热性高,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这时,优选地,上述保持框配备有收纳上述调光装置的凹形框体,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调光装置的支承板。
如果这样构成保持框,增加调光装置与保持框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地把调光装置发出的热量向保持框上散热,可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由于增加调光装置与保持框的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调光装置配备有一对基板和固定到上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上的透光性防尘板,优选地,上述透光性防尘板的导热率高于上述基板的导热率。
这样,如果在调光装置上设置导热率更高的透光性防尘板的话,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到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的,并且,由于也可以从调光装置的表面散热,所以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借此,可以防止因灰尘附着在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引起的图像质量的下降、以及因发热使调光装置的性能恶化导致的图像质量的下降,可以提高采用这种光学装置的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图像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台座侧面之间设置导热率高于制造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物质的透光性板,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优选地可进行导热地接合。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构成由保持部件~透光性板~台座形成的高效的导热路径。因而,即使在色合成光学元件是用导热率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高的散热性能。作为这种透光性板,可以列举出导热率比一般玻璃高的蓝宝石,水晶,石英等。
进而,这时,可以将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利用导热性粘接剂接合,也可以经由导热性片材或由导热材料构成的隔件等部件将它们接合。这样,通过中间经过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性粘接剂等把透光性板和台座接合起来,可以提高在上述导热路径上的散热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台座优选地连接到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上。
如前面所述,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中间经过保持部件被散发到台座上。因此,如果将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连接到台座上的话,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为一种一体化地设置根据图像信息按各色光按对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光装置和将由调光装置调制的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其特征为,它配备有:保持上述调光装置、在与该调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上具有开口而成的保持框;相对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束入射端面直接固定的保持部件;固定在与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至少其中一方上的台座,上述台座与上述保持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保持框相对上述保持部件直接固定。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保持部件与台座,所以可以把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按照保持部件~色合成光学元件~台座的顺序进行散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进而,在利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使该风扇小型化。
此外,所谓“相对于~直接固定”是表示上述各部件不经由隔件及销等位置调节用部件而相互固定在各部件之间。因此,在这些部件之间加装提高散热性能用的蓝宝石基板及金属板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的第2形式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率优选地在3W/(m·K)以上。
根据这种结构,经由上述导热路径,可以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迅速地进行散热。并且,保持部件及台座材料在满足3W/(m·K)以上的条件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设定,可根据需要选定材料。从而,在设计光学装置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性能使材料最佳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在上述保持框的至少两处形成孔,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配备有在对应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的位置处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以及从该矩形板状体上突出设置的插入上述保持框的上述孔内的突起部。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经由突起部散掉调光装置的热量,从而可提高散热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配备有:在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位于该矩形板状体的角部处、沿该矩形板状体的端缘延伸地突出设置的、保持上述保持框的外周、正面大致为L字形的竖立片。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使调光装置的热量通过L字形竖立片散掉,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竖立片优选地突出设置在上述矩形板状体的四角。
根据这种结构,由可以经由四角的竖立片使调光装置的热量均匀地散掉,所以可以缓和因热施加在调光装置上的外力的影响,从而可稳定地保持调光装置。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竖立片沿上述矩形板状体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边设置,可以具有和上述矩形板状体的上述边大致相同的长度。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进一步加大调光装置与保持部件的接触部分,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部件优选地具有固定光学元件用的支承面。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把该光学元件的热量散发到保持部件上。从而,缓和该光学元件的温度上升,可防止因热造成的恶化。
此外,作为光学元件,可以列举出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板,聚光透镜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等光学装置中,在上述保持部件上形成用于固定第1光学元件的第1支承面以及用于固定第2光学元件的第2支承面,上述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优选地以面外方向位置相互不同地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把该光学元件的热量散发到保持部件上。从而,可以缓和该光学元件的温度上升,防止因热造成的恶化。进而,由于上述第1支承面与上述第2支承面以面外方向位置相互不同地构成,所以,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把多个光学元件支承在保持部件上。从而,在使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由于在这些光学元件之间形成风路,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冷却这些光学元件。
此外,作为光学元件,可以列举出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板,聚光透镜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上述台座,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保持框优选地利用导热性粘接剂固接。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介于个部件之间的粘接剂辅助部件间的导热,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粘接剂优选地含有金属材料。如果利用这种粘接剂,由于粘接剂中的金属材料被夹持在部件之间,将这些部件进行热连接,可进一步促进部件之间的导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保持框优选地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可以提高介于调光装置与保持部件之间的保持框的导热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这时,优选地,上述保持框配备有收纳上述调光装置的凹形框体,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调光装置的支承板。
通过这样构成保持框,增加调光装置与保持框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地把调光装置中产生的热量向保持框上散热,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调光装置配备有一对基板以及固定在上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上的透光性防尘板,上述透光性防尘板的导热率大于上述基板的导热率。
这样,如果在调光装置上设置导热率更高的透光性防尘板的话,可以防止灰尘等向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附着,并且可以从调光装置的表面上进行散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因此,可以防止因灰尘等附着在调光装置基板本身上造成等图像质量的降低以及因发热使调光装置的性能恶化而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降低,可以提高采用这种光学装置的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图像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入射端面上设置导热率比形成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物质高的透光性板,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可导热地接合。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构成由保持部件~透光性板~台座形成的高效的导热路径。从而,即使在色合成光学元件是用导热率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高的散热性能。作为这种透光性板可以举出导热率比一般玻璃高的蓝宝石,水晶,石英等。
进而,这时,可以将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用导热性粘接剂接合,也可以经由导热性板和由导热材料构成的隔件等部件接合。这样,通过将透光性板与台座中间经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性粘接剂接合,可以提高上述导热路径的散热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将上述台座连接到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上。
如前面所述,调光装置所产生的热量经由保持部件散发到台座上。因此,如果将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连接到台座上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为一种一体化设置根据图像信息按各色光对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光装置和将由上述调光装置调制的各色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光学装置配备有:保持上述调光装置,在与该调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而成的保持框;具有以覆盖上述保持框侧缘的方式形成的竖立片、以及支承上述保持框的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一侧的面的支承板、相对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束入射端面直接固定的保持部件;配备在上述保持框与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竖立片之间的隔件;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至少一方上的台座;上述台座与上述保持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保持框经由上述隔件固定在上述保持部件上。
这样,由于由具有良好导热率的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保持部件和台座,所以,可以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按照保持部件~台座的顺序散发掉,使之散热,可大幅度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进而,在将风扇用于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将该风扇小型化。
此外,所谓“相对~直接固定”是表示各部件不经由隔件等位置调节用部件而相互固定在各部件之间。从而,在所述部件之间加装提高散热性能用的蓝宝石基板及金属板时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第3形式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率在3W/(m·K)以上。
根据这种结构,在调光装置处产生的热量经由上述导热路径迅速地散热。此外,保持部件和上述台座的材料在满足3W/(m·K)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设定,可以采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从而,在设计光学装置时,可根据所要求的性能等使材料最佳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保持部件在与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接合面上具有凸部,借助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该凸部,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之间形成部分的间隙。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该间隙形成冷却光学调制装置及配置在其周边部的偏光板等光学元件用的风路,所以,可以防止调光装置及配置在其周边部的光学元件因受热而恶化,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上述台座,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与上述保持部件,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保持框分别用导热性粘接剂固接。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介于各部件之间的粘接剂辅助进行制品之间的导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此外,在用导热性粘接剂固接保持部件与保持框时,优选地,上述保持框的外周与上述竖立片之间的间隙用导热性粘接剂填充。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可以加大保持框与保持部件的接合面积,所以可以迅速地将调光装置发生的热量散发到保持部件上,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导热性粘接剂优选地含有金属材料。采用这种粘接剂,粘接剂中的金属材料被夹在部件之间,将这些部件热连接,所以进一步促进部件之间的导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保持框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介于调光装置与保持部件之间的保持框的导热性能,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这时,优选地,上述保持框配备有收纳上述调光装置的凹形框体,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调光装置的支承板。
采用这种结构,调光装置与保持框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保持框上,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调光装置配备有一对基板,以及固接到上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上的透光性防尘板,上述透光性防尘板的导热率高于上述基板的导热率。
这样,通过在调光装置上设置导热率更高的透光性防尘板,可以防止灰尘向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的附着,并且,由于还可以从调光装置的表面上进行散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借此可以防止因灰尘附着到调光基板本身上造成的图像质量的下降和因为热使调光装置的性能恶化造成的图像质量的降低,可以提高采用这种光学装置的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图像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入射端面上设置导热率比形成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物质更高的透光性板,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可进行导热地接合。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构成由保持部件~透光性板~台座组成的高效率的导热路径。从而,即使色合成光学元件是用导热率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高的散热性能。作为这种透光性板,可以列举出导热率比一般玻璃高的蓝宝石,水晶,石英等。
进而,这时,既可以利用导热性粘接剂将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接合,也可以中间经过导热材料构成的隔件等将它们接合。这样,通过中间经过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性粘接剂将透光性板和台座接合,可以提高上述导热路径中的散热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台座连接到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上。
如上述所述,调光装置产生的热中间经过保持部件向台座上散发。因此,如果将进行强制冷却的装置连接到台座上的话,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为一体化设置根据图像信息按各色光对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光装置和将由上述调光装置调制的各色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光学装置配备有:保持上述调光装置,在与该调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而成的保持框;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至少一方上的台座;具有以覆盖上述保持框侧缘的方式形成的竖立片以及支承上述保持框的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一侧的面的支承板,相对上述台座直接固定的保持部件;其中,上述台座与上述保持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保持框经由上述隔件固定在上述保持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上述保持部件及上述台座,所以通过把调光装置产生的热按保持部件~台座的顺序放出进行散热。从而,可以防止因调光装置的温度上升造成的动作不良,并可大幅度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此外,通过改善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可以增强从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强度,使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增加。
进而,在利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以将该风扇小型化。
此外,所谓“相对台座侧面固定”表示保持部件不经过隔件及销等位置调节用部件而固定到台座侧面上。从而,在台座侧面与保持部件加装有为提高散热性能用的蓝宝石基板及金属基板等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第1形式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上述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率优选地在3W/(m·K)以上。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经过上述导热路径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热。此外,保持部件及上述台座的材料在满足3W/(m·K)以上的条件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设定,可根据要求选用材料。从而,在设计光学装置时,可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使材料最佳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台座在粘接固定上述保持部件的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凹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把风扇用于光学装置的冷却时,可以把该凹部作为冷却风的流路。从而,可高效率地冷却光学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保持框,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台座通过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介于各部件之间的粘接剂辅助进行部件间的导热,所以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上述竖立片与上述保持框之间的间隙内填充上述导热性粘接剂。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加大保持框与保持部件的接合面积,可以迅速地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向保持部件上散热,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这里,所述粘接剂优选地含有金属材料。如果采用这种粘接剂,粘接剂中的金属材料被夹在部件之间,将这些部件进行热连接,所以促进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台座仅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一方上,在另一方的上述端面的附近设置把对向的上述保持部件彼此连接起来的连结部件,上述连结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借助保持部件~台座的热传递进行散热,而且也能够通过保持部件~连结部件散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光调节装置的冷却性能。
此外,这时,优选地,上述台座、上述保持部件,上述连结部件中,至少其中的两个成一整体地成形。根据这种结构,保持部件~台座,保持部件~连结部件的散热变得更加顺畅,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
这时,优选地,上述保持框配备有收纳上述调光装置的凹形框体,推压固定被收纳的调光装置的支承板。
通过这样构成保持框,增加调光装置与保持框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将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向保持框上散热,可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调光装置配备有一对基板,以及固定到上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上的透光性防尘板,上述透光性防尘板的导热率高于上述基板的导热率。
这样,如果在调光装置上设置导热率更高的透光性防尘板,可以防止灰尘附着在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并且可以从调光装置的表面上进行散热,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从而,可以防止因灰尘附着在调光装置的基板本身上造成的图像质量的降低以及因发热引起的调光装置的性能恶化造成的图像质量的降低,可以提高采用这种光学装置的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图像的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入射端面上设置导热率比形成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物质的导热率高的透光性板,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可导热地接合。
根据这种结构,可构成由保持部件~透光性板~台座形成的高效率的导热路径。因而,即使在色合成光学元件是用导热率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高的散热性能。作为这种透光性板,可以列举出导热率比一般玻璃高的蓝宝石,水晶,石英等。
进而,这时,可以将上述透光性板与上述台座用导热性粘接剂接合,或者中间经过由导热性的片材或由导热材料构成的隔件等部件接合。这样,通过中间经过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性粘接剂等将透光性板与台座接合,可以提高上述导热路径上的散热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中,优选地,上述台座连接到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上。
如前面所述,调光装置产生的热量中间经由保持部件向台座散发。因此,如果将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连接到台座上,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4形式的光学装置,可用于配备有投影由该光学装置形成的图像的投影透镜的投影仪中。如果把本发明的装置用于这种投影仪,由于可以改善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所以可以防止因调光装置的温度的上升造成的动作不良,从而可以保持高的图像质量。此外,由于可以增强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从而可以增加投影到屏幕等投影面上的图像亮度。进而,由于在用风扇进行光学装置等冷却时,可以将风扇小型化,从而可以将投影仪小型化。
进而,在这种投影仪配备有收纳构成光学系统的多个光学元件的光学制品用壳体时,优选地,利用导热性部件构成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将上述台座固定到该光学制品用壳体上。进而,在把上述光学装置和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收纳在外装箱内的情况下,优选地,上述外装箱由导热性材料部件构成,将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在可进行导热的状态接合到上述外装箱上。采用这种结构,中间经由保持部件传递到台座上的热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从光学制品用壳体到外装箱的顺序通过导热的方式散热,可大幅度地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从而,大幅度改善装置内部地调光装置的冷却性能,达到投影仪的小型化高亮度以及高可靠性。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板安装结构,除利用风扇对液晶板进行冷却之外,可以将液晶板的热量有效地在保持框、保持部件上进行导热,使之散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液晶板的冷却性能。
此外,利用上述光学装置的本发明的投影仪,通过提高其冷却性能、在可以达到装置的高亮度,高可靠性及长寿命的同时,可以将风扇电源省略或小型化,可以使装置小型化及低噪音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整体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地说,为从图1的状态卸下投影仪的上箱体的的附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地说,为从图3的状态卸下密封板、驱动板和上部壳体,从后方一侧观察到的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地说,是从图4的状态卸下光学单元的附图。
图6为从下方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7为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光学系统的俯视图。
图8为从上方一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的安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V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单元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5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表示第5实施方式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0为图19的组装分解图。
图21为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楔状隔件的配置及作用的说明图。
图22为表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3为图22的组装分解图。
图24为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5为图24组装分解图。
图26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7为图26的组装分解图。
图28为表示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9为图28的组装分解图。
图30为表示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31为图30的组装分解图。
图32为表示贴附在棱镜上的蓝宝石板和台座的说明图。
图33为表示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34为图33的组装分解图。
图35为使第12实施方式的台座和保持部件一体化的立体图。
图36为表示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37为图36的组装分解图。
图38为使第13实施方式的台座和保持部件一体化的立体图。
图39为表示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40为图39的组装分解图。
图41为使第14实施方式的台座和保持部件一体化的立体图。
图42为表示第1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的立体图。
图43为图42的组装分解图。
图44为表示第1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45为图44的组装分解图。
图46为表示第1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47为表示贴附在玻璃制棱镜上的蓝宝石板和台座的说明图。
图48为表示保持部件的销形状的变形例的放大图。
图49为表示台座形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1.投影仪的主要结构)
图1是从上方观察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所看到的总体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投影仪1所看到的总体立体图,图3至图5是表示投影仪1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地说,图3是从图1的状态将投影仪1的上箱体21卸下时的图示,图4是从图3的状态将板蔽板80,驱板90,以及上部壳体472卸下从后侧观察时所看到的图示,图5是从图4状态将光学单元4卸下的图示。对于构成投影仪的部件4,21,80,90,472,下面再详细描述。
在图1~图5中,投影仪1配备有外装箱2,收纳在外装箱2中的电源单元3,配置同一个外装箱2内的平面为U字形的光学单元4,整体呈大致的长方体的形状。
外装箱2分别由导热性部件制成的上箱体21,下箱体23构成。这些箱体21,23相互用螺钉固定。
这里,作为构成外装箱2的导热性部件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重量轻且导热性能良好的Al,Mg,Ti以及它们的合金,碳素钢,黄铜,不锈钢等合金,或者混入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填充的树脂(聚碳酸酯,对聚苯硫,液晶树脂等)。
此外,外装箱不必全部用相同的材料构成,可以一部分用树脂制造,其它部分用金属制造。例如,上箱体21用树脂制造,下箱体用金属制造。
上箱体21由顶面部211以及设于该顶面部周围的侧面部212,背面部213以及正面部214形成。
在顶面部211的前方侧以嵌入的方式可自由拆装地安装有灯盖24。此外,在顶面部211上,在灯盖24的侧方设置投影透镜46的上面部分露出的缺口部211A,中间经由杆用手动的方式进行投影透镜46的变焦操作,聚焦操作。在该缺口部211A的后方侧设置有操作面板25。
正面部214备有与上述上箱体21的缺口部211A连续的圆形开口212A,投影透镜46相对于圆形开口212A配置。在该正面部214上,形成于下箱体23侧的排气口212B位于圆形开口212A的相反侧。该排气口212B位于内部的电源单元3的前方侧。设置兼具遮光功能的排气用百叶窗,将冷却空气从图像投影区域向外的方向,即向图1中的左侧排气(排气用百叶窗26实际上安装在下箱体23上)。
下箱体23由底面部231,设在其周围的侧面部232以及背面部233形成。
在底面部231的前方侧设置调整投影仪1整体的倾斜度、进行投影图像对位的位置调节机构27。此外,在底面部231后方侧的一个拐角部上设置调整投影仪1向另外的方向的倾斜度的另外的位置调节机构28,在另一个角部上设置后脚231A。但后脚231A不能进行位置调整。进而,在底面部231上设置冷却空气吸气口231B。
在一个侧面部232上设置可自由旋转地安装コ字形手柄29用的安装部232A。
在这种外装箱2的一个侧面处,在上箱体21及下箱体23的各侧面部212,232上设置在把手柄置于上侧将投影仪1立起来时构成支脚的侧脚2A(图2)。
此外,在外装箱2的背面侧设置跨越上箱体21的背面部213与下箱体23的背面部233开口的接口部2B,在该接口部2B内设置接口盖215,进而,在接口盖215的内部侧配置安装有各种连接器的图中省略的接口基板。此外,在接口部2B的左右两侧跨越各背面部213,233地设置扬声器孔2C及吸气口2D。其中,吸气口2D位于内部电源单元3的后方侧。
电源单元3如图4所示,由电源31、配置在电源31侧方的灯驱动回路(稳流器)构成。
电源31将通过电源电缆供应的电力供应给灯驱动回路32及驱板90(图3)等,并配备有上述电源电缆插入用的输入连接器33(图2)。
灯驱动回路32是将电力向光学单元4的光源灯411提供的装置。
光学单元4如图4,图6,图7所示,是一种对从光源灯411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学像的单元,它配备有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分色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电光学装置44,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图7),以及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46。
这些电源单元3及光学单元4由铝制的密封板80(图3,图5)覆盖包括上下的周围,借此,防止从电源3等向外部泄漏电磁干扰。
(2.光学系统的详细结构)
在图4、图7中、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是用于均匀照明构成电光学装置44的三个液晶板441(对红、绿、蓝每种色光分别表示为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用的光学系统,它配备有光源装置413,第一透镜阵列418,包括UV滤光板的第二透镜阵列414,偏光变换元件415,第一聚光透镜416,反射镜424,以及第二聚光透镜419。
其中,光源装置413具有作为射出辐射状光线的辐射光源的光源灯411以及反射从该光源灯411发射出来的辐射光的反射器412。作为光源灯411,大多采用卤素灯及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水银灯。作为反射镜412,采用抛物面镜。除抛物面镜之外,也可以同时采用平行透镜(凹面透镜)和椭圆面镜。
第一透镜阵列418是将从光轴方向观察时具有基本上为矩形轮廓的小透镜排列成矩阵形构成的。各个小透镜把从光源灯411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被设置成与液晶板441的图像成形区域的形状为大致的相似形。例如,如果液晶板441的图像成形区域的纵横比(横向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为4∶3的话,各小透镜的纵横比也是4∶3。
第二透镜阵列414与第一透镜阵列418具有大致同样的结构,即,具有将小透镜排列成矩阵形的结构。该第二透镜阵列414具有和第一聚光透镜416及第二聚光透镜419一起将第一透镜阵列418的各个小透镜的像成像在液晶板441上的作用。
偏光变换元件415配置在第二透镜阵列414与第一聚光透镜416之间,并且与第二透镜阵列一体地成为一个单元。这种偏光变换元件415将从第二透镜阵列来的光变换成一种单一的偏振光,借此,提高电光学装置44中的光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由偏光变换元件415变换成一种单一偏振光的各部分的光利用第一聚光透镜416及第二聚光透镜419最后基本上重叠在电光学装置44的液晶板441R,441G,441B上。在利用调制偏振光型的液晶板的投影仪中,由于只能使用单一种类的偏振光,所以对从发出无规则的偏振光的光源灯411发出的光能够被利用的部分还不到一半。
因此,通过使用偏光变换元件415,将从光源灯411灯射出的光基本上变换成单一种类的偏振光,可以提高电光学装置44的光利用效率。此外,关于这种偏光变换元件415,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进行过介绍。
分色光学系统42备有两个分色镜421,422,反射镜423,具有利用分色镜421,422将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多个部分的光束分离成红、绿、蓝三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3配备有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以及反射镜432,434,它具有把分色光学系统42分离的色光,蓝色光一直引导到液晶板441B的功能。
这时,在分色光学系统42的分色镜421处,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光束中的蓝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透射过去,而将红色光成分反射。由分色镜421反射的红色光由反射镜423反射,透过场透镜417由偏光板442将偏振方向统一之后,到达红色用液晶板441R。该场透镜417将从第二透镜阵列414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变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轴)平行的光束,设置在其它液晶板441G,441B的光入射一侧上的场透镜417也一样。
在透过分色镜421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中,绿色光由分色镜422反射,穿过场透镜417用偏光板442将偏光方向统一之后,到达绿色用液晶板441G。另一方面,蓝色光透过分色镜422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进一步通过场透镜417用偏光板442统一偏光方向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板441B。此外,之所以对蓝色光使用中继光学系统43,是由于蓝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它色光的光路长度长,所以使用中继光学系统防止因光的扩散等造成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即,使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上的部分光束原封不动地传递到场透镜417上。
电光装置44备有作为三个调光装置的液晶板441R,441G,441B。液晶板441R,441G,441B例如是使用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由分色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色光利用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位于它们的光束入射侧及射出侧的偏光板442,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图像。
作为色合成光学元件的交叉二色棱镜45,将按从三个液晶板441R,441G,441B射出的色光调制的图像合成,形成彩色图像。此外,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上,沿四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大致呈X状地形成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利用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合成三个色光。然后,用交叉二色棱镜45合成的彩色图像从投影透镜46射出,放大地投影到屏幕上。
上面所说明的各个光学系统41~45如图4,图6所示,被收纳在作为光学制品用的壳体的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
这里,上部壳体472及下部壳体471优选地由导热性部件构成。作为这种导热性部件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重量轻、导热性能良好的Al,Mg,Ti或其合金,碳素钢,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或者混有碳纤维,加有碳填充物的树脂(聚碳酸酯,对聚苯硫,液晶树脂等)。
该光学制品用壳体47由下部壳体471和上部壳体472构成,其中,下部壳体471设有将上述各光学制品414~419,421~423,431~434,配置在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上的偏光板442从上方滑动式地嵌入的槽部,上部壳体472为盖状,用于将下部壳体471的上部开口侧闭塞。
此外,在光学制品用壳体47的光射出侧上形成头部49。投影透镜46固定在头部49的前方侧,安装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固定在其后方侧。
(3.冷却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如图2,图4~图6所示,配备有主要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系统A,主要冷却光源灯411的灯冷却系统B,主要冷却电源31的电源冷却系统C。
首先,用图2,图4,图5说明板冷却系统A。在板冷却系统A中,采用配置在投影透镜46两侧的一对多叶板环形风扇(siroccofan:西洛克风扇)51,52。利用多叶板环形风扇51,52从下面的吸气口231B吸入的冷却空气从下方向上方将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位于其光束入射侧及射出侧的偏光板442(图7)冷却之后,一面冷却驱板90(图3)的下面一面接近前方角部的轴流排风扇53一侧,从前面侧的排气口212B(图3)被排出。
其次,用图4至图6说明灯冷却系统B。在灯冷却系统B中,采用设在光学单元4的下面的多叶板环形风扇54。利用多叶板环形风扇54引入到投影仪1内的冷却空气从设在上部壳体472上的图中未示出的开口部进入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在通过第二透镜阵列414(图7)和偏光变换元件415(图7)之间将它们冷却后,从下部壳体471的排气侧开口471A出来,被吸引到多叶板环形风扇54处将其排出。被排出的冷却空气从下部壳体471的吸气侧开口471B再次进入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进入光源装置413(图7)内,冷却光源灯411(图7),然后,从光学制品用壳体47出来,利用上述轴流排风扇53从排气口212B(图3)被排出。
进而,用图4说明电源冷却系统C。在电源冷却系统C中,采用设于电源31的后方的轴流吸气风扇55。利用轴流吸气风扇55从背面侧的吸气口2D吸引的冷却空气将电源31和灯驱动回路32冷却之后,和其它冷却系统A、B一样,利用轴流排风扇53从排气口212B(图3)排出。
(4.光学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8至图14详细说明光学装置的结构。
首先,如图8所示,光学装置配备有:交叉二色棱镜45,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两面(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上的台座445,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以及加装在保持框443与台座445侧面之间的保持部件446。
此外,在图8中,为了简单起见,仅表示出各一个液晶板441,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这些要素441,443,446实际上也配置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另外两个光束入射端面上。
此外,图9,图15,图16中也一样。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台座445,保持部件446及保持框443由镁合金构成。但这些部件的材料并不限于镁合金。例如,也可以采用重量轻,导热性能良好的Al,Mg,Ti及它们的合金,碳素钢,黄铜,不锈钢等金属,或者混有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填充材料的树脂(聚碳酸酯,对聚苯硫,液晶树脂等)。此外,作为这些材料,优选地采用导热率为3W/(m·K)以上的金属(含合金)或树脂。由于作为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一般材料的光学玻璃的导热率约为0.7W/(m·K),所以,如果具有其4倍左右的导热率的话,可以预期其散热性能将充分得到提高。在表1中,(a)表示导热率为3W/(m·K)以上的材料的例子,在表1的(b)中,作为比较例表示导热率低于3W/(m·K)的材料的例子。
表1
导热率(W/(m·k))
(a) Mg合金(AZ91D) 72
Al合金(ADC12) 100
碳素钢 42
黄铜 106
奥氏体系不锈钢 16
CoolPoly(RS007) 3.5
CoolPoly(RS012) 10
CoolPoly(RS008) 3.5
CoolPoly(D2) 15
(b) ABS树脂 0.2
聚碳酸酯 0.2
石英玻璃 1.38
在表1的(a)中,所谓CoolPoly是CoolPolymer公司的导热性树脂的商品名(注册商标),括弧内是产品编号。
此外,表1中(a)所列举的材料是作为台座445,保持部件446及保持框443的材料可以采用的导热性金属及导热性树脂的例子。在表1的(a)中,黄铜是导热率最高的材料,但作为构成各部件的材料的导热率,当然也可以更高。
台座445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两面上,外周形状稍大于交叉二色棱镜45,侧面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侧面突出。
此外,如图9所示,在台座445的侧面上,遍及对向的上下边缘形成凹部445A,用于把螺丝刀等工具插入到粘接固定的保持部件446与台座445之间。
进而,在固定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表面上的台座445上,形成用于将光学装置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的安装部445B。
如图13所示,液晶板441R是在驱动基板(例如由多个线状电极,构成象素的电极,以及在它们之间电连接的TFT元件形成的基板)441A和与之对向的基板(例如公用电极形成的基板)441E之间封入液晶形成的,在这些玻璃基板之间延伸有控制用电缆441C。在驱动基板441A及对向基板441E上,通常固定有使液晶板441的板面位置偏离投影透镜46的反焦点、从光学的角度使附着在液晶板表面上的灰尘不明显的透光性防尘板441D。作为透光性防尘板,可以采用蓝宝石,水晶,或者石英等导热性好的材料。蓝宝石,水晶,石英的导热率分别为42W/(m·K),9W/(m·K),1.38W/(m·K)。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透光性防尘板441D,但这种防尘板不是必须的。此外,也可以只在驱动基板441A、对向基板441E其中的一个基板上设置透光性防尘板441D。进而,也可以在透光性防尘板441D与基板441A,441E之间设置间隙。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也一样。此外,除图13以外,其它附图中省略了透光性防尘板441D。
如图13所示,保持框443由具有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收纳部444A1的凹形框体444A,以及与凹形框体444A卡合、推压固定被收纳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支承板444B构成。此外,保持框443把持固定在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对向基板441E上的透光性防尘板441D的外周。并且,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在保持框443的收纳部444A1中。在对应于被收纳的各个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板面的位置处设置开口部443C,此外,在其四个角上形成孔443D。并且,凹形框体444A与支承板444B的固定如图9所示,通过使设于支承板444B的左右两侧的钩444D与设置在凹形框体444A的对应部位处的钩卡合部444C的卡合来进行。
这里,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在保持框443的开口部443C处露出,这部分成为图像形成区域。即,各色光R,G,B被导入到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这一部分上,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图像。
进而,在该支承板443B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上设置遮光膜(图中省略),防止由交叉二色棱镜45反射的光再向交叉二色棱镜45一侧反射,防止漫射光造成的对比度降低。
保持部件446保持固定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如图9所示,配备有矩形板状体446A以及从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角突出设置的销447A。这里,销447A的位置并不一定在矩形板状体446A的拐角处。此外,销447A的数目并不一定限于四个,只要在两个以上即可。
该保持部件446介于台座445与保持框443之间。该保持部件446上与销447A相反一侧的端面粘接固定到台座445的侧面上。此外,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中间经由该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与保持框443的孔443D相互粘接固定。
在该矩形板状体446A上,在大致中央处形成矩形开口部446B,在其上下边缘的整个范围内形成凹部446N。在各个液晶板441R,441G,441B安装好时,该开口部446B与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此外,在矩形板状体446A的光束射出侧的端面上,与保持框443一样设置遮光膜(图中省略)。
此外,以包围该开口部446B的方式形成卡合槽446C,为了与该卡合槽446C卡合,通过双面胶带或粘接固定将偏光膜用透明粘接剂粘贴在蓝宝石基板上的偏光板442。
销447A的从矩形板状体446A上立起的部分的直径大于形成在保持框443上的孔443D,在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安装时,确保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和保持部件446之间的间隙。
在没有这种结构时,即,在销447A的直径从基端到前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在把保持框443安装到保持部件446时上时,不能确保间隙,固定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粘接剂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保持框443的端面上扩展,附着在液晶板441的显示面上。
(5.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下面参照图9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a)首先,将台座445用粘接剂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面上(台座固定工序)。
(b)进而以卡合到保持部件446的卡合槽446C的方式用双面胶带或通过粘接固定偏光板442(偏光板固定工序)。
(c)把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保持框443的凹形框体444A的收纳部444A1内。然后,从凹形框体444A的液晶板插入侧安装保持框443的支承板444B,推压固定并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此外,支承板444B向凹形框体444A上的安装可以通过将支承板444B的钩444D卡合在凹形框体444A的钩卡合部444C上来进行(调光装置的保持工序)。
(d)将涂敷过粘接剂的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插入到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的孔443D内(保持框安装工序)。
(e)中间经由粘接剂将保持部件446上与销447A相反一侧的端面贴紧到台座445的侧面(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面侧)上。这时,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保持部件446贴紧到台座侧面上。
(f)在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调整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在进行过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后,使粘接剂固化,固定(粘接剂固化工序)。
按照上述工序的顺序制造光学装置。
在以上的制造工序中,粘接剂采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热固化粘接剂或光固化粘接剂。这样,作为具有良好的导热率的粘接剂,有含有银钯等金属的丙烯基系或环氧系粘接剂。
(6.液晶板的位置调整方法)
在上述(f)的位置调整工序中,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对于与投影透镜46(图7等)正对着的液晶板441G,以台座445侧面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作为滑动面进行基准线调整,通过经由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部、即销447A使保持框443滑动,进行焦距调整。这里,所谓基准线调整指的是,在以投影透镜46的光轴为Z方向,与该方向正交的两个轴作为X轴,Y轴时,X轴方向,Y轴方向,XY平面内的旋转方向(θ方向)的调整。所谓焦距调整指的是,Z轴方向,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Xθ方向),以Y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Yθ)的调整。基准线调整是通过将台座445和保持部件446中一方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将另一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θ方向运动来进行的。此外,焦距调整可以通过在使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中的一个的位置固定,将其中的另一个沿Z轴方向,Xθ方向,Yθ方向运动来进行。
把液晶板441G调整到规定位置之后,利用热空气,紫外线等使粘接剂固化。
其次,以位置调整及固定完毕的液晶板441G为基准,和前面一样,进行液晶板441R,441B的位置调整和固定。
此外,光学装置的制造及液晶板的位置调整并不一定必须按以上顺序进行。例如,在作为粘接剂使用软钎料的场合,在上述制造工序(d),(e)中,不必经过粘接剂安装各部件,在(f)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可以用软钎料固定台座44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对于其它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也一样。
(7.光学装置的安装方法)
利用上述方法制成一整体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交叉二色棱镜45构成的光学装置如图10,图11,图14所示,经由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顶面(相对于光束入射面正交的面)的台座445的安装部445B,固定到下部壳体471的安装部473上。
该安装部445B如图9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备有向四个方向延伸出去的四个臂部445C。此外,如图11及图14所示,在设于各臂部445C上的圆形孔445D中,基本上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圆形孔445D嵌合到设于对应的安装部473上的定位用突出部474上,旋合在对应的安装部473上的螺钉475穿过剩下的二个圆形孔445D。此外,如图9所示,在安装部445B中央的四边形部分上设置适当的把持部445E,以便操作者在拆装时易于把持。
另一方面,下部壳体471的安装部473如图10,图14所示,设置在基本上遍及下部壳体471的上下方向连续的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四个凸缘部476上。从而,在台座445的安装部445B安装到下部壳体471的安装部473上的状态下,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交叉二色棱镜45以悬挂的状态配置在安装部445B的下面侧,以稍稍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浮起的状态收纳于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
在这种下部壳体471中,在投影透镜46侧的两个凸缘部476上,成一整体地设置投影透镜46固定用的头部49。该凸缘部476具有即使当重量大的投影透镜46固定到头部49上时,头部49也不会倾斜的增强功能。
在离开投影透镜46侧的两个凸缘部476上设置沿上下方向的多个保持片477(图4,图10中表示一部分保持片477),用于场透镜417,分色镜421,422,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嵌入的槽形成于相互靠近的一对保持片477之间。即,通过使这些保持片477也和凸缘部476形成一个整体,用凸缘部476将其加强。
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472上,如图11所示,在与液晶板441R,441G,441B(图8)及交叉二色棱镜45(图8)对应的部分上设置缺口472A,下部壳体471的安装部473也从该缺口472A中露出。即,如图8等所示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交叉二色棱镜45通过预先固定在配备有安装部445B的台座445上,即使在上部壳体472安装到下部壳体471上的状态下,也可以连同台座445的安装部445B相对于安装部473进行拆装。
特别是,设置在和头部49成一整体的凸缘部476上的安装部473位于图12所示的投影透镜46的中心轴X-X的上方。因此,如图14所示,相对于从头部49向交叉二色棱镜45突出的投影透镜46的端部46A的外周,在平面视图中,安装部445B的两个臂部445C重叠,但实质上它们相互之间并不产生干扰。
(8.光学装置的冷却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利用上述安装方法固定到光学制品用壳体47上的光学装置的冷却结构。
如图6,图10~图13所示,在下部壳体471的底面上,对应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三个部位处设置吸气侧开口471C,利用从这些吸气开口471C流入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的液冷却系统A(图2,图5)的冷却空气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配置在光入射侧、射出侧上的偏光板442。这时,由于形成于台座445的端面的一部分上的凹部445A构成冷却风的通路,所以,可以高效率地冷却传递到保持部件446及台座445上的热。
这时,在下部壳体471的下表面上,设置平面大致为三角形的板状的整流板478,设于整流板478上的一对竖立片478C(共计六个)从吸气侧开口471C向上方一侧突出。此外,在图1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竖立片478A。借助这些竖立片478A,将冷却液晶板441R,411G,441B及偏光板442用的冷却空气流从下方向上方调整。
进而,在图11至图13中,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上竖立起来的直立部471D位于吸气侧开口部471C的周缘中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一侧,并且在平行于其光束入射面的一个周缘上,同时,其上端部与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下表面上的台座445的下端面接近,从下方向上方流动的冷却空气难以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与交叉二色棱镜45之间的间隙泄漏,流入液晶板441R,441G,441B与交叉二色棱镜45之间的间隙内。
(9.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由于台座44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由导热率高的镁合金制成,所以,从光源灯411照射的光等引起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所产生的热量按照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台座445的顺序依次传递,可以迅速地散热。因而,通过可将从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高效率地散出热量,可以防止因液晶的温度上升造成的动作不良及偏光板442的恶化。此外,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性能。进而,与此相应地,由于可以增加光源灯411的光量,所以可以增加投影到板幕上的图像亮度。进而,可以使用于光学装置冷却的多叶板环形风扇51,52小型化。
(2)由于台座44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用相同的材料构成,因热造成的各部件尺寸变化(膨胀、收缩量)相同,从而可极大地提高功能的可靠性。
(3)由于设置在保持部件446上的销447A和设于保持框443上的孔443D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所以,可以有效地散出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处所产生的热量。这种结构会提高散热性能。
(4)在保持部件446上形成卡合槽446C,以卡合到该卡合槽446C上的形式,固定用透明粘接剂把偏光膜粘贴到蓝宝石基板上的偏光板。从而,在偏光膜上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率高的蓝宝石基板上,进而,被传递到蓝宝石基板上到热量可以传递到保持部件446上。从而,缓和偏光板442的温度上升和平面内的温度分布差,可防止因热造成的恶化。此外,也可以把相位差板、光学补偿板,偏光板442以外的主要光学部件卡合到该卡合槽446C上。
(5)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和台座445由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该粘接剂辅助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台座445的导热。这种结构可提高散热性能。
(6)由于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向上立起的直立部471D位于设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上的吸气侧开口471C的一个周缘上,并且其上部靠近固定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下表面上的台座445的下端面,所以,液晶板冷却系统A的冷却空气可靠地流入液晶板441R,441G,441B与交叉二色棱镜45之间。从而,可高效率地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其周边部。
(7)此外,由于整流板478的竖立片478A从吸气侧开口471C向上方突出,所以可以把冷却空气从下方导向上方的液晶板441R,441G,441B及交叉二色棱镜442一侧,抑制冷却空气泄漏到光学制品用壳体47内,更加有效地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周边部分。
(8)进而,由于在台座445的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凹部445A,从而在保持部件446与台座445的侧面之间形成间隙。此外,由于在保持部件446的矩形板状体446A上也形成凹部446N,所以在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利用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竖起的直立部471D与整流板478的竖立片478A从下方向上方导向的冷却空气可以流入这些间隙,可以更有效地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
(9)由于保持框443由凹形框体444A与支承板444B构成,所以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与保持框443的接触面积大,借助这种结构,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处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散发到保持框443上,可以获得高的散热性能。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同一个标号,并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加以省略或简化。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保持部件446配备有矩形板状体446A,以及从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个拐角突出设置的销447A。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保持部件446备有正面大致为L字形的竖立片447B。除此之外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各结构部件的材料,可以采用和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材料。
具体地说,该竖立片447B位于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个拐角处,以沿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端缘延伸的方式突出地设置,并用于保持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的外周。同时,竖立片447B与保持框443的端面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粘接。这里,竖立片447B的位置并不一定在矩形板状体446A的拐角处。此外,竖立片447B的数目不限于四个,只要两个以上就可以。
根据第2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上述(1)~(2),(4)~(9)同样的效果。
此外,由于竖立片447B位于矩形板状体446A的角部,以沿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端缘延伸的方式突出地设置,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将该竖立片447B与保持框443固定,所以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处产生的热可以高效率地散发。这种结构可提高散热性能。此外,由于竖立片447B突出地设置在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角处,所以,可以缓和由热给于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造成的外力的影响,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保持部件446配备有矩形板状体446A与从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个拐角突出设置的销447A。与此相对,第3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保持部件446配备有正面大致为L字形的竖立片447C。除此之外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各种部件的材料可以使用和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相同的材料。
具体地说,该竖立片447C位于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角上,沿该矩形板状体的446A的端缘延伸突出设置,以保持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的外周的方式构成。此外,该竖立片447C的平行的一对边具有与矩形板44 6A的一对边相同的长度,竖立片447C的平行的一对边具有与矩形板状体446A的一对边相同的长度。并且,竖立片447C与保持框443的端面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粘接。
根据这种第3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上述(1)~(2),(4)~(9)同样的效果。
此外,该竖立片447B位于矩形板状体446A的角部处,沿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端缘延伸设置,由于该竖立片447B与保持框443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所以,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及偏光板442处产生的热可以被高效率地散发掉。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散热性能。此外,竖立片447B沿矩形板状体446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边设置,并具有和上述矩形板状体的上述边大致相同的长度,所以可增大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触部分,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第4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台座445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端面(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的两个面)上,保持部件446粘接固定到台座445的侧面上。进而,偏光板442借助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固定在保持部件446的卡合槽446C上。
与此相对地,在第4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46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粘接固定,台座445只设置在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其中的一个端面上。进而,偏光板442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保持部件446配备有矩形板状体446A,以及从该矩形板状体446A的四角突出设置的销447A。
在该矩形板状体446A上,对应于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形成矩形开口部446B,在矩形板状体446A的上下边缘及开口部446B的上下边缘上,形成吸收热间动作差的缺口部446L。进而,在左右边缘上,形成支承面446M,以便能够安装富士胶卷出售的“Fuji WV Film宽像-A”(商品名)等光学补偿板。通过设置这种光学补偿板(图中省略),补偿在液晶板441R,441G,441B上产生的双折射,通过使滞后最小,可以扩大视角,并可获得高反差。
此外,偏光板442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的大致中央部。
除上述说明的结构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各种部件的材料可以和第1实施方式采用相同的材料。
下面参照图17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a)首先,利用粘接剂将台座445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表面上(台座固定工序)。
(b-1)此外,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偏光板442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的大致中央部上(偏光板固定工序)。
(b-2)进而,为了卡合到保持部件446的支承面446M上,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保持固定光学补偿板。
(c)把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收容在保持框443的凹形框体444A的收纳部444A1内。然后,从凹形框体444A的液晶板插入侧安装保持框443的支承板444B,推压固定并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其中,支承板444B向凹形框体444A内的安装可以通过将支承板444B的钩444D卡合到凹形框体444A的钩卡合部444C内来进行(调光装置的保持工序)。
(d)将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和粘接剂一起插入到收纳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的孔443D内(保持框安装工序)。
(e)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侧的端面上,在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相反一侧的端面上涂敷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使之贴紧上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保持部件安装工序)。这时,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保持部件446密合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
(f)在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调整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在进行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后,将粘接剂固化(粘接剂固化工序)。
上述(f)的位置调整工序中的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对正对着投影透镜46的液晶板441G,以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作为滑动面进行基准线调整(X轴方向,Y轴方向,θ方向的调整),通过中间经由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即销447使之滑动,进行焦距调整(Z轴方向,Xθ方向,Yθ方向的调整)。即,基准线调整可以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中,将其中一个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将其中的另一个沿X轴方向,Y轴方向,θ方向运动来进行。此外,焦距调整可以在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中,其中一个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令其中的另一个沿Z轴方向,Xθ方向,Yθ方向运动来进行。
在把液晶板441G调整到规定到位置之后,用热空气,热射线,紫外线等使粘接剂固化。
然后,以上述位置调整后固化固定的液晶板441G为基准,和上面一样,进行液晶板441R,441B的位置调整和固定。
采用第4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0)由于用导热率高的镁合金构成台座44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所以由光源灯411照射的光等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光学补偿板,偏光板442等处产生的热可以按照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棱镜45~台座445的顺序散热。从而,可以高效率地从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光学补偿板,偏光板442散发热量,可以防止由于液晶板温度上升造成的动作不良及光学补偿板的恶化。此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性能。进而,与此相应地,由于可以增大光源灯411的光量,从而可增强投影到板幕上的图像的亮度。进而,可以将用于光学装置冷却用的多叶板环形风扇51,52小型化。
(11)由于用相同的材料构成台座45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从而因热造成的各部件的尺寸变化(膨胀,收缩)的量相同,所以可以极大地提高功能的可靠性。
(12)由于设于保持部件446上的销447A与设于保持框443上的孔443D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从而可以使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处产生的热量高效率地散发出去。这种结构提高散热性能。
(13)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棱镜45,台座445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该粘接剂辅助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棱镜45~台座445的导热。这种结构提高散热性能。
(14)设置在保持部件446左右边缘上的支承面446M以向比矩形板状体446A粘接在棱镜45的部分远离棱镜45的方向,即,向板幕外的方向突出地形成。从而,在棱镜45与固定在支承面446M上的光学元件之间,以及在该光学元件与保持框443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利用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立起的直立部471D与整流板478的竖立片478A从下方向上方导向的冷却空气可以流入这些间隙内,更有效地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和光学元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获得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描述的上述(6),(7),(9)相同的效果。
此外,构成交叉二色棱镜45的四个直角棱镜一般是光学玻璃形成的,但也可以用蓝宝石及水晶等导热性高于光学玻璃的材料制成这些直角棱镜,或者通过把正交镜收纳在箱状容器内并充满导热率比光学玻璃高的液体构成交叉二色棱镜,使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棱镜45~台座445的导热变得更加顺畅,提高散热性能。这对于把保持部件446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固定的其它实施方式也是一样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光学补偿板固定在保持部件446的支承面446M上,偏光板442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但也可以代替光学补偿板把偏光板442固定到支承面446M上。此外,固定在该支承面446M上的光学元件不限于光学补偿板和偏光板,也可以把相位差板(1/4波长板,1/2波长板等),聚光透镜等固定于其上。
代替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也可以用第1~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保持部件446(参见图9,15,16),将偏光板442等固定在保持部件446的卡合槽446C(参见图9,15,16)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基于上述保持部件446所获得的效果,可以获得基于第1~第3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得到的效果。反之,也可以代替第1~第3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将光学补偿板等固定到支承面446M上。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基于把保持部件446用于这些光学装置所得到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上述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直接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偏光板442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保持部件446的矩形板状体446A在其左右边缘上形成支承面446M,以便能够安装光学补偿板。
与此相对地,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446上设置两组支承面446M,446M1,偏光板442和光学补偿板固定在这些支承面446M,446M1上,在这点上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制造方法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各部件的材料,可以采用和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同样的材料。
具体地说,如图18所示,在保持部件446的矩形板状体446A上,在其左右边缘及上下边缘上分别形成第1支承面446M和第2支承面446M1。第1支承面446M及第2支承面446M1从矩形板状体446A起的高度尺寸(面外方向位置)不同。
这里,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偏光板442固定到第1支承面446M上,同样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把光学补偿板450固定到第2支承面446M1上。由于支承面446M及支承面446M1的高度尺寸相互不同,所以将偏光板442及光学补偿板450相互不干扰地固定。
采用这种第5实施方式,除了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有以下的效果。
通过将偏光板442及光学补偿板450固定在保持部件446上,可以把偏光板442和光学补偿板450处产生的热量散发到保持部件446上,提高偏光板442及光学补偿板450的冷却效率,可以防止其恶化。
此外,由于保持部件446配备有在面外方向位置不同两种支承面446M及支承面446M1,所以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将偏光板442及光学补偿板450支承在保持部件446上。从而,在棱镜45,偏光板442,光学补偿板450,保持框443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可以使利用从下部壳体471的底面竖起的直立部471D和整流板478的竖立片478A从下方向上方导向的冷却空气流入这些间隙内,可更有效地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以及光学元件。
此外,固定在支承面446M。446M1上的光学元件不限于光学补偿板及偏光板,也可以是相位差板(1/4波长板,1/2波长板等),聚光透镜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代替第1~第3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将光学补偿板等固定到支承面446M,446M1上。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基于把保持部件446用于这些光学装置中所获得的效果。
[第6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台座445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两面(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的两个面)上,保持部件446粘接固定到台座445的侧面上。
此外,交叉二色棱镜45经过固定在上面的台座445固定悬挂在下部壳体471上。
此外,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中间经由设置在保持部件446上的销447A与设于保持框443上的孔443D相互粘接固定。
进而,偏光板442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固定在保持部件446的卡合槽446C上。
与此相对,在第6实施方式中,台座445只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下面,该交叉二色棱镜45中间经由固定在下面的台座445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
此外,保持部件446直接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保持框443经由楔状隔件448A粘接固定到该保持部件446上。
进而,偏光板442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图19是表示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液晶板441R,441G,441B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0表示其装配分解图。这里,液晶板441R,441G,441B利用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及楔状隔件448A安装到载置固定于台座445上的水晶制交叉二色棱镜45上。
保持框443,其图示的外观与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框443(图9等)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包括在支承板443B的光束射出侧端面设置遮光膜,和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一样的。
保持部件446保持收纳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此外,保持部件446配备有大致位于中央的开口部446B。该开口部446B在安装各液晶板441R,441G,441B时与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在保持部件446的光束射出侧的端面上,和保持框443一样,设置遮光膜(图中省略)。
在保持部件446的光入射侧上形成竖起的竖立片446D和支承板446K,其中,竖立片446D以覆盖保持框443的侧缘的方式形成,支承板446K则支承保持框443的光射出侧的面。此外,在光射出侧的左右两侧上形成凸部446F。该凸部446F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之间形成部分的间隙。同时,该间隙形成用于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配置在其周边的偏光板等光学元件的风路。在凸部446F的上下端面上,设置与交叉二色棱镜45的接合面446G。竖立片446D的突出高度基本上等于保持框443的厚度,竖立片446D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基本上等于保持框443的高度。此外,竖立片446D的内侧间隔比保持框443的宽度稍宽。此外,在保持框443的光射出侧面与保持部件446的光入射侧面之间设置焦距调整用余隙,在保持框443的宽度与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的内侧间隔之间设置用于使象素重合的基准线调整用余隙。进而,在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的内侧形成斜面446E,在该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之间,可以插入固定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用的楔状隔件448A。斜面446E左右对称地形成于左右的竖立片446D的上下端部上。
楔状隔件448A用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定位及保持框443和保持部件446的固定。这里,采用四个楔状隔件448A。楔状隔件448A与台座445,保持部件446,保持框443一样,用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优选地,导热率在3W/(m·k)以上)构成。对于这种金属和树脂的例子,如前面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部分所述。此外,由于楔状隔件448A粘接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所以考虑到因热引起的尺寸变化,优选地采用和保持框443或保持部件446的热膨胀系数近似的材料,或者采用具有介于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特别优选地,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隔件448A的材料均是相同的。而且,构成这些要素443,446,448A的热膨胀系数尽可能地接近于构成交叉二色棱镜45的玻璃。
台座445在其中心部上载置固接交叉二色棱镜45。台座445用螺钉等固接在下部壳体471(图6)上。
下面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a)首先,把偏光板442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上(偏光板固定工序)。
(b)把固定有偏光板442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固定在台座445的中央部(台座固定工序)。
(c)此外,将液晶板441R收纳到保持框443的凹形框体444A内。然后,从凹形框体444A的液晶板插入侧安装保持框443的支承板444B,收存液晶板441R,441G,441B。此外,支承板444B向凹形框体444A上的安装可以通过将支承板444B的钩444D卡合到凹形框体444A的钩卡合部444C上进行(调光装置保持工序)。
(d)接着,将已收纳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收存到保持部件446的左右竖立片446D之间,使之与支承板446K抵接(保持框安装工序)。
(e-1)将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446G中间经由粘接剂贴紧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保持部件安装工序)。这时,保持部件446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贴紧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e-2)将涂敷了粘接剂的楔状隔件448A插入到形成于竖立片446D的内侧面的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之间(隔件安装工序)。这时,隔件448A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贴紧到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上。
(f)进而,在保持部件446与交叉二色棱镜45的接合面的粘接剂和楔状隔件448A上涂敷的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在进行过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后,将粘接剂固化(粘接剂固化工序)。
在上述(f)的位置调整工序中,液晶板441R,441G,441B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位置调整按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对于正对着投影透镜46(图7等)的液晶板441G,以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作为滑动面,进行基准线调整(X轴方向,Y轴方向,θ方向的调整),通过使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滑动,进行焦距调整(Z轴方向,Xθ方向,Yθ方向的调整)。即,基准线调整可在将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中其中一方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通过使其中的另一方沿X轴方向,Y轴方向,θ方向运动来进行。此外,焦距调整可在保持框44 3与保持部件446中固定其中的一个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其中的另一个沿Z轴方向,Xθ方向,Yθ方向运动来进行。这时,楔状隔件448A伴随着保持框443或保持部件446的运动沿图21的箭头方向滑动。在把液晶板441G调整到规定位置后,利用热空气,热射线,紫外线等使粘接剂固化。
然后,以位置调整和固定完毕的液晶板441G为基准,和上面所述一样,进行液晶板441R,441B的位置调整和固定。
在以上的制造工序中,采用和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一样的具有良好的导热率的粘接剂。
此外,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交叉二色棱镜45上的安装不一定按上述顺序进行。例如,作为粘接剂使用软钎料时,在上述制造工序(d),(e-1),(e-2)中,不经由粘接剂安装各部件,在(f)的位置调整后,可以用软钎料固定交叉二色棱镜45,保持部件446,隔件448A,保持框443。此外,在上述制造工序(e-2)中,将涂敷了粘接剂的楔状隔件448A插入到形成于竖立片446D的内侧面上的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之间,但也可以预先将导热性粘接剂填充到保持框443的外周与竖立片446D之间,将楔状隔件448A插入其中。对于用和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也是一样。
如上所述,成一整体的液晶板441R,441G,441B与交叉二色棱镜45,利用底部的台座445用螺钉等固接在下部壳体471上(图6)。
根据这种第6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与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述的上述(10),(11),(13)相同的效果。
此外,保持部件446在与交叉二色棱镜45的接合面上配备有凸部446F,借助该凸部与交叉二色棱镜45在它们之间形成部分的间隙。该间隙形成冷却液晶板441R,441G,441B及配置在周边部的偏光板等光学元件用的风路,所以,可以防止液晶板441R,441G,441B及配置在其周边部的光学元件因热造成的恶化,提高图像质量。
此外,如果用导热性粘接剂填充保持框443的外周与竖立片446D之间的间隙的话,则扩大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积。从而,可以把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处产生的热迅速地散发到保持部件446上,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述的上述(6),(7),(9)同样的效果。
[第7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分别用左右两个楔状隔件448A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安装。
而在第7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如图22或图23所示,通过左右各一个的楔状隔件448B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安装。具体地说,遍及竖立片446D的斜面446E的整个长度配置楔状隔件448B,在上下端部上形成保持框443及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部。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这种第7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透过用左右各一个楔状隔件448B,在竖立片446D的斜面446E的整个长度上配置该楔状隔件448B,可以加大楔状隔件448B与保持框443的接触面积,所以可以提高从保持框44向楔状隔件448B的散热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效率。
[第8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及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楔状隔件448A,448B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固定。
与此相对地,在第8实施方式中,如图24或图25所示,与第4实施方式及第5实施方式一样,利用保持部件446在保持框443侧的面上的四个拐角上突出的销447A以及形成于保持框443的四个拐角上的孔443D进行上述固定,这一点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不同。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6实施方式一样。此外,销447A的数目不限于四个,只要两个以上就可以。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除了没有(b-2)工序之外,其它与第4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相同。
根据这种第8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9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7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1~第8实施方式中,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由收纳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凹形框体444A,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支承板444B构成。
与此相对地,在第9实施方式中,由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凹形框体构成保持框443F。同时,不利用支承板444B推压固定其光射出侧,直接收纳保持在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其它结构和第7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除了(c)的调光装置保持工序只通过把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由凹形框体构成的保持框443F内即告完毕这一点之外,其它与前面所说明的第6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这种第9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由于仅利用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凹形框体构成保持框443F,所以无需像前面第1~第8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那种固定支承板44B用的钩卡合部,从而可以使用更薄的板材将凹形框体444A制成简单的形状。进而,更加促进从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保持部件446的导热,可以获得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用隔件448A,将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与保持框443F的外周相对面对,设置可进行焦距调整的间隙或者间隙焦距调整和基准线调整两种调整的间隙,在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之后,可以用粘接剂等将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加以固定。粘接剂在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之前涂敷,在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进行位置调整。此外,也可以在调整后涂敷粘接剂并使之固化。
[第10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和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1~第8实施方式中,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由收纳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凹形框体444A,和推压固定被收纳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支承板444B构成。
与此相对,在第10实施方式中,如图28或图29所示,由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支承板构成保持框443G。
同时,将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保持在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利用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推压固定该液晶板441R的光入射侧。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及保持部件446通过设于保持框443G上的钩444D和设于保持部件446上的钩卡合部446I的卡合进行固定。
进而,在第6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上,在竖立片446D的内侧,形成把隔件448A插入的斜面446E(参照图20),但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则没有这种斜面446E。代替该斜面446E,在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上设置露出到保持部件446的左右侧面的贯通孔446J。隔件448A中间经由该贯通孔446J从保持部件446的外侧插入到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射出面与保持部件446的液晶板441R,441G,441B侧的面之间。隔件448A与贯通孔446J各设置三个,但两个或四个以上也可以。其它结构与第6实施方式一样。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按以下方式进行。
(a)把偏光板442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偏光板固定工序)。
(b)将固定有偏光板442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固接到台座44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台座固定工序)。
(c)将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446G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保持部件固接工序)。
(d)把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调光装置保持工序)。
(e)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安装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使钩444D与保持部件446的钩卡合部444C卡合。推压固定液晶板441R,441G,441B(保持框安装工序)。
(f)将楔状隔件448A插入设于保持部件446的左右两面上的贯通孔446J内,一面使保持部件446位于液晶板441R,441G,441B侧的面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射出面两者接触一面使之移动,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然后,使粘接剂固化(粘接剂固化工序)。
根据这种第10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液晶板441R,441G,441B直接与保持部件446接触。从而,进一步促进从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保持部件446的导热,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的散热性能。
[第11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第8实施方式中,将保持部件446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直接固接。与此相对,在第11实施方式中,将导热率较高的蓝宝石板451固接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中间经由该蓝宝石板451将保持部件446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面固接。
具体地说,如图30或图31所示,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蓝宝石451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的几乎整个面上,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偏光板442粘贴到该蓝宝石板451中央部上对应于液晶板面的部分上。此外,利用粘接剂将保持部件446的凸部446F固接在蓝宝石板451上。
进而,如图32所示,在蓝宝石板451与台座445的间隙内填充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449,将它们可进行导热地结合。此外,除上述结构之外,其它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蓝宝石板451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之后,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把偏光板442固定到蓝宝石板451上,并且,中间经由蓝宝石板451将保持部件446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高档化入射端面上,除这两点之外,其它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
作为将交叉二色棱镜45,蓝宝石板451,保持部件446,台座445相互之间的界面粘接起来的粘接剂,可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粘接剂。
此外,作为将台座445与蓝宝石板451可进行导热结合的结构,代替在它们之间填充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可以经由混合有碳的导热性板,以及由导热性材料制成的隔件部件等,将蓝宝石板451直接固接到下部壳体471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导热性板及隔件部件的固接,除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之外,还可以利用螺钉等进行机械固定。
根据这种第11实施方式,除可以获得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效果。
除利用交叉二色棱镜45与液晶板441R,441G,441B之间的风路进行冷却之外,还可以将液晶板441R,441G,441B附近的热量按照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保持部件446~蓝宝石板451~台座445~下部壳体471的顺序传递散热,所以,即使在棱镜45是用BK7等导热率较低的玻璃制造的,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性能。借此,可以提高投影仪的亮度,抑制液晶板的恶化,保持稳定的图像质量。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述,中间经过蓝宝石板把保持部件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将蓝宝石板与台座可导热地结合,这种结构也可以用于第4~第10实施方式。这样,在第4~第10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提高冷却性能,抑制液晶板恶化,保持稳定的图像质量的效果。
[第1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同一个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46固接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与此相对地,在第12实施方式中,如图33或34所示,保持部件446相对于台座445固定。进而,对向的保持部件446的上端部利用框架连结部件452连接。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如下。
(a)把偏光板442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的工序(偏光板固定工序)。
(b)把固定有偏光板442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固接到台座445的上表面中央部上(台座固定工序)。
(c)此外,把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保持框443的凹部框体444A内。进而,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射出侧把支承板444B安装到凹形框体444A内,推压固定并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此外,支承板444B向凹形框体上的安装可以通过把支承板444B的钩444D卡合到凹形框体444A的钩卡合部444C上来进行(调光装置保持工序)。
(e-1″)此外,利用粘接剂把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面446G固接到台座445的三个端面上(保持部件固定工序)。
(d-1)进而,将框架连结部件452固接到合成光射出侧的保持部件446之间(连结部件固定工序)。该框架连结部件452可以用作投影透镜46的安装辅助板。
(d-2)接着,将已收纳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收纳到保持部件446的左右竖立片446D之间,与支承板446K抵接(保持框安装工序)。
(e-2)将涂敷了粘接剂的楔状隔件448A插入到形成于竖立片446D的内侧面上的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之间(隔件安装工序)。这时,隔件448A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密合在斜面E和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上。
(f′)进而,在涂敷于楔状隔件448A上的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进行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后,固化粘接剂(粘接剂固化工序)。
在上述制造工艺中,粘接剂采用和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一样的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粘接剂。
此外,上面说明了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作为单独的部件构成,在组装光学装置时把它们固接成一整体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35所示,采用将它们成形为一个整体的成形单元460。
在这种情况下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a)把偏光板442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偏光板固定工序)。
(b)然后,把固接有偏光板442的交叉二色棱镜45从成形单元460的上方插入,固定到台座44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成形单元固定工序)。
(c)此外,把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保持框443的凹形框体444A内。进而,把支承板444B从液晶板441R的光射出侧安装到凹形框体444A中,推压固定并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此外,支承板444B向凹形框体上的安装可以通过将支承板444B的钩444D卡合到凹形框体444A的钩卡合部444C上进行(调光装置保持工序)。
(d-2)接着,把已收纳保持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收存到保持部件446的左右的竖立片446D之间,使之与支承板446K抵接(保持框安装工序)。
(e-2)将涂敷了粘接剂的楔状隔件448A插入到形成于竖立片446D的内侧面上的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之间(隔件安装工序)。这时,隔件448A借助粘接剂的表面张力与斜面E及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贴紧。
(f′)进而,在涂敷于楔状隔件448A上的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在进行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后,固化粘接剂(粘接剂固化工序)。
这样,通过采用将台座445与保持部件446预先成形为一个整体的成形单元,可以省略保持部件的固定工序和连结部件的固定工序,可以容易地组装光学装置。此外,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没有必要全部成形为一个整体,在它们当中只有其中的任何两个形成一个整体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各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交叉二色棱镜45上的安装不一定非要按照上面所说的顺序。例如,作为结合剂采用软钎料时,在上述制造工序(d-1),(d-2),(e-1″),(e-2)中不经过粘接剂安装各部件,在(f′)的位置调整结束后,可以利用软钎料固定保持部件446,隔件448A,保持框443,连结部件452。此外,代替粘接剂,也可以利用螺钉等将保持部件446及框架连结部件452进行机械固定。此外,在上述制造工序(e-2)中,将涂敷了粘接剂的楔状隔件448A插入到形成于竖立片446D的内侧面上的斜面446E与保持框443的外周面443E之间,但,也可以预先在保持框433的外周与竖立片446D之间填充导热性粘接剂,将楔状隔件448A插入其中。对于用本实施方式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也是一样的。
如上所述,成一整体的液晶板41R,441G,441B和交叉二色棱镜45,利用底部的台座445,用螺钉等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图6)。
采用第12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上述(1),(2),(5),(6),(7),(9)同样的效果。
此外,通过利用框架连结部件452连接保持部件446的上端部,在可以稳定地固定保持部件446的同时,还可以使保持部件446的温度均匀,可以提高导热性能。
此外,如果把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中的至少其中的两个成形为一个整体的话,则可以使从保持框向台座、保持部件~连结部件的散热更加顺畅,可以提高液晶板41R,441G,441B的冷却性能。
进而,如果用导热性粘接剂填充保持框443的周围与竖立片446D之间的间隙的话,则可扩大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结合面积。从而,可以把在液晶板441R,441G,441B处产生的热迅速地散发到保持部件446上,可进一步提高调光装置的冷却效率。
[第1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1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上述第12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利用左右各两个楔状隔件448A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安装。
与此相对地,在第13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中,如图36或图37所示,利用左右各一个楔状隔件448B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安装。具体地说,在竖立片446D的斜面446E的整个长度上配置楔状隔件448B,在上下端部形成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可以采用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或者它们中任何两个成一整体的成形单元470。除上面所说明的之外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
采用这种第13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上述第1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通过采用左右各一个楔状隔件448B,在竖立片446D的斜面446E的全长的范围内配置该楔状隔件448B,加大楔状隔件448B与保持框443的接触面积,所以、进一步提高从保持框443向楔状隔件448的散热特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效率。
[第14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第1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同一个部件赋予同一个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2实施方式和上述第13实施方式中,借助多个楔状隔件448A,448B进行保持框443向保持部件446上的固定。
与此相对,在第14实施方式中,其不同之处为,如图39或图40所示,利用在保持部件446在保持框443侧的面上的四个拐角处突出的销447A以及与该销447A对应的形成于保持框443的四个拐角处的孔443D进行固定。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这里,销447A的位置不一定必须在保持部件446的拐角处。此外,销447A的数目并不限于四个,只要在两个以上就可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1所示,可以采用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或者它们当中的任意两个成形为一个整体的成形单元4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上和根据第12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一样,但其不同之处为,在(d-2)的保持框安装工序中,将保持部件446的销447A和粘接剂一起插入到保持框443的孔443D内以及没有(e-2)的隔件安装工序。
根据这种第14实施方式,可以获得除第1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上述(3)相同的效果。
[第15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上述第13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与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2实施方式~上述第14实施方式中,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由收纳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凹形框体444A,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支承板444B构成。
与此相对,在第15实施方式中,如图42,43所示,利用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凹形框体构成保持框443F。同时,不用上述支承板444B推压固定其光射出侧,直接收纳保持在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可以利用台座445,保持部件446,连结部件452或者它们当中的任何两个成形为一个整体的成形单元470。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3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除去(c)只将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由凹形框体构成的保持框443F内调光装置保持工序即告结束这一点之外,其它和前面说明的第13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采用这种第15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12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此外,由于仅利用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凹形框体构成保持框443F,所以不需要前面所描述的第1~第8实施方式中那种固定支承板444B用的钩卡合部,可以使用更薄的板材将凹形框体444A制成简单的形状。进而,液晶板441R,441G,441B直接与保持部件446接触。从而,进一步促进从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保持部件446的导热,可以获得进一步提高散热特性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不用隔件448A固定保持框443与保持部件446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将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与保持框443F的外周面对向,设置可以进行焦距调整的间隙或者可以进行焦距调整与基准线调整两种调整的间隙,在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之后,可以用粘接剂等固定保持部件446和保持框443。粘接剂可以在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调整之前涂敷,在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进行位置调整。此外,也可以在调整后涂敷粘接剂并使之固化。
[第16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和上述第1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同一个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对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2实施方式~第14实施方式中,保持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保持框443由收纳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凹形框体444A,以及推压固定被收纳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支承板444B构成。
与此相对,在第16实施方式中,如图44或图45所示,利用支承各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的支承板构成保持框443G。
同时,把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保持在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利用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推压固定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入射侧。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与保持部件446通过设置在保持框443G上的钩444D和设在保持部件446上的钩卡合部446I的卡合进行固定。
进而,在第12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上,形成把隔件448A插入到竖立片446D的内侧的斜面446E(参照图34),但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没有这种斜面446E。代替它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的竖立片446D上设置露出在保持部件446左右侧面上的贯通孔446J。隔件448A经由该贯通孔446J从保持部件446的外侧插入到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射出面与保持部件446在液晶板41R,441G,441B侧的面之间。隔件448A和贯通孔446J各设置三个,但也可以为两个或四个以上。其它结构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工序装置的制造按以下方式进行。
(a)首先,将偏光板442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偏光板固定工序)。
(b)将固接有偏光板442的交叉二色棱镜45固接到台座445的上表面的中央部上(台座固定工序)。
(c)此外,利用其凸部446F的接合面446G将保持部件446固接到台座445的三个端面上(保持部件固接工序)。
(d-1)进而,利用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把框架连结部件452固接到合成光射出侧的保持部件446之间(连结部件固定工序)、
(d-2)进而,将液晶板441R,441G,441B收纳到保持部件446的收纳空间446H内(调光装置保持工序)。
(e)从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光入射侧安装由支承板构成的保持框443G,使钩444D卡合到保持部件446的钩卡合部444C内,推压固定液晶板441R,441G,441B(保持框安装工序)。
(f)把楔状隔件448A插入设于保持部件446的左右两个面上的贯通孔446J内,一面使保持部件446位于液晶板441R,441G,441B侧的面与液晶板441R,441G,441B侧的光射出面双方接触,一面使之移动,调整液晶板441R,441G,441B的位置(位置调整工序)。
(g)然后,使粘接剂固化(粘接剂固化工序)。
此外,也可以代替粘接剂利用螺钉等将保持部件446及框架连结部件452机械地固定。
采用这种第16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1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液晶板441R,441G,441B直接与保持部件446接触。从而,进一步促进从液晶板441R,441G,441B向保持部件446的导热,可获得更加提高散热特性的效果。
[第17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第12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及同一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说明。
在第12实施方式中,将保持部件446直接相对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固定。与此相对地,在第17实施方式中,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面上固接导热率比较高的蓝宝石板451,中间经由蓝宝石板451将保持部件446固接到台座445的侧面上。
具体地说,如图46,图47所示,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蓝宝石抛52固接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侧端面的基本上整个面上,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偏光板442粘贴在该蓝宝石板451的中央部的对应于液晶板的面上。此外,利用粘接剂将保持部件446的凸部446F固接到蓝宝石板451上。
进而,如图47所示,在蓝宝石板451与台座445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具有良好导热性的粘接剂449,将它们可进行导热地结合。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在把蓝宝石板451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固接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之后,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把偏光板442固接到蓝宝石板451上,中间经由蓝宝石板451把保持部件446固定到台座445的侧面上,除此之外,其它结构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
作为粘接台座445,蓝宝石板451,保持部件446相互之间的交界面的粘接剂,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粘接剂。
此外,作为将台座445与蓝宝石板451进行可导热结合的结构,也可以代替将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填充在它们之间,中间经由混合有碳的导热性的板及导热材料构成的隔件部件等,将蓝宝石板451直接固接到下部壳体471上。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导热板及隔件部件的固接,除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之外,也可以利用螺钉等进行机械固定。
此外,图中省略,也可以使蓝宝石板451比设于保持部件446的左右端缘上的凸部446F之间的尺寸小,将保持部件446固接在台座445的侧面上时,使蓝宝石板451位于保持部件446的凸部之间。
采用这种第17实施方式,除具有和第1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还有以下效果。
由于除利用交叉二色棱镜45与液晶板441R,441G,41B之间的风路进行冷却之外,使液晶板441R,441G,441B附近的热量以保持框443~保持部件446~蓝宝石板451~台座445~下部壳体471的顺序传导散热,所以,即使棱镜45是以BK7等导热性较低的玻璃制造的,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性能。借此,可以提高投影仪的亮度,抑制液晶板的恶化,保持稳定的图像质量。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采用蓝宝石板451的结构也适用于第1~第3实施方式,第12~第16实施方式。这样,在第1~第3实施方式,第12~第16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获得提高冷却性能、抑制液晶板恶化,保持稳定的图像质量的效果。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板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含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它结构。例如,下面所述的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第1、4、5、8、11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46备有从矩形板状体446A上突出设置的销447A,该销447A具有大致为柱形的结构,但也可以具有其前端侧比基端侧细的形状。例如,如图48所示,可以具有从基端至前端,前端变细的大致为圆锥形的结构。这样,如果把销447A制成前端侧比基端侧细的形状,通过用紫外线固化的粘接剂等光固化粘接剂,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且可靠地将保持部件44与保持框443加以固定。其原因是,从销447A的前端部照射光线使粘接剂固化时,在销447A的前端部的光反射及吸收减少,光线可以充分地照射存在于销447A与保持框443的接合部上的粘接剂。这种结构在保持部件446是用金属构成时特别理想。
此外,如图49所示,也可以把上述第1实施方式~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台座445的形状制成锥形。在图49(A)中,表示出台座445的平面图,在图49(B)中,表示出图49(A)的B-B线剖视图。通过把台座445制成这种形状,利用紫外线固化粘接剂等光固化粘接剂,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可靠地固定。这是因为,为了进行台座445与保持部件446的接合,在从台座445的上方向该台座445与保持部件446之间的间隙照射紫外线时,在台座445的拐角处的光反射和吸收降低,可以将光充分地照射到存在于该台座445与保持部件446的间隙处的粘接剂。此外,在这里说明了光从台座445的上方照射时的情况,但在从固定于交叉二色棱镜45下方的台座的下方照射光线时,也可以把固定在该下方的台座445的端部制成锥形形状。此外,这种把台座445的拐角制成锥形的结构也适用于第12~第17实施方式。
此外,在第1~5、8、11、14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中间经过销447A及正面大致为L字形的竖立片447B加以固定,销447A及竖立片447B的形状不局限于图8~9,15,16等所示的形状。即,销447A与竖立片447B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保持部件446与保持框443固定,什么形状都可以。
而且,第1~第3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46上设置的卡合槽446C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图9,15,16所示的形状。即,只要是可支承偏光板442的形状,什么形状都可以。
进而,对于台座445的位置,以及台座445与下部壳体471的安装方法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结构。
例如,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台座445设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下两面(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的两个面)上,但也可以如第12~第17实施方式所述,代之以采用台座445与连结部件452的结构。反之,第12~第17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采用台座445与连结部件452的结构也可以代之以如第1~第3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那种将台座445设置在棱镜45的上下两面上的结构。
此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利用固定在棱镜45的上面的台座445将光学装置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但也可以像其它实施方式一样,通过固定在棱镜45的下表面上的台座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此外,在第1~第4实施方式中,向光学装置的下部壳体471上的安装部445B设置在固定于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表面上的台座445上,但也可以把它形成于固定在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下表面上的台座445上。但是,如实施方式所示,安装部445B形成于固定到交叉二色棱镜45的上表面上的台座445上时,具有易于光学装置相对于下部壳体471的拆装的优点。此外,也可以如第1~第4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那样,将第5~第17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利用固定到棱镜45的上表面上的台座445固定到下部壳体471上。
进而,在第1~第4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固定在设于下部壳体471的凸缘部476上的安装部473上,但安装光学装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即,光学装置的安装部设置位置及形状等是任意的。此外,设置在台座445上的安装部445B的形状也是任意的,并不局限于前面所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形状。此外,头部49及保持板477成一整体地设置在下部壳体471的凸缘部476上,但它们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
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之间形成部分的间隙,但也可以象第6~第17实施方式那样,在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之间形成部分间隙。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获得第6实施方式中所述的(23)那种效果。
此外,在第12~第16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形成于交叉二色棱镜45与保持部件446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导热性粘接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成保持部件446~交叉二色棱镜45~台座445的导热路径,所以进一步促进液晶板441R,441G,441B的冷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交叉二色棱镜45是由利用光学玻璃,水晶,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棱镜及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但棱镜45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分色镜配置在由玻璃等形成的大致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的容器内,在该容器内充满液体构成的。即,只要棱镜45具有合成色光的功能以及配备有安装调光装置用的光束入射端面,什么样的结构都可以。
进而,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仅列举了采用三个调光装置的投影仪的例子,但本发明也适用于仅采用一个调光装置的投影仪,采用两个调光装置的投影仪或者采用四个以上的调光装置的投影仪。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调光装置是采用液晶板,但也可以利用微型镜的器件等除液晶板以外的调光装置。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式调光装置,但也可以采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式调光装置。
进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仅列举了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投影式投影仪的例子,但本发明也适用于从与观察屏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投影的背投式投影仪。

Claims (22)

1.一种光学装置,是一体化设置根据图像信息按各色光对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多个调光装置和将由调光装置调制的各色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元件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保持上述调光装置、在与该调光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而成的保持框,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至少一方上的台座,配置在上述保持框和上述台座侧面之间的保持部件,
上述台座和上述保持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上述调光装置经由上述保持框和上述保持部件相对上述台座侧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率为3W/(m·K)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框的至少两处形成孔,
上述保持部件具备在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和从该矩形板状体突出设置的、插入上述保持框的上述孔中的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部件具备在与上述保持框的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的矩形板状体,和位于该矩形板状体的角部、沿该矩形板状体的端缘延伸地突出设置、保持上述保持框的外周的正面为L字形的竖立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竖立片突出设置在上述保持部件的矩形板状体的四角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竖立片沿上述矩形板状体上相互平行的一对边设置,具有与矩形板状体的上述边相同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部件具备与板状的光学元件卡合的卡合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部件具备用于固定光学元件的支承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部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第1光学元件的第1支承面和用于固定第2光学元件的第2支承面,上述第1支承面和上述第2支承面是自上述保持部件的高度尺寸互不相同地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台座在粘接固定上述保持部件的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框、上述保持部件、上述台座由具有导热性的粘接剂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粘接剂含有金属材料而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台座仅固定在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上与光束入射端面相交叉的一对端面中的一方上,
在另一方的上述端面的附近设置有将对向的上述保持部件相互连结的连结部件,
上述连结部件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台座、上述保持部件、上述连结部件中的至少两个是一体成形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框由导热性金属或导热性树脂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框由收纳上述调光装置的凹形框体和推压固定被收纳的调光装置的支承板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调光装置具备一对基板和固接在上述一对基板中至少一方上的透光性防尘板,上述透光性防尘板的导热率比上述基板的导热率高。
18.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保持部件和上述台座侧面之间设置有导热率比形成上述色合成光学元件的物质高的透光性板,上述透光性板和上述台座可导热地结合在一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台座连接在进行强制冷却的散热装置上。
20.一种投影仪,其特征是,
具备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和投影由上述光学装置形成的图像的投影透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是,
具备收纳构成光学系统的多个光学元件的光学制品用壳体,
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由导热性部件构成,
上述台座固定在该光学制品用壳体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是,
上述光学装置和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收纳在外装箱中,
上述外装箱由导热性部件构成,
上述光学制品用壳体以可导热的状态与上述外装箱相结合。
CN021297193A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63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0449/2001 2001-08-08
JP2001240449 2001-08-08
JP240976/2001 2001-08-08
JP2001240976 2001-08-08
JP2001242680 2001-08-09
JP242680/2001 2001-08-09
JP2002166053A JP4042474B2 (ja) 2001-08-08 2002-06-06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166053/2002 2002-06-0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6805A Division CN100401184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B200510004681XA Division CN100401185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B2005100046839A Division CN100444021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081A CN1402081A (zh) 2003-03-12
CN1216318C true CN1216318C (zh) 2005-08-24

Family

ID=2748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6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84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021297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6318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B2005100046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021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B2005100046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85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6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84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6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021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B2005100046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1185C (zh) 2001-08-08 2002-08-07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54848B2 (zh)
JP (1) JP4042474B2 (zh)
KR (1) KR100536332B1 (zh)
CN (4) CN100401184C (zh)
TW (2) TW544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6729B2 (ja) * 2003-05-15 2008-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変調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079048B2 (ja) 2002-08-27 2008-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3731598B2 (ja) * 2003-03-27 2006-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3698147B2 (ja) * 2003-04-22 2005-09-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実装ケース入り電気光学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並びに実装ケース
US7118222B2 (en) * 2003-05-12 2006-10-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and protector
JP4089515B2 (ja) * 2003-05-28 2008-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保持枠、光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
JP2004354853A (ja) * 2003-05-30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冷却装置、この冷却装置を備えた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0334464C (zh) * 2003-06-19 2007-08-2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插值滤波器进行声纳基阵信号仿真的方法
JP4492049B2 (ja) * 2003-06-25 2010-06-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保持機構
JP4035495B2 (ja) * 2003-09-11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3642338B2 (ja) * 2003-09-24 200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134858A (ja) 2003-10-07 2005-05-2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装置及び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JP4244908B2 (ja) * 2003-12-26 2009-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変調素子保持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192882B2 (ja) * 2003-12-26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69113B2 (ja) * 2004-01-22 2010-10-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158719B2 (ja) * 2004-02-18 2008-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003826A (ja) * 2004-06-21 2006-01-05 Sony Corp 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708750B2 (ja) * 2004-09-17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表示装置
JP4561289B2 (ja) * 2004-10-05 2010-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81769B2 (ja) * 2005-03-17 2010-1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構造体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350291A (ja) * 2005-05-17 2006-12-28 Seiko Epson Corp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US7387391B2 (en) * 2005-05-20 2008-06-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imagers on stress-sensitive polarizing beam splitters
TW200705083A (en) * 2005-07-29 2007-02-0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or
JP4939779B2 (ja) * 2005-08-09 2012-05-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TWI268756B (en) * 2005-11-23 2006-12-11 Benq Corp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slice of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projection devices
JP4622826B2 (ja) * 2005-11-25 2011-0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TW200725156A (en) * 2005-12-21 2007-07-01 Premier Image Technology Corp Portable projector with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JP4661635B2 (ja) * 2006-03-06 2011-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916747B2 (ja) * 2006-03-29 2012-04-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素子の取付構造、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070229769A1 (en) * 2006-04-03 2007-10-04 Dig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Adjustable light-modulating device
JP2007292924A (ja) * 2006-04-24 2007-11-08 Seiko Epson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当該光学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US7621646B2 (en) * 2006-07-05 2009-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Curved band-pass filter
CN101617219B (zh) * 2007-02-23 2012-11-21 塞莫尼根分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手持的自容式光发射光谱(oes)分析仪
JP4404113B2 (ja) * 2007-08-06 2010-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補償素子調整機構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2033395B (zh) * 2009-09-29 2013-04-03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2033393B (zh) * 2009-09-29 2012-08-15 三洋科技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8923528B2 (en) 2010-08-30 201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Hearing aid-compatible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2013054143A (ja) * 2011-09-02 2013-03-21 Sony Corp 光学装置、投影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54142A (ja) * 2011-09-02 2013-03-21 Sony Corp 偏光光学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投影装置
JP2013218192A (ja) * 2012-04-11 2013-10-2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4101955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Metaio Gmbh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ojec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on a real object in a real environment
JP6263992B2 (ja) * 2013-11-29 2018-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5215376A (ja) * 2014-05-07 2015-1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処理装置及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5511210B (zh) * 2014-09-22 2017-10-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TWI798178B (zh) * 2016-08-31 2023-04-1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投影裝置
CN109557748A (zh) * 2017-09-25 2019-04-02 秀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微投影机的光学系统
WO2019109628A1 (zh) 2017-12-07 2019-06-13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08508569A (zh) * 2018-05-25 2018-09-07 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棱镜固定装置及其分光成像系统
WO2019224992A1 (ja) * 2018-05-25 2019-11-2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1044828B2 (en) * 2019-09-30 2021-06-2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or
JP2021182116A (ja) * 2020-05-20 2021-11-25 リコー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画像投影装置及び光学装置
USD1009128S1 (en) * 2023-07-03 2023-12-26 Xu SI Projector
USD1013020S1 (en) * 2023-07-03 2024-01-30 Xu SI Proj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3872B2 (ja) * 1993-10-27 2002-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JP3976812B2 (ja) 1995-03-09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H09288315A (ja) * 1996-04-23 1997-11-04 Fujitsu Ltd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67047B2 (ja) * 1996-04-26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WO1998027453A1 (fr) * 1996-12-18 1998-06-2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ffichage par projection
JPH10239774A (ja) * 1997-02-28 1998-09-11 Nec Corp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3008086B2 (ja) * 1997-04-28 2000-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43145B2 (ja) * 1997-12-01 200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360804B2 (ja) * 1998-01-20 2003-01-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プリズムユニット
JP2000089364A (ja) * 1998-09-09 2000-03-31 Seiko Epson Corp 光変調装置およびこの光変調装置を利用し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0098329A (ja) * 1998-09-25 2000-04-07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608417B2 (ja) 1999-02-02 2005-0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取り付け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43190B2 (ja) 1999-02-02 200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取り付け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0227583A (ja) * 1999-02-05 2000-08-15 Fujitsu General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3654034B2 (ja) 1999-03-12 2005-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788092B2 (ja) 1999-03-12 2006-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0275599A (ja) * 1999-03-19 2000-10-06 Toshiba Corp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2001021989A (ja) * 1999-07-05 2001-01-26 Chinontec Kk 表示パネルの取付位置調整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1042424A (ja) * 1999-07-28 2001-02-16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42474B2 (ja) 2008-02-06
CN100401184C (zh) 2008-07-09
US6854848B2 (en) 2005-02-15
TW544543B (en) 2003-08-01
CN1641475A (zh) 2005-07-20
KR20030014625A (ko) 2003-02-19
CN100401185C (zh) 2008-07-09
TW544542B (en) 2003-08-01
CN1645246A (zh) 2005-07-27
CN1402081A (zh) 2003-03-12
KR100536332B1 (ko) 2005-12-12
US20030071975A1 (en) 2003-04-17
CN100444021C (zh) 2008-12-17
JP2003121937A (ja) 2003-04-23
CN1641473A (zh) 2005-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6318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2684234Y (zh)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CN1629722A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仪
CN1673854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89962C (zh) 背投投影机
CN2694312Y (zh) 置于安装壳内的电光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以及安装壳
CN1277058C (zh) 轴流风机及采用其的投影机
CN1648706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3746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828406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1655055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98009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658063A (zh) 光调制元件、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827293A (zh) 冷却组件、其制造方法、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74066A (zh) 光学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
CN1667497A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CN1991561A (zh) 光学光阑装置、投影机、修正参数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900759A (zh) 照明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和投影机
CN1828407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70791A (zh) 光调制装置和光学显示装置,光调制方法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827292A (zh) 冷却单元、其制造方法、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37468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795416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73805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