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8038B -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8038B
CN101548038B CN200780040704XA CN200780040704A CN101548038B CN 101548038 B CN101548038 B CN 101548038B CN 200780040704X A CN200780040704X A CN 200780040704XA CN 200780040704 A CN200780040704 A CN 200780040704A CN 101548038 B CN101548038 B CN 101548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roll
drafting system
roller
apron
dominant d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07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8038A (zh
Inventor
丹尼尔·迪特里希
安德烈亚斯·里谢
卢德克·马利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1548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8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0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6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one or more endless apr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2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rollers of drafting machines; Roller speed contro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所述牵伸装置被设置成通过形状配合的驱动(12a、22a、22b、32b)来避免在大的主牵伸下罗拉(10)和上皮圈装置(50)之间的滑动。额外的皮圈(34)可部分地围绕主牵伸下罗拉(10)。

Description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Kepa牵伸装置的纺织机。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皮圈牵伸装置的纺织机。
背景技术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在这里将被理解为在纺纱过程中实际纺纱之前的最后一个设备,其将所输送的在横截面上具有大约40000根纤维的纤维束(粗纱)牵拉或牵伸成大约4000根。如果纤维束在更大程度上被牵伸,这就被称为大牵伸。在牵伸过程中,纤维必须互相之间尽可能一致地移动,克服静摩擦,从而得到尽可能均匀的纤维束,并因而得到尽可能平滑的纱。
一般来说,牵伸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布置的罗拉对,所述罗拉对分别由下罗拉和上压力罗拉组成。通过这些罗拉对分别夹紧穿过罗拉对被输送到实际纺纱中的纤维束。牵伸是通过用下面的方式驱动罗拉而产生的,即沿着纤维行进的方向,圆周速度从一罗拉对到下一罗拉对不断增加。在沿着纤维行进方向的最后两个罗拉对之间的牵伸被称为主牵伸,而在它们之前的部分被称为预牵伸。因此存在具有一个或两个预牵伸的纺纱机,但是仅具有两个罗拉对(即仅具有实际的主牵伸)的纺纱机是很少的。
纤维在罗拉表面上,或者在罗拉上方被引导的皮圈上被拉紧(take-up),从而将纤维拉开。为此,纤维必须大约具有罗拉的圆周速度。罗拉的运动可能仅通过摩擦而传递到待输送的纤维。但是,因为纤维束太粗,不能使得每个单独的纤维与罗拉相接触,这导致了各个纤维分配了不同的张力,因此导致了不均匀的牵伸。除了罗拉之间或皮圈与罗拉之间的滑动以外,影响牵伸的其它因素例如有纤维在纤维束中的布置,纤维之间的粘性,纤维长度和钳口距离(nippingdistance)。
输送越多不受引导的浮游纤维,牵伸就越少被控制,并且纤维束变得越不规则,由这些纤维束所纺得的纱线也是一样。
从罗拉对的最后一个钳口点终止主牵伸的该对罗拉有助于良好的纤维引导。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两个罗拉之一增设有至少一个偏转部件以及围绕偏转部件和罗拉延伸的皮圈。这一设计确保了改进和延长的纤维引导。其主要问题是由于在摩擦力传递过程中的滑动而产生旋转速度的不同。
替换上述牵伸装置的是Kepa牵伸装置,其根据发明人Kern和Pauen的名字而命名,这种牵伸装置改进了现有的结构:下罗拉和开始主牵伸的罗拉对的罩笼(cage)由大的下罗拉所取代,而上皮圈或罩笼具有特别长的结构,从而为了获得最佳的纤维引导,上皮圈和大的下罗拉尽可能长地相接触。和通常的牵伸装置一样,Kepa牵伸装置可被设置成二罗拉、三罗拉或四罗拉牵伸装置,也就是说大的下罗拉可以开始单个牵伸或只开始整个牵伸中的部分牵伸。Kepa牵伸装置也用作大牵伸的牵伸装置,结果是对纤维的准确引导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在欧洲专利EP 0 350 797B1中描述了这样的牵伸装置。
几十年前就已经发明了Kepa牵伸装置,尽管其在结构和经济上有明显优势(与皮圈相比,大的罗拉在使用寿命和维护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更少的移动部件、更少的滑动),但是在经济上(in economicterms)仍不能得到最佳的利用,因为与皮圈/罗拉引导相比,通常使用的双皮圈引导在对全部纤维束的控制上仍然被证明是具有更多的优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源于现有技术提出了:一方面是Kepa牵伸装置,另一方面是用于纺织机尤其是纺纱机的双皮圈牵伸装置,其能够更好地满足良好的纤维引导所需的增长的要求。
这一目的是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的纺织机和具有双皮圈牵伸装置的纺织机来实现的。
对于在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内列出的所有方案来说,本发明的本质是减少或消除在牵伸装置中的滑动。为此,提出至少部分地通过形状配合连接在皮圈之间、在罗拉和皮圈之间和/或在牵伸罗拉对的罗拉之间传递驱动力,而不是通过摩擦连接、和/或通过改进的摩擦连接。上皮圈优选经由上罗拉直接或间接地驱动通过下罗拉。但是,上罗拉和下罗拉两者或者仅仅上罗拉可被驱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提供额外的驱动装置以及被驱动的下罗拉和/或上罗拉。这一额外的驱动装置可驱动下罗拉和/或上罗拉,或者替换地驱动下皮圈和/或上皮圈。
下面将描述一方面与Kepa牵伸装置有关,另一方面与“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有关的驱动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由两个或更多的罗拉对构成,在主牵伸区域的上皮圈装置中,上皮圈通过上罗拉和引导装置以这样的方式被张紧,使得所述上皮圈环绕主牵伸下罗拉即Kepa下罗拉的部分圆周。也就是说,上皮圈沿着Kepa下罗拉的部分圆周运行。在共同部分环绕的区域内,纤维束在上皮圈和Kepa下罗拉之间被引导。该部分圆周可为Kepa下罗拉的整个圆周的至少1/8,优选为至少1/4,并且尤其是至少1/3。此外,该部分圆周可能为Kepa下罗拉整个圆周的最多1/2,优选为最多3/8。
如下文中更加详细描述的,Kepa下罗拉优选被设计为约大于相关的上罗拉或常规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主牵伸下罗拉。
为了防止滑动,在移动部件处提供形状配合(positive)的引导装置,例如引导皮圈和罗拉。大的Kepa下罗拉以及上皮圈装置和/或上罗拉被设计为例如相互之间具有形状配合连接。这意味着Kepa下罗拉的表面或者其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凸起和凹陷,它们与上皮圈和/或上罗拉的互补设计的凹陷和凸起相接合。因此上皮圈被设计成可形状配合连接至所配置的上罗拉,和/或该上罗拉被设计成可形状配合连接至Kepa下罗拉。上皮圈可由Kepa下罗拉和/或上罗拉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部件来驱动。所述形状配合连接优选为齿的形式。因此,上皮圈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和Kepa下罗拉的表面可分别在各自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具有齿。
总的来说,根据本发明的牵伸装置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含下列形状配合的驱动引导装置(例如齿):
a.上皮圈具有外齿,该外齿与在Kepa下罗拉上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b.上皮圈具有内齿,该内齿与上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c.上罗拉具有外齿,该外齿与Kepa下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上罗拉的外齿可对应根据b项的外齿。Kepa下罗拉的外齿可对应根据a项的外齿。
在本专利申请中,“齿”意指在相应机器部件的表面上的任意凸起和/或凹陷或者穿孔结构,同时在相对的机器部件上设有镜像对称地形成的凹陷和/或凸起,使得两个所述部件形状配合接合,也就是说互相啮合。
所述齿优选是任何所希望的类型的齿,例如在通用机械工程的齿技术中所使用的齿,例如渐开线齿。对于皮圈上的齿的情形,齿深优选不超过模数,从而确保稳定性。
设计用于Kepa牵伸装置的一替换牵伸装置涉及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其在尺寸上与Kepa牵伸装置相当,但是下皮圈至少部分地围绕该主牵伸下罗拉。下文中将这一实施方式称为“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
通过与Kepa牵伸装置类似的方法,上皮圈可围绕在主牵伸下罗拉的部分圆周上,此外,下罗拉同样地围绕在该部分圆周上。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上皮圈和下皮圈可因此共同围绕下罗拉的部分圆周。在这种情况下,“围绕”意指遵循相应的罗拉轮廓。此外,当涉及到下皮圈时,“围绕”意指通过围绕区域与下罗拉形成摩擦连接。
在共同部分围绕的范围内,纤维束在上皮圈和下皮圈之间被引导。所述部分圆周的范围可与相关于Kepa牵伸装置的上述数量级相对应。
此外,在主牵伸区域的流出侧上可设置有用于朝向输出罗拉的下皮圈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能够使下皮圈沿着纤维流动方向成一角度(例如相切)地离开下罗拉。在这种情况下,上皮圈优选从动于下皮圈的运动。这因此有可能减少在大的下罗拉和输出罗拉对之间纤维束的自由且不受引导的区域。
也可以想到在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钳口线的上游的流入侧上设置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能够使下皮圈沿着与纤维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成一角度(例如相切)地离开下罗拉。
优选地,在下皮圈引导装置以及下罗拉的结构上,单独设置有额外的皮圈引导装置,用于形成纤维引导表面的几何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改进中,也可将上皮圈设置为不围绕或仅稍微部分围绕主牵伸下罗拉。在该实施方式中,下皮圈在朝向上皮圈的部分上大致相切地被引导离开主牵伸下罗拉,并通过引导装置(尤其是转向桥)而引导,该引导装置沿着纤维流动方向设置在主牵伸下罗拉之后并与主牵伸下罗拉分开一段距离。在罩笼内被引导的上皮圈与下皮圈一起在上罗拉与下罗拉的钳口点和转向桥之间形成纤维束的引导区域。
与传统下皮圈引导装置相比,所述具有皮圈引导装置的下罗拉的独特特征在于,下皮圈在主牵伸下罗拉的基本上更大的部分圆周上被引导。在下罗拉和下皮圈之间的滑动因此明显地减少。此外,主牵伸下罗拉获得了用于皮圈的特定运行表面,这将在下文中更加详细地描述。
下皮圈在大的下罗拉上的抱合角α有利地达到至少140°,优选达到至少180°。此外,抱合角α优选为最大270°,尤其为最大225°。所述抱合角形成了下罗拉的圆周区域,皮圈支承在该圆周区域上并相应地经受驱动传递。
在一优选的方案中,下皮圈的偏转仅通过下罗拉和设置在下罗拉与输出罗拉之间的转向桥而发生。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可单独或以任意适当组合的方式包含下列形状配合的驱动引导装置或齿:
a.下皮圈具有内齿,该内齿与主牵伸下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b.下皮圈具有外齿,该外齿与上皮圈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c.上皮圈具有外齿,该外齿与在主牵伸下罗拉上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d.上皮圈具有内齿,该内齿与上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e.上罗拉具有外齿,该外齿与主牵伸下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两罗拉的外齿可对应于依照a或d的外齿;
f.下皮圈具有外齿,该外齿与上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下面的描述同时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
形状配合的驱动连接可靠近纤维束所在的区域,和/或可在纤维束的支承区域上延伸。如果两个罗拉形成形状配合的驱动连接,该驱动连接优选横向位于皮圈运行范围之外。
大的下罗拉优选被理解为用于Kepa牵伸装置的罗拉。大的下罗拉的直径D有利地为至少30mm,优选为至少35mm,尤其是至少40mm,更加优选为至少50mm。直径D有利地是最大100mm,优选是最大80mm,尤其是最大70mm。特别优选的直径范围是45-60mm。具有或不具有下皮圈引导装置的包含大的下罗拉的牵伸装置的主牵伸罗拉对中,下罗拉与上罗拉的优选直径比为至少1.2,尤其是至少1.5,特别是至少1.8。所述直径比优选是最大3,尤其是最大2.5,特别是最大2.2。
纤维引导长度,也就是纤维在上皮圈和下皮圈或Kepa下罗拉之间被引导的距离,其取决于待加工的原材料(例如棉花或合成纤维)及其原材料的长度。所述纤维引导长度有利地大致对应于至今在双皮圈牵伸装置中使用的纤维引导长度。
在牵伸装置的两个方案中,主牵伸下罗拉或Kepa下罗拉可包含外层或运行表面,所述外层或运行表面由对于下皮圈或纤维具有最佳粘性的塑料制成。所述塑料优选是弹性体,尤其是橡胶。所述橡胶例如由天然橡胶和/或合成橡胶制成。
外层优选具有至少0.5mm的厚度,尤其是至少1mm。外层优选是最多10mm,尤其是最多5mm。
形成下皮圈的运行表面的外层可通过材料一体地连接、形状配合连接、摩擦连接或传力连接来应用于下罗拉。外层可以是涂层形式、牵拉到罗拉上的带状部件形式或带状中空圆柱形部件的形式,其中带状中空圆柱形部件在下罗拉上方滑动并紧密地(也就是摩擦地)支承下罗拉。在本发明的一改进方案中,相关的上罗拉也可装备有上述类型的用于上皮圈的运行表面。
主牵伸下罗拉是进入主牵伸区域的输入罗拉,如果合适的话,其在一个或多个预牵伸区域之后。因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设计,在罗拉之间的滑动被消除或至少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因此也可省却预牵伸区域。也就是说,牵伸装置可仅包括一个牵伸区域,即主牵伸区域。在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单个牵伸区域中,输入罗拉对之前直接地或间接地设有粗纱张紧设备,而不是带有钳口的罗拉对,所述粗纱张紧设备朝着输入罗拉对适当地预张紧粗纱,即纤维束。这种张紧装置将在下面的例举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牵伸装置的纺织机相应地包含沿着机器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可设置在机器的仅一侧上,或者相应地镜向对称地设置在机器两侧上。
大的主牵伸下罗拉可设计为下锡林,其沿着机器纵向方向在机器一侧的全部或多个工作台上延伸,并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驱动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各个牵伸装置或由两个相邻的牵伸装置形成的双牵伸装置分别包括特定的主牵伸下罗拉,所述主牵伸下罗拉被设计成独立于同一纺织机的其它牵伸装置的主牵伸下罗拉。下罗拉或双下罗拉相应地被单独驱动。这可能使得例如所述下罗拉配置有特定驱动装置,或者所述下罗拉通过相应的传输装置或齿轮(例如通过摩擦驱动装置、齿轮或齿形带驱动装置)从沿着机器纵向方向在全部或多个工作台上延伸的中心驱动的锡林获得扭矩。根据驱动概念,设置有相应设计的驱动控制器。由此例如在DE 39 04 348中所述的,可独立于其它(双)牵伸装置而对牵伸装置或双牵伸装置进行操作或停止操作。
牵伸装置罗拉或双牵伸装置罗拉被设计成互相独立,它们可被看作组件,该组件可与另一个牵伸装置罗拉组件简单地并且低成本地互换。单牵伸装置或双牵伸装置由此可通过互换牵伸装置罗拉组件的方式,而根据将在该(双)牵伸装置上生产的产品(例如纱线)单独做出调整。这同样适用于罗拉之间的相互调整以及在牵伸装置中的几何形状的调整。通过根据单牵伸装置或双牵伸装置划分下罗拉,例如,可单独设置罗拉间隙。
如果单牵伸装置或双牵伸装置被独立于其它牵伸装置而驱动和启动,那么在一个纺纱机上可以加工不同的纱线支数。此外,在同一个纺纱机上,也可以加工不同的原材料或原材料合成物,并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纺纱台上生产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纱线。所述牵伸装置带有与要生产的纱线相对应的牵伸装置罗拉组件,并且具有相应的设置(例如罗拉间隙)。进一步地,除了普通纱线,也可以在纺纱机上生产花式纱线。为此,牵伸装置被相应地单独启动。也就是说,根据要生产的纱线,在各个牵伸装置上可以执行不同的纺纱程序。
此外,尤其是在纺纱机中,在牵伸装置的牵伸区域的流出侧上可设置有对被牵伸的纤维束进行搓条的机械的或气动的搓条装置。在牵伸装置之后,也就是在牵伸装置或搓条装置之后,设有用于将形成的纱线加捻和卷绕的装置。
纺织机可以是环锭纺纱机、漏斗式纺纱机、离心纺纱机或喷气式纺纱机。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也可适用于翼锭粗纺机。在纺纱机中,在牵伸装置内可安装用于生产花式纱线和/或包芯纱线的附加组件。当制造包芯纱线时,这些附加组件可例如为偏转引导装置,其在流入侧将包芯纱线供给到输出罗拉对的钳口或者进给到扭曲阻止间隙。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其中描述是以例举的方式给出的,不应当被理解为决定性的。特别地,全文中将牵伸装置表示为三罗拉牵伸装置,这不应当被理解为限定性的,只是为了更加清楚。
在附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b-2f显示了在流入区域内的纤维束引导装置的各种形式;
图3显示了牵伸装置的移动部件的齿的立体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a、7b显示了横向于罗拉轴的Kepa牵伸装置的视图;
图8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大的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横截面;
图8b显示了纺织机中根据图8a的牵伸装置的顶视图;
图9显示了另一种具有大的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的附图都是基于将牵伸装置放置在纺织机械中:纤维束39沿着箭头方向被供给至牵伸装置,并穿过牵伸装置而被输送到工作台,尤其是纺纱装置(图中未显示)。这里所示的位于输入罗拉对1和中间罗拉对2之间的预牵伸并不是必须的。也可想到不具有预牵伸或具有多个预牵伸罗拉对的牵伸装置。但是,为了更加清楚,图中例举了三罗拉牵伸装置,预牵伸在该牵伸装置的第一罗拉对1和第二罗拉对2之间进行,主牵伸在该牵伸装置的第二罗拉对2和第三罗拉对3之间进行。
通过附图和下面的描述可了解本发明的详细情况。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牵伸纤维束39的Kepa牵伸装置,其中,大的Kepa下罗拉10和上皮圈装置50的上皮圈30被设计成在其表面上配置为相互啮合,使得任何类型的齿在下罗拉10和上皮圈30之间形成形状配合连接。下罗拉10的齿用标记11表示,上皮圈的齿用标记31表示。这种设置一方面避免了在上皮圈30和下罗拉10之间的滑动,另一方面还确保了纤维可靠地粘附在罗拉10上,并由此确保改进的引导。上皮圈30被引导围绕上罗拉20,上罗拉也被称为压力罗拉。上皮圈装置50可固定在加载臂(图中未显示)上。在一特别有利的改进中,上皮圈30额外通过弹性引导装置14而压靠在下罗拉10上。具有上罗拉12和下罗拉13的输出罗拉对3可被理解为搓条装置的一个例子。上皮圈30可具有额外的引导装置8或多个引导装置8、9。被牵伸的纤维束40沿着工作台的方向离开输出罗拉对3。
图2a显示了根据图1的Kepa牵伸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其不具有输入罗拉对,也就是说不具有预牵伸。替代地,在纤维束39的流入区域41内设置有搓条器和/或制动器形式或功能的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的任务是使流至第一牵伸罗拉对2的纤维束39预张紧,但又不对纤维束进行牵伸。预张紧这样进行,使得引导装置对流经的纤维束39施加阻力并且例如对纤维束进行制动。同时,纤维束也可机械地结合,也就是搓条。阻力通过增加引导装置处的滑动阻力而产生。这可通过例如使用或不使用弹簧弹性夹紧操作缩窄通道,或通过例如经由罗拉偏转纤维束来实现。
图2b-2f中显示了在流入区域41内的这种引导装置的详细情况。在图2b-2f中,流入的纤维束分别用虚线表示。根据图2b-2f的引导装置设置在根据图2a的流入区域41内,从而纤维束分别沿着箭头的方向被供给。
图2b显示了刚性设计的搓条装置43,其在纤维流动方向上具有缩窄部分,纤维束39必须流经所述缩窄部分。图2c显示了同样在纤维流动方向上缩窄的搓条装置44,该搓条装置44还具有弹簧加载的侧壁。图2d显示了销、罗拉或板条形式的偏转引导装置45,纤维束在其上偏转并通过由此产生的摩擦阻力相应地制动。图2f显示了多个刚性或弹簧弹性片形式的搓条引导装置47,所述搓条引导装置47依次成对地设置,并同样分别在纤维束上施加沿着纤维流动的方向缩窄的作用。最后,图2e显示了通道46形式的搓条装置,其沿着纤维流动方向缩窄,可以是弯曲的金属片或者一个完整体。
具有上述引导装置的无预牵伸的牵伸装置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也可用于附图中所示的所有设计变例。因此,省略了预牵伸以及相应的(预牵伸)罗拉对。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1的Kepa牵伸装置的变例,其中下罗拉10和上皮圈30并非在整个宽度上,而是在部分区域内分别具有齿形设计。在这里例举的实施方式中,仅在上皮圈30的边缘区域21、22上和下罗拉10的边缘区域23、24上具有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形状配合连接的突起或凹陷,而纤维引导区域25保持平滑(clear),换句话说,纤维引导区域不存在形状配合的表面结构。这一变例尤其适合于敏感性纤维,这是因为,尽管这些纤维由于形状配合连接不能横向脱离引导装置,它们仍然因此不能被夹住。同样也可以想到仅啮合沿装置一侧的边缘区域,例如22、23。同样也可以想到使皮圈30和罗拉10的其它任何希望的部分区域相互形成形状配合连接。
图4显示了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但是与图1相比,其区别在于并非是上皮圈具有齿形设计,而是上罗拉20和大的下罗拉10分别在各自的外表面上具有齿11、32。这里,同样地,优选在一个或两个边缘区域上进行啮合,也就是说在纤维引导区域或皮圈引导区域以外进行。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Kepa牵伸装置,其与图1、2a和4中相似,但是区别在于,这里的大的Kepa下罗拉10具有外齿11,上罗拉20具有外齿32,而上皮圈3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内齿33。
这里各种变例是可能的:罗拉10和所配置的上罗拉20和/或上皮圈30可被设计成沿着纤维行进的方向靠近用于纤维束39的传输表面在一侧或两侧上啮合。也可能在同一装置中使用不同的齿,也就是说上皮圈30和上罗拉20在至少部分区域上具有用于形状配合连接的齿,而上皮圈30在另一区域上具有能够与下罗拉10形成形状配合连接的表面。此外,也可以想到上皮圈30被形状配合连接(32)至上罗拉20(31、32),并且如果合适的话,上罗拉20通过额外的齿被形状配合连接(11)至下罗拉10。
此外,图6显示了具有用于上皮圈30的额外的驱动装置35的Kepa牵伸装置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1-5的所有罗拉/皮圈装置都可被考虑到(envisage)。对本发明来说,额外的上皮圈驱动装置的设置位置并不重要:其可被设置在皮圈以内或以外。这里示出了在上皮圈装置50中,偏转部件之一被设计为驱动装置35。术语“上皮圈装置”被理解为包含上罗拉20、上皮圈30和例如另一偏转部件,该偏转部件优选是根据图8a的罩笼116。额外的驱动装置35可同样与皮圈形成形状配合连接,例如啮合接合。
图7a显示了Kepa牵伸装置91的横向于罗拉轴的视图。牵伸装置91包含设置有齿94的Kepa下罗拉95,齿94与相关的上罗拉97上的齿93接合。齿的基圆用在94和93之间的点划线表示,其直径优选与用于纤维束39的支承表面区域内的下罗拉95的外径相同。此外,在上罗拉97上有齿102,该齿102与上皮圈100的内齿99啮合。作为这种齿的替换或这种齿的附加部分,轮廓或齿98可形成在纤维束39区域内的上罗拉97的外表面上,并与上皮圈100的内齿或内轮廓接合。此外,通过与上述方案相似的方式,在下罗拉95上和上皮圈100的外侧上可额外设置有轮廓或齿96。用于下罗拉95和上罗拉97的支架92和101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图7b中包含了不同变例中的另一种:
下罗拉95在其与上罗拉97的钳口区域之外具有齿103,该齿103与上皮圈100的外齿104相接合。这些齿的基圆用点划线表示,其优选与纤维束39的支承区域内的下罗拉95的外径具有相同的尺寸。此外,附加地或替换地,下罗拉95的外圆周上可设有用虚线表示的齿96,该齿96与上皮圈100的齿相接合。在图7a和7b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齿96可靠近纤维束39所在的区域,或者甚至可以在纤维束39的支承区域上延伸。此外,上皮圈100的内侧可具有齿,该齿与上罗拉97的外齿98相接合。当下罗拉95在与上罗拉97的钳口区域之外额外地具有与上罗拉97的齿93相接合的齿94时,这是尤其有利的。用于下罗拉92和上罗拉101的支架再次用附图标记92和101标示。需要明白的是,牵伸装置的功能越精确,下罗拉95和上皮圈装置91之间或者在牵伸装置中就设置越多的齿,用于减少或避免滑动。
引导装置(尤其是搓条装置84或压杆)和/或具有穿孔表面72或穿孔皮圈的吸入罗拉71可被设置在牵伸装置的下罗拉95的流出侧上(见图9),用于纤维束的紧贴(close-fitting)传输。
图8a显示了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112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下皮圈114通过主牵伸下罗拉112来引导。下皮圈114围绕大的下罗拉112超过下罗拉112一半的圆周。下皮圈114通过转向桥形式的引导装置118在输出侧上被引导,且更靠近输出罗拉对110和111之间的钳口线。转向桥118使下皮圈114偏离纤维引导方向而转向下罗拉112。还可选择设置下压罗拉119形式的另一个引导部件,其将下皮圈引导或压在下罗拉112的外圆周上。此外,可设置侧部限制装置120,例如侧部引导部件,其确保下皮圈不会滑出或越过下罗拉112。侧部限制装置120可被结合到上述引导部件119。
上皮圈115被引导围绕相关的上罗拉113,并在罩笼116内运行。下皮圈114通过转向桥118沿着纤维流动方向与下罗拉112的圆周成一角度(例如相切)地引导,且尽可能靠近输出罗拉对110和111的钳口。上皮圈115通过皮圈罩笼116在该区域内被引导,并支承下皮圈使得两皮圈形成纤维引导区域。这种情况下,上皮圈相对于转向桥118位于下皮圈114之后。从输出罗拉对110和111的钳口出来的经牵伸的纤维束40随后被供给到工作台,尤其是纺纱装置(图中未显示)。作为输出罗拉对110和111的替换或者输出罗拉对110和111的附加部分,主牵伸区域也可从动有气动搓条装置(图中未显示)。
主牵伸下罗拉112,以及转向桥118、引导部件119和侧部限制装置被安装或固定在支座205之内或之上。
输入罗拉对202、204位于主牵伸罗拉对112和113之前,并且在这两个罗拉对之间形成预牵伸区域。如上文已经提到的,输入罗拉对202、204和预牵伸区域可以省却,并且替换地,可设置用于预张紧纤维束的上述引导部件。上罗拉111、113和202被安装在加载臂213中。
图8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8a的多个牵伸装置的顶视图,多个牵伸装置沿着纺织机例如纺纱机或翼锭粗纺机的纵向方向依次设置。这里示出了例如四个牵伸装置200a、200b、200c、200d,其分别用于分配到牵伸装置的工作台,例如纺纱装置。牵伸装置包括在机器纵向方向上连续的输入罗拉204,以及连续的输出罗拉110。各个牵伸装置配置有中间的大的主牵伸下罗拉112,下皮圈114围绕下罗拉112。下皮圈114通过转向桥118来额外地引导。下罗拉204、112和212配置有相应的上罗拉202、113、111(图中未显示;见图8a),上罗拉通过加载臂213被压在相关的下罗拉上,并与下罗拉形成钳口线。在输入罗拉204和主牵伸下罗拉112之间形成预牵伸区域。在主牵伸下罗拉112和输出罗拉110之间形成主牵伸区域,纤维束在主牵伸区域内的上皮圈115和下皮圈114之间被引导。
加载臂被固定到机架上的支座203上。所述加载臂容纳具有共同轴的双上罗拉对,这些上罗拉对分别配置到两个相邻的牵伸装置,它们被称为双牵伸装置201a、201b。也就是说,为两个相邻的牵伸装置设置一个加载臂213。主牵伸下罗拉112可单独设计,或同样如图8b所示,设计为具有共同轴208的双罗拉对。替换地,牵伸装置的主牵伸下罗拉112可通过共同的牵伸装置锡林形成为类似于输入罗拉和输出罗拉,所述锡林沿着纺织机的纵向方向在多个(例如一个区段)或全部纺纱台上延伸,并在中心被驱动。根据一特定方案,主牵伸下罗拉具有共同的驱动装置或单独的驱动装置。
主牵伸下罗拉112被安装在与机架连接的支座205内。支座可用于各个主牵伸下罗拉112或双主牵伸罗拉对。主牵伸下罗拉通过其两轴端被安装在支座205内。如图8b所示,双主牵伸罗拉对也可通过其连接轴被悬挂安装在支座205内。为此,在支座205上设置有对应的插孔209。
如果设置了转向桥,该转向桥同样通过固定点210被固定到支座205上。转向桥可以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可沿着机器纵向方向在全部或多个纺纱台上延伸,或者各个牵伸装置或各个双牵伸装置可配置有特定的转向桥,也就是说转向桥沿机器纵向方向被划分为在一个,两个或多个牵伸装置上延伸的区段。
主牵伸下罗拉或双主牵伸罗拉对优选被设计为组件,所述组件可从支座移除并可通过提升罗拉轴而使用很少的操作来替换。
如前文所述,预牵伸也可省却。在这种情况下,牵伸装置不包括输入罗拉204。替换地,纤维束通过预张紧装置被进给至在主牵伸下罗拉和相关的上罗拉之间的主牵伸区域。
作为所示的输出罗拉对110、111的替换或输出罗拉对110、111的附加部分,主牵伸区域还可从动有气动的搓条装置(未示出)。
根据图8b的纺织机中的牵伸装置也应用于Kepa牵伸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牵伸装置不具有下皮圈和转向桥。
根据图9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了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64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下皮圈65通过主牵伸下罗拉64来引导。牵伸装置包含输入罗拉对60,具有主牵伸下罗拉64和相关的上罗拉66的中间罗拉对61,以及输出罗拉对62。上皮圈68部分围绕上罗拉66,而下皮圈65至少部分围绕下罗拉64。上皮圈68在下罗拉64的部分圆周上互补地围绕下罗拉64,并与下皮圈65一起在该部分上形成纤维引导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牵伸装置具有下列形状配合的引导装置或齿:
a.下皮圈65具有内齿81,该内齿与下罗拉64的外齿63啮合;
b.上皮圈68具有内齿69,该内齿与上罗拉66的外齿67接合;
c.上罗拉具有外齿67,该外齿与下罗拉64的外齿63接合。
下皮圈65的引导装置77、78可额外地设置在流入侧和/或输出侧上。引导装置改进了引导,并由此改进了牵伸过程中在流入牵伸区域的流入侧和流出牵伸区域的输出侧上的纤维束39的控制。引导装置77、78具有这样的作用,使下皮圈分别向外例如相切地引导离开下罗拉的圆周方向,并绕引导装置77、78偏转,然后再引导朝向下罗拉64。纤维束因此通过皮圈引导装置从输入罗拉对60更早地拾取,或者更迟地传递到输出罗拉对62。从而上皮圈引导装置在流入侧和输出侧上从动于下皮圈引导装置,并与下皮圈引导装置一起在引导装置77、78之间形成纤维引导区域。额外的引导装置78或者两引导装置77和78必须这样设置,使得在上皮圈68和下皮圈65之间获得用于纤维束39的合适的引导长度L。
具有上罗拉70和下罗拉71的输出罗拉对形成了输出钳口线,并由此形成牵伸区域的末端。在上皮圈68中设置有所谓的罩笼75,该罩笼引导上皮圈68,并相距下罗拉64一特定距离。为了保持或改变这一距离(称为钳口开度),可设置垫片85,其优选插入下罗拉64的支架和罩笼75的罩笼引导装置86之间,并且可使用各种垫片85来改变所述距离。垫片85也可直接插入罩笼75和下罗拉64之间。作为垫片的替换方案,罩笼75相距下罗拉64的距离可根据双箭头通过操作装置74来改变。操作装置可设计为固定螺钉、调节杠杆、活塞/汽缸组件等。此外,也可设置用于上皮圈68的另一偏转引导装置76。
此外,牵伸装置包括搓条装置82,该搓条装置82在牵伸区域之后,并在主牵伸下罗拉64的流出侧上气动地合并纤维束。搓条装置82包含其内具有抽吸装置80的吸入罗拉71,该吸入罗拉71具有穿孔72。还可设置承受(subjected to)抽吸的旋转穿孔皮圈(未示出)来代替吸入罗拉71。吸入罗拉71和承受抽吸的皮圈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这可通过例如以下方式实现,即在下罗拉64和吸入罗拉71或者穿孔皮圈之间,中间罗拉79将下罗拉64的运动以确定的圆周速度传递给吸入罗拉71或者穿孔皮圈。但是,吸入罗拉71也可直接驱动。
在搓条装置82的流出侧和/或下罗拉64的流出侧上,如果没有搓条装置,那么在纺纱机的情况下就设有工作台,尤其是用于要形成的纱线的加捻装置和卷绕装置。搓条装置82的圆周上设有扭曲阻止罗拉(twist-blocking)83,其在吸入罗拉71的圆周上夹紧经牵伸的纤维束40,使得扭曲不会从加捻装置返回到搓条区域或者牵伸区域。除了扭曲阻止罗拉83以外,还设置有另一上罗拉70,其形成了牵伸区域的输出钳口线。作为搓条装置82的替换或者除了搓条装置82以外,还可在主牵伸下罗拉64的流出侧上设置机械的搓条装置84,以将纤维束40集成一束。此外,牵伸装置可包含用于供给包芯纱线的偏转引导装置73。
根据图9的例举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征中除了下皮圈装置、相关的下皮圈引导装置和与下皮圈接合的相关的齿以外的特征也基本适用于Kepa牵伸装置。

Claims (9)

1.一种纺织机的牵伸装置,其用于牵伸纤维束(39),并至少具有形成主牵伸区域的第一和第二罗拉对(61、62),所述第一罗拉对包含主牵伸下罗拉(64),所述主牵伸下罗拉(64)配置有上皮圈装置,其具有上罗拉(66)和通过所述上罗拉(66)引导的上皮圈(68),并且所述下罗拉(64)是具有下皮圈(65)的下皮圈装置的一部分,所述下皮圈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下罗拉(64),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牵伸下罗拉(64)的直径(D)至少为30mm,所述下皮圈(65)围绕所述主牵伸下罗拉(64)的抱合角(α)至少为140°,所述主牵伸下罗拉带有外层,所述外层的厚度至少为0.5mm,并且所述厚度最多为10mm,所述外层由对于下皮圈具有最佳粘附性的塑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牵伸下罗拉带有外层,所述外层的厚度至少为1mm,最多为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弹性体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由天然橡胶和/或合成橡胶制成的橡胶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皮圈装置和所述上皮圈装置之间通过凸起和凹陷或凹槽相互接合形成形状配合的引导,以避免至少部分相互接触的表面的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配合的引导是驱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64)的直径(D)至少为40mm,并且所述直径小于10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罗拉(64)的直径(D)至少为50mm,并且所述直径小于70mm。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装置是具有机械的或气动的搓条装置的搓条牵伸装置。
CN200780040704XA 2006-10-31 2007-09-03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51875.6 2006-10-31
DE200610051875 DE102006051875A1 (de) 2006-10-31 2006-10-31 Kepa-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PCT/CH2007/000435 WO2008052370A1 (de) 2006-10-31 2007-09-03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50458A Division CN102191593A (zh) 2006-10-31 2007-09-03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038A CN101548038A (zh) 2009-09-30
CN101548038B true CN101548038B (zh) 2012-08-29

Family

ID=3872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07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038B (zh) 2006-10-31 2007-09-03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2011101250458A Pending CN102191593A (zh) 2006-10-31 2007-09-03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50458A Pending CN102191593A (zh) 2006-10-31 2007-09-03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508449A (zh)
CN (2) CN101548038B (zh)
DE (1) DE102006051875A1 (zh)
WO (1) WO2008052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2653A2 (de) 2010-02-12 2011-08-15 Rieter Ag Maschf Streckwerkseinheit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CN102277663A (zh) * 2011-06-27 2011-12-14 吴斯龙 罗拉皮辊紧密纺
CN103103643A (zh) * 2012-12-10 2013-05-15 苏州尊元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的牵伸罗拉系统
CN103526370B (zh) * 2013-11-05 2015-09-02 广东忠华棉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长丝张力恒定器
CN107034557B (zh) * 2017-04-05 2020-04-03 李岚 一种细纱机的双列皮圈引纱装置及其环锭细纱机与纺纱方法
CN108468111B (zh) * 2018-03-20 2020-10-30 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伸区内纤维全程控制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CN108547017B (zh) * 2018-06-28 2023-10-17 永安市日发纺织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无规律竹节纱的细纱机
DE102019115218A1 (de) * 2019-06-05 2020-12-1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treckwerk einer Spinnmaschine sowie Spinnmaschine
CN114293291B (zh) * 2021-12-31 2022-12-09 安徽兰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2A (zh) * 1988-07-15 1990-02-14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263572A (zh) * 1998-04-03 2000-08-16 青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产生包芯纱的方法和纺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21181C (de) * 1928-01-08 1931-03-19 Fritz Hoffmann Dreiwalzenstreckwerk
GB336986A (en) * 1929-06-17 1930-10-17 Arnoldo Aeberli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drawing rollers of mules and ring spinning machines
AT185719B (de) * 1949-06-23 1956-05-25 Rudolf Kern Streckwerk für Spinnereimaschinen
GB694817A (en) * 1951-02-28 1953-07-29 Tmm Research Ltd Improvements in textile drafting apparatus
JPS599645B2 (ja) * 1975-06-17 1984-03-03 東レ株式会社 精紡機における異常時のステ−プル原料供給自動停止装置
JPS5430937A (en) * 1977-08-05 1979-03-07 Shiyouhou Miwa Apron draft system of spinning machine
JPS5842460Y2 (ja) * 1979-07-04 1983-09-26 陽司 北村 ボツトムエプロン案内装置
JPH0291229A (ja) * 1988-09-29 1990-03-30 Murata Mach Ltd 糸の紡績機
DE3904348A1 (de) * 1989-02-14 1990-08-16 Fritz Stahlecker Streckwerk
JPH0796726B2 (ja) * 1989-09-22 1995-10-18 鐘紡株式会社 空気仮撚式紡績装置
CH685123A5 (de) * 1991-11-21 1995-03-31 Rieter Ag Maschf Streckwerk für eine Feinspinnmaschine, insbesondere Düsenspinnmaschine.
DE29824429U1 (de) * 1998-04-03 2000-12-21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pinnmaschine zum Herstellen von Coregarn
DE19839601A1 (de) * 1998-08-31 2000-03-02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Kepa-Streckwerk
JP2002030529A (ja) * 2000-07-12 2002-01-31 Howa Mach Ltd ドラフト機構のトップアーム装置
JP2002193416A (ja) * 2000-12-27 2002-07-10 Hokushin Ind Inc 搬送ベルト
DE10133306C2 (de) * 2001-07-12 2003-05-28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JP3820951B2 (ja) * 2001-10-04 2006-09-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JP2003155631A (ja) * 2001-11-19 2003-05-3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毛羽多発監視装置
DE10214339A1 (de) * 2002-03-28 2003-10-16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DE102004023896A1 (de) * 2004-05-12 2005-12-08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JP4419703B2 (ja) * 2004-06-22 2010-02-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DE102004048033A1 (de) * 2004-09-29 2006-03-30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Riemchenstreckwe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2A (zh) * 1988-07-15 1990-02-14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263572A (zh) * 1998-04-03 2000-08-16 青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产生包芯纱的方法和纺纱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93416A 2002.07.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51875A1 (de) 2008-05-08
WO2008052370A1 (de) 2008-05-08
JP2010508449A (ja) 2010-03-18
CN101548038A (zh) 2009-09-30
CN102191593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038B (zh)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1235561B (zh) 具有压缩区的牵伸机构
US6161258A (en)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stations
CN101270516B (zh) 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US8671657B2 (en) Drawing fram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258622C (zh) 在一台细纱机上用于压实一条纤维须条的装置
CN104603339B (zh) 用于纺纱机的紧密纺纱设备及纺纱机
US633625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05324522B (zh) 用于将棉条卷绕成棉卷的卷绕机
CN101790603B (zh) 用于针织机的牵伸单元
KR840000328B1 (ko) 긴정방기(long spinning machine)의 드래프트로울(draft roll)의 구동장치
US6237317B1 (en) Condensing zon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01423989B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279232C (zh) 在纺纱机上用来压实纤维须条的装置
US6082089A (en) Arrangement for condensing a drafted fiber strand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US2686939A (en) Drawing frame or system comprising an endless belt for conveying the fibrous material in slubbing, roving, and spinning frames
CN112111818B (zh) 细纱机
JP2004514800A (ja) スライバを凝縮するための紡績機械装置
KR100507421B1 (ko) 방사기의 섬유속 집속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링 방사 프레임
CN102549205A (zh) 具有纤维条导向机构的精梳机
KR100555188B1 (ko) 방사 기계의 섬유속 집속 장치
US20160340806A1 (en) Drive Device for a Textile Machine
US20130000081A1 (en) Drawing Frame Having a Guide Table for a Guide Apron
CN210104152U (zh) 纺纱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