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0339B -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0339B
CN116900339B CN202211573108.0A CN202211573108A CN116900339B CN 116900339 B CN116900339 B CN 116900339B CN 202211573108 A CN202211573108 A CN 202211573108A CN 116900339 B CN116900339 B CN 116900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tool
numerical control
cutter
control machin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31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0339A (zh
Inventor
余俊
谢山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ck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ck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ck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ck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31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0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0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0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0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0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00Turning-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3B5/26Turning-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simultaneously tur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faces of a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turning-machines
    • B23B25/06Measuring, gauging, or adjusting equipment on turning-machines for setting-on, feeding,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the cutting tool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05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machine tool with respect to its support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64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by using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4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卧式机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包括数控机床主体,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底部设有数控机床底座,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中部形成有数控机床加工区,所述数控机床底座的顶部位于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位置处设有数控机床移动座,所述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主轴箱,所述数控机床主轴箱的中部对称设有数控机床夹持块,所述数控机床移动座的顶部设有加床加工移动座;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平行分布于加床加工移动座上,并且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可在加床加工移动座上水平移动,且二者均设有同等结构的加工机床刀具,两个加工机床刀具即可起到同时加工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卧式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而在数控机床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之一便是机床上的刀具,当金属部件固定于主轴箱后,对其金属部件加工、切割的便是刀具了,通常,金属部件会随着主轴箱进行高速旋转,而刀具本身处于非旋转状态,此种工作方式极大的增加了机床的安全性,卧式数控机床常用于各个加工厂区中。
现有的数控机床多只为单独刀具结构,只具有一个刀具,此种结构无疑使得工作进展缓慢,当遇到金属部件需要外层、内层双向加工时,只能一步一步进行,通过仅有的一个刀具将外层或内层加工完成后,在进行二次加工,由于刀具本身并不需要旋转,旋转的是金属部件以及主轴箱,所以二次加工无疑会浪费电力资源,耗费了时间,使得金属部件整体加工效率较低;
现有的数控机床对金属部件的加工尺寸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打磨多次,由于需要打磨、加工的金属部件尺寸不一,而需要将这些尺寸不一的金属部件统一加工成产品,则需要工作人员付出的精力较多,需要一点一点调节刀具、金属部件的位置,并且打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及时调节刀具、金属部件位置、角度等,较为耗费时间,同时在调节位置、角度时,需要将机数控机床停止运转,不仅较为耗费时间,同时短时间内将数控机床反复开关,会降低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数控机床难以清理加工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当刀具对金属部件进行加工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金属卷,类似小型弹簧的模样,这些金属碎屑不仅体积较小、同时由于厚度非常薄,所以很容易伤及皮肤,也难以收集清理,这些金属碎屑长时间积累后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使用,还会堵塞刀具底部的缝隙,使其精度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数控机床多只为单独刀具结构,只具有一个刀具,此种结构无疑使得工作进展缓慢,当遇到金属部件需要外层、内层双向加工时,只能一步一步进行,通过仅有的一个刀具将外层或内层加工完成后,在进行二次加工,由于刀具本身并不需要旋转,旋转的是金属部件以及主轴箱,所以二次加工无疑会浪费电力资源,耗费了时间,使得金属部件整体加工效率较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包括数控机床主体,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底部设有数控机床底座,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中部形成有数控机床加工区,所述数控机床底座的顶部位于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位置处设有数控机床移动座,所述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主轴箱,所述数控机床主轴箱的中部对称设有数控机床夹持块,所述数控机床移动座的顶部设有机床加工移动座,所述机床加工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于数控机床移动座配合使用的加工移动座滑轨;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均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而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通过加工移动座滑轨在数控机床移动座的顶部移动,只能平移、不会偏移,使得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移动整体较为稳定,而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二者通过加工机床梯形基座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侧壁设有操作柜,所述数控机床主体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标识牌;所述数控机床主体靠近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数控机床防护门,所述数控机床防护门的表面镶嵌有数控机床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数控机床移动座的顶部设有与数控机床主轴箱配合使用的机床加工组件;所述机床加工组件包括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且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为同等结构,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为同等结构,二者分别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左边、右边;所述第一机床刀具包括加工机床连接顶座,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加工机床刀具,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的表面位于加工机床刀具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测距仪,且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相连接;当加工机床伸缩杆运转后,可带动第一机床刀具、加工机床连接顶座移动。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可在机床加工移动座上水平移动,且二者均设有同等结构的加工机床刀具,当需要对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加工时,可根据金属部件的厚度、尺寸调节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之间的距离,即为调节了两个加工机床刀具的距离,使得两个加工机床刀具分别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而金属部件随着数控机床主轴箱的高速旋转,两个加工机床刀具即可起到同时加工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效果,不仅极大的节省了电力资源、时间,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且可对多种尺寸的金属部件进行适配尺寸使用。金属部件的内层、外层同时加工,最常见的就是一根金属圆柱,需要将金属圆柱的外表面打磨,同时需要将金属圆柱内部掏空,将金属圆柱加工成金属筒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测距仪的一侧发射有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所述数控机床加工区的一侧表面靠近数控机床主轴箱的位置处设有机床光源标识区,所述机床光源标识区由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组成,且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位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内。当紫外线测距仪运转发射出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发射至机床光源标识贴片上后,紫外线测距仪可将数据反馈到电脑,此时数控机床主轴箱的表面处于空白状态,意思是没有金属部件放置于数控机床主轴箱上,所以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紫外线测距仪可以检测出所有的机床光源标识贴片光源数据;而当数控机床主轴箱上安装金属部件后,部分机床光源标识贴片被金属部件阻挡了,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紫外线测距仪无法识别被遮挡的机床光源标识贴片,通过被遮挡的这些机床光源标识贴片数据,即可大概计算出金属部件的尺寸、厚度等数据,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手动调节尺寸、位置,不仅较为安全、精准,同时减少了数控机床反复开关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均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的底部均开设有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配合使用的机床梯形滑轨。机床梯形滑轨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顶部均为梯形结构,梯形设置,使得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只能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上横向移动,无法左右偏移,移动的同时对其起到了限位效果,较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一侧设有机床梯形挡板,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靠近第二机床刀具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挡块,且所述第一连接挡块与第二机床刀具之间通过机床第二伸缩杆相连接;
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靠近第一机床刀具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挡块,所述第一机床刀具的侧壁设有机床推动限位块;且所述第一机床刀具与第二连接挡块之间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相连接。由于第二连接挡块固定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上,而加工机床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挡块、机床推动限位块之间,而第一机床刀具可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水平移动,所以当加工机床伸缩杆运转后,加工机床伸缩杆可推动机床推动限位块,即推动第一机床刀具,加工机床伸缩杆对机床推动限位块、第一机床刀具施加了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机床刀具可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上移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机床刀具的位置,从而调节了加工机床刀具的位置。
第二机床刀具同理移动。
优选的,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的顶部设有加工机床旋转座,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的远离加工机床刀具的一侧设有紫外线测距仪。
优选的,所述数控机床主体内设有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且所述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通过机床移动组件在数控机床主体内横向移动。所述机床移动组件包括底柱齿轮牙、移动弧形杆,所述底柱齿轮牙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机床移动底柱;机床移动底柱、底柱齿轮牙起到驱动效果,移动弧形杆起到支撑效果。
优选的,所述移动弧形杆的横截面为圆弧,且所述移动弧形杆与底柱齿轮牙的长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包括机床连接弧形件,所述机床连接弧形件的外表面镶嵌有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机床电磁力吸盘采用的是一种用电磁原理,通过使内部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经过导磁面板,将接触在面板表面的工件紧紧吸住的,通过线圈断电,磁力消失实现退磁,从而可取下工件。
优选的,所述机床电磁力吸盘的一侧设有电磁力吸盘连接盒,所述机床连接弧形件的顶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与机床连接旋转块转动连接,所述机床连接旋转块的一侧设有机床y轴位移杆;,所述机床y轴位移杆远离机床连接旋转块的一端与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的一侧设有机床电机防护外壳,所述机床电机防护外壳的内部设有机床齿轮驱动电机,所述机床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机床移动齿轮。所述机床移动齿轮位于移动弧形杆的正上方,机床移动齿轮与多个机床移动底柱啮合连接。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机床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随即带动机床移动齿轮一并旋转,而机床移动齿轮与机床移动底柱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机床移动齿轮带动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机床y轴位移杆、机床连接弧形件、机床电磁力吸盘进行移动,而移动弧形杆则在弧形内槽内移动,移动弧形杆、弧形内槽对其起到了支撑效果,移动弧形杆的顶部为曲面设置,可以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的整体移动更加方便、迅速。
优选的,而机床连接弧形件、机床电磁力吸盘可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进行旋转,机床连接弧形件可以机床连接旋转轴的圆心旋转三百六十度,而机床连接旋转块、机床连接旋转轴、机床连接弧形件、机床电磁力吸盘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机床连接弧形件、机床电磁力吸盘移动至需求位置处。机床连接弧形件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进行y轴移动,通过机床移动组件进行x轴移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进行旋转,实现了数控机床主体内的自动化移动,而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可实现对多个金属碎屑的磁力吸附,使得较小的金属碎屑均通过磁力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上,并统一收集、处理,整体使用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收集较为迅速,减少了这些金属碎屑对数控机床的使用影响。
优选的,所述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的顶部设有机床弧形套件,所述机床弧形套件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内槽,且所述移动弧形杆穿过弧形内槽,且二者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固定金属部件,将需要加工的金属部件放置于于数控机床主轴箱上,并通过多个数控机床夹持块将金属部件固定于数控机床主轴箱上;
步骤二:获取金属部件的加工数据,调节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的位移;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由于加工机床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挡块上,另一端固定于机床推动限位块上,所以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时,加工机床伸缩杆的端部会推动机床推动限位块,随即推动第一机床刀具,使得第一机床刀具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的顶部移动,机床梯形滑轨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间隙配合滑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机床刀具与第二机床刀具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机床刀具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位置处;
将第二机床刀具同理移动,使得第二机床刀具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位于金属部件的内层位置处;
步骤三:运转紫外线测距仪,当紫外线测距仪运转后,会产生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发射于数控机床主轴箱的表面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会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说明此时处于空白区域,而没有识别到机床光源标识贴片则被金属部件挡住了,所以光源无法发射于机床光源标识贴片上,由此计算出金属部件的尺寸、宽度;
步骤四: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紫外线测距仪将数据上传至电脑端,并通过电脑端运转数控机床主轴箱,使得数控机床主轴箱带动金属部件高速旋转,通过电脑端调节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精度,使得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上的加工机床刀具与金属部件尺寸、位置、角度精度调节完成,即机床进行加工;
步骤五:机床加工前,需要将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推动关闭,使得数控机床加工区通过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形成密封区域,用于防止机床加工金属部件时,金属碎屑的飞溅,起到了保护作用;
步骤六:当金属部件加工成产品后,即可将其从数控机床主轴箱上取下;
步骤七:需要清理和收集数控机床主体内金属碎屑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使得机床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输出轴同时带动机床移动齿轮旋转,机床移动齿轮与机床移动底柱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通过机床移动齿轮在机床移动底柱上移动,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在数控机床主体内横向移动;
当机床移动齿轮在机床移动底柱上移动时,移动弧形杆在弧形内槽内移动,弧形内槽、移动弧形杆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移动时较为稳定;
步骤八:机床连接弧形件可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进行旋转,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移动至靠近金属碎屑的一侧,机床连接弧形件、机床电磁力吸盘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移动位置,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更加靠近金属碎屑的位置处;
步骤九:最后运行机床电磁力吸盘,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产生较大磁力,即可将位于数控机床主体内的多个金属碎屑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上,并且在机床电磁力吸盘运转时,可同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使得机床移动齿轮旋转,使得机床移动齿轮带动机床连接弧形件横向移动,可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清理数控机床主体内金属碎屑时更加彻底,清理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平行分布于机床加工移动座上,并且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可在机床加工移动座上水平移动,且二者均设有同等结构的加工机床刀具,当需要对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加工时,可根据金属部件的厚度、尺寸调节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之间的距离,即为调节了两个加工机床刀具的距离,使得两个加工机床刀具分别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而金属部件随着数控机床主轴箱的高速旋转,两个加工机床刀具即可起到同时加工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效果,不仅极大的节省了电力资源、时间,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且可对多种尺寸的金属部件进行适配尺寸使用。
第一机床刀具、第二机床刀具均设有紫外线测距仪,紫外线测距仪可发射出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而数控机床主体的内壁设有机床光源标识区,当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的光源,发射到机床光源标识区上后,电脑会有识别,而电脑没有识别到机床光源标识区的光源则被金属部件挡住了,而没有识别到的光源,即为金属部件的体积,通过紫外线测距仪、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可计算出金属部件的体积、尺寸,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电脑内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手动调节尺寸、位置,不仅较为安全、精准,同时减少了数控机床反复开关的情况。
机床连接弧形件的表面设有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并且机床连接弧形件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进行y轴移动,通过机床移动组件进行x轴移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进行旋转,实现了数控机床主体内的自动化移动,而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可实现对多个金属碎屑的磁力吸附,使得较小的金属碎屑均通过磁力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上,并统一收集、处理,整体使用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收集较为迅速,减少了这些金属碎屑对数控机床的使用影响,提高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控机床防护门打开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床加工组件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使用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机床加工组件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使用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机床齿轮驱动电机立体图;
图中:1、数控机床主体;11、数控机床标识牌;12、数控机床加工区;13、数控机床主轴箱;14、数控机床夹持块;15、数控机床移动座;
2、数控机床防护门;21、数控机床观察窗;
3、数控机床底座;31、操作柜;
4、机床移动组件;41、机床移动底柱;42、底柱齿轮牙;43、移动弧形杆;
5、机床加工组件;501、机床光源标识区;502、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3、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4、机床加工移动座;505、加工移动座滑轨;506、加工机床操作盒;507、加工机床旋转座;508、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9、紫外线测距仪;510、加工机床刀具;511、加工机床伸缩杆;512、第一机床刀具;513、机床梯形滑轨;514、第二机床刀具;515、机床第二伸缩杆;516、机床梯形挡板;517、第一连接挡块;518、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9、第二连接挡块;520、机床推动限位块;
6、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01、机床移动齿轮;602、机床y轴位移杆;603、机床连接旋转块;604、机床连接旋转轴;605、机床连接弧形件;606、机床电磁力吸盘;607、电磁力吸盘连接盒;608、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9、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10、弧形内槽;611、机床弧形套件;612、机床电机防护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包括数控机床主体1,数控机床主体1的底部设有数控机床底座3,数控机床主体1的中部形成有数控机床加工区12,数控机床底座3的顶部位于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位置处设有数控机床移动座15,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主轴箱13,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中部对称设有数控机床夹持块14,数控机床移动座15的顶部设有机床加工移动座504,机床加工移动座504的底部开设有于数控机床移动座15配合使用的加工移动座滑轨505;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均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而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通过加工移动座滑轨505在数控机床移动座15的顶部移动,只能平移、不会偏移,使得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移动整体较为稳定,而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二者通过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进行移动。
如图1、图2,数控机床主体1的侧壁设有操作柜31,数控机床主体1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标识牌11;数控机床主体1靠近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数控机床防护门2,数控机床防护门2的表面镶嵌有数控机床观察窗2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图3、图4、图5、图6,数控机床移动座15的顶部设有与数控机床主轴箱13配合使用的机床加工组件5;机床加工组件5包括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且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为同等结构,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为同等结构,二者分别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左边、右边;第一机床刀具512包括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加工机床刀具510,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表面位于加工机床刀具510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测距仪509,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一侧设有加工机床操作盒506,且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511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相连接;当加工机床伸缩杆511运转后,可带动第一机床刀具512、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移动。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可在机床加工移动座504上水平移动,且二者均设有同等结构的加工机床刀具510,当需要对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加工时,可根据金属部件的厚度、尺寸调节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之间的距离,即为调节了两个加工机床刀具510的距离,使得两个加工机床刀具510分别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而金属部件随着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高速旋转,两个加工机床刀具510即可起到同时加工金属部件的外层、内层效果,不仅极大的节省了电力资源、时间,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且可对多种尺寸的金属部件进行适配尺寸使用。金属部件的内层、外层同时加工,最常见的就是一根金属圆柱,需要将金属圆柱的外表面打磨,同时需要将金属圆柱内部掏空,将金属圆柱加工成金属筒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图3、图4、图5,紫外线测距仪509的一侧发射有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一侧表面靠近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位置处设有机床光源标识区501,机床光源标识区501由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组成,且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位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内。当紫外线测距仪509运转发射出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发射至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上后,紫外线测距仪509可将数据反馈到电脑,此时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表面处于空白状态,意思是没有金属部件放置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所以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紫外线测距仪509可以检测出所有的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光源数据;而当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安装金属部件后,部分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被金属部件阻挡了,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紫外线测距仪509无法识别被遮挡的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通过被遮挡的这些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数据,即可大概计算出金属部件的尺寸、厚度等数据,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手动调节尺寸、位置,不仅较为安全、精准,同时减少了数控机床反复开关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图3、图4、图5、图6,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均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且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的底部均开设有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配合使用的机床梯形滑轨513。机床梯形滑轨513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顶部均为梯形结构,梯形设置,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只能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上横向移动,无法左右偏移,移动的同时对其起到了限位效果,较为稳定。
如图5、图6,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一侧设有机床梯形挡板516,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靠近第二机床刀具514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挡块517,且第一连接挡块517与第二机床刀具514之间通过机床第二伸缩杆515相连接;
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靠近第一机床刀具51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挡块519,第一机床刀具512的侧壁设有机床推动限位块520;且第一机床刀具512与第二连接挡块519之间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相连接。由于第二连接挡块519固定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上,而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挡块519、机床推动限位块520之间,而第一机床刀具512可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水平移动,所以当加工机床伸缩杆511运转后,加工机床伸缩杆511可推动机床推动限位块520,即推动第一机床刀具512,加工机床伸缩杆511对机床推动限位块520、第一机床刀具512施加了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可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上移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机床刀具512的位置,从而调节了加工机床刀具510的位置。
第二机床刀具514同理移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4、图5、图6,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顶部设有加工机床旋转座507,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远离加工机床刀具510的一侧设有紫外线测距仪509。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图3、图7、图8、图9、图10,数控机床主体1内设有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且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通过机床移动组件4在数控机床主体1内横向移动。机床移动组件4包括底柱齿轮牙42、移动弧形杆43,底柱齿轮牙42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机床移动底柱41;机床移动底柱41、底柱齿轮牙42起到驱动效果,移动弧形杆43起到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7、图8、图9、图10,移动弧形杆43的横截面为圆弧,且移动弧形杆43与底柱齿轮牙42的长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3、图7、图8、图9,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包括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连接弧形件605的外表面镶嵌有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机床电磁力吸盘606采用的是一种用电磁原理,通过使内部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经过导磁面板,将接触在面板表面的工件紧紧吸住的,通过线圈断电,磁力消失实现退磁,从而可取下工件。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3、图7、图8、图9,机床电磁力吸盘606的一侧设有电磁力吸盘连接盒607,机床连接弧形件605的顶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与机床连接旋转块603转动连接,机床连接旋转块603的一侧设有机床y轴位移杆602;,机床y轴位移杆602远离机床连接旋转块603的一端与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相连接,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的一侧设有机床电机防护外壳612,机床电机防护外壳612的内部设有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的输出轴设有机床移动齿轮601。机床移动齿轮601位于移动弧形杆43的正上方,机床移动齿轮601与多个机床移动底柱41啮合连接。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的输出轴旋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随即带动机床移动齿轮601一并旋转,而机床移动齿轮601与机床移动底柱41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机床移动齿轮601带动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机床y轴位移杆602、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进行移动,而移动弧形杆43则在弧形内槽610内移动,移动弧形杆43、弧形内槽610对其起到了支撑效果,而移动弧形杆43可参阅图9、图10,移动弧形杆43的顶部为曲面设置,可以起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的整体移动更加方便、迅速。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而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可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进行旋转,机床连接弧形件605可以机床连接旋转轴604的圆心旋转三百六十度,而机床连接旋转块603、机床连接旋转轴604、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602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移动至需求位置处。机床连接弧形件605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602进行y轴移动,通过机床移动组件4进行x轴移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进行旋转,实现了数控机床主体1内的自动化移动,而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606可实现对多个金属碎屑的磁力吸附,使得较小的金属碎屑均通过磁力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上,并统一收集、处理,整体使用较为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收集较为迅速,减少了这些金属碎屑对数控机床的使用影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0,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的顶部设有机床弧形套件611,机床弧形套件61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内槽610,且移动弧形杆43穿过弧形内槽610,且二者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固定金属部件,将需要加工的金属部件放置于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并通过多个数控机床夹持块14将金属部件固定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
步骤二:获取金属部件的加工数据,调节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的位移;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由于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挡块519上,另一端固定于机床推动限位块520上,所以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511时,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的端部会推动机床推动限位块520,随即推动第一机床刀具512,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移动,机床梯形滑轨513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间隙配合滑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机床刀具512与第二机床刀具51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位置处;
将第二机床刀具514同理移动,使得第二机床刀具514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位于金属部件的内层位置处;
步骤三:运转紫外线测距仪509,当紫外线测距仪509运转后,会产生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发射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表面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会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说明此时处于空白区域,而没有识别到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则被金属部件挡住了,所以光源无法发射于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上,由此计算出金属部件的尺寸、宽度;
步骤四: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紫外线测距仪509将数据上传至电脑端,并通过电脑端运转数控机床主轴箱13,使得数控机床主轴箱13带动金属部件高速旋转,通过电脑端调节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精度,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上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与金属部件尺寸、位置、角度精度调节完成,即机床进行加工;
步骤五:机床加工前,需要将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2推动关闭,使得数控机床加工区12通过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2形成密封区域,用于防止机床加工金属部件时,金属碎屑的飞溅,起到了保护作用;
步骤六:当金属部件加工成产品后,即可将其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取下;
步骤七:需要清理和收集数控机床主体1内金属碎屑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使得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的输出轴旋转,输出轴同时带动机床移动齿轮601旋转,机床移动齿轮601与机床移动底柱41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通过机床移动齿轮601在机床移动底柱41上移动,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在数控机床主体1内横向移动;
当机床移动齿轮601在机床移动底柱41上移动时,移动弧形杆43在弧形内槽610内移动,弧形内槽610、移动弧形杆43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移动时较为稳定;
步骤八:机床连接弧形件605可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进行旋转,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移动至靠近金属碎屑的一侧,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602移动位置,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更加靠近金属碎屑的位置处;
步骤九:最后运行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产生较大磁力,即可将位于数控机床主体1内的多个金属碎屑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上,并且在机床电磁力吸盘606运转时,可同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使得机床移动齿轮601旋转,使得机床移动齿轮601带动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横向移动,可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清理数控机床主体1内金属碎屑时更加彻底,清理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包括数控机床主体(1),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的底部设有数控机床底座(3),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的中部形成有数控机床加工区(12),所述数控机床底座(3)的顶部位于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位置处设有数控机床移动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主轴箱(13),所述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中部对称设有数控机床夹持块(14),所述数控机床移动座(15)的顶部设有与数控机床主轴箱(13)配合使用的机床加工组件(5);
所述机床加工组件(5)包括两个同等结构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所述第一机床刀具(512)包括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加工机床刀具(510),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表面位于加工机床刀具(510)的顶部设有紫外线测距仪(509),且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511)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相连接;
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内设有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且所述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通过机床移动组件(4)在数控机床主体(1)内横向移动;
紫外线测距仪(509)的一侧发射有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一侧表面靠近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位置处设有机床光源标识区(501),机床光源标识区(501)由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组成,且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位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内;
当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的光源,发射到机床光源标识区(501)上后,电脑会有识别,而电脑没有识别到机床光源标识区(501)的光源则被金属部件挡住了,而没有识别到的光源,即为金属部件的体积,通过紫外线测距仪(509)、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可计算出金属部件的体积、尺寸,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电脑内部;
所述机床移动组件(4)包括底柱齿轮牙(42)、移动弧形杆(43),所述底柱齿轮牙(42)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机床移动底柱(41);
所述移动弧形杆(43)的横截面为圆弧,且所述移动弧形杆(43)与底柱齿轮牙(42)的长度一致;
所述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包括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所述机床连接弧形件(605)的外表面镶嵌有多个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所述机床电磁力吸盘(606)的一侧设有电磁力吸盘连接盒(607),所述机床连接弧形件(605)的顶部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与机床连接旋转块(603)转动连接,所述机床连接旋转块(603)的一侧设有机床y轴位移杆(602);
所述机床y轴位移杆(602)远离机床连接旋转块(603)的一端与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相连接,所述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的一侧设有机床电机防护外壳(612),所述机床电机防护外壳(612)的内部设有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所述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的输出轴设有机床移动齿轮(601);
所述机床驱动组件连接块(609)的顶部设有机床弧形套件(611),所述机床弧形套件(61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内槽(610),且所述移动弧形杆(43)穿过(410),且二者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
所述机床移动齿轮(601)位于移动弧形杆(43)的正上方,机床移动齿轮(601)与多个机床移动底柱(4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移动座(15)的顶部设有机床加工移动座(504),所述机床加工移动座(504)的底部开设有于数控机床移动座(15)配合使用的加工移动座滑轨(505);
所述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均位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的底部均开设有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配合使用的机床梯形滑轨(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一侧设有机床梯形挡板(516),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靠近第二机床刀具(514)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挡块(517),所述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靠近第一机床刀具(51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挡块(519),所述第一机床刀具(512)的侧壁设有机床推动限位块(520);
且所述第一连接挡块(517)与第二机床刀具(514)之间通过机床第二伸缩杆(515)相连接;
且所述第一机床刀具(512)与第二连接挡块(519)之间通过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顶部设有加工机床旋转座(507),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远离加工机床刀具(510)的一侧设有紫外线测距仪(509),所述加工机床连接顶座(508)的一侧设有加工机床操作盒(5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的侧壁设有操作柜(31),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的一侧表面设有数控机床标识牌(11);
所述数控机床主体(1)靠近数控机床加工区(12)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数控机床防护门(2),所述数控机床防护门(2)的表面镶嵌有数控机床观察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固定金属部件,将需要加工的金属部件放置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并通过多个数控机床夹持块(14)将金属部件固定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
步骤二:获取金属部件的加工数据,调节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的位移;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由于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挡块(519)上,另一端固定于机床推动限位块(520)上,所以运转加工机床伸缩杆(511)时,加工机床伸缩杆(511)的端部会推动机床推动限位块(520),随即推动第一机床刀具(512),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在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的顶部移动,机床梯形滑轨(513)与加工机床梯形基座(518)间隙配合滑动,从而调节了第一机床刀具(512)与第二机床刀具(51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位于金属部件的外层位置处;
将第二机床刀具(514)同理移动,使得第二机床刀具(514)中部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位于金属部件的内层位置处;
步骤三:运转紫外线测距仪(509),当紫外线测距仪(509)运转后,会产生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发射于数控机床主轴箱(13)的表面后,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会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识别到多个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说明此时处于空白区域,而没有识别到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则被金属部件挡住了,所以光源无法发射于机床光源标识贴片(502)上,由此计算出金属部件的尺寸、宽度;
步骤四:机床紫外线灯光发射区(503)、紫外线测距仪(509)将数据上传至电脑端,并通过电脑端运转数控机床主轴箱(13),使得数控机床主轴箱(13)带动金属部件高速旋转,通过电脑端调节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精度,使得第一机床刀具(512)、第二机床刀具(514)上的加工机床刀具(510)与金属部件尺寸、位置、角度精度调节完成,即机床进行加工;
步骤五:机床加工前,需要将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2)推动关闭,使得数控机床加工区(12)通过两个数控机床防护门(2)形成密封区域,用于防止机床加工金属部件时,金属碎屑的飞溅,起到了保护作用;
步骤六:当金属部件加工成产品后,即可将其从数控机床主轴箱(13)上取下;
步骤七:需要清理和收集数控机床主体(1)内金属碎屑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使得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的输出轴旋转,输出轴同时带动机床移动齿轮(601)旋转,机床移动齿轮(601)与机床移动底柱(41)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通过机床移动齿轮(601)在机床移动底柱(41)上移动,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在数控机床主体(1)内横向移动;
当机床移动齿轮(601)在机床移动底柱(41)上移动时,移动弧形杆(43)在弧形内槽(610)内移动,弧形内槽(610)、移动弧形杆(43)使得机床电磁力吸附组件(6)移动时较为稳定;
步骤八:机床连接弧形件(605)可通过机床连接旋转轴(604)进行旋转,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移动至靠近金属碎屑的一侧,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机床电磁力吸盘(606)可通过机床y轴位移杆(602)移动位置,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更加靠近金属碎屑的位置处;
步骤九:最后运行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产生较大磁力,即可将位于数控机床主体(1)内的多个金属碎屑吸附于机床电磁力吸盘(606)上,并且在机床电磁力吸盘(606)运转时,可同时运转机床齿轮驱动电机(608),使得机床移动齿轮(601)旋转,使得机床移动齿轮(601)带动机床连接弧形件(605)横向移动,可使得机床电磁力吸盘(606)清理数控机床主体(1)内金属碎屑时更加彻底,清理效果更佳。
CN202211573108.0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6900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108.0A CN116900339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108.0A CN116900339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0339A CN116900339A (zh) 2023-10-20
CN116900339B true CN116900339B (zh) 2024-02-09

Family

ID=8836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3108.0A Active CN116900339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0339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6492A (zh) * 2013-11-26 2014-02-19 马鞍山马钢晋西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火车车轴轮座直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203711877U (zh) * 2014-02-24 2014-07-16 浙江迎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排刀架装置
CN204396899U (zh) * 2014-12-15 2015-06-17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床排刀调整装置
CN107378625A (zh) * 2017-09-18 2017-11-24 苏州圣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清洗装置
CN208895210U (zh) * 2018-10-22 2019-05-24 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 一种多功能排刀机床
CN209614981U (zh) * 2019-03-11 2019-11-12 王建滨 一种可方便清理废料的铣床
JP6620262B1 (ja) * 2019-09-05 2019-12-11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ワーク供給装置
CN210188497U (zh) * 2019-07-29 2020-03-27 扬中市陆氏氟塑有限公司 用于将管件加工成环的车床
CN210334365U (zh) * 2019-07-16 2020-04-17 南京博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以车代磨的车床设备
CN210435375U (zh) * 2018-12-26 2020-05-01 瓦房店亚通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卧式车床
CN210848334U (zh) * 2019-10-31 2020-06-26 曲阜金升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壳加工刚性刀架装置和电机壳加工装置
CN210938314U (zh) * 2019-07-10 2020-07-07 谭永年 一种机械加工用铁屑清扫设备
CN212168961U (zh) * 2020-04-14 2020-12-18 芜湖之乐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刀具及使用该刀具的车床
CN113305309A (zh) * 2021-07-30 2021-08-27 南通莱鑫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健身器材智能生产的双刀式减振车削加工装置
WO2021240224A1 (en) * 2020-05-29 2021-12-02 Prayag Harishbhai Tamboli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tool holder rest arrangement for turning in machining operation
CN215200069U (zh) * 2021-07-20 2021-12-17 苏州越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针脚锡焊辅助装置
CN215824930U (zh) * 2021-07-14 2022-02-15 安徽省飞扬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侧孔机的废屑收集装置
CN216503761U (zh) * 2021-10-25 2022-05-13 重庆正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铣床废料回收装置
CN114952320A (zh) * 2022-06-22 2022-08-30 群策精密金属(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工作台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6492A (zh) * 2013-11-26 2014-02-19 马鞍山马钢晋西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火车车轴轮座直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203711877U (zh) * 2014-02-24 2014-07-16 浙江迎泰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机床排刀架装置
CN204396899U (zh) * 2014-12-15 2015-06-17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床排刀调整装置
CN107378625A (zh) * 2017-09-18 2017-11-24 苏州圣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清洗装置
CN208895210U (zh) * 2018-10-22 2019-05-24 玉环仪表机床制造厂 一种多功能排刀机床
CN210435375U (zh) * 2018-12-26 2020-05-01 瓦房店亚通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卧式车床
CN209614981U (zh) * 2019-03-11 2019-11-12 王建滨 一种可方便清理废料的铣床
CN210938314U (zh) * 2019-07-10 2020-07-07 谭永年 一种机械加工用铁屑清扫设备
CN210334365U (zh) * 2019-07-16 2020-04-17 南京博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以车代磨的车床设备
CN210188497U (zh) * 2019-07-29 2020-03-27 扬中市陆氏氟塑有限公司 用于将管件加工成环的车床
JP6620262B1 (ja) * 2019-09-05 2019-12-11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ワーク供給装置
CN210848334U (zh) * 2019-10-31 2020-06-26 曲阜金升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壳加工刚性刀架装置和电机壳加工装置
CN212168961U (zh) * 2020-04-14 2020-12-18 芜湖之乐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刀具及使用该刀具的车床
WO2021240224A1 (en) * 2020-05-29 2021-12-02 Prayag Harishbhai Tamboli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tool holder rest arrangement for turning in machining operation
CN215824930U (zh) * 2021-07-14 2022-02-15 安徽省飞扬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侧孔机的废屑收集装置
CN215200069U (zh) * 2021-07-20 2021-12-17 苏州越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针脚锡焊辅助装置
CN113305309A (zh) * 2021-07-30 2021-08-27 南通莱鑫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健身器材智能生产的双刀式减振车削加工装置
CN216503761U (zh) * 2021-10-25 2022-05-13 重庆正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铣床废料回收装置
CN114952320A (zh) * 2022-06-22 2022-08-30 群策精密金属(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工作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经济型数控车床上加装排刀例析;庾勇坚;;科技信息(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0339A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05522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打磨钻孔装置
CN108480794B (zh) 一种齿槽打磨装置
CN116900339B (zh) 一种卧式数控机床的刀具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5787232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剔毛刺装置
CN114654294A (zh) 一种具有零件自动掉头功能的精密数控机床
CN108481984B (zh) 一种数控雕刻砂光复合加工中心
CN204036137U (zh) 一种便于除铁屑的铣床排屑装置
CN113732746A (zh) 一种复合型走刀式数控机床
CN211332352U (zh) 自动换刀钻攻铣一体机
CN211438950U (zh) 一种卧式加工装置
CN219053709U (zh) 一种转盘式自动换刀装置
CN210024436U (zh) 一种多功能数控磨床
JPS62199301A (ja) ワ−クインデツクステ−ブル付立型数値制御式旋盤
CN216421944U (zh) 一种自动进给磨抛机
CN210549874U (zh) 一种清洁型车床
CN210968044U (zh) 一种锻件用车床的除废屑装置
CN210756627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
CN217194461U (zh) 一种多自由度加工的数控机床
CN220993990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打磨装置
CN220052146U (zh) 一种多功能数控木工机床
CN212384762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夹取装置
CN220445120U (zh) 一种加工深度可控的磁座钻
CN220481064U (zh) 便于收集废屑的数控机床
CN218518211U (zh) 一种快速定位的金属切削机床
CN213799028U (zh) 一种便于清尘的面板用电脑雕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