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7224B -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7224B
CN112707224B CN202011139272.1A CN202011139272A CN112707224B CN 112707224 B CN112707224 B CN 112707224B CN 202011139272 A CN202011139272 A CN 202011139272A CN 112707224 B CN112707224 B CN 112707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discharge tray
discharge
tray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92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7224A (zh
Inventor
坂上将太
天野祐作
圆谷悠
百瀬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07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7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7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7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58Supply holders for sheets or fan-folded webs, e.g. shelves, tables, scrolls, pile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4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 B65H31/08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 B65H31/10Pile receivers with movable end support arranged to recede as pile accumulates the articles being piled one above another and appli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5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 B65H2405/11151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with surface inclined upwardly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10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40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805Humid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提供能够将刚性根据被喷出液体而变化的介质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的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被输送的介质(M)的中间托盘(35);排出在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介质的排出口(98);相对于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排出托盘(37);以及使排出托盘升降的升降机构(94),升降机构能够使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和相对于第一通常位置位于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P1A、P1B),并在介质与排出托盘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上的介质接触之前,该升降机构根据油墨的量使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或第一待机位置。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装置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后处理装置,其具有在复印机、喷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接收并整合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介质),并以整合的状态载置该介质的整合托盘(中间托盘)、以及对载置于中间托盘上的介质实施装订处理等后处理的后处理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在中间托盘上被整合且通过后处理单元实施了装订处理的介质朝向装载托盘(排出托盘)排出,并被载置于排出托盘中。而且,排出托盘根据载置于排出托盘的介质的载置量而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9080号公报
当使用喷墨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时,通过喷出油墨而记录有图像的介质的刚性根据被介质吸收的油墨的状态(油墨的干燥状态)而变化。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在喷墨打印机中接收形成有图像的介质的情况下,排出至排出托盘的介质存在刚性较大而不易变形的介质和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有可能在排出托盘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从而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未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中。
发明内容
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并对其进行整合;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一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第一待机位置,在所述介质与所述排出托盘或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介质接触之前,所述升降机构根据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介质具有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区域,所述升降机构根据向所述第一区域喷出的液体的量而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输送速度以及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间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更所述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
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二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的第二待机位置,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介质与所述第一介质接触之前,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二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二待机位置。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液体喷出部根据印刷数据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自所述印刷数据获取到。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所述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包括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和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被执行后处理的所述介质的张数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在所述介质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的状态下,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所述排出口的外侧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被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使所述排出托盘的位置朝向所述反方向移动。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使朝向所述反方向上升后的所述排出托盘下降至原来的位置。
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装置以及上述后处理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系统;2…印刷装置;3…输送装置;4…后处理装置;5…打印机部;6…扫描仪部;7…介质收纳盒;8…记录后排出托盘;10…行式头;11…进给路径;12…第一排出路径;13…第二排出路径;14…翻转路径;15…控制部;20…接收路径;21…第一转向路径;22…第二转向路径;23…排出路径;24…分支部;25…合流部;31…输送路径;32…输送辊对;33…排出辊对;35…中间托盘;36…处理部;37…排出托盘;38…后端整合部;50…排出单元;91…介质按压部件;94…升降机构;96…控制部;98…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1
1.1印刷系统的概要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的概要图。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的侧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具有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从图1的右方朝向左方依次配置。
在之后的说明中,将配置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印刷系统1的高度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Y方向和Z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是印刷系统1的宽度方向。X方向是印刷系统1的进深方向且是介质M(参照图2)的宽度方向。另外,将表示方向的箭头的前端侧设为+方向,将表示方向的箭头的基端侧设为-方向。
此外,-Z方向是本申请中的重力方向。+Z方向是本申请中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
印刷装置2具备作为对介质M进行记录的液体喷出部的一例的行式头10。输送装置3从印刷装置2接收记录有图像的介质M并交接到后处理装置4。后处理装置4具备对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介质M执行规定的后处理的处理部36。
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相互连接,并且介质M从印刷装置2朝向后处理装置4被输送。
印刷系统1能够从省略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以及后处理装置4中是否对介质M进行记录动作、后处理等。作为一例,操作面板可以设置于印刷装置2。
以下,按照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后处理装置4的顺序对各自的概要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2构成为具备打印机部5和扫描仪部6的复合机,该打印机部5具备向介质M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进行记录的行式头10。打印机部5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油墨,从而在介质M上记录所期望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对介质M进行记录的头,采用了以固定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并向介质M喷出油墨的行式头1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一边沿介质M的宽度方向移动一边向介质M喷出油墨的串行头进行印刷。
在印刷装置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介质收纳盒7。收纳在介质收纳盒7中的介质M穿过图1中实线所示的进给路径11被传送至行式头10的记录区域,并进行记录动作。被行式头10记录后的介质M被传送至作为用于将介质M排出至设置于行式头10上方的记录后排出托盘8的路径的第一排出路径12、或者作为用于将介质M传送至输送装置3的路径的第二排出路径13中的任意一个。在图1中,第一排出路径12用虚线图示,第二排出路径13用单点划线图示。
另外,印刷装置2构成为:具备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翻转用路径14,并能够进行在向介质M的表面进行记录后,将介质M翻转而在背面进行记录的双面记录。此外,在进给路径11、第一排出路径12、第二排出路径13以及翻转用路径14中,分别配置有一对以上的省略图示的输送辊对作为输送介质M的单元。
印刷装置2具有控制印刷装置2、输送装置3的各种动作的控制部15。控制部15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硬件。
控制部15例如从外部的计算机(省略图示)获取图像数据,并生成印刷数据。而且,控制部15根据该印刷数据控制行式头10,并在介质M上记录规定的图像。
印刷数据包括印刷任务、介质M的尺寸以及介质M的种类等。印刷任务是向介质M的印刷区域喷出的液量(油墨量)的比例。
另外,控制部15经由安装于印刷装置2的传感器(省略图示)来获取环境的温度、湿度。
输送装置3配置于印刷装置2与后处理装置4之间,并被构成为利用接收路径20接收从印刷装置2的第二排出路径交接的记录后的介质M,并输送至后处理装置4。接收路径20在图中用实线所示。
在输送装置3中,输送介质M的输送路径有两个。第一个输送路径是从接收路径20经由第一转向路径21向排出路径23输送的路径。第二个输送路径是从接收路径20经由第二转向路径22向排出路径23输送的路径。
第一转向路径21是在朝向箭头A1方向接收介质M之后,使介质M朝向箭头A2方向转向的路径。第二转向路径22是在朝向箭头B1方向接收介质M之后,使介质M朝向箭头B2方向转向的路径。
接收路径20在分支部24分支为第一转向路径21和第二转向路径22。另外,第一转向路径21和第二转向路径22在合流部25处合流。因此,即使介质M从接收路径20被传送至任意的转向路径,也能够将介质M从共用的排出路径23交接至后处理装置4。
在接收路径20、第一转向路径21、第二转向路径22以及排出路径23中,分别配置有一个以上的省略图示的输送辊对。
在印刷装置2对多个介质M连续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从印刷装置2传送至输送装置3的多个介质M被交替地传送至穿过第一转向路径21的输送路径和穿过第二转向路径22的输送路径。由此,能够提高输送装置3中的介质输送的通过量。
此外,印刷系统1也可以采用省略输送装置3的构成。即,可以构成为:将印刷装置2与后处理装置4连接,并将印刷装置2中的记录后的介质M直接传送至后处理装置4而不经由输送装置3。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印刷装置2中的记录后的介质M经由输送装置3被传送至后处理装置4的构成中,与印刷装置2中的记录后的介质M不经由输送装置3而被传送至后处理装置4的构成相比,由于介质M的输送距离、介质M的输送时间变长,因而能够使被传送至后处理装置4的介质M所吸收的油墨更加干燥。
这样,输送装置3具有使介质M吸收的油墨干燥的作用。
介质M从输送装置3的排出路径23交接至后处理装置4的输送路径31。在图1中,排出路径23用虚线图示,输送路径31用实线图示。
在后处理装置4的输送路径31中,输送辊对32、排出辊对33、排出单元50以及排出口98沿+Y方向依次配置。在输送路径31中从输送辊对32朝向排出口98的方向为输送方向。
因此,输送辊对32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排出单元50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排出辊对33配置在输送辊对32与排出单元50之间。
在后处理装置4中,在排出辊对33与排出单元50之间配置有中间托盘35和处理部36。中间托盘35具有载置介质M的载置面35a和以与载置面35a正交的方式配置的后端整合部38。
从输送装置3交接的介质M通过输送辊对32朝向+Y方向被输送,并通过排出辊对33排出至中间托盘35,并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的介质M通过处理部36实施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后处理。即,介质M在中间托盘35上被实施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后处理。
在中间托盘35上被实施了后处理的介质M通过排出单元50从排出口98朝向后处理装置4的外侧排出,并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而且,在后处理装置4设置有介质按压部件91。介质按压部件91能够以介质按压部件91的转动轴91a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介质按压部件91按压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介质M,以防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介质M从排出托盘37浮起。
另外,介质按压部件91配置于在从排出口98向排出托盘37排出介质M时不会妨碍介质M的排出的位置处。
而且,后处理装置4的内部具有升降机构94和控制部96。
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沿Z方向(+Z方向、-Z方向)升降。即,排出托盘37能够通过升降机构94在Z方向上移动。
控制部96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或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硬件,并控制后处理装置4的各种动作。而且,控制部96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电连接,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获取印刷数据等信息。
接着,参照图2对朝向中间托盘35、排出托盘37的介质M的排出及载置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2中,A4尺寸的介质M用虚线图示,A3尺寸的介质M用单点划线图示。另外,将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称为后端E1,将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称为前端E2。
如图2所示,从排出辊对33排出的介质M在载置面35a上朝向+Y方向前进,直到前端E2落在中间托盘35的载置面35a上,后端E1离开排出辊对33的夹持部。
相对于排出辊对33而在+Y方向上设置有引导部件41,在通过排出辊对33排出(输送)介质M的期间,引导部件41位于图2的实线所示的退避位置,从而引导部件41不会妨碍排出辊对33排出介质M。然后,当介质M的后端E1离开排出辊对33的夹持部时,引导部件41进入到双点划线所示的进入位置。此时,介质M因为自重而落至载置面35a上,通过从退避位置位移到进入位置的引导部件41而可靠地被载置于载置面35a上。
另外,在中间托盘35的上方设置有桨叶40,该桨叶40与排出到中间托盘35的介质M接触并旋转,从而使介质M朝向中间托盘35的后端整合部38移动。桨叶40是板状体,多个板状体沿着旋转轴40A的外周隔开间隔地安装。引导部件41被构成为:作为排出方向的下游的+Y方向安装于摆动轴41A上,并能够以-Y方向侧为自由端进行摆动。
当介质M载置于载置面35a上时,桨叶40朝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桨叶40与介质M接触并旋转,从而使介质M向-Y方向前进。另外,中间托盘35的载置面35a朝向+Y方向向上倾斜,因此,由此也使介质M朝向-Y方向前进。
中间托盘35在-Y方向侧具有整合介质M的后端E1的后端整合部38。当介质M的后端E1朝向后端整合部38的方向移动,且介质M的后端E1与后端整合部38抵接时,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载置面35a上的介质M的后端E1的位置被对齐,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介质M被整合。
在A3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且A3尺寸的介质M的后端E1的位置被对齐的状态下,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排出口98的外侧(后处理装置4的外侧)。在A3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状态下,A3尺寸的介质M的一部分配置于排出口98的外侧。A3尺寸的介质M的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部分因为重力而向-Z方向变形。
在A4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且A4尺寸的介质M的后端E1的位置被对齐的状态下,A4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排出口98的内侧(后处理装置4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出辊对33的下方设置有相对于旋转轴44A旋转的辅助桨叶44。辅助桨叶44配置于比桨叶40更靠-Y方向的位置,与桨叶40同样地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具备辅助桨叶44,能够更可靠地使介质M与后端整合部38抵接而进行整合。
另外,中间托盘35上设置有对介质M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整合的宽度方向整合部件(省略图示)。宽度方向整合部件通过与介质M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抵接,从而对介质M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进行整合。
使引导部件41向退避位置和进入位置位移的定时、使桨叶40旋转的定时、进行宽度方向整合部件的整合动作的定时,能够以设置于排出辊对33上游的介质检测单元39中的介质M的检测为基准来决定。例如,可以在从介质检测单元39检测到介质M的后端E1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进行各动作。
通过处理部36对使介质M的后端E1及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整合并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的多个介质M实施装订处理等后处理。通过具备上侧辊42和下侧辊43而构成的排出单元50,而使被处理部36实施了后处理的介质M从中间托盘35经由排出口98排出至排出托盘37。
排出托盘37由介质M容易滑动的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即,排出托盘37由与介质M之间的摩擦小的材料构成。
构成排出单元50的下侧辊43被电机(省略图示)旋转驱动,上侧辊42与介质M接触而从动旋转。
支承上侧辊42的支承部件(省略图示)被设置为能够以摆动轴(省略图示)为中心进行摆动,并能够通过驱动源(省略图示)将上侧辊42切换为与下侧辊43分离的分离状态和相比分离状态更靠近下侧辊43的靠近状态。
上侧辊42在从排出辊对33向中间托盘35排出介质M的期间处于分离状态。在将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的介质M向排出托盘37排出的情况下,上侧辊42变为靠近状态。当上侧辊42变为靠近状态时,介质M被上侧辊42与下侧辊43夹持。被上侧辊42与下侧辊43夹持的介质M从排出口98被排出至外侧,并被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详细而言,当介质M的后端E1脱离上侧辊42和下侧辊43的夹持部并配置于排出口98的外侧时,介质M因为自重而向-Z方向落下,并被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支承面37a上。
在图2中,附图标记37b是相对于排出托盘37位于-Y方向的壁面,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的后端E1与壁面37b抵接。另外,排出托盘37支承介质M的支承面37a朝向-Y方向(朝向壁面37b)向下倾斜。由此,被排出托盘37的支承面37a支承的介质M朝向-Y方向(朝向壁面37b)滑动,介质M的后端E1与壁面37b抵接。
印刷装置2根据印刷数据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油墨,在介质M上记录所期望的图像。从行式头10喷出的油墨的水分被介质M吸收。输送装置3配置于印刷装置2与后处理装置4之间,促进被介质M吸收的油墨的水分的蒸发。
详细而言,被行式头10喷出了油墨的介质M在印刷装置2及输送装置3的输送路径中被干燥,从而使介质M所吸收的水分被去除。
记录于介质M上的图像的浓度不均匀,例如介质M具有形成有较浓的图像的印刷任务较高的部分(油墨的喷出量较多的部分)、形成有较淡的图像的印刷任务较低的部分(油墨的喷出量较少的部分)等。介质M的印刷任务较高的部分吸收大量的水分,介质M的印刷任务较低的部分吸收少量的水分。
然而,印刷装置2及输送装置3的输送路径中的水分的去除存在极限,含有水分的介质M会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4。
例如,在印刷任务较高(油墨的喷出量较多)的介质M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4的情况下,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含有大量水分的介质M)会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4。在印刷任务较低(油墨的喷出量较少)的介质M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4的情况下,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含有少量水分的介质M)会被输入到后处理装置4。
介质M的刚性根据介质M中含有的水分量(介质M的水分量)而变化。由于介质M的水分量与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成比例,因此,可以换句话说介质M的刚性根据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
后处理装置4对刚性根据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的介质M实施后处理。
例如,当介质M的水分量变多时,介质M的刚性变小,介质M容易变形。当介质M的水分量变少时,介质M的刚性变大,介质M不易变形。因此,当重力作用于介质M时,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容易朝向-Z方向(重力方向)变形,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不易朝向-Z方向变形。这样,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与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相比,因为重力而朝向-Z方向大幅变形。
另外,由于介质M中含有的水分量(介质M的水分量)与油墨的喷出量成比例,因此,能够根据印刷数据来预测介质M的刚性。
即,行式头10根据印刷数据向介质M喷出油墨,并且油墨的量能够根据印刷数据获取,因此,能够根据印刷数据预测介质M的水分量,从而预测介质M的刚性。
图3是示出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的状态的另一示意图。
在图3和图4中,用实线图示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用虚线图示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用单点划线图示对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实施了装订处理的介质M的摞。
用实线图示的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的刚性较大且不易朝向-Z方向变形,以后称为不易变形的介质M1。用虚线图示的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的刚性较小,容易朝向-Z方向变形,以后称为容易变形的介质M2。用单点划线图示的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的摞比水分量较多的介质M重,因而容易朝向-Z方向变形,以后称为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
不易变形的介质M1除了水分量较少的介质M以外,还包括不含有水分的介质M。另外,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张数并不限定于单张,也可以是多张。例如,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摞(多张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重力方向的变形与一张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重力方向的变形为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该多张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摞包括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中。
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由多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摞构成。在多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摞相比单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加因为重力而向重力方向大幅变形的情况下,该多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摞包括在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中。
此外,在多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摞的重力方向的变形与单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重力方向的变形为相同程度的情况下,该多张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摞包括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中。因此,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单张,也可以是多张。
而且,如图3所示,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上作用有重力的情况下,重力方向的变形按照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顺序变大。
如图3中实线所示,排出至排出口98外侧的不易变形的介质M1受到重力的影响,朝向-Z方向变形。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的时刻,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与排出托盘37所成的角度为θ1,以后称为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θ1。
如图3中虚线所示,排出至排出口98外侧的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与不易变形的介质M1相比,因为重力而朝向-Z方向大幅变形。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的时刻,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与排出托盘37所成的角度为θ2A,以后称为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A。
如图3中单点划线所示,排出至排出口98外侧的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与容易变形的介质M2相比,因为重力而朝向-Z方向大幅变形。在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的时刻,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与排出托盘37所成的角度为θ3A,以后称为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A。
另外,将介质M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的时刻的介质M与排出托盘所成的角度θ称为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θ。
重力引起的-Z方向的变形的程度按照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顺序变大。因此,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θ按照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θ1、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A、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A的顺序变大。即,介质M相对于排出托盘37的倾斜按照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顺序变为急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中,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排出托盘37配置于在排出托盘37上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不会产生压曲的位置P1。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位置P1时,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θ1。换言之,将排出托盘37配置于位置P1处,以使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θ1。
此外,位置P1是本申请中的第一通常位置的一例,以后称为第一通常位置P1。
而且,在排出托盘37上载置有其他的介质M的情况下,第一通常位置P1配置于与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其他介质M的厚度相应的下方。
此外,压曲是指在介质M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的情况下,介质M的变形状态发生变化,介质M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的现象。
例如,图中实线所示的不易变形的介质M1从排出口98排出,并且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之后,若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则不易变形的介质M1在排出托盘37上未弯折,而是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这种情况是不易变形的介质M1未产生压曲的情况。当不易变形的介质M1未产生压曲时,不易变形的介质M1在排出托盘37上未弯折,而是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例如,在图中实线所示的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之后,若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前端E2朝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前进,则不易变形的介质M1在排出托盘37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变形,在排出托盘37上弯折,从而未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这种情况是不易变形的介质M1产生压曲的情况。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产生压曲的情况下,例如不易变形的介质M1在排出托盘37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并且不易变形的介质M1在排出托盘37上弯折,从而不易变形的介质M1未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当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接触时,欲向图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
然而,当介质M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时,欲使介质M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力和欲使介质M朝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力(阻碍介质M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力)作用于介质M。以后,将欲使介质M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力称为正方向的力,将欲使介质M朝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力称为反方向的力。
若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θ变小(介质M相对于排出托盘37变为缓倾斜),则正方向的力变强且反方向的力相对变弱,因而介质M容易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介质M不易产生压曲。
若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θ变大(介质M相对于排出托盘37变为急倾斜),则正方向的力变弱且反方向的力相对变强,因而介质M容易朝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前进,介质M容易产生压曲。
在后处理装置4中,在未喷出油墨而介质M干燥的情况下,存在当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在θ1以下时介质M不会产生压曲,当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大于θ1时介质M容易产生压曲这一关系。不易变形的介质M1也与未喷出油墨而干燥的介质M同样地,存在当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在θ1以下时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不会产生压曲,当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大于θ1时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产生压曲这一关系。该关系对于其他的介质M(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也是同样的。
而且,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θ1的排出托盘37的位置是第一通常位置P1。
此外,上述的关系、未产生压曲的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θ1以及第一通常位置P1,通过基于实物的评价及基于模拟的评价这两方而求出。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有时将介质M未产生压曲的介质M的接触时的角度θ1称为标准的角度θ1。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时,不易变形的介质M1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标准的角度θ1,因此,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上不会产生压曲。然而,由于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A以及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A大于标准的角度θ1,因此,有可能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和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上产生压曲。
因此,在后处理装置4中,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变化,以使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和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这两方变为标准的角度θ1以下。
详而言之,如图4所示,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容易变形的介质M2被排出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向+Z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排出托盘37从图中实线所示的第一通常位置P1移动至图中虚线所示的第一待机位置P1A。即,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移动至相对于第一通常位置P1位于+Z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P1A。
通过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待机位置P1A,从而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变更为比标准的角度θ1更小的角度θ2B。即,使排出托盘37从第一通常位置P1移动至第一待机位置P1A,以使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标准的角度θ1以下。
由于图中虚线所示的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B小于标准的角度θ1,因此,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上不会产生压曲,容易变形的介质M2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此外,未产生压曲的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B和第一待机位置P1A通过基于实物的评价和基于模拟的评价这两方而求出。例如,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B和第一待机位置P1A根据从行式头10向容易变形的介质M2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
由于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A(参照图3)大于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接触时的角度θ2A(参照图3),因此,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从图中虚线所示的第一待机位置P1A进一步向+Z方向移动,使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小于标准的角度θ1的角度θ3B。详细而言,为了使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小于标准的角度θ1的角度θ3B,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相对于第一待机位置P1A位于+Z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P1B。
由于图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B小于标准的角度θ1,因此,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不会发生压曲,从而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此外,未产生压曲的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B和第一待机位置P1B通过基于实物的评价和基于模拟的评价这两方而求出。例如,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的接触时的角度θ3B和第一待机位置P1B根据从行式头10向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
这样,升降机构94能够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和相对于第一通常位置P1位于+Z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P1A、P1B。而且,升降机构94在介质M(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根据油墨的量而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中汇总了对刚性根据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的介质M实施后处理的工序。
接着,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中,当印刷装置2中记录了所期望的图像的介质M经由输送装置3被输出至后处理装置4时,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得到印刷任务、介质M的尺寸(介质M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等印刷数据。而且,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获取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M的输送速度、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M的停止时间以及在中间托盘35上被后处理的介质M的张数。
介质M的输送速度是在被行式头10喷出了油墨的介质M被送入到后处理装置4中为止的输送路径中输送介质M的速度的平均值。介质M的停止时间是在被行式头10喷出了油墨的介质M被送入到后处理装置4中为止的输送路径中停止输送介质M的时间的总和。
此外,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介质M的输送速度以及介质M的停止时间是本申请中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的一例,以后称为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介质M的尺寸(介质M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及在中间托盘35上被后处理的介质M的张数是本申请中影响重力引起的介质M的变形的参数的一例,以后称为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
另外,在步骤S1中,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
当介质M的后端E1脱离上侧辊42和下侧辊43的夹持部并配置于排出口98的外侧时,介质M因为自重而向-Z方向落下,并被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时,确保了介质M朝向排出托盘37稳定落下的空间,从而使得介质M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然而,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时,有可能无法确保介质M朝向排出托盘37稳定落下的空间,从而介质M无法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包括印刷数据和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在内来预测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
控制部96从印刷数据获取从行式头10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并且当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较多时,预测为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大,当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较少时,预测为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小。
控制部96根据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在油墨迅速被干燥的情况下,预测为介质M所含的水分量较少且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小,在油墨并未迅速被干燥的情况下,预测为介质M所含的水分量较多且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大。
这样,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包括印刷数据和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在内来预测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另外,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的输送速度以及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的停止时间中的至少一种参数。根据该构成,与控制部96仅根据印刷数据来预测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
而且,控制部96根据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对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时介质M产生压曲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例如,控制部96在预测为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判断为在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的排出托盘37中介质M容易产生压曲(判断为“是”)。例如,控制部96在预测为介质M的刚性的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判断为在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的排出托盘37中介质M不易产生压曲(判断为“否”)。
当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介质M不易产生压曲(判断为“否”)时,执行步骤S14。在步骤S14中,排出托盘37的位置不移动,排出托盘37的位置维持在第一通常位置P1。
当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介质M容易产生压曲(判断为“是”)时,在步骤S3中,控制部96对使排出托盘37移动的定时(执行步骤S4的定时)进行探讨。
使排出托盘37移动的定时以设置于排出辊对33上游的介质检测单元39中的介质M的检测为基准来决定。
当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介质M容易产生压曲(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S4。
在步骤S4中,升降机构94在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向+Z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将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而且,在步骤S4中,控制部96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来评价重力的影响程度。当控制部96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判断为介质M在重力方向上大幅变形时,升降机构94在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相对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向+Z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即使在重力的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介质M上也不会产生压曲。即,升降机构94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排出托盘37的第一待机位置。
另外,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包括介质M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和在中间托盘35上被后处理的介质M的张数中的至少一个。
在A3尺寸的介质M被朝向中间托盘35输送的情况下,变为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状态。于是,在A3尺寸的介质M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有可能在排出托盘37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该情况下,在A3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向+Z方向移动,使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从而使得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在排出托盘37上不会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这样,在A3尺寸的介质M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状态下,A3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被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在A3尺寸的介质M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向+Z方向移动。
另外,在A4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的情况下,A4尺寸的介质M的前端E2配置于排出口98的内侧(后处理装置4的内侧)。
该情况下,在A4尺寸的介质M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后,且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向+Z方向移动,将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这样,在A3尺寸的介质M和A4尺寸的介质M中,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向+Z方向移动的定时不同。
这样,在步骤S2、S4、S14中对于介质M产生压曲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在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事先移动至介质M不会产生压曲的位置。
在步骤S5中,控制部96对处理部36进行控制,以使处理部36对介质M实施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后处理。
在步骤S6中,在不易变形的介质M1被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由于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P1,因此,不易变形的介质M1不会产生压曲,不易变形的介质M1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在容易变形的介质M2被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由于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因此,容易变形的介质M2不会产生压曲,容易变形的介质M2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在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被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由于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B,因此,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不会产生压曲,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在步骤S7中,在步骤S4中排出托盘37从第一通常位置P1移动至第一待机位置P1A、P1B的情况下,控制部96在介质M的后端E1从排出口98排出之前,通过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即,升降机构94在介质的后端E1从排出口98排出之前,使朝向+Z方向上升后的排出托盘37下降至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P1)。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P1)时,介质按压部件91变得能够转动,并且介质按压部件91能够按压介质M,使得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介质M不会从排出托盘37浮起。
而且,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P1)时,确保了下一个介质M朝向排出托盘37稳定地落下的空间,从而容易将下一个介质M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此外,在步骤S14中排出托盘37维持在第一通常位置P1的情况下,不实施步骤S7。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中,当介质M的前端E2与排出托盘37接触时,在介质M被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中途,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下降至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P1)。因此,在排出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情况下,排出托盘37在第一通常位置P1与第一待机位置P1A之间上下移动。另外,当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下降至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P1)时,在将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M2排出至排出托盘37的情况下,确保了接收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M2的空间,从而使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M2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如上所述,升降机构94能够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和相对于第一通常位置P1位于+Z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P1A、P1B。而且,升降机构94在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之前,根据油墨的量而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根据该构成,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接触时,介质M不易产生压曲,并且介质M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此外,上述构成在对使用了水性油墨的印刷物进行后处理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且,也可以不是根据油墨的量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而是根据喷出油墨的区域的面积相对于一张介质M的面积的比例来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2.实施方式2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中,后处理装置4具有相同的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和实施方式1中,后处理装置4具备: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M的中间托盘35、排出在中间托盘35上进行了后处理的介质M的排出口98、相对于排出口98配置于-Z方向上并载置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的排出托盘37、以及使排出托盘37升降的升降机构94。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与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先前的介质M接触,并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载置的先前的介质M上。在实施方式1中,从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与排出托盘37接触,并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
此外,图6所图示的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先前的介质M是本申请中的第一介质的一例,以后称为第一介质M4。从图6所示的排出口98排出的介质M是本申请中的第二介质的一个例子,以后称为第二介质M5。
以下,参照图6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排出托盘37上载置有第一介质M4,从排出口98排出的第二介质M5与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第一介质M4接触,并被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载置的第一介质M4上。
当从排出口98排出的第二介质M5与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第一介质M4接触时,在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之间产生摩擦,图中粗实线箭头所示的摩擦力F作用于第二介质M5上。
详细而言,当从排出口98排出的第二介质M5在与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第一介质M4接触时,欲向图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于是,由于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摩擦,阻碍第二介质M5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前进的摩擦力F作用于第二介质M5。因此,图中粗箭头所示的摩擦力F朝向图中的虚线箭头的方向(不期望的方向)作用于第二介质M5。即,摩擦力F朝向容易产生压曲的方向作用于第二介质M5。
作用于第二介质M5上的摩擦力F根据第一介质M4的水分量而变化。
例如,在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较少,第一介质M4所含的水分量变较的情况下,第二介质M5容易在第一介质M4上滑动,从而摩擦力F减弱。例如,在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较多,第一介质M4所含的水分量变较的情况下,第二介质M5在第一介质M4上不易滑动,从而摩擦力F增强。
这样,作用于第二介质M5上的摩擦力F根据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另外,作用于第二介质M5上的摩擦力F能够根据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印刷数据)进行预测。
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在作用于第二介质M5上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即第二介质M5在第一介质M4上容易滑动的情况下,排出托盘37配置于位置P10。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位置P10时,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θ10。换言之,将排出托盘37配置于位置P10,以使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θ10。
此外,位置P10是本申请中的第二通常位置的一例,以后称为第二通常位置P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P10时,在从第一介质M4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第二介质M5不会产生压曲。换言之,在从第一介质M4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将排出托盘37的位置设定在第二通常位置P10,以防从排出口98排出的第二介质M5产生压曲。
另外,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θ10和第二通常位置P10通过基于实物的评价和基于模拟的评价这两方而求出。
然而,当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变强时,即第二介质M5在第一介质M4上不易滑动时,即使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P10,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为θ10,当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与第一介质M4接触时,也容易由于摩擦力F而使第二介质M5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变形,从而容易使第二介质M5产生压曲。
即,即使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P10,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为θ10,第二介质M5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的变形也被摩擦力F阻碍,第二介质M5容易朝向虚线箭头的方向发生变形,从而第二介质M5容易产生压曲。
因此,为了防止第二介质M5的压曲,当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变强时,有必要使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小于θ10,从而即使对第二介质M5作用有较强的摩擦力F,也使第二介质M5容易朝向实线箭头的方向变形,从而使第二介质M5不易产生压曲。
详细而言,如图6中实线所示,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移动至相对于第二通常位置P10位于+Z方向的位置P20,使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变为小于θ10的θ20。根据该构成,即使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变强,第二介质M5也不易产生压曲。
此外,排出托盘37的位置P20是本申请中的第二待机位置的一例,以后称为第二待机位置P20。另外,第二介质M5的接触时的角度θ20和第二待机位置P20通过基于实物的评价和基于模拟的评价这两方而求出。
接下来,参照图5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4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另外,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说明。
在步骤S1中,当印刷装置2中记录了所期望的图像的介质M经由输送装置3被输出至后处理装置4时,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获取印刷数据,并获取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即,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的印刷数据获取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
在步骤S1中,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P10。
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根据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推测从第一介质M4作用于第二介质M5的摩擦力F的强度。详细而言,控制部96根据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推测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的强度,并对排出托盘37中的第二介质M5产生压曲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并且,控制部96在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不易产生压曲(判断为“否”)。控制部96在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较强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容易产生压曲(判断为“是”)。
当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不易产生压曲(判断为“否”)时,执行步骤S14,排出托盘37的位置不移动,排出托盘37的位置维持在第二通常位置P10。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P10时,在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在第二通常位置P10的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不会产生压曲。
当在步骤S2中控制部96判断为在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容易产生压曲(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S4。在步骤S4中,升降机构94在第二介质M5与第一介质M4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二待机位置P20。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待机位置P20时,即使在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较强的情况下,在第二待机位置P20的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也不易产生压曲。
而且,在步骤S4中,控制部96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来评价重力的影响程度。当控制部96判断为第二介质M5在重力方向上大幅变形时,升降机构94在第二介质M5与排出托盘37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第一介质M4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相对于第二待机位置P20向+Z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即使在重力的影响较大的情况下,第二介质M5也不会产生压曲。即,升降机构94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排出托盘37的第二待机位置。
而且,在步骤S4中,在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被朝向中间托盘35输送的情况下,变为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状态。于是,在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与第一介质M4接触,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有可能在排出托盘37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该情况下,在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向+Z方向移动,使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二待机位置P20,从而使得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在排出托盘37上不会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这样,在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上的状态下,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被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在A3尺寸的第二介质M5被载置于中间托盘35之前的阶段,使排出托盘37的位置向+Z方向移动。
在步骤S7中,在步骤S4中排出托盘37从第二通常位置P10移动至第二待机位置P20的情况下,控制部96在第二介质M5的后端E1从排出口98排出之前,通过升降机构94使排出托盘37从第二待机位置P20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P10。即,升降机构94在第二介质M5的后端E1从排出口98排出之前,使朝向+Z方向上升后的排出托盘37下降至原来的位置(第二通常位置P10)。
排出托盘37从第二待机位置P20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P10的定时优选在第二介质M5的前端E2与第一介质M4接触之后。
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原来的位置(第二通常位置P10)时,介质按压部件91变得能够转动,并且介质按压部件91能够按压第二介质M5,使得载置于排出托盘37的第二介质M5不会从排出托盘37浮起。
这样,在步骤S2、S4、S14中对于第二介质M5产生压曲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在第二介质M5与第一介质M4接触之前,使排出托盘37事先移动至第二介质M5不会产生压曲的位置(第二通常位置P10、第二待机位置P20)。
详细而言,升降机构94能够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P10和相对于第二通常位置P10位于+Z方向的第二待机位置P20。在作用于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之间的摩擦力F根据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在第二介质M5与第一介质M4接触之前,根据第一介质M4与第二介质M5的接触部位处的向第一介质M4喷出的油墨的量,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P10或第二待机位置P20。
根据该构成,在排出托盘37中第二介质M5不易产生压曲。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构成中,也优选在作用于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与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朝向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升降机构94根据在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与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朝向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变更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
详细而言,在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与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较弱的情况下,当排出托盘37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P1A、P1B时,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不会产生压曲。另一方面,当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一介质)与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摩擦力F变强时,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有可能产生压曲,因此,优选将排出托盘37配置于比第一待机位置P1A、P1B更高的位置(+Z方向的位置),使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的接触时的角度θ变小,从而使得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第二介质)不易产生压曲。
根据该构成,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与最先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接触的情况下,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不易产生压曲,从而使接下来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的介质M(不易变形的介质M1、容易变形的介质M2、更容易变形的介质摞M3)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37上。
3.变形例1
被喷出油墨的介质M具有配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区域。由于介质M的第一区域容易影响配置于排出口98外侧的介质M的变形,因此,在步骤S4、S14中,升降机构94也可以根据向第一区域喷出的油墨的量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将介质M划分为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构成的两个区域,并着眼于介质M容易变形的区域而使排出托盘37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P1或第一待机位置P1A、P1B。此外,并不限定于将介质M划分为两个区域,也可以将介质M划分为多于两个的区域。例如,既可以将介质M划分为四个区域,也可以将介质M划分为六个区域。
4.变形例2
并不限定于在由上侧辊42和下侧辊43夹持的状态下,将介质M从排出口98向外侧排出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将介质M的后端E1朝向输送方向推动,从而使介质M从排出口98向外侧排出的构成。
5.变形例3
并不限定于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控制印刷装置2,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控制后处理装置4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印刷装置2的控制部15除了控制印刷装置2之外还控制后处理装置4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后处理装置4的控制部96除了控制后处理装置4之外还控制印刷装置2的构成。即,也可以是控制部设置于印刷装置2或后处理装置4的任意一个的构成。
以下,记载从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并对其进行整合;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一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第一待机位置,在所述介质与所述排出托盘或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介质接触之前,所述升降机构根据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介质的刚性根据从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例如,当向介质喷出大量的液体且介质所含的液体(水分)的量变多时,介质的刚性变小,并且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容易在重力方向上变形。例如,当向介质喷出少量的液体且介质所含的液体(水分)的量变少时,介质的刚性变大,并且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不易在重力方向上变形。
在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刚性较大而不易变形的情况下,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而且,刚性较大而不易变形的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一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然而,当介质的刚性变小而介质容易变形时,容易变形的介质容易在第一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而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因此,在将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排出至排出托盘的情况下,排出托盘配置于相对于第一通常位置位于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一待机位置。
在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通常位置的情况相比,重力方向的变形轻微的介质被排出至排出托盘。于是,与重力方向的变形很大的介质被排出至排出托盘的情况相比,容易变形的介质在排出托盘上不易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其结果,容易变形的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一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由此,当在介质与排出托盘或先载置于排出托盘上的介质接触之前,升降机构使排出托盘的位置移动,使得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被排出至第一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中时,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
这样,在后处理装置中,无论是刚性较小而容易变形的介质还是刚性较大而不易变形的介质,由于升降机构使排出托盘移动至适于各个介质的位置,从而使各个介质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因此,能够提高将介质载置于排出托盘时的可靠性。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介质具有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区域,所述升降机构根据向所述第一区域喷出的液体的量而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变形容易受到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区域影响。因此,当对第一区域中的介质的变形的容易度进行评价,使容易变形的介质载置于第一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不易变形的介质载置于第一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时,容易变形的介质和不易变形的介质这两方均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输送速度以及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间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由于介质的刚性的变化、介质的变形容易度取决于介质所含的液体(水分)的量,因此,除了从液体喷出部喷出的液体的量之外,还根据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而变化。因此,在包含从液体喷出部喷出的液体的量和影响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在内来预测介质所含的液体的量,从而预测介质的变形容易度的情况下,能够更适当地预测介质的刚性的变化、介质的变形容易度。
于是,升降机构容易与介质的刚性的变化、介质的变形的容易度的预测相对应地使排出托盘移动至更适当的位置。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更所述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
除了第二介质的刚性的变化之外,排出托盘中的第二介质的变形容易度还根据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而变化。
例如,在向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较少,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较弱的情况下,当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时,第二介质在排出托盘上不易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然而,在向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较多,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较强的情况下,即使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第二介质在排出托盘上也容易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该情况下,若改变排出托盘的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则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
因此,优选根据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来变更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
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二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的第二待机位置,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介质与所述第一介质接触之前,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二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二待机位置。
在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排出托盘中的第二介质的变形容易度根据从液体喷出部向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例如,当向第一介质喷出大量的液体,第一介质所含的液体(水分)的量变多时,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变强,第二介质不易在第一介质上滑动,从而第二介质容易变形。例如,当向第一介质喷出少量的液体,第一介质所含的液体(水分)的量变少时,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变弱,第二介质容易在第一介质上滑动,从而第二介质不易变形。
在第二介质不易变形的情况下,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然而,当第二介质容易变形时,在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的情况下,第二介质在排出托盘上容易产生不期望的变形,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载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因此,在第二介质容易由于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而变形的情况下,排出托盘配置于相对于第二通常位置位于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待机位置,容易变形的第二介质被载置于第二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在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二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的情况相比,第二介质与排出托盘所成的角度变小,即使在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作用有较强的摩擦力,容易变形的第二介质在排出托盘上也不易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其结果,容易变形的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二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由此,当在第二介质与第一介质接触之前升降机构使排出托盘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容易由于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而变形的第二介质被排出至第二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时,容易变形的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二待机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另外,当在第二介质与第一介质接触之前升降机构使排出托盘的位置移动,从而使不易由于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而变形的第二介质被排出至第二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时,不易变形的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第二通常位置的排出托盘上。
因此,无论是由于作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而第二介质容易变形的情况下,还是第二介质不易变形的情况下,均通过由升降机构使排出托盘移动至适于各个第二介质的位置,从而使各个第二介质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
这样,在后处理装置中,无论是容易变形的第二介质还是不易变形的第二介质,第二介质均被适当地载置于排出托盘上,因此,能够提高将介质载置于排出托盘时的可靠性。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液体喷出部根据印刷数据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自所述印刷数据获取到。
由于印刷数据包括向介质的印刷区域喷出的液体的量,因此,优选从印刷数据中获取液体的量。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所述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包括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和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被执行后处理的所述介质的张数中的至少一个。
除了根据从液体喷出部喷出的液体的量之外,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变形容易度还根据影响重力引起的介质的变形的参数而变化。当除了从液体喷出部喷出的液体的量之外,还包括影响重力引起的介质的变形的参数在内来预测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变形容易度时,能够更适当地预测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变形容易度。
于是,升降机构根据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的变形容易度,而容易使排出托盘移动至更适当的位置。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在所述介质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的状态下,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所述排出口的外侧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被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使所述排出托盘的位置朝向所述反方向移动。
在介质载置于中间托盘的状态下,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排出口外侧的情况下,在介质被载置于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有可能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与排出托盘接触,从而介质朝向不期望的方向变形。
在载置于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与排出托盘接触的情况下,当升降机构在介质被载置于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使排出托盘的位置朝向反方向移动时,在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与排出托盘接触时,介质不易朝向不期望的方向而变形。
优选的是,在后处理装置中,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使朝向所述反方向上升后的所述排出托盘下降至原来的位置。
原来的位置是第一通常位置或第二通常位置,并相对于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配置于重力方向上且远离排出口而配置。因此,当排出托盘配置于原来的位置(第一通常位置、第二通常位置)时,与排出托盘配置于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时相比,排出托盘远离排出口而配置。于是,在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从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确保了接收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的空间,从而容易将下一个容易变形的介质适当地排出至排出托盘。
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装置以及上述后处理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部。
上述后处理装置提高了介质载置于排出托盘时的可靠性,因此,具有上述后处理装置的印刷系统也能够提高可靠性。

Claims (10)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
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并对其进行整合;
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
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
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
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一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一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上的第一待机位置,在所述介质与所述排出托盘或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介质接触之前,所述升降机构根据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所述介质具有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区域,
所述升降机构根据向所述第一区域喷出的液体的量而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一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或第二待机位置,
影响所述液体的干燥的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输送速度以及朝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停止时间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
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更所述第一待机位置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一待机位置,
所述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包括所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和在所述中间托盘上执行后处理的所述介质的张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5.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通过液体喷出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执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
中间托盘,载置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的介质;
排出口,排出在所述中间托盘上进行过后处理的所述介质;
排出托盘,相对于所述排出口配置于重力方向上,并载置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介质;以及
升降机构,使所述排出托盘升降,
所述升降机构能够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第二通常位置和相对于该第二通常位置位于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的第二待机位置,
所述介质包括最先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一介质和接下来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上的第二介质,
在作用于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摩擦力根据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介质与所述第一介质接触之前,根据所述第一介质与所述第二介质的接触部位处的向所述第一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使所述排出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二通常位置或所述第二待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部根据印刷数据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
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自所述印刷数据获取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从所述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的液体的量以外,所述升降机构还采用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来变更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第二待机位置,
所述影响重力引起的所述介质的变形的参数包括所述介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和在所述中间托盘上执行后处理的所述介质的张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介质已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的状态下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端配置于所述排出口的外侧的情况下,
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被载置于所述中间托盘之前的阶段,使所述排出托盘的位置朝向所述反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使朝向所述反方向上升后的所述排出托盘下降至原来的位置。
10.一种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以及
印刷装置,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部。
CN202011139272.1A 2019-10-24 2020-10-22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Active CN112707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3296 2019-10-24
JP2019193296A JP7472465B2 (ja) 2019-10-24 2019-10-24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7224A CN112707224A (zh) 2021-04-27
CN112707224B true CN112707224B (zh) 2022-12-23

Family

ID=7554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272.1A Active CN112707224B (zh) 2019-10-24 2020-10-22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254145B2 (zh)
JP (1) JP7472465B2 (zh)
CN (1) CN112707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1227B1 (ko) * 2020-08-25 2022-01-14 (주)케이알디씨 화상형성장치용 후처리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2249B2 (ja) * 1994-07-12 2004-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3292224A (ja) * 2002-01-31 2003-10-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排紙装置
JP4511458B2 (ja) 2005-12-29 2010-07-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EP2136999B1 (en) * 2007-03-19 2015-02-25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2008260207A (ja) * 2007-04-12 2008-10-3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9249080A (ja) 2008-04-02 2009-10-2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2010111477A (ja) * 2008-11-06 2010-05-20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材収容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後処理装置、記録材処理装置
JP2011025451A (ja) * 2009-07-22 2011-02-10 Fujifilm Corp 印刷物の評価方法、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印刷物
JP5419576B2 (ja) * 2009-07-24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方法
US20130113857A1 (en) * 2011-11-09 2013-05-09 Randy E. Armbruster Media transport system including active media steering
JP5948900B2 (ja) 2012-01-26 2016-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該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ユニット、記録媒体後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後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960842B2 (en) * 2013-07-15 2015-02-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dia-tracking system using thermal fluoresence quenching
US9429419B2 (en) * 2013-07-15 2016-08-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dia-tracking system using deformed reference marks
JP6579822B2 (ja) * 2015-06-25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7046631B2 (ja) 2018-02-09 2022-04-0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79614B2 (ja) * 2018-02-09 2022-06-0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57184B2 (ja) 2018-03-27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70088B2 (ja) * 2018-05-23 2022-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9159538A (zh) * 2018-08-27 2019-01-08 扬中市惠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可升降托盘框架的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26609A1 (en) 2022-04-28
US11685174B2 (en) 2023-06-27
CN112707224A (zh) 2021-04-27
JP2021066564A (ja) 2021-04-30
JP7472465B2 (ja) 2024-04-23
US20210122173A1 (en) 2021-04-29
US11254145B2 (en)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748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8277016B2 (en) Medium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9211730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351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42798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089443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938801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9643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707224B (zh) 后处理装置及印刷系统
US115487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91019B2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03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積載装置
JP2013209181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07175A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
JP2021066588A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22135174A (ja) 後処理装置
JP2004210527A (ja)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WO2020059078A1 (ja) 媒体反転排出装置
JP2024107914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1813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428909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611733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200156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508839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KR20070030503A (ko) 용지의 분리 적재 능력이 향상된 화상 형성기의 오프셋프린팅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