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0360A -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0360A
CN111270360A CN201911199966.1A CN201911199966A CN111270360A CN 111270360 A CN111270360 A CN 111270360A CN 201911199966 A CN201911199966 A CN 201911199966A CN 111270360 A CN111270360 A CN 111270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tube
fiber bundle
suction
guide memb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99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0360B (zh
Inventor
三塚尚之
药司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70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0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0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0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6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one or more endless apr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具有吸引狭缝的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部件的更换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在牵伸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14)和卷挂于吸引管的透气皮圈,并对由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具备:引导部件(41),其与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14),并且具有对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42)及形成于引导面(42)的吸引狭缝;和固定带(51),其将引导部件(41)固定于吸引管(14)。

Description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捻纱机、粗纺机等纺纱机具备对成为纱线材料的纤维束进行拉伸的牵伸装置和对由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另外,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具有引导面的吸引管和卷挂于吸引管的引导面上的透气皮圈,在吸引管的引导面形成有吸引狭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利用纤维束集束装置集束纤维束的情况下,透气皮圈一边与吸引管的引导面接触一边移动。因此,吸引管的引导面因自身与透气皮圈的摩擦而逐渐磨损。
若在吸引管的引导面的磨损着,其磨损量到达规定量的情况下,每次都更换吸引管整体,则更换所需要的费用变高。因此,以往,提出了在作为与吸引管分开的部件的薄板状的引导部件上形成引导面,并在该引导部件的引导面上形成有吸引狭缝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纤维束集束装置中,成为将薄板状的引导部件安装于吸引管的结构,因此在引导部件因自身与透气皮圈摩擦而导致引导面磨损的情况下,不更换吸引管,通过仅更换引导部件就能够应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52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202482530号说明书
如上述那样在将引导部件安装于吸引管的情况下,需要将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以防止引导部件在纤维束集束装置的动作期间移动。作为用于该目的的固定单元,在以往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通过螺钉固定将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或者在吸引管涂敷粘合剂,使用该粘合剂固定引导部件。因此,存在以下那样的不良状况。
首先,在通过螺钉固定将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的方式中,由于构件件数的增加而导致成本上升。另外,通过螺钉固定而结构变得复杂,从而变得容易附着飞花。
另一方面,在通过粘合剂将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的方式中,在将引导部件从使用过的部件更换成未使用的部件时,从吸引管拆下使用过的部件的作业较麻烦,并且在该拆下作业中为了不损伤吸引管需要谨慎地进行作业。另外,在每次拆下引导部件的使用过的部件时都需要去除粘合剂。因此,引导部件的更换比较麻烦且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具有吸引狭缝的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部件的更换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是具备在牵伸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和卷挂于吸引管的透气皮圈,并对由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引导部件,其与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并且具有对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及形成于引导面的吸引狭缝;和固定带,其将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
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吸引管具有沿着纤维束的移动路径配置的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的一个边连续并从该一个边起形成的第二外表面以及与从第一外表面的另一个边连续并从该另一个边起形成的第三外表面,引导部件具备:第一弯曲片,其在吸引狭缝的长度方向一侧从引导面起弯曲;和第二弯曲片,其在吸引狭缝的长度方向另一侧从引导面起弯曲,第一弯曲片配置于第二外表面,并且第二弯曲片配置于第三外表面,固定带以将固定带的局部重叠于第一弯曲片、并且将固定带的其他部分重叠于第二弯曲片的状态粘贴于吸引管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三外表面。
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引导部件在吸引管的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在吸引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引导部件由一条固定带固定。
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固定带是树脂带。
也可以构成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固定带是金属带。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具有吸引狭缝的引导部件固定于吸引管,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部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2是用于对在图1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使用的吸引管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3是引导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从侧面方向观察安装有引导部件的吸引管所看到的图。
图6是从图5的VI方向观察吸引管所看到的的图。
图7是对固定带的粘贴方法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固定带的粘贴方法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牵伸装置;11…纤维束集束装置;14…吸引管;15…透气皮圈;31…第一外表面;32…第二外表面;33…第三外表面;41…引导部件;42…引导面;43…吸引狭缝;45…第一弯曲片;46…第二弯曲片;51…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如图1所示,纤维束集束装置11设置于牵伸装置10的下游侧。牵伸装置10具备最终输送辊对12。最终输送辊对12由前底部辊12a和前顶部辊12b构成。前顶部辊12b由支承部件19支承。
纤维束集束装置11具备输送部13、吸引管14、透气皮圈15以及导向部16。输送部13由底部轧辊18a和顶部轧辊18b构成。底部轧辊18a与旋转轴17一体地旋转。在旋转轴17安装有未图示的齿轮,在该齿轮上啮合有中间齿轮20。中间齿轮20啮合于与前底部辊12a一体地旋转的齿轮(未图示)。由此,构成为前底部辊12a的转矩经由中间齿轮20向底部轧辊18a传递的结构。
顶部轧辊18b经由透气皮圈15而被底部轧辊18a按压,通过该按压构成输送部13的辊隙部13a。在输送部13的辊隙部13a,与透气皮圈15一起地配置有纤维束F。与牵伸装置10的前顶部辊12b相同,顶部轧辊18b按每2纺锤经由支承部件19被摇臂(未图示)支承。
吸引管14设置于牵伸装置10的下游侧。若更详细地叙述,则吸引管14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配置于比牵伸装置10的最终输送辊对12靠下游侧并且比输送部13的辊隙部13a靠上游侧的位置。吸引管14经由连接管21而与吸引源(未图示)连接。
透气皮圈15具有环状的带结构,例如由具有适当的透气性的织物形成。透气皮圈15以穿过输送部13的辊隙部13a的方式卷挂于吸引管14、导向部16以及底部轧辊18a。通过随着底部轧辊18a的旋转移动,透气皮圈15沿X方向运送纤维束F。在导向部16的下方配置有吸嘴22的末端部22a。吸嘴22是在断纱时吸引从牵伸装置10送出来的纤维束F的部件。吸嘴22的基端部(未图示)与所有纺锤共用的气体管道(未图示)连接。
图2是用于对在图1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使用的吸引管14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吸引管14形成为中空的长条状。吸引管14以在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图1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展得较长的方式配置。吸引管14例如是经过铝的挤压成形工序而得到的部件。吸引管14具有三个外表面31、32、33。在本说明书中,将外表面31设为“第一外表面31”,将外表面32设为“第二外表面32”,将外表面33设为“第三外表面33”。
第一外表面31沿着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配置,因此以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第一外表面31形成有多个吸引孔35。吸引孔35与各纺锤的位置对应地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吸引孔35成为沿与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开孔。
第二外表面32与第一外表面31的一个边31a连续并从该一个边31a起形成,并且以向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形成。第三外表面33与外表面31的另一个边31b连续并从该另一个边31b起形成,并且以向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形成。第二外表面32和第三外表面33在与第一外表面31相反一侧彼此相连。
在吸引管14上安装有引导部件41。引导部件41是金属制的,并形成为薄板状。引导部件41被与透气皮圈15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14。引导部件41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并排配置多个。但是,在图2中,仅显示了多个引导部件41中的一个。引导部件41针对吸引管14的每一个吸引孔35各安装一个。引导部件41具有在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上引导透气皮圈15的移动的引导面42。透气皮圈15一边与引导部件41的引导面42接触一边随着底部轧辊18a的旋转而移动。引导面42追随吸引管14的第一外表面31而成为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面。
在引导部件41的引导面42形成有吸引狭缝43。引导部件41在将吸引狭缝43与形成于吸引管14的第一外表面31的吸引孔35对位的状态下,安装于吸引管14。吸引管14的吸引孔35以与吸引狭缝43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形成较佳。如果这样形成吸引孔35,则在将引导部件41安装于吸引管14时,能够通过使吸引狭缝43的位置与吸引孔35的位置对齐而正确且容易地使引导部件41相对于吸引管14定位。但是,吸引孔35的形状和尺寸未必需要与吸引狭缝43的形状和尺寸一致。例如,也可以是,吸引孔35为与吸引狭缝43不同的形状,并由比吸引狭缝43大的开孔形成。
图3是引导部件41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从正面方向观察引导部件41时,其形成为矩形形状。在引导部件41上形成有两个弯曲片45、46。在本说明书中,将弯曲片45设为“第一弯曲片45”,将弯曲片46设为“第二弯曲片46”。第一弯曲片45在吸引狭缝43的长度方向一侧从引导面42的一个边42a起弯曲,第二弯曲片46在吸引狭缝43的长度方向另一侧从引导面42的另一个边42b起弯曲。另外,第一弯曲片45追随吸引管14的第一外表面31与第二外表面32相连部分的弯曲形状弯曲,第二弯曲片46追随吸引管14的第一外表面31与第三外表面33相连部分的弯曲形状弯曲。
图5是从侧面方向观察安装有引导部件的吸引管所看到的图,图6是从图5的VI方向观察吸引管所看到的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吸引管14上以使引导面42重合于第一外表面31上的状态安装有引导部件41。引导部件41的第一弯曲片45与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重叠地配置,第二弯曲片46与吸引管14的第三外表面33重叠地配置。由此,第一弯曲片45钩挂于第二外表面32,第二弯曲片46钩挂于第三外表面33。
另外,引导部件41由固定带51固定于吸引管14。固定带51是在带基材的单面具有粘接层的带。作为固定带51,能够使用由树脂形成带基材的树脂带、由纸形成带基材的纸带、或者由金属形成带基材的金属带。从固定带51的粘贴容易度这一点出发,优选由树脂带构成固定带51。另外,从固定带51的耐久性这一点出发,优选由金属带构成固定带51。
固定带51粘贴于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和第三外表面33。另外,在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上,固定带51的第一部分51a被与引导部件41的第一弯曲片45重叠地粘贴。另外,在吸引管14的第三外表面33,固定带51的第二部分51b被与引导部件41的第二弯曲片46重叠地粘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带51将引导部件41固定于纤维束集束装置11的吸引管14。因此,在因引导部件41与透气皮圈15的摩擦而导致引导部件41的引导面42磨损,从而需要更换引导部件41的情况下,仅通过揭下粘贴于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和第三外表面33的固定带51,便能够从吸引管14拆下引导部件41。
另一方面,在将引导部件41安装于吸引管14的情况下,首先,将引导部件41的引导面42重叠并配置于吸引管14的第一外表面31之上,同时,将引导部件41具有的两个弯曲片45、46中的第一弯曲片45钩挂于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并且将第二弯曲片46钩挂于吸引管14的第三外表面33。接下来,使吸引管14的吸引孔35与引导部件41的吸引狭缝43对位。接下来,将固定带51粘贴于吸引管14的第二外表面32和第三外表面33。此时,将固定带51的第一部分51a重叠并粘贴于引导部件41的第一弯曲片45,并且将固定带51的第二部分51b重叠并粘贴于引导部件41的第二弯曲片46。由此,能够将引导部件41固定于吸引管14。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通过固定带51将具有形成有吸引狭缝43的引导面42的引导部件41固定于吸引管14。因此,在从吸引管14拆下引导部件41的情况下,仅从吸引管14揭下固定带51即可,在将引导部件41安装于吸引管14的情况下,仅将固定带51粘贴于吸引管14即可。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导部件41的更换。另外,在引导部件41的固定中不使用螺纹件,因此能够避免由螺钉固定引起的构件件数的增加、飞花的附着。另外,在固定引导部件41时不需要涂敷粘合剂,因此也没有去除粘合剂的麻烦。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用一条固定带51固定一个引导部件41,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用一条固定带51固定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引导部件41。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用一条固定带51固定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三个以上的引导部件41。若像这样用一条固定带51固定多个引导部件41,则能够削减固定带51的粘贴工时。
另外,作为固定带51的其他的粘贴方法,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以在吸引管14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在图例中为两个)引导部件41为对象,在各个弯曲片45粘贴一条固定带51,另一方面,在各个弯曲片46粘贴另外一条固定带51。

Claims (5)

1.一种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在牵伸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吸引管和卷挂于所述吸引管的透气皮圈,并对由所述牵伸装置拉伸过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其中,
所述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
引导部件,其与所述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所述吸引管,并且具有对所述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及形成于所述引导面的吸引狭缝;和
固定带,其将所述引导部件固定于所述吸引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管具有沿着所述纤维束的移动路径配置的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一个边连续并从该一个边起形成的第二外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另一个边连续并从该另一个边起形成的第三外表面,
所述引导部件具备:第一弯曲片,其在所述吸引狭缝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所述引导面起弯曲;和第二弯曲片,其在所述吸引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引导面起弯曲,所述第一弯曲片配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弯曲片配置于所述第三外表面,
所述固定带以将所述固定带的局部重叠于所述第一弯曲片、并且将所述固定带的其他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弯曲片的状态粘贴于所述吸引管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吸引管的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
在所述吸引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引导部件由一条所述固定带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带是树脂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带是金属带。
CN201911199966.1A 2018-12-04 2019-11-29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Active CN111270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7228 2018-12-04
JP2018227228A JP7180333B2 (ja) 2018-12-04 2018-12-04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0360A true CN111270360A (zh) 2020-06-12
CN111270360B CN111270360B (zh) 2022-05-17

Family

ID=6853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9966.1A Active CN111270360B (zh) 2018-12-04 2019-11-29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80333B2 (zh)
CN (1) CN1112703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190A (zh) * 2021-02-17 2022-08-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9331A5 (nl) 2010-05-10 2012-06-05 Flooring Ind Ltd Sarl Vloerpaneel en werkwijzen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vloerpanele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32973A (en) * 1940-07-01 1943-10-26 Louie Ban Lem Drawing mechanism for spinning frames and the like
JP2000199133A (ja) * 1999-01-06 2000-07-18 Toho Rayon Co Ltd ドラフト装置
DE10036786A1 (de) * 2000-07-28 2002-02-07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N1453403A (zh) * 2002-04-26 2003-11-05 里特机械公司 纤维条子导向装置
CN1589342A (zh) * 2001-11-22 2005-03-02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上用于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712587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WO2007033777A1 (de) * 2005-09-22 2007-03-2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N101311394A (zh) * 2007-05-21 2008-11-26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牵伸纤维须条的牵伸机构
EP2412852A2 (de) * 2010-07-27 2012-02-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treckwerk für einen Stapelfaserverband und Druckwalzenaggregat dafür
CN104372452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前纺机中的纤维束喂给器的清洁器
CN204474827U (zh) * 2014-12-12 2015-07-15 桐乡市张驰纺业有限公司 纺丝机构
CN106256935A (zh) * 2015-06-17 2016-12-28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纤维带引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1217A (ja) * 2006-10-30 2008-05-15 Kanai Hiroaki 毛羽伏せ具およびリング精紡機
JP5282724B2 (ja) * 2009-12-09 2013-09-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786574U (zh) * 2012-06-08 2013-03-13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集聚纺纱异形管可更换集聚工作面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32973A (en) * 1940-07-01 1943-10-26 Louie Ban Lem Drawing mechanism for spinning frames and the like
JP2000199133A (ja) * 1999-01-06 2000-07-18 Toho Rayon Co Ltd ドラフト装置
DE10036786A1 (de) * 2000-07-28 2002-02-07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N1589342A (zh) * 2001-11-22 2005-03-02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上用于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453403A (zh) * 2002-04-26 2003-11-05 里特机械公司 纤维条子导向装置
CN1712587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WO2007033777A1 (de) * 2005-09-22 2007-03-2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CN101311394A (zh) * 2007-05-21 2008-11-26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牵伸纤维须条的牵伸机构
EP2412852A2 (de) * 2010-07-27 2012-02-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treckwerk für einen Stapelfaserverband und Druckwalzenaggregat dafür
CN104372452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前纺机中的纤维束喂给器的清洁器
CN204474827U (zh) * 2014-12-12 2015-07-15 桐乡市张驰纺业有限公司 纺丝机构
CN106256935A (zh) * 2015-06-17 2016-12-28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纤维带引导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190A (zh) * 2021-02-17 2022-08-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14941190B (zh) * 2021-02-17 2023-11-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90734A (ja) 2020-06-11
JP7180333B2 (ja) 2022-11-30
CN111270360B (zh) 2022-05-17
EP3663446A1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0360B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EP1911865B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616125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stations
CN101548038B (zh)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JP3820951B2 (ja)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US6170126B1 (en)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fiber strand to be condensed
EP2876193B1 (en) Cleaning device, drafting device, and spinning unit
CN1416483A (zh)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US633625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01273161B (zh) 在梳理机的锡林上加工纤维的装置
CN107794608B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EP3663446B1 (en) Fiber bundle condensing device of spinning machine
CN101423989B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US6298523B1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and a method of making yarn using same
US6327746B1 (en) Endless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JP2002285433A (ja)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JP2003138436A (ja) 精紡機のスライバ集束装置
CN107109713B (zh) 具有引导元件的保持架组件
EP3754063A1 (en) Fine spinning machine
CN111465729B (zh) 用于纺纱机的集聚机构的吸气管
CN106544764B (zh) 用于压实设备的清洁装置
JP2004107808A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EP2072647A2 (en) Draft roller
JP5515754B2 (ja)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