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1190B -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1190B
CN114941190B CN202210125274.8A CN202210125274A CN114941190B CN 114941190 B CN114941190 B CN 114941190B CN 202210125274 A CN202210125274 A CN 202210125274A CN 114941190 B CN114941190 B CN 114941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slit
wall
hole
fiber bu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52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1190A (zh
Inventor
河合基宏
安藤友亮
林久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41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1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1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1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提供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在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具备:吸引管(17),其设置于牵伸装置的下游侧;和引导构件(40),其与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17),并且具有对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41),纤维束集束装置对由牵伸装置拉伸后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吸引管(17)具有:在纤维束的移动方向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的吸引孔(30、31),引导构件(40)具有吸引狭缝(44、45),上述吸引狭缝(44、45)形成于引导部(41),并与吸引孔(30、31)重叠,至少在吸引孔(30、31)和吸引狭缝(44、45)的上游侧,吸引孔(30、3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44、45)的狭缝宽度不一致。

Description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设置于牵伸装置的下游侧的吸引管和卷挂于吸引管的透气皮圈,并对由牵伸装置拉伸后的纤维束进行集束。该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引导构件,上述引导构件被与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并且具有对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和形成于引导面的吸引狭缝。引导构件以使吸引狭缝相对于形成于吸引管的第1外表面的吸引孔对位的状态安装于吸引管。而且,若考虑使吸引狭缝的位置与吸引孔的位置一致,则吸引管的吸引孔优选以与引导构件的吸引狭缝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90734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而言,若吸引管的吸引孔以与引导构件的吸引狭缝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形成,则吸引孔的孔壁面与吸引狭缝的狭缝壁面形成共面。因此,因吸引管与引导构件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成为与吸引孔的孔壁面接近的位置。若因绒毛的产生、飞絮产生的纤维由于某种理由而附着于吸引孔的孔壁面,则纤维进入该间隙,成为进入间隙的纤维钩挂于吸引狭缝的状态。若纤维钩挂于吸引狭缝,则存在的隐患是,钩挂于吸引狭缝的纤维进一步堆积而产生吸引狭缝的堵塞,吸引狭缝的堵塞而使纱线品质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吸引管,其设置于牵伸装置的下游侧;和引导构件,其与卷挂于上述吸引管的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上述吸引管,并且具有对上述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对由上述牵伸装置拉伸后的纤维束进行集束,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管具有:在纤维束的移动方向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的吸引孔,上述引导构件具有吸引狭缝,上述吸引狭缝形成于上述引导部,并与上述吸引孔重叠,至少在上述吸引孔和上述吸引狭缝的上述上游侧,上述吸引孔的孔宽与上述吸引狭缝的狭缝宽度不一致。
在本发明中,至少在开始引导纤维束的吸引狭缝的上游侧与吸引孔的上游侧之间,吸引孔的孔宽与吸引狭缝的狭缝宽度不一致。因此,因吸引管与引导构件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离开吸引孔的孔壁或者离开吸引狭缝的狭缝壁。因此,在间隙离开吸引孔的孔壁的情况下,即便纤维与吸引孔的孔壁卡止,纤维也不易进入因吸引管与引导构件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从而容易从孔壁脱离。因此,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另外,在间隙离开吸引狭缝的狭缝壁的情况下,即便纤维卡止于吸引孔的孔壁,进入间隙,也不易产生纤维的堆积。因此,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使上述吸引狭缝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大于上述吸引孔的下游部的孔宽。
在这种情况下,因吸引管与引导构件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远离吸引孔,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使上述吸引狭缝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小于上述吸引孔的下游部的孔宽。
在这种情况下,在因吸引管与引导构件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在引导构件的内侧面远离吸引狭缝,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另外,若与使吸引狭缝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大于吸引孔的下游部的孔宽的情况进行比较,则除引导构件的纤维更加不易卡止于孔壁之外,异物也不易进入间隙。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上述吸引狭缝和上述吸引孔分别具有:集束引导壁部,其对纤维束进行集束;和相向壁部,其与上述集束引导壁部相向,纤维束集束装置中,没有在上述吸引狭缝的上述集束引导壁部与上述吸引孔的上述集束引导壁部之间形成高低差。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在吸引狭缝的集束引导壁部与吸引孔的集束引导壁部之间形成有高低差。因此,能够通过吸引狭缝的集束引导壁部和吸引孔的集束引导壁部顺利地引导纤维束。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上述吸引狭缝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上述吸引孔的孔宽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在纤维束的引导结束的吸引狭缝和吸引孔的下游侧,狭缝宽度与孔宽一致,因此,能够顺利地引导纤维束,保证纱线品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的钩挂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局部剖切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的吸引管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的引导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将引导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主视图。
图5的(a)是图3的A1-A1向视图,图5的(b)是图3的B1-B1向视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的引导构件的主视图。
图7是将引导构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主视图。
图8的(a)是图6的A2-A2向视图,图8的(b)是图6的B2-B2向视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的吸引管的立体图。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的引导构件的主视图。
图11的(a)是图10的A3-A3向视图,图11的(b)是图10的B3-B3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牵伸装置;11...纤维束集束装置;17、80...吸引管;18...透气皮圈;19...引导部;30、31、81...吸引孔;32、36、82...上端壁部(吸引孔);33、37、83...下端壁部(吸引孔);34、38、85...相向壁部(吸引孔);35、39、84...集束引导壁部(吸引孔);40、60、86...引导构件;41、61、87...引导部;44、45、64、65、88...吸引狭缝;46、56、66、76、89...上端壁部(吸引狭缝);47、57、67、77、90...下端壁部(吸引狭缝);48、58、68、78、92...相向壁部(吸引狭缝);49、59、69、79、91...集束引导壁部(吸引狭缝);G1、G2、G3...间隙;S1、S2、S3...高低差。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以下,仅称为“纤维束集束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细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例子。
如图1所示,在牵伸装置10的下游侧设置有纤维束集束装置11。牵伸装置10具备最终送出罗拉对12。最终送出罗拉对12具备前下罗拉13和前上罗拉14。前上罗拉14由支承构件15支承。
纤维束集束装置11具备送出部16、吸引管17、透气皮圈18和引导部19。送出部16具有下夹持罗拉20和上夹持罗拉21。下夹持罗拉20相当于同与最终送出罗拉对12的前下罗拉13平行配设的旋转轴22一体旋转的夹持罗拉。在旋转轴22上安装有齿轮(未图示),在该齿轮上啮合有中间齿轮23。中间齿轮23啮合于与前下罗拉13一体旋转的齿轮(未图示)。中间齿轮23与同前下罗拉13一体旋转的齿轮啮合,由此,前下罗拉13的转矩经由中间齿轮23向下夹持罗拉20传递。
与牵伸装置10的前上罗拉14相同,按每2个纱锭,上夹持罗拉21被经由支承构件15而由摇臂(未图示)支承。上夹持罗拉21被隔着透气皮圈18按压于下夹持罗拉20。通过该按压构成送出部16的夹持部24。支承构件15与前上罗拉14的支承构件一体形成。在送出部16的夹持部24上,连同透气皮圈18一起配置有纤维束F。
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吸引管17配置得比牵伸装置10的最终送出罗拉对12靠下游侧并且比送出部16的夹持部24靠上游侧。吸引管17经由连接管25而与吸引源(未图示)连接。
透气皮圈18为环状的带状带体。透气皮圈18由例如具有适当的透气性的织物形成。透气皮圈18以穿过送出部16的夹持部24的方式卷挂于吸引管17、引导部19和下夹持罗拉20。透气皮圈18随着下夹持罗拉20的旋转而移动,由此将纤维束F沿X方向运送。在引导部19的下方配置有吸嘴26。吸嘴26的末端部是在断纱时吸引从牵伸装置10送出来的纤维束F的结构。吸嘴26的基端部(未图示)与所有纱锭共用的气体管道(未图示)连接。
如图2所示,吸引管17是中空的长条体。吸引管17配置为在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与旋转轴22的轴心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吸引管17是通过例如铝的挤压成形而获得。吸引管17具有第1壁部27、第2壁部28和第3壁部29。第1壁部27、第2壁部28和第3壁部29形成吸引管17的外表面。
第1壁部27是以沿着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第2壁部28是从第1壁部27的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的下游侧起与该处连续地形成的壁部,并是以向内侧鼓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第3壁部29是从第1壁部27的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的上游侧起与该处连续地形成的壁部,并是以向内侧鼓出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的。第2壁部28与第3壁部29相互连接。
在第1壁部27上形成有多个吸引孔30、31。吸引孔30、31是形成为在与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换句话说,吸引孔30、31在吸引管17中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的上游侧起朝向下游侧延伸。吸引孔30、31设置为成为多对。在从正面观察第1壁部27时,成对的吸引孔30、31形成为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相互左右对称。成对的吸引孔30、31配置为从第1壁部27的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的上游侧起朝向下游侧相互接近。一对吸引孔30、31与各纱锭的位置对应地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配置。
如图3所示,吸引孔30的孔壁具有:形成吸引孔30的上游侧端的圆弧状的上端壁部32、形成吸引孔30的下游侧端的下端壁部33、以及在上端壁部32与下端壁部33之间延伸的相向壁部34和集束引导壁部35。相向壁部34是接近吸引孔31的孔壁部,集束引导壁部35是与相向壁部34相向,且比相向壁部34远离吸引孔31的孔壁部。
如图3所示,吸引孔31的孔壁具有:形成吸引孔31的上游侧端的圆弧状的上端壁部36、形成吸引孔31的下游侧端的下端壁部37、以及在上端壁部36与下端壁部37之间延伸的相向壁部38和集束引导壁部39。相向壁部38是接近吸引孔30的孔壁部,集束引导壁部39是与相向壁部38相向,且比相向壁部38远离吸引孔30的孔壁部。
如图2、图3所示,在吸引管17安装有引导构件40。引导构件40由金属的薄板形成。引导构件40被与卷挂有透气皮圈18的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17。引导构件40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配置有多个。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图2中,仅显示多个引导构件40中的安装于吸引管17的引导构件和没有安装于吸引管17的引导构件这两个引导构件。
引导构件40针对吸引管17的一对吸引孔30、31各安装有一个。换句话说,与透气皮圈18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吸引管17。引导构件40具有:在纤维束F的移动路径上引导透气皮圈18的移动的引导部41。透气皮圈18一边与引导构件40的引导部41接触,一边随着下夹持罗拉20的旋转而移动。引导部41以跟随于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向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参照图2)。
如图3所示,从正面观察时,引导构件40以矩形状形成。如图2所示,引导构件40具备第1屈曲部42、第2屈曲部43。第1屈曲部42是从引导部4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起与该处连续地弯折而形成的部位。第1屈曲部42跟随于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与第2壁部28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形状而弯曲。第2屈曲部43从引导部4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上游侧起与该处连续地弯折而形成的部位。第2屈曲部43跟随于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与第3壁部29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形状而弯曲。
在引导构件40的引导部41形成有吸引狭缝44、45。引导构件40以使吸引狭缝44、45相对于形成于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的吸引孔30、31对位的状态安装于吸引管17。吸引狭缝44形成为与吸引孔30对应,吸引狭缝45形成为与吸引孔31对应。因此,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0重叠,吸引狭缝45与吸引孔31重叠。
如图3所示,吸引狭缝44的狭缝壁具有上端壁部46、下端壁部47、相向壁部48、集束引导壁部49。上端壁部46在引导部41的靠第2屈曲部43侧的端部附近以圆弧状形成吸引狭缝44的上游侧端。下端壁部47在引导部41的靠第1屈曲部42侧的端部附近形成吸引狭缝44的下游侧端。相向壁部48、集束引导壁部49在上端壁部46与下端壁部47之间延伸。相向壁部48是接近吸引狭缝45的狭缝壁部,集束引导壁部49是与相向壁部48相向且比相向壁部48远离吸引狭缝45的狭缝壁部。
如图4所示,相向壁部48具有第1狭缝壁面48A、第2狭缝壁面48B、第3狭缝壁面48C。如图5的(a)所示,第1狭缝壁面48A形成为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产生在吸引狭缝44的上游侧与吸引孔31的上游侧之间的高低差S1。第1狭缝壁面48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46起朝向下游侧延伸,超过引导构件4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长度的一半而占据引导构件40的相向壁部48的大部分。通过设置高低差S1,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40之间的微小的间隙G1离开吸引孔30的相向壁部34。
如图5的(b)所示,第2狭缝壁面48B形成为,在引导构件4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没有产生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0之间的高低差S1。第3狭缝壁面48C形成于第1狭缝壁面48A与第2狭缝壁面48B之间。第1狭缝壁面48A与第2狭缝壁面48B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第3狭缝壁面48C没有与第1狭缝壁面48A和第2狭缝壁面48B平行或者大致平行。
如图4所示,集束引导壁部49具有第1狭缝壁面49A、第2狭缝壁面49B、第3狭缝壁面49C。如图5的(a)所示,第1狭缝壁面49A形成为,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产生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1之间的高低差S1。第1狭缝壁面49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46起朝向下游侧延伸,从引导部41的靠第2屈曲部43侧的端部附近起超过引导部4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中心地占据引导部41的集束引导壁部49的大部分。通过设置高低差S1,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40之间的间隙G1离开吸引孔30的相向壁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说至少在吸引孔30和吸引狭缝44的上游侧处,吸引孔30的孔宽与吸引狭缝44的狭缝宽度不一致。
第2狭缝壁面49B形成为,在引导构件4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没有产生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0之间的高低差S1。第3狭缝壁面49C形成于第1狭缝壁面49A与第2狭缝壁面49B之间。第1狭缝壁面49A与第2狭缝壁面49B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第3狭缝壁面49C没有与第1狭缝壁面49A和第2狭缝壁面49B平行或者大致平行。
如图4所示,第1狭缝壁面48A、49A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另外,使吸引狭缝44的狭缝宽度(与吸引狭缝44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吸引孔30的孔宽。在引导构件40安装于吸引管17的状态下,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的局部连同吸引孔30一起在吸引狭缝44处暴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狭缝壁面48A、49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46起超过引导部4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中心地占据引导部41的相向壁部48、集束引导壁部49的大部分,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第1狭缝壁面48A、49A也可以不是必须从上端壁部46起超过引导部4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中心。
吸引狭缝44的第2狭缝壁面48B、49B相互大致平行,另外,吸引狭缝44的狭缝宽度(与吸引狭缝44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与吸引孔30的孔宽一致。换句话说,吸引狭缝44的下游侧与吸引孔30的下游侧之间高低差S1消除。存在若变更吸引狭缝44的下游侧的条件则纱线品质容易受到影响这样的见解,通过形成为没有产生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0之间的高低差S1,从而实现纱线品质的维持。第3狭缝壁面48C、49C没有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吸引狭缝44的狭缝宽度随着从第1狭缝壁面48A、49A朝向第2狭缝壁面48B、49B而变小。
如图3、图4所示,若将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则吸引狭缝45与吸引狭缝44左右对称。与吸引狭缝44相同,吸引狭缝45的狭缝壁具有上端壁部56、下端壁部57、相向壁部58、集束引导壁部59。上端壁部56在引导部41的靠第2屈曲部43侧的端部附近以圆弧状形成吸引狭缝45的上游侧端。下端壁部57在引导部41的靠第1屈曲部42侧的端部附近形成吸引狭缝45的下游侧端。相向壁部58、集束引导壁部59在上端壁部56与下端壁部57之间延伸。相向壁部58是接近吸引狭缝44的狭缝壁,集束引导壁部59是与相向壁部58相向且比相向壁部58远离吸引狭缝44的狭缝壁。
如图4所示,相向壁部58具有第1狭缝壁面58A、第2狭缝壁面58B、第3狭缝壁面58C。第1狭缝壁面58A与吸引狭缝44的第1狭缝壁面48A相同,第2狭缝壁面48B与吸引狭缝44的第2狭缝壁面48B相同。第3狭缝壁面58C与吸引狭缝44的第3狭缝壁面48C相同。
集束引导壁部59具有第1狭缝壁面59A、第2狭缝壁面59B、第3狭缝壁面59C。第1狭缝壁面59A与吸引狭缝44的第1狭缝壁面49A相同,第2狭缝壁面59B与吸引狭缝44的第2狭缝壁面49B相同。第3狭缝壁面59C与吸引狭缝44的第3狭缝壁面49C相同。因此,在吸引狭缝45的上游侧与吸引孔31的上游侧之间形成有高低差S1。因此,可以说至少在吸引孔31和吸引狭缝45的上游侧,吸引孔3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45的狭缝宽度不一致。
第2狭缝壁面59B形成为在引导构件4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没有产生吸引狭缝45与吸引孔31之间的高低差S1。换句话说,吸引狭缝45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吸引孔31的孔宽一致,吸引狭缝45的下游侧与吸引孔31的下游侧之间高低差S1消除。第1狭缝壁面58A、59A使吸引狭缝45的狭缝宽度(与吸引狭缝45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吸引孔31的孔宽。在引导构件40安装于吸引管17的状态下,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的局部连同吸引孔31一起在吸引狭缝45暴露。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若细纱机运转,则纤维束F被牵伸装置10拉伸之后,被从最终送出罗拉对12向纤维束集束装置11引导。下夹持罗拉20和上夹持罗拉21以与最终送出罗拉对12的表面速度几乎相同的表面速度旋转。因此,由牵伸装置10牵伸后的纤维束F在以适当的张紧状态经过了下夹持罗拉20和上夹持罗拉21的夹持部24之后,一边转向而加捻一边向下游侧移动。另外,纤维束F通过未图示的横动装置的作用而一边进行横移运动一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将该横移运动的速度设定为比纤维束F的行进速度充分小的速度。
另外,未图示的管道的吸引作用经由连接管25波及到吸引管17,在引导构件40的引导部41形成的吸引狭缝44、45的吸引作用经由透气皮圈18波及到纤维束F。而且,纤维束F以在与吸引狭缝44、45对应的位置被吸引集束的状态移动。因此,与没有装备有纤维束集束装置11的纺织机比较,可抑制绒毛的产生、飞絮而改善纱线质。
从最终送出罗拉对12送出的纤维束F由于横移运动而受到向与透气皮圈18的运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吸引狭缝44、45的宽度方向)的力。在纤维束F与吸引狭缝44、45对应的位置,纤维束F因吸引狭缝44、45的吸引作用而被按压于透气皮圈18的表面,因此,纤维束F不易在吸引狭缝44、45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引狭缝44与吸引孔30之间,除去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的局部,都形成有高低差S1。因此,即便在纤维束F通过吸引狭缝44时从纤维束F飞出的纤维附着于相向壁部34、集束引导壁部35,附着的纤维也不易进入间隙G1,容易从相向壁部34、集束引导壁部35剥离。因此,几乎不存在吸引狭缝44由于纤维而产生堵塞的可能性。另外,在吸引狭缝44的下游侧,没有形成有高低差S1,因此,即便纤维束F通过吸引狭缝44也能够保证稳定的纱线品质。需要说明的是,吸引狭缝45的作用与吸引狭缝44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纤维束集束装置11起到以下的效果。
(1)在开始引导纤维束F的吸引狭缝44(45)和吸引孔30(31)的上游侧,吸引孔30(3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44(45)的狭缝宽度不一致。因此,因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40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G1离开吸引孔30(31)的相向壁部34(38)、集束引导壁部35(39)。因此,即便纤维卡止于吸引孔30(31)的相向壁部34(38)、集束引导壁部35(39),纤维也不易进入因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40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G1,容易从相向壁部34(38)、集束引导壁部35(39)脱离。因此,能够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44(45)的钩挂。另外,在纤维束F的引导结束的近前侧亦即吸引狭缝44(45)和吸引孔30(31)的下游部高低差S1消除,因此,能够顺利地引导纤维束F,保证纱线品质。需要说明的是,吸引孔30(3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44(45)的狭缝宽度的不一致不包括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
(2)高低差S1通过使吸引狭缝44(45)的上游部的狭缝宽度大于吸引孔30(31)的上游部的孔宽而形成。因此,因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40间的重叠产生的间隙G1远离吸引孔30(31),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44(45)的钩挂。
(3)以形成高低差S1的方式与吸引孔30(31)匹配地将比吸引孔30(31)宽度宽的吸引狭缝44(45)形成于引导构件40。因此,吸引的吸引孔30(31)的局部没有由引导构件40闭塞,吸引孔30、31的吸引作用不变化。另外,若同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为相同形状的情况进行比较,则引导构件40相对于吸引孔30(31)的定位变容易。
(4)吸引孔30(31)的孔壁与吸引狭缝44(45)的狭缝壁形成共面的部位少。然而,在吸引孔的孔壁与吸引狭缝的狭缝壁全部为共面的情况下即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为相同形状的情况下,使吸引狭缝的狭缝壁部与吸引孔的孔壁形成共面,因此,需要使吸引孔的孔宽与吸引狭缝的狭缝宽度一致,对于吸引狭缝的狭缝壁部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若同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为相同形状的情况比较,则能够放宽针对吸引狭缝44(45)的狭缝壁的加工精度。
(5)在纤维束F的引导结束的吸引狭缝44(45)和吸引孔30(31)的下游侧,狭缝宽度与孔宽一致,因此,能够顺利地引导纤维束F,保证纱线品质。需要说明的是,吸引狭缝44(45)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吸引孔30(31)的孔宽一致包括在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视为一致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的吸引狭缝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引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使用共用的附图标记。
如图6所示,在引导构件60的引导部61形成有吸引狭缝64、65。引导构件60以使吸引狭缝64、65相对于在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形成的吸引孔30、31对位的状态安装于吸引管17。在引导部61,吸引狭缝64形成为与吸引孔30重叠,吸引狭缝65形成为与吸引孔31重叠。
吸引狭缝64的狭缝壁具有上端壁部66、下端壁部67、相向壁部68、集束引导壁部69。上端壁部66以圆弧状形成吸引狭缝64的上游侧端。下端壁部67形成吸引狭缝64的下游侧端。相向壁部68、集束引导壁部69在上端壁部66与下端壁部67之间延伸。
如图7所示,相向壁部68具有第1狭缝壁面68A、第2狭缝壁面68B、第3狭缝壁面68C。如图8的(a)所示,第1狭缝壁面68A形成为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产生吸引狭缝64与吸引孔30之间的高低差S2。高低差S2形成于引导部61的内表面侧。第1狭缝壁面68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66朝向下游侧延伸,并占据相向壁部68的大部分。通过设置高低差S2,吸引管17与引导构件60之间的间隙G2离开第1狭缝壁面68A。
如图7所示,集束引导壁部69具有第1狭缝壁面69A、第2狭缝壁面69B、第3狭缝壁面69C。如图8的(a)所示,第1狭缝壁面69A形成为在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上产生吸引狭缝64与吸引孔30之间的高低差S2。高低差S2形成于引导部61的内表面侧。第1狭缝壁面69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66朝向下游侧延伸,占据集束引导壁部69的大部分。通过设置高低差S2,从而间隙G2离开第1狭缝壁面69A。
第2狭缝壁面69B形成为在引导构件6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没有产生高低差S2。因此,在吸引狭缝64的下游侧与吸引孔30的下游侧之间,高低差S2消除。第3狭缝壁面69C形成于第1狭缝壁面69A与第2狭缝壁面69B之间。
如图7所示,第1狭缝壁面68A、69A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另外,使吸引狭缝64的宽度(与吸引狭缝64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吸引孔30的孔宽。在吸引孔30和吸引狭缝64的上游侧,吸引孔30的孔宽与吸引狭缝64的狭缝宽度不一致。孔宽与狭缝宽度间的不一致不包括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在引导构件60安装于吸引管17的状态下,成为从吸引狭缝64观察时,不可见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狭缝壁面68A、69A形成为从上端壁部66起超过引导部6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中心地占据相向壁部68、集束引导壁部69的大部分,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第1狭缝壁面68A、69A也可以不是必须从上端壁部66起超过引导部61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中心。
吸引狭缝64的第2狭缝壁面68B、69B相互大致平行,另外,吸引狭缝64的狭缝宽度(与吸引狭缝64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与吸引孔30的孔宽一致。狭缝宽度与孔宽一致包括在即使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视为一致这种情况。第3狭缝壁面68C、69C没有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吸引狭缝64的宽度随着从第1狭缝壁面68A、69A朝向第2狭缝壁面68B、69B而变小。
如图6、图7所示,若以吸引管17的长边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则吸引狭缝65与吸引狭缝64左右对称。与吸引狭缝64相同,吸引狭缝65的狭缝壁具有上端壁部76、下端壁部77、相向壁部78、集束引导壁部79。上端壁部76以圆弧状形成吸引狭缝65的上游侧端。下端壁部77形成吸引狭缝65的下游侧端。相向壁部78、集束引导壁部79在上端壁部76与下端壁部77之间延伸。相向壁部78是接近吸引狭缝64的狭缝壁,集束引导壁部79是与相向壁部78相向且比相向壁部78远离吸引狭缝64的狭缝壁。
如图7所示,相向壁部78具有第1狭缝壁面78A、第2狭缝壁面78B、第3狭缝壁面78C。第1狭缝壁面78A与吸引狭缝64的第1狭缝壁面68A相同,第2狭缝壁面78B与吸引狭缝64的第2狭缝壁面68B相同。第3狭缝壁面78C与吸引狭缝64的第3狭缝壁面68C相同。如图6所示,高低差S2形成于引导部61的内表面侧。换句话说,在吸引狭缝65和吸引孔31的上游侧形成有高低差S2。
集束引导壁部79具有第1狭缝壁面79A、第2狭缝壁面79B、第3狭缝壁面79C。第1狭缝壁面79A与吸引狭缝64的第1狭缝壁面69A相同,第2狭缝壁面79B与吸引狭缝64的第2狭缝壁面69B相同。第3狭缝壁面79C与吸引狭缝64的第3狭缝壁面69C相同。
如图7所示,第2狭缝壁面79B形成为在引导构件60的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的下游侧,没有产生吸引狭缝65与吸引孔31之间的高低差S2。因此,吸引狭缝65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吸引孔31的孔宽一致,吸引狭缝65的下游侧与吸引孔31的下游侧之间高低差S2消除。第1狭缝壁面78A、79A使吸引狭缝65的宽度(与吸引狭缝65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吸引孔31的宽度。在引导构件60安装于吸引管17的状态下,从吸引狭缝65观察时,成为不可见吸引管17的第1壁部27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1)、(4)相同的效果。另外,高低差S2是通过使吸引狭缝64(65)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比吸引孔30(31)的孔宽小而形成的,吸引孔30(3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64(65)的狭缝宽度不一致,高低差S2形成于引导构件60的内侧面。间隙G2离开吸引狭缝64(65)的相向壁部68(78)、集束引导壁部69(79),因此,即便纤维卡止于吸引孔30(31)的相向壁部34(38)、集束引导壁部35(39),进入间隙G2,也不易产生纤维的堆积。因此,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64(65)的钩挂。另外,若与高低差S2形成于吸引管17的外表面的情况进行比较,则除引导构件60的纤维更容易卡止于相向壁部34(38)、集束引导壁部35(39)之外,纤维也不易进入间隙G2。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引导构件的吸引狭缝仅为一个这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引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使用共用的附图标记。
如图9所示,在吸引管80的第1壁部27上形成有吸引孔81。吸引孔81是以相对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倾斜的方式形成为在与吸引管80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换句话说,吸引孔81在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如图10所示,吸引孔81的孔壁具有:形成吸引孔81的上游侧端的上端壁部82、形成吸引孔81的下游侧端的下端壁部83、以及在上端壁部82与下端壁部83之间延伸的集束引导壁部84和相向壁部85。
上端壁部82和下端壁部83具有与吸引管80的长边方向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孔壁面。集束引导壁部84具有从第1壁部27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孔壁面,具有朝向与集束引导壁部84相向的相向壁部85鼓出的孔壁面。因此,集束引导壁部84的上游侧相对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的倾斜大于集束引导壁部84的下游侧相对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的倾斜。相向壁部85具有从第1壁部27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延伸的孔壁,具有:同与相向壁部85相向的集束引导壁部84平行的孔壁面和沿着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的孔壁面。
在安装于吸引管80的引导构件86的引导部87形成有吸引狭缝88。引导构件86以使吸引狭缝88相对于形成于吸引管80的第1壁部27的吸引孔81对位的状态安装于吸引管80。因此,吸引狭缝88与吸引孔81重叠。
如图10所示,吸引狭缝88的狭缝壁具有上端壁部89、下端壁部90、集束引导壁部91、相向壁部92。上端壁部89形成吸引狭缝88的上游侧端,与吸引孔81的上端壁部82形成共面或者大致共面。下端壁部90形成吸引狭缝88的下游侧端。集束引导壁部91与吸引孔81的集束引导壁部84形成为共面或者大致共面。换句话说,集束引导壁部91与集束引导壁部84没有高低差。
集束引导壁部91是对纤维束F进行集束的集束引导壁部。集束引导壁部91具有第1狭缝壁面91A和第2狭缝壁面91B。第1狭缝壁面91A形成为在上游侧以圆弧状鼓出,第2狭缝壁面91B在第1狭缝壁面91A的下游侧以直线状形成。第1狭缝壁面91A相对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的倾斜大于第2狭缝壁面91B的下游侧相对于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的倾斜。
相向壁部92与作为集束引导壁部的集束引导壁部91相向。相向壁部92具有第1狭缝壁面92A、第2狭缝壁面92B、第3狭缝壁面92C、第4狭缝壁面92D、第5狭缝壁面92E。第1狭缝壁面92A在相向壁部92的上游侧处沿着纤维束F的移动方向X形成。第2狭缝壁面92B与第1狭缝壁面91A相向,并以圆弧状凹陷而形成。第3狭缝壁面92C与第2狭缝壁面91B相向而以直线状形成。第1狭缝壁面92A、第2狭缝壁面92B和第3狭缝壁面92C没有与吸引孔81的相向壁部85形成共面,形成吸引狭缝88与吸引孔81之间的高低差S3。换句话说,在吸引狭缝88的上游侧与吸引孔81的上游侧之间形成有高低差S3。图11的(a)中,示出第3狭缝壁面92C的高低差S3。吸引狭缝88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大于吸引孔81的孔宽。因此,可以说吸引孔81的孔宽与吸引狭缝88的狭缝宽度不一致。孔宽与狭缝宽度的不一致不包括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
第4狭缝壁面92D在相向壁部92的下游侧处与吸引孔81的相向壁部85形成共面。因此,吸引狭缝88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吸引孔81的孔宽一致。换句话说,吸引狭缝88的下游侧与吸引孔81的下游侧之间高低差S3消除。需要说明的是,狭缝宽度与孔宽一致包括即使在因制造上的误差和组装上的误差引起的微小的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视为一致这种情况。如图11的(b)所示,第4狭缝壁面92D是相向壁部92中唯一与吸引孔81的相向壁部85形成共面的狭缝壁面。第5狭缝壁面92E是形成于第3狭缝壁面92C与第4狭缝壁面92D之间的狭缝壁面。相向壁部92中的第1狭缝壁面92A、第2狭缝壁面92B以及第3狭缝壁面92C,因形成吸引狭缝88与吸引孔81之间的高低差S3而离开吸引管80与引导构件86的间隙G3。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为具有与单一的吸引孔81对应的吸引狭缝88的引导构件86,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尽可能抑制纤维向吸引狭缝88的钩挂。另外,若同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为相同形状的情况进行比较,则引导构件86相对于吸引孔81的定位变容易。并且,若同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为相同形状的情况比较,则能够放宽针对吸引狭缝88的集束引导壁部91、相向壁部92的加工精度。
另外,在吸引狭缝88的集束引导壁部91与吸引孔81的集束引导壁部84之间没有形成高低差S3。因此,能够沿着吸引狭缝88的集束引导壁部91和吸引孔81的集束引导壁部84顺利地引导纤维束F。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那样在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高低差仅形成于吸气管的外表面或者引导构件的内侧面中任一者,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吸引狭缝的一侧,在吸气管的外表面形成高低差,在吸引狭缝的另一侧,在引导构件的内侧面形成高低差。
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之间的高低差形成于吸气管的外表面,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吸引孔与吸引狭缝之间的高低差例如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于引导构件的内表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作为纺织机的细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进行了例示,但纺织机不局限于细纱机。纺织机也可以是粗纺机。

Claims (4)

1.一种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具备:
吸引管,其设置于牵伸装置的下游侧;和
引导构件,其与卷挂于所述吸引管的透气皮圈的卷挂位置对应地安装于所述吸引管,并且具有对所述透气皮圈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该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对由所述牵伸装置拉伸后的纤维束进行集束,
所述吸引管具有:在纤维束的移动方向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的吸引孔,
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吸引狭缝,所述吸引狭缝形成于所述引导部,并与所述吸引孔重叠,
所述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吸引孔和所述吸引狭缝的所述上游侧,所述吸引孔的孔宽与所述吸引狭缝的狭缝宽度不一致,
所述吸引狭缝的下游侧的狭缝宽度与所述吸引孔的孔宽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吸引狭缝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大于所述吸引孔的孔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吸引狭缝的上游侧的狭缝宽度小于所述吸引孔的孔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狭缝和所述吸引孔分别具有:集束引导壁部,其对纤维束进行集束;和相向壁部,其与所述集束引导壁部相向,
在所述吸引狭缝的所述集束引导壁部与所述吸引孔的所述集束引导壁部之间没有形成高低差。
CN202210125274.8A 2021-02-17 2022-02-10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Active CN114941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2969A JP7468394B2 (ja) 2021-02-17 2021-02-17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021-022969 2021-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1190A CN114941190A (zh) 2022-08-26
CN114941190B true CN114941190B (zh) 2023-11-07

Family

ID=8011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5274.8A Active CN114941190B (zh) 2021-02-17 2022-02-10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47115A1 (zh)
JP (1) JP7468394B2 (zh)
CN (1) CN11494119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2872A (en) * 1998-08-17 2000-04-25 Fritz Stahlecker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DE19903113A1 (de) * 1999-01-27 2000-08-03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US6170126B1 (en) * 1998-08-17 2001-01-09 Fritz Stahlecker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fiber strand to be condensed
US6327747B1 (en) * 1999-05-19 2001-12-11 Fritz Stahleck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WO2002084000A1 (fr) * 2001-04-11 2002-10-24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Dispositif de reliure de fascicule
KR20040023525A (ko) * 2002-09-10 2004-03-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요다 지도숏키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DE10252777A1 (de) * 2002-11-07 2004-05-2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augkanal fü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en einer Spinnmaschine
DE102005058756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Spindelfabrik Suessen Gmbh Saugkanal für eine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EP2151514A1 (en) * 2008-08-04 2010-02-10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JP2011122260A (ja) * 2009-12-09 2011-06-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87419A (ja) * 2010-10-15 2012-05-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DE102018130484A1 (de) * 2018-11-30 2020-06-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s, Einsatz und Saugkanal
CN111270360A (zh) * 2018-12-04 2020-06-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6786A1 (de) 2000-07-28 2002-02-07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2872A (en) * 1998-08-17 2000-04-25 Fritz Stahlecker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US6170126B1 (en) * 1998-08-17 2001-01-09 Fritz Stahlecker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fiber strand to be condensed
DE19903113A1 (de) * 1999-01-27 2000-08-03 Stahlecker Fritz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verstreckten Faserverbandes
US6223514B1 (en) * 1999-01-27 2001-05-01 Fritz Stahlecker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US6327747B1 (en) * 1999-05-19 2001-12-11 Fritz Stahleck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WO2002084000A1 (fr) * 2001-04-11 2002-10-24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Dispositif de reliure de fascicule
KR20040023525A (ko) * 2002-09-10 2004-03-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요다 지도숏키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JP2004156195A (ja) * 2002-11-07 2004-06-03 Mas Fab Rieter Ag 紡績機械の繊維集束装置用吸込みダクト
DE10252777A1 (de) * 2002-11-07 2004-05-2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Saugkanal für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en einer Spinnmaschine
DE102005058756A1 (de) * 2005-12-05 2007-06-06 Spindelfabrik Suessen Gmbh Saugkanal für eine Faserbündelungseinrichtung
EP2151514A1 (en) * 2008-08-04 2010-02-10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JP2011122260A (ja) * 2009-12-09 2011-06-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繊維束集束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パイ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87419A (ja) * 2010-10-15 2012-05-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CN102660818A (zh) * 2010-10-15 2012-09-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DE102018130484A1 (de) * 2018-11-30 2020-06-0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s, Einsatz und Saugkanal
CN111270360A (zh) * 2018-12-04 2020-06-1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25394A (ja) 2022-08-29
CN114941190A (zh) 2022-08-26
EP4047115A1 (en) 2022-08-24
JP7468394B2 (ja)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57314B2 (ja) 紡績法および紡績機
EP1911865B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616125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stations
CS216816B2 (en) Facility for spinning with open end
JP3942662B2 (ja) 紡績機械
IT9048476A1 (it) Dispositivo per riprodurre filati.
JP3820951B2 (ja)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US6209303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pinning a yarn
EP1518949B1 (en) Air vortex spinning machine with special fibre introductions passages
CN114941190B (zh) 纺织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EP2333137B1 (en)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US20140366503A1 (en) Spinning Nozzle and Spinning Station of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Fitted Therewith
JP4582637B2 (ja) 圧縮装置を有する紡績機
EP2151514B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US6237317B1 (en) Condensing zon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EP1783253B1 (en)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i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erforated belt
CN111270360B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US6298523B1 (en) Apparatus for condensing a fiber strand and a method of making yarn using same
US5228281A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false-twist spinning
US6327746B1 (en) Endless transport belt for transport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JPH11315423A (ja) 糸を造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ための精紡機
CN214458527U (zh) 牵伸装置、纺纱机以及牵伸辊
ITMI20061653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glieria
JP2015178687A (ja) ベルト案内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