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8934A -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8934A
CN111168934A CN201910890173.8A CN201910890173A CN111168934A CN 111168934 A CN111168934 A CN 111168934A CN 201910890173 A CN201910890173 A CN 201910890173A CN 111168934 A CN111168934 A CN 111168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scanning
coolant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01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8934B (zh
Inventor
治部康臣
后藤浩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8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8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8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8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8Moulds for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2045/7356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ould being near or higher than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r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39Amorph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树脂注入模具中。模具包括: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第一通道部分,与第一透镜部相对应,第一透镜部是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以及第二通道部分,与第二透镜部相对应,第二透镜部是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第二通道部分比通过第一通道部分并且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面更靠近第二透镜部。

Description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一种用于制造扫描透镜的模具,其设置有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盒式加热器,盒式加热器位于模具内,模具具有用于形成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的模制表面(参见日本特开2002-283352号公报)。
扫描透镜在主扫描方向上较长,并且扫描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根据其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当沿着主扫描方向直线状形成盒式加热器时,盒式加热器与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显著不同,因而担心不能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模制表面的温度。为了控制扫描透镜的温度,可以考虑设置冷却剂通道来代替盒式加热器,用于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模制表面的温度的冷却剂在冷却剂通道中流动。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沿着主扫描方向直线状形成冷却剂通道时,也会出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在主扫描方向上较长的透镜表面,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适当地控制用于模制透镜表面的模具的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树脂注入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第一通道部分,所述第一通道部分与第一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一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以及第二通道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与第二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二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并且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冷却剂通道具有沿着透镜表面的形状而非沿着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形状,因此,与例如沿着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直线状形成冷却剂通道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具有所述第一透镜部的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具有所述第二透镜部的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即使当所冷却的扫描透镜具有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与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比率(以下也被称为纵横比)不同的部分时,也能够使用沿着透镜表面的第一冷却剂通道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与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比率为1的部分相对应的第三通道部分,所述第三通道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模制表面。
尽管当在扫描透镜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区域中反转纵横比时,在纵横比为1的部分附近收缩可能变得不均匀,但是,能够由第一冷却剂通道的第三通道部分优先冷却纵横比为1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收缩不均匀。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设置在与所述扫描透镜的光轴重叠的位置。
因此,第一冷却剂通道能够位于透镜表面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因而可以从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开始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称地冷却透镜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模具包括:第二模制表面,所述第二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所述扫描透镜的连接到所述透镜表面的侧表面;以及第二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二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中流动,当使注入所述模具中的所述树脂固化时,使具有第一温度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并且使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温度为T1,所述第二温度为T2,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时,满足以下条件,在下式中,单位为℃:Tg-30≥T1≥Tg-50,Tg-10≥T2≥Tg-30。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为非晶态聚烯烃。
即使当所使用的材料可能导致双折射时,根据上述制造方法,也能够使扫描透镜具有满意的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第一通道部分,所述第一通道部分与第一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一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以及第二通道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与第二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二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并且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根据上述模具,由于第一冷却剂通道具有沿着透镜表面的形状而非沿着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形状,因此,与例如沿着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直线状形成冷却剂通道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块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块;在所述第一块的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具有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的内表面的一侧的形状的第一槽;在所述第二块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具有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的内表面的另一侧的形状的第二槽;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组合,来形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之后,将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彼此接合:以及形成所述第一模制表面,使得所述第一模制表面跨着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之间的接合部。
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具有能够均匀冷却透镜表面的第一冷却剂通道的模具。具体来说,即使当第一冷却剂通道具有复杂形状时,也可以容易地制造具有第一冷却剂通道的模具。
本发明所述的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扫描透镜的光轴重叠。
因此,第一冷却剂通道能够位于透镜表面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因而可以从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开始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称地冷却透镜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施镀。
因此,可以抑制在接合部中产生台阶部。
根据本发明,与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布置冷却剂通道相比,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相对应的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从副扫描方向看扫描透镜的图,(b)是从正面看扫描透镜的图;
图2是扫描透镜的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3中的(a)是沿着图2的I-I线的剖视图,(b)是沿着图2的II-II线的剖视图,(c)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d)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4是模具的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模具的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中的(a)~(e)是示出制造第一成型构件的方法的图;以及
图7是示出第一冷却剂通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扫描透镜6是由树脂形成的扫描透镜,其中树脂由非晶态聚烯烃构成。扫描透镜6可以用于例如图像形成设备的扫描曝光装置,可以用作例如被多面镜偏转和扫描的光所入射的扫描透镜。
扫描透镜6主要包括:透镜部61,形成为其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是光束的扫描方向;一对凸缘部62,设置在透镜部6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两端;一对肋部63,设置在透镜部61和凸缘部62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两侧,从而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副扫描方向是与主扫描方向和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2所示,透镜部61形成为其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大,其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两端向着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端部而逐渐变细。透镜部61包括第一透镜表面61A和第二透镜表面61B。
第一透镜表面61A是具有透镜的功能的表面,是扫描透镜6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中的在透镜的有效范围RV内的部分,用于光束的扫描。当在剖视图中看时,第一透镜表面61A形成为具有大致圆弧形状,使得当在副扫描方向上看时,第一透镜表面61A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光轴方向上凸起。第一透镜表面61A包括第一透镜部P1和两个第二透镜部P2。第一透镜部P1是有效范围RV的中心,是第一透镜表面61A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
第二透镜部P2是第一透镜表面61A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换句话说,第二透镜部P2是第一透镜表面61A中的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透镜部P1最远离的部分。第二透镜部P2分别设置在第一透镜表面61A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
第二透镜表面61B是具有透镜的功能的表面,是扫描透镜6的在光轴方向上的另一表面中的在透镜的有效范围RV内的部分。第二透镜表面61B由凹部B1和一对凸部B2构成,当在副扫描方向上看时,凹部B1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光轴方向上凹入,一对凸部B2的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凹部B1两侧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突出。
第二透镜表面61B具有两个第一透镜部P11和两个第二透镜部P12。第一透镜部P11是第二透镜表面61B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两个第一透镜部P11分别设置在一对凸部B2的顶点处。凹部B1的中心是有效范围RV的中心,两个第一透镜部P11相对于凹部B1的中心对称地设置。
第二透镜部P12是第二透镜表面61B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换句话说,第二透镜部P12是第二透镜表面61B中的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透镜部P11最远离的部分。第二透镜部P12分别设置在第二透镜表面61B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
如图3中的(a)~(d)所示,扫描透镜6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两端具有侧表面F1和F2,侧表面F1和F2分别连接到第一透镜表面61A和第二透镜表面61B。第一透镜表面61A形成为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其剖面形状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使得其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光轴方向上凹入。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简略化示出剖面形状。
如图3中的(a)所示,第一剖面CS1是扫描透镜6中的具有第一透镜表面61A的第一透镜部P1的部分,第一剖面CS1被构成为使得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大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如图3中的(d)所示,第二剖面CS2是扫描透镜6中的具有第一透镜表面61A的第二透镜部P2的部分,第二剖面CS2被构成为使得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小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这里,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是在扫描透镜6的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处第一透镜表面61A与第二透镜表面61B之间的距离。
图3中的(c)所示的第三剖面CS3是扫描透镜6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的比率为1的部分。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的比率LA/LS也被称为纵横比。
如图2所示,第三剖面CS3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第一剖面CS1与第二剖面CS2之间。从第三剖面CS3到第二剖面CS2的距离短于从第三剖面CS3到第一剖面CS1的距离。
如图3中的(a)~(d)所示,第二透镜表面61B形成为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其剖面形状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使得其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在光轴方向上突出。
如图3中的(b)所示,第四剖面CS4是扫描透镜6中的具有第二透镜表面61B的第一透镜部P11的部分,第四剖面CS4被构成为使得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大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如图3中的(d)所示,第二剖面CS2是扫描透镜6中的具有第二透镜表面61B的第二透镜部P12的部分,第二剖面CS2被构成为使得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LA小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LS。
如图2所示,纵横比为1的第三剖面CS3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第四剖面CS4与第二剖面CS2之间。从第三剖面CS3到第二剖面CS2的距离小于从第三剖面CS3到第四剖面CS4的距离。
上述透镜表面61A和61B具有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称的形状。透镜表面61A和61B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大致对称的形状,连接第一透镜部P1和凹部B1的中心的直线是光轴X。
接下来,参照图4~6来详细说明用于制造扫描透镜6的模具1。
如图4所示,模具1包括第一成型构件11、第二成型构件12和侧表面件13。第一成型构件11包括:第一模制表面11A,用于形成扫描透镜6的第一透镜表面61A;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T11,用于控制第一模制表面11A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通道T11中流动。第一冷却剂通道T11设置在第一成型构件11内。第一冷却剂通道T11设置在第一成型构件11中的与扫描透镜6的光轴X重叠的位置。
第二成型构件12包括:第一模制表面12A,用于形成扫描透镜6的第二透镜表面61B;以及第一冷却剂通道T12,用于控制第一模制表面12A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通道T12中流动。第一冷却剂通道T12设置在第二成型构件12内。第一冷却剂通道T12设置在第二成型构件12中的与扫描透镜6的光轴X重叠的位置。
侧表面件13包括:第二模制表面13A和13B,分别用于形成扫描透镜6的侧表面F1和F2;以及第二冷却剂通道T13和T14,用于控制第二模制表面13A和13B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二冷却剂通道T13和T14中流动。第二冷却剂通道T13和T14设置在侧表面件13内。
这里,可以采用例如水等液体、气体等作为在冷却剂通道T11~T14中流动的冷却剂。
如图5所示,第一成型构件11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包括与第一透镜表面61A的第一透镜部P1相对应的第一通道部分T111,以及与第一透镜表面61A的第二透镜部P2相对应的第二通道部分T112。在本说明书中,″与透镜部相对应的部分″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与透镜部相同位置处的部分。也就是说,第一透镜部P1和第一通道部分T111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第二透镜部P2和第二通道部分T112在主扫描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第二通道部分T112比通过第一通道部分T111并且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面FF1更靠近第二透镜部P2。具体来说,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具有呈沿着第一成型构件11的第一模制表面11A的形状的部分。
第二成型构件12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2包括与第二透镜表面61B的第一透镜部P11相对应的第一通道部分T121,以及与第二透镜表面61B的第二透镜部P12相对应的第二通道部分T122。第二通道部分T122比通过第一通道部分T121并且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面FF2更靠近第二透镜部P12。具体来说,第一冷却剂通道T12具有呈沿着第二成型构件12的第一模制表面12A的形状的部分。
接下来,说明制造模具1的方法。具体来说,说明制造第一成型构件11的方法。制造第二成型构件12的方法与制造第一成型构件11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6中的(a)所示,在制造第一成型构件11的方法中,首先,制备矩形的第一块BL1和矩形的第二块BL2,第一块BL1具有由平面构成的第一表面FB1,第二块BL2具有由平面构成的第二表面FB2。第一块BL1和第二块BL2由具有相同成分的不锈钢形成。通过例如切削等处理,在第一块BL1的第一表面FB1上形成第一槽G1,第一槽G1具有构成第一冷却剂通道T11的内表面的一侧的形状。这里,第一槽G1是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半圆形状的槽。
接下来,通过例如切削等处理,在第二块BL2的第二表面FB2上形成第二槽G2,第二槽G2具有构成第一冷却剂通道T11的内表面的另一侧的形状。这里,第二槽G2是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半圆形状的槽。
接下来,如图6中的(b)所示,通过将第一块BL1的第一表面FB1和第二块BL2的第二表面FB2彼此组合,来形成具有第一冷却剂通道T11的块BL。更具体地,通过组合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半圆形状的槽G1和G2,来形成当在剖视图中看时具有圆形形状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
然后,第一块BL1和第二块BL2彼此接合。关于接合方法,第一块BL1的第一表面FB1和第二块BL2的第二表面FB2在组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被施压,彼此扩散接合。其结果是,第一块BL1和第二块BL2无缝一体化,从而形成矩形块BL。
接下来,如图6中的(c)和(d)所示,通过例如切削等处理形成第一模制表面11A,使得第一模制表面11A跨着第一块BL1与第二块BL2之间的接合部AP。具体来说,第一模制表面11A形成在第三表面FB3上,第三表面FB3在矩形块BL的表面中最靠近上述第一冷却剂通道T11的第一通道部分T111和第二通道部分T112。当在第三表面FB3上形成第一模制表面11A时,确定第一模制表面11A相对于接合部AP的位置,使得接合部AP与由第一模制表面11A形成的扫描透镜6的光轴X重叠。
然后,如图6中的(e)所示,通过对第一模制表面11A施镀PL来完成第一成型构件11的制造。
接下来,说明使用模具1制造扫描透镜6的方法。
如图4和5所示,首先,将树脂注入模具1中。具体来说,将树脂从设置在扫描透镜6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一端侧的浇口G注入由第一成型构件11、第二成型构件12和侧表面件13形成的腔体中。
当使注入模具1中的树脂固化时,使具有第一温度T1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中流动,并且使具有高于第一温度T1的第二温度T2的冷却剂在第二冷却剂通道T13和T14中流动。具体来说,在开始向模具1中注入树脂的时刻,使冷却剂在冷却剂通道T11~T14中流动,从而控制第一模制表面11A和12A以及第二模制表面13A和13B的温度。第一温度T1和第二温度T2优选相对于用于模制的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来如下设定。
Tg-30(℃)≥T1≥Tg-50(℃)
Tg-10(℃)≥T2≥Tg-30(℃)
Tg:玻璃化转变温度
如上所述,冷却剂流入冷却剂通道T11~T14,以控制第一成型构件11、第二成型构件12和侧表面件13的温度,并且将注入模具1的腔体中的树脂冷却至玻璃化转变温度或更低温度的状态。具体来说,第一成型构件11和第二成型构件12的温度变得低于侧表面件13的温度。其结果是,在扫描透镜6的有效范围RV中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任何位置处,第一模制表面11A和12A的温度变得低于第二模制表面13A和13A的温度。关于注入模具1的腔体中的树脂,扫描透镜6的第一和第二透镜表面61A和61B上的与第一模制表面11A和12A接触的树脂被冷却至比与第二模制表面13A和13B接触的侧表面F1和F2的温度低的温度,因此,在沿着光轴X的方向上树脂的固化快速进行。换句话说,在沿着光轴X的方向上,注入模具1的腔体中的树脂的固化在扫描透镜6的有效范围RV中被加速。在此后经过预定时间段并且树脂固化至扫描透镜6的中心的状态下,通过打开模具1使第一成型构件11和第二成型构件12彼此分离,来将扫描透镜6从模具1中取出。通过上述过程来制造扫描透镜6。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由于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具有沿着透镜表面61A和61B的形状,因此,与例如沿着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平面直线状形成冷却剂通道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位置适当地控制与透镜表面61A和61B接触的第一模制表面11A和12A的温度。
即使当所模制的扫描透镜具有纵横比不同的部分时,也可以使用沿着透镜表面61A和61B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从扫描透镜6的有效范围RV中的透镜表面61A和61B开始进行冷却,并且加速在光轴方向上的固化过程。
通过将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设置在与扫描透镜6的光轴X重叠的位置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在副扫描方向上位于透镜表面61A和61B的中心,因此,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从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开始对称地冷却透镜表面61A和61B。
当用于形成扫描透镜6的树脂材料是非晶态聚烯烃时,由于在扫描透镜6的固化方向改变的区域中透镜的收缩方向改变,可能发生双折射。然而,根据上述制造方法,由于能够在扫描透镜6的有效范围RV中加速在光轴方向上的固化过程,因而难以形成发生双折射的区域,因此,扫描透镜6能够具有优异的图像形成特性。
在制造第一成型构件11的方法中,第一冷却剂通道T11通过在第一块BL1和第二块BL2各自的表面FB1和FB2上分别形成槽G1和G2并且将槽G1和G2彼此组合而形成,因此,能够在与光轴重叠的位置形成具有沿着透镜表面的形状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
由于在第一模制表面11A上施镀PL,因而第一模制表面11A能够具有优异的表面精度。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例示的各种方式来利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件基本相同结构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具有沿着第一模制表面11A和12A的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可以具有如图7所示的形状。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第一成型构件11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具有与第三剖面CS3相对应的第三通道部分T113,其中第三剖面CS3是纵横比为1的部分。第三通道部分T113在光轴方向上比第一通道部分T111和第二通道部分T112更靠近第一模制表面11A。
类似地,第二成型构件12的第一冷却剂通道T12具有与第三剖面CS3相对应的第三通道部分T123,其中第三剖面CS3是纵横比为1的部分。第三通道部分T123在光轴方向上比第一通道部分T121和第二通道部分T122更靠近第一模制表面12A。
当在扫描透镜6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区域中反转纵横比时,在纵横比为1的部分附近固化所进行的方向在光轴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都不占主导,因此,收缩可能变得不均匀。根据本结构,通过由第一冷却剂通道T11和T12的第三通道部分T113和T123从光轴方向开始优先冷却纵横比为1的部分,并且使从光轴方向进行的固化占主导,可以抑制收缩不均匀。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组件可以彼此任意组合来实施。

Claims (11)

1.一种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树脂注入模具中,
所述模具包括:
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
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
第一通道部分,所述第一通道部分与第一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一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以及
第二通道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与第二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二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
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并且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具有所述第一透镜部的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
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具有所述第二透镜部的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与所述扫描透镜中的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的尺寸与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比率为1的部分相对应的第三通道部分,
所述第三通道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比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和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模制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设置在与所述扫描透镜的光轴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模具包括:
第二模制表面,所述第二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所述扫描透镜的连接到所述透镜表面的侧表面;以及
第二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二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当使注入所述模具中的所述树脂固化时,使具有第一温度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并且使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二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当所述第一温度为T1,所述第二温度为T2,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时,满足以下条件,在下式中,单位为℃:
Tg-30≥T1≥Tg-50
Tg-10≥T2≥Tg-3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为非晶态聚烯烃。
8.一种模具,包括:
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
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包括:
第一通道部分,所述第一通道部分与第一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一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光轴方向上最突出的部分;以及
第二通道部分,所述第二通道部分与第二透镜部相对应,所述第二透镜部是所述透镜表面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最后退的部分,
所述第二通道部分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部分并且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二透镜部。
9.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模具包括:
第一模制表面,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构造为形成长尺寸方向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扫描透镜的透镜表面;以及
第一冷却剂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制表面的温度用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中流动,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制备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块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块;
在所述第一块的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具有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的内表面的一侧的形状的第一槽;
在所述第二块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具有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的内表面的另一侧的形状的第二槽;
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组合,来形成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之后,将所述第一块和所述第二块彼此接合:以及
形成所述第一模制表面,使得所述第一模制表面跨着所述第一块与所述第二块之间的接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扫描透镜的光轴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模制表面施镀。
CN201910890173.8A 2018-09-20 2019-09-20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168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6579A JP7159738B2 (ja) 2018-09-20 2018-09-20 走査レンズの製造方法、金型および機能駒の製造方法
JP2018-176579 2018-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8934A true CN111168934A (zh) 2020-05-19
CN111168934B CN11116893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988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0173.8A Active CN111168934B (zh) 2018-09-20 2019-09-20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691B2 (zh)
JP (1) JP7159738B2 (zh)
CN (1) CN11116893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3352A (ja) * 2001-03-23 2002-10-03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3300235A (ja) * 2002-04-10 2003-10-21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0988299Y (zh) * 2006-10-14 2007-12-12 李新贵 塑料模具的冷却水道
KR20080107877A (ko) * 2007-06-08 2008-12-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출 성형용 금형
KR100914947B1 (ko) * 2008-06-30 2009-08-31 창영정밀(주) 비구면 렌즈 제조용 금형
US20130230616A1 (en) * 2012-03-01 2013-09-05 Mold-Masters (2007) Limited Split thread inse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5402A (en) * 1995-10-31 1998-07-0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hancement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tooling made by solid free form fabrication techniques
JPH09193257A (ja) 1996-01-18 1997-07-29 Canon Inc レンズ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型及びレンズ及び走査光学系
JP3678329B2 (ja) * 1997-05-27 2005-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長尺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の成形金型
JP2003181897A (ja) * 2001-12-13 2003-07-02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
JP4416159B2 (ja) * 2004-02-04 2010-02-17 株式会社十王 成形金型
JP2005335190A (ja) * 2004-05-26 2005-12-0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歯部を備えた回転体の成形用金型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14491B2 (ja) * 2005-03-18 2011-06-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樹脂成形用金型、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796B2 (ja) * 2009-10-19 2015-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素子
JP2017124592A (ja) * 2016-01-17 2017-07-20 有限会社スワニー 成形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8885278B (zh) * 2016-03-25 2022-03-29 依视路国际公司 用于镜片制造期间的保形冷却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3352A (ja) * 2001-03-23 2002-10-03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3300235A (ja) * 2002-04-10 2003-10-21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0988299Y (zh) * 2006-10-14 2007-12-12 李新贵 塑料模具的冷却水道
KR20080107877A (ko) * 2007-06-08 2008-12-1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출 성형용 금형
KR100914947B1 (ko) * 2008-06-30 2009-08-31 창영정밀(주) 비구면 렌즈 제조용 금형
US20130230616A1 (en) * 2012-03-01 2013-09-05 Mold-Masters (2007) Limited Split thread inse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18691B2 (en) 2022-05-03
CN111168934B (zh) 2023-04-07
US20200094500A1 (en) 2020-03-26
JP7159738B2 (ja) 2022-10-25
JP2020044782A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3523B (zh) 透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US6144505A (en) Optical component, method of molding optical component, and mold for optical component
KR20060131632A (ko) 광학유닛의 제조방법, 광학유닛 및 성형장치
US10302896B2 (en) Optical par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part, and camera
CN111168934B (zh) 扫描透镜的制造方法、模具和模具的制造方法
JP2005309000A (ja) 光学ユニット
JPH11211957A (ja) レンズ保持部材
JP3262987B2 (ja) 光学部品の成形方法
JP2016203579A (ja) 樹脂光学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691125B2 (e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ong molded article
KR20150069040A (ko) 렌즈 성형용 금형장치
JP401913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US11130266B2 (en) Molded plastic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10527813B2 (en) Optical par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part
KR101774822B1 (ko) 테이퍼핀이 구비된 렌즈 금형 장치
KR101775935B1 (ko) 렌즈 금형 장치
JP3135387B2 (ja) 鏡筒付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11826B (zh) 鏡頭模組及鏡頭模組組裝之方法
US20220099911A1 (en) Lens element
JP5183972B2 (ja) 射出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JP7255466B2 (ja) 樹脂組成物との接合用の金属部材、金属樹脂接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樹脂接合体
JP2014069528A (ja) 光学素子成形用金型及び光学素子製造方法
TWI438516B (zh) 組合鏡片及其製造設備、製造方法
CN113900076A (zh) 一种激光管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测距设备
JPH03246013A (ja) 成形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