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0628C - 成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0628C
CN1210628C CNB021502641A CN02150264A CN1210628C CN 1210628 C CN1210628 C CN 1210628C CN B021502641 A CNB021502641 A CN B021502641A CN 02150264 A CN02150264 A CN 02150264A CN 1210628 C CN1210628 C CN 12106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roller
equipment
pick
transf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02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1748A (zh
Inventor
伊藤善邦
井上雅博
木村要一
别所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1811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3969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4847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520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21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1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06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6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Description

成象设备
本申请是第98109646.8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象设备,其中图象被转印到记录材料承载件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至今以来曾提出过各种具有多个成象工位的成象设备,其中不同颜色的墨粉图象由成象工位形成。这些图象被重叠地转印到同一记录材料(报告纸)上,从而形成彩色图象。
在一种这样的设备中,使用环形记录材料承载件的电摄影式彩色复印机被公认为一种高速成象设备。
首先参阅图2描述彩色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一个实例。在该设备中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成象工位Pa,Pb,Pc和Pd,借助这些工位通过形成潜象、显影和图象转印过程形成不同的彩色墨粉图象。
每个上述成象工位设有一个载象件3a,3b,3c或3d,每个彩色图象在呈电摄影感光鼓形式的载象件上形成。
一个呈绝缘材料的转印带130形式的记录材料承载件邻近于每个感光鼓设置,感光鼓上形成的墨粉图象转印到转印带130上承载的记录材料P上。这时具有转印的图象的记录材料P承受分离充电器32的工作(充注电晕),借以减小对转印带130的吸力,从转印带130上分离开来。其后,记录材被送至定影工位9,墨粉图象被热压固定在记录材料上,然后记录材料作为复印件或印刷件被排送到外部的托盘63上。
但是,例如,当记录纸保存在高湿度条件中使记录纸具有低电阻时上述结构存在问题。更具体来说,当记录材料在转印位置和用作相反电极的接地导电传动辊(分离装置)13之间短路时,墨粉图象就不会很好地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或者,已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墨粉图象在成象工位的下游部分又转印回到感光鼓上,从而使图象转印或成象不佳。一般来说,取决于记录材料的材质或其含水量,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在大约107至1011Ω·cm的范围内。
上述现象将对照图5更详细的描述。在成象过程中,在第四成象工位中记录材料在传动辊13和感光鼓之间短路。然后,转印带130与记录材料和传动辊13都接触的一部分(图5中阴影线部分E)上的充电偶(charge couple)一部分的背面正电荷流向传动辊13,其表面负电荷通过记录材料流入转印充电部分。因此,发生了放电。此时,从转印充电器24d流至感光鼓3d(相反电极)的转印电流(由图5中箭头A和B指示)流向转印带E(由箭头A和D指示),这使转印电流不足。
当记录材料在第四成象工位的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转印带130的部分E倾向于从感光鼓3d供应正电荷以及取得全部转印电流,记录材料的电阻进一步降低。因此,电流沿箭头A和D及C和D的方向流动。
另外,当分离放电器32工作以便将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分开,同时转印图象时,负电荷从分离放电器32通过记录材料送至感光鼓3d,使图象转印不佳。
箭头C的方向与箭头B的方向相反,箭头B的方向是正确成象的方向。墨粉通过相反的电流不会适宜地转印,即,墨粉会再次回到感光鼓3d。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它能够防止从载象件向记录材料承载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的不适当图象转印。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附图说明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图1是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至7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和4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5至7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普通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照附图描述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成象设备。在下面的描述中,成象设备是前述图2所示的全色成象设备那种形式的。
围绕感光鼓3a,3b,3c和3d分别设有曝光灯111a,111b,111c和111d、鼓充电器2a,2b,2c和2d、电位传感器113a,113b,113c和113d、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以及清洁器4a,4b,4c和4d。在设备的上部设有未画出的光源和多角镜。
由光源发出的激光束由多角镜117扫描偏转,由反光镜偏转并通过f-theta透镜射到感光鼓2a至2d,沿感光鼓母线方向扫描,因而按照图象信号在感光鼓3a至3d上形成潜象。
显影装置1a至1d装有预定量的蓝、红、黄、黑墨粉颗粒,其具有充负电荷的性质,分别由未画出的供应装置供应。显影装置1a至1d通过反向显影使感光鼓3a至3d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到的蓝色墨粉图象、红色墨粉图象、黄色墨粉图象和黑色墨粉图象。
记录材料P装在记录材料盒10内,并通过多个输送辊11和校准辊12送至转印带130,然后记录材料送至转印工位,在该工位上记录材料面对感光鼓3a。
转印带130是绝缘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偏氟乙烯(polyvinyridenfluoride)树脂带。其相反端重叠并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膜,或者也可以是上述绝缘材料的无缝环状膜。
导电的传动辊13和支承辊14和15使转印带130转动,当检测到转印带130处于困难位置(predicament position)上时,记录材料P就从校准辊12送至转印带130,并被送至第一成象工位Pa的转印工位。与此同时,图象书写信号接通,在书写信号的基础上在第一成象工位Pa中以预定的定时开始在感光鼓3a上的成象操作。
吸收充电器5和6设置在支承辊14和第一成象工位Pa之间,使转印带130夹在吸引充电器之间。这样被输送的记录材料在转印操作前被吸在转印带上。转印充电器24a在转印带130和感光鼓3a之间形成的转印位置(咬合区)上施加电场,因而第一种颜色的墨粉图象从感光鼓3a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吸引充电器5和6可以略去,记录材料P可以靠静电牢固吸附在转印带130上。然后,记录材料P送至第二成象工位Pb及其后的成象工位。换言之,记录材料P可以靠静电与图象转印操作同时吸附在转印带上。
在此实例中,吸引充电器5和6呈辊状,但是它们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充电器如电晕充电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充电件如片或刷的接触式充电器。
在此实例中,转印充电器24a至24d呈转印片形式,但是,它们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充电器如电晕充电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充电件如片和刷的接触式充电器。接触式充电器的优点在于,臭氧产量极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影响很小。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吸收充电器和转印充电器都采用接触充电器。
为了图象转印的稳定性,相对于转印带130运动方向来说,在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的下游可设置放电针7a,7b,7c和7d。放电针不与转印带130接触,但可放出一部分转印电流。由于上述结构,尤其当温度低时可以防止记录材料从感光鼓分离时在转印位置上可能发生的分离放电。
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成象工位Pb,Pc和Pd上的成象和转印操作与第一成象工位中相同。这时具有4色墨粉图象的记录材料借助作为放电装置的分离充电器32在转印位置下游的分离位置放电,因而减小了对转印带130的静电吸引力,从而使记录材料从转印带130上分离开来。分离充电器32作用在记录材料P上使其充电或放电,而此时墨粉图象并未固定,因此,使用非接触式充电器(电晕充电器)。在分离操作过程中,向分离充电器供应峰间电压10kVpp和频率500Hz的交流电压。
从转印带130分离的记录材料P沿一导向件被输送装置62送至定影装置9。
定影装置9包括一个定影辊51、一个加压辊52、用于清洁定影和加压辊的耐热清洁件54和55、分别设置在辊51和52中的辊加热器56和57、一个用于涂布分离油如二甲基硅氧烷油的涂布辊、一个用于盛油的油容器53、一个根据检测到的加压辊表面温度控制定影温度的热元件58。
具有的色墨粉图象的记录材料承受定影操作,使墨粉图象在记录材料上混合和固定,从而产生全色墨粉图象,然后记录材料P被排放到托盘63上。
在图象转印操作后感光鼓3a至3d由清洁器4a-4d清洁,除去残留墨粉,为下一次成象操作等作准备。在转印带130上残留的墨粉和异物由清洁带(无纺织物)19除去。清洁带19与转印带的接触是由一个供应辊17、一个卷取辊18、一个张紧辊22和一个支承辊21控制的。另外,在辊21和22之间施加预定的电流,使转印带130放电。
在上述成象设备中使用的转印带是绝缘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带,其体电阻率1013-1018·Ωcm。
如果用于转印充电装置的图象转印作用的电流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恒定水平(恒定电流控制),那么会使图象稳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实施了恒定电流控制,即使由于记录材料的种类(厚度、材料等)或由于纸等的湿度条件而使体电阻率变化也可以提供恒定电流。
在这样的控制中,施加在转印充电器24a-24d上的转印电压按照转印带130的充电是顺序增加的,例如,第一成象工位1kv,第二成象工位2kv,第三成象工位3kv,第四成象工位4kv。通过在转印过程中的恒定电流控制提供预定电荷量后,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P在分离部位相互分离,转印带130在设有一对辊21和22的转印带放电工位放电,在定影过程后,借助记录材料放电工位使记录材料放电。
实施例1
现在参阅图1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象设备。
转印带130的绝缘材料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缩醛、酰胺、聚乙烯醇、聚醚酮、聚苯乙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硫、聚氨基甲酸乙酯、硅树脂材料、聚酰胺-酰亚胺、聚碳酸酯、对聚苯氧、聚醚砜、聚砜、芳族聚酯、聚醚酰亚胺、芳族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膜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聚酰亚胺树脂材料是鉴于其机械性质、电学性质和不可燃性。它是一种无缝型,体电阻率为1016Ω·cm,厚度为10μm。
本实施例成象设备的处理速度(转印带和感光鼓的转速)为100mm/秒。
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是板状导电橡胶的,其为矩形,在垂直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方向(推力方向)上延伸。板状导电橡胶通过转印带130被压向有关的感光鼓3a,3b,3c,3d。输往转印部位的记录材料P的背面被转印充电器24a-24d充电的极性(正极性)与墨粉的极性相反,因而墨粉图象靠静电从感光鼓3a-3d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实施恒定电流控制,转印电流为6μA。
如图5所示,传动辊13电接地于主组件地线,转印充电器24d和传动辊13之间的距离d1为50mm。在成象过程中流入传动辊13中的电流在高温和高湿环境(绝对水含量(在1kg空气中水蒸汽的重量(g))约为22g/kg,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0℃和80%)中为3μA。此时形成的图象由于转印缺陷而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只是当记录材料P处于第四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或第三感光鼓3c和传动辊13之间时,才发生流入传动辊13的转印电流的流动(A-D方向,C-D方向)及因此形成的转印缺陷。记录材料P的长度大于转印带130接触第三转印充电器24C的位置至其接触传动辊13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记录材料P是从日本的Nippon Seishi KABUSHIKI KAISHA出品“GINKAN”(商品名称),其基重为157g/m2,它在环境条件下保存了足够的时间。这里认为转印电流从第四转印充电器24d或第三转印充电器24c逃逸至传动辊13,或当记录材料P被分离充电器32放电(负电荷流向感光鼓3c,3d)时,电流流入传动辊13。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并不直接连接于主组件地线,而是如图1所示,传动辊13通过一个恒定电流源70连接于主组件地线,恒定电流源70实施恒定电流控制,以防止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或传动辊13和感光鼓3d之间的电流。
程序控制使得恒定电流源70只是当记录材料在第四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或当记录材料在第三感光鼓3c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才接通,否则,即使在成象过程中也是断开的。
这样做使通过传动辊13的电流得以控制而不超过一个预定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辊的电流被控制在0μA,因而可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逃逸向主组件地线,并可防止当记录材料P被分离充电器32放电时电流流入传动辊13,因此可以避免上述由于转印缺陷而引起的图象缺陷。
鉴于在低湿度条件中在分离部位可能发生分离放电,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环境温度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对电压源70进行通断控制。更具体来说,在低湿度条件中,分离充电器32接通,恒定电流源70断开;在高湿度条件中,分离充电器32断开,恒定电流源70接通。
分离充电器32设置在转印带130的最下游部位的上方,即,设置在转印带130的传动辊13的上方,并设有放电线。放电线在推力方向拉伸,其张力是由在放电线一端上设置的弹簧保持的。对放电线的电能供应是通过设在主组件中的一个接头并通过一个未画出的电能供应触头、一个电能供应销和一个弹簧进行的。
传动辊13通过恒定电流源70连接于主组件地线,也用作放电线的相反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转印充电器24d和分离充电部位(记录材料P与转印带130分离的位置)之间的距离d2为50mm,向分离充电器32供应10KVpp、500Hz的交流电压。
如前所述,在低湿度环境中,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较大,因此,由分离充电器32来弱化静电吸引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低湿度环境中,分离电荷引起的图象缺陷容易在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分离时出现,因此,分离充电器32作为应对措施是很有效的。在低温度环境中转印缺陷不易出现。在实施例1中公开的对传动辊13的零安培控制(恒定电流控制)是不必要的,因此,在低湿度环境中,在分离时最好接通分离充电器并关断恒定电流控制(不工作)。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比起低湿度环境中要小,因此,分离充电器32的效果较小。但是,转印缺陷容易出现,因此,最好进行对传动辊13的恒定电流控制。因此,在高湿度环境中,分离充电器关断,而恒定电流控制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充电器32及恒定电流控制的通断是以下述方式按照环境湿度(绝对含水量)进行的。
            表格1
       含水量       分离充电器  恒定电流控制
环境A  不小于10g/kg 接通        断开
环境B  不大于10g/kg 接通        断开
在环境A和B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分别约为107Ω·cm和1011Ω·cm,流入传动辊13的电流分别约为3μA和0μA。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可能出现的由作为电流产生源的分离充电器32产生的电流的电流被防止流动。
通过这种作法,在所提供的成象设备中,即使在低湿度环境中也可保持高的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P间的分离性质和高的图象质量,并且在高湿度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出现转印缺陷。
环境温度/湿度由设置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
实施例2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充电器32和恒定电流控制的通断是按照记录材料P的类型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控制的。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在50g/m2-200g/m2的范围内,记录材料的电阻是不同的。
具有大基重的记录材料具有较大的厚度,因此,其前面和背面之间的电阻大。因此需要高的转印电压,转印电流容易更多地逸向传动辊13。记录材料厚度越大意味着电流流过的横截面积越大,导致转印电流逸向传动辊13的倾向。因此,在所提供的成象设备中,当在大厚度记录材料上成象时,在转印电荷部位和传动辊之间进行零安培控制(恒定电流控制),从而防止了转印电流,所以不会出现转印缺陷。
记录材料的类型是由机械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自动识别的,但是操作者可以在控制板上设定。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以适当组合,以便按照湿度(绝对含水量)和记录纸P类型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分离充电器32和恒定电流控制的通断转换。
实施例3
在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电压源72向传动辊13供应预定的正电压(与向转印充电器24a-24d施加的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或与感光鼓上墨粉图象的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因而使传动辊13本身的电位很高,从而防止负电荷流向转印部位。因此,负电荷不流向转印部位,可防止明显的转印缺陷和图象缺陷。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源72是恒定电压源。
鉴于在低湿度条件下在分离部位可能出现分离放电,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环境温度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来改变由电压源72向传动辊13施加的正偏压(与作用于转印充电器24a-24d的电压的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
在低湿度环境中充分保存的记录材料和在高湿度环境中充分保存的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相差大约4位。因此,据信负电荷流动量取决于环境变化很大。在本实施例中,在低湿度环境中施加的电压低,在高湿度环境中施加的电压高,因而控制了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
在低温度环境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比高湿度环境要高(例如为1012Ω·cm或更高),因此,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低。因此,从电压源72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最好是低的。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低(例如为1010Ω·cm或更低),因此,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大。因此,作用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最好是高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施加的电压以下述方式按照湿度(绝对含水量)受到控制:
环境C(绝对含水量不小于20g/kg):7KV
环境D(绝对含水量不小于1.5g/kg且不大于20g/kg):4KV
环境E(绝对含水量小于1.5g/kg):1KV
在环境C,D和E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约为1010、1011和1015Ω·cm。
由于上述结构,成象设备不受环境影响,且不会出现转印缺陷。
环境温度/湿度可以由设置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或者可由操作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在控制板上设定。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偏压(与作用在转印充电器24a-24d上的电压相同极性的电压)是按照记录材料的类型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改变的。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从50g/m2至200g/m2变化范围大,因而各种记录材料P的电阻变化也大,负电荷在成象过程中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受到记录材料P的性质的影响。
基重大的记录材料P,其厚度也大,因而其正、反面之间的电阻也大,这使流向转印部位的负电荷量增大,容易出现转印缺陷。另一方面,基重小的记录材料,其厚度小,会引起相反的效果,因此,当在厚度大的记录材料上进行成象时,要使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增高,使流向转印部位的负电荷量减小,从而避免转印缺陷。
记录材料的类型可以由机械或光学传感器自动检测,或者也可由操作者在控制板上设定记录材料类型。
实施例5
本发明人使用图2所示设备,在高温度、高湿度环境(室温30℃,相对湿度80%)中进行成象,在成象过程中测量感光鼓3d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其值为100MΩ。此时,在转印充电器24d和感光鼓3d之间夹置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P,记录材料P是基重为157g/m2的纸(Nippon Seishi KABUSHIKI KAISHA出品的Ginkan打印纸157g/m2)。与测量同时将转印充电器24d和作为分离充电器32的相反电极的传动辊13的接地部分之间的电阻确定为10MΩ。
这是通过向转印充电器24d施加预定的转印电压并测量通过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的电流而确定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并不直接连接于主组件地线GND,而是如图4所示,传动辊13通过1000MΩ的电阻R连接于主组件地线GND,转印充电器24d和传动辊13的接地部分之间的电阻从10MΩ增至10+1000=1010MΩ,也就是说,该电阻充分地大于感光鼓3d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100MΩ。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转印充电器24d的转印电流并不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因此向感光鼓3d可供应足够的转印电流,墨粉图象从感光鼓3d很好地转印至记录材料P,因而形成没有转印缺陷的高质量图象。另外,可避免当记录材料分离时由分离充电器32放电时出现的转印缺陷。
在前面为了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在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接有电阻R以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阻抗),但是也可以使用可调电阻来替代电阻R。
或者,在传动辊13表面可设置一高电阻件以增加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从而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类似于图4所示实施例5,但是,在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R呈可调电阻形式,其电阻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按照环境湿度改变。
如前所述,在低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要比高湿度环境中大,因而由分离充电器32弱化静电吸引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低湿度环境中并不容易出现构成问题的转印缺陷,因此,不必以恶化记录材料的分离性质为代价来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因此,在低湿度环境中,需要降低可调电阻R的电阻以增加用作分离充电器32的相反电极的传动辊13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比低湿度环境中小,因而分离充电器32的静电吸引力减弱作用并不那么重要。另外,转印缺陷容易出现,因而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的电阻高。因此,在高湿环境中,可调电阻R的值最好调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低湿度环境中可调电阻R提供低电阻,在高湿度环境中可调电阻R提供高电阻。下面列出在本实施例中可调电阻R的电阻的实例:
环境F(绝对含水量不小于15g/kg):1000MΩ
环境G(绝对含水量为5-15g/kg):100MΩ
环境H(绝对含水量小于f5g/kg):0Ω
在环境F,G和H中,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约为1010Ω·cm、1011Ω·cm和1015Ω·cm,在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测出的电阻约为10MΩ、1000MΩ和1000MΩ。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是按照环境温度变化的,以便在低湿度环境中保证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间的高分离性质,而在高湿度环境中保证高图象质量。
当在高湿度环境(绝对含水量为15g/kg或更高)中,在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间提供充分的分离性质时,传动辊13可以和主组件地线GND绝缘(浮动)而不是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
温度/温度可以由设置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电阻变化可按照检测到的湿度自动进行。或者,温度、湿度可由温度计和温度计测出,由操作者或维修保养人员手工输入温度和湿度以改变电阻。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类似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5或6,但是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阻抗是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按照记录材料P的类型来控制的。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大约在50-200g/m2的范围内。记录材料的电阻按照基重显著变化。基重大的记录材料,其厚度大,因而正、反面间的电阻大。因此,所需要的转印电压高,转印电流更倾向于通过记录材料P逸向传动辊13。
当在厚度大的记录材料上进行成象时,要增加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以防止转印电流的逃逸。
记录材料的类型可以由机械或光学传感器自动检测,但也可在控制板上人工设定。
在前述实施例1-7中,转印充电器可以是电晕充电器、导电塑料辊、刷等,这可以提供相同的有利效果。
载象件并不限于电摄影感光件,在静电记录中也可以是一绝缘件。
下面简要描述用于使静电潜象在载象件上显影的显影装置1a-1d。一般来说,在非磁性墨粉的情形中,墨粉是使用片或类似物施加在套筒上的,在磁性墨粉的情形中,墨粉是使用磁力施加在套筒上的。墨粉在套筒上运至显影区域。现有套筒不与载象件接触的单成分非接触显影法和套筒与载象件接触的单成分接触显影法。在其它类型的方法中,采用含有墨粉颗粒和磁载体颗粒的显影剂,显影剂由磁力运载。现有显影剂与载象件接触的双成分接触显影法和显影剂不与载象件接触的双成分非接触显影法,一般都使用上述四种显影法。在本实施例中,从图象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考虑,采用的是双成分接触式显影系统。但是,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显影方式。
虽然已经结合上文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细节,可对它们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
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
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
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
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
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
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
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将预定电流施加到所述辊上或不向所述辊施加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种类的记录材料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输出将预定电流施加在所述辊上或不向所述辊施加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材料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使所述放电装置工作或不使所述放电装置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计算绝对含水量,并根据绝对含水量实施其控制工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按照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所述电压源施加的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种类的记录材料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按照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所述电压源施加的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材料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计算绝对含水量,并按照绝对含水量控制施加的电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电晕充电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充电装置与记录材料输送带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测量的记录材料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不同颜色的墨粉图象的所述载象件,墨粉图象按顺序转印并重叠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所述转印充电装置以便按顺序将不同颜色的墨粉图象转印并重叠在记录材料上。
CNB021502641A 1997-06-04 2002-11-07 成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6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1811/1997 1997-06-04
JP16181197A JP3639695B2 (ja) 1997-06-04 1997-06-04 画像形成装置
JP19484797A JP3652070B2 (ja) 1997-07-04 1997-07-04 画像形成装置
JP194847/1997 1997-07-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9646A Division CN1110724C (zh) 1997-06-04 1998-06-04 成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1748A CN1421748A (zh) 2003-06-04
CN1210628C true CN1210628C (zh) 2005-07-13

Family

ID=2648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9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724C (zh) 1997-06-04 1998-06-04 成象设备
CNB021502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628C (zh) 1997-06-04 2002-11-07 成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9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724C (zh) 1997-06-04 1998-06-04 成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26486B1 (zh)
EP (1) EP0883037B1 (zh)
KR (1) KR100288970B1 (zh)
CN (2) CN1110724C (zh)
DE (1) DE69817454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93B (zh) * 2006-11-24 2010-06-09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的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4191B2 (ja) * 1999-10-27 2004-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1209233A (ja) * 1999-11-19 2001-08-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442356B2 (en) 2000-04-06 2002-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36940B2 (en) * 2001-12-20 2009-05-26 Fujifilm Corporation Clean booth and sheet conveyor device
KR100429802B1 (ko) * 2001-12-28 2004-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의 화상형성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화상형성방법
US7953333B2 (en) * 2004-05-24 2011-05-3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easuring print sheet moisture and controlling a decurler in a xerographic printer
JP200621531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889090B2 (ja) * 2005-03-18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220288B2 (ja) * 2006-07-26 2013-06-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52671B2 (ja) * 2006-08-17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6853B2 (ja) 2008-01-29 2010-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00086751A (ko) * 2009-01-23 2010-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693426B2 (ja) 2010-10-04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6047B2 (ja) * 2010-10-04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4739B2 (ja) 2010-10-04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49122B1 (ko) * 2010-10-29 2017-06-20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443434B2 (ja) * 2011-05-17 2014-03-1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4159B2 (ja) 2012-01-25 2015-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78129B2 (ja) * 2014-05-30 2018-08-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36549B (zh) * 2016-05-27 2020-08-2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6159A (ja) 1988-04-28 1989-11-06 Toshiba Corp 記録装置
US5017969A (en) * 1988-05-30 1991-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having movable belt
JP2707331B2 (ja) 1989-08-10 1998-0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951678B2 (ja) 1990-02-07 1999-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187536A (en) 1990-11-30 1993-02-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069977B2 (ja) 1991-11-12 2000-07-24 日本電熱株式会社 暖房器具の故障監視装置
JP3373655B2 (ja) 1994-03-07 2003-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659843A (en) * 1992-01-22 1997-08-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transferr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US5594538A (en) 1992-12-29 1997-0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ulti-layer transfer material bearing member with different coefficient of kinetic frictions between layers
US5469248A (en) * 1993-02-01 1995-11-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applying a common transfer bias voltage to first and second transfer rollers
JP3234839B2 (ja) 1993-03-05 2001-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形成装置
US5493371A (en) * 1993-06-11 1996-02-2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transferr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7134503A (ja) 1993-09-17 1995-05-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461215B2 (ja) 1994-01-11 2003-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0713158B1 (en) 1994-11-17 2000-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3325136B2 (ja) * 1994-11-30 2002-09-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39127A (ja) 1995-06-09 1996-12-24 Ricoh Co Ltd 転写装置
JPH0934205A (ja) * 1995-07-20 1997-02-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6191A (ja) 1995-10-11 1997-04-22 Ricoh Co Ltd 転写紙搬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93B (zh) * 2006-11-24 2010-06-09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控制施加到附着构件上的电压的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83037A2 (en) 1998-12-09
KR100288970B1 (ko) 2001-05-02
DE69817454D1 (de) 2003-10-02
US6226486B1 (en) 2001-05-01
CN1110724C (zh) 2003-06-04
DE69817454T2 (de) 2004-06-09
KR19990006640A (ko) 1999-01-25
CN1202639A (zh) 1998-12-23
EP0883037B1 (en) 2003-08-27
EP0883037A3 (en) 1999-03-17
CN1421748A (zh) 2003-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0628C (zh) 成象设备
USRE47726E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9090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54022C (zh) 成像设备
CN1497374A (zh) 成像装置
JP20052502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7250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transport device having a cleaning mechanism
CN104777733A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6585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nsfer bias output device
CN105717762B (zh) 除电充电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6908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455303A (zh) 成像装置
JP20111075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916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中間転写体
CN101995805A (zh) 带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0780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981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7235A (ja) 感光体ベルトによるシート搬送装置
JPH047236A (ja) 感光体ベルトによるシート搬送装置
JPH111259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563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2109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99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917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49A (zh) 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