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8399A -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8399A
CN114568399A CN202210242506.8A CN202210242506A CN114568399A CN 114568399 A CN114568399 A CN 114568399A CN 202210242506 A CN202210242506 A CN 202210242506A CN 114568399 A CN114568399 A CN 114568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sheet
resin layer
reinforced resin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25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8399B (zh
Inventor
川村拓司
伊崎靖浩
富冈贵彦
山本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er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237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957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251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834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243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957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346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104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ride Inc filed Critical Globeride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2425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8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8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8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8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4Fishing-line guides on rods, e.g.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6Devices for fixing reels on r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具备: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安装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以及纤维强化树脂层,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具有:第一部分,其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将所述竿体覆盖;以及第二部分,其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后端向所述轴向的后方延伸,而在所述周向上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18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180°。

Description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本申请为专利申请案(国际申请日2019年6月28日,申请号201980054341.8,发明名称为“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背景技术
已知在竿体安装有钓线引导件、渔轮座等安装部件的钓竿。以往,安装部件通过线、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2-26474号公报(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42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国际公开第2018/06134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通过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树脂片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在安装时,将预浸片卷附于安装部件的安装部以及竿体,并使在该竿体卷附的预浸片的基质树脂固化,由此将安装部件固定于竿体。这样,安装部件通过使预浸片固化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经由安装部而安装于竿体。
在用于对安装部件进行安装的纤维强化树脂层之上,为了提升装饰性、耐气候性而设置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涂层。在使用钓竿时,由竿体对钓线引导件、渔轮座作用有应力,有时涂层中的应力集中的部位会受到破坏。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装结构中,将裁断为梯形的预浸片卷附于钓线引导件的脚和竿体,并使卷附于该竿体的预浸片固化,由此将钓线引导件固定于竿体。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通过使该梯形形状的预浸片固化而获得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形成为在竿体的外周具有平滑的曲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0264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8/042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061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263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945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由梯形形状的预浸片生成的曲线形状的纤维强化树脂层而言,其在竿体的径向上的厚度在安装部件即钓线引导件的脚的末端变薄,因此在脚的末端附近不具有足够的固定力。如果在使用钓竿时竿体发生挠曲,则钓线引导件的脚的末端欲从该竿体的表面翘起,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装结构中,涂层可能会在脚的末端附近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由长方形形状的预浸片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形成为,其径向上的厚度在轴向的任意的位置大致均匀,因此对竿体的弯曲的影响大。对竿体的材料、直径、厚度等参数进行周密地设计,以实现所希望的弯曲轮廓。为了对偏离该所期望的弯曲轮廓的情况进行抑制,对于钓线引导件的安装结构而言,寻求用于抑制对竿体的弯曲产生的影响的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相对于竿体牢固地固定,并且抑制该纤维强化树脂层对竿体的弯曲产生的影响。本发明的除此以外的目的通过参照本说明书整体来明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具备: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的第一位置处安装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纤维强化树脂层,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具有:第一部分,其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将所述竿体覆盖;以及第二部分,其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后端向所述轴向的后方延伸,而在所述周向上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18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18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La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Ld满足Ld/2≤La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构成为,在侧视下,所述第二部分的后端在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的区间内,呈朝向后方凸出的凸形状,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后端在所述第二位置与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180°而得到的第三位置之间的区间内,呈朝向前方凸出的凸形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通过将在所述竿体卷绕的预浸片固化而形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通过将在所述竿体卷绕的第一预浸片以及在所述第一预浸片的外侧卷绕的第二预浸片固化而形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浸片构成为,在所述周向上,从所述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9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9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具有所述第一预浸片固化而得到的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和所述第二预浸片固化而得到的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包含相对于所述轴向呈小于90°的取向角度的强化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钓线引导件。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渔轮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相对于竿体牢固地固定,并且能够抑制该纤维强化树脂层对竿体的弯曲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右视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将图2所示的钓竿沿着I-I线剖切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右视图。
图8是将图6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将图6所示的钓竿沿着II-II线剖切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
图11是将图10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示出的概要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
图15是将图14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示出的概要图。
图16是沿着图15的I-I线的剖视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
图19是将图18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放大示出的概要性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将图18所示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沿着竿体的中心轴剖切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21是沿着图20的I-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0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2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的钓线引导件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在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需要留意的方面是,为了方便说明,各附图并不一定以正确的比例尺进行记载。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如图示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竿1具备:细长的竿体2,其沿着中心轴延伸;渔轮R,其经由渔轮座9而安装于竿体2;以及钓线引导件10,其安装于竿体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以及钓线引导件10各自对应于在竿体的外周面安装的安装部件。
竿体2例如通过将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等连结而构成。上述各竿体例如以插节式进行接合。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可以通过拔节方式、倒插节方式、嵌套方式或者除此以外的公知的任意接合方式进行接合。竿体2也可以由单一的竿体构成。
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例如由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构成。该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将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树脂预浸件(预浸片)卷绕于芯构件,并对该预浸片进行加热而使该预浸片固化。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强化纤维,可以使用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除此以外的任意的公知的强化纤维。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基质树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在预浸片固化之后,芯构件脱芯。另外,管状体的外表面适当进行了研磨。各竿体也可以构成为实心状。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设置有多个钓线引导件10(钓线引导件10A~10D),这些钓线引导件10对被从装配于渔轮座9的渔轮R抽出的钓线进行引导。更加具体而言,在手把节3设置有一个钓线引导件10A,在中段节5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B,在竿梢节7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C。在竿梢节7的末端设置有顶部引导件10D。在竿体2安装有任意数量的钓线引导件10。在图示的示例中,包括顶部引导件10D在内的八个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2,但在竿体2安装的钓线引导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九个以上,还可以是七个以下。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安装于手把节3的外周面。渔轮座9是能够安装渔轮R的任意的渔轮座。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2至图5,对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说明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3是将钓竿1的钓线引导件10B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右视图,图4是将钓竿1的钓线引导件10B附近放大并概要性地示出的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将钓竿1沿着图2的I-I线剖切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在提及钓竿1(中段节5)以及钓线引导件10B的前后方向时,以图2的前后方向为基准。也就是说,将中段节5的竿梢侧作为前方,将基端侧作为后方。在提及钓竿1(中段节5)以及钓线引导件10B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时,以图5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基准。
如这些图所示,钓线引导件10B具有脚10a,并经由该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该脚10a在中段节5的中心轴A的方向(轴向)上延伸至该钓线引导件10B的末端1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脚10a构成为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具有长度Ld。末端12由于是脚10a的后侧的端部,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脚10a的末端12称作后端12。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是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示例。
钓线引导件10B以将脚10a配置于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第一位置的方式,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例如,钓线引导件10B以将脚10a在周向上的中央的部位即中央部11g配置于周向上的第一位置的方式,安装于竿体5的外周面。由于钓线引导件10B在第一位置处安装于中段节5,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上述的“第一位置”称作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钓线引导件10B相对于中段节5的安装位置(第一位置)是中心轴A的正上方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了90°而得到的位置称作第二位置,将从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了180°而得到的位置称作第三位置,将从第一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了90°而得到的位置称作第四位置。换言之,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在从后方对前方进行观察时,有时将以第一位置为基准而朝顺时针旋转了90°、180°以及270°的位置分别称作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
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剖视下具有:上表面11a;底面11b,其与上表面11a对置;以及侧面11c、11d,它们将该上表面11a与底面11b连接。钓线引导件10B以使得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中段节5。脚10a的底面11b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一致,因此底面11b的大致全部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底面11b的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由于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因此在脚10a与中段节5之间并未设置例如像日本实开平2-026474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填充构件。然而,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后述的预浸片的树脂流,有时也会有树脂介于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之间。
脚10a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接的部位以及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接的部位分别进行了切除。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脚10a的上表面11a的左右端分别形成有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切缺面11e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结的面。切缺面11f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结的面。上表面11a在其左端E1与切缺面11e连接,且在其右端E2与切缺面11f连接。如图3所示,上表面11a的左端E1位于上表面11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右端E2位于上表面11a在该周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左端E1是第一边缘的示例,上表面11a的右端E2是第二边缘的示例。侧面11c在其上端E3与切缺面11e连接,侧面11d在其上端E4与切缺面11e连接。
在一方案中,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上表面11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包括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区域称作上表面11a。在该情况下,侧面11c的上端E3与上表面11a的左端(第一边缘)一致,侧面11d的上端E4与上表面11a的右端(第二边缘)一致。
在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外侧,设置有纤维强化树脂层20和涂层40。本说明书中的“外侧”以及“内侧”这样的用语除了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其他的意思的情况以外,分别意味着中段节5的径向上的“外侧”以及“内侧”。
纤维强化树脂层20以将脚10a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的全长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在中段节5的周围。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卷绕数为了钓线引导件10B的可靠固定而设为一层以上,另外为了轻量化而设为小于两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纤维强化树脂层20设置成,其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即,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相反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安装位置起沿周向朝顺时针旋转90°+θ1b(0≤θ1b<90°)而得到的位置。θ1b既可以是与θ1a相同的角度,也可以是与θ1a不同的角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设为θ1a=θ1b,因此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对称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与另一端20b配置于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而对称的位置,能够防止中段节5的重心相对于中心轴A朝向左右任一方偏移。
如上所述,通过将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安装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能够使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卷绕数为1.5层以上且小于2.0层。
在使用钓竿1时,由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0B作用有力,该力朝向使该钓线引导件10B绕竿体的中心轴A摆动的方向。在该力的作用下,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欲从中段节5的外周面翘起。通过将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安装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从而当脚10a在来自钓线的力的作用下而欲翘起时,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会成为钩部,从而能够抑制脚10a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
如在图3以及图4中清晰地示出的那样,纤维强化树脂层20具有:第一部分21,其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将中段节5覆盖;以及第二部分22,其从该第一部分21的后端朝向轴向A的后方延伸。第二部分22构成为,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18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180°。也就是说,第二部分22构成为在周向上仅将中段节5的一部分覆盖。
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第一部分21构成为,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具有长度La。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2的轴向上的长度La构成为,与脚10a的该轴向上的长度Ld满足Ld/2≤La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第二部分22具有:基端部22a,其与第一部分21的后端连接;以及末端部22b,其从该基端部22a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22构成为具有弯曲的后端面23。第二部分22的后端面23具有基端部22a的后端面23a和末端部22b的后端面23b。
在一实施方式中,基端部22a构成为,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18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180°。换言之,基端部22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朝第三位置向顺时针方向延伸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三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并从第一位置朝第三位置向逆时针方向延伸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三位置之间的规定的位置。基端部22a的周向上的长度根据轴向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如在图3的右视图中最清晰地示出的那样,基端部22a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接近第一部分21的位置(基端部22a的前端)处延伸至第三位置的附近,另一方面,在远离第一部分21的位置(基端部22a的后端)处延伸至稍稍超越第二位置的位置。在从左侧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基端部22a在远离第一部分21的位置(基端部22a的后端)处延伸至稍稍超越第四位置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基端部22a构成为,在侧视下,基端部22a的后端面23a成为朝前方凸出的弯曲面。后端面23a在周向上从第二位置延伸至第三位置。因而,后端面23在周向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具有朝前方凸出的形状。
在一实施方式中,末端部22b构成为,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90°并且朝逆时针也延伸小于90°。换言之,末端部22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向顺时针方向延伸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并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向逆时针方向延伸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末端部22b的周向上的长度根据轴向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如在图3的右视图中最清晰地示出的那样,末端部22b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接近基端部22a的位置(末端部22b的前端)处延伸至第二位置的附近,另一方面,在远离基端部22a的位置(末端部22b的后端)处仅沿周向延伸了少许长度。在从左侧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末端部22b在接近基端部22a的位置(末端部22b的前端)处延伸至第四位置的附近,另一方面,在远离基端部22a的位置(末端部22b的后端)处仅沿周向延伸了少许长度。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末端部22b构成为,在侧视下,末端部22b的后端面23b成为朝后方凸出的弯曲面。后端面23b在周向上从第一位置延伸至第二位置。因而,后端面23在周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具有朝后方凸出的形状。
在一实施方式中,脚10a的末端12与基端部22a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e被设定为满足d/2<a≤Ld+Le。在一实施方式中,长度Le可以取0mm≤Le≤6mm的范围内的任意值。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长度Le可以取1mm≤Le≤4mm的范围内的任意值。Le包含0mm的范围意味着基端部22a可以省略。也就是说,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基端部22a省略。在该情况下,末端部22b不经由基端部22a就与第一部分21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脚10a的末端12与末端部22b的后端(也就是说,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后端)之间的长度Lc取1mm≤Lc≤7mm的范围内的任意值。在一实施方式中,长度Lc可以取2mm≤Lc≤5mm的范围内的任意值。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Lb满足Lb=Lc+Ld的关系。
这样,钓线引导件10B通过纤维强化树脂层20经由脚10a而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在图5中,为了方便观察各构件,而以在纤维强化树脂层20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对各构件进行描绘,但在实际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紧贴于中段节5的外表面。
涂层40是在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外侧以将该纤维强化树脂层20覆盖的方式设置的树脂制的涂膜。如图示的那样,涂层40也可以设置成将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整体覆盖。在图3~图5中,为了方便说明而省略了涂层40的图示。
涂层40例如由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或者UV固化性树脂(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各种树脂材料形成。涂层40的材料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例示的内容,而可以将各种树脂用作涂层40的材料。涂层40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进行着色。涂层40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那样构成为,其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的长度与周向的位置无关而恒定。涂层40也可以构成为其后端面沿着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后端面弯曲。
如图5所示,由脚10a的侧面11c、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1。另外,由脚10a的侧面11d、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2。在对后述的预浸片20s进行加热时,该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因而,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源自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20c填充。
接下来,对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时,首先准备竿体5、钓线引导件10B以及预浸片20s。
竿体5通过像上述那样对在芯构件卷绕的预浸片进行加热固化而生成。
作为钓线引导件10B,可以使用任意的固定引导件。钓线引导件10B既可以是图示的单脚类型,也可以是双脚类型。
预浸片20s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例如是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液晶聚酯纤维。基质树脂例如是热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是指在加热时由于化学反应而不可逆地固化的树脂。作为可以作为预浸片20s用的基质树脂来使用的热固化性树脂,存在例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预浸片20s的厚度例如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预浸片20s。
在将预浸片2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20wt%~50wt%。
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朝向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拉齐。例如,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倾斜45°地拉齐。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编织成平纹状。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是无纺布。
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包含热固化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在该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公知的添加剂。在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当将该树脂组合物的全质量设为100%时,热固化性树脂的质量在该全质量中所占的比例例如设为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者90%以上。
为了将钓线引导件10B向竿体5安装,而如图2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预浸片2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并以包围该脚10a和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将预浸片20s卷绕规定层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预浸片20s从自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自该安装位置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预浸片20s的卷绕数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记载的内容。预浸片20s卷绕任意的层数。例如,预浸片20s也可以卷绕有两层以上。
预浸片20s一边对卷绕在第一位置的部位施加朝向轴向后方的张力一边进行卷绕。在该朝向轴向后方的张力的作用下,预浸片20s在周向的第一位置附近以朝后方突出的方式变形。该以朝预浸片20s的后方突出的方式变形的部位在固化处理后成为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第二部分22。
通过以上的工序,脚10a与竿体5一起被预浸片20s覆盖。当预浸片20s卷绕于中段节5时,会在脚10a的左侧产生与间隙G1对应的空隙,且会在脚10a的右侧产生与间隙G2对应的空隙。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预浸片2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了纤维强化树脂层20。利用该纤维强化树脂层20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
卷绕体在进行了规定时间的加热后,被从加热炉内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规定时间。也可以是,该卷绕体在充分冷却之后,以将在该卷绕体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20覆盖的方式,形成用于提升耐气候性或者用于提高装饰性的涂层。
上述卷绕体的加热可以利用公知的加热炉进行。例如,通过将该卷绕体放入保持在规定温度的加热炉内规定时间,从而进行对于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所需要的加热。加热炉的温度例如设为70~170℃、80~160℃、85~150℃或者90~120℃,但也可以根据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而以除此以外的温度进行加热。卷绕体的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例如设为5分钟~3小时、15分钟~2.5小时或者30分钟~2小时,但也可以对卷绕体加热除此以外的加热时间。也可以是,在卷绕体的加热时,在该卷绕体的周围卷绕有紧固带,以使得卷绕于中段节5的预浸片20s不会移动。
在上述的卷绕体的加热时,预浸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由此,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从预浸片20s流入的树脂20c填充。利用对该间隙G1以及间隙G2进行填充的树脂20c,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更牢固地安装于中段节5。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9对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钓竿进行说明。在图6至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如下方面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代替纤维强化树脂层20,而利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来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中段节5。
在图6至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和涂层40。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的全长范围内将脚10a覆盖的方式设置在中段节5的周围。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纤维强化树脂层20同样构成为,轴向上的长度成为Lb。
如在图7以及图8中清晰地示出的那样,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具有:第一部分121,其在轴向上延伸至与脚10a重叠的位置;以及第二部分122,其从该第一部分121的后端向轴向A的后方延伸。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第一部分121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朝顺时针方向延伸至第二位置,并从第一位置朝逆时针方向延伸至第四位置。因此,如图9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第一部分121的一端120a配置在从第一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位置,另一端120b配置在从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第二部分122具有:基端部122a,其与第一部分121的后端连接;以及末端部122b,其从该基端部122a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基端部122a与第一部分121同样构成为,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朝顺时针方向延伸至第二位置,并从第一位置朝逆时针方向延伸至第四位置。
末端部122b构成为,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从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9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90°。末端部122b的周向上的长度根据轴向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如在图7的右视图中最清晰地示出的那样,末端部122b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接近基端部122a的位置(末端部122b的前端)处延伸至第二位置的附近,另一方面,在远离基端部122a的位置(末端部122b的后端)处仅沿周向延伸了少许长度。在从左侧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末端部122b在接近基端部122a的位置(末端部22b的前端)处延伸至第四位置的附近,另一方面,在远离基端部122a的位置(末端部122b的后端)处仅沿周向延伸了少许长度。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末端部122b构成为,在侧视下,末端部122b的后端面123成为朝后方凸出的弯曲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Lb,将脚10a的末端12与末端部122b的后端之间的长度设为Lc,将脚10a的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Ld,将脚10a的末端12与基端部122a的后端之间的长度设为Le。图6~图9所示的Lb~Le的长度也可以与图2~图5所示的Lb~Le的长度相同。
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构成为其轴向上的长度成为Lf。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也可以设置成,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前端位于与脚10a的前端相同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不与脚10b的末端12在轴向上重叠。在该情况下,脚10b的末端12被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覆盖,但未被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覆盖。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构成为,其在轴向上的长度Lf与脚10a在该轴向上的长度Ld满足Ld/2≤Lf<Ld的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卷绕数为了钓线引导件10B的可靠固定而设为一层以上,另外为了轻量化而设为小于两层。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一端13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即,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1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130a相反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130b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130b位于从安装位置起沿周向朝顺时针旋转90°+θ1b(0≤θ1b<90°)而得到的位置。θ1b既可以是与θ1a相同的角度,也可以是与θ1a不同的角度。
在利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将钓线引导件B10安装于中段节5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准备竿体5、钓线引导件10B、预浸片120s以及预浸片130s。预浸片120s以及预浸片130s也可以与预浸片20s同样地构成。预浸片130s构成为,其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轴向上的长度Lf相等。
为了将钓线引导件10B安装于竿体5,如图6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预浸片12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并将预浸片120s以覆盖该脚10a和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在中段节5的外周面卷绕0.5层。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预浸片120s一边对卷绕在第一位置的部位施加朝向轴向后方的张力一边进行卷绕。在该朝向轴向后方的张力的作用下,预浸片120s在周向的第一位置附近以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变形。该预浸片120s的以朝后方突出的方式变形的部位在进行固化处理后,成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第二部分122的末端部122b。
接下来,在该预浸片120s的外侧,将预浸片130s卷绕规定层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预浸片130s从自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自该安装位置朝顺时针转动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预浸片120s以及预浸片13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预浸片120s以及预浸片1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分别形成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利用该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纤维强化树脂层20具有:第一部分21,其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将中段节5覆盖;以及第二部分22,其构成为在该周向上,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所存在的第一位置起朝顺时针方向延伸小于180°并且朝逆时针延伸小于180°。也就是说,利用在周向的全长范围内将中段节5覆盖的第一部分21,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相对于中段节5牢固地固定,另一方面,第二部分22构成为,在周向上仅将中段节5的一部分覆盖。由此,对于中段节5而言,在轴向上与第二部分22重叠的位置处,其周向上的一部分未被纤维强化树脂层20覆盖。因此,能够抑制用于将钓线引导件10B安装于中段节5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对中段节5的弯曲产生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部分22中的基端部22a的后端面23a构成为朝前方凸出的弯曲面,因此能够使从第二部分22露出的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面积增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用于将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对中段节5的弯曲产生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由于第二部分22中的末端部22b的后端面23b构成为朝后方凸出的弯曲面,因此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能够利用末端部22b来覆盖接近配置有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第一位置的大部分区域。由此,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更牢固地安装于中段节5。
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纤维强化树脂层2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预浸片20s对应的厚度。同样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基质树脂从预浸片20s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而导致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一层预浸片120s对应的厚度,另外,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预浸片130s对应的厚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基质树脂从预浸片120s以及预浸片130s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而导致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1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2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的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的紧贴力,来对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进行抑制。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过的内容,上述各构成要素可以按照具有本发明的范围所能够包括的任意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的方式进行变形。另外,也可以将未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过的构成要素附加于说明过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省略。
除了钓线引导件10以外,渔轮座9也可以利用与针对钓线引导件10B说明过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向对应的竿体进行安装。例如,渔轮座9通过纤维强化树脂层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而安装于手把节3。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鉴于下述的技术背景以及课题而完成的。
已知在竿体安装有钓线引导件、渔轮座等安装部件的钓竿。以往,安装部件通过线、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63841号公报(专利文献4)以及日本特开2004-194563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具有通过线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
在具有通过线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以往的钓竿中,当从钓线、渔轮对该安装部件作用有力时,存在该线容易松弛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2-26474号公报(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42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国际公开第2018/06134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通过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树脂片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
由于预浸片以将安装部件的安装部覆盖的方式卷绕在竿体的周围,因此会在该预浸片与该安装部以及该竿体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在通过预浸片将安装部件安装于竿体时,加热后的基质树脂的流动性升高,且流动出来的树脂会流入上述间隙。因此,基质树脂容易在预浸片中的与上述间隙对置的区域内流失。如果在该状态下发生基质树脂的固化,则在固化后的预浸片中的与上述间隙对应的区域会产生能够目视确认的针孔、龟裂。外观品质是钓竿产品的重要评价项目,因此希望防止或者抑制由针孔、龟裂导致的外观不良的产生。
流动出来的树脂不仅向竿体的内侧(例如,向上述的间隙)流入,有时还沿着竿体的外表面向安装部件的前后流出。向安装部件的前后流出的树脂流也成为了引起外观品质降低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对由用于将安装部件固定于竿体的预浸片构成的层的外观品质的劣化进行抑制。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此以外的目的通过参照本说明书整体来明确。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具备:细长的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延伸;安装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竿体;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其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外侧。该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并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竿体。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一强化纤维浸入第一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一预浸片构成,所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二强化纤维浸入第二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二预浸片构成,所述第一强化纤维与所述第二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比所述第二强化纤维与所述第二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强化纤维是有机纤维。该有机纤维也可以是从由聚酯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任一种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强化纤维是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质树脂的主要成分以及所述第二基质树脂的主要成分的至少一方是环氧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具有:底面,其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以及上表面,其与该底面对置,所述安装部的所述上表面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的一个端部即第一边缘,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一端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从所述第一边缘引出到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的切线的与该外周面的切点,而配置在与所述安装部相反的一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所述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的所述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一边缘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另一端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从所述第二边缘引出到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的切线的与该外周面的切点,而配置在与所述安装部相反的一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所述竿体的周围卷绕有一层以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钓线引导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渔轮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对由用于将安装部件固定于竿体的预浸片构成的层的外观品质的劣化进行抑制。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在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要留意的方面是,各附图为了方便说明,而并不一定按照正确的比例尺进行记载。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如图示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钓竿100具备:细长的竿体2,其沿着中心轴延伸;渔轮R,其经由渔轮座9而安装于竿体2;以及钓线引导件10,其安装于竿体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以及钓线引导件10各自对应于在竿体的外周面安装的安装部件。
竿体2例如通过将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等连结而构成。上述各竿体例如以插节式接合。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可以通过拔节方式、倒插节方式、嵌套方式或者除此以外的公知的任意接合方式接合。竿体2也可以由单一的竿体构成。
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例如由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构成。该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通过如下方式生成:将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树脂预浸件(预浸片)卷绕于芯构件,并对该预浸片加热而使该预浸片固化。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例如可以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除此以外的任意的公知的强化纤维。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基质树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在预浸片固化之后中,芯构件脱芯。另外,对管状体的外表面适当进行研磨。各竿体也可以构成为实心状。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设置有多个钓线引导件10(钓线引导件10A~10D),这些钓线引导件10对被从装配于渔轮座9的渔轮R抽出的钓线进行引导。更加具体而言,在手把节3设置有一个钓线引导件10A,在中段节5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B,在竿梢节7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C。在竿梢节7的末端设置有顶部引导件10D。在竿体2安装有任意数量的钓线引导件10。在图示的示例中,包括顶部引导件10D在内的八个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2,但在竿体2安装的钓线引导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九个以上,还可以是七个以下。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安装于手把节3的外周面。渔轮座9是能够安装渔轮R的任意的渔轮座。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1是用于说明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在提及竿体5以及钓线引导件10B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时,以图12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基准。
如这些图所示,钓线引导件10B具有沿中段节5的轴向延伸的脚10a,并经由该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是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示例。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剖视下具有:上表面11a;底面11b,其与上表面11a对置;以及侧面11c、11d,它们将该上表面11a与底面11b连接。钓线引导件10B以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中段节5。脚10a的底面11b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一致,因此底面11b的大致全部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底面11b的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由于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因此在脚10a与中段节5之间,未设置有例如像日本实开平2-026474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填充构件。然而,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后述的来自预浸片的树脂流,有时也会有树脂介于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之间。
脚10a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接的部位以及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接的部位分别进行了切除。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脚10a的上表面11a的左右端分别形成有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切缺面11e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结的面。切缺面11f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结的面。上表面11a在其左端E1与切缺面11e连接,且在其右端E2与切缺面11f连接。如图12所示,上表面11a的左端E1位于上表面11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右端E2位于上表面11a在该周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左端E1是第一边缘的示例,上表面11a的右端E2是第二边缘的示例。侧面11c在其上端E3与切缺面11e连接,侧面11d在其上端E4与切缺面11e连接。
在一方案中,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上表面11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包括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区域称作上表面11a。在该情况下,侧面11c的上端E3与上表面11a的左端(第一边缘)一致,侧面11d的上端E4与上表面11a的右端(第二边缘)一致。
在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和涂层40。本说明书中的“外侧”以及“内侧”这样的用语除了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其他的意思的情况以外,分别意味着中段节5的径向上的“外侧”以及“内侧”。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将脚10a覆盖的方式,设置在中段节5的周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为了钓线引导件10B的可靠固定而设为一层以上,另外为了轻量化而设为小于两层。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卷绕数设为一层以上且小于两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设置成,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例如,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周向上的中央即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相反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顺时针旋转90°+θ1b(0≤θ1b<90°)而得到的位置。θ1b既可以是与θ1a相同的角度,也可以是与θ1a不同的角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设为θ1a=θ1b,因此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对称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和另一端20b配置于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对称的位置,能够防止中段节5的重心相对于中心轴A朝向左右任一方偏移。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能够使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为1.5层以上且小于2.0层。
在使用钓竿100时,由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0B作用有力,该力朝向使该使钓线引导件10B绕竿体的中心轴A摆动的方向。在该力的作用下,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欲从中段节5的外周面翘起。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从而当脚10a在来自钓线的力的作用下而欲翘起时,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会成为钩部,从而能够抑制脚10a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设置成,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且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这样,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的周向位置相互不同。同样地,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相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的周向位置相互不同。
这样,钓线引导件10B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经由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在图12中,为了方便观察各构件,而以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之间、以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对各构件进行描绘,但在实际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紧贴于中段节5的外表面,另外,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也相互紧贴。
涂层40是在第二固定层30的外侧以将该第二固定层30覆盖的方式设置的树脂制的涂膜。如图示的那样,涂层40也可以设置成将第二固定层30的整体覆盖。在图12中,为了方便起见而省略了涂层40的图示。
涂层40例如由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或者UV固化性树脂(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各种树脂材料形成。涂层40的材料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例示的内容,而可以将各种树脂用作涂层40的材料。涂层40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进行着色。
如图12所示,由脚10a的侧面11c、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1。另外,由脚10a的侧面11d、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2。在对后述的第一片20s进行加热时,该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因而,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源自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21填充。
接下来,对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时,首先准备竿体5、钓线引导件10B、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
竿体5通过像上述那样对卷绕于芯构件的预浸片进行加热固化而生成。
作为钓线引导件10B,可以使用任意的固定引导件。钓线引导件10B既可以是图示的单脚类型,也可以是双脚类型。
第一片20s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一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一基质树脂的示例。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有机纤维。该有机纤维例如是从由聚烯烃、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纤维。基质树脂例如是热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是指在加热时由于化学反应而不可逆地固化的树脂。作为可以作为第一片20s用的基质树脂来使用的热固化性树脂,存在例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第一片20s的厚度例如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一片20s。
在将第一片2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40wt%以上且85wt%以下。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朝向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拉齐。例如,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倾斜45°地拉齐。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编织成平纹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是无纺布。
第二片30s例如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二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二基质树脂的示例。
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中,例如包含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中,例如包含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比第二片30s的强化纤维容易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浸润。换言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在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是环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将从由聚烯烃、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或者多种有机纤维用作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并将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用作第二片30s的强化纤维,从而使得第一片20s所包含的有机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也可以比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高。例如,在将8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将12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第二片30s的厚度例如也可以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二片30s。
在将第二片3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20wt%~50wt%或者30质量%~40质量%。
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朝向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拉齐。例如,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相对于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倾斜45°地拉齐。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编织成平纹状。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是无纺布。
第一片20s或者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包含热固化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在该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公知的添加剂。在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当将该树脂组合物的全质量设为100%时,热固化性树脂的质量在该全质量中所占的比例例如设为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者90%以上。
为了将钓线引导件10B向竿体5安装,而如图11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第一片2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并将第一片20s以包围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卷绕规定层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片2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从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由此,脚10a与竿体5一起被第一片20s覆盖。当在中段节5卷绕第一片20s时,在脚10a的左侧会产生与间隙G1对应的空隙,而在脚10a的右侧会产生与间隙G2对应的空隙。
接下来,在卷绕于竿体5的第一片20s的外侧卷绕第二片30s,从而获得卷绕体。第二片30s以将第一片20s覆盖的方式,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规定层数。如图12所示,第二片3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从中央部11g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
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的卷绕数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记载的内容。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卷绕有任意的层数。例如,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也可以卷绕有两层以上。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且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利用该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
卷绕体在进行了规定时间的加热后,被从加热炉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规定时间。也可以是,该卷绕体在充分冷却之后,以将在该卷绕体形成的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覆盖的方式,形成用于提升耐气候性的或者用于提高装饰性的涂层。
上述卷绕体的加热可以利用公知的加热炉进行。例如,通过将该卷绕体放入保持在规定温度的加热炉内规定时间,从而进行对于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所需要的加热。加热炉的温度例如设为70~170℃、80~160℃、85~150℃或者90~120℃,但也可以根据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而以除此以外的温度进行加热。卷绕体的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例如设为5分钟~3小时、15分钟~2.5小时或者30分钟~2小时,但也可以对卷绕体加热除此以外的加热时间。也可以是,在卷绕体的加热时,在该卷绕体的周围卷绕有紧固带,以使得卷绕于中段节5的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在加热时不会移动。
在第一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低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的情况下,内侧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首先进行固化,之后,固化温度更高的外侧的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进行固化。
在上述的卷绕体的加热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由此,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从第一片20s流入的树脂21填充。利用对该间隙G1以及间隙G2进行填充的树脂21,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更牢固地安装于中段节5。
由于基质树脂从第一片20s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从而在第一片20s的一部分区域(特别是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与间隙G1对置的区域以及与间隙G2对置的区域)内,基质树脂会减少或者枯竭。由于在第一片20s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片30s,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会流入在第一片20s中流失了基质树脂的区域。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容易沿着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浸润扩展。因而,当在第一片20s中存在基质树脂不足的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加热而流动性变高的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容易不朝向该第二片30s的外侧伸出的方向流动,而是朝向第一片20s的内部流动。其结果是,由于基质树脂向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流动而产生的第一片20s内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被从第二片30s流入的基质树脂填充。由此,能够在加热时,防止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向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前后伸出,并且能够抑制成为外观品质的劣化的重要因素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当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比第二片30s的固化温度高的情况下,在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熔融并流动时,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未成为流动状态。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不向间隙G1以及间隙G2流入而进行固化反应。接下来,固化温度高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熔融,且熔融后的树脂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这样,在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比第二片30s的固化温度高的情况下,当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流动时,固化温度更高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不会流动。由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难以流入第一片20s的空隙,因此能够抑制外观品质的劣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第一片20s相应的厚度。同样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基质树脂从第一片20s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而导致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接下来,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进行说明。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两端的位置与图12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从上表面11a的左端E1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L1与该外周面的切点P1,而位于与脚10a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从切点P1起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朝逆时针旋转5°左右而得到的位置。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1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使得其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从上表面11a的右端E2引出到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切线L2的与该外周面的切点P2,而位于与脚10a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切点P2起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朝顺时针旋转了5°左右而得到的位置。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使得其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2起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一端30a以及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以及另一端20b相同的位置。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既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既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一端3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1起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2起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切线L1也可以是从脚10a的侧面11c的上端E3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同样地,切线L2也可以是从脚10a的侧面11d的上端E4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
根据图13的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1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2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的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的紧贴力,来对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进行抑制。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过的内容,上述各构成要素可以按照具有本发明的范围所能够包括的任意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的方式进行变形。另外,也可以将未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过的构成要素附加于说明过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省略。
除了钓线引导件10以外,渔轮座9也可以利用与针对钓线引导件10B说明过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向对应的竿体进行安装。例如,渔轮座9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而安装于手把节3。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鉴于下述的技术背景以及课题而完成的。
已知在竿体安装有钓线引导件、渔轮座等安装部件的钓竿。以往,安装部件通过线、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63841号公报(专利文献4)以及日本特开2004-194563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具有通过线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
在具有通过线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以往的钓竿中,当从钓线、渔轮对该安装部件作用有力时,存在该线容易松弛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2-26474号公报(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42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国际公开第2018/06134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通过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树脂片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在安装时,将预浸片卷附于安装部件的安装部以及竿体,并使在该竿体卷附的预浸片的基质树脂固化,由此将安装部件固定于竿体。这样,安装部件利用使预浸片固化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经由安装部而安装于竿体。
在使用钓竿时,竿体会大幅挠曲或者扭曲,因此优选的是,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相对于竿体牢固地固定,以使得安装部件不会从竿体脱落。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将安装部件更牢固地固定于竿体的钓竿。本发明的除此以外的目的通过参照本说明书整体来明确。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具备: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延伸;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部,且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竿体;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外侧。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一强化纤维浸入第一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一预浸片构成,所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二强化纤维浸入第二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二预浸片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的含有率比所述第二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二基质树脂的含有率高。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底面,且在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底面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安装部具有与该底面对置的上表面,在所述上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竿体的中心轴凹陷的凹部,在所述凹部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侧面,其将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连接;第二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侧面对置,并将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连接,在由所述第一侧面划定了一部分而得到的第一空隙以及由所述第二侧面划定了一部分而得到的第二空隙中,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设为40wt%以上且85wt%以下。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强化纤维是有机纤维。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强化纤维是从由聚酯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任一种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二强化纤维是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一端设置成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其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另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所述竿体的周围卷绕有一层以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钓线引导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渔轮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将安装部件更牢固地固定于竿体的钓竿。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在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的参照附图标记。需要留意的方面是,为了便于说明,各附图不一定以正确的比例尺进行记载。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如图示的那样,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钓竿200具备:细长的竿体2,其沿着中心轴延伸;渔轮R,其经由渔轮座9而安装于竿体2;以及钓线引导件10,其安装于竿体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以及钓线引导件10各自对应于在竿体的外周面安装的安装部件。
竿体2例如通过将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等连结而构成。上述各竿体例如以插节式进行接合。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可以通过拔节方式、倒插节方式、嵌套方式或者除此以外的公知的任意接合方式进行接合。竿体2也可以由单一的竿体构成。
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例如由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构成。该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将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树脂预浸件(预浸片)卷绕于芯构件,并对该预浸片进行加热而使该预浸片固化。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强化纤维,可以使用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除此以外的任意的公知的强化纤维。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基质树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在预浸片固化之后,芯构件脱芯。另外,对管状体的外表面适当进行研磨。各竿体也可以构成为实心状。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设置有多个钓线引导件10(钓线引导件10A~10D),这些钓线引导件10对被从装配于渔轮座9的渔轮R抽出的钓线进行引导。更加具体而言,在手把节3设置有一个钓线引导件10A,在中段节5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B,在竿梢节7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C。在竿梢节7的末端设置有顶部引导件10D。在竿体2安装有任意数量的钓线引导件10。在图示的示例中,包括顶部引导件10D在内的八个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2,但在竿体2安装的钓线引导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九个以上,还可以是七个以下。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安装于手把节3的外周面。渔轮座9是能够安装渔轮R的任意的渔轮座。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5是用于说明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在提及竿体5以及钓线引导件10B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时,以图16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基准。
如这些图所示,钓线引导件10B具有沿中段节5的轴向延伸的脚10a,并经由该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是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示例。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剖视下具有:上表面11a;底面11b,其与上表面11a对置;以及侧面11c、11d,它们将该上表面11a与底面11b连接。
如图示的那样,由脚10a的侧面11c、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后述的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划定空隙G1。另外,由脚10a的侧面11d、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划定空隙G2。
脚10a的上表面11a形成为朝向中心轴A凹陷。因此,由脚10a的上表面11a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划定空隙G3。
如图示的那样,脚10a构成为其底面11b具有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不同的曲率。因此,由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划定空隙G4。
在对后述的第一片20s进行加热时,该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空隙G1、空隙G2、空隙G3以及空隙G4中的每个间隙。因而,空隙G1~空隙G4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被源自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加强树脂21填充。加强树脂21通过如下方式获得:通过对第一片20s进行加热,从而使该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且该流动出来的树脂在流入空隙G1~空隙G4后,在该空隙G1~空隙G4内固化。优选的是,空隙G1~空隙G4各自的体积的70%以上被加强树脂21填充。在加强树脂21中,也可以包含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的成分。
钓线引导件10B以使得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中段节5。脚10a的底面11b的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
脚10a在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接的部位以及在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接的部位分别进行了切除。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脚10a的上表面11a的左右端分别形成有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切缺面11e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结的面。切缺面11f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结的面。上表面11a在其左端E1与切缺面11e连接,且在其右端E2与切缺面11f连接。如图16所示,上表面11a的左端E1位于上表面11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右端E2位于上表面11a在该周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左端E1是第一边缘的示例,上表面11a的右端E2是第二边缘的示例。侧面11c在其上端E3与切缺面11e连接,侧面11d在其上端E4与切缺面11e连接。
在一方案中,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上表面11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包括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区域称作上表面11a。在该情况下,侧面11c的上端E3与上表面11a的左端(第一边缘)一致,侧面11d的上端E4与上表面11a的右端(第二边缘)一致。
在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和涂层40。本说明书中的“外侧”以及“内侧”这样的用语除了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其他的意思的情况以外,分别意味着中段节5的径向上的“外侧”以及“内侧”。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将脚10a覆盖的方式,设置在中段节5的周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为了钓线引导件10B的可靠固定而设为一层以上,另外为了轻量化而设为小于两层。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卷绕数设为一层以上且小于两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设置成,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例如,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周向上的中央即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相反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顺时针旋转90°+θ1b(0≤θ1b<90°)而得到的位置。θ1b既可以是与θ1a相同的角度,也可以是与θ1a不同的角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设为θ1a=θ1b,因此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对称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和另一端20b配置于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对称的位置,能够防止中段节5的重心相对于中心轴A朝向左右任一方偏移。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能够使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为1.5层以上且小于2.0层。
在使用钓竿200时,由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0B作用有力,该力朝向使该钓线引导件10B绕竿体的中心轴A摆动的方向。在该力的作用下,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欲从中段节5的外周面翘起。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从而当脚10a在来自钓线的力的作用下欲翘起时,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会成为钩部,从而能够抑制脚10a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设置成,其一端3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且其另一端3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这样,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的周向位置相互不同。同样地,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相同的位置,但也可以是,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的周向位置相互不同。
这样,钓线引导件10B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经由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在图16中,为了方便观察各构件,而以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之间、以及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对各构件进行描绘,但在实际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紧贴于中段节5的外表面,另外,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也相互紧贴。
涂层40是在第二固定层30的外侧以将该第二固定层30覆盖的方式设置的树脂制的涂膜。如图示的那样,涂层40也可以设置成将第二固定层30的整体覆盖。在图16中,为了方便而省略了涂层40的图示。
涂层40例如由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或者UV固化性树脂(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各种树脂材料形成。涂层40的材料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例示的内容,而可以将各种树脂用作涂层40的材料。涂层40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进行着色。
接下来,说明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的方法的一例。在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时,首先准备竿体5、钓线引导件10B、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
竿体5通过像上述那样对在芯构件卷绕的预浸片进行加热固化而生成。
作为钓线引导件10B,可以使用任意的固定引导件。钓线引导件10B既可以是图示的单脚类型,也可以是双脚类型。
第一片20s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一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一基质树脂的示例。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有机纤维。该有机纤维例如是从由聚烯烃、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纤维。基质树脂例如是热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是指在加热时由于化学反应而不可逆地固化的树脂。作为可以作为第一片20s用的基质树脂来使用的热固化性树脂,存在例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第一片20s的厚度例如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一片20s。
在将第一片2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40wt%以上且85wt%以下。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朝向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拉齐。例如,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倾斜45°地拉齐。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编织成平纹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是无纺布。
第二片30s例如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二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二基质树脂的示例。
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中例如包含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中,例如包含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比第二片30s的强化纤维容易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浸润。换言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在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是环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将从由聚烯烃、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组或者多组有机纤维用作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并将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用作第二片30s的强化纤维,从而第一片20s所包含的有机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浸润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也可以比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高。例如,在将8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将12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第二片30s的厚度例如也可以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二片30s。
在将第二片3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20wt%~50wt%或者30质量%~40质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片20s中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比第二片30s中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高。
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朝向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呈规定角度的方向拉齐。例如,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被相对于沿着竿体2的中心轴A的轴向倾斜45°地拉齐。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编织成平纹状。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也可以是无纺布。
第一片20s或者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包含热固化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在该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公知的添加剂。在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当将该树脂组合物的全质量设为100%时,热固化性树脂的质量在该全质量中所占的比例例如设为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者90%以上。
接下来,对将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5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第一片2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并将第一片20s以包围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卷绕规定层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片2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自中央部11g朝顺时针旋转90°+θ1b的位置结束卷绕。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由此,脚10a和中段节5一起被第一片20s覆盖。当第一片20s卷绕于中段节5时,会在脚10a的左侧产生与空隙G1对应的空隙,且会在脚10a的右侧产生与空隙G2对应的空隙。
接下来,在卷绕于竿体5的第一片20s的外侧卷绕第二片30s而获得卷绕体。第二片30s以将第一片20s覆盖的方式,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规定层数。如图16所示,第二片3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从中央部11g朝顺时针旋转90°+θ1b的位置结束卷绕。
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的卷绕数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记载的内容。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卷绕有任意的层数。例如,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也可以卷绕有两层以上。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且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了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利用该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
卷绕体在进行了规定时间的加热后,被从加热炉内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规定时间。也可以是,该卷绕体在充分冷却之后,以将在该卷绕体形成的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覆盖的方式,形成用于提升耐气候性的或者用于提高装饰性的涂层。
上述卷绕体的加热可以利用公知的加热炉进行。例如,通过将该卷绕体放入保持在规定的温度的加热炉内规定时间,从而进行对于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所需要的加热。加热炉的温度例如设为70~170℃、80~160℃、85~150℃或者90~120℃,但也可以根据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而以除此以外的温度进行加热。卷绕体的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例如设为5分钟~3小时、15分钟~2.5小时或者30分钟~2小时,但也可以对卷绕体加热除此以外的加热时间。也可以是,在卷绕体的加热时,在该卷绕体的周围卷绕有紧固带,以使得卷绕于中段节5的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不会在加热时移动。
在上述的卷绕体的加热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空隙G1~空隙G4。由此,空隙G1~空隙G4的至少一部分被从第一片20s流入的加强树脂21填充。通过对该空隙G1~空隙G4进行填充的加强树脂21,不使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以外的构件,就能够更牢固地将钓线引导件10B安装于中段节5。因此,不增加重量,就能够提升钓线引导件10B的固定力。
由于基质树脂从第一片20s流入空隙G1~空隙G4,从而第一片20s的一部分区域(特别是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与各个空隙G1~G4对置的区域)内,基质树脂会减少或者枯竭。由于在第一片20s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片30s,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会流入在第一片20s中流失了基质树脂的区域。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高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之间的浸润性,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容易沿着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浸润扩展。因而,当在第一片20s中存在基质树脂不足的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加热而流动性变高的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容易不朝向该第二片30s的外侧伸出的方向流动,而是朝向第一片20s的内部流动。其结果是,由于基质树脂向空隙G1~空隙G4的流动而产生的第一片20s内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被从第二片30s流入的基质树脂填充。由此,能够在加热时,防止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向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前后伸出,并且能够抑制成为外观品质的劣化的重要因素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在周向上与空隙G1~空隙G4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第一片20s对应的厚度。同样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周向上与空隙G1~空隙G4对置的区域,具有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基质树脂从第一片20s流入空隙G1~空隙G4而导致的针孔、龟裂的产生。
接下来,参照图1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进行说明。在图17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两端的位置与图16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从上表面11a的左端E1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L1与该外周面的切点P1,而位于与脚10a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从切点P1起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朝逆时针旋转5°左右而得到的位置。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1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小于180°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从上表面11a的右端E2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L2与该外周面的切点P2,而位于与脚10a相反的一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切点P2起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朝顺时针旋转了5°左右而得到的位置。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设置成,其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2起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其朝顺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一端30a以及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以及另一端20b相同的位置。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即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即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一端3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1起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小于180°的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设置成,其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切点P2起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位置(并且是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切线L1既可以是从脚10a的侧面11c的上端E3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同样地,切线L2也可以是从脚10a的侧面11d的上端E4向中段节5的外周面引出的切线。
根据图17的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1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2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的紧贴力,来对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进行抑制。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过的内容,上述各构成要素可以按照具有本发明的范围所能够包括的任意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的方式进行变形。另外,也可以将未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过的构成要素附加于说明过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省略。
除了钓线引导件10以外,渔轮座9也可以利用与针对钓线引导件10B说明过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向对应的竿体进行安装。例如,渔轮座9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而安装于手把节3。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是鉴于下述的技术背景以及课题而完成的。
已知在竿体安装有钓线引导件、渔轮座等安装部件的钓竿。以往,安装部件通过线、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
例如在日本实开平2-26474号公报(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42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国际公开第2018/06134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通过树脂片而安装于竿体的安装部件的钓竿。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树脂片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包含热固化性树脂的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在安装时,将预浸片卷附于安装部件的安装部以及竿体,并使在该竿体卷附的预浸片的基质树脂固化,由此将安装部件固定于竿体。这样,安装部件利用使预浸片固化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层,经由安装部而安装于竿体。
在用于对安装部件进行安装的纤维强化树脂层之上,为了提升装饰性、耐气候性而设置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涂层。在使用钓竿时,由竿体对钓线引导件、渔轮座作用有应力,有时涂层中的应力集中的部位会受到破坏。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装结构中,将裁断为梯形的预浸片卷附于钓线引导件的脚和竿体,并使卷附于该竿体的预浸片固化,由此将钓线引导件固定于竿体。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由于通过使该梯形形状的预浸片固化而获得的纤维强化树脂层形成为在竿体的外周具有平滑的曲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破损。
对于由梯形形状的预浸片生成的曲线形状的纤维强化树脂层而言,该纤维强化树脂层的结束卷绕位置根据竿体的轴向的位置而变化,从而导致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的安装部向竿体推压的力随着竿体的轴向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在利用由引用文献1所记载的梯形形状的预浸片生成的曲线形状的纤维强化树脂层来对应力集中进行抑制的安装结构中,不能对安装部件稳定地进行支承。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相对于竿体稳定地固定、并且能够对将该纤维强化树脂层覆盖的涂层的破坏进行抑制的钓竿。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具备: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延伸;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部,并在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竿体;以及纤维强化树脂层,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的一端与另一端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而对称地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包含呈相对于所述轴向小于90°的取向角度的强化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上与所述安装部重叠的第一位置处卷绕有N1层,且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上不与所述安装部重叠的第二位置处卷绕有比所述N1层少的N2层。也就是说,N2<N1。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通过将第一预浸片以及第二预浸片固化而形成,所述第一预浸片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预浸片卷绕于所述第一预浸片的外侧且在所述轴向上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长的第二长度。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通过使预浸片固化而形成,所述预浸片具有:第一片部,其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第一长度,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在所述竿体的周围卷绕有所述N1层;以及第二片部,其与所述第一片部在所述轴向上连续,并绕所述竿体卷绕有所述N2层。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构成为,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安装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处的厚度成为0.75mm以下。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的所述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的钓竿中,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一实施方式的钓竿还具备将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覆盖的涂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钓线引导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件是渔轮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够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将安装部件相对于竿体稳定地固定、并且能够对将该纤维强化树脂层覆盖的涂层的破坏进行抑制的钓竿。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在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需要留意的方面是,为了方便说明,各附图并不一定以正确的比例尺进行记载。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图。如图示的那样,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钓竿400具备:细长的竿体2,其沿着中心轴A延伸;渔轮R,其经由渔轮座9而安装于竿体2;以及钓线引导件10,其安装于竿体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以及钓线引导件10各自对应于在竿体的外周面安装的安装部件。
竿体2例如通过将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等连结而构成。上述各竿体例如以插节式进行接合。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可以通过拔节方式、倒插节方式、嵌套方式或者除此以外的公知的任意接合方式进行接合。竿体2也可以由单一的竿体构成。
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例如由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构成。该纤维强化树脂制的管状体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将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纤维强化树脂预浸(预浸片)卷绕于芯构件,并对该预浸片进行加热而使该预浸片固化。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强化纤维,可以使用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除此以外的任意的公知的强化纤维。作为该预浸片所包含的基质树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在预浸片固化之后,芯构件脱芯。另外,管状体的外表面适当进行了研磨。各竿体也可以构成为实心状。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手把节3、中段节5以及竿梢节7设置有多个钓线引导件10(钓线引导件10A~10D),这些钓线引导件10对被从装配于渔轮座9的渔轮R抽出的钓线进行引导。更加具体而言,在手把节3设置有一个钓线引导件10A,在中段节5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B,在竿梢节7设置有三个钓线引导件10C。在竿梢节7的末端设置有顶部引导件10D。在竿体2安装有任意数量的钓线引导件10。在图示的示例中,包括顶部引导件10D在内的八个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2,但在竿体2安装的钓线引导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九个以上,还可以是七个以下。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渔轮座9安装于手把节3的外周面。渔轮座9是能够安装渔轮R的任意的渔轮座。
接下来,进一步参照图19以及图22,对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9是用于说明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图20是沿着图19的中心轴A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21是沿着图20的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22是沿着图20的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在提及竿体5以及钓线引导件10B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时,以图21以及图22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基准。
如这些图所示,钓线引导件10B具有在沿着中段节5的中心轴A的轴向上延伸的脚10a,并经由该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是安装部件的安装部的示例。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剖视下具有:上表面11a;底面11b,其与上表面11a对置;以及侧面11c、11d,它们将该上表面11a与底面11b连接。钓线引导件10B以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中段节5。脚10a的底面11b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一致,因此底面11b的大致全部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底面11b的一部分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由于脚10a的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相接,因此在脚10a与中段节5之间并未设置例如像日本实开平2-026474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填充构件。然而,在底面11b的曲率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后述的预浸片的树脂流,树脂有时也会介于底面11b与中段节5的外周面之间。
脚10a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接的部位以及在将其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接的部位分别进行了切除。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脚10a的上表面11a的左右端分别形成有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切缺面11e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c连结的面。切缺面11f是将上表面11a与侧面11d连结的面。上表面11a在其左端E1与切缺面11e连接,且在其右端E2与切缺面11f连接。如图20所示,上表面11a的左端E1位于上表面11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右端E2位于上表面11a在该周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上表面11a的左端E1是第一边缘的示例,上表面11a的右端E2是第二边缘的示例。侧面11c在其上端E3与切缺面11e连接,侧面11d在其上端E4与切缺面11e连接。
在一方案中,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上表面11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包括切缺面11e以及切缺面11f的区域称作上表面11a。在该情况下,侧面11c的上端E3与上表面11a的左端(第一边缘)一致,侧面11d的上端E4与上表面11a的右端(第二边缘)一致。
在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的外侧,设置有纤维强化树脂层15和涂层40。本说明书中的“外侧”以及“内侧”这样的用语除了根据上下文应解释为其他的意思的情况以外,分别意味着中段节5的径向上的“外侧”以及“内侧”。涂层40设置成将纤维强化树脂层覆盖。纤维强化树脂层15具有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和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将脚10a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的全长范围内覆盖的方式,设置在中段节5的周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卷绕于脚10a以及中段节5的外表面。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为了钓线引导件10B的可靠固定而设为一层以上,另外为了轻量化而设为小于两层。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卷绕于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卷绕数设为一层以上且小于两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均卷绕了约1.6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设置成,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安装位置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在对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或者其脚10a的角度、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配置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该角度、配置可以通过以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在周向上的中央即中央部11g为基准来确定。例如,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的位置的情况下,该角度意味着一端20a与中央部11g所成的角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而位于与一端20a相反的一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顺时针旋转90°+θ1b(0≤θ1b<90°)而得到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与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而配置在相互对称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也可以设置成,一端20a与另一端20b的配置成为θ1a=θ1b。
如上述那样,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能够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卷绕数设为1.5层以上且小于2.0层。
在使用钓竿400时,由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0B作用有力,该力朝向使该钓线引导件10B绕竿体的中心轴A摆动的方向。在该力的作用下,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欲从中段节5的外周面翘起。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位置设为从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起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并将另一端20b的位置设为从该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从而当脚10a在来自钓线的力的作用下欲翘起时,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会成为钩部,从而能够抑制脚10a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外侧设置成: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沿周向朝逆时针旋转90°+θ1a(0≤θ1a<90°)而得到的位置,且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位于从中央部11g起朝向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这样,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的周向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同样地,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位于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相同的位置,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另一端20b的周向位置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另一端30b的周向位置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和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而配置在互相对称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也可以设置成,一端30a与另一端30b的配置成为θ1a=θ1b。
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15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重叠的第一位置处卷绕有N1层,而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不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重叠的第二位置处卷绕有比所述N1层少的N2层。在此,N1是任意的自然数,N2是比N1小的任意的自然数。例如,在图20中,I-I线通过轴向的第一位置,II-II线通过轴向的第二位置。因此,图21示出了第一位置处的钓竿400的截面,图22示出了第二位置处的钓竿400的截面。当在本说明书中提及了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层数的情况下,该层数可以意味着构成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层数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层数的合计。在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15在第一位置处卷绕有3.2层(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1.6层+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1.6层)。另一方面,在第二位置处,仅就纤维强化树脂层而言,不存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而仅存在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因此纤维强化树脂层15卷绕有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层数即1.6层。根据本段落的说明可明确,第一位置表示轴向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均进行了卷绕的位置,第二位置表示在轴向上仅就纤维强化树脂层而言只卷绕了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位置。
如以上所述,钓线引导件10B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经由脚10a安装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在图21以及图22中,为了方便观察各构件,而以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之间以及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对各构件进行描绘,但在实际中,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紧贴于中段节5的外表面,另外,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与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也相互紧贴。
涂层40是在第二固定层30的外侧以将该第二固定层30覆盖的的方式设置的树脂制的涂膜。如图示的那样,涂层40也可以设置成将第二固定层30的整体覆盖。在图21以及图22中,为了便宜起见而省略了涂层40的图示。
涂层40例如由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或者UV固化性树脂(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各种树脂材料形成。涂层40的材料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例示的内容,而可以将各种树脂用作涂层40的材料。涂层40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进行着色。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由脚10a的侧面11c、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1。另外,由脚10a的侧面11d、中段节5的外周面和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内周面来划定间隙G2。在对后述的第一片20s进行加热时,该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因而,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源自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21填充。
接下来,对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将钓线引导件B10向中段节5安装时,首先准备竿体5、钓线引导件10B、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
竿体5通过像上述那样对在芯构件卷绕的预浸片进行加热固化而生成。
作为钓线引导件10B,可以使用任意的固定引导件。钓线引导件10B既可以是图示的单脚类型,也可以是双脚类型。
第一片20s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一片20s是第一预浸片的示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一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一基质树脂的示例。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例如是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有机纤维。该有机纤维例如是从由聚烯烃、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酯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一种或者多种纤维。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构成为,当第一片20s卷绕于中段节5时,第一片20s的强化纤维以相对中心轴A的轴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延伸。取向角度例如被确定为20°~70°之间的角度。一实施方式中的取向角度是45°。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既可以是以该取向角度朝向一个方向取向的单轴片。第一片20s也可以是对经线和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得到的平纹状的片。在第一片20s是平纹状的片的情况下,以经线以及纬线分别相对于轴向呈上述的规定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卷绕于中段节5。
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例如是热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是指在进行加热时由于化学反应而不可逆地固化的树脂。作为可以作为第一片20s用的基质树脂来使用的热固化性树脂,存在例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
第一片20s的厚度例如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一片20s。
在将第一片2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20wt%以上且40wt%以下。
第二片30s例如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的预浸片。第二片30s是第二预浸片的示例,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是第二强化纤维的示例,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第二基质树脂的示例。
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中,例如包含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有机纤维。第二片30s构成为,当第二片30s卷绕于中段节5时,第二片30s的强化纤维以相对中心轴A的轴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延伸。取向角度例如被确定为20°~70°之间的角度。一实施方式中的取向角度是45°。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既可以是以该取向角度朝向一个方向取向的单轴片。第二片30s也可以是对经线和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得到的平纹状的片。在第二片30s是平纹状的片的情况下,以经线以及纬线分别相对于轴向呈上述的规定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卷绕于中段节5。在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中,例如包含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以及聚氨酯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也可以比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高。例如,在将8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将120℃固化类型的环氧树脂用作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
第二片30s的厚度例如也可以是20μm~300μm。可以将适当的市售品用作第二片30s。
在将第二片30s中的强化纤维的质量与基质树脂的质量的合计设为100wt%时,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例如设为20wt%~40wt%。
第一片20s或者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是包含热固化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在该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公知的添加剂。在该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固化性树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当将该树脂组合物的全质量设为100%时,热固化性树脂的质量在该全质量中所占的比例例如设为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者90%以上。
为了将钓线引导件10B向竿体5安装,而如图19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第一片2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并将第一片20s以包围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卷绕规定层数。第一片20s被裁断成,第一片20s的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成为L1。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第一片2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从中央部11g起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该开始卷绕以及结束卷绕的位置可以适当调整。由此,脚10a与竿体5一起被第一片20s覆盖。当在中段节5卷绕第一片20s时,在脚10a的左侧会产生与间隙G1对应的空隙,而在脚10a的右侧会产生与间隙G2对应的空隙。
接下来,在卷绕于竿体5的第一片20s的外侧卷绕第二片30s,从而获得卷绕体。第二片30s被裁断成,第二片30s的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成为L2。L2比L1长,第二片30s配置成比第一片20s的后端延伸至沿着中心轴的后侧。第二片30s以将第一片20s覆盖的方式,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有规定层数。如图20所示,第二片30s从自中央部11g朝逆时针旋转90°+θ1a而得到的位置起开始卷绕,并在自中央部11g朝顺时针旋转90°+θ1b而得到的位置结束卷绕。
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的卷绕数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记载的内容。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卷绕有任意的层数。例如,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也可以卷绕有两层以上。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且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然后固化,由此形成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利用该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卷绕体在进行了规定时间的加热后,被从加热炉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规定时间。也可以是,该卷绕体在充分冷却之后,以将在该卷绕体形成的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覆盖的方式,形成用于提升耐气候性的或者用于提高装饰性的涂层。
上述卷绕体的加热可以利用公知的加热炉进行。例如,通过将该卷绕体放入保持在规定温度的加热炉内规定时间,从而进行对于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所需要的加热。加热炉的温度例如设为70~170℃、80~160℃、85~150℃或者90~120℃,但也可以根据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而以除此以外的温度进行加热。卷绕体的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例如设为5分钟~3小时、15分钟~2.5小时或者30分钟~2小时,但也可以对卷绕体加热除此以外的加热时间。也可以是,在卷绕体的加热时,在该卷绕体的周围卷绕有紧固带,以使得卷绕于中段节5的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在加热时不会移动。
在第一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低于第二片3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的情况下,内侧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首先进行固化,之后,固化温度更高的外侧的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进行固化。接下来,以将通过第一片20s以及第二片30s进行固化而获得的纤维强化树脂层覆盖的方式来涂覆环氧树脂,并使所涂覆的该环氧树脂干燥,由此形成涂层40。如以上那样将钓线引导件10B安装于中段节5。
接下来,参照图23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钓竿进行说明。在图23的实施方式中,代替了纤维强化树脂层15而设置有纤维强化树脂层50。纤维强化树脂层50通过将预浸片即第三片50s卷绕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以及中段节5,并使所卷绕的该第三片50s固化而形成。
第三片51s是使强化纤维浸入基质树脂而得到预浸片。第三片51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例如是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有机纤维。在第三片51s卷绕于中段节5时,第三片51s构成为,第三片51s的强化纤维以相对中心轴A的轴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延伸。取向角度例如被确定为20°~70°之间的角度。一实施方式中的取向角度是45°。第三片51s所包含的强化纤维既可以是以该取向角度朝向一个方向取向的单轴片。第三片51s还可以是对经线和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得到的平纹状的片。在第三片51s是平纹状的片的情况下,以经线以及纬线分别相对于轴向呈上述的规定的取向角度的方式卷绕于中段节5。
纤维强化树脂层50具有:第一部分51,其以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覆盖的方式卷绕在中段节5的周围;以及第二部分,其从第一部分51朝轴向的后方延伸。纤维强化树脂层50构成为,第一部分51在中段节5的周围卷绕有N1层,第二部分52在中段节5的周围卷绕有N2层。
接下来,对使用第三片50s将钓线引导件10B向中段节5安装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3所示,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载置于中段节5的外周面。接下来,将第三片50s的一端载置于该中段节5的外周面,将第三片50s以包围中段节5的外周面的方式卷绕规定层数。第三片50s具有:第一片部51s,其形成为长方形形状,且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的长度为L1;以及第二片部52s,其形成为长方形形状,且与该第一片部51s在轴向上连续。在图23中,第一片部51s与第二片部52s的边界由单点划线的假想线来表示。第三片50s被裁断成,第一片部51s具有在中段节5的周围卷绕N1层的宽度,且第二片部52s具有在中段节5的周围卷绕N2层的宽度。
接下来,通过对在竿体5的周围卷绕第三片50s而得到的卷绕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第三片5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固化,由此形成纤维强化树脂层50。第三片50s中的第一片部51s成为第一部分51,第二片部52s成为第二部分52。通过该纤维强化树脂层50来将钓线引导件10B固定于竿体5。
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一端与另一端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对称地设置。具体而言,构成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与另一端2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对称地设置。除此之外或者代替于此,构成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的一端30a与另一端30b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对称地设置。由此,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稳定地支承于竿体5。例如,在使用钓竿400时,由钓线对钓线引导件10B作用有力,该力朝向使该钓线引导件10B绕竿体的中心轴A摆动的方向。由于如上所述,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一端与另一端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对称地设置,因此即使作用有使钓线引导件10B绕中心轴摆动的力,也能够利用纤维强化树脂层15来将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向中段节5的表面推压。如果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周向上的配置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呈非对称,则在卷绕数较少的一侧,对脚10a进行推压的力可能会变得不足。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一端与另一端相对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对称地设置,因此不管针对从任一周向作用的力,都能够稳定地对钓线引导件10B进行支承。由此,能够防止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从中段节5的外表面翘起而破坏涂层40的情况。
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15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重叠的第一位置处卷绕有N1层,而在沿着中心轴A的轴向上不与钓线引导件10B的脚10a重叠的第二位置处卷绕有比所述N1层少的N2层。因此,对于纤维强化树脂层15而言,纤维强化树脂层15在不与脚10a重叠的第二位置(例如,位于比脚10a的后端靠轴向的后侧的位置)处卷绕数变少,从而厚度尺寸也变小了与其对应的量。在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15构成并配置为,在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第二位置)的上侧具有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在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的下侧具有与一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在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强化树脂层15构成为,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处的厚度H成为0.75mm以下。对此,纤维强化树脂层15在与脚10a重叠的位置(第一位置)处构成为,在上侧成为与两层第一片20s对应的厚度和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的合计厚度,在下侧成为与一层第一片20s对应的厚度和与一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的合计厚度。如果在使用钓竿400时,中段节5弯曲,则在中段节5的轴向上,由弯曲产生的应力集中在设置有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位置与未设置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位置的边界(即,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在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仅设置有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而未设置有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因此与纤维强化树脂层15中的在轴向上与脚10a重叠的位置相比,在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的厚度变小。因而,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对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的应力集中,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纤维强化树脂层15的后端的位置处的涂层40的破坏。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片20s所包含的基质树脂流动并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由此,间隙G1以及间隙G2的至少一部分被从第一片20s流入的树脂21填充。利用对该间隙G1以及间隙G2进行填充的树脂21,能够将钓线引导件10B更牢固地安装于中段节5。
根据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在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于第二片30s的固化温度的情况下,当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熔融而流动时,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不会变成流动状态。因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不会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并进行固化反应。接下来,固化温度较高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熔融,熔融后的树脂流入间隙G1以及间隙G2。这样,在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的固化温度高于第二片30s的固化温度的情况下,当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流动时,固化温度更高的第一片20S的基质树脂不会流动。由此,第二片30s的基质树脂难以流入第一片20s的空隙,因此能够抑制外观品质的劣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内,具有与两层第一片20s对应的厚度。同样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在周向上与间隙G1以及间隙G2对置的区域内,具有与两层第二片30s对应的厚度。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基质树脂从第一片20s向间隙G1以及间隙G2流入而导致的针孔、龟裂产生的情况。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和另一端20b配置于在绕中心轴A的周向上相对钓线引导件10B的中央部11g对称的位置,能够防止中段节5的重心相对于中心轴A朝向左右任一方偏移。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利用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的一端20a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1进一步朝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以及另一端20b附近的部位(在周向上位于比切点P2进一步朝顺时针旋转而得到的区域的部位)与中段节5的外表面的紧贴力,能够抑制脚10a的底面11b的左端以及右端的翘起。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过的内容,上述各构成要素可以按照具有本发明的范围所能够包括的任意的尺寸、材料以及配置的方式进行变形。另外,也可以将未在本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过的构成要素附加于说明过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省略。
除了钓线引导件10以外,渔轮座9也可以利用与针对钓线引导件10B说明过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向对应的竿体进行安装。例如,渔轮座9通过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120以及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130或者通过纤维强化树脂层50而安装于手把节3。
附图标记说明
1、100、200、300 钓竿
2 竿体
3 手把节
5 中段节
7 竿梢节
9 渔轮座
10 钓线引导件
15、20、50 纤维强化树脂层
20s 第一片
30s 第二片
40 涂层
50s 第三片
21、121 第一部分
22、122 第二部分
120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
130 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
20s、120s、130s 预浸片。

Claims (13)

1.一种钓竿,其中,具备:
竿体,其沿着中心轴延伸;
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部,且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竿体;
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其以将所述安装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竿体的周围;以及
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外侧,
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一强化纤维浸入第一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一预浸片构成,
所述第二纤维强化树脂层由使第二强化纤维浸入第二基质树脂而得到的第二预浸片构成,
所述第一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的含有率比所述第二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二基质树脂的含有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相接的底面,
在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底面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安装部具有与该底面对置的上表面,
在所述上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竿体的中心轴凹陷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内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侧面,其将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连接;以及第二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侧面对置,并将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连接,
在第一空隙以及第二空隙中填充有从所述第一预浸片流动出来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所述第一空隙的一部分由所述第一侧面划定,所述第二间隙的一部分由所述第二侧面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预浸片中的所述第一基质树脂的树脂含有率设为40wt%以上且85wt%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强化纤维是有机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强化纤维是从由聚酯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任一种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二强化纤维是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一端设置成在绕所述中心轴的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逆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的另一端设置成在所述周向上位于从所述安装部起朝顺时针旋转90°以上且小于180°而得到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第一纤维强化树脂层在所述竿体的周围卷绕有一层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安装部件是钓线引导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钓竿,其中,
所述安装部件是渔轮座。
CN202210242506.8A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Active CN114568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2506.8A CN114568399B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721A JP6995704B2 (ja) 2018-06-28 2018-06-28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2018-123721 2018-06-28
JP2018125134A JP7083443B2 (ja) 2018-06-29 2018-06-29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2018124305A JP6995705B2 (ja) 2018-06-29 2018-06-29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2018-124305 2018-06-29
JP2018-125134 2018-06-29
JP2018-134632 2018-07-18
JP2018134632A JP6921040B2 (ja) 2018-07-18 2018-07-18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PCT/JP2019/025875 WO2020004634A1 (ja) 2018-06-28 2019-06-28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CN202210242506.8A CN114568399B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1980054341.8A CN112601455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4341.8A Division CN112601455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8399A true CN114568399A (zh) 2022-06-03
CN114568399B CN114568399B (zh) 2023-08-11

Family

ID=6898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2522.7A Pending CN114568401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2210242508.7A Active CN114568400B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1980054341.8A Pending CN112601455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2210242506.8A Active CN114568399B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2522.7A Pending CN114568401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2210242508.7A Active CN114568400B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N201980054341.8A Pending CN112601455A (zh) 2018-06-28 2019-06-28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1944081B2 (zh)
EP (4) EP4026425B1 (zh)
KR (1) KR102599379B1 (zh)
CN (4) CN114568401A (zh)
WO (1) WO20200046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6124B1 (ko) * 2018-08-03 2019-08-01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EP4175469A4 (en) * 2020-07-02 2024-07-31 Robert Penicka FISHING ROD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LINE GUIDES, TIP COVERS AND ACCESSORIES TO A ROD BLANK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011473Y1 (zh) * 1954-09-01 1955-08-15
US3760524A (en) * 1972-03-07 1973-09-25 Columbia Prod Co Fishing line guide fastening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fishing line guide
JPS5533022U (zh) * 1978-08-23 1980-03-03
JPH10178978A (ja) * 1996-12-25 1998-07-07 Gamakatsu Co Ltd 糸ガイド
JPH10210891A (ja) * 1996-11-30 1998-08-11 Daiwa Seiko Inc 釣 竿
IT236872Y1 (it) * 1995-05-12 2000-08-31 Carizzoni Ilario Dispositivo per fissare parti di una canna da pesca in particolarealmeno un anello guidafilo
JP200117831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Daiwa Seiko Inc 釣 竿
JP2005229955A (ja) * 2004-02-23 2005-09-02 Shimano Inc 竿体への部品の装着方法
CN1899032A (zh) * 2005-07-19 2007-01-24 株式会社岛野 梢竿
JP2012139141A (ja) * 2010-12-28 2012-07-26 Globeride Inc 釣竿
JP2013031466A (ja) * 2012-11-21 2013-02-14 Globeride Inc 釣り糸ガイド及び釣り竿
JP2014045719A (ja) * 2012-08-31 2014-03-17 Globeride Inc 釣竿
CN104737992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竿用竿梢及具有该竿梢的钓竿
JP201512306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固定フードに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を備えるリールシート及び該リールシートを備えた釣竿
WO2018042856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WO2018061345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31150A (en) * 1917-04-19 1917-06-26 Harry G Gere Fishing-rod.
US2619714A (en) * 1947-03-28 1952-12-02 Kaufman Mfg Company Method of attaching a line guide to fishing rods
US2650447A (en) * 1950-07-05 1953-09-01 Robert L Johnson Fishing line guide
FR1343667A (fr) * 1962-10-08 1963-11-22 Outil Et De Materiel Ind Phili Anneau guide-fil pour canne à pêche
GB1028380A (en) * 1964-12-07 1966-05-04 Samuel Merle Shobert Attachment for line guides on fishing rods
FR1439871A (fr) * 1964-12-16 1966-05-27 Fixation des anneaux de guidage de la ligne sur les cannes à pêche
US3400481A (en) * 1966-05-23 1968-09-10 Berkley & Company Inc Nylon fishing rod winding
FR1595834A (zh) * 1968-11-29 1970-06-15
US3629029A (en) * 1970-01-23 1971-12-21 True Temper Corp Method of making sectional rods
GB1397909A (en) * 1973-08-03 1975-06-18 Shakespeare Co Fishing line guide fastening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fishing line guide
US4178713A (en) * 1977-10-17 1979-12-18 Kenichi Higuchi Fishing rod made of fiber reinforced synthetic resin
JPS56153184U (zh) * 1980-04-16 1981-11-16
US4355061A (en) * 1981-08-13 1982-10-19 Shakespeare Company Composite tubular rod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S6277079A (ja) 1985-09-27 1987-04-09 Toshiba Corp 電流切換装置
JPH0226474A (ja) 1988-07-15 1990-01-29 Nec Corp 中間調画像処理方式
KR910002538B1 (ko) * 1988-07-27 1991-04-23 주식회사 은성사 낚싯대의 끝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226474U (zh) 1988-08-06 1990-02-21
US5245779A (en) * 1988-09-19 1993-09-2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od and other tubular bodies
US5665441A (en) 1991-10-29 1997-09-09 Daiwa Seiko, Inc. Hollow cylindricall member
JP3115670B2 (ja) 1992-01-07 2000-12-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ガイド着脱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EP0816123B1 (en) * 1996-06-27 2009-02-18 Daiwa Seiko Inc. Member for fishing or sport tool
US6148558A (en) * 1996-11-30 2000-11-2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od
KR100512798B1 (ko) * 2002-10-04 2005-09-09 일 훈 이 카본낚싯대의 라인가이드 고정장치 및 고정방법
JP3891929B2 (ja) 2002-12-18 2007-03-1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竿
CN1600094A (zh) * 2003-09-26 2005-03-30 大和精工株式会社 具有外导向件的钓鱼竿
CN2776049Y (zh) * 2005-03-30 2006-05-03 苗华忠 一种钓鱼竿
JP2007282530A (ja) * 2006-04-13 2007-11-01 Shimano Inc 釣り竿
JP5041578B2 (ja) * 2006-07-07 2012-10-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振出竿の合わせ部構造
JP4762192B2 (ja) 2007-04-19 2011-08-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具
JP2009178132A (ja) * 2008-01-31 2009-08-13 Daiwa Seiko Inc 釣竿および釣竿の製造方法
JP5252688B2 (ja) * 2008-03-13 2013-07-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竿
CN201440883U (zh) * 2009-04-22 2010-04-28 荣成朱镐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钓鱼竿
WO2010150421A1 (ja) * 2009-06-23 2010-12-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竿用竿体及び釣り竿
WO2011102398A1 (ja) * 2010-02-18 2011-08-25 Tokuda Isamu 釣り竿用ラインガイド(トップラインガイドを含む)及び釣り竿
JP5626762B2 (ja) * 2010-03-31 2014-11-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糸用ガイド及び釣り竿
JP5339539B2 (ja) * 2010-06-21 2013-11-1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US20120060403A1 (en) * 2010-09-03 2012-03-15 Lopresti Charles M Replacement fishing line guide for a fishing pole
JP6164835B2 (ja) * 2012-12-25 2017-07-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用竿体とそれを備えた釣竿並びに釣竿用竿体の製造方法
JP6035186B2 (ja) * 2013-03-29 2016-11-3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糸ガイドを備える釣竿
JP6148172B2 (ja) * 2013-12-27 2017-06-1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JP6126035B2 (ja) * 2014-03-27 2017-05-1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竿体に取り付けられた取付部品を有する釣竿
KR101524407B1 (ko) * 2014-05-23 2015-05-29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 낚싯줄 가이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낚싯줄 가이드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JP6422106B2 (ja) * 2014-12-26 2018-11-1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及び当該釣竿を穂先竿として先端に使用した継竿
US10085433B2 (en) * 2014-12-26 2018-10-02 Globeride, Inc. Tip rod and fishing rod having the same
US20170013816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Ben Huang Reel seat with gripping surface
JP6619991B2 (ja) * 2015-11-04 2019-12-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糸ガイド及び釣竿並びに鍛造ガイドフレーム
KR101722426B1 (ko) * 2016-09-08 2017-04-03 (주)리버런 1개 이상의 지그 및 맨드릴을 이용한 복잡한 형상의 제품 제조방법
US20180249693A1 (en) * 2017-03-03 2018-09-06 Ihab Ayoub Interchangeable fishing guide system
KR101991201B1 (ko) * 2018-01-17 2019-06-19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011473Y1 (zh) * 1954-09-01 1955-08-15
US3760524A (en) * 1972-03-07 1973-09-25 Columbia Prod Co Fishing line guide fastening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fishing line guide
JPS5533022U (zh) * 1978-08-23 1980-03-03
IT236872Y1 (it) * 1995-05-12 2000-08-31 Carizzoni Ilario Dispositivo per fissare parti di una canna da pesca in particolarealmeno un anello guidafilo
JPH10210891A (ja) * 1996-11-30 1998-08-11 Daiwa Seiko Inc 釣 竿
JPH10178978A (ja) * 1996-12-25 1998-07-07 Gamakatsu Co Ltd 糸ガイド
JP200117831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Daiwa Seiko Inc 釣 竿
JP2005229955A (ja) * 2004-02-23 2005-09-02 Shimano Inc 竿体への部品の装着方法
CN1899032A (zh) * 2005-07-19 2007-01-24 株式会社岛野 梢竿
JP2012139141A (ja) * 2010-12-28 2012-07-26 Globeride Inc 釣竿
JP2014045719A (ja) * 2012-08-31 2014-03-17 Globeride Inc 釣竿
JP2013031466A (ja) * 2012-11-21 2013-02-14 Globeride Inc 釣り糸ガイド及び釣り竿
CN104737992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竿用竿梢及具有该竿梢的钓竿
JP201512306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固定フードに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を備えるリールシート及び該リールシートを備えた釣竿
WO2018042856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WO2018061345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3062A1 (en) 2022-07-06
US20220248652A1 (en) 2022-08-11
US20220256827A1 (en) 2022-08-18
EP3815526A1 (en) 2021-05-05
US20220256826A1 (en) 2022-08-18
KR102599379B1 (ko) 2023-11-08
EP4023063A1 (en) 2022-07-06
US20210259227A1 (en) 2021-08-26
US11937589B2 (en) 2024-03-26
WO2020004634A1 (ja) 2020-01-02
CN112601455A (zh) 2021-04-02
CN114568401A (zh) 2022-06-03
US11758890B2 (en) 2023-09-19
KR20210025079A (ko) 2021-03-08
EP4023063B1 (en) 2024-07-31
EP4026425A1 (en) 2022-07-13
EP3815526A4 (en) 2022-01-19
EP3815526B1 (en) 2023-03-01
CN114568399B (zh) 2023-08-11
CN114568400B (zh) 2023-06-06
EP4023062B1 (en) 2024-08-07
US11944081B2 (en) 2024-04-02
CN114568400A (zh) 2022-06-03
US11937590B2 (en) 2024-03-26
EP4026425B1 (en) 2024-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0646B (zh) 钓竿
CN114568399A (zh) 具有安装了安装部件的竿体的钓竿
TWI662891B (zh) 具有安裝零件的管狀體以及其製造方法、由該管狀體構成的釣竿
JP6865187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6995704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7083443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6921040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6995705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KR20190119070A (ko) 설치 부품이 설치된 로드체를 갖는 낚싯대, 관상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272930B2 (ja) 釣竿及び釣糸ガイド
JP6865294B2 (ja) 取付部品が取り付けられた竿体を有する釣竿
JP2018186713A (ja) 竿体の継合構造の改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